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专业简析,大学生现身说法篇曼荼罗

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专业简析,大学生现身说法篇

专业简介:统计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对数学要求很高,同时会涉及很多的数据处理和模型的研究。在经济、心理学、金融、社会学方面都有很重要的应用,(将来抢他们的饭碗完全没问题 ^.^)。如果你翻看了招生计划,你会发现统计学后面有一个括号:(含风险管理与精算方向)。我们大三会分出统计和精算两个方向。精算也挺厉害的,要知道人大是SOA(北美精算师考试)在北京的唯一考点。统计算是我们学校的比较好的专业,但是宣传力度不是很大(尤其是在南方),再加上公众本来对统计专业了解不多,所以分数线不是特别高(相比金融而言),性价比很高。大一暑假可以做一个暑期实践,比较水,就是玩一玩,做做调查,最后可以拿500块钱。算是为大二的大创做准备。我们学校有国际暑期小学期,请到国外的教授来讲课,大一到大三都可以报。大二:出国的同学一般大二上学gre,然后准备很长时间,大二下或者大三上考掉。现在gre不保留历史成绩了,可以刷分了,可以多考几次。考完gre,托福问题就不大了。大二下会有一个大学生创新实践,想挑战自己的可以做,会很忙。暑假里团队一起去一个地方考察。大三:大三出去找实习,一般会找会计事务所、银行、公司的投资部门的实习,当然还是要看你将来想从事什么工作/读什么专业的研究生。如果自己找不到,学校会安排去统计局的实习。这一学年可以在科研方面有所建树。大四:大四上,出国的忙申请,保研的自习刷学分绩,考研的也自习。大四下,毕业论文。毕业发展:(本人年级不高,了解不多,这只是个人听说到的一些信息,仅供参考)只读到本科的不多,去年毕业的70人里十几二十个直接工作。毕业后直接找工作不太好找,大部分人会保研、考研或者出国。据师兄师姐说,成绩最好的基本上会选择出国,在剩下的人里择优保研。由于最好的都走了,所以保研往往会从十几名开始,压力很小,很容易保上。至于考研,那就很苦了。考自己学校或者自己专业还好,考其他学校(一般是北大清华)会非常艰苦。最想去的大概就是五道口了,不过好像从来没人考上过……至于研究生的专业选择,继续读统计也可以,转别的专业也可以。统计转金融方面的专业(金融学、金融工程、金融数学)比较有优势,因为数学比较好。也有转心理学的。做得比较好的地方也有,比如暑期小学期,会请到大量的国外大学的教授来讲课,我还没有上过,不过很是期待。此外,学校提供的出国交流的机会也很多。另外,人大从今年开始有一个英语实验班,上的比较难,时间也更长一点。英语好的同学不用担心自己的英语会荒废了。除了统计,金融、经济也都是人大很好的专业。我们学校有金融实验班和经济实验班,其中经济实验班会从信息学院中选五个人,高考发挥失常的同学可以尝试曲线救国。就说这么多了

张策

2019中国人民大学研修班招生专业有哪些?报名时间是什么时候?

现在,中国人民大学研修班正处于秋季招生中,那么,中国人民大学研修班现在还有哪些专业在招生,报名时间是什么时候? 招生专业新闻学、金融学、行政管理、企业管理、土地资源管理、会计学、公共管理、税收学、美术学、管理学、法学、社会学、统计学、政治学、工商管理、心理学、教育学等等。同学们可以点击下方小程序查看招生简章!中国人民大学研修班招生专业比较多,同学们可以结合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报名时间中国人民大学研修班分为春季班和秋季班。但是一般全年处于招生中,想要报考的同学,可以随时报名。以上就是小编为同学们整理的中国人民大学研修班招生专业以及报名时间的相关内容。

流仪

「开课通知」人大统计学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专业:《多元统计》本周开课!

重要知会: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2013)36号文件,原“在职研究生”更名为“在职研修”,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流程及要求不变!2020年7月11日至12日,中国人民大学即将迎来统计学院的最新课程。此次邀请了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孙怡帆副教授,为学员带来《多元统计》的精彩讲解。请各位学员提前安排好工作和时间,务必准时上课,精彩课程不容错过,现将具体事宜通知如下: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上课时间:2020年7月11日-12日(上午9:00-下午4:30)上课形式:在线学习(千聊平台)讲授课程:《多元统计分析》授课老师:孙怡帆(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副教授)参考教材:高惠璇,《应用多元统计分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美]Richard A. Johnson, Dean W. Wichern著,陆璇 叶俊译,《实用多元统计分析》(第6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师资简介孙怡帆,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高维基因数据分析方法,机器学习算法,社交网络结构和功能分析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简介统计学院始建于 1950 年,是新中国经济学科中最早设立的统计学系,2003 年 7 月,成立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多年来,本学科一直强调统计理论和统计应用的结合,不断拓宽统计教学和研究领域, 成为统计学全国重点学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应用统计科学研究中心”也设在统计学院。在教育部最新一轮学科排名评比中,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科排名全国第一。统计学院拥有统计学和风险管 理与精算学两个博士点,统计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风险管理与精算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四个硕士 点,应用经济学下设统计学博士后流动站。学员感受中国人民大学课程研修班正在热招中:★课程优势教育部直属985、211重点高校,世界“双一流”大学国家重点学科,全国排名前列教育部应用统计科学研究中心国家统计局重点研究基地师资量量雄厚★热招专业:经济金融、大数据、管理类、行政管理、人力资源、政治外交、统计类、心理学、医学类、房地产等,每个专业都是限额招生,欲报从速!全部是校本部权威师资莅临授课,具有丰富的学习资源,保证授课质量,让学员无后顾之忧。报名条件:1、大学本科以上学历,要求具备本科的学士学位;2、不具备上述条件者,报名放宽到具有专科学历者。证书发放1、由人大研究生院颁发结业证书(钢印、红章),注明达到同等学力水平。2、获得学士学位的学员可按我校的有关规定申请国家认可证书(钢印、红章、全国统一编号)。联系方式:010-59648234

苦心劳形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19年硕士研究生统计分析报告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招生网发布2019年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公示。问津学术结合拟录取名单对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研究生的招生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从已知的信息来看,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在统招生的录取过程中曾经存在调剂的情形,不过主要为一志愿考生的调剂,限于这个统计工作比较复杂,而且对整体的招生参考价值不大,本文不再就调剂工作展开分析。据统计,2019年中国人民大学共计招录466名法学研究生,其中推免生182人,统招生284人。下面是我们针对公示数据做的相关统计分析,希望对报考中国人民大学的2020级研究生有所帮助。1.招生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招录专业: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诉讼法学(含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证据学,物证技术学)、经济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国际法学、知识产权法学、比较法学、社会法学、法律(非法学)、法律(法学)3.考生来源:全国一志愿统考、推荐免试、少民计划、退役大学生士兵。4.来源构成:全国一志愿统考284人,其中少民计划5人,退役大学生士兵3人;推荐免试182人。5.学习方式: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其中全日制387人,非全日制79人。非全日制主要为法律(非法学)与法律(法学),其中法律(非法学)47人,法律(法学)32人。6.招生人数:一共招生466人,其中推免生182人。比较法学4人,其中推免3人;法律(法学)96人,其中推免32人;法律(非法学)195人,其中推免65人;法律史9人,其中推免3人;法学理论21人,其中推免8人;国际法学12人,其中推免7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3人,其中推免1人;经济法学13人,其中推免8人;民商法学22人,其中推免11人;社会法学2人;诉讼法学20人,其中推免8人;宪法学与行政法学14人,其中推免5人;刑法学24人,其中推免8人;知识产权法学30人,其中推免22人。7.考生最多的5个姓氏:王姓31人,张姓20人,李姓33人,刘姓32人,陈姓24人。8.统招初试成绩:经过对284名统招考生成绩的统计分析可知,研究生初试最低分334分,最高分415分,其中400分以上12人,平均分378.743分。另外考虑到法律硕士与法学硕士之间的成绩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我们又进行了统计分析,其中法律硕士的平均分为378.835分,法律硕士(法学)平均375.625分,法律硕士(非法学)平均380.415分。法学硕士的平均分为378.544分。以上是我们就当前相关公示信息做的统计分析,希望对大家有用。

创造者

2020统计学在职研究生招生院校有哪些?

现在,统计学在职研究生受到了很多同学们的关注和青睐,目前,也正处于招生中,那么,2020统计学在职研究生招生院校有哪些?招生方向分别有哪些呢? 招生院校目前,统计学在职研究生正在招生的院校有中国人民大学。招生方向下面,我们分别来看看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在职研究生招生方向有哪些?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专业金融统计与金融创新管理方向、统计学专业互联网经济管理与投资决策分析方向、统计学专业大数据挖掘与云计算分析方向、风险管理与精算专业方向、统计学专业数据分析方向等等。同学们可以点击下方小程序查看招生简章! 招生方式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在职研究生招生方式为同等学力申硕。同等学力申硕是免试入学,同学们无需参加入学考试,只要满足条件提交报名材料,等待院校审核,审核通过即可入学学习。后期,满足本科有学士学位的同学可以参加申硕考试,考试通过获得学位证书。以上就是小编为同学们整理的2020统计学在职研究生招生院校以及招生专业方向情况。同学们可以点击下方链接查看更多文章!2020在职研究生有网络班吗?要怎么报名?2020考研调剂具体流程

孝悌

2020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人民大学17个,全国第1!

人大科研再传喜报!12月3日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名单正式公布中国人民大学17个项目获得资助立项总数位居全国第一刷新学校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单次立项纪录获奖情况简介从学院来看,历史学院表现优异,立项4项;财政金融学院、法学院、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社会与人口学院、文学院分获2项;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新闻学院各有1项立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有何重大意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资助力度最大、层次最高、权威性最强的项目类别,立项数是一所高校“双一流”建设和科研实力的重要体现。中国人民大学始终高度重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组织和实施,将其作为建设一流学科的重要支撑,作为提升科研水平的重要抓手,作为引领学术发展的重要载体,对重大项目从申报到结项实施全过程精细化管理,力争以重大项目凝聚学术领军人才,推动学科整体发展,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中国人民大学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名单国家治理视角下传统中国货币与财政关系研究(1368—1911)何平财政金融学院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金融学会金融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常务理事。研究方向为货币银行理论、货币-财政史。经济双循环系统下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研究张成思财政金融学院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金融学会理事、全国金融系统青联委员。研究方向为货币金融理论与政策。中国特色政策试点机制研究刘瑞明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国经济转型。我国政府数据治理与利用能力研究安小米信息资源管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信息资源管理标准赋能平台负责人和电子政务研究中心主任。研究方向为信息资源管理与大数据治理、文件与知识管理等。乡村振兴背景下数字乡村发展的理论、实践与政策研究马九杰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农村金融学会副会长、北京市农村金融协会副会长。研究方向为农村金融与风险融资、数字包容与乡村区域数字化发展等。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与跨界合作机制研究周立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国国情分析、金融发展与农村金融、食品安全治理与跨界合作。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迁移流动与民族互嵌格局形成研究段成荣社会与人口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人事处处长,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北京市人口学会会长。研究方向为人口统计学、人口迁移与流动、民族人口发展。高质量发展视域下中国人口均衡发展的理论建构与多维测度研究宋健社会与人口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口学会副秘书长。研究方向为社会政策、婚姻家庭与性别、老龄化与养老问题、流动人口。紧急状态的类型化和立法研究莫于川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副会长。研究方向为行政法学、宪法学和社会法学。健全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刑事法治研究时延安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交流处处长,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犯罪学学会副会长、中国监狱工作协会副会长、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研究方向为刑法学、刑罚论、比较刑法学、全球治理与反腐败。清朝西北边疆经略史赵珍历史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传记组专家,兼任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生态恢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研究方向为中国历史人文地理、环境史与清史。隋唐五代壁画墓与中古文化变迁研究李梅田历史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汉唐考古、美术考古、陶瓷考古等。中国人民大学藏唐代西域出土文献整理与研究孟宪实历史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副会长、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常务理事。研究方向为隋唐史、敦煌吐鲁番学。中国佛教方志研究与数据库建设(多卷本)曹刚华历史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历史文献学、中国佛教方志。20世纪中国文学学术话语体系的形成、建构与反思研究陈剑澜文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华美学学会理事。研究方向为文艺学和美学,兼及中国当代文艺批评。佛典语言的中国化朱冠明文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语言学会历史语言学分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主要研究领域是汉语词汇语法史和佛教汉语。健全重大突发事件舆论引导机制与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研究李彪新闻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国家治理与舆论生态研究院副院长,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网络舆情、新媒体传播。砥砺同心韬励奋进推动学科整体发展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来源: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科研处 编辑 设计:顾小白

载驰

中国人民大学报录比统计以及考情分析

中国人民大学是位于首都北京的一所985院校,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被誉为“人民共和国建设者”的摇篮、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的重镇,因此人大的人文社科类专业是非常强的。在学科建设上,人大拥有国家重点一级学科: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工商管理。国家重点二级学科:中共党史、国际政治、文艺学、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农业经济管理、行政管理、档案学。虽然看上去大部分专业都集中为文科性质专业以及经管类专业,但是从考研难度上来说,理工类专业依然很有难度,下面就带大家分析一下人大的报录比情况。2018年学硕型专业报录比人大的报录比都以学院的方式公布,从上图可知,相对来说理工科院系整体报录比较低,数学科学研究院报录比不到1.5:1,但是其他文科性质专业以及经管类专业的院系报录比就非常高了,比如财政金融学院,由于该学院推免率较高,导致整个学院报录比高达35:1,并且这只是学院报录比,精确到学院里各个专业,报录比会更高。2018年专硕型专业报录比专硕型专业基本上同学术型情况差不多,重灾区依旧集中在人文社科类专业以及经管类专业,像金融专硕,法硕,翻硕,新传都属于人大的雷区专业,虽然从报录比上来看,不是很高,但是要考虑到人大本身就是一所985院校,因此每年报考的生源质量非常高,绝大多数都是本科211 985院校的学生,所以竞争压实非常大。总之,中国人民大学在考研中绝对不是一所性价比高的院校,大家对这个学校有什么看法和问题,欢迎评论私信啦

敬闻命矣

新时代中国特色统计学问题研究与国际统计标准的中国参与

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新格局中,统计学问题研究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统计学“三大体系”建设所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是,中国特色统计学问题研究与国际统计标准的中国参与。有人认为,社会经济统计已有现成国际标准,不用关注统计学的中国特色问题。这是一种亟待澄清的误解。社会经济统计是国际交流的语言,实行开放政策,就必须遵守经济统计的国际标准。但是,不能只讲一般性不讲特殊性,放弃了每个国家都应该具有的话语权。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到:国家历来是基本的经济测度单位;国际统计标准一直在历史演化过程中;国际标准并非完美无缺,不能确保公平和正义;国际统计标准是经济测度一般性与特殊性的矛盾产物。只有从学理上加以科学把握,才能真正意识到中国特色统计学问题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明确社会科学领域统计学“三大体系”建设的方向、重心和路径,切实完成我们的学科使命。国家历来是基本的经济测度单位国家是一个基本的利益单位,因而也是基本的测度单位。社会经济统计当然要反映事实,但世界是多维、多元的复杂有机体,有限的统计资源应该反映其中的哪些事实?这势必出现最基本的统计“相关性”问题。在国际社会中也就出现了议题选择问题,即社会经济统计的“国家立场”问题,并不存在纯粹的“描述统计”。构建国际标准是为了便于国际事务的协调。对“国势”做统计意义上的“反映”,其中往往隐含着平均化的处理,从某个特定视角看其综合“离差”最小,但由于无法顾及各国的国情特色,注定存在着其他视角下对现实国际关系的背离。不同国家其经济统计的“相关性”不同。马斯洛的需求层次在统计重心上也有所体现。发达国家比较关注福利测度,特别是社会福利(广义福利),当下则比较关注中产阶层的状态。欠发达国家比较关注生产和就业测度,主要是基本福利(物质福利),更关注贫困阶层的状态。新兴国家的出现是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新现象,是发展中国家的分层,新兴国家GDP总量在全球GDP总量中的比重加大,使得国际竞争出现了新的结构性变化,社会经济统计重心也需要作出相应的变革。然而,发达国家对此并没有准备,新兴国家需要自己提出统计主张。国际标准应该是世界各国实践的一般化,将一般测度、核算原理与具体统计实践相结合。一是需要研究标准如何落地。二是需要各国对之作出反馈。三是需要深入研究,并揭示其与本国实践的矛盾之处。四是要认识到国际统计标准设计并未齐全,不可能对所有现实疑问都给出明确的处理方案,仅仅照搬条文,无法满足统计实践的需要。执行国际标准,意在遵循其基本原则,但还有大量社会经济统计难题亟待解决。中国这样的新兴大国,应该为国际统计标准的改进作出应有的贡献。国际统计标准一直在历史演化过程中考察国际统计标准构建和执行的历史,行为主体主要有“制定者(maker)”和“接受者(taker)”,后来才有所谓“共同制定者(co-maker)”。当发达国家数量增多,且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有所提升时,现代国际标准才可能在各国博弈中形成,参与国在其中作用的大小则取决于其经济和文化实力。社会经济统计的国际标准最初由发达国家主导形成,这些国家最先完成了物质基础和财富的原始积累,最早关注软实力建设,也最先遇到国际交流的数据需求。因此,这些国家的管理精英能够也需要放眼世界,思考社会经济统计国际交流的一般方法论问题。世界上多数国家是国际标准的接受者,而非其制定者,发展中国家在其中的作用往往很小。社会经济统计是公共产品,欠发达国家资源有限,初级阶段势必将重心放在硬件建设上,软实力的构建和积累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在国际规则上,即便面对明显不合理的条款,也很难进行修订和改变。各国在经济现实认知上存在矛盾,引发国际标准动态演化。但是,规则制定时不可能解决所有矛盾,有些议题能达成共识,有的则不能,从而需要妥协,产生一个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博弈各方基本都可以接受的统计方案,以解当务之急。在所制定方案的实施中,统计对象(社会经济现象)本身还在持续演化,可能与既定测度方案产生新的矛盾,从而产生指标如何与现实动态匹配的问题。在已有规则执行过程中,博弈各方也可能遇到标准所忽视的问题,这就需要局部地创新。同时还伴随着认知工具的改良,有助于发现问题和解决矛盾。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需要更新标准,标准更新的条件也不断积累,于是博弈各方通过争论,达成新的共识和妥协,完成一个轮次的标准修订。社会科学统计学的功能就在于由表及里,由里及表;由彼及此,由此及彼。如何结合国情落实国际统计标准,如何按照发展中国家出现的新情况来改进国际统计标准,如何按照数字经济的发展来充实现有国际标准?这些都需要专门的方法论研究。这是一个长期过程,我们应该摒弃静态固化的统计标准观。国际标准并非完美无缺国际标准的权威性来自其本来应该具备的公平和正义、对各国的等效性,然而世界大同仅仅是一种理想,现实国际关系是各国间的竞争合作关系,不能误以为国际标准完全秉持国际公平和正义。第一,国际标准并非完美无缺,必定包含弱点、缺点甚至错误,即使部分专家确实秉持国际主义态度,其学识和经验也有局限,他们很难切实知晓欠发达国家的社会现实。国际标准与制定者的偏好高度相关,往往对发展中国家较为不利。第二,国际标准背后可能隐含制定者的利益,必定有与某些国家不相适应的地方。欧洲有学者指出国际经济统计中的“四大偏误”,国际标准“带病运行”其实是常态。第三,所有国际标准都是妥协的产物,对强者是固化既得利益,对弱者则是及时止损的博弈。国际标准还存在着理念对现实的妥协。第四,世界上还存在由跨国公司和非政府组织(NGO)制定国际标准的现象。在实物生产中,做产品的与做品牌的地位不同,获利不同。扩展来看,接受国际标准的国家与“做标准(规则)”的国家差距更大。软实力包括很多方面,其中之一就是做标准的实力,强国可以借力打力,通过维系国际标准,能够达到维护本国利益的目的。面对现代国势研究的重大问题,照搬并迷信国际流行的指标,就等于放弃了话语权。那样可能扭曲对国势的判断,容易误导各种决策和政策的制定实施。例如:发达国家在环境资源责任上坚持总量而非人均的做法,于发达国家有利但不利于发展中国家。除了人均视角外,是否应该确立“多生产多排放”和“多消费多负责”的原则?国际统计标准中应协调好一般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从社会经济统计的学理上看,统计社会功能的实现取决于其“相关性”,确定测度对象范围、选择测度因素都应该适于宏观管理要求,其隐含前提即“国家立场”。然而统计方法的核心特征在于“比较”,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各国面临着相悖的场景,即究竟如何确定统计的相关性,是更注重国际可比的一般性,还是注重与不同国家的决策相应的特殊性?社会经济统计的重心究竟如何确定?如果没有统一标准,难以保证社会经济统计的可比性,无法满足国际交流的需要。但如果标准制定和执行过程过于刻板,社会经济统计又难以服务于本国的特殊决策要求。这两种要求往往矛盾,需要协调。问题在于,国际标准的“共同制定”能否真正落实?究竟谁在发挥主导作用?即便发达国家在一定范围内代表着先进技术和方法主流,但理念上仍然存在局限:他们往往只从其所处的高端经济环境看全球性问题,往往以为其理念和认知放之四海而皆准,往往断定其他国家只应按照他们设定的道路前行。限于自身条件,发展中国家对国际准则很难完全落实,往往在现实约束与发展预期的张力间彷徨。国家间的差异多元,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只是其中一项。历史阶段差异、自然资源和环境差异、社会文化差异,对社会经济统计的需求都可能不同。对不同时间和空间的行为主体而言,相关性不同,统计难以硬性标准化,应该且需要作出更为灵活性的制度演化安排。“测度倡议(measurement initiative)”作为“全球公共品”,当然应该经过认真的国际对话,否则容易产生法国学者莫热所指出的危险——“国际观念贸易”中的“错位误读”效应。只有各国将其社会经济统计的特色实践提升为新观念,并补充到国际标准中,标准才是可行的,才是真正具有世界意义的。一般性与特殊性相反相成,正是基于这种辩证关系,我们强调“中国参与”,而非仅仅执行标准。特色实践需要理论指导,一般观念需要特色实践的验证,从而体系化。学术体系是学科体系的内涵,而话语体系是学科体系外在功能的实现。如果放弃话语权,遑论话语体系的构建?经济全球化使得国势研究更为重要,因此,我们应该持续、系统、开放、深入地进行中国特色统计学问题研究,加快推动构建中国特色统计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作者:邱 东,系国家社科基金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重大研究专项“新时代中国特色统计学基本问题研究”课题组首席专家、江西财经大学讲席教授)

广莫之野

2019中国人民大学非全日制研究生

学校官方简介:中国人民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被誉为“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独树一帜”。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广大师生秉持“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办学宗旨,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我校是国家首批“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17年首批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在教育部学位评估中心2017年公布的全国一级学科评估结果中,我校获评A类学科总数为14个,其中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统计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马克思主义理论获评A+,政治学、哲学获评A,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中国史、中国语言文学获评A-,A+学科数量位列全国高校第四。非全录取情况:其在2019年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中,一共计划有8个学院10个专业招收非全日制研究生,具体情况如下表:下面对各院非全日制研究生录取情况作简要分析(注:分析数据均来源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招生网):1、财政金融学院(EMBA)-->工商管理(专业学位)-->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财政金融学院在2019 “财政金融学院(EMBA)-->工商管理(专业学位)”招生中一共拟录取78人,初试成绩分布【170,246】,初试均分:184.15。2、法学院(专业学位)-->法律(非法学)-->不区分研究方向法学院在2019“法学院(专业学位)-->法律(非法学)”招生中一共拟录取47人,初试成绩分布【365,394】,初试均分:370.89。3、法学院(专业学位)-->法律(法学)-->不区分研究方向法学院在2019“法学院(专业学位)-->法律(法学)”招生中一共拟录取79人,初试成绩分布【360,383】,初试均分:370.86。4、公共管理学院(专业学位)-->公共管理(专业学位)-->北京公共管理学院在2019“公共管理学院(专业学位)-->公共管理(专业学位)”招生中一共拟录取235人,初试成绩分布【171,243】,初试均分:203.87。5、信息学院(专业学位)-->软件工程(专业学位)-->不区分研究方向信息学院在2019“信息学院(专业学位)-->软件工程(专业学位)”招生中一共拟录取52人,初试成绩分布【301,384】,初试均分:338.31。6、商学院(会计)-->会计(专业学位)-->不区分研究方向商学院在2019“商学院(会计)-->会计(专业学位)”招生中一共拟录取35人,初试成绩分布【177,252】,初试均分:211.86。7、商学院(MBA)-->工商管理(专业学位)-->工商管理不区分研究方向商学院在2019“商学院(MBA)-->工商管理(专业学位)”招生中一共拟录取400人,初试成绩分布【170,249】,初试均分:195.89。8、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农业管理(专业学位) -->不区分研究方向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在2019“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农业管理(专业学位)”招生中一共拟录取29人,初试成绩分布【300,387】,初试均分:345.58。9、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农村发展(专业学位) -->不区分研究方向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在2019“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农业管理(专业学位)”招生中一共拟录取2人,初试成绩分布【348,387】,初试均分:367.50。10、商学院(EMBA)-->工商管理(专业学位)-->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商学院在2019“商学院(EMBA)-->工商管理(专业学位)”招生中一共拟录取183人,初试成绩分布【150,224】,初试均分:179.72。备考/就业/分享关于更多非全日制信息请关注“小非说考研”

雍也

本科统计学专业是否可以读大数据方向的研究生

大数据专业是一个典型的交叉学科,基础学科包括数学、统计学和计算机学,另外辅助经济学、社会学、医学等学科,所以统计学是大数据专业最为直接的相关学科之一,因此统计学专业的本科生在读研的时候是完全可以选择大数据专业的。统计学专业的相关知识在大数据时代依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大数据分析为例,目前大数据的分析方式主要以统计学方式和机器学习方式为主,而且统计学方式与机器学习方式相比在某些领域更加成熟,理论体系也相对完备,所以大数据专业的学生通常都要系统的学习统计学相关知识,从这个角度来看,统计学专业读大数据方向还是具备一定优势的。在大数据时代,统计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变化,这个变化就来自于数据本身的变化。统计学的分析方式通常以“抽样”为主,通过对样本的分析来寻找整体的规律,从而得出分析结论。通过大量的历史经验来看,如果样本的选择没有问题的话,统计学的分析方式具有非常高的准确度。但是在大数据时代,数据从抽样变成了“全样”,数据分析的方式和方法都产生了较大的变化,这对于统计学来说就需要积极的适应这种变化,并积极顺应大势时代的发展,投入到大数据领域的研发中。从目前大数据行业的发展来看,统计学确实对于大数据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大量的统计学专业人才陆续投入到大数据领域,也进一步完善并丰富了大数据的知识结构。近些年来,我多次作为评委,参与了不同类型的研究生大数据专业大赛,其中有大量的选手来自财经类大学的统计学专业,这给我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其中也有不少学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如果有互联网方面的问题,也可以咨询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