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6°美好教育空间,一个面向未来学习空间赋能时代教育的研思。家长会

26°美好教育空间,一个面向未来学习空间赋能时代教育的研思。

社会在左,学校在右,学生在中心。一个世纪以前,杜威在他的《学校与社会》里,用睿智的思想,哲言学校应和与时俱进的社会保持一致,顺应其间变化,“以儿童为中心”,提纯社会与环境因素,通过各种新的可能途径开辟自己的未来,从中培养能完全适应当下与未来社会生活的“人”。今天看来,它依然是启发我们如何探寻未来教育空间设计发展鹄的的明灯。01我们行将处在一个怎样的时代?“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由‘人工智能、自动化、大数据、虚拟现实’等信息技术催进的急剧变革的时代,可以预见的是今天70%的流程化产业服务,在智能时代将被智能机器服务取代。传统呆板、流程化的由人值守的工作环境与工作方式,将在此间内被智能机器裁汰,而与之相应的‘人’的教育与学习空间,亦将因之发生深刻改变。”世界经济论坛也在“2018与2022年,工作需求关键能力比对”调研报告中,给出了类似言论:未来2022年工作预测,处在前列的核心职业素养与工作能力,有审辩思维、创新思维、批判思维,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创造力、社交能力、情商等软技能,及与之相关的主动学习、积极学习、沉浸式系统深度学习等软技能型学习。02新世代的学生集群呼唤什么样的成长教育?顺应时代教育变革趋势,“以学生为中心”,国家从2016年起全面推行实施的中国学生核心素养培育政策,既是从国家层面对过去传统教育弊端的修正,也是对面向学生未来成长的新教育的蝶变创行。社会与时代不断迭变的趋势与需求,是学校施行高品质教育务必追踪的晴雨表。植根当下,叶澜先生说“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素养;瞩目长远,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工作、生活的学生,是教育空间设计者与一线教育人重构全新学习空间的动力所在。0326°学科课程型美好教育空间,我们对面向未来学习空间赋能时代教育的考量。面对新的学习需求与生活需求,作为学校教育空间创建执行者之一的我们,需要以学习者体验设计(L-ED)为中心,以学生学习体验(S-ED)为中心,重构过去文化学习空间建设理念,突破传统设计藩篱,用全新学习体验场景思维重新定义新时代学校教育空间,创建能够时刻触发心灵,可以不断生长的26°全学习生态美好教育空间。图片来源:校园芥新教育空间设计实验室它的核心是校园空间建设学科化、课程化,用“‘无边界’校园空间环境课程体系育人”,围绕学生真实多元的学习需求,用有教育温度、学生未来成长态度的设计,建设具有品牌气质与校本教育思想的沉浸式、交互式、开放式,泛在化学科空间、21-STEAM空间,未来教室空间,灰度学习空间与环境系统,为学生全面学习与自然成长提供更多可能。图片来源:校园芥新教育空间设计实验室面向未来的新的课程化学校教育空间,用文化界定教育精神品质,用可持续性生长空间增能,打破传统固有教与学空间边界,针对新时代教育需求与学校特质化教学诉求,直指学生核心素养能力培育,找到其教与学两个不同空间蕴含的交融点,设计自下而上的全员可参与互动的,随时可以探讨交流的自主学习空间,让空间与教育者互动一起赋能学生,助援其成为学习的主人。图片来源:校园芥新教育空间设计实验室依此创建出的全新动态学习场境,将更注重内外部空间的彼此融通,强调空间的可体验性、可交往性与互动性。帮助学生与其同伴构建内部信任与高效合作场域,在物理空间启发与学习同伴协助推动下,能够有效地培育学习者的创新思维,提升其创造力与社交能力,建立个人成长自信与团队有效合作力。图片来源:校园芥新教育空间设计实验室在这样更自主、更自由、更放松的灵活性教与学空间里,学生的自我审辩思维、创新思维得到深度拓展;在不断的情境练习中,与同伴一起协作,共同提升彼此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社交能力、情商等,这些对未来生活至关重要的软技能将因新的学习空间的深度设计,得以系统化培养。0426°学科课程型美好教育空间,创建了可唤醒并持续生长的学习场域。26°学科课程型美好教育空间,用新的课程化空间让学校教育空间既是传递人文智识的教育场所,也是陶冶性情,帮助孩子全面成长的学校生活场境。图片来源:校园芥新教育空间设计实验室其重要的意义在于帮助学生对自己未来必须的软性技能与生活素养,创建了可唤醒并持续生长的学习场域。学生可以在重构之后的学习空间里,习得情商、社交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创造能力,通过系统学习将其顺利迁徙到未来生活与工作之中

猛鬼街

一起探秘,思维教育已经研究了5万年吗?

做思维研究的人究竟是什么样的?有多少人正在进行思维教育研究呢?听说中国最早的思维教育研究已经研究了5万年?这是真的吗?1995年,中国有一群学前教育的学者,在北京成立了国内首家思维教育研究所—北京东方之星研究所。引进了国外先进教育理念,研发出适合中国孩子的思维教育课程,他们不断致力于寻找问题的答案。25年来,北京东方之星思维教育研究所对儿童思维教育的研发不断精进创新,研究方法涉及智力发展理论、思维模型、学习操作、教育实践,研发成果荣获了众多国家级课题研究立项和成果奖项,奠定了中国儿童思维教育的基础。现今,这家研究所已经扩展至200人以上的思维教育团队,研究所对学生的日常学习行为数据进行分析提炼,结合专业、科学的思维理论,全方位、多层级构建思维教研体系。课程拥有国家专利课件432个;国家出版版号材料1000余套;丰富多样的教辅材料(上课课件、动画、教具盒、练习本等)及游戏化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孩子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兴趣。因为每节课的主题都不同,让孩子在玩中学,这种互动式教学确保了孩子的高效学习效果。这支200余位国内心理学家和教育界知名专家学者组成的高水平、专业化的科研队伍在思维教育研究上拥有10年以上经验。对儿童教育来说,强大的学术团队是重中之重。只有富有经验的教育家或研究者,才能更科学地了解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行为发生的原因和解决办法,用专业的研究结果为课程提供说服力和有效性。鲸智学程的思维课程体系就是来源于这家思维教育研究所,同时自主开发的教学平台及教学课件,保证了全国所有鲸智学程的老师授课的教学标准和质量。强力的支撑了鲸智学程思维的前端教学,提供了稳固而坚实的教研基础。研究思维教育可没那么容易,因为进入的门槛高。思维是看不见好象说不明的,从而就更需要专业、科学、严谨、系统的课程研发。思维教育学术研发团队需要涉及到生物学、教育学、学前教育、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等多学科领域的专业人才,同时他们还需要具有多年的思维教育一线研究经验,进行教育理论及教育实践的研究,学术和专业都是为了研发课程打好夯实的基础。如果用数学公式去算,200位思维教育研究人员每人拥有十年以上思维教育研究经验,在一起共同进行了25年的思维研究,就是200*10*25=5万年,50000年*365天=18,250,000天,这就是鲸智学程思维教育课程研究5万年的秘密。25年磨一剑,专注、专心、专业将一件事情做到极致,匠人精神,莫过于此,成就育人事业。

体泽则冯

赋思教育系统(FOCUS Now)引领暑期脑机接口科技新体验

日前,康仪环球健康管理(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仪环球”)携手全球顶尖脑机接口技术科技公司BrainCo,与北京“小贵族”夏令营进行脑力训练营的合作,运用尖端科技产品赋思教育系统(FOCUS Now)深度开发孩子们的专注力,让孩子们在轻松的游戏中拓展见识,在浸入式的体验中感受科技的神奇。此次脑力训练营中,康仪环球将其高新科技的产品赋思教育系统(FOCUS Now)与新奇小游戏巧妙融合,寓教于乐,激发出孩子的好奇心与参与欲望,在钢铁侠战衣、意念赛车、穿越火线等层层挑战赛中,不断发掘自身专注力潜力,并掌握了如何去运用、分配自己的专注力,同时将这种能力使用到学习中的经验。专注力是智力的五个基本因素之一,是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的准备状态,提升专注力是提高学习效率和改善学习现状的重要途径。基于此,哈佛大学教育学院现任院长James Ryan院长亲自规划了赋思教育系统(FOCUS Now)。作为全球首款专注力监测的系统化可穿戴设备、帮助学生提升专注力的利器,赋思教育系统(FOCUS Now)运用前沿脑科技接口技术,通过神经反馈训练和养成游戏,优化学生学习精力,使学生注意力的的选择性、转换性、持续性、分配性和观察性得以提升。它的诞生一方面有助于教师改善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改变了以往因孩子专注力不可控,家长无从下手的窘境,家长也可以让孩子接受专业机构的科学测评,对孩子的专注力有具体全面的了解,便于日后对孩子进行有目的性的训练。作为赋思教育系统(FOCUS Now)的中国总经销商,康仪环球相关负责人表示,赋思教育系统(FOCUS Now)将成为我国教育领域的革命性产品,未来3年该系统可为超过300所学校、450家培训机构提供全面精准的教学质量评估支持,为超过1000万人次的学生提供定制化教育解决方案,同时它会为全球家庭带来一个包括智能家居、人机娱乐、健康评估等功能在内的家庭智能操控新时代。BrainCo简介BrainCo是赋思教育系统(FOCUS Now)的开发主体,成立于2015年,总部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萨默维尔市,是全球最受关注的10大脑机接口公司之一。企业在教育、医疗、脑意识互动等领域赢得领跑优势,正在建立全球最大的脑电数据库,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脑机系统,为新一代人机交互提供了横跨多硬件平台的互动系统,开启了脑信号交互的新时代。创立以来,公司成功入选哈佛创新实验室VIP 团队、MIT 风投俱乐部春季项目,获得全球最大创业孵化器Mass Challenge金奖、“创新创业创投”大赛一等奖、全球教育科技 ISTE 大会最佳创新奖等重要奖项。公司员工中有近70%拥有哈佛大学、麻省理工、波士顿大学、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学府的硕士以上学历。哈佛大学教育学院院长James E.Ryan、前国际神经反馈研究学会主席Thomas F. Collura等知名专家学者亲自出任公司顾问。

大碗茶

湖南省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17年学术年会长沙召开

与会领导为先进集体颁奖。 摄影 洪波 红网时刻1月12日讯(通讯员 张子涵 记者 刘怡斌)1月11日,湖南省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17年学术年会在湖南农业大学召开。来自全省18所会员高校的分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负责人及研究生辅导员共100余名代表参会。 会上,湖南省教育厅巡视员陈飞跃对工作在思想政治教育一线的老师们提出要求:要加强理论武装,增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觉性坚定性;明确培养目标,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聚焦自身建设,抓住机遇深入研究和实践,为研究生思政工作决策提供依据,为工作质量的提升增砖添瓦。 湖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周清明致欢迎辞。他希望各兄弟单位能够在交流和探讨中共同进步,提高研究生思政教育的质量。 研究会会长、湖南农业大学副校长邹冬生作题为《履行职能、积极实践、开拓创新,推进我省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双一流”建设中的协同发展》的年度工作报告,介绍了研究会2017年工作以及2018年工作计划。 会上还宣读了《关于表彰2017年湖南省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与实践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优秀案例和优秀论文的决定》,与会领导为获奖集体和个人颁奖。 年会邀请北京交通大学研究生工作部部长屈晓婷作专题报告。她指出,加强研究生思政教育,应了解研究生思政教育的政策目标,需关注研究生的焦点问题,要理顺工作理念和工作策略,能积极组织与开展具体工作。 来自湖南大学等10个高校的代表作工作经验交流。交流内容涵盖研究生思政教育的诸多方面, 如顶层设计、管理模式、特色凝练、队伍建设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效促进了与会代表对研究生思政工作的思考。 湖南省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学术年会是全省研究生思政教育工作者学习、交流的一次盛会,对于加强和改进各高校的研究生思政教育,提升全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曼陀罗

获数千万天使轮!精锐教育投资锐思教育签约仪式在京举行

导语:2019年1月16日,精锐教育集团完成了对锐思教育数千万天使轮投资,双方于北京举行签约仪式。精锐教育集团董事长张熙先生、锐思创始人李军先生代表双方完成签约。同时参与签约仪式的还有精锐教育集团副总裁焦典博士,锐思教育福建总经理何素清女士等其他代表共60余人。锐思教育成立于2018年,常年深耕于大众个性化教育市场,目前已在郑州、福州、宁波、南昌等六个地区建立共20家校区。2018年,通过“合伙人“制度的实施,仅福州一地的业绩一年就超过3000万,单校区超过1500万。据悉,本次合作锐思教育将借助精锐教育的优质资源,实现信息共享、升级网络建设、引进UPC系统等精细化运营管理模式,逐步提升团队服务质量,推动整体发展。锐思教育创始人兼CEO李军先生表示,锐思教育定位个性化大众市场是对精锐教育个性化的有力补充。未来将携手精锐教育完成对全国一,二,三线城市的全面布局。仅2018一年就已开拓6座城市,其中福州通过“合伙人”制已经打造出200人的精英团队。未来将继续坚持“合伙人”制度,引入优秀团队,加快市场开拓。同时加大一对一、一对多特色教育辅导产品的研发。目标三年内打造100个千万级别校区,成为个性化教育合伙人制第一平台。“行百里者半九十。我们做事应该多关注收益周期长的事情,教育就属于这样的行业,而非仅把上市作为目标。一个良好的商业模式需要强大的集团运营能力,精锐教育作为教育的创新者和践行者,一直致力于用精细化的管理方式提升运营效率。和锐思教育的合作,是对二、三、四线城市增长潜力的看好,同时也是对教育部提出教育个性化趋势下的积极响应。新的一年希望精锐与锐思能携手缔造教育行业新标杆。”精锐教育集团董事长张熙表示。此次签约代表双方对彼此的品牌实力和发展规划充满信心,相信本次合作只是起点,未来双方还将进一步扩大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开启合作双赢的教育新篇章。来源:中国日报网

娓娓不倦

研卓人工智能教育,让孩子学习更加有激情

未来的教育都是人工和科技相互融合,科技发展到今天不再是从视频和录音上帮助学生反复的听讲学习。而是利用智能大脑去思索学生的学习误区究竟在哪?帮助每一位学生找到误区,从根源上解决问题。研卓智能教育进入教育市场以来,依托强大的科技背景,实现了新的教育构想。研卓智能教育的理念就是不惧怕教育,不回避差生,针对学习程度差的学生,智能教育系统可以对学生进行各种程度的测试,并通过大数据分析找出学生学习的缺点,并从习惯和知识环节对学生的各方面进行塑造。打造出完美的学习计划。这些特点就是研卓智能教育所具备的特点和优势。它善于发现和分析出每位学生的学习特点,节省了更多的时间。很多家长都对学生的学习抱有很大的希望,但是并不是每一位学生都是那么完美,也有许多家长吃吃找不到学生学习不好的原因。那就来研卓智能教育完全可以还你一个学习态度好又会学习的学生。研卓智能教育的知识资源结合了国内外著名的教师课程内容,每位教师在都对同一个知识点作出了详细的分析,在讲课风格上总会找到适合自己的授课人。这是真正意义上的传承也是教师传授知识点的新途径,也能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的起点。

仇恨罪

北京拓思教育:“中科院研究生遇害案凶手被执行死刑”引人深思

持续两年多的“中科院研究生遇害案”终于在昨日尘埃落定:凶手被执行死刑。看到这样的结果,受害者家属心里多少能感到一丝安慰,也可以告慰死者了。#中科院研究生被杀案凶手死刑#从整个案件来看,我们很难想象到被害者与受害者最终会走向这样一个结局:对待昔日好友,由于比自己过得好,进而衍生出谋害他。谢雕和周凯旋不仅高中同一个班级,而且同一个宿舍,两个人学习成绩在高中阶段都很优秀,而且是关系密切的好朋友。周凯旋在上高中的时候,还曾经去谢雕家里吃过饭。但是,这样一对好朋友,在大学毕业后渐渐发生了变化:周凯旋因为沉迷网络游戏,在西安交大本科毕业后失去了原本拥有的本硕连读机会,走向社会后找工作也连连失利。而好友谢雕本科毕业后则考入中国科学院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这让原来情况本与谢雕不相上下的周凯旋心里很不平衡,2018年6月14日,周凯旋去北京找正在中科院大学读研究生的谢雕,谢雕在当地一家饭店招待周凯旋时,周凯旋用事前准备好的刀具把谢雕杀死。这样的想法,相信不少人听到都不寒而栗。而这种想法还是出自接受高等教育的一个人之口,更是让人难以置信。近几年,不少的人都指出学生不仅仅在学习上被重视,心理健康问题更需要重视。国内很多家长都认为孩子只要学习好就是好孩子,其他都不重要,孩子怎么样都由着他。这样的家庭氛围很容易导致孩子心理和性格在成长过程中发生畸形,而他们自己不自知。等他们发现的时候,已悔之晚矣。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都是要从小开始。周凯旋的悲剧我们很容易就能看出他的心理出现了问题,进而引发了自己后续失去控制的伤害他人的行为。当然这样类似的问题不仅仅出现学校,职场中依然非常多。这也是近几年,我们看到不少行业引入心理辅导方面专业人才的重要原因。

老摇滚

研途游学丨英国纪录片《人生七年》启示:教育如何改变孩子的一生

Give me a child unitil he is seven,and I will give you the man.这是一句英国谚语,意思是“7岁看大”。而英国纪录片《人生七年》正跨越49年(每7年一集)的时间,期望用“真人真事真影像”印证这句名谚。图片来源于网络-《人生七年》海报该纪录片的导演,在英国不同阶层找到14位年龄均为7岁的小孩,从1964年开始,每隔七年进行采访,问他们同样的问题。随着年龄的成长和阅历的丰富,每个人的回答和当初或有不同,或有相同。图片来源于网络-《人生七年》纪录片截图该系列影片因其背后所蕴含的深远含义,曾被英国媒体评为“最伟大的50部纪录片”之一,更引发后人深思。而在这部跨时半个世纪的旷世之作中,有一个无法被忽略的关键词“教育”。图片来源于网络-《人生七年》海报在纪录片的采访中,拥有不同教育背景的7岁孩子们,在谈及长大后的规划时,已展现出截然不同的思维。有的已经开始计划要上哪所寄宿学校、上哪所大学;有的不知道大学是什么,只希望不要被大孩子欺负;有的则想当老师帮助穷人;有的小孩说以后的愿望就是拥有一个漂亮房子……图片来源于网络-《人生七年》纪录片截图提出以后要读剑桥三一学院的安德鲁,7岁时已经在读《金融时报》;志向为牛津大学的约翰,则坚持每日阅读《观察家报》和《泰晤士报》。他们均就读于英国皇家自治市的一所私立强化学前班,所处的教育环境在60年代的英国,已是非常优越。多年以后,他们得偿所愿,受益于精英教育与自身努力,顺利入读名校,成为了自己想要成为的人。图片来源于网络-《人生七年》纪录片截图而影片中多数所处教育环境相对较差的孩子,则呈现出另一种生活轨迹,他们极少能上到大学,多数人都早早儿孙满堂,做着修理工、保安之类的普通服务性工作。因而,影片中受访者的话“好的教育将使人终身受用”发人深省。图片来源于网络-《人生七年》纪录片截图整部片子在表现出经历对一个人的塑造的同时,又侧面印证了教育环境给人带来的差异,更说明了好的教育要从小抓起的道理。英国是一个有悠久教育传统的国家,它的教育体系经过几百年的沿革,相当完善和完整,且具有非常大的“灵活性”。事实上,英国教育制度从基础教育开始,因尊重孩子个性化成长,及结合灵活趣味的互动课堂,被世界各国推崇和效仿。为何英国家庭教育能在孩子的每一个成长阶段都能正确引导?为何英国学校教育能给孩子哪些不一样的成长,贯穿始终的英式精神又是如何折射在孩子们的行为和品格,让孩子们优雅、自信而独立?带着这样的探索精神跟着我们一起从英国家庭和学校教育入手解读英国教育背后精髓中英教育体制差异培养独立自主+贵族精神的个体那中英两国的教育体制呢,虽然是有的相似,但实际上也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的,中国的学子,我们都知道是六加三加三,一共是12年,但是英国呢,是六加五加二,共计是13年。因为英国的学生啊,小学生是从五岁开始上小学,所以学制上比中国多了一年。教育体制呢,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差不多100年的发展演化的历史了,所以呢,大概来说,体系可以分为三种类型,那第一种类型的是小学,就是我们说的五岁到11岁,然后中学的年龄段呢,是从11岁到18岁。然后18岁以上呢,就是高等教育了。中学教育阶段SECONDARY EDUCATION青少年时期,英国家长会建立一定沟通计划,例如设立家务实施制度或学习与度假制度等。有些家庭在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还会加入礼仪教育,例如吃饭礼仪,待人接物的礼仪,保护环境的责任等,难怪英国素有绅士之国之称。他们还会推崇孩子多“向外走”参加活动,无论在学校还是在社区俱乐部中,父母都鼓励孩子参加各种各样的兴趣小组。下课后,统一组织学生完成学校作业、预习功课与课后任务,或在学校周边地区进行集体活动,体验当地生活。英国是由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还有北爱尔兰组成的。所以这几个区域他们的教育体制虽然相同。但是呢,苏格兰却有着一套自己的体系,那么主要区别在于所授予的学历资格会不同。所以对于高中毕业的学生们,一般呢,先读一年的衔接课程,我们通常所说的大学预科,预科成绩通过以后呢,就可以在承认这项预科课程的大学里面直接就读本科课程了。那对于我们国内大专毕业,没有工作经验的孩子,那可能先需要读一年硕士的预科,然后再继续继续就读硕士学位课程。那么如果是大专所学的是相关专业,但是又有三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就可以直接申请硕士学位课程了。英国学校教育特点塑造独立自主学术科研能力英国的基础教育,由于英国源远流长的贵族精英文化影响,而使得荣誉、责任、涵养、自律等人文精神贯穿始终。在英国,老师相当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科研探究能力,在灵活互动的教学氛围中采用“主修+选修”设计方式,目的就是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过不同主题课程学习提高自身“硬实力”,同时在众多选修课程中选择自己喜爱的项目,拓宽兴趣面,培养综合素质“软实力”。No.1连续两年荣登最佳教育国EDUCATION RANKINGSU.S.News全球教育最佳国家榜单,英国蝉联两年全球最佳教育国第一名。主要针对全球各国进行以下九项核心评估:趣味性、公民意识、文化影响力、企业家精神、文化遗产、迁移便利程度、商业开放性、权力影响、生活质量。U.S.News教育最佳国家排名依据1.该国家是否有发展完备的公共教育系统2.留学生是否考虑申请该国家的大学3.学校是否提供最好质量的教育No.2打造21世纪未来人才FUTURE TALENTS英国实行地区性的教育政策。如英格兰地区推行的是SEAL制度,主张通过抗压性概念推广SEAL,教孩子如何与他们取得共识,以及如何采用有效策略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困难。以伦敦地区一所Outstanding小学为例,每月会进行主题型教学和互动拓展。学校“问题墙”为学生提供勇敢提问的机会,将自己的问题写下贴在问题墙,每个学生都有参与解答的机会,培养学生思辨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发学生好奇心、培养学生独立精神及自信心。英国盛行的围圈活动Circle Time是课堂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方式。老师和学生围坐一起,通过提问打乱学生的位置顺序,让有相同爱好的伙伴围坐一起进行物品传递,拿到物品的小伙伴可以自由发表主题讲话。目的是为学生提供相互了解的机会,自由地讲出自己的心声,养成相互尊重和礼貌的美德。No.3对比中外,英国赢在哪里?BRITISH EDUCATION中英1对1学伴体系课堂1对1模式是受到英国“导师制”(Tutorial System)及“同侪学习”(Peer Learning)的启发,帮助学生在插班学习过程中创造频繁的英语交流机会,与同龄英国学生相互学习,引导学生建立国际社交的自信心。独特的小班制教学英国的教学特点以小班为主,课堂一般不会超过30人,从学前教育开始孩子们就已经习惯了小班化学习、合作、交流,在一些课堂中,孩子们甚至可以席地而坐,和老师自由地互动和交谈。能力分班,重思维表达授课过程中重视引导孩子的思维表达。英国老师会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进行分班,每一个孩子都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在和老师、同学们的互动中逐渐去找寻学术真理,而不是只在老师的讲授下被动地去记忆。

优木

从“研”字说起,说教师的研修之道

从字面上来看,“研”字是“石”字旁和“开”字两部分组成的,象形地说明一个“开石”的行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师在假期里的研修,就是一次思想的“开石”,更是“开石”之后越过山丘的上下求索,探求教育之大道的修行。当下社会,几乎处处是“修行”,如“婚姻是一场修行”,“生活是一场修行”。而对教育来说,则是不折不扣的名副其实之修行,它需要教师苦修深思,内达于心,外践于行,将自身碎碎掰开,细细研磨,方能求证教育之大道。“研修”与“大道”放在一起,似乎是形而上的虚无缥缈之事物,实际上,对教师来说,这些都是现实世界里实实在在的烟火气,它存在于三尺讲台上,存在于绿茵操场中,也存在于办公隔间内。从现实工作中来,又往现实工作中去。破开思维之“顽石”从教多年,有时会有力不从心之感,遇到工作中的难题会有难解的困惑,自我反思后,明白大抵是人的思维久了,难免会形成惯性思维、固定思维,恰如形成了一块思维的顽石。而在教育行业,思维固化却是一种不利于教学的状况,它减弱了教师在教学中的智慧和灵动,使教育在课堂上成为一块枯燥、干旱、无趣的田地,学生们自然望而生畏,敬而远之,教学效率自然事倍功半,令人苦恼不已。而教师的研修,无异于一次砸开思维“顽石"的过程。教师需要摆脱单一思维模式,开拓思路,开启天马行空,自出新意的思想,才能更好地探索教学之道,让教育不再“死气沉沉”,让课堂灵动起来,让学生品味起来,从而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水平。研修就是让教师充分吸取教育领域中众多优秀的成功者们的宝贵经验和高效教学思路,从而不断突破自身固有思维的桎梏,打破思想的篱笼,破而后立,推陈出新,从而充实自我,不断开拓眼界,不断突破自我,抵达更高层次的境界。“研”字又有“细磨”之意,研修也是一种知识的自我研磨的过程,我们将课堂上学习来的珍贵知识不断消化、吸收,并且进一步提炼、升华,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使之成为适合自己的课堂教育和校园工作乃至人生道路上的知识技能。探索教育之“大道”“道”之一字,乍看之下,令人想起道家修行求仙之道,而教育之道,却不是玄之又玄,不可名状的道家出世之道,它是教师脚下的现实道路。在教师的世界里,无处不是修行,无处不是求道,敬业是道,师德是道,讲课是道,家访也是道。如果要把敬业之道、师德之道、授课之道、家访之道取一个最大公约数的话,这个公约数就是育人成才的初心本念和教育事业理想,这就是最纯粹的教育之道。教育之道,既是教师自己的学问,也是教师的处世之道,二者既从研修学习中探索明悟而来,也从工作实践中反思总结而来。唐代百丈禅师云:“须知运水搬柴,无非佛事,舂米做饭,正好参求。”。对教师来说,探索教育大道也无需去追求什么高大上的理论和标新立异的行为,教育之道是朴素的,实实在在的,实事求是地讲好每一堂课,批好每一份作业,待好每一位学生,做好工作中的诸多事情,就是教师的修行,就是在践行最纯粹的教育之道。然而,教育之道却又不是那么简单,它不会唾手可得,抬足而就。参修教育之道,最讲究“用心认真”四字,倘若没有这四个字,即便做再多的事情也不过是敷衍态度,最后终无所得。而要做到“用心认真”四字,须得将心思专心致志于教育中,心无旁骛,别无二用,以赤诚之心而工作,以十分热情而努力,在工作中不断磨砺自己,升华自我。“研”字之精义,内涵深刻,寓意精妙,除“开石”之意外,亦可看作“石开”,是谓在教育之道中志如坚石而不移其心,继往开来而探求其新。教育之一道,须向“研”中求,须向“勤”中索,教师当勤于研修,善于研修,深于研修,从研修中探索教育之道,方能研精致思,钻坚研微、极深研几,从而进一步研精钩深,最后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证得大道。

监尸器

以科研研理 用教育育人

作为一名教师,2018年的暑假,宋爱国依旧放弃了休息的权利。而作为东南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他除了带领大学生团队奔赴国家航天中心开展暑期实践,还要争分夺秒地改进3D打印灵巧假肢,并指导6名学生完成了“分布式无线多维力测量系统”样机研发。宋爱国很有信心,这套创新项目将在校内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和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中发起夺冠的冲击。28岁拿到863计划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岁晋升为教授;更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中国青年科技奖”的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本是一颗令人瞩目的科研新星,宋爱国却打起教学的“主意”。十多年来,他坚持推动教学改革,提出并建立了“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学习与研究一体化”的本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科研和教学的并蒂花开。偏要给本科生上课的年轻教授“原来以为是让我管科研的,没想到却是接手教学。”2000年4月,年仅32岁的宋爱国被破格评为教授,5月就上任仪器科学与工程学系副主任。“相当一部分教授不给本科生上课,教学与科研分离,重科研轻教学的风气非常严重。”这个奇怪的现象,引发了宋爱国对本科教学和教师科研关系的思考。不久,他就做出了一个大胆的改革设想:规定教授必须给本科生上课。为了以身作则,他率先为本科生主讲“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传感器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概论”等核心课程。直到现在当了院长,宋爱国还坚持讲授三门本科课程。改革推行两年后,宋爱国又提出让学术带头人领衔、以科研骨干为核心组建教学团队,将科研资源持续转化为教学资源,实现高水平的教材建设、课程建设、实验基地建设。如今,该学院已建成了4个大的教学团队,科研成果资源与知识教学传承的通道被彻底打通。他们编写的教材中,有很多案例和内容都来自于科研。其中,《传感器技术》被130多所院校选用,发行量达10多万册,是国内同类教材中发行量最大的。面对工科学生读书多动手少的现象,2010年,宋爱国把863项目“面向虚拟现实的多模式力触觉人机交互技术”第一时间转化应用于教学实验中,建成首个机电综合系统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在教育部的支持下,全国各大院校也纷纷建设了虚拟仿真实验室。这让数以万计的学生从中获益。把研学课堂搬到创新赛场过去,学生们在课堂上接受填鸭式的灌输,再有力的创新翅膀也无法翱翔蓝天;如今,研学的课堂已延伸到实验室、创新赛场……这样的巨变,来自于宋爱国另一个教学改革理念:将学生的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研学。早在2006年,宋爱国就率先要求本院学生百分百参加大学生科研创新活动计划(SITP)。“学生的课外参与活动必须有老师指导,不然会流于形式。我的团队规定,每个教授每年都要全程参与指导2项SITP项目。”为了把书本知识延伸到课堂之外,宋爱国力推开展学生课外研学活动。例如,他结合主讲的“传感器技术”“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组织学生开展以“传感器设计和应用”为主题的课外研学和课外科技活动。近十年来,他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物理竞赛、大学生机器人创新大赛、教育机器人大赛、RobCup机器人比赛等各类大学生课外科技竞赛活动获省级以上奖励80余项300余人。其中,获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科研和教学并蒂花开“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必须有一桶水。”宋爱国坚信,只有教师拥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才能授予学生较好的知识和能力。“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本科生教学工作后,做科研的时间肯定是减少了一部分,但在其他方面会得到很多回报,教学和科研是可以相互促进的。”宋爱国解释说,“教学是科研工作的延伸,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批很好的生源。”每年参加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的本科生,大部分都会选择在此继续读研。2017年,宋爱国主持的《人机交互遥操作机器人的力觉感知与反馈技术》项目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这项技术经过20余年的研究攻关,已经在我国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核电工程等重要领域得到应用。此外,他还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承担了很多横向科研项目。比如可以感知人体脑电波、用仿生机械手自如地抓取物品的第三代灵巧假肢,今年已经进入试销售阶段。(记者 张 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