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考研:复试都应该准备哪些内容,知道这四点,让你事半功倍!参乎

考研:复试都应该准备哪些内容,知道这四点,让你事半功倍!

研究生考试的笔试刚刚结束,很多人焦急地等待着笔试的成绩,但是,在这个寒假期间,我们必须更加积极地准备二次考试的内容,二次考试应该准备什么内容?英语考试在复试中,大部分学校都会调查学生的英语实力,一般来说英语的考试笔试很少,更多的是测验学生的口试和听力能力,所以大家现在要关注报考的学校,几年来在学校里试着调查一下英语的形式和英语成绩的比例,这个寒假要多练习英语会话,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第二,专业科目的考试在二次考试中,很多学校都要考专业科目,以笔试为主,由学校的老师评分,出专业课成绩,我们在初试的时候已经背过专业课了,这个寒假一定不要大意,继续复习专业课的内容,以便在解答问题的时候能够对应。第三,结构化问题复试时,一般老师会问你一些结构化问题,比如说我们学校为什么要考试?你为什么想报考你的专业?或者你读过哪个专业的书籍、杂志、杂志?所以有关的结构化问题大家可以在网上检索,总结自己的经验,在二次考试中回答出来。第四,说话的态度和举止二次考试的时候,请注意自己的行动、礼仪和细节,这是为了让我们在寒假期间锻炼自己的言行,约束自己的行动,学会察言观色,注意细节,在复试的时候能给老师留下好印象。大学院考试的第一次考试已经完成了,但是第二次考试对我们来说又非常重要,越早准备再考试,成功率越高。

打雪仗

考研复试无外乎考这“三个方面”,准备好了复试才能拿高分

最近几天,相信考研的小伙伴们都已经查询到了自己的考试成绩,接下来我们面临的最主要的挑战,便是考研复试了。今天不少考研人都在咨询我究竟该如何备考复试?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聊这一话题,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复试备考工作起到帮助。其实考研复试并不神秘,总的来看无外乎考以下的“三个方面”。只要同学们从这三个方面入手准备复试,我们既能够轻松取得好成绩,还不会浪费时间。1、综合面试考研复试中考察的第一个方面就是综合面试,目的是通过一些问题,来检验大家的逻辑思维能力、问题分析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等等。在考研复试中,综合面试环节算是最简单的,也是最容易拿到高分的。如果我们在复试综合面试环节发挥好,那么在接下来的环节中才能够更有信心。综合面试看似简单,但是背后蕴含着非常多的“门道”。很多考生在这种“唠家常”的背景下,很容易就暴露出了自己的缺点,所以我们必须对综合面试给予高度重视。2、英语能力测试作为一名研究生,必须有较高的英语水平,才能够胜任研究生期间的学术和科研工作。对于导师来说,他们在挑选心仪的学生时,大都会考察学生的外语水平。如果大家英语水平好的话,会更容易得到导师的青睐,从而在复试中拿到较高的成绩。通常来说,研究生复试中会从英语听力和口语两个方面来进行考察,部分学校会将其合成一个环节。虽然说英语复试成绩的分数所占的比例不高,但是同学们也要认真准备才行,毕竟想要取得高分,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错。3、专业能力考察作为一名研究生,大家今后都要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去选定一个课题进行研究。如果我们的专业基础扎实,学术功底强劲的话,更容易在研究生阶段做出一些成果。而如果我们的专业能力较差, 不仅在研究生阶段很难取得成就,还有可能导致毕业论文不合格,最后拿不到研究生学历。如果我们无法毕业,不仅自己的研究生等于白读,而且研究生导师也会受到影响。在往年的时候,的确有的研究生导师被一些奇葩的学生给“坑过”,所以在复试时会格外注重考察学生们的专业素养。在考研复试考察的三个部分中,专业课测试部分的难度最大,占比也是最大的。所以同学们在有限的备考时间中,一定要注意区分轻重缓急,把握好复习的重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用最短的时间,取得最高的成绩。虽然各所高校考研复试的内容和形式上会有所差异,但是从整体来看万变不离其宗,最终考试的核心内容就是文章中提到的三个方面。希望同学们在复试备考中不要盲目,结合自己的情况,按照这三点备考,一定会取得理想的成绩。

伊甸木

考研经验:研究生复试的3点建议,据说知道的都上岸了

研究生考试就快要到了,想必考生们都复习得差不多了,再复习也提高不了多少分了,这个时候就可以适当地放松一下,劳逸结合。考研的难度很高,而且研究生考试是有复试环节的,虽然可能初试过了,但是复试被淘汰了依然读不了研,所以在这之前对于复试阶段还是要提前准备好。小编总结了一点考研复试经验,虽然不一定适合所有人,但是可以参考参考。一、自我介绍在复试的时候必须要经过一项就是自我介绍,如果提前就准备好会在复试的时候更加轻松,不那么紧张。有一些大学还需要使用英文介绍自己,英文对于我们来说不陌生,但是没有经过特殊训练还是很难流利交流或者自我介绍,所以建议在复试之前提前练习英语口语的自我介绍,提前准备好,在复试的时候出口成章会给自己加分很多。在面试的环节上,切记不要偏离主题,自我介绍的时候应该注意这两点,第一是要要清晰地表达自己的姓名、年龄、毕业院校、专业。第二是介绍一下自己在大学期间的学习成果以及报考的想法。第三可以介绍一下自己的实习经历和获得的成长。二、问题回答进入到复试就一定会经历问题回答环节,面试官会问一些相关的问题,一定要用心提前准备,这样才能做到知己知彼,被问到时不会一下子脑子空白。回答问题的时候要把握好时间,抓住问题的关键点,说一些重点,关于自己的理解和思考要多说一些,不要全靠文本上背的那些拿出来讲,生搬硬套。三、着装礼仪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第一印象看的就是个人着装和礼仪。穿的正式一些不仅让面试官更加认可,对于自己的自信也有很大的提升。当然在面试中礼貌是非常重要的,千万不要趾高气昂,有些人自认为准备得很充分就不以为然,态度散漫,这样很容易马前失蹄。寄语已经过了初试进入到面试环节的同学,其实已经打败了很多人了,不要太紧张,提前做好准备,保持必胜的信心,很容易通过面试的。

五蕴

2019考研复试,专业课考什么?如何把握备考重点?

关于考研复试或多或少大家会遇到一些问题,很多同学比较迷茫的是专业课复试都考些什么,小编今天为大家整理了大家最关心的几个复试问题,希望能帮到大家。一、研究生复试专业课考什么?考研复试专业课是面试和笔试两部分相结合的形势,考的内容主要还是关于学术研究领域和考生知识储备两方面,主要包括专业知识、本科四年期间的学习情况、学术论点、时事热点话题的等综合领域。所以我们需要有针对性地制定备考方案。哈佛校训里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面对即将到来的期末考试,我们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用自己最好的状态去应战。第一部分是专业课笔试,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方法再多,也不如动手操作去记住这些重要的考点,写下了,记在脑子里,才能真的融会贯通。合理安排时间,制定适合自己的备考计划。其次,复习要分清主次按照重点逐个击破。学会利用零散时间,任何事情都可以积少成多,学习自然也不会例外。一定要注意防止“拖延症”的出现,每天要按照计划完成所规定的硬性指标。这样才能继续按照你自己的节奏踏踏实实往下走。第二部分是专业课面试,古人云:“若有人兮天一方,忠为衣兮信为裳。”我们在面试的过程中,一定要遵从本心,不要弄虚作假,表现出最真实的学术能力。要想脱颖而出,实现逆袭,不仅仅是要单纯的记住相关知识点,更重要的是答题的思路要体现出条理性(通常采用总分模式)与逻辑性(可以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来引入)。面对新题的应变能力,给导师一个眼前一亮的感觉,俘获导师的耳朵并进一步俘获考官的内心。这样各位考生的面试成绩才会脱颖而出。二、什么时候开始准备专业课复习?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能早做准备就不要往后拖。根据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感觉自己的基础非常好,就可以晚一点开始专业知识的备考,先去准备考研复试资讯的搜集与整理。要是感觉自己基础比较薄弱,学习吸收能力不太够,就尽量早点开始复习计划。学校会公布复试专业课参考书,这些书是必须要看、要掌握的,复试中问到的问题也大多数来自于这里。还需要对初试参考书再简单浏览一遍,回忆一些重点知识,以备回答。建议大家可以找一下懂目标专业的前辈给你提出一些具体的学习规划,这样才能有目标性的学习。如果是在职工作的朋友,会分心思在工作上,建议不要最后突击复习,而是可以利用工作空余时间,每日抽出一至两个小时来看一下专业书目,否则临近考试会发现工作很忙又要复习,时间已经不够用了。如果有可能,找师哥师姐询问下老师历年问到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自己逐一准备。在考研复试里,专业课考察占的比重是比较大的,不管笔试还是面试,希望同学们多加重视。三、如何把握专业课重点?专业课复试的题目基本上会在所给的参考书目中,所以只要认真复习院校给出的复试参考书目即可。一是准备笔试时该把握哪些重点。这个需要同学们向报考专业的师兄师姐咨询一下,每个学校不一样,所以内部信息很重要。二是面试时评委问到专业课方面的问题时,该如何把握重点。这要看评委问的是哪些方面的问题。比如评委请你谈你的毕业论文,这时你该如何把握呢?首先,你要简要介绍你的论文情况,包括选题、资料、方法、逻辑与结论等;其次,你一定要表明你的论文展示了你哪些能力,培养了哪些能力,而这些能力你将来的研究有何关系。

十花

研究生复试时最容易问的5个问题,你要提前做好准备了

研究生考试马上要进入复试阶段,相信很多通过初试的小朋友们都非常紧张,因为相比初试的客观,复试的评分人为主观因素很大,很多人莫名其妙的就被刷掉了。而且很多小朋友也许还从来没经历过这种面试。今天,我们就来介绍10个考研面试中常见的问题,你可以提前准备好答案,万一问到了,你可就赚大发了。(1)请做一下自我介绍自我介绍非常常用,一般是作为开场白和调节气氛用的,时间通常不会超过一分钟。你最好提前准备30秒版本,1分钟版本和两分钟版本的(英文的也要准备)。尽量在在短短的自我介绍中完美的展示自己。而且,有些老师会根据你的自我介绍来提问题,因此,你可以在自我介绍里设置“陷阱”,比如说一个老师很可能感兴趣的技能(学术上的),然后老师你就可以充分的展示自我了。(2)专业知识提问这基本上是必考的了,无论是什么专业,都会遇到提问专业知识的情况。不要觉得专业知识提问没法准备,这其中也是有套路的。其一,你可以首先查到面试老师的名单(网站或找该校同学帮忙),看看对方主要研究什么方面的内容,一般老师会问和自己内容比较相关的知识点(原因很简单,不相关的他们可能也不懂,不要把老师想象成全能的了,特别是理工科,很多教授战斗力不一定比学生强)其二,关注最近的热点话题,是否有相关的内容。(3)毕业论文研究所面试导师们最喜欢的问题,没有之一。(可能觉得没啥好问的吧)从你的毕业设计中,能大概评估出你的一个整体研究水平。所以千万要准备好相关方面的问题啊,别一问三不知。(4)为什么选这个专业如果是跨专业,很大概率会问到为什么选这个专业。这个回答还是要注意一下,千万别太实诚“因为xx专业工资高,就业好”,也别太浮夸“因为21世纪是xx专业的天下”。最完美的回答是稍微吹一下本专业,表达一下自己的兴趣,在结合一下实际情况。比如“我选择金融专业是因为金融可以让社会的运行更加高效,同时我本科学xxx,和金融中的xxx十分类似,引起了我的兴趣xxx等等”(5)本科学了啥这个本专业和跨专业都有可能问道,本专业是为了看你的基础知识水平如何,跨专业是看你的个人能力倾向。这种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但你要把老师想知道的尽量都告诉他。结语:研究生复试中,问题的答案不是关键,关键在于你的整体表现水平,包括逻辑水平,知识储备,个人价值观等等。提前做好准备,有助于你在考研复试中取得胜利,加油!

神秀

考研复试前必须明白的4个小技巧,专业课笔试稳了!

现在,距离2019年考研初试已经过去一个多月的时间了,有的同学已经放松了好一阵子了。想必大家都已经对自己的成绩有了大致的估分,虽然有人信心满满,也有人倍感遗憾,但多数同学在稍微放松过后又立刻将全部心思投入到了考研复试中。一般来说,考研复试主要分为英语听力考试、口语测试、专业课笔试、和面试四个部分。大家都知道,在考研复试中,专业课的笔试所占的分数比重是最大的,专业课考好了,能甩开其他同学一大截,在初试中排名比较靠后、录取可能性比较低的,也很有可能因此而“逆袭”。但复试中的专业课笔试和初试是有很大区别的,如果考生在复试前知道了这几个“潜规则”,那么专业课的笔试一定稳了!一、复试中的专业课笔试更灵活考研初试中的专业课考试,有很多都是基础题,比较中规中矩,考生依赖书本比较多。但复试中的专业课笔试要更加灵活,开放性比较强,主要考验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所以考生在准备专业课笔试时千万不能大意,多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多了解当下比较热门的专业课题,在考试中做到融会贯通、交叉运用。二、复试的专业课题目往往需要结合热点复试的题目更灵活,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要结合热点问题。复试的专业课题目一般都有很强的时效性,导师希望学生能结合所学的知识来对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进行探讨和论述。所以,大家在备战复试时要多关注相关领域的专业杂志和期刊,以及专业领域上的重大突破和研究进展,最新的论文也要有所涉猎。三、关注目标院校指定的参考书目同初试一样,很多大学都会提前在学校研究生招生的官网上公布指定的参考书目,所以各位同学们要多留意目标院校公布的相关信息,不要只一味地一个人埋头苦干,反而错过了最关键的信息,以免复习错了方向。四、请教学长学姐在复试之前,可以想办法联系同一个专业的学长学姐,跟他们“打好关系”。他们毕竟是过来人,经历过复试阶段,可以给你最清晰的努力方向和最有效的复试技巧。研究生复试和初试一样重要,相比初试,复试的专业课考试更难。所以大家一定要像备战初试一样竭尽全力,心无旁骛。祝大家都能考出好成绩,考上理想的学校!

乃下求之

研究生考试线上复试基本已成定局,这8个注意事项请考生查收

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2020年高校研究生复试工作必有所改变,并且根据教育部的引导和目前北京交通大学、河南工业大学等高校的通知文件看,今年研究生考试线上复试基本已成定局。实行研究生考试线上复试主要包括两种模式:第一是有专业课笔试,如一些高校就要求采用在线开卷考试或者提交论文、研究性报告等;第二是无专业课笔试,只有面试环节,开学后再笔试以评定奖学金。但无论何种模式,今年的考生通过网络进行线上复试已经成为大概率事件了。由于是第一年采用线上复试,我们没有现成的例子可学、更没有经验可取,所以一些考生难免会焦虑,害怕自己再网络复试被刷掉。那么我们如何应对可能即将到来的线上复试呢?今天笔者就和大家分享下研究生考试线上复试的8个注意事项,希望对考生复试成功起到积极的帮助作用。1.复试开始前认真检查网络设备在线上复试特别是面试开始前一定要认真检查网络设备,包括电脑或平板电量是否充足,摄像头及麦克风是否可用,需要手写板或手写笔更要提前准备;同时,如果家里网络信号不稳定,可采用4G网络作为后备。2.正确面对摄像头在线上复试过程中,考生一定要记住是看摄像头而不是看电脑屏幕,这样才能做到是正对复试老师,才能让老师直接看到你的表情和反应。还有一点可以以前做好,就是调整好摄像头位置,让摄像头与眼睛水平对齐,这样复试考官看你时才最舒服。3.选择正式的环境参加线上复试时,一定要选在干净、整洁、无任何外在干扰的环境,不要选在客厅等位置,尽量选在自己的书房或卧室。选择正式的环境能表现出自己对复试的重视,有助于给复试考官增添好感,同时也有利于自己集中注意力。4.穿衣要得体穿衣打扮是最容易给人留下印象的部分,所以复试时尽量要穿着得体,尽量穿单色衣服,以黑色和白色最好,千万不要颜色多、图案多的衣服,不让让别人看起来眼花缭乱。5.敢于向老师确认问题由于是在线上复试,因为设备及网络问题,我们有时可能听不清楚复试老师所提的问题,这个时候一定要及时向老师询问以确认问题,千万不要因为不好意思而按自己所想、所听的去回答问题,这样会让复试老师感觉你回答问题切不到重点甚至答非所问,直接影响你的复试成绩。6.语句要通顺、清晰,不肢解语句被复试老师问道问题时,回答前要快速组织下语句,确保在回答问题时语句清晰、通顺,不要一句话前后重复,更不要把一句话完整的话直接开去说,不然就会让复试老师认为你思维混乱、表达能力差,为你的复试减分。7.不要夸夸其谈回答问题时一定要诚恳、谦虚,不要夸夸其谈,否则很容易引起老师的反感;并且因为是在线复试,考官能评价你的主要看你的谈话和对问题的回答,一旦给老师夸夸其谈的感觉连补救措施都没有。8.慎用笔记本、平板电脑,选择好的台式机笔记本、平板电脑因为内存、发热等问题非常容易发生司机、卡机等问题,这会严重影响复试的进行,所以尽量选择好的台式机进行复试。最后祝各位考生都能在研究生考试在线复试中获得高分,最后都能进入理想学府深造。

忍空

考研初试结束后,如何准备复试才能顺利考上研究生?

有很多同学考完研以后,很久都不愿意提到考研,因为考研初试让心理压力很大,所以大部分同学就像休息。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今年考研人数达到300万人,是有史以来最多的考研人数,相对来说竞争压力也会非常大。如果你现在还不准备,那么今年你的初试分数如果太低了将怎么办,复试逆袭和调剂并不是嘴上说说,而是要开始着手准备,一旦自己给时间浪费了,到时候会非常后悔。所以从现在开始就要收集信息,着手准备复习,这样才能在复试中取得好成绩,顺利上岸。练习英语听力和口语复试中考官会考察你的英语,用英语提问,你要用英语回答。中国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应试教育出来的,可能考卷上英语没问题,但是张口说出来就有一点困难了。不要害怕犯错,要大胆说出来,即使说错也没有问题,要不然复试时候怎么办。复试考察的也就是英语六级水平,所以大家可以用英语六级的听力来练习,一遍遍的听,培养一个语感,这样坚持两个月左右,一定能在复试中能听明白考官的提问。练习自己的口语只能采用这种最笨的方法,一遍遍的模仿然后说出来,可以录下来,然后对照,先从单词开始,然后句子,短文。2.专业课提前准备专业课一定要提前准备,因为通知你复试后,基本上只有一个星期的时间,所以趁着暑假赶紧准备专业课。首先专业课都有指导参考书,然后也有相关笔记,所以两个月的时间够你学会复试的考试内容。很多同学都是跨考,所以一定要尽量早点准备复试考试相关内容,这样才不会马失前蹄。每年的复试真题或者学长学姐的经验,你都要去打听,对你很有帮助。3.拓展专业素质复试考察你的综合能力,因为导师要看这个学生是否适合做科研,对于本领域有没有其它加分项,总之你要让考官看到你的闪光点。4.选择目标导师一定要在成绩还未出来之前,联系自己的导师,电话联系、邮件联系、面谈等,一定要让导师知道你这个人,然后你想跟着他做科研。选导师一定要看他的人品,这个从学长学姐那里了解就可以,因为在国内,研究生导师权利很大,如果你遇见一个给你当作苦工的导师,那么你这三年不会好过,甚至有的导师还会不发学生的补助金,所以选择导师一定要看人品。研究生的科研能力都是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所以要看这个导师的科研能力,科研经费是否充足,因为有的导师喜欢放养,对你什么也不管。一定要看导师的性格,因为导师性格不同喜欢的学生类型也会不同,所以只有你适应导师的份上,没有导师适应你。5.做一份不错的简历一定要花上时间做一份不错的简历,用来发到导师的邮箱,这样你在导师心中也能留下一个印象。即使今年考不上,你也可以拿着简历去找工作。

暴力链

考研笔试好过,但复试艰难,这3种人容易被刷掉,应尽量避免

很多学生在经历过高考的层层选拔和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之后,顺利进入到自己心仪的大学里面。有得意的人,自然就会有失意的人,高考的残酷和困难我们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所以很多学生如果考不上心仪的大学就选择再战,但是也有学生会选择进入那所自己可能不是十分中意的大学,因为在他们心中可能一经种下了一颗种子,那就是考研。考研其实是另外一种获取高等教育的机会,而且考研意味着你自己又有一次选择教育的机会,因此很多人早在入了大学之后就开始准备考取研究生。但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不像大学入学考试那样,除了必不可少的笔试之外,还增加了一种考试,那就是复试。复试一般都是在我们找工作的时候的面试相差不多,复试期间你会和几个老师进行面对面交流,这么做是为了更好的,更准确的判断出学生综合素质的高低,因此很多高校的教师会比较看重学生在复试当中的表现。这对一些人来说可能不是困难,但是对一些不善于表达自己,比较内向的学生来讲,会是一个挑战。那么如何能够在研究生复试当中顺利的通过?接下来我们就来介绍一下几种在面试过程中,不能出现的问题。首先我们得了解到,研究生考试当中的笔试部分通过之后,并不是就意味着已经通过的研究生考试,实际上,笔试通过只意味着你只过了一关,还有一关更难的在等着,而在这一关当中同样会刷下来很多人。那么研究生复试的时候首先得注意什么问题呢?面试不自信,说话吞吞吐吐现在很多的大学生,日常的生活基本就围绕在教室、寝室和食堂,生活规律三点一线。所以这就造成了很多人基本很少与人交流的状态,跟陌生人交流的机会也不多,所以很多情况下,遇见陌生人说话会变得紧张。越是紧张就越是不容易发挥出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专业能力,这就会对老师的判断能力造成障碍,因此在面试的时候一定要大大方方,一方面是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水平,另一方面也能给复试老师一个好印象。回答问题方式太老套进入研究生阶段,老师看的不只是你的学术水平,更看的是学生自己对一些学术问题的观点和见解,所以在复试的时候会问一些这方面的问题,这个时候就非常忌讳回答问题老套,照书念的方式。而且如果回答问题太老套,虽然容易回答问题,但是这样会造成千篇一律的问题,答案基本都一致,所以这样的方式非常忌讳。喜欢口若悬河,夸夸其谈夸夸其谈的现象,即使是在生活当中我们都会觉得比较厌烦,更不用说是在研究生复试当中了。在复试老师面前夸夸其谈,口若悬河不经不能引起老师的欣赏,甚至可能会招致复试老师对你的印象不好,因此在这样一个环节当中,切记千万要稳定,老师问什么就老老实实回答什么。如果你成功通过考研笔试的话,那么在接下来的复试中一定要注意以上这3点,只有这样才能够顺利通过复试从而取得研究生的一席之地。你赞同吗,你觉得研究生考试还需要注意哪些方面,不妨给我留言,我们一起来讨论。

王通

2020新传考研都考了啥?复试初试咋准备?

近日,爱传播发布了2020年新闻传播类百所高校的合集,整体扫过去,20/21级的同学可能都会有点蒙。我们这篇文章的目的主要是对帮助即将备考复试和初试的同学,将新闻传播学的命题趋势和考察的侧重点进行系统分解。前言:本篇文章采用以下几种方式分析2020的真题:1、把握新传考研的“热点”,数据说话,告诉你今年的高校都喜欢考什么。这份数据是将2020年百所院校的真题放到数据分析软件里分析出来的结果,将最核心的考点一一罗列在你面前。2、 把握新传考研的趋势,告诉你过去三年考察的变化与不变。笔者将今年的数据和往年的数据进行综合对比。3、 系统把握学科的脉络和发展,将考察趋势和学科的发展结合起来,进行系统分析,旨在帮助入门的小伙伴从侧面认识这个学科的变动与发展。十大命题趋势分析01学科的融合背景下2门专业课考察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学科的融合既反映在学科外部,也反映在学科内部。如果说站在十字路口的传播学科与外部的其他学科交融与对话,已经由来已久。那么学科内部出现大规模融合,主要来源于最近十年新型媒介的冲击。反映到命题中,许多考生会发现,334和440的界限、理论和实务的考察界限愈发模糊,为数不多的区别主要体现了史论和操作题上。这其中的原因,也许正如李良荣老师所说,如今的新闻业是互联网的新闻业,学者们已经突破了“小新闻”的框架和大众传播学的领域,体现出广阔的学术视野和包容的学术胸怀。02院校之间的考察正变得越来越相像我们无法否认的是,像诸如北师大、南大学硕、苏州大学、暨南大学等院校的真题中,肉眼可见喻国明、胡翼青、陈龙、刘涛等“掌门人”的影子;像诸如清华、南师大、天师大、厦大等院校的真题中,仍然可以寻觅到一些既有的考察惯性,这与它们的研究特长有一定关联。但是,从百所高校真题的数据样本中,我们看到了两个现实问题:一个是规模更大的是在选题上逐渐趋同的院校团体,毕竟,国家社科基金指南的课题是有限且聚焦的,我们关注的学界和业界的核心问题是聚焦的;其次是那些关键院校的掌门,本身就在主流视野之下引领学科的潮流,因而他们关注和考察的话题,后来也成为了我们的考题。03考察极其关怀中国发展的现实问题与社会治理的问题首先是,媒介与社会的话题作为近年学界探讨的核心话题,大规模的考题是以“媒介是如何重构社会关系”、“媒介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等角度在设问,媒介与中国城市生活的高度互嵌,已然是当前的社会景观。其次是,大量考题直接和间接的关注中国社会治理面临的现实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考点便是“舆情治理”,词频统计中“舆论”是仅次于“传播”和“媒介”的关键词。如果考生不能把握中国社会最根源的社会矛盾和社会心理,解这样的题也不过是雾里看花。此外,还有政务媒体/主流媒体发展与国家治理、媒体发展与国际传播等,这也都是当前中国发展与媒体关联的重大现实问题。04主流媒体发展与考察的与时俱进,“两会”作为着眼点与突破口每年的两会作为主流媒体的“阅兵式”,在持续输出考点上,从未让我们失望过。2016年两会输出了VR沉浸报道、2017年输出短视频、2018年输出人工智能与竖视频,2019年两会输出的Vlog(8次)、人工智能(21次)、VR(8次)、5G(13次)累积贡献了50次考频。同时,无论自媒体发展多么迅猛,对于话语权的分化多么明显,最让命题人关心的,始终还是广大的主流媒体。仅“主流媒体”词频就出现了20次,超过“自媒体”的17次,这还不算超过60次的媒体融合发展的考察。05传播学领域对于大众传播及大众传播理论的反思未曾间断传播学这样一个在美国建立学科,无论是在本土的发展,还是在课本的书写中仍然难以摆脱“美国中心”的立场,但随着传统的大众传播理论在互联网情景下大规模的不适用,在学界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对传统课本理论的反思与抵抗声音。这种抵抗在今年的考察中呈现的特征是:其一,对阐释力更强的传播理论考察比例提升,诸如传统媒介环境学派理论与新兴的媒介化理论(媒介研究的考察已经对效果研究的考察形成压倒性优势)、欧洲源流的批判理论、重返芝加哥学派、北美的传播政治经济学派、传播传递观之外的其它传播观念、符号学与修辞学等,以往相对冷门的考点,都愈发高频的出现在考察中。其二,提升对于思想史与研究方法的考察比例(两者累积超过80次考察),通过对传播思想史与研究方法的综合性反思,重新确立对传播学科的系统认识。其三,传统大众传播理论的考察比例的下滑,在我们统计最高频的十五大传播学基础考点当中,传统的大众传播理论仅占7席位。当然,议程设置认为佩戴着学科的“理论王冠”,以28次位列单一理论考察频次第一。06媒介技术考察成为大部分问题的出发点即便我们在进行整体的梳理和反思,媒介技术也几乎成为以上这些趋势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我们总结的宏观结构五大要素的考察频次里面,技术直接相关的考频达到了135次,仅次于政治的159,远超过社会(81次)、经济(65次)、文化(43次)。07容易被低估和忽视的传播流派与传播思想史的问题在传播学的十五个基础考点的统计中,排名第一的是传播学流派,累积出现56次,这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意料之中。当然,将学派的综合统计同单个理论相比有些不科学,但是即便将流派与所有效果理论的考察进行对比,也只是少了20多次。我们想要强调的一个问题是,这个比重还会向上浮动。此外,思想史作为认识传播研究的方法论,对摆脱旧有框架的束缚重新认识今天的传播现象,有着重大意义。而这一层意义,被当前的考生们极大的低估和忽视了,以致于考生一旦面对相对宏大的议题和抽象的传播观念,便立刻束手无策了。08传统业务的理论问题仍然是专硕的核心在我们的统计中发现,大部分MJC的命题高校在实务考察中比我们想象中要克制许多,传统的采、写、编、评的技法和意识仍然是考察的核心,对于考生业务基本功的要求丝毫“不敢懈怠”。例如,采访的词频达到了65次,排到了所有词条的第五位(前面是传播、媒介、舆论、网络),而且其中涉及的大多数传统技法和意识。09研究方法覆盖学硕考察并开始向专硕蔓延研究方法考察比重和范围在去年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提升。部分院校的学硕有考察传统,这并不奇怪,但是不少专硕也开始考察,考察的难度和细致程度也在提升。这也与新闻传播学近年的研究发展有关,以往广受诟病的研究规范问题,伴随着大量的海归学者、其他社科研究背景的学者涌入新传院,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也进一步辐射到了考卷当中。10热点非常重要,但是并没有想象的那么汹涌16年前后,你会在院校的命题中,明显感觉到那种技术突进给这个学科的压迫感,很多院校的命题风格,毫无征兆的发生颠覆性的变化,一些在业界尚未形成广泛影响的应用也可能出现在考察中。近两年,又会明显感觉到,即便仍然会有考纲变动的情况,但很难出现意料之外的热点了,甚至对我们辅导团队而言,热点都讲的有些超前了。例如,我们现在其实还是考2010前后相继起势微博和微信、2015年前后形成影响力的今日头条、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的遗产、2017年开始广泛讨论的智媒,5G、区块链虽然来势汹汹,但由于应用尚未成熟,也还未大面积的成为考点。值得注意的是,传统考点仍然集中在拉不开差距的名解和简答区,热点则大范围的聚集在拉开分数差距的论述题、案例分析题答题区,它们或是直接考察,或是需要大量调配热点案例来支撑。这样一看,热点的拓展仍然是复习的重中之重。关键学科领域的命题特征分析01 新闻学——所剩无多传统新闻理论考点已经被传播学、马新观、媒体融合挤压的所剩无多注:这里所说的新闻理论并不包括分布广泛不均的新闻史和新闻实务。关键结论:1、2020年考频前三的是舆论学、马新观、新闻生产,2018-2019年则是新闻真实、舆论、伦理与法规。2、舆论的考察对其他传统新闻学理论的考点呈现压倒性优势,而舆论学本身的解题和破题其实并不依赖传统新闻理论,而十分依赖传播学理论和视角。其中,舆论监督、舆论引导分别考了25次,几乎赶上议程设置的考频。3、马新观的考察几乎全方位的包裹和覆盖了传统新闻理论,即便考新闻真实,答题中常常涉及的是马恩视野下的新闻真实,考宣传考的是X的宣传观,考新闻事业性质关注的是党性与人民性统一,诸如此类。4、马新观的考察直接涉及到:11次的党性原则考察、22次的X及其相关讲话、10次四力、8次四全……这其中还不包括政治家办报、反客里空这样的史论当中的间接考察,舆论学和宣传学的大规模的相关考察。5、新闻真实问题,虽然与过去2年的主导相比有所滑坡,但依旧是堪比“议程设置”的“巨无霸考点”,相关考点直接出现频次是31次,这还不算谣言传播、伦理与法规、网络治理等间接考点。6、新闻事业、新闻生产的相关问题,一部分与马新观的问题考察融合,一部分与媒体转型与融合发展的问题融合,属于“互联网的新闻业”再难成为一个纯粹的新闻学问题考察了。7、值得注意的是,新闻生产(54次)的创新形式中:机器人新闻7次、建设性新闻5次 算法新闻7次、新闻游戏2次、虚拟现实6次。8、专业主义(16次)的考察看似有所下滑,其实不然,今天对“新闻工作四力”(10次)的要求是一种专业主义,对传播伦理和道德(18次)的要求也是一种专业主义。02 新闻实务——业界最为珍视,时代稀缺四个关键结论:1、 行业的巨变,并没有动摇考察的初心。传统的四力,仍然是吃(na)饭(fen)的关键。2、 假新闻泛滥的年代,记者的核实流程被高度挤压的年代,新闻采访的基本功成为考察之最。3、 观点过剩与事实稀缺的年代里,调查性记者在行业凋零,解释性报道(9次)、深度报道(8次)、非虚构写作(8次)相继成为考察焦点。4、 当负面情绪和社会焦虑成为普遍现象的时候,建设性新闻(4次)这样的考点有望在明年覆盖的更深远。03 传播学考察——宏观层面技术与政治为考察底层逻辑媒介与效果理论依旧为考察核心关键结论:1、媒介研究已经超过效果和受众研究成为绝对的核心。这并不让人意外,学界整体的研究对象中心,已经从“受众”与“内容”为中心,转向了以“媒介为中心”。2、媒介研究考察,主要分布在媒介环境学派理论、媒体融合发展、媒介与社会的互动影响、媒介技术与互联网发展史等几个方面的考察。一个细节——麦克卢汉是2020年出现频次最多的学者,超过拉扎斯菲尔德(7次)、施拉姆(6次)。3、传播学流派的重要性被大大低估了。这在上文的十大趋势中有探讨。4、效果理论2020的年考察频次排名依次是:议程设置、沉默的螺旋、框架理论、数字鸿沟与第三人效果;2018-2019年是议程设置、数字鸿沟、意见领袖、沉默的螺旋。毫无疑问,重合的三个仍然是考察的巨无霸,框架理论容易被忽视,而且这个理论的可以阐释的上限非常高,幸而我们团队在模拟考的命题中单独强调了。5、社会责任论考了17次,甚至超过把关人、数字鸿沟,想必让很多人意外,我也很意外。6、从媒介技术的考察趋势来看,可以说“平平无奇”。社交媒体、智能媒体、移动媒体(直播与短视频、5G)“三驾马车”,齐头并进。这条线索从10年就开始起势:10-13年移动互联网发展与社会化媒体发展相辅相成‘2014-2016年“互联网+”作为顶层战略推行;2016开始互联网经济模式不断创新,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相继释放影响力,直播与短视频平台也开始起势;2017-2019年智能技术开始全方面的渗透到新闻业和人们生活的日常,再来是区块链、5G等在已有技术基础上继续叠加。至此,媒介环境的发展线索与命题线索基本成型,最近2年再无大的波动。7、大数据和算法这样的底层技术,仍旧会持续热门。同时值得注意的是,5G、VR、物联网在明年或许会有上升势头8、从宏观层面来看,政治和政治传播依旧是学科的核心。这不意外,毕竟学科是做总统选举研究起家的。从外部的趋势来看,2016年美国大选的研究遗产延续至今,2020适逢有一个选举年,可以继续拭目以待;从国内的考察来看,对内和对外政治宣传、舆论学、后真相政治、社会动员与抗争等这些都不会被未来的考察放过。9、经济的话题依然是考生不得不面临的难题,更难的是传统“传媒经济”和“网络经济”运行逻辑的截然不同,逼迫着没有广告学考察要求的考生,必须要理解数字时代的营销传播特征,对于MJC来说,必须要清楚社群营销、场景营销、智能营销等的运行逻辑。传媒经济的本质已经不仅仅是注意力经济和影响力经济,考生们需要运用关系经济、场景经济、数据经济、网络经济等新经济模式逻辑去破题解题。10、对文化话题的考察,也不再少数。需要考生们对关注媒介文化的批判学派,尤其是文化研究学派的理论更为熟悉一些。同时,跨文化的考察也不再是武大、云大的专利,国际传播、网络空间中的文化冲突都开始被很多院校的考察提及。04 媒体融合——保持着政策驱动与技术驱动的考察关键结论:1、媒体转型对应的媒体融合的问题,是一个不断变动和需要重新注解的考点。很多时候考察的注解的更新,总给人一种“物是人非”之感,例如,今年考的”全媒体”已经不是前两年的“全媒体”。2、媒体融合的考察中,主要围绕着2条线索进行,一条是技术发展对传媒转型的影响;一条则是2014年以来关于融合发展的文件与讲话精神的贯彻落实。去年以来的“县级融媒体”的文件精神和年初的“四全媒体”讲话,都无一例外的成为选题的核心。3、 众多转型案例里面,“总台”和“联播”(9次)当属今年最耀眼的考点。4、自媒体(17次)的考察没有想象的那么多,但17次考察中有12次都聚焦在自媒体治理的相关问题,这一点也与政策趋势一致。05 广告公关——趋向实务与业界实践贴合关键结论:1、 营销传播(27次)整体上成为第一大考点,这与近几年业界不断拓展的各类实践创新密不可分。2、 品牌传播(18次)的考频出现大幅度提升,这与国家层面推动下的国家品牌与传统品牌的发展有关。3、值得注意的是公关活动策划和危机公关应对成为了主流考察对象,可能和今年层出不穷的危机公关事件有关。4、 互联网广告部分,原生广告的考察比较多,这与过去2年的情况一致,原生广告在业界也逐渐成为了各个广告主投放的首选,需要特别注意一下。5、广告是一门实用性非常强的学科,在复习过程中应该时刻保持理论和案例的联系,在进行案例分析和案例实操的时候要思考到用了什么样的理论,对于理论进行理解时也应搭配相应的案例。07 设问方法:A对B的影响成为最常考的命题方式1、 问影响的题以压倒性优势占据榜首,这其中有超过八成是媒介技术的影响。2、 概念对比作为困扰考生备考始终的命题,其实出现频度并不高(15次),并且绝大多数考察是类似对比“消息”和“评论”、“新闻”与“宣传”这样差异较为明显的基本概念。3、 问看法这种“你答什么都行”的设问方式,还是很流行(26次),人文社科的作答常常就是这么开放,没有很多束缚。4、 可见背景、内涵、意义、特征、成因、影响等要素,一直都是知识点记忆的基础要素。敬请期待,今天开始我们将陆续为大家分析2020全国重点院校真题,本篇为整个系列的总论,配套使用,效果更佳。爱传播祝愿21级&20级的各位同学,备考顺利。作者:文冲、璐璐编辑:羽生主编:羽生寒假别浪费欢迎挑战自己碾压对手我是爱酱,专注新传考研辅导五年,想得到更多新传前沿热点及干货分享,可以关注我,或请关注公众号:爱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