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社科学术圈,ID:shkxquan】经微信公众号授权转载,如需转载与原文作者联系1. “研究”的概念及其滥用的原因 “研究”(英文为research或study),既可以作动词用,也可以作名词用。由于论文题名一般不用动宾结构,而通常采用以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为中心的偏正词组,“研究”一词在论文题名中也基本上用作名词(包括滥用的情况下)因此,这里只分析其作为名词的用法,即“表示论文特定内容的限定性词组+研究”这一表达式中“研究”一词的用法。“研究”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释义为:1)探求事物的真相、性质和规律等;2)考虑或商讨(意见、问题)。《辞海》释义为用科学方法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由于科技论文是对创造性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的科学论述,是某些理论性、实验性或观测性的知识的科学记录,是某些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新成果的科学总结。因此,从“研究”一词的广义上讲(即“考虑或商讨问题”),任何一篇论文都可以称为“××××××研究”但从狭义或严格限定的高标准角度看,只有那些采用了一定的科学方法对客观存在的事实或材料进行深入细致、全面系统的整理、分析,使之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对事物的本质和发展变化规律进行探索,并创造出新的科学知识的活动,才可称之为科学研究。基于上述概念,可以认为科技论文题名中“研究”一词滥用的主要原因有下述3个方面。1) 不明确“研究”一词作为“科学研究”的概念内涵,认为一般的探讨、思考或分析、见解及经验总结等都是“研究”,与论文内容不相称地使用之。2) 主观认为题名中使用“研究”一词可标志论文的质量水平,会更具有“吸引力”,故意拔高而使用。3) 人云亦云或习惯性、随意性使用。2. 论文题名中“研究”一词的用法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研究”既有很宽泛的内涵,又有很严格的学术意义上的界定,如何在科技论文题名中恰当地使用须有一个基本的判定原则。如果从宽泛的层面看,几乎所有科技论文都是“研究”的结果,都可以在题名中使用“研究”一词,这势必导致千篇一律称之为“××××××研究”,不仅毫无意义,甚至近乎荒唐因此,题名中使用“研究”一词必须有严格学术意义上的界定,即论文的内容必须是运用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对某一课题进行了深入细致和全面系统的研究,并取得了创新性科研成果,得出了科学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结论即使如此,为了突出论题的实质内容,使之更为简明,能不使用“研究”一词也以不使用为宜,因为编辑、审稿人乃至读者和文献检索者并不在乎题名中是否有“研究”一词,而关注的是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因此,论文内容即使是真正的“研究”成果也没有必要非用“研究”一词不可而当论文题名较长时,首先要考虑删减的词语可能就是“研究”,因为“研究”一词在很多情况下并不传达实质性内容。例如《岩土边坡稳定性分析的模糊有限元方法研究》,完全可以修改为《岩土边坡稳定性分析的模糊有限元方法》。那么“研究”一词是否在论文题名中就毫无用处了呢?并非如此。例如,在《石灰改良膨胀土微孔结构试验研究》,《热管技术及其在多年冻土工程中的应用研究》,以及《无返回力矩钟表机构动力学研究》这些题名中,“研究”一词前面的定语如“试验”“应用”“动力学”,分别表明了研究的方法和手段、研究的类型以及研究的性质,如果删掉定语后的“研究”一词,其含义就不确切、不完全,因为试验≠试验研究,应用≠应用研究。由此可见,当题名中“研究”一词与其前面的定语组成的偏正词组表达了研究的方法(如试验研究、仿真研究、统计研究、比较研究等)、研究类型(如理论研究、应用研究等)或研究性质(如定量研究、定性研究、可行性研究等)时,则具有确定的实质性含义,有必要使用。3 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1)科技论文题名中“研究”一词的正确使用有一定的原则可循;2) “研究”一词在论文题名中未表达实质性内容而可用可不用时,以不用为宜,从而使题名更简明,避免重复:3) 当“研究”一词与其前面的定语构成的偏正词组表达论文研究的类型、性质或方法(手段)等实质性内容,且论文内容确实为较全面系统的研究成果时则有必要使用。
各搜索引擎的总收录反应出网站在各个搜索引擎的表现!收录就是在百度类似等其他平台能够找到你的文章,包括关键词!下面分析下关键词的几个注意方向和相关考虑因素,当然这些因素有些你懂,就略过,不清楚的可以多看看,增强记忆,形成所谓的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营销中研究关键词有什么意义? 一、导入链接的质量与哪些因素有关? 1)导入链接所在页面的权重 2)相关性计算,即原页面主题 3)导入链接锚文字是否为关键词 二、研究关键词的意义 1.确保目标关键词有搜索需求(锁定区域) 2.降低优化难度 3.寻找有效搜索流量 4.挖掘搜索多样性 5.发现新机会 互联网营销中研究关键词有什么意义? 三、关键词分类按搜索目的分类 1.导航类关键词目标明确,直奔主题,一般用户停留时间较长如京东淘宝。 2.交易类关键词具有一定消费倾向或直接消费需求如小米4多少钱。 3.按关键词热度分类:热门关键词-具有较高搜索量,竞争程度大,搜索量级:1000以上。 一般关键词-搜索指数一般,竞争程度中等量级:100-999。 冷门关键词-指数一般,竞争程度低,搜索量级低:100以内。 互联网营销中研究关键词有什么意义? 需要注意的是: 1.2/8理论,80%的人只关注20%的热门关键词,却忽视80%的冷门关键词。 2.长尾理论,只有20%的人重视80%的冷门关键词,这80%的关键词所积累的流量可能会超过20%热门关键词带来的流量。 有一定价值但相对比较长的词就是长尾词。 四、什么时候选关键词;找准定位。 互联网营销中研究关键词有什么意义? 五、选取关键词基本原则——相关性、竞争程度、用户习惯、限制范围、多样性。 1.关键词作用,相关性越强,排名相对越容易,有利于提升用户搜索体验与转换率。 2.竞争程度如何判断关键词的竞争程度? 1)搜索结果数:搜索指数排名页面(页面类型:首页内页:1.栏目页内容页2.索引页详情页3.聚合页索引页专题页) 2)竞价结果数网站基本情况(关键词本身) 3.用户习惯用户是根本! 互联网营销中研究关键词有什么意义? 4.需要注意找关键词的原则-限制范围:行业范围目标和定位团队现状。 5.多样性导致搜索词需求多样化商业:搜索需求多样关键词基数庞大同关键词形式多样。 六、渠道挖掘关键词方法 1.方法项目经验-头脑风暴用户需求分析。2.人群行业用户角度思考问题。 互联网营销中研究关键词有什么意义? 3.方法用户分析: 1)确定目标人群---分析目标人群特点及兴趣特点 2)联想词、相关搜索方法挖掘的关键词适用于特定页面(少数页面)一般有专题页面、单页面 3)方法-常用工具:百度站长平台爱站站长之家 具体的内容载上一篇内容小编有分析,以上内容主要来源于之前学习总结,希望在互联网思维梳理这块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中医是我国祖先留下来的历史瑰宝,从史前人类诞生之日开始,先民就在同疾病作斗争;新时器时代晚期,随着原始农业的萌芽,人们开始饲养家畜,为了防止家畜病死,于是中医开始关注动物健康;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中医已经形成庞大、系统、结合所有生命的综合体系;现代的研究学者,对待这份无价之宝十分珍惜,但是要完全接纳它、吸收里面的养分,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中国文字博大精深,尤其是中医这样的科技文献,里面的专业术语深奥难懂,这也是多年来中医文献研究进展缓慢的主要原因;然而,专家锲而不舍,为研究清楚每个字的意思作出了巨大努力;文献中一个词就花费了二十年的时间;这是怎么回事呢?下面我们来看看!1900年开始,敦煌陆续出土大量医药文献;大部分都是隋唐时期的著作;学术界高度重视这一地区的发现;多年来,很多专家多次反复研究文献;具体到每一个字、每一个词;不仅仅是知道这个词的表面意思,还明白它背后的意义。比如,《脉书》:"土无正位, 寄王四季 …… 脾气当位, 其脉大, 阿阿然如缓, 名曰平脉。"这是一段描述脉象的文字;而且是脉象中的"脾脉";关键的解释在"阿阿"二字;有研究者认为古文中的"阿阿那那",意思同于"婀婀娜娜";所谓"婀娜",指的是轻盈柔弱貌;如《文选·南都赋》中李善注:'阿那, 柔弱之貌。'所以,"阿阿"用来指脉象,其义同此;然而也有专家认为,虽然按文意来看,"阿阿"指柔弱也说得通,但是将其强行加上"那那"二字,理解为"阿阿那那",接着变写为"婀婀娜娜",这个思路未免有些牵强;再者,按古书有"婀娜",但是未见写作"婀婀娜娜"的;中医理论中,脉象的形容应该是非常精准的词语;这是科学的严谨性;所以说,"阿阿"有没有更确凿、合乎逻辑的解释呢?寻找新的解释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中国文字经过几千年时间的积累,学问深奥,想要找到一个词的准确理解无异于大海捞针;这篇文章出土的时间是在1986年,专家为了一个词,苦苦寻找二十多年时间,终于在2010年发现了线索;据《诗经·小雅·隰桑》记载:"隰桑有阿, 其叶有难。"郑玄笺:"隰中之桑, 枝条阿阿然长美, 其叶又茂盛, 可以庇荫人。"由此可知,"阿阿"有"长"义;那么,文献中"阿阿"是不是也是"长"的意思呢?中医脉象的脾脉是否有"脉长"的说法呢?专家学者们以科学严谨的态度,试着找到更多证据;功夫不负有心人,随着研究深入,相关文献陆续被发现;如《脉经》卷三《脾胃部》:"脾脉苌苌而弱, 来去数, 再至, 曰平。"此处 "苌苌"与"长长"义同;证据是,《千金要方》卷十五《脾脏脉论》即直接写作"长长" ;又如《千金翼方》卷二十五《诊脉大意》:"迟缓而长者脾也。"再如《诸病源候论》卷十五《五脏六腑并诸候·肺病候》:"反得缓大而长阿阿者, 是脾之乘肺, 母之归子, 虽病当愈。" "阿阿"与"长"连言,是形容"长"的样子;以上说明,中医脉学以脾脉有"长"象,也就是说,脾脉"长"是中医学的一个专业术语;综合所有研究结论,专家提出前文所说的文献中,"阿阿然如缓"当单独为句,"如"通"而",大意是说:脾脉长而缓。通过这个例子,我们看到了中医文献的研究工作有多大的难度!而研究者锲而不舍的精神值得敬佩!2012年之后,随着中医文化在国内外影响和地位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各方面的专家学者开始关注中医文献的研究;这为中医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参考资料:《千金翼方》《脾脏脉论》《脉经》等】
摘要:海外中国研究是当前国内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领域。这反映了21世纪以来中国在全球的影响力以及国外对中国研究的力度与日俱增的现实和趋势,同时表明国内学界和智库更加关注、更加着力于研究海外“中国观”以及世界事务中“中国角色”和“中国形象”的变化。但迄今为止,海外中国研究中的某些基本表述、词汇概念及其相互关系仍然存在模糊不清、释义多样的现象,对它们进行梳理并加以厘清非常必要。近十年来,海外中国研究[1]成为国内学界越来越热门、越来越受人关注的一个研究领域和研究对象。这一现象既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在全球的影响力与日俱增的现实和趋势,也表明了在中国与世界之间的互动不断扩大和不断紧密的背景下,国内学界和智库更加关注、更加着力于研究海外“中国观”以及世界事务中“中国角色”和“中国形象”的变化。关注海外中国研究的动向及其成果,构建系统化的本土中国研究,确立和提升海外中国研究领域中自身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使中国与世界之间形成更加互动和平等的对话关系,同时打通海外研究与本土研究之间的相互关系,亦已成为国内学界的一种愿景。笔者以为,在关注和从事海外中国研究的过程中,了解并弄清一些基础性的词汇概念、方法角度、历史脉络和现实状况是非常必要的。本文试图通过对海外中国研究中的几个主要词汇进行初步介绍和梳理,就海外中国研究的变化与走向提出一些个人陋见,并求教于方家。一、海外中国研究中的几个英文词汇在关注和从事海外中国研究或海外中国学研究的过程中,以下几个基本词汇是在查阅英文词典和资料时经常见到的。(一)Sino这是一个英文前缀词。根据词典释义和普遍的看法,它来自拉丁文Sinae一词。在拉丁文中,China被称为Seres,而Seres一词则来源于古希腊文。在古希腊文中,这个词据说很可能来自汉语“丝”(Silk),拉丁文Sericum一词意指“中国丝绸”。因而,演变到今天,英文中Sino这个前缀词的意思是指“汉语”或“中国”。英文China一词被认为是从古代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的发音而来。[2]在欧洲,使用China这个词始于1579年。[3]在英文的《维基百科》中,Sino的释义通常是指中国,有中国历史、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含义。[4]在《维基词典》(Wiktionary)中,拉丁词Sinae则来自阿拉伯文(cina, or China)。笔者在英文版知乎网站Quora上对“Sino为何指的是中国?”提问条目进行搜索,结果有两个答案。一个答案是,Sino意指中国和东方,它只能作为前缀词而不能作为独立的单词使用。在西方国家中,这个词作为连接词用来指称“中国”,如Sino-US和Sino-Japan,即中国与美国、中国与日本。另一个答案是,Sino作为对“中国”的称呼,源自古希腊。有关它的出处有两种说法,一是Sino的发音类似汉语“秦”的发音;二是它的发音好似汉语的“丝绸”。对Sino一词的含义还有另一种参考性的说法,即在古印度语中,中国被称为Cina。一些佛教僧侣把佛教中混合着梵语(BHS)的“中国”一词直接译成Cina,而日本对中国的称呼则受到了传入日本的印度佛教梵文的影响,称“支那”或“摩诃至那国”。[5]与之相关的一个解释称,早期欧洲人是从印度那里知道中国的。在古代,印度人自称Indo,意指“祖国”或“本土”,称它的北方邻居谓Cina,即“在北方的一个外国”。梵文中的Cina源自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秦(Qin Dynasty)[6]。“印度支那”(indochina、indochine)即“介于印度与中国之间的地方”,“印度支那”中的“支那”也是指中国。除了印度梵文Cina一词指“中国”外,公元前5世纪古代波斯文献中,中国被称为Cinastan,stan指人们居住的地方。(二)Sinology英文Sinology一词通常被译成“汉学”,意指对中国古代和近代的语言、文化和历史等的研究。欧洲“汉学”的起源约在公元1880—1885年间。[7]《牛津词典》(Oxford Dictionary)对它的释义是:有关中国语言、历史、习俗和政治的研究;[8]《维基百科》对它的释义是指西方学界对中国思想、语言、文学、文化和历史的学术研究,它源起西方学界对中国学者有关本国文明阐释的检视;《韦伯斯特词典》(Merriam-Webster Dictionary)对它的释义是指中国研究,尤其是对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和文化的研究。世界上最早使用这个词汇的时间是1882年,源于法文sinologie,英文sinology一词的出现可能受之影响。[9]该词在《柯林斯英语词典》(Collins Dictionary)中的释义是指对中国语言、文学、艺术、习俗等方面的研究;[10]在《剑桥英语词典》(Cambridge Dictionary)中的释义是指对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和社会等方面的研究;[11]在《英文词典》网站(Vocabulary)中的释义是指中国历史、语言和文化的研究;[12]在《自由词典》(The Free Dictionary)中它的含义是指有关中国语言、文学和文明的研究,[13]而中国文化研究是“人类学研究的一个分支”[14]。此外,西欧学者使用的“汉学”(Sinology)一词通常被限定为“对中国的一种学术性探究”(scholarly exploration of China)[15], 类似于埃及学(Egyptology)、印度学(indology)、日本学(Japanology)和东方学(Oriental Studies)。按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吴江雪撰写的《论西欧汉学起源史上的重要一页》一文中的说法,16世纪初至19世纪西欧汉学是由法国人创建的,将汉学理解为“对中国的学术研究,这一提法是正确的”。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西欧汉学突破教会的束缚而深入到西欧学术界,进而在大学登堂入室,成为具有科学意义的专门学科。[16](三)New Sinology从查阅的资料来看,这个词汇和提法由澳大利亚的中国研究学者率先倡导,被译为“新汉学”或“后汉学”,以区别于20世纪之前的汉学研究或中国研究。这一提法是2010年成立的澳大利亚世界中国研究中心(Australian Center on China in the World)的学者所倡导的中国研究的“一种学术方法和知识架构”,“鼓励多方面地了解中国和华语社会(Sinophone),理解中国的现在和过去”。[17]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亚洲及太平洋学院中国历史系主任、澳大利亚中华全球(Australian Centre on China in the World)研究中心前主任、汉学家白杰明(Geremie R.Barme)在《论新汉学》(“On New Sinology”)一文中回答何谓“新汉学”时写道:“新汉学”大致产生于2005年以来有关这个论题及中国研究领域发表的一系列论文著述之中。 它的兴起“是对先前中国研究在学科专业以及理解上存在偏窄和缺陷的一个回应”,是基于对中国与世界关系的“一种眼界更广的理解”,特别是在“旧汉学”研究中发现的过去400年里中国与世界在相互接触中建立起来的“一种经验”,并在2005年通过学者们的努力得以更新的“一种学说”。它鼓励推动对中国及世界华语社会进行多方面的认知和理解,不仅要从学术的角度,而且要从公共事务等更广泛的角度去全面地理解“中国的事情”。[18]2017年12月,在上海举办的第七届“世界中国学研究论坛”上,澳大利亚前总理、现任美国亚洲学会政策研究所所长陆克文(Kevin Rudd)在演讲题目中使用了这个词(A New Sinology for A New Period)[19]。他在演讲中提到:自首次出任总理时起,10年来他一直呼吁推动“新汉学”研究,要重视分析和解释中国提出的一些概念对世界的实际含义是什么。譬如,在国际关系领域,中国对世界秩序、国际秩序、全球治理、国际体系和全球体系的概念化提法与西方相关提法的差别在哪里。中国研究要取得成效(an effective New Sinology),就必须采取所有可用的方法去理解中国在表达现实的国际政策立场中所使用的新词汇的全部含义。[20](四)Chinese Studies/China Studies、Contemporary Chinese/China Studies和China Program/Project以上几组英文词汇是“中国研究”、“当代中国研究”和“中国研究计划项目”的意思。但依笔者之见, Chinese Studies和China Studies这两个词汇从研究的角度讲,其含义还是有区别的。首先,Chinese和China两个词出现的年代不同,词意上有点差别。其次,Chinese Studies偏重于从语言、文化和社会的角度研究中国,也有中文或华语研究的含义;而China Studies则侧重于从地理和国家的角度研究中国。最后,从查阅的资料看,虽然Chinese Studies和China Studies是两个常用词,但美国的相关研究机构的名称多用China Studies一词,欧洲的机构名称似乎多用Chinese Studies。用词不同,多少反映出欧美的中国研究在领域、角度或重点上的不同和差异,也反映出Sinology一词创立后海外中国研究发展的历史过程和变化。Contemporary Chinese和China Studies这两个词的意思很明确,就是以研究当代中国为主。China Program/Project,中国研究计划或中国研究项目,则是研究任务和机制方式的设定及名称。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国、英国、俄罗斯等国家,一些智库、协会或大学把中国研究放在东方学研究(Oriental Studies)、东亚研究(East Asia Studies)或亚洲地区研究的(Asia Studies)范畴之中。二、梳理海外中国研究词汇得到的启发目前国内学界对国际上有关中国研究的现象表述大致上有海外汉学研究、海外中国研究、国外中国学研究、世界中国学研究、海外当代中国研究等等。有学者统计,全国以这些表述作为相应名称的研究机构或研究中心大约有26家之多。这种情况既说明国内学界越来越重视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在中国研究方面的动向和进展,体现了各自的关注和研究的侧重点,同时也反映了国内的专家学者们面对域外中国研究时的视角、认知和理解。通过对海外中国研究中上述几个英文词汇的查阅和初步梳理,笔者得到以下四点启发。第一,远古时期中国文明与域外其他文明就有“某种联系”。拉丁文Sinae来自古希腊文Seres,而古希腊文Seres又源自阿拉伯文。公元前5世纪,在古代波斯文献中中国被称为Cinastan。演变到今天,英文中Sino-这个前缀词意指“汉语”或“中国”,而欧洲人则是从印度那里知道中国的。在欧洲,China这个英文词在16世纪后期已开始使用,被认为是从古代中国第一个王朝——秦朝的发音而来。对Sino-一词追溯的结果说明,中国文明与希腊文明、罗马文明、波斯文明和印度文明以及后来的西欧文明在古代就知道彼此的存在,其他区域文明知道中国在欧亚大陆的“东方”,中国文明与西域以远的其他文明之间是有着相互联系的,是整个欧亚大陆文明历史生态圈的一部分。对中国的关注、了解以及近代欧洲的“汉学”研究是在不同文明社会的发展和相互接触并且不断交流的历史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就其本质而言,是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和具有不同特点的文明之间从未间断的相互接触、认知、交流和对话。第二,近代西欧兴起的“汉学”研究热是国际上关注和研究中国的肇始。在以哥伦布环球探险为标志的大航海时代的推动下,欧洲文明开始向世界各地不断渗透和扩张,如利玛窦(Matteo Ricci)、南怀仁(Ferdinand Verbiest)和安东尼·托马斯(Antoine Thomas)等欧洲传教士们纷纷搭船到了东方各地,而中国是他们的主要目的地之一。他们开始研究中国的语言、文化和社会,试图在中国土地上广泛传播其带入的宗教文化并使其扎下根来。与此同时,有关中国的更多信息也被传播到欧洲。在法国,杜赫德(Jean-Baptiste Du Halde)于1725 年出版了《中国简述》(Description de la Chine);1814年,雷慕莎(Jean Pierre Abel Rémusat)成为法兰西学院第一位汉语教授[21],据说英文Sinology一词是来自法文的Sinologie。随着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近代工业革命以及西方列强入侵东方、进行殖民扩张,欧洲各国与中国的联系和交往越来越多,关注和研究中国的人也不断增加。但是,在笔者查阅和梳理海外中国研究成果的过程中,对一个问题一直存在困惑并且没有得到答案:究竟是谁、在何时将Sinology一词译成“汉学”,又为何把它译成“汉学”而不是“中国学”?据有关资料显示,英文China一词最早在1579年就已经开始在欧洲使用了。因此,这个基础性问题仍然需要找到答案,这一答案及相关的线索也许有助于我们了解并理解那些欧洲的传教士和西欧国家的学者当时关注和研究中国的背景及意图。第三,要打通海外传统与现代汉学研究和海外当代中国研究之间的关系。从公元16世纪到现在,海外汉学研究历经近500年的演变,已经成为一项专业研究工作。在这一历史长河中,一些重要研究成果不仅反映了不同历史阶段海外相关国家的传教士、人文学家和智库政策专家对中国的印象、认知和评价,也表明了海外中国研究的领域和重点在不断地拓展并逐渐深化,呈现出多样性和丰富性的特点。从语言、文学、历史、地方、人物方面的研究到政治、经济、社会、外交、科技、军事方面的研究,再到具体的政策、战略、问题及方法论方面的研究,展现出一幅对中国进行全面、深入和长期研究的“图景和趋势”,重视和开展中国研究已经成为当下的一个“世界性现象”。从这个角度出发,笔者赞同白杰明的独到见解,他指出: “对中国与世界的关系需要一种眼界更广的理解”,“不仅要从学术上而且要从公共事务等更广的角度去全面地理解‘中国的事情’”。为此,国内学界要更多并且更深入地了解和把握从过去到现在海外专家学者对中国的各种认知,打通海外传统的和现代的汉学研究与海外当代中国研究之间的关系非常必要。第四,借助“海外中国学研究”构建中国与世界对话合作的有效框架和平台。笔者经上述查阅和梳理得知,海外学者从学术专业和智库项目的角度研究中国时,其英文用“汉学”和“中国研究”(Sinology and China Studies or Chinese Studies)来表述。在美国、日本、法国、英国、德国、俄罗斯和澳大利亚等国的中国研究学界并没有一个公认的“海外中国学”的表述和学科专业。把“汉学”(Sinology)译成“中国学”,其实是国内学界针对当下世界兴起中国研究热潮而对“汉学”的一个延伸译法,并把“汉学”和“中国研究”合并起来统称为“海外中国学”。[22]换言之,“海外中国学”是历史上和当下的国外学者和机构对中国进行的多角度、多领域研究的总称,“研究外国是怎么看中国的,就是海外中国学研究”[23]。因此,“海外中国学”一词的出现是国内学界和智库日益关注和重视当前海外中国研究的动向、成果和趋势的产物,也与21世纪以来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日渐扩大相呼应。重视和推进海外中国学研究是中国在新时代的发展并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致力于促进中国与世界相互交流、共同发展,搭建不同文明之间互学互鉴平台的必然要求。对海外中国研究的再研究,就是在新时代的中国与当今世界之间架起一座促进相互对话交流、增进认知理解、消除误解偏见的“桥梁”,也是向世界讲好中国历史文化、中国发展故事和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途径。当年,马克思、恩格斯在把握欧洲历史、尤其是研究西欧资本主义兴起过程的基础上,又潜心研究东方社会和中国历史,写下了有关中国社会以及欧洲资本主义海外殖民扩张给近代中国带来影响和冲击的一些重要篇章论述,从世界史的角度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演进过程和基本发展规律。今天,从把握新时代中国与当今世界之间依存互动的关系框架以及不同文明互学互鉴的视角出发,努力推动海外中国学研究,尤其是推动以当下中国为重点的研究的发展,推出更多的研究成果,对于促进中国与世界平等对话、密切交流、良性互动、增进理解、形成共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有助于提升中国的对外传播能力以及中国在世界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也有助于讲好中国历史、中国文化和中国故事,使世界能够更多、更准确地了解和认识中国的发展进步和在国际事务中所扮演的角色,并和中国一道共同努力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注释:*本文一大缺憾是只用英文查阅了相关资料,故不免会有粗拙之处。——笔者注[1]海外中国研究亦可称域外中国研究、国外中国研究和世界中国研究。[2] https://www.google.ca/search?ei=M5ltXPKQFJLw_wSQ4YeQAgamp;q=sinoamp;oq=sinoamp;gs_l=psy-ab.1.6.0i10i67j0i67j0l2j0i131j0i10j0l4.3608.4158..7628...0.0..0.68.246.4......0....1..gws-wiz.......0i71.m1zcfsN5CzA).[3] https://www.merriam-webster.com/dictionary/china.[4]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ino.[5] https://www.quora.com/Why-does-Sino-mean-Chinese.[6] Ibid.[7] https://www.dictionary.com/browse/sinology.[8] https://en.oxforddictionaries.com/definition/sinology.[9] https://www.merriam-webster.com/dictionary/sinology.[10] https://www.collinsdictionary.com/dictionary/english/sinology.[11] https://dictionary.cambridge.org/dictionary/english/sinology.[12] https://www.vocabulary.com/dictionary/Sinology.[13] https://www.thefreedictionary.com/Sinological.[14] https://www.thefreedictionary.com/Chinese studies.[15] https://referenceworks.brillonline.com/entries/encyclopedia-of-china/chinese-studies-in-the-west-COM_00123#d21222657e75.[16] http://www.iqh.net.cn/info.asp?column_id=110.[17] https://cn.bing.com/search?q=New Sinologyamp;qs=namp;form=QBLHCNamp;sp=-1amp;pq=new sinologyamp;sc=8-12amp;sk=amp;cvid=0D09AED74A4844B7B78161CEB1815015.[18] https://www.thechinastory.org/cot/new-sinology/.[29] Kevin Rudd,“A New Sinology for A New Period”,Address at the Seventh World Forum on China Studies,December 10,2017.[20] Ibid.[21] https://zh.wikipedia.org/wiki/汉学.[22] 阎纯德:《汉学是什么》,载《光明日报》2017年6月12日。[23] 在2019年6月21—22日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对外合作交流局与山东社会科学院联合举办的“70年回顾与展望:面向新时代的海外当代中国研究暨第三届海外当代中国研究圆桌会议”上,北京语言大学教授、《汉学研究》杂志主编阎纯德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情报研究院资深研究员何培忠在会议发言中对此有较详细的解述,亦可参阅《聚焦海外中国学:今天,世界这样认识中国》一文,载《光明日报》2019年7月18日,第7版。(作者单位: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来源:《国外理论动态》2019年第12期)
周思成主题:中国古代战争中的围城内外——《隳三都:蒙古灭金围城史》读书会时间:3月8日19:00方式:微博、快手、抖音直播嘉宾:罗新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郭建龙 作家周思成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副编审主持:李鸣飞 中国社科院古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主办:汉唐阳光从失败者视角去看待历史更多从金朝本身的史料出发李鸣飞:今天是《隳三都:蒙古灭金围城史》的分享会。有朋友问我书名第一个字怎么念。我说这个字是“隳”(huī)。他说为什么起这么难的名字,是不是要自绝于我们普罗大众?先请作者思成谈一下为什么选择这个题材?为什么用这个题目?周思成:这本书涵盖“蒙古灭金”首尾二十多年的历史,这样的历史可以从多种视角进行解读。比如我们最熟悉的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它的整个情节跨度大致相当于《隳三都》这首尾二十年。我的书相当于是他那个故事展开的一个背景。他偏向于从南宋人的视角看待天下,从郭靖个人国仇家恨的视角展开。这个故事还有一个讲法,是讲蒙古帝国的崛起。这二十年的战争是蒙古对外战争的序幕——先打西夏,解除它的侧翼之忧;然后打金朝,这是蒙古人登上世界舞台的序幕,是蒙古帝国由此奠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事件。从胜利者的角度去叙事,也是一种角度。我自己选择从失败者——就是这段历史中被灭亡的金朝——的视角去看这段历史,更多从金朝本身的史料出发,对他们抱以更多同情。因为大金王朝抵抗蒙古人的侵袭、救亡图存的悲壮历史非常触动我。在这本书里,我没有将之作为蒙古世界帝国登场前的序曲,没有把当时金朝疆域内生活的千千万万生灵的牺牲和所受的痛苦,视同一种历史前进的必然代价。我觉得任何人只要读过《金史》中对这一段的记载,都会对一座围城孤岛之中金朝居民顽强抵抗、图存于亡的悲壮历史感到震撼和同情。李鸣飞:思成跟我都是北京大学张帆老师的学生,都是研究蒙元史的。但我们在这一点上很有相似性,就是看金史会比看元史更感动。因为金史写得特别好,读金史会体会到当年执笔记下这些史料的作者,对于那个朝代非常深厚的感情,尤其读到最后金朝灭亡,甚至会不忍心读下去。不知道罗老师有没有这样的体会,就是看到一个已经灭亡的王朝反而对它更有感情?罗新:这个主要看是谁写的历史。因为元代修史时主要用的,都是金朝的遗民(当然有一些是南宋的),是金国在蒙元政权里服务的那些文人。那些曾经很有地位的文人大概都有一点故国情怀,在文字上多多少少会体现。论及对亡国历史感情的留存,按理说六朝的结束是一个很容易让人产生强烈情感的事件。但事实上我们读《陈书》《南史》啥也看不到、啥也没有,就觉得“该完”“不行”,人家大隋就是最好、唐最好。似乎六朝都是为隋唐历史做铺垫而存在的,隋唐历史的出现就是因为把这些“割据”的、“偏安”的(这都是很晚时期出现的词汇)的朝代都干掉了。今天我们经常听到说东晋“偏安”“割据”,其实这都是胡扯的一些词汇,都是非历史的。现在人喜欢这样,本来可以特别激动人心、让人留恋的像南朝、六朝的灭亡,值得大写、特写,但没有。写出来都是笑话一样的东西,写陈后主怎么可笑、张丽华怎么怎么样,全是这些话。围城战是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对围城内外人群非常特殊的考验周思成:书名副标题中第二个元素是“围城史”。如果关注历史都会了解,围城史在西方是一个固定的,或者说是比较成熟的历史书写模式。国内以往的研究对围城史是着墨不多、比较令人遗憾的。我比较注重收集这类书,郭建龙老师的《汴京之围》(此前唯一一本以古代围城为主题的历史作品)出版之后,我就赶紧买过来;还有一些港台和欧美出版的著作,比如讲1683年奥斯曼帝国围攻维也纳的,讲君士坦丁堡陷落的,还有讲1565年围攻马耳他的。从军事技术史角度来说,古代围城和守城、攻城技术发展的总体面貌变化不太明显。公元前500年左右,波斯军队围攻旧帕福斯城,主要用的是攻城锤。这种古代战争中攻城一方用得最多的武器,在当时壁画及雕塑上面出现比较多。另外一个是攻城塔楼,这是古代世界以攻城为主题图像的重要特点。蒙古人围攻巴格达,用投石机,这是中世纪围城最有特色的一个工具。奥斯曼帝国围攻君士坦丁堡时,除了用了投石机,还用了大炮,那是非常有名的。从史学研究角度,围城有非常大的价值和魅力。虽然大兵团运动战可能会有军事天才尽情挥洒,有千军万马纵横驰骋,好像是比围城要精彩很多,但我自己觉得,围城战是在一个很特殊历史条件下,对围城内外一些人群非常特殊的考验。休谟曾在一篇论文里,讲人类所面临的伦理道德冲突时说了两个例子:第一个是一艘船快沉了,在这个沉船里面的人,是不是可以用尽他所有的手段去求生,而不管之前他受到的很多道德原则的束缚?如果在这样一种极端情况下人们这样做了,算是对的吗?第二个例子,如果一座被围困的城池,由于饥饿濒于毁灭,人们会不会在这样的情况下还尊重平时那些公平正义的法则?会不会为了别人牺牲自己,或者只是为了自保而牺牲别人?休谟这样的举例,给我感触特别深。在我看来,可以把船和围城看作是很好的比喻。围城就像战争火海中的一艘沉船,就像泰坦尼克号一样,在上面总有各种令人激动或者悲伤的喜剧与悲剧。在围城当中,传统的身份、地域与阶层分野,比如战斗人员和非战斗人员、乡村和城市、精英和民众,这些身份都变得很模糊。都在一个城里,社会因素比如政治、经济、心理都开始发挥作用,有很多我们之前在普通战争史上很少见到或者见到不多的外交斡旋、政治阴谋、伦理冲突及理性的计算,比如自保还是牺牲、救人还是害人、吃人还是被吃,这样一些东西往往在围城史的叙述中能够得到体现,这是很有意思的一种历史现象。所以我选择了“围城”这样的主题。副标题连起来就是“蒙古灭金围城史”。关于正标题“隳三都”,当时和出版方讨论过是不是有点太生僻。我觉得“隳三都”作为一个关于孔子的典故,应该还算比较为人所知。可能还是有很多人不了解,但我觉得大家可以看副标题。一方面做更宽广的铺开一方面往历史更深层次去挖掘李鸣飞:郭建龙老师的《汴京之围》写的是金灭北宋,您怎么看思成的这本书,觉得跟您那本《汴京之围》有什么相似和有差异的地方?郭建龙:当初写完《汴京之围》就有人问我能不能接下去写。我想接下去写哪个,一个是岳武穆,第二个是金朝。岳飞那个事写的人太多,而金的灭亡我认为没法写。我没有你们这么了解金朝的历史,在我看来,金朝灭亡的史料远没有北宋的充足,很难去书写。所以读到《隳三都:蒙古灭金围城史》,感慨思成史料上的功夫确实下到位了,我非常佩服。我和思成的书,共同点比差异要大得多。我们之所以用现在的方式去写作,很大程度上是意识到了中国历史书写的空白点——叙事史方面我们一直是非常不足的。西方传统上,从希罗多德开始,叙事就非常好,比如《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无论雅典出征西西里还是全军覆没,细节都展现得非常好,还原起来也容易。但中国任何一场战役都很难去还原,比如楚霸王打的仗,司马迁写得也很激动人心,但还是太简略了,不知道具体的过程。穆斯林世界对于历史的书写也是非常详细的。举一个印象非常深刻的例子,《世界征服者史》是穆斯林写蒙古的。写到蒙古人第一次西征,打到中亚一个叫苦盏的地方,苦盏守军艰苦抵抗之后出逃。坐着船一直顺着锡尔河往下走,蒙古人拉着铁链子要截他,被他斩断铁链继续往下逃。一直快到咸海边上,弃船逃走,上岸之后被两个蒙古人追,结果他拿出来箭说:“我只剩两支箭了,这两支箭对付你们两个正好,你们看着办。”蒙古人就把他放走了。这样的细节,不光是围城战役的过程,包括人的性格,都写得非常完美。但中国缺乏这种。所以我和思成希望以更高一点的标准来做这个事情——一方面做更宽广的铺开,如政治的、经济的,包括文化制度、军事制度;一方面往历史更深层次去挖掘。现代一些历史读物还是有问题,一个是史观比较陈旧;第二个是缺乏铺开、缺乏细节。具体到战争史,永远是《孙子兵法》式的,讲王侯将相的勾心斗角,缺乏更多战略战术层面的内容。比如罗马军团的方阵怎么排列、怎么打,包括马其顿长矛兵怎么用长矛,长矛什么样?像这些东西根据外国史料我们都可以还原。但是中国就很难还原,只告诉你一些类似“兵者,诡道也”。具体每一场战争当中怎么样排兵布阵,中国军队里也教这些东西,但形成史书的比较少,这是第一。第二,只是在军队系统内部流传,没有传到外面让后人去了解,最后随着王朝、军队系统的灭亡而失传。所以挖掘这些东西很有必要。整体上,我觉得思成的这本书在这几个方面都做得非常完美。历史叙事中不写技术细节这是中国史料的特点周思成:还有一个问题,关于围城史的地位,我想请问罗老师和郭老师,你们觉得这个跟古代人军事观念不太重视攻城、重“伐谋”“伐交”有没有关系?跟古代对技术比较轻视有没有关系,因为围城还是比较重视机械和技术的一种作战方式?罗新:我同意你们的意见,说历史细节资料特别少,这是中国史料的特点。不只是关于攻城,是什么都少——野战的也很少,各种各样的具体训练也没有。我们什么技术都缺乏记载,吹嘘中国古代的攻城,也不说具体的墙多高、墙多厚、里面用什么东西建的,都不说,啥都不知道。另外一个史料的特点是围绕某个具体重大事件的时候——比如你提到的玉璧之战,玉璧城就是围城之战——写得很细致。颍川围城,跟蔡州城围城时间差不多,地点差不了几十公里,没多远,也是写得很详细。不是说它不写、避开这个事,整体上就是不在历史叙述里面占很大的分量。我们知道写书的这些人都不是打仗的人,后来写报告的人也不是打仗的人。具体打仗的人知道很多,但不报告这些东西。觉得最重要的是看自己死了多少人,对方怎么样,无非是想知道这个。古人读书对这个事也不在意,会觉得“知道那么细干什么,杀人的事有什么好说的”,因此也不去说。史料就这样形成,后来这样一再形成,直至今天我们所见到的史料内容不均衡分配,让我们很不满意。今天开始注重了,才发现以前是什么技术都不写,不只是军事技术写得少,是什么技术都没有——关于当时的运输条件、道路什么设施,那些东西都没有,驿站什么的都不写,都匆匆忙忙说简短的几句。因此我们不知道古代到底怎么行军的。看跟诸葛亮有关的材料,说诸葛亮厉害,是说他挖灶挖多少。这反映了中国史料的基本特征。李鸣飞:的确,我们读古代战争史经常发现,关于怎么打仗讲得非常少,但经常会出现一些巫术的记载。比如思成书中讲到,蒙古军队有一种“札答巫术”,可以突然天降大雪。对此现代人往往难以置信,但蒙古军队很相信,觉得他们就是靠这个赢的。最后金被围城的时候,也有很多道士或者号称自己有神术的人跑来找金朝的皇帝。思成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周思成:确实,这在蒙古灭金过程中出现了不止一次,除了中都、南京(开封)之外,到蔡州还有一些类似的记载。我也想到郭建龙老师书里讲的“六甲神兵”,那个是非常有名的。我在书里给出的是一个心理学解释,但这个解释还不是特别令人满意。其实像这些今天看来很旁门左道的东西,比如占卜或者对敌人进行诅咒,在古代是历史非常悠久的知识体系,也渗透到军事领域。比如“兵阴阳”也是一种军事知识、军事技术,历史非常久远。如果我们看当时的《武经总要》,它有前集和后集,前集是一些非常理性的东西,比如教你怎么去放火、怎么去攻城、怎么去排兵布阵,但当你翻到后集,会发现有大量关于占卜、望气等等的介绍。这是古代人的一种信仰,是客观存在的。围城一方面造成无力感另一方面迫使全民面临战斗周思成:在围城这样一个非常特殊的条件下,一者围城造成无力感——如果你有办法就不会被围在里面;如果你的军队有智慧、有援军或者有其他办法,围城就不会发生。你被困在围城的事实本身,说明一些正规的军事手段无法解决你的困境。这样的围城给所有在围城中的人一种非常无力的感觉,这是一种心理状态。二者,如果我们看野战的历史,会发现是很多精英参加,有很多职业军人去做这个事情,就很少会看到民间信仰或者民间巫术出现。但由于围城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社会状态,不分战斗人员和非战斗人员,是把前线直接移到你的城门口甚至你的屋檐下,是社会上上下下所有阶级都在参加的一个事件,并不只和职业军人或那些掌握了军事技术的精英有关,就也和围城里面很多掌握民间信仰或者民间巫术的人有关。这两个条件综合起来就给了类似“六甲神兵”出现的机会。它们不太可能在正常的状态下出现。李鸣飞:思成说的很有道理,巫术其实是在没有选择情况下的选择。那金朝迁都呢?思成能不能评价一下,金朝迁都是不是一个明智之举?周思成:这让我想起马基雅维利在《君主论》里所说的,一个君主专制国家与由联邦组成的国家有什么不一样。它比较难征服,但是你一旦把它的统治者抓到了,或者把统治者家族灭绝了,后续统治就很容易了,因为已经没有“头脑”了。而如果你是去征服诸侯林立的国家,征服的时候很容易,因为很容易出现内奸或者四分五裂,可一旦要统治的话很难。所以一个君主专制国家,君主很重要。一旦把君主消灭了,像北宋那样两个君主成为俘虏,在其他地方有再多力量,因为没有大脑,就再无法调集血脉和肌肉去抵抗。所以在古代传统观念里,君主本身是不能处于冒险境地的,比如北宋檀渊之盟,寇准逼宋真宗去亲征。当时还有很多大臣想要跑到成都、金陵,还有人把地图献上来,这样荒唐的提案在当时可以堂而皇之、正儿八经地进行讨论。君主不能冒险,整个统治阶级、朝廷是不能上前线去抵御外敌的。这是一个方面。但还有一个方面,如果轻易把都城迁到别的地方,任何情况下都要重新对你的战略资源和地缘格局进行调整。迁都这件事情总是很亏,书里我提到,苏轼曾说迁都就像是败家子赌博,输到什么都没有了,只好把家底给卖了。这是有道理的。从金朝本身来说,金朝的根本之地是在女真发祥地辽东。迁都中都之后,经济和军事实力的来源其实是河北和山东为主,里面有大量的女真军户还有各种粮食和物资都需要依靠这个地方。如果把都城迁往黄河以南,那个地方比较荒凉,算是金朝的边境地区,不是一个腹心地区。这跟北宋、南宋不一样,北宋丢掉了汴梁可以偏守南方,因为江南经济和各种资源可以支撑它做这样的决定。但金朝出去丢掉了河北、山东、山西这些地方,单单把国都迁到河南,河南的资源无法支撑它和蒙古之间长期的战争。即便从今天来看,这个迁都是比较吃亏的。后人确实也是这么认为的。但迁不迁都不是我们决定的,是当时的历史当事人做决定。金宣宗的性格是不喜欢冒险、非常关注烦琐事情、很有控制欲的人,不会像真宗或者其他人一样去冒险为国守边。在当时情况下金朝只有迁都这一个选择。已经注定要完了还能再撑20年这展示了生命的光辉罗新:刚才说汴京被攻占以后,两个皇帝被抓走了,说北宋就“灭亡”了。这个词要慎重——宋朝不仅没有灭亡,后来还很强。遭遇过北边那么强的侵略,宋朝还扛了很久,真了不起。宋朝发展到很高的水准,所以能支撑,这是历史上没有过的。为什么最后还是不行?因为撞上了这么一个历史时期,这个时间是最特别的时期。没有谁顶得过、没有谁能扛得过去,能扛那么久。宋还是了不起的,即使是在两个皇帝被抓走、土地丢失一半以后,还能那么扛,说明真的很棒。宋那么强,是值得崇拜的,应当从历史分析角度来认识这个问题。所有的古代国家都是复合型的经济,没有哪个国家是纯游牧国家或者纯农业国家。一个国家内部一定是有多种经济、多种生产方式、多种文化、多种语言、多种族群的。任何国家都是这样,没有例外,只不过看它们之间是如何配置的,中间结构是什么样子的。宋跟金之间是很偶然的一件事,不是多么必然。宋把北边搞丢以后,后面的依托、多样性大大下降,缺乏北方那样的大背景、那样的支撑,面对骑兵就不行了,对北方作战依靠水军就不行了,就出现了劣势。这是为什么对金作战始终处于守势并且还老吃亏,战报上不容易写得好看。但能够撑下去,这是很厉害的。金跟蒙古作战过程当中,搞来搞去之后把自己搞成悲惨的局面,这是因为复合型的国家结构垮掉了。把北方丢了,野狐岭之战后失去了对临近草原地区的控制,后来撑了一些年不行了。军马不行了,没有那些东西了,经济肯定不行,仅仅靠华北,华北能生产点粮食,但跟南方比就不行了。所以金到后来真的是撑一天是一天,因为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财政根本吃不消。跟已经在世界史上发展到极盛的游牧轻骑兵部队撞不过,南边也发展不过去,它的失败是很容易理解的。但都是可歌可泣的,还能撑那么久——已经注定要完了还能再干20年。我们看过去的人,不管什么人都应该佩服他,因为这显示了人的生命力量。思成这本书读起来,从这个角度,我觉得是有趣的。如果从后知后觉读史者角度看,会觉得金“肯定不行,完了”,但不管从哪个角度看,还能撑那么久,撑得还挺好,这展示了生命的光辉。所以对失败的研究,对失败的呈现也是这一点,这就是悲剧的意义。来源:北京青年报
在我采访过的很多已婚女性中,不论年龄,生长背景,受教育程度,宗教信仰,国籍肤色,都不约而同地提到过一个词“balance”,平衡。有意思的是,大部分人包括我自己,我们都不喜欢这个词。美国社会学家Arlie Hochschild有一个概念叫“second shift”,简单来说就是白天上班,下班回家之后开始做家里的工作。 而大部分家庭做second shift的都是妻子。Arlie的研究指出‘Most women without children spend much more time than men on housework; with children, they devote more time to both housework and child care. Just as there is a wage gap between men and women in the workplace, there is a "leisure gap" between them at home. Most women work one shift at the office or factory and a "second shift" at home.’在我的采访对象中,能做到平衡家庭和事业的只有三种情况。第一是,家里经济条件好,请了两三个阿姨,自己不用太操心带小孩,也不需要做家务。第二种是,父母全职帮忙带小孩。最后一种是,白天父母带,下班回家自己带。这也是最常见的一种情况。对于这类女性来说,这就是她们的second shift。有的研究说现在丈夫也会加入second shift,但这毕竟是少数,至少在我的采访中几乎没有。男人下班后在应酬和回家照顾孩子中间,大多数还是会选择应酬;即使回家,在育儿这个问题上,用我采访对象的话,就是“做做样子“,而女性则不行。如果女性在second shift上做做样子,那她受到的责难不是你能想象的。我从采访对象的故事中看到,丈夫下班出去应酬叫做为工作为家庭,妻子下班出去应酬就是不懂事,把孩子扔在家里不管。有了孩子之后,丈夫拼事业是上进,妻子拼事业是没必要。最常听到的一句话,你当妈妈了就要把精力多放在孩子身上。但似乎从没听谁说过,你当爸爸了要把精力多放在孩子身上在采访中我常常反思一个问题,为什么从来没有人问男性你怎么平衡家庭和事业?而总是去问女性。在我的视野里,当你对一个女性问出如何平衡家庭和事业的时候,就代表你已经在潜意识默认了女性要承担更多的家庭责任,这其实已经是一种歧视了。对于大部分普通女性来说,根本不存在家庭事业平衡。因为所谓的平衡,一定是牺牲掉了某些自己的利益,比如自己的职业发展,个人追求。而当我们牺牲掉这些后却从没有人来关心过我们的感受,大家只会觉得为了家庭为了孩子,这些是应该的。这种现象不仅植根于我们的文化当中的,还有一点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的长辈他们很多也是这么过来的,所以他们会天然地认为我们当初能做到,你们也可以。况且,我们现在还在帮你们分摊带孩子的责任。要改变这个现实不是容易的事,但至少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一定要尽可能地对自己好一些,这就是我经常说self care 和self love的原因。因为除了我们自己,没人会比我们更爱自己。
关于元代散曲中的慢声词,在阅读理解上的障碍浅解文/张木琛我国古代汉语,在字词的读音上有两种特殊现象:一是二字读成一音,便用具有表示两字义的一个单音节字来替代,这种现象的字叫“合音字”。如“诸=之于、之乎”,“叵=不可”,“曷=何不”等;另一种是一个字音由于慢读而变成两个字音,便釆用两个字来表达一个字义。这种现象在元散曲曲词中常见,若不了解,则无法理解其意思所指。例如《汉高祖还乡》中的一段曲词:“一面旗,白胡阑套住个迎霜兔;一面旗,红曲连打着个毕月乌”,其中的“胡阑、曲连、毕月”,光从字面看很费解。其实,这种现象就是作者有意把一字变为二音节字造成的。但如果你懂得这是古汉语中的“慢声”字现象就容易多了。我们完全可以利用查检使用反切方法标音的旧字典。有人会说,用反切拼音的工具书不懂怎么拼。那么,我告诉你,按照下面的方法去拼读就对了。例:要拼读“坚”字的字音,反切字典中这么表示“坚一一基烟切”,你在拼读时,就取“基”字的声母j,取“烟”字的韵母ian,然后相拼便是。同理,上述提及的“胡阑”、“曲连”、“毕月”,也可用反切先取声后取韵的相拼法来解决问题,得出“胡阑=环”,“曲连=圈”,“毕月=蹩”。用这种方法,当你在元散曲的阅读欣赏中碰到同种情形,你便会意识到它有可能是慢声字现象。例如,看到“不律”二字,便可猜测它有可能是“笔”,看到“角落”,便可猜它是指“角”字。编辑:俊华、殷勇
随着语言的发展, 一些语言单位都会出现偏离其自身语义及句法功能的现象。数词, 除了表示本身数字义之外, 还存在着大量的其他语义及句法功能, 称之为“非真值义”。本文以数词“一”为例, 搜集现代汉语中含有“一”的词语及相关固定格式, 通过实例, 研究其非真值语义层面, 便于数词的学习。数词“一”除其真值含义数字“一”以外,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 (第七版) 》, 还具有以下非真值含义。笔者结合以上非真值含义与“一”在其他构式中运用, 归纳出以下含“一”的重要构式。1 一量一量/一量量汉语中, 这样的构式很常见。数词最典型搭配的词类就是量词, 包括名量词和动量词, 时间量词, 还有借用量词。“一量一量”表示可以作多种成分, 谓语、宾语、补语, 但最常作状语。赖慧玲 (2015) 提出, 此构式具有[+述物]、[+预期形状]、[+意图方式]、[+形状可控]、[+使成性]、[+持续性]的语义特征。(1)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要有具体措施, 一条一条地落实。(2) 秦国经过一系列的血战, 胜利地一个一个地征服了六国。例句中, “一条一条”、“一个一个”都作修饰谓语的状语成分, 涉及到所述事物的形状、状态, 说明谓词的实施是连续发生的, “一量”接“一量”, 最终得到最后的结果, 具有以上所述的语义特征。“一量量”表示“数量多”, 可理解为“每一、一个又一个、多”, 倾向于作定语。如:(3) 湖滩上, 留下了她们一行行青春的脚印, 留下了她们一串串银铃般的笑声。(4) 看着飞机上那一个个成功人士的模样, 我突然悟到, 郭士纳就在这些人之中, 关键是要不拘一格。“一量量”有时也可作状语, 量词主要为动量词, 说话人主观上认为动作的发生是间歇性出现的, 表示“逐一”。如:(5) 嘉庆年间, 一次次变乱不停, 以后又激出太平天国。(6) 为了让拍摄的剧本更能符合我的意图, 我不得不一遍遍地改, 一遍遍地在痛苦中让自己的烦乱心情趋于写作所必需的平和。2 V一V、VA一VB“V一V”这种构式在汉语中十分常见。该构式动词只能为单音节自主性有量动词, 例如:试一试、尝一尝、洗一洗、看一看、玩一玩、歇一歇、量一量……*遇一遇、*病一病、*来一来、*研究一研究、*商量一商量、*考虑一考虑该构式表示尝试义兼短暂义, 其中的“一”可以省略, 形成省略式“VV”, 这一构式可以用“V一下”代替, 此时的V可以是单音节也可以是双音节动词。如:试一下, 尝一下、看一下、研究一下、检查一下、考虑一下、商量一下……3 一+V从动态的角度看, 此构式在搭配上有以下三种类型: (1) 放在其他动词后, 形成完整的句子, 如: (7) 得了官就跺脚一走; (8) 这个问题不值得一提。 (2) 与副词“就”搭配, 形成新的构式:“一+V+…+就”, 如: (9) 孩子一听到这个消息, 就激动地跳了起来。 (3) 放在重叠单音节词之后:AA+一+V或者AABB+一+V。如: (10) 轻轻一拍、稳稳一坐、轻轻松松一写; (11) 别担心, 你只要把任务认认真真一做, 老板不会骂你的。4 差比结构差比结构, 即:一+量词+比+一+量词+VP (VP为谓词性成分) 。例如:(12) 海外市场在英国的国计民生上一天比一天紧要, 中国对通商的限制, 英国认为最不利于英国的商业发展。(13) 鬼子新一轮大扫荡又开始了, 形式一阵比一阵紧张, 战斗一次比一次残酷。 (冯德英《苦菜花》) (14) 翻山越岭不说, 还要爬有名的七十二道拐, 山坡一座比一座陡峭, 道路一条比一条崎岖, 等他爬坡爬累了, 走不动的时候, 我们就请他坐上滑竿。 (《人民日报》1996年8月份) (15) 如不然, 他可能会认为帝国主义列强全是“活菩萨”, 一个比一个“助人为乐”, 从而忘了百年来帝国主义对我中华民族的侵略与掠夺, 奴役与欺凌, 残害与杀戮, 践踏与破坏。 (1998年报刊精选) (16) 翻山越岭不说, 还要爬有名的七十二道拐, 山坡一座比一座陡峭, 道路一条比一条崎岖, 等他爬坡爬累了, 走不动的时候, 我们就请他坐上滑竿。 (《人民日报》1996年8月份) 由上述实例可知, 此构式中的量词可以是时间量词, 动量词以及名量词。“一量”具有指称性, 代指特定集合范畴中的“某一量事物”。谓词性成分一般由性质形容词充当, 或者在动词短语中包含性质形容词。5 X1一量X2一量此构式从生成动因来看, 是条件复合句的紧缩形式, 是两个小句整合的结果。“X”可以为动词、名词、代词等。例如:(17) 现在连当兵也不准我们了, 我们非杀不可了, 见一个杀一个! (老舍长篇2) (18) 尤其是在抗战中孔祥熙大发国难财, 蒋介石睁一眼闭一眼, 更使宋子文看不惯。 (《宋氏家族全传》) (19) 经历了改革风雨历程的小岗村村民, 见到总书记, 心情非常激动。大家七嘴八舌, 你一言我一语地向总书记倾诉衷肠。 (《1998年人民日报》) (20) 正中另有个小橱, 放着化妆品, 竖起小小的广告卡片, 左一个右一个画了水滴滴的红嘴唇, 蓝眼皮, 翻飞的睫毛。 (张爱玲/创世纪) 三个例句分别代表了该构式的三种语义:例句 (17) 表示“周遍义”, 是“只要见一个, 就杀一个”的紧缩形式, 两个动词的施事相同。构式中的“一量”作受事, 指代的对象相同, 具有同指关系, 但都属于不定指, 任指, 是所属集合中的任何一个元素;例句 (18) 表示“并列义”, 表示两个动词同时进行;例句 (19) 表示“交替义”, 表示两个人的动作交替进行。例句 (20) 含有“周遍义”, 表示数量的多, 到处都是。该构式的数词一般只能由“一”来充当, 且意义发生了虚化, 不表示“一”的实际数量义, 都属于“一”的非真值义。6 固定格式“一…一…”1) 同1, 嵌入两个相同的量词, 同构式1, 在此不再赘述。2) 嵌入两个同类的名词, 有两种含义。 (1) 表示整个, 通常作状语, 修饰谓语。如:一心一意、一生一世。 (2) 表每一, 通常作主语或宾语:一针一线、一板一眼、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草一木。3) 嵌入两个相同的单音节动词或者两个语义相近的单音节动词。(21) 在昏暗的马路旁, 你只能看见一个高大的人影一晃一晃地沉稳地走着, 却看不清他的表情是喜欢还是怒。 (杨沫《青春之歌》) (22) 现在的年轻人, 嘴尖舌快, 见多识广.新名词、新理论一套一套的, 别管真假, 一张嘴就能引经据典地来上几句, 把人唬得一愣一愣、张口结舌。 (张洁/沉重的翅膀) 4) 嵌入两个相反或相对的单音节动词, 在句中主要做谓语或状语, 表示相互交替的动作。一起一落、一唱一和、一张一弛。5) 嵌入两个意义相反的单音节形容词或相对的方位词, 形成对举, 主要充当主语或谓语, 表示行为或性状。一前一后、一左一右、一上一下、一大一小、一胖一瘦。笔者在对外汉语教学中, 发现学生理解不了“一不小心”, 甚至将词语拆分成“一不”和“小心”两个词语, 这引发了笔者对“一”的思考。《“一不小心X”构式与反预期主观情态》 (邵敬敏、王玲玲, 2016) 对“一不小心”进行讲解:可以从熟知的“小心”入手, “小心”是兼类词, 兼形容词和动词词性, 表示提醒, 注意未发生的危险事物。“不小心”则表示因为没有注意, 导致了不好的结果。而“一不小心”则是“一个不小心”在长期使用中发生了“个”的脱落, 从而凝固成词。久之, “一”已经主要不表数量, 而是带有了副词化趋势, 凸显“一不小心”与后果之间的时间短促, 紧凑, 口气较为强烈、不快。如果删除“一”, 该词语也成立, 但是语气较为平和, 凸显不出语境效果。
来源:《财经》杂志你所在的行业里有哪些行话?“协同发挥战略竞争优势”、“利用尖端技术打造去中介化零售渠道”之类晦涩难懂的行话,在现代组织里比比皆是。员工常常抱怨这类词语毫无必要、空洞浮夸、难以理解。许多行业和政府领导者也持批判态度,甚至尝试制定规则禁止使用行话。尽管如此,行话依然在大部分需要专门技能的行业广泛使用。既然大家都不喜欢行话,为什么都在用?文|撒迦利亚·C·布朗(Zachariah C. Brown),埃里克·M·阿尼奇奇(Eric M. Anicich),亚当·D·加林斯基(Adam D. Galinsky)译|朔间 编校|周强我们必须先明确“行话”的定义。行话是指某个特定行业或专业群体中特有的术语或表达方式。每个行业的行话各不相同,用来代替更简单易懂却不那么专业的说法,而且就像时尚一样只是风行一时,很快就会改变(“打破常规想问题”的说法变成了陈词滥调,“前沿技术”变成了“尖端技术”)。行话可以是比喻、修辞、缩略语或旧词新用,如“俯瞰”、“EOD”或“颠覆”。员工有时会混用行话和俚语,但它们并不是同一个概念。俚语更多是在社交情境下使用的非正式用语。不过这两个概念的确有共同之处:不仅能传达发言者具体说出的信息,还能传达关于发言者自身的信息。行话在职场盛行,是因为它满足了许多基本需求,部分情况下还能实现准确高效的沟通,例如航空调度员说话时用语音字母代替字母(比如把“AB12”说成“Alpha Bravo 12”)就是为了保证准确。行话还可以加强对话双方共同的身份认知,进而建立社会连结,例如谷歌会在新员工入职时帮助他们学习“谷歌用语”。行话也是一种语言工具,人们会有意无意地用行话来表明自己属于某个专业社群,比如用“墨水棒”这个词代替“钢笔”可能说明现在或曾经在美国军队待过。我们在研究中考察了使用行话的另一个动机:不安全感和在自己行业中获得一定地位的渴望。研究表明,地位可以带来影响力、物质利益和心理幸福感,反之则会让人容易遭遇不幸。没有地位的人往往会试图夸大自己实际的地位。他们可能会夸耀自己的成就,或强调自己属于有声望的团体。举例来说,学术界地位较低的人更会在电子邮件署名里写上“博士”头衔。研究还表明,对自己的地位感到不安的人会在别人能看到的高级消费品上花更多的钱,但不会花很多钱购买别人看不见的产品。在此基础上,我们探讨了职业地位较低的人是否会在工作中使用更多行话。我们特别关注职业地位(而不是常用的社会经济地位),因为每个行业内部都有职业地位较高和较低的成员。经过一系列研究,我们确认了行话有时就像一个尊贵的头衔、一个显眼的奖杯或一块价格昂贵的名牌手表,是人们向别人炫耀自己地位的工具。在一项研究中,我们请MBA学员想象自己是在创业大赛中争取风投资金的创业者,让他们在两套展示中选择一套描述自己的公司。两套展示内容相同,但其中一套用了很多商业行话(“杠杆”、“竞争优势”、“去中介化”等等)。随后我们告诉参与者,与他们竞争的是成功的MBA校友(这种情况下参与者处于地位较低的状态)、其他MBA学员(地位相当)或本科生(参与者地位较高)。总体而言,参与者地位较低时明显更倾向于选择含有更多行话的展示。为探究原因,我们将另一组参与者置于地位有差距的学术情景之下,让他们扮演即将在大会上发表成果的研究者,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这一次,我们让参与者解释自己的选择。地位较低的参与者依然倾向于使用更多行话,解释的重点是希望看起来体面。地位较高的参与者则更关注表达的效率和是否清晰易懂。换句话说,地位较低的参与者使用更多行话,是因为他们一门心思想着别人会怎么看待自己。为了在现实中测试地位和使用行话之间的关系,我们研究了美国排名前200的大学(排名根据《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大学排行榜),考察排名较低的大学出身的学生是否会使用更多的学术行话。我们收集了超过6.4万篇学位论文,分析论文标题中行话的数量。衡量学术行话的标准是语言复杂性(“易读性”)和缩略词的使用数量。与之前的实验成果一致,我们发现排名较低学校出身的作者在论文标题中使用的行话平均数量比排名较高学校的作者更多,控制了论文主题和长度之后这个结果依然不变。行话可能产生许多有益的效果,从改善沟通到群体连结、彰显所属群体,但也有一定的代价,例如会让群体之外的人感到难以交流,从而不再关注。一些行业和职能专门就是为了在专业群体和客户之间做解说而存在的。行话会让人感到自己被排斥,而且听起来可能毫无意义、被当作废话。我们在后续研究中还发现,行话可能会损害说话者的形象,受众往往觉得使用行话的人另有图谋,不怎么讨人喜欢。如果你担心以上的潜在负面影响,可以参考下面的四个步骤:确定使用行话的限度首先要了解具体情况,确定行话在这种情况下有益还是有害。在重视信誉和正式的场合,使用行话可能有益,比如在销售场景中使用行话会让客户相信你是专家。如果需要的是广大受众的理解和支持,大量使用行话可能会适得其反。如果受众的行业、职位或经验水平不同,被误解的可能性就更大。你首先要明白在何种场合下不宜大量使用行话。自我检查想一想,表达同一个意思有没有更简单的说法,受众是否都能理解你所用的行话。我们的研究表明,以显眼的方式提醒员工注意“易懂”的重要性,可以减少他们使用行话的频率。一些公司甚至将“若非必要不用行话”、“清晰沟通”正式写进了价值主张。还有,至少要在开头一并给出行话及其解释,这样可以在表明专业性的同时让受众理解你要表达的意思。 从高层开始如果想在组织中减少不必要的行话,要从高层的沟通着手。地位较低的员工使用行话,正是因为行话与地位相联系,因此关键是要打破这种联系。高管层沟通时使用清晰明确的语言,可以定下基调。尤其有用的方法是在公司活动上开创先例,这样会对日常沟通用语产生影响。新员工入职培训也是强调沟通方式的好机会。不过要注意,语言跟公司文化的其他方面一样,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改变。推广我们通过实验证明了你也许早就察觉到的事:人们使用术语,不仅是为了交流,也是为了炫耀。在其他研究里,我们发现大量使用术语可能让你显得居心叵测、招致反感。让别人知道你或你的组织不提倡大量使用行话,可以清晰地表明你对自己的能力很自信,希望获得的是别人的理解而不是炫耀自己。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在股东会议上频繁采用这种方法,说他的沟通方法是让自己不太关注商业的两个姐妹也能理解。强调自己是为了便于理解而采用这种沟通方式,会让受众更信赖你和你的组织。关于职业地位的忧虑会让人们使用更多的行话,不过还是可以培养一种倡导清晰沟通的文化,减少不必要的行话带来的负面影响。
听说过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这类黑话,那么你听过互联网黑话吗?那么什么是互联网黑话呢?我们做一个简短的模拟对话:-“我们接下来将在几号几点在XX发布什么内容,会用到XX社交媒体账号……”-“我觉得你没有想清楚这个策划。”-“我们先开篇预热,拉高期待值……然后借势发酵,引起围观,为营销赋能……”-“对呀,你看这就清晰多了。”这种好好的话不能正常说,非要弄一些看起来高大上的词汇来表达意思,就是当前被热议的互联网黑话现象的真实写照。那么那些互联网黑话最受网友欢迎呢?我们选择了“互联网黑话”话题中经常提到的一些词组(流量、布局、赋能、风口、抓手、闭环、顶层设计、打法、新零售、组合拳、推手、链路、矩阵式)做一个数据研究。从下图可以看到近三个月来,这些词提及量在十万级到千万级不等,说明使用次数不少。其中“流量”、“布局”的提及量相对其他词高出一个量级,也侧面说明这两个词是比较出圈的。对于互联网黑话,大家的态度不一,有人认为这是企业文化和互联网精神的一种体现,让职场小白快速成长为老手,甚至互联网人也在不断创造和强化黑话。网友2migrant表示,“语言一直是权力的体现,不管是互联网黑话还是其他,加入一个语言体系就和像进入某种体系的投名状,语言背后的逻辑再潜移默化个体的思维,化成乌央央一片。”也有人认为这只是故作深沉、“不说人话”,实际上毫无意义,徒增沟通成本。而且互联网黑话还引发了模因传播,部分网友根据黑话创作了一些令人捧腹的内容来嘲讽黑话泛滥的现象,称之为“新八股文”,吐槽“和小学生用字母缩写有何区别”。从识微商情舆情监测系统显示数据来看,互联网黑话成为热议话题之后,负面情绪占比出现了较大的增长,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人们对互联网黑话的泛滥颇有微词。你是怎么看待互联网黑话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