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溴水(1)不褪色饱和烃、芳香烃以及饱和烃的衍生物遇溴水,不褪色。如:(2)褪色醛类、含有碳碳双键或叁键的烃及烃的衍生物可以使溴水褪色。如:(3)产生沉淀苯酚遇到溴水,产生白色沉淀。2.酸性高锰酸钾溶液(1)不褪色饱和烃、极少数的芳香烃,如苯、萘等,以及饱和烃的衍生物都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如:(2)褪色醛类、含碳碳双键或叁键的烃及烃的衍生物、多大多数的芳香烃都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3.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含有醛基的有机物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反应,出现砖红色沉淀。4.银氨溶液醛类、甲酸、甲醛盐、甲酸酯、葡萄糖等含有醛基的有机物与银氨溶液反应有银镜生成。5.金属钠醇类、苯酚以及含有羧基的有机物与金属钠反应可以放出氢气。6.指示剂含有羧基的酸性有机物,以及羧酸盐、苯酚钠以及醇钠等碱性有机物可以使酸碱指示剂变色。7.显色反应(1)苯酚遇氯化铁溶液,显紫色。(2)黄蛋白实验,即浓硝酸遇含苯环的蛋白质显黄色。
从天然资源中提取有机物成分,首先得到的是含有有机物的粗品。在工厂生产、实验室合成的有机化合物也不可能直接得到纯净物,得到的往往是混有未参加反应的原料,或反应副产物等的粗品。因此,必须经过分离、提纯才能得到纯品。如果要鉴定和研究未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必须得到更纯净的有机物。下面是研究有机化合物一般要经过的几个基本步骤在高中阶段,波谱分析一般有质谱法,红外光谱法,核磁共振氢谱等三种方法。其中,质谱法和红外光谱法要求比较简单,核磁共振氢谱要求相对较高!一.质谱法原理:用高能电子流等轰击样品分子,使该分子失去电子变成带正电荷的分子离子和碎片离子。不同离子具有不同的质量,质量不同的粒子在磁场作用下达到检测器的时间有差异,其结果被记录为质谱图。离子的质荷比越大,达到检测器需要的时间最长,当“质”为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荷”为一个单位电荷时,质荷比的最大值即为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高中只需要掌握:质谱图中最右边的数据就是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有机物相对分子量为88二.红外光谱法原理:由于有机物中组成化学键、官能团的原子处于不断振动状态,且振动频率与红外光的振动频率相当。所以,当用红外线照射有机物分子时,分子中的化学键、官能团可发生振动吸收,不同的化学键、官能团吸收频率不同,在红外光谱图中将处于不同位置。因此,我们就可以根据红外光谱图,推知有机物含有哪些化学键、官能团,以确定有机物的结构。乙醇的红外光谱乙酸乙酯的红外光谱三.核磁共振氢谱原理: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等效氢原子)因产生共振时吸收的频率不同,被核磁共振仪记录下来的吸收峰的面积不同。所以,可以从核磁共振谱图上推知氢原子的类型及数目。吸收峰数目=氢原子类型不同吸收峰的面积之比(强度之比)=不同氢原子的个数之比乙醇核磁共振氢谱和红外谱图图谱题解题方法总结:1、首先应掌握好三种谱图的作用、读谱方法。2、必须尽快熟悉有机物的类别及其官能团。3、根据图谱获取的信息,按碳四价的原则对官能团、基团进行合理的拼接。4、得出结构(简)式后,再与谱图提供信息对照检查,主要为相对分子质量、官能团、基团的类别是否吻合。
《有机化学基础》选修5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1.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2.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重点,难点)3.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重点,难点)4.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分析:这章是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这一章的加深学习。这章重难点是官能团的性质,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同分异构体的判断,有机化学反应的现象,条件,产物等。第二章:烃和卤代烃1. 脂肪烃(重点,难点)2. 芳香烃(重点,难点)3. 卤代烃(重点,难点)分析:对于这一章的学习我们应该知道:1、以烷、烯、炔和芳香烃的代表物为例,比较它们在组成、结构和性质上的差异。2、了解卤代烃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以及它们与其他有机物的相互联系。3了解加成反应、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以及反应发生的条件和相关反应方程式。 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1. 醇酚(重点,难点) 2. 醛(重点,难点) 3. 羧酸 酯(重点,难点) 4. 有机合成 分析:这章主要介绍烃的几种含氧衍生物,了解醇、酚、醛、羧酸、酯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以及它们的相互联系。官能团之间的相互转化以及转化的反应方程式。结合实际了解某些有机物对环境和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关注有机化合物的安全使用问题。第四章: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 1. 油脂2. 糖类3. 蛋白质和核酸分析:1.了解糖类的组成和性质特点,能举例说明糖类在食品加工和生物能源开发上的应用。2.了解氨基酸的组成、结构特点和主要性质。了解氨基酸和人体健康的关系。3.了解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4.了解化学科学在生命科学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第五章: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1.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2. 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3. 功能高分子材料分析:了解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性质和合成的基本方法。了解高分子材料的功能和应用。
学过化学的同学都知道,一般物质的制备都在实验题中出,是必考内容,而气体制备的探究性实验越来越作为化学考察的热点。因此,掌握常见气体的制备和检验方法,对于提高解题效率大有帮助!高考中化学实验的考查约占整个化学试题分值的三分之一,而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知识是历年高考的热点,在试题中频繁出现,其中选择题重点考查判断气密性检验、净化、收集、尾气吸收装置或操作的正误,非选择题重点考查气密性检验的方法、净化气体选用的试剂、仪器的连接顺序 、误差分析 、有关的化学计算等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知识,同学们极易忽视或混淆。为了同学们能透彻掌握这块知识点,我给同学们整理了高中化学常考的物质制备知识,含制取装置图、操作步骤及化学方程式,可以对其进行归类比较,便于考试时复习,完整资料可关注后私信我【物质制备】就可以了,依旧无偿分享,我是一点也不小气的小器,今天依旧是爱你的一天~#高中化学#
1.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 )A.存在主义教学思想B.要素主义教学思想C.实用主义教学思想D.永恒主义教学思想2.在17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 )A.英国的洛克B.捷克的夸美纽斯C.法国的利托尔诺D.德国的福禄培尔3. 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能力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C.教育活动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D.教育活动完全受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4.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的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此研究方法是()A.观察法B.读书法C.文献法D.行动研究法5.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 )A.认识活动B.教师教的活动C.学生学的活动D.课堂活动6.师范学校的出现,与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从时间上来( )。A.是同时的B.师范学校早C.教师成为独立的社会职业时间早D.说不清楚7.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 )。A.儿童中心论的代表B.教师中心论的代表C.劳动教育中心论的代表D.活动统一论的代表8.在1951年提出“范例教学”主张是( )。A.赫尔巴特B.瓦根舍因C.怀海德D.克伯屈9.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动主义》一书中写到:“给我一打健康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环境...."这是( )。A.遗传决定论的观点B.环境决定论的观点C.家庭决定论的观点D.儿童决定论观点10.结构主义教学理论的代表是( )。A.杜威B.怀海德C.布鲁纳D.克伯屈11.班主任工作中班级管理的中心工作是( )。A.确立集体的奋斗目标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C.了解和研究学生D.选拔和培养积极分子12.有效地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是( )。A.教育方针B.教育目的C.教育制度D.教学原则13.衡量和评价教育质量和规格要求的根本标准是( )。A.教育目的B.教学计划C.教育原则D.教学大纲14. 学生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要求教育要坚持( )。A.全面发展B.循序渐进C.因材施教D.统一要求15.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B.上课C.辅导D.成绩评定16.说课是一种教研活动,它的本质是( )。A.就是实际意义上的上课B.是一种上课模拟训练C.将自己的教学设计告知听者D.向别人呈现自己的教学现象17.学校德育的基本途径是( )。A.学科教学B.团队工作C.课外活动D.班主任工作18.教学的首要任务是( )。A.发展学生的智力B.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C.培养学生的个性心理D.使学生掌握文化基础知识,形成基础技能、技巧19. 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A.社会生产力B.政治经济制度C.文化D.意识形态20.( )被人们看作是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开始。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B.洛克的《教育漫话》C.卢梭的《爱弥儿》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21. 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如只看到学生差的地方,认为无可救药,那就违背了( )原则。A.统一要求与实际出发相结合B.对学生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C.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D.发扬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22.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有( )。A.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检查与测评B.复习、导入、组织教学、新授课、复习、巩固、布置作业C.备课、上课、巩固知识、辅导、答疑、布置课外作业D.上课、巩固、新知识、布置作业、学业成绩评定、个别辅导23.教师把实物教具呈示给学生看,或者向学生做示范性实验,使学生通过直观感知,从而获得知识的方法,叫做( )。A.参观法B.实验法C.演示法D.练习法24. 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A.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B.开发学生的智力C.组织和管理班集体D.道德引导25.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成为科学,并把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上的教育学家是( )。A.卢梭B.夸美纽斯C.康德D.赫尔巴特26. 决定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的是( )。A.科学技术B.政治经济制度C.文化D.生产力27. 中国古代的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 )。A.孔子B.荀子C.孟子D.墨子28.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 )。A.弗洛伊德B.威尔逊C.格赛尔D.皮亚杰29. 在教育教学中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办法,这是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B.阶段性C.互补性D.差异性30.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A.遗传素质B.环境C.个体主观能动性D.教育31. 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 )。A.高水平的智力B.全面发展C.健康体魄D.创新精神32. 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 )。A.系统化B.专门化C.复杂化D.多样化33.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A.内容改革B.方法改革C.课程改革D.思想改革34. 在西方,最早提出“课程”一词的教育家是( )。A.洛克B.斯宾塞C.赫尔巴特D.卢梭35.教学计划的中心问题是( )。A.开哪些科目B.各门学科开设的顺序C.各学科的教学时间D.各科的教学方法36. 教学在学校整个教育系统中居于( )。A.基础地位B.中心地位C.主要地位D.重要地位37. 主张“一切知识都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教育家是( )。A.赫尔巴特B.杜威C.凯洛夫D.夸美纽斯38.在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中,居于中心环节的是( )。A.引起学习动机B.领会知识C.巩固知识D.运用知识39. 教师上课必要的补充主要是通过( )。A.布置作业B.检查作业C.课外辅导D.课后练习40.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称为测量的( )。A.信度B.难度C.区分度D.效度41.我国最早采用的班级授课制是在( )。A.1856年B.1860年C.1862年D.1866年42.实施德育的最基本的途径是( )。A.政治课和其他学科教学B.课外校外活动C.劳动活动D.共青团活动43.率先使用“班级”一词的是( )。A.埃拉斯莫斯B.夸美纽斯C.洛克D.卢梭44. 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管理方式属于( )。A.常规管理B.目标管理C.平行管理D.民主管理45.形式训练说涉及的迁移本质是( )。A.正迁移B.负迁移C.特殊迁移D.一般迁移46.一般地说,学习程度在( )时,记忆效果最好。A.100%B.125%C.150%D.200%47.“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属于( )。A.迁移B.定势C.想象D.感染48.“望梅生津”是( )的表现形式。A.条件反射B.第一信号系统C.第二信号系统D.非条件反射49.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这是感觉的( )。A.对比B.适应C.相互作用D.联觉50.记忆容量在7±2个组块的记忆是( )。A.瞬间记忆B.短时记忆C.长时记忆D.形象记忆51.一个较大的学习内容。首尾部分记忆效果好,中间部分遗忘较多,这是因为( )因素的干扰。A.消退和干扰的抑制B.倒摄和干扰的抑制C.前摄和消退的抑制D.前摄和倒摄的抑制52.教师用红笔批改作业。这是运用知觉的( )。A.整体性B.理解性C.选择性D.恒常性53.“人逢喜事精神爽”这种现象属于( )。A.心境B.激情C.应激D.热情54. 一个四岁的儿童,通过了5岁组的智力测验题目,其智商是( )。A.80B.100C.115D.12555.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 )。A.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B.转变旧的学习方式C.倡导建构的学习D.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参考答案1.C杜威是美国早期机能主义心理学的重要代表,著名的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和心理学家。杜威从实用主义经验论和机能心理学出发,杜威批判了传统的学校教育,并就教育本质提出了他的基本观点,“教育即生活”和“学校即社会”。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实用主义教学思想,C项正确。A项:存在主义,最早是法国的马塞尔提出存在主义,海德格尔创立存在主义思想流派,将其发扬光大,索伦·克尔凯郭尔是存在主义思想的先驱,雅斯贝尔斯、让·保罗·萨特、弗里德里希是存在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B项:要素主义又称传统主义教育、保守主义教育。早期主要代表人物有W.C.巴格莱、I.L.坎德尔、R.芬尼和T.布里格斯等。D项:永恒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赫钦斯、艾德勒、马里坦等人。故正确答案为C。2.B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他的代表作《大教学论》中对班级授课制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B项正确A:英国的洛克提出了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强调外部环境因素尤其是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的重要作用。排除C项:法国的利托尔诺是教育的生物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排除D项:德国的福禄培尔发明了恩物,是现代学前教育的鼻祖,确定了游戏与作业为幼儿教育的重要活动方式等,大大推动了学前教育的发展。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3.C儿童从出生到成人,他们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过程,具有一定的顺序性。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性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C项正确。A项:学生不只有机械记忆,还可以进行意义记忆,表述错误,排除。B项:教师的知识能力虽然是不一样的,但这种特性决定不了教育的循序渐进,排除。D项:教育活动并不是完全受人的遗传素质制约,遗传只是提供了物质基础。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4.D行动研究是教师和研究人员针对实践中的问题,综合运用各种有效方法,以改进教育工作为目的的教育研究活动。题干表述的方法属于行动研究法,D项正确。A项:观察法,是指在教育过程中,研究者通过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的科学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和描述个体某种心理活动的表现或行为变化,从而收集相关的研究资料。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在教育方法中,读书法即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参考书以获取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包括指导学生预习、复习、阅读参考书、自学教材等。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文献法也称历史文献法,就是搜集和分析研究各种现存的有关文献资料,从中选取信息,以达到某种调查研究目的的方法。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5.A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地学习和加速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全面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认识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A项正确。B、C两项: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作用的双边活动。表述均不完整,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教学活动可以延伸到课堂活动之外,从本质上而言,教学并非课堂活动。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6.C在奴隶社会,教师就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奴隶社会初期学校教育出现,在学校中专门负有教授之责的人员——教师便也随之出现。而1794年法国设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师范学校,开创了师范教育的先河。因此,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从时间上比师范学校出现得早。故正确答案为C。7.B赫尔巴特是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代表性的理论包括传统三中心理论(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四段教学法(明了、联想、系统、方法)等。《普通教育学》是赫尔巴特的重要著作,它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B项正确。杜威是儿童中心的代表人物。故正确答案为B。8.B瓦根舍因,德国教育实践家,范例教学法创始人。在1951年根据多年从事教学的经验,首先在物理和教学中提出:“范例教学”理论,并率先实践。他认为,要发展学生的能力,就应教给学生基本的知识,即基本概念、基本科学规律或知识结构,也就是所谓的“基本性”,要达到这一目的,就要改革教材,使学生借助精选过的材料,与“范例”接触,训练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A项:赫尔巴特是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代表性的理论包括传统三中心理论(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四段教学法(明了、联想、系统、方法)等。《普通教育学》是赫尔巴特的重要著作,它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C项:怀海德是英国数学家、哲学家和教育理论家。他与伯特兰·罗素合著的《数学原理》标志着人类逻辑思维的巨大进步,是永久性的伟大学术著作之一。同时也创立了20世纪最庞大的形而上学体系,是“过程哲学”的创始人。D项:克伯屈是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家。他一生致力于对杜威的教育哲学进行解释,使普通教师都能接受进步教育思想并付诸实践。他具体阐述了进步教育的学习理论,提出了设计教学法。故正确答案为B。9.B环境决定论是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初,西方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的观点之一。环境决定论者重视教育和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但是他们片面地强调和机械地看待环境或教育的作用,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完全是由环境决定的。华生是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他的观点:“给我一打健康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环境…."是典型的强调环境作用的观点。B项正确。A项:遗传决定论者片面强调遗传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是由先天的、不变的遗传所决定的,儿童心理发展过程就是这些先天遗传的自我发展和自我暴露的过程,与外界影响、教育无关,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包括格赛尔、威尔逊、霍尔、高尔顿、董仲舒等。与题干不符,排除。C、D两项:在心理学领域里,家庭决定论和儿童决定论并不常见,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10.C结构主义教学理论以结构主义教育理论及皮亚杰结构主义心理学为理论基础,对当代国际教学理论及实践有重要影响的教学理论。结构主义课程理论代表是布鲁纳,他深受结构主义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影响,他的教学理论无论从思想和内容上都与皮亚杰有密切关系。他的理论不仅提出了学(教)什么、什么时候学(教)、怎样教(学)等问题,而且在结构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对这些问题做了使人比较满意的回答,提出了基础学科早期学习,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广泛应用发现法等主张。C项正确。A项:杜威是美国早期机能主义心理学的重要代表,著名的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和心理学家。B项:怀海德是英国数学家、哲学家和教育理论家。提出文科、科学和技术课程并重,普通课程和专业课程兼顾的综合课程结构。D项:克伯屈是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家。他一生致力于对杜威的教育哲学进行解释,使普通教师都能接受进步教育思想并付诸实践。他具体阐述了进步教育的学习理论,提出了设计教学法。故正确答案为C。11.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班主任的工作目的和主要任务。B项正确。A、D两项:确立集体的奋斗目标和选拔和培养积极分子都是组织和培养班级的具体环节,并非中心工作,排除。C项:了解和研究学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故正确答案为B12.D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它既指教师的教,也指学生的学,应贯彻于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和始终。它反映了人们对教学活动本质性特点和内在规律性的认识,是指导教学工作有效进行的指导性原理和行为准则。是有效地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D项正确。A项:教育方针是教育工作的宏观指导思想,是确定教育事业发展方向,指导整个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原则和行动纲领。并非有效地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排除B项: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产生怎样的结果。国家和社会教育机构、学生家长、教师等都对新一代寄予那样的期望,这些期望也可以理解为广义的教育目的。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才的总的要求。并非有效地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排除。C项: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实施教育的机构体系及其组织运行的规则。并非有效地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13.A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目的的评价功能,教育目的既为教育活动指明了方向,又为检查和评价教育活动的质量提供了衡量尺度和根本标准。A项正确。B项:教学计划,即课程计划,体现了国家对学校的统一要求,是编写各科课程标准和教材的主要依据。C项: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而制定的对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指导教学活动的一般原理。D项:教学大纲,即学科课程标准即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故正确答案为A。14.C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因此,学生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要求教育要坚持因材施教原则。C项正确。A项,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学生是有个体差异的,统一要求违背了因材施教原则,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15.B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包括: (1)备课;(2)上课;(3)课外作业的布置与反馈;(4)课外辅导;(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其中,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上课。故正确答案为B。16.C说课就是教师口头表述具体课题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也就是授课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教研人员,讲述自己的教学设计,然后由听者评说,达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的一种教学研究和师资培训的活动。说课是将自己的教学设计告知听者,不是实际的上课,也不是教学现象,上课的模拟训练是试讲。故正确答案为C。17.A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主,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组织形式,教学具有教育性。思想品德与其他学科教学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A项正确。B、C、D三项均是德育的途径,但不是最基本的。故正确答案为A。18.D选项所列出的都是教育的任务,但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教学的基本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故正确答案为D。19.A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一个国家教育的领导权以及受教育的对象,决定教育性质。但根本因素是生产力。A项正确。故正确答案为A。20.A夸美纽斯于1632年出版的《大教学论》重点阐释了教学理论问题,标志着教育学开始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A项正确。B项:《教育漫话》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将教育分为体育、德育、智育三部分,并作了详细论述。它强调环境与教育的巨大作用,强调在体魄与德行方面进行刻苦锻炼。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爱弥儿》中体现的卢梭教育思想被称为教育史上的“哥白尼式的革命”。 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普通教育学》(1806)被公认为是第一部具有科学体系的教育学著作。标志着教育学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与题干不符,排除。本项属于易混淆项,注意区分。故正确答案为A。21.D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品德上的消极因素,实现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化。这就要求教师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不能只看到学生的缺点,还要看到学生的优点。只看到学生差的地方,认为无可救药,违背了发扬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的原则,D项正确。A项:统一要求与实际出发相结合,国家规定的统一要求要在每个学生身上实现,就必须从他们的个别实际出发。另一方面,国家所规定的统一要求,又是反映了青年学生发展的共同规律。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既要尊重信任学生,又要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把严和爱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教育者的合理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既要正面引导,说服教育,启发自觉,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内在动力,又要辅之以必要的纪律约束,并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22.A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包括:(1)备课;(2)上课;(3)课外作业的布置与反馈;(4)课外辅导;(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故正确答案为A。23.C演示法是指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题干表述的方法为演示法,C项正确。A项:参观法是教师根据教学实验需要,组织和指导学生到实地直接观察客观事物,从而获得知识的教学方法。参观法能使学生获得丰富感性知识,加强理论和实际联系,提高兴趣,发展能力,培养积极情感。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通过条件控制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知识的方法。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练习的种类很多。与题干不符,排除。注意区分:呈现教具或做实验的主体是教师,就是演示法,如果操作的主体是学生则为实验法。故正确答案为C。24.A四个选项的内容都属于教师的工作任务,但从“根本”的角度而言,教师的根本任务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B、C、D三项表述的都是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服务的。故正确答案为A。25.D赫尔巴特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认为应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基础上,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D项正确。A项:卢梭是十八世纪法国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家。他在其著作《爱弥尔》中详尽阐释了他的自然教育观,提出了“教育适应自然原则”。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康德首个把“教育学”列为大学课程的。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夸美纽斯是捷克教育家,他所著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开端。故正确答案为D。26.D社会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规模和速度,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水平影响教育质量和教育者数量、教育观念和技术,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一个国家教育的领导权以及受教育的对象,是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D项正确。故正确答案为D。27.C内发论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孟子可是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万物皆备于我心,人的本性就是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端,这是仁、义、礼、智四种品性的根源,人只要善于修身养性,向内寻求,这些品质就能得到发展。C项正确。与内发论相对的是外铄论,基本观点是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如环境的刺激或要求,以及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荀子是中国古代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故正确答案为C。28.C美国心理学家格赛尔认为人的发展是自身生理成熟的结果。成熟机制决定人的发展。C项正确。A项: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它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威尔逊把“基因复制”看作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是主动的,儿童的行为是先天的遗传结构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29.B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包括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个别差异性和互补性。阶段性是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一刀切”“一锅煮”违背了人的发展的阶段性,没有考虑到不同时期儿童的不同任务。B项正确。A项: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是指儿童从出生到成人,他们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过程,具有一定的顺序性,体现在身体和心理的发展两个方面。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身心发展的互补性是指反映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指身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时,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互补性也存在于生理机能与心理机能之间。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身心发展的差异性是指每个人的发展往往是千差万别的。教师应该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做到因材施教。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特别提醒】(1)如果题干中的表述为:在同一个班级内,老师在面对不同的学生时,采用了“一刀切”“一锅煮”,那么是没有考虑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2)如果题干中只出现“一刀切”“一锅煮”则选阶段性30.C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其身心发展的动力,只有外部环境的客观要求转化为个体自身的需要,才能发挥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特点、广度和深度,主要取决于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的高低。在个体的发展过程中,人不仅能反映客观环境,而且也能改造客观环境以促进自身的发展。因此,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成人的发展从潜在到现实的决定性因素。C项正确。A项:遗传素质为个体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起到了前提作用。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环境对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不是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教育对人的发展起到了主导作用。但不是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31.D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A、B、C三项:发展智力是智育的要求,素质教育的特征是全面发展,健康的体魄是体育的要求。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32.D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是教师职业角色的多样化。教师承担着传道者角色;授业、解惑者角色;示范者角色;管理者角色;朋友角色;研究者角色等,D项正确。A、B、C三项:教育教学工作的系统性决定了教师劳动的系统性,复杂性是教师劳动的特点,专门化是教师职业的特点,而不是教师职业角色的特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33.C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基础,课程改革是当代教育改革的核心。课程改革核心目标即课程功能的转变,即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即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打破传统的基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取向的过于狭窄的课程定位,而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故正确答案为C。34.B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斯宾塞与1859年发表的一篇著名文章《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中最早提出课程一词。B项正确。A项:英国的洛克提出了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强调外部环境因素尤其是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的重要作用。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赫尔巴特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认为应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卢梭把一个人受的全部教育分为三类:自然的教育、人的教育和事物的教育。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35.A本题考查课程计划的构成。教学计划又称课程计划,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具体规定了教学科目的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安排、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其中,开设哪些科目是课程计划的中心问题。A 项正确。B项:除了规定各门学科开设的顺序以外,还包括课时安排、学周安排和学年安排。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各门学科的教学时间“即课时分配。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各门学科的教学方法”是课程标准当中的具体规定。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36.B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地学习和加速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全面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居于中心的地位。故正确答案为B。37.D夸美纽斯强调直观性教学原则,主张“一切知识都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D项正确。A项:赫尔巴特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认为应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基础上,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杜威是美国早期机能主义心理学的重要代表,著名的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和心理学家。杜威从实用主义经验论和机能心理学出发,杜威批判了传统的学校教育,并就教育本质提出了他的基本观点,“教育即生活”和“学校即社会”。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1939年,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明确提出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编写 《教育学》的目标。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38.B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包括引起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其中领会知识是中心环节,一节课最主要的时间就是学生领会掌握知识。故正确答案为B。39.C课外辅导是适应学生个别差异,贯彻因材施教的重要措施,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是教学工作的必要环节之一。辅导的方式有:指导学生课外作业;解答学生学习中的疑难;给基础差的学生补课;给成绩优异的学生个别辅导等。故正确答案为C。40.D本题考查的是对测量的理解。测验的效度是指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D项正确。A项:测验的信度又称测验的可靠度,是指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以及一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准确性程度。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测验的难度是指测验包含的试题难易程度,并非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测验的区分度是指测验对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即具有区分不同水平考生的能力。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41.C在晚清洋务运动中,成立于1862年的京师同文馆最早采用班级这一学校教育的组织形式。故正确答案为C。42.A德育途径是教育者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时所选用的渠道。学校德育教育的途径主要有:政治课及其他各科教学;班级德育工作;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劳动与社会实践;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工作等,教学是实施多方面教育的基本途径,也是进行德育的主要途径。因此,实施德育的最基本的途径是政治课和其他学科教学,A项正确。故正确答案为A。43.A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埃拉斯莫斯。A项正确。B项:夸美纽斯是捷克教育家,于1632年出版的《大教学论》重点阐释了教学理论问题,标志着教育学开始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大教学论》对班级授课制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C项:英国的洛克提出了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强调外部环境因素尤其是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的重要作用。D项:卢梭的代表作是《爱弥儿》,其中体现的教育思想是——自然主义。他降低书面知识的重要性,建议孩子的情感教育先于理性教育。他尤为强调通过个人经验来学习。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44.D民主管理强调每个人都是班级管理的主人,发挥每个人的主人翁精神,共同承担责任。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管理方式属于民主管理,D项正确。A项:班级常规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班级的规章制度是学生学习、工作,生活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它具有管理、控制和教育的作用。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班级目标管理是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动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班级平行管理是指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与题意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45.D本题考查的是迁移。形式训练说认为各种官能可以像肌肉一样通过练习增强力量(能力)。这种能力在各种活动中都能发挥效用。可以通俗理解为人具备了一般能力,就可以完成很多具体的活动。一般迁移是指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迁移到另一种学习当中去。形式训练说涉及的迁移本质是一般迁移。D 项正确。A、B 两项:根据迁移的性质和结果,可以把迁移分为正迁移、负迁移和零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叫正迁移,就是使两种学习之间相互促进。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消极的影响叫负迁移,也就是两种学习之间相互干扰。两种学习之间不产生影响叫零迁移。与题干不符,排除。C 项:特殊迁移又称具体迁移,是指学习迁移发生时,学习者原有的经验组成要素及其结构没有变化,只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要素重新组合并移用到另一种学习中。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46.C本题考查的是对学习程度的理解。过度学习是指在“记得”“学会”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些学习时间,使得对学习材料的掌握达到更高的程度。一般来说,学习程度以150%为佳,其效应也最大。超过150%,会因学习疲劳而发生“报酬递减”现象,学习的效果就会逐渐下降,出现注意分散、厌倦、疲劳等消极效应。C项正确。A、B、C 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47.A学习活动总是建立在已有的知识经验之上,这种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不断地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迁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等都属于迁移。A项正确。B项:思维定势有时也称定势,是指由先前的活动所形成并影响后继活动趋势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通常表现为以最熟悉的方式做出反应或者解决问题。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想象是在头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心理上的感染是通过某种方式引起他人相同的情绪和行动。它实质上是情绪的传递与交流,在互动中具有很大的作用。与题意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48.B本题考查的是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外界刺激与有机体反应之间建立起来的暂时神经联系。根据信号系统的性质来划分,条件反射又可分为第一信号系统的反射和第二信号系统的反射。第一信号系统是以具体事物为条件刺激建立的条件反射。第二信号系统是以词语为条件刺激建立的条件反射,是人所特有的。“望梅生津”属于条件反射,但 A 项并非最佳选项,望梅生津是直接可感知的,属于第一信号系统,B项是最佳答案。如果是“谈”梅止渴便属于第二信号系统。C、D 两项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49.B本题考查的是对感觉的理解。感觉的适应是指相同的刺激物持续地作用于某一特定感受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可引起感受性的提高,也可以引起感受性的降低。“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的意思是就像待在种植芝兰散满香气的屋子里一样,时间长了便闻不到香味。体现了感觉的适应。B项正确。A项:感觉的对比是指两种不同的刺激物作用于一种感受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可以分为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是指对某种刺激物的感受性因其他感受器受到刺激而发生变化的现象。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联觉是指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它是感觉相互作用的另一种表现。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50.B本题考查的是对记忆的理解。短时记忆的容量又称短时记忆的广度,是7±2个组块,即5~9个组块。B项正确。A项:瞬时记忆的容量很大但时间很短。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长时记忆的容量无限,时间在1分钟以上,甚至终生。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形象记忆又称“表象记忆”,它是直接对客观事物的形状、大小、体积、颜色、声音、气味、滋味、软硬、温冷等具体形象和外貌的记忆,直观形象性是其显著的特点。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51.D倒摄抑制指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当先前学习的记忆内容,随着时间的流逝,受到其他活动或刺激的影响,记忆力逐渐减弱的现象,就称之为“倒摄抑制”。前摄抑制指之前学习过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以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消退抑制是指在条件反射形成后,如果反复应用条件刺激而不予非条件刺激强化时,已形成的条件反射就会逐渐减弱,直至消失的现象。题干中,首尾部分记忆效果好,中间部分遗忘较多,是受到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的共同作用。故正确答案为D。52.C知觉选择性是指个体根据自己的需要与兴趣,有目的地把某些刺激信息或刺激的某些方面作为知觉对象而把其他事物作为背景进行组织加工的过程。红色字体能从背景色中突出出来,运用了知觉的选择性。C项正确。A项:知觉的整体性是指我们对客体的知觉总是以自己的过去经验来补充当时获得的感觉信息,使其形成具有一定结构的整体。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知觉的理解性是指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感知的事物进行加工处理,并用言语把它揭示出来的特性。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知觉的恒常性是指当距离、角度或光线的明暗在一定范围内发生了变化时,我们的直觉印象仍然不变。与题意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53.A本题考查的是情绪与情感的类型。根据情绪发生的强度和持续时间的不同,可以把情绪状态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三种。心境是一种微弱、平静和持久的情绪状态,“人逢喜事精神爽”的状态可以持续较长时间,是心境的体现。A 项正确。B 项: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性的、为时短促的情绪状态。这种情绪状态通常是由对个人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引起的。例如狂喜、愤怒、恐惧、绝望等。与题干不符,排除。C 项:应激是由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人在遇到危险而又紧张的情景时,必须集中自己的智慧和经验,动员自己的全部力量,迅速做出选择,采取有效行动。此时人的身心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即应激状态。与题干不符,排除。D 项:热情是指人参与活动或对待别人所表现出来的热烈、积极、主动、友好的情感或态度。不是情绪与情感的类型。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54.D智商是智力商数的简称,智商用英文IQ表示,其计算公式是:智力年龄/实际年龄*100。题干中的儿童,智力年龄是5,实际年龄是4,其智商=5/4*100=125.故正确答案为D。55.D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里的“一切”,指的是学校的所有教育教学方略的制订,方式方法的使用,都要建立在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之上;这里的“学生”是指学校里的每一位学生;这里的“发展”,指的是学校的教育教学及一切课外活动,都要把目标锁定在能够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之上,有利于学生在学校获得今后走向社会所需要的基本生存能力上。故正确答案为D。本文档由17河北文老师整理~~~
1 、(单选题)某市财政局向该市的卫生局发送的公文,属于( )。A.上行文B.下行文C.平行文D.越级文正确答案:C解析 本题考查行文规则。公文按照行文方向可分为上下平行文,向上/下平行级机关行文,称为上/下/平行文。题干中财政局与卫生局同为同级政府部门,级别一致故两者之间行文为平行文。因此本题选择C项。2 、(单选题)行政机关中,对于事情特别重要、情况特别紧急、已临近办结时限、需迅速传递办理的公文是( )。A.平急公文B.特急公文C.特提公文D.加急公文正确答案:B解析 内容至关重要并特殊紧急,已临近规定的办结时限,需随到随优先迅速传递处理的公文是特急件,故本题答案为B。3 、(单选题)批复的内容涉及的事项多属( )A.布置工作B.比较重要或紧急的问题C.需要传达的会议精神D.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正确答案:A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公文的基本知识。批复是上级机关答复下级请示事项时使用的一种公文。它的内容涉及面比较窄,除了直接回答所请示的事项以外,无需涉及其他问题。A选项批复是一种对工作的布置,当选。B选项比较重要或紧急的问题应当用请示。C选项需要传达的回忆精神一般用会议纪要。D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一般用通告。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4 、(单选题)“你省关于报请审批xx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请示收悉”,其中“悉”的含义是:A.熟悉B.详尽C.知晓D.悉数正确答案:C解析 本题考查公文处理。“收悉”一词在文件收发,信件往来等方面被大量使用,意思是收到并知悉的意思。因此,“悉”是知晓的意思。故C正确,当选。因此,选择C选项。5 、(单选题)批办是指对( )。A.请示报告的处理B.收文应如何办理所作的批示C.公文正本的复核意见D.发文稿的审核批示正确答案:B解析 本题考查公文处理。批办是在公文收文办理的过程当中的步骤,指的是由领导人对办理的文件进行批示的工作。因此,选项B选项。6 、(单选题)公文中的内容已确定,已履行法定生效程序的最后完成稿,称为( )。A.定稿B.副本C.正文D.草稿正确答案:A解析 本题属于公文概述题目。A项,定稿是经过对草稿的修改和审核,经负责人签发或经会议讨论通过的正式完成稿。定稿的内容一经确定,即具备正式公文的效用,是制作正式公文文本的标准依据,不经法定责任者的认可,任何人不得修改。符合题意,故正确,当选;B项,副本,是正本的复份或者复制本,在形式上与正本完全或部分相同,供抄送、传阅、存档备查只用。不符合题意,故错误,排除;C项,正文,是指公文的主体,用来表述公文的内容,属于公文的组成部分。不符合题意,故错误,排除;D项,草稿是指内容和文字表述都还未成熟的原始稿件。文件在定稿之前的历次文稿都称之为草稿,不属于正式文件。不符合题意,故错误,排除。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拓展正本,是根据定稿缮印的、用于向外发出的正式文本,具有标准规范的格式和生效标志,具有法定效力。7 、(单选题)下列公文属于上行文的是:A.《甲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决定》B.《乙省关于开展免费师范生培养工作的实施意见》C.《丙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改进土地征用工作的通知》D.《丁省关于呈请批准戊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请示》正确答案:D解析 本题考查上行文的公文文种。A项,决定,适用于会议讨论通过的重大决策事项,是属于下行文。下行文就是指上级领导机关或业务主管部门对所属的下级机关的一种行文。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意见,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意见是下行文,也可以是上行文,还可以是平行文。上行文,部门或部门联合向政府上报意见请求政府批转执行的情况比较常见,一般与“请示”结合起来使用。平行文,使用的比较少,一般与“函”结合起来使用。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通知,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通知是下行文,也可以是平行文。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请示,是适用于向上级请求指示、批准的公文。请示属于上行文。上行文是指下级机关或业务部门向所属上级领导机关或业务主管部门的一种行文。且与题意相符,当选。故本题选择D。8 、(单选题)在下列选项中,属于事务性文书的是( )A.命令、议案、决定、意见B.公告、通告、通知、通报、报告C.请示、批复、函、纪要D.计划、会议记录、总结、调查报告、简报正确答案:D解析 本题考查公文类别。事务性文书一般对某个事项做好充分的调查之后,用大量充实的文字材料进行论述、概括、总结的书面语言形式,主要包括计划、总结、典型材料、大事记、简报、调查报告。A项,命令,决定属于指令性文书,议案属于呈请性文书,意见属于指导性文书排除;B项,公告、通告属于公布性文书,通知、通报属于知照性文书,报告属于报请性文书,排除;C项,请示属于报请性文书,纪要属于记录性文书,排除;D项,全部属于事务性文书,当选。故本题选择D。9 、(单选题)秘书部门接收任何保密文件、资料,都要( )。A.用印并保管B.锁入保险柜C.查封并封存D.签收并登记正确答案:D解析 文秘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保密工作,秘密文件、资料一般为电子、纸面两种。电子资料文件应加锁并在离开时关闭电脑。纸面信息包括利用纸张、各种胶片等物质作为载体的文字、表格、图形等信息,做好纸面信息的安全,可采用下述方法:(1)、接收任何保密文件、资料等都要签收并登记;(2)、文件或其他纸面保密信息只发给或传阅到被授权的人员,并要签收;(3)、在传递保密文件或资料时,要放在文件夹、盒中携带,以防失密或散落丢失;(4)、所有保密的信息应归类在专用文件夹中,并清楚标明“机密”,保存在带锁的、防火的柜子里;(5)、离开办公室时,不把机密信息和文件留在办公桌上,应锁入抽屉或柜子,并锁好门窗;(6)、用邮电发送保密信息,信封要封口,并标记“秘密或保密”;(7)、为了确保安全,高密级信息可以由工作人员亲自送交收件人;(8)、复印完成后应将保密原件取走,不要留在玻璃板上;(9)、当传真保密信息时,须使用具有保密功能的技术设备或要求接收人等在传真机旁及时收取;(10)、极为重要且不常使用的纸面信息可以制成缩微胶片,保存到银行保险柜里;(11)、不再需要的保密文件要粉碎。据第一条可知,正确答案为D。因此本题正确选项为D。10 、(单选题)用于回复下级机关请示的公文文种是:A.指示B.批示C.批复D.命令正确答案:C解析 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本题选择C选项。11 、(单选题)述职报告的写作要求是( )。A.标题要清楚、内容要全面、语言要庄重、个性要鲜明、详略要得当B.标准要清楚、内容要客观、重点要突出、个性要鲜明、语言要庄重C.标准要清楚、内容要客观、重点要突出、个性要鲜明、语言要朴实D.标题要清楚、内容要客观、个性要鲜明、详略要得当、语言要庄重正确答案:B解析 述职报告的写作要求是:标准要淸楚、内容要客观,重点要突出、个性要鲜明,语言要庄重,故本题答案选B12 、(单选题)以下不属于公文发文办理环节的是( )。A.审核B.用印C.拟办D.签发正确答案:C解析 公文办理分为发文办理和收文办理。收文办理的一般程序为:签收、启封、登记,拟办、请办、批办、分发、承办,组织传阅、催办,处置办毕公文。发文办理的一般程序为:拟稿、会商、审核、签发,核发、登记、缮印、用印或签署,分装、发出,处置办毕公文。这一程序具有很强的确定性与不可逆性。拟办明显是收文办理的程序,故本题选C。13 、(单选题)下列关于公文标题说法不正确的是:A.标题中的文种选择不具有唯一性B.标题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组成C.标题中的发文机关名称,可使用全称或规范化简称D.在发文机关后通常用“关于”“对”等介词引出事由正确答案:A解析本题属于公文格式题目。A项,公文文种注重唯一性。根据《党政机关公文格式》规定,公文写作要求文种正确,格式规范。每一份公文只能选用一个文种,决不允许出现两个及以上文种并用的情况。故错误,当选;B项,根据《党政机关公文格式》规定,公文标题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组成。故正确,排除;C项,根据《党政机关公文格式》规定,发文机关标志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加“文件”二字组成,也可以使用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故正确,排除;D项,公文标题中常用的介词是“关于”“对”,以引出事由。故正确,排除。因此,选择A选项。14 、(多选题) 陈某是某行政单位的领导,其下属刘某交给他一份公文,需要他签批。则他签批公文时可使用的墨水有( )。A.纯红墨水B.碳素墨水C.蓝黑墨水D.纯蓝墨水正确答案:ABC解析 纯蓝墨水是属于有机染料墨水,虽色泽鲜艳,但字迹的坚牢性不如蓝黑墨水,其字迹容易褪色。为使审批和书写公文保存长久,公文签批不能用纯蓝墨水。纯红墨水和碳素墨水都可以用于公文签批,因此本题选择ABC。15 、(单选题)如无特殊说明,公文正文中文字的颜色均为( )。A.蓝色B.红色C.黑色D.绿色正确答案:C解析 本题属于公文格式题目。根据《党政机关公文格式》5.2.4条,对于文字的颜色的要求:如无特殊说明,公文中文字的颜色均为黑色。因此公文除了版头要求为红色字体外,其余一般均为黑色。因此,选择C选项。16 、(单选题)2017年6月9日是“国家档案日”,山西省档案局计划提前一个月发文,要求各市档案局和省直各单位档案部门组织开展系列宣传活动。这个文件宜选用的文种是( )。A.通知B.通告C.公告D.公报正确答案:A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公文文种的选择。A项,通知: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山西省档案局要求各单位组织开展宣传活动,希望他们执行,故A正确,当选。B项,通告: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通告偏重于告知,而通知偏重于执行,故B错误,排除。C项,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一般公告强调周知的范围在国内外,排除。D项,公报:适用于公布重要决定或者重大事项。侧重于告知,排除。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项。17 、(单选题)签发与核稿的次序正确的是( )。A.先核后签B.先核后签再核C.先签后核D.先签后核再签正确答案:A解析 签发工作必须“先核后签”需审核的公文不需审核完毕后再签发,而不得先签发在审核,以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公文有效。答案选A18 、(单选题)关于决定和决议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决定有较强的指令性,要求认真执行B.决议比较集中单一,多用于布置工作,提出要求C.决定必须通过会议表决通过,才能正式行文D.决议开头直接阐明缘由,无较强的讨论色彩正确答案:A解析 本题考查公文文种。A项,决定有较强的指令性,要求认真执行,说法正确,当选;B项,决议需经过会议讨论,一般内容偏于宏观,而布置工作偏于微观,说法错误,排除;C项,决议须经某一级机关或组织机构的法定会议对某一议题进行集体讨论,由法定多数表决通过,然后形成正式文件,并以会议的名义公布。而“决定”却不一定经过法定会议讨论通过的程序,说法错误,排除;D项,决议经过会议讨论产生,具有讨论色彩,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择A。19 、(单选题)为推动卫生应急工作依法、科学、规范开展,X省卫生计生委制订了《突发事件卫生应急预案管理办法》,拟印发给所属各市、县卫生计生委贯彻执行,应选择的文种是( )。A.公告B. 通告C.意见D.通知正确答案:D解析 本题属于公文文种题目。A项,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八条(五)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故错误,排除;B项,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八条(六)通告。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故错误,排除;C项,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八条(七)意见。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故错误,排除;D项,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八条(八)通知。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该《管理办法》拟印发给所属各市、县卫生计生委贯彻执行,应采取的文种是通知。故正确,当选。因此,选择D选项。20 、(单选题)在公文写作中,如有附件,关于附件格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正文下空一行左空两字标识“附件”二字B.“附件”二字后标全角冒号和附件名称C.如有多个附件,使用阿拉伯数字标注附件顺序号(如“附件:1.×××”)D.附件名称后要加标点符号正确答案:D解析 本题考查公文格式。D项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其他选项均正确,故选D。
欢迎关注“雄安学术”,后台为大家准备了90余款分析绘图软件,15种语言包及其他素材。欢迎来寻宝喲~完全精准的数学模型,可以完美解决定量指标的运算,然而数学工具并非万能的,面对大量的无法定量化的指标(如TA爱你的程度),精准的数学模型和工具顿时无法施展拳脚。如何完成定性指标的定量化分析,成为软科学与硬科学(自然科学)之间的研究论题。层次分析法(AHP),一言蔽之就是通过构建一套多层次的评价指标体系,完成对定性指标的定量化分析。层次分析法(AnalyticHierarchy Process,AHP)由美国运筹学家、匹兹堡大学教授SattyT.L.于二十世纪70年代提出,是一种将与决策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决策方法。常被运用于多目标、多准则、多要素、多层次的非结构化的复杂决策问题,特别是战略决策问题,可以较好地解决多要素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复杂系统的评价,具有十分广泛的实用性,是一种新型简洁化、实用化的研究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层次分析法经常和德尔菲法、百分权重法结合,用于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举个栗子:如TA爱你的程度,可以用联系你的频率、关心你的程度、为你付出时间、为你付出的购买力等因素。先对这几个指标进行权重赋值,随后结合你的TA这些指标相应的得分,进行权重*得分的乘积运算,并将所有要素进行加和,即可得到TA爱你的程度(指数,手动狗头·-·)1971年AHP首次应用于美国国防部研究“应急计划”,随后又开展了多项研究,奠定了AHP在定性研究领域的基础,1982年AHP在“中美能源、资源、环境”学术会议上被首次介绍到中国。喵博士结合相关研究现状,梳理了当前主要涉及领域应用如下:适宜性评价、环境保护措施评价、安全性评价、危化物危害性评价、城市应急灾害能力评价、空间格局安全性评价。同时,亦可用于指导消费者在生活领域决策提供一定指导,如购房影响因素评价、购车影响因素评价、专业选择与就业倾向评价等,均可以发挥其优秀的功效。如在居住区适宜性评价(如上图)时,根据既有研究成效,居住区园林景观适宜性评价可以划分为:绿化种植景观、道路景观、场所景观、硬质景观、水景景观和庇护性景观等六个一级指标(准则层),每个一级指标又可以细分为若干二级指标,以完成定性指标的定量化分析。基于层次分析法(AHP)先分解后综合的基本工作思路,先将要分析的要素进行层次化、步骤化,构建形成多层次分析评价模型,最终确定各层级指标的重要程度(权重),或优先次序。AHP把一个复杂的问题表示为一个有序的递阶层次结构,并通过主管判断和科学计算给出备选方案的优劣顺序(或权重)。简而言之,层次分析法人如其名,首先要构建合理的层次,其次要分析层次内部各因素的优劣。层次分析法的使用流程:1) 根据需求对目标层进行分解,如适宜性可以分解为6个一级指标;2) 建立层次结构图,及判断矩阵;3) 计算权重系数(主要基于德尔菲法,或曰专家打分,对各指标要素的权重进行赋值);4) 进行一致性检验(在AHP软件中可自行设定),若一致性指标CR<0.1,则满足研究需要,进入下一环节。不满足时则需要对各指标权重重新赋值(重新进行第三步分析);5) 层次总排序,选出最优方案。如在评价购房影响要素时,可以细分为房价要素、区位要素、户型要素、口碑要素等一级指标,并分别对各一级要素进行深度开发,构建相应的二级评价指标以完成对一级指标的评价。1)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将决策的目标(城市空间格局安全)、考虑的决策准则因素(空间结构安全、空间要素安全、空间环境安全)和决策对象按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分为最高层、中间层和最低层,绘出层次结构图(如下图,强迫症的患者有意见,在“雄安学术”公号文末留言啊~,获取宝贝啊)。2)构造判断矩阵在确定各层次各因素之间的权重时,如果只是定性的结果,则常常不容易被别人接受,因而Saaty等人提出:一致矩阵法,即:不把所有因素放在一起比较,而是两两相互比较。对比时采用相对尺度,以尽可能减少性质不同因素相互比较的困难,以提高准确度。由专家对同一层次内N个指标的相对重要性(两两因素之间)进行打分。相对重要性的比例标度取1-9之间。同时,对各同级指标的重要性评价时,存在三种标度范畴(如下图),根据研究需要自行选择。构建判断矩阵A(正交矩阵),用aij表示第i个因素相对于第j个因素的比较结果:3) 计算权重将矩阵A的各行向量进行几何平均(方根法),然后进行归一化,即得到各评价指标权重和特征向量W:4) 一致性检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所谓一致性是指判断思维的逻辑一致性。如当甲比丙是强烈重要,而乙比丙是稍微重要时,显然甲一定比乙重要。这就是判断思维的逻辑一致性,否则判断就会有矛盾。计算最大特征根λmax:计算一致性指标CI(Consistency Index)、随机一致性指标RI(Random Index)和一致性比例CR(Consistency Ratio):一般情况下,当CR<0.1时,即认为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否则需要对判断矩阵进行调整。5)层次排序层次排序,可分为层次单排序和层次总排序。所谓层次单排序是指,对于上一层某因素而言,本层次各因素的重要性的排序。层次总排序,确定某层所有因素对于总目标相对重要性的排序权值过程,称为层次总排序。这一过程是从最高层到最底层依次进行的。对于最高层而言,其层次单排序的结果也就是总排序的结果。1)构建评价结构一位顾客决定要买一套新住宅,经过初步调查研究确定了三套候选的房子A、B、C,问题是如何在这三套房子里选自一套较为满意的房子呢? 下面给出有关的数据和资料:将影响购买新房的因素归纳为4个标准:· 房子的地理位置及交通;· 房子的居住环境;· 房子结构、布局与设施;· 房子的每平方米建筑面积地单价(模型如下)。2)邀请专家(20-30名)打分对同一层次内4个指标的相对重要性(两两因素之间)进行打分。经过专家的打分,每个标准相对的权重,即标准的特征向量如下表。3)用规范列平均法求权重 第一步:先求出两两比较矩阵每一列的总和。 第二步:把两两比较矩阵的每一元素除以其相应列的总和,所得商所组成的新的矩阵称之为标准两两比较矩阵。 第三步:计算两两比较矩阵的每一行的平均值,这些平均值就是各方案在地理位置及交通方面的权重。我们称最后求得的行平均值为房子选择问题中地理位置及交通方面的特征向量。三个方案在其它三个方面的特征向量。每个标准相对的权重,即标准的特征向量。通过两两矩阵比较,可求得标准的特征向量如下:地理位置及交通:0.398居住环境:0.218结构布局设施:0.085每平米单价:0.2994)两两比较一致性检验两两比较矩阵的元素是通过两个因素比较得到的,而在很多这样的比较中,往往可能得到一些不一致性的结论。例如,当因素i、j、k的重要性很接近的时候,在两两比较时,可能得出i比j重要,j比k重要,而k又比i重要等矛盾的结论,这在因素的数目多的时候更容易发生。 第一步:由被检验的两两比较矩阵乘以其特征向量,所得的向量称之为赋权和向量。 第二步:每个赋权和向量的分量分别除以对应的特征向量的分量。1.803 / 0.593 =3.0401.034 / 0.341 =3.0320.197 / 0.066 =2.985 第三步:计算出第二步结果中的平均值,记为λmax。λmax = (3.040+3.032+2.985)/ 3 = 3.019 第四步:计算一致性指标CI。CI = (λmax– n ) / (n - 1)CI = (3.019 – 3 ) / (3 – 1 ) = 0.010 第五步:计算一致性率CRCR = CI / RI,在这里,RI是自由度指标(修正值)。本例中可计算得CR = 0.01 / 0.58 = 0.017 < 0.1我们已经求出了四个标准的特征向量,以及四个在单一标准下的三个购房方案的特征向量,如表:5)最优方案求解方案 A:0.398*0.593+0.218*0.123+0.085*0.087+0.299*0.265=0.349方案 B(最优)0.398*0.341+0.218*0.320+0.085*0.274+0.299*0.655=0.425方案 C:0.398*0.066+0.218*0.557+0.085*0.639+0.299*0.080=0.226层次分析法优点:· 系统性的分析方法层次分析法把研究对象作为一个系统,按照分解、比较判断、综合的思维方式进行决策,成为继机理分析、统计分析之后发展起来的系统分析的重要工具。系统的思想在于不割断各个因素对结果的影响,而层次分析法中每一层的权重设置最后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结果,而且在每个层次中的每个因素对结果的影响程度都是量化的,非常清晰明确。这种方法尤其可用于对无结构特性的系统评价以及多目标、多准则、多时期等的系统评价。· 简洁实用的决策方法这种方法既不单纯追求高深数学,又不片面地注重行为、逻辑、推理,而是把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复杂的系统分解,能将人们的思维过程数学化、系统化,便于人们接受,且能把多目标、多准则又难以全部量化处理的决策问题化为多层次单目标问题,通过两两比较确定同一层次元素相对上一层次元素的数量关系后,最后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计算简便,并且所得结果简单明确,容易为决策者了解和掌握。· 所需定量数据信息较少层次分析法主要是从评价者对评价问题的本质、要素的理解出发,比一般的定量方法更讲求定性的分析和判断。由于层次分析法是一种模拟人们决策过程的思维方式的一种方法,层次分析法把判断各要素的相对重要性的步骤留给了大脑,只保留人脑对要素的印象,化为简单的权重进行计算。这种思想能处理许多用传统的最优化技术无法着手的实际问题。层次分析法缺点:· 不能为决策提供新方层次分析法的作用是从备选方案中选择较优者。在应用层次分析法的时候,可能就会有这样一个情况,就是我们自身的创造能力不够,造成了我们尽管在我们想出来的众多方案里选了一个最好的出来,但其效果仍然不够企业所做出来的效果好。而对于大部分决策者来说,如果一种分析工具能替我分析出在我已知的方案里的最优者,然后指出已知方案的不足,又或者甚至再提出改进方案的话,这种分析工具才是比较完美的。但显然,层次分析法还没能做到这点。· 定量数据较少,定性成分多,不易令人信服在如今对科学的方法的评价中,一般都认为一门科学需要比较严格的数学论证和完善的定量方法。但现实世界的问题和人脑考虑问题的过程很多时候并不是能简单地用数字来说明一切的。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带有模拟人脑的决策方式的方法,因此必然带有较多的定性色彩。· 指标过多时,数据统计量大,且权重难以确定当我们希望能解决较普遍的问题时,指标的选取数量很可能也就随之增加。指标的增加就意味着我们要构造层次更深、数量更多、规模更庞大的判断矩阵。那么我们就需要对许多的指标进行两两比较的工作。由于一般情况下我们对层次分析法的两两比较是用1至9来说明其相对重要性,如果有越来越多的指标,我们对每两个指标之间的重要程度的判断可能就出现困难了,甚至会对层次单排序和总排序的一致性产生影响,使一致性检验不能通过。不能通过,就需要调整,在指标数量多的时候比较难调整过来。· 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精确求法比较复杂在求判断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时,所用的方法和我们多元统计所用的方法是一样的。在二阶、三阶的时候,我们还比较容易处理,但随着指标的增加,阶数也随之增加,在计算上也变得越来越困难。不过幸运的是这个缺点比较好解决,我们有三种比较常用的近似计算方法。第一种就是和法,第二种是幂法,还有一种常用方法是根法(来自百度百科)。
第一章 植物的水分代谢 1.自由水:距离胶粒较远而可以自由流动的水分。2.束缚水:靠近胶粒而被胶粒所束缚不易自由流动的水分。3.渗透作用: 水分从水势高的系统通过半透膜向水势低的系统移动的现象。4.水势(ψw):每偏摩尔体积水的化学势差。符号:ψw。5.渗透势(ψp):由于溶液中溶质颗粒的存在而引起的水势降低值,符号ψp。用负值表示。亦称溶质势(ψs)。6.压力势(ψp):由于细胞壁压力的存在而增加的水势值。一般为正值。符号ψp。初始质壁分离时,ψp为0,剧烈蒸腾时,ψp会呈负值。7.衬质势(ψm):细胞胶体物质亲水性和毛细管对自由水束缚而引起的水势降低值,以负值表示。符号ψm。8.吸涨作用:亲水胶体吸水膨胀的现象。9.代谢性吸水:利用细胞呼吸释放出的能量,使水分经过质膜进入细胞的过程。10.蒸腾作用: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植物体表面从体内散失到体外的现象。11.根压:植物根部的生理活动使液流从根部上升的压力。12.蒸腾拉力:由于蒸腾作用产主的一系列水势梯度使导管中水分上升的力量。13.蒸腾速率:又称蒸腾强度,指植物在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通过蒸腾作用而散失的水分量。(g/dm2·h)14.蒸腾比率:植物每消耗l公斤水时所形成的干物质重量(克)。15.蒸腾系数:植物制造 1克干物质所需的水分量(克),又称为需水量。它是蒸腾比率的倒致。16.内聚力学说:又称蒸腾流-内聚力-张力学说。即以水分的内聚力解释水分沿导管上升原因的学说。17.水分子的物理化学性质与植物生理活动有何关系?水分子是极性分子,可与纤维素、蛋白质分子相结合。水分子具有高比热,可在环境温度变化较大的条件下,植物体温仍相当稳定。水分子还有较高的气化热,使植物在烈日照射下,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就可降低体温,不易受高温为害。水分子是植物体内很好的溶剂,可与含有亲水基团的物质结合形成亲水胶体,水还具有很大的表面张力,产主吸附作用,并借毛细管力进行运动。18.简述水分的植物生理生态作用。(1)水是细胞原生质的主要组成成分;(2)水分是重要代谢过程的反应物质和产物;(3)细胞分裂及伸长都需要水分;(4)水分是植物对物质吸收和运输及生化反应的一种良好溶剂;(5)水分能便植物保持固有的姿态;(6)可以通过水的理化特性以调节植物周围的大气湿度、温度等。对维持植物体温稳定和降低体温也有重要作用。19.植物体内水分存在的状态与代谢关系如何?植物体中水分的存在状态与代谢关系极为密切,并且与抗往有关,一般来说,束缚水不参与植物的代谢反应,在植物某些细胞和器官主要含束缚水时,则其代谢活动非常微弱,如越冬植物的休眠和干燥种子,仅以极弱的代谢维持生命活动,但其抗性却明显增强,能渡过不良的逆境条件,而自由水主要参与植物体内的各种代谢反应,含量多少还影响代谢强度,含量越高,代谢越旺盛,因此常以自由水/束缚水的比值作为衡量植物代谢强弱和抗性的生理指标之一。20.水分代谢包括哪些过程?植物从环境中不断地吸收水分,以满足正常的生命活动的需要。但是,植物又不可避免地要丢失大量水分到环境中去。具体而言,植物水分代谢可包括三个过程:(1)水分的吸收;(2)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3)水分的排出。21.利用质壁分离现象可以解决哪些问题?(1)说明原生质层是半透膜。(2)判断细胞死活。只有活细胞的原生质层才是半透膜,才有质壁分离现象,如细胞死亡,则不能产主质壁分窝现象。(3)测定细胞液的渗透势。22.土壤温度过高对根系吸水有什么不利影响?高温加强根的老化过程,使根的木质化部位几乎到达尖端,吸收面识减少,吸收速率下降;同时,温度过高,使酶钝化:细胞质流动缓慢甚至停止。23.蒸腾作用有什么生理意义?(1)是植物对水分吸收和运输的主要动力,(2)促进植物时矿物质和有机物的吸收及其在植物体内的转运。(3)能够降低叶片的温度,以免灼伤。24.气孔开闭机理的假说有哪些?请简述之。(1)淀粉—糖变化学说:在光照下保卫细胞进行光合作用合成可溶性糖。另外由于光合作用消耗C02,使保卫细胞pH值升高,淀粉磷酸化酶水解细胞中淀粉形成可溶性糖,细胞水势下降,当保卫细胞水势低于周围的细胞水势时,便吸水迫使气孔张开,在暗中光合作用停止,情况与上述相反,气孔关闭。(2)无机离子吸收学说:在光照下,保卫细胞质膜上具有光活化H+泵ATP酶,分解光合磷酸化产生的ATP并将H+分泌到细胞壁,同时将外面的K+吸收到细胞中来,Cl-也伴随着K+进入,以保证保卫细胞的电中性,保卫细胞中积累较多的K+和,降低水势,气孔就张开,反之,则气孔关闭。(3)苹果酸生成学说。在光下保卫细胞内的C02被利用,pH值就上升,剩余的C02就转变成重碳酸盐(HCO3-),淀粉通过糖酵解作用产生的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在PEP羧化酶作用下与HC03-作用形成草酰乙酸,然后还原成苹果酸,可作为渗透物降低水势,气孔张开,反之关闭。25.根据性质和作用方式抗蒸腾剂可分为哪三类?(1)代谢型抗蒸汤剂:如阿特拉津可使气孔开度变小,苯汞乙酸可改受膜透性使水不易向外扩散。(2)薄膜型抗蒸腾剂:如硅酮可在叶面形成单分子薄层,阻碍水分散失。(3)反射型抗蒸腾剂:如高岭土,可反射光,降低叶温,从而减少蒸腾量。26.小麦整个生育期中有哪两个时期为水分临界期?第一个水分临界用是分蘖末期到抽穗期(孕穗期)。第二个水分临界期是开始灌浆到乳熟末期。小麦第二章 植物的矿质营养 1. 矿质营养: 是指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运输与同化的过程。2.灰分元素:亦称矿质元素,将干燥植物材料燃烧后,剩余一些不能挥发的物质称为灰分元素。3.大量元素:在植物体内含量较多,占植物体干重达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包括钙、镁、硫、氮、磷、钾、碳、氢、氧等9种元素。4.微量元素:植物体内含量甚微,稍多即会发生毒害的元素包括:铁、锰、硼、锌、铜、钼和氯等7种元素。5.杜南平衡:细胞内的可扩散负离子和正离子浓度的乘积等于细胞外可扩散正、负离子浓度乘积时的平衡,叫杜南(道南)平衡。它不消耗代谢能,属于离子的被动吸收方式。6.单盐毒害和离子拮抗:单盐毒害是指溶液中因只有一种金属离子而对植物之毒害作用的现象;在发生单盐毒害的溶液中加入少量其他金属离子,即能减弱或消除这种单盐毒害,离子间的这种作用称为离子拮抗。7.平衡溶液:在含有适当比例的多种盐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毒害作用被消除,植物可以正常生长发育,这种溶液称为平衡溶液。8.胞饮作用:物质吸附在质膜上,然后通过膜的内折而转移到细胞内的攫取物质及液体的过程。9.诱导酶:又称适应酶,指植物体内本来不含有,但在特定外来物质的诱导下可以生成的酶。如硝酸还原酶可为NO3-所诱导。10.生物固氮:某些微生物把空气中游离氮固定转化为含氮化合物的过程。11.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要具备哪些条件?(1)缺乏该元素植物生育发生障碍不能完成生活史。(2)除去该元素则表现专一的缺乏症,这种缺乏症是可以预防和恢复的。(3)该元素在植物营养生理上表现直接的效果而不是间接的。12.为什么把氮称为生命元素?氮在植物生命活动中占据重要地位,它是植物体内许多重要化合物的成分,如核酸(DNA、RNA)、蛋白质(包括酶)、磷脂、叶绿素。光敏色素、维生素B、IAA、CTK、生物碱等都含有氮。同时氮也是参与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ADP、ATP、CoA、CoQ、FAD、FMN、NAD+、NADP+、铁卟琳等物质的组分。上述物质有些是生物膜、细胞质、细胞核的结构物质,有些是调节生命活动的生理活牲物质。因此,氮是建造植物体的结构物质,也是植物体进行能量代谢、物质代谢及各种生理活动所必需的起重要作用的生命元素。13. 植物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的方式有哪些?(1)被动吸收:包括简单扩散、杜南平衡。不消耗代谢能。(2)主动吸收:有载体和质子泵参与,需消耗代谢能。(3)胞饮作用:是一种非选择性吸收方式。14.设计两个实验,证明植物根系吸收矿质元素是一个主动的生理过程。(1)用放射性同位素(如32P示踪。用32P饲喂根系,然后用呼吸抑制剂处理根系,在呼吸抑制剂处理前后测定地上部分32P的含量,可知呼吸被抑制后,32P的吸收即减少。(2)测定溶液培养植株根系对矿质吸收量与蒸腾速率之间不成比例,说明根系吸收矿质元素有选择性,是主动的生理过程。15. 外界溶液的pH值对矿物质吸收有何影响?(1)直接影响,由于组成细胞质的蛋白质是两性电解质,在弱酸性环境中,氨基酸带正电荷,易于吸附外界溶液中阴离子。在弱碱性环境中,氨基酸带负电荷,易于吸附外界溶液中的阳离子。(2)间接影响:在土壤溶液碱性的反应加强时,Fe、Ca、Mg、Zn呈不溶解状态,能被植物利用的量极少。在酸性环境中P、K、Ca、Mg等溶解,但植物来不及吸收易被雨水冲掉,易缺乏。而Fe、Al、Mn的溶解度加大,植物受害。在酸性环境中,根瘤菌会死亡,固氮菌失去固氮能力。16.为什么土壤温度过低,植物吸收矿质元素的速率下降?因为温度低时代谢弱,能量不足,主动吸收慢;胞质粘性增大,离子进入困难。其中以对钾和硅酸的吸收影响最大。17.白天和夜晚硝酸盐还原速度是否相同?为什么?硝酸盐在昼夜的还原速度不同,白天还原速度显著较夜晚快,这是因为白天光合作用产生的还原力及磷酸丙糖能促进硝酸盐的还原。18.固氮酶有哪些特性?简述生物固氮的机理。固氮酶的特性:(1)由Fe蛋白和Mo-Fe蛋白组成,两部分同时存在才有活性;(2)对氧很敏感,氧分压稍高就会抑制固氮酶的固氮作用,只有在很低的氧化还原电位条件下,才能实现固氮过程,(3)具有对多种底物起作用的能力;(4)氨是固氮菌的固氮作用的直接产物。其积累会抑制固氮酶的活性。生物固氮机理:(1)固氮是一个还原过程,要有还原剂提供电子,还原一分子N2为两分子的NH3,需要6个电子和6个H+。主要电子供体有丙酮酸、NADH、NADPH、H2等,电子载体有铁氧还蛋白(Fd)、黄素氧还蛋白(Fld)等;(2)固氮过程需要能量。由于N2具有三价键(NN),打开它需很多能量,大约每传递两个电子需4-5个ATP.整个过程至少要12-15个ATP;(3)在固氮酶作用下把氮还原成氨。19.合理施肥增产的原因是什么?合理施肥增产的实质在于改善光合性能(增大光合面积,提高光合能力,延长光合时间,有利光合产量分配利用等),通过光合过程形成更多的有机物获得高产。20.根外施肥有哪些优点?(1)作物在生育后期根部吸肥能力衰退时或营养临界期时,可根外施肥补充营养。(2)某些肥料易被土壤固定而根外施肥无此毛病,且用量少。(3)补充植物缺乏的微量元素,用量省、见效快。第三章 植物的光合作用 1.光合色素:指植物体内含有的具有吸收光能并将其用于光合作用的色素,包括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藻胆素等。2.原初反应:包括光能的吸收、传递以及光能向电能的转变,即由光所引起的氧化还原过程。3.红降现象:当光波大于685nm时,虽然仍被叶绿素大量吸收,但量子效率急剧下降,这种现象被称为红降现象。4. 爱默生效应:如果在长波红光(大于685nm)照射时,再加上波长较短的红光(650nm),则量子产额大增,比分别单独用两种波长的光照射时的总和还要高。5.光合链:即光合作用中的电子传递。它包括质体醌、细胞色素、质体蓝素、铁氧还蛋白等许多电子传递体,当然还包括光系统I和光系统II的作用中心。其作用是水的光氧化所产生的电子依次传递,最后传递给NADP+。光合链也称Z链。6.光合作用单位:结合在类囊体膜上,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最小结构单位。7.作用中心色素:指具有光化学活性的少数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分子。8.聚光色素:指没有光化学活性,只能吸收光能并将其传递给作用中心色素的色素分子。聚光色素又叫天线色素。9.希尔反应:离体叶绿体在光下所进行的分解水并放出氧气的反应。10.光合磷酸化:叶绿体(或载色体)在光下把无机磷和ADP转化为ATP,并形成高能磷酸键的过程。11.光呼吸:植物的绿色细胞在光照下吸收氧气,放出CO2的过程。光呼吸的主要代谢途径就是乙醇酸的氧化,乙醇酸来源于RuBP的氧化。光呼吸之所以需要光就是因为RuBP的再生需要光。12.光补偿点:同一叶子在同一时间内,光合过程中吸收的CO2和呼吸过程中放出的CO2等量时的光照强度。13.CO2 补偿点:当光合吸收的CO2量与呼吸释放的CO2量相等时,外界的CO2浓度。14.光饱和点:增加光照强度,光合速率不再增加时的光照强度。15.光能利用率:单位面积上的植物光合作用所累积的有机物所含的能量,占照射在相同面积地面上的日光能量的百分比。16.植物的叶片为什么是绿色的?秋天树叶为什么会呈现黄色或红色?光合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对绿光吸收很少,所以植物的时片呈绿色。秋天树叶变黄是由于低温抑制了叶绿素的生物合成,已形成的叶绿素也被分解破坏,而类胡萝卜素比较稳定,所以叶片呈现黄色。至于红叶,是因为秋天降温,体内积累较多的糖分以适应寒冷,体内可溶性糖多了,就形成较多的花色素,叶子就呈红色。17.简要介绍测定光合速率的三种方法及原理?测定光合速率的方法:(1)改良半叶法:主要是测定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叶片干重的增加量;(2)红外线CO2 分析法,其原理是CO2 对红外线有较强的吸收能力,CO2量的多少与红外线降低量之间有一线性关系;(3)氧电极法:氧电极由铂和银所构成,外罩以聚乙烯薄膜,当外加极化电压时,溶氧透过薄膜在阴极上还原,同时产生扩散电流,溶氧量越高,电流愈强。18.简述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叶绿体外有两层被膜,分别称为外膜和内膜,具有选择透性。叶绿体膜以内的基础物质称为间质。间质成分主要是可溶住蛋白质(酶)和其它代谢活跃物质。在间质里可固定CO2形成和贮藏淀粉。在间质中分布有绿色的基粒,它是由类囊体垛叠而成。光合色素主要集中在基粒之中,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过程是在基粒的类囊体质上进行的。19.光合作用的全过程大致分为哪三大步骤?(1)光能的吸收传递和转变为电能过程。(2)电能转变为活跃的化学能过程。(3)活跃的化学能转变为稳定的化学能过程。20.光合作用电子传递中,PQ有什么重要的生理作用?光合电子传递链中质体醌数量比其他传递体成员的数量多好几倍,具有重要生理作用:(1)PQ具有脂溶性,在类囊体膜上易于移动,可沟通数个电子传递链,也有助于两个光系统电子传递均衡运转。(2)伴随着PQ的氧化还原,将2H+从间质移至类囊体的膜内空间,既可传递电子,又可传递质子,有利于质子动力势形成,进而促进ATP的生成。21.应用米切尔的化学渗透学说解释光合磷酸化机理。在光合链的电子传递中,PQ可传递电子和质子,而FeS蛋白,Cytf等只能传递电子,因此,在光照下PQ不断地把接收来的电子传给FeS蛋白的同时,又把从膜外间质中获得的H+释放至膜内,此外,水在膜内侧光解也释放出H+,所以膜内侧H+浓度高,膜外侧H+浓度低,膜内电位偏正,膜外侧偏负,于是膜内外使产主了质子动力势差(Dpmf)即电位差和pH差,这就成为产生光合磷酸化的动力,膜内侧高化学势处的H+可顺着化学势梯度,通过偶联因子返回膜外侧,在ATP酶催化下将ADP和Pi合成为ATP。22.C3途径是谁发现的?分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作用是什么?C3途径是卡尔文(Ca1vin)等人发现的。可分为二个阶段:(1)羧化阶段,CO2被固定,生成3-磷酸甘油酸,为最初产物;(2)还原阶段:利用同化力(NADPH、ATP)将3-磷酸甘油酸还原成3-磷酸甘油醛——光合作用中的第一个三碳糖;(3)更新阶段,光合碳循环中形成的3-磷酸甘油醛,经过一系列的转变,再重新形成RuBP的过程。23.C3途径的调节方式有哪几个方面?(1)酶活化调节:通过改变叶的内部环境,间接地影响酶的活性。如间质中pH的升高,Mg2+浓度升高,可激活RuBPCase和Ru5P激酶。(2)质量作用的调节,代谢物的浓度可以影响反应的方向和速率。(3)转运作用的调节,叶绿体内的光合最初产物--磷酸丙糖,从叶绿体运到细胞质的数量,受细胞质里的Pi数量所控制。Pi充足,进入叶绿体内多,就有利于叶绿体内磷酸丙糖的输出,光合速率就会加快。24.如何解释C4植物比C3植物的光呼吸低?C3植物PEP羧化酶对CO2亲和力高,固定CO2的能力强,在叶肉细胞形成C4二羧酸之后,再转运到维管束鞘细胞,脱羧后放出CO2,就起到了CO2 泵的作用,增加了CO2浓度,提高了RuBP羧化酶的活性,有利于CO2 的固定和还原,不利于乙醇酸形成,不利于光呼吸进行,所以C4植物光呼吸测定值很低。而C3植物,在叶肉细胞内固定CO2,叶肉细胞的CO2 /O2的比值较低,此时,RuBP加氧酶活性增强,有利于光呼吸的进行,而且C3植物中RuBP羧化酶对CO2亲和力低,光呼吸释放的CO2,不易被重新固定。25.如何评价光呼吸的生理功能?光呼吸是具有一定的生理功能的,也有害处:(1)有害的方面:减少了光合产物的形成和累积,不仅不能贮备能量,还要消耗大量能量。(2)有益之处:①消除了乙醇酸的累积所造成的毒害。②此过程可以作为丙糖和氨基酸的补充途径。③防止高光强对叶绿体的破坏,消除了过剩的同化力,保护了光合作用正常进行。④消耗了CO2之后,降低了O2/CO2之比,可提高RuBP羧化酶的活性,有利于碳素同化作用的进行。26.简述CAM植物同化CO2 的特点。这类植物晚上气孔开放,吸进CO2,在PEP羧化酶作用下与PEP结合形成苹果酸累积于液泡中。白天气孔关闭,液泡中的苹果酸便运到细胞质,放出CO2参与卡尔文循环形成淀粉等。27.作物为什么会出现“午休”现象?(1)水分在中午供给不上,气孔关闭;(2)CO2供应不足;(3)光合产物淀粉等来不及分解运走,累积在叶肉细胞中,阻碍细胞内CO2的运输;(4)生理钟调控。28.提高植物光能利用率的途径和措施有哪些?(1)增加光合面积:①合理密植;②改善株型。(2)延长光合时间:①提高复种指数;②延长生育期 ③补充人工光照。(3)提高光合速率:①增加田间CO2 浓度;②降低光呼吸第四章 植物的呼吸作用 1. 有氧呼吸:指生活细胞在氧气的参与下,把某些有机物质彻底氧化分解,放出CO2并形成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2. 无氧呼吸:指在无氧条件下,细胞把某些有机物分解成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并释放能量的过程。亦称发酵作用。3. 呼吸商:又称呼吸系数,简称RQ,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植物组织释放CO2的摩尔数与吸收氧的摩尔数之比。4. 呼吸速率;又称呼吸孩度,以单位鲜重、干重或单位面积在单位时间内所放出的CO2的重量(或体积)或所吸收O2的重量(或体积)来表示。5. 糖酵解:是指在细胞质内所发生的、由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过程。6. 三羧酸循环:丙酮酸在有氧条件下,通过一个包括三羧酸和二羧酸的循环而逐步氧化分解生成CO2的过程。又称为柠像酸环或Krebs环,简称TCA循环。7. 戊糖磷酸途径,简称PPP或HMP。是指在细胞质内进行的一种葡萄糖直接氧化降解的酶促反应过程。8. 呼吸链:呼吸代谢中间产物随电子和质子,沿着一系列有顺序的电子传递体组成的电子传递途径,传递到分子氧的总轨道。9. 氧化磷酸化:是指呼吸链上的氧化过程,伴随着ADP被磷酸化为ATP的作用。10.末端氧化酶:是指处于生物氧化作用一系列反应的最末端,将底物脱下的氢或电子传递给氧,并形成H2O或H2O2的氧化酶类。11.抗氰呼吸:某些植物组织对氰化物不敏感的那部分呼吸。即在有氰化物存在的条件下仍有一定的呼吸作用。12.无氧呼吸消失点:又称无氧呼吸熄灭点,使无氧呼吸完全停止时环境中的氧浓度,称为无氧呼吸消失点。13. 呼吸作用多条路线论点的内容和意义如何?植物呼吸代谢多条路线论点是汤佩松先生提出来的,其内容是是:(1)呼吸化学途径多样性(EMP、PPP、TCA等);(2)呼吸链电子传递系统的多样性(电子传递主路,几条支路,如抗氰支路)。(3)末端氧化酶系统的多样性(细胞色素氧化酶,酚氧化酶,抗坏血酸氧化酶,乙醇酸氧化酶和交替氧化酶)。这些多样性,是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对不断变化的外界环境的一种适应性表现,其要点是呼吸代谢(对生理功能)的控制和被控制(酶活牲)过程。而且认为该过程受到生长发育和不同环境条件的影响,这个论点,为呼吸代谢研究指出了努力方向。14. 戊糖磷酸途径在植物呼吸代谢中具有什么生理意义?戊糖磷酸途径中形成的NADPH是细胞内必需NADPH才能进行生物合成反应的主要来源,如脂肪合成。其中间产物核糖和磷酸又是合成核苷酸的原料,植物感病时戊糖磷酸途径所占比例上升,因此,戊糖磷酸途径在植物呼吸代谢中占有特殊的地位。15. 呼吸作用糖的分解代谢途径有几种?在细胞的什么部位进行?有EMP、TCA和PPP三种。EMP和PPP在细胞质中进行的。TCA是在线粒体中进行的。16. 三羧酸循环的要点及生理意义如何?(1)三羧酸循环是植物有氧呼吸的重要途径。(2)三羧酸循环一系列的脱羧反应是呼吸作用释放CO2的来源。一个丙酮酸分子可以产生三个CO2分子,当外界CO2浓度增高时,脱羧反应减慢,呼吸作用受到抑制。三羧酸循环释放的CO2是来自于水和被氧化的底物。(3)在三羧酸循环中有5次脱氢,再经过一系列呼吸传递体的传递,释放出能量,最后与氧结合成水。因此,氢的氧化过程,实际是放能过程。(4)三羧酸循环是糖、脂肪、蛋白质和核酸及其他物质的共同代谢过程,相互紧密相连。17. 什么叫末端氧化酶?主要有哪几种?处于生物氧化作用一系列反应的最末端,将底物脱下的氢或电子传递给氧,并形成H2O或凡H2O2的氧化酶都称为末端氧化酶。如:细胞色素氧化酶、交替氧化酶(抗氰氧化酶)、酚氧化酶、抗坏血酸氧化酶、黄素氧化酶等,也有把过氧化氢物和过氧化物酶列入其中。18. 抗氰呼吸有何特点?已知抗氰呼吸电子传递的途径不通过细胞色素系统,而是由泛醌传递给一个受体(X),再由X直接传递给氧,这样就越过了磷酸化部位II、III,对氰化物不敏,,且P/O比为1或<1。因此,在进行抗氰呼吸时有大量热能释放。抗氰呼吸的强弱除了与植物种类有关外,也与发育状况、外界条件有关。且抗氰呼吸在正常途径受阻时得到加强,所以抗氰呼吸是一种与正常呼吸途径交替进行的适应性过程。19. 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辩证关系表现在哪些方面?(1)光合作用所需的ATP和NADP+与呼吸作用所需的ATP和NADP+是相同的。这两种物质在光合和呼吸中共用。(2)光合作用的碳循环与呼吸作用的戊糖磷酸途径基本上是正反反应关系。二者之间有许多中间产物是可以交替使用的。(3)光合释放的CO2可供呼吸利用,而呼吸作用释放的CO2能力光合作用同化。20. 长时间无氧呼吸植物为什么会死亡?(1)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酒精使细胞质的蛋白质变性。(2)氧化1mol葡萄糖产生的能量少。要维持正常的生理需要就要消耗更多的有机物,这样体内养分耗损过多。(3)没有丙酮酸的有氧分解过程,缺少合成其他物质的原料。21. 植物组织受到损伤时呼吸速率为何加快?原因有二:一是原来氧化酶与其底物在结构上是隔开的,损伤使原来的间隔破坏,酚类化合物迅速被氧化。二是损伤使某些细胞转变为分生状态,形成愈伤组织以修复伤处,这些生长旺盛的细胞当然比原来的休眠或成熟组织的呼吸速率要快得多。22. 低温导致烂秧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低温破坏了线粒体的结构,呼吸“空转”,缺乏能量引起代谢紊乱的缘故。23. 早稻浸种催芽时用温水淋种和翻堆的目的是什么?目的就是控制温度和通气,使呼吸作用顺利进行。否则谷堆中部温度过高就会引起“烧芽”现象。24. 粮食贮藏时为什么要降低呼吸速率?因为呼吸速率高会大量消耗有机物;呼吸放出的水分又会使粮堆湿度增大,粮食“出汗”,呼吸加强;呼吸放出的热量又使粮温增高,反过来又促进呼吸增强,同时高温高湿微生物迅速繁殖,最后导致粮食变质。第五、六章 植物体内有机物的代谢及其分配和运输1.质外体:是一个开放性的连续自由空间,包括细胞壁、胞间隙及导管等。2.共质体:是通过胞间连丝把无数原生质体联系起来形成一个连续的整体。3.胞间连丝:是贯穿胞壁的管状结构物内有连丝微管,其两端与内质网相连接。4.代谢源:指制造并输送有机物质到其他器官的组织、器官或部位。如成熟的叶片。5.代谢库:指植物接纳有机物质用于生长、消耗或贮藏的组织、器官或部位。如发育中的种子、果实等。6.转移细胞:一种特化的薄壁细胞,其功能是进行短距离的溶质转移。这类细胞的细胞壁凹陷以增加其细胞质膜的表面积,有利于物质的转移。7.有机物的装卸:同化物质从筛管周围的源细胞进入筛管和筛管内的同化物质进入到库细胞的过程。已有实验证明,同化物质进入筛管和流出筛管是一个主动过程,故称装卸。8.比集运量:指有机物质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韧皮部横切面积的量。9. 同化物是如何装入与卸出筛管的?同化物向韧皮部的装载是一种分泌过程,由于筛管膜内外,存在电化学势差,膜外的质子浓度高,膜外的H+会向膜内转移,蔗糖在膜上蔗糖载体作用下,将伴随H+一同进入膜内,进入筛管。同合物的却出过程,即由筛管将蔗糖卸入到消耗细胞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蔗糖先卸入自由空间,被细胞壁束缚的蔗糖酶分解后,穿过质膜进入细胞质,重新合成蔗糖,再转入液泡中。另一种方式是蔗糖进入自由空间,不被水解,直接进入消耗细胞,被胚乳吸收。10. 蔗糖是植物体内有机物运输的主要形式,缘由何在?(1)蔗糖有很高的水溶性,有利于在筛管中运输。(2)具有很高的稳定性适于从源运输到库。(3)蔗糖具有很高的运输速率,可达 100cm/h。11. 温度对有机物运输有什么影响?温度太高,呼吸增强,消耗一定量的有机物,同时原生质的酶开始钝化或受破坏,所以运输速度降低。低温使酶的活性降低,呼吸作用减弱,影响运输过程所必需的能量供应,导致运输变慢。12. 硼为什么能促进植物体内碳水化合物的运输?因为硼能与糖结合成复合物,这个复合物是极性分子,有利于通过质膜以促进糖的运输。13. 植物体内有机物运输分配规律如何?有机物的运输分配是受着供应能力,竞争能力和运输能力三个因素影响的。(1)供应能力:指该器官或部位的同化产物能否输出以及输出多少的能力,也就是“代谢源”把光合产物向外“推”送力的大小。(2)竞争能力,指各器官对同化产物需要程度的大小。也就是“代谢库”对同化物的“拉力”大小。(3)运输能力,包括输出和输入部分之间输导系统联系、畅通程度和距离远近。在三种能力中,竞争能力是主要的。14. 植物体内有机物运输分配的特点如何?(1)光合产物优先供应生长中心,如孕穗期至抽穗期,分配中心为穗及茎。(2)以不同叶位的叶片来说,其光合产物分配有“就近运输”的特点。(3)还有同侧运输的特点。(4)光合产物还具有可再分配利用的特点。15. 简述作物产量形成的源库关系。源是制造同化物的器官,库是接纳同化物的部位,源与库共存于同一植物体,相互依赖,相互制约。作物要高产,需要库源相互适应,协调一致,相互促进。库大会促源,源大会促库,库小会抑制源,源小库就不能大,高产就困难。作物产量形成的源库关系有三种类型:(1)源限制型;(2)库限制型;(3)源库互补型,源库协同调节。增源与增库均能达到增产目的。16. 何谓压力流动假说?实验依据是什么?该学说还有哪些不足之处? 由德国人明希提出来的(30年代),这个假说的基本点是:有机物质在筛管内的流动是由于筛管的两端(即供应端和接纳端)之间所存在的压力势差推动的。压力势在筛管内是可以传导的,因而就产生了一个流体静压力,这种压力推动筛管的溶液向输出端流动。实验证据是:(1)溢泌现象,表示有正压力存在;(2)筛管接近源库的两端存在浓度梯度差。(3)植物生长素的运输只能随筛管内物质集体流动;(4)用蚜虫吻刺法直接测定筛管中液流速度,约为 100cm /h。不足之处:(1)无法解释筛管细胞内可同时进行双向运输;(2)物质集体快速流动所需的压力势差,远远大于筛管两端由有机物浓度差所引起的压力势差第七章 植物体内的细胞信号转导1.植物细胞信号转导:指植物感受、传导环境刺激的分子途径及其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调控基因的表达和生理生化反应。2.细胞受体:指存在于细胞表面或亚细胞组分中的天然物质,可特异地识别并结合化学信号物质-----配体,并在细胞内放大、传递信号,启动一系列生化反应,最终导致特定的细胞反应。3.钙调素:为广泛存在于所有真核生物中的一类钙依赖性的具有调节细胞内多种重要酶活性和细胞功能的小分子量的、耐热的球状蛋白。4. 简述细胞受体的类型和基本特征。(1) 细胞受体的类型:(A) 细胞内受体:存在于亚细胞组分(如细胞核等)上的受体;(B) 细胞表面受体:存在细胞表面(如细胞膜等)上的受体.(2)细胞受体的基本特征:(A)高度特异性:只与其特定的信号物质(配体)结合并触发反应;(B)高亲和力:与配体的结合能力强;(C)可逆性:与配体的结合是可逆的。5. 简述钙调素的作用方式。(1)直接与靶酶结合,诱导靶酶的活性构象,从而调节酶活性;(2)与Ca2+结合,形成活化的Ca2+ . CaM复合体,然后再与靶酶结合将靶酶激活第八章 植物生长物质1.植物生长物质:是一些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物质。包括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2. 植物激素:指一些在植物体内合成,并从产生之处运送到别处,对生长发育起显著作用的微量有机物。3.植物生长调节剂:指一些具有植物激素活性的人工合成的物质。4.极性运输:只能从植物形态学的上端向下端运输,而不能倒过来运输。5.激素受体:是能与激素特异结合,并引起特殊生理效应的物质。6.燕麦试法:是用琼胶收集燕麦胚芽鞘尖端的物质进行生长素含量的生物测定方法。具体作法是将几个切下的胚芽鞘尖放在琼胶块上,然后将琼胶切成许多小块,入在黑暗中生长的胚芽鞘茎的一侧,胚芽鞘则会受琼胶中所含的生长素的影响而发生弯曲。在一定范围内,生长素浓度与燕麦去尖胚芽鞘的弯曲度成正比。7.燕麦单位:使燕麦胚芽鞘弯曲10℃(22-23℃和92%的相对湿度下)2立方毫米琼脂小块中的生长素含量。8.三重反应:乙烯可抑制黄化豌豆幼苗上胚轴的伸长生长;促进其加粗生长;地上部分失去负向地性生长(偏上生长)。9.靶细胞:与激素结合并呈现激素效应部位的细胞。大麦糊粉层细胞就是GA作用的靶细胞。10.生长抑制剂:这类物质主要作用于顶端分生组织区,干扰顶端细胞分裂,引起茎伸长的停顿和顶端优势破坏。其作用不能被赤霉素所恢复。11.生长延缓剂:抑制节间伸长而不破坏顶芽的化合物。其作用可被GA所恢复。12.钙调素(又称钙调节蛋白):是广泛存在于所有真核生物中的一类钙依赖牲的具有调节细胞内多种重要酶活性和细胞功能的小分子量的耐热的球状蛋白(简称CaM)。13. 试述生长素、赤霉素促进生长的作用机理。生长素促进植物快速生长的原因:可以用酸-生长学说解释。生长素与质膜上的受体质子泵(ATP酶)结合,活化了质子泵,把细胞质内的H+分泌到细胞壁中去使壁酸化,其中一些适宜酸环境的水解酶:如b-1,4-葡聚糖酶等合成增加,此外,壁酸化使对酸不稳定的键(H键)易断裂,使多糖分子被水解,微纤丝结构交织点破裂,联系松弛,细胞壁可塑性增加。生长素促进H+分泌速度和细胞伸长速度一致。从而细胞大量吸水膨大。生长素还可活化DNA,从而促进RNA和蛋白质合成。GA促进植物生长,包括促进细胞分裂和细胞扩大两个方面。并使细胞周期缩短30%左右。GA可促进细胞扩大,其作用机理与生长素有所不同,GA不引起细胞壁酸化,以可使细胞壁里Ca2+移入细胞质中,细胞壁的伸展牲加大,生长加快,GA能抑制细胞壁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所以细胞壁不硬化,有延展性,细胞就延长。14. 试述人工合成的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1)促使插枝生根;(2)阻止器官脱落;(3)促进结实防止落花落果;(4)促进菠萝开花;(5)促进黄瓜雌花分化;(6)延长种子,块茎的休眠。15. 赤霉素有哪两类?各种赤霉素间在结构上有何差异?赤霉素有C19和C20两类。其基本结构是赤霉烷,在赤霉烷上由于双键和羟基的数目和位置不同,就形成了各种赤霉素。16. 生长素与赤霉素之生理作用方面的相互关系如何?生长素与赤霉素之间存在相辅相成作用。(1)GA有抑制IAA氧化酶活性的作用防止IAA的氧化;(2)GA能增加蛋白酶的活性,促进蛋白质分解,色氨酸数量增多,有利于IAA的生物合成(3)GA促进生长素由束缚型转变为自由型。17. 赤霉素在生产上的应用主要有哪些方面?(1)促进麦芽糖化,GA诱导α-淀粉酶的形成这一发现己被应用到啤酒生产中。(2)促进营养生长,如在水稻“三系”的制种过程中,切花生产上等都有应用,(3)防止脱落,促进单性结实,(4)打破休眠。18. 试述细地分裂素的生理作用和应用。(1)促进细胞分裂和扩大,可增加细胞壁的可塑性。(2)诱导愈伤组织的分化,CTK/IAA比值高,有利于愈伤组织产生芽,CTK/IAA比值低,有利于愈伤组织产生根,两者比值处于中间水平时,愈伤组织只生长而不分化。(3)延缓叶片衰老。(4)在生产上,CTK可以延长蔬菜的贮藏时间,防止果树生理落果等。19. 人们认为植物的休眠与生长是由哪两种激素调节的?如何调节?植物的生长和休眠是由赤霉素和脱落酸两种激素调节的。它们的合成前体都是甲瓦龙酸,甲瓦龙酸在长日照条件下形成赤霉素,短日照条件下形成脱落酸,因此,夏季日照长,产生赤霉素促进植物生长:而冬季来临前,日照短,产生脱落酸使芽进入休眠。20. 乙烯利的化学名称叫什么?在生产上主要应用于哪些方面?乙烯利的化学名称叫2-氯乙基膦酸。在生产上主要应用于:(1)果实催熟和改善品质;(2)促进次生物质排出;(3)促进开花;(4)化学杀雄。21. 生长抑制剂和生长延缓剂抑制生长的作用方式有何不同?生长抑制剂是抑制顶端分生组织生长,丧失顶端优势,使植株形态发生很大变化,外施GA不能逆转达种抑制反应,而生长延缓剂是抑制茎部近顶端分生组织的细胞伸长,节间缩短,叶数和节数不变,株型紧凑矮小,生殖器官不受影响或影响不大,外施GA可逆转其抑制效应。22. 乙烯促进果实成熟的原因何在?乙烯能增加细胞膜的透性,促使呼吸作用加强某些肉质果实出现呼吸骤变,因而引起果实内的各种有机物质发生急剧变化,使果实甜度增加,酸味减少,涩味消失,香味产主,色泽变艳,果实由硬变软,达到完全成熟。23. 油菜素内酯具有哪些主要生理功能?(1)促进细胞伸长、促进细胞分裂、促进节间伸长和整株生长;(2)促进水稻第二叶片弯曲;(3)促进叶绿素生物合成;(4)延缓衰老;(5)增强抗寒性。24. 多胺有哪些生理功能?(1)促进生长;(2)刺激不定根产生;(3)延缓衰老;(4)提高植物的抗逆性;(5)调节植物的成花和育性。第九章 光形态建成1.光形态建成:光控制植物生长、发育和分化的过程。2.光敏色素:植物体内存在的一种吸收红光-远红光可逆转换的光受体(色素蛋白质)。 3.蓝光反应:蓝光对植物生长、发育和分化的调控反应。4. 一般认为光敏色素分布在细胞什么地方?Pr型和Pfr型的光学特性有何不同?一般认为光敏色素与膜系统结合,分布在质膜、线粒体膜、核膜、叶绿体膜和内质网膜上。Pr型的吸收高峰在伺660nm,Pfr型的吸收高峰在730nm,二类型光敏色素在不同光谱作用下可互相转换,当Pr型吸收660nm红光后就转变为Pfr,而Pfr吸收730nm远红光后会转为Pr 型。5. 干种子中为什么没有光敏色素活性?光敏色素Pfr型与Pr型之间的转变过程中包括光化反应和黑暗反应。光化反应局限于生色团,黑暗反应只有在含水条件下才能起反应,因此干种子中没有光敏色素反应。6. 如何用试验证明植物的某一生理过程与光敏色素有关?光敏色素有红光吸收型和远红光吸收型两种存在形式,这两种形式可在红光和远红光照射下发生可逆反应,互相转化,依据这一特征,可用红光与远红光交替照射的方法,观察其所引起的生理反应,从而判断某一生理过程是否有光敏色素参与。例如莴苣种子的萌发需要光,当用660nm的红光照射时促进种子萌发,而用730nm的远红光照射时,抑制萌发:当红光照射后再照以远红光,则红光的效果被消除,当用红光和远红光交替照射时,种子的萌发状况决定于最后照射的是红光还是远红光,前者促进萌发,后者抑制萌发。7. 光敏色素控制的生理反应有哪些?。种子萌发,节间延长,小叶运动,花诱导,形态建成,叶脱落,性别表现,偏上性生长等。8. 关于光敏色素作用机理的基因调节假说内容如何?在接受红光照射后,Pfr型经过一系列过程,将信号转移到基因,活化或抑制某些特定基因,使转录出单股mRNA的速度发生改变,mRNA翻译成特殊蛋白质(酶),最后表现出形态建成,研究证明,多种酶的活性通过光敏色素受光调节。如PAL、NR等。蛋白质磷酸化受Ca2+-CaM调节,它可能是连接光敏色素的光活化和基因表达的中间步骤。第十章 植物的生长生理1.生长:细胞、器官或有机体的数目、大小与重量的不可逆增加,即发育过程中量的变化称为生长。2.分化:来自同一分子或遗传上同质的细胞转变为形态上、机能上、化学构成上异质的细胞称为分化。3.发育:在植物生命周期过程中,植物发生大小、形态、结构、功能上的变化,称为发育,发育包括生长与分化两个方面,即生长与分化贯穿在整个发育过程中。4.种子寿命:从种子成熟到失去发芽能力的时间。5.种子活力:种子在田间条件(非理想条件)下萌发的速度、整齐度及幼苗健壮生长的潜在能力,它包括种子萌发成苗和对不良环境的忍受力两个方面。种子活力与种子的大小、成熟度有关,也与贮藏条件和贮藏时间有关。6.温周期现象:植物对昼夜温度周期性变化的反应。7.顶端优势:植物顶端在生长上占有优势的现象。8.细胞全能牲:指植物体的每个细胞携带一个完整基因组,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在能力。9.外植体:从植物体上分离出一块组织或一团细胞移种到无菌的培养基上进行体外培养的过程叫外植,用于发生无性繁殖系的组织块或细胞团就叫外植体。10.脱分化:外植体在人工培养基上经过多次细胞分裂而失去原来的分化状态,形成无结构的愈伤组织或细胞团,这个过程称为脱分化。11.再分化:指离体培养中形成的处于脱分化状态的细胞团再度分化形成另一种或几种类型的细胞、组织、器官、甚至最终再形成完整植株的过程。12.生长大周期:植物在不同生育时期的生长速率表现出慢-快-慢的变化规律,呈现“S”型的生长曲线,这个过程称生长大周期。13.向性运动:指外界对植物单向刺激所引起的定向生长运动。14.感性运动:指外界对植物不定向刺激所引起的运动。15.生理钟:又称生物钟。指植物内生节奏调节的近似24小时的周期性变化节律。16. 种子萌发时,有机物质发生哪些生理生化变化?(1)淀粉的转化:淀粉在淀粉酶、麦芽糖酶或淀粉磷酸化酶作用下转变成葡萄糖(或磷酸葡萄糖)。(2)脂肪的转化:脂肪在脂肪酶作用下转变为甘油和脂肪酸,再进一步转化为糖。(3)蛋白质的转化:胚乳或子叶内贮藏的蛋白质在蛋白酶和肽酶的催化下,分解为氨基酸。17. 水稻种子萌发时,表现出“干长根,湿长芽”现象的原因何在?“干长根,湿长芽”现象是由于根和胚芽鞘的生长所要求的含氧量不同所致。根的生长,既有细胞的伸长和扩大,也包括细胞分裂,而细胞分裂需要有氧呼吸提供能量和重要的中间产物。因而水多、氧不足时,根的生长受到抑制。但是胚芽鞘的生长,主要是细胞的伸长与扩大,在水层中,水分供应充足,故而芽生长较快。此外,“干根湿芽”还与生长素含量有关。在水少供氧充足时,IAA氧化酶活性升高,使IAA含量降低,以至胚芽鞘细胞伸长和扩大受抑制,根生长受影响小。而在有水层的条件下,氧气少,IAA氧化酶活性降低,IAA含量升高,从而促进胚芽鞘细胞的伸长,并且IAA运输到根部,因根对IAA比较敏感,使根的生长受到抑制。还有人认为,胚芽鞘呼吸酶以细胞色素氧化酶为主,与O2亲和力高,幼根则以抗氰氧化酶为主,与O2亲和力较低,因而在水多时,胚芽鞘生长快于幼根。18. 高山上的树木为什么比平地生长的矮小?原因是一方面高山上水分较少,土壤也较瘠薄,肥力较低,气温也较低,且风力较大,这些因素都不利于树木纵向生长;另一方面是高山顶上因云雾较少,空气中灰尘较少,所以光照较强,紫外光也较多,由于强光特别是紫外光抑制植物生长,因而高山上的树木生长缓慢而矮小。19. 试述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下列几方面:①光是光合作用的能源和启动者,为植物的生长提供有机营养和能源;②光控制植物的形态建成,即叶的伸展扩大,茎的高矮,分枝的多少、长度。根冠比等都与光照强弱和光质有关;③日照时数影响植物生长与休眠。绝大多数多年生植物都是长日照条件促进生长、短日照条件诱导休眠;④光影响种子萌发,需光种子的萌发受光照的促进,而需暗种子的萌发则受光抑制,此外,一些豆科植物叶片的昼开夜合,气孔运动等都受光的调节。20. 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其优点如何?组织培养是指在无菌条件下,分离并在培养基中培养离体植物组织的技术。其理论依据是细胞全能性,优点在于:可以研究外植体在不受植物体其他部分干扰下的生长和分化的规律,并且可以用各种培养条件影响它们的生长和分化,以解决理论上和生产上的问题。特点:取材少,培养材料经济,可人为控制培养条件,不受自然条件影响;生长周期短,繁殖率高;管理方便,利于自动化控制。试管植物21. 简述根和地上部分生长的相关性如何?调节植物的根冠比?根和地上部分的关系是既互相促进、互相依赖,又互相矛盾、互相制约的,根系生长需要地上部供给光合产物、生长素和维生素,而地上部分生长又需根部吸收的水分、矿质,根部合成的多种氨基酸和细胞分裂素等。这就是两者相互依存、互相促进的一面,所以树大根深,根深叶茂。但两者又有相互矛盾,相互制约的一面,例如过分旺盛的地上部分的生长会抑制地下部分的生长,只有两者的比例比较适当,才能获得高产。在生产上,可用人工的方法加入或降低根/冠比,一般说来,降低土壤含水量,增施磷钾肥、适当减少氮肥等,都有利于加大根冠比,反之降低根冠比。22. 常言道:“根深叶茂”是何道理?植物“根深叶茂”原因如下:(1)地上部分生长需要的水分和矿物质主要是由根系供给的,另外根系还能合成多种氨基酸、细胞分裂素、生物碱等供应地上部分,因此,根系发育得好,对地上部分生长也有利。(2)植物地上部分对根的生长也有促进作用,叶片中制造的糖类、维生素等供应给根以利根的生长。因此,地上部分长不好,根系也长不好。23. 植物的生理钟有何特征?(1)需要光暗交替作为启动信号,一旦节奏启动了,就可在稳恒条件下持续几个星期。(2)具有内生的近似昼夜节奏,约为22~28小时之间。(3)生物钟的时相可调。若日夜颠倒,则可自行调整,而适应于新的环境节奏。还可重新拨回。(4)生理钟的周期长度对温度钝感。Q10为1.0~1.1。第十一章 植物的生殖生理1.春化作用:低温促进植物开花的作用。2.去春化作用:已春化的植物或萌动种子,在春化过程结束之前,如置于高温条件下,春化效果即行消失,这种现象叫去春化作用。3.光周期与光周期现象:在一天中,白天和黑夜的相对长度叫光周期。植物对光周期的反应叫光周期现象。4.光周期诱导:植物只需要一定时间适宜的光周期处理,以后即使处于不适宜的光周期下,仍然可以长期保持刺激的效果,这种现象称为光周期诱导。5.诱导周期数:植物达到开花所需要的适宜光周期数。不同植物所需的诱导周期数不同。6.临界日长:诱导短日植物开花所需的最长日照时数,或诱导长日植物开花所需的最短日照时数。7.临界暗期:昼夜周期中短日植物能够开花所必需的最短暗期长度,或长日植物能够开花所必需的最长暗期长度。8.长日植物:日长必须长于临界日长才能开花的植物。9.短日植物:日长必须小于临界日长才能开花的植物。10.日中性植物:在任何日照长度下都能开花的植物。11.花熟状态:植物在能感受环境条件的刺激而诱导开花时所必需达到的生理状态。12.双受精现象:在精核与卵细胞互相融合形成合子的同时,另一个精核与胚囊中的极核细胞融合形成具有3n的胚乳核,这种现象叫双受精现象。13.花粉识别蛋白:能够感受柱头上感受蛋白的刺激而决定花粉是否萌发,存在于花粉外壁上的一种膜蛋白。识别蛋白是一种糖蛋白。14.花粉的群体效应:在人工培养花粉时,单位面积上花粉越多,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越好。15. 柴拉轩提出的成花素假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他假定成花素是由形成茎所必需的赤霉素和形成花所必需的开花素两组具有活力的物质组成。一株植物必须先形成茎,然后才能开花,所以,植物体内同时存在赤霉素和开花素才能开花。中性植物本身具有赤霉素和开花素,所以,不论在长、短日照条件下都能开花。长日植物在长日照下,短日植物在短日条件下,都具有赤霉素和开花素,所以都可以开花。长日植物在短日条件下,由于缺乏赤霉素,而短日植物在长日条件下,由于缺乏开花素,所以都不能开花,冬性长日植物在长日条件下,具有开花素,但无低温条件,即无赤霉素的形成,所以仍不能开花。赤霉素限制长日植物开花,而开花素限制短日柏物开花。16. 光周期理论在农业生产上应用有哪些方面?(1)控制开花:光周期的人工控制可以促进或延迟开花,菊花是短日植物,经短日处理可以从十月份提前至六、七月间开花。在杂交育种中,可以延长或缩短日照长度,控制花期,解决父、母本花期不遇的问题。(2)抑制开花,促进营养主长,提高产量。如甘蔗是短日植物,临界日长10hi可以在短日照来临时,用光间断暗期,即可抑制甘蔗开花,增加甘蔗产量。(3)引种上,必须考虑植物能否及时开花结实。如南方大豆是短日植物,南种北引,开花期延迟,所以引种时要引早熟种。(4)可以利用作物光周期特性,南繁北育,缩短育种周期。17. 试述光敏色素与植物花诱导的关系?一般认为光敏色素控制植物的开花并不决定于Pr或Pfr的绝对量,而是与Pfr/Pr的比值有关。对短日植物来说,在光期结束时,Pfr占优势、Pfr/Pr比值较高不利于开花,转入黑暗时,Pfr/Pr 比值降低,当Pr r/Pr比值降到低于临界值时,短日植物可以发生成花的反应,对长日植物来说,较长的光期结束时,Pfr/Pr 比值较高,这恰好是长日植物开花所必需的。但如果暗期过长,Pfr转变为Pr相对比较多,Pfr/Pr比值下降,长日植物不能成花。用红光中断暗期,Pfr水平提高,Pr水平下降,Pfr/Pr比值升高,短日植物开花受到抑制,长日植物开花受到促进。18. 试述外界条件对植物性别分化的影响。光周期对花内雌雄器官的分化影响较大。一般说来,短日照促使短日植物多开雌花,长日植物多开雄花。把雌雄异株的长日植物菠菜,经长日照诱导后,紧接着给予短日照。则在雌株上可以形成施花。土壤条件对植物性别分化影响比较明显,一般来说,氮肥多,水分充足的土壤促进雌花℃绍撇渊紧狱烯可以促进黄瓜雌花的分化,赤霉素则促进黄瓜雄花的分化。另外生长调节剂矮壮素促迸雌花的分化,三碘苯甲酸则促进雄花的分化。机械损伤可刺激乙烯生成促进黄瓜多开雌花。19. 烟熏植物(如黄瓜)为什么能增加雌花?因为烟中有效成分是乙烯和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的作用是抑制吲哚乙酸氧化酶的活性减少吲哚乙酸的破坏,提高生长素的含量,而生长素和乙烯都能促进瓜类植物多开雌花因此烟熏植物可增加雌花。黄瓜20. 试述温度对光周期现象的影响。温度不但影响光周期通过的迟早,而且可以改变植物对光周期的要求,例如,短日植物紫苏,放在8小时日照16小时黑暗条件下,如在暗期的适当时间给予8小时的1-5℃的低温处理,则不开花。同法处理长日植物,则可校长日植物在短日条件下开花。豌豆、黑麦等在较低的夜温下失去对日照长度的敏感而呈现出日中性植物的特牲,适当降低夜温。可使短日植物在较长的日照下开花。如烟草的短日品种在18 ℃夜温下需要短日条件才能开花,当夜温降到13 ℃时,则在16-18小时的长日照条件下也能开花,牵牛花在21-23 ℃温度下是短日性,而在13℃低温下却表现出长日性。21. 植物受精后,花器官主要生理生化变化有哪些?受精是孕育新一代生命的过程,因此各种生理生化反应亦随之被激活。主要变化是:(1)呼吸速率升高。可增高1-2倍。(2)雌蕊中生长素含量大大增加,这种增加不单是花粉带来的,而是由于受精的刺激引起生长素的重新合成。(3)营养物质向生殖器官输送增强。营养物质向花器官中输送与其呼吸速率的升高和生长素含量的增加是密切相关的。(4)各细胞器发生明显变化。如棉花受精后约4小时,在脐端可以双察到质体,线粒体、内质网膜及核糖体等分别移动、并围绕核重新排列,如核糖体凝集形成多核糖体,激发蛋白质的合成。22. 试述钙在花粉萌发与花粉管伸长中的主要作用。钙能促进花粉的萌发,如在花粉培养基中加入钙,花粉萌发率增加,钙结合于花粉管壁的果胶质中,增加管壁的强度,透性减少;因而促进花粉管伸长。钙还与花粉管的定向伸长有关。钙在金鱼草花器官中的分布呈一定的浓度梯度,柱头上最少,花柱中稍多,子房中较多,胚珠中最高。花粉管具有向钙离子浓度高的方向生长的特性,因而便产生了向胚珠方向的定向生长。钙还可以使花粉免受各种有害气体及各种化学物质、物理因素的伤害。钙可以作为各种阻抑剂的拮抗剂,如钙可以消除硼对花粉萌发的抑制作用。第十二章 植物的成熟和衰老生理1.果实的双S曲线:一些核果及某些非核果类植物在生长的中期有一个缓慢期,呈双S型。2.后熟作用:种子在休眠期内发生的生理生化过程。3.单性结实:不经过受精作用,子房直接发育成无籽果实的现象。4.呼吸骤变:当果实成熟到一定程度时,呼吸速率首先是降低,然后突然增高,最后又下降,这个陡增陡降的呼吸现象称为呼吸骤变,又称呼吸跃变。5.衰老:指一个器官或整株植物生命功能逐渐衰退的过程。6.脱落:指植物细胞、组织或器官与植物体分离的过程。7.种子休眠:成熟种子在合适的萌发条件下仍不菜发的现象,故也称深休眠。8.强迫休眠:成熟种子因环境不适而引起的休眠叫做强迫休眠或浅休眠。9. 试述乙烯与果实成熟的关系及其作用机理。果实的成熟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果实的成熟与乙烯的诱导有关。果实开始成熟时,乙烯的释放量迅速增加,未成熟的果实与已成熟的果实一起存放,未成熟果实也加快成熟达到可食状态。用乙烯或能产主乙烯的乙烯利处理未成熟果实,也能加速果实成熟,人为地将果实中的乙烯抽去,果实的成熟便受阻。乙烯诱导果实成熟的原因可能在下列几方面:①乙烯与细胞膜的结合,改变了膜的透性,诱导呼吸高峰的出现,加速了果实内的物质转化,促进了果实成熟;②乙烯引起酶活性的变化,如乙烯处理后,纤维素酶、过氧化物酶、苯丙氨酸解氨酶和磷酸酯酶的活性增强;③乙烯诱导新的RNA合成。已经了解到,果实成熟前,RNA和蛋白质的含量增加,这些新合成的蛋白质与形成呼吸酶有关。10. 肉质果实成熟时发生了哪些生理生化变化?(1)果实变甜。 果实成熟后期,淀粉可以转变成为可溶性糖,使果实变甜。(2)酸味减少。未成熟的果实中积累较多的有机酸。在果实成熟过程中,有机酸含量下降,这是因为:①有的转变为糖;②有的作为呼吸底物氧化为CO2和H2O;③有些则被Ca2+、K+等所中和。(3)涩味消失。果实成熟时,单宁可被过氧化物酶氧化成无涩味的过氧化物,或单宁凝结成不溶于水的胶状物质,涩味消失。(4)香味产生。主要是一些芳香族和脂肪族的酯,还有一些特殊的醛类,如桔子中柠檬醛可以产生香味。(5)由硬变软。这与果肉细胞壁中层的果胶质水解为可溶性的果酸有关。(6)色泽变艳。果皮由绿色变为黄色,是由干果皮中叶绿素逐渐破坏而失绿,类胡萝素仍存在,呈现黄色,或因花色素形成而呈现红色。11. 植物衰老时发生了哪些生理生化变化?植物衰老在外部特征上的表现是:生长速率下降、叶色变黄、叶绿素含量减少。在衰老过程中内部也发生一些生理生化变化,这些变化是:(1)光合速率下降。这种下降不只表现在衰老叶片上,而且整株植物的光合速率也降低。叶绿素含量减少、叶绿素a/b比值小;(2)呼吸速率降低,先下降、后上升,又迅速下降,但降低速率较光合速率降低为慢;(3)核酸、蛋白质合成减少 、降解加速,含量降低;(4)酶活性变化,如核糖核酸酶,蛋白酶等水解酶类活性增强;(5)促进生长的植物激素如IAA、CTK、GA等含量减少,而诱导衰老和成熟的植物激素ABA和乙烯含量增加;(6)细胞膜系统破坏,透性加大,最后细胞解体,保留下胞壁。12. 植物器官脱落与植物激素的关系如何?(1)生长素 当生长素含量降至最低时,叶片就会脱落,外施生长素于离区的近基一侧,则加速脱落,施于远基一侧,则抑制脱落,其效应也与生长素浓度有关。(2)脱落酸 幼果和幼叶的脱落酸含量低,当接近脱落时,它的含量最高。主要原因是可促进分解细胞壁的酶的活性,抑制叶柄内生长素的传导。(3)乙烯 棉花子叶在脱落前乙烯生成量增加一倍多,感病植株,乙烯释放量增多)会促进脱落。(4)赤霉素促进乙烯生成,也可促进脱落,细胞分裂裂素延缓衰老,抑制脱落。13. 导致脱落的外界因素有哪些?(1)氧浓度:氧分压过高过低都能导致脱落,高氧促进乙烯形成,低氧抑制呼吸作用。(2)温度:异常温度加速器官脱落,高温促进呼吸消耗,此外高温还会引起水分亏缺,加速叶片脱落。(3)水分:干旱缺水会引起叶、花、果的脱落,这是一种保护性反应,以减少水分散失。干旱会促进乙烯、脱落酸增加,促进离层形成引起脱落。(4)光照:光照弱脱落增加,长日照可延迟脱落,短日照促进脱落。(5)矿质元素:缺Zn、N、P、K、Fe等都可能导脱落。14. 植物器官脱落时的生物化学变化如何?脱落的生物化学过程主要是水解高层的细胞壁和中胶层使细胞分离成为离层,其次是促使细胞壁物质合成和沉积,保护分离的断面,形成保护层。在脱落之前,植物叶片或果实内植物激素含量发生变化,在激素信号的作用下,离区内合成RNA、翻译成蛋白质(酶),呼吸加强,提供上述变化的能量,与脱落有密切关系的纤维紊酶和果胶酶活性增强。15. 到了深秋,树木的芽为什么会进入休眠状态?到了秋天导致树木形成休眠芽进入休眠状态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日照时数的缩短所引起的。秋天的短日照作为进入休眠的信号,这一信号由叶片中的光敏色素感受后,便促进甲羟戊酸合成ABA,并转移到生长点,抑制mRNA和tRNA的生物合成因而也就抑制了蛋白质与酶的生物合成,进而抑制芽的生长,使芽进入休眠状态。16. 果实成熟时产生呼吸跃变的原因是什么?产生呼吸跃变的原因:(1)随着果实发育,细胞内线粒体增多,呼吸活性增高;(2)产生了天然的氧化磷酸化解偶联,刺激了呼吸活性的提高:(3)乙烯释放量增加,诱导抗氰呼吸加强。(4)糖酵解关键酶被活化,呼吸活性增强。17. 呼吸跃变与果实贮藏的关系如何?在生产上有何指导意义?果实呼吸跃变是果实成熟的一种特征,大多数果实成熟是与呼吸的跃变相伴随的,呼吸跃变结束即意味着果实已达成熟。在果实贮藏或运输中,可以通过降低温度,推迟呼吸跃变发生的时间,另一是增加周围CO2的浓度,降低呼吸跃变发生的强度,这样就可达到延迟成熟,保持鲜果,防止腐烂的目的。第十三章 植物的抗性生理1.逆境:系指对植物生存和生长不利的各种环境因素的总称,如低温、高温、干旱、涝害、病虫害、有毒气体等。2.抗逆性:植物对逆境的抵抗和忍耐能力。简称为抗性。抗性是植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性反应。3.逆境逃避:植物通过各种方式,设置某种屏障,从而避开或减小逆境对植物组织施加的影响。植物无需在能量或代谢上对逆境产生相应的反应,这种抵抗叫逆境逃避。4.逆境忍耐:植物组织虽经受逆境对它的影响,但它可通过代谢反应阻止、降低或者修复由逆境造成的损伤,使其仍保持正常的生理活动。5.抗寒锻炼:植物在冬季来临之前,随着气温的降低,体内发生了一系列适应低温的生理生化变化,抗寒力逐渐增强,这种提高抗寒能力的过程叫抗寒锻炼。6.冻害:当温度下降到0℃以下,植物体内发生冰冻,因而受伤甚至死亡,这种现象称为冻害。7.冷害:指0℃以上低温,虽无结冰现象,但能引起喜温植物的生理障碍使植物受伤甚至死亡,这种现象叫冷害。8.萎蔫:植物在水分亏缺严重时,细胞失去紧张,叶片和茎的幼嫩部分下垂,这种现象称为萎蔫。9.生理干旱:过度水分亏缺的现象叫干旱,由于土壤中盐分过多,引起上壤水势降低,使植物根系吸收水分困难,甚至发生体内水分外渗的受旱现多叫生理干旱,冷害等也能引起植物产生生理干旱现象。土地干旱10.活性氧:是性质活泼、氧化能力很强的含氧物质的总称,包括含氧的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单线态分子氧等。11.生物自由基:泛指生物体自身代谢产生的一些带有未配对电子的基团或分子,它们是不稳定的,化学活性很高的基团或分子包括含氧自由基和非含氧自由基。12.植保素:是寄主被病原菌侵入后产生的一类对病菌有毒的物质。13. 膜脂与植物的抗冷性有何关系?一般生物膜脂呈液晶态,当温度下降到一定程度时,膜脂由液晶态变为凝胶态,导致原生质停止流动,透性加大膜脂碳链越长固化温度越高;碳链长度相同时,不饱和键数越多,固化温度越低。即不饱和脂肪酸越多植物的抗冷性越强。14. 在逆境中植物体内累积脯氨酸有利什么作用?脯氨酸在逆境中的作用有两点:(1)作为渗透调节物质。适合于用来保持原生质与环境的渗透平衡。防止水分散失。(2)保持膜结构的完整性,因为脯氨酸与蛋白质相互作用,能增加蛋白质的可溶性和减少可溶性蛋白的沉淀,增强蛋白质和蛋白质间的水合作用。15. 外施ABA提高植物抗逆性的原因是什么?原因有四点:(1)可能减少膜的伤害;(2)减少自由基对膜的破坏;(3)改变体内代谢;(4)减少水分丧失,提高抗旱、抗冷、抗冻和抗盐的能力。16. 零上低温对植物组织的伤害大致分为哪几个步骤?分两个步骤:第一步是膜相的改变,在低温时膜从液晶态转变为凝胶态,膜收缩,出现裂缝或通道,使膜的透性增加。第二是由于膜损伤而引起代谢紊乱。膜上的酶系统受到破坏,同时结合在膜上的酶系统与膜外游离酶系统之间丧失固有比平衡,导致代谢紊乱。17. 逆境对植物代谢有何影响?(1)逆境导致水分胁迫,细胞脱水,膜系统受害,透性加大。(2)光合速率下降,同化产物减少,缺水引起气孔关闭,叶绿体受损伤,RuBPC等失活或变性。(3)冰冻、高温、淹水时,呼吸速率逐渐下降,冷害、干旱胁迫时,呼吸先升后降,感病时呼吸显著升高。(4)逆境导致糖类和蛋白质转变成可溶性化合物,这与合成酶活性下降,水解酶活性上升有关。(5)组织内脱落酸含量迅速升高。18. 在冷害过程中植物体内有哪些生理生化变化?(1)原生质流动减慢或停止 对冷害敏感的植物如番茄、西瓜等在10℃下1-2分钟,原生质流动很缓慢或完全停止。(2)水分平衡失调 秧苗受到冷害后,吸水跟不上蒸腾,叶尖、叶片会萎蔫、干枯。(3)光合速率减弱 低温影响叶绿素合成,加上阴雨,光照不足,光合作用产物形成少,导致减产。(4)呼吸速率大起大落 冷害初期呼吸速度加快,随着低温加剧或时间延长,至病症出现时,呼吸更强,以后迅速下降。19. 提高作物抗旱性途径是什么?(1)根据作物抗旱特征(根系发达,根/冠比大等)可以选择不同抗旱性的作物品种,或作为抗旱育种的亲本,加速抗旱育种;(2)提高作物抗旱性的生理措施,例如:抗旱锻炼,蹲苗,合理施用磷肥、钾肥均能提高作物抗旱性;氮肥过多、过少抗旱性差,所以要适量;硼在抗旱中的作用与钾类似。(3)施用生长延缓剂如矮壮素等。20. 作物适应干旱的形态和生理特征有哪些?形态特征:根系发达而深扎,根冠比大,叶片细胞小,叶脉致密,单位面积气孔数目多。生理特征:细胞液的渗透势低,在缺水情况下气孔关闭较晚,光合作用不立即停止,酶的合成活动仍占优势。21. 病害对植物生理生化有何影响?作物抗病的生理基础如何?病害对植物生理生化的影响如下:①水分平衡失调,许多植物感病后发生萎蔫或猝倒。②呼吸作用加强。染病组织一般比健康组织的呼吸速率可增加许多倍,且氧化磷酸化解偶联,大部分能量以热能形式释放出去,所以染病组织的温度大大升高。③光合作用下降。染病后,叶绿体破坏,叶绿素含量减少,光合速率显著下降。④生长改变。有些植物染病后由于IAA、GA增加,引起植物徒长,偏上生长,形成肿瘤等。作物抗病的生理基础是:①加强氧化酶(抗坏血酸氧化酶、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可以分解毒素,促进伤口愈合,抑制病菌水解酶活性,②植物染病后产生过敏性组织坏死,使有些只能寄生于活细胞的病原菌死亡。③产主抑制物质。如马铃薯植株产生绿原酸,可以防止黑疤病菌的感染,亚麻的根分泌一种合氰化物的物质,抑制微生物的呼吸。④作物还具有免疫反应。即在病菌侵入时,体内产生某种对病原菌有毒的化合物(多为酚类化合物)防止病菌侵染,此外,作物体内还含有一些化学物质,如生物碱、单宁、苦杏仁苷等,对侵入的病菌有毒杀作用或防御反应,能减轻病害。22. 写出植物体内能消除自由基的抗氧化物质与抗氧化酶类。抗氧化物质有:锌、硒、硫氢基化合物(如谷胱甘肽、半胱氨酸等)、 Cytf、PC、类胡萝卜素、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辅酶A、辅萌Q、甘露醇、山梨醇等。抗氧化酶类有:超氧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谷肽甘肽过氧化酶、谷胱甘肽还原酶等。
十三、一些化学分析方法的基本知识1、分析化学的任务和分类:1.1 分析化学的任务是确定物质组成的分析方法和有关原理;1.2 比如分析某矿石的成分,可以得出各元素百分含量的分析结果;从结果可以看出,分析工作分二个步骤进行:先测出物质的组成,完成此任务的方法称定性分析法;然后再确定这些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完成此任务的方法称定量分析法。由此可知分析化学是由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大部分组成的。1.3 在一般分析中,定性分析必先于定量分析。因为只有知道物质中含有哪些组分(或元素),以及它们在物质中的大约含量,才能选择适当的方法来测定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现实中由于各种原料、助材、产品、副产品大多为已知,只是因产地不同,各有差异,故一般可直接进行定量分析。1.4 由此可见,在生产实践中定量分析的应用比定性分析要广泛得多,因此本文只介绍定量分析方法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2、化工生产分析的任务和作用:2.1 化工生产分析是定量分析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它的任务是研究各种生产中的原料、辅助材料、产品的分析方法,及各种生产过程中的中间产品和副产品的分析方法,也包括化工生产中燃料、工业用水、三废等的分析方法;此外还有动火分析、安全生产分析等分析方法。通过上述项目的分析可以评定原辅料、半成品和产品的质量及检查生产工艺过程中温度、压力等是否正常,以便能最经济、最合理地使用原辅料和燃料,减少次品废品,及时消除生产隐患,保证产品质量,避免造成财物的浪费和损失;2.2 化工生产分析在生产中起着指导生产的作用,因此分析工作常被称作生产中的眼睛;2.3 科学领域中,凡是涉及化学变化的内容都要运用分析化学来解决。当前化工分析方法向快速、准确和分析用量少的方向发展,不仅要做成分分析,还要做形态、价态、结构的分析。分析工作是科研中的尖兵。3、分析方法的分类:3.1 无机分析和有机分析:这是据测定对象的不同而分的,前者是无机物,大多数是电介质,因此一般都是测定其离子或原子团来表示各组分的百分含量;后者是有机物,大多是非电介质,一般是分析其元素或官能团来确定组分的含量,但也常通过测定物质的某些物理常数如沸点、冰点、沸程等来确定其组成及含量;3.2 常量、半微量、微量分析:是按试样用量不同而分;通常较多地应用常量分析和半微量分析法,因为它们所用的容量分析器皿及分析天平较便宜易置;3.3 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根据测定原理和使用的仪器不同,分析方法又可分为化学分析法和仪器分析法;3.3.1 化学分析方法:是以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可用通式X+R=P表示,X代表被测成分,R代表试剂,P代表生成物。由于反应类型不同,操作方法不同,化学分析法又分为:3.3.1.1 重量分析方法:根据化学反应生成物的重量求出被测组分含量的方法;3.3.1.2 容量分析方法:根据反应中所消耗的标准溶液的体积来求出被测组分的方法,容量分析法以称为滴定分析方法; 3.3.1.3 气体分析方法:根据反应中所生成气体的体积或气体与吸收剂反应生成的物质的重量,求出被测组分含量的方法。3.3.2 仪器分析方法:是以物质的物理和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并借用较精密的仪器测定被测物质含量的分析方法,它包括光学分析方法、电化学分析方法、色谱分析法和质谱分析法:3.3.2.1 光学分析法:主要有分光光度法,在可见光区称比色法;在紫外和红外光区分别称紫外和红外分光光度法。此外还有原子吸收法、发射光谱法及荧光分析法。湘潭市松山仪器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制造的多元素快速分析仪,也是属于光学分析法的一种;相关产品已广泛应用于陶瓷、耐火材料、玻璃、水泥等硅、铝酸盐以及其它无机非金属材料行业的定量分析以及有色金属矿物质材料及冶炼中的快速定量分析;具有数据准确、测量快速、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3.3.2.2 电化学分析法:常用的有电位法、电导法、电解法、极谱法和库仑分析法等;3.3.2.3 色谱分析法:常用的有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薄层层析法和纸层分析法等; 3.3.2.4 其它分析法:如质谱分析法,X-射线分析法,放射化分析法和核磁共振分析法等。3.3.3 仪器分析法的特点是快速、灵敏、能测量含量很低的杂质含量,但目前也会受到一定限制,另外相对价格较贵;而化学分析法使用的仪器简单,对于大量和中等含量物质,测量准确度高,因此比较广泛的应用于科研和生产实践中。化学分析法和仪器分析法各有其优缺点也各有其局限性,两者是相辅相成,可以说化学分析法是基础,仪器分析分析法是发展方向。4、例行分析和仲裁分析:4.1 例行分析:是指一般化验室配合生产的日常分析,也叫常规分析。为控制生产正常进行要迅速报出结果,这种例行分析称为快速分析或中控分析;4.2 仲裁分析:在不同单位对分析结果有争议时,要求有关单位用指定的方法进行准确的分析,以判断原分析结果的可靠性。5、容量分析法的要求和分类:5.1 容量分析法是根据化学反应进行分析、根据反应中所消耗的标准溶液的体积来求出被测组分的方法;5.2 如欲测定盐酸的准确浓度,可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盐酸放于锥形瓶中,把装在滴定管中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逐滴加入到锥形瓶内,这种操作就称为滴定;5.3 在滴定过程中瓶内发生反应:HCl+NaOH=NaCl+H2O 反应一直进行到HCl的当量数=NaOH的当量数,此时称达到等当点;5.4 为判断等当点的到达需要加入一种辅助试剂称指示剂,当指示剂颜色改变时,滴定到达终点。因此等当点和终点意义是不同,前者是指理论终点,后者是指实验终点,二者经常是不完全吻合的。因此产生误差(称为滴定误差);在上述测定中,盐酸的浓度可据下式计算,NHCl.VHCl=NNaoOH.VNaOH。5.5 容量分析法是以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法,但并非所有的化学反应都能作为容量分析方法的基础,作为容量分析基础的化学反应必须满足以下几点:5.5.1 反应要有确切的定量关系,即按一定的反应方程式进行,并且反应进行得完全;5.5.2 反应迅速完成,对速度慢的反应,有加快措施;5.5.3 有确定的等当点的方法;5.5.4 主反应不受共存物质的干扰,或有消除的措施。5.6 容量分析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5.6.1 要有准确称量物质重量的分析天平,和测量溶液体积的器皿;5.6.2 要有能进行滴定的标准溶液;5.6.3 要有准确确定等当点的指示剂。6、附:湘潭市松山仪器有限公司系列多元素快速分析仪分析方法6.1 方法工作原理:6.1.1 DHF系列硅酸盐化学成分(多元素)快速分析仪以及NMA系列有色金属材料化学成分分析仪是根据湘潭市松山仪器有限公司分光光度分析的基本原理——朗伯-比尔定律:当液层厚度不变时,溶液吸收光的强弱与被测物质的浓度成正比。通过制备一定量的样品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将被测物质显色,通过特定波长的光,测定其吸光度来确定该物质组分的含量;6.1.2 试验流程如下:样品粉磨→称量样品→样品熔融→样品浸出→样品显色→仪器测定→数据处理→结果报告6.2 测量范围6.2.1 测量组分及范围SiO2:0.05~99.9%; Al2O3:0.05~99.9%;Fe2O3:0.01~99.9%;TiO2:0.02~99.9%;K2O:0.02~99.9%;Na2O:0.02~99.9%;CaO:0.05~99.9%;MgO:0.02~99.9%;B2O3:0.02~60%; ZrO2:0.02~99.9%;Li2O:0.02~30%;SnO:0.05~15%;PbO:0.02~30%;ZnO:0.02~99.9%;MnO:0.02~60%;Cr2O3:0.02~15%;BaO:0.05~60%;NiO:0.02~99.9%;CoO:0.02~99.9%;P2O5:0.02~30%;MoO3:0.02~99.9%;CuO:0.02~60%;Mo:0.02~99.9%;V 2O5:0.05~99.9%;6.2.2 可以测量的物质种类6.2.2.1 硅酸盐矿物质及材料中组分定量测定;6.2.2.2 陶瓷、耐火材料、玻璃、水泥等生产所用的原料、半成品、成品中各组分的测定;6.2.2.3下列化工原料主成分测定:铬盐产品、V2O5及钒盐产品、NiO及镍盐产品、Co2O3及钴盐产品、MnO及锰盐产品、钛白粉、磷酸盐、氧化锌、硼砂、硼酸、碳酸钡、水玻璃、腐植酸钠、氧化锆、硅酸锆、钾盐产品、钠盐产品、钼酸盐产品等;6.2.2.4 钼矿、镍矿、钴矿、锰矿、铜矿等多种有色金属矿物各组分的测定。6.3 仪器测量误差:仪器测量误差小于或等于相对应的国家标准化学分析方法规定的检测误差。(详见相关国家标准允许误差,以最新国家标准为准)6.4 样品分析速度:自称量样品开始,在1.5—4小时内完成2—4个样品中常规元素(SiO2、Al2O3、Fe2O3、TiO2、K2O、 Na2O、 CaO、MgO)的检测,其它元素的检测一般在4-6小时以内完成。6.5 仪器工作参数稳压电源:220V,50Hz主机功率:100~200w安装面积:3500×800mm环境温度:22±5℃相对湿度:≤85%
一、物理方法1、过滤法原理: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通过过滤而分开的方法称为过滤法。如:氯化钙中含有少量碳酸钙杂质,先将混合物加水溶解,由于氯化钙溶于水,而碳酸钙难溶于水,过滤除去杂质碳酸钙,然后蒸发滤液,得到固体氯化钙。如果要获得杂质碳酸钙,可洗涤烘干。2、结晶法原理:几种可溶性固态物质的混合物,根据它们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不同,可用结晶的方法分离。如:除去固体硝酸钾中混有的氯化钠杂质,先在较高温度下制成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然后逐步冷却,由于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大,温度降低,大部分硝酸钾成为晶体析出,而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得不显著,所以大部分氯化钠仍留在母液中,通过过滤把硝酸钾和氨化钠溶液分开。为进一步提纯硝酸钾,可再重复操作一次,叫重结晶或再结晶。二、化学方法原 理1、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不与原物反应。2、反应后不能带入新的杂质。3、反应后恢复原物状态。4、操作方法简便易行。5、有时题目中有特殊要求(不外加指示剂。为了控制除杂液体加入的量,必须有明显现象)1、沉淀法原理:使混合物中的杂质与适当试剂反应,生成沉淀通过过滤而除去。2、化气法原理:将混合物中的杂质与适当试剂反应变成气体而除去。如:硝酸钠固体中含有少量碳酸钠杂质,可将混合物加水溶解,再加入适量稀硝酸溶液,硝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硝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再蒸发滤液,获得硝酸钠固体。3、置换法原理:将混合物中的杂质与适量试剂通过发生置换反应而除去。如:硫酸锌固体中含有少量硫酸铜杂质,可将混合物溶解之后,加人适量锌粉,再过滤除去被置换出来的铜,蒸发滤液获得硫酸铜固体。4、吸收法原理:两种以上混合气体中的杂质被某种溶剂或溶液吸收,而要提纯的气体不能被吸收时,可用此方法。如:一氧化碳中含有二氧化碳时,可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氢氧化钠的溶液。5、其它法原理:将混合物中的杂质用化学方法转化成其它物质。如:氧化钙中含有碳酸钙,可采用高温燃烧的方法,使碳酸钙高温分解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扩散到空气中,除去杂质。有机物除杂方法一览(括号内为杂质)1、气态烷(气态烯、炔)除杂试剂:溴水、浓溴水、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操作:洗气注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不可。原理:气态烯、炔中不饱和的双键、叁键可与上述除杂试剂发生反应,生成不挥发的溴代烷2、汽油、煤油、柴油的分离(说白了就是石油的分馏)除杂试剂:物理方法操作:分馏原理:各石油产品沸点范围的不同。3、乙烯(CO2、SO2、H2O、微量乙醇蒸气)除杂试剂:NaOH溶液 - 浓硫酸操作:洗气原理:CO2、SO2可与NaOH反应生成盐而被除去,乙醇蒸气NaOH溶液中的水后溶被除去,剩余水蒸气可被浓硫酸吸收。4、乙炔(H2S、PH3、H2O)除杂试剂:CuSO4溶液 - 浓硫酸操作:洗气原理:H2S、PH3可与CuSO4溶液反应生不溶物而被除去,剩余水蒸气可被浓硫酸吸收。5、甲烷、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甲烷的分离除杂试剂:物理方法操作:分馏原理:沸点不同。6、溴苯(Br2)除杂试剂:NaOH溶液操作:分液原理:Br2可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盐,系强极性离子化合物,不溶于苯而溶于水(相似相容原理)。7、硝基苯(HNO3、水)除杂试剂:水、操作:分液原理:等于是用水萃取硝基苯中的硝酸,具体原理见“萃取”。TNT、苦味酸除杂可使用相同操作。8、气态卤代烃(卤化氢)除杂试剂:水操作:洗气(需使用防倒吸装置)原理:卤化氢易溶于水,可被水吸收,气态卤代烃不溶于水。9、乙醇(水或水溶液)除杂试剂:CaO、碱石灰操作:蒸馏原理:CaO与水反应生成不挥发的Ca(OH)2,故只会蒸馏出无水的乙醇。10、苯(苯酚)除杂试剂:NaOH溶液操作:分液原理:苯酚可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苯酚钠,系强极性离子化合物,不溶于苯而溶于水(相似相容原理)。11、乙酸乙酯(乙醇、乙酸、水)除杂试剂:浓硫酸+饱和Na2CO3溶液操作:蒸馏+分液原理:乙酸与乙醇发生可逆的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四者共同存在于反应容器当中。由于存在催化剂浓硫酸,所以水、乙醇不会被蒸发出体系,此时乙酸与乙酸乙酯同时被蒸发出体系,并冷凝滴入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的容器中,乙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溶于水、不溶于乙酸乙酯的乙酸钠,从而与乙酸乙酯分开。下一步只需要进行分液即可除去水溶液,得到乙酸乙酯。12、乙酸乙酯(水或水溶液)除杂试剂:物理方法操作:分液原理:二者密度不等,且不互溶。-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