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今年硕士研究生招考是否应取消复试引争议,多位学者撰文分析天尊地卑

今年硕士研究生招考是否应取消复试引争议,多位学者撰文分析

今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会不会取消复试?随着教育部昨日的答复出炉,这一持续讨论了两个多月的疑问已有了一锤定音的答案:不会。不久前,沈阳某高校一名教师建议,取消2020届硕士研究生考试的复试,直接以笔试成绩确认录取。该建议一度引起舆论广泛关注。4月14日,教育部公布《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国家分数线),并印发通知,就做好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进行部署。通知明确,复试启动时间原则上不早于4月30日,复试方式由招生单位自主确定。对于“为什么不能取消研考复试”的问题,教育部14日也作出回应:复试是研究生招生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复试可以有效考查考生的专业素养、科研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是实现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重要举措,是促进科学选才、提高招生质量的重要制度保障。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取消研究生复试建议不可取”和“支持取消复试”的话题在微博、知乎等网络平台上均已引起广泛讨论。在教育部上述答复出炉之后,不少教育领域学着也公开发文,对这一做法表示支持。例如,复旦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张人禾就在人民网-教育频道刊发署名文章《复试是研究生选拔不可或缺的一环》指出,研究生考试招生是选拔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内容。研究生选拔是研究生教育的第一关口,事关研究生培养质量以及教育公平。张人禾在文章中认为,我国研究生选拔的考试一般分为两个环节进行,即初试和复试。初试一般以笔试为主,主要考核考生对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复试通常以面试的形式进行,通过与考生面对面的交流,侧重于考核考生的能力、综合素质和研究潜力。初试和复试两者相辅相成,构成了研究生入学考核的有机统一体。张人禾提出:复试是研究生选拔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其必要性和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复试是研究生教育属性的内在要求。2. 复试是全面衡量考生的有效手段。3. 复试是学校高层次人才选拔自主性的重要体现。当下新冠肺炎疫情对于招考的影响,张人禾认为:当前我国疫情防控的阶段性成效进一步巩固,虽然还面临着很大的防范疫情输入压力,但总体上已经具备了开展硕士生选拔复试工作的基本条件。各地各校可以因地因校制宜,在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确保师生健康的条件下,选择合适的方式,如线上复试等,适时组织复试和录取工作,将疫情对研究生选拔工作的影响降到最小。持相似观点的还有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专家组成员、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陈志文14日下午也通过个人实名认证微博账号刊文《研究生复试为何不能简单取消?》,明确提出“研究生复试是研究生招生的重要环节,是科学选才,保障质量的关键,不宜取消”。陈志文结合当下疫情防控现实表示:研究生招生与本专科招生完全不同,研究生不再是简单的知识性学习,实际上是半个科研人员,至少也是一个科研助理,是否有专业研究能力与水平至关重要。而目前的研究生考试,基本还是偏重知识层面的考核,缺少在专业研究能力与水平方面的考察。同时,每个学校的学科特色不同,要求也是有显著区别的,但现在考生报考量较大的专业,往往采取全国统一命题的方式,更难以体现不同学校的区别化要求。因此,复试是研究生招生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对于科学选才,保障研究生质量有着重要而关键的意义,这也是高校普遍反对取消复试的根本原因。陈志文提出:更关键的是,现在疫情防控大多数已经降至三级,普遍开始复课,已经具备了线下复试的可能性。即便为绝对安全考虑,网络复试手段与方式也是可以替代线下复试的。如果简单取消,反而是一种惰政,是不作为。支持研究生招生单位采取灵活多样的复试方式,是为了求得安全与质量的最大公约数,出发点还是安全。陈志文在分析了教育部的方案后认为:保障安全是这次研究生复试等相关政策调整的出发点,坚持复试是为保障质量、科学录取的必要举措,守住公平是这次调整的底线与红线。给招生单位以灵活多样的自主权,充分发挥招生单位的能动性,在这三者中精准寻找最大公约数,实属不易。这个方案可能不会让所有人满意,但相信会让绝大多数人满意,因为在最大可能保障招生质量的同时,确保了安全,守住了公平!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一周前,教育学者熊丙奇也曾在光明网刊发评论文章《取消研究生复试,是在助长“应试考研”》指出:我国在研究生统一招生中,之所以设置学校复试环节,目的是通过复试进一步考察学生的专业兴趣、综合素质和学术潜能,防止招生中的“唯分数论”,也一定程度扭转考研中的“应试考研”倾向。部分考生只围绕考研科目学习、准备考试,虽然考研分数很高,可是综合素质却比较差,甚至有的报考理工科专业的学生在本科期间没有做过实验;有的考生外语笔试分数很高,可是用外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却不行。熊丙奇认为:用在线复试方式进行研究生复试,相比现场复试更便捷、高效,部分考生担心的替考、作弊问题,也完全可以通过人脸识别技术、面试老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提问解决。总体而言,在线视频面试技术已经十分成熟,也是国外大学在招生时,普遍采取的面试方式。我国高校也已经为采取在线视频面试方式做了充分的准备,在线视频面试的公平性、公正性经得起考验。当然,也有声音支持取消考研复试。例如,红网在4月2日也刊文《取消考研复试最能实现相对公平》认为:没有绝对的公平,只有相对的公平。取消考研复试显然是现今最能实现相对公平的做法。如果各种考试形式都无法做到公平公正,与其走个过场不如取消考研复试,按初试成绩录取,将研究生录取工作简单化、有效化,尽快给考研学子一个交代。(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红掌

985毕业研究生:能进“二三流大学”当大学老师吗!

如今教育已经逐渐普及,当然这也是我国教育改革下的优良成果,社会上高学历的人越来越多,我们周围本科生基本上都还是常态,偶尔还能碰到几个硕士或博士毕业的亲戚或朋友,虽然在社会上他们与我们一样,感觉不出什么来,但是在找工作的时候,这的确不太一样。之前有人问过我,想要去高等院校任教需要什么条件?因为在所有的工作中,高等院校的老师是最安逸的,而且还拿着很高的薪水,但是相应的,这个行业的入门门槛也高,按照如今的情况来说,一般985 211毕业的研究生现在都不好进高校,即便是一所普通的高校老师也是要求博士学历。那么当下的情况到底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一位大学老师说: 其实我们不妨打开一些高校的网站,上面都有招聘要求,基本上想去一所知名大学当老师,博士学历那时必须的,而且在学术界必须还要具备一定的名气,有的还要求职称,而这个职称我们都知道跟年龄是挂钩的,也就是说,你想去名牌大学当老师,你必须是一位在学术界有名的还上了年纪的知识分子。所以基本上985毕业的研究生,是白搭。那么对于一些二本院校来说呢?同样要求博士学历。我们再往下看,一些三本院校,这看起来有戏,因为有的三本院校要求并不那么过分,研究生学历就可以,但是即便是这样的三本院校,也是比较偏僻了,如果路途不方便你也不会去的。985毕业的一位研究生说: 其实,教师也分一定的地域性,教师能否留任与应聘的城市也有着一定的关系,首先给985毕业的研究生一个定位,在一所不错的一线城市,985院校的研究生可以找到一份什么样的职位呢?第一,可以是普通高职院校的教师。第二,某地重点高中的教师。但是如果是想进入高等院校当老师,在这样寸土寸金的地方竞争肯定会是异常激烈的。不过,即便是到了偏远地区,这也是需要碰运气的,因为有的地方偏远的三本院校可能会为你提供一个不错的岗位。一位留学生说: 其实,要说现在找工作,这的确是一个大话题,但是要说这个想去大学当老师,这的确很难很难,因为大家都知道这个职位好,而且没个学校每年名额就那么几个,所以基本上你没有些门路,水平又一般的话,基本上是没有任何机会的。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学历只会成为越来越普遍的东西。当然它的本身价值是不会变得,但是随着周围与你同等学历的人逐渐增多,你还会觉得这是一个优势么?所以这也表现在,目前当下就业趋势也是一天一个样,未来几年,我们真的不好说,一个985毕业的研究生可以找到一个什么样的工作。 在当下的高校中,基本上博士学历是硬性指标,而且想要得到这份工作,还必须要有些门路,比如说有朋友或是师兄弟推荐,如果你没有门路,那么你就是我国的著名学者,在学术上有很高的成就,参加过什么863项目研究,当然,这也是可以为你增加不少分数的。但是,这也并不是绝对的,因为即便是这样的学者,现在也有很多,他们都有很高的水平,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也想安安稳稳的进入一所大学教学生,拿着一份稳定的收入。所以985毕业的研究生,想去大学任教,目前来说应该很难。

松松垮垮

研究生组会的意义到底有多大?

导师和研究生的平时学术交流,都会以开组会的形式来进行。因为一个导师手底下都有好几个研究生,总不能每次都单独只跟某一个研究生交流吧,这样也太浪费导师和研究生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了。研究生组会的意义到底有多大?研究生组会,需要认真对待吗?先看看俺导师以前怎么指导俺的。以前俺的导师基本上属于那种不怎么爱开组会的教授,而是哪天有什么想法,先整理一下思路,然后把他带的几个研究生都叫过来讨论一下,让各自先说一下最近的研究进展,之后就开始布置任务,有的是导师想做,但是觉得编程能力不足或者其他原因,让研究生帮忙代劳一下;有的是想法很好,就是比较难,研究生基础都达不到,但是一旦能做出来基本上都能毕业的那种。这种属于不确定性的组会,是俺比较喜欢的类型。因为平时没有规定每周都要完成多少阅读量,算是很自由了,也很开放,做什么科研,做到什么程度,都只取决于研究生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一旦论文产生了,导师都会很认真的对待和批改,这一点也是让俺受益匪浅至今的宝贵财富,做人就应该仔细一点和认真一点。也见过其他导师开的组会,每周汇报一次,七八个研究生坐在一起讨论,比如说最近做了什么,没做什么的就说一下最近看了什么文献等等,反正也是糊弄一通,有的研究生平时根本没有看文献,临时拿出一篇来,随便说一说也给过了,其他人根本听不懂,这样的组会就很浪费时间了,也没必要开,因为这样的效果根本看不出研究生到底有什么进展,没有进展的研究生还要再额外浪费时间去读一些临时抱佛脚的文献,意义也不是很大。因此,研究生组会开不开,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够给研究生自由的探索空间,让他们充分依照自己的兴趣来做研究生,不能再像本科毕业论文那样,从头管到尾了。

不自说也

入学研究生想要选择合适导师?不要只看科研成果,还要多看看这些

文章内容干货较多,建议收藏慢慢观看考研大战已经谢幕,很多考上高校的学生早在复试前就已经选择好了导师,但是仍然有不少学生比较慎重,现在还没有选择导师。硕士导师将是学生未来三年的唯一“boss”,选择的时候,很多学生只看重导师的科研能力,将其科研成果看做选择的标准。需知导师的科研水平只代表他的科研能力,但是却不一定代表别的方面都适合带学生,所以学生选择的时候一定要多方面考察,不是每个学术强的导师都适合自己。某大学教授科研成果在选择导师的时候,大部分学生都喜欢看导师的科研成果,希望找个有能力的导师带自己走向科研之路。但是,学生看科研成果的方式只有通过学校官网的介绍。官网上只是根据导师发表的论文数量和质量来判定该导师的科研能力。但是,很多人却不知道导师发表的论文不一定代表他的科研能力。部分导师自身科研实力不行,无法给学生过多指导,但是却逼着学生发表论文,最后却挂着导师名字是第一作者。这类导师挂在官网上的论文通常都是历届学生发表的,和他自身的科研能力并不相关。科研成果展示这些无法在网上查到资料,所以学生在看导师科研成果的时候,最好先问问该导师的学生,是否在校期间导师给予其足够的指导。那么如果导师发表的论文真是自己研究出来的成果,论文多就是科研能力强吗?这个并不一定,数量多并不一定质量强。每个学科都有不同的高质量期刊,能在这些期刊发表文章才代表成果优秀。比如安全科学与工程这门学科,如果能在《科学引文索引》(SCI)发表自己的论文成果,就表示含金量很高了。由于国内的期刊影响力远远不如国外,同时审核程度也不如国外严格,所以可以多在国外的期刊查导师的论文。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期刊都是在国外发表才强,像文科类的专业,很多高质量期刊都是国内的。比如心理学这么专业,我国发展起步较晚,因此该专业如果能在国内《心理学报》发表文章就很厉害了。除了科研成果之外,还可以看导师的称号,比如长江学者。这个称号是非常厉害的,它是国家教育建立的,专门针对该专业的科研成果丰硕建立的,含金量在国内是最高的了。通常获得该称号的导师,都可以说是专业的顶级人才了,是学者在国内的最高称号。还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这是国家针对青年学者设立的基金,拨经费给该获得者,希望其自己选择研究方向,该基金每年获得人数并不多,凡是获得者都可以说是学术带头人,科研能力优秀是没得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类似的称呼还有很多,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某某重点实验室主任、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是否享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政府津贴等等。这些称呼不仅是对该导师科研的成果的肯定,也证明该导师项目经费肯定不少,可以让学生放心大胆的去搞科研。某长江学者资金补助针对工科的学生而言,先说一下出差补助,导师经常会和企业有合作项目,就需要学生经常去现场工作了。导师会对这部分学生进行补助,相当于发工资了,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学生叫导师“boss”了。不同的导师给的工资是不一样的,有四十、八十、一百等等。部分工科硕士会被导师派到项目工地出差这部分工资都是导师从合作项目的经费里扣的,本是学生该得到的,所以学生也不要对老师发工资感到不好意思,毕竟学生就是导师的低价劳动力。在报导师之前,一定要打听清楚补助多少,同专业别的老师补助怎么样。毕竟硕士三年要交学费,虽然有助学金等补助,但是生活费也需要花费不少,这都需要用出差补助来填补。对于很多不出差的学生而言,少了出差补助,生活费就只能从导师每个月给予的生活补助费里拿了。每个导师的情况仍然不一样,有些导师比较公平,办事多,给的相对多点。而有些导师则是交代学生需要干的活不少,甚至包括接送孩子放学、取快递、搬家等零碎琐事,但是生活补助是非常少或者没有。生活补助费很大程度决定伙食千万不要小看生活补助,研究生期间,如果导师每个月给五六百左右的生活费,基本上就不用问家里要钱了。但是如果导致给个一两百,那么生活会很拮据,要是在谈个女朋友,那更是不够花了。时间安排在跟着导师的三年时间里面,导师要求的时间安排及其重要。就比如很多导师都这样安排时间:早晨八点到,晚上九点走,一周只有周末休息,没有暑假,过年的时候只有十天假期。上面是规定的时间计划,但是还有很多例外呢,如果项目有情况,那么熬夜少不来,周末休息日会没有,这些时间安排算下来属于自己的时间要比上班族还要少很多。熬夜加班搞科研很多人上硕士都是为了找工作而得到学历,通常导师要求这么严格的时间的安排都是为了一己之私,能让学生给他完成科研成果,对他的学术能有帮助。学生的很多在校搞的科研成果对未来找工作帮助性几乎没有,就需要自己利用时间学习工作相关的知识了。而且没有暑假,很多学生会没有机会去企业实习,在研三找工作的时候会由于缺乏实习经历而没有竞争力。企业实习部分考生在读研后,由于视野变宽,对本专业的认识度增加,所以会选择换行业工作。这时候更需要大量的时间去学习所换行业的知识了。有人会想,反正导师又不可能每天监控着,自己总可以偷着学吧。话虽是这么说,但是偷着学的效率极其低下,同样让导师发现后果还不好。以前有个学生就给我吐槽过,自己由于不想干本专业,打算考公务员,所以只要没事就在学习相关知识。一次偶然被导师发现,悲催的历程就开始了,给导师取快递,买材料,报账,写报告,网购,修电脑等等。事情很多,又没法拒绝,因为导师有一票否决权,毕业的时候不签字就没法毕业。图片来源于网络最后结果可想而知,复习效率极其低下,考试结果惨不忍睹。当然,这是关于导师的人品问题,不是每个导师都这么不替学生考虑。但是在没有过多的接触导师前,不会知道导师人品如何,只能通过导师给的时间安排来保障一下了。责任心每一个学生都希望找到一个负责任的导师,可是并不是每个导师对自己的学生都很上心。曾经有个学生报考的某211大学工科专业,在开学后的第二天,就被导师派到了位于偏远山区的项目工程现场几个月,让其自学。学生研一的课程耽误不说,该老师让一个没有现场经验的学生去驻扎现场,真的是完全不负责任。郊区某项目现场很多学生希望能找一个年龄大、声望高的导师,认为这样会学到很多知识。其实不少声望高的导师由于报考人数众多,所以他会将报考他名下的学生分配给其余年轻的导师,这些导师有些是博士毕业后选择留校的老师,有些是正在负责该导师名下科研项目的博士。分配之后,学生硕士三年基本上和声望高的老师见不了几面。所以在选择名师之前一定要先问清楚,该导师是否还自己带硕士,还是人数已经报了很多了。科研经费研究生三年,除了研一上课之外,其余两年时间都要搞科研,那么导师的科研经费就很重要了。有些导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那么就有国家拨款扶持,还有很多别的科学基金同学们都可以自行查找等等。由于很多学生的毕业论文都是选择的导师科研项目的一部分,所以如果导师该项目经费充足的话,学生就可以有足够多的资金进行实验研究。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果导师的经费较少,通常会导致无法购买实验仪器,无法调查数据。导师都需要学生出高质量的成果,但是资金补助不到位,那想要出成果就不是一般的难了,有些学生甚至会延迟毕业。对于导师科研经费的情况,学生可以登录该院校的官网查找,通常在报考学院的师资力量中,会对导师目前的科研经费进行介绍。一般而言,科研项目规定时间都是好多年,所以官网的介绍和真实情况差距不大。图片来源于网络大概先给大家总结这个方面选择导师,有些方面在官网对老师的简介上是查不到的,必须自己亲自问问该老师带领的学生,一定要多问几个。不要轻易听从别的学生推荐,有的导师由于招收不到学生,会委托别的导师或者学生推荐,所以这些被委托的导师和学生就会将一些询问他们的学生推荐过去,他们对该老师的评价水分就会很大。所以,报导师一定要多问、多查。多在网上找资料内容较多,小伙伴们可以点击收藏慢慢观看,还有不懂的小伙伴请在下方留言哦!(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联系删除)

人欲

什么样的感觉才是读研究生的感觉?

作者 |王德华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博士生导师)研究组组会前闲聊,随口问今年入学的研究生这些日子感觉如何,学生想了一下说跟感觉大学差别不大。我说那你这是还没有进入状态,还是在过大五的生活,研究生学习最重要的就是不能读成大五。学生说他已经读过大五了,我说那你就是在读大六了。师生都哈哈大笑。什么样的感觉才是读研究生的感觉?这个问题本不是问题,但也确实是问题。每个人读研究生都会有不同的感觉。我觉得至少应该有以下几种感觉。首先,研究生学习不能是老师在课堂上讲,学生只是听、记笔记,然后复习、考试,考试结束就准备度假了。如果还是这种状态,就是还停留在大学生活的状态,还没有进入研究生学习状态。读研究生,需要一种感觉,一种状态。研究生学习最重要的是把思考问题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对每个概念、学说、理论都要有追根溯源的意识,要站在知识的前沿,渐渐地了解所从事研究领域的发展历史和未来发展趋势,主要权威学者,哪些重要的科学问题还没有解决?哪些里程碑式的学术发现等等。这就是说,研究生学习要做到专业化,然后才能做出有新意的工作,创造新的知识。如我们学习一个概念或学说(理论),就要知道这个概念或学说的来龙去脉,哪位科学家最早提出来的,如何发现和提出的,用什么实验进行证明的,对过去的概念或学说有哪些改进?等等。如我们一提达尔文,就要知道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是简单的“适者生存”就能概括了的吗?说人类是猴子变来的说法正确吗?现在动物园里的猴子还能变成人吗?综合进化论的内容是什么?进化理论在生物学中的地位是什么?为什么有学者说如果不从进化论的观点思考问题,生物学的一切将无法理解?进化论的分子证据有哪些?等等。我们说能量代谢,除了了解基础代谢率的概念,还应该了解静止代谢率、最大代谢率、野外代谢率、持续能量收支、代谢范围等概念,也应该了解代谢率的测定方法,如间接测定和直接测定方法,双标记水测定方法等;了解能量收支的估算方法,如时间估算法、心率估算法、模型估算法、生物物理学途径估算法等。也应该了解影响代谢率和能量代谢的生态因素(如温度、光照、食物)、生理因素(如激素、节律)等。知道哪些新的知识,哪些是未知的,心里就有底了。研究生的角色是创造新知识的,课本上的内容、文献上的内容都是过去的发现,有些说法可能已经过时,有些学说或理论可能已经改变或更新。掌握已有的知识很重要,这是进一步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用智慧发现新的问题、解决新的问题、提出新的学说、挑战过去的学说或理论,创造新的知识,是研究生的责任,需要始终牢记在心的。来源:科学网

施及三王

学位重不重要?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相比,二者到底有哪些差距?

“学位重不重要?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相比,二者到底有哪些差距?”有人问。早在20年前,师范院校的一个生物老师就对我们班的同学说:“大学的学位很重要,如果就读大学四年连学位都没能拿到手,那么大学四年估计就白读了,因为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的时候不单单看你的大学毕业证,更要看你的学位证。”而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的作用也是非常大的,拥有硕士学位或者博士学位之人,在就业的时候基本上有更高的权重,至少在工作的起始月薪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博士学位是所有学位中档次最高的,硕士学位稍逊一筹。在我们的思维定势中,硕士学位应该算是非常牛的存在,至少在多年前,在我们身边很少听说谁拥有硕士学位,甚至有些人天真地认为:传说中的研究生应该在发明创造些并研究些什么产品……但是随之高校的不断扩招,很多高校的本科生及学士学位不断贬值,导致考研大军当中加进去很多为了提高就业质量而去考研的人。在多年前,原本很多高校只要是硕士毕业生就能成为高校老师,现在不行了,很多二本大学招聘教师的最低标准就是必须拥有博士学历,甚至要求必须是在国外镀过“金”的“洋博士”才行。从这一方面可以看出,硕士的吃香程度逐渐式微,读书读到博士毕业才能拥有更好的舞台和更牛的起始底薪。在学位没有“注水”的情况下,按道理拥有博士学位之人比拥有硕士学位之人在就业质量、科研能力等方面要牛得多;拥有硕士学位之人在求职后可能成为“白领”,那么拥有博士学位之人在求职后可能成为传说中的“金领”。当然,不同用人单位对学位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有些用人单位的招聘人员对本科第一学历的要求是比较高的,比如他们对本科学历是清华北大更为看重,那么清北的学士学位就算是档次非常高的存在;而有些用人单位招聘人员觉得最高学历越高越好,那么博士学位的“性价比”一下子就立马体现出来了。这就意味着,学位究竟要达到什么程度,对于不同的用人单位而言,差不多够用就行了。有人可能会说,很多小学毕业生、初中毕业生都能成为腰缠千万贯的大老板,那些人手底下甚至聘着好多个博士生。但在大概率上来看,拥有博士学位的比初中毕业生、小学毕业生要强势太多了:好几万个小学、初中生当中可能有一两个当“大老板”的,好几十万个博士当中自然也有一两个混得不好的,个例现象是很正常的。所以,对于大部分人而言,能拿到博士学位的,很多人都耗尽“洪荒之力”去读博,毕竟成为博士,自身的底蕴也深厚了很多。学位到底有多重要呢?硕士学位与博士学位的差距有多大?欢迎留言探讨。

猎音师

科研两个选择,该跟随兴趣?还是跟随社会需要?

现在很流行的一句话,最重要的事,就是做回真实的自己。前一段时间,在一场学术交流会后听到很多年轻学者都会有这样的困惑:作为一个年轻学者,做研究方向选择的时候,是选择自己的学术兴趣好,还是选择当前的学术主潮流好?该如何做选择呢?如何选择自己的科研方向,是很多年轻学者所关注的问题。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疑问,从分析的角度来看,主要是当今的学术评价导向造成的困惑。现在很多学术评价都是议论文的影响因子——期刊的IF值为主要指标,甚至是唯一指标。也就是说学术论文的IF值高,晋升、评奖、申请课题、各种人才计划,甚至研究生的国奖评审和工作应聘等,都会很顺利。如果发表的学术论文IF低,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同时,学术人也都知道,不同的领域学术期刊的IF是不同的,学术研究也有传统和时尚之别。时髦的热点领域,从事研究的人多,引用率也就高,传统经典的学科,情况就相反。这个问题说大了,就是一个学术评价问题,也会一直会争论下去。但面对现实的青年学者和研究生们,就面临一个选择问题了。随兴趣?以上说的是客观原因,主要的选择还是一定要以自己的研究兴趣为重,不要随所谓的大流,做学术要有独立的学术人格,才可能有自己的建树!从学术追求上,理应随自己的内心,追求自己的学术兴趣。一旦确定的话,就要全力以赴地去朝着自己的方向去前进,专心做科研,发挥特长、值得花费精力去钻研的方向。随大流?有的年轻的学者会纠结如果跟随了自己的内心选择然后由于这个社会面临的选择是不容许的呢?自己喜欢的科研方向如果是比较冷门的,社会不是很认可的呢?辛苦读研做科研的几年不就是付之东流了吗?这些都是年轻学者所纠结的点。总之,就是害怕自己选择了自己内心想要的而不是这个社会所需要的。不管是这个困惑是从哪来,科研是该跟随兴趣还是该随大流大多数年轻学者最后的选择都会是偏向于跟随兴趣,毕竟,要自己喜欢的东西才会感兴趣,做起来很认真,到最后才会做到最好。最后,愿正在往科研路上走的你加油!

美娇娘

3年发表16篇SCI论文,应届硕士真能“破格授予博士学位”?

如要对这名优秀硕士毕业生破格授予博士学位,应该根据其撰写的硕士学位论文水平,而非其在读研期间所发表的SCI论文。全文1878字,阅读约需3.5分钟 ▲我国正在推进的研究生教育改革,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取消读研期间发表论文的要求。在此背景下,高校和社会舆论,都需建立新的论文观。资料图。图片来源:新京报网文/熊丙奇(教育学者)编辑 何睿 校对 李铭《三年发16篇SCI,这名应届硕士被建议授予博士学位》,9月6日,多家媒体发布的以此为题的报道,引发舆论关注。这篇报道的导语是:“应届硕士毕业生被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近日这样一则消息将国内学界目光再次投向西部学术重镇西安交通大学。然而,看完整篇报道,除了在文首有“应届硕士毕业生被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以及文中有“被电气学院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这两句话之外,全文其他地方都没有提及究竟是谁建议。报道虽提到电气学院,但并不明确是其导师,还是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或者学院学位委员会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也不见该校学校学位委员会对此建议有何看法。因此并不能确定这一建议是十分正式,且已经纳入学位申请、授予程序的,还是只是在媒体报道时提及。确定这一点十分重要。因为离开了学术标准与规范的媒体建议,除了博眼球之外,还会误导学术评价标准。在我国大学办学实践中,有硕士生因硕士毕业论文被答辩专家认为达到博士毕业水平,进而建议授予博士学位的美谈,但似乎还没有在硕士求学期间发表论文多,就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的先例。期刊发表论文和学位论文是不能混为一谈的。授予博士学位需基于博士学位论文,这一学位论文不能由期刊发表论文替代,否则,所有博士生只需在期刊上发表论文,而无需撰写学位论文,就可授予博士学位了。对这名优秀硕士毕业生破格授予博士学位,应该根据其撰写的硕士学位论文水平,而非其在读研期间所发表的SCI论文。这篇由媒体发布的报道,源自西安交大新闻网9月2日在《身边交大人》栏目刊文《孙光宇:发表16篇SCI,我用了三年》。该文介绍,孙光宇,钱学森学院院友,电气学院应届硕士毕业生,被电气学院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以第一作者在Physical Review E,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Plasma Source Science & Technology等期刊发表SCI论文8篇(均在学校“最具影响力期刊”目录)、EI会议论文4篇,另以其余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8篇、EI会议2篇;获得西安交通大学“优秀研究生标兵”、国家奖学金2次、高电压技术专业“严璋”奖学金和“远东”奖学金、电气学院年度人物等奖项。目前,孙光宇已被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瑞士等离子体中心录取为博士研究生,并获得全额奖学金。从媒体报道的信息看,如果孙同学被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主要原因应该是其发表了16篇SCI论文,而不是其撰写的硕士学位论文被评委专家认为达到博士水平。这就存在一个问题,期刊发表论文,能替代进行系统研究的学位论文吗?近年来,我国高校在研究生教育中,普遍存在一种倾向是,要求在读硕士、博士必须撰写、发表多少论文,把这作为学位论文答辩的前置条件,这不但让社会舆论误解平时发表论文比学位论文重要,而且也引导很多学生把精力用在撰写、发表期刊论文之中。而实际上,要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对于硕士研究生来说,主要是提高研究生课程质量,对于博士研究生来说,则主要是严把学位论文质量关。这也是发达国家一流大学的普遍做法,通常根本不要求研究生、博士生在读期间发表论文,而是关注课程学习,以及撰写学位论文的质量。我理解很多网友会把硕士求学期间就发表16篇SCI论文的学生称为“大牛”,但这只是论文发表角度的“大牛”。我国还有读博三年发表46篇论文的“高产大牛”。对于学生本人来说,这无可厚非,这也是他们刻苦学习、勤于写作的结果。但对于学校的教育管理和评价来说,则应该坚持学术导向,不要只重视论文的发表,而更要重视论文的质量,对学生来说,尤其要重视学位论文的质量。我国当前正在推进的研究生教育改革,有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就是取消读研期间发表论文的要求,这是正确的改革方向。在这一背景下,需要高校和社会舆论,都建立新的论文观。一名学生在读期间发表论文,这是其自主选择,也可作为评优、升学的一方面指标,其科研精神更是值得所有研究生学习。但学校应做到不以论文发表论英雄,要紧抓培养的核心环节。如果是破格授予博士,那一定是他撰写的学位论文达到授予博士学位的要求,而非发表了多少篇SCI论文。值班编辑 花木南 吾彦祖

大联盟

本科直接读研和工作后再读研,两者差距很大吗

如今读研好像成了大势所趋,普通本科学历找工作真的太难太难,211985高校的本科毕业生还算是勉强可以找到月薪不错比较体面的工作,不过在就业的压力下找工作还是没有这么容易,考研人数即将突破三百万人,很多人都是毕业之后工作了几年再选择继续读研,也有考生大四的时候选择考研然后顺利读上研究生,那么本科直接读研和工作几年之后再读研,有什么区别吗,两者的差别很大吗,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本科直接读研的学生算是连贯学历,从本科直接过度到研究生,一般都是全日制研究生很少会选择读非全日制研究生。工作之后很多人会觉得自己的学历不能很好的适应现在的工作,或者必须需要学历的提升,所以有些人会选择辞职全心全意的读全日制研究生,但是有些上班族只是为了提高学历去升职他们往往会选择非全日制的研究生,毕竟如今两个研究生的分数线已经基本持平,而且都是全国统一考试,国家普遍认可的研究生学历。但是很多人都说工作后再读研究生其实和连贯学历研究生差距很大,这是为什么呢。我觉得主要是几个原因,本科生在学校的大环境下肯定会更有学习的氛围,深入复习可以获得更多的学校资源在这方面上很多工作之后再打算就读研究生的人已经有些落后了,但是对比他们来说工作的人会更加努力每天不光要工作还要兼顾复习,所以我还是很佩服他们两者可以兼顾并且还可以顺利考上研究生,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要强于在校本科生。在研究生面试上可能工作了几年之后再读研的人会稍微占优势,他们在社会上磨练打拼,说话变得更加的圆滑,在知识面上也越来越广。不过导师会因为面试生的年龄问题而犹豫不决,在这点上本科生和工作的人差别并不大,算是在同一起跑线上的。上了研究生之后差别可以说有些显而易见了,本科生一直跟着导师们做科研或者是在原来的学校进过实验室写过论文,这时候工作几年之后的学生可能就完全跟不上这进度了。其实不是连贯上研究生的话其实差距还是有些明显,身边的同学都是朝气蓬勃的20岁出头的小青年,但是自己已经是接近30岁的半中年人,体力和脑力上还是有些跟不上现在的年轻人,而且对于事业已经小有成就再决定读研的人来说,读研至少要3年,这时候如果你再步入工作岗位你会觉得有些吃力,如果想读研的话还是趁早吧,为了自己的梦想早些努力。

决然无主

余鹏鲲:导师自主决定硕博士是否毕业?其实是重新定义导师和研究生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余鹏鲲】教育部8月对人大代表提案的一个回应在9月火了起来。引发关注的原因是人大代表提出:“改革我国对博士生、硕士生毕业考核体制,给予导师决定博士生、硕士生能否毕业的自主权,释放研发能量”。而教育部回应称:“建议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完善高校研究生科研成果评价标准具有很大启发”。教育部回应部分原文从表面上看,教育部的回应好像是说,导师今后将拥有硕博士毕业的决定权。因此,不难理解为何公众的反应会这么大了。虽然中国大学里的导师总体是好的,但害群之马也不少。比如陶崇园的导师王攀经常以“爸爸”自居,在陶崇园自杀之后,他还振振有词的解释:这是“我们之间的独特语言系统”。陶崇园事件是一道“分水岭”,在此之前,公众对于研究生自杀是惋惜的,而且出于“尊师重教”的传统习惯,板子并不会重重打在导师的身上。但陶崇园事件之后,再有研究生自杀,舆论就默认是导师有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教育部真的盲目地将研究生是否毕业交给导师去决定,无论是站在研究生的立场、中国科学事业的立场,甚至是导师的立场上,绝大多数人都是要反对的。但教育部的回应真的是这个意思么?被曲解的真意根据中国宪法,全国人大代表组成的全国人大,作为一个整体是最高权力机关,是教育部的绝对上级。全国人大代表不是教育部的上级,但也是教育部要尊重的对象。对于人大代表的建言献策,各部委持的是鼓励和“良性理解”的态度,也就是说要重点回应人大代表提案中的抽象部分和根本部分。因此回应中的“十分重要”、“很大启发”和“充分采纳”并不代表教育部将会把研究生是否毕业完全交给导师。在“充分采纳”了人大代表的提议后,教育部将做的是:1.印发《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目的是健全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压实培养单位主体责任。2.印发《关于进一步严格规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的若干意见》,这是对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进行规范。3.要建立破除“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建立科学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评价制度和机制。4.印发《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明确规定研究生导师要正确履行指导职责。内容主要是对导师责任的规定,其中唯一算的上权力的只有“提出研究生分流退出建议”。因此,教育部回应的其实是人大代表关于“改革毕业考核机制”以及“释放研发能量”的部分。回应中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教育部将“给与导师决定博士生、硕士生能否毕业的自主权”。如果我们将教育部近来一系列通知和文件结合起来看,其实教育部的思路是很明确的。就是要厘清导师和学生各自的责任和义务,建立良好健康的师生关系。9月28日,《关于进一步严格规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的若干意见》,也就是上面回应中的第2点正式落地。《意见》中明确提出导师不安排研究生从事与学业、科研、社会服务无关的事务,关注研究生个体成长和思想状况,与研究生思政工作和管理人员密切协作,共同促进研究生身心健康。同时《意见》还提出要健全导师分类评价考核和激励约束机制,今后研究生毕业后评价、“同行评价”、“管理人员评价”都要作为导师评价的重要部分,而且提出对少数导师可以“限招、停招、取消导师资格”。《意见》中规范导师职责的部分原文另外,《意见》也提出“研究生应签署学术诚信承诺书”,“对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的研究生要及早按照培养方案进行分流退出”,对研究生的要求也提高了。现在我们知道,教育部其实并没有说,导师可以决定学生是否毕业,决定学生是否毕业的仍然是各学校的学位评定委员会。但是一个误会闹出那么大的动静,也说明现有研究生培养制度中,导师和研究生在舆论上已经比较严重对立了。虽然研究生和导师存在着被指导与指导的关系,但也是共同探索、共同进步的伙伴。那么,它为什么会积累起这么大的矛盾呢?师生矛盾中 责任完全在导师?自从教育部的回应成为热点之后,舆论几乎是一边倒的责难高校导师,反对所谓“毕业导师决定权”。但想要客观的认识今天导师与学生发生的对立,还得要对中国研究生教育的全景有一定了解。今天的大学不是与社会隔离的象牙塔,社会的种种风气会不可避免的对大学产生影响。导师与学生矛盾其实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在高校的一种投射。硕士研究生是由本科生转变而来的,中国的本科生教育有个突出的特点,就是职业导向、就业导向。在就读研究生之前,普通学生主要的任务是学习课程,次要的任务是了解社会,培养专业技能。对于查找、收集、整理文献的能力,以及专业软件使用、设计并完成实验等解决科学问题所需要的能力则很少有涉及。多数本科生在读研究生之前,对研究本身都没有太多的了解,对研究生活的了解就更有限了。而研究生真实的生活状态与本科生的预期存在明显的距离。形成这样的现象,当然有复杂的原因,比如科普工作不深入、实验资源太匮乏,以及大学扩招之后过分强调以就业为中心等等。这就造成社会劳动力价值高,而科研劳动力价值低。中国研究生经常自嘲是“廉价劳动力”甚至“免费劳动力”,说的是导师占据研究生的部分劳动之后,研究生得到的补贴远少于从事同样时间的一般性社会劳动。很多人在报之以同情的时候,却很少思考,研究生花费一定的时间,在科研上进行探索(哪怕最后没有结果),是否是研究生的责任?将研究生的学习科研劳动的时间与进行一般社会劳动时间相提并论,这么想是否默认了研究生进行科研劳动就是浪费时间?也就是说,我们的社会舆论不承认,从本科生到硕士生到博士生存在考核指标的根本转变,前一个阶段优秀的学生后一个阶段可能未必优秀。硕士生是博士生的预备,主要任务是科研。而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研究生毕业需要付出很大努力,甚至还有失败的可能。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除非学生身份敏感(残疾人、退伍军人、民族学生),只要有足够的挂科或者作弊,开除一个大学生舆论已经趋向平常了,私下同情的声音也少。但分流一个研究生,尤其是硕士生,是一件很难很难的事情。虽然在一些极端案例中,媒体爆出导师以毕业胁迫研究生,但现实中导师想让一个研究生不毕业是很难的,除非让学术委员会力证学生存在严重问题,没有培养价值。但现实环境下,任何老师敢这么干,几乎立刻声名狼藉。相对而言,导师让研究生延毕要容易一些,但也不像很多网友说的是很简单的事。与网上的某些极端案例相反,现实中多数大学教授对于学生存在的问题采取的是妥协、“绥靖”甚至包庇的态度。这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自1999年大学扩招以来,学位论文呈现出严重的良莠不齐状况。2012年之前,学位论文注水主要靠抄袭,“不知知网”的翟天临就是典型的案例。自2012年起,知网查重逐渐普及后,学位论文的注水转向了“变造”。所谓变造,简单地说就是:图片是别人的,文章是自己写的。变造是查重比较难防的一种伪造,学位申请人可以说自己进行了A实验,但盗用别人B实验的图片,通过PS修改图例伪装成自己的结果。只要学位申请人基本了解研究领域,无需任何实验或者研究就能完成论文。知网查重过去也可以通过预先自查,再人为降重糊弄过去。这种方法应对外审也很有效,因为抄来的图片制图严谨,甚至比一般的研究生做的要好,而分辨出图片是否合理需要花费外审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里只说了学生自行给学位论文注水的情况,还不包括买卖、代写的情况。正因为学位论文中不规范甚至学术不端大量出现,8月26日教育部教育督导局下发了《关于几起高校学位论文作假行为查处情况的通报》,要求各高校复核、排查近五年来(2015-2020)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的论文。这次教育部《意见》中也特别强调:“论文重复率检测等仅作为检查学术不端行为的辅助手段,不得以重复率检测结果代替导师、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对学术水平和学术规范性的把关”。如此强调导师的作用是因为对于变造、买卖、代写等学术造假行为,导师的监督成本最低。学生是否完成了这些实验,甚至这些实验的原始数据都是可以掌握的。换句话说,很多造假的论文,如果导师不怕得罪人,是可以事前预防的。发现后让学生延迟毕业,严重的开除。但目前的环境,让很多导师不敢这么做。因此当“导师拥有毕业决定权”的谣言传来,很多大学的导师并没有感到开心,而是和很多网民一样表达了反对。因为导师拥有毕业决定权,既是很大的权力,又意味着沉重的责任。原本还可以由学校党委、学院党委、答辩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等四级机构共同分担的责任,都要由导师承担了。值得一提的是,过去虽然学位论文作假或者抽查不合格的事情时有发生,但是基本都只处罚导师,此次《意见》还把学位论文作假行为作为信用记录,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显然,教育部也意识到,在现有社会舆论下,只处罚导师无益于改善论文造假的问题。师与生 为何如此对立?纵观导师与研究生的关系,在80年代之后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早期阶段是新世纪以前,当时研究生无论是读研还是工作,都有光明的前途。这时,研究生主要是依照兴趣进行选择,师生关系相对较好。虽然导师对于是否让学生毕业和留校具有较大的自主权,但社会对研究生教育还比较陌生,持保留态度,因而压制了学生产生不满的空间。值得注意,这一阶段的矛盾点主要是师生恋、性骚扰、性格冲突、学术分歧等传统问题。接下来是过渡阶段,大约是2000到2015年前后,这段时间市场经济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同时,由于大学扩招,很多学生为改善就业升学读研究生。但是这段时期,对于研究生毕业要求还放得比较松,因此矛盾还可以缓和。主要是各学校答辩委员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学生毕业水平的下限主要取决于自我要求。这一时期的师生矛盾点除了一些传统问题,主要是导师无偿占用学生劳动时间,让其从事一般生产性活动,有时甚至引发了严重安全问题。2016年5月23日,上海青浦区发生一起工厂爆炸事故造成3人死亡,其中包括一名华东理工大学研究生。事后查明,该事故系违规进行生产实验引起,事发时学生应导师要求在工厂进行实验。因此,法院判处导师张建雨危险物品肇事罪,判处有期徒刑2年,缓刑3年。事故现场照片2015年后至今,教育部和各高校严厉打击教师在职开办和参股各类企业,此类事件几乎绝迹。与此同时,很多人读研究生几乎完全出于改善就业的目的。但这时国家收紧了研究生毕业条件(主要收紧科研部分),矛盾于是开始集中爆发。此时矛盾的引爆点主要就是研究生毕业问题,以及由此衍生的其他问题。这里的其他问题,主要指的是研究生虽然正常毕业了,但是获得感低,感觉浪费了大好的青春。说到底,近些年来,导师和研究生的质量都处于历史高峰,却在舆论上严重对立。这与我国高等教育要求不断提升是分不开的。导师和研究生之间的关系随着新的时代要求,必须要有所发展和重新定义了。教育部现在面对“改革毕业考核机制”以及“释放研发能量”问题,提出要“严抓培养全过程监控与质量保证”和“强化指导教师质量管控责任”,就是要重新定义导师和研究生的关系。学术素养要成为研究生最主要的培养目标,而导师对研究生的指导也必须进一步规范。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