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高校动态】行走的课堂:我们的研学之旅这样度过逆其俗者

【高校动态】行走的课堂:我们的研学之旅这样度过

(来源:微信公众号“云南安宁中学”)开放中国 奋进华夏80年代看深圳 90年代看浦东 21世纪看雄安走进魔都 体悟开放中国之上海样本春华秋实 日新月异沧海桑田 春潮不息上海 我们来啦兵马未动 粮草先行——行前会议安宁中学2018上海研学行前会议在校本部荟萃厅举行。参加此次研学活动的全体学生、家长代表和带队老师参加会议。李光宁副校长致辞。他说,研学活动是对“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最好的实践。研学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带领同学们走出校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加深与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通过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体验,以增强同学们的自理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德育处朱树永老师对研学活动作具体安排,并对行前准备和注意事项作要求。开营仪式开营仪式上,我们选出了组长。在未来几天研学旅途中,他们担任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哦。安宁中学上海研学开营仪式在东华大学举行走进名校 大学体验——高校探秘参加研学的一百零八名同学怀揣着对大学生活的美好憧憬与向往,本次上海研学我们走进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科技大学、东华大学等高校,通过参观高校优美的校园,走进高校的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室,感受大学的学习、研究氛围,聆听高校老师对学校优势专业与特色、招生与录取标准等情况的介绍,与高校就读的学长进行交流,零距离体验大学文化和魅力。Top1 上海交通大学饮水思源 爱国荣校——上交校训校训历来是一所学校珍贵的价值遗产和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一所学校精神的集中表达。1926年10月,交大30周年校庆之际,校友为母校捐建了一口自流井,取义“饮水思源”。学校37周年校庆时,又有学生念及母校培育之恩,在他们当年入住的执信西斋前,建造了一座以校徽为中心的喷水池,并立一石碑,上刻“饮水思源”。交大“思源校训”自此而来。1995年上海交通大学提出了“饮水思源,爱国荣校”的新校训。在上海交通大学,我们参观了李政道图书馆、校史展览馆、思源湖等地。我校2017届校友陈星宇也就读于上交大。参观物理巨擘李政道图书馆~科学世界,奇妙无穷~拍张照片吧,回去好好研究下~在这张小小的纸片上,写下我大大的梦想~小组合影留念Top2 上海科技大学ShanghaiTech University有什么样的人才 就有什么样的未来上科大位于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中区,是建设中的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所小规模、高水平、国际化的研究型、创新型大学。在上海科技大学,安中学子深入学生宿舍和食堂,实地体验了名校的住宿和饮食服务,与大学教授近距离接触——聆听上海科技大学诺贝尔奖实验室共同课题组长聂焱副研究员专题讲座《人体免疫系统科普知识》。聂焱副研究员专题讲座 干货满满~神奇的3D打印~参观学生创新中心~有意思~小试身手 还不错哟~他们的笔记可真认真呀~Top3 东华大学研学团留影东华大学别样的课堂 不同的收获在东华大学,同学们聆听了招办副主任吴晶老师对东华大学历史沿革、文化传统、开设专业和录取情况等同学们关心的问题做了详细的解答。同时还聆听了升学在线研究院院长程亚老师一场别开生面的讲座《寻梦魔都》。随后,我们参观了中国唯一一个综合反映中国纺织服饰历史文化和科技知识的专业博物馆——东华大学纺织服饰博物馆。吴晶老师作宣讲程亚老师《寻梦魔都》讲座老师讲的可真有意思~关键的地方要拍下来哦~若有所思~原来绫、罗、绸、缎、丝、帛、锦、绢大有不同~这件衣服真精美~拍拍拍~触摸历史 回望当下——景点探秘安中学子参观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深刻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攻坚克难,坚忍不拔的伟大魄力;参观上海博物馆,欣赏一件件精美的青铜器、一幅幅雅致的书法作品等,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游览豫园、城隍庙和外滩,又能切实感受到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发达和包容;参观中华艺术宫,安中学子不仅欣赏到了多媒体版的清明上河图;游览上海科技馆,安中学子在赏心悦目的活动中,接受着现代科技知识的教育和科学精神的熏陶。上海博物馆~中共一大会址~上海科技馆~排个队也这么开心~中华艺术宫 留下我美美的侧影~反思交流——这才是研学该有的样子一次成功的研学需要很多的因素,多学科参与的实地考察、红色领航的团组织活动,严肃认真的研学任务、轻松活泼的小组才艺展示,白天的实地研学、晚上的思维碰撞,综合研学让我们有了更多的收获。每天晚上,无论白天的行程如何劳累,我们都坚持进行小组交流。本次上海研学之旅有一个生动的名字——“行走的课堂”。虽然课堂内容和形式发生了变化,但学生的收获绝不逊于传统的课堂。希望“行走的课堂”继续坚持下去,学生不仅可以行走发达的上海,还可以行走贫困的山区;不仅可以行走革命老区,还可以行走国外之地。——王克欢老师上海研学之旅使我受益不少。研学提高了我们的“提出问题”、“探究”、“交流”、“实践”能力。这些能力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确实很难得到培养。这也一定是学校举办研学的目的,不只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是十分必要的。推行研学的主要目的不在于研究本身,不在于让我们研究出什么成果来,而是让我们有所感受、有所体会、有所体验,培养学生主动去研究的意识,养成主动研究,探索的习惯。——龙宇同学离开课堂,切身实际感受书本知识,让孩子们开拓视野,增长见识,改变观念,培养孩子们的团队精神。同时,同学之间收获到了深刻而珍贵友情以及展现了课堂上难得一见的童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期待安宁中学蕴含着“知行合一”的研学之旅为孩子们种下志向的种子茁壮成长。——赵丽赟老师在这个活动中,我参观了东华大学、上海交大和上海科技大学这三所高校,从不同的角度了解高校;在上海博物馆和中华艺术宫,我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在中共一大会址,我体会到中国共产党建党的不易……这些经历都让我学到许多知识,使我受益匪浅。——赵文雅同学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为期5天的上海研学之旅,我们近距离了解了东华大学的崇德博学,励志尚实;上交大的饮水思源,爱国荣校;上科大的立志成才,报国裕民,重走红色之路,探寻传统文化脉络,展望未来科技文化,才知“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行走的课堂—寻梦魔都,增长见识,拓展胸怀,点燃梦想,砥砺前行!——周建礌老师烈日炎炎,鸣蝉鼓噪,十三个小时的高铁之旅后我们终于披着星光到达了上海。四天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四天里我们游览了三所大学和一些上海的著名景点。我想,无论是哪一个地方,给人的感受或许都可以用“震撼”两个字概括。研学过程中也收获颇丰,同学们不仅在游玩中获得了更多了知识,丰富了知识面,同时也增强了集体荣誉感。总的来说,此次研学是一次很有价值的活动。——代菁同学人类的知识不只是存放于图书馆的典籍,更是书写在人们的内心、镌刻在人们的灵魂和深藏于人们的精神,而研学之旅便是丰富自我的不二之选。上海研学不仅拓宽了学生的国际视野,丰富其人生阅历,还增强与人沟通的主动性,培养了多元化的文化理念和思维习惯。人生本就是一场马不停蹄的遇见,未来,我们一直在路上!——张茜然老师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能有一个机会来到上海,感受魔都的风采,让我获益良多。入名校,赏佳园,典章文物尽收眼底,游城隍,走外滩,上海繁华古今交融。研学,一次使人深入思考的活动,今后希望能参加更多类似活动,开拓眼界,增长知识。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李晓筱同学百闻不如一见,有着大学梦的安中学子通过此次研学,近距离的了解了上海的名校,感受到了繁华都市的欣欣向荣,领略了浓厚的历史与文化的积淀,我想这种亲身的体验所带给同学们的触动,远比在书本上所认识的要深刻得多。安宁中学再一次用她的前瞻性、创新性给安中学子提供了一次完美的研学之旅,为同学们打开了人生的一扇门,选择安中,遇见未来!——刘凯博老师研学让我们真正认识这个世界。——杨金鑫同学"行走的课堂—上海研学之旅"感悟颇多,上海交通大学的大气,上海科技大学的高端,东华大学的时尚,中华艺术宫的传承,上海外滩的辉宏,让同学们和我真正感受到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5天的研学磨练了同学意志,强化了同学团结互助,协调配合的意识!研学开阔了师生视野,拓宽了师生胸怀。经过游学,同学们更加坚定初心,并为之付出更多的努力!——金志忠老师寻梦魔都,聚焦未来。研学之旅,理行并重。明确目标,艰苦奋斗。承中华游学精髓,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步步去实践,踏踏实实去努力到达远方,用不抗拒生命给我们的重负,做一个勇者。这便是研学所教会我的。——李星岑同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研学较好地践行习总书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学生具有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路就是书”,实现历史、地理、人文等多方面理论知识和实践的高度融合。——陈丽萍老师学习不止有眼前的课本,还有诗和远方。——王瑜瑶同学结营仪式做一个有理想的安中人~上海 你要等我来~结营仪式上 颁发证书~才艺秀~感谢遇见那些人,他们教会了我好多知识,也带给了我脉脉温情。2016年,教育部等11个部门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对全国中小学研学旅行工作的推进提出明确要求,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此次研学之旅安宁中学做出了初步尝试。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皆有所因 必有所得品尝其他地域的食物熟悉交通路线和标志体会不一样的地方习俗体验和身边同学的相处触摸红色历史 感受时代风潮扩张自己的毛孔 拓宽彼此的胸怀

作威作福

棠湖中学研究性学习工作室召开2020年秋季第一次会议

四川行知教育网讯:研究性学习工作室丹桂飘香,微风送爽,9月3日晚18:30,棠湖中学研究性学习工作室在综合楼三楼大会议室隆重召开了2020年秋季第一次会议。学生处喻良刚主任、学导处杨海波主任、校团委欧禹良书记、高一、高二年级组长、创新班班主任及研学工作室骨干成员等近20余名老师共同参与了此次会议。本次会议由新任研究性学习教研组组长刘永兰老师主持。△会议现场首先,刘永兰老师代表工作室感谢大家对研究性学习工作的支持,感谢学校对自己的信任,并逐一介绍了出席会议的领导和相关人员。△刘永兰老师发言本次会议立足学校长远发展,在高校越来越多通过强基计划选拔人才的大背景下,探讨学校学导处、学生处、校团委及年级组如何通力配合,加强研究性学习指导,为学生迎接强基计划的选拔保驾护航。△学生上课图片为此,刘永兰老师提出本学年研究性学习工作的基本思路供大家讨论:一是要提高课题含金量,努力争取联系更多的大学讲师甚至教授来为学生指导课题,打造学校队伍,三是要进一步完善并规范研究性学习的各项工作,如再次编订《棠湖中学研究性学习指导手册》,加强研学成果收集整理、争取创建一间研学成果陈列室、加强研学过程的网络化管理、强化研学宣传工作,让更多老师和学生、家长了解学校的研学工作,细化并规范研究性学习开展的各个阶段任务等等。△棠中十二时辰——校园一角交流研究性学习工作室△暑假课题研究分享最后,进入交流发言的环节。带着“集思广益找差距”的坚定信念,大家积极发言,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和意见。△杨海波主任发言学导处杨海波老师主要谈到了两个方面。第一,强基计划面试时,研究性学习在高中素质综合评价中占比很重;第二,研究性学习在学生发展过程中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认识到研究性学习的价值很重要。学生处喻良刚老师着重谈到了研究性学习的定位。全体学生搞研究性学习,需要注重其普适性。△喻良刚主任发言在此过程中,打造出来的精品课题,可服务于菁才计划。因此,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在于为了学生、学校品牌的发展。研究性学习教研组前任组长郭小渠老师首先对刘永兰接任研学组长表示祝贺,同时也提出自己的宝贵建议:一是要确立研究性学习目标:把研究性学习的长远规划和学校教学相结合。△郭小渠老师发言全面推进有特色课题,打造有深度的课题,旨在高考培养与成果获奖,二是要加强学术成长,把握教师培养和成长的方向也是研究性学习规划之一。接下来,2019年光荣入选成都市研究性学习“菁才计划”(本次25个入选课题来自成都市及周边19所中学校,同一学校能够同时入选两个课题以上的只有四所学校,而双流区只有棠湖中学课题入选且一次性入选两个)的张涛和毛宇两位老师分享了自己的课题入围前后的过程。△张涛老师发言张涛老师的课题立足于高中生实际,对常见榫卯结构和技艺进行研究,旨在通过本研究,学习、宣传和继承优秀传统技艺,弘扬“工匠精神”,该课题获得成都外国语学校熊安国老师的指导。张老师向大家分享了他指导榫卯课题时学生共同合作完成课题的点点滴滴。一张张照片再现了精彩瞬间,成果凝聚了师生的智慧结晶。其中他每个周末下午三点自发到学校与学生就课题内容进行探讨的细节更是让大家感动。△毛宇老师发言毛宇老师的课题 主要研究的是利用校园电视台这个载体,并通过学生自制的系列电视节目《棠诵》,促进书香校园建设、培养优秀主持人和小记者等几方面来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该课题获得四川大学高分子材料学院李光宪教授的指导。毛老师谈到研究性学习应该是学生熟悉、乃至是擅长的领域。研究性学习如果能贴切实际、靠近学生生活,这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操作空间。因此,研究性学习课题的挖掘应立足于学生生活。△李嘉玮老师发言究性学习工作室新成员李嘉玮老师分享了自己化学教学班的学生自发开展与化学学科相关的四个课题的故事,孩子们在研学过程这表现出来的积极主动性深深打动了每一个老师。讨论临近尾声,罗晗老师、黄宇翔老师分别就课题与综合素质评价、课题精准等进行了发言。△集体讨论会议最后,研究性学习工作室骨干成员纷纷建言献策,逐一落实研学开展的各项工作,做到分工明确、任务到人。△棠中十二时辰——校园一角厉兵秣马再出发,本次会议初步理清了棠湖中学研究性学习开展思路、明确了未来的发展方向,相信在各个部门的通力配合下,研究性学习必将为棠中学子的全面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编辑:伊佳责编:付艺薇来源:双流区 棠湖中学(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谢谢!)

入告孔子

西安市育才中学高一年级赴红色照金开展研学活动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让学生更深入了解中国红色革命及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历程,教育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学习,立志成才的远大抱负。2021年4月8日,学校组织高一年级全体师生赴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和薛家寨革命旧址进行“探寻红色足迹 传承革命精神”研学活动。上午7:30全体学生在尚真楼广场集合,整装待发。整队出发,精神抖擞,秩序井然。到达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穿上红军服,重走革命路。贺蓬勃副校长讲话,希望同学们汲取革命精神,争做时代新人老红军讲解红色故事,真切感人。讲解员介绍习仲勋、刘志丹、谢子长革命先辈生平、事迹及革命根据地发展史。1933年,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创建西北第一个山区革命根据地--陕甘边革命根据地—西北革命的摇篮。照金革命纪念馆前的广场上,学生方阵齐颂《少年中国说》。不忘革命先烈,感恩伟大祖国。学生合唱《我和我的祖国》师生进入革命纪念馆学习参观讲解员带领着孩子们讲述着先烈们艰难前行的革命历程,看着一张张承载着历史的照片,一件件让人心酸的生活器具和简易武器,革命时期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仿佛在每一个人眼前显现,先烈们经历千难万险坚持到胜利的大无畏的牺牲精神让人震撼。接受实地革命传统教育,让孩子们看到当时极为艰苦的革命斗争环境,体会到现在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在照金革命根据地的这段历史所记录的恒久不变的奋斗精神。活动结束后,学校老师对本次研学教育活动作出总结: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时刻把祖国和人民放在心中,从小听党的话、跟着党走,努力做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好孩子,做祖国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接班人。纪念馆、纪念碑参观完后,下午2:00全体师生来到了研学旅行的第二站——薛家寨革命旧址。1933年,这里曾发生一起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历史上有名的薛家寨保卫战。重走红军寨,不忘革命志。全体师生徒步进入薛家寨,通过“进红军谷,走红军路”,亲身体验当年红军创业之艰辛。本次高一年级照金研学旅行,得到了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为确保学生安全,德育处和高一年级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研学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此次研学实践活动使同学们感受了革命前辈的抗战精神,深入了解了照金根据地的精神内涵,有利于促进学生对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党、国家、人民的热爱之情。同时,通过研究性学习和实践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创新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育人形式,探索了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

三宝

研学体验 实践炫彩——长青学子研学之旅精彩瞬间快乐分享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经历是最好的学习,研学是最美的相遇,在旅行中研学,在实践中成长。 近日,长青小学各年级相继组织开展研学活动,师生们趁着暖阳、和风,秋高气爽,走出教室,走进自然,放松身心来一趟和自然的亲密之旅。学生们体验生活,学习了科学知识,收获了生活技能,更获取了书本里学不到的东西,在社会的大课堂里茁壮成长!活动一结束,学校德育部门就及时收集各年级活动照片,制成展板,分享喜悦,让精彩永远留在美好的记忆中! 研学活动的开展,让同学们回归了自然,走进了社会,丰富了生活阅历,增强了他们爱劳动、爱科学的生活体验,也给他们上了一堂直观形象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大课,为同学们的健康和谐成长奠定了良好基础。 【来源:长青小学】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大运河

向春天报到!黄冈市实验小学校外研学实践活动剪影

2019年清明节前夕,PDC教育国际联盟成员黄冈市实验小学联合黄冈市学生综合实践基地组织该校四、五两个年级师生共1000余人,分两个批次来到遗爱湖公园、4A级工业旅游景区伊利黄冈工厂和黄冈市博物馆,开展了一场以“大别山水,人文黄冈 ”为主题的校外研学实践活动。为了让学生在活动中能更好地拓展视野、增长见识,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主动思考自己的发展,黄冈市实验小学精心设计了研学手册,引导学生在整个研学活动的前、中、后不断学习、体验、思考。研学团队出发前,陶秀琪校长反复要求,要充分把准备工作做足、做细,确保研学活动做到方案详细,分工明确,安全为先。4月3日早上8点,参加第一批次活动的学校四年级8个教学班462名学生,在学校以班级为单位接受活动准备事项交待和活动安全教育后,分乘8辆大巴车,迎着朝阳向本场活动第一站遗爱湖公园进发。遗爱湖公园是一个集生态保护、休闲娱乐、文化传承于一体的东坡文化主题公园。公园内不同景区分别分布着苏东坡纪念馆、紫竹苑、爱莲馆、傲雪轩、芸香阁等六大展馆,现均已对外开放。按照研学计划安排,学生们将从红梅傲雪景区进入,步行游览至临皋春晓景区,全程近5000米的距离,对于学生的体力、耐力都是一场严峻的考验。一进园区,教官们马上接管学生,在纪律严明的整队中拉开了本场研学的序幕。军事化的管理风格立马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和学校完全不同的管理方式,集合的队伍前所未有的安静。在各班班主任和随队教官的带领下,各班以研学手册为辅助教材,以大自然为师,以水木石桥为友,徜徉于亭台楼阁之间,在游中学,在学中游。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徒步研学中,学生们有序参观了黄冈市农民画展,游览了寒食林、苏东坡纪念馆、桃花岛、临皋春晓等景点,了解了公园内花草树木的名称、品种等。同学们在老师和教官的指导下,认真的听、仔细的看、踊跃地问、安静的记,相互印证和考试,不放弃任何一个知识点和兴趣点。在风景如画的公园里,向西看去,城市里鳞次栉比的高楼映照在平静的湖水里格外迷人;向东望去,鄂黄长江大桥的高架拉索熠熠生辉,分外醒目。孩子们通过亲近自然,尽情发现家乡黄冈的美景,感受到了魅力黄冈人与自然的和谐。春柳最依依,才过虹桥便入迷。刚过彩虹桥,一部分学生的体力出现透支,研学队伍的节奏明显出现了迟滞。不知道是哪位同学提的倡议:我们拉个歌吧?只听得各个班级方阵歌声四起,引来了园区的游客驻足围观。他们拿出手机,拍照片、发抖音,将这些孩子们的昂扬状态分享到朋友圈。行进过程中,同学们还展开了诗词大会,这个班集体朗诵《念奴娇.赤壁怀古》,那个班紧接着读起了《沁园春.长沙》,跟在后面的班也不甘示弱,高声齐诵《赤壁赋》。路上行人侧目旁听,交口称赞:实验小学的孩子就是不一样!3小时的研学过程,没有一个班级叫苦叫喊累,没有一个同学掉队,大家相互助威提气,体现出了黄冈市实验小学团结友爱的良好风尚。临皋春晓景区是本次研学活动的“加油站”,在苏东坡像前合影留念后,各班都来到这里,做临时的休整。大家席地而坐,边吃午餐边分享上午研学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吃完午饭,大家认真的收拾餐具,仔细检查用餐场地,确保不浪费一粒粮食。小憩后,在教官的组织下,各班开展了一系列拓展训练。通过体验游戏,同学们增强了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锻炼了自己的体魄和勇气。活动现场呼声不断,热闹非凡。老师和学生之间加强了沟通,多了一些心与心的交流,多了一些教育的契机;同学和同学之间加深了友谊,增强了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为他们的小学生活添抹了一缕亮丽的色彩。下午两点,研学队伍准时走进伊利黄冈工厂。在“伊利工厂开放之旅”活动中,旅程的亲切和伊利生产工艺的严谨,都给同学们留下深刻印象。在专职的导游小姐姐带领下,同学们依次观看到行政人员的办公区域、黄冈伊利工厂所获荣誉展示、伊利集团生产基地网络布局图、国家领导人走进伊利集团留下的珍贵图片、伊利集团四大事业部的产品展示、冷饮车间、文化长廊、PET生产车间、智能立体库房、前处理车间、无菌灌装车间、高温瞬时杀菌车间、中央控制室、采样区、等多个景点。通过本次实地参观,师生们充分感受到了现代、科学、严谨、专注、专业的企业精神,同时学习到了关于牛奶生产、选择牛奶的小知识,孩子们意识到了喝牛奶的重要性,不少同学表示,更喜欢喝牛奶了。黄冈博物馆是本次研学活动的最后一站,该馆于1957年动工兴建,1958年董必武同志亲笔题写了馆名。同学们一进博物馆,就被馆内恢宏的气势和丰富的藏品所吸引。在这里,黄冈沉睡的“历史”被唤醒,与同学们展开跨越时空的对话。同学们了解到,作为国家二级博物馆,黄冈博物馆不仅是一间文物的“仓库”,更承担着黄冈市境内的文博业务指导工作,馆藏的每一件古物,都是特定时期的文化缩影,而博物馆就是我们“窥探”历史的窗口。在参观过程中,同学们围着讲解员纷纷提问和做笔记,讲解员耐心地一一回答。当大家看到“镇馆之宝”春秋许公买铜簠、东汉九联铜灯、明嘉靖官窑黄釉罐等珍贵文物时,不由得感叹祖国文化博大精深,黄冈历史源远流长。这些聚焦了春秋、汉代、明代艺术的精粹,描绘出黄冈历代文化生活,展现了黄冈文化艺术发展历程,让同学们在丰富了专业知识的同时,也拓展了视野,对黄冈沉甸甸的文化历史底蕴感到由衷自豪。走向优秀,是黄冈市实验小学开展研学旅行的意义与目的。4月3日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纷纷用笔记录下了这难忘的实践活动,用照片和文字来展示总结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收获和心得,丰富了实践活动的内涵外延,让美好的记忆永恒。孩子们在实践活动中体悟到黄冈自然资源的多元丰厚,感悟到黄冈文化的无穷魅力。本场活动是黄冈市实验小学推进PDC教育,让学生在项目驱动中学会创新的一个缩影。陶秀琪校长认为,学校要为学生全面、和谐、个性化发展创造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使他们充分展示七彩童年的活力。黄冈市实验小学将在开齐开足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实施PDC教育改革,追求“一校一品”、“特色发展”,培养未来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陶秀琪校长说:“这样的活动,我们将长期开展下去。”(胡海 郝诗光)

出曰

山师大学城实验学校“行走的课堂”走进山东工艺美院

冬日北风色寒凉,梅花凌寒独自扬。初一学子齐聚堂,传承匠心在路上。12月6日,山师大学城实验学校“行走的课堂”走进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准备篇一、考察研学路线,编写研学手册为了让研学真正成为学生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学有收获。11月7日,学校派出以薛霞和郑冬生两位老师为首的研学小组,前往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实地考察,并受到山工艺3位领导和老师的亲切接待。山工艺博物馆的老师耐心细致地介绍了学校的“孙长林艺术收藏陶瓷馆”、“民艺馆”和“刺绣馆”。经过充分的实地考察,帮助学生在到达研学地点后,能快速地将所学知识和实地所看到的进行知识关联与重组,有目的、有方向地完成研学。在这期间,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的领导和老师给予了大力支持。山师实验研学小组的老师们几经修改,确定了以“传承、匠心、美”为本次研学主题,用心编写研学手册、设计周密的安排,力求将研学真正做到“课程化”而不是“到此一游”。二、行前知识储备,驻足导学渗透什么是传承与匠心?设计与美的意义何在?带着一系列问题,12月5日下午,山师实验美术老师田华在学校多功能厅,为同学们做了行前导学知识储备。田老师说,“今天,我不是同学们的美术老师,只想当一名小小导游,带着大家来一场‘匠心、设计之旅’。”山东彩车在天安门前的情景,从主题、造型、色彩和工艺四个方面,分析如何展现出山东特色。同学们积极发言,争相讨论设计之美,尤其感叹于苏绣大师用头发的十六分之一勾勒出惟妙惟肖的“猫”,同学们直呼“太震撼了,太不可思议了!”实施篇冬日午后,带着对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研学的热情,同学们集合于学校空地,由刘校长授旗,启动对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的研学仪式。踏着求知的脚步,初一全体师生开启了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的研学之旅。一、探寻影像之美在美术馆一楼的侯登科摄影回顾展,最先映入大家的眼帘。那一幅幅黑白的老照片,从主题、造型到构图,同学们边看边思索,跃跃欲试,受益匪浅,争取下一次自己出去旅行的照片也能像大师那般有韵味。二、感受造型之美孙长林先生是山东省著名收藏家及工艺美术学者,早在五十多年前即开始收藏传统工艺美术精品,收藏范围广泛。同学们驻足在山工艺的孙长林艺术收藏馆,看着4646件孙老先生捐赠的展品,从远古时代到明清,来了一场视觉和历史的饕餮盛宴。那一组生动形象的健身陶俑,引起了同学们的极大关注。结合历史知识,大家若有所思,汉代经济发达,人们生活富足,导致体型偏胖,后又利用业余生活创编出了这一系列健身体操。三、发现功能之美罗丹曾经说过“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中国农耕时代的传统生产生活用具同样也有着广大劳动人民的朴实之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展出藏品涉及中国传统农耕时代的农业生产用具、手工业用具、商业用具、医药用具、起居陈设用具、服装饰品、女红用品、餐饮厨炊用具、建筑装饰及构件、交通用具、游艺娱玩用具等10多个种类3000多件民间手工艺造物,通过收藏、展览、研究、教育等方式,保存传统民族民间文化生态的历史状态、环境和基因,正所谓“处处有生活,处处有设计”,水缸上惟妙惟肖的荷花,石椅上生动活泼的小鹿,这些与众不同的设计让人眼前一亮,过目不忘。同学们直观通俗地感受到了中华人民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更是有了一双明亮的眼睛,发现了自己生活用品中有趣独特的设计。四、领略工艺之美“这个我知道,是刺绣”,一来到博物馆三楼,就有同学忍不住喊了出来。中国的刺绣技艺源远流长,属于中国"八大名绣"之一的鲁绣更是走入寻常百姓家,不少同学的妈妈也都会那么一两手。在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不仅知道了刺绣作品中不同纹饰的寓意,更了解了刺绣的制作流程,从编织到染色,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科技的发达,让大家现在的衣服颜色五彩缤纷,不止局限于过去的单一色调。深度思考:“文化自信,传承发展”。中国的陶瓷、石器、字画、民间刺绣等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深深地融入了炎黄子孙的民族气节中。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昌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如何更好地保护中华民族的传世珍宝,传承传统文化,如何让中华优秀文化屹立于世界文化民族之林,值得我们深思。评价篇将研学纳入学校课程体系,坚持以课程化的方式实施研学,用课程评价的方式督促学生对研学再回头、再思考。此次研学课程充实而精彩,从主题、造型、色彩和工艺四方面感受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带给大家的视觉享受和深度思索。联系实际,同学们对山东师范大学大学城实验学校的校训:“明德、守礼、博学、中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山东师范大学大学城实验学校努力让每一个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对社会有益的人!撰稿:李亚楠

怵然为戒

「图片新闻」兰州市第十九中学学生们通过研学活动感受天水的人文历史和自然景观

图片新闻10月17日,兰州市第十九中学的学生们来到天水市南郭寺景区,通过研学活动感受天水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人文历史和自然景观。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孙镇

春浮

风景在路上 研学促成长 | 记金华海亮外国语学校春季仙居研学游

熬过了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寒冬,终于迎来春暖花开的好时节~三月,最适合的莫过于踏青、赏花、寻世外桃源。这个季节,遍地金黄的油菜花,我们一起来到了传说中的仙居。无线电篇学习电磁波的基础知识,动手实践利用摩尔斯电码发电报,乐趣横生。利用无线电技术,带你走进神秘的上王古村,踏上寻根之旅。篝火晚会篇今夜月色很美,篝火很美,但你们的歌声和舞姿更美。有一种狂欢叫做篝火晚会,月亮在云端深处与你们共舞,让我们和这美好的春日一起疯狂吧!真人CS篇穿上迷彩服,拿上可以杀敌的武器,一个个有模有样,真是名副其实的小战士。各位巾帼须眉,战斗已开启,你们准备好了吗?园区保卫篇恭喜你们成功找到智者,默契的合作是成功的基石,快开启你们的园区保卫之旅吧。一次次的失败,又一次次的尝试,但只要有一次成功,一切都是值得的!技能篇跟着阿肆老师去旅行,野外求生技能之搭帐篷,你们学会了吗?美食篇干饭人,干饭魂,亲手制作的吃起来更香哦,期待你们的投喂……蔬菜大讲堂、豆浆、豆花、豆腐、竹筒饭、芋圆,现在还有什么是你们不会的吗?文化篇神笔在手,天下我有,你们眼中的研学园是什么样的?叶脉书签是五颜六色的,你们的笑容也是。非遗文化千年针刺无骨花灯,考验耐心与细心的文化活动,它的魅力你们值得拥有。研学感悟研学之旅虽然短暂,但是给同学们留下了独特的记忆!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他们的内心独白。我们去了仙居研学游,知道了竹子的文明和用途;做了美丽、实用的叶脉书签;知道了团结就是力量;做了好吃的芋圆、沙拉,还在一起唱歌,在这里我们学到了好多,也成长了很多。——301王序豪我们从这一次的研学游中体会到无数的道理,其中一项特别重要——团结。有时候一些同学做的不是特别好,我们不应该抛弃他,而应该帮助他,比如我们玩过的翻牌游戏,很好的训练了我们的团队合作能力,有些事,团结才能做得更好。——401王伊佳四天三夜研学活动,让我明白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我作为小组长,带领自己的组员完成一项又一项的闯关任务。一开始我们配合得不是很好,组员之间也会互相抱怨,但是越到后面我们配合得越来越默契,最终我们也成了全校积分最高的小组。在这过程中我们收获了眼泪和欢笑,也收获了友情和礼品。这次研学游,将在我的记忆中一直闪闪发光。——苗快乐四天前我们开始了研学之旅,我抱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仙居。来到这里的第一天,我们认识了许多可爱的老师。海亮的仙居研学基地特别大,老师讲解了特别多的项目,如:篝火晚会、做芋圆、跳竹竿舞、真人CS等。真人CS是我们最期待的,玩的非常开心,并且我们这队三轮都胜利了,露出了喜悦的笑容。今天,研学之旅结束了,我们非常开心,希望仙居研学基地能越来越好看。多年以后,希望我们再去的时候,花儿草儿能开得更茂盛一些。——胡妮乐走进仙居研学园,遍地的油菜花田,翩翩起舞的蝴蝶,伴随春天的气息,我们开启了研学之旅。第一天的无线电和搭帐篷让我领悟到团队的力量,在上王古村的无线电定向,神秘的电波引领我们找到NPC和终极任务。篝火晚会上,多才多艺的同学们为我们带来很多表演。不过,最累的还是“黄豆大变身”,但尝到鲜美的豆浆,美味的豆花和豆腐,一切都是值得的。欢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四天三夜转眼间逝去,但这些美好的回忆都将封存于我们心中。——马天乐风拨动我的心弦,转眼又离开仙居,记得那句台州古句“临海的城,仙居的灯,黄岩乱弹呀呀声”。这次研学受益匪浅,明白团队是一个组的精神支柱,虽然有时候困难并不会一下子就解决,但即使逆着风也要奔跑,自己选择的路再荒寥也要走完,即使伤心,即使难过又如何,越过难翻的大海走向更好的未来。向前走,为了美好的未来,仙居,只是带给我们的成长,但是未来的成功还要靠我们自己来把握。——陈子昊对于仙居的印象很简单,漫山遍野的油菜花,黄澄澄的连成一片又一片,微风吹拂着花香,托起我们的好心情,从“园区保卫战”到“黄豆大变身”,从“素质拓展”到“真人CS”,汗水和热血承载着欢声与回忆,每一份为了积分共同奋斗,为了手环暗自努力,累并快乐着,妙哉!望着高高飘扬的营旗,眼前时常浮现一个个橙红色的身影,耳畔时常响起一声声沉甸甸的口令,心里不禁暗暗道:“我还想再回来”。——祝菲阳时光荏苒,难免让人想念,这次研学之旅也是一样,就像划过天地的那刹火焰,惊鸿一般短暂却如夏花般绚烂。园区保卫战中我们挥洒汗水,懂得了团队合作的力量;看上去枯燥乏味的磨豆腐一经我们之手也变得有声有色;而科技的奥妙就藏匿在无线电定向中。陌上花开,留下了一份回忆,一颗赤诚之心。——陈诺、夏安静初次来到仙居研学园,先映入眼帘的是大片大片的油菜花,一眼望去,满是黄色,大片大片油菜花竞相开放着,让人仿佛沐浴在花的海洋。园区保卫战、搭帐篷等系列活动充盈了我们为期四天的生活,让我们在玩中学着,学中乐着,总之,收获满满,乐趣十足。研学游虽然结束,但我的心似乎还未曾从漫漫的花海走出,期待将来能再游仙居!——叶子蕊时光匆匆过去,急促而又短暂的研学便成了一道美丽的回忆印在了每个人的心里,只留下相机里的一个个镜头,帮我们记录下了这四天三晚的值得回忆的瞬间。镜头一:篝火晚会台上与台下的放飞自我;镜头二:磨豆浆时的专心致志;镜头三:玩真人CS时的全身心投入:镜头四,制作花灯时的一丝不苟;镜头五:看电影时的热泪盈眶;镜头六:团队合作成功时的满足感与成就感......翻着一张张充满欢声笑语的照片,仿佛研学就在昨天。——王彬洁“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里的气候宜人,种植条件优越,大片大片的农田,和零星分布的白色半透明大棚。我们正好赶上油菜花盛开,金黄的浪花在田野上翻滚。我们参加的活动多姿多彩,有新奇有趣的无线电,费时又费力的“黄豆大变身”,跋涉数里抵达古老历史悠久的上王古村,紧张刺激的真人CS,还有让我们精疲力尽的园区保卫战。这些都在我心中镌刻下深深的烙印。我们的种种努力都被各位可爱的老师们和严格却又可爱友善的教官们记录下来。他们对我们的功绩做出奖赏——积分卡。大家争相比拼,互不相让,却又会在别组遇到困难时鼓励对方,给予帮助。“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这是中华民族高尚的品质。“知识并不只从书本中获得,还从生活中获取。”正如老师所说,亲身经历会印象更为深刻,我们不能充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劳逸结合,效率会高很多。我们在学习中增加生活阅历,从而成长,但成长怎会没有挫折,总有时候会感到失落,但胜败乃兵家常事,我们要越挫越勇,越来越坚强。——吕梓翰在行走中学习,快乐中成长。据说旅行是一种满怀期待的追逐,是去还原生活,寻找最真实的自己。哪怕在旅程中满面风尘,但在旅行中我们看到了祖国的大美风光。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个道理真真的只有亲身经历了才能体会。晴空高照,我们行走在金灿灿的油菜花田中,我们穿梭在充满风土人情的上王古村,我们奋斗在CS大棚,我们咬着牙与一粒粒黄豆“过不去”,我们放肆地大笑在篝火晚会上。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真人CS了,外头晴空高照,CS大棚内,温度直升,我们一个个都汗流浃背。但都来不及多想,因为我们都被那一套套英姿飒爽的CS装备和迷彩服吸引。没有硝烟的战斗就要开始了。我们分为敌友两方,每人5条命开始拼搏。冲进敌营开始撕杀……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大家都玩的非常的开心。怎么样?你是不是也心动了呢?那就一起加入我们的研学游吧!你会学到你学不到的,收获满满,开心满满,回忆满满,不舍满满。美丽的仙居,我们后会有期啦!——姜雯文四天三夜的研学游之旅,在汗水与欢笑中结束了,收获了快乐和知识,通往知识和梦想的路还在脚下,让我们一起向前,共同奔赴青春的明天!

水静犹明

“走出校园 放飞梦想”公益研学旅行完美结营

推进研学发展,弘扬老子文化2020年11月28日-29日由鹿邑县老子故里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组织开展的3期面对试点中小学的免费研学实践教育活动在我基地举行,参训学校有玄武天明国际学校、高集天才学校、高集乡惠民小学,参与此次研学活动的师生及家长共计113名。此次试点研学活动旨在加强对鹿邑老子故里中小学专项性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和优秀传统文化的推广,是针对本地中小学校的一次公益性研学活动。同时也是对鹿邑老子故里研学旅游产品的宣传,增进研学旅游项目与校方的合作,建立良好校企合作关系,拓展鹿邑县研学旅游线路,使研学旅游线路更充实,内容更丰富,从而全面推动文旅产业发展,推动我县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研学旅行中国传统文化此次研学活动体验课程为:孝亲文化、六艺礼射、诗词雅集、汉字演变史等。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课程都是为老子故里专程打造,内容贴合鹿邑文化、老子文化以及道德经文化,具有很强的互动性和趣味性,可以充分带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让学生们在研学过程中了解鹿邑,了解老子文化,加深对自己家乡文化的认知。儿行千里母担忧,虽说离家不远,但父母对孩子的关切总是那么热烈,此次研学活动由带队老师全程直播,让家长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研学活动的细节:孩子的活动照片、实践收获、导师评价、同伴评价等;家长也可以随时与孩子沟通互动,鼓励加油。孩子虽然外出研学,但心和父母一直在一起。感恩幸福生活,争做时代新人在研学旅行中成长,体验集体旅行研学旅行是继承和发展了我国传统游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成为素质教育的新内容和新方式。让学生们在与平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加深与自然和传统文化的亲近感,增加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体验。

庇护所

韶关“研学记”③:武阳司村“传真理”,金鸡岭下“大学问”

在八十多年前战火纷飞的烽火岁月里,一位位风骨铮铮的良师带着一群群稚气未脱的学子,沿着南岭群山中蜿蜒曲折的西京古道、秦汉古径,艰难地翻山越岭、渡江登岸陆续来到了乐昌坪石等地。他们扛着沉重书籍的羸弱肩膀上,不仅承载着一个时代的命运,更托起了一个民族的未来与希望。为铭记这一段难忘的华南教育历史,广东省政府提出要“建立粤北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在省市有关部门的合力推动下,一大批遗址被重新考证发现,大量的史料从浩如烟海的文献中被发掘出来。其中,乐昌坪石这处武水环绕、重山深锁的小镇中,一间间设立于古道荒野旁的课堂成为中国传播《资本论》最早的课堂,《资本论》第一部中文全译本的译者之一王亚南在此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也在无数有为青年的心中埋下了革命的火种。这段尘封了大半个世纪的鲜为人知往事,近日随着粤北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建设的启动静静地浮出了水面。活化武阳司:让青年一代永远记住“野马轩”7月1日,韶关市人民政府在乐昌坪石举行了华南研学“七一”主题党日活动暨探寻历史的足迹——粤北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实践成果征集大赛启动仪式。广东省和韶关市直有关单位负责人,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学校韶关籍在读学生代表以及韶关学院、乐昌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代表200多人共同走进坪石,重温入党誓词,探寻历史足迹,助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建设,传承华南教育烽火精神。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坪石)是1940年至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国立中山大学、省立仲恺高级农业职业学校、省立执信女中、香港私立岭南大学、澳门培正培道等学校的办学旧址,也是记载着华南教育历史、传承华南教育文脉的重要纪念地。近年来,广东省、韶关市高度重视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建设。许瑞生副省长亲自主导推动,多次赶赴坪石指导研学基地活化利用,并对此次“七一”主题党日活动寄予了厚望,要求韶关要把坪石特别是武阳司村活化利用好,让青年一代永远记住“野马轩”。据了解,目前韶关已经正式启动了粤北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实践成果征集大赛。面向全社会征集反映抗日战争时期国立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培正、培道中学等为代表的华南高等、中等院校在乐昌坪石和犁市大村坚持办学的各类实物及档案、历史照片等史料及线索。本次大赛强调全民参与,内容丰富分为社会调查类、文化创意类和视觉影像类三个类别,并细分为大学生、中学生和社会人士三个组别,还设置了高额的奖金,其中部分奖项金奖奖金高达10000元。截至8月12日17:00,共有331支队伍,共858人次报名参赛。在组别上,共有社会人士组75支,大学生组166支,中学生组90支;在类别上,参加社会调查类竞赛的队伍有112支,文化创意类的队伍有161支,视觉影像类队伍有58支。中国传播《资本论》最早课堂深藏粤北小镇在抗日战争的连天烽火中,乐昌坪石这处被重山深锁的小镇,为何能成为中国传播《资本论》最早的课堂?这皆因1940年郭大力、王亚南两位大师的出现。《资本论》是公认的博大精深的巨著,但在此之前我国一直没有完整的全译本。而要把这一宏篇巨著准确无误地译成中文,不仅要具备精湛的中文表达能力,还要有深厚坚实的理论修养和渊博的学识积累。当时,王亚南在杭州意外认识了当时同样流寓于此的郭大力。两个年轻人意气相投,一见如故,畅谈人生理想,很快结为至交。在此期间,王亚南开始钻研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寻找变革社会的救国之道,两人最后决定一起从事《资本论》的翻译工作。在国民党的“文化围剿”的白色恐怖下,王亚南和郭大力无所畏惧,勇往直前,历经艰辛,终于用长达10年时间胜利完成全译工作,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对中国人民做出了卓越的贡献。1938年出版的马克思伟大著作《资本论》三大卷中文全译本,成为马克思经济学说在中国系统传播的重大里程碑之一。1940年,这两位《资本论》翻译家在侵略者的枪炮声中长途跋涉,来到重山环绕的粤北山林教书。郭大力开始埋头苦干翻译马克思《资本论》的第四部分《剩余价值史论》和《恩格斯传》,王亚南则在坪石武阳司建立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传播阵地。王亚南用《资本论》的基本观点、立场和方法,研究中国经济的现实和历史问题,主讲中国经济史、经济思想史和高等经济学三门课程,深受学生欢迎。王亚南后来在《中国经济原论·序言》中如此描述了这段时间的生活:“在研究过程中,不时给予我以鼓舞,并使我的研究不得不继续努力下去的,是国立中山大学经济学系乃至全校有志于中国社会经济之科学研究的同仁与同学。”     灿若群星的“坪石先生”,不朽的“最后一课”1940年至1944年间,王亚南在坪石的国立中山大学法学院任经济学系执教。其中,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者陈其人便是王亚南的学生之一。时隔大半个世纪后,陈其人专门撰文回忆了王亚南先生在坪石鲜为人知的教学生活。在坪石时期,王亚南住在坪石镇上或附近的乡间,都是极其普通的民房。有一段时间,他的住处同经济系所在地隔着武江,交通十分不便。“他到经济系参加种种活动来回都要过江,还要上下山岗,颇费时间和劳力。”王亚南给自己在坪石武阳司村的住所封了一个名号,称为“野马轩”。他试图用这个名字来表明自己想像脱缰的野马一般冲破当时的旧秩序,冲破国民党的重重束缚。时隔大半个世纪后,陈其人仍对在坪石师从亚南先生时的清苦却充实的学习情景仍记忆犹新。“一天晚上,他提着油灯来了,我们也带着油灯去。在简陋的礼堂里,我们看书,他也一面看书,一面等候我们提问。”“王亚南先生给我们一年级学生讲的是政治经济学。最初听讲,只见他全神贯注,声音洪亮,那湖北口音,接近西南官话,特别富有表现力,使人难忘。例如,他分析封建社会经济时,指出其特征是:土地经济、庄园经济和自然经济,“园”和“然”都变成“软”、“济”拖得特别长……”此外,王亚南还给高年级学生教授高等经济学。“起初,釆用他和郭大力先生合译的英国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为读本,但学生反应冷淡,因为不联系中国实际。因此,他就另起炉灶,一面讲资本主义的经济范畴,一面分析它不适用于中国地主经济封建社会。对此学生反应十分热烈,连设在湖南省南部(靠近坪石)的农学院农业经济系的学生也前来听讲。”备受学生喜爱的这门课程就成为1946年出版的《中国经济原论》的基础。《中国经济原论》序中再三强调,这是在中大课堂被不断地被师生提问的结果,是任教期间发表的几篇重要经济学文章的移植和整合。该著作连同王亚南在坪石开始思考的另一部名著《中国古代官僚制度研究》,均成为不朽的坪石“最后一课”重要内容。这两部著作不仅成为王亚南的代表作,而且成为中国经济学和政治制度史的经典之作,影响了无数的中国经济学人。如王亚南一般,70年前的武水河畔聚集了一群灿若群星的“坪石先生”。李达、梅龚彬、陶大镛、卓炯……一大批精通法律、社会学、政治学和经济学的知名学者被时任校长许崇清集中聘用。当时的小小武阳司法学院一时间群英齐集,老中青三代进步学者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成为抗战时期中国学术界的一方“世外桃源”。王亚南与中大的一段情缘抗日战争结束后,1946年暑假,王亚南从福建回到广州中山大学为学生补课。“为了省钱,师母和孩子没有一同回来。他独自一个人住进一个最差的小旅馆里。当时广州市最好的旅馆,是珠江边的爱群酒家,犹如上海的国际饭店一样。那个小旅馆则是最下等的,其对面就是监狱。”王亚南住下后一打听,从旅馆到中山大学所在地石牌路程相当远,坐车太贵。囊中羞涩的他在烈日下按着一张简单的地图,吃力地提着装满了书籍的行囊,在酷暑中汗流浃背徒步寻找学校。陈其人感慨地说:“我们是在晩饭后散步,意外地看到他的。名教授王亚南,就这样没有接站者、没有鲜花、没有摄影记者、当然也不见报,静悄悄地回到中山大学,开始他在中大工作的第二段——广州时期。”王亚南回校,学生自发地召开“欢迎会”。让激动的学生们诧异的是,王亚南却在欢迎他的现场内疚地自责。王亚南深情地说,1944年秋,日军还没有进犯坪石,他就先离开该地到福建没有和师生们一起逃难。这虽是福建方面讲课的需要,但总感到自己是个“逃兵”,让他很不安。后来中山大学再次搬迁到广东东北部后,他本应马上归队,又因病住院,躭搁下来,直到现在才回来。言辞之恳切,自责之愧疚溢于言表,让在场师生感动不已。“欢迎会开过之后,王亚南就为我们补课。补课是在酷热中进行的。开始那一天,他拿了—把大葵扇,不停地擦汗。时近中午下了课,我们送他回到借住的中文系教授家里。教授不在,他就坐门口等候,还是不断地扇扇子。”斯人已逝,风范永存。一代大师的满带人间烟火气、有血有肉的一个个鲜为人知的场景,就这样随着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坪石)基地的建设越来越多地浮出水面。综观王亚南的一生,他译著多达41部,论文300多篇,先后创办了《中国经济问题》等著名刊物、厦门大学经济研究所等,春风化雨,桃李满天下。他宣传和捍卫马克思主义,倡导并力行“以中国人的资格来研究政治经济学”。王亚南离世后,厦门大学(1950—1965年间,王亚南曾任校长)的师生们曾为老校长敬献了一幅挽联:“辛勤译著传马列,业绩永垂海内。不倦教诲育桃李,深情常存鹭滨。”王亚南之子贺词:这是对一代师生很好的纪念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常务副院长、厦门大学原党委书记、王亚南先生之子王洛林教授近日发来贺词:“衷心祝贺亚南书舍、《资本论》与中国经济学教育历史陈列馆的设立,并向为建立书舍和陈列馆而付出辛勤劳动的同志们表示诚挚的谢意。”“上世纪40年代,王亚南教授和中大经济系的地下党员、学者、专家共同努力,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可贵的成绩。因此,亚南书舍和陈列馆的设立,不仅仅是对于王亚南教授个人,也是对于抗战时期中大经济系一整代师生员工的很好的纪念。”韶关一年间发掘保护120多处历史遗址近5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和部署下,广东省持续推动南粤古驿道的保护修复和活化利用,并积极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化利用探索实践,成效显著。韶关市副市长李欣表示,韶关市委、市政府也高度重视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建设,专门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全力推动研学基地建设,从去年6月启动基地建设,到现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先后发掘保护了王亚南旧居、许崇清校长旧居、三星坪码头、天文台旧址、朱家祠堂等历史遗址120多处,保护不可移动遗存36处,收集整理了大批史料,基本完成了定友图书馆、大村小舞台、纪念广场等项目建设。截至目前,已有2万多名游客、学子前来缅怀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韶关学院党委书记孔云龙表示,韶关建立了南粤古驿道研究中心和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按照省政府的期待和部署,正努力把韶关学院建设为“华南教育历史研学资料库和数据中心第一高校”“华南教育学科史研究第一高校”“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学校联盟第一高校”。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卜瑜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卜瑜通讯员:卢明轩、徐风爽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曾焕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