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屠呦呦最新重磅研究成果的论文写了什么?全文翻译来了!程颢

屠呦呦最新重磅研究成果的论文写了什么?全文翻译来了!

屠呦呦研究员与王继刚研究员。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官网图6月17日,新华社发布屠呦呦团队最新重磅研究成果,很快在网络刷屏。澎湃新闻从国际学术期刊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官网获悉,相关研究论文在第12个世界疟疾日、4月25日发表。该论文为Persective(前瞻性观点),一共有三页。国内学术期刊出版界人士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Persective的文体属于摘要,未透露实验细节。该论文标题为《“青蒿素耐药”的应势解决方案》(A Temporizing Solution to “Artemisinin Resistance”),论文一共有六位作者,分别为中国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和中药研究所特聘专家王继刚研究员、Chengchao Xu博士、廖福龙研究员、姜廷良研究员、Sanjeev Krishna和屠呦呦研究员。其中王继刚为论文主笔。早在4月26日,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发布消息称,屠呦呦等专家在该论文中,基于青蒿素药物机理、现有的治疗方案、耐药性的特殊情况和原因、以及药物价格等诸多因素,从全局出发,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应对"青蒿素抗药性"的合理方案。前述消息称,该论文除提出了解决现有的“青蒿素抗药性”问题的治疗方案,文章还讨论了一个常常被研究人员忽略的问题:抗疟药物的价格。该消息称,“用好青蒿素仍然是人类目前治愈疟疾的必须选择,在临床中优化用药方案是完全有希望克服现有的“青蒿素抗药性”现象。”青蒿素成本低廉,一个疗程仅需几个美元。而疟疾疫区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及非洲地区,开发高效廉价药物是有效遏制疟疾扩散和根除疟疾的关键。纵观现有的全新抗疟药物的研发,还未有任何潜在的药物能够像青蒿素那样高效和安全。即使有新药开发成功,药物开发的成本会不可避免的反映在药价上,这些药物是否能真正服务到需要它们的人群也有诸多困难需要克服。综上所述,用好青蒿素仍然是人类目前治愈疟疾的必须选择,在临床中优化用药方案是完全有希望克服现有的“青蒿素抗药性”现象。《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官网提供的论文中文版如下:抗疟药耐药在过去曾频繁出现,导致常用方案治疗失败,有时带来了灾难性后果。新的治疗方法研发成功之后,耐药最终得到了控制,但研发新药是一个艰苦的过程,需要数十年努力和大量资金。尽管世界卫生组织在20世纪50年代发起的消灭疟疾运动取得了成功,但许多疟疾流行区出现了耐药寄生虫,导致氯喹等廉价药物治疗失败。这些治疗失败推动了对药物研发项目的投资,包括中国政府为整合其研究资源而设立的国家项目。数百名科学家的贡献和数十年的努力(作为“523项目”的一部分)最终促使我们发现了青蒿素类药物。论文截图。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官网图在精心研发的联合治疗方案中应用的青蒿素衍生物自此成为大多数无并发症疟疾的一线治疗药物。青蒿素与其他药物组成联合治疗方案,其中快速起效的青蒿素负责立即减轻寄生虫血症,而联合应用的长效药物负责清除剩余寄生虫。青蒿素化合物青蒿琥酯单药治疗用于重度疾病的初始治疗。在青蒿素联合治疗方案有效的地区,我们没有必要改变治疗方法。柬埔寨最早报道患者接受青蒿琥酯治疗后体内寄生虫清除速度减慢,这一现象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之后,缅甸、泰国、老挝和中国(统称为大湄公河次区域)等亚洲国家均观察到寄生虫清除出现类似延迟。目前已确定青蒿素治疗后清除速度较慢的寄生虫携带疟疾kelch13(K13)基因推进器结构域突变。尽管K13突变与治疗失败风险增加之间并无明确关联,但携带这些突变的寄生虫却被称为“青蒿素耐药”寄生虫。在表型方面,“青蒿素耐药”的定义是寄生虫清除延迟。患者完成青蒿素联合疗法(ACT)的常规3日疗程后,这些寄生虫的复发频率高于对青蒿素敏感的寄生虫。然而,根据在中国开展的临床研究,3日疗程并未包含治愈感染(持续7~10日)所需的青蒿素类药物的全治疗量。采用青蒿琥酯7日疗程时,即使寄生虫有早期清除延迟,该方案仍然有效。其他类别抗疟药耐药的情况并非如此,因此这些药物即使完成全疗程也不能治愈感染。青蒿素治疗中的寄生虫清除延迟应该定义为“耐药”还是“耐受”?不论如何定义,在大湄公河次区域,3日疗程在对抗疟疾寄生虫方面正在丧失疗效。因此,对于患者和风险人群而言,最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应对这一新出现的威胁。我们认为,在可预见的未来,继续合理和战略性地应用ACT是应对治疗失败的最佳解决方案,也可能是唯一解决方案。这一主张是基于以下两点考虑,这两点考虑涉及青蒿素类药物及其在成功抗疟治疗中的贡献。第一点考虑是目前青蒿素耐药仍表现为寄生虫清除延迟,并无关于完全耐药表型的证据。青蒿素仍然有效,虽然需要较长疗程或对联合治疗方案做出其他调整。相比之下,当寄生虫对其他抗疟药产生耐药时,全疗程达到的治愈率会有所下降。尽管有寄生虫延迟清除表型,但青蒿素联合疗法的治疗失败可直接归因于其他联用药物。例如,如果双氢青蒿素哌喹在某一地区发生治疗失败,另一种联合治疗方案(如甲氟喹联用青蒿琥酯)可能被证明非常有效。寄生虫对含青蒿素的不同联合治疗方案表现的敏感性具有互反关系(例如对哌喹耐药的寄生虫往往对甲氟喹敏感,反之亦然),上述互反关系的相关耐药机制(此处为pfmdr1拷贝数)影响与青蒿素联用的其他药物的疗效,而非青蒿素本身的疗效3。为什么是联合治疗方案中的其他药物发生治疗失败,而不是青蒿素发生治疗失败?近期阐明的青蒿素类药物作用机制表明,它们是由铁或血红素激活的前体药物。铁和血红素是血红蛋白消化后产生的副产品,在疟原虫滋养体成熟期达到最高浓度。青蒿素类药物一旦被激活,它们就会将寄生虫的许多蛋白质和血红素烷基化。血红素烷基化也可抑制血红素解毒过程。这一独特的激活和广泛靶向机制提示,据推测,单一蛋白质靶点的突变不太可能引起耐药,这可能也解释了为什么青蒿素类药物在广泛应用数十年之后仍然有效。上述作用机制是否也可解释寄生虫延迟清除表型?血液内青蒿素类药物的消除半衰期相对较短,而游离血红素和铁的浓度在寄生虫的整个生命周期中波动很大,在环状体早期很低。如果寄生虫停留在血红蛋白降解有限的环状体早期,则存活机会较大。如果疟原虫发生增殖同步并且感染后在环状体早期暴露于青蒿素,则即使是对青蒿素敏感的疟原虫株似乎也会发生青蒿素耐药。青蒿素耐药株(清除延迟表型)的生命周期发生变化,由于环状体期延长,滋养体期缩短,因此最大限度地减少了青蒿素类药物的激活。它们还进化出更强的应激反应途径,这些途径可修复环状体期有限的青蒿素靶向作用所导致的细胞损伤。这些变化增强了寄生虫的生长能力,在青蒿素类药物短期暴露所产生的效应减退之后,寄生虫可以更好地生长。至关重要的是,只有到达滋养体期,“青蒿素敏感”和“青蒿素耐药”寄生虫才能对青蒿素类药物产生同样好的应答。因此,寄生虫“耐药”反映的是寄生虫最大限度缩短脆弱期,从而使生存时间超过青蒿素类药物短期暴露的时间段。对上述机制的这一理解阐明了我们应如何应对所谓的青蒿素耐药。由于患者对青蒿素类药物的耐受性良好,因此应认真考虑在寄生虫脆弱的滋养体期增加药物暴露的策略。延长治疗期等相对较小的治疗方案调整即可有效克服目前的“青蒿素耐药”表型。目前仍然完全有可能依靠青蒿素及其联用药物来消除大湄公河次区域的疟疾,我们只要调整目前的常规治疗方案和考虑联用的其他药物的耐药情况即可。各地区诊断出感染之后,应在新的并发症出现之前尽快采取包含现有联合治疗方案(通过优化来维持高治愈率)的干预措施。第二点考虑是我们可否研发出有望替代青蒿素类药物的其他药物。学术、公共和私人合作计划(如抗疟药品事业会,Medicines for Malaria Venture)取得了值得称赞和令人鼓舞的成果。但我们不应低估药物研发过程的不可预测性。螺吲哚酮(spiroindolones)是化学品筛选工作中发现的强效抗疟药,但疟原虫阳离子ATP酶PfATP4(提出的靶点)的耐药突变甚至在此类药物用于患者之前就已经出现了。将新药与现有抗疟药联合应用可降低耐药风险。但最常用的其他联用药物(青蒿素类药物以外的其他药物)往往会出现疗效降低。在效力、安全性和耐药风险方面优于青蒿素类药物的下一代抗疟药似乎短时间内不太可能出现。大多数ACT价格低廉(例如加纳一个蒿甲醚-苯芴醇疗程的费用不到10美元)。药物研发项目的高昂成本会影响新药的价格,并有可能阻碍最有需要的患者获得药物。在研发成功40年之后,青蒿素类药物仍然是联合治疗时首选的抗疟药类别。据抗疟药品事业会称,在赞比亚偏远农村的疟疾治疗中,即使用作单药治疗,青蒿琥酯栓剂仍将死亡率降低了96%。因此,没有什么可以阻止我们通过简单调整现有治疗方案(包括明智地联合应用具有互反敏感性的药物)来使目前最强有力的抗疟武器发挥最大潜力。现在我们亟须采取这些行动。

祛箧第十

课题成果论文必须与课题名称一致还是相关

课题成果论文必须与课题名称一致还是相关?课题成果论文,可能是阶段性成果,也可能是最终成果,最终成果有的要求与课题名称一致,其他情况一致或相关都可。课题研究想要结题必出科研成果。论文是常见的课题成果展现形式,即研究课题,少不了要发表课题成果论文。不过发课题成果论文,一是要解决课题论文怎么写的问题,二是要解决课题论文怎么发表的问题,且同时满足课题主办方的要求,否则发表的论文不能作为课题成果论文,因为是通不过鉴定的。课题成果论文与课题名称一致还是相关,就与写作课题成果论文的要求有关了。论文,可以是课题阶段性成果,也可以是课题最终成果。阶段性成果论文名称要与展现的成果内容贴合,而课题研究要与课题选题保持一致,即课题阶段性成果论文通常是与课题名称相关,而不是必须一致。最终成果论文,在要求上比阶段性成果更多一些,具体要求要看本课题主办方怎么规定了。最终成果论文,要求与课题名称一致,则必须一致,反之可以一致,也可以相关。课题成果论文是为课题研究服务的,要围绕课题相关要求来完成,不仅在名称上要注意,在挂课题上也要注意。而且论文挂了课题,发表相对更容易一些。发表课题论文,关注知实学术,欢迎私信留言

坏潘妮

2020年中国农业科研“亮点”论文成果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农业生产持续发展,农村经济全面繁荣,农民生活显著改善。这其中,农业科技的贡献居功至伟。这一年,虽然遭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但农业科学家并未停下研究的步伐。他们用卓越的研究和执着的精神为农业、农村、农民带去丰硕的科研成果,在希望的田野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破解优质蛋白玉米育成之谜《自然—通讯》1月7日主要作者: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王文琴团队和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巫永睿团队进展亮点:深入解析了优质蛋白玉米选育的基因组结构变异基础,全面挖掘了潜在的硬质胚乳修饰因子。发现了一些与多个胚乳修饰因子遗传位点紧密相连的候选基因,这些基因具有结构变异和表达水平改变等遗传特征。提出了解释优质蛋白玉米硬质胚乳形成的分子机制模型。点评:构建了高质量优质蛋白玉米基因组,鉴定出具有结构变异和表达差异的候选基因,这将会促进优质蛋白玉米胚乳修饰因子分子标记开发和分子育种。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467-019-14023-2揭示重要抗盐碱机制《自然—通讯》1月10日主要作者: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蒋才富团队进展亮点:报道了一个玉米抗盐碱数量性状基因ZmNSA1,可调控盐碱胁迫下玉米地上部钠离子稳态,揭示了EF-hand蛋白调控盐碱胁迫下钠离子稳态的新机制。ZmNSA编码一个含有EF-hand结构域的钙离子结合蛋白,并能负调控MHAs的表达和抗盐碱应答。在盐碱胁迫下,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钙离子结合ZmNSA1并促使其被26S蛋白酶体途径降解,上调MHA2和MHA4表达,促进根部氢离子外排,从而增强质膜Na+/H+反向转运体SOS1的活性,促进钠离子稳态,增强玉米对盐碱胁迫的耐受性。点评:揭示了一种新的EF-hand蛋白解码钙离子信号机制,解析了它在玉米抗盐碱应答中的作用机制,是作物抗盐碱基础研究领域的重要成果。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467-019-14027-y发现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协同调控新机制《科学》2月7日该成果以《科学》封面文章的形式报道。傅向东供图主要作者: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傅向东团队与三个实验室联合攻关进展亮点:以封面文章的形式报道了赤霉素信号传导新机制提高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研究成果。从携带“绿色革命”基因sd1的水稻品种93-11中,筛选到一个产量性状(分蘖)对氮素响应不敏感的突变体,并克隆了控制水稻氮肥高效利用的关键基因NGR5。NGR5不仅通过介导H3K27me3组蛋白修饰参与氮营养促进植物生长发育过程,而且能与植物生长抑制因子DELLA蛋白互作;DELLA蛋白能竞争性结合赤霉素受体GID1蛋白,抑制赤霉素介导的NGR5蛋白降解,进而增加NGR5蛋白稳定性。点评:该成果找到了一条既能提高产量又能降低化肥投入、减少环境污染的育种新策略,为培育“少投入、多产出、保护环境”的绿色高产高效新品种奠定了理论基础,并提供了有育种应用价值的基因资源。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126/science.aaz2046揭示被子植物早期复杂演化历史《自然—植物》2月24日主要作者:四川大学教授刘建全联合华北理工大学、哈佛大学、兰州大学等进展亮点:该研究对两种早期演化分支的水生植物代表种(芡实和金鱼藻)进行了基因组测序,揭示了被子植物早期的复杂演化历史。被子植物的五个主要演化分支——金鱼藻、睡莲类(芡实为代表)、木兰类、单子叶植物和核心双子叶植物——早期都经历了独立的多倍化事件,芡实最近还经历了一次基因组三倍化。无油樟和睡莲类依次是其他被子植物的姐妹群,同时推测金鱼藻是真双子叶植物的姐妹群。研究发现,除杂交外,不完全谱系筛选可能是早期被子植物辐射分化过程中,引起主要分支之间基因树或核基因组—叶绿体基因组系统发育树分支关系不一致的主要原因。点评:该研究对于阐明被子植物中主要分支的演化次序和生境转变,同时为后续生命之树,特别是水生被子植物适应性演化、不同类群加倍事件的研究都提供了基本框架,为认识被子植物早期辐射演化历史提供了证据。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477-020-0594-6白羽扇豆高质量基因组发布《自然—通讯》2月26日主要作者: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程锋团队和福建农林大学教授许卫锋团队进展亮点:成功组装了磷高效利用模式作物白羽扇豆的染色体水平高质量基因组,揭示了白羽扇豆低磷适应的特征与其基因扩张与亚基因组优势关联。白羽扇豆经历了与芸薹属等异源多倍体物种类似的全基因组三倍化事件,导致亚基因组优势现象。白羽扇豆的自身碳固定、排根发育建成、土壤磷活化和内部磷利用等四个先后调控途径的多个相关基因发生显著扩张和特异性低磷诱导表达。其中,生长素稳态调节关键基因对于排根形成至关重要,抑制其表达可大大减少排根形成。点评:该研究对磷高效利用作物的筛选与培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0-14891-z“液体黄金”霍霍巴油可借油菜合成《科学—进展》3月11日主要作者:华中农业大学教授郭亮团队、陈玲玲团队联合国外5家单位合作完成进展亮点:完成油料作物霍霍巴的高质量参考基因组,并解析了霍霍巴种子中蜡酯合成途径。蜡酯的合成主要是通过脂酰辅酶A还原酶FAR将脂酰辅酶A还原成脂肪醇。然后,在蜡酯合成酶WS的作用下,脂肪醇与脂酰辅酶A发生酯化反应生成蜡酯。蜡酯主要富集在种子的子叶中,而含量极少的三酰甘油则主要富集在种子的胚轴。种子不同部位的转录组分析表明,参与蜡酯合成的相关基因在子叶中的表达量远高于胚轴中的表达量。这些基因在空间上的表达差异,可能是造成蜡酯及三酰甘油在霍霍巴种子中存在明显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点评:深入了解霍霍巴蜡酯合成机制,为霍霍巴品种改良提供了理论基础。高芥酸油菜种子中脂肪酸的组成正好符合霍霍巴中相关酶的底物偏好性,这使得在高芥酸油菜种子中合成霍霍巴油成为可能。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126/sciadv.aay3240揭示阻止多个花粉管进入胚珠的分子机制《自然》3月19日刚刚授粉的拟南芥花,摘掉了部分萼片和花瓣。段巧红供图主要作者:山东农业大学教授段巧红团队、美国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进展亮点:发现了被子植物阻止多个花粉管进入胚珠的分子机制。在拟南芥FERONIA受体激酶的缺失突变体中,多个花粉管进入同一胚珠的不正常现象很常见。原来,FERONIA受体激酶调控了低甲酯化果胶质在丝状器的积累,进而调控了第一个花粉管诱导的一氧化氮在丝状器中的积累。一氧化氮对诱导花粉管进入胚珠的诱饵蛋白进行亚硝基化修饰,一方面阻止其分泌,另一方面使其失去诱导花粉管的活性,其他花粉管因此不能进入这个“名花有主”的胚珠。点评:在分子与生化水平上揭示了胚珠如何协调“花粉管破裂”与“防止多个花粉管进入胚珠”这两个不同而又紧密相连的生物学过程,为进一步研究被子植物受精过程的调控机制提供了重要启示。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0-2106-2大豆驯化过程中开花的进化和选择《自然—遗传》3月30日主要作者:广州大学教授孔凡江和刘宝辉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田志喜团队进展亮点:揭示大豆驯化过程中开花的进化和选择机制。发掘了两个长日照条件下控制开花期的关键位点Tof11和Tof12。这两个位点发生了渐进式的变异和人工选择。其中,tof12-1的功能缺失突变被强烈选择,并在栽培品种中被迅速固定下来,从而使栽培品种的开花期和成熟期普遍提前。tof11-1的功能缺失型突变发生于tof12-1之后,在tof12-1遗传背景上再次受到选择,从而进一步缩短了栽培大豆的开花期和生育期,提高了栽培大豆的适应性。点评:该研究不仅首次系统确认了光周期开花是作物核心的驯化性状,而且进一步完善了长日照条件下大豆光周期的分子调控网络,阐明了大豆适应高纬度生态环境的遗传基础,还发现了大豆驯化过程中同源基因的逐步进化与选择的分子机制。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588-020-0604-7绘制首个山苍子基因组图谱《自然—通讯》4月3日山苍子花。陈炳华摄主要作者: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研究员汪阳东团队进展亮点:成功组装全球首个染色体级别的高质量山苍子基因组图谱,并基于此揭示樟科物种进化及其精油合成分子机制。对樟科在中国分布的20属47个代表种进行了低盖度基因组测序,16属23个代表种进行了混合组织和花苞转录组测序。鉴定了调控樟科及山苍子精油主要化合物合成的关键酶基因LcuTPS42。点评:该成果揭示了单萜合酶基因家族在樟科中的演化,有效促进了樟科植物单萜化合物的多样性和特异性,对揭示樟科植物的生物学特性、指导樟科遗传育种研究,特别是加速分子育种进程具有指导作用。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0-15493-5找到小麦“癌症”克星《科学》4月10日主要作者: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小麦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孔令让团队进展亮点:团队从小麦近缘植物长穗偃麦草中首次克隆出抗赤霉病主效基因Fhb7,且成功将其转移至小麦品种中,首次明确并验证了其在小麦抗病育种中不仅具有稳定的赤霉病抗性,而且具有广谱的解毒功能。点评:Fhb7基因的发现和抗病机制解析对水稻、玉米等作物育种同样具有重要意义。作为禾谷类作物种质改良和创新的难得基因,其在育种领域的推广应用,将有力提升我国农作物种质资源创新水平,为产业提质增效、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供重要保障。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126/science.aba5435五个异源四倍体棉花起源终被厘清《自然—遗传》4月20日主要作者:南京农业大学、德克萨斯大学、哈森阿尔法生物技术研究所、德州农工大学等进展亮点:构建了所有五种异源四倍体棉花的高精度参考基因组。这五个种的形成是单一起源,并历经了20~60万年的自然演化,逐渐形成五个棉花种。其中,陆地棉和海岛棉经过8000年左右的独立人工驯化,成为最主要的栽培棉花。不同棉种在150万年的杂交、多倍化和进化过程中,基因数量和排列结构并没有非常显著的变化。而在8000年左右的人工驯化过程中,陆地棉和海岛棉的纤维长度和品质等发生了显著改变。点评:首次揭示了五个多倍体棉花进化和驯化的遗传和表观遗传规律,同时为通过种间杂交、表观遗传育种和基因编辑改良棉花提供了理论支撑和特有的基因组资源。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588-020-0614-5寻找现代玉米改良的足迹《自然—遗传》4月27日主要作者:华南农业大学王海洋团队、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北京大学等进展亮点:从种质资源库和中外育种学家手中搜集了350份玉米育种材料,并在海南、吉林、河北等4个环境收集了这350种育种材料的表型数据。分析发现,现代玉米育种过程中,中美两国的玉米育种材料都经历了向着更低的穗位、更少的雄穗分枝数、更紧凑的叶夹角及更早的开花期方向发展的趋同选择,表明这四个性状的改良对玉米耐密性提高的重要性。与上述4个关键性状有关的有利等位基因,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中美育种材料中出现的频率同时显著上升,揭示了四个性状在中美育种过程中受到趋同选择的遗传基础,也印证了这些位点的重要性。得到了1888个在现代玉米育种过程中受选择的基因组区域,涉及逾5000个功能基因,其中包含一大批调控玉米耐密性和抗逆性的关键候选基因。点评:这是一个跨越不同育种年代、不同国家的玉米育种选择规律分析,挖掘了近一个世纪以来玉米关键农艺性状改良和产量提升的遗传基础和关键调控基因。解析了国内外现代玉米选育过程中的“育种选择指纹”,描绘出现代玉米改良的足迹。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588-020-0616-3增加一种植物就能获得显著的多样性效益《自然—植物》5月4日主要作者: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研究员蔡友铭团队联合复旦大学、浙江农林大学等进展亮点:通过分析全球2900余组植物种植的比较试验数据发现,在农业、草原和森林系统,增加植物物种多样性能够提高捕食性天敌的丰度和捕食率、寄生性天敌的丰度和寄生率,从而减少害虫、保育害虫的天敌、提升作物产量与品质。在农田系统中,植物物种多样性增加可表现为作物间套作,或者农田周边种植其他经济植物等。这给天敌昆虫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躲避恶劣天气的庇护所,也能为它们提供花蜜等食物。有趣的是,添加一种植物与添加多种植物,对增加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天敌数量并没有太显著的影响。因此,在农业生态系统,只需在主栽作物田块通过种植诱集植物、间套作、果园生草等措施添加1种植物,便可明显增加主栽作物上天敌的数量和多样性。点评:植物物种多样性可以帮助农民、决策者利用有益昆虫提供的重要生态系统服务。这为降低农药用量、防止农药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了食物网层面的理论依据。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477-020-0654-y铁载体是根际稀缺资源保卫战的“秘密武器”《自然—微生物》5月11日张耀予绘图主要作者:南京农业大学教授沈其荣团队联合瑞士、荷兰、英国学者进展亮点:铁是根际微生物和土传病原菌争夺的核心稀缺资源之一。铁载体是细菌分泌的化合物,主要用来螯合环境中稀缺的三价铁。细菌需要特定的受体才能吸收对应结构的铁—铁载体螯合物。有些铁载体可以抑制青枯菌生长,产量越大抑制能力越强,被称为抑制型;而一些低产细菌产生的铁载体却为青枯菌的生长提供了便利,被称为便利型铁载体。当便利型铁载体介导促进效应时,根际细菌的铁素竞争力弱,分泌的铁载体被青枯菌剥削利用,促进了青枯菌的生长,而自身由于分泌铁载体消耗了大量的能量,却无法回收自己的铁载体获得铁素营养,因此生长受阻;反之亦然。有趣的是,抑制作用最强的细菌是,与青枯菌系统发育距离相对较近并产生大量铁载体的分离株。点评:铁载体介导的根际细菌与青枯菌之间的铁竞争,是预测土壤微生物群落中细菌—青枯菌共存模式、决定病原菌是否入侵成功,以及对宿主植物造成破坏的普遍机制。利用上述结论,可以工程化生产抑制型铁载体微生物。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564-020-0719-8解析蒺藜苜蓿复叶发育新机制《自然—植物》5月11日研究成果被选为《自然—植物》封面故事。 陈江华供图主要作者:由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陈江华团队进展亮点:以封面文章发表了蒺藜苜蓿复叶形态模式建立的新机制。该研究通过正向遗传学筛选到一类新的五叶突变体pinna1:不同于palm1突变体中小叶以掌状聚集,pinna1突变体中的五个小叶以羽状方式排列,额外增生的两片小叶起始于顶端小叶的基部,形成奇数类羽状复叶模式。最终定位了PINNA1基因,它特异地在不同时期的叶原基中表达。遗传分析表明,PINNA1与SGL1基因间具有遗传上位性;定量PCR和时空表达分析揭示,pinna1突变体中SGL1的表达量显著上调,而其表达空间也显著的扩大;生化实验证明,PINNA1与PALM1精巧协同合作实现对复叶发育过程中SGL1时空表达的精确调控。点评:这项成果揭示了一个重要的调控蒺藜苜蓿复叶发育的新机制,为苜蓿的分子育种和改良提供了重要参考。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477-020-0642-2发现新型广谱抗菌增效剂《自然—微生物学》5月18日主要作者:中国农业大学沈建忠院士团队进展亮点:首次报道了一种新型线性短链广谱抗菌增效剂SLAP-S25,可以提高多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如四环素、万古霉素、氧氟沙星、利福平和多粘菌素对多重耐药大肠杆菌以及其它耐药的革兰氏阴性菌的抗菌效果。SLAP-S25和多粘菌素联合应用恢复了10种不同的多粘菌素耐药革兰氏阴性菌对多粘菌素的敏感性,但对肺炎克雷伯菌则需采用SLAP-S25和其他种类抗菌药联用策略。SLAP-S25和多粘菌素联合应用有效抑制了87株临床分离的多粘菌素耐药大肠杆菌的生长。此外,SLAP-S25不仅能恢复携带多粘菌素耐药基因mcr的革兰氏阴性菌对多粘菌素的敏感性,还能降低其用药量,点评:为合理用药和治疗多药耐药病原菌感染提供了新策略,为保障多粘菌素类药物作为抗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的“最后一道防线”提供了新思路和技术支持。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564-020-0723-z首次破译同源四倍体紫花苜蓿基因组《自然—通讯》5月19日主要作者:西北工业大学教授邱强团队、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中科院西双版纳植物园等进展亮点:发表我国地方特有品种新疆大叶紫花苜蓿的四倍体基因组,并成功将四倍体基因组组装到了32条染色体上。开发出基于CRISPR/Cas9的高效的基因编辑技术体系,成功培育获得了一批多叶型紫花苜蓿新材料,其杂交后代表现出稳定的多叶型性状且不含转基因标记。点评:将让实施紫花苜蓿分子育种策略成为可能,从而为加快我国优质苜蓿品种培育和牧草产业发展提供重要科技支撑。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0-16338-x20个水稻品种的参考表观基因组图谱发布《自然—通讯》5月27日主要作者:华中农业大学教授李兴旺和李国亮团队进展亮点:全面系统地描绘了20个水稻品种的表观参考基因组图谱。产生了多达500多套组学数据,覆盖20个有代表性的水稻品种及其多个组织,包括58个基因表达数据、32个全基因组DNA甲基化图谱、354个各种组蛋白修饰数据、58个全基因组开放染色质区域图谱。基于此,从水稻表观基因组图谱中定义了15种染色质状态。水稻中存在大量具有增强子活性的启动子,这些启动子不仅调控相邻基因的表达,还可以作为增强子,通过染色质远程相互作用,调控远端与其互作基因的表达。点评:该研究完成了水稻顺式调控元件和染色体状态的注释,鉴定到的籼粳稻之间染色体状态差异为研究水稻品种分化和环境适应性的提供了独特视角,也为全面解析水稻基因组结构提供重要资源。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0-16457-5全球间套作增产模式获进展《自然—植物》6月1日主要作者: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福锁院士团队进展亮点:间套作管理措施的综合应用在全球尺度上形成了增产效应不同的两种管理模式。其中一种为高投入—高产出玉米间套作管理模式,通过玉米与矮杆谷类作物搭配,采用条带种植、分期播种、充足养分投入等管理措施,较单作具有更大的增产效应,在中国广泛应用。另一种是低投入—低产出间套作管理模式,通过豆科作物与矮杆谷物混作或单行交替种植,采用同种同收、较低养分投入等管理措施,增产效应较低,该模式在欧洲广泛应用。高投入—高产出玉米间套作模式的增产效应是低投入—低产出间套作模式的4倍。两种间套作模式较单作均具有节肥增产的优势。点评:间套作不仅能满足低投入农业的生态目标,也是高投入农业中持续保障粮食安全的有效途径。在中国广泛应用的玉米间套作模式具有更大的增产效应,值得全球借鉴。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477-020-0680-9揭示独脚金内酯信号转导机制《自然》6月11日主要作者: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李家洋院士团队进展亮点:该研究系统鉴定了拟南芥独脚金内酯早期响应基因,阐明了独脚金内酯调控分枝数目、叶片形状以及花青素积累的分子机制,突破了独脚金内酯信号途径研究的瓶颈。他们发现,SMXL6,7,8能够作为转录因子调控自身转录,同时作为转录抑制蛋白调控分枝等发育过程,揭示了一种全新的植物激素信号转导机制。点评:是独脚金内酯信号转导领域的突破性进展,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植物激素信号转导机制,为探索激素作用机理提供了新思路,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揭示了独脚金内酯信号通路中的转录调控网络,对全面解析独脚金内酯调控植物生长发育以及环境适应的分子机制、揭示植物与丛枝真菌共生的机制进而培育高产抗逆、营养高效、抗寄生的作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0-2382-x激素水平升高可导致小菜蛾对Bt高抗性《自然—通讯》6月12日主要作者: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张友军团队进展亮点:昆虫激素水平升高可以激活MAPK信号途径,反式调控多个中肠受体基因差异表达,从而导致小菜蛾对苏云金芽胞杆菌(Bt)杀虫蛋白Cry1Ac产生高抗性。在Bt蛋白高抗的小菜蛾中,蜕皮激素(20E)和保幼激素(JH)含量均显著升高。它们之间的串扰可以激活MAPK信号途径反式调控机制,使小菜蛾在维持正常生长发育的前提下对Bt杀虫蛋白完美进化,从而产生高抗性。点评:该研究在国际上首次揭示了经典的昆虫激素可以参与昆虫Bt抗性的新功能及其分子调控网络,研究结果对于我国田间重大农业害虫Bt抗性进化的监测预警和综合治理,以及新型Bt生物杀虫剂/转Bt基因抗虫作物的研发推广和可持续应用,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0-16608-8建立新型可预测多核苷酸删除基因组编辑系统《自然—生物技术》6月29日主要作者: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高彩霞研究组进展亮点:基于胞嘧啶脱氨以及碱基切除修复原理,首次将野生型SpCas9与胞嘧啶脱氨酶、尿嘧啶糖基化酶以及无嘌呤嘧啶位点裂合酶组合,建立了新型的多核苷酸靶向删除系统,并成功在水稻和小麦基因组中实现了精准、可预测的多核苷酸删除。点评:该系统的建立可为植物基因组调控DNA的功能研究及设计育种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基因组编辑工具。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587-020-0566-4发现植物株型调控新机制《自然—植物》7月13日主要作者: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与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等进展亮点:揭示了黄瓜卷须身份基因TEN调控卷须发育和运动的分子机制,为基因内部结合的转录因子是如何调控基因表达这一基础的科学问题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解答。TEN是一个新型多功能转录因子,其C端负责结合到下游靶标的基因内增强子上,其N端结构域是一类全新的组蛋白乙酰转移酶,主要乙酰化修饰组蛋白H3的球体区域,维持染色质开放,从而激活靶标基因表达。点评:该研究成果为揭示转录因子结合到基因内部如何调控基因表达的科学问题提出了新的见解,也为深入认识株型发育的基因调控网络提供了重要的突破,并可直接用于培育轻简化栽培的无卷须黄瓜新品种。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477-020-0715-2首个古茶树基因组精细图谱绘制《自然—通讯》7月24日主要作者: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教授闻玮玮课题组进展亮点:在完成首个高质量染色体级别的古茶树基因组组装的基础上,利用217份多样的茶树资源的转录组数据,揭示了中国茶树育种中的骨干亲本,并鉴定了调控儿茶素生物合成的多个关键基因。在遗传和代谢水平上,古茶树和栽培种并未显著分化,表明在风味品质上,茶树可能未受到长期定向的人工选择。点评:为茶树功能基因组学的发展提供基础和丰富资源,为茶树分子育种、品质提升以及有益天然产物生物合成奠定基础。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0-17498-6创制C4禾谷类研究的理想模式植物《自然—植物》8月31日主要作者:山西农业大学杂粮分子育种团队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等进展亮点:获得了一个超短生育期谷子“小米”,其生育期仅2个月左右,株高仅30厘米左右。生育期和株高与模式植物拟南芥相当,适合室内大规模种植研究。在此基础上,组装了高质量的参考基因组,构建了全生育期基因表达图谱和谷子多组学数据库,并建立了高效稳定的遗传转化体系。从而将“小米”发展成了C4禾谷类研究的模式植物。点评:“小米”模式植物体系的建立将促进C4高光效、氮素高效吸收利用机制、抗旱机制、遗传改良等研究。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477-020-0747-7龙井茶树染色体级别基因组组装成功《自然—通讯》9月7日主要作者: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和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主导、携手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及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等进展亮点:以我国著名的优良茶树品种龙井43为材料,克服了其基因组高度杂合、重复序列比例高等复杂基因组组装难题,完成了染色体级别的基因组组装。基于此,对来自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139份有代表性的茶树材料进行了深度重测序,揭示了茶树群体的系统发生关系,描绘了栽培茶树的进化历史。点评:该成果为茶树基因组学和育种研究,以及茶树遗传和进化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0-18228-8马铃薯杂交种子在接近《自然—遗传》9月28日杂合马铃薯 RH。中国农科院供图主要作者:中国农科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研究员黄三文团队等进展亮点:首次测序完成杂合二倍体马铃薯基因组,提供了迄今最完整的杂合马铃薯基因组、最全面的马铃薯单体型比较分析。为构建高质量的参考基因组以及对单体型进行比较分析,该研究提出了高准确率HiFi read与遗传群体测序、HiC测序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克服了“重复序列” 和“高杂合”这两个障碍,成功组装了染色体级别的单体型,为复杂基因组的解析提供了借鉴。在二倍体马铃薯RH中检测到了22134个有害突变。有害突变散布在两套基因组中,与其他类型的变异呈马赛克式分布,并且有害突变还有可能与优良基因紧密连锁,很难通过传统杂交的方法彻底淘汰有害突变。点评:为马铃薯二倍体育种提供基因组学支持,有助于利用基因组学和合成生物学方法快速打破马铃薯育种中的障碍,构建优良的二倍体自交系。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588-020-0699-x榕树和榕小蜂精细基因组图谱发布《细胞》10月8日主要作者: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研究员陈进课题组与福建农林大学教授明瑞光课题组等进展亮点:构建了2种榕树和1种传粉榕小蜂的高质量基因组精细图谱。并首次在分子机制上揭示了榕树气生根发育、性别决定和榕树—榕小蜂协同多样化等多项未解之谜。两种榕树基因组存在大量的结构变异,如染色体断裂、片段化重复等。这些变异与植物免疫、帖烯类合成等重要的生物学过程有关,为其适应性演化提供了遗传基础。点评:为榕树气生根特征进化和相关园艺品种开发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并为榕树—榕小蜂协同进化等研究打开了组学分析的大门。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cell.2020.09.043解密植物干细胞如何抵御病毒《科学》10月9日主要作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赵忠课题组进展亮点:解析了植物干细胞抵御多种病毒侵染的分子机制。揭示了植物茎顶端分生组织存在广谱抗病毒免疫的分子机制。在侵染过程中,病毒必须利用植物细胞内的蛋白质合成系统合成自身的蛋白,以完成自身的复制、组装和侵染过程。而干细胞关键调节基因WUS则通过直接抑制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的速率,限制了病毒的复制和传播。点评:回答了为什么植物病毒不能侵染植物茎尖这一长期未决的基本生物学问题,为未来作物广谱抗病毒防治提供了新的技术策略。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126/science.abb7360拟南芥花期自然变异的调控新机制《自然—通讯》11月17日主要作者:安徽农业大学教授李培金课题组进展亮点:对世界范围内102种拟南芥不同生态型的FLC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行了定量分析,筛选到一个花期调控关键基因SSF。SSF蛋白具有两个变异类型SSF414D和SSF414N,这两种蛋白能被植物体广泛存在的蛋白泛素化修饰和降解系统识别,以调控SSF蛋白水平的高低,从而影响开花抑制基因FLC的表达水平,导致植物花期发生改变。其中,414D主要存在于北方植物中,可以使植物晚花,适应北方的寒冷气候;而414N主要存在于南方的植物中,调控植物早花,以适应南方较为温和的生长环境。进一步实验表明,SSF和FCA作为同源基因有着相反的功能。SSF可以调控植物晚花,FCA调控植物早花;FCA同时存在于双子叶和单子叶植物中,而SSF只存在双子叶植物中。点评:深入揭示了基因自然变异调控植物生育期的新机制,为植物分子育种提供了重要基因资源和理论依据。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0-19666-0揭示水稻中重要二萜的代谢机制《自然—植物》12月8日主要作者:海南大学教授罗杰团队进展亮点:利用水稻自然群体进行代谢物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在水稻7号染色体成功定位鉴定了一个控制单环二萜自然变异的基因簇DGC7。该基因簇由1个萜烯合成酶及2个CYP450酶组成,在质体中催化形成5,10-二酮-蓖麻烯,一种具有潜在医用价值的重要二萜。DGC7受到茉莉酸甲酯介导的表观调控因子JMJ705直接调控,并能提高水稻对于白叶枯病的抗性。点评:揭示了水稻单环二萜基因簇自然变异的生化基础及其在水稻抗病方面的作用,为作物遗传改良提供了新资源。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477-020-00816-7揭示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共生固氮分子机制《自然》12月10日苜蓿根瘤器官。王二涛供图主要作者: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王二涛团队进展亮点:揭示豆科植物因皮层细胞获得SHR-SCR干细胞分子模块,而具有结瘤固氮的能力,使其有别于非豆科植物,回答了“为什么豆科植物能与根瘤菌结瘤固氮”的科学问题。植物干细胞关键转录因子SCR在豆科植物的皮层细胞表达,另一个干细胞关键转录因子SHR在维管束表达后移动到皮层细胞,使豆科植物皮层细胞获得了SHR-SCR分子模块。该干细胞分子模块赋予豆科植物皮层细胞分裂能力,能够被根瘤菌的共生信号激活,诱导豆科植物苜蓿的皮层分裂,形成根瘤。点评:发现了控制豆科植物根瘤共生固氮的关键分子模块,加深了人们对共生固氮的理解,为非豆科植物皮层细胞命运的改造奠定了基础,并为今后减少作物对氮肥的依赖,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思路。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0-3016-z

两条线

科学研究从哪方面着手可写出创新性学术论文

一般来说,没有创新性的学术论文是没有学术价值的,从严格意义上讲,它也不是真正的学术论文。因此,学术论文应当具有创新性,这种创新性表现在与已有研究论著不同的新发现上,包括新论点、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手段或新材料等。尽管创新性是对学术论文的要求,但创新却并非撰写学术论文所能做到的。学术论文只能反映研究情况,创新是研究的结果。没有研究的创新,不可能有学术论文的创新。在医刊汇编辑看来,要做创新性研究,写创新性论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主题创新。选择新问题进行研究,是科学研究创新的主要途径。研究新问题,不但能够拓宽科学研究领域,而且能够在人所未及的问题上发表拓荒性的见解和研究结论。因此,学者们无不投人大量的精力以发现新问题,开垦科学研究的新领域。但事实上,在科学研究日渐繁荣的今天,主题创新的难度也日渐加大。尽管如此,从事科学研究,就要不断探寻新问题,不断拓宽研究主题,努力为学科创新贡献自己的学术智慧。二、视角创新。面对学术研究中的老问题,要做出创新性研究,可以通过视角创新来实现。所谓视角创新,就是在科学研究中,采用现有研究中未曾使用过的相关学科分析范式或有关学说理论,研究本学科中的老主题,以期获得新的研究结论。视角的创新不但可能有助对问题本身做出新的解释,而且还可能获得从其他视角所不能获得的富有启发意义的新的研究结论。所以,在科学研究中,提倡多学科研究,提倡运用其他学科的理论来研究本学科问题,目的就在于通过视角创新以获得研究结果的创新。三、论点创新。论点创新是任何一项研究都不能回避的任务,只有不遗余力地追求论点的创新,科学研究工作才能对学问有所贡献,学术才能不断进步。学术论文应当反映科学研究创新的成果,科学研究创新成果到了学术论文中就体现在论点上。从科学研究创新成果到论点,需要经历一个归纳、提炼、升华和规范化的过程。归纳、提炼与升华是针对论点的科学性而言的,规范化是针对论点表述的准确性而言的。要实现论点创新,应以获取独创性研究结果为研究的根本目的,脚踏实地,潜心研究,推陈出新。而且在论文写作中,要反复推敲、斟酌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简练性。四、方法创新。方法是创新的工具,科学研究是以科学的方法为手段的学术研究。研究方法本身的创新对学术创新具有重要意义,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所得出的研究结果可能是不同的。所以在科学研究中,对同一个问题一般鼓励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以获取不同的研究结果,丰富人们对该问题的认识,促进学术的繁荣。经常看到一些学术论文在研究方法部分,陈述一堆的方法,什么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定性研究法、定量研究法、规范研究法等,但在正文中却未见作者是如何采用这些方法解决问题的。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往往在于写作者对研究方法的意义的认识不到位,对方法的运用还没有掌握,只知道有这些方法,却不知道在研究具体问题时应该采用什么方法。显而易见,这样看待和使用研究方法,是不可能做出创新性研究、写出高质量论文的。五、材料创新。材料是科学研究的素材,如果没有材料,科学研究寸步难行。以不同的材料为基础所开展的科学研究,结果可能大相径庭,当然,也存在殊途同归的可能性,不过,这种可能性极小。科学研究需要利用各种可能的合法途径,获取尽可能丰富的研究材料,以提高研究结果的普适性。但就具体的研究者而言,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所能获得的研究材料总是有限的。这样,对于不同的研究者来讲,努力获得人们未曾使用过的材料,在新材料基础上开展自己的研究,就可能做出创新性研究。很多人做研究、写文章,怕苦、怕累,怕做深入、细致的材料搜集,怕做历史材料的发掘清理,主要利用网络搜索寻找现成的相关材料。尽管这些现成材料的价值毋容置疑,但占有一手材料,用新的材料研究问题,是做出创新性研究的重要条件。所以,在科学研究中,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和条件,获得属于自己发现的研究材料,尽可能少用二手、三手材料,是研究结论创新的重要保证。

虽善不善

中国学者在Science 发表了8项研究成果,取得了重大进展

2021年2月26日,中国学者在Science 发表了8项研究成果,在物理学,生命科学,数学及地球科学等领域取得重大进展,iNature系统盘点这些研究成果:【1】自1925年乌伦贝克和古德施密特发现电子自旋现象起,人们在原子和分子等体系中发现电子自旋与轨道角动量的耦合会导致许多有趣现象的发生,比如:原子能级的分裂,磁晶各向异性和半导体中的量子霍尔效应等。电子自旋和轨道角动量的耦合会对原子和分子的碰撞过程会产生影响。2021年2月26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王兴安教授课题组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孙志刚研究员和杨学明院士课题组合作在Science 在线发表题为“Quantum interference between spin-orbit split partial waves in the F + HD → HF + D reac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报告了有关电子自旋和轨道角动量在F + HD→HF + D反应中的影响的实验和理论研究的组合。使用高分辨率成像技术,该研究在前向散射方向周围的产品旋转状态分辨的微分截面中观察到了特殊的马蹄铁形图案。当考虑到完整的自旋轨道特性时,只有通过高精度的量子动力学理论才能正确解释这种异常的动力学模式。理论分析表明,马蹄铁形很大程度上是自旋轨道分裂-部分波共振具有正负平衡的量子干扰的结果,这提供了自旋轨道相互作用如何有效影响反应动力学的独特例子。【2】已知等离激元纳米粒子的手性组装体具有很强的圆二色性,但不具有高光学不对称性,这受到电场和磁场分量的不利组合(由强散射复合)的限制。2021年2月25日,吉林大学刘堃,密歇根大学Nicholas A. Kotov及巴西圣卡洛斯联邦大学Andre Farias de Moura共同通讯在Science 在线发表题为“Enhanced optical asymmetry in supramolecular chiroplasmonic assemblies with long-range order”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表明可以通过类似于在人胰岛淀粉样多肽的金纳米棒螺旋装配中发现的液晶的纳米粒子的长距离组织,来克服这些限制。强烈的偏振相关光谱位移和降低的能量状态散射,以及在组装好的螺旋中激活的偶极子的反平行定向,使光学不对称性g因子增加了4600倍以上。液晶般的颜色变化和纳米棒加速的原纤化可以在复杂的生物介质中进行药物筛选。远距离有序的改进也为具有高光学不对称性的材料设计提供了结构指导。【3】2021年2月26日,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周斌团队在Science 在线发表题为“Proliferation tracing reveals regional hepatocyte generation in liver homeostasis and repair”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开发了能够长时程示踪体内细胞增殖的新技术,利用该技术研究人员发现了成体肝细胞的来源,为肝脏再生及疾病临床治疗研究提供了新思路。【4】美国得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Zhu Hao团队在Science 在线发表题为“Liver homeostasis is maintained by midlobular zone 2 hepatocyte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使用14种鼠科动物命运图谱系统地比较了肝细胞的不同子集。在稳态期间,来自门周围区1和中心周围区3的细胞数量减少,而来自小叶中区2的细胞数量增加。区域2中的细胞可以避免常见的损伤,并且在中央和周围的损伤后也促进了细胞的再生。区域2的重新填充是由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雷帕霉素-细胞周期蛋白D1(IGFBP2-mTOR-CCND1)轴的靶标驱动的。因此,小叶的不同区域表现出它们对肝细胞更新的贡献的差异,并且区域2是在稳态和再生过程中新肝细胞的重要来源。【5】随机数被广泛用于信息安全,密码学,随机建模和量子模拟。物理随机数生成的关键技术挑战是速度和可伸缩性。 2021年2月26日,耶鲁大学曹慧团队在Science 在线发表题为“Massively parallel ultrafast random bit generation with a chip-scale laser”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演示了一种与单个激光二极管并行超快生成数百个随机位流的方法。引入了在专门设计的腔中的多种激光模式的时空干涉,作为极大加速随机位生成的方案。由量子涨落引起的自发发射会产生随机噪声,使比特流无法预测。离线后处理可实现每秒250 TB的总比特率,比当前的后处理记录高出两个数量级。该研究方法坚固,紧凑且节能,在安全通信和高性能计算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6】有丝分裂原触发动物中的细胞分裂。在植物中,细胞分裂素是一组来自腺嘌呤的植物激素,可刺激细胞增殖。细胞分裂素信号转导由膜相关的组氨酸激酶受体启动,并通过磷酸化系统进行转导。 2021年2月25日,剑桥大学Yang Weibing(现在的单位是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中心)在Science 在线发表题为“Molecular mechanism of cytokinin-activated cell division in Arabidopsi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显示出在拟南芥茎尖分生组织(SAM)中,细胞分裂素通过促进Myb与蛋白3R4(MYB3R4)的核穿梭来调节细胞分裂,MYB3R4是激活有丝分裂基因表达的转录因子。新合成的MYB3R4蛋白主要位于细胞质中。在G2 / M过渡期,MYB3R4的快速核积累(与细胞分裂素浓度的相关瞬时峰值一致)为涉及importins的正反馈回路提供了营养,并启动了驱动有丝分裂和胞质分裂的转录级联反应。工程核限制MYB3R4可模拟细胞分裂素在增强细胞增殖和分生组织生长中的作用。【7】了解基因组的组织需要整合DNA序列和三维空间环境。然而,现有的全基因组方法缺乏碱基对序列解析或直接的空间定位。博德研究所Chen Fei等在Science 在线发表题为“In situ genome sequencing resolves DNA sequence and structure in intact biological sample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描述了原位基因组测序(IGS),一种同时对完整的生物样品中的基因组进行测序和成像的方法。该研究将IGS应用于人类成纤维细胞和早期小鼠胚胎,在空间上将成千上万个基因组位点定位在单个核中。使用这些数据,该研究表征了跨胚胎阶段的基因组结构中父母特异性的变化,揭示了受精卵中的单细胞染色质结构域,以及未发现的全局染色体定位在各个胚胎中的表观遗传记忆。这些结果表明,IGS如何直接将序列和结构从单碱基对到整个生物的整个长度尺度连接起来。【8】海底地球物理仪器在部署和维护方面具有挑战性,但对于研究海底地震和地球内部至关重要。可以利用海底电信电缆的新型光纤传感技术为填补数据空白提供了机会。 2021年2月26日,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Zhan Zhongwen在Science 在线发表题为“Optical polarization–based seismic and water wave sensing on transoceanic cable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通过监视常规光通信信道的极化,成功地通过了一条10,000公里长的海底电缆,将地震波和水波感应到连接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和智利瓦尔帕莱索的海底电缆。该研究的方法由于不需要专门的设备,激光源或专用光纤,因此具有很高的可扩展性,可以将全球海底电缆转换为连续的实时地震和海啸观测站。自1925年乌伦贝克和古德施密特发现电子自旋现象起,人们在原子和分子等体系中发现电子自旋与轨道角动量的耦合会导致许多有趣现象的发生,比如:原子能级的分裂,磁晶各向异性和半导体中的量子霍尔效应等。电子自旋和轨道角动量的耦合会对原子和分子的碰撞过程会产生影响。在化学反应中,电子自旋轨道耦合会导致反应散射分波的分裂,进而使得分波可能存在一些精细结构。但是长期以来,电子自旋轨道耦合是否能够以及如何影响化学反应的动力学过程仍然是一个未知并极具挑战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人员以实验和理论相结合对电子自旋和轨道角动量在氟原子与氢分子的反应F+HD->HF+D中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实验方面,通过将交叉分子束方法、时间切片离子速度成像技术与近阈值电离技术相结合,应用高分辨的实验测量获得了产物转动量子态分辨的微分散射截面,并在微分散射截面前向散射方向观测到了一个独特的马蹄铁形结构。理论方面,发展了考虑电子角动量效应的量子动力学理论模拟方法,对这个独特的马蹄铁形动力学结构进行了解释。理论表明这个动力学结构是由具有正负宇称的自旋轨道分裂的共振分波的量子干涉导致的。这一研究结果表明自旋-轨道相互作用能够有效地影响化学反应动力学过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陈文韬博士是本论文的第一作者。该工作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的支持。版权声明:本文转自“iNature”,文章转载只为学术传播,无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沃斯(WOSCI)由耶鲁大学博士团队匠心打造,专注最新科学动态并提供各类科研学术指导,包括:前沿科学新闻、出版信息、期刊解析、论文写作技巧、学术讲座、SCI论文润色等。

困也

研究生论文文献综述怎么写

文献综述也称研究综述,是指在全面掌握、分析某一学术问题(或研究领域)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该学术问题(或研究领域)在一定时期内已有研究成果、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归纳、整理和评述而形成的论文。文献综述一般要对研究现状进行客观的叙述和评论,以便预测发展、研究的趋势或寻求新的研究突破点。文献综述是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重要章节。一个资料全面、研究深入的综述不仅可以帮助研究生确立学位论文的选题,还可以为论文的深入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撑。一、撰写文献综述的作用和意义1)为学位论文的选题寻求切入点和突破点科学研究本质上是一种创新活动;创新是对现有研究不足的弥补或突破。任何研究课题的确立,都要充分考虑到现有的研究基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研究的趋势以及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继续深入的可能性。在综述中,“现有研究的基础”体现在“综”上。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和分析,我们可以全面了解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预测后续研究成功的可能性。“问题、不足和发展趋势”体现在“述”上,是综述撰写者结合自己的学术观点进行的反思与发现。研究生通过撰写综述,对不同研究视角、方法,不同研究设计,特别是不同观点进行分析、比较、批判与反思,可以深入了解各种研究的思路、优点和不足,在掌握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寻找论文选题的切入点和突破点,使自己的研究真正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2)为学位论文的研究寻求新的研究方法和有力的论证依据文献综述是跟踪和吸收国内外学术思想和研究的最新成就,了解科学研究前沿动向并获得新情报信息的有效途径,有助于我们掌握国内外最新的理论、手段和研究方法。从已有的研究中得到的启发,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找到论文深入研究的新方法、新线索,使相关的概念、理论具体化,而且可以为科学地论证自己的观点提供丰富的、有说服力的事实和数据资料,使研究结论建立在可靠的材料基础上。3)避免重复劳动,提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科学工作者应把人类历史上尚未提出的或尚未解决的问题作为科研的选题。从事这种研究才是真正有意义的科学研究。”有专家估计,我国有40%的科研项目在研究前其实在国内外已经有了相关成果。重复研究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将导致科研本身长期处于低水平的状态。据美国科学基金委员会、美国凯斯工学院研究基金会调查统计,一个科学研究人员在一个科学研究项目中用于研究图书情报资料的时间,占全部科学研究时间的1/3 至1/2.文献综述的作用就在于充分占有已有的研究材料,避免重提前人已经解决的问题,重做前人已有的研究,重犯前人已经犯过的错误。因此,研究生在确定学位论文选题之前一定要做好文献综述研究,提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4)文献综述是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重要章节,文献综述的作用在于介绍研究的现状,阐明选题设计的依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提出选题的创新之处。这样,既能反映选题的科学性、创新性和应用性,又可以使评审专家充分了解论文研究的价值,判断研究生掌握知识面的深度和广度,保证论文的评审获得好的成绩。二、撰写文献综述的一般步骤文献综述的撰写步骤一般可分为文献的搜集,文献的阅读和分类,文献的加工、比较和评述,预测趋势或提出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等。1)文献的搜集梁启超曾说:“资料,从量的方面看,要求丰备;从质的方面看,要求确实。所以资料搜罗和别择,实占全工作十分之七八。”可见文献搜集在研究中的重要性。文献的搜集包括检索和初步筛选两个紧密结合的方面。文献检索就是从众多的文献中查找并获取所需文献的过程,一般可以通过各种检索工具完成,如文献索引、文摘杂志、光盘、网络或期刊数据库检索。常用的检索方法有顺查法、逆查法、引文查找法和综合查找法 .与检索相伴的是对文献进行初步的筛选。研究表明,按质量的优劣可将文献分为三种类别,一种是占30%左右的必要情报,一种是占5%左右的错误情报,其余的则是冗余情报。冗余情报中又可分为必要的冗余和不必要的冗余[2]101 .因此,“无论任何研究工作,材料的鉴别,是最必要的基础阶段。”在检索的同时,可以通过鉴别文献的真实性、先进性和适用性进行筛选。文献的真实性可从其内容、密集程度、类型、来源渠道、出版单位、作者的身份以及引用率高低等方面来进行综合判断。文献的先进性是指在观点、方法、材料等方面有某种创造或突破,可从文献发表的时间、文献的来源、文献的影响和有关评论加以判断。文献的适用性是指文献对研究适合的程度,主要考虑文献中的观点是否合乎实情,与自己选题的相关程度等,可以通过读摘要、结论或绪言、跋等进行判断。2)文献的阅读和分类阅读是全面掌握文献观点、内容、研究设计、研究方法的过程,也是写好综述的基础。“教育研究文献的各种报告在其质量及综合性方面有很大的差别。因此,研究者在阅读报告时,就应带有某种程度的批判性。”对于选定的有代表性的文献要“批判地精读”.很多观点的分歧,特别是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是因为对概念理解的不同造成的。因此,首先要按照作者的研究思路及对相关概念的界定,全面分析文献的观点,理解作者是在什么层面和意义上使用概念的,避免不必要的争论。阅读时要做好笔记,如做摘要、批注、札记、卡片等,详细、系统地记录各个文献中研究的问题、目标、方法、结果和结论。阅读的同时,要批判地分析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观点的不足,以便发现尚未研究的问题。其次,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以便后续研究中使用。可以参考的标准有:①按学科领域分类;②按学术观点、学术流派分类;③按问题研究的历史发展阶段分类;④按研究程序或研究方法的运用分类等。3)文献的加工、比较和评论撰写文献综述的关键在于对文献观点的加工整理和评论。首先,对文献的观点按照一定的原则,如上文所提到的分类方法,进行整理、陈述,使之系列化、条理化。提炼观点时,要力求做到准确无误,不片面理解。其次,对不同的观点进行合理的分析、比较和评论。分析、比较和评论时要保持思维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做到客观公正,既要肯定优点,又要指出不足,不可吹毛求疵。对于不同或矛盾观点的分析和评论,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视角,注意其不同的原因,不可根据自己的喜好而滥加褒贬。4)预测研究趋势,提出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文献综述的结尾应在考察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总结该学科领域当前国内外的主要研究成果及其应用价值、实际意义,指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展望今后的发展趋势或前景,从而提出新的研究设想、研究内容等。这是撰写文献综述的目的所在,也是文献综述的点睛之笔。对研究生而言,综述研究的直接目的在于分析掌握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确定学位论文的选题。如何确定选题呢?首先,从对现有研究缺陷的分析中寻找问题。现有研究的缺陷可能是方法论的局限性、理论基础的片面性,也可能是研究设计的不足或研究方法运用的不当等,这些缺陷必然会影响研究结论的正确性和普遍性。其次,可以通过对不同甚至是矛盾观点的比较寻找问题。观点的不同可能是研究视角或方法的不同造成的,“没有一种研究方法能揭示一切”,任何单一的视角或方法所看到的都可能只是事物真相的一面,研究生可以从对矛盾观点的比较分析中得到启示。再次,研究生可以结合自己的思考或实践经验,寻找那些尚未引起研究者注意的问题。最后,可以尝试运用其他学科的理论或方法研究问题。“求助于若干最有关系的学科和它们所提出与运用的一些观点,有很大好处。”单一的视角或研究方法“就像戏院里的聚光灯,当用强烈光线照射舞台前方的某些部位时,就把大家的注意力集中在这些部位上,同时把其他特征降到背景和边缘的地位”;而多学科的视角或方法“就像所有灯光都照射在舞台上,人们的目光在整个舞台前后漫游”.将新的学科或方法引入某一领域的研究,用不同角度的“聚光灯”照亮研究对象的“某些部位”,有助于拓展研究的思路与视野,全面认识研究对象。三、撰写文献综述中常见的问题1)文献搜集不全,遗漏重要观点有些研究生由于资料搜集范围或方法不当,未能将有代表性的资料完全纳入研究的范围,或仅仅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材料。其结果便是不能系统全面地把握研究现状,或片面理解他人研究结果,从而盲目地认为某问题或领域尚未被研究,使得自己的研究变成一种重复性的劳动。因此,在撰写综述前一定要全面搜集资料,学位论文研究更要“必能精通专门之学,读尽专门之书,真有所见出乎其外方可下笔”.2)文献阅读不深入,简单罗列,“综”而不“述”撰写综述必须充分理解已有的研究观点,并用合理的逻辑(或是时间顺序、或是观点的内存逻辑、相似程度等)将它们准确地表述出来。如果综述仅仅是将前人的观点罗列出来而未进行系统分类、归纳和提炼,那么内容就会十分杂乱,缺乏内在的逻辑。这样不利于厘清已有研究结果之间的关系,难以认清某问题研究的发展脉络、深入程度、存在的问题等,更不必说走到问题研究的前沿了。如果是“综”而不“述”,那么,即便是内容有一定的系统性,充其量也只是陈述了他人的观点,达不到通过分析、评说而发现和确立论文选题的目的。3)个人观点在综述中占主体有些研究生在综述中对研究现状的梳理和介绍只是一笔带过,用大量的篇幅进行评述,进而提出自己的研究设想,结果将文献综述写成了评论或研究计划。文献综述主要是梳理相关学科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动态,厘清研究现状进展与困境,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参考。因此,综述的重点在于“综”,即其主要部分应是对前人观点的客观阐释和分析;个人观点,即适当“述”,可以起到点睛式的评论或启示的作用,但不应是主体。另外,综述提炼的观点必须以原始文献为依据,不能把观点强加给原作者;如果有不同的观点,可对原作者的观点进行评议,但论据必须充分,并能使读者分清哪些是原作者的观点,哪些是综述者本人的观点,不能混杂在一起。4)避重就轻,故意突出自己研究的重要性如前文所述,研究生写综述的目的是为了寻找学位论文研究的切入点和突破点。有些研究生在做完综述之后,还是难以发现问题,便认为该领域已经无问题可以研究,为了完成论文便故意在综述中漏掉或弱化某些研究成果,或者放大已有研究的不足,以便突出自己研究的价值和意义。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重复研究,其创新性是可想而知的。其实,未能发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是自身的学术积累不够或思考不深入;可能是选题不当,过大或过小;也可能是学科发展处于“高原阶段”.但未能发现问题不等于没有问题,更不能随便拿一个研究过的问题敷衍了事。如果是自身原因,研究生应该在导师的指导下努力提高自身的水平,静下来认真深入思考,完成选题;如果是学科发展的问题,则可以尝试通过开辟新领域、使用新方法、提供新材料等方式完成选题。论文查重修改

电影圈

查重修改怎样写学术研究性小论文

本文由 查重降重中心 sp8080.com 整理分享不写学术论文的现象在当代高校大学生中很普遍。尽管这是高等教育教学的失败,但这是当前大学教育教学中必须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在成千上万的当代写作指导书中,虽然关于学术论文写作的教学讲道很多,但是从写作实践的角度来看,思想写作而不是大学生学术论文写作的技术指导,看不到多少。因此,本文不想从写作科学的角度讨论其学术论文中较为困难的理论,而希望从写作思维方法的角度对此进行必要的描述。首先,学术论文的构成我认为,学术论文是关于学术研究成果的基本且特殊的表达方式。风格的基本形式特征是:首先,所提及内容的专业性和探索性;第二,语言的学术性和逻辑性;第三,前瞻性和完美的思维方式;四,写作形式文体和多样性。在表单组成方面,它具有基本的元素要求,例如:“目录摘要”,“关键字”,“外语摘要”,“简介”,“正统”,“结论”,“语录”来源(注释)等,就文章的结构而言,您需要具备自我的“假设”,“假设”基础,艺术和科学的内部逻辑,“假设”论点((并且需要“证明”)),理论深度,“假设”结论等;在语言表达,语言使用的学术性质,语义选择的准确性,实用程序的逻辑以及语言风格的自我完善等方面。第二,关于学术论文的类型和主题(1)类型1,描述“通说”,也称为“学术评论”:这种学术论文可能是学术论文中相对较浅或较低的学术价值。这种论文的一般做法是对某个学科,领域和学术研究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全面概述。其中,作者的个人观点很少,大多数人并未表达,只是针对某种学术研究的现状,例如:理论分布,主要流派,基本观点,重要观点,辩论焦点,热点,纠纷,相似性,差异,趋势,偏好程度等均被整体描述。一般意义在于整合特定方面,特定学科和学术领域的研究现实。其主要目的是为他人或自己的研究提供材料和参考资料。2,为了纠正“通论” :的论文,很可能是作者指出了它的误解,提出了问题,然后阐述了对许多“通论”的“谬误”的自我认识。大多数想法是首先质疑某个学术“共同理论”,然后阐述“共同理论”的缺陷或错误,错误的原因,最后解释个人对学术问题的自我看法。选择此类论文的大多数作者对所研究的问题都有更深入的了解,而且大多数都是具有深厚学术技能的人。3,补编《通说》 :这是一种学术论文,旨在补充“通说”的不足。这种论文的选择通常是从学术“所有人”手中进行的,这对于刚接触论文的人来说是困难的。该方法可能是因为人们习惯于对一些众所周知的学术问题持平视态度,而忽略了自己的学术理论缺陷,而认真的学术“每个人”都会发现并补充主题选择的形式。4,补充资料“以前说过的” :这是一种主题选择形式,是对已经讨论过(研究过)的学术问题的补充。一般的方法是首先讨论已经提到的学术问题。作一个概括性的解释,以解释对先前研究缺乏深入的论证或其他采用深度方法的原因。现在,我们将进行进一步的演示。5, “新口语” :的创建,论文主题选择的“新口语”形式的创建是为了在以前的人们已经研究过的某些领域中提出新的想法或见解。例如,我对“路遥知道马力,随着时间的流逝见人心”的自我认知。它属于创建“新理论”的实践(请参见卓文《关于思想》)。他撰写的论文形式与其他论文的形式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对“旧理论”的分析是深刻的,有充分根据的,并且能够说服公众。然后详细说明您自己的新声明。6,开拓性的“新理论” :我在这里谈论的“开拓性”一词实际上是指自我创造一门全新的科学。这种主题选择非常复杂。对于作家来说,他们不仅必须掌握科学的所有知识和能力,而且还必须具有发现新科学和新领域的能力。同时,他们还必须了解科学的价值。性别,应用程序,系统等。将学科的内部构成要素理解为一门独立的新兴科学(即科学结构的要素),学科内容的特征,体系,理论类别,研究方法,应用方法等;并且可以构建成功的入门学科的外部联系和阶段。相邻学科的理论发展,相互关系等,例如:我提出并展示的:《交际美学》(大连出版社),《编辑美学》(大连出版社)。孙鹤教授提出并论证了《遗憾学》(中国社会文学出版社)等。(2)主题选择学术论文的选择本身就是一门科学,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方式和方法。主要区别在于对学科的学术控制。学术上的“每个人”通常都会高度重视所选主题的价值,而通常会忽略那些学术价值较低的主题。对于那些刚接触学术学科的人来说,他们应该特别注意选择一些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学科,但是研究范围较小,以至于无法控制它们。选择研究范围相对较大的主题。你必须尽力而为。您必须注意学习风格和学术能力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因素。同时,我们必须注意数据因素。尤其要注意学科的前沿分布和学术研究的价值。主题的选择应基于第二或第三级思维的学术价值(请参阅我的文章01003010),因为当代科学研究领域已经被太多的人研究,而不是进行第二和第三级思维,这很困难选择有价值的主题和前瞻性主题。关于主题选择,我建议大学生应该学习研究“ 5月4日”的大学提问者刘半农。他是最早提倡汉字“她”一词的人,提出这一观点后,立即引起了社会的普遍认可。从他创造的“她”一词的难度,到该主题的社会政治价值和社会应用价值,甚至文化科学的价值,其中有很多技术,这些技术尤其令人着迷。一般来说,大学生的大部分学术研究课题都是由导师选择或由导师协助。但是,所选主题是否满足自己的能力和兴趣需要自己考虑。这是不同的。三,关于学术论文的写作(1)学术论文的概念学术论文写作成败的关键在于构想这种联系。一般而言,在选择学术论文之后,作者的首要任务是对主题的理论观点和学术理论范畴进行全面的回顾。界定理论范围,完善自我观点,构建“自我辩护”的结构设计。弄清楚属于您自己的研究和论据的问题和类别。在编写了文章的“内容摘要”并整理了相关的支持材料之后,您就可以开始“拉”写作主题了。(2)撰写学术论文“简介”学术论文的“引言部分”也称为“问题提出”。对于学术论文的写作,这一部分非常重要,因为不仅“一篇好文章的开始是写一篇好文章的一半”,而且学术论文的“介绍”不仅涉及论文的内容,而且还涉及论文的内容。一般而言,学术论文的“引言”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及的原因或原因;二是研究的目的和价值;三是论文的目的和价值。问题的“一般研究情况”;第四是研究缺乏震撼力;第五是准备研究的角度和方法;第六是学术态度上谦虚的词,为研究留出了更多的空间。可以根据个人,主题和需要来照顾全部或部分这些相关因素,但是其原则是使讨论的问题以最准确,简洁和雄辩的方式进行。(3)撰写学术论文的“积极部分”学术论文的积极部分取决于论文的内容。一般而言,除了这些文本文件外,通常还需要进行“现状分析”,“缺失之处”,“实例列举”,“原因分析”,“正面和负面论证”,“自我认知”((个人观点或观点),“所持观点的依据”以及其他必要的论点内容等)。写作格式可以是“因果推理”的纵向结构,也可以是“水平结构”或“正负比分析”的“水平推”结构,当然也可以根据讨论的需要以其他结构形式编写,但是,无论采用哪种书写结构,其核心地位学术论文的“积极部分”不可动摇,因为这部分与所讨论问题的科学性,真实性,完整性,说服力和“自我辩护”有关,因此,撰写此部分的写作思想必须非常明确。内部逻辑艺术与科学c必须紧密联系在一起。(4)撰写学术论文的“结论部分”学术论文的“结论部分”是学术论文的终点。写作要求通常基于其原始思想。此外,还有一些必要的原则,例如适度的词语,以确保其学术观点的灵活性。 “空间存在。总之,学术论文的“结论部分”是非常重要的结构性链接。俗话说,“老挝的篮子都封闭了。”这就是原因。

见一丈人

论文写作前需要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综述的原因

所谓文献综述,一般是指研究者对相关文献进行深入阅读并进行归纳总结的过程。具体言之,就是当研究者开始进行一项新的研究工作时,通常总是需要对前人已经完成的与之相关的研究工作成果进行收集、阅读、整理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和评估,并据此确定新的研究问题和研究路径。在通常情况下,前人的研究工作成果是以各种不同形式的文献呈现出来的,因此,收集和阅读各种文献就成为把握前人研究工作及其结果的基本方式和途径。蓝译编译认为,之所以需要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根本的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任何一项研究工作都是以对某一个特定疑难问题的探索为出发点的。那么,我们如何才能知道这个问题是一个真实的问题,我们如何才能判断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具有意义?能对此作出合理解答的唯一途径,就是全面和深入地了解前人已经开展的对相关问题的研究工作及其结果。前人的研究成果不仅表明他们已经做了什么、是如何做的,也反映他们还没做什么。新的研究工作之所以需要,正是因为尚有前人未完成而又需要进一步开展的工作。只有全面、充分和深入地把握前人业已开展的研究工作及其结果,才能准确地判断所要研究的问题是否已经得到解决或者在何种程度上得到了解决,据此才能判断这个问题是否存在继续研究的必要以及研究的价值。其次,在合理确定了所要研究的问题之后,如何进一步厘清问题,使最初的研究兴趣或研究议题得到澄清、细化,逐渐上升为研究主题。如何着手加以研究,运用哪些更为合理的方法和手段开展研究,以及如何运用哪些既成的理论对研究结论加以阐释,也需要研究者完整地了解和理解已有的理论、方法和观点,并且对不同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深入比较。只有在经过深思熟虑的比较之后,才有可能精心选择某种或某些更适合正在进行的研究工作的需要和目的的理论、方法等。在实践中,时常能看到部分学术论文在问题、理论和方法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矛盾和冲突,至少没有合理的逻辑关系,其原因既有写作者理解的偏差,但更为主要的原因是对现有研究状况的了解和把握不够全面、充分,因此难免“饥不择食”,采取“放到篮子都是菜”的实用主义态度。文献综述的一个重要价值,就在于它体现了科学研究活动的本质。众所周知,任何一个学术领域的知识都是通过历代人点点滴滴的努力逐渐累积起来的,并逐渐形成一个知识体系。在其本质上,人类的知识以及探索知识的活动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同时代和不同的人所从事的知识探索活动及其结果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相互联系,前人的相关研究工作为后人的研究奠定了知识和方法的基础,后人对已有研究成果的学习、吸收和理解,构成了新的研究工作的前提。因此,尽管从表面看来,一项特定的研究工作往往是以个体劳动的方式进行的,但实际上,这种个体的工作是以整个知识体系作为背景开展的,是以整个学术共同体的劳动成果为基础进行的。另外,文献综述的重要性与它所能达到的目的是相关的。一般来说,文献综述的目的主要是:说明对某一知识体系的熟悉程度,建立研究者对该研究领域的信用;呈现前人研究的路线以及目前的研究与前人研究有何关系;整合并概括某个领域已知的事物;向他人学习并刺激新想法的产生。简言之,文献综述的目的在于为研究者确定研究工作的起点、明确研究工作的方向和路径、获得研究工作所需的基本工具和手段。可以说,没有一个好的文献综述作为学术论文写作的基础,就很难会有一篇好的、规范的学术论文产生。

缉毒警

撰写一篇科研学术论文的整体构思

学术论文是指在科学领域里表达科学研究成果的文章,是对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等领域中的某些问题和现象进行科学探求的书面成果,它有可读性、独创性、科学性、创新性和学术性等特性。下面,医刊汇编译就撰写一篇科研学术论文的整体构思进行阐述。首先是选题。写学术论文,选题很关键。题为文眼,定好题目方可下笔,选题、立题是写作中的重头戏。1.以新颖立题。创新是论文的生命线,选题要注意选时效性强、有创新的题材,言他人所未言,示读者所未知,即使是研究内容相近的文章,也需从新角度、新学科去探讨,写出自己的新经验、新观点,给人以新的启示。使读者一看就能从选题上去区别。2.以窄小立题。在面对写作立题这一难题时,我们应结合自身的知识结构和研究的条件,选择难易适中、大小适度的题目,因为太大的题目不容易把握,容易泛泛而论,缺乏针对性,而小题目就比较容易驾驭,可以具体地分析和有针对地解决问题,即选题宜小不宜大,宜窄不宜宽。学术论文要求对题目精心考虑,力求做到准确、新颖、简洁,通过题目就能了解论文的大体内容、研究的程度。题目的数字最好控制在12至20个字左右,如字数多可加副标题。其次是编写论文提纲和搜集相应资料。选题确定后,要在题目的方向和范围内,全面深入地开展论文整体构思,作为论文撰写的基础环节,撰写论文提纲是论文孕育成功的重要阶段,把搜集到的资料用简练的文字勾画全文的论点,根据读者的心理,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来拟出小标题起草成文。撰写论文没有充足的材料,科学研究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基本提纲的范围内搜索材料,除了课本上已有的和自己平时积累的外,还要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在图书馆通过书目和索引去查找,善于查阅学术期刊和报纸专栏,多搜集与论文有关的资料,进行必要的调查和个案研究。对于搜集的信息,要作深入的研究,结合所学内容多搜集的资料进行突破性的思考,分析别人已经作过的研究、提出的见解,做到边搜集边研究。第三是写作成文。在写作中要注意学术论文的特点、写作顺序及文字的要求。1.初步形稿。根据论文提纲,用连贯成片的书面语言写出初稿,是论文撰写的重要环节。经过搜集、整理出来的资料融会贯通之后,根据大纲的顺序,用自己的语言把自己的想法、体会和感受写出来,做到一气写成,段落层次完整,凸显主题。在撰写初稿时要尽量详细,必要时可用量化表格和图表来增强论据的说服力。初稿亦要有文体感,明确论文三要素,即论点、论据、论证,从大局着眼,小处落笔,把中心论点贯穿全文,由点到面地组织好论文。2.修定二稿。初稿形成后,要反复思考,仔细阅读,在观点论据、层次结构和文字等各个方面都要认真推敲,逐字逐段修改,可以通过比较分析和请同事、导师或专家帮忙釜正,做到言之有物,充分考虑文字的准确性和美观度,将初稿遗漏的信息加入到文章里,对参考文献的引用要严格审核。3.多次修改。二稿之后,要求对文章语言的准确进行检查。检查细节安排的是否合理,举的例子是否恰当。经过反复的实验,检查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或可行性,可以根据工作中新的体验、新的发现进行不断的修改,一定要注意文字使用,以及数字、量词、时、日、月等内容的规范化、标准化用法。4.最后定稿。为了确保文章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应用性,应努力确保文章的内容充实、有见解,努力做到用语贴切、行文流畅、逻辑严密和结构完整。可以请行家审阅,对文章进行润色直至完善。

一贯

深入研究课题的国内外主要研究成果与现状 是搞好科研的基础

1.带着问题进入学术领域,为课题研究奠定必要的学术基础。这个台阶(条目)的内容就是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追根溯源的研究,即把问题放到学术环境中,要找出这一问题研究起点、已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主要代表人物(包括国内外)、典型单位或典型经验等等,并从自己研究的问题的角度作出述评。比如现在指导课堂教学改革的教学理论有哪些,有哪些典型单位和典型经验,并作出相应的述评。写好这个条目,课题组首先要大量查阅资料,要基本把这一问题的学术状况搞清楚,为课题研究打好学术基础。比如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问题,要查阅哪些教学理论对课堂教学改革影响较大,哪些教改思想代表着学术发展的前沿,有哪些专家学者的论著论文等等;教学改革的实践层面影响较大的有哪些样式或做法,如理想课堂、有效课堂、高效课堂、合作教学、分层教学等等,有哪些典型学校等等。所以写好这个条目,要下大工夫进行资料检索,占有必需的学术资料是课题研究不可缺少的基础。好在互联网给课题研究提供了极为方便的检索条件,通过知网(www.cfed.cnki.net付费)可检索所有的教育类报章杂志发表的论文。其次要组织课题组学习研究学术资料,使课题组成员具备共同的学术基础。为了提高学习效果,课题组可组织专题学术讲座或座谈会,交流学习体会,加深学术感悟。同时也可采取访问专家、邀请专家座谈和作报告等方式进行学术指导,是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对典型单位可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所谓百闻不如一见,实地考察也是重要的学习方式。其三要梳理问题领域的学术研究,并从课题研究的角度进行学术述评,为问题的研究解决打下必要的学术基础。要将学术成果的学习研究情况写成学术述评报告,作为阶段性研究成果,也是课题鉴定不可缺少的研究成果。刚开始从事课题研究的教师可能一时不大习惯这种做法,通过规范的课题研究就逐步掌握这种研究方式了。2.遵守学术规范的要求。引用资料一定要注明出处,阐述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述评,可在课题实施方案之后,以“参阅数目”的方式附录。具体引述要做注释,标明:书籍(或文章)名称、作者,出版社名称(或报刊、网站、博客等),出版(或发表时间),引述观点所在页码等等。常见的问题是平时不注意积累资料,有时积累资料还不注意标明出处。课题研究必须从一开始就要遵守学术规范,才能逐步养成学术习惯。3.走过这一台阶常见的问题。一是有些教师习惯于怎么做,而不习惯于通过检索和学习学术资料,经过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二是对相关学术资料占有很不充分,评价有所偏颇,由此进行的研究也会出现偏颇。三是学术引用不规范,没有按照国际通行的规则引用学术资料,也会影响课题研究成果的表达。为此市教科所发布了《淄博市教育立项课题撰写研究报告的基本规范》,对课题研究报告引述资料的方式和数量做了明确的规范。课题组如果不能要花大气力做好这项工作,就会使课题研究失去扎实的学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