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老师的教学工作笔记2018年9月9日星期日教学任务:鲁科版教材必修1第一章第2节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 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教学目标:了解科学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掌握钠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灵活运用实验和推理为基础的科学探究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学生存在的问题:教学内容主要涉及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学生对于观察与看的区别把握还是不够准确,易忽略其及计划性和目的性。学生在进行现象的描述过程有些偏差,部分同学会把现象和结论弄混淆,比如钠与水反应过程中的实验现象有同学就描述为有气体产生(此为结论),而不清楚这其实是钠在水面四处游动、发出嘶嘶的响声这样实验现象所推断出的结论。更有极少一部分同学会做成有气泡产生的结论,这应该和很多学生从来没有做过实验有关。在判断钠与水反应过程中是否有氢气产生时,学生在设计实验方案时不考虑实验的实际情况即氢气的收集问题(当然这对于学生来讲可能比较困难),令人意外的是有不少同学会混淆氢气和氧气的检验方法。学生对于物质通性的把握和灵活运用有较大的障碍。居然有很多人不了解氧化钙的性质。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有待加强,比如从钠熔化成一个小球去推导钠与水反应放热及钠的熔点较低,就不是很顺畅。学什么没有形成利用质量守恒(元素守恒)的等化学基本观念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不过令人欣慰的是开学之初,几乎所有的学生学习积极性都是非常高的,几乎没有走神。孩子的们努力加油吧,高中化学这块处女地等待你们去开垦,未来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去走。期待未来三年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最后能收获丰硕的成果。补救知识点:实验室氢气的检验方法与氧气的检验方法实验室氢气验纯的方法是用小试管收集一试管氢气,移到酒精灯处,松开拇指,若有尖锐的爆鸣声, 则氢气不纯;若有"噗"的一声,则氢气纯。本节课中氢气的验证可以借助这个思路,因为钠与水反应依据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知可能产生的气体为氢气或氧气,不管是有尖锐的爆鸣声还是有"噗"的一声,都可以证明气体为氢气。氧气的实验室检验方法是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入气体中 如果复燃就是氧气。薛老师教学工作笔记随教学进度持续更新,反思总结教学中学生存在的问题、思考教学改进方案,欢迎各位同学、同仁在留言中交流共同提高。欢迎收藏、转发,本文为逐字码出,媒体转载请联系授权。
各位小伙伴们大家好!学姐的不定期更新来喽~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化学必修一《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对于准高三的孩子来说,吃大锅饭已经不香了,需要针对性练习,哪里不会学习哪里!学姐接下来将会给大家更新一系列的化学专题!觉得对自己有帮助的同学记得点赞,关注,收藏一下!但是由于排版有限,只能上传部分,需要全部电子版私信【化学必修一】,即可领取~
第一章 认识化学科学第二节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第2课时 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学习目标】1.了解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程序。2.掌握氯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3.探究氯水的成分及其性质。4.了解漂白粉的成分和制备原理。【知识清单】一、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主要包括:观察外观→预测性质→实验和观察→解释和结论。二、探究氯气的性质1.认识氯气的物理性质。颜色气味密度水溶性毒性氯水颜色黄绿色刺激性气味比空气大能溶有毒浅黄绿色如何正确闻气体的气味?答案: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2.预测氯气的化学性质。氯气和氧气相似,都属于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具有强氧化性。3.实验与观察。与氯气反应的物质化学方程式实验现象金属单质Fe2Fe+3Cl2点燃(=====)2FeCl3铁丝在氯气中燃烧,产生棕褐色的烟金属单质CuCu+Cl2点燃(=====)CuCl2铜丝在氯气中燃烧,产生棕黄色的烟非金属单质H2H2+Cl2点燃(=====)2HCl氢气在氯气中安静地燃烧,产生苍白色的火焰,瓶口有白雾水Cl2+H2O===HCl+HClO氯气与水反应,形成浅黄绿色色的溶液碱NaOHCl2+2NaOH===NaCl+NaClO+H2O氯气溶解于NaOH溶液中,形成无色的溶液碱Ca(OH)2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氯气溶解于Ca(OH)2溶液中,形成无色的溶液在描述化学现象时, “烟”和“雾”有何区别?答案:在描述化学现象时,“烟”和“雾”描述的对象不同,“烟”是指固体小颗粒,“雾”是指小液滴。日常生活中,发现氯气泄漏应如何自救?答案:(1)Cl2密度比空气大,因此要逆着风向高处转移。(2)由于Cl2易和碱反应,可用蘸有肥皂水的毛巾捂住鼻子。(3)向空中喷洒石灰水用于处理Cl2。4.解释和结论。氯气是一种活泼的非金属单质,既能与铁、铜和钠等金属反应,也能与氢气、红磷、硫等非金属反应,还能与水或碱发生反应。5.次氯酸的性质。①弱酸性:比碳酸酸性弱。②不稳定性:光照下易分解放出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ClO光照(=====)2HCl+O2↑。③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具有漂白作用。三、物质结构的研究方法方法假说模型概念以已有事实材料和科学理论为依据,面对未知事实或规律所提出的一种推测性说明以科学理论为依据,建立起来的,是对事物及其变化的简化模拟说明假说提出后须得到实践的证实,才能成为客观事实模型可分为物体模型、思维模型【对点训练】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通过观察物质的色、味、态可了解其物理性质,通过实验可了解物质的化学性质B.进行实验时,往往首先要对物质性质进行预测,其次是设计并实施实验来验证所做的预测C.研究物质的性质,既需要有一个合理而科学的程序,又需要具体而科学的研究方法D.进行实验验证时,对出现的特殊现象不必处理分析,只分析与预测一致的现象D 解析:在进行实验验证时,发现特殊现象,要提出新问题,并作进一步研究,故D说法不正确。2.氯气可用于消灭田鼠,为此,可将氯气用软管通到田鼠洞中,这是利用了氯气下列性质中的( )①黄绿色 ②密度比空气大 ③有毒 ④易液化 ⑤溶于水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③④⑤B3.常用两种方法制备氯化物:①金属与氯气直接化合;②金属与盐酸反应。用上述两种方法都可制得的氯化物是( )A.CuCl2 B.FeCl2 C.FeCl3 D.AlCl3D 解析:Cu与Cl2反应生成CuCl2,但与盐酸不反应;Fe与Cl2反应生成FeCl3而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2;Al不论与Cl2还是盐酸反应都能生成AlCl3。【课后练习】1.下列关于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①观察物质的外观性质;②实验并观察现象;③解释现象及得出结论;④预测物质的性质。排序正确的是( )A.②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④②③ D.④①②③C2.用自来水(以Cl2为杀菌消毒剂)配制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不会出现明显的药品变质问题的是( )A.Na2CO3 B.AgNO3 C.CuSO4 D.NaOHC 解析:Cl2与H2O反应产生HCl和HClO,则配制Na2CO3、AgNO3、NaOH时均会与HCl反应而变质,只有CuSO4不会反应变质。3.下列有关氯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氯气在常温下能与铁反应,故不能用铁罐存放液氯B.液氯和氯水不是同一物质C.点燃氢气和氯气的混合气体可以制取氯化氢D.用氯气对生活用水进行消毒的原因是氯气能杀灭细菌B4.(双选)下列关于漂白粉的叙述正确的是( )A.漂白粉有效成分是Ca(ClO)2和CaCl2 B.漂白粉在空气中久置会变质C.漂白粉是由Cl2与石灰乳制得的 D.在使用漂白粉时应同时加入浓盐酸BC 解析:漂白粉的有效成分为Ca(ClO)2,在空气中会发生反应:Ca(ClO)2+CO2+H2O===CaCO3+2HClO,HClO不稳定,见光易分解,所以久置会变质,故A错误,B正确。漂白粉的制法为将Cl2通入石灰乳中,故C正确。漂白粉中加入浓盐酸,效果反而不好,故D错误。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氯气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 B.铜丝在氯气中燃烧时生成棕黄色烟C.铁丝在氯气燃烧时生成棕红色雾 D.铁分别与氯气、盐酸反应时得到相同的氯化物B 解析:氯气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黄绿色气体,故A项错;Cl2与铁反应时生成棕红色烟,故C项错;铁与氯气反应得到高价铁的化合物(FeCl3),铁与盐酸反应得到低价铁的化合物(FeCl2),故D项错。6.检验氯化氢气体中是否混有Cl2,可采取的方法是( )A.用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 B.用干燥有色布条C.将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 D.用湿润的红色布条D 解析:Cl-和单质Cl2是两种不同的物质,因而具有不同的性质,如Cl2会和水反应生成具有漂白性的次氯酸,Cl-无此性质,Cl-无漂白性。HClO具有漂白性,而Cl2不具有,因而A、B中干燥环境下,Cl2都不能转变为HClO而无漂白性;C中气体通入AgNO3溶液中都产生白色沉淀。7.在新制氯水中分别进行下列实验,写出相应的现象及原因。(1)在氯水中加入镁条,现象为有气泡产生。原因是(2)将氯水滴加到AgNO3溶液中,现象为产生白色沉淀。原因是(3)将红布条放入氯水中,现象为布条退色。原因是(4)氯水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现象为先变红后退色。原因是答案:(1)Mg+2HCl===MgCl2+H2↑;(2)AgNO3+HCl===AgCl↓+HNO3;(3)氯水中的HClO具有漂白性;(4)氯水中有H+,显酸性,使石蕊试液变红,其中的HClO使其退色。解析:Cl2+H2O===HCl+HClO,氯水中存在Cl2、H2O、HClO分子,H+、Cl-等离子,因此与不同物质反应时起作用的成分可能不同。8.有X、Y、Z三种元素:①X、Y、Z的单质在常温下均为气体;②X单质可以在Z的单质中燃烧,生成物为XZ,火焰呈苍白色;③XZ极易溶于水,在水溶液中电离出X+和Z-,其水溶液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④每2个X2分子能与1个Y2分子化合成2个X2Y分子,X2Y常温下为液体;⑤Z单质溶于X2Y中所得溶液具有漂白性。(1)试写出其元素符号:(2)写出下列化合物的分子式:(3)写出Z单质溶于X2Y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答案:XH,YO,ZCl;XZHCl,X2YH2O;Cl2+H2O===HCl+HClO。解析:X+Z―→XZ产生苍白色火焰,XZ水溶液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可以猜测X为H,Z为Cl。又因为X2Y常温下为液体,故猜测Y为O,代入题中再进行验证是正确的。【综合提升】9.如下图所示,A处通入Cl2,关闭B阀时,C处的红布看不到明显现象,打开B阀后,C处红色布条逐渐退色,则D瓶中装的不可能是( )A.浓H2SO4 B.NaOH溶液 C.Na2CO3溶液 D.饱和NaCl溶液D 解析:红色布条是否退色取决于布条上是否产生HClO。A处通Cl2,打开B阀后,气体不经D而直接进入C中,红色布条逐渐退色,说明C处产生了HClO,当关闭B阀通Cl2时,气体首先进入D中,此时,C处的红色布条看不到明显现象,说明所通Cl2在D中全部被吸收或Cl2被干燥,选项中能吸收Cl2的只有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而浓H2SO4能干燥Cl2。10.某学习小组设计了以下四个实验来探究氯水的成分,请根据下表回答问题。实验序号实验方法实验现象结论①将氯水滴加到AgNO3溶液中生成白色沉淀②将氯水滴加到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氯水中含有Cl2③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退色④将足量的氯水滴加到Na2CO3溶液中氯水中含有H+(1)指出实验①得出的结论:(2)指出实验②和实验④中的“实验现象”:(3)实验③中“实验方法”的具体操作过程和现象:(4)通过实验②的“实验现象”,同学们得出两个不同的结论,这两个结论可能是:a.氯水中含有H+,中和OH-使溶液退色;b.氯水中含有HClO,其漂白作用使溶液退色。请设计简单的实验证明哪一个是正确的:解析:①产生AgCl沉淀,证明Cl-存在;③氯水呈酸性和漂白性,石蕊试纸先变红,后退色;④盐酸与Na2CO3溶液反应放出CO2。实验②中红色退去,可能性有两种:一是氯水中含有强氧化性的HClO,它的漂白作用能使红色退去;二是氯水中含有H+,能中和OH-,使酚酞退色,可向退色后的溶液中继续加入NaOH溶液,看溶液是否重新变成红色。答案:(1)氯水中含有Cl-;(2)②溶液退色;④有气泡生成;(3)取一片蓝色石蕊试纸,置于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氯水,滴在试纸上,试纸先变红后退色;(4)向退色后的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溶液显碱性,若溶液不再显红色,证明红色消失是HClO的漂白作用引起的;若溶液显红色,证明是H+的中和作用引起的。。
今天为大家推荐一套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同步教案,如有需要,请移步文末获取下载方式。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1.1.1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分类本节教学内容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一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的第一课时。该部分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在高中阶段首先接触的化学知识,本节从分类的角度出发,安排了“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和“分散系及其分类”这两部分内容,在整个高中化学学习阶段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学生通过对分类方法的系统学习,可以分类梳理一下已经学习过的化学知识,将这些化学知识在头脑中进行系统化处理,使学生感悟到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同时利用对分散系进行分类的方法,学习胶体的基本性质,让学生体会分类方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科学学习方法。而在本章后续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还要利用这种方法,学习化合物的分类,反应类型的分类等等,这种方法实际也要贯穿于学生整个的高中化学学习过程中。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从宏观上学习对物质的分类,从微观上辨析分散系的分类,体会微观粒子的变化对宏观物质的性质的影响。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建立物质分类的基本模型,理解通过对物质的分类来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为后续的化学知识的学习奠定坚实的方法基础。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通过学习探究,经历对物质进行分类的过程,掌握分类的方法,初步建立物质分类的科学思想,体会化学研究过程中的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通过对物质分类过程和分类应用的理解,体会掌握科学方法就能够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建立高效学习的科学精神。建立分类的科学思想,掌握物质和分散系的分类方法,了解胶体的概念和胶体的丁达尔效应。学生复习初中化学中有关物质分类以及反应类型分类的知识,预习本课内容;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堂中需要使用的实验用品。【引入】从今天起,同学们将正式开始高中的化学学习。在必修1的学习中,我们首先要学习一种科学方法,请同学们看一个视频。【投影】机器人对快递件的高速分拣。【讲解】在快递的集散点,对于大量涌入的快递件首先要进行分拣,这种分拣实际就是对其进行分类。【设疑】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会在什么地方用到分类的方法呢?(图书馆、商场、药房、查字典、户籍管理……)那么在这样的场合中分类的意义又在哪里呢?(比较容易寻找所需要的物品)【讲解】但是分类并不是目的,分类只是一种手段,是提高人们学习工作效率,更快捷的达到目的的一种方法。为了提高同学们高中化学的学习效率,我们在高中学习的第一个知识点就是物质的分类。【板书】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转化一、物质的分类【讲解】分类是根据研究对象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将其区分为不同种类和层次的科学方法。科学的分类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有利于深入研究。所以我们要求的是,分类一定要科学,这样才能进行有效的研究,那么怎样才能保证分类的科学性?例如,同学们回想一下刚才的快递件分类视频,机器怎样将快递件进行分类的?(按照邮件的目的地进行分类)如果以其他方式分类是科学的分类吗?(例如:按大小,按发件地……)因此,科学分类的前提是建立科学准确的分类标准。【设疑】那么同学们觉得要是对班级同学进行分类,最科学的标准是什么呢?(按性别分)【设疑】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对化学物质进行分类呢?【实践活动】请同学们根据初中学习的化学知识,尝试将化学物质进行分类,并且交流大家的分类结果。找几位同学回答分类的结果。【设疑】那么同学们对化学物质分类的标准是什么呢?(物质的组成和性质)【板书】1、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分类【投影】物质分类的结果:【讲解】以上的分类是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的一种方法,可以形象的称为树状分类法。需要注意最后无机化合物的分类并不完全,有一些化合物是不属于酸、碱、盐或者氧化物的(例如:氨气)。【讲解】初中化学的学习中,同学们学习了很多的单质,其中有一些单质是由同种元素形成的,例如: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形成的。在化学上,我们将这样的单质命名为同素异形体。【板书】同素异形体:同种元素形成的性质不同的单质【设疑】同学们是不是还能举出一些同素异形体的例子?(红磷和白磷、氧气和臭氧等)【练习】下列每组中的两种物质之间的关系为同素异形体的一组是( )A.CaO和CaSB.和C.C60和C70D.HCNO和HOCN【讲解】树状分类法是一种比较单一的分类方法,主要有利于对物质的查找,例如,在图书馆我想找《三国演义》,可以按照文学——中国文学——古代文学——明清小说的顺序寻找。而在研究具体物质的时候我们还会从不同角度对同一物质进行不同分类,这种方法叫做交叉分类。【投影】请同学们按照分类进行连线【讲解】除了物质的组成,我们还可以利用物质的性质进行分类。例如,如果将氧化物进行分类,我们可以根据组成,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而根据性质又可以进行怎样的划分呢?【过渡】CO2和SO3都可以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而CuO和Fe2O3都可以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按照这种性质上的差异,将氧化物分为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投影】酸性氧化物:与酸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碱性氧化物:与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设疑】对于氧化物的两种分类结果,互相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讲解】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属于酸性氧化物,大多数金属氧化物属于碱性氧化物。试举例,不属于酸性氧化物的非金属氧化物(CO),不属于碱性氧化物的金属氧化物(Mn2O7,其对应于KMnO4)【练习】判断如下说法是否正确:(1)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 × )(2)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 × )(3)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 √ )(4)酸性氧化物都是非金属氧化物( × )【过渡】以上是我们对于分类方法的学习,学习分类方法,主要是为了让同学们掌握一种可以提高学习效率的科学方法,应用在高中的化学学习中。下面,我们就用分类的思想学习一下分散系。【板书】2、分散系及其分类【讲解】我们认为混合物都是由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化学上将一种(或多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形成的混合物叫做分散系。分散系中被分散成粒子的叫分散质,另一种物质叫分散剂。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分散质分散在分散剂里形成分散系。【投影】很明显,初中学习的溶液、乳浊液和悬浊液都是分散系。请同学们区分一下这些分散系的分散质和分散剂:【讲解】在我们学习过的分散系中,分散剂大多为水,那么溶液、乳浊液和悬浊液的区别就只能是分散质上的不同。在化学上,我们根据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对分散系进行分类。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nm的是溶液,大于100nm的是乳浊液或悬浊液,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为1~100nm的分散系是胶体。【板书】(1)分类:溶液、胶体、浊液【投影】分散系的分类【板书】(2)胶体:【讲解】胶体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分散系,可以根据其分散剂的状态对胶体进行分类。分散剂为气态的胶体称为气溶胶(例如:云、雾都是小液滴分散在空气中形成的);分散剂为液态的胶体称为液溶胶(例如:牛奶是蛋白质胶体粒子分散在水中形成的);分散剂为固态的胶体称为固溶胶(例如:有色玻璃是有颜色的固体粒子分散在玻璃中形成的)。【实验】下面我们来制备一种液溶胶——氢氧化铁胶体,并且研究一下这种胶体的性质。【讲解】在实验1中制得的红褐色液体就是氢氧化铁胶体,这是由氢氧化铁胶体粒子分散在水中形成的一种液溶胶。同学们观察氢氧化液溶胶,可以得到该液溶胶也是均一透明的分散系,与溶液的外观相似,那么怎么区别这种液溶胶和溶液呢?【实验】用激光笔分别照射上述实验1和实验2分别得到的液体,观察实验现象。【讲解】根据上述实验,我们可以发现,当光线照射胶体时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而照射溶液时看不到这条光亮的通路,化学上将上述光亮通路的现象叫做丁达尔效应。丁达尔效应是一种区别溶液和胶体的有效方法。【板书】丁达尔效应:区别溶液和胶体的方法。【设疑】溶液和胶体的本质区别是什么呢?(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那么为什么胶体有丁达尔效应而溶液没有呢?胶体产生丁达尔效应的原因是什么呢?【讲解】胶体产生丁达尔效应的原因是:因为胶体粒子的大小适中,光线照射到胶体的粒子时发生散射,散射光线进入人眼,人以为是胶体在发光,所以看到光亮的通路。而溶液的分散质粒子太小,浊液的分散质粒子太大,无法发生散射。丁达尔效应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练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丁达尔效应不是胶体特有的现象,溶液与浊液也有B.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有丁达尔效应,而其他分散系没有C.胶体粒子的直径小于10-9mD.丁达尔效应可用于区别胶体和溶液【投影】生活中的丁达尔效应。【投影】课堂小结1.1.2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转化本节教学内容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一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的第二课时。该部分的教学内容是该节第一课时——物质的分类的进一步延续,学生在第一课时中已经掌握了物质分类的基本思路和方法,能够利用基本分类法对化学物质进行科学分类。第二课时将在学生掌握的分类方法的基础上,从分类的角度出发,研究物质转化之间的关系和内在规律,梳理初中化学知识,将初中的元素化合物知识规律化系统化,为高中的化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从宏观上复习物质的分类,理解同一类物质的化学性质的相似性;从微观上体会同一类别物质的化学性质的相似性是由其含有相同微观粒子决定的。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通过学习探究,先对物质进行分类,再统一研究同一类物质的化学性质的相似性,体会物质之间的转化规律,理解化学研究过程中的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通过对物质分类与转化的理解,体会在化学学习中掌握科学方法的重要性,建立高效学习的科学精神。掌握酸碱盐等物质的基本转化规律,建立物质转化的基本思想。学生复习初中化学中元素化合物的知识,预习本课内容;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引入】在上一节课中同学们已经学习了一种重要的科学方法——分类,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如何对化学物质进行分类,这节课我们要来体会一下,分类的优点到底是什么,在高中化学的学习中我们应该如何应用分类来促进自己的学习。【板书】物质的转化【讲解】在上一节课的学习中,同学们学习了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化学物质进行分类,尤其按照物质的组成和性质进行分类时,同一类的化学物质在性质上应该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例如,按照氧化物的性质我们可以分出的类别是: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设疑】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各自应该具有什么性质呢?【学生回答】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只生成盐和水。【讲解】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出只要是酸性氧化物或者碱性氧化物就可以与碱或者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结论,对于我们不熟悉的酸性或者碱性氧化物,我们也可以判断其与碱或者酸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设疑】如果已知SO3是一种酸性氧化物,那么你能不能写出其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呢?(SO3 + 2NaOH = Na2SO4 + H2O)【讲解】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掌握一类物质的通性,有助于我们对化学物质进行研究。在上节课的学习中,同学们已经知道了,可以将化合物分为酸、碱、盐和氧化物等,下面我们先来分析一下酸、碱、盐。【板书】1、酸碱盐的化学性质【讲解】在初中阶段同学们学习了酸的概念,也了解了一些常见的酸,例如:盐酸、硫酸和硝酸。那么酸应该具有怎样的化学性质呢?【投影】酸的通性【设疑】同学们以盐酸为例,回忆一下初中学习的化学知识,盐酸可以与哪些化学物质反应呢?能不能举出一些实际的例子?(盐酸可以与Fe、CuO、NaOH、Na2CO3、AgNO3等物质反应)【总结】根据上述的结论,我们将其推广为酸的通性,填写下表【投影】酸的通性:【讲解】通过上面的分析总结,同学们大概可以理解我们学习物质分类的意义了:酸应该具有一定的通性。下面,请同学们按照相同的处理方法,互相交流讨论,分析总结一下碱和盐的性质,并填写相应的表格。【实践活动】学生交流讨论初中学习的碱以及盐的化学反应,总结碱和盐的简单通性,完成表格。【投影】碱的通性:盐的通性:【设疑】通过上面的分析总结,同学们可以发现通过分类,将化学物质分为不同类别,而同一类别的物质确实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那么为什么酸、碱或者盐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呢?(因为具有相似的化学组成,例如:酸溶液中都有氢离子,碱溶液中都有氢氧根离子,碳酸盐溶液中都有碳酸根离子等)。【设疑】上述的分析总结过程中,酸碱盐之间的转化涉及的都是什么反应类型呢?(复分解反应)【过渡】上面我们研究的是同类物质在性质上的相似性,下面我们再研究一下,不同类物质之间的转化。【板书】2、物质的转化【讲解】根据我们上述研究的物质的分类及同类物质具有的通性,我们还可以来了解一下不同类别的物质之间的转化可能有什么规律。【设疑】如果想将金属单质钙转化为盐(硫酸钙),同学们觉得应该经过怎样的流程呢?【实践活动】学生互相讨论上面的问题,分组提出自己的转化流程,找几位同学面向全班进行交流。【投影】金属单质(Ca)到对应盐(CaSO4)的转化:【讲解】实际上同学们想到了很多得到硫酸钙的方法,例如:单质钙或者氧化钙直接与硫酸反应,我们总结的上述方法只是相对来说比较通用的方法之一。这种流程表示的不同类别的物质之间的转化,即金属单质转化为碱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转化为碱,碱转化为盐的具体过程,同学可以仿照上面的流程,得出将非金属单质(碳)转化为盐(碳酸钠)的流程。【投影】非金属单质(C)到对应盐(Na2CO3)的转化:【讲解】上面的转化过程可以总结为:非金属单质转化为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转化为酸,酸转化为盐。【讲解】通过上面的总结学习,同学们应该能在更深的层次上理解,分类是一种非常高效的学习方法。利用上面的分析结果,我们可以大概的判断不同类别物质之间的转化方法。【练习】根据上面的转化过程,写出非金属单质S到对应盐Na2SO3的转化过程。【练习】以下表示的是碳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其中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依次是( )CCuO高温CO2H2CO3CaCO3CO2A.化合、置换、分解、复分解 B.置换、复分解、化合、分解C.置换、化合、分解、复分解 D.置换、化合、复分解、分解【讲解】通过这种物质类别之间的转化我们可以大致判断怎样进行相应的转化,但是在这种转化中可能会有很多不同的转化途径,在具体的生产过程中要考虑很多其他因素,选择更合适的途径。【设疑】如果需要制备氢氧化钠即制备一种强碱,同学们可以想到的方案都有什么呢?【讲解】这种制备的途径有很多,例如:氧化钠与水反应,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等。但是考虑到制取的成本问题,实际工业生产中选择的是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具体方程式将在后面的章节中学习)【投影】本节小结。1.2.1 电解质的电离本节教学内容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一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二节《离子反应》的第一课时。学生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酸碱盐的简单概念,熟悉了一些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同时在本章上一节的学习中,学生了解了分类的方法和意义,能够利用简单的分类法促进自己高中化学的学习。本课时就是在学生已经掌握的初中化学知识的基础上,利用高中新学习的分类方法,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出发对化合物重新进行分类。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建立电解质的基本概念,建立电解质电离的基本模型,在初中导电性实验的基础上理解电解质溶液和熔融电解质导电的基本原因,为下一课时——离子反应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从宏观上持续对物质进行分类,理解电解质的分类标准;从微观上了解电解质的电离,体系导电的原因;从微观出发,对酸碱进行更加本质的定义。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建立电解质电离的基本模型,通过该模型从电离的角度出发,对物质进行标准的分类,为后续的化学知识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通过实验探究,对物质导电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电解质的电离规律,,体会实验探究在化学研究过程中的重要意义。理解电解质的基本概念,建立电解质电离的模型。学生复习初中化学中酸碱盐的相关知识,预习本课内容;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和实验用具。【引入】我们知道,许多化学反应是在水溶液中进行的,参加反应的物质主要是酸、碱、盐。在科学研究和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和应用这些反应,因此很有必要对其中的规律进行研究。本节开始我们就要研究酸碱盐在溶液中的反应规律。【板书】离子反应【引入】在上一节课的学习中,同学们学习了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化学物质进行分类,例如,我们可以将化合物分为酸、碱、盐和氧化物等。但是这种分类不是很科学,因为不能将所有的化合物分入到上面的类别中(例如:NH3),所以这节课我们将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化合物进行分类。【引入】首先同学们先看一个简短的视频。【投影】播放电器着火的视频【讲解】这样的视频同学们很熟悉,小时候可能看了无数遍,这是为了告诉同学们电器着火是不能浇水的。同时,家长也一直告诫同学们一些防止触电的安全常识。这样的结果是,同学们一直会有一个印象:水是导电的。但是,实际上纯水是不导电的。同学们初中做过电解水实验,当时老师应该告诉了同学们,电解的不是纯水,水中应该加入了硫酸。那么什么样的化学物质是导电的,什么样的化学物质又是不导电的呢?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实验。【实验】向三个烧杯中分别加入硝酸钾固体、氯化钠固体和蒸馏水。按照课本中的图示连接装置,将石墨电极伸入到烧杯中,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现象:都不发光)【设疑】通过这个实验同学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什么呢?(硝酸钾固体、氯化钠固体、蒸馏水都不导电)【讲解】严格的说蒸馏水也能导电,但是其导电能力很微弱,用上述的实验装置无法测出。【设疑】那么什么物质才能导电呢?下面我们再做一个实验。【实验】将少量硝酸钾固体和氯化钠固体加入盛有水的烧杯中,搅拌使其完全溶解转化为相应的溶液,重复上述的导电性实验,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现象:都发光)【设疑】通过这次的实验同学们又可以得到什么结论呢?(硝酸钾溶液、氯化钠溶液都导电)【过渡】实际上不只是水溶液,某些化合物的熔融状态也是可以导电的,同学们来看一个实验录像【投影】硝酸钾熔融导电的实验录像(熔融的硝酸钾是导电的)【讲解】根据上述的实验结论,在化学上,将这种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成为电解质。【板书】电解质的电离1、电解质的概念:【投影】电解质的电离1、电解质的概念: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讲解】上面提到的,硝酸钾、氯化钠、硫酸等都是电解质。根据实验和理论分析的结果,电解质主要包括:酸、碱、盐等化合物【设疑】那么同学们现在能不能理解,为什么日常生活中我们会认为水能导电呢?(因为日常生活中的水中会含有一定量的电解质)【讲解】这样回到我们刚开始的问题中,从全新的角度对化合物进行分类,可以将所有的化合物分为两类:电解质和非电解质。【设疑】同学们觉得什么是非电解质呢?(溶于水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或者说除电解质以外的化合物)【练习】下列物质中:①氢氧化钠固体,②铜,③氢氧化钠溶液,④稀硫酸,⑤熔融的碳酸钾,⑥硫酸钡,⑦蔗糖,⑧二氧化碳,⑨氯化氢气体,⑩乙醇,属于电解质的是哪些?(①⑤⑥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哪些?(⑧⑩)能导电的是哪些?(②③④⑤)【讲解】通过上面的分析总结和练习,同学们在进行电解质判断的时候是要注意的是:1、电解质首先必须是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2、一个化合物不是电解质就一定是非电解质;3、某些非电解质溶于水时与水反应生成电解质从而使溶液导电,但是该化合物依然是非电解质(例如:CO2)。【练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液态HCl、固态NaCl均不导电,所以HCl、NaCl均不是电解质B.NH3、CO2的水溶液均能导电,所以NH3、CO2均是电解质C.蔗糖、酒精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时均不导电,所以它们是非电解质D.铜、石墨均导电,所以它们是电解质【讲解】同学们通过初中的学习已经知道了电流是带电粒子的定向移动产生的,例如,金属导电的原因就是存在自由电子,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电子发生定向移动,电子的定向移动就形成了电流。因为电子是带负电的,所以电子的流向与电流方向是相反的。【设疑】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电解质的水溶液或者熔融状态会导电呢?为什么氯化钠固体不导电,而溶液又导电呢?固体和溶液有什么区别呢?【板书】2、电离【投影】2、电离【设疑】很显然在氯化钠溶液和熔融的氯化钠中一定存在可以移动的带电粒子,所以两者才会导电,那么这个带电粒子是什么呢?(离子)【讲解】实际上氯化钠固体就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在空间上堆积形成的,同学能不能想清楚,为什么在氯化钠固体中存在大量的离子,但是氯化钠固体依然不导电?(离子不能移动)显然氯化钠固体中的离子是不能随意移动的,一定受到某种作用而相互束缚,如果氯化钠固体内的离子真的能移动,同学们也就不可能看到一个固体了。【设疑】那么当氯化钠固体溶于水或者受热熔化的时候,其中的离子又为什么变的能移动了呢?【讲解】首先氯化钠的固体在溶于水的过程中,受到水分子的作用,逐渐解离为各自独立的水合离子,使体系中存在可以移动的带电粒子,从而导电。同学们可以参照下面的示意图来理解一下上面的过程。 【讲解】当氯化钠固体受热时,随温度升高,离子的热运动加剧,直至脱离互相之间的束缚力,形成可以移动的离子,从而使体系导电。【讲解】我们将这种电解质溶于水或熔化时,形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叫做电离。因此,我们可以说,电解质导电的原因是电解质在溶于水或熔融时发生了电离,生成了可以移动的离子。【投影】2、电离:电解质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形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讲解】显然,我们可以从电离的角度出发,定义电解质,即: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能电离的化合物是电解质。【投影】3、电离方程式NaCl = Na+ + Cl-【板书】3、电离方程式电解质的电离可以用电离方程式表示,例如氯化钠的电离就可以表示。(为了简便起见,一般仍然用离子符号表示水合离子)。【实践活动】请学生们按照上面的例子,尝试书写以下物质的电离方程式,并将结果进行交流讨论。KNO3 HNO3 BaCl2 HCl NaOH H2SO4【投影】KNO3 = K+ + NO3- HNO3 = H+ + NO3- BaCl2 = Ba2+ + 2Cl- HCl = H+ + Cl- NaOH = Na+ + OH- H2SO4 = 2H+ + SO42-【实践活动】同学们根据上述的正确答案,互相交流讨论,书写电离方程式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呢?(离子的拆分要正确,原子个数应该守恒)。【讲解】为了保证离子的拆分正确,在将电解质拆分为离子之前可以先将该电解质进行分类。上面我们已经学习了,电解质主要包含的就是酸碱盐。观察上面酸的电离方程式(HNO3 = H+ + NO3-;HCl = H+ + Cl-;H2SO4 = 2H+ + SO42-),可以看出酸都能电离出氢离子(实际是水合氢离子,为了简便,简写为氢离子),所以我们可以从电离的角度理解酸的本质,将酸定义为: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练习】已知HClO4是一种酸,则其溶于水完全电离生成的离子是和。(H+、ClO4-)【实践活动】通过上面的学习,同学们应该理解了电解质电离的概念。下面请同学们书写以下物质的电离方程式,并根据其分类,总结碱和盐的本质。NaOH KOH Ba(OH)2 Ca(OH)2 (NH4)2SO4 Ba(NO3)2 Na2CO3 Al2(SO4)3【投影】NaOH = Na+ + OH- KOH = K+ + OH- Ba(OH)2 = Ba2+ + 2OH- Ca(OH)2 = Ca2+ + 2OH- (NH4)2SO4 = 2NH4+ + SO42- Ba(NO3)2 = Ba2+ + 2NO3- Na2CO3 = 2Na+ + CO32- Al2(SO4)3 = 2Al3+ + 3SO42-【投影】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盐: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或者铵根离子)和酸根的化合物。【投影】本节小结。1.2.2 离子反应本课时的内容是第二节《离子反应》的第二课时,在第一课时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理解了电解质的基本概念,能够判断典型的电解质(酸、碱、盐),能够正确书写强酸、强碱和可溶盐的电离方程式,也能够理解电解质在溶液中的电离,明确电解质在溶液中以离子状态存在。而离子反应是整个高中阶段化学学习的重要基础之一,本课时的内容主要是使学生正确地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并能够准确地书写离子方程式,为必修课程后续章节以及选修中有关“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的学习打好根基。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从宏观上理解离子反应及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意义,并能够从微观上明确复分解反应的本质就是溶液中离子之间的反应。通过实验探究与理论思考建立离子观,能从微观的角度来解释宏观化学现象,进一步发展宏观现象与微观变化之间的联系。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建立溶液中离子反应的基本模型,能够利用该模型理解电解质在溶液中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归纳、分析推理等一系列科学研究过程,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体会在离子反应的研究中体现的科学方法。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能正确的将化学反应方程式改写为离子方程式。学生复习初中化学中酸碱盐的反应,复习初中盐的溶解性表,预习本课内容;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和实验用具。【引入】同学们已经学习了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理解了将所有的化合物分为两类:电解质和非电解质。下面我们来思考一个问题:将氯化钾和硝酸钠的固体分别溶于水,得到两者的溶液,再将两个溶液混合,最后将混合后的溶液蒸干,我们将得到什么固体呢?【讲解】通过初中的学习,同学们可以理解氯化钾与硝酸钠是不会发生化学反应的,那么将上面的混合溶液蒸干不就应该得到氯化钾和硝酸钠的固体吗?但是实际实验的结果是得到氯化钠、氯化钾、硝酸钠、硝酸钾四种盐的混合固体(具体物质的多少由溶解度决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实验结果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来,我们来开始这节课的学习。【板书】离子反应【实验】向盛有2mL Na2SO4稀溶液的试管中加入2mL BaCl2稀溶液,观察现象并进行分析。请同学们互相讨论填写下表【讲解】通过上面的实验及其分析结果,我们发现氯化钡和硫酸钠溶液反应的时候,实际上是将四种离子(Na+、SO42-、Ba2+、Cl-)混合,混合后溶液中的SO42-和Ba2+结合为BaSO4沉淀从溶液中析出,溶液中的Na+和Cl-并未参与反应,只是剩余在溶液中。【设疑】上述实验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什么?(Na2SO4 + BaCl2= BaSO4↓+ 2NaCl)【讲解】对于上述的化学反应而言,从微观的角度出发,实际上发生如下过程:SO42- + Ba2+ = BaSO4↓。【讲解】由上,我们可以明确,电解质在溶液中实际是以离子形式发生反应,这样的反应属于离子反应。【设疑】那么根据上面的分析结果,同学们能不能解释一下,这节课刚开始的时候,老师提出的那个问题呢?氯化钾和硝酸钠混合溶液蒸干为什么得到四种盐的混合物?【讲解】根据离子反应的概念,可以分析出在氯化钾溶液中存在的是钾离子和氯离子,在硝酸钠溶液中存在的是钠离子和硝酸根离子,混合溶液中就必定存在上述四种离子。将溶液蒸干时,阴阳离子结合为固体从溶液中析出,显然我们无法控制哪个阴离子与哪个阳离子结合,所以一定会得到四种盐的混合物。这说明,在溶液中电解质常常以离子形式存在,我们不能停留在物质层面上理解溶液中电解质之间的反应,应该深入到微观领域,从离子的角度出发,重新审视溶液中电解质之间的反应。【板书】离子反应2、离子反应的概念:【投影】离子反应的概念:电解质在溶液中的的反应实质上是离子之间的反应,这样的反应属于离子反应,在中学阶段仅限于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板书】离子反应1、离子反应的概念:3、离子方程式:【投影】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叫做离子方程式。【讲解】离子方程式是高中化学的重要概念,从这节课开始,同学们需要从离子的角度来理解溶液中电解质的反应,将初中学习的反应用离子方程式再从离子的角度理解反应的本质。那么如何书写离子方程式呢?【投影】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讲解】以硫酸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的反应为例,我们来学习一下如何书写离子方程式。【投影】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1)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SO4 + BaCl2= BaSO4↓+ 2NaCl【讲解】一般来说离子方程式总是来自于化学方程式,首先应该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投影】(2)将易溶于水且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形式,其余物质仍以化学式表示:2Na+ + SO42- + Ba2+ + 2Cl- = 2Na+ + 2Cl- + BaSO4↓【讲解】电解质的拆分是离子方程式书写的关键,在拆分时一定要注意以下问题:①能够进行拆分的只有易溶易电离的物质(强酸、强碱和大多数可溶盐)。②拆分时应该按照电离方程式的形式进行拆分,注意方程式中的系数。③其余不能拆分的物质不变,注意反应条件和沉淀、气体符号都不能改变。【投影】(3)删去方程式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并将方程式化成最简:SO42- + Ba2+ = BaSO4↓【讲解】实际就是将方程式两边相同的离子删除。【投影】(4)检查方程式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总数是否相等:【讲解】原子个数守恒,同学们初中都比较熟悉了,主要是要理解电荷守恒。判断的方法应该是将方程式左右两边的离子所带的电荷分别相加(注意正负和系数),左右两边的总电荷应该分别相等。例如:上面的离子方程式,左边硫酸根离子的2-和钡离子的2+加和,总电荷为0;右边没有离子,所以总电荷也是0;两边电荷相等。【练习】根据上面的书写步骤,请同学们交流讨论填写下表:【投影】【讲解】通过上述的改写过程,需要同学们在书写离子方程式的过程中注意以下问题:(1)有的离子方程式可能出现某一侧所有物质均不能拆分的情况,例如③中所有生成物均不能拆分。(2)一定要将方程式的系数化到最简,例如⑤⑧⑨。【练习】将下面的化学方程式改为离子方程式:(1)SO2 + Cl2 + 2H2O = H2SO4 + 2HCl(2)3Cu + 8HNO3 = 3Cu(NO3)2 + 2NO↑ + 4H2O【投影】SO2 + Cl2 + 2H2O = 4H+ + SO42- + 2Cl-3Cu + 8H+ + 2NO3- = 3Cu2+ + 2NO↑ + 4H2O【讲解】上面两个方程式说明,离子反应还要注意的有:(1)同一侧的相同离子要合并,例如反应(1)中的H+。(2)删去方程式两边的相同离子的时候,可能出现两边系数不同,只能删去一部分的情况,例如反应(2)中的NO3-。【设疑】请同学们观察上面表格中的⑥⑦⑧⑨,分析一下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的意义有何不同?【讲解】对比上述的⑥⑦⑧⑨,我们会发现四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不一样的,但是离子方程式是完全相同的:四个反应是不同的强酸强碱之间的中和反应,其对应的离子方程式都是H+ + OH- = H2O。所以这说明化学方程式表示是一个具体的反应,而离子方程式还可以表示一类反应。【练习】(1)表示可溶性钙盐和可溶性碳酸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2+ + CO32- = CaCO3↓)(2)离子反应Ba2+ + SO42- = BaSO4↓表示的可能是哪类反应?(可溶性硫酸盐和可溶性钡盐的反应、硫酸和可溶性钡盐的反应)【练习】判断下列离子方程式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1)铁与稀盐酸反应:2Fe + 6H+ = 2Fe3++ 3H2↑(错误,违背客观事实)(2)铝与稀盐酸反应:Al + 3H+ = Al3+ + H2↑(错误,原子个数不守恒)(3)FeCl3与Fe反应:Fe3+ + Fe = 2Fe2+(错误,电荷不守恒)(4)硫酸和Ba(OH)2溶液反应:Ba2+ + OH- + H+ + SO42- = BaSO4↓ + H2O(错误,物质比例不符合客观事实)(5)碳酸钡和稀硝酸反应:CO32-+2H+ = H2O+CO2↑(错误,物质拆分不正确)【设疑】什么是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讲解】现在同学们就可以从离子反应的角度出发理解溶液中的复分解反应了。电解质溶于水发生电离,形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离子间发生反应进行交换,就发生了复分解反应。这类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就是有沉淀、气体或者水生成,只要具备上述条件之一,反应就能发生。实际溶液中的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应该是离子浓度的减小,关于离子浓度的概念我们将在后续的章节中学习。【练习】下列能发生离子反应的是( BC )A. KCl 溶液与 NaOH溶液混合B. AgNO3溶液与 NaCl溶液混合C. Na2CO3溶液与盐酸溶液混合D. NaCl溶液与 Ca(NO3)2溶液混合【讲解】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的类型除了复分解反应之外还有很多,例如有离子参加的置换反应。【练习】离子方程式Zn + 2H+ = Zn2+ + H2↑可能表示了哪一类的反应?(金属单质Zn和强酸发生置换生成氢气的反应)【投影】本节小结。1.3.1 氧化还原反应本节课是高中化学的重要理论基础。氧化还原反应在中学化学阶段的知识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是整个高中化学教学重点之一,是高中化学反应理论的基础,该知识点的应用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同时也是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现代科技中经常遇到的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在初中化学学习中已经接触了许多反应,并已经掌握对反应类型的分类方法(四个基本反应类型);也能够从具体的反应去理解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但并没认识到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特征;学生也学习了化合价,能够判断简单物质的化合价,可以理解物质中化合价的变化,但并没有了解化合价变化的实质以及化合价的变化与得失电子之间的关系。在这节课的学习中,学生要掌握好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深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特征,才能在后续的元素化合物学习中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从宏观上理解化合价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的表观现象,从微观上明确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物质发生化合价变化的本质原因是电子的转移(得失和共用电子对偏移)。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建立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转移模型,并利用该模型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学习氧化还原反应从得氧失氧的原始特征到化合价升降的表面现象,再到电子转移的本质原因,层层推进,逐步探究深入的发展过程。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本质的分析,学习由表及里以及逻辑推理的科学探究方法。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形成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概念,知道化学概念源于生活源于社会,而化学知识又服务生活服务社会,体验化学概念从生活经验到理性规范的演变过程。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能够用电子转移模型解释氧化还原反应。能够运用化合价的变化判断电子的转移。学生复习初中化学中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概念,复习初中关于元素化合价的知识,预习本课内容;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引入】苹果削皮后放置一段时间会变黄色(或褐色),喝红酒之前要先把红酒倒入醒酒器中,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喝起来更加绵柔滑润,更加可口;以上都是生活中不起眼的小常识,但是在这些常识中实际蕴含着一些重要的化学理论。本节课,我们就要以这些常识为开端,学习一种新的反应类型。(展示切开一段时间的苹果和刚刚切开的苹果)【设疑】本章中同学们一直在学习分类,比如,同学们初中学习了将化学反应分为四个基本反应类型,上一节课学习了离子反应,那么同学们想想你还知道其他的反应类型吗?(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设疑】通过初中的学习,同学们了解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两种反应类型,什么是氧化反应,什么是还原反应呢?(物质得氧的反应是氧化反应,物质失氧的反应是还原反应)【讲解】我们在初中是从得失氧的角度来定义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请同学们根据这个定义填写下表:【投影】【讲解】通过上面分析,我们发现在一个反应中,因为反应的原子个数守恒,所以有物质得氧的同时一定有物质失氧,即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应该在一个反应中同时发生,这样的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板书】氧化还原反应【讲解】那么到底什么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呢?显然还是从得失氧的角度出发进行定义是不科学的,更何况有的反应中根本不存在氧元素。我们应该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出发,定义氧化还原反应。【学生活动】标出上表两个反应中各物质所含元素的化合价,比较反应前后化合价有无变化。【投影】【讲解】根据方程式中物质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同学们明显可以发现反应中存在化合价的变化。根据这种变化,同学们模仿下表的第一行,将表格补充完整。【投影】【讲解】通过上面的分析,同学们可以发现得氧的氧化反应中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而失氧的还原反应中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因此化学上从一个可以普遍应用的标准——化合价出发,重新定义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即: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为氧化反应,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为还原反应。【板书】1、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投影】1、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氧化反应: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还原反应: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讲解】根据上述的分析,我们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概念进行了扩大,不再看物质得失氧,而是观察反应前后物质所含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练习】判断下列过程是氧化反应还是还原反应:(1)Cu→CuO ( ) (2)Cu→CuCl2 ( )(3)N2→NH3 ( ) (4)FeCl2→FeCl3 ( )【投影】判断下列过程是氧化反应还是还原反应:(1)Cu→CuO (氧化反应) (2)Cu→CuCl2 (氧化反应)(3)N2→NH3 (还原反应) (4)FeCl2→FeCl3 (氧化反应)【过渡】以上我们判断的是反应的一部分,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完整的反应:【投影】Fe + CuCl2 = FeCl2 + Cu 【讲解】反应中虽然没有氧元素,但是有化合价的变化:Fe元素由0价升高到+2价,我们说Fe发生氧化反应,或者说Fe被氧化;Cu元素由+2价降低到0价,我们说CuCl2发生还原反应,或者说CuCl2被还原。该反应可以用如下图示表示。【投影】【讲解】这样同时存在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化学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很明显,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就是一定有化合价的变化。因为氧化和还原一定同时存在,所以反应中一定同时存在化合价的升高和降低。根据以上概念,我们以是否存在元素化合价变化为标准,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两种。【板书】2、氧化还原反应:【投影】2、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练习】模仿上面的图示,表示如下反应:【投影】【练习】下列反应中,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D )A.Cl2+2KOH=KCl+KClO+H2O B.3NO2+H2O=2HNO3+NOC.Na2O2+SO2=Na2SO4 D.2NaHCO3Na2CO3+CO2↑+H2O【练习】下列反应转化关系(未配平)肯定不正确的是 ( B )A.S+KOH→K2SO3+K2S+H2O B.FeO+HNO3→Fe(NO3)3+H2OC.Cu2O+H2SO4→CuSO4+Cu+H2O D.NH4NO3→N2O+H2O【讲解】现在我们回到最初的问题,苹果削皮后放置一段时间会变黄色(或褐色),切开的苹果中的某些化学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该化学物质被氧化,颜色发生了变化导致的;而红酒喝之前需要醒酒,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让红酒与氧气充分接触,使某些化学物质被氧化,从而使口感更柔和。这些都是氧化还原理论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过渡】既然氧化还原反应的重要特征是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那么氧化还原反应中为什么会出现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呢?即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什么呢?【板书】3、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投影】3、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讲解】首先,我们来研究一个刚才讨论过的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中Na的化合价由0价升高为+1价,这个过程是如何实现的呢?在离子反应的章节中,我们已经知道了NaCl中实际存在的是Na+和Cl-,反应中,Na的化合价为0价,转化为Na+其化合价就变为+1价了。根据初中化学中原子结构的知识,同学们可以明确,这种转化是因为Na原子失去了最外层的一个电子。【设疑】反应中Na原子失去了一个最外层电子,那么失去的电子去哪里了?(给了Cl)【讲解】反应中Cl得到了Na失去的一个电子转化为Cl-其化合价也由0价转化为-1价。【投影】演示反应中Na原子和Cl原子的得失电子情况。【讲解】根据上面的分析,反应的化合价变化的过程可以进行如下的表述:Na原子的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Cl原子的最外层有7个电子,Na失去最外层的1个电子转化为Na+,达到最外层8电子的稳定结构;Cl原子得到Na原子失去的1个电子,转化为Cl-也达到8电子的稳定结构。反应中Na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Cl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因此我们说,该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得失。【投影】反应的电子得失可以进行如下的表示:【讲解】上面的图示中,得失电子使用了m×ne-的形式进行表示,其中m代表发生电子得失的原子个数,n代表每个原子得失的电子数(当m或n为1时要省略)。这种表示形式就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双线桥表示。【练习】以上面的双线桥表示形式为例,对下面的反应进行双线桥分析:(1)Zn + 2H+ = Zn2+ + H2↑ (2)2K + S = K2S【投影】【讲解】除了上面的情况以外,在电解质的章节中,同学们还知道有的电解质是以分子的形式存在的,溶于水时在水分子作用下,才会电离为可移动的阴阳离子,既然该物质不是以离子形式存在的,那么形成该物质的过程发生的就不会是电子的转移。下面我们以H2和Cl2反应生成HCl为例,来分析此类物质形成过程中化合价变化的原因。【投影】【讲解】氢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氯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两者都倾向于得到1个电子达到稳定结构,所以并没有进行电子得失,而是两者各以最外层1个电子组成一个共用电子对。该电子对受到两个原子核的共同吸引,两个原子可以共同占有这1对电子,从而使两个原子都达到了稳定结构。【投影】演示共用电子对的形成过程【过渡】那么这种形成共用电子对的反应中,化合价是如何发生变化的呢?【讲解】H和Cl通过形成共用电子对转化为HCl分子,由于氯原子吸引共用电子对的能力强于氢原子,共用电子对偏向于氯原子而偏离于氢原子,所以在HCl中H的化合价为+1,Cl的化合价为-1。从而得到,在该反应中,H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升高至+1价,H2被氧化;Cl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降低至-1价,Cl2被还原。反应发生化合价变化的原因是:发生了共用电子对的偏移。【设疑】根据上面的分析,同学们互相讨论回答下面的问题:NH3中N和H的化合价为什么分别是-3和+1?(NH3中N原子和H原子之间形成了3个共用电子对,其中3个共用电子对都偏向于N原子,所以N显-3价;3个H原子中每个H原子都有1个共用电子对偏离,所以3个H都显+1价)【总结】由上,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电子得失或共用电子对偏移)。失电子(或电子对偏离),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得电子(或电子对偏向),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设疑】这节课我们从是否有电子转移的角度,学习了新的反应类型——氧化还原反应,那么氧化还原反应和之前学习的四个基本反应类型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呢?如果以一个圆形表示氧化还原反应,同学们能不能画出四个基本反应类型与这个圆形的图示关系呢?【投影】【投影】本节小结。1.3.2 氧化剂和还原剂本课时是教材是第一章第三节第2课时内容,是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的深入,本课时是在学生已经建立氧化还原概念的基础上学习,通过化合价变化和电子转移,具体理解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氧化性和还原性的概念和意义,进一步了解化合价与电子转移的关系,从而在理解的基础上深化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为后面元素化合物的学习打下基础。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从宏观上建立用化合价变化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思维,从微观上理解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本质区别是物质在反应中的电子的转移(得失和共用电子对偏移)方向。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和能力,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体会从特殊到一般规律,再从一般规律到特殊的认识问题的科学方法,形成有序的科学探究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形成氧化剂、还原剂、氧化性以及还原性的化学概念,了解这些化学概念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理解科学研究的目的是服务社会,体会化学工作者的社会责任。理解氧化剂、还原剂、氧化性、还原性的概念,能够用化合价变化和电子转移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能用单线桥表示简单的氧化还原反应。学生复习上一课时中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知识,预习本课内容;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引入】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曾经举过一个喝红酒要醒酒的例子,同学们是不是还有印象?下面我们来看一瓶红酒的标签,同学们看到这个红酒的配料表中显示:红酒中添加了二氧化硫。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了二氧化硫是一种污染性气体,对人体有害的,怎么红酒会加入二氧化硫呢?二氧化硫在红酒中起到什么作用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开始今天的学习。【板书】氧化剂和还原剂【讲解】在上一节课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也能够从电子转移的角度来解释氧化还原反应。下面我们来看一个上节课出现的反应:,请同学们在对其进行一次双线桥的分析。()【讲解】通过上面分析,我们发现在反应中,Na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Cl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而Na失去的电子应该给了Cl,Cl得到的电子也完全来自于Na,所以说,反应中电子从Na转移到了Cl中。我们可以用如下的形式表示该反应的电子转移:【讲解】相比双线桥这个式子更直观的表示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2个Na原子转变为Na+一共失去2个电子,这2个电子给了Cl2,Cl2得到2个电子转变为2个Cl-,所以说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是由Na到Cl,电子转移的数目为2e-。这种式子是反应的单线桥表示式。【学生活动】模仿上面的单线桥表示式,写出下列反应的单线桥:(1)Zn + 2H+ = Zn2+ + H2↑ (2)2K + S = K2S【投影】【讲解】与双线桥相比单线桥需要注意的是:1、只标注在反应物一侧;2、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3、电子转移数目不需要用m×ne-的形式表示。【讲解】根据上述的分析,我们看到,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有物质得电子,同时一定也有物质失电子,在化学上,将得电子的物质定义为氧化剂,氧化剂得电子化合价降低得到的物质为还原产物;将失电子的物质定义为还原剂,还原剂失电子化合价升高得到的物质定义为氧化产物。【板书】1、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剂:得电子化合价降低的物质,生成还原产物还原剂:失电子化合价升高的物质,生成氧化产物【投影】1、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剂:得电子化合价降低的物质,生成还原产物还原剂:失电子化合价升高的物质,生成氧化产物【学生活动】根据上面的定义,判断下面反应的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Zn + 2H+ = Zn2+ + H2↑(氧化剂:H+;还原剂:Zn;氧化产物:Zn2+;还原产物:H2)【讲解】根据上面的判断,我们可以得到,氧化还原反应可以表示成如下的过程:【练习】判断下列反应的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Fe+CuSO4===Cu+FeSO4 (氧化剂:CuSO4,还原剂:Fe,氧化产物:FeSO4,还原产物:Cu)MnO2 + 4HCl MnCl2+Cl2↑+2H2O(氧化剂:MnO2,还原剂:HCl,氧化产物:Cl2,还原产物:MnCl2)3NO2+H2O=2HNO3+NO(氧化剂:NO2,还原剂:NO2,氧化产物:HNO3,还原产物:NO) 2H2S+SO2=3S+2H2O(氧化剂:SO2,还原剂:H2S,氧化产物:S,还原产物:S)2KMnO4K2MnO4+MnO2+O2↑(氧化剂:KMnO4,还原剂:KMnO4,氧化产物:O2,还原产物:K2MnO4和MnO2)【讲解】通过上面的练习,需要同学们注意到,判断反应的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标准只能是化合价的变化。判断时可能出现一些比较特殊的情况:1、某种物质有两种“身份”(例如: N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2、某些物质的“身份”相同(例如:还原产物是K2MnO4和MnO2)。【过渡】现在我们知道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需要有氧化剂和还原剂,那么,什么样的物质可以做还原剂,什么样的物质可以做氧化剂呢?或者说,物质要做氧化剂或还原剂,要具备什么能力呢?【讲解】化学上要求,氧化剂必须具有氧化性,还原剂必须具有还原性。【板书】2、氧化性和还原性:【投影】2、氧化性和还原性:【设疑】氧化性是氧化剂必须具备的能力,那么氧化剂有什么能力呢?(得电子化合价降低的能力)【设疑】同样,还原剂需要具备的能力又是什么?(失电子化合价升高的能力)【讲解】由上,可以得出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基本概念,氧化性是指物质得电子的能力,还原性是指物质失电子的能力。【板书】2、氧化性和还原性:氧化性:物质得电子的能力还原性:物质失电子的能力【投影】2、氧化性和还原性:氧化性:物质得电子的能力还原性:物质失电子的能力【设疑】根据上面的定义,同学们觉得我们应该如何判断物质是否具有氧化性或者还原性呢?(判断物质的化合价是否能升高或者降低)【练习】判断下列物质具有氧化性还是还原性:H+ (氧化性) Fe (还原性) S (氧化性和还原性) 【讲解】我们来看看本节课刚开始的时候遇到的问题,在红酒中添加的二氧化硫起到什么作用呢?通过查阅资料,可以得知:红酒的某些成分在储存的过程中会被氧气氧化,而使红酒的口感变差。所以我们应该在红酒中加入一些什么剂呢?(还原剂)二氧化硫就是这种加入的还原剂,所以我们说二氧化硫应该具有还原性。同学们去查阅资料会发现,很多资料称加入的二氧化硫为抗氧化剂,你应该就能理解什么是抗氧化剂了。【讲解】一般来说,化学上比较常见的氧化剂有:O2、Cl2、浓硫酸、HNO3、KMnO4、FeCl3等;比较常见的还原剂有:金属单质(Al、Zn、Fe)、C、H2、CO、KI等【设疑】上面我们曾经判断了反应MnO2 + 4HCl MnCl2+Cl2↑+2H2O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如果直接判断HCl具有什么性,应该是有氧化性和还原性,而MnO2也是有氧化性和还原性。问题是为什么在这个反应里,HCl是还原剂而MnO2是氧化剂呢?(说明两者比较,HCl的还原性相对较强,MnO2的氧化性相对较强)【讲解】在实际的氧化还原应用中,我们不止要知道物质有没有氧化性或还原性,更重要的是知道其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这样才能判断物质在反应中应该表现什么性质。【讲解】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比较直观的判断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方法是: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例如,在反应Fe+CuSO4==Cu+FeSO4中氧化剂是CuSO4,氧化产物是FeSO4,就可以得到结论:氧化性是CuSO4>FeSO4;还原剂是Fe,还原产物是Cu,就可以得到结论:还原性是Fe>Cu。【练习】根据下列反应,判断氧化性强弱正确的是 ( A )(1)2H2S+O2===2S↓+2H2O (2)4NaI+O2+2H2O===4NaOH+2I2(3)Na2S+I2===2NaI+S↓A.O2>I2>S B.O2>S>I2 C.I2>O2>S D.S>I2>O2【学生活动】在初中化学中,同学们学习过金属的置换反应:金属活动性较强的金属可以将金属活动性较差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请同学们互相讨论,用氧化还原的理论解释一下如上的结论。(这里金属活动性可以认为代表金属还原性,只有活动性强的金属置换活动性差的金属,才能保证反应中,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讲解】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类型,广泛存在于日常的生产生活中。其中有的反应是有益于人类活动的,例如:金属的冶炼、电镀、燃料的燃烧、植物的光合作用等;有的反应对于人类活动是有害的,例如:食物的腐败、钢铁的锈蚀等。我们应该深入学习化学反应的规律,趋利避害使之更好的服务于社会。【投影】本节小结。如需完整教案,请回复【RJBJA1001】即可获取下载方式。免责声明 :本文部分内容整理自网络,本号特尊重原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号志在为更多老师、学生及家长提供学习交流平台,转发文章不代表平台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2019年中考化学试卷的总体设计思路是:坚持育人为本,贯彻北京市中考改革精神,体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突出化学学科特色,整体构建以学科能力为导向的命题框架,充分发挥考试的激励功能及对教学的积极导向作用。2019年中考化学试题命制的基本原则是:坚持以学科能力为导向,以真实情境为载体,以实际问题为任务,以初中化学核心知识为基础,准确把握“能力”“情境”“问题”和“知识” 4个要素在试题命制中的定位与相互联系,确保试题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情境选取紧贴生活、生产实际,关注社会热点,体现我国化学、科技领域的新成果,体现我国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积极举措。问题设计注重基础性,考查学习理解能力,关注对学习过程的评价;注重应用性,考查实践能力,关注对核心知识和学科思想方法在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水平的评价;注重层次性,让各水平的考生都有展示的平台;注重探究性和开放性,关注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体现创新精神。2019年中考化学试题的突出特点是:在保持试题整体稳定的前提下,注重基础、坚持创新,落实改革要求,体现育人导向。试题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6个方面。1.关注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凸显化学学科价值,落实育人功能2019年中考化学试卷中,素材的选取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关注社会热点,体现化学学科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和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重难点问题等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充分关注我国在新能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成就,增强民族自信;充分关注我国在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采取的有效措施,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彰显新时代主旋律,落实价值观育人导向。例如,第12题以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为情境,体现化学知识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中的作用;第16题以餐桌上的美味食材——土豆的科学食用为情境,体现化学研究方法在指导人们科学生活方面的作用;第15题以光解水制氢为背景,体现我国在新能源开发方面的成就;第13题以社会热点——垃圾的回收利用为情境,强化考生的社会责任意识;第17、18题以工业废料(生锈废铁屑、钛白废酸、电石渣)的再利用为情境,在考查考生应用初中化学中重要物质的主要性质分析生产实际问题能力的同时,彰显我国在充分利用资源、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方面开展的有力行动。2.关注课堂学习过程,注重学习理解能力的考查,体现基础性2019年中考化学试卷关注课堂学习过程,重视对考生的学习理解能力的考查,既关注对基本内容的辨识记忆能力,也关注对重要结论、核心思路方法的概括关联和说明论证能力。例如,试卷中涉及到对认识水的组成、利用实验认识物质的性质、探究燃烧条件、实验室制备物质等《考试说明》中要求的考试内容所蕴含的思路方法的考查。在对这些内容的考查中,试题一方面突出基础性,以教材中的原型活动为素材;另一方面通过对所学知识、思路方法的概括关联和说明论证考查考生的学习理解能力。例如,第19题,以酸的性质实验为情境,考查了考生对现象与结论的概括关联能力;第23题,以碳酸盐的检验、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等基本实验为情境,考查了考生对实验方案设计思路的概括关联能力。3. 关注对化学观念和科学思维的考查,突出综合性和应用性,体现实践能力2019年中考化学试卷体现了对“元素观”“变化观”“微粒观”等化学观念和“证据推理”“系统分析”等科学思维的考查,突出对考生应用化学核心知识、思想方法和关键能力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考查,体现实践能力。例如,第19题,需要考生依据实验方案和盐酸的性质,分析实验现象及产生现象微观实质——分子在不断运动,体现了“微粒观”的考查。又如,第17、18题,需要考生依据工业生产中物质转化或工艺流程信息,利用重要物质的主要性质对生产过程中的物质转化、设备功能进行分析,体现了“变化观”的考查。第11题、第24(3)(4),需要考生根据实验方案、现象或数据等证据,经过科学推理,分析产生现象的原因或获得结论,体现了对“证据推理”能力的考查。再如,第22题,需要考生实验体系内的化学反应、气体量的变化及由此引起的压强变化进行多步推理,体现了对“系统分析”能力的考查。4. 关注对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的考查,凸显学科特色,体现创新精神2019年中考化学试卷中,对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的考查总体保持稳定,但分布更合理、考查内容更全面,考查形式更多元。在试题分布上,不仅在“基本实验及其原理分析”和“科学探究”栏目中集中体现对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的考查,还在选择题部分和“科学阅读理解”“生产实际分析”栏目中分散体现。在考查内容上,依据《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科学探究主题要求和2019年中考化学学科考试说明中“基本实验与科学探究”部分的考试内容要求,聚焦基本实验,考查对基本实验的简单设计和分析解释;以科学探究题为载体,考查变量控制思想和综合分析能力。试题不仅考查了考生应用变量控制思想分析实验方案的能力,还在“科普阅读理解”部分考查了考生基于变量识别、变量分析描述数据信息、获得结论的能力(第16(2)(3)题)。在考查形式上,在保留经典的实验考查形式的同时,从3个方面进行了试题创新设计。一是创新了经典实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及性质”的考查,第10题采用“装置示意图呈现实验方案,分别对实验方案的4个方面进行分析评价、做出选择”的考查形式,改变了以往单一设问填空的考查形式。二是在“基本实验及其原理分析”部分设计了第23题——“4选3”型选作题,分别针对实验目的和实验方案设计进行考查,不仅为考生提供了选择性,还深化了选择性试题的考查内涵。三是创新了科学探究题(第24题)的试题情境,该实验中采用了在科学研究中普遍使用的探究多变量体系中的最佳条件的方法,实验过程更为科学、高效,使考生在问题解决过程有所收获,体现了“答题过程也是学习过程”的评价理念。此外,第24(5)(6)小题,分别通过对考生学习新实验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的考查和利用变量控制思想进行方案评价的考查,实现了对创新意识和能力的评价。5.图文并茂,凸显科学阅读,体现开放性和选择性2019年中考化学试卷题目数量、题目文字量总体稳定,考生答题文字量进一步减少,题干描述语言清晰、简洁,与题目设问紧密关联,保证了考生思考、解答的时间,为考生发挥出应有水平提供了重要保障。试卷编排图文并茂,信息呈现方式多样,有常见的文字信息,也有数据图表信息,还有各种形式的图示信息,充分考查了考生多途径、多元信息获取的能力,凸显了对科学阅读能力的考查。例如,仅第16题(科普阅读理解),就呈现出文字、数据表、折线图、多变量柱状图等多种信息呈现方式,5个小题设问中,分别指向了数据表、折线图、多变量柱状图和文字信息的获取及分析推理能力的考查。优化选作题设计,从基础知识的辨识调整为基本实验的理解和简单设计,深化了选作题的内涵。试题在开放性设计上,不仅体现了答案开放、思维角度多元、思考空间多层次的特点,还建立了答题表现与素养发展水平的关联。例如,第23题第(3)小题,考生可以模仿教材中的实验作答,也可以基于对溶解度概念的理解作答。6. 问题角度多元,层次丰富,难度适当,为各水平考生搭建展示平台2019年中考化学试卷问题角度多元,涉及到物质的组成、构成、性质、用途,物质变化的类型、微观本质、定量分析,利用化学实验研究物质性质、变化规律、探究最佳条件等多个角度,为考生提供了宽广的展示空间。2019年化学试卷体现出能力考查层级清晰、层次丰富的特点,为各水平考生搭建展示的平台,让各水平考生都能充分展示自己在化学学习中的收获,感受学习的快乐,获得成功的体验。依据《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认知性学习目标、技能性学习目标和体验性学习目标的水平分类,全卷试题涉及4个能力层级:对教材中核心知识的辨识记忆能力的考查,例如第1题、第3题、第8题等;对应用核心概念、反应规律、物质性质等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例如第7题、第12题、第14题等;对应用学科思想、认知模型综合系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例如,第16(2)(3)题要求考生利用变量控制思想对数据进行分析,第22题要求考生对实验体系中的化学变化及由其引起的压强变化进行系统分析;对远迁移能力的考查,例如第24题第(5)(6)题。
意识是无比复杂的,以至于很难用一两句话来说清楚它是什么,而有一样东西,则经常用来作为意识的对立面,它代表着一种非意识性,同时还被赋予了一种不变性和恒常性,它就是物质。关于什么是物质,许多思想家给出了非常独到的解释。恩格斯指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这种物质性是由哲学和自然科学的长期、持续的发展来证明的。”列宁对此则进一步解释道:“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这些解读深刻的指出了物质独立于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性,以此为基础而建构的社会发展理论,要比基于唯心主义而堆积的庸俗经济论要客观有效得多。然而,如果过于强调物质的这种客观独立性,并不容置疑的断定物质存在的绝对性,同样会容易让我们迷失对物质的本性认知,也阻挠了我们进一步探究现实世界的内在底蕴。物质代表着某种程度上的存在,黑格尔认为,存在就是实际的定在,存在是无的对立面,是事物的初级阶段,是质、量和尺度的统一。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的场方程则间接印证了这种说法,场方程深刻的揭示了物质与时间、空间、运动、能量是一体的,没有物质,就没有时空,没有时空,意味着物质也不会存在。虽然在我们的直观印象中,物质是固定的存在,但基于宏观和基于微观世界的考察充分证实了,物质不是孤立的存在,有许多潜在的关联因子在映射着物质的存在性,对物质的描述也还有着许多可供挖潜的角度,这些不同的角度也将成为我们进一步认识物质本性的重要窗口。下面将从两个方面来进行展开说明。首先是从自然建构的物理角度来看待物质在量子物理学家的眼里,自然规律的基础不是因果性的,相反,其本质具有统计性质,这种表现实际上从物质本身也可窥视一二。从物理形态上来看,物质有固态、液态、气态等多种表现,这些形态的差别可以用物质分子运动的空间自由度的差异性来衡量。气态下的分子运动自由度最高,对这一形态的描述参量有压力、体积、温度等等,它们都代表着一种统计性,这种描述方式实际上同样可以用于固态、液态等相对恒定的物质形态。换句话说,液态和固态可视为气态分子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日常研究过程中,由于这些参量的衡量在直观尺度内基本上是恒定的,我们的认知系统会习惯性的把它理解为基准概念,而忽略了尺度不同而带来的认知差异问题。任何事物的性质表现都与观察尺度有关,观察尺度又可进一步细分为时间上的尺度和空间上的尺度,这两个尺度有内在的统一性。给定空间尺度的情况下,不同的时间尺度会表现出不同的性质,给定时间尺度的情况下,不同的空间尺度会表现出不同的关系。所谓物质性,其本质是在所观察尺度、所观察背景参照系下的一种相对不变性,是由其子要素聚合的一种稳定形态表现,这种稳定表现本质上源于更底层的要素运动关系。以极微观的观察视角来研究物质,那么物质内部要素的作用性就会凸显,而物质外在的整体性质则会淡化,而以极宏观的观察视角来研究物质,则任何物质的不变性和恒常性都将被打破,组成物质的子元素间的运动关联在一个更长远的尺度上将变得不再稳定,其元素间的联系性将不断变化,乃至解体重组,例如重粒子的衰变、轻粒子的聚变等。因此,无论是在极微观的观察尺度上,还是在极宏观的观察尺度上,物质的本性就变得不再单一,物质内部要素的运动形式及其关联演化才是决定物质性质的主因。研究物质时,寻找其子要素间的运动关联比寻找其子要素的基本构成更能反应其内在本质。以极微视角来检视物质的内部世界,空间尺度分得越小,则时间尺度就相对越为宽广,其可容纳的极微尺度上的运动性就越为丰富,其性质就更多的由运动规则来体现,而不是由运动粒子静态性质来呈现。量子纠缠,光的波粒二象性等现象,都在预示着极微世界当中运动关联性的一面,而非物质性的一面。现代物理进入一个瓶颈,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更微观粒子的静态存在性比其宏观运动性更难以探测和表征,并且在越微观的尺度上,极微要素的局部存在与物质的的宏观性质表现之间的相关性就相隔愈远。物质思维是一种静态思维,用一种僵化的物质思维去理解存在无常性的背景尺度下的事物演变,无疑会出问题的,因为同一个系统,在不同的参照系下,会有不同的性质表现,在不同的尺度下,也必然会有不同的表现,这种差异性不能简单的进行线性类比。其次是从事物存在的主体角度来看待物质主体是用来描述复杂事物的一个基本概念,定义主体有四个基本条件,简单概括的话就是能量体、稳定性、自主性、适应性四个方面的融合,智能系统、生命体,以及由生命体或智能系统组成的复杂系统,都是一种主体,这是对主体概念的侠义理解。广义的主体概念,则包括一切的物质在内,这是因为,物质也具有主体的四个基本特点。首先,物质是内含能量的,物质的能量与其质量呈正比;其次,物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内部存在着复杂的分子、原子或离子关联结构,虽然在一定条件下物质可能变成固态、气态、液态,甚至要素结构也发生改变,但是这种改变是有条件的,在特定的场景条件下,物质能够在外在影响下依然保持自身的固有性质,这体现了物质的一种结构稳定性;第三,在封闭系统中,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的存在,体现了物质运动不完全受制于要素因子异动的内在自主性,这种自主性是基于一种特定运动规则来间接体现的;第四,一方面物质能够引发周边的空间形变(质量越大表现越明显),从而对环境物质施加影响,另一方面物质也受外部环境因子的影响而依附于环境物质所建构的质场空间,从而达成一种拮抗平衡状态,这体现了物质的适应性。综上所述,物质也可视为一种广义上的主体。物质作为一种主体,代表着物质内部要素的运动性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密切关联,这种交互不仅影响着物质自身的形态,也影响着环境的局部状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物质与系统、事物、社会等概念是等价的。然而,通常情况下,我们不会把事物、社会等复杂系统视为物质,因为在我们的习惯性观察尺度上(即直观尺度),事物和社会是经常变化的,而物质是相对不变的。无论是变化,还是不变,它都是一种相对性的体现,而相对性的另一种表述,就是关系。认知事物演绎的两种思维模式看待事物的发展变化,有两种基本的思维模式,一种是物质思维,一种是关系思维。物质思维认为,任何事物的演变都是由某种确定性质的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任何事物都可以分拆为基本的物质要素,认知事物的本质,关键是认知事物的要素构成,并以此来探究要素之间的作用性,这其中,物质是第一性的,由物质相互作用而表现出来的关系则是第二性的。而关系思维则认为,物质是因为某种相对性关系相互掣肘的结果,一种稳定的物质之所以长时间存在,是因为组合关系的相互拮抗能够维系较长的时间,没有关系,就没有物质,物质的存在性代表的是关系掣肘的可达边界,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本质上是因为关系的演变而导致的,关系决定了物质的表现形态,关系也决定了事物的发展演化,关系是第一性的,而物质则是第二性的。从前文对物质的两个层面的解析来看,关系思维更能解释物质的存在性。Margaret J.Wheatley总结道:“在量子世界里,关系是关于现实的‘全部内容’。”怀特海指出:“假如组成自然的各个成员具备定义成永恒的、单个的实体,它们在一切变和相互作用中都保持它们的同一性,那么就不可能想像出自然界的有创造力的演变。”现代物理学揭示了物质并不是一种永恒性的存在,与此同时,并没有确切的科学证据证明不存在恒常性的关系,物质的存在性是关系衍变的阶段性表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关系是一种比物质存在性更为底层的呈现。物质是一定要基于关系的,物质的存在相当于更底层更微观物质的组合关系体,但关系不一定基于物质的,关系还可以基于能量、基于作用,关系还可以基于关系的组合嵌套之上。关系代表着一种联系性,一种作用呈现,它可以是静态的,也可以是动态的,它可以定义一个特定时刻的状态呈现,它也可以定义一个累积时间段上的复杂状态呈现,关系比物质更适合于描述复杂系统。而与之相对应的,物质则往往是指一种静态的存在性,这种静态本身剥离了存在物的内在演化和外在联系,成为一种归一的独立存在,由此导致容易遗漏很多潜在的关联性状表现。物质思维隔离了时间,消解了运动;关系思维内含了作用,镶嵌了空间。物质思维是从自身存在来看外在表现,关系思维是从内外变化或场景条件来看对象演化。物质思维和关系思维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关系思维可以包容物质思维,物质思维在一定尺度上也可以建构关系思维。对于任意一个系统来说,当存在变化的一致性时,物质性可以发挥作用,当存在变化的相对性时,关系性更能体现其演化。存在是相对的,变化也是相对的,对于两个有着不同生命周期的主体来说,性状更为稳定的主体相比另一个性状不定的主体更趋近于“永恒”,于是稳定的主体就可以物质化,而不稳定的主体就可以关系化。进一步,在任何事物中,总会存在有变化的一致性和变化的相对性,因此,物质和关系总是会纠缠在一起。
作为北京市文理分科高考的最后一年,2019年高考化学试题保持近几年的一贯风格,依据《2019年北京市高考理综(化学学科)考试说明》,力求体现《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相关要求;在试卷结构、考查内容和难度等方面基本稳定,为明年的学业水平考试作好过渡;强调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彰显化学学科特色和价值,注重科学探究过程及方法,重视问题解决能力的考查,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社会责任;坚持立德树人、素养导向和服务教学的宗旨。一、试题分析(一)选择题重在考查在实际情境中化学概念和原理的应用北京市高考化学试题共有7道选择题,考查内容和难度与往年相似,重在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应用。选择题的素材丰富,多涉及化学在生产、生活和科学技术中的最新应用成果,引导学生在应用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分析问题时,突出实验研究的作用,感受到化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价值。第6题,取材于我国重大科研成果,体现科研创新可促进科技进步,材料的进步给人类带来福祉的理念;考查科研成果与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关系,物质组成和元素的关系,以及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等的理解和认识,体现化学基本观念。引导学生以化学的视角关注身边的事物,感受祖国科技的发展。第7题,以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微观图示为素材,将微观图示与化学用语表述联系起来,建立微观与符号间的联系。考查强电解质NaCl和弱电解质CH3COOH的电离、电解CuCl2溶液、从化学键的角度研究H2和Cl2反应能量变化等综合分析化学过程,建立宏观微观符号间的联系,体现“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核心素养。第8题,2019年是元素周期表发表150周年,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的应用。以我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在元素周期表发展中所做出的重要贡献为背景,增强民族自豪感,体现“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核心素养。第9题,以交联聚合物为素材,考查有机高分子形成过程和拆分过程及性质的分析。试题表达方式与往年不同,以简单形象的示意图形式给出交联聚合物的结构片段,帮助学生理解其结构关系。考查有机物结构与性质关系的本质理解,考查考生接受、吸收和整合信息的能力,以及分析、类比的推理能力。第10题,以几种基本核心物质的除杂反应为素材,重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考查学生主干元素化合物知识、理解应用化学反应规律的能力。体现“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的核心素养。第11题,以探究草酸性质实验为素材,考查多角度认识草酸的性质,并用化学用语表达,体现了化学符号在化学学科中的独特价值。考查学生理解运用所学知识,深入思维和准确表达的能力。第12题,以醋酸钠溶液、硫酸铜溶液和水的pH随温度升高变化的情况为研究对象,用图示的方式展现,考查水的电离变化和pH变化的逻辑关系,以及两种盐溶液pH变化与酸碱性变化关系。注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融会贯通、灵活运用的能力。体现“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的核心素养。(二)有机推断试题综合考查有机化学的知识和思想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和推断题是高考化学中的传统和经典,是应用有机化合物结构、性质和反应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题。有机合成和推断题体现了化学在创造新物质方面的独特贡献和价值。第25题,以抗癌药托瑞米芬的合成路线为载体,分别从两部分呈现了该药物前体及进一步合成该药物的合成路线,综合考查有机化学基础知识、核心能力及学科思想方法,体现出有机化学的实际应用价值。试题将物质组成、结构等信息融合在设问中,引导考生从有机物的组成、官能团和碳骨架变化的角度深入分析和理解有机反应以及化学试剂的作用,以正向与逆向思维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逻辑推理和合成分析。(三)工业实际情境试题考查化学学科思想和推理分析能力工业实际为情境的试题是近年来北京市高考关注度很高的情境素材,展现了化学工业生产的主要过程,是综合考查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综合试题。这类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推理能力,体现了化学学科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思想。第27题,以高纯氢制备方法的真实情景为素材,以传统工艺和最新研究两条线索为背景,并在两条线索中集中考查化学基本概念、化学原理等,使考生在答题的过程中感受学科知识应用价值。传统工艺中高纯氢的制备是化石能源的催化重整,将盖斯定律、化学平衡、定量分析等进行综合考查;利用最新研究的太阳能光伏电池电解水制备高纯氢,拓展考生科学视野。此方法中,利用电极的循环再生可以实现氢气的不断获得,综合考查了电化学原理。该试题综合考查图形、图表等信息的接受、吸收和整合分析的能力,渗透“物质结构决定物质性质、定性与定量”等化学学科思想方法。体现出所学知识的价值,体现出试题的教育功能。试题考查中又有创新,在盖斯定律的考查中,改变了以往计算焓变的考查方式,而是让考生自我寻找化学方程式的角度考查盖斯定律,对考生的理解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四)化学实验题考查基于化学原理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表达能力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最主要的研究方法,以化学实验为主要形式的科学探究是发展化学学科的基本途径。在2018年的基础上,2019年北京高考进一步加大了化学实验的考查力度,不仅集中体现在28题的实验探究上,还通过26题等试题综合考查考生以实验为核心解决问题的能力,凸显化学学科特色。第26题,以废水中苯酚含量的定量测定为背景,紧密联系生产情境,考查真实和有用的化学,以氧化还原滴定的原理为考查点,突出对学生现场学习能力的考查。试题将卤素及其化合物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原理以及定量关系融合在一个考生相对陌生的情境中,考查考生的现场学习能力,符合高考面向所有考生公平的原则。试题多数设问为实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具体实验情境中的应用,有利于考生作答。试题突破近几年26题的考查内容和形式,通过呈现一个完整的实验过程,考查考生思维的完整性;打破传统的考查视角,突出对定量思维和元素守恒观的考查,积极营造促进思维发展的实验意境,起点高、落点适中,突出对实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创新能力以及定量测定的相关考查。第28题,以二氧化硫的实验室制备和二氧化硫与硝酸银溶液间反应产物探究为线索,在物质制备的基础上进行性质探究,延续了2018年实验探究题的考查方式。试题多层次考查了考生应具备的实验知识:既有二氧化硫制备等陈述性知识,又有以物质制备、除杂、检验等为核心的程序性知识,更有在新情境中对实验目的的分析和认识、对方法的选择和对实验过程的调控等策略性知识。试题关注考生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运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解决实验问题,用正确的化学术语及文字做出解释,突出考查了“物质变化是有条件的,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化学学科思想方法。尤其通过(2)(3)小题,可充分展现出学生的分析推理过程,并通过对比实验引导考生对反应原理进行分析和判断,考查思维的有序性。试题融合对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实验中以探究二氧化硫与硝酸银反应的产物探究为线索展开,以实验的方式展现考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应具备的证据推理意识,考查考生在面对具体情境及与化学相关事实时,能够通过观察与辨识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开展探究并得出结论;能够根据物质的性质预测其可能的变化,应用对立统一、联系发展和动态平衡的思想观点考查、分析化学反应,运用依据多种方法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分类并揭示其本质属性;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调用已有知识与方法分析解决问题,以此充分展现核心素养的“过程属性”。(二)特色分析1.试题素材密切联系实际,体现爱国情怀,凸显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化学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中起到关键作用,试题选取大量联系实际的素材,渗透了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的考查。例如,第6题展示了我国科研成果中的新材料;第8题以元素周期表150周年为情境,重点介绍我国科学家张青莲教授的相关成就;第25题有机化合物合成与推断是抗癌药托瑞米芬,说明化学在医药和健康领域的独特贡献;第27题以氢能源为背景,强调化学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价值。2.试题难度适中,基于教学和教材,重视化学基本概念理解和应用试题考查内容强调化学基础知识,涉及化学各领域和各学习年级,充分体现了对平时教学和教材的重视,重点考查化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及其在综合、复杂问题中的应用。例如,第7题的图示源于教材,从微观角度分析,用化学符号表达;第8题张青莲教授的介绍源于初中化学教材。此外,有机化合物推断题、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等适当改变呈现方式和设问角度,便于学生理解和作答。3.试题内容增加化学实验情境,关注科学探究过程,强调科学思维和方法试题中适当增加了化学实验方面的内容,突出了科学实验在化学中的重要作用。例,第10、11和12题都是实验背景,涉及除杂、探究物质性质和实验数据曲线图等。第26和 28题都是综合实验,展现化学实验的完整过程。这些实验背景试题,综合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分析方法的应用。总之,2019年的北京高考化学试题,在注重基础的同时加强综合问题解决能力的考查;在保持基本稳定的同时选用鲜活的情境素材、变化命题形式和角度;在贴近教学和学生实际的同时突出化学的育人价值。2019年的试题为实现高考改革的平稳过渡,为指导高中化学课程改革提供了参考。左京平 高级教师 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张 旌 高级教师 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郭玉林 高级教师 朝阳区教育研究中心李向红 高级教师 顺义区教育研究和教师研修中心黄冬芳 高级教师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
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夏天路面会拱起开裂,小明通过查阅资料得知:这是由于受热膨胀引起的.物质具有热胀冷缩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微粒的性质发生了改变 B.微粒的大小发生了改变 C.微粒的质量发生了改变 D.微粒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考点】B1:物质的微粒性.【分析】根据微粒的特性进行分析,物质都是由很小的微粒构成的,物质在受热膨胀时,微粒间的间隔变大了,微粒的大小、质量及性质没有改变.【解答】解:由物质的微粒性可知:物质都是由很小的微粒构成的,物质在受热膨胀时,微粒间的间隔变大了,没有生成其它物质。所以,微粒的大小、质量及性质没有改变。由此可知:A、微粒的性质没有改变,故A错误;B、微粒的大小没有改变,故B错误;C、微粒的质量没有改变,故C错误;D、微粒的间隔发生了改变,故D正确。故选:D。【点评】通过本题的练习,能建立物质微粒性的观点,会用微观的知识来解释一些宏观的现象.2.下列关于微观粒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微粒之间都有间隔 B.带电的粒子都是离子 C.分子都是不断运动的 D.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考点】B2: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B5: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BA: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分析】A、根据微粒之间都有间隔分析;B、根据电子带负电分析;C、根据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分析;D、根据分子的构成分析。【解答】解:A、微粒之间都有间隔,故A说法正确;B、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电子带负电,不是离子,故B说法不正确;C、分子都是不断运动的,故C说法正确;D、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故D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的难度不大,准确理解微粒的性质、构成等是解答本题的基础知识。3.下列有关物质的组成(或构成)说法正确的是( )A.氯化钠是由氯化钠离子构成的 B.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是由氧分子构成的 C.过氧化氢中含有氧气,所以分解时才能产生氧气 D.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考点】B2: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菁【分析】A、根据氯化钠的构成分析;B、根据氧气的组成和构成分析;C、根据过氧化氢的组成和性质分析;D、根据水的构成分析。【解答】解:A、氯化钠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的,不含有氯化钠离子,故A错误;B、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故B错误;C、过氧化氢中含有氧元素,不含有氧气,故C错误;D、水是由水分子构成,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故D错误。【点评】本题单位难度不大,能够从宏观和微观正确认识物质的组成和构成是解答本题的基础知识。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氯化钠是由氯化钠分子构成的 B.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再分 C.水沸腾时可以冲起壶盖,说明温度升高分子会变大 D.铁丝在氧气中可以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考点】68:氧气的化学性质;B2: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B5: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BA: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分析】A、根据氯化钠的构成分析。B、根据分子、原子的区别分析;C、根据分子间有间隔分析;D、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分析。B、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再分,故B错误;C、由于分子间有间隔,水沸腾时可以冲起壶盖,说明温度升高分子的间隔变大,分子的体积不变,故C错误;D、铁丝在氧气中可以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故D正确。【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微观构成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等知识,难度不大,根据已有的知识分析解答即可,5.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一定是由原子构成的 B.原子中一定有质子,中子和电子 C.分子的质量一定大于原子的质量 D.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种类一定发生变化【考点】B5: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分析】A、根据分子是由原子构成考虑;B、氢原子中没有中子;C、分子和原子不能笼统的比较大小;D、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解答】解: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故A正确;B、氢原子中没有中子,故B错;C、分子和原子不能笼统的比较大小,故C错;D、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所以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种类不变,故D错。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6.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在于( )A.是否能构成物质 B.化学变化中是否能再分 C.质量和体积大小 D.是否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为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解答】A、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所以是否能构成物质不是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故A错;B、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在于化学变化中是否可分,故B正确;C、分子和原子不能笼统的比较大小,所以不是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故C错;D、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原子也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所以是否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不是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故D错。【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分子与原子的区别、性质等方面的知识,只要理解分子与原子的相关知识就能理解此类题的分析解答。7.化学是在原子、分子的水平上对物质进行研究的基础自然学科。请你运用分子的性质判断,以下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A.新装修的房子中有异味﹣﹣分子在不断运动 B.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观测到原子和分子﹣﹣分子的体积很小 C.自行车轮胎在阳光下暴晒而炸裂﹣﹣分子受热,体积变大 D.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分子可以再分【考点】B9: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分析】把微粒的性质和宏观现象联系起来,利用粒子的体积和质量小,不断运动,粒子间有间隔等性质来解释宏观事实。【解答】解:A、新装修的房间中有异味是因为分子不断运动,装饰材料中的分子运动到空气中。故正确;B、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观测到原子和分子是因为分子的体积很小,故正确;C、自行车轮胎在阳光下暴晒而炸裂,原因是分子间有间隔,在受热时间隔变大,气体的体积变大,分子的体积不变,故错误;D、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发生化学变化,是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故正确。故选:C。【点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发生改变,当发生化学变化时,构成物质的分子发生变化,变成其他物质的分子或粒子。【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分子的基本性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分子性质和判断物质变化类型的方法进行。【点评】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的基本知识解题,难度不大。二.填空题(共5小题)11.如图所示,小红的实验是取一条长10cm、宽lcm的滤纸条,在滤纸条上每隔一定距离用胶头滴管滴一滴酚酞溶液,把滤纸送入一支比滤纸稍长的试管中,用一团棉花塞住试管口,试管下面衬一张白纸。用滴管吸取浓氨水向棉花上滴l0~15滴。(1)实验结果是滤纸没有变红,而试管口的棉花却变红。导致这种异常现象产生的错误操作可能是 小红是将浓氨水滴在滤纸上,将酚酞溶液滴在棉花上 。这个实验还说明,所用两种试剂中 浓氨水 具有挥发性。实验中,小红在试管下放白纸,它在此处作用是 容易观察颜色的变化 。(2)小红的这一错误操作能否得出结论? 能 (填“能”或“不能”)。(3)实验结束后,小红发现盛酚酞的试剂瓶中溶液也变红了,小刚帮助她分析原因,终于找出了她的错误做法,其错误的操作是 滴管吸入了浓氨水,未经清洗就放入盛有酚酞溶液的试剂瓶中,吸取酚酞溶液 。请你说出使用滴管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滴加液体时滴管不能伸入容器内 ; 吸入液体的滴管不能平放或倒置 (写两点)。(3)由于氨气具有挥发性,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而酚酞试液不具有挥发性,如果在实验中发现盛酚酞的试剂瓶中溶液也变红了,可能是滴管吸入了浓氨水,未经清洗就放入盛有酚酞溶液的试剂瓶中,吸取酚酞溶液。使用滴管时滴加液体时滴管不能伸入容器内;吸入液体的滴管不能平放或倒置。故答案为:(1)小红是将浓氨水滴在滤纸上,将酚酞溶液滴在棉花上;浓氨水;容易观察颜色的变化;(2)能;(3)滴管吸入了浓氨水,未经清洗就放入盛有酚酞溶液的试剂瓶中,吸取酚酞溶液;滴加液体时滴管不能伸入容器内;吸入液体的滴管不能平放或倒置。【点评】本题考查了如何探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掌握反应现象与本质的联系,理解微粒观点的应用。12.有下列物质:①洁净空气②蒸馏水③工业液氧④五氧化二磷⑤过氧化氢⑥铜丝⑦澄清的石灰水⑧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剩余固体(用序号填空)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②④⑤⑥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是 ⑥ 含氧分子的物质是 ①③ 。【考点】A5: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B2: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分析】根据常见物质的组成、构成分析,有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在氧气和含有氧气的混合物中含有氧分子。【解答】解:②蒸馏水、④五氧化二磷、⑤过氧化氢、⑥铜丝,都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⑥铜丝,属于金属,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①洁净空气、③工业液氧,是含有氧分子的物质。故答为:②④⑤⑥;⑥;①③。【点评】本题的难度不大,了解常见物质的组成和构成是及解答本题的及基础知识。13.科学证明,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 粒子 ,分子由 原子 结合而成。原子还可以直接 构成物质 。 金属 和 稀有气体 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因此,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又一种 粒子 。【分析】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是分子、原子和离子;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可直接构成金属和稀有气体。【解答】解: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分子由原子结合而成。原子还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金属和稀有气体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因此,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又一种粒子。答案为:粒子;原子;构成物质;金属;稀有气体;粒子。【点评】本题考查了构成物质的粒子,难度较小,学生易于完成。14.请从微粒的观点来解释下列生活现象。(1)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 分子在不断运动 。(2)医用氧气液化后装入钢瓶中便于运输,说明 分子间有间隔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1)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2)医用氧气液化后装入钢瓶中便于运输,说明分子间有间隔,在受压时,分子的间隔变小,气体的体积变小,才能装入钢瓶中。故答案为:(1)分子在不断运动;(2)分子间有间隔。【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5.水蒸发时 水分子 (填微粒名称)没有发生变化,只是 分子间间隔 改变,属于 物理 变化。电解水时 水分子 (填微粒名称)发生改变,属于 化学 变化。【考点】BA: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E3: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分析】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是否由新的物质生成。【解答】解:水受热变成水蒸气,水分子没有发生变化,只是水分子间的间隔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电解水生成了氢气和氧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答案为:水分子;分子间间隔;物理;水分子;化学。【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是否由新的物质生成。三.解答题(共5小题)【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知道氨水属于弱碱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氨水具有挥发性.17.有下列物质:①氮气②氧气③水④洁净的空气⑤澄清石灰水⑥过氧化氢,用序号回答问题。(1)属于混合物的有 ④⑤ ; (2)含水分子的有 ③④⑤ ;【分析】根据物质的组成分析回答,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在水中或含水的混合物中含有水分子。【解答】解:(1)④洁净的空气、⑤澄清石灰水,都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2)③水、④洁净的空气、⑤澄清石灰水中都含有水分子。故答为:(1)④⑤;(2)③④⑤。【点评】本题的难度不大,了解常见物质的组成是解答本题的基础。18.在化学变化中, 分子 可分, 原子 不可分.【分析】根据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和原子的变化情况进一步进行分析.【解答】解: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所以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没有变,所以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故答案为:分子;原子.【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在化学变化中是否可分.19.请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现象。(1)酒香不怕巷子深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2)干冰升华后,体积变大 分子的间隔变大了 ;(3)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 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逐项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1)由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酒精的分子通过运动分散到周围的空气中,远处能闻到酒香,所以,酒香不怕巷子深;(2)干冰升华后,体积变大,是由于分子间有间隔,分子的间隔变大了;(3)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故答案为:(1)分子是不断运动的;(2)分子的间隔变大了;(3)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点评】本题的难度不大,准确理解分析的性质,会用分子的知识来解答有关的问题。【考点】A5: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BA: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分析】(1)根据空气的组成考虑;(2)根据氧气的用途考虑;(3)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不变,变化的是分子之间的间隔。【解答】解:(1)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2)人类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空气,因为空气中的氧气能起到供给呼吸的作用;(3)海水中的水变成水蒸气只有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分子本身不变,即水分子种类不变,变化的是水分子之间的间隔。故答案为:(1)混合物(2)供给呼吸(3)分子的种类;分子之间的间隔。【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分子的性质,知道氧气的用途,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文章下方留言或私信可以索要电子版资料哦。
初中学生有较强的求知欲,具备初步的独立思考和钻研能力,但自学能力较差,往往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就学化学来说,初中化学是学生学习的又一新起点,趣味的化学实验、悠久的化学史,日常生活中生动的化学事实所展现的新世界,能引起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种情况下,学生凭着一时的兴趣来接受化学这门学科。随着学习内容的深入,课程难度的增大,有的学生越学越觉困难,到学完初中化学了,仍会有学生说出“我怎样才能学好化学?”、“我似乎没有摸到一点学化学的门路”等类似的话。因此,我们在化学教学中,除了要“传道授业”、“供人以鱼”,更重要的是“教给学法”、“授之以渔”,使他们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受益终身。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浅谈自己的一些做法。一、指导学生科学地预习课前预习对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途径。但初中学生往往自学能力较差,认为自己看一遍书就是预习了,常常不能抓住重点,也不能发现问题。因此,上课时,仍然是“漫无目的”不能起到预习的作用。要使预习有效果,根据初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在上新课时,一般都花了5~10min来指导学生预习。在学习预习前,我都给学生列出本节课的预习提纲和要求,使学生有目的去预习,这样可以大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在第五章第一节“碳的几种单质”一节的教学中,我给学生提出如下几个预习提纲:1.什么叫单质?一种元素只有一种单质吗?举例说明。2.金刚石和石墨的化学性质有何异同点?3.怎样证明金刚石和石墨是同一种元素——碳所组成的?4.为什么金刚石和石墨有那么大的差异性?5.无定形碳通常有什么物质?联系生产和生活的实际列举它们的用途。在预习中,学生能自我解决一部分问题,即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肯定,对未能解决的问题能有针对性地通过听老师讲来解决,减少了听课的盲目性,学习积极性很高,同时有让学生跳一跳才摘到“桃子”的味道,既有重点,又与前面所学的知识有联系,富于思考性。长期坚持,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预习习惯和预习方法、同时读书能力有了很大提高,自学能力得到培养。二、通过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初中学生对化学实验往往只是看热闹,觉得好玩而已,他们不会观察实验,不会利用实验操作过程和实验现象获得知识。在教学中,我注重教会学生掌握将实验作为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如:在教氧气的性质一节时,我一边演示,一边教会学生观察实验操作过程及现象,从物质的物理性质——颜色、气味、状态等到化学性质——物质在氧气里燃烧。此时,着重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如何从现象到结论;在进行氢气性质一节的教学时,首先引导学生回顾已有知识,如物理性质包括哪些方面等,然后每做一个实验就帮助学生得出一个结论;在二氧化碳一节的教学时,便与学生一起做实验,做完后,再要求学生由现象得出结论。经这样的引导,学生可基本掌握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而非死记硬背,为今后学习化学打下基础。三、教会学生记忆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记忆能力是人的基本素质,也是学生解决问题的关键环节。在教学中,我常常教学生采用对比、归纳、总结的方法,以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比较是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它能揭示事物的本质特点,使学生获得准确深刻的印象,有利于知识的记忆和灵活运用。在比较中,要特别注意找出相似物的差异以及相异物的共性。例如:学生学完原子、分子的知识后,我与学生一起对原子和分子、原子和元素分别列表比较,培养学生初步的对比归纳能力。学完溶液的知识后,要求学生自己列表比较过滤和结晶、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等概念。通过比较,学生对概念的深度、广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都有更深刻的理解,同时记忆能力得到培养。为了使学生所学知识有系统性,我们在教学中还要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归纳、总结能力。例如在一至三章的学习中,我们以填空的形式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点的归纳、总结,让他们学会这种方法,后面的每章都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再由学生们讨论、老师总结,指出优缺点。四、培养学生正确科学的解题能力要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离不开解题。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科学的解题方法。首先,审题是关键。审题时要注意把题干中的已知条件、隐含条件和题目的求解用简洁直观的化学语言转化成图示符号,排除与题目所求无关的干扰信息。其次,解题时还要反复理解推敲题意,学会从条件到问题和从问题到条件的正、逆两种分析方法,明确解题过程中的知识点、公式或规律等,逐步提高分析问题的灵活性。第三,验证解题结果,反思解题过程,向自己提出解题结果是否正确,能否验证,如何验证?同时还可以多角度地思考本题的不同解法,从而使学生逐步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增强其辩证性和创造性。学生的化学学习过程是一个以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才是有效的教学。现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知识是不能传递的,老师在课堂上传递的只是信息,知识必须通过学生自己主动建构才能获得。”因此,在教学当中,鼓励学生经常动手,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认认真真的思考、斟酌、反复讨论,到自认为满意时为止,这样才能感受深,理解深,记忆深。我们应尽可能地创设各种动手操作的情境,在教学中尽可能让学生共同参与,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有助于知识的掌握,又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总之,我们在教学中要正确处理好教法与学法的辩证关系,按循序渐进的原则,把学生领入化学学习之门,在教的过程中逐步解决好学生怎样学的问题。本文由初中化学大师原创,欢迎关注,一起涨知识!允许非盈利性引用,并请注明出处:“转载自初中化学大师”字样,以尊重作者的劳动成果
初中化学大多数知识点都是记忆性的,那么呢“记忆”就显得尤为重要,它是学好化学最基础的方法。考点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主要内容1、 化学的概念:化学是在分子、原子的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2、 到了近代,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意大利物理学家、化学家阿伏伽德罗提出了分子的概念。3、 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4、 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5、 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化学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①原料、条件、产品是无毒无害的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知识二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主要内容1、 物质的变化⑴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通常指物质状态、形状、大小的变化。⑵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①化学变化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②化学变化不但生成其他物质,而且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变色、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但伴随着有这些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灯泡通电后也发光、放热,但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⑶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区别:从宏观看,要抓住变化时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从微观看,构成物质的粒子是否发生了变化。联系: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往往同时发生,在化学变化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例如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同时发生蜡烛融化这样的物理变化);但在物理变化中,一定不发生化学变化。2、物质的性质⑴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由感觉器官直接感知或由仪器测定。如: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导电性、导热性、挥发性、延展性等。⑵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主要包括:可燃性、助燃性、稳定性、活泼性、氧化性、还原性、酸性、碱性、腐蚀性、毒性等。3、 物质性质和变化的区别性质是物质固有的属性,是物质的基本特征,是变化的内因(即变化的依据),而变化只是一个过程,是性质的具体体现,即性质决定变化、变化体现性质。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在描述上是不同的,描述物质的性质时有“可以”、“能”、“易”等字眼。例如:“硫在氧气中燃烧”表述的是化学变化;而“硫能在氧气中燃烧”表述的是硫的化学性质——可燃性。考点三科学探究的过程及方法理解 做到心中有数 1、 科学探究的过程:提出问题、作出猜想或假设、制定计划、实施实验、实验结果和得出结论等基本环节。化学实验探究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实验方案设计是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2、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⑴蜡烛燃烧时,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⑵蜡烛火焰上方罩一只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其中含有氢元素。蜡烛燃烧后还生成了二氧化碳,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中含有碳元素。在蜡烛火焰上方放一白瓷板,白瓷板上有黑色粉末出现,更说明蜡烛中含有碳元素。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既有化学变化,又有物理变化,这说明了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同时也会发生物理变化。3、 对人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研究结论:⑴呼出的气体是石灰水出现的浑浊多,证明呼出的气体比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高。⑵呼出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燃着的木条在空气中能够燃烧,证明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少。⑶对着呼气的玻璃片上的水雾比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上的水雾多,证明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含量多。考点四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用途考点五化学实验基本操作1、 药品的存放:一般固体药品放在广口瓶中,液体试剂放在细口瓶中。2、 药品的取用:⑴取用药品遵守“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能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特别是气体)的气味(应用招气入鼻法)。⑵药品没有具体说明取用量时,一般按最少量取用;液体取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即可。⑶用剩的药品要做到“三不一要”:不放回原瓶,不随意丢弃,不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容器。⑷固体药品的取用:a、 块状固体用镊子夹取。b、 粉末状固体或细晶体用药匙取,必须时可用纸槽送入。c、 操作:取块状固体药品时,应把试管横放,将块状固体药品放到试管口部,再把试管慢慢地竖立,使药品缓缓地滑落到试管底部(一横二放三慢立,防止打破试管底);取粉末药品时,应先使试管倾斜,用药匙或纸槽将粉末状药品送到试管底部,再把试管竖起,使药品全部落到试管底。⑸少量液体药品的取用:取下瓶塞,倒放桌上,试剂瓶的标签向手心(防止药液流下腐蚀标签),倒完后盖紧瓶塞,将试剂瓶放回原处。⑹定量药品的取用:量筒放平,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的体积数(若仰视会使读数偏小,实际体积偏大;俯视会使读数偏大,实际体积偏小);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用滴管,注意胶头在上,滴管不要接触反应容器内壁,不要放在实验台上,以免玷污滴管。⑺固体药品称量:使用托盘天平,一般能精确到0.1g。左物右码。干燥的药品放在洁净的纸上称量,易潮解的和有腐蚀性的药品放在小烧杯等玻璃器皿里称量(例如氢氧化钠)。3、 物质的加热⑴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检查灯芯的高度是否合适;检查酒精量是否为酒精灯容积的1/4~2/3(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不能给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点燃酒精灯用火柴,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熄灭酒精灯时,必须用灯冒盖灭,不能用嘴吹灭(防止发生火灾)。⑵加热仪器:可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可间接加热的仪器:烧杯、烧瓶、锥形瓶(给物质加热时需垫上石棉网);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集气瓶、水槽等。⑶加热操作:a. 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外焰温度最高)。b. 加热固体物质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先预热试管,再把酒精灯固定在放固体物质的部位,用外焰加热。c. 加热液体物质时,试管应向上倾斜约45度,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先使液体均匀受热,再使外焰对准液体的中下部加热。为了避免伤人,管口不对着自己和他人。d. 玻璃容器加热时注意:外壁不要有水,不要接触灯芯,不要远离外焰,过热的容器不要立即用冷水冲洗或直接放在试验台上。4、 装置气密性的检查(凡是制备气体都要先检查气密性):先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再用手紧贴容器外壁,再稍停片刻,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掌,导管口部有水柱上升,再稍停片刻,水柱不回落,则说明装置不漏气。5、 连接仪器装置:将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连接玻璃管和橡皮管;左手拿胶塞或胶管,右手拿玻璃管轻轻转动,玻璃管口须先用水润湿。在容器口塞橡皮塞的方法:左手拿容器,右手拿胶塞轻轻转动。6、 玻璃仪器的洗涤干净的标准:玻璃仪器内壁上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