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市人民检察院 于建锋检察委员会是人民检察院检察业务工作的核心决策机构,在检察长领导下讨论决定重大疑难案件和重大工作事项。为了充分发挥检察委员会“抓大事、议难案”作用,笔者以商洛市两级院为例,对检察委员会的人员组成、规范性建设等情况等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检察委员会规范化建设的对策建议。一、我市两级院检委会工作基本情况(一)检委会研究决定事项情况。2019年,全市两级院共召开检委会176次,研究讨论议题251件,其中审议案件208件,同比下降34.6%;审议事项43件,同比上升30.2%;两级院还专题组织检委会学习46次。市院2019年召开检委会12次,审议议题23个,其中审议案件18件,审议事项5件,检委会学习2次。(二)检委会人员机构情况。目前,全市两级院共有检委会委员65 人,其中商州11人,洛南7人,山阳8人,丹凤7人,商南9人,镇安7人,柞水6人,市院10人。全市65名检委会委员中,其中检察长(含副检察长)33人,专职委员5人,检察官16人,司法行政人员11人。市院有检委会委员10名,其中院领导7人,专职委员2人,中层正职1人。大部分县区院符合检委会委员人数为单数的规定。检委会均没有设置专门的办事机构,检委会日常工作由综合业务部或第三检察部工作人员负责。(三)检委会规范化建设情况。一是议题内容规范。两级院严格按照检委会议题范围,划分检委会与党组会、院务会、检察长办公会的职责范围。议题报告材料基本规范,内容重点突出,用语规范,论证充分。检委会上会议题范围均符合规定。二是会议决策规范。检委会会议次数达到基本规定,审议程序规范,遵照执行议事制度,检委会会议由检察长或受委托的副检察长主持,遵守检委会委员发表意见顺序,严格落实“两个过半数”原则。对于检察长不同意多数委员意见的,能够按照规定,做好请示工作。三是流程操作规范。议题提请、议题审核、会议决定及执行督办等工作,按照程序全部进入统一业务应用系统,审阅、签名符合系统流程操作规范。并按照规定,做好年度检察委员会工作情况汇报。二、检委会规范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一)检委会议事决策功能单一,“抓大事、议难案”作用发挥不够充分。讨论案件多,审议事项少。2019年全市两级院共研究决定各类议题251件,其中研究案件208件,占82.7%;研究事项43件,占17.3%。讨论案件范围不确定。对于案件是否属于重大、疑难案件,哪些应当上会,哪些可以上会,哪些没有必要上会,没有明确统一的标准,实践中以不批准逮捕、不起诉案件提请检委会讨论居多。检委会召开时间存在不确定性,没有按照规定三天前提交检委办审查,个别案件是临时决定,当天研究,影响检委会委员对案件的讨论决定。(二)有的院检委会委员人数不符合规定,部分委员没有检察官资格。司法体制改革和监察体制改革后,原反贪局、反渎局检委会委员转隶至监察委,加之退休等原因,部分院现有委员人数为双数,导致委员人数不符合单数的规定。有的检委会委员不是检察官,有的县院没有按照规定配置检委会专职委员,大部分检委会办事机构没有配备检察官,全市两级院的检委办负责人均不是检委会委员。(三)检委会没有设置专门的办事机构,检委办审查职能流于形式。各县区院检委会工作由案件管理部门或者其他部门工作人员兼任,系统流程的操作、上会内容的审查、会前准备、会议安排、会议记录、督办落实等工作,由兼职人员来完成。兼职人员有的承担案管日常工作、统计分析和质量评查等业务工作,有的承担办公室、检察技术等工作,有的还身兼数职,对提请议题审查不够严格细致,多注重程序性审查,很少进行实体性审查。(四)检委会提请议题发送不及时,检委会决议反馈不主动。业务部门在会前未及时将汇报提纲等材料通过统一业务应用系统上传发送,检委会记录人员未能及时掌握议题材料相关要求,会后在检委办工作人员督促下移送相关文书,造成会议系统流程时间前后出现矛盾。会议决定事项通知书作出后,承办人未将决议执行情况及时反馈给检委会办事机构,系统结束流程滞后,工作存在被动性。(五)议题报告材料不够规范,承办人员汇报重点不够突出。一是审查报告格式不规范。部分审查报告重点不突出,对案件一些重要细节、关键证据、案件起因、主观故意等内容叙述过于简单,可能影响案件定性判断;部分审查报告仅罗列证据,缺乏对证据证明事项的阐述,论证不够充分;部分审查报告用语不规范,存在遗漏法条等情形。有的审查报告没有检察官联席会议讨论情况的说明,没有办案风险评估内容。二是事项类议题没有起草情况说明。大多数事项起草、论证情况均由承办人口头汇报,没有起草说明材料。三是部分承办人在汇报案件的过程中,存在条理不够清晰,内容过于冗长,重点不够突出的问题。四是会议纪要报备不及时。有的县区院制作的检委会会议纪要报备不及时,个别县院未按规定向市院检委会办事机构报送备案审查。三、检委会规范化建设的对策建议(一)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委员素能。一是选优配强检委会委员。按照专业化职业化年轻化要求,选择政治素质好、检察工作经验丰富、专业水平高、年富力强的检察官担任检委会委员,进一步优化委员年龄、专业结构。严格按照规定配备委员,委员数应当为单数,委员出现缺额时,按照委员选任程序及时补充,畅通委员进出渠道,切实提升检委会议事决策的专业化水平。二是注重发挥专职委员作用。严格按照规定,选好配好用好专职委员,专职委员不足或尚未配备的,应尽快选好配齐,充分发挥专职委员对检委会议题的研究、审查和把关作用。三是规范检委会办事机构设置。认真研究探讨检委会办事机构的职责设定、工作规则和程序等问题,进一步明确办事机构的设置,配备专职工作人员或指定专人负责检委会工作,不断提高办事机构服务能力。(二)明确议题标准,规范审查督办。一是明确议题标准,规范论题报告。提请部门和提请人对拟提请检委会审议的议题,应在提请前认真研究,提出明确处理意见,研究不深入、处理意见模棱两可的议题,不能提请检委会审议。二是确保专人专职,做好会前审查。在启动检委会讨论事项的程序方面,检委办工作对提交检委会讨论的事项认真审查,不属于检委会研究的事项不能提交,不能启动检委会议事程序。进一步强化检委办在会前对提交讨论材料的审查。承办部门在检委会举行五日前及时将议题提交检委会办公室,检委会办公室一般应在会议举行三日以前,将审议议题、举行会议的时间和地点通知检察委员会委员,并分送会议相关材料。对承办部门提交的议题材料加大程序性审查力度,并根据议题的具体类型审查是否符合上会条件、议题报告的文字、格式、内容等是否符合规范。对于不符合上会条件的及时向检察长予以反馈,对议题材料不齐全或不符合规范的及时向承办部门提出修改补充意见并督促其改进。三是实行一案一督办,及时高效执行。进一步加大检委会决议执行反馈的督办力度,通过定期抽查、评比、通报等形式加强对决议执行情况的督办,并在年中、年末汇总分析后,形成督办报告向检委会予以反馈,使检委会决定事项执行反馈工作从被动接受,逐步向自觉化、主动化、标准化转变,确保检委会决定决议及时、高效执行,切实维护检委会的权威。(三)厘清法律责任,规范决策程序。一是汇报突出重点,做到详略得当。案件承办人员汇报案件时应当说明请求检委会解决的具体问题,汇报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准确提炼需要提请讨论的问题以及争议的焦点、各方意见,对会前讨论情况,协商及征求意见的情况也要详细汇报。检察官或检察官办案组对承办案件所认定的事实和证据及其提出的意见负责。二是严格议事规则,确保“双过半”。检委会会议发言要按照专职委员、未担任院领导的委员、担任院领导的委员、会议主持人的顺序进行。参加会议的委员应当对审议的议题发表明确的意见,表决时实行主持人末位表态制。严格执行双过关原则,实行民主集中制,遵循少数服从多数,做到必须有检委会全体组成人员过半数才能召开会议,必须有检委会全体组成人员过半数同意才能作出决定。三是落实司法责任制,依法科学决策。检委会对决定事项负责,承担法律责任。检委会对检察官或检察官办案组的决定改变或部分改变的,检察官对改变的部分不承担责任。但由于检察官向检委会汇报案件时,故意隐瞒、歪曲事实、遗漏重要事实、证据或情节,导致检委会作出错误决定的,由检察官承担责任。检委会委员根据错误决定形成的具体原因和主观过错情况,承担部分责任或不承担责任。同时,探索建立完善检委会委员履职、错案倒查制度和考评机制,夯实委员职责,提高决策质量。责编:陕西法制网 李朋总编辑:姚启明
现代科学成就带来了人类先进的文明,人可以在月球上漫步,也可以潜入海洋深处,可以探测到上百亿光年以外的天区,也可以对组成世界的各种微观粒子进行研究,现代科学似乎得心应手、一帆风顺,但面对气功、经络、飞碟等诸多现象,现代科学却显得束手无策,有时甚至让人觉得在有意回避。对气功、经络和一些神秘体验等的认识,国内外都有一定的历史,爱因斯坦曾说过一句话,大体的意思是这样的,对特异功能的研究,与其说离生理学近,不如说离量子力学更近些。显然爱因斯坦认为,特异功能是和量子力学存在联系的。国内也曾有人试图从物理学角度对气功现象进行解释,但都未能得到满意的结果,为什么呢?看来问题出在人上,需要有人能真正把二者联系起来,这样的人至少必须有下面几个条件。一、要有兴趣凡事先要有兴趣才有可能成功,这是原动力。要发自内心的,对气功(包括异能、飞碟等,后同)及气功研究有兴趣,才能自觉地投入精力,才能留意和收集有关资料。气功研究不能只局限于某门某派,甚至不能只局限于气功,必须从大角度,大范围来看问题,一切与气功有关或相类似的现象都可能对气功研究有帮助,或者,我们根本不应把气功放在特殊位置,而应平等地看待一切问题,这样有助于我们放开思想,开阔视野。研究气功不可能一帆风顺,必然要面临困难。单从气功的研究上就会遇到各种科学难题,否则,气功早就不需再研究了,再加上非科学的各方面的困难都有可能出现,如果只是因为心血来潮或者其他原因来研究气功,而不是来自自身的动力,就很有可能在这些困难面前退缩、放弃。懂得气功又有知识基础的人可能有很多,但能真正投入的人就不一定能有很多。二、要能独立要独立,首先是在思想上独立。众多的气功现象明显地不能直接用现代科学理论解释,对气功的研究不能太过依赖于现在所认识的科学。进口机器虽然是先进的,但它肯定是根据现代科学理论制造出来的,我们可以通过现代科学理论了解它,但气功是以整个大自然的规律为根据,已超出了现有的科学理论认识,研究气功就需要有创造性,而这首先必须在思想上独立起来。要在思想上彻底独立是和工作上的独立紧密联系的。从经验上看,一些重要的理论是在思想还未固化,通过个人努力产生出来的同时,这项非经典学科的创造性工作,在实践上,在研究上有些方法并不一定能为大家所立即理解,可能会影响到研究的顺利进行,因此,在工作上独立起来也是非常必要的。三、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强大的的创造性洞察力和创造性是一个优秀科学家必不可少的。科学的发展经常是对一些人们习以为常的角落的重新发现,敏锐的洞察力能使人在繁杂的各种资料、数据中发现可能具有重要意义的部分,但这种洞察力并非单靠直觉,对研究对象的熟悉,和一种破解奥秘的欲望都是洞察力的基础。我们通过工作上的努力和锻炼可以一定程度地提高洞察力,但只有洞察力仍是不够,还要能在思想独立的基础上,大胆想象,仔细分析,才能有创造性,科学的发展总是离不开创造性的工作,有创造性才能不为旧观念所束缚,他才能有发展,而气功研究涉及面是很广的,不只局限于某一领域,要考虑和利用各方面的因素,这就要有更大的创造性。四、重实践重古道实践检验真理,一切实践和实践的客观总结都应该得到承认。如果没有一个对自然的完善认识,便以物质、精神或其他各种名义过早地否定一些目前仍无法解释的现象或对这些现象的尝试解释,都是不足取的。“科学的进步不能老是建立在用已知的理论对一些现象的解释上”,牛顿力学通过无数次的实践证实了它的正确性,但在人类创立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时,又必须暂时把它放置一边,进行着与之相违背的突破性思维,等到这些理论成熟后,再回头看看,又发现其实它们并没有矛盾,在各自的适用范围内都是正确的。已知的理论在进行创造性研究时,有时只能起着辅助的作用,而实践却是一切理论的基础,是最真实的。只有在尊重实践的客观事实上,气功研究才能有正确的方向。实践是研究的基础,但有些实践需要很长的时间,而且有些实践由于各种原因,难以通过实验的方法获得,这就需要我们参考古人的记录,古人的成果,利用古人的实践经验和总结为我们的研究服务,也就是要重古道。当然,由于古人的局限和在长时间流传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失误,我们对待古代的资料要有选择地吸收,要运用我们敏锐的洞察力去发现,哪部分是有用的,哪部分可能是在流传过程中的失误。五、要走现代科学道路虽然说气功有能力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但在研究方面,现代科学在各领城都取得巨大的成功,有很好的基础,气功研究没有必要另起炉灶。气功理论的最根本方面一一哲学(自然哲学,后同)以及包含在各种宗教里面的哲学,都以自己的方式讨论了宇宙包括物质的创生和结构,这些在物理学相应的具体学科是统一场论、量子力学和宇宙学,或者,最终它们能归结于大统一理论。统一场论在包括爱因斯坦在内的许多著名科学家花费大量时间进行研究仍未能最后完成,可见工作的艰巨,因此有必要在哲学上对大统一理论先有个正确的认识。哲学与物理学是有密切联系的,物理学的每次革命都与哲学认识的进步相关联,特别是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创立更是显示出哲学对物理学理论的重要性,我们甚至可以说物理学是哲学的数学形式。在哲学上先有个大统一理论的正确模式就已成功了一半,事实上,我们在现有知识基础上,通过多年的反复思考,多次的创造性思维,以及或可称之为理想实验的模拟想象,便可以得到可能较接近这个大统一理论的宇宙模式。这一理论模式能够定性地解释一些气功现象,在它里面,空间、时间、太阳、黑洞、宇宙的生成和结构以及更多的方面都在现代科学特别是物理学的认识上更加深入、更加进步,并且许多地方,在一些条件下过渡到或接近于现代的科学认识。如果这个理论模式通过必要的实践证验,并因此进行更深层的思考,不断精进,最后把这个最完善了的宇宙的哲学模式定量在数学形式上,大统一理论才算最后完成,才能对人类做出贡献。大统一理论的完成将实现它最初被提出时的愿望,它将包含现有的一切物理学的基础理论,并能够解释这一切物理现象,并且,所有的气功哲学和各种宗教里面的哲学的有用部分,都要在这个大统一理论里得到证明,以原本形式存在的哲学和宗教将失去它继续存在的意义,因为我们有了更为精确,更为人人所普遍接受,并能解释以前可能知道但又无法解释的那些现象的物理学知识。众多的气功现象,甚至人的疾病与衰老等问题都将伴随大统一理论的完成而迎刃而解。在它给人类带来常规的革命(如电给人类带来的革命)的同时,还有一个重要的地方,由于人的本质结构的原因,我们可以利用大统一理论的知识,通过一定的物理手段,使人自身发生变化而更加接近于本质世界。象古人说的炼金丹(指外丹)便是一种很好的尝试,大胆的创举。由于掌握了自然规律,人们不必象古人那样,花几十年的苦修,又不一定能达到他们理想的目标。利用一定的物理手段,帮助人们达到或接近于那种儒释道追求的理想境界。这也是研究气功的重要目的之一。六、要有经济基础现代社会以经济为基础,没有一定的经济条件,就连专心练好功都成问题。传说中古代的张三丰为什么能成功,就是因为他不仅遇到了明师,还遇到了仗义疏财的沈万三。古人练功尚讲“法、财、侣、地”,今人不仅要为自己练好功,更要研究它,让它为全人类服务,又怎能没有经济基础呢?大统一理论里面有大的“财富”,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但人们有时却习惯于在眼前的有限的利益上计较,其实,如果人们能齐心协力,在科学上努力,并不难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而大统一理论所能带来的又岂止是“富裕”,人本身也要发生变化,当然,要所有的人在短时间内都发生这样的变化是不可能的,有德的人,对气功研究对人类做出贡献的人将成为气功事业的栋梁之材。七、有德气功研究是要为全人类服务的,研究人员更需要有德,他不能为得私利或其他原因而让气功研究的成果被不妥当地应用,他必须保证其成果安全地应用在为全人类服务上。而同时,由于德的本质,在研究气功时,遇到什么难题,由于有德,对问题较少有偏见,较能平等地对待各方面的因素,就更可能在问题上有顿悟,对问题的解决能起较大的帮助。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现代,每位气功高功夫者都讲究德,这并不是偶然的,德就是从各方面符合宇宙的大规律、总方向。具体上讲,我们说善、慈悲,西方人说爱,如果我们不存偏见,而去体会它们所描述的精神状态,以及看它们各自的奉行者的行动,很容易发现,其实它们所要表达的是相同的,是精神上完美的符合宇宙本质的状态,是德的一种表现。气功到达一定阶段后需要靠德来长功夫,这并不是由于其它原因,而是一个人善、慈悲、爱,在他内部便确确实实发生了变化,如果更客观地讲,可以说是一种物理作用,虽然这种作用他自身并不一定立即感觉到,但它确确实实存在,并起着它独自的功效。从通俗的气功上理解,一个人有德,便能很自然地服从,或者说融合于宇宙的大规律,就能得到很多的信息,这不论是对练功或者对气功研究都是很有益的。综上所述,气功研究需要特殊的人才,特殊的条件,但有志者绝不会因此而受束缚,只有放下包袱,努力进取,一切不利的因素随时都会改变。人类的未来是美好的,人类的未来将是和平、公正、健康、幸福的。(杜宇)(图文无关,图片来自网络)
大学毕业,想考研却没资格?这些考生都不符合2020研究生报考条件!2019年考研已经落下帷幕,现在备考的同学都是2020考研的同学,即使有超过200万人成了考研炮灰,大部分的同学也丝毫不减将要考研的决心。但是,在备考之前,小水不建议考生盲目的去报考985院校,在没有弄清楚报名要求之前,也许你压根就不符合报考条件!别着急备战考研,也许你根本就不符合2020年研究生报考条件!很多跟风考研的同学在选择目标院校和专业之后,复习了大半年,到临考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压根就不符合报考条件。这样的话当初的付出很容易白费,而且再换学校来不及,来年再考又会疲累,所以在决定报考研究生之前,你要弄清楚你是否符合报考该校研究生的条件!今年有小伙伴询问小水关于研究生报考的问题,她自己是大专毕业生,即将走入社会,但是在找工作的时候屡次碰壁就萌生了全职考研的想法。她打算今年毕业后不再工作,预备参加2020年的研究生考试,但是她不知道的是,她没资格参加!大专生想要考研的话,在应届毕业的当年是无法报考的,她如果想考研的话,只能在毕业一年后参加研究生的考试。也就是说,她今年毕业,只能参加2021年的研究生考试。而且考研的时候是以同等学力的身份进行考试,在考研复试的时候大不部分的学校还要加试两门,不合格者不予录取。鉴于她的这种情况,在家里不工作备考两年考研,显然是不现实的问题。在得知这种情况之后,她打算先了解和掌握考研的各种信息,了解一下目标院校专业的要求,打算在工作一年之后再考,这样的话也不会没有考研的资格。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同学不符合2020考研的报考条件,小水就简单的和大家说一下,如果有以下情况的考生,在考研备考的时候一定要先审查自己的资格到底达不达标!01、大专应届毕业生这种考生就是刚才小水提到的,想要考研的话必须要满足毕业两年或以上才可以报考,且是以同等学力的身份。但是在今年却是无法报考的,也就是2020考研没有资格。02、没拿到学位证的全日制肄业生考生在读大学的时候,因为挂科或者重修等情况而拿不到学位证的话,毕业的当年也没法报考研究生。此时,肄业生和大专毕业生类似,没有资格参加2020研究生考试。如果延迟一年毕业拿到学位证和毕业生的话,考生明年就可以报考研究生。如果只有毕业证而没有学位证的话,只能参加2021研究生考试。03、成人高校大专毕业生成人高校大专毕业生国家承认其学历的大专毕业生,但是在考研的时候和以上两种情况一样,唯一区别的是成人高校大专毕业生考研也是以同等学力身份进行报考。04、自考专科毕业生自考专科毕业生比较复杂,很多学校不收此类毕业生,不接受该毕业生报考研究生。想考研的同学需要在毕业后两年才有资格报考,而且也是以同等学力的身份报考的!以上所说的考生都是同等学力的身份报考研究生的,报考不同的学校要求也不同,部分学校还有英语方面的要求,如同济大学需要考生过英语四级,而上海大学也是一样,除此之外,上海大学不接受跨专业报考的考生。所以考生在报考研究生的时候,应该提前查询目标院校的招生简章和研究生专业目录的具体要求,达到条件才可以报考!如果你是大专毕业生,你会选择考研吗?有人说全日制研究生太难,还得去上学,不如非全日制研究生方便,对此你会如何选择呢?欢迎留言分享您的观点!
读研三年,对于很多的硕士研究生来说,和自己的硕士研究生导师处理好关系是最为重要的,而且也是最具有难度的,为此总是小心翼翼的,极度担心自己某些方面做得不是很好令导师很不高兴。所以,硕士研究生导师的一举一动总是会引起在读硕士研究生的思考,而在研一的时候硕士导师总是会问刚入学的研一新生的家庭条件,很多的研究生对此都不是很理解甚至觉得导师会不会因此而对自己有区别的对待。这其实是每年硕士研究生导师对于研一新生都会问的习惯性问题,几乎是所有的硕士研究生导师都在和自己所带学生第一次交谈时,除了会向其介绍研究生的日程学习和学术研究的特点,还必然会向学生咨询其家庭经济条件,这样一个问题看似是比较正常的小问题了,但是其中也还包含很多的深层意思。对此,很多的硕士研究生学姐也表示,这都是为了学生着想,并不是简单地问家庭条件。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很多的硕士研究生导师通过了解自己所带学生的家庭条件之后会给予针对性的建议和帮助,尤其是一些家庭条件不是很理想的学生,更多的硕士研究生导师会为其在读研期间找一份比较有稳定收入,还能够锻炼自己能力的一份兼职,这样能够缓解一下父母的经济压力,同时还尽可能的在学术研究以及外出活动的时候,更多带上这些学生,希望能够给予他们最大的帮助。而我就是那个家庭经济条件并不是很好的学生,我导师见我第一面的第一个问题便是家庭经济状况怎么样?以及有没有想兼职的想法?我如实的告诉我导师我父母都是农民,不是很富裕。这件事过了一个星期之后我导师便领着我到他同学的公司做一名实习生,每天的工作就是记录以及排版,工资每月800元,极大地节省了我的生活费开销,所以真的很感谢我的硕士导师。除此之外,之所以会有很多的硕士研究生导师咨询学生的家庭条件也是为了学生之后的发展,因为如果遇到的是一位希望自己所带的学生能够读博的硕导,那么其会一直致力于建议学生读博,但是读博的费用可是很昂贵的,而且一旦选择读博便意味着没有经济收入,没有能力去赡养父母,甚至父母还得继续给予资助,因此这也是很多硕导问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的一个原因。但更多的硕士导师希望能够帮助到家庭经济条件不是很好的学生,为研究生学习提供更好的外部环境。而这就告诉所有的硕士研究生一个道理,当你和硕导交流沟通时,其实没有必要过度的紧张,也没有必要对硕导的一举一动过分的解读,不要将硕士研究生导师想的多么的复杂,很多时候硕士导师的决定都是为了学生能够有更好的发展,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要压榨学生,因此放平自己的心态,以轻松、豁达的心态和自己的硕导进行正常的交流,这样才能够获得硕导的认可和喜爱。总之,和硕导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硕导问到家庭经济条件时,没有必要刻意隐瞒,实事求是的说出自己的家庭经济状况就可以了,硕士研究生导师不会因为你的家庭背景而采取有区别性的对待,这是完全不用担心的,因为这样的问题只能是帮助到每一个硕士研究生,而不是损害每一个硕士研究生的利。
很多人把新冠肺炎疫情当作一次“黑天鹅”事件,但这次事件绝对不是“黑天鹅”事件,而是比之更困难的事件。关于新冠疫情的决策,我称之为“深度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以确定性作为标准来划分,公共决策可以分为以下四种:一是在确定的条件下进行公共决策,是“已知的已知”。比如“灰犀牛”事件,其实就是在确定条件下进行决策。“灰犀牛”事件具有三个特征:一是能够提前预见事件的发生;二是事件发生的概率较大;三是事件一旦发生,就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二是在一般性的不确定条件下进行公共决策,是“已知的未知”,比如“黑天鹅”事件。“黑天鹅”事件有三个特征:一是事件的发生出人意料;二是事件发生的结果影响很大;三是事后可以解释和预测。通常而言,在一般性的不确定条件下进行公共决策,人们往往会采取经验主义的做法。三是在深度不确定性条件下进行公共决策,是“未知之未知”。也就是说,未知的因素,我们至今还不知道。这次疫情既不是“灰犀牛”,也不是“黑天鹅”,因为这次疫情到目前为止,依然存在解释不了的问题,具有深度不确定性。最近几年,国际上有学者对“深度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做了一些研究。这些研究的初步成果表明,最好的策略就是“摸着石头过河”。这需要四个条件:一要尽快收集、分析关键信息;二要迅速做出决策;三要动态评估决策的代价和收益;四要及时调整决策以减少代价、增加收益。如果要实现这样的决策,有赖于政治体制的四种能力,分别是及时的信息收集和分析能力,高效的组织动员能力,灵巧的监测评估能力和快速的调整转换能力。如果一个体制有这四项能力,应对起来会比较得心应手。四是完全不确定性条件下进行公共决策,是“不可知的未知”。此次疫情就是在深度不确定性条件下进行公共决策的,疫情一开始就面临三大不确定性:一是是否出现了大流行的疫情、是不是新病毒以及传染性有多高、死亡率有多高和致命性有多强等;二是封不封城;三是复工还是不复工。这次疫情给人类敲响了警钟。未来30年,“深度不确定性的情况”可能会频繁出现。比如,全球的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的稳定性程度具有不确定性。这是一个理论性的问题,值得公共政策研究者关注。【来源:河北新闻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农村寄宿制小学心理疏导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报告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枫香小学 胡纯艳2017年9月,课题组对学校寄宿生经过问卷调查,了解了寄宿生的心里状况,根据这些状况制定了课题研究计划,按照计划课题组采取了一系列的疏导措施,经过大家的努力,总结出了寄宿生的管理策略,促进了学校对寄宿生的管理。关键词:以爱为源 以疏代堵 家校共育 健康成长正文:一、课题提出的背景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将调查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列为一项重要工作并指出在有需要又有条件的地方可举办寄宿制学校。2005年初教育部发布的《2004 年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状况报告》显示2004 年全年我国撤减小学 3.17 万所。于是,我校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于2016年9月办起了寄宿制。2017年秋季学期,为调整优化学校布局,整合教学资源,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保障适龄儿童入学和享有优质的教育,教育主管部门将我镇四个教学点四至六年级学生整体平移到我们中心小学,于是我校成了寄宿制小学,而寄宿生的管理则成了学校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点工作。为了促进学校对寄宿生的管理工作,使寄宿生能健康成长,我们提出了课题的研究。二、课题研究的意义根据分析,寄宿生主要存在的问题有:1.不善交流,性格孤僻。有的学生不愿与其他同学交往,整天呆在教室或寝室,不与他人交谈,容易神经过敏,办事喜欢独来独往。2.缺乏安全感,情绪焦虑。如:怕被同学欺负,怕有病无人照顾,怕尿床,怕从床上掉下来,怕自己学习差、自理能力差被同学耻笑等。3.意志薄弱,经不起挫折,经不起批评,心理承受能力下降。4.自控力差,容易冲动。不少的孩子成为寄宿生后,有的孩子就表现出自我约束力差、易违反纪律等。有的甚至有厌学现象。很多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没有上进心,甚至上课不拿课本,不完成作业,经常迟到、早退、旷课,有的因此辍学。5.具有消极情绪小学生对于新鲜事物总是充满了好奇心,他们喜欢参与有趣的实践活动,希望探索未知的神奇世界。但是学习经验不足,生活阅历不甚丰富,因此遇到困难、复杂问题常常表现得十分迷茫,脱离家长和老师的引导,很容易产生严重的厌学情绪。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小学生们长期缺少家人的关心,抵触情绪与厌学心理就更明显,教师没对他们进行及时开导,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状态也越来越消极。学生选择住宿,是从个体生活变成了集体生活。有的学生无法尽快适应陌生环境,消极情绪便一直堆积在内心深处,沉默寡言、不爱学习、不合群成为了他们表达不满的唯一方式,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的教学难度,带来了更多的管理问题。6.行为出现偏差由于受到年龄和认知水平的限制及缺乏家长的教育,部分学生成为寄宿生后,学习成绩大滑坡。特别是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外出打工,和陪伴他们的爷爷奶奶代沟过大,没有共同语言。爸爸妈妈偶尔回家,也只是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的物质要求,而很少去和他们沟通,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在此情况下,部分学生就会表现出上课不专心听讲,情绪浮躁等现象,甚至出现偷窃的不良行为。7.性格古怪大多数农村寄宿制小学实行的都是封闭式管理,父母对学生缺乏关爱与沟通。紧张的学习生活、巨大的学习压力等易导致学生出现烦躁不安、喜怒无常或沉默寡言、孤僻等一系列不良心理反应。因此,本课题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1.有利于促进学校对寄宿生的管理;2.能帮助学生走出困境,健全学生人格,拥有积极向上的心态,使他们健康成长;3.能增进家校沟通;4.能培养学生的自理、自主和自强意识。为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基础;5.教师的关爱,可弥补学生的亲情缺失,健全他们的人格;6.可增强寄宿生的集体意识,团队意识、合作意识,与人和谐相处;7.为社会培养健康向上的新时代人才;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理由依据由于寄宿生年龄比较小都是来自偏远的农村,很多学生来到学校都不适应,学校生活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如知识面窄、经常不完成作业,个人卫生不好等。这些学生远离父母,对环境又不熟悉,整天沉侵在思念父母的情绪中,所以寄宿生管理成了学校一大难题,因此,对寄宿生进行心理疏导势在必行。2.实践依据从2017年9月份起,我校学生从830人增加到1300人,其中寄宿生从83名增加到220人,这些孩子中年龄最大的有13岁,最小的只有7岁,多数孩子是留守儿童,也有部分是单亲家庭的孩子,还有两个孤儿,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多数孩子成绩较差。因此,寄宿生的管理工作成了难点。四、课题研究的目标1.研究我校寄宿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不同年龄、不同类型的寄宿生进行科学的测查分析,掌握基本情况,进行现状比较,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2.对心里有障碍的寄宿生进行心理咨询与辅导,一方面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摆脱心理障碍;另一方面,积累个案为研究提供素材。3.探索我校开展寄宿生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积累切合我校实际的寄宿生教育管理经验。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本课题以枫香小学寄宿生为研究对象。针对寄宿生这一特殊群体,我们课题组对农村小学寄宿生进行了全面的情况分析,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各种疏导方法。六、课题研究方法在课题研究中,我们采用了以下方法:(一)理论指导法孩子的教育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农村学校的寄宿生也不例外,所以,在课题开始时,我组织实验老师学习了《教育学》,《心理学》,学习一些关于寄宿制学校关于寄宿生的文章,让大家在迷茫中找到一条条孩子发展的一般和特殊的规律。从研究的过程来看,这些理论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二)案例分析法如果只是对几个孩子进行研究的话,那研究的结果适用的就是那么几个类似的孩子,这样的研究在普及时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为了这样的研究可以指导更多的农村寄宿生孩子的教学,我们按年级,按性别、及平时的学习情况对孩子进行长期的跟踪,对孩子的发展情况进行记录,进行心理疏导之后行为的变化,然后把这些记录的案例集中在一起,总结孩子发展的规律。从案例分析中,我们走出了别人未走出的路。(三)案例对比法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但是却有很多相似的树叶,孩子的发展也是这样,在很多方面,可能很多孩子对某些事看法、态度等都是不一样的,但是,有的部分却是相同的,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运用案例进行对比,然后找到相似之处,别人对相似的点是怎么进行疏导的,对效果好的进行吸取,不好的进行抛弃。案例的对比就是取同弃异。(四)特殊情况处理法对于研究农村学校寄宿生的理论相对来说都比较少 ,如果当遇到普通学生的时候我们还可以有规可循的进行心理疏导,但是遇到特殊学生,很多规律可以说都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没有理论的借鉴,没有理论指导时,我们就得对特殊的学生进行观察,进行记录,进行再分析,然后用于实践,最后是对疏导过的孩子进行追踪,再形成此类孩子研究的新理论。(五)借鉴法很多成功的人,不是他们站得有多高,而是他们站在了巨人的肩上。在寄宿生的心理疏导方面,有很多的理论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我们可以把他们的理论用于我们的教学,让更多人的孩子在借鉴中受益。(六)沟通法1.新学期开始,大多数寄宿生怀着忐忑不安的心理来到陌生的学校,顾虑重重,忧心忡忡。所以,利用班队课,班主任对寄宿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并精心设计教学,确保教育有效进行。健康教育中,要向寄宿生介绍学校吃、住情况及基本要求,让他们尽快熟悉情况,熟悉学校环境。另外,还要对学生进行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等养成教育。2.开学初,及时召开寄宿生家长会,减少家长的担忧。孩子住校,最担忧的无疑是家长。总是怕孩子吃不好、住不好,担心这样那样。因此,开学第一周我们就要召开寄宿生家长会,向家长介绍学校的基本情况及寄宿生管理方法。排除家长的顾虑,让家长放心并配合学校管理好孩子。3.学校要加强寄宿生的养成教育,使寄宿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孩子们从小学校来到较大型学校,有很多坏习惯,需要转变。如:上下楼梯要靠右走,不说脏话、流话、不打架、不骂人、不乱扔垃圾等等,这就需要学校加强对寄宿生的管理,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4.强化班级管理,教育学生团结互助、关心他人、热爱集体。一个好的班级,能带领出一批好的学生。好的班级管理,能促进学校的管理。当学生来到陌生的班级,需要老师和同学的关心和帮助。不然,这个孩子就很难融入这个集体。例如,我校曾有一个偏远的孩子来到四(1)班,刚开始被同学欺负,同学们都远离他,甚至有几天他还不愿来学校。后来,班主任了解情况之后,对同学们进行了思想教育,说服教育。此后,这位同学慢慢得到了同学们的关心,老师的帮助,学习上也有了信心,真正成为了他们中的一员。(七)“节日”关注法以“节日”为契机,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寄宿生的兴趣、爱好,让他们多方面发展,树立自强、自立的良好心态。寄宿生每天都在学校,除了上课、就餐、就是学习,生活比较枯燥。如能开展一些有益的课外活动,他们的思想就会活跃起来。寄宿生练的时间比较多,显然就会比其他同学占有优势。例如:我校推行了一套校园武术操,让同学们回去练,最先学会的就是寄宿生,所以各班的领操员基本上都是寄宿生;我校2018年春季学期从保陇教学点平移到我校的2名寄宿生,因为他们比较爱好篮球,被选拔到贵州省铜仁市参加了“姚基金”篮球赛,为他们个性发展提供了平台,树立了他们学习和生活的自信心;我校在冬季运动会中,得奖的很多同学都是寄宿生。另外,我们还根据重大节气开展一些爱国主义教育活动:1.清明节,组织寄宿生到革命烈士陵园开展扫墓活动,对寄宿生进行追忆先烈、不忘国耻、珍惜美好生活的爱国主义教育;2.植树节,组织寄宿生种树、给小树浇水等植树活动,并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的爱国主义教育;3.端午节,课题组准备了粽叶、糯米,带动所有的班级号召家长到学校与孩子一起包粽子、品粽子,为学生讲中秋节的由来,让孩子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4.六一国际儿童节:组织寄宿生排练节目,高唱红歌、诵读经典诗文等,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使他们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5.教师节,号召寄宿生为老师写祝福语、帮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使学生懂得感恩、懂得回报;6.国庆节,组织寄宿生通过网上寄语、献花,唱国歌等活动形式,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妈妈的高尚情操;7.中秋节,课题组成员带动教师们陪寄宿生一起品月饼、听老师讲故事,从而了解祖国传文化;8.重阳节,我们带寄宿生到当地敬老院,为老人打扫庭院、叠被子、揉肩捶背等,让寄宿生用实际行动去尊敬老人,孝敬老人;(八) 家校共育法1.定期家访,随时掌握寄宿生的生活情况和心理状况。由于寄宿生的家都比较远,家长监管较差,进行家访是有必要的。有的孩子在学校被同学欺侮了不敢说,晚上饿了不知怎么办,通过家访我们会发现很多细节没有处理好,寄宿生的需要是很多很细的,需要我们班主任更多关心,安慰和帮助,只有多与家长和孩子沟通,才能让学生在学校健康地成长。2.创设和谐的寄宿生活氛围,让孩子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寄宿生莫非就是教室、寝室、餐厅、操场等活动场所,这些都是极其有限的,要让寄宿生在学校有家的感觉,我们必须要注重校园文化的布置。每学期,我校德育处都要对教室、寝室、校园环境等进行全新的布置,营造美好和谐氛围,让学生在学校就像在家一样的温暖。此外,我校还成立了寄宿生自愿服务队。每天放学后,我校自愿者教师会轮流为寄宿生辅导作业,和他们交流或一起打篮球等。让寄宿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随时和他们在一起,不再孤单、无助。3学校开展专题讲座,加强寄宿生的个别指导。农村的孩子,父母往往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这就需要学校针对不同的情况开展不同的专题讲座,如疾病、疾控、青春期等专题讲座。针对特殊的孩子,实验教师利用了心理咨询室和他们交流、谈心、并通过画画、沙盘疗法等对孩子进行个别辅导,为学生提供倾诉的平台,教给他们缓解压力的方法。4.做好后勤保障,为寄宿服务工作。后勤保障是推进学校工作的有力保障。更是寄宿生管理工作的支撑点。寄宿生生活涉及诸多方面,如:衣、食、住、行等。谈到住宿,首先要考虑的是吃和住, 所谓“吃”就是一日三餐,既要合理搭配,又要保证营养;而“住”就是一个问题,既要有舒适又要安心。为此,我校开展了“文明寝室”的评比。使孩子们在布置寝室、爱护卫生、文明交往等方面得到了培养。七、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宣传发动、准备阶段(2017.8-2017.10.):1.成立课题组为了使课题研究顺利进行,结合课题要求,我邀请了学校负责寄宿生管理的老师、学校负责安全管理的副校长、和有经验的班主任参加本课题,而我在学校又是负责德育工作管理的,这为课题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有利条件。2.人员分工针对我校寄宿生的特点,我们课题组制定了研究方案、对课题组成员进行了分工:课题负责人:胡纯艳,小学一级教师,枫香小学德育主任,负责课题的主持、资料收集整理等工作。参与教师有:袁建:枫香小学总务主任兼寄宿生的管理,负责提供课题的后勤保障工作;敖沛江:小学一级教师,枫香小学安全副校长,负责安全、卫生安排工作;潘克健:小学一级教师,枫香镇中心学校教学业务管理员,负责课题的策划、拍照、业务指导等工作;程绍英:小学一级教师,枫香小学语文教研组长,负责会议记录、签到签退工作;沈秀琼:小学一级教师,枫香小学教务主任,负责课题的研究,寄宿生心理辅导工作;徐健:小学二级教师,枫香小学音乐专业教师,负责活动的组织、开展、宣传等工作;敖登文:小学一级教师,枫香小学英语教研组长,班主任兼语文任课教师,负责资料整理、寄宿生辅导等工作;3.确定课题研究对象、调查枫香小学寄宿生心理健康情况课题组成立后,我们马上召开了课题组会议,宣布了课题组成员名单,经过大家商量,确定了课题研究对象为枫香小学寄宿生,然后开始部署,对寄宿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寄宿生的心理状况,并针对寄宿生存在的问题,商量了心理疏导对策为实施阶段打下基础。4.制定课题研究计划面对寄宿生自卑、内向、古怪、极端、脆弱、消极等诸多问题,我们制定了详细的课题研究计划。交流学习、实施阶段( 2017.11-2019.6):1.对寄宿生心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2.针对对寄宿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开展各种疏导活动。3.做好特殊寄宿生的个别辅导,并做好记录。4.围绕课题研究的内容,积极撰写论文,投稿。5.每月召开一次会议,课题组成员进行交流学习,总结经验。6.收集好各种活动图片。7.实验教师结合寄宿生的情况,每人至少设计一份以上的心理疏导教案。收集整理、总结阶段( 2019.7-2019.8):全面总结实施情况,请教育部门专家指导、验收。1.收集、整理资料,做好论文集、图片集、心理疏导教案集等;2.总结提炼《农村小学寄宿生心理疏导的策略》;3.撰写研究报告;4.2019年3月,课题组邀请了课题专家——播州区教育局王友权老师到我校指导课题;5.召开全校教师会,将《农村寄宿制小学心理疏导的策略研究》成果与大家交流,并将研究成果向社会推广;八、课题研究成果在实施研究的过程中,全体课题组成员不断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努力为自己“充电”,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在研究中与学生共同进步,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课题组成员共发表了9篇论文,分别获得了省级、市级、区级以上的奖项;部分学生参加了区级以上的竞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具体如下:实践成果:(一)实验教师的主要奖项及论文发表1.胡纯艳老师2017年论文《农村小学寄宿生心理健康辅导初探》荣获贵州省教科院、贵州省教育学会教学设计二等奖;在贵州省第一届(2018)中小学“微课”应用竞赛活动中,微课荣获二等奖;2019年5月在科学实验操作比赛中,获区级二等奖;在小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中,指导学生设计的桥梁获区级二等奖;论文《浅谈农村寄宿制小学的心理疏导策略》 于2018年10月发表在《教育现代化》杂志; 《浅谈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于2019年2月发表在《新教育时代》第7期;2.袁健老师2017年5月在全区小学第三届“班班通”教学应用优质课比赛,荣获区级二等奖。2017年5月贵州省中小学教育教学科研论文、教学设计评选活动,荣获区级二等奖。2017年11月教育部举行的“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优质课)活动区级评比中,荣获二等奖。2018年6月在播州区小学段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中荣获信息技术学科比赛二等奖。2018年7月在2018年贵州省中小学教育教学科研论文、教学设计评选活动中,撰写的文章(标题:《初设Word》教学设计》荣获区级二等奖。论文《浅析寄宿制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其引导策略》在教研周刊上发表;3.敖沛江老师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教育学》《心理学》《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通过阅读图书,网上查询等多种途径,查阅相关资料,为研究活动提供理论依据、参考经验。 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统计我校学生的学习、生活、品德等各方面的行为习惯,进行分析,形成共识,找出规律,并且与城镇小学生各方面进行比对。为以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心理训练等提供依据,为全面提高农村小学生心理素质,塑造良好的心理品质奠定基础。 4.潘克健老师2017年9月被评为枫香镇系统优秀班主任;2018年撰写的论文“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结合“获得省级二等奖;2018年9月被评为枫香镇教育系统优秀教育工作者;5.沈秀琼老师:论文“农村留守小学生厌学心理现状及矫正策略分析”在《南北桥》期刊发表,并在教育论文成果大赛评比中获全国一等奖。6.徐健老师在课题研究期间,凭着强烈的事业心和严谨的教学态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深受学生、家长、同事、领导的赞许。2017、2018、年年度考核被确定为“优秀”等次;2017年荣获镇级“优秀班主任”称号、2018年荣获区级“优秀教师”称号;2017年在“一优一师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荣获区级二等奖;2018年指导学生在“改革开放四十年”征文活动中荣获区级二等奖。2018年撰写的论文《论提高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兴趣的策略》获区级一等奖并在2018年4月第15期《教育现代化》中发表;2019年撰写的论文《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探究》在《新教育时代》上发表;2019年5月,在学生才艺展演活动中,指导的节目《打渔欢歌》获区级一等奖;7.程绍英老师2017、2018、年年度考核被确定为“优秀”等次;在教研教改中,2017年撰写的论文《如何有效的把信息技术运用到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别荣获区级二等奖、省级三等奖;2018年指导学生在“汉字听写大赛”荣获西片区二等奖,指导学生在“改革开放四十年”征文活动中荣获区级二等奖。在教师结对帮扶专业成长中,帮扶的教师工作成绩突出。2018年撰写的论文《论提高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兴趣的策略》获区级一等奖并在2018年4月第15期《教育现代化》中发表;2019年撰写的论文《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探究》在《新教育时代》上发表;2018年指导学生在“汉字听写大赛”荣获西片区二等奖,指导学生在“改革开放四十年”征文活动中荣获区级二等奖。在教师结对帮扶专业成长中,所帮扶的教师工作突出。8.敖登文老师课件制作《农村寄宿制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在遵义市播州区关于2018年心理健康教育课件评选中获得一等奖。论文《农村寄宿制小学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探讨》于2018年12月发表在《新教育时代》第48期上。(二)学生获奖通过课题组的辅导,很多寄宿生参加了近两年的学生才艺展演,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学习方面、科技制作方面、兴趣爱好方面等都得到了提高:(1)合唱比赛获区级一等奖;(2)器乐比赛获区级一等奖;(3)在2019年科技比赛中,寄宿生蔡鑫燕在“天翔”木质模型飞机项目中获区级一等奖;付进宇在涂装木屋模型中获区级一等奖;(4)在2019年汉字听写大赛中,有4名寄宿生获区级一等奖;(5)在2019年书法、绘画比赛中,有2名寄宿生获区级二等奖;校级活动是本着人人参与的原则,寄宿生在学校书法、绘画、文艺展演等活动中分别获得一、二等奖。(三)培训提高方面在课题研究的这两年,课题组成员积极参加了各级各类的培训学习,提高了自身的教学业务水平和寄宿生的管理水平:2017年11月参加了播州区心理咨询师培训;2018年4月参加了区教育局组织的“遵义市播州区新时代背景下的班级管理”培训;2018年7月,参加遵义市留守儿童心理关爱能力提升培训;2018年12月参加了国培计划——贵州省乡村学校寄宿制骨干班主任访省内名校项目培训,获得优秀学员;通过这些培训学习,提高了老师们的思想认识、班级管理水平、特别是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有所提高。理论成果:1. 确立了“以爱为源,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紧紧围绕“爱、严、细、实”的管理思想,建立健全寄宿生管理体制和各项管理制度,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2.主动干预,以疏代堵的方法体系对心理有问题的寄宿生,教师提前介入,了解心理动态,发现问题,及时疏导,使问题控制在萌芽状态。3.心理韧性的预测,提升学生的幸福感对寄宿生进行心理韧性度预测,使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掌握在可控范围内,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学会做一个有幸福感的人。4.形成了家校共育的教育模式通过与学生、教师、家长的沟通,我们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和个性特点不断调整教学思路,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方法,并通过家长培训会,形成了家校共育的模式。5.掌握了农村小学寄宿生的心理疏导方法理论指导法、案列分析法、案列对比法、特殊情况处理法、借鉴法、沟通法、节日关注法等。6.完成了教师角色的转变以往教师们都认为,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教好书,完成教育工作,但是通过该课题的研究,教师们转变了角色,认识到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九、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设想经过两年的课题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是还是存在一些问题:1.由于心理障碍是长期的生活环境造成的,所以还需要家长和老师经过较长时间的陪伴教育、影响等,才能慢慢治愈;2.由于课题组成员毕竟不是心里健康专业教师,所以在疏导方法上还需要提高;3.由于学生年龄较小,所以在沟通上还有一定难度;今后的设想:1.继续加强不同形式的学习,如:网络、书籍、面授等,提高专业知识,在学校组建一支强有力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2.继续组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开展一些探讨活动,形成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3.把已研究出来的成果进行推广,为教育提供资源;4.继续加强对寄宿生、乃至留守儿童、孤儿等特殊群体的心理疏导;排除他们的疑惑,使他们快乐学习、快乐成长。5.把研究成果梳理成学校对寄宿生的管理方法,促进学校的管理能力;总之,通过研究,我校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孩子的心理更健康了,我们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及班主任和家长的反映中了解到:孩子独立学习的能力有所增强,成绩有所提高,与人交往的态度明显好转,能积极参加学校、班级组织的各种活动,学习态度有好转。同时该课题的研究也带动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全面开展。虽然课题研究工作已告一个段落,但是我们的心理疏导工作永远在路上,我们将继续把这个工作做下去,采取各种方法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使寄宿生真正能健康成长,我们也会把我们的研究成果进行推广,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教育资源,与大家共同进步。2019年7月参考文献:[1]薛玉清.农村寄宿制小学青春前期性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J].新课程学习上旬,2014(11):166. [2]祁金花.浅议寄宿制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新课程上旬,2013(6):108-109.[3] 黎军. 论农村小学生厌学的现状及影响因素[J]. 课程教育研究,2015,(2):190-190,191.[4] 麻崇明. 留守学生和单亲学生厌学的成因及对策[J]. 考试周刊,2015,(32):163-163.
一个推理或论证要得出真实的结论。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前提真实;二是推理形式有效。于是,要反驳或削弱某个结论,通常有这样几条途径:一是直接反驳结论,其途径有:举出与该结论相反的一些事实(举反例),或从真实的原理出发构造一个推理或论证,以推出该结论的否定;二是反驳论据,即反驳推出该结论的理由和根据,指出它们的虚假性;三是指出该推理或论证不合逻辑,即从前提到结论的过渡是不合法的,违反逻辑规则。在这三种反驳方式中,直接反驳结论是最强的,而驳倒了对方的论据和论证方式,并不等于驳倒了对方的结论。因为对方完全可以更换论据或论证方式去重新论证该结论。无论如何,如果这后两种情形成立,对方结论的真至少是没有保证的,从而被削弱。 例12 在美国,实行死刑的州,其犯罪率要比不实行死刑的州低,因此,死刑能够减少犯罪。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可能质疑上述推断? A.犯罪的少年,较之守法的少年更多出自无父亲的家庭。因此,失去了父亲能够引发少年犯罪。 B.美国的法律规定了在犯罪地起诉并按其法律裁决,许多罪犯因此经常流窜犯罪。 C.在最近几年,美国民间呼吁废除死刑的力量在不断减弱,一些政治人物也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在竞选中承诺废除死刑了。 D.经过长期的跟踪研究发现,监禁在某种程度上成为酝酿进一步犯罪的温室。 E.调查结果表明:犯罪分子在犯罪时多数都曾经想过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受到死刑或常年监禁的惩罚。解析 选项A、C、D、E或者与题干结论无关,或者不构成对该结论的质疑。但是,如果B项真,则可以认为许多罪犯为躲避死刑的风险,宁愿采取流窜作案的方式,选择不实行死刑的州作案。这样,虽然实行死刑的州犯罪率因此下降,但全美国的犯罪率并没有下降,所以不能由此得出死刑能够减少犯罪的结论。正确答案是B。在人们的日常思维和交往中,推理、论证是用来交流思想的,而交流总是在具体的个人、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的;交际双方的大脑并不是一块白板,而是承载了大量信息,其中许多信息是交际双方所共有的,或至少是其中一方以为另一方知道的,故在交际过程中没有明确说出。由此,推理表现为省略形式:本来是“A和C一起推出B”,由于C属于(或以为属于)共同的背景知识,故被省略。但这种省略也有可能造成这样的问题:一是被省略或被假定的东西本身可能不是真的;二是这种省略推理中可能暗含着推理方面的逻辑错误。因此,常常有必要把这些被省略的前提、假定、预设补充到推理过程中来,以便考察它们的真实性以及推理过程的有效性。在做这种补充时,往往存在多种不同的选择,这时应该坚持“宽容原则”,即尽可能地把推理者设想为一个正常的、有理性的人,除非故意,他一般不会使用虚假的前提,一般不会进行无效的推理。在做了这些工作之后,再来看被省略的前提是否真实,推理过程是否正确,即对推理者的推理进行评价。考古学家发现的证据表明,甚至在旧石器时代,人类便存在着灵魂不死的信念。在靠近古代部落附近的墓地遗址发现的像衣服、工具和武器这样的随葬品,就是有关灵魂不死信念的最早证据。 以下哪一项是上述论证所依赖的假设? A.部落附近墓地的布局表明了对死者尊敬与怀念的感情; B.灵魂不死的信念是大部分宗教信仰的核心;C.只有人们相信灵魂不死,才会随葬衣服、工具、武器这类物品,以便供死者死后的灵魂享用。D.如果在墓地附近没有发现随葬品,就证明那时人们还没有灵魂不死的信念; E.在墓地遗址所发现的衣服、工具和武器,其年代距今并不特别遥远。 解析 如果补充C作为大前提,以考古发现作为小前提,就可以通过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后件式 只有p才q必然得出题干中的结论:“甚至在旧石器时代,人类便存在着灵魂不死的信念”。而增加其他选项都得不出这样的结论。正确答案是C。
眼下已经到了9月份,正是研究生们陆续开学的日子。在沉寂了一个暑假以后,我相信很多研一新生,都已经按捺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迫切地准备开学了。由于各个高校的政策不同,有的学校在复试后,就已经给同学们分配好了导师,而有的学校需要等到新生开学后在分配导师。通常情况下,在研一新生开学的一个月内,大家都会找到自己的导师。很多导师在和研一新生聊天的时候,除了会聊到研究课题、未来规划等常规话题以外,还会经常打听学生的家庭条件。导师的这一行为,有的时候确实会让一些家庭条件不好的同学感到尴尬,不过导师之所以询问大家家庭条件的原因,可能和大家想的不太一样。作为一名高校研究生导师,他们询问学生家庭条件的目的,并非是为了给学生分等级,贴标签,而是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个原因是,了解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看看学生是否在经济上有困难,并予以援助作为一名研究生导师,他们除了负责学生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外,还肩负着照顾学生生活的责任。在他们看来,这些研究生们其实就跟自己的孩子一样,当他们遇到困难,作为导师一定会给他们伸出援手,提供帮助。在往年的时候,有些家庭经济状况比较困难的研究生,由于自尊心很强,往往不愿意向他人透露自己的家庭状况,而是选择自己默默扛着。等到学生毕业后,导师才知道自己的学生真实的家庭状况,便后悔当初没有帮助一下他。正因如此,现在很多研究生导师在开学时,都会首先打听学生是否存在经济困难的情况,并在经济上予以援助。第二个原因是,了解学生的家庭结构和成长环境,推断学生的个性,以此来决定教学的方式作为一名硕导,不同于本科阶段上大课的情形,在大多数情况下都需要和学生一对一教学。由于每个学生的性格不同,导师只能采取不同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对于那些性格活泼的学生,导师在教学中会更加严厉一些。对于那些自尊心强,不爱交流的学生,导师会采取鼓励和交流的方式进行教学。了解学生的家庭结构和成长环境,就可以推断出学生的性格,并以此作为决定教学方式的依据。对于那些成长与和睦家庭的孩子来说,他们的性格往往会更加开朗一些。而那些生活在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会在性格上存在一些小问题,这都是研究生导师需要考虑的事项。第三个原因是,根据学生的家庭状况,来为学生制定未来的发展规划导师询问学生家庭条件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为了能够根据学生的家庭状况,制定适合于他们的未来发展规划。对于那些家庭经济状况还可以的同学,导师们一般会推荐他们继续走科研的道路,对于那些家庭经济情况差的同学,导师们就会帮助他们找一些不错的实习单位和岗位,以便于未来的就业。结语作为一名研究生导师,他们询问学生们家庭状况的原因,可能和大家想的并不一样。我知道有很多家庭条件不是很好的学生,对于这一话题比较敏感,但是大家请相信自己的导师,他们之所以这么做,其实还是为了我们的发展着想。你认为研究生导师,打听学生的家庭状况还有什么原因呢?欢迎发表您的看法。
写给备考的你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初试落下帷幕,不少研考生想要提前为2022年研究生考试做准备。作为考研新人,面对繁杂的考研信息,难免会有各式各样的问题。记者就研考生关心的问题进行梳理并采访过往研考生,希望能帮助2022年研考生厘清信息,合理规划复习安排,争取“一战成硕”。考研还是就业?对于考生而言,是选择参加研考获取更高学历,迎接汗水与毅力的双重考验,还是选择踏入职场,积累社会经验,需要针对个人发展情况综合考虑。事实上,每一种选择都不能保证未来一定是轻松无忧的。无论是考研还是就业,都可能面对种种挑战。考生既不能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做出选择,也不能因为害怕困难与挑战而不敢去接受未知挑战。考生要在决定考研前想清楚自己未来想要做的是什么。如果考生在本科学习过程中对所学专业有浓厚兴趣,觉得自己有从事学术研究的热情和能力,可以选择考研。因为科研这条道路需要厚重的学术专业基础做支撑,需要热爱和兴趣做动力。如果考生考研的目的是为了就业,那就要思考自己的就业目标是什么,读研是否有利于就业目标的实现。如果以后的就业目标侧重于实践经历要求,考生可选择就业积累工作经验。硕士研究生考试考什么?研考分为初试和复试。初试一般会在每年12月底举行,考试时间为两天,考试时间超过3小时或有使用画板等特殊要求的科目考试在第三天进行。复试会在初试成绩公布后举行。初试的考试方式均为笔试,第一天上午的考试科目为思想政治理论、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下午的考试科目为外国语;第二天上午的考试科目为业务课一,下午的考试科目为业务课二。第三天为时间超过3小时或有使用画板等特殊要求的科目考试。初试每科考试时间一般为3小时,建筑设计等特殊科目考试时间最长不超过6小时。复试内容主要包括笔试和综合面试。笔试主要考查专业课内容,部分院校也会设置英语笔试。对综合面试,不同院校不同专业有不同的考查。但总体而言,会考查考生的综合素质、专业课知识、英语口语等。硕士研究生分哪几种?硕士研究生一般分为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学位硕士。学术型硕士简称学硕。学硕按学科设立,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专业学位硕士简称专硕。专硕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专硕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学术型与职业性紧密结合,获得专业学位的人主要不是从事学术研究,而是从事具有明显职业背景的工作,如工程师、医师、教师、律师、会计师等。学硕和专硕在培养方面有所区别:一是培养目标不同。专硕是培养在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学硕主要是培养学术研究人才。简而言之,就是专硕偏向实践,学硕偏向学术。二是培养方式不同。专硕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教学内容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在具体学习过程中,要求有为期至少半年(应届本科毕业生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的实践环节。而学硕的课程设置侧重于加强基础理论的学习,重点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创新工作的能力和素质。三是培养年限不同。培养年限也就是学制。具体表现为,专硕学制一般为2至3年,学硕学制一般为3年。不同的院校学制会有所差异,具体情况以招考院校当年政策为准。四是导师制度不同。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专硕实行双导师制度,既有校内导师,也有校外(业界)导师。校内导师负责学术理论知识指导,校外(业界)导师负责学生校外实践指导。而学硕则是单导师制度,只有校内导师对其进行全程指导。五是毕业论文要求不同。学硕毕业论文要求学术性和创新性,一般为学术论文。专硕毕业论文形式多元,并强调论文的应用性,调研报告、案例分析等都可以作为毕业论文的题材形式。学硕和专硕在考试方面也有区别:一是考试难度不同。专硕考研较学硕考研难度略低。以公共课外语考试为例,专硕外语科目多考英语二,学硕外语科目考英语一。英语二的考试相较于英语一难度略低。二是调剂要求不同。在初试成绩公布后,学硕和专硕在调剂方面也有不同要求。一般来说,学硕研考生可以调剂到专硕,但专硕研考生不能调剂到学硕。考生可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参考目标院校往年的调剂要求。学硕和专硕在学费和奖学金设置方面会有所区别:一些院校不向专硕学生提供宿舍。因此,除了考虑培养方式和目标,考生报考时也要综合考虑读研的经济成本,根据自身条件做出合理选择。考生在报考研究生时选择学硕还是专硕,要根据自身发展目标进行权衡比较。如果考生未来想要在学术方面继续深造,可考虑选择学硕。因为学硕生可以硕博连读,但专硕生想要读博,不能直接申请读博,必须要考试。如果考生毕业后计划直接参加工作,注重实践培养的专硕比学硕更有优势。硕士研究生学习方式有哪些?硕士研究生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的人员全脱产学习,学习时间一般为2至3年。非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以业余时间学习为主,利用周末、节假日上课或集中授课的方式,进行不脱产或半脱产学习,学习时间一般为2至4年。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取消后,非全日制纳入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招生。由此可以看出,非全日制硕士目前入学门槛难度呈增加趋势。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毕业时,所在高等学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机构根据其修业年限、学业成绩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发放相应的、注明学习方式的毕业证书。除了学习方式外,考生报考时还要明晰定向和非定向的区别。定向是指规定硕士研究生毕业就业方向,非定向是指毕业后不规定就业方向,自主选择工作。目前大部分硕士研究生为非定向类型,一些专项计划招生会有定向要求。考生报考前要仔细阅读招考简章要求,做出合理选择。什么是跨考考研?目前跨考考研一般可分为三类,分别是跨院校、跨地区、跨专业。其中跨院校是指报考本科学校外的院校,跨地区是指报考本科学校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之外其他地区的学校,跨专业是指报考非自己本科所学专业。对于研考生而言,跨考是可以的。每年研考也不乏“三跨”考生(即跨院校、跨地区、跨专业)。对于考生而言,跨考意味着更多元的选择,有利于增强自身实力,增加自己就业时的优势。本科学习心理学专业的小牟参加2020年硕士研究生考试时就选择了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作为报考院校。作为“三跨”考生,他表示:“我选择跨考新闻传播专业,是基于本科期间在校参加了一些校内媒体宣传工作。这些实践经历让我对新闻传播产生浓厚兴趣。但在备战考研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对这个专业的认知较少。在探索专业课复习方法和调整复习心态上花费了很多精力。”一方面,跨考能让研考生在利用自己本科专业优势的同时拓宽专业研究视角,在就业求职时作为复合型人才也更有优势。另一方面,跨考也意味着更大的考试难度。全新的学校和专业,意味着考生要跳出本科的“舒适区”,鼓起重新学习的勇气。而跨地区考研会有更大的竞争压力。如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知名高校林立,往年报考这些地区高校的考生人数较多,竞争压力大。考生要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判断。如何有效获取考研信息?研考生在复习的同时还要打好“信息战”。对此,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7级国际法专业研究生申启慧分享了她在备考期间获取信息的一些渠道。“我在复习备考期间,首先从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和当地教育机构的官网获取信息。我还及时关注报考院校的研考网站。这些网站会第一时间发布学校当年报考、招生情况等信息。其次是从报考院校在读研究生师兄师姐那里获得有效信息。他们作为研考过来人,有针对性的备考建议,可以让研考生少走弯路。最后是社交媒体,如微信、微博等。网络信息虽比较多元,但也存在信息真假难辨的问题,需要合理辨别。”申启慧建议。
几乎所有参加过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学生都非常的清楚在研究生复试环节中,最难的并不是专业课知识以及英语综合能力考察,而是我们的导师提问环节,在这短暂的几分钟中,很多的硕士研究生导师总是会抛出几个令所有考生意想不到的问题。所以很多的考研学生都纷纷表示希望自己在复试过程中能够尽可能地遇到一些比较正常,偏专业性的问题,这样就能够比较有把握的应对。而在诸多的问题中,很多的学生总是会吐槽这些问题,因为在研究生复试中,这些问题是令很多考生进退两难的,根本就没有标准答案,你也不知道该怎样说才能够令提问的硕士研究生导师满意,所以只能是在当时的环境下,随机地下回答一番:1.为什么两次考研都选择我们高校?这个问题是很多二战考研的学生在研究生复试环节中遇到的,而且这确实是一个很犀利的问题,也是一个很令人好奇的问题,所以这是一个令很多考生所进退两难的。因为如果你说自己是因为有了一次的考研复习经验,高校的研究生复试环节以及初试参考书目有了更为详细的了解,所以义无反顾的报考,可是这样的回答却觉得很是官方;如果你将该校高校用很多的形容词去夸奖时,又会感觉很虚假。进退两难时,很多二战考研的学生往往都是条件反射地回答,几乎没有草稿,更多的是真实的想法。2.大学谈恋爱了吗?这是一个偏生活类的问题,这也是一个不是很容易出现的问题,但又真真实实的出现在一些高校的硕士研究生复试环节中,试问面对这样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问题,你该怎样回答呢?更为重要的是你都不知道导师问你这个问题时,究竟是为了什么?于是很多的考研学生都会很自然的选择了明哲保身的答案,那就是自己并没有谈恋爱,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了学习上,但要在读研期间尽量找一个适合自己的男女朋友,在学习和科研的道路上互相帮助,顺利地完成研究生学业。但这样的回答也不一定就是最好的,或许导师是希望了解你真实的情况,因此这也是一个进退两难的问题。3.英语四六级考试怎么没有通过?这就是一个送命题,对于那些顺利进入复试但没有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学生来说,是最害怕遇到这个问题的,毕竟这是自己的缺陷,可是说是研究生导师却总是喜欢问这么犀利的问题。因此你没有一个很中肯的回答,毕竟你确实没有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你既不能找理由说明自己之所以没通过考试是有很多的原因造成的,你又不能说自己之所以没有通过考试是因为自己不想考,所最终只能是临场发挥了。总之,研究生复试环节中总是会有一些突发状况是令很多考研学生所意想不到的,所以最客观的处理办法就是自己做好自己能够想到的知识点以及注意事项就可以了,至于其他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更多的只能是临场发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