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教育部公布了17个优秀实验室名单,16所是985/211,唯独它是双非没阶

教育部公布了17个优秀实验室名单,16所是985/211,唯独它是双非

近日,教育部科技司公布了2018年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评估结果,其中工程领域参评高校96所,共有17所获得了优秀,69所获得了良好,还有10所取得了较差的成绩,具体可翻看小编的前一篇文章。今天要和大家重点说明的是优秀名单里面的一所普通高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作为仅次于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存在,级别在其他省部级之上,科研含金量及落户要求都很高,全国也就200余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能取得该实验室资格的高校,都必须在相关领域有一技之长,否则三脚猫功夫压根就不够资格,985/211高校天生具备优势就不说了,但很多双非高校要想获得实验室资格,几乎是举全校之力来争取的,毕竟这种级别的实验室对提升学校综合实力来说,是一把利器。本轮工程领域17所优秀的高校当中,有16所都是985/211,唯独广东工业大学是一所不折不扣的双非大学,表现相当扎眼!而电子精密制造装备及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也是广东工业大学唯一一个部级实验室,综合科研能力在广东工业大学的众多平台当中,几乎就是元老级别的存在,是该校的一大宝贝!当然这个实验室也是建立在广东工业大学的优势学科基础上,该校的机械工程、材料科学、控制科学等学科都是王牌学科,相辅相成创造奇迹。广东工业大学简称广工,是省属重点理工高校,由广东工学院、华南建设学院及广东机械学院合并而来,理工科综合实力相当强悍,在省内居第十名左右。我国三大原创学科之一的可拓学(哲学、数学及工程学的交叉学科)就是该校多名教授经过20余年研究创办的。目前拥有中外院士、杰青、长江学者等高层次人才近百人。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评估A-)、仪器科学与技术这两门学科都是位列省内第一。依托广东省强大的经济实力,而广工大作为广东省的“亲儿子”,省政府对该校的支持力度一直不小。前阵子教育部公布了2018年各大高校科研经费的投入规模,广东工业大学以8.36亿元位居全国高校第40位,其中在“补短板、强特色”的高校建设计划中,专项经费就高达1.87亿;近几年广工大的科研经费,每年都不会低于8亿,这样的费用投入,已经让众多的985/211高校感到羞愧;也正由于这种不留余地的强化科研,才有了今天广工大实验室大放异彩的荣誉。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国家对高校科研的投入,每年只增不减;科研经费怎么用,一直以来都是各大高校的痛点,也是被广大网友诟病之所在,只要有投入,就肯定会有产出,广东工业大学显然已经给大家一份榜样的答案。本文由学生范原创,欢迎关注,每天与你分享大学小知识!

支支吾吾

实验室数字化管理平台——让科研实验更精准!

实验室数字化管理数字化应用将走进现代化实验室管理,实验室成立数字化实验管理平台,将计算机及数字技术在智慧产业领域的解决方案实施落地,实现技术成果向社会价值的转化。1.实现实验过程规范化管控,提高实验业务协同效率1)实现从实验任务、实验规划、实验执行、实验分析、实验反馈等规范的闭环业务过程。 2)实现以实验委托单为中心的业务关联应用,包括实验各个阶段的输入输出、阶段之间的协同工作开展。3)实现对多专业实验过程的协同应用,提高各个专业实验的协同效率。 4)实现对实验整体过程的可追溯,通过采用科学的统计分析手段支持对实验问题的过程分析。 2.实现实验过程数据及结果数据的统一管控,提高数据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水平1)实现实验数据集中统一规范管理,保证数据共享、安全。2)实现实验过程信息及结果信息的完整管控,保证信息的完整性。 3)实以技术中心为主体,各分厂的实验室作为分支,使实验数据标准化、规范化。实现实验信息规范化管理,进一步标准化数据处理流程。4)实现对相关实验数据的检索,实现数据的关联查看。并且可以把实验数据和仿真数据进行对比分析。3.建立基于知识的实验业务应用,提高实验效率与质量1)建立实验知识库,实现实验知识的沉淀积累。 2)对实验知识进行分类管理,提供便捷的知识查询及情景化知识应用,初步实现基于知识的实验业务应用,有效规避常见实验问题,提高实验的效率。3)建立实验知识库维护管理制度,提高知识库知识质量,保证知识库的应用效果。4.实现实验可视化管理,保证实验数据的科学性及准确性,实时了解实验的完整情况1)实现实验进度的可视化管理,可以以图形的方式实时查看实验的进度,方便领导决策参考。2)实现实验设备的可视化管理,实时监控各实验室设备的运行情况,可对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分析,提前发现设备的问题,方便设备的维护、维修及精度保证,为实验计划的制订及任务分派提供科学的依据。3)实现实验过程的可视化管理,监测实验时设备的状态及实验人员的操作过程是否符合规范,保证实验数据的科学、准确。4)实现以固定终端、移动终端、大屏幕等多种方式展示实验的情况,方便各级领导、计划调度人员、设备维护人员等实时了解实验的情况。5.建立科研项目协同管理平台5)实现科研项目电子化的计划编制,任务分派,工作分解说明和计划考核。6)建立各类科研项目过程控制和项目管理模板。7)根据项目角色在项目中的职能确定其对于项目的访问权限,各级领导、项目负责人可以依据不同的授权访问不同的项目,了解项目信息,包括项目编号、项目名称、项目类别、负责人、计划开始日期、持续时间、截止日期、所处阶段、项目团队(角色、用户)等。8)通过利用科研项目协同管理平台编制项目计划和工作分解说明,并通过电子流程完成项目计划的审批。在项目计划获得批准后,即可以启动项目。项目成员在自己的工作列表中接收任务;9)实现项目实施目标跟踪分析、管理,项目组成员能及时了解项目计划情况和自己承担的工作任务及附带的工作分解说明,按照要求完成相应工作并提交工作结果,通过工作结果(图样、技术文档等)和项目交付之间的关联关系,反馈任务完成情况;10)实现科研项目进展情况汇总,按格式对科研项目情况生成报表;针对不同实验室领域及未来的发展需要,实现数字化实验平台的建设,完成科研项目、相关的实验数据、文档和信息数据的管理,实现科研项目管理、实验业务过程管理、实验数据管理、实验资源管理、实验知识管理等;实现与ERP系统、其他分析工具的集成应用。能够实现和未来大数据系统的集成,向大数据系统提供数据。数字化实验平台以技术中心为主体进行构建,各分厂的实验室通过公司网络接入数字化实验平台,根据平台设定的模式开展工作。实验室数字化管理平台搭建实现实验业务流程管理,提供完备的实验流程管理功能,为用户提供全面的实验流程管理。实现交互式图形方式的流程定义、执行及监控, 以及流程的管理,支持流程分支循环条件判断。在流程启动后可以给相关的人员自动发送提醒消息,并可以在其最新的工作内容中显示出来。支持图形化的流程模板定制,流程模板定义应支持流程分支、条件判断、作业分配、对象审批、文件会签、自动通知、状态变化等复杂需求。支持流程布尔条件判定,决定下一分支流程流向;当流程中的对象完成评审后,将自动获得流程预定义的状态,并冻结该对象。1)根据不同的文档类型,自动确定匹配的流程;2)支持流程中的工作任务处理,可以将工作分配给指定的人、小组、部门或者角色;3)支持多种评审表决方式(如:一票通过、多票通过等),记录每个评审任务的表决意见。4)当流程中的某一任务到达时,自动将数字化实验平台中的任务以邮件的形式发送给相关的任务参与者,从而保证任务或通知能在第一时间被参与者知晓。2.1.5 流程运行中的权限支持流程运行过程中为每个不同的任务节点定义不同的权限。2.1.6 流程查询和跟踪支持查询流程历史记录和正在运行的流程,流程的发起者可以通过图形化的方式观看流程的进展情况。2.1.7 流程中的圈阅、红线批注可以在流程中对图纸、技术文档进行浏览圈阅、红线批注,并可以填写流程审批意见,若发现差错可以退回设计步骤。2.1.8 出差代理当流程执行点人员出差后,通过设定代理人完成流程的任务活动。2.1.9 电子签名实验室数字化管理平台可支持电子签名,可以自动将审核者姓名写入图纸的标题栏或文件的签署栏,支持Word、Excel格式数据的自动电子签名。

阿松

走进实验室,与科学更进一步!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口罩成为我们大家日常生活的必需品。疫情期间为什么人人都要戴口罩?戴口罩要注意什么?口罩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合格的口罩需要做什么检测项目?口罩的检测标准是什么?1月21日,一群来自习友路小学2020级苔米班的小朋友,在家长的陪同下参观了集团公司大健康产业基地和安徽康菲尔检测科技有限公司,探秘口罩生产全过程及参与实验室趣味小实验。在康菲尔检测科技总经理郑文贤的讲解下,小朋友先后参观了口罩核心过滤材料—熔喷布生产车间、半自动化生产车间以及康菲尔检测大楼的环境检测室、口罩等防疫物资检测室、微生物实验室等。 (环境实验室中的化学小实验)防疫物资检测室中,在实验室技术人员王君慧的指导下,同学们依次对一次性防护口罩进行了呼吸阻力检测。小朋友们进入微生物实验室中,参观了实验室中各类仪器设备,并用显微镜观察了自来水中的小气泡。微生物检测工程师王勇耐心回答了孩子们提出的各类问题,并对检测口罩中微生物的重要性进行了讲解。参观过程中,小朋友们对每个环节都充满好奇,纷纷提出自己的小问题。参观结束后,孩子们一起在康菲尔检测科技三楼会议室中观看学习了“节约用纸、保护环境”的科普视频,并积极踊跃的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此次参观活动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实践的平台,让孩子们看到了简单的化学实验中蕴含的科学知识,也通过对科学的了解、环保知识的扩展中明白了环保的意义。同时也从一道道复杂又严谨的生产线上生产出的过程到实验室的口罩检测知道了口罩的生产和用途,懂得了要更加讲卫生,增强了疾病预防意识的同时,更是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

魔术盒

西安有几个研究所,待遇最好,可能你并不知道!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西安研究所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西安研究所,华为的口碑自然不用多给,这里待遇很不错。这家单位也是西安纳税大户。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该单位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下属第五研究院,主要承接中国空间探索任务,航天实力强大,待遇也不错。中国航空工业618研究所,在中国大力发展空军装备大环境下。该所可谓显露锋芒,贡献巨大。在这里工作,待遇没的说。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立于1956年5月,1965年8月整建制从北京迁到西安,系国资委直属大型国有骨干科技企业。虽然近年来煤炭行业不景气,但该所待遇还是很不错。西安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成立于1952年,系国家批准的综合性建筑设计单位,具有甲级设计资质,同时具有甲级勘察资质,主要从事大、中型工业与民用建筑设计、工程地质勘察、工程监理以及装饰工程设计。

本体

硕士生活:研一该不该进实验室?

对于即将开始研究生学习生活的朋友,一般都会有这么一个疑问,研一该不该进实验室?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以下是笑乙哥刚刚读完研一之后的感受,希望分享给大家。转眼间,研究生院的一年时光也悄然过去,生活,学习,科研也悄然的发生变化。感触最深的还是科研。由于大四的毕设就在所里做的,所以研一也自然而然,理所当然的继续下来,且住在青年公寓,离单位很近,故研一就进实验室了。回过头再看看,身边有些同学的研一实验室生涯很富有成就,与此同时一些没有进实验室的同学科研生涯也按部就班的进行着。研一真的需要一定实验室吗?一定要开展科研吗?哪些“天时、地利、人和”因素会让研一的实验室生活更有意义?进实验室,在此文中不仅仅是走进实验室。大学,研究生,我们都有很多实验课程,都要自己亲手做实验。进实验室,作为科研工作者,更多的是意味着开展科研工作,且颇有创新的工作。简单的重复,只能算是实验课程的继续吧。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周边事例,可能以下三个条件才会让研一的实验室生活更有意义。如果还达不到的话,那么首要任务不是进实验室,而是就抓紧时间补足。在研二的时候还做不到其中的任何之一的话,那么科研之路就十分的坎坷了。第一:严谨的科研态度。做实验时一定要严谨,一定要做到严谨。这就要求每件小事都要仔细,认真。研一时一般很难做到这点。记得晚上做实验时,到了八九点,实验室没人了,自己就呆不住了,一些可做可不做的实验就会搁置下来,一些要做的实验也会找理由明天再做,因为一想到明早还要上课,且一天实验下来,身心疲惫,时间越晚,就越有归心似箭的感觉。真的,如果做不到严谨,那就暂时别去实验室吧。不严谨代表着成功的几率不多,大家都经不起打击。身边也有严谨的正面例子,和我同级,现在就有一篇一作Nano Letters,一篇二作Nano Letters和若干文章撰写中。第二:渊博的科研知识。如果拥有渊博的科研知识,会让实验生活更加游刃有余。虽然文献若浩海,但是掌握某个小领域的科研历史还不是件难事,静下心来两三个月努努力也不是不可能的。除了文献的掌握全面,科研实验方法上也需要全面。如果很多仪器会自助操作,那么实验的时间和空间都会大大的提升。渊博,其实很严谨是一脉相承的,做每件事情认真,严谨,积少成多,总有一天会发生质的改变。第三:同门的科研引导。前两种略有欠缺,如果有同门的科研引导,也会令实验室生活更有意义。有时候只是一个很小很小的指点,会让整个问题迎刃而解。有了入门指导,可以更快捷的进入科研圈,更深刻的领悟到科研的态度。师兄姐们一般会很乐意引导师弟妹们进入实验室,毕竟在同一实验室待过就是一种缘分。科院研究生院的研一生活还是很丰富多彩的,有各种社团,各个所组成的临时班级,身边的新朋友和各种各样接触科研前沿的机会,当然还有很多颇有水准的课程。如果条件不合适,一方面好好享受从大学过渡到科研中科院的美好时光吧。与此同时,抓紧时间提高自身科研素质,培养合格的科研态度,磨刀不误砍柴工。---------------------------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欢迎关注我的百家号:笑乙哥。定期更新内容,笑乙哥,笑一个,和你一起记录生活,更懂生活。百家号所有文章均为原创,未经授权,严禁搬运,合作私信。

夫有土者

这四所985大学,拥有顶级实验室,科研能力国内一流

实验室并不是像大家想的那样,就只有理工学科,比如物理、化学等专业才能用到实验室,其实不然,很多文管专业、艺术专业、建筑专业对实验室的要求也特别高,就比如说文管专业的各种比赛,建筑专业的各种模型,艺术专业的各种排练场地,都是它们对应专业的实验室,实验室是给学生提供的一个把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成实践应用知识的地方,这是学生最不可缺少的地点。先进、高端的实验室是学生能够进一步发展的保障,如果没有实验室就相当于只能听老师讲课,没有机会和平台去实际操作,这样的话,学到的知识就会泛泛化,也不会真正理解自己专业的精髓和真谛。而现在是否具备先进的实验室也是衡量一个院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所以社会界以及报考考生都很看重,各大高校也致力于发展实验室建设,那我们今天所要介绍的就是那些拥有顶级实验室的高校,具备很强实践依托,让我们一起一睹它们的风采!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真的是一个让人不禁竖起大拇指的大学,实力很强先不说,而且很多地方都具有“开创性”特点,非常重视创新,开创了“前期不分专业、后期自由选择”的教育模式,给予学生很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去选择自己最喜欢和最适合的专业。再说说中国科技大学的实验室,那真的是很强势了,有网友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实验室是国内最棒的,也是唯一一所拥有两个国家实验室的高校,代表着很高的水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也是理工科专业比较厉害。2、清华大学历经百年风霜的清华大学仍旧在国内学子中有着殿堂般至高无上的地位,在清华大学根本没有弱科之说,因为科科都很经典,发展都很完备,就算是冷门专业毕业以后一说是清华大学毕业的,找工作也会容易许多。清华大学的实验室非常先进,可能这与清华大学每年的教育经费高有原因吧,清华大学的教育经费是国内最高的,有充足的后备资金去建设实验室,清华最厉害的实验室就属信息科学与技术实验室。3、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也是很著名的一所院校,一所比较起来工科更为厉害的大学,文管方面发展又很不错的综合性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实验室建设也是很出色的,毕竟是一所名校,各方面都不能差,上海交通大学最厉害的实验室是船舶与海洋工程国家实验室,宝典君认为正是因为有好的实验室,这个专业才会发展越来越好。4、南京大学南京大学位于六朝古都—南京,南京是一个神秘的城市,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仍旧保持着“王者风范”,厚重温和,是个很迷人的城市,南京大学作为当地最牛气的高校,也定是“南京气息”的坚定传承者,南京大学实力很强,曾经是国内第一院校,多年来的发展,虽说优势并没有起初那么大,但还是很讨喜。南京大学实验室建设很到位,可以说能保障学子的实践需求,最厉害的是微结构国家实验室。以上四所院校的实验室是国内建设最好的前四名,除此之外像北京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都是很不错的哦!

大一就进实验室做实验,早吗?好处太多,只是你不知道!

大一就进实验室做实验,早吗?好处太多,只是你不知道!相信每一个理工科的学生对实验室都不陌生,那可是一个盛产创新、科学、新奇的地方!(好吧,也是一个盛产单身狗的地方)很多在校大学生接触实验室都是在做毕业设计的时候,可是,殊不知那时候已经很晚了!先说好实验室是个什么地方,那是一个能让你实现科研梦想,找到人生价值的地方!同样也可能是烧杯、试管、马弗炉、溶液、离心机、核磁共振、XRD、老鼠、狗、酶、模板、引物、超净工作台、发动机、扳手、钳子的天地。(这里的实验室指的是做科研的实验室,而不是平时上课做实验的实验室)大学里的实验室本科生还是占少数的,一般都是老师和研究生,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和优秀的人在一块自己也不会差了。大一就近实验室别人可能会以为你太小,不合适,可是在实验室你可以获得太多太多荣誉和价值。以下几个方面可以参考一下。一、找到兴趣,认识很多优秀的人进实验室一开始都是抱着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的,对瓶瓶罐罐、五颜六色的溶液、各种高大上的仪器感兴趣。试想每天坐着自己喜欢的事是多么美好!如果在实验室里跟着老师做实验,那么你这门课的成绩肯定是高分飘过。很多导师不仅仅是业界的大牛,给你专业方面的指导,他们也可能会是你进入大学后的人生导师!之前一位学长,考研报考的学校分数太高,无奈选择调剂。后来实验室的老师把他推荐到一个研究所读研,一点也不比原来的学校差!老师的资源和人脉都是难以想象的。二、提高科研能力和动手能力如果以后希望从事科研的话,实验室绝对是一个绕不过去的槛。大学还是有很多空闲时间的,如果大一就进实验室,可以跟着研究生学长学姐做做实验,如果运气好的话甚至能得到老师的指导,享受到和研究生差不多的待遇!要知道,实验室里带研究生的导师一般都是博士级别的人,如果是大牛级别那就更好了!正常情况下,一个本科生发表一篇英文文献如果没有两年的沉淀是很难有成果的。这期间包括做实验整理数据,写文章投稿润色修改。一般本科生发表论文最早也要大三下才能见刊,有的大四下才可以,但毕竟这也是一种经历和成果,不管用到用不到,都是需要自己认真对待的,付出也总会有收获的。所以进入实验室越早开始越好。如果自己有数据但是英语能力有限的话,那么发表中文期刊也可以呀,能走到这一步就已经比身边90%以上的人优秀了!再不济,跟着研究生学长学姐做实验,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求他们给挂个名总可以吧。如果在大四之前能有一篇文章加持,那么就有申报国家奖学金的可能。也许会有人说为了奖学金太俗,可是它代表了大学里的最高荣誉,这个过程也是很有意义的!考研复试的时候比的不仅仅是成绩,更是大学里的足迹!研究生导师喜欢在大学里有一定科研经历的学生,因为这样的学生很早就上路了,不用费太多心。所以大学期间有过科研经历,绝对没坏处。三、有机会参加很多比赛大学里的信息都是逐层传递的,在实验室里可以有很多内部消息,比如那个老师有好的科研项目,那个老师有指导学生参加比赛的经验等。要知道,理工科的学生参加比赛都需要一定的成果才能拿到奖项,比如“挑战杯”和“创青春”等。可是等到比赛报名的时候才去实验室做实验的话,出成果的时候已经晚了!大一进入实验室,如果认真做实验,获得专利发表文章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团队也比较好组建。有了产品、证书和团队,参加比赛获得奖项就很有希望了!理工科的学生如果不考虑转行的话,接触实验室做实验是早早晚晚的事。大一进入学生会是一种选择,完成任务提高组织能力和办事效率;大一参加社团更是一种选择参加活动认识更多的朋友;大一进入实验室也是一种选择做实验看文献寻找自己的价值所在!科研绘图,优秀吧只要不浪费时光,无论选择了什么只要认认真真地做下去就能获得不错的成果!

等着我

国家重点实验室数量排名,这25所大学科研实力最强

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具有相对独立的人事权和财务权的科研实体。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学家、开展高层次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可以说国家重点实验室代表了目前中国最精高端的科学研究技术,是中国最高端的科研人才的聚集地。目前中国一共有国家重点实验室700个左右,其中依托高校为主体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一共只有180个左右,目前中国有高等院校2000多所,所以国家重点实验室对于高校来说是个非常稀缺的资源,一所大学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数量绝对能够反映出这个大学的科研实力。本次统计反映出拥有3个及以上国家重点实验室的25所大学,这些大学也代表了目前中国科研实力最强的大学,请看下图:第一集团(3所大学,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0个及以上的)国家重点实验室10个以上的大学1、清华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13个)清华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数量遥遥领先,涉及摩擦学、汽车安全工程、水利、精细化工工艺、电力系统、数字通信、智能系统、精密仪器、化学工程、电子学、环境学、低维量子物理、膜生物学等学科。2、浙江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10个)浙江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涉及传染病学、材料学、流体物理学、能源清洁、工业控制、计算机设计、光学仪器、化学工程、水稻生物学、植物生理学等学科。3、北京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10个)北京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涉及仿生药物学、基因工程、材料化学、核物理技术、微结构学、湍流系统、光纤通信、环境学、分子结构学、膜生物学等学科。第二集团(4所大学,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5个以上的)国家重点实验室5个以上的大学4、上海交通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8个)上海交通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涉及光纤通信、医学基因、海洋工程、机械系统与振动、金属复合材料学、癌基因、微生物代谢、纳米加工等学科。5、南京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7个)南京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涉及医药生物技术、配位化学、计算机软件、金属矿床、固体微结构物理、污染控制学、生命分析化学等学科。6、哈尔滨工业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7个)哈尔滨工业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涉及机器人技术系统、焊接生产技术、水资源环境、精密热加工、可调谐激光技术、复合材料、空间环境材料等学科。7、西北工业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7个)西北工业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涉及凝固技术、无人机特种技术、翼型、叶栅空气动力学、水下信息与控制、燃烧、热结构与内流场、超高温结构复合材料、航天飞行动力学技术等学科。第三集团(18所大学,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3-5个的)国家重点实验室3-5个的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3-5个的大学8、吉林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5个)吉林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涉及理论化学、无机合成、超分子结构材料学、汽车动态模拟、超硬材料、集成光电子学等学科。9、复旦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5个)复旦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涉及医学神经生物学、遗传工程、集成电路系统、应用表面物理、聚合物分子工程等学科。10、西安交通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5个)西那交通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涉及机械制造系统、金属材料、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动力工程学、机械结构强度与振动等学科。11、中山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中山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涉及肿瘤学、眼科学、有害生物控制、光电材料技术学等学科。12、四川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四川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涉及口腔疾病、生物治疗、高分子材料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开发等学科。13、武汉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武汉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涉及水资源与水电工程、测绘遥感信息工程、病毒学、杂交水稻等学科。14、华中科技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华中科技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涉及煤燃烧、数字制造装备与技术、材料成形及模具、激光技术等学科。15、天津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天津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涉及内燃机燃烧学、精密测试技术与仪器、化学工程、水利工程仿真与安全等学科。16、北京师范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北京师范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涉及认知神经科学、地表资源、环境模拟污染控制、遥感科学等学科。17、厦门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厦门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涉及固体表面物理化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细胞应激生物学、分子疫苗学与分子诊断等学科。18、同济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同济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涉及海洋地质、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土木工程防灾等学科。19、重庆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重庆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涉及机械传动、煤矿灾害控制、输配电装备系统安全等学科。20、中国农业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中国农业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涉及农业生物技术、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动物营养学等学科。21、华南理工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华南理工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涉及亚热带建筑科学、发光材料与器件、制浆造纸工程等学科。22、东南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东南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涉及毫米波、生物电子学、移动通信等学科。23、大连理工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大连理工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涉及精细化工、工业装备结构分析、海岸和近海工程等学科。24、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涉及软件开发、虚拟现实技术与系统、航空发动机气热动力等学科。25、东北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东北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涉及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软件架构等学科。好了,以上就是中国国家重点实验室最多的25所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因为研究所太多太分散,在此不列入统计。以上25所大学也基本上囊括了中国科研水平最高的大学。各位小伙伴们你们有什么看法呢,欢迎留言讨论

三代殊继

盘点国内外实验室“痛心”事件,警钟长鸣

实验室作为做实验的专用场所,不同于其他普通家装和工装,实验室装修建设要尽量避免或降低外界因素对实验精度的干扰,尽量避免实验对环境造成的老化或破坏,尽量降低试验过程中产生的危险,从而保护实验室工作人员。实验室安全,已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层出不穷的安全事故一次次地给科研人员敲响警钟。感染事件生物实验室事故中,造成最多伤亡的是实验室感染。仅 1930 年到 1978 年期间,就有 168 人直接死于实验室感染,更多慢性间接致死的案例无法确切统计。1979 年,俄罗斯的斯维尔德洛夫斯克武器实验室,有人忘记在排气装置上安装过滤器,直接导致 64 人死于接触炭疽病,这是生物实验室有记载的最大伤亡的感染事件。2010年12月19号的一次实验,改变了东北农业大学28名师生的人生轨迹。这是一次羊活体动物实验,先解剖,再肢解,最后观察羊内脏。整堂解剖课从上午一直持续到下午,它的结果却是:28人感染严重布鲁氏杆菌传染病。据多名被感染学生回忆,校方很快便组织学生集体进行检查,最终发现,共5个班级28人感染布鲁氏菌病,其中包括27名学生、1名老师,感染者被送至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总医院接受治疗。爆炸事件2006年3月15日凌晨左右,复旦大学化学西楼一实验室内突发爆炸,放置室内的试管、容器等相继发生连锁爆炸,所幸未酿成人员伤亡。2008年7月11日10时许,云南大学北院云南省微生物研究所5楼510实验室,一名临近毕业的博士生在做实验时发生化学爆炸,该名博士生被严重炸伤。2009年10月23日下午1点多,北京理工大学新5号楼一实验室发生爆炸,导致5人受伤,其中有一名实验室负责老师、两名学生和两名设备调试工程师。2011年4月14日15时45分,四川大学江安校区第一实验楼B座103化工学院一实验室,3名学生在做常压流化床包衣实验,实验物料意外爆炸,导致3名学生受伤。2011年12月7日上午11点左右,南开大学一名女生在做化学实验时发生了意外,手部严重受伤,又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2013年4月30日上午9点左右,南京理工大学校内一废弃实验室拆迁施工发生意外爆炸,现场施工的4名工人2名重伤,2名轻伤,其中1名重伤人员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2014年12月4日中午11时左右,江苏省常州工程学院合一楼化工系顶楼实验室发生爆炸,现场一片狼藉,伤亡不详。2015年4月5日中午,位于徐州的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一实验室发生爆炸事故,致5人受伤,1人抢救无效死亡。火灾事件2009年12月28日17时40分许,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学生在基础工业训练中心做试验时,电阻坩埚熔化炉内的金属液体意外飞溅,引燃旁边垃圾桶内的可燃物,导致一名教师和三名学生不同程度烫伤,所幸均为轻伤。2010年5月25日下午12时30分许,昆明理工大学莲华校区矿业大楼6楼一实验室突发火情。起火的是一间电化学综合测试室,下午1时50分,现场明火已被扑灭。火灾过后,室内留下遍地的干粉和水渍,玻璃窗也没有逃脱被烤裂的厄运。2010年6月19日下午,宁波大学曹光彪大楼一重点实验室发生大火,江北消防大队接警后立即赶赴现场扑救,所幸没有人员伤亡。2015年12月18日上午10时10分左右,清华大学化学系何添楼二层的一间实验室发生爆炸火灾事故,一名正在做实验的孟姓博士后当场死亡。事故原因为没有意识到氢气有泄漏,从而高温实验引发氢气爆上述这些触目惊心的实验室事件,一次次的敲打着我们的神经;实验室属于定制场所,每一种实验室装修的水、电、气、暖都会不同,所使用的装修材料以及做法也会有不同。普通民用建筑装修首要考虑的是舒适性与实用性,但是讲真,实验室完全不同,做实验室装修建设真的要好好考虑如下这几点:☆ 1.安全性安全性是实验室装修建设的重中之重,这中间有直接伤害还有间接或长久伤害,还有设备安全和人身安全。实验室装修中涉及的水、电、气、暖各个专业中,以电气和暖通对安全影响最大,由于实验室设计的不合理造成的设备损坏、实验室火灾爆炸和实验室人员中毒事例屡见不鲜。☆ 2.准确性我们建实验室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实验室测试结果的准确性,所以专业的实验室装修设计公司会有专业布局设计,避免试验区域的相互干扰、环境对结果的干扰、试验过程对环境的老化与破坏。☆ 3.便捷性实验室相当于一个小型的工厂流水线,从前到后有一个标准的测试流程,很多实验室因为实验室建设的不合理,会造成“楼上楼下跑,测完一遍还要第二遍”等浪费人力物力的情况发生。便捷性包含操作的流畅便捷,也包含维护的便捷。☆ 4.可参观性现在的实验室不只是用于做实验,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是向自己的客户展示公司实力,所以实验室一般会要求更为智能化和高大上,并且能留有更为方便的参观通道,因此考虑实验室的可参观性一样重要。☆ 5.经济性所有客户都希望用最小的代价做最大的收益,做实验室也一样,经济型不是尽量不花钱,而是花最少的钱做最多的事情。专业的实验室装修公司会有海量的数据库,根据客户的需求对装修材料、实验室家具和实验室设备等进行科学选型,选择最适合且性价比最高的装修方案。

尝言移是

科学实验室建筑设计规范,研发实验室也适用!

第一、 总 则<1>为使科学实验建筑设计符合适用、安全、卫生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制定本规范。<2>本规范适用于自然科学研究机构、工业企业、大专院校等以通用实验室为主的新建、改建和扩建科学实验建筑设计。其它类同的科学实验建筑设计可参照执行。<3>科学实验建筑设计必须贯彻执行国家现行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做到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确保质量、节省能源和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4>科学实验建筑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第二、术 语<1>科学实验建筑:用于从事科学研究和实验工作的建筑。一般包括实验用房、辅助用房、公用设施等用房。<2>实验用房:直接用于从事科学研究和实验工作的用房。包括通用实验室、专用实验室和研究工作室。<3>辅助用房:为科学研究和实验工作提供服务的用房。包括学术活动室、图书资料室、实验动物房、温室、标本室、附属加工厂、器材库等。<4>公用设施用房:为科学研究和实验工作提供所需环境及其它条件保证的用房。包括采暖、通风、空气调节、制冷、给水、排水、软化水、煤气、特殊气体、压缩空气、真空、照明、供配电、电讯等设施的用房。<5>通用实验室:适用于多学科的以实验台规模进行经常性科学研究和实验工作的实验室。<6>专用实验室:有特定环境要求(如恒温、恒湿、洁净、无菌、防振、防辐射、防电磁干扰等)或以精密、大型、特殊实验装置为主(如电子显微镜、高精度天平、谱仪等)的实验室。<7>研究工作室:用于科研实验人员从事理论研究、准备实验资料、查阅文献、整理实验数据、编写成果报告等的用房。<8>标准单元组合设计:为保证实验用房具有适应性的设计原则,即从当前和长远科学实验工作内容、仪器设备及人员的发展变化出发,综合考虑确定实验用房的三维空间尺寸、实验室建筑设备及实验仪器设备的布置、建筑结构选型、公用设施供应方式等。对于框架结构,一个标准单元系指一个柱网围成的面积;对于混合结构,一个标准单元相当于框架结构一个柱网围成的面积。<9>生物培养室:在人工环境条件下进行生物培养的用房。包括微生物培养、组织培养、细胞培养等用房。要求的环境条件包括温湿度、光照、空气、水分、酸碱度等及灭菌消毒等措施。常采用的仪器设备包括摇床、培养箱等。<10>天平室:设置称量精度为±0.1~0.01mg天平的房间。天平可设置在较简单的防振天平台上。<11>高精度天平室:设置称量精度为±0.002~0.001mg的微量天平的房间,要求恒温、恒湿、防振、防风、防尘、防腐蚀性气体、防阳光直射等环境条件。<12>前室:也称为缓冲间或过渡间,并可兼作更衣换鞋间。<13>准备间:某些专用实验室的配套房间,供实验人员做实验前的准备工作。<14>防生物危害实验室:也称为生物安全实验室。用于从事有害微生物及病毒实验工作的房间,最重要的环境条件是维持房间的负压。<15>管道井:用于通行各类公用设施立管的竖向井道。<16>管道走廊:用于通行各类公用设施立管及水平管道的空间。<17>管道技术层:用于通行各类公用设施水平管道的空间。<18>应急喷淋:为保证实验人员在实验工作中受到化学及生物危害时的安全,多在靠近该类实验室的公共走道处设置带有自动或人控开关的喷淋设备,以备实验人员一旦被药品污染时,能及时进行喷淋救护。<19>反应池:指排水系统排出的污(废)水中含某些有害物质时,在建筑物内或附近设置排出污水处理的构筑物,用物理、化学方法予以处理,以达到国家排放标准。<20>实验室工作接地:为保证要求接地的仪器设备稳定工作而设置的接地。<21>供电电源工作接地:为交流和直流电源系统提供的接地。<22>保护接地:为保障人身及设备安全而设置的接地。<23>特殊防护接地:为静电防护、电磁屏蔽防护等提供的接地。<24>防雷接地:为保证建筑物防雷装置可靠工作而设置的接地。第三、基地选择和总平面设计<1> 基地选择A、基地选择必须符合当地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应节约用地,不占或少占良田。B、基地应满足科学实验工作的要求,并应具有水源、能源、信息交换和协作条件,交通方便。C、基地选择应满足建筑用地、实验用地、绿化用地和环境净化的需要,并应留有发展用地。D、基地与易燃、易爆品生产及储存区之间的安全距离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规范的规定。E、基地应避开噪声、振动、电磁干扰和其它污染源,或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对科学实验工作自身产生的上述危害,亦应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防止对周围环境的影响。F、基地应有相应的安全消防保障条件及措施。 <2>总平面设计A、总平面设计应符合科学实验工作的要求,规划面积指标应按《科研建筑工程规划面积指标》的规定执行。B、总平面设计应包括各类用房、室外实验场地和道路的平面布置及竖向设计、公用设施管网的综合设计及环境设计等。C、总平面设计应合理利用基地的原有地形、地貌、地物、水面和空间以及现有的公用设施等。D、各类用房宜集中布置,做到功能分区明确、布局合理、联系方便、互不干扰,且留有发展余地。E、住宅不宜建在科学实验区内。当建在同一区域内时,则应相互分隔,另设出入口,并应符合防止污染及干扰的有关规定。F、使用有放射性、爆炸性、毒害性和污染性物质的独立建筑物或构筑物,在总平面中的位置应符合有关安全、防护、疏散、环境保护等规定。G、公用设施用房在总平面中的位置应符合节能和环境保护等要求。变配电室、冷冻站等宜设置在对周围环境干扰最少且靠近使用负荷中心处。当科学实验工作有隔振要求时,应根据其防振距离要求进行布置,在无法保证防振距离时,应采取必要的隔振措施。H、各类公用设施管网应综合布置,并与室外环境设计相结合,做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方便使用和维护,并留有发展余地。I、环境设计应符合当地主管部门的绿化要求,且宜适当提高绿化率。绿化植物品种的选用应有利于净化空气、防止污染。第四、建筑设计<1>一般规定A、科学实验建筑应由实验用房、辅助用房、公用设施用房等组成。其设计应合理安排各类用房,做到功能分区明确、联系方便、互不干扰。B、通用实验室、专用实验室及研究工作室宜采用标准单元组合设计,其结构选型及荷载确定应使建筑物具有使用的适应性。C、条 窗(a)设置采暖及空气调节的科学实验建筑,在满足采光要求的前提下,应减少外窗面积。设置空气调节的实验室外窗应具有良好的密闭性及隔热性,且宜设不少于窗面积1/3的可开启窗扇。(b)底层、半地下室及地下室的外窗应采取防虫及防啮齿动物的措施。D、条 门(a)由1/2个标准单元组成的实验室的门洞宽度不应小于1m,高度不应小于2.10m。由一个及以上标准单元组成的实验室的门洞宽度不应小于1.20m,高度不应小于2.10m。(b)有特殊要求的房间的门洞尺寸应按具体情况确定。(c)实验室的门扇应设观察窗。(d)外门应采取防虫及防啮齿动物的措施。E、走道(a)走道地面有高差时,当高差不足二级踏步时,不得设置台阶,应设坡道,其坡度不宜大于1:8。F、楼梯(a)楼梯设计必须符合国家现行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b)科研实验人员经常通行的楼梯,其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28m,高度不应大于0.17m。(c)四层及以上的科学实验建筑宜设电梯。G、厕所(a)厕所距最远工作点不应大于50m。(b)厕所应设前室,并配备洗手盆及镜箱。(c)男厕所每30人设大便器一具,每25人设小便器一具(小便槽按每0.60m长度相当一具小便器计算),且大便器和小便各不宜少于两具。女厕所每15人设大便器一具,且不宜少于两具。H、科学实验建筑内应设卫生用具间,可独立设置或与厕所结合设置,其内应设拖布池及拖布吊挂设施和地漏。I、更衣间(a)科学实验建筑宜设更衣间,每人使用面积不宜小于0.60m2,且应设更衣柜及换鞋柜。(b)更衣间可采用集中式、分散式或两者结合的布置方式。J、采光(a)通用实验室、研究工作室宜利用天然采光,房间窗地面积比不应小于1:6。(b)利用天然采光的阅览室窗地面积比不应小于1:5。K、隔声(a)通用实验室、学术活动室允许噪声级不宜大于55dB(A声级);研究工作室、阅览室允许噪声级不应大于50dB(A声级)。(b)产生噪声的公用设施等用房不宜与实验室、研究工作室、学术活动室及阅览室贴邻,否则应采取隔声及消声措施。L、隔振(a)产生振动的公用设施等用房不宜与实验室、研究工作室、学术活动室及阅览室贴邻,且宜设在底层或地下室内,其设备基础等应采取隔振措施。(b)设在楼层或顶层的空调机房、排风机房等,其设备基础等应采取隔振措施。M、室内净高(a)通用实验室和研究工作室的室内净高:当不设置空气调节时,不宜低于2.80m;设置空气调节时,不应低于2.40m。(b)专用实验室的室内净高应按实验仪器设备尺寸、安装及检修的要求确定。(c)走道净高不应低于2.20m。N、室内装修(a)实验用房、走道的地面及楼梯面层,应坚实耐磨、防水防滑、不起尘、不积尘;墙面应光洁、无眩光、防潮、不起尘、不积尘;顶棚应光洁、无眩光、不起尘、不积尘。(b)使用强酸、强碱的实验室地面应具有耐酸、碱腐蚀的性能;用水量较多的实验室地面应设地漏。(c)需要定期清洗、消毒或防尘要求高的实验室,其地面、墙面和顶棚应做整体式防水饰面。墙面与墙面之间,墙面与地面之间、墙面与顶棚之间宜做成半径不小于0.05m的半圆角。室内应减少突出的建筑构配件及明露管道。(d)通用实验室不宜设吊顶。(e)需设吊顶且无严格密封要求的空间,宜采用活动板块式吊顶。<2>通用实验室A、通用实验室标准单元组合设计应满足使用要求,并与通风柜、实验台及实验仪器设备的布置、结构选型以及管道空间布置紧密结合。B、通用实验室标准单元开间应由实验台宽度、布置方式及间距决定。实验台平行布置的标准单元,其开间不宜小于6.60m。C、通用实验室标准单元进深应由实验台长度、通风柜及实验仪器设备布置决定,且不宜小于6.60m;无通风柜时,不宜小于5.70m。D、由1/2个标准单元组成的通用实验室,靠两侧墙布置的边实验台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1.60m。当靠一侧墙改为布置通风柜或实验仪器设备时,其与另一侧实验台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1.50m。E、由一个标准单元组成的通用实验室,靠两侧墙布置的边实验台与房间中间布置的岛式或半岛式中央实验台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1.60m。当靠侧墙或房间中间改为布置通风柜或实验仪器设备时,其与实验台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1.50m。岛式实验台端部与外墙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6.60m。F、按第4.2.4条和第4.2.5条规定布置的通用实验室,如一侧墙或两侧墙靠近外墙部位开设通向其它空间的门时,其相应的净距应增加0.10m。G、由一个以上标准单元组成的通用实验室,实验台之间或实验台与实验仪器设备之间的净距应符合第4.2.4条、第4.2.5条和第4.2.6条的规定。当连续布置两台及以上岛式实验台时,其端部与外墙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1m。H、岛式或半岛式中央实验台不宜与外窗平行布置。必须与外窗平行布置时,其与外墙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1.30m。I、不宜贴靠有窗外墙布置边实验台,不应贴靠有窗外墙布置需要公用设施供应的边实验台。J、靠侧墙布置的边实验台的端部与走道墙之间的净距不宜小于1.20m。中央实验台的端部与走道墙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1.20m。当实验室设置向室内退进的门斗时,则实验台端部与退进门斗的墙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1.20m。K、当通风柜的操作面与实验台端部相对布置时,其间的净距不应小于1.20m。L、通用实验室宜由一个或一个以上标准单元组成。M、通用实验室宜集中靠建筑物外墙布置。设置空气调节的通用实验室宜布置在北向。<3>专用实验室A、由标准单元组成的专用实验室,其开间和进深应按实验仪器设备尺寸、安装及维护检修的要求确定。布置通风柜和实验台时,应符合本规范第4.2.4条~第4.2.11条的相应规定。B、对有温湿度控制要求的专用实验室,建筑设计应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C、生物培养室D、生物培养室由前室、准备间、生物培养间、器械消毒及清洗间组成。前室使用面积不应小于8m2,前室内应设家庭服和工作服分开的更衣柜和换鞋柜。E、由几个生物培养室组成的生物培养区,亦可在入口处设置集中式更衣换鞋柜。F、生物培养室应防止人流交叉感染。宜布置在建筑物的尽端,不宜开设外窗。有外窗时,应做双层密闭窗及遮光百叶。G、生物培养室或生物培养区与非生物培养区之间,应设置实体砖墙。生物培养室各功能房间之间,宜采用密封的玻璃隔断墙分隔。玻璃隔断墙的骨架宜采用不易变形及耐清洗的材料制作。H、生物培养室与各功能房间玻璃隔断墙上的门,宜采用推拉门。I、生物培养室宜留有设置灭菌器的位置。J、天平室(a)天平室应设置面积不小于6m2的前室,并可兼作更衣换鞋间。天平室宜布置在北向,外窗宜做双层密闭窗并设窗帘。(b)天平室与前室之间应采用密封的玻璃隔断墙分隔,并宜采用推拉门。(c)天平台台面和台座,应做隔振处理。天平台沿墙布置时,应与墙脱开,台面宜采用平整、光洁、有足够刚度的台板,并不得采用木制工作台。设在楼层上的天平台基座,应设在靠墙及梁柱等刚度大的区域。(d)高精度天平室除满足上述天平室的要求外,应布置在实验楼底层北向,天平台基应设独立基座(不宜设在地下室楼板上面)。外窗应做双层密闭窗。(e)高精度天平室其天平台独立基座的允许振动限值,应按制造部门提供的数据选用,无资料时应符合现行的《机器动荷载作用下建筑物承重结构的振动计算和隔振设计规程》的规定。K、电子显微镜室(a)电子显微镜室应按所用设备的允许振动速度和防磁要求,远离振动源及磁场干扰源布置,且宜布置在建筑物的底层。(b)电子显微镜室由电镜间、过渡间、准备间、切片间、涂膜间及暗室组成。过渡间面积不应小于6m2,且应设更衣柜及换鞋柜。(c)电镜间不宜设外窗。(d)电镜间的室内净高应按设备高度及检修要求确定。(e)电镜基座应采取隔振措施。与电镜配套使用的有振动的辅助设备及室内空气调节设备等,应设隔振装置。(f)电镜间、切片间及涂膜间的空气应过滤。人员出入口必须设更衣柜及换鞋柜。L、谱仪分析室(a)谱仪分析室应远离振动源布置,且宜布置在建筑物的底层。必须布置在楼层时,应采取相应的隔振措施。(b)谱仪分析室由谱仪间、过渡间、样品制备间、化学处理间、暗室、数据处理间及工作间组成。过渡间面积不应小于6m2,且应设更衣柜及换鞋柜。(c)谱仪间应根据使用要求设置通风柜。光源区应设排风罩。(d)谱仪间内不宜设水盆。M、放射性同位素实验室(a)本节规定适用于科研用第三类开放型放射工作单位及属于第二类放射医疗单位的乙、丙级开放型放射性同位素实验室和密封型放射源辐照实验室的建筑设计。(b)开放型放射性同位素实验室(1)开放型放射工作单位按其所使用放射性核素的等效年用量分为三类,即第一类、第二类和第三类。各类工作单位的等效年用量应符合现行的《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的规定。(2)开放型放射性同位素实验室(或工作场所)按其所使用放射性核素的最大等效曰操作量分为三级,即甲、乙和丙级。各级实验室(或工作场所)的最大等效曰操作量应符合现行的《辐射防护规定》的规定。(3)开放型放射工作单位按其所属类别,在其周围应划出防护监测区。防护监测区的范围应符合现行的《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的规定。(4)第三类开放型放射工作单位及属于第二类的放射医疗单位,可设在市区内。(5)第三类开放型放射工作单位及属于第二类的放射医疗单位的乙、丙级放射性同位素实验室(或工作场所)可设在一般建筑物内,但应集中在同一层或一端,与非放射工作场所隔开。(6)布置放射性同位素实验室(或工作场所)时,应根据污染情况,可将其分成若干区域:乙级放射性同位素实验室(或工作场所)可分为三区,即设白区、绿区和红区。丙级放射性同位素实验室(或工作场所)可分为二区,即设白区和绿区。最大等效曰操作量小于丙级实验室(或工作场所)规定的下限值时,可不分区。白区、绿区和红区的标准应符合现行的《开放型放射性物质实验室辐射防护设计规范》的规定。(7)乙级放射性同位素实验室(或工作场所)各区的布置,应按白区绿区红区布置。丙级放射性同位素实验室(或工作场所)应按白区绿区布置。乙级实验室(或工作场所)的白区与绿区之间应设卫生出入口。卫生出入口内应设家庭服衣柜、专用工作服衣柜和淋浴设备,并配以表面污染监测仪器。丙级实验室(或工作场所)的白区与绿区之间,应设换鞋、更衣、洗手和表面污染监测用的过渡间,过渡间面积不应小于6m2。卫生出入口的规模,应根据进入绿区的总人数确定。淋浴器按最大班人数每5~8人设一具。(8)放射性同位素实验室的布置,白区与白区、绿区与绿区应相对集中,避免相互穿插。放射性同位素实验室的排列,原则上以放射性活度的低、中、高依次排列。(9)放射性同位素实验室的绿区应设放射性固体废物暂存间。暂存间的室内装修标准不应低于放射性同位素实验室。(10)放射性同位素实验室(或工作场所)的室内装修力求简洁,应防止积尘和积聚放射性物质。各种管线宜暗敷,灯具宜采用嵌入式。地面、墙面、顶棚的阴角应做成半径不小于0.05m的半圆角。(11)放射性同位素实验室(或工作场所)的门、窗应便于清洗和去污。绿区应设密闭窗,少设开启窗扇。(12)乙级放射性同位素实验室(或工作场所)的室内装修材料应表面光滑,对放射性物质吸附性差,易于去污,并具有良好的耐酸、碱腐蚀和耐辐照性能。宜采用聚氯乙烯塑料卷材整体式地面及踢脚板,其接缝应采用热焊,踢脚板高度不应低于0.25m。墙面和顶棚应涂以油漆。(13)丙级放射性同位素实验室(或工作场所)的室内装修标准可适当降低。可采用现制水磨石地面,但必须打蜡,局部加塑料覆面。并可采用油漆墙面及不起尘的涂料顶棚。(14)有关开放型放射性同位素实验室的工艺设计、通风设计、给排水设计、辐射屏蔽设计、辐射监测设计及放射性三废处理等应合现行的《开放型放射性物质实验室辐射防护设计规范》的规定。(c) 密封型放射源辐照实验室(1)有关密封型放射源辐照实验室的设计要求,可参照现行的《60Co辐照站的辐射安全防护设计规范》的规定执行。(2)密封型放射源辐照实验室可设于市区。实验室的辐照装置应采取有效的屏蔽措施,并应使周围公众所受的照射不超过现行的《辐射防护规定》的相应剂量当量限值。(3)密封型放射源辐照实验室的围护墙、顶棚和门、观察窗洞口等均应符合防护要求。有关60Co辐照站的辐射安全防护设计应符合现行的《60Co辐照站的辐射安全防护设计规范》的规定。(4)密封型放射源的贮存室必须符合防护要求,确保周围环境的安全。贮存放射源容器的贮源坑应防止地下水渗入,并应保持干燥。贮存室应设有防火、防盗及报警装置等设施。<4>研究工作室、学术活动室、图书资料室A、研究工作室(a)研究工作室设置数量应按使用要求确定,每人使用面积不应小于6m2。(b)研究工作室应靠近实验室或与实验室结合布置。B、学术活动室(a)学术交流展示厅的使用面积应按使用要求确定。该场所宜与公共交通空间连通,并应留有布置坐椅或沙发的空间。(b)小型学术活动室的使用面积不宜小于40m2;中型学术活动室的使用面积不宜小于60m2。中、小型学术活动室每人使用面积:有会议桌的不应小于1.80m2;无会议桌的不应小于0.80m2。(c)学术报告厅的规模应按使用要求确定,并宜设讲台、书写板、幕布,并留有放置放映设备的空间。容纳人数超过180人时,宜采用台阶式地面,台阶高度应按不遮挡视线的要求确定。宜设固定坐椅及记录台板。当坐椅自带记录台板时,排距不应小于 0.95m;当设独立式记录台板时,排距不应小于1m。C、图书资料室(a)图书资料室应由藏书部分、采编部分、阅览部分、出纳及目录部分等组成。(b)图书资料室应布置在环境安静并与实验用房联系方便的位置。(c)图书资料室宜采用开架阅览室。<5> 公用设施用房及管道空间A、公用设施用房(a)公用设施用房包括制冷机房、空调机房、排风机房、给排水及水处理用房、变配电室、电讯室、气体供应室等。(b)公用设施用房宜靠近相应的使用负荷中心布置。(c)公用设施用房布置于地下室时,应采取防潮、防水及通风等措施。B、管道空间(a)管道空间分为管道井、管道走廊和管道技术层三种,其尺寸及位置应按建筑标准单元组合设计、公用设施系统设计、安装及维护检修的要求确定。(b)建筑物内管道不多时,宜采用管道井。集中式管道井应设检修门;分散式管道井设检修门有困难时,应在管道阀门部位设检修口。(c)建筑物内管道多且设管道井无法满足要求时,应设管道走廊或管道技术层,并均应设检修门。<6> 实验室建筑设备A、通风柜(a)通风柜宜采用标准设计产品。(b)设置空气调节的实验室宜采用节能型通风柜。(c)通风柜内衬板及工作台面,按使用性质不同应具有相应的耐腐、耐火、耐高温及防水等性能。应采用盘式工作台面并应设杯式排水斗。通风柜外壳应具有耐腐、耐火及防水等性能。(d)通风柜内的公用设施管线应暗敷,向柜内伸出的龙头配件应具有耐腐及耐火性能。各种公用设施的开闭阀、电源插座及开关等应设于通风柜外壳上或柜体以外易操作处。(e)通风柜柜口窗扇以及其它玻璃配件,应采用透明安全玻璃。(f)通风柜的选择及布置应与建筑标准单元组合设计紧密结合。(g)通风柜应贴邻或靠近管道井或管道走廊布置,并应避开主要人流及主要出入口。不设置空气调节的实验室,通风柜应远离外窗布置;设置空气调节的实验室,通风柜应远离室内送风口布置。当两者矛盾时,应调整室内送风口的位置。B、实验台(a)实验台宜采用标准设计产品。(b)实验台台面按使用性质不同应具有相应的耐磨、耐腐、耐火、耐高温、防水及易清洗等性能。(c)各种公用设施管线及龙头、电源插座及开关等配件,宜与实验台体的公用设施支架或与实验台体靠近的独立公用设施支架或管槽结合在一起。实验用水盆亦宜与实验台体结合在一起。(d)实验台的选择及布置应与建筑标准单元组合设计紧密结合。C、物品柜(架)(a)通用实验室的内墙上宜设置嵌墙式或挂墙式物品柜(架)。物品柜(架)底距地面不应小于1.20m。(b)物品柜(架)自身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并应与墙体牢固连接,物品柜(架)横隔板应上下位置可移动。第五、安全和防护<1>一般规定A、科学实验建筑设计必须执行国家现行有关安全、卫生、辐射防护、环境保护法规和规定。B、科学实验建筑底层的门、窗宜采取安全防盗措施。C、放射性物质贮存场所,应设置防盗门、防盗窗及报警装置等设施。D、对限制人员进入的实验区或室应在其明显部位或门上设置警告装置或标志。对放射源的贮存室除应设置警告装置或标志外,还应设有防火、防盗及报警装置等设施。<2>防火与疏散A、科学实验建筑的防火设计除必须符合国家现行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外,尚应符合以下规定:(a)有贵重仪器设备的实验室的隔墙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h的非燃烧体。(b)由一个以上标准单元组成的通用实验室的安全出口不宜少于两个。(c)易发生火灾、爆炸、化学品伤害等事故的实验室的门宜向疏散方向开启。<3>防化学危害A、凡进行对人体有害气体、蒸汽、气味、烟雾、挥发物质等实验工作的实验室,应设置通风柜。B、放射性同位素实验室的设计,应符合本规范第4.3.7条的规定。C、含汞的实验室应设置特制的通风柜。该类实验室的地面、楼面、墙面、顶棚、实验台、门、窗等均应采用不开裂、不吸附、不渗漏的材料,并应设有集汞槽、沟、瓶等设施。地面、楼面应有不小于1%的坡度,地沟、地漏应具有收集散失汞的功能,室内下部应设排风口。D、凡经常使用强酸、强碱、有化学品烧伤危险的实验室,在出口就近处宜设置应急喷淋器及应急眼睛冲洗器。E、必须存放少量曰常使用的化学危险品的实验室,应设置24h持续通风的专用化学品贮存柜或通风柜。F、条 放射性同位素实验室的废气、废液、固体废物的处理及处置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规范的规定。<4>防生物危害A、按现行有害微生物及病毒的4等分类(见附录A),防生物危害实验室相应分为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生物安全3级实验室、生物安全2级实验室及生物安全1级实验室。B、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a)4级实验室用于从事高度危害性微生物及病毒实验,宜设计成独立建筑物。需与其它实验用房设置在同一建筑物内时,必须有明确分区及隔离。(b)实验室内必须维持负压,向室外排风必须经特殊过滤。(c)必须为工作人员出入提供以下流程的房间:过渡间家庭服室淋浴间实验服室实验室。从过渡间至实验室应维持依次递降20~30Pa的压差。(d)必须为实验材料及仪器设备的出入提供消毒设施。(e)实验室内必须配备Ⅱ级及Ⅲ级生物安全柜及双门高压蒸汽消毒锅。(f)实验室内应减少突出的建筑构配件及明露管线。(g)实验室的地面、墙面、顶棚、观察窗及管道穿洞必须严格密封。(h)实验室内不应采用固定式实验台及其它固定设施。(i)实验室不得开设外窗。(j)实验室出入口处必须设置洗手盆并应采用光电式龙头开关。(k)实验区入口处必须设置危害性标志、安全告示及工作状况标志灯。C、生物安全3级实验室(a)3级实验室用于从事中度危害性微生物及病毒实验,可与其它科研用房布置在同一建筑物内,但其与公共区或其它用房之间必须设过渡间。(b)实验室内必须维持负压。从公共区或其它用房至实验室应维持依次递降10~20Pa的压差,向室外排风必须经特殊过滤。(c)应为实验材料及仪器设备的出入提供消毒设施。(d)实验室内必须配备Ⅱ级生物安全柜及双门高压蒸汽消毒锅。(e)实验室内应减少突出的建筑构配件及明露管线。实验室内应减少突出的建筑构配件及明露管线。(f)实验室的地面、墙面、顶棚、窗及管道穿洞必须严格密封。(g)实验室内不应采用固定式实验台及其它固定设施。(h)实验室出入口处必须设置洗手盆并应采用光电式龙头开关。(i)实验区入口处必须设置危害性标志、安全告示及工作状况标志灯。D、生物安全2级实验室(a)2级实验室用于从事低度危害性微生物及病毒实验,实验室区内宜配备Ⅰ级或Ⅱ级生物安全柜及消毒锅。(b)实验室的地面、墙面应便于清洗。(c)实验室内不宜采用固定式实验台及其他固定设施。(d)实验室内应设洗手盆。E、生物安全Ⅰ级实验室用于从事微度危害性微生物及病毒实验,其设计要求与生物安全2级实验室基本相同,但可不配备生物安全柜及消毒锅。第六、采暖、通风、空气调节和制冷<1>一般规定A、采暖、通风、空气调节和制冷设计除应按现行的《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规范》的规定执行外,尚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B、防火、防烟和排烟设计除应按现行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执行外,尚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C、空气净化设计应符合现行的《洁净厂房设计规范》的规定。<2>采暖A、采暖地区通用实验室的冬季采暖室内计算温度应为18~20℃。B、采暖系统宜按南北朝向分开环路设置。C、采暖系统的散热器宜按每个自然开间的采暖热负荷进行设置。D、采暖系统的散热器其散热量宜有调节的可能性,但布置在更衣间、淋浴间以及热媒有冻结危险场所的散热器除外。E、采暖系统应在每个环路回水干管末端和每根立管上设带短管的阀门。立管的阀门和泄水用的带短管阀门不宜安装在地沟内。<3>通风 A、按标准单元组合设计的通用实验室,其送排风系统也应按标准单元组合设计。B、每个排风装置宜设独立的排风系统。同一个实验室内的所有排风装置宜合用一个排风系统。C、通风柜柜口面风速值宜按表6.3.3确定。D、表6.3.3通风柜柜口面风速值>15 0.35 0.25实验室内空气中有害物的最高容许浓度(mg/m3) 柜口面风速值(m/s)0.2~15 0.50 0.40平均值 最低值≤0.1 0.75 0.65E、工作时间连续使用排风系统的实验室应设置送风系统,送风量宜为排风量的70%,并应根据工艺要求对送风进行空气净化处理。对于采暖地区,冬季应对送风进行加热。送风气流不应破坏实验室排风装置的正常工作。间歇使用排风系统且排风量大于每小时两次换气的实验室,应设置有组织的自然进风。对于采暖地区,冬季应由建筑物的采暖系统补充加热进风的耗热量。F、排风系统的排风装置、风管、阀门、附件和风机等的材质应依系统所排除的有害物的种类确定。当按防腐或其它要求必须采用难燃烧材料或可燃烧材料制作风管时,只可在本实验室范围内敷设该种风管。当必须穿越其它房间时,用难燃烧材料或可燃烧材料制作的通过式风管应沿其全长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0.5h的套管或防护结构。不得利用建筑物的可燃烧和难燃烧结构直接作为风管侧壁。当排除易于冷凝的气体时,不得利用建筑结构作为风管侧壁。G、排风机宜设置在建筑物(不含排风机房)之外。排除有害气体的排风机不得设置在送风机室内。H、送排风机的进出口应设置长度为0.15~0.30m的用难燃烧材料或非燃烧材料制作的柔性接头,接头部分不得加刷涂料。I、排风系统宜在排风机吸入侧的管段上设置消声装置,排风机应设减振装置。J、排风系统宜设防倒灌装置。K、排风机房应有通风措施。通风量不应小于每小时一次换气。L、排风系统排出的有害物浓度超过有关标准规范规定的允许排放标准时,应采取净化措施。M、经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排风系统宜设置热回收装置。N、放射性同位素实验室的通风设计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4>空气调节和制冷A、累年最热月平均温度高于或等于22℃地区的通用实验室,当利用自然通风不能满足卫生要求时,可设置机械通风系统。B、累年最热月平均温度高于或等于28℃地区的通用实验室,宜设置空气调节系统。C、通用实验室的夏季空气调节室内计算参数为:温度26~28℃,相对湿度小于65%。D、专用实验室的空气调节室内计算参数应按工艺要求确定。E、需要设置空气调节的实验室应集中布置。室内温湿度基数、使用班次和消声要求等相近的实验室宜相邻布置。F、在不影响科学实验工作的条件下,宜采取局部工艺措施或局部区域的空气调节替代全室性的空气调节。G、空气调节宜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设置。H、按标准单元组合设计的通用实验室,其空气调节系统也应按标准单元组合设计I、空气调节系统设计应为实验室的改造和发展提供灵活性。J、当科学实验工作需要空气调节系统长期连续运转时,空气调节系统宜设置备用设备。K、空气调节系统应设置消声和减振装置。L、空气调节系统的隔热结构和消声结构不得采用可燃烧材料制作。M、制冷方式的选择和制冷装置的设置场所应根据热源、电源、水源以及空气调节所需制冷量、冷水温度和工艺需求与特点等情况,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N、制冷机房的平面与空间和制冷系统管路的输送能力应为科学实验建筑的改建和扩建提供一定的余量。第七、气体管道<1>一般规定A、本章规定适用于压力不大于0.8MPa的氢气、氧气、氮气、煤气、压缩空气和真空等实验室内气体管道设计。B、气体管道设计除应按现行的《城镇燃气设计规范》、《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氧气站设计规范》、《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等的规定执行外,尚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C、条 氢气、氧气和煤气管道以及引入实验室的各种气体管道支管宜明敷。当管道井、管道技术层内敷设有氢气、氧气和煤气管道时,应有换气次数为每小时1~3次的通风措施。D、按标准单元组合设计的通用实验室,各种气体管道也应按标准单元组合设计。E、穿过实验室墙体或楼板的气体管道应敷在预埋套管内,套管内的管段不应有焊缝。管道与套管之间应采用非燃烧材料严密封堵。F、氢气、氧气管道的末端和最高点宜设放空管。放空管应高出层顶2m以上,并应设在防雷保护区内。氢气管道上还应设取样口和吹扫口。放空管、取样口和吹扫口的位置应能满足管道内气体吹扫置换的要求。G、氢气、氧气管道应有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有接地要求的气体管道其接地和跨接措施应按国家现行有关规定执行。H、管道敷设要求(a)输送干燥气体的管道宜水平安装,输送潮湿气体的管道应有不小于0.3%的坡度,坡向冷凝液体收集器。(b)氧气管道与其它气体管道可同架敷设,其间距不得小于0.25m,氧气管道应处于除氢气管道外的其它气体管道之上。(c) 氢气管道与其它可燃气体管道平行敷设时,其间距不应小于0.50m;交叉敷设时,其间距不应小于0.25m。分层敷设时,氢气管道应位于上方。(d)室内氢气管道不应敷设在地沟内或直接埋地,不得穿过不使用氢气的房间。(e)气体管道不得和电缆、导电线路同架敷设。<2>管道、阀门和附件A、气体管道宜采用无缝钢管。气体纯度大于或等于99.99%的气体管道宜采用不锈钢管、铜管或无缝钢管。B、管道与设备的连接段宜采用金属管道。如为非金属软管,宜采用聚四氟乙烯管、聚氯乙烯管,不得采用乳胶管。C、阀门和附件的材质:对氢气和煤气管道不得采用铜质材料,其它气体管道可采用铜、碳钢和可锻铸铁等材料。氢气和氧气管道所用的附件和仪表必须是该介质的专用产品,不得代用。D、阀门与氧气接触部分应采用非燃烧材料。其密封圈应采用有色金属、不锈钢及聚四氟乙烯E 气体管道中的法兰垫片其材质应依管内输送的介质确定。<3>管道连接A、气体管道的连接应采用焊接或法兰连接等形式。氢气管道不得用螺纹连接。高纯气体管道应采用承插焊接。B、气体管道与设备、阀门及其他附件的连接应采用法兰或螺纹连接。螺纹接头的丝扣填料应采用聚四氟乙烯薄膜或一氧化铅、甘油调合填料。<4>安全技术A、气体管道设计的安全技术应符合下列规定:(a) 每台(组)用氢设备的支管和氢气放空管上应设置阻火器。(b)各种气体管道应设置明显标志。B、使用氢气及可燃气体的实验室应设置报警装置。C、气瓶应放在主体建筑物之外的气瓶存放间。对曰用气量不超过一瓶的气体,实验室内可放置一个该种气体的气瓶,但气瓶应有安全防护设施。D、氢气和氮气的气瓶存放间应有每小时不小于三次换气的通风措施。第八、给水排水和污水处理<1>一般规定A、给水管道和排水管道的布置和敷设,设计流量和管道计算,管材、附件的选择等,除应按现行的《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的规定执行外,尚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B、实验室给水管道和排水管道,应沿墙、柱、管道井、实验台夹腔、通风柜内衬板等部位布置。不得布置在遇水会迅速分解、引起燃烧、爆炸或损坏的物品旁,以及贵重仪器设备的上方。C、室内、外消防设计,应符合现行有关防火规范的规定。<2>给水A、给水系统选择,应根据科研、生产、生活、消防各项用水对水质、水温、水压和水量的要求,并结合室外给水系统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B、用水定额、水压、水质、水温及用水条件,应按工艺要求确定。C、实验室化验龙头及其它卫生器具给水的额定流量、当量、支管管径和流出水头,应符合现行的《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的规定。D、实验仪器的循环冷却水水质应满足各类仪器对水质的不同要求。E、凡进行强酸、强碱、剧毒液体的实验并有飞溅爆炸可能的实验室,应就近设置应急喷淋设施。当应急眼睛冲洗器水头大于1m时,应采取减压措施。F、下行上给式的给水横干管宜敷设在底层走道上方或地下室顶板下;上行下给式的给水横干管宜敷设在顶层管道技术层内或顶层走道上方。不结冻地区可敷设在屋顶上。G、恒温、恒湿实验室,其给水管道穿墙和楼板处应采取密封措施。H、从给水干管引入实验室的每根支管上,应装设阀门。I、无菌室和放射性同位素的操作间、去污室的水龙头,应采用脚踏开关、肘式开关或光电开关。J、无菌室和放射性同位素的去污室等,应有热水供应。热水水量、水温、水压应按工艺要求确定。无菌室和放射性同位素实验室尚应配有热水淋浴装置。K、放射性同位素实验室如采用科研、生活和消防统一的给水系统时,污染区的用水必须通过断流水箱。室内消火栓应设置在清洁区内。<3>排水A、排水系统选择,应根据污水的性质、流量、排放规律并结合室外排水条件确定。B、排出有毒和有害物质的污水,应与生活污水及其它废水废液分开。对于较纯的溶剂废液或贵重试剂,宜在技术经济比较后回收利用。C、放射性同位素实验室的排水系统设计,应将长寿命和短寿命的核素废水分流。废水流向,应从清洁区至污染区。D、放射性核素排水管道的布置和敷设,管材、附件的选择,尚应符合现行的《辐射防护规定》的规定。E、污水及废水的最大小时流量和设计秒流量,应按工艺要求确定。4>污水处理A、条 凡含有毒和有害物质的污水,均应进行必要的处理,符合国家排放标准后,方可排入城市污水管网。B、酸、碱污水应进行中和处理。中和后达不到中性时,应采用反应池加药处理。C、凡含有放射性核素的废水,应根据核素的半衰期长短,分为长寿命和短寿命两种放射性核素废水,并应分别进行处理。(a)长寿命放射性核素,且放射性浓度又较高的废水,应将废水集中存放,待到一定数量后,采用净化法处理。(b)净化过程中产生的少量浓缩液,可采用固化法处理。(c)短寿命放射性核素废水,应采用贮存法处理。D、含有放射性核素的废水处理,尚应符合现行的《辐射防护规定》的规定。E、生物安全4级和生物安全3级实验室的污水,必须进行消毒处理。经处理后,污水应符合现行的《医院污水排放标准》的规定。第九、电气<1>供配电A、科学实验建筑的用电负荷分级及供电要求,应根据重要性及中断供电在政治、经济、科学实验工作上所造成的损失或影响程度按现行的《工业与民用供电系统设计规范》的规定执行。B、城市电网电源质量不能满足用电要求时,应根据具体条件采用相应的电源质量改善措施(如:滤波、屏蔽、隔离、稳压、稳频及不间断供电等措施)。C、用电负荷具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宜采用交流不间断电源系统供电。(a)当采用备用电源自动投入(BZT)或柴油发电机组应急自起动等方式仍 不能满足要求时;(b)当采用一般稳压稳频设备仍满足不了对稳压、稳频精度要求时;(c)当实验或设备需要保证顺序断电操作安全停机时;(d)当停电损失大于不间断电源设备购置费用和运行费用的总和时。D、低压配电系统无特殊要求时,应采用频率50HZ,电压220/380V系统。系统接地型式宜为TN—S或TN—C—S。有特殊要求时,应按实验仪器设备的具体要求确定。E、供配电系统应预留适当的备用容量及扩展的可能。F、在同一科学实验建筑(室)内设有两种及以上不同电压或频率的电源供电时,宜分别设置配电保护装置并有明显区分或标志。当由同一配电保护装置供电时,应有良好的隔离。不同电压或频率的线路应分别单独敷设,不得在同一管内敷设。同一设备或实验流水线设备的电力线路和无防干扰要求的控制回路允许同一管内敷设。G、实验室负荷可由专用变压器供电,也可由共用变压器敷设专用的低压配电线路供电。冲击性负荷、波动大的负荷、非线性负荷、较大容量的单相负荷和频繁起动的设备等,应由变压器低压母线处用单独馈线回路供电或由单独变压器供电。H、季节性运行的空气调节、采暖等负荷占较大比重时,变压器容量与台数的确定应考虑变压器的经济运行。I、通用实验室的用电设备可由固定在实验台或靠近实验台的固定电源插座(插座箱)供电。电源插座回路应设有漏电保护电器。各实验室电源侧应设置独立的保护开关。J、潮湿、有腐蚀性气体、蒸汽、火灾危险和爆炸危险等场所,应选用具有相应的防护性能的配电设备。K、实验室供配电线路宜采用铜芯导线(电缆)。L、高层或线路较多的多层科学实验建筑,垂直线路宜采用管道井敷设。强、弱电管线宜分别设置管道井。当在同一管道井内敷设时,应敷设在管道井内两侧。<2>照明A、科学实验建筑用房,工作面上的平均照度标准应符合规定。B、科学实验建筑用房一般照明的照度均匀度,按最低照度与平均照度之比确定,其数值不宜小于0.7。C、采用分区一般照明时,非实验区和走道的照度,不宜低于实验区照度的1/3~1/5。D、采用一般照明加局部照明时,一般照明不宜低于工作面总照度的1/3,宜不应低于50lx。E、需要有效地限制工作面上的光幕反射和反射眩光的实验室,宜采用下列措施:(a)使视觉作业不处在室内光源与眼睛形成的镜面反射角上;(b)采用光扩散性能好、亮度低、发光表面积大的灯具;(c)增设局部照明;(d)实验室内表面及室内设备表面为无光泽表面。F、实验室(除暗室外)不宜用裸灯。通用实验室宜采用开启或带格栅直配光型灯具。开启型灯具效率不宜低于0.7,带格栅型灯具效率不宜低于0.6,实验室灯具格栅、反射器不宜采用全镜面反射材料。J、通用实验室宜采用荧光灯,层高大于6m的实验室宜采用高强气体放电灯。H、对识别颜色有要求的实验室,宜采用高显色性光源。I、电磁干扰要求严格的实验室,不宜采用气体放电灯。J、潮湿、有腐蚀性气体和蒸汽、火灾危险和爆炸危险等场所,应选用具有相应防护性能的灯具。K、重要实验场所应设置应急照明,应急照明的设置应符合现行的《民用建筑照明设计标准》、《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L、暗室、电镜室等应设单色(红色或黄色)照明。入口处宜设工作状态标志灯。M、生物培养室宜设紫外线灭菌灯,其控制开关应设在门外并与一般照明灯具的控制开关分开设置。N、照明负荷宜由单独变压器、单独配电装置或单独回路供电,应设单独开关和保护电器。照明配电箱宜分层或分区设置。O、大面积照明场所宜分段、分区设置灯控开关。P、管道技术层内应设照明并由单独支路或专用配电箱(盘)供电。<3>接地A、科学实验建筑按具体要求,可设置实验室工作接地、供电电源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实验室特殊防护接地及防雷接地。B、实验室工作接地的接地电阻值,应按实验仪器、设备的具体要求确定。无特殊要求时,不宜大于4Ω。供电电源工作接地及保护接地的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4Ω。实验室特殊防护接地电阻值按具体要求确定。防雷接地电阻值应符合现行的《建筑防雷设计规范》的规定。C、各种接地宜共用一组接地装置,无特殊要求时,接地电阻值不宜大于1Ω。如防雷接地需单独设置,应按现行的《建筑防雷设计规范》的规定采取防止反击措施。D、实验室的工作接地与接地装置宜单点连接。使用性质不同的实验室共用一组接地装置时,宜分别引接地线与接地装置连接。由接地装置引入室内的接地干线宜采用绝缘导线(电缆)穿钢管敷设。E、由实施室接地点至接地装置的引线长度不应为λ/4及λ/4的奇数倍,λ应按下式计算:λ=3×108f(式(9.3.5)) 式中:λ——波长(m) f——实验室接地仪器、设备工作的主频率(HZ)F、实验室保护接地宜采用等电位连接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