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国科研高地看上海,中央驻上海的8大国家级科研院所有多强而容崖然

中国科研高地看上海,中央驻上海的8大国家级科研院所有多强

上海市被称为东方明珠,不仅仅是因为上海市经济总量位列全国城市第一位,上海还是我国先进制造业之都、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等。作为我国最富裕的长三角经济板块的龙头,上海更是长三角乃至全国的一个科技创新高地。上海聚集了一大批的国家级的科研院所,这些科研院所涉及航天卫星、舰船动力、生物医药、大飞机、计算技术等各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点领域,你知道中央驻上海的科研机构实力有多强吗?今天小鹏就给大家分享一下。1,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三十二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三十二研究所,位于上海市嘉定区,创建于1958年,是我国最早建立的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研究所之一。所本部职工1400人左右,32所是国内唯一的覆盖自主基础软件、嵌入式系统及网络通信关键芯片、计算机产品线的专业研究所。32所自成立以来,创造了我国计算技术发展史上的数十个第一,被誉为“神算所”;32所孕育出中国第一家IT上市公司——华东电脑,被誉为上海IT人才的“黄埔军校,获得过3项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2,上海船用柴油机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又称为上海船用柴油机研究所,创建于1963年,隶属于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七一一所是一个具有57年历史的舰船动力研发机构和现代化高科技企业集团,是中国最具实力的国家级舰船动力研发基地。研究所拥有柴油机及动力系统、电气及自动化系统、能源装备及工程、分布式供能与新能源服务、海外业务等七大战略业务,业务涉及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现有员工2000余名。3,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是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的设计研发中心,担负着中国民用飞机项目研制的技术抓总责任,承担着飞机设计研发、试验验证、适航取证以及关键技术攻关等任务,是我国最大的民机研发中心,现有员工3500余人。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创建于20世纪70年代,为中国民机事业的蓬勃发展做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曾成功设计了中国第一架大型干线客机——运10飞机;与陕飞联合设计了运8气密型飞机等。上飞院承担着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ARJ21新支线飞机、C919大型客机以及CR929中俄远程宽体客机的设计研发任务。4,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现隶属于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生物上海公司成立于1949年9月,是国家医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细胞工程、基因工程、血液制品的主要研究机构、生物制品产、学、研、销一体的国家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前身为上海生物制品厂,由卫生部直属领导。目前,中国生物上海公司主要产品为预防用生物制品。长期以来承担并完成国家"863"、"973"、"传染病重大专项"攻关项目等几十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任务,获得科研成果100余项,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5,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始建于1957年,主要从事航空电子综合技术研究,军民机航空电子、航空无线电通信导航系统及产品研制,。上电所作为中航工业旗下承担飞机“大脑”和“中枢神经系统”研制的重点科研单位,全所从业人员2600余人。在航空电子系统综合、座舱显示控制、核心处理、无人机一体化控制、无线电通信导航、工程与制造等专业技术领域已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有效促进了国内第三、第四代航空武器装备的研制以及民机产业的快速发展。6,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又称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成立于2003年12月,是中国科学院与上海市共建的非盈利事业单位,其前身是1999年3月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上海电信等单位联合组成的中国科学院小卫星工程部。卫星创新院现有两个园区,浦东张江园区和临港卫星研制基地,能够同时承担30到50颗吨级卫星的研制,并具备同时承担100颗以上微纳卫星的研制能力。已成功发射包括北斗三号组网卫星、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天宫二号伴随卫星等61颗卫星,已成为我国科学卫星领域的主力军。7,电信科学技术第一研究所有限公司电信科学技术第一研究所有限公司,是我国通信领域的国家级专业研究所,前身为1957年邮电部批准成立的上海电信研究所,1966年更名为“邮电部第一研究所”,现为国务院国资委所属大型企业——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核心企业之一。建所以来,电信一所以电话交换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卫星通信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研发为基础,历经国家“六五”、“七五”、“八五”、“九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先后取得了150余项国家、部委级科研成果,拥有程控交换、无线通信、卫星通信、移动通信和社会应急通信等专业领域30余项值得自豪的国内“第一”。8,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研究所(又称上海微波技术研究所),于1977年建所,隶属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五十所在普陀区、松江区拥有三个所区。其中,五十所现有职工1300余名,下属八个科研生产部门、三家产业化公司。建所以来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类科技进步奖490项,获得各类专利及软件著作权授权近300件,形成了军工电子、电力电子、市政电子和安全电子四大产业结构。重点发展战术通信技术、微波与探测技术,为武器装备信息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猜图:这是上海哪个标志性的建筑?除了我们提到的8个来自上海市的优秀的国家级科研机构之外,你知道上海还有哪些重要驻沪的科研院所吗?也欢迎大家留言补充,欢迎大家关注小鹏财经。

溟涬

一个研究所孵化超10家硬科技企业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 一个研究所孵化超10家硬科技企业——解码科技成果转化的“新微模式”光明日报记者 颜维琦2020年4月,沪硅产业成功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2020年8月,芯原股份登陆科创板。这两家企业都来自“新微模式”,业界为之欣喜,“中国芯”正迎来加速发展的机遇。2020年夏天,中国科学院院士邹世昌收到一份特别的90岁生日礼物——沪硅产业制造的300mm大硅片。突破“卡脖子”问题,是邹世昌这一代科研工作者的毕生追求。填补国内空白的大硅片诞生,让老人兴奋得像个孩子——二十年磨一剑,这是“新微模式”的结晶。经过多年摸索,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简称上海微系统所)探寻出一条创新链、资本链、产业链“三链”融合发展之路,依托新微科技集团的平台,构建起以技术为前提、人才为关键、资本为保障的“新微模式”,孵化超10家硬科技企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当前,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强依然是难点和堵点,“新微模式”的实践,提供了一种可复制可推广的路径——以市场需求为牵引促进科研创新,协同产业创新力量打造产研共同体,进而借助科技与金融的结合,让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更精准,让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道路走得更顺畅。国产大硅片的20年求索路——科技成果转化,远不止“最后一公里”长期以来,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出来,再到批量定型生产,中间的产业化阶段存在超高“死亡率”,被业界称为“死亡之谷”。“好比跳龙门,一大批科研成果迈不过去。”新微科技集团总裁秦曦说。令他自豪的是,在“新微模式”护航下,2020年孵化出4家上市公司。截至目前,已培育沪硅产业、矽睿科技、尚飞光电等一批中科系硬科技企业。在秦曦看来,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远不止“一公里”要走,需要多方协同,迈过一道道坎,解决一个个问题,“常常是好不容易推进了一公里,抬头一看,发现前面还有很长的路”。上海硅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沪硅产业)执行副总裁、上海新昇及新傲科技董事长李炜,2001年加入新傲博士创业团队。2006年,由上海微系统所和新傲科技共同完成的高端硅基SOI材料研发和产业化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15年,沪硅产业成立。2020年,完成300mm国产大硅片生产制造的飞跃。目前,沪硅产业初步完成全球布局,力争成为世界先进的半导体硅片供应商。“这条路,一走就是20年。300mm硅片是半导体集成电路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起步比国际同行晚20年,中国发展大硅片的过程就是补课的过程,必须加速、加倍投入。”李炜说,“这些年,首先是迎着困难上,迎着最硬的科技上,将个人和企业的目标与国家的目标紧密结合;还有很重要一点,就是重视科技与金融的结合,‘新微模式’发挥了重要作用。”“新微模式”的探索背后,是一个近百年老所对科技创新道路的求索。上海微系统所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作为上海微系统所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的新微科技集团则承担着促进上海微系统所乃至中科院体系科技成果转化的使命。以上海微系统所为科研平台,其布局的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简称上海工研院)为产品中试与技术转化平台,新微科技集团为科技创投融资与产业化平台,由此构建起“三位一体”协同创新体系,共同完成“最后一公里”的突破。形象地说,上海微系统所专注原始技术创新,要拿出“原理样机”;上海工研院解决的是产品创新问题,也就是实现从样品到产品的转化;新微科技集团要推进的是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化,瞄准的是产业创新,就是把产品放到货架上,最终实现从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的转变。在这一过程中,技术创新成果得以跨越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鸿沟,充分释放协同体系带来的发展动力和创新活力。额温枪的缺“芯”之急——下好先手棋,围绕产业链布局技术创新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额温枪等无接触测温设备一时成为紧缺的防疫物资。红外温度传感器是其中的核心器件,为了让更多的额温枪尽快上岗,新微科技集团携手上海工研院火速行动,8英寸研发中试线提前复工,不断挖掘产能,在一个多月内将传感器芯片产能从每月320万颗提升到640万颗,解了红外测温计企业的缺“芯”之急。智能体征实时检测系统,让方舱医院实现病症早发现、早干预;战疫执行管理系统,让基层医疗体系实现平战结合、立体防治……面对疫情大考,新微科技集团第一时间启动应急科研攻关,将平时的科研积累和技术储备迅速转化为战时可支配资源。高效的应急科研攻关,来自多年积淀和前瞻布局。战疫中大显身手的8英寸研发中试线,是对标国际产业竞争的关键一环。战疫执行管理系统则来自新微科技集团在物联网领域的谋篇,着力攻克互联网和物联网在基层医疗体系应用中的标准化问题。秦曦说,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下好先手棋,新微科技集团致力发挥好助力、牵引和支撑作用。记者了解到,上海微系统所目前设有9个研究室,以3个国家级实验室和3个中科院重点实验室为基础,正在谋划与上海科技大学深度合作,加速推进应用导向的基础研究以及学科交叉,着力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面向集成电路、物联网两大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微系统所旗下的上海工研院正在加快中试研发平台布局,打造致力于“超越摩尔”技术和物联网应用的新型研发机构。新微科技集团则已建立起从技术研发到创业孵化、再到产业化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形成技术研发、创业孵化、创业投资、产业集群四大业务板块。秦曦将这一体系的高效运转,归因为“三位一体”协同创新模式的驱动。“三位一体的核心是一体,三个轮子同时转,有一个地方卡住就转不过去。”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围绕产业链布局技术创新,将产业的前沿需求及时反馈给研发团队,推动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有效衔接,解决从科学到技术的转化问题。同时,布局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带动作用大、经济效益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互促共进。在这里,一条融合创新链、资本链和产业链的全链条创新生态系统基本形成。培育超10家硬科技企业背后——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是责任也是使命尚飞光电是南通新微研究院孵化的一家高科技企业,在上海微系统所的技术支持下,公司解决了国家公共安检领域核心探测器件难题。2019年3月,尚飞光电在新三板挂牌,成为“新微模式”孵化的成功案例。上海瀚讯是由上海微系统所孵化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宽带移动通信系统及通信设备的研发、制造、销售及工程实施。2019年3月,上海瀚讯在创业板上市,市值迅速飙升。这是“新微模式”培育高科技企业的又一典型案例。“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不是让科研人员都去搞企业。”秦曦说,“创业九死一生,干公司也是科学。我们要做的是搭建平台,集聚最优秀的科学家、最优秀的工程师和最优秀的企业家,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共同把科技报国、产业报国的事业向前推进。”通过“三位一体”“三链融合”“新微模式”构建起协同创新的生态系统。2020年4月,上海证券交易所长三角资本市场服务(新微)工作站揭牌成立。工作站依托中国科学院和上海证券交易所,着力打造集成电路行业硬科技企业的上市孵化培育体系,搭建科技与资本的纽带,为科创板和主板市场梳理、筛选、培育更多优质的种子企业。记者了解到,除了上市服务工作站,新微科技集团还布局了科技金融服务站、知识产权运营工作站。近年来,“新微模式”以上海为中心,持续向长三角辐射拓展。汇集上海微系统所和地方政府的资源优势,依托中科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母基金,新微体系下的嘉兴科微基金应运而生。这只基金紧盯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助推长三角经济带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生于科技,长于资本,为科创企业提供一站式管理咨询和上市辅导,使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少走弯路,是新微科技集团成立的初衷。”秦曦说,“我们希望,加速科技成果的积累,加快从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的转化,让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让更多从0到1、从1到N的跨越水到渠成。”截至目前,新微科技集团携旗下新微资本重点参与体系内企业在主板、创业板上市或重组,超10家高潜力型科技企业在新三板挂牌,提交多家科技企业进培育库培养,带动超百亿元的科创产业投资。上海微系统所党委书记俞跃辉思考的是:面对“十四五”开局之年,走向百年老所的上海微系统所,如何更好地围绕“卡脖子”问题开展科研,产业化如何有更大突破,能否孵化更多攻克“卡脖子”技术的企业?“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彻底打通关卡,破解实现技术突破、产品制造、市场模式、产业发展‘一条龙’转化的瓶颈。敢于走前人没走过的路,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俞跃辉说,“这是科技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光明日报》( 2021年03月22日 01版)(来源:光明网)

新大陆

上海药物所研究员谢毓元院士逝世 一天内上海痛别两院士

来源:上海药物研究所供图记者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获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谢毓元,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3月27日在上海逝世,享年97岁。谢毓元1924年4月19日生于北京。194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1961年获苏联科学院天然有机化合物化学研究所副博士学位。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谢毓元主要从事创新药物研究,在血吸虫病药物,金属中毒解毒药物,放射性核素促排药物,震颤麻痹症药物等领域进行了长期研究并发现了一些效果优良的新药;在天然产物领域,全合成了绝对构型与天然产物一致的降压生物碱莲芯碱及抗生素灰黄霉素;研究新螯合剂的合成,在多个系列的新型化合物中找出喹胺酸对钚、钍、锆等放射核素有促排作用,酰膦钙钠对放射性锶有促排作用,均超过国外报道的药物效用。对促排药物的设计、合成、药效筛选、作用机理、配位化学等方面有系统完整的研究。回顾半个多世纪的科研经历,谢毓元曾总结几点经验勉励后学,“对科研工作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独立思考,不迷信权威”“干任何事情,缺少激情,缺少刻苦钻研、拼搏向上的精神是难以取得成功的”。稍早前,新民晚报记者获悉,著名微生物生化学家、分子遗传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共党员、九三学社社员、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沈善炯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3月26日22时10分在上海逝世,享年103岁。新民晚报记者 郜阳【来源:新民晚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火风暴

聚焦|区科委调研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工作

为深化院地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探索“一所一园”、“一园一策”,推动院地合作千亿级科技园建设,2月2日,区科委赴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上海应物所”),专题调研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工作。区科委主任谢东升、副主任金世珍,相关科室及徐行镇相关部门参加了调研。上海应物所所长戴志敏、所务委员王建强,以及相关处室等接待了区科委一行并座谈交流。会上,谢东升首先感谢上海应物所长期以来为国家和地方科技事业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他表示,上海应物所作为嘉定国家级科研院所的重要力量,在核能研发和应用技术领域具有很强的优势,创新溢出效应明显。他期待,上海应物所能够进一步发挥研发优势,在质子刀、核医学、制氢技术等方面,实现更多技术和成果就地转移转化和产业化。同时,他表示,区科委将一如既往为驻区科研院所做好各项服务工作,进一步深化院地合作,充分发挥“店小二”精神,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落地、空间载体承接、成果示范应用等方面,协同街镇共同推进落实。会上,上海应物所就近年来科技创新、所地合作、成果转化及下一步发展设想,与区科委作了交流。会前,区科委参观了上海应物所相关实验室展厅、制氢技术示范装置等。会后,区科委还向上海应物所赠送春联,送上新春的祝福。· END ·【来源:嘉定科技】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清明

上海区块链产业人才研究所人才培养中心计划正式启动

来源:国际金融报上海市率先推动区块链人才培养计划。近日,在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政府指导,上海市嘉定区经济委员会、上海市嘉定区南翔镇人民政府、上海蓝天经济城、上海创飞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新时代 新发展——政府与区块链创新发展探索高峰论坛”上,上海区块链产业人才研究所人才培养中心计划正式启动。上海市嘉定区经济委员会主任蔡宁在开幕致辞中指出,在国家政策的大力引导下,推进区块链创新发展需要行业不忘初心、积极探索,共同为区块链技术应用落地与人才培养建设作出努力,开创共赢。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副处长程宇也在致辞时指出:“区块链产业人才发展建设需要坚持四点准则:一是加强顶层设计,推进‘政产学研用’一体化人才模式的持续发展;二是完善区块链产业的人才标准与评价体系;三是鼓励地区间的人才流动,加强与国际的接轨;四是加强人才支持技术创新。”作为区块链企业代表的贝塔金科CEO雷宇在会上表示,区块链技术的价值在于降能提效。但区块链技术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人才来推动,区块链人才培养是区块链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石。在会议现场,由区块链产业人才研究所、上海蓝天经济城共建的人才培养中心举行揭牌仪式。据介绍,此次上海区块链产业人才研究所人才培养中心计划的正式启动预示着上海市嘉定区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大力推进区块链人才培养事业建设的决心与魄力,促进产业人才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加速推进区块链产业发展与应用落地,为行业输送大量区块链高端人才。(国际金融报记者 余继超)

幸平

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将成立上海金融科技公司

鞭牛士 9月28日消息,据新华社消息,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与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政府在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集聚技术、人才、场景和服务优势,成立上海金融科技公司,逐步实现贸易金融区块链平台和技术研发中心落地。此举是人民银行数研所推动贸易金融区块链平台生态建设和全国布局的重要环节,也是长宁区立足区位和产业特色,紧密对接上海金融科技中心建设的重大举措。

叔兴

共建一流超声医学 上海超声医学研究所拓展科技部专项实践基地落户上海

12月30日,上海超声医学研究所学科共建暨科技部重大专项实践基地落户上海德济医院签约授牌仪式举行。同时,医院与上海超声医学研究所签订了合作协议。双方将基于开放、联合、共同促进提高的精神,进行学科建设和团队人才培养,具体在技术项目、人员交流以及培训领域的合作,以此推动双方超声医学人才培养能力、超声诊疗水平的提升和先进设备的临床试用,在超声医学临床和设备研发方面,最终实现超声医学科的跨越式发展,跻身上海市先进行列。本报记者 孙中钦 摄影报道

可谓忧矣

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与上海市殡葬服务中心联合召开战略合作实施项目——殡葬科创项目开题评审会

12月17日,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与上海市殡葬服务中心联合召开战略合作实施项目——殡葬科创项目开题评审会。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所长刘锋、上海市民政局副局长曾群出席评审会启动仪式并讲话。本次评审会是继民政部重点实验室(益善)试验基地成立之后又一项重要战略合作内容。刘峰充分肯定了科创项目评审会。他指出,本次会议预示着上海殡葬事业将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为引领,为殡葬行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殡葬科研应围绕行业关心的热点、难点、痛点问题,实施创新驱动,激发内生动力,促进殡葬科研既接地气又高质量发展,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实践应用,带动行业更多工匠大师们积极投入关键性技术研发,尽早形成殡葬科技创新合力。曾群指出市殡葬服务中心首批科创项目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强”,人员配置强、合作对象强;二是“高”,和数字化、大数据接轨挂钩;三是“实”,项目非常实际、非常实用。对落实项目提出两点要求,一是为科创项目实现创造条件,营造一个敢于创新、能够创新的生态环境,二是充分发挥创新主体作用,内外结合攻克难题。评审会一致推荐一零一研究所总工程师王玮为专家组组长,五名专家分别对《智慧殡仪应用软件开发项目》《多功能尸床研发项目》《遗体防腐无害化处理复合技术研究及配套设备的研制项目》《高危传染病遗体专用隔离箱研发项目》、《环保防腐整容定型试剂研制项目》《智能化遗体防腐设备研发项目》六个项目可行性报告进行评审,并提出了具体的优化建议和完善性指导,其中四个项目获得专家组全票通过。一零一研究所、上海市民政局殡葬管理处、上海市殡葬服务中心及其所属单位有关负责人及评审专家参加了会议。【来源:上海市民政局网站】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大音

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与驻洛高校院所科技合作成功签约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雪娜 通讯员 张炜 霍学婷4月10日上午,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与驻洛高校院所科技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暨无机非金属材料论坛活动在洛阳举行。此举将进一步深化“沪豫合作”,更好汇聚高端科技创新资源,助力洛阳加快副中心城市建设、打造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所长宋力昕,省科技厅副厅长夏培臣,洛阳市领导刘宛康、胡加彬、任丽君等参加签约活动。按照合作协议,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将与中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同申报研发项目,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联合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共享创新平台资源,定期组织学术、技术交流和人员互访;与河南科技大学建立人才交流互聘机制和人才供需平台,联合申报政府科学技术研究项目、科研平台、研发创新团队和成果奖励,共享科研平台,合作举办学术会议,扩大双方的人才和科研合作。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是国内无机非金属材料领域的科学权威,经过90多年的发展,已发展成为集材料前沿探索、高技术创新、应用发展研究于一体的一流科研机构,形成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工程化、产业化研究”有机结合的较为完备的科研体系,为材料科学基础理论和工程技术发展,为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拥有专业技术人员682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名、中国工程院院士3名。累计取得科技成果近1200项,获得国家、中国科学院、上海市等省部级以上各类科技奖项423项,其中国家发明奖30项,国家自然科学奖9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6项。(图片:实习生 逯书言)编辑:洛分

佛陀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举办“大数据时代的营商环境变革”高层研讨会

2019年7月4日下午,由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上海大数据联盟合作主办,上海社科院党委宣传部(院科研成果传播办公室)协办,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统计学与数量经济研究室、上海嘉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的“大数据时代的营商环境变革”高层研讨会,在上海社科院小礼堂成功举办,共有来自政府相关部门、研究机构、相关企业、大数据公司、媒体等各方代表一百余人出席了会议。为了进一步优化上海市新时期营商环境,加快推进上海营商环境2.0版的建设与完善,本次研讨会围绕着“大数据优化营商环境”、“大数据政务赋能实体经济”等主题展开了高层次讨论交流。会议由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唐忆文主持、上海大数据联盟秘书长、上海超级计算中心主任周曦民、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员会营商环境建设处处长卢爱国分别致辞,预祝研讨会圆满成功。在“全球经济竞争与城市营商环境研究”板块,上海市经信委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上海市中小企业上市促进中心主任葛东波发表了题为《企业服务云平台的大数据管理和实现路径》的报告。报告指出,建设上海企业服务云,打造电子政商服务平台的目标是推进企业服务便利化,让企业服务像网购一样方便。平台的定位是政策的百度,服务的京东,通过提供一站式政策服务、一网式的专业服务、一门式诉求服务,做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统计学与数量经济研究室主任韩清研究员在演讲中指出,营商环境评价是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营商环境进行的全面、客观、科学的调查和评价活动,国际间营商环境指标体系比较研究的目的是借鉴国际先进经验。营商环境指标体系可揭示出我国营商环境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及关键制约因素,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政策干预,促进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指标体系近十年的数据反映出中国营商环境的短板在于办理许可证、纳税、金融信贷等环节,这些环节是目前改善营商环境的重中之重。韩清研究员同时认为,大数据时代数据获得的便利性和多样性,给营商环境指标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利用海量和多源的网络数据构建新型的营商环境指数,以实时动态地反映营商环境的变化是一个新的课题。在“营商环境大数据应用案例及解决方案”板块,上海大数据联盟常务副秘书长、上海市北高新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慧民发表演讲,展示了长三角区域大数据产业地图,他指出大数据拓展了机构服务企业的能力,有助于政府部门制定更加有效的产业政策,有助于产业园区精细化运营,也推动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上海嘉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沈丕豪在演讲中指出,营商数据由内部数据和外部数据两个部分组成,内部数据更多是管理数据,挑战在打破组织条块的数据融通;外部数据主要体现在各类信息平台上的文本数据,它为组织区域的产业生态提供多源的数据融合,以构建营商环境完整的大数据支持体系。沈丕豪展示了嘉道大数据智能应用技术近年在政务、金融、人才、园区管理、智库等领域的经典实操案例,引起了现场听众的浓厚兴趣。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张晓娣副研究员在会议演讲中指出,上海在许多国际公认的评价指标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比如全球化与世界城市排名(GaWC)在第9位、国际金融中心指数排名(GFCI)在第6位、科尔尼全球城市排名在第19位。为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下一阶段应聚焦企业在沪投资兴业遇到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系统实施具有较强针对性的改革举措,对一些跨领域的难点问题推出革命性的流程再造。上海嘉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徐锦泉先生主持了会议的圆桌论坛环节,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黄复兴研究员、上海大数据联盟常务副秘书长马慧民先生、零点有数高级副总裁、董秘周林古先生、嘉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首席分析师陈雁冰先生围绕着如何利用大数据解决营商环境的痛点问题进行了开放型的讨论。会议最后由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沈开艳作总结发言。沈开艳指出,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大数据新时代的来临,商业生态系统中的数据与业务相互融合,对营商环境的改善提出了全新要求与挑战。在当前社会经济背景下,本次研讨会重点讨论了深度挖掘大数据与营商环境的关系和应用价值,探讨如何通过推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助力上海经济增强持续创新动能、打造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