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校园内一般流传着这样两种说法,如果想要提升自己的学历,让自己未来就业的时候更有竞争力,那么需要参加大学考研。如果想要谋求一份稳定并且高薪的工作,那么可以选择报考公务员。在我们看来,考研和考公务员都是大学生们比较倾向的两种选择。但是研究生和公务员到底有哪些区别呢?我们大学毕业之后,是选择考研还是考公务员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聊聊。考研其实是大学生们获得更高学历的一个升学途径。毕业之后考研,如果顺利的话成为研究生,那么就跟大学本科学历拉开了比较大的区别。毕竟硕士文凭和本科文凭还是存在较大的差距。大学有些特殊的专业和领域,只有通过大学考研后,研究生毕业之后才有可能找到高薪的工作。例如医生和教师这两个职业,如果直接大学本科毕业之后就去参加工作,基本上难找到工作的。因此,这些专业只有通过大学考研之后,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知识阅历以及文化水平,才有可能进入社会找到一个相对满意的工作。同时,研究生毕业之后,薪资待遇普遍也比本科生更高,因此很多大学生会选择大学考研。但是也有另外一部分大学生,他们也更倾向于报考公务员。其实在大学生的心目当中,考研之后,未来也需要进入社会找工作,如果在大学毕业之后就能够找到一个高薪并且稳定的工作,那么考研就显得有些“鸡肋”。研究生找工作虽然比较吃香,但是大学本科生可以报考公务员,进入公务员编制之后,福利待遇同样不错,甚至可以比研究生的福利待遇更好。因此基于这个原因,大学生往往会更加倾向于报考公务员。经过了大学几年的教育之后,临近毕业头脑里面还装着许多的理论知识,因此报考公务员的时候,能快速提取这些记忆,进一步保障公务员考试取得成功。公务员的福利待遇相对比较好,如果大学毕业之后就进入公务员编制,那么自己20多岁的时候就能够拥有一个稳定的工作,这也是大学生们所希望看到的。毕竟现在大学生就业压力比较大,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也是大势所趋,同时也更加符合大学生们的心理想法。因此,大学毕业之后,参加公务员考试或者参加研究生考试,其实都是对于他们自身的一种考虑和打算。考研的同学更多为未来考虑,而报考公务员的同学更多为现在考虑,只是他们所站的角度不一样。但不管如何,考研成功之后成为研究生,毕业之后可以找到高薪的工作,而大学报考公务员,如果成功之后,同样可以获得一份稳定高薪的工作。不知道大家是更倾向于报考公务员,还是更倾向于考研呢?请将你的想法通过留言告诉我们吧。关注大学,关注大学教育,谢谢!
学历现在是社会上重要的敲门砖,很多大学生都因为自己的学历不够就被心仪的工作拒之门外,所以现在大学生选择考研的人数不计其数。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们都在为就业而烦恼,因为他们现在正在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困境。不是因为用人单位要求应聘者需要研究生的学历,就是在竞争中发现自己的学历,根本就没有办法比过别人,所以随着大学生的数量逐渐增加,考研的人数也与日俱增。考研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因为它不仅仅关乎着自己的未来 ,更涉及到父母的生活。所以现在很多学生都会在为大四考研还是工作考研犹豫不决,那么大四考研和工作考研这之间会有什么差别呢,过来人道太过心酸。大学考研和工作考研会有这四点区别。1.精力方面考研这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现在很多大学生在考研中都沦为“炮灰、陪跑者”。所以考研是需要考生们付出大量的精力来进行学习的。而大学的学生们往往都是会有更多的时间可以钻研考研的学习中,这时候他们就会专心投入,更好地理解考研中需要学习的知识。若是工作后再选择考研,那考生们是不是也会面对大量的工作,且大部分的精力也都会放在工作当中。这样也就导致没有很多时间可以用来学习考研知识。所以说在工作中选择考研的话是非常困难的。2.经验方面现在大部分研究生都是有相应的实验的,但是大四的学生们在面对这些学习内容时,经验就会非常少,这时就需要导师们付出更多的精力来进行指点。但是对于已经步入工作的考生们来说,他们已经接触过这方面的工作,对于这个专业也会有一定的看法。所以某种程度上可以这样说,研究生的导师们会更喜欢招收一些已经工作的考生。这样的考生可以。会有更好的学习状态和经验,也可以让导师们节省很多时间与精力。3.经济方面考研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消耗钱的事情,因为它不仅是需要支撑着考生们的生活,还需要找一个比较好的辅导机构进行学习。所以这中间就会产生很多费用,若是说在大四考研的话,这部分基本上都是由父母来支撑,也无疑会给父母带来很大的经济压力。但若是工作之后再进行考研的话,考生们基本上都有一定的收入,也许没有多少积蓄,但基本上都是可以承担自己的生活的。如果说在这阶段种的比较多,肯定还是会有一定的积蓄,这样就可以负担起自己的考研费用,也不会给父母们增添很大的经济负担了。4.能力锻炼方面通常大四的学生们都还是在学校,虽说在面对事情的时候都会有学习的思想,但是在学习过程中思想上也是相对于松懈的,而且在能力方面也缺少锻炼。但是对于已经工作的考生们来说,他们已经在社会中磨练了一段时间,所以在各方面的能力都会有所提升。,例如沟通能力,总结能力等等,这些都是在研究生学习的过程中比较重要的能力。编者寄语:如果,自己有考研的想法,一定要想清楚自己是在大学考研还是步入社会工作之后再进行考研,因为这两者的区别是非常大的,若是自己家庭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是在大学期间选择考研,毕竟这样自己也有更多时间可以去学习考研的内容,有了更多的时间进行准备,那自己考研成功的几率也会大大提高。今日话题:你认为是大四考研还是工作后考研,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读研期间,除了跟本科一样,有专门的任课老师之外,还有属于自己的导师,导师负责研究生的科研培育,定期检查研究生的科研工作。在中国,导师有着研究生是否有资格参加答辩,能否毕业的直接权力,所以相当于有着对手下研究生的生杀大权。那么导师与研究生之间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一、首先是师生关系大部分导师就像老师一样,给学生传授知识,带学生做课题,涨经验,指导学生阅读文献,论文写作。研一主要是上课,和导师不怎么见面,研二就开始定期开会作报告,向导师汇报这一周看了哪些论文,课题研究进度如何等。在学习期间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导师一般是第一求助人选。“师生”关系是研究生和导师最基本的关系。二、其次是雇佣关系不少研究生在读研期间私下会喊自己的导师为“老板”,原因在于除研究生补贴外,导师还会根据研究生的科研进展情况,额外补发部分助研津贴(主要来源于导师带领课题的劳务费部分,申报课题做预算时就有考虑到研究生的工作投入)。有些导师有自己的公司,一般重心都是在挣钱上,所以学生就相当于他们的新员工,公司提供免费培训,员工需要付出一点时间和精力,最后达到双赢。三、也是朋友关系除了学习科研之外,一般导师在研究生三年的生活中也是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虽不是形影不离,但也是联系密切。比如有些喜欢跑步的导师就会组织学生一起晨跑或夜跑,甚至穿上一样的运动服,在校园里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有些平易近人的导师甚至会关心到学生的心理状态,在这些导师的眼里,学生是祖国建设的后生力量,而不是获取利益的工具,他们的相处融洽得像是朋友一样。四、有些许恋人关系研究生和导师本质上是互相需要的,导师有着本专业前沿的资源和平台,学生有着不可小视的创造力和潜力,如果手下带的研究生科研方面有些成就,那导师也是名利双收(即使导师在此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可以忽略)。所以学生希望老师好好待自己,导师希望学生重视自己说的话,毕竟也是之前互相看对眼才到一起的,内心开始是肯定对方的,也都希望三年的相处“甜甜蜜蜜”的。当然了,是情侣就会有矛盾,所以恋人间的问题也是导师和研究生之间的问题。比如2018年11月份,武汉理工大学一名即将毕业的硕士研究生陶某跳楼自杀,据他姐姐事后提供的陶某与其导师的聊天记录显示,陶某长期遭受导师的精神压迫。就像是恋人之间的互相折磨一样,弱势的一方很可能遭受精神虐待。所以这段师生关系也是需要一起维护的,尤其是学生天然就处于弱势的一方,需要付出更多,投入更多。所以读研期间处理好与导师的关系至关重要,具体需要做到哪些呢?1、尽可能保持与导师的密切联系从小到大我们会发现,老师身边的红人不一定是学霸,很可能是经常帮老师做事情的人,为什么呢?这就是曝光度的原因,经常和导师联系,导师一遇到需要学生解决的问题自然脑海里最先想到的是你。2、摸清楚导师的脾气也许有些人认为这有点“心机boy"的意思,其实不然,摸清楚对方的性格可以让沟通更高效,尤其是现在大家很多时候都是通过微信等用文字传意,没有语气,没有音调,没有表情,如果互相没有默契,很容易引起误会(尤其谈过恋爱的更懂)。3、赢取导师的信任就是让导师觉得你是一个靠谱的人,这一条在处理人际关系中是通用的。把导师给你的任务一定要按时完成,能漂亮地完成就更好了。除此之外,在平时的学习中遇到的一些琐事尽可能地积极做完,处理好,时间久了,导师自然对你很相信,有一些重要的研究课题会优先考虑你。三年读研时光,导师是最重要的同行者,因此流泪也好,微笑也罢,都尽可能地转化为自己的垫脚石,即使现在的中国教育体系已是很先进了,也难免有bug,遇到问题理性坦然面对就ok,毕竟发现问题是进步的前提。最后感谢您的阅读,大学生自己的天地,关注大学风云,持续更新。
如今的大学生含金量和以前大学生的含金量已经完全不同,那时候的大学生毕业后根本就不用担心就业的问题,而如今的大学生遍地,每年毕业的大学生都有几百万。俗话说物以稀为贵,当大学生数量越多的时候,找工作也显得越发困难。一些家庭富裕的学生都会选择出国留学深造,而家庭一般的学生就会选择继续读研,或者是直接本科毕业后就去社会找工作。另外的一些同学则拿不定主意,不知道自己究竟应该选择读研,还是选择直接就业。所以今天我们就以本科生和研究生毕业找工作这两者之间的区别来跟大家谈一谈。1.研究生学历更具有优势并不一定说高学历毕业之后就能够找到好工作,但是学历作为进入知名企业的敲门砖,如果我们学历达不到基本的标准,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尤其是一些知名企业的高薪岗位,对外招聘人才时最基本的条件就是研究生学历,如果我们是本科毕业生,无论我们的能力再强,都跨不过学历这个门槛。如果我们在本科毕业之后能够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那么也就没必要继续读研,毕竟我们读研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就业。2.薪资会有所不同一般在一些一线城市的大型企业,不同学历的起薪规定完全不一样,学历越高底薪越高,职位上升空间也更大。从这一点来说,研究生更具有优势。但是在一些小公司或者是三线小城市的差别并不大,具体还是要根据我们从事什么样的岗位,去什么公司决定。3.就业待遇不同研究生毕业之后的选择会更广,就比如很多人毕业后会选择考公务员,专科生是不能考公务员的,而本科生与研究生相比,研究生的选择范围会更大。企业在招聘人才的时候,对于学历高的应聘者也会令人相看。给出的薪资待遇也会比本科生高,在提拔下属的时候也会首先考虑学历较高,工作能力较强的人。所以如今还有不少已经工作了的人选择读在职研究生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学历高的人才工作当中会更容易被上级提拔。为了能够让自己的职业生涯走得更高,提高学历是必然的一步。4.圈子不同本科生与研究生接触的圈子完全不一样,本科生有本科生的圈子,而研究生有研究生的圈子。从层次上来说,这两者之间有本质的区别,研究生更加注重学术的研究,对于学习也很重视,因此如果你处在这个圈子,也会被周围的氛围所影响。研究生同学朋友在未来也会给予你更多的帮助。研究生与本科生之间肯定是存在区别的,至于有没有必要读研。同学们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决定,因为院校专业不同,具体情况也不一样。有的专业研究性更强,读研之后的薪资待遇要比本科薪资待遇高很多倍。那么若是选择这类专业的同学最适合考研。
本科毕业时有人会选择上班,有人会选择读研,如果选择读研,还要在学校再读一段时间书,选择上班则会直接获得薪资。有的人可能要问了,到底读三年研究生和上班三年区别大吗?每个人的想法不一样,到底区别有多大?这种差距从短期来看,可能仅仅只停留在收入上面,从长久来看,对彼此人生影响还是很大的。我们看看到底两者之间有何区别?读研三年和上班三年有哪些区别?区别一:从收入上来看,上班有独立的经济能力,考研还需要继续花家里的钱本科毕业时,到底是选择上班还是考研?从经济成本来说,两者之间有天壤之别,短期可能很多人觉得考研并不是很划算,毕竟要在学校里面再花费三年时间,还要花费学费,肯定不如直接上班。考上研究生并不意味着你比别人优秀多少,拿下研究生学历则意味着你具有研究生水平,找工作时,能够更快赢得面试官的好感。上班可以自食其力养活自己,读研还需要继续花家里人的钱。有收入肯定在家里地位更高一些,不需要一直在父母控制之下,可以自己给自己安排生活。当你选择读研究生时,不仅没有收入,在接下来的学习当中,还要花费很长一段时间,依然处于不断花费之中。有的人读完研究生之后,还要选择读博士,每一年学费8000多块钱,如果读专硕每年10万、 8万都是很有可能。除过学费之外,还有生活费、住宿费,很多学校对于住宿费不再免费,要学生自己找地方住,无疑增加了开销。读三年研究生没有个10来万,肯定是不可能的,上班对自己来说肯定是有收入的,读研究生、读博士生肯定是要花费金钱的,成本上两者区别还是比较大的。区别二:未来人生发展不一样 ,研究生在未来就业和生活方面都比本科生有优势除了收入有差别之外,未来也人生有很大的差距。现阶段本科生特别普遍,想要上大学基本上都能够读本科,即便是读不了一本、二本还能读三本。正是因为本科生太了,不少本科生学习时选择了混日子,根本没有学到知识,显然和大学生的身份是不匹配的,掌握技能不够多。放在以前很多家庭,觉得培养出来个大学本科生十分厉害,家长在其他亲戚面前是十分有面子。现在学生考本科容易了很多,这意味着本科学历含金量真的越来越低,研究生成为了大家心目中追捧的对象。2020年有300多万人报名参加了考研。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本科生已经意识到了,考研对自己人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研究生毕业之后,意味着找工作时能够有更好的选择,比本科生找工作机会更多,会获得更高的薪资。即便本科生有很强的能力,和研究生相比,还是差了一些,这些差距并不是一次性的,而是随着现实生活不断的扩大。有机会选择考研对自己来说是不错的,虽然说刚开始收入可能差了一些。等到你研究生毕业找工作会更加容易些,差距缩小的速度也很快,你的人生也将会不一样。本科生毕业之后到底选择读研还是上班吗?从哪些方面作为自己的选择对象呢?看自己家庭是否允许,有条件肯定是读研比较好些家境条件和自己有很大关系,读研还要继续花钱。如果你的家庭能够承担,可以选择考研,如果家庭条件实在不允许还是选择上班。学生可以和自己的家长商量下,到底是选择读研还是上班,有条件肯定是读研比较好些,读研之后起点会更加高一些,找工作时薪资待遇会更好一些。看自己学习成绩是不是很优秀,考研时胜算会更大一些一个人学习成绩优秀,考研时胜算会更大一些,通常我们看到学霸会选择考研,考研可以让自己知识变得更加深刻,能够学到自己本科学不到的东西。研究生毕业之后,不管是考公务员还是找工作,面对的范围都比较大,对学习成绩优秀的人来说,选择考研是一条很好的路径,可能会比别人迟毕业几年,在这几年里的收获是不一样的。学得越好成绩就会越优秀,有可能还会去读博,从而让自己的能力变得更强。考虑自己的年龄是否合适,女生超过25岁不建议读研有的人考本科时年龄已经很大,尤其是在落后的地区,孩子念书时,年龄超过了6岁,有的甚至到了9岁、10岁才去念一年级,无形之中孩子的年龄差距很大。一般没有意外,即便6岁念书,本科毕业时已经22岁,有的人因为种种原因总会比22岁大,一旦你的年龄超过了25岁,如果是女生不建议读研了。读研之后,年龄会到28岁甚至到30岁。我们都知道爱情是件很幸福的事情,女生年龄越大对自己婚姻来说不是很好,即便是学校同意结婚,结婚之后可能要面临生育,没有办法把时间花费在学习上,对自己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一旦选择考研,自己需要从哪些方面进行提升呢?下定决心好好学习,有针对性的学习是最好的既然已经决定了考研,便要下定决心好好学习,把所有时间都花费在学习上,认真了解如何把成绩提升,如何考上研究生。不管是选择专业,还是选择学校,都需要自己慎重考虑一下,有针对性的学习是最好的,我们只有考上好大学的研究生,出路才会更广。从大一就开始努力,不要跟风考研考研并不是说我们等到毕业之后再做准备,从一开始便要做好准备,很多学生正是因为看到了别人考研自己才去考研,这是非常错误的观念,应该从大一就开始努力为自己考研做准备。结语:到底选择考研还是上班,对自己来说至关重要,有条件考研的人便去考研,考研可以让自己的就业面更加广一些,如果实在没有条件也可以选择上班,积累工作经验也很好。今日讨论:你感觉读三年研究生和工作三年区别大不大?#1月新年启航计划#
国内研究生和导师的关系,真不是一两句话就可以说清的。这个和不同导师的处事风格、课题组的氛围有关。昨天,刚好看到朋友分享的一篇文章《师门对研究生发展的影响》,2019年5月见刊的,非常神奇。其作者是北师大的一个博士生,文章的观点挺新颖。文中“有研究生抱怨:导师就像老板,师姐就是包工头,他们就是最下面搬砖的。也有谈话记录体现导师崇拜的,比如有学生描述称,一位博士生姐姐经常会说,”老师我们是你的迷妹“……”就体现出两种研究生和导师间的关系。通常来说,不少研究生在读研、读博时私下也会喊自己的导师为“老板”。不过,导师并不喜欢这样的称呼,依然坚持让喊导师或老师。部分大的科研团队,为区分挂名导师的青年教师和带头人,将课题组内导师分为“大老板”、“小老板”。称呼老板的原因在于,除研究生补贴外(硕士生500元/月、博士生1500元/月),导师还会根据研究生的科研进展情况,额外补发部分助研津贴。津贴来源导师获批横向或纵向课题的劳务费部分,申报课题做预算时就有算入几个研究生的工作时间、费用。基于这份不高的“助研津贴”,部分研究生就开始称呼自己的导师为老板,表达出一种“雇佣”的关系。在第一届学生有类似称呼后,课题组内学生就会私下沟通交流,将这个称呼传下去。比如说,同学们私下都喊导师为老板,自己喊老师会觉得格格不入。有时候,我也问过不少研究生,你们都喊自己的导师为老板。可是,当面有几个敢喊的啊?导师树立的“师威”不是假的呢。深有感触的是,在学生毕业后再喊自己的为老板时,又会表达出一种亲密的感觉。很奇怪吧。我自己依然是喊自己导师“姓+导师”,可是经常听到几个同事喊自己导师为老板(见面时)。之前,我也说过研究生读研、读博期间,除完成自己的课题研究外,也会有安排部分其他琐事,如小额经费管理(团队活动使用,如过节聚餐、看望生病学生、部分无法报账物品等)、实验室安全管理、财务报账、横向课题等。站在学生的角度,这类事情更像是“压榨”,做的这些都是和自己课题研究不相关的。在我看来,部分导师没有良好的引导和激励。也许这就是引发矛盾的主因。管理一个研究生团队,肯定无法做到一视同仁,对于努力勤奋的学生肯定会有偏向。单独,给某个学生多发点补贴,肯定引发其他同学不满。但是,对于有心多做事的同学,肯定要给予激励。部分团队还会成立课题组学生自治小组。比如说,课题组小额经费、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同学,每月的主演津贴会+100元。参与导师重大课题申报的同学,在申请书递交后会发放1-2000元的补助,获批后也会再次发放1-2000元的补助。小西认识几个做规划类课题的导师,带着自己硕士生外面到处跑、做课题,但是会给自己学生每月发2-3000元/月的津贴。我有和他的几个学生聊过,他们并不反感。在入学之前,导师就和他们说明这个情况,觉得在外面跑能学到不少、有补贴,能接受。研究生早已是成人,我觉得很多事情得和他们说透,也尊重他们自己的意见和想法。不过,我还是想说大部分导师和学生是“师门传承”的关系,类似于师徒。硕士生还好一些,不少博士生在读阶段进行的课题,也许就是一辈子的研究方向。其中,也有不少博士生毕业后留在自己的导师团队,甚至多年后接管团队,成为队伍的带头人。另外,很多年轻导师和研究生相处得和朋友一样,尤其是课题组内其他老师的学生。比如说,不少人就称呼年轻导师为“某哥”或“某姐”,小导师也不会反感的。当然,遇到课题研究、进展汇报中做得不到位的地方,一样会给予批评的。之前,也曾有博士生抱怨自己的导师生活不能自理,什么事都让他干,结果读博后一篇论文都没发着。这也就是说做什么事情都讲究度和平衡,学生各方面能力要锻炼,但是主要任务得分清。你觉得呢?
很多同学到了大三大四的时候,就要面对一个问题:考不考研?现在考还是先工作后再考?那么,大四考研和工作后才考研 ,有什么区别?一、 目标不一样大四考研是为了学术或者找工作,毕业后考研是为了升职或加薪,大四考研如果不是为了学术,就是想换个更高层次的学历或者院校,以便于将来更好的找工作,但毕业后考研一般是自己职业升职需要,或者自己心中一直有个读研梦。二、 可用于复习的时间和精力不一样大三大四的时间比较集中,目标也专一,精力上比较充沛,用与复习的时间更多,注意力和精力也更集中。工作后如果不是辞职专业备考,而且本身工作不轻松的话,用于复习的时间与在校学生相比少很多,而且如果成家了,还得兼顾下家庭,用在复习上的时间就更少了,另外,人的年龄越大,需要处理的事情就越多,注意力就越分散,复习精力大打折扣。三、 实践经验不一样大四学生一般是理论知识比较强,但对行业缺乏正确的认知,动手实践能力也较弱,读研后在研究课题时容易走理论化路线,不接地气,而工作后的人在毕业后有几年的工作经验,对自己的专业领域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动手实践能力也比在校学生强,这一点,很多研究生导师特别欣赏,也更愿意招生有工作经验的学生。四、 考上的成功率不一样初试阶段,大四学生在理论知识上肯定是占优势的,毕竟工作几年后很多公共课基础都忘了,尤其是英语、政治这些需要不断积累的科目,从这点来说,如果工作后不辞职备考,因为复习时间的差距,在职考研的成功率肯定比应届考生低,但只要过了初试,在复试时有工作经验的人的录取成功率又会比应届生高,但话又说回来,如果工作几年后再下定决心打算考研,一定是权衡利弊后做出的决定,他们一旦决定,都会有比较强大的内心动力支撑、行动时也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动力越大,恒心越大,成功的几率也就越大。总结:如果专业不错,能在毕业后找到很好的工作,自己也并不热衷学术研究,那就选择工作,毕竟想拿到研究生毕业证也不是那么容易,万一工作后发现自己还是要读研,那就做好规划,目标明确,专心一搏也不迟,工作经历在导师心里是非常加分的哟,但如果自己本科专业和学校都不是很好,那考研是一条改变自己将来发展轨迹的一条不错之路。以 上,整理分享给大家,欢迎评论区补充!如果觉得小编的文章值得一读或者对你有所帮助,记得关注、点赞、收藏和分享喔,比心~~
提及考研,很多人说一个字“难”,考研要经历很多磨难,再加上考试人很多,不是谁都能成功上岸。想要在考研路上有所成就,一定要拿出好成绩,现阶段本科学历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考研依然是提升学历最有效的一种方法。很多人都是因为学历问题,被自己想进的单位拒绝了,只是因为学历不够,考研是目前本科生面临的很重要的问题,越来越多大学生都被就业所困扰着,用人单位需要求职者拥有高学历,至少都是研究生以上学历。为了谋求更好的发展,学生不断提升学历,随着大学生人数不断递增,考研人数同样在递增,考研是每个学生面临的很重要的决定,它不仅关乎着未来,还关乎着你以后的生活。很多学生心里面都有这样的疑问,到底自己是在大四考研,还是步入社会后再考研?两者之间有没有什么区别?听一下导师的看法,你可能会恍然大悟。大四考研和工作考研,两者之间有啥区别?研究生导师:区别很大念大学时想法比较简单,外界干扰很少,上班身边琐碎事太多上大学时,考研想法很简单,没有被外界事物干扰,只需要用心学习便可以,很多人在大四期间好好努力,考上了心仪研究生,把自己所有心思全部放在学习上,一鼓作气考上研究生很有希望。上班后身边有很多琐碎的事情,一旦走入了工作岗位,有大量事情等着我们做,所有精力都会放在工作当中,让自己没有时间,没有精力好好学习,考生想要实现考研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大家一定要确定好,自己在学校期间考研更容易,还是上班考研更容易,为自己做好规划。大学时期经验比较匮乏,上班后对自己专业会有更深的看法大学期间没有社会经验,对自己专业停留在所学理论知识上,没有任何实践。上班后可能会对专业有更深入的认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研究生导师可能更倾向于有一点社会经验的学生,有这样的经历会让导师少花费一点时间。当然你上班所从事的行业,最好和自己所学专业相匹配,不然你考研没有多大优势。大四考研要考虑经济问题,上班考研是建立有积蓄基础上大学考研肯定要考虑一件事情便是经济问题,上班时有了一定积蓄,考研的时候不用担心学费问题,虽然考研费用不高,但读研究生费用还比较高,比大学花费的钱还要多。有些家庭需要考虑一下读研的费用,读研的费用确实比较高,不是谁都能够承受得起,建议大家最好还是考虑清楚再做决定。上班后考研比上学考研,具有的心理素质、专业能力更强上班后人的心态发生变化,考研时想的不一样,工作后的人会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专业能力会越来越强,相信凭借着优秀的表现能力,只要在岗位上多付出,肯定可以有不错的好成绩。想要顺利实现考研梦,需要做出哪些努力?第一点:有自己学习的方向,知道努力的目的想要实现考研,并不是说是没有途径、没有方法,我们要知道学习知识便是从考研本质入手,知道我们努力的目的是为了什么?考研时有很多重要的知识点,我们要好好学习,争取拿下好成绩。第二点:有自己对待学习的态度,给导师留下好的印象每个人都在学习,应该有自己的态度,要给导师留下好印象,只有我们在考研期间拿出自己的态度给导师留下了好印象,才能获得导师的认可。第三点: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明白自己考研有何优势每个人在考研中都应该有自己良好的学习习惯,明白自己考研到底有什么优势,一旦决定好了,则需要应该好好努力,考研路上,可能会经历很多的事情,只有努力做到最优秀,才可以实现梦想。考研失败了,还需要继续考研吗?看自己分数做决定有的人可能说自己考研失败了,还需要继续考研吗?其实还是和自己分数有关系,如果分数比较接近合格线还可以努力下,通过努力提高分数还是有希望的,如果分数差的特别远就选择放弃吧,即便是再努力都可能距离合格线比较远。每个人在考研前都需要做好心理准备,分数是大家很值得关注的事情,如果对自己考的学校不是那么在乎,可以好好根据自己分数匹配一所合适的学校,这样有考上研究生的机会,不是说谁都想去上211和985大学的研究生。看自己是否依然有想法考研考研失败了,不妨考虑一下自己有没有想法继续考研,考研路上要经历很多事,会浪费很多时间,有的人觉得用这段时间好好提升自己的能力,争取拿下一个好岗位是不错的。每个人看待事情方向和目标不一样,到底要不要考研还是要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来做决定,相信通过努力考研依然可以实现。结语:我们经常说考研的人是孤独的,要保证自己的成绩是优秀的,除此之外还也需要提升自己的能力,既然已经决定了考研,请拿出自己的实力好好努力,考研更重要的考验是学生的意志力而非其他。今日话题:大家觉得大学考研好,还是工作后考研好?
近几年来,大学毕业生的逐渐增多,就业与职场压力也越来越大,为了提升自身学历,增加含金量,很多本科生选择继续考研深造,绝大多数为全日制研究生。也有一些上班族由于学历的限制,晋升空间变小,常常会选择一种不耽误工作的方式深造,纷纷报名在职研究生提升学历。那么,全日制研究生与在职研究生有何区别,哪一个含金量高?全日制研究生与在职研究生在上课方式、报考方式、考试难度、毕业证书四个方面有一些差异。(1)上课方式就读全日制研究生学历的同学必须在学校规定的时间内在校学习,特别是研一时间需要上一些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研二研三要在实验室完成导师交给的科研任务。而在职研究生可以一边上班,一边学习,上课和学习时间比较灵活,不会影响正常的工作。(2)报考方式全日制研究生报名时可以选择学术型硕士或专业型硕士,可以由学硕调剂到专硕,但不可以由专硕调剂到学硕。在职研究生基本都报考专业硕士,学费较贵。(3)考试难度在职硕士与全日制硕士统一参加全国研究生招生考试,考试的内容一样,难度没有任何差别。仅仅是报考专业的不同,考试难度会有差异。(4)毕业证书以前在职硕士毕业后,只发放学位证书,没有毕业证书,俗称“单证”。全日制硕士完成学业后,发放“双证”毕业证和学位证。随着国家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在职硕士如今也发双证,但是证书上会注明非全日制。国家政策明确规定,全日制研究生与在职研究生学历具有相同的效力,享受同等待遇。如果你所在的单位是国家单位,例如公务员、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读一个在职研究生可以升职加薪,评职称,是有很大帮助的。但是如果仅仅是为了提升学历,利于未来跳槽去私有企业,那可能用处不大,私有企业比较认可全日制研究生学历,对在职研究生学历认可度不高。通俗的来说,在职研究生就是一种镀金行为,学历的含金量肯定要低于全日制研究生,假如与全日制研究生学历有同等的含金量,试问有谁还会读全日制研究生?以前的在职研究生发放单证(学位证),基本工资介于本科生与全日制研究生学历之间,与全日制研究生学历存在差异。教育部下发的《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表示了在职研究生可以获得双证,但是对于社会的认可程度还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检验。
关注励志学生,获取最新考研资讯,考研技巧和考研的学习方法10月份已悄然来临,无数考研人无不都在奋笔疾书,为着最后的考试做最后的冲刺。人总归是要有理想的,人没有理想,那和咸鱼又有什么区别?在最初准备考研的时候,同学们都不太了解考研,不知道自己要考什么学校,不知道要报什么专业,甚至不知道什么是专硕什么是学硕。今天励志学生就带领大家了解一下专硕和学硕的11个区别。一、培养目标不同专业硕士与学术硕士处于同一层次,培养规格各有侧重,在培养目标上有明显差异。专业硕士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学术性与职业性紧密结合,获得专业学位的人,主要不是从事学术研究,而是从事具有明显职业背景的工作,如工程师、医师、教师等等。学术硕士按学科设立,其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二、培养方式不同专业硕士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质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教学内容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要求有为期至少半年的实践环节,实践学分比重较学术学位更大。学术硕士的课程设置侧重于加强基础的理论学习,重点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创新工作的能力和素质。三、报考条件不同专硕的大部分专业报考要求和学硕是相同的。但专硕中的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旅游管理工硕中的项目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专业报考条件为:(1)大学本科毕业后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2)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有五年工作经验;(3)已获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学硕报考条件为:(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的本科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3)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四、招生专业不同专硕招生专业比价有针对性,仅包括金融、应用统计、税务、国际商务、保险、资产评估、审计、法律、社会工作、警务、药学等等40多个专业。学硕招生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13大学科。五、调剂要求不同考生调剂基本条件,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统考科目原则上应相同。学硕的考试科目一般可以涵盖专硕的初试科目或者达到专硕的考试难度,因此调剂一般为学硕向专硕调剂。专硕的考试科目和考试难度决定了它几乎没有调剂到学硕的可能性。但要注意临床医学类专业硕士则相反,报考临床医学类的专硕考生可以调剂到其他专业,报考其他专业的考生不可以调剂到临床医学类专业学位。六、入学难度不同对于大部分专业来说,专硕比学硕入学难度要低。专硕的英语大部分都是考英语二,学硕大部分都是考英语一;专硕多数不考数学或考数三、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学硕考数一、数二、数三。七、学费标准不同全日制专硕的收费标准,按不高于本校现行普通专业学术型自筹经费研究生收费标准确定。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学硕收费标准,原则上每年硕士不超过8000,博士不超过10000.八、学制不同具体表现为,专业硕士学制一般为2-3年,学硕一般为3年。九、导师制度不同专业硕士,实行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学硕实行单导师制,在基本只能方面,研究生导师对学生进行课程教学、课题研究指导与学位论文指导。十、学位论文不同专业硕士的论文,必须强化应用导向,形式可多种多样。鼓励采用调研报告、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项目管理、文学艺术作品等多种形式。学硕的学位论文,强调科学理论研究与原创学术创新,形式相对传统,一般为学术性论文。十一、读博方式不同专硕一般不同硕博连读或直博。学硕可以通过自己的导师直接读博,不用参加全国统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直博或者硕博连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