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考研时,学硕和专硕录取人数相差多少呢?哪个多?杀犬

考研时,学硕和专硕录取人数相差多少呢?哪个多?

专硕不是每一个专业都有一所高校,研究生招生是学硕、专硕一起招。现在专硕早已经不是以前的专硕了,以前专硕比学硕低一等,现在差不多和学硕同一个水平了。因为专硕还分了个全日制和非全。学硕是每个专业都招,专硕是部分专业。现在很多高校录取人数是专硕多研究生在扩招的时候是扩招了专硕,所以到目前为止,很多高校专硕的数量已经超过了学硕。一所高校2019年的专硕学硕数量,专硕(包含非全)远远超过了学硕。看下表,专业硕士的专业相对是比较少,但招的人数却很多。专硕比学硕的费用高。专硕和学硕的差距很小了在就业上,不是说专业型硕士重实践培养,就一定比学术型硕士找工作占优势。在用人单位看来,二者之间没有很大区别,在招聘的时候只是会看专业,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招人的要求基本都是全日制研究生即可,不区分学硕或者专硕。

佐纳德

研招网:专硕报考的人数赶超学硕,说明了这些问题

每年的考研学生从一开始都会想是应该报考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还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而对于这一问题的答案也随着时间的改变,发生了不同的变化,从一开始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占主导地位,到现在慢慢的专业学位硕士报考人数赶超学硕,这一的变化或许是在情理之中,也是很多考研学生从实践中得出的更具有现实意义的观念,因此近几年的考研报考人数中专硕的考生要远远的高于学硕。在研招网进行的11993人参与的考研调查问卷中,报考专硕的学生占有55.59%,报考学硕的占有44.41%报考人数有了很大的变化,而且在2017年、2018年和2019年的研究生报考人数中,专硕报考人数都高于学硕报考人数,这样的变化其实也说明了很多的问题:最重要的是专硕认可度在逐步提高当专硕刚开始的时候很多的考生是不将其作为自己的首选,甚至还感觉不靠谱,即使教育部规定其和学硕享受同样的待遇,但依然有很多的考生不敢报考。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更多的考生意识到了专硕在当今社会上的高度认可,不再是自己所想象的那样,所以越来来越多的报考专业学位硕士。考生更深刻认识到专硕相对于学硕的优势现在的大学生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即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所以在学硕和专硕的选择上也从这一点出发了,考虑到专硕是更注重实践培养,而学硕更注重理论研究,再加上专硕学制是两年,学硕是三年,并且费用相差无几,这样一衡量必然是选择了专硕。同时,专硕相对于学硕在毕业方面更有优势,没有学硕那么的高要求,有些高校都不需要专硕在毕业前发表学术型的文章,而且毕业论文也更简单一些。所以,有考研想法的学生不能自己很随意的觉得学硕才是考研学生的主流,更不要觉得专硕的含金量远远不如学硕,这些观念都已经过时了,需要正确地认识到专硕的社会认可度和考生认可度在逐步提高。总之,专硕的报考人数已经赶超学硕,这可能是一个很大的变化,对于考研的学生来讲,是报考专硕还是报考学硕,还是需要根据自己所学专业以及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具体衡量。

曹植

研究生再次扩招,专硕扩大到学硕的两倍,还有必要考研究生吗?

大家应该都对中国的学历层次有所了解,博士研究生高于硕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高于本科生。其中,硕士研究生又分为专业型硕士和学术型硕士,除了医学专业和师范类专业等特殊专业之外,学硕的难度都要高于专硕的难度。前几天,教育部通过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方案的主要内容是加快专硕的教育发展,方案透露出国家大力扶持专硕的信号,其中最有争议性的条例就是专硕的招生人数将扩大到硕士研究生的三分之二。去学术化将成为发展主流《方案》的本质就是硕士学位的专业化、去学术化。《方案》提倡大力发展专业型人才,毕业就直接对口工作,而不是发展科研、学术人才。以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学术型研究生人数过多,造成了严重的冗余,研究生的质量参差不齐,大部分研究生只想拿到offer,然后毕业找工作,根本就没有那么多人想真正从事科研。既然不想从事科研,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报考学硕呢?有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那就是大部分高校导师没有区分专硕和学硕的区别,把专硕当成学硕培养。因为考专硕简单,所以很多人都是冲着这个原因去报考的,等真正读研的时候,发现自己和学硕没什么区别,还是一样要通宵达旦搞科研,肝项目,发论文。甚至就连毕业要求也一模一样,学校还美名其曰:宽进严出。做得不比学硕少,学位却是专硕的,这还不算是最难受的。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专硕普遍比学硕低一等。企业以专硕的标准把你招聘进来,你会发现你在研究生阶段学习的东西在社会上毫无用处,因为导师是用学硕的培养方式培养你的!明明是学硕的料子,却披着专硕的外皮,没有任何专硕的技能,会有哪个企业敢招你?所以不去学术化,招收再多的专硕也没用。而《方案》中的内容本质上就是去学术化,将更多的教育资源倾向于专硕。研究生扩招、专硕扩招,研究生学历彻底贬值《方案》中的第四条和第七条表示,今年将大举扩招20万的研究生,未来将增设一批与产业实践相结合的新的专业硕士学位,这对于考研的同学来说自然是一件好事,招收人数扩大,考研压力也会减小。但相对应地,扩招将不可避免地造成学历的再一次贬值,以后就业压力更大。总的来说,专硕扩招一共就两个原因:缓解当前的就业压力;培养应用型人才,减少学术型人才的冗余。今年大学毕业生的人数达到了惊人的874万人,很明显现在的市场吃不下这么庞大的毕业生,大部分企业择优录取了优秀的应届毕业生,但是剩下的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还是很大的。国家为了缓解相关人员的就业压力,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例如专升本、第二学士、研究生扩招、参军入伍等等。这一系列的政策造成的严重后果就是研究生学历的贬值,而且贬值的跨度极大。依照现在的情况来看,研究生只会扩招,不会缩减,本科学历已经无法满足大部分人的需求,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大多数人会选择就读专业硕士,因为专硕的考研难度逐年下降,所以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研究生的人数将会暴涨,现在还没有考研上岸的同学,真的要加把劲了,不然等研究生贬值到和现在的本科生一样的时候,就迟了。学长小结 研究生扩招,考研成功的概率提高,但是相应的,就业压力就会加大;研究生不扩招,就业难度保持正常,但是很可能考不上研究生。这是一个两难的问题,如果你正在考研,你会怎么选?

海之语

今年研究生报考人数有多少?是不是考研越来越难了?

金秋十月,是秋收的季节,也是考研报名的阶段。“考研热”成为最近几年比较流行的一个话题,面对大四将要毕业的学生,听到最多的关于以后的打算就是“你读研吗?”“你考研吗?”读研成为现在流行在各个高校的一种现象。2020年考研人数不但会增加,可能相比往年出现较大幅度增加。考研的难度越来越大,不仅是名校难考,就连双非本科高校也变难。到底有哪些依据呢?先看一组数据,2019年考研初试报名人数超过290万人,达到历年之最。2020年考研人数突破300万,绝对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很多考研辅导机构都在预测2020年考研人数达到350万人左右。为什么说考研人数会增加?在2019年正式报名阶段,很多地区的报名都出现爆满的情况,源于二战、三战的考生大量增加。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就业岗位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考研成为很多一本、二本、三本考生翻身的选择。也成为对一些已经就业,但是不满足当下工作环境的一种选择。注:2015——2019年考研报名人数统计情况表考研是不是越来越难?回答:显然是变得越来越难。为什么会变得越来越难,一些人认为考研报名人数在增加,而招收研究生的高校也在不断增多,难度应该是持平,但并非如此。考研报名人数增加的速度,远远多余研究生招收数量增加的速度。导致考研变难的几点原因:一、想要考入名校研究生变得比原来困难太多太多。不仅一本、二本、三本学生读研的情绪比原来高涨,名校毕业生也大都选择读研。对名校来说,它们都有接受推免生的资格,也就是保研。绝大部分985高校接受的推免生数量都在百分之五十以上,甚至有的专业只要推免生。那么对想要考入名校的普通学生来说,无疑是致命一击。相比5年以前,想要考入名校研究生,真的是比较容易的,而现在想要考入名校研究生,真的需要付出很多。二、为什么现在考研变得困难。因为现在选择二战、三战的考生太多。2019年考研报名的人数,至少有将近1/3的人是二战的考生,二战考生相比一战考生更具有经验,知识体系可能也更加完整。别人花两倍时间去做同一件事,那么效果肯定比做一遍的你要好。在同等环境竞争下,肯定考研变得越来越难。2019年考研的国家线相比往年都有所提高,而且2019年可以称为历年考研最困难的年份,考生几乎没法调剂。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想要调剂去贵州大学的考生,比初试报名人数都多,就知道考研竞争到底有多激烈。三、一件事物的兴起,就伴随一个行业的急剧诞生。我们都知道考研名嘴张雪峰老师,很多人都说是他导致考研盛行。现在的考研辅导机构数不胜数,各种培训班,内部压题等等泛滥成灾。导致只要你有,能够拿到一定的内部资料,那么考研可能就相对容易。(毕竟各个高校的专业课都是自主命题,虽然考研越来越规范化,但仍有部分人走捷径。)因此,对第一次考研不了解情况的小白来说可能很大程度上容易吃亏。考研能否成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因此,现在的考研不在像原来那么的纯粹。注:2019年部分高校考研报名人数情况统计图考研具体人数,需要官方公布。但是根据往年的增长情况,2020年全国考研人数很有可能在320——350万人之间。而且将会有大量的社会人士、二战以及三战的考生。考研变得越来越难也是毋庸置疑的,不仅是名校难考。就连很多双非院校的一志愿人数都已经爆满,导致录取分数线一升在升。像原来的工科只要达到国家线一般就可以上211高校,现在不超过300分以上,几乎真的很难录取。像计算机类的相关工科专业,双非院校都要340左右,难度可想而知。原来考研能够考400多分(满分500),除非面试你打老师,才会不录取你。现在对一些热门专业来说,你考400多分,可能都不一定有资格进复试。比如文史类专业、金融专硕等。以后的考研只会越来越难,一届比一届更难。考生考研一届比一届准备的也更早,很多学生在大一就开始已经准备考研的科目。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以上就是我的见解,欢迎大家评论、交流。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我,每天都会分享自己的见解。如果你有其他不同想法的,也可以评论交流。

刘明珠

考研学硕与专硕的区别不止一点点 没搞清之前别着急选择

在分享考研学硕与专硕的区别之前,我们先来理顺一下考研以及读研的目的。从根本上来讲,无非是实现自己的事业报复,同时提高自身的学术素养以及职业素质。今天我们就以就业方向为开端,反推一下看看到底哪种形式的硕士研究生更加适合自己。一、考研学硕更适合考研群体所普遍追求的职位——高校教师根据小编在高校工作期间与考研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发现,有很大一部分考研的学生对于读研后的工作倾向非常明确——在大学当老师。高校老师的待遇以及社会地位不是我们今天讨论的重点,在此不累述。在中国现实的国情及教育体系下,高校聘任教师的条件已经很高了,在小编接触过的公办高校中,绝大部分高校对于教师的聘任条件都会有一条:博士毕业。当然个别专业除外(有些专业还没有博士学位)。因此如果你是想将来在高校任教而选择考研,那么小编建议你选择学术型研究生。选择学术型研究生在考博士时是比较受欢迎的,甚至可以在读研期间直接申请研究生毕业后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然而专业型硕士是不具备这个特点的。根据小编的观察,专业型硕士成功读博的几率很低(虽然博士招生已经是宽进严出了)。这种情况的存在并非是对专业型硕士的歧视。从根本上来讲专业型硕士与学术型硕士的培养方向就是不一样的。专业型硕士更加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也就说,他们更加重视如何更快的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或者说已有的研究成果通过自己的实践来应用到社会化的生产中。学术型硕士一般就是搞科研的,越是新鲜的,没有人研究过的越是他们的研究领域。很多情况下甚至是,在硕士研究生就读期间研究的或者实验的项目没有彻底完结。那么干脆就直接攻读博士继续研究了。这样的项目不在少数,尤其对于理工科而言更为突出。这也是为什么导师在复试时更喜欢挑选将来要读博的考研学生的重要原因。其实很多读研的学生进入实验室后就会发现,那些本校推免的研究生可能在本科阶段就已经开始跟着导师接触项目了,那么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名校的导师倾向于选择本校推免生的原因之一了。总之,如果你想将来在高校任教,那基本上是需要读博士的,学硕自然就是你的首选。二、考研学硕更加适合喜欢将来搞科研的考生在上一小节其实小编已经将学硕和专硕的教学特点以及发展方向大概说明了,那么根据这些特点,大家也不难分析出来,如果将来喜欢搞科研,那么学硕这个方向自然也是首选。三、考研专硕更适合偏重于应用层次的人才如果你更加迫切于想要将自己的或已有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那么这就是学硕的培养方向。一般情况下,专硕在研究生攻读期间会有两个导师,一个是学校的学术型导师,一个是行业内的有代表意义的校外导师。从这种导师的配置上我们也很容易理解,专硕适应社会工作的能力会比学硕有优势。并且专硕也占有这方面的资源优势。很多情况下,专硕在就读期间就直接跟着社会导师从业去了。这也是一个很顺其自然的结果。以上是从职业倾向的角度反推出来的考研学硕与专硕的区别,但是对于考研而言我们还要考虑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考得上。下面小编从学硕和专硕的考试特点上来分析一下他们的区别。四、考研学硕的公共课和统考业务课考试相对较难首先说考研英语的区别。在绝大部分研招单位的要求中,专硕是要求考英语二的,个别研招单位和个别专业的专硕要求考英语一,比如对外汉语教育专硕的公共课考试科目是要求考英语一的(这个比较容易理解)。也有一部分观点支持英语一其实与英语二没有什么差别,但是从考研设置这两个英语考试的初衷来讲,英语一是要比英语二有难度的。其次来说考研数学。这个区别就比较大了,一般情况先理科的专业,如果学硕是考数学一,那么同专业的专硕就是考数学二了,考研数学一是考研数学中,考试范围最广,难度最大的一科(这一点几乎没有争议),而考研数学二的考试内容首先就少了一科相当抽象的《概率论》。甚至有理科的同学开玩笑说,我之所以考专硕就是因为数学二不考《概率论》。那么对于经济类和管理类的考生来说,所有参加《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和《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的专硕均不用参加考研数学(这里的考研数学不包含数学基础)。最后说一下考研政治。专硕当中的管理类专业是不考政治的。其它专业的政治考试内容与学硕是一样的,但是考研科目中政治好像几乎没有考生认为他很难。在考研中大家最担心的两科考研英语和考研数学上,专硕明显要比学硕简单很多。这也是考生选择专硕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五、专硕的读研期间分花费相对较高学硕的学费一般在8000到12000之间,但是是有奖学金的,并且奖学金的覆盖率很高,因此学费几乎可以忽略了,如果跟的导师科研项目比较多,自己还能跟着得到科研补助,那读研期间几乎就没有什么花费了。专硕的学费好像就上不封顶了,名校的学费更是高不可攀,10w以上都是很常见的,并且专硕一般很难申请到奖学金。在近几年还有一个新的现象,有的学校招收的专硕是非全日制的,因此除了要承担学业的费用外,还要承担高额的生活费用。这是打算报考专硕的考生需要认真考虑的一个很现实的问题。综上所述,学硕与专硕的区别还是很大的,考生在选择之前一定要认真的综合的考虑自己的现实情况,在做出适合自己的考试方向。

银新

专硕难度升级!英二改考英一,数二改考数一

在全国首次研究生教育会议召开的大背景下,各地各高校也都在深入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安徽、中国传媒大学的硕士招生大改革消息冲上热搜,前天又一所高校官宣了详细的改革方案,相比中传,这所学校的改革力度也不小,从公共课到自命题科目,再到招生专业的调整,还有硕士研究生学费也都变了!这所学校就是考研中的“黑马”和大热门院校——深圳大学!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具体都有哪些改革内容值得注意。8月13日,深圳大学官微发布消息,官宣深圳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有四大新变化:一、优化科学建设,专业设置的调整1、增加2021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的专业类别。2、新增机械(核工程)、学科教学(生物)专业;3、应用化学专业不再招生;4、部分原非全日制专业转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如法律(非法学)、学科教学(体育)、现代教育技术、学前教育;非全日制转为全日制专硕后,学费调整:全日制招生专业学费均为8000元一年,法律(法学)非全日制学费调整为三年9万元;5、扩招:积极争取教育硕士、法律硕士、新闻与传播等专业的招生规模,更好服务鹏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二、跨界联合,交叉培养这一改革和安徽省探索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招生有相似之处。深圳大学成立“学科交叉融合联合培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项目”和“产教跨界融合联合培养专业型硕士研究生项目”。项目分别搭建“学科交叉育人平台”和“产教融合育人平台”,并依托平台,专业化培养一流拔尖创新学术型硕士及高层次应用型专业硕士。跨界联合培养硕士将于2021年全面启动招生,首届主要采用推荐免试方式招生。三、初试科目的变化调整及复试改革1、2021年,深圳大学将全面改革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除教育部有相关特殊规定以外,所有相同专业的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自命题考试科目一致,其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的差异于复试阶段再行体现;2、公共课方面大改,所有全日制专业统考考试科目原则上不再选用英语二、改为选用英语一;除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与化工专业选用数学二以外,所有全日制理工专业不再选考数学二,改为数学一。注:这里其实英语二改为英一其实不用太担心,考数学的要注意了,数二改考数一,需要多学一门概率论,及时调整自己的复习计划。数学一二三试卷结构及各科占比:3、复试环节学校将从复试环节,进一步对学生的专业素养、研究特长、创新思辨、道德品行、综合能力等进行考查;扩大各招生学院(部)的自主权,各招生专业可在招生专业目录的备注栏对考生提出专业背景和能力要求,吸引优秀生源报考,为选拔专业化复合型优秀人才提供参考依据;学院(部)将按照相关文件要求,设置科学合理的复试考核环节,选拔合适的人才。四、导师招生改革,加强审核导师制度的改革是今年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点关注部分。这一部分不再详细写,可以看深圳大学原文:https://t.1yb.co/3mHo改革趋势通过目前的改革消息,考研er需要关注的有以下几个趋势:1、专硕扩招。比如安徽省的研招改革消息里面就提到专硕占比要达到70%。目前不少地区的专硕的招生人数及报考人数已超过学硕,但为适应国家的战略发展,部分专业领域仍然需要大量的高级应用型专业学位人才;2、专硕和学硕的招生及培养,要进行区分。目前硕士招生和培养方面,专硕和学硕基本上没有区别。招生考试尤其在复试阶段,很多高校学硕和专硕的考核内容都一样,采用笔试+面试随机提问,没有区分度;在培养阶段,也有不少高校专硕和学硕一同培养。虽然专业硕士强调应用型,但很多高校的实训基地和“双师型”导师资源不足。因此,专硕和学硕从招生和培养,都需要改革。尤其在21考研复试阶段及21级以后的硕士培养方案上会有体现。3、复试改革。上面提到专硕和学硕的招生要进行分类区分,那么就会体现在复试过程。除此之外,复试也将更加注重考生的综合能力,包括专业素养、研究特长、创新思辨、道德品行、综合能力等。各院系也将拥有更多的自主权,结合专业背景进行复试考核。4、学科专业调整。这也会在招生专业目录中体现,21考研专业目录中有变化比如学硕已有一级学科的按一级学科进行招生、命题;专硕招生专业原则上不再区分研究方向。5、鼓励高校与高校或研究中心之间联合培养研究生。对21考研er备考的影响:目前需要大家关注的当然是与初试相关内容,注意院系初试科目的调整,已经公布21招生专业目录的基本上就已经确定的,大家可以安心备考,不要太过于焦虑改革会怎样,更多的变化是在复试部分,关于复试的改革等初试过了之后再去操心。深圳大学的报录情况统计为什么说深圳大学是考研中的“黑马院校”?因为近三年来,深大的报考热度蹭蹭上涨。从上图深圳大学2016~2020年硕士研究生的报考人数可以看出,深大近三年的报考人数简直有指数增长的趋势,2019年比2018年增加4000多人,2020年比2019年增加6696人,增长的数量都赶上一所学校的报考总数了。2020年报考人数近2.3万人,超过一众985、211高校。但是从录取人数来看,2017年~2019年深圳大学的录取总数很稳定,只有2020年有较大幅度的扩招。今年深大硕士录取规模创新高!录取4155人增幅达42%。下图为深圳大学最新公布的2020年硕士报录录取数据统计,其中报考人数最多的专业是电子信息,计软学院的电子信息专业达到1262人,电信学院的电子信息专业达到1231人。其他报考比较热门的专业还有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及法律(非法学)硕士的非全日制,再有就是应用心理、艺术设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心理学、教育学等。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侵删。

男与女

专硕难度升级!改考数一英一,这所近2.3万人报考的热门高校大改

↑↑点我的头像,到主页领取更多考研干货资料!在全国首次研究生教育会议召开的大背景下,安徽、中国传媒大学的硕士招生大改革消息冲上热搜,又一所高校官宣了详细的改革方案,相比中传,这所学校的改革力度也不小,从公共课到自命题科目,再到招生专业的调整,还有硕士研究生学费也都变了!这所学校就是考研中的“黑马”大热门院校——深圳大学!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具体都有哪些改革内容值得注意。8月13日,深圳大学官wei发布消息,官宣深圳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有四大新变化:一、优化学科建设,专业设置的调整1、增加2021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的专业类别。2、新增机械(核工程)、学科教学(生物)专业;3、应用化学专业不再招生;4、部分原非全日制专业转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如法律(非法学)、学科教学(体育)、现代教育技术、学前教育;非全日制转为全日制专硕后,学费调整:全日制招生专业学费均为8000元一年,法律(法学)非全日制学费调整为三年9万元;5、扩招:积极争取教育硕士、法律硕士、新闻与传播等专业的招生规模,更好服务鹏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二、跨界联合,交叉培养这一改革和安徽省探索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招生有相似之处。跨界联合培养硕士将于2021年全面启动招生,首届主要采用推荐免试方式招生。三、初试科目的变化调整及复试改革1、2021年,深圳大学将全面改革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除教育部有相关特殊规定以外,所有相同专业的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自命题考试科目一致,其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的差异于复试阶段再行体现;2、公共课方面大改,所有全日制专业统考考试科目原则上不再选用英语二、改为选用英语一;除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与化工专业选用数学二以外,所有全日制理工医专业不再选考数学二,改为数学一。注:这里其实英语二改为英一其实不用太担心,区别不是很大,而且备考也不需要做太多的调整,可以参考下面英语一、二的区别:考数学的要注意了,数二改考数一,需要多学一门概率论,及时调整自己的复习计划。数学一二三试卷结构及各科占比:3、复试环节学校将从复试环节,进一步对学生的专业素养、研究特长、创新思辨、道德品行、综合能力等进行考查;扩大各招生学院(部)的自主权,各招生专业可在招生专业目录的备注栏对考生提出专业背景和能力要求,吸引优秀生源报考,为选拔专业化复合型优秀人才提供参考依据;学院(部)将按照相关文件要求,设置科学合理的复试考核环节,选拔合适的人才。看到这篇文章的同学们当中有没有报考深圳大学的呢?下一篇文章小编将给大家从报考数据方面分析一下深圳大学的历年硕士报录情况,打算报考的同学别忘了关注我哦!通过目前的改革消息,考研er需要关注的有以下几个趋势:1、专硕扩招。比如安徽省的研招改革消息里面就提到专硕占比要达到70%。目前不少地区的专硕的招生人数及报考人数已超过学硕,但部分专业领域仍然需要大量的高级应用型专业学位人才,会持续扩招。但同时也会提高专硕的培养要求。2、专硕和学硕的招生及培养,要进行区分。目前硕士招生和培养方面,专硕和学硕基本上没有区别。招生考试尤其在复试阶段,很多高校学硕和专硕的考核内容都一样,采用笔试+面试随机提问,没有区分度;在培养阶段,也有不少高校专硕和学硕一同培养。虽然专业硕士强调应用型,但很多高校的实训基地和“双师型”导师资源不足。因此,专硕和学硕从招生和培养,都需要改革。尤其在21考研复试阶段及21级以后的硕士培养方案上会有体现。3、复试改革。上面提到专硕和学硕的招生要进行分类区分,那么就会体现在复试过程。除此之外,复试也将更加注重考生的综合能力,包括专业素养、研究特长、创新思辨、道德品行、综合能力等。各院系也将拥有更多的自主权,结合专业背景进行复试考核。4、学科专业调整。这也会在招生专业目录中体现,21考研专业目录中有变化比如学硕已有一级学科的按一级学科进行招生、命题;专硕招生专业原则上不再区分研究方向。5、鼓励高校与高校或研究中心之间联合培养研究生。目前需要21考研er关注的当然是与初试相关内容,注意院系初试科目的调整,已经公布21招生专业目录的基本上就已经确定的,大家可以安心备考,不要太过于焦虑改革会怎样,更多的变化是在复试部分,关于复试的改革等初试过了之后再去操心。21考研er,加油冲呀!往期干货文章:报考人数近2.6万,整体报录比9:1!这所热门211高校真是不好考!扩招近35%!超1.1万报考!这所热门师范高校公布20年硕士报录数据下个月要报名了!考研报名考试时间表!应、往届生报考点选择提醒

绿宝石

每年大约有多少人考研?考上的大概有多少人?

26年前,中专的文凭都是非常稀罕的学历,有个中专生来某个单位上班,单位负责人都会乐不可支;如今,大学生供大于求,大学本科生数量似乎出现“饱和”的现象,大学生的就业机会越来越少,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于是,很多本科生都想通过选择考研这条“绿色通道”来加强自己就业的核心竞争力。那么,每年报考硕士研究生的人有多少?大概有多少人能够顺利考上?我们先来看一看2009到2018这10年来关于考研人数方面的数据:2009年的报名人数是124.6万人,招生人数有44万,差不多十个人当中有3个人能考上;2010年报考人数马上增加了15.4万,达到了140万,考研报录比2.8:1,稍微有点回暖,录取人数47万;2011年考研人数151.1万,比上一年的报考人数又增加了11.1万,但录取人数只比上一年增加2万;2012年,考研报考人数比上一年增加14.5万,录取人数增加3万;2013年,考研报考人数达到176万,录取人数只有54万,比上一年只增加了2万人……2018年,考研报考人数238万人,录取人数只有68万人,考研报录比是3.5:1,三到四个“考研党”当中,才有一个人能够通过考验。到了2019年,考研人数达到了285万人,报考人数比上一年整整增加了47万,而考试通过的人数却只增加了4万人。从上面这些数据不难得出,近年来参加考研的人数越来越多,近五年来报考人数更是拾级而上,竞争越来越激烈。双非学校或者普通的211大学的竞争可能要小一些,但39所985大学的保研率都高得惊人,在推免生占据一大片名额的情况下,其他外校生想挤进去,没有差不多的实力,难如登天。不仅985如此,一些顶尖的211大学同样在保研率让人瞠目结舌,比如北邮本科生的保研率高达5成左右,这样一来,外校的“考研党”的名额和机会就更少了。大学生就业的竞争很激烈,大学生考研的竞争更是不容小觑。就拿前几天刚结束的2019年考研初试来说,285万人报名,居然淘汰了213万人左右,淘汰率为75%左右,“主角”只占了其中的四分之一。有人说,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但是,高考那是有老师盯着,有家长陪着。而考研的残酷性又何尝不是“狭路相逢勇者胜”?考研的路上,没有老师的监督,没有家长的跟踪,完全靠“考研党”发自肺腑的自觉。面对竞争如此激烈的考研,你会成为“考研党”中的一份子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探讨。

是谓素朴

考研大数据:2016-2020考研专硕国家线对比

考研国家线,是国家确定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包括应试科目总分要求和单科分数要求。教育部根据全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情况和教育水平等,把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分为两类,分别为一区和二区。一区(A类)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四川、陕西等21省(市)。二区(B类)包括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0省(区)。为了让众多同学更清楚自身的定位、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方向,小编收集了2016年至2020年,共16类专硕国家线走势图,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国家线趋势走向专硕一、金融、应用统计、税务、国际商务、保险、 资产评估历年总分走向趋势二、审计历年总分走向趋势三、法律(非法学)、法律(法学)、社会工作、警务历年总分走向趋势四、教育、汉语国际教育历年总分走向趋势五、应用心理历年总分走向趋势六、体育历年总分走向趋势七、翻译、新闻与传播、出版历年总分走向趋势八、文物与博物馆历年总分走向趋势九、建筑学、城市规划、电子信息、机械等历年总分走向趋势十、农业、兽医、风景园林、林业历年总分走向趋势十一、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护理、药学、中药学历年总分走向趋势十二、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旅游管理、图书情报、工程管理历年总分走向趋势十三、艺术等历年总分走向趋势十四、享受少数民族政策的考生历年总分走向趋势来源:教育考试网全育教育是教育行业专业服务平台、教育产业供应链服务平台,以“数字化+教育”业务为基础,以“中国教育品牌建设工程”为核心,提供全教育资源、全教育市场、全产业链平台三位一体的相互融通,全育教育拥有全龄段八大教育体系。科技赋能教育、打造教育精品典范。融合市场,融合资源,为全国教育公司提供全链条对接和服务支撑,助力中国教育服务业的蓬勃发展。用育人的情怀做良心教育,用科技的力量赋能教育。全育教育是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指定的商家会员、教育行业服务平台公司,教育行业执行机构,推进全国教育资产上链,实现教育公司与产品的资本化,缩短教育产品的运行周期,提高教育产品服务用户的效率,重构教育产业链从设计、生产、提供完整服务的新形态,面向全国教育产业的投资管理公司。全育教育以“道济天下,润木成林”为理论,以国家平台+数字化技术+教育重构教育新篇章。

法国版

研究报考专硕人数比例怎么会如此变化

自2009年我国增加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招生以来,全国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招生人数不断增长。专业硕士研究生是具有中国有特色的硕士学位。在国外,研究生并不区分专业硕士和学术性硕士,国内招收专业硕士的计划一开始是为了缓解大学生就业问题而提出的。2008年金融危机,国内本科生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为了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又不影响学术性研究生因扩招带来的整体质量下降的影响,所以才提出了专业硕士研究生这一计划。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报考专业性硕士研究生,不仅仅证明了专业硕士学位其合理性以及在社会上的适应性。除此之外,小编更想说的是,学生们对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也有了更多的展望。说到这点,那就不得不提到的是专硕与学硕两者的区别了。以下我给大家列举几点。1. 培养目标、方式不同。学术型硕士主要培养的是学术研究人才,专业硕士则是在某一专业领域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应用型人才。两者不同的培养目标也就决定了其培养方式的不同。学术型研究生更注重培养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以及从事科学研究及创新的素质和能力。而专业硕士则以职业需求为目的,相比于学术型硕士的培养计划,更多的是现场操作、模拟训练等实操项目。2. 考试内容有所不同由于两种硕士学位的培养目标不同,在研究生考试中对基础理论知识的要求自然也有所不同。在有一点上体现的最为明显,就是有些学术型硕士如果考的是英语一,那么,同专业的专业硕士考的很可能就是英语二。3. 学习方式学硕一般是三年,专硕则是2~3年,看专业而定,但是2年的可能会多一些。4. 读博方式学术型研究生在读博上可以通过自己的导师直接读博,也就是所谓的直博或者说是硕博连读。而专硕则必须毕业后考博。两种硕士究其本质上来讲是培养目标上的不同。而对学生而言,则是根据自己的职业定位上的不同,从而选择不同的硕士学位。如果自己就是本着自己上学出来之后可以增加自己的就业竞争力,找一份更好的工作,那么,专硕相对来说是要更适合的。但是,我想有一个问题应该一直是横亘在每一个学生心中,尤其是那些还在纠结于两者的学生,那就是专硕的社会认知度怎么样。说句实话,就目前的状况来说,学术型研究生的社会认知度更高。可是,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专硕的报考人数一直在不断增加。小编很喜欢一句话,存在就一定有道理。那么,专硕报考人数的增加不是恰恰说明了专硕在社会上的认知度正在逐渐提升。没有什么最好的与最坏的,关键是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自己的道路在哪里,这正是我们作为有志青年应该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