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吉首大学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召开2016级物理学研究生中期考核答辩会爆火线

吉首大学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召开2016级物理学研究生中期考核答辩会

红网时刻3月29日讯(通讯员 胡瑞霞)3月25日上午,吉首大学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召开2016级物理学研究生中期考核答辩会。校纪委书记、物理学科带头人赵鹤平教授,2016级研究生导师及学院所有研究生参加了会议。会议由院长助理黄勇刚博士主持。黄勇刚博士宣布了答辩流程及要求,唐鹏程等7位同学依次介绍了自己的研究工作及进展,内容涉及微纳光子学、人工微结构物理等,参会导师就学生的汇报内容进行提问及点评。答辩结束后,赵鹤平教授作了会议总结,他从学生答辩材料的书写、答辩表达、研究工作进展等方面提出了建议和意见,希望同学们要深入理解所研究内容的物理内涵,并加快自己的研究进程,同时要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接也

乳甲外科开展护理研究生、本科生实习中期考核考前培训

2020年1月7日,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乳甲外科33病区组织开展了为期一天的湘雅护理学院护理研究生、本科生实习中期考核考前培训,护士长王玲、丁波泥副教授、总带教余隽主管护师、黄维英主管护师全程参与。此次培训是为迎接即将到来的湘雅护理学院护理研究生及本科生实习中期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基础护理操作、临床专科检查等。培训紧紧围绕考核内容,精心准备、严格开展,切实解决实习生最常见、最头痛、最迫切的考核相关问题。培训伊始,王玲就此次培训的总体安排进行了介绍,她强调每位同学要严肃对待实习中期考核,思想上要积极认真,操作上要勤加练习,并预祝所有同学都能在中期考核中取得好成绩。7日上午,首先进行了基础护理操作培训,培训的内容主要有静脉采血、皮下注射、静脉注射等。黄维英老师严格、仔细地向所有同学演示了静脉采血等操作的规范流程;王玲、余隽老师对操作的具体流程进行一一讲解,并详细指出操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所有同学在老师们的指导下进行操作练习。7日下午进行了临床专科检查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有甲状腺、乳腺病例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诊断及鉴别诊断等。丁波泥副教授讲述了甲状腺及乳腺常见相关疾病,并解释了相关专科检查的意义;然后亲自演示了甲状腺、乳腺等专科检查的规范流程,并对每个操作步骤进行了详细讲解。所有同学在丁波泥副教授的指导下进行操作练习。培训结尾,王玲护士长总结道:临床工作皆以患者为中心,因此在进行任何临床操作时,除了强调无菌观念外,还要重视与患者的沟通,做实、做好人文关怀。通过此次培训,同学们表示受益匪浅,老师们仔细、耐心的讲解让他们既熟悉了常见的护理操作又清楚了专科检查的操作流程,真正将课本所学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操作相结合,这为即将到来中期考核提供了十分有益的指导。【来源:湘雅三医院】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茅趸王

导师选不对,读研也“痛苦”,学长给你3点建议!

文|学个习原创文章,欢迎转发分享!研究生导师,到底有多重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读研期间,所有与你读研相关的事情,可能都需要经过你的导师同意。比如,你的研究生开题、中期考核、更换课题、要去实习、发表论文、毕业答辩等等,都需要导师的参与以及导师的签字确认。这还只是在学术研究上对你的影响,除此之外,导师可能还会在你的生活、心理等方面带来影响。有一位已经退学的研究生同学说:“短短两年的读研生活,让他从一个自信、乐观、开朗的人变成了一个严重怀疑自己,内心极度不自信的人,对他内心造成了很大的伤害”。所以说,选择导师真的很重要,也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对待这件事,不要太过于随意,你如果很随意,那估计导师对你也就会很随意。下面,就针对研究生选择导师的一些注意事项,给大家3点建议,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够快乐读研,快乐生活。1、选导师前,先想清楚两个问题在选择导师之前,建议大家先想清楚以下这两个问题。① 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被动还是主动的人?喜欢被Push才能行动,还是喜欢自由自在,不喜欢被束缚?在行动上,你是一个主动的人还是被动的人?你的自制力怎么样?能不能主动管理好自己的事情。② 对于未来有什么设想?将来会不会考虑读博?对于未来,有什么设想,有什么规划,最重要的是将来要不要读博?针对以上这两种情况,我们选择的导师需要考虑的因素也会不一样。因为,这两个问题直接关系着你选择什么样的导师。2、选择的导师与自己的预期最好符合根据前面两个问题,我们在选择导师时最好选择跟自己预期一样的导师。比如,你是一个比较松散的人,需要有人Push你才能行动,那么,最好选择一个年轻又科研动力十足的导师。这些导师,多半还是硕导,只是个副教授,有升职称需要,同时,在学术上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所以,这些导师可能会对自己的学生比较严格,要求也比较高,我们的时间可能会被发论文、做科研给安排得满满当当的。所以说,如果有同学对科研满怀热情,并且,抗压能力也不错,喜欢被Push,那么,选择这种类型的导师就挺好的。至少能学点东西。而有些同学,喜欢自由自在,对于学术研究也没有太大的兴趣,只想“混”毕业拿证走人。那么,就不要选择以上这种类型的导师,你可以选择“佛系”一些的导师,俗称“放羊型”导师。什么优青、万人领军、长江学者、千人、杰青、院士、等等。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因为,这些导师已经属于“大牛”,在所研究的领域也是佼佼者,他们可能会很忙,谈项目、谈合作、经常出差见不到人,并且,带的学生又多。可能压根都顾不上指导学生,基本上都是靠学生自己在“野蛮生长”。所以,这就需要学生自己有很强的自制力,能够安排好自己的所有时间。不过,这类导师也有一定的好处,那就是影响力很大,项目、资源可能也会比较多,手下的学生不缺项目,这一点也是小导师无法比的。而如果有同学想读博,那么,在选择导师时最好选择一个“博士生导师”,这样可以直接转博,免去很多麻烦,导师也更愿意带。3、选择导师,人品好要排在第一位关于导师的人品到底有多重要,我想不用再或多强调了。看看最近两年不断传出的一些研究生“悲剧”事件就知道了。一个人品有问题的导师,不光会影响学生顺利毕业,可能还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轻则让学生抑郁,重则让学生严重怀疑自己,然后给心理造成创伤乃至于走向极端。所以说,在选择导师时,我觉得应该将人品放在第一位,人品可能要比学术能力、行政级别重要得多。但是,人品又不容易被看出来,不像学术能力(看导师是一作的论文和科研经历),行政级别(看头衔,比如院长、系主任等等)那么容易看出来。所以,想要知道导师的人品,你可能需要动一些脑筋。下面教大家一些方法。① 向同课题组师兄师姐打听这是一个比较直接的方法,大家可以向他们问两个问题。导师会不会对学生进行人身攻击?以前的学生,都能不能顺利毕业?当然,这个方法可能不一定能够听到真话,所以还得需要自己判断。毕竟,在他们没有毕业之前,是与导师存在利益关系的,所以,也怕“得罪”导师。然后,可能会告诉你一些比较“模棱两可”的话,你就得聪明点,学会从话里听话。比如,他们可能会告诉你,“导师还行,就是要求比较严格了点”,那你最好别选。相反的是,如果能够从其他课题组的学生口中去了解你的导师,可能效果会更好。因为,同学们私下讨论都会说真话。比如,之前帮同学打听过一个导师,得到的反馈如下。② 通过自己的直观感受去判断在决定选导师前,最好与导师接触一下,可以见面,也可以通一次电话。然后,根据自己的交流情况进行判断,看看导师是不是一个比较纯粹,有啥说啥的人,比如,对你的要求,你所面临的压力等等,都能提前讲出来。如果,导师说话有点不着调,一直都在给你“画大饼”,还超级热情,那你可能就需要留个心眼了。有些人,真的很善变,前后完全就是两副面孔。比如,某邮电大学宣称“快乐科研”的那位姓张的女导师。所以,大家不要被“骗了”,选择导师还是要擦亮眼睛。最后,在大家选择导师时,一定要尽早,不要等着学校分配,否则就会被动。以上,关于研究生选择导师的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快乐读研,快乐生活。感谢您的阅读,喜欢文章就点赞转发一下吧!

华佗

论文“放水”、简历“注水”……高校毕业生造假何时休?

每年五六月份,高校进入“毕业季”,数百万大学生即将从大学校园的“象牙塔”走入社会。记者近期在高校采访了解到,部分毕业生在离校前出现“造假注水”现象:虚构就业去向、毕业论文“放水”、求职简历“注水”……专家呼吁,高校诚信教育不可缺失,勿让造假毁了毕业生。“就业去向随便填”,就业率失真“请毕业班同学月底前登录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网站填报就业单位,填报后每人可领取200元补贴。”毕业季临近,西南一所高校辅导员给学生群发了这样一条消息通知。收到通知的毕业生谭怡今年没找到合适的工作,准备毕业后回老家慢慢找,但她也登录了填报系统,在“就业去向”一栏选择了“自由职业”。“200块钱不要白不要,反正又没人去核实,随便填一个就可以了。”谭怡解释说,这些补贴每年都有,就是为了鼓励大家填报把就业率提上来。“往届师兄师姐也有这么干的,不然怎么一边是‘最难就业季’,一边是动辄90%以上的就业率呢?”该校就业指导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受经济大环境影响,近年来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另一方面,如今大学毕业生大多是“90后”“95后”,随着就业压力日渐增大,不少人选择“慢就业”,最后可能变成“不就业”。还有的学生找不到合心意的工作,宁愿回家待着。统计显示,该校某学院2018届107名本科毕业生中,有31人的就业状态登记为“待就业”,占比近30%。“就业率太低了我们也发愁,有时候不得不想方设法,各显神通。”一位高校二级学院院长向记者抱怨,上面对就业率有考核硬指标,连续两年就业率低于60%的专业,就要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为了提高就业率,该学院给研究生导师摊派任务,必须保证学生就业。“甚至有位导师要求学生出示就业协议,才在毕业论文上签字放行。由于指导的学生就业率达到100%,这位导师还被评为全校的就业指导老师先进典型。”为求过关,学生虚构就业去向的现象时有发生。在上述学院2018届毕业生就业去向统计表上,近百名毕业生中有5人选择了“自主创业运营新媒体”或“微信公众号撰稿人”。记者搜索发现,这些微信公众号有的很少更新、阅读量仅有个位数,有的自注册以来没有任何文章发布。毕业论文“放水”,求职简历“注水”“论文字数都不达标,目录仅有不到十行、格式都没对齐……就这样的论文还敢来答辩?”这是在贵州某高校任教的一位张姓教师在朋友圈的吐槽。张老师告诉记者,今年答辩季前后审阅了二三十篇论文,看完头都大了,“之前新闻上热议有老师在答辩时向学生扔论文,不敢说支持,至少这种心情很有同感。”张老师说,毕业论文“放水”现象已不鲜见,自己生气归生气,但答辩还是得让学生通过。“去年就已经批评哭了两个学生,今年就没敢再说重话。要是硬卡着不让过,学生万一想不开咋办?”除了毕业论文“放水”,有的毕业生简历也出现“注水”现象。西南一所高校学工处老师说,在收取评优材料时,有学生在简历中自称在校期间担任某中央级媒体“驻××大学新闻录制小组组长”。材料在网上发布后,该媒体主动澄清“从未在高校设过分支机构”,要求校方改正错误,这就给学校声誉造成不良影响。在重庆一家房地产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工作长达9年的徐经理告诉记者,公司每年参加校园招聘会收到求职简历上千份,一些高校毕业生在求职简历中“注水”,在面试过程中时有发现:有的学生英语四六级没过却在简历上写“外语能力良好”,担任过学生会干事写成“担任学生会某部门重要职务”,参与一些课外实践项目却写成“担任项目负责人”,没有相关实习经历却编造出在某单位实习等等。还有的学生奉行“拿来主义”,复制互联网上的简历模板、范文,经过简单修改加工后当成自己的简历,“注水”痕迹明显。徐经理认为,简历作为求职的门面,不仅彰显工作表现,更是人品的体现。“一发现查证有简历注水情况的,我们都是一票否决。”莫让造假毁了毕业生“大学是教书育人的殿堂,除了传授知识技能,还要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素养,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西南政法大学程德安教授认为,在毕业论文、求职简历、就业统计上造假,不仅影响了学生个人发展、损害了学校声誉,也对全社会的风气产生不良影响。他建议,教育部门和高校应着力加强诚信教育,上好毕业生从象牙塔走向社会之前的“最后一课”,为社会输送诚实守信的高质量人才。记者在多地采访了解到,今年以来不少高校加强毕业论文质量管理,提高了毕业论文过关门槛,论文筛选流程也变得更加严格。南京某高校日前发出通知,学校将使用“中国知网”大学生论文抄袭检测系统对全部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将毕业论文分为ABCD四个档次。其中文字复制比在40%以上的认定为D级,不予参加答辩,论文成绩定为不及格,学生延期毕业并重修。“今年的论文要求一下子就收紧了,大家为了改论文达到通宵达旦的程度。”张鹏是东北一所985高校外国语学院的应届毕业生,他说,学校今年对本科生毕业论文统一查重,要求不能超过10%。第一次查重后,张鹏所在的班级22名同学,有6篇毕业论文查重率超标,被要求修改后重新查重。“导师直接把要求提高到研究生论文水平”“改实验数据改到吐”……随着毕业论文的过关难度提高,“翟式毕业季”也成为网络热词。有学生在网上抱怨如此严格是受“翟天临事件”影响。“大学论文从严是大势所趋。”重庆一高校教务处处长告诉记者,教育部文件早已明确要求狠抓学位论文和学位授予管理,重点抓住学位论文开题、中期考核、评阅、答辩、学位评定等关键环节。这些不是“翟天临事件”后突然多出来的规矩,现在只是落实更加严格。程德安建议,除了严格毕业“准出”标准,学校还应该建立高质量的课程体系,加强对学生学术规范、实习就业方面的指导,提供系统的科学研究方法训练和学术素养培养,贯穿学生从入校到求学再到毕业的全流程,这样在学生毕业时划定高标准线才有底气,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文中受访学生均为化名)

无失

教育部下发通知,研究生们“喜上眉梢”,唯论文现象即将被打破

文|菲妈教育分享“科教兴国”一直是我国重要的国策,高等教育的发展更是国之根基,“人才”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国民的教育意识也在逐步提高,我国高学历的人也越来越多。随着社会各界对教育的重视,无论是企业用人、国家选拔人才、学校教育应聘老师“高学历”都占有一定的优势,这也导致很多大学生,毕业后把“升学”作为首选,大学生的学历焦虑也日渐严重。中国学生的“学历焦虑”日渐严重你有“学历焦虑”吗?这是前段时间,知乎上讨论最为激烈的一个话题,2万多人展开了激烈的讨论。2021年考研人数377万,2021年应届本科生高达909万,每个数字都在提醒我们。我国的国家已经进入了一个“高学历”的时代,很多大学生都意识到学历的重要性,以至于“海归看不起国内大学生,211看不起二三本的学生”上演了一出“学历”鄙视的戏码。同时也导致了很多大学生患上了“学历焦虑”,考研人数连年暴增就是很好的证明,大家都在努力往更高的学历上去发展,本科毕业已经不是最低标准,考研、读博成了很多大学生的目标。考上研究生才能有出路吗?毕业成了一大难题很多大学生以为考上了研究生,毕业后就能找到更好的工作,就能在就业上有优势,毕竟现如今社会上,本科生“一抓一大把”,就业形势严峻,而研生学历带给学生最大的好处就是高人一等。于是很多大学生,顶着巨大的复习压力,夜以继日地考研,然而成功上岸以后,新的焦虑又来了,毕业成了一大难题。很多大学生在考研的时候,并没有想到其实相比考研读研会更难。因为压在他们身上第一座大山就是“论文”,研究生想要在读研期间成功发表一篇论文是非常困难的,甚至可以用“艰难”来形容,除了论文本身的格式、内容、质量等一些细节问题。还有很多“硬性的要求”,例如说:字数至少要在5万字左右,并且即便是研究生原创也未必能在查重中“全身而退”。这些只是“冰山一角”,接下来还有来自导师三番五次的指导。出版社方面的多次退回,这些来自“论文”上的压力,也是导致大学生毕业难的一个问题,一方面是论文不过影响毕业,一方面是论文通过难度高,研究生想要毕业真是磨难重重。教育部下发通知,研究生们“喜上眉梢”,唯论文现象即将被打破前段时间,教育部下发了一个通知,研究生得知后“喜上眉梢”,“唯论文”现象即将被打破,教育部在通知中明确表示:“论文不再是研究生毕业的唯一标准”,研究生毕业难度降低。教育部表示,学院和导师对于研究生毕业的评判标准应该是“多元化”的,“在期刊上发表论文”并不能说明研究生的质量好坏,取消“唯论文现象”,这样研究生们也不用为了毕业论文而发愁。要知道为了在期刊上发表论文,有些研究生甚至买版面、找替写、拼凑字数等现象也是市场发生,如果把这些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学术研究上,对于国家和研究生来说都是好事。很多研究生听到这个消息都是“兴奋不已”,对于研究生来说,这真的是一个非常利好的消息,因为论文是能否顺利毕业的关键,很多研究生都是在败在了论文上,“唯论文”现象被打破。研究生毕业也能更顺利了,不过,虽然“论文不再是研究生毕业的唯一标准”但是在研究生期间也要做好学术研究,学好每一门课程,以下这些方面不合格也是会影响到研究生毕业的。研究生不能顺利毕业的原因有哪些?中期检查不合格很多学院为了保障研究生能够顺利毕业,研究生部会对研究生进行一个“中期考核”,考核的方向大致包括研究生的研究进展、论文撰写情况等,导师会对学生的情况作出判断,中期检查不合格,会面临延毕。研究成果不达标研究生在学校期间“研究成果”是重中之重,成为研究生不是为了镀金、提升学历,更多的是要在学术研究方面有所成就,如果研究生研究成果不达标、科研能力欠缺一样会延毕。期末考试挂科研究生期末考试是需要看专业难度的,有些专业难度不高,而有些专业难度高,就需要研究生平时认真上课,研究生期末考试的成绩很重要,涉及到评奖学金,并且一旦挂科也会影响毕业。今日探讨话题:作为研究生你觉得你在写“论文”时候,最难的地方在哪里?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触动爱

虚报就业、论文“放水” 高校毕业生造假何时休?

虚报就业、论文“放水”、简历“注水”……部分毕业生离校前出现“造假注水”现象高校“毕业季”本不该这样上“最后一课”每年五六月份,高校进入“毕业季”,数百万大学生即将从大学校园的“象牙塔”走入社会。记者近期在高校采访了解到,部分毕业生在离校前出现“造假注水”现象:虚构就业去向、毕业论文“放水”、求职简历“注水”……专家呼吁,高校诚信教育不可缺失,勿让造假毁了毕业生。“就业去向随便填”,就业率失真“请毕业班同学月底前登录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网站填报就业单位,填报后每人可领取200元补贴。”毕业季临近,西南一所高校辅导员给学生群发了这样一条消息通知。收到通知的毕业生谭怡今年没找到合适的工作,准备毕业后回老家慢慢找,但她也登录了填报系统,在“就业去向”一栏选择了“自由职业”。“200块钱不要白不要,反正又没人去核实,随便填一个就可以了。”谭怡解释说,这些补贴每年都有,就是为了鼓励大家填报把就业率提上来。“往届师兄师姐也有这么干的,不然怎么一边是‘最难就业季’,一边是动辄90%以上的就业率呢?”该校就业指导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受经济大环境影响,近年来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另一方面,如今大学毕业生大多是“90后”“95后”,随着就业压力日渐增大,不少人选择“慢就业”,最后可能变成“不就业”。还有的学生找不到合心意的工作,宁愿回家待着。统计显示,该校某学院2018届107名本科毕业生中,有31人的就业状态登记为“待就业”,占比近30%。“就业率太低了我们也发愁,有时候不得不想方设法,各显神通。”一位高校二级学院院长向记者抱怨,上面对就业率有考核硬指标,连续两年就业率低于60%的专业,就要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为了提高就业率,该学院给研究生导师摊派任务,必须保证学生就业。“甚至有位导师要求学生出示就业协议,才在毕业论文上签字放行。由于指导的学生就业率达到100%,这位导师还被评为全校的就业指导老师先进典型。”为求过关,学生虚构就业去向的现象时有发生。在上述学院2018届毕业生就业去向统计表上,近百名毕业生中有5人选择了“自主创业运营新媒体”或“微信公众号撰稿人”。记者搜索发现,这些微信公众号有的很少更新、阅读量仅有个位数,有的自注册以来没有任何文章发布。毕业论文“放水”,求职简历“注水”“论文字数都不达标,目录仅有不到十行、格式都没对齐……就这样的论文还敢来答辩?”这是在贵州某高校任教的一位张姓教师在朋友圈的吐槽。张老师告诉记者,今年答辩季前后审阅了二三十篇论文,看完头都大了,“之前新闻上热议有老师在答辩时向学生扔论文,不敢说支持,至少这种心情很有同感。”张老师说,毕业论文“放水”现象已不鲜见,自己生气归生气,但答辩还是得让学生通过。“去年就已经批评哭了两个学生,今年就没敢再说重话。要是硬卡着不让过,学生万一想不开咋办?”除了毕业论文“放水”,有的毕业生简历也出现“注水”现象。西南一所高校学工处老师说,在收取评优材料时,有学生在简历中自称在校期间担任某中央级媒体“驻××大学新闻录制小组组长”。材料在网上发布后,该媒体主动澄清“从未在高校设过分支机构”,要求校方改正错误,这就给学校声誉造成不良影响。在重庆一家房地产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工作长达9年的徐经理告诉记者,公司每年参加校园招聘会收到求职简历上千份,一些高校毕业生在求职简历中“注水”,在面试过程中时有发现:有的学生英语四六级没过却在简历上写“外语能力良好”,担任过学生会干事写成“担任学生会某部门重要职务”,参与一些课外实践项目却写成“担任项目负责人”,没有相关实习经历却编造出在某单位实习等等。还有的学生奉行“拿来主义”,复制互联网上的简历模板、范文,经过简单修改加工后当成自己的简历,“注水”痕迹明显。徐经理认为,简历作为求职的门面,不仅彰显工作表现,更是人品的体现。“一发现查证有简历注水情况的,我们都是一票否决。”莫让造假毁了毕业生“大学是教书育人的殿堂,除了传授知识技能,还要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素养,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西南政法大学程德安教授认为,在毕业论文、求职简历、就业统计上造假,不仅影响了学生个人发展、损害了学校声誉,也对全社会的风气产生不良影响。他建议,教育部门和高校应着力加强诚信教育,上好毕业生从象牙塔走向社会之前的“最后一课”,为社会输送诚实守信的高质量人才。记者在多地采访了解到,今年以来不少高校加强毕业论文质量管理,提高了毕业论文过关门槛,论文筛选流程也变得更加严格。南京某高校日前发出通知,学校将使用“中国知网”大学生论文抄袭检测系统对全部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将毕业论文分为ABCD四个档次。其中文字复制比在40%以上的认定为D级,不予参加答辩,论文成绩定为不及格,学生延期毕业并重修。“今年的论文要求一下子就收紧了,大家为了改论文达到通宵达旦的程度。”张鹏是东北一所985高校外国语学院的应届毕业生,他说,学校今年对本科生毕业论文统一查重,要求不能超过10%。第一次查重后,张鹏所在的班级22名同学,有6篇毕业论文查重率超标,被要求修改后重新查重。“导师直接把要求提高到研究生论文水平”“改实验数据改到吐”……随着毕业论文的过关难度提高,“翟式毕业季”也成为网络热词。有学生在网上抱怨如此严格是受“翟天临事件”影响。“大学论文从严是大势所趋。”重庆一高校教务处处长告诉记者,教育部文件早已明确要求狠抓学位论文和学位授予管理,重点抓住学位论文开题、中期考核、评阅、答辩、学位评定等关键环节。这些不是“翟天临事件”后突然多出来的规矩,现在只是落实更加严格。程德安建议,除了严格毕业“准出”标准,学校还应该建立高质量的课程体系,加强对学生学术规范、实习就业方面的指导,提供系统的科学研究方法训练和学术素养培养,贯穿学生从入校到求学再到毕业的全流程,这样在学生毕业时划定高标准线才有底气,促进学生健康发展。记者 柯高阳 (文中受访学生均为化名)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阿佤山

虚报就业、论文“放水”部分毕业生离校前出现“造假注水”现象

造假 新华社发本报记者柯高阳每年五六月份,高校进入“毕业季”,数百万大学生即将从大学校园的“象牙塔”走入社会。记者近期在高校采访了解到,部分毕业生在离校前出现“造假注水”现象:虚构就业去向、毕业论文“放水”、求职简历“注水”……专家呼吁,高校诚信教育不可缺失,勿让造假毁了毕业生。“就业去向随便填”,就业率失真“请毕业班同学月底前登录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网站填报就业单位,填报后每人可领取200元补贴。”毕业季临近,西南一所高校辅导员给学生群发了这样一条消息通知。收到通知的毕业生谭怡今年没找到合适的工作,准备毕业后回老家慢慢找,但她也登录了填报系统,在“就业去向”一栏选择了“自由职业”。“200块钱不要白不要,反正又没人去核实,随便填一个就可以了。”谭怡解释说,这些补贴每年都有,就是为了鼓励大家填报把就业率提上来。“往届师兄师姐也有这么干的,不然怎么一边是‘最难就业季’,一边是动辄90%以上的就业率呢?”该校就业指导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受经济大环境影响,近年来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另一方面,如今大学毕业生大多是“90后”“95后”,随着就业压力日渐增大,不少人选择“慢就业”,最后可能变成“不就业”。还有的学生找不到合心意的工作,宁愿回家待着。统计显示,该校某学院2018届107名本科毕业生中,有31人的就业状态登记为“待就业”,占比近30%。“就业率太低了我们也发愁,有时候不得不想方设法,各显神通。”一位高校二级学院院长向记者抱怨,上面对就业率有考核硬指标,连续两年就业率低于60%的专业,就要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为了提高就业率,该学院给研究生导师摊派任务,必须保证学生就业。“甚至有位导师要求学生出示就业协议,才在毕业论文上签字放行。由于指导的学生就业率达到100%,这位导师还被评为全校的就业指导老师先进典型。”为求过关,学生虚构就业去向的现象时有发生。在上述学院2018届毕业生就业去向统计表上,近百名毕业生中有5人选择了“自主创业运营新媒体”或“微信公众号撰稿人”。记者搜索发现,这些微信公众号有的很少更新、阅读量仅有个位数,有的自注册以来没有任何文章发布。毕业论文“放水”,求职简历“注水”“论文字数都不达标,目录仅有不到十行、格式都没对齐……就这样的论文还敢来答辩?”这是在贵州某高校任教的一位张姓教师在朋友圈的吐槽。张老师告诉记者,今年答辩季前后审阅了二三十篇论文,看完头都大了,“之前新闻上热议有老师在答辩时向学生扔论文,不敢说支持,至少这种心情很有同感。”张老师说,毕业论文“放水”现象已不鲜见,自己生气归生气,但答辩还是得让学生通过。“去年就已经批评哭了两个学生,今年就没敢再说重话。要是硬卡着不让过,学生万一想不开咋办?”除了毕业论文“放水”,有的毕业生简历也出现“注水”现象。西南一所高校学工处老师说,在收取评优材料时,有学生在简历中自称在校期间担任某中央级媒体“驻××大学新闻录制小组组长”。材料在网上发布后,该媒体主动澄清“从未在高校设过分支机构”,要求校方改正错误,这就给学校声誉造成不良影响。在重庆一家房地产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工作长达9年的徐经理告诉记者,公司每年参加校园招聘会收到求职简历上千份,一些高校毕业生在求职简历中“注水”,在面试过程中时有发现:有的学生英语四六级没过却在简历上写“外语能力良好”,担任过学生会干事写成“担任学生会某部门重要职务”,参与一些课外实践项目却写成“担任项目负责人”,没有相关实习经历却编造出在某单位实习等等。还有的学生奉行“拿来主义”,复制互联网上的简历模板、范文,经过简单修改加工后当成自己的简历,“注水”痕迹明显。徐经理认为,简历作为求职的门面,不仅彰显工作表现,更是人品的体现。“一发现查证有简历注水情况的,我们都是一票否决。”莫让造假毁了毕业生“大学是教书育人的殿堂,除了传授知识技能,还要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素养,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西南政法大学程德安教授认为,在毕业论文、求职简历、就业统计上造假,不仅影响了学生个人发展、损害了学校声誉,也对全社会的风气产生不良影响。他建议,教育部门和高校应着力加强诚信教育,上好毕业生从象牙塔走向社会之前的“最后一课”,为社会输送诚实守信的高质量人才。记者在多地采访了解到,今年以来不少高校加强毕业论文质量管理,提高了毕业论文过关门槛,论文筛选流程也变得更加严格。南京某高校日前发出通知,学校将使用“中国知网”大学生论文抄袭检测系统对全部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将毕业论文分为ABCD四个档次。其中文字复制比在40%以上的认定为D级,不予参加答辩,论文成绩定为不及格,学生延期毕业并重修。“今年的论文要求一下子就收紧了,大家为了改论文达到通宵达旦的程度。”张鹏是东北一所985高校外国语学院的应届毕业生,他说,学校今年对本科生毕业论文统一查重,要求不能超过10%。第一次查重后,张鹏所在的班级22名同学,有6篇毕业论文查重率超标,被要求修改后重新查重。“导师直接把要求提高到研究生论文水平”“改实验数据改到吐”……随着毕业论文的过关难度提高,“翟式毕业季”也成为网络热词。有学生在网上抱怨如此严格是受“翟天临事件”影响。“大学论文从严是大势所趋。”重庆一高校教务处处长告诉记者,教育部文件早已明确要求狠抓学位论文和学位授予管理,重点抓住学位论文开题、中期考核、评阅、答辩、学位评定等关键环节。这些不是“翟天临事件”后突然多出来的规矩,现在只是落实更加严格。程德安建议,除了严格毕业“准出”标准,学校还应该建立高质量的课程体系,加强对学生学术规范、实习就业方面的指导,提供系统的科学研究方法训练和学术素养培养,贯穿学生从入校到求学再到毕业的全流程,这样在学生毕业时划定高标准线才有底气,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文中受访学生均为化名)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影影绰绰

2019年毕业季,高校迎来“最严格”论文审查

来源 | 北青深一读(微信ID:bqshenyi)编辑 | 学术君嘘~不要告诉别人拉至文末有赠书福利!翟天临事件后,迎来“最难”毕业季。2019年初,演员翟天临因学术造假而被推上热搜。同年4月,根据教育部最新通知,2019年教育部将会投入800万的教育经费,用来抽查应届毕业的博士生和硕士生的毕业论文,其中博士的抽检率约为10%,硕士约为5%。随着毕业季临近,越来越多的学生感受到这一年的论文审查愈发严苛,不仅查重率比以前要求更严,在盲审、外审的环节也难过得多。学校对学生耳提面命,反复强调,教育部抽检6000份论文,“论文是伴随我们终生的东西,一定要高度重视。”一边是轰轰烈烈的全民学术打假,一边是“生死攸关”的毕业大计,夹在其中的学生们选择是:一边埋头苦写论文,一边把满腹的怨气化作翟天临微博下的留言。根据教育部最新通知,博士论文抽检率约为10%▎变难的毕业论文年初,翟天临因为被指论文抄袭而身陷丑闻,临近毕业季,他再次成为了众矢之的。在他致歉的微博下,留言高达30多万条,五月,一大波应届毕业生在微博上晒出自己的写论文照片并@他,其中不少人称,就是因为翟天临的引起的风波,而导致今年的论文审查与往年相比,更加严格。其中一位财务专业大四的学生告诉深一度记者,他们今年的论文要求比往年高了很多,主要体现在查重内容方面,往年没有中英文摘要和参考文献查重。并且,今年查重时间提前了半个月,二次查重提前了一个星期。查重率要求则从往年的20%降低为15%。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左松涛告诉深一度,教育部下发新通知之后,学校学院要求的确有一些变高。今年感觉学生论文检查比以前要严格。当然,受翟天临事件的后续波动,可能博士论文更严格一些,因为出事的是博士论文。学生写得痛苦,老师改得也痛苦。在湖北某高校担任法律专业本科教师李成(化名)一个半月改了12篇论文,每篇八千到一万字。平均下来,每天至少要改八小时,最长的一次,他连续改了17个小时。作为指导老师,李成从学生确定选题开始,就给学生们把关,等学生开始写作后,他要把关论文的结构和文献综述,等到撰写完成后,再对他们撰写内容进行修改。在整个论文写作的过程中,唯一不由指导老师负责的,便是论文的查重部分。李成告诉记者,一般情况下,学生的论文到了定稿的阶段,首先要自己提交论文去查重,自己查重没问题才会将定稿交给导师,由导师再查一遍,确定没问题才会进入答辩环节。“倘若学生提交到查询系统里的论文,跟他最后提交的论文文本不一致,一旦被教育部的专家查出来,这属于重大教学事故。因此,负责毕业论文的导师总是慎之又慎”。大部分老师会选择给学生指出问题,让他们自己改,但李成选择亲自动手,“如果那样的话,任务就完不成了,像我们还有一个老师,我们都已经答辩完了,他的学生还拖着。”李成习惯加快与学生加快沟通的效率,而不是无限拖延学生修改的时间,她借用一个段子来解释,“如果说导师向学生传达的是原版小龙女,那学生理解的可能就是高配版的小龙女,等到学生把他理解的写成一个提纲,就是低配版的小龙女了,最后等写出来之后,可能就不是小龙女了。”指导老师审核的主要是内容,看写的东西有没有达到毕业的水平。“我觉得我自己对学生的态度没有多大变化,不必受外界波动。比较松懈的老师会因为这件事上紧发条,加紧螺丝。但我们一直做的比较好。”左松涛说。▎ “最认真的那个,查重率最高”在论文党的眼里,有截止日期的地方就有江湖,有人选择熬夜死磕,取“熬夜伤肝”之意,这样的创作方式被称为“肝论文”;相比之下,也有人会选择给论文注水,各有各的生存之道,但毫无疑问,不管是“肝论文”还是“水论文”,有一条红线必须避开,就是查重率。在国内高校的现行论文合格的指标中,重复率是一个基础性指标,李成介绍道,目前,他没见过有人因为查重率而被卡住。李成告诉记者,“你不可能因为毕业论文把一个本科生挂掉。你拖着他,拖几个月,可能他签的合同就黄了,毕业率就上不去了。”在他看来,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要求不高,最重要原因就是写论文和找工作、考研在时间上有冲突。“学生的精力有限,总得有个折中的办法,不然学生拼命写文。就业率就上不去了,不能让他因为拿不到学位证导致他找不到工作吧?不能够让他因为毕业论文牵扯的太多精力,导致他考研考不上、考公务员考不上、面试没准备好,学生会记恨一辈子的。”学校也会在就业率上对老师进行考核,李成所在的学校每个月都要对从老师进行统计,然后把各位老师所带学生的就业率都发到群里,还会在全院的大会上面宣布名单。不同的学校和专业设置的查重率要求不同。深一度记者了解到,一般来讲,大部分本科生论文查重要求会控制在20%左右,个别专业会放宽至25%,硕士和博士要求则更为严格。而文科论文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在某些科目,如历史、法律、文学等,其引用量是非常大的,“写法律类论文,你不能不让他不引用法条。”李成向记者介绍,在法学专业中,有一个方向叫做法制史,“可以明显感觉到他们老师因为查重的问题,对史料的要求放得特别宽,这实际上对他们专业的学术规范影响非常大。”“譬如写一篇宋代法律的文章,可能会需要引用宋书刑法志里面一段话,但只要这段话之前被人引用过,你传上去肯定会就被查是抄袭或者重复,为了变通,你就只能说,我点明用了宋书的哪一段,只转述那段话什么意思,但不把那句话写出来。”但带来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论文如果把论据、原始材料放在论文里,审查论文的人或者同行在评议时一看就知道,如果不写原始材料,即便概述了史料内容,评议的同行也未必有这段史料原文。李成的学生,在今年知网查询过程中,重复率基本都在个位数。反而是一个认认真真写论文的学生,查重率高达18%。学生郁闷了,他去问李成,李成告诉他,这个重复率已经可以过关了,但如果想要评优,重复率要控制在15%以内。于是学生又改了一遍论文,再一查,重复率冲上了20%。“他查重的问题是题目所决定的。他表述的术语比较长,容易跟别人重。”李成解释道。后来李成翻了一下评优规定,发现重复率18%是在优秀论文的评选标准内,就让学生交了第一版论文。严格的要求下,不少毕业生为论文挑灯夜战▎查重利与弊“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其实对论文查重这件事情,都抱着这样一种心态,就是如果我真要骗机器,机器怎么可能查出来。”李成说。为了降低查重率,学生们可谓绞尽脑汁。有将中文参考文献先翻译成英文,再翻译回中文,表述就变了;还有些引用,因为一段话很长,可以在中间加省略号。因为系统的机械,“水论文”的学生反而查重率特别低。 “有的小孩可能是因为抄袭,他在写的时候比较小心,各种手段用得比较多,换表达什么的换的比较多。”李成熟悉各种套路,“有的查重率只有个位数。”李成坦言,“如果要严格定义抄袭的话,我估计本科生百分之六十几的比例都是不合格的。他们的水平就摆在那儿,抄的东西其实是很明显的。”他不准学生直接在论文里引用法条,想要引用,就要把法条的意思用自己的话重新说一遍,然后放在论文里。“这样做就是为了降低重复率”。在李成读书时,他的硕士论文重复率只有0.75%,博士论文重复率也仅为是1.4%。但他并不认为这是一种好习惯。“因为这实际上意味着,你写论文的时候,并没有回去看资料,而是写到那个地方,直接把自己做的综述,当作别人原来的意思给写上去了。”他解释道,一篇合格的论文,是要有严格的引用比例,同时查重率还不能过高,但如今,因为迁就查重率的原因,老师们在这方面比较宽松,“这样的写作习惯,如果拿到文学院比如历史专业去,论文是会被打回来的。一篇严格的史料都没有。”但也有老师和学生认为,严控查重率利大于弊。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叶立文告诉记者,学校和学院对论文的把关的确比往年更严格了,研究综述这一块在软件中也会显示重复率,引用别人的话现在要进行概括、提炼、综述。“这对学生的文献综述能力是一个促进。正文中,有的地方不能直接引用。需要对原始材料做进一步的阅读,然后再用自己的理解表述出来。我觉得这都是好事,提升了学生们对材料的理解程度。”一位历史专业的博士则告诉记者,如果觉得机器查重算错了,可以找老师去申诉。机器只提供一种参考,最终的结果还是要看人工确认。“只不过,你要是重复率百分之三四十,就很说明问题了。”他说。▎越来越严的审查据深一度从多所高校了解,就查重率而言,各高校大幅度降低查重比例的不算多,而在盲审和外审环节,则不约而同地提高了标准。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学术型硕士周紫(化名)将在2020年毕业,研一就被导师要求旁听师哥师姐的毕业论文答辩,她发现毕业的门槛越来越高,程序越来越复杂。她介绍,从2016级毕业生起,学校增加了预答辩,预答辩没有通过的学生将被安排在最后一批答辩,比正常进度迟半个月。今年学院也早早下发了毕业论文工作安排,开题答辩、中期考核、初稿提交、预答辩、正式答辩、终稿提交,每一步都被安排得明明白白。明年毕业的周紫目前只走到了第一步——开题答辩,与上一届不同。去年的开题答辩相对随意,老师们自行组织,往往是几个关系比较好的老师商量一下,自己安排时间地点,过程也比较轻松愉快。今年的开题答辩则变成了学院组织,时间地点都由学院确定,答辩组的三位老师必须来自不同方向:本方向、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论。“这种情况下,开题报告的理论和方法论部分也要特别注意才能不被怼得很惨。”浙江大学外文学院2019年也增加了毕业论文预答辩环节,直接影响2020年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学院官网显示“未能及时参加预答辩或未通过预答辩的,学位论文定稿送审直接顺延至下一季。”外文学院2017级学术型硕士吴杰说,这样的要求决定了初稿提交时间要提前,反正要答辩,预答辩还能准备一下,但审核严格了也挺怕的,“怕毕不了业。导师告诉我们,除增加预答辩以外,盲审的比例也会提高”。实际上,教育部对于学术论文的审查在逐年强化。李成自己博士毕业时,论文只要不出现重大的结构性问题、论题完全不符合要求、或没有创新性的话,基本上都可以过去。但到他师弟博士毕业时,有一篇当时校内预答辩评优的论文,送出去盲审后只打了三个合格。在李成的印象中,2010年以前,他所在的学校三年按时毕业的博士生可以超过九成,但如今,大约有30%的博士得延毕,“而且我当年读博士时都是延期四年,现在经常可以看到延期5、6年的。”李成的一个师姐,就是已经进入写论文的阶段,但最终放弃了学位。“这三年就等于是白过。我知道她放弃之前实际上已经有抑郁症了。”据了解,研究生毕业论文要经历盲审和外审两个环节。外审针对所有学生,由学校组织,各高校间互相审阅并针对每份论文给出评阅意见和分数。盲审则由教育部到学校抽取,然后统一安排评审委员给出评审意见和等级,评审委员和学生双向盲审。中国传媒大学2016级学术型硕士张丽云说她患上了“翟天临风波后遗症”,今年4月她被教育部抽中参加论文盲审。她介绍,今年盲审比例由1%提高到了3%。因为论文写得很认真,之前师哥师姐毕业也都挺顺利,张丽云自觉没什么问题,送审之后就专心找工作。4月22日清晨,在学校食堂吃饭时,她被学院老师通知第一个盲审挂了,“知道后,什么都吃不下去了”。她向记者介绍,一般来讲,一份毕业论文送给两个专家盲审。每个学校的要求不同,有的学校是ABCD四等打分,中国传媒大学是ABC三等打分,A是同意答辩,B是略作修改后再答辩,C是不同意答辩。两份盲审的意见,如果都是C,就须申请延期毕业,到12月份毕业。如果有一份C,一份A或者B,就要申请第三位专家复议。从4月22日得到第一个盲审意见到5月5日得到第二个盲审意见之间的十几天时间内,张丽云没去找工作,每天一边等第二个盲审意见一边改论文,“非常煎熬”。令她感到意外的是,第二个盲审意见和复议意见都是A。“一个盲审意见,我觉得挺不公平的,可能并不是本专业的老师审阅的,因为他给我的意见我不能接受——‘错别字太多,部分语句不通顺’”。张丽云说。她在盲审前的招聘中,有一个工作已经走到了差额实习的阶段,但因为第一个盲审结果要修改论文被迫放弃,“也是命运的安排吧。”5月底,她被安排到了学校的最后一批答辩,“老师会带着有色眼镜去看你的论文,第三批答辩的研究生分数普遍很低。”“我现在都不太好意思见学院的老师,期间填了各种各样的表格,也不愿意再回忆参加盲审的过程。”一向开朗的张丽云谈起这件事语调明显低沉,有气无力。被抽中的盲审那一天,她发了一条朋友圈——给翟天临上香的心都有了。本文来源:转载自北青深一读(微信ID:bqshenyi)——守望变革中国的纵深阅读。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源。

心所

虚报就业、论文“放水”高校毕业生造假何时休?

虚报就业、论文“放水”、简历“注水”……部分毕业生离校前出现“造假注水”现象高校“毕业季”本不该这样上“最后一课”每年五六月份,高校进入“毕业季”,数百万大学生即将从大学校园的“象牙塔”走入社会。记者近期在高校采访了解到,部分毕业生在离校前出现“造假注水”现象:虚构就业去向、毕业论文“放水”、求职简历“注水”……专家呼吁,高校诚信教育不可缺失,勿让造假毁了毕业生。“就业去向随便填”,就业率失真“请毕业班同学月底前登录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网站填报就业单位,填报后每人可领取200元补贴。”毕业季临近,西南一所高校辅导员给学生群发了这样一条消息通知。收到通知的毕业生谭怡今年没找到合适的工作,准备毕业后回老家慢慢找,但她也登录了填报系统,在“就业去向”一栏选择了“自由职业”。“200块钱不要白不要,反正又没人去核实,随便填一个就可以了。”谭怡解释说,这些补贴每年都有,就是为了鼓励大家填报把就业率提上来。“往届师兄师姐也有这么干的,不然怎么一边是‘最难就业季’,一边是动辄90%以上的就业率呢?”该校就业指导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受经济大环境影响,近年来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另一方面,如今大学毕业生大多是“90后”“95后”,随着就业压力日渐增大,不少人选择“慢就业”,最后可能变成“不就业”。还有的学生找不到合心意的工作,宁愿回家待着。统计显示,该校某学院2018届107名本科毕业生中,有31人的就业状态登记为“待就业”,占比近30%。“就业率太低了我们也发愁,有时候不得不想方设法,各显神通。”一位高校二级学院院长向记者抱怨,上面对就业率有考核硬指标,连续两年就业率低于60%的专业,就要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为了提高就业率,该学院给研究生导师摊派任务,必须保证学生就业。“甚至有位导师要求学生出示就业协议,才在毕业论文上签字放行。由于指导的学生就业率达到100%,这位导师还被评为全校的就业指导老师先进典型。”为求过关,学生虚构就业去向的现象时有发生。在上述学院2018届毕业生就业去向统计表上,近百名毕业生中有5人选择了“自主创业运营新媒体”或“微信公众号撰稿人”。记者搜索发现,这些微信公众号有的很少更新、阅读量仅有个位数,有的自注册以来没有任何文章发布。毕业论文“放水”,求职简历“注水”“论文字数都不达标,目录仅有不到十行、格式都没对齐……就这样的论文还敢来答辩?”这是在贵州某高校任教的一位张姓教师在朋友圈的吐槽。张老师告诉记者,今年答辩季前后审阅了二三十篇论文,看完头都大了,“之前新闻上热议有老师在答辩时向学生扔论文,不敢说支持,至少这种心情很有同感。”张老师说,毕业论文“放水”现象已不鲜见,自己生气归生气,但答辩还是得让学生通过。“去年就已经批评哭了两个学生,今年就没敢再说重话。要是硬卡着不让过,学生万一想不开咋办?”除了毕业论文“放水”,有的毕业生简历也出现“注水”现象。西南一所高校学工处老师说,在收取评优材料时,有学生在简历中自称在校期间担任某中央级媒体“驻××大学新闻录制小组组长”。材料在网上发布后,该媒体主动澄清“从未在高校设过分支机构”,要求校方改正错误,这就给学校声誉造成不良影响。在重庆一家房地产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工作长达9年的徐经理告诉记者,公司每年参加校园招聘会收到求职简历上千份,一些高校毕业生在求职简历中“注水”,在面试过程中时有发现:有的学生英语四六级没过却在简历上写“外语能力良好”,担任过学生会干事写成“担任学生会某部门重要职务”,参与一些课外实践项目却写成“担任项目负责人”,没有相关实习经历却编造出在某单位实习等等。还有的学生奉行“拿来主义”,复制互联网上的简历模板、范文,经过简单修改加工后当成自己的简历,“注水”痕迹明显。徐经理认为,简历作为求职的门面,不仅彰显工作表现,更是人品的体现。“一发现查证有简历注水情况的,我们都是一票否决。”莫让造假毁了毕业生“大学是教书育人的殿堂,除了传授知识技能,还要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素养,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西南政法大学程德安教授认为,在毕业论文、求职简历、就业统计上造假,不仅影响了学生个人发展、损害了学校声誉,也对全社会的风气产生不良影响。他建议,教育部门和高校应着力加强诚信教育,上好毕业生从象牙塔走向社会之前的“最后一课”,为社会输送诚实守信的高质量人才。记者在多地采访了解到,今年以来不少高校加强毕业论文质量管理,提高了毕业论文过关门槛,论文筛选流程也变得更加严格。南京某高校日前发出通知,学校将使用“中国知网”大学生论文抄袭检测系统对全部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将毕业论文分为ABCD四个档次。其中文字复制比在40%以上的认定为D级,不予参加答辩,论文成绩定为不及格,学生延期毕业并重修。“今年的论文要求一下子就收紧了,大家为了改论文达到通宵达旦的程度。”张鹏是东北一所985高校外国语学院的应届毕业生,他说,学校今年对本科生毕业论文统一查重,要求不能超过10%。第一次查重后,张鹏所在的班级22名同学,有6篇毕业论文查重率超标,被要求修改后重新查重。“导师直接把要求提高到研究生论文水平”“改实验数据改到吐”……随着毕业论文的过关难度提高,“翟式毕业季”也成为网络热词。有学生在网上抱怨如此严格是受“翟天临事件”影响。“大学论文从严是大势所趋。”重庆一高校教务处处长告诉记者,教育部文件早已明确要求狠抓学位论文和学位授予管理,重点抓住学位论文开题、中期考核、评阅、答辩、学位评定等关键环节。这些不是“翟天临事件”后突然多出来的规矩,现在只是落实更加严格。程德安建议,除了严格毕业“准出”标准,学校还应该建立高质量的课程体系,加强对学生学术规范、实习就业方面的指导,提供系统的科学研究方法训练和学术素养培养,贯穿学生从入校到求学再到毕业的全流程,这样在学生毕业时划定高标准线才有底气,促进学生健康发展。记者 柯高阳 (文中受访学生均为化名)

大幻影

论文“放水”、简历“注水”高校毕业生造假何时休?

每年五六月份,高校进入“毕业季”,数百万大学生即将从大学校园的“象牙塔”走入社会。记者近期在高校采访了解到,部分毕业生在离校前出现“造假注水”现象:虚构就业去向、毕业论文“放水”、求职简历“注水”……专家呼吁,高校诚信教育不可缺失,勿让造假毁了毕业生。“就业去向随便填”,就业率失真“请毕业班同学月底前登录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网站填报就业单位,填报后每人可领取200元补贴。”毕业季临近,西南一所高校辅导员给学生群发了这样一条消息通知。收到通知的毕业生谭怡今年没找到合适的工作,准备毕业后回老家慢慢找,但她也登录了填报系统,在“就业去向”一栏选择了“自由职业”。“200块钱不要白不要,反正又没人去核实,随便填一个就可以了。”谭怡解释说,这些补贴每年都有,就是为了鼓励大家填报把就业率提上来。“往届师兄师姐也有这么干的,不然怎么一边是‘最难就业季’,一边是动辄90%以上的就业率呢?”该校就业指导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受经济大环境影响,近年来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另一方面,如今大学毕业生大多是“90后”“95后”,随着就业压力日渐增大,不少人选择“慢就业”,最后可能变成“不就业”。还有的学生找不到合心意的工作,宁愿回家待着。统计显示,该校某学院2018届107名本科毕业生中,有31人的就业状态登记为“待就业”,占比近30%。“就业率太低了我们也发愁,有时候不得不想方设法,各显神通。”一位高校二级学院院长向记者抱怨,上面对就业率有考核硬指标,连续两年就业率低于60%的专业,就要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为了提高就业率,该学院给研究生导师摊派任务,必须保证学生就业。“甚至有位导师要求学生出示就业协议,才在毕业论文上签字放行。由于指导的学生就业率达到100%,这位导师还被评为全校的就业指导老师先进典型。”为求过关,学生虚构就业去向的现象时有发生。在上述学院2018届毕业生就业去向统计表上,近百名毕业生中有5人选择了“自主创业运营新媒体”或“微信公众号撰稿人”。记者搜索发现,这些微信公众号有的很少更新、阅读量仅有个位数,有的自注册以来没有任何文章发布。毕业论文“放水”,求职简历“注水”“论文字数都不达标,目录仅有不到十行、格式都没对齐……就这样的论文还敢来答辩?”这是在贵州某高校任教的一位张姓教师在朋友圈的吐槽。张老师告诉记者,今年答辩季前后审阅了二三十篇论文,看完头都大了,“之前新闻上热议有老师在答辩时向学生扔论文,不敢说支持,至少这种心情很有同感。”张老师说,毕业论文“放水”现象已不鲜见,自己生气归生气,但答辩还是得让学生通过。“去年就已经批评哭了两个学生,今年就没敢再说重话。要是硬卡着不让过,学生万一想不开咋办?”除了毕业论文“放水”,有的毕业生简历也出现“注水”现象。西南一所高校学工处老师说,在收取评优材料时,有学生在简历中自称在校期间担任某中央级媒体“驻××大学新闻录制小组组长”。材料在网上发布后,该媒体主动澄清“从未在高校设过分支机构”,要求校方改正错误,这就给学校声誉造成不良影响。在重庆一家房地产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工作长达9年的徐经理告诉记者,公司每年参加校园招聘会收到求职简历上千份,一些高校毕业生在求职简历中“注水”,在面试过程中时有发现:有的学生英语四六级没过却在简历上写“外语能力良好”,担任过学生会干事写成“担任学生会某部门重要职务”,参与一些课外实践项目却写成“担任项目负责人”,没有相关实习经历却编造出在某单位实习等等。还有的学生奉行“拿来主义”,复制互联网上的简历模板、范文,经过简单修改加工后当成自己的简历,“注水”痕迹明显。徐经理认为,简历作为求职的门面,不仅彰显工作表现,更是人品的体现。“一发现查证有简历注水情况的,我们都是一票否决。”莫让造假毁了毕业生“大学是教书育人的殿堂,除了传授知识技能,还要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素养,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西南政法大学程德安教授认为,在毕业论文、求职简历、就业统计上造假,不仅影响了学生个人发展、损害了学校声誉,也对全社会的风气产生不良影响。他建议,教育部门和高校应着力加强诚信教育,上好毕业生从象牙塔走向社会之前的“最后一课”,为社会输送诚实守信的高质量人才。记者在多地采访了解到,今年以来不少高校加强毕业论文质量管理,提高了毕业论文过关门槛,论文筛选流程也变得更加严格。南京某高校日前发出通知,学校将使用“中国知网”大学生论文抄袭检测系统对全部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将毕业论文分为ABCD四个档次。其中文字复制比在40%以上的认定为D级,不予参加答辩,论文成绩定为不及格,学生延期毕业并重修。“今年的论文要求一下子就收紧了,大家为了改论文达到通宵达旦的程度。”张鹏是东北一所985高校外国语学院的应届毕业生,他说,学校今年对本科生毕业论文统一查重,要求不能超过10%。第一次查重后,张鹏所在的班级22名同学,有6篇毕业论文查重率超标,被要求修改后重新查重。“导师直接把要求提高到研究生论文水平”“改实验数据改到吐”……随着毕业论文的过关难度提高,“翟式毕业季”也成为网络热词。有学生在网上抱怨如此严格是受“翟天临事件”影响。“大学论文从严是大势所趋。”重庆一高校教务处处长告诉记者,教育部文件早已明确要求狠抓学位论文和学位授予管理,重点抓住学位论文开题、中期考核、评阅、答辩、学位评定等关键环节。这些不是“翟天临事件”后突然多出来的规矩,现在只是落实更加严格。程德安建议,除了严格毕业“准出”标准,学校还应该建立高质量的课程体系,加强对学生学术规范、实习就业方面的指导,提供系统的科学研究方法训练和学术素养培养,贯穿学生从入校到求学再到毕业的全流程,这样在学生毕业时划定高标准线才有底气,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文中受访学生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