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大学生来说考研可谓是辛苦而且压力又大,好不容易经历完一个高考,结果又迎来第二个“高考”,对于这些考研的大学生来说简直就是拼尽全力挤进考研大军中,而在2019年考研报名人数达到290万,这是有史以来人数最多的一次,可见其中的压力有多大,那么如此大的压力下为何还有如此多的大学生挤入考研大军呢?据调查,考研学生大多为了这四个原因。第一,提升学历这类学生达到所有考研学生中人数的58%,很多的大学生认为以本科生的学历去找工作的话,不仅找不到好的工作,必须要面对非常激烈的竞争压力,对此他们通过考研来提升自己的学历,用的话在寻找工作时又多了一份敲门砖。第二类是名校情结何为名校情结?当时在高考时很多的学生因为没有考到理想的大学,因此想通过考研再一次考上自己心目中理想的那所大学,据不完全统计,对于这类学生占总考研人数的20%。第三类为就业缓冲就业缓冲指的是很多的大学生,因为在大学毕业时没有想到更好的去路,也不打算毕业后就去工作,因此他们想借助考研来缓解自己心中的迷茫,这类学生的话大多都为女学生。第四类为热爱科研这类学生的话占到总考研人数的6%左右,对于这类学生来说他们在大学学习成绩非常优秀,个人有高尚的情节,以及对科研方面非常的感兴趣,因此他们选择毕业前考研。去调查采访大部分的大学生想法是当时高考时所填专业以及学校并不是非常的确定,导致他们一上大学之后就非常的后悔,对于学校以及专业并不是非常的满意,因此他们会选择考研。从研究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大学生其实都是因为专业以及学历毕业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选择考研。因此很多的考研师姐建议:高考过后填志愿,千万要选对专业,以及你自己满意的学校,这样的话就不会导致你毕业后找不到自己喜欢满意的工作。对此,笔者建议:考研并不是唯一的出路,但是考研是一条非常好的出路,对于很多大学生来说,是第二次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当你毕业后,对自己的未来有很多不确定性时,那么考研将是你非常不错的选择。对此你有何看法?欢迎留言评论
大家都知道当考研第一志愿被刷掉的时候,可以填三个平行志愿的考研调剂,有点类似于高考的征集志愿,主要是对第一志愿不能录取的一种补充。但是有很多同学却没有正确理解考研调剂,简单一点来说,第一志愿报考院校就像你的初恋,当你的初恋抛弃你的时候,你去寻找调剂学校就像找备胎,这个时候学校和学生之间是双向选择的关系。调剂生和第一志愿报考生是处在不同待遇的竞争中。基本上所有的学校都有一个潜规则:首先满足第一志愿报考生的招录,然后再考虑调剂生,无特殊情况不得刷掉第一志愿报考生而去录取一个调剂生,甚至有的学校会出台一些相关的规定,来鼓励学生报考自己学校的研究生,提高报考率。为什么会这样呢?要知道学校的每个硕士点,每隔三年都会进行一轮评估,而第一志愿报考率,是硕士点评估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如果一个硕士点常年报考率不足,要靠调剂生来满足招生要求,那么在评估的时候,这个硕士点就会受到影响。所以很多学校,对第一志愿报考生和调剂生是分开对待的,就拿研究生奖学金来说,首先满足第一志愿报考生拿到一等奖学金,其次再考虑调剂生。也就是说调剂生的分数比第一志愿报考的同学要高,但是第一年在评选奖学金时,获得的奖学金等次却低于第一志愿报考生。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来,调剂生是受到一些限制的,谁叫你第一志愿没有报考人家学校呢?说这些的意思是告诉大家,调剂的时候我们应当放下身段,并不是以你的考研初试成绩论英雄。那么在考研调剂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哪些呢?小编给大家6条建议:第一条,考虑从热门专业调剂到冷门专业。热门专业自然报考的人多,保研的加上第一志愿上线的多了就基本上没有调剂名额了,相对来说只有那些冷门的专业会拿出部分调剂名额。其实一个专业是热门还是冷门要结合自己的兴趣来考虑,有的专业你读的时候是热门,等到你毕业那天,也有可能就变成了冷门。第二条,考虑同一个大学科下不同专业之间的调剂。举一个例子,法学专业研究生很多人都会选择诉讼法、民商法,相对来说法理学、法制史这些专业就比较冷门。在历史学院中历史学当然是热门,考古学就相当冷门了,如果学校能够录取你,但要把你调剂到冷门专业,其实也是值得考虑的。第三条,考虑接收不同录取单位。有很多科研院所也是招生研究生的,但是他们招生的人数不多,也不够知名,很多同学不知道,所以相对来说竞争力比较小,事实上这些科研单位的科研能力和今后就业的方向都不错。还有一些学校,由于宣传力度不够,或者所处的地理位置相对偏僻,这些学校也可以作为调剂生重点考虑的对象。第四条,考虑学硕向专硕方向调整。在研究生考试中,学硕的考试难度比专硕要大,所以学硕可以调到专硕,但是专硕不能调到学硕。就读研的体验来说,大部分学校学硕和专硕的上课老师都是差不多的,甚至培养方案也没有很大的区别,毕业之后找工作,有些用人单位更倾向于招专硕,就算以后想考博士也不受任何限制,这一点值得大家重点考虑。第五条,考虑调剂到西部和地区的学校。“北上广”大城市的学校地理位置优越,自然报考的人也多,而新疆、西藏、甘肃、广西等这些地区有些大学也相当不错,调剂选择去这类学校,反而有更大的竞争优势,值得同学们重点考虑。第六点,考虑全日制调剂到非全日制。自从工程硕士取消以后,现在很多大学都办起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模式,非全日制的同学生也可以拿到双证,上课时间也相对比较灵活。但是非全日制的同学不能享受国家给予全日制研究生的相关奖励政策,比如没有奖学金助学金,学费也比较贵,所以这条建议只是针对不想二战的同学的保底选择,请大家谨慎考虑。研究生调剂打的就是一场信息战,争取的是时间,我们要时刻关注目标院校发布的调剂信息,第一时间跟学校取得联系,通过多方的途径打听有没有调剂的机会,让自己能够顺利考研上岸。
大家好,这里是考验刺客联盟!2020考研全国报考人数达到341万,相比2019年人数增长17.59%。由于疫情影响等各种因素,有专家预测2021年考研人数可能达到450万。2020年全国录取研究生111.4万人,其中还包括推荐免试的十几万研究生,也就是说留给统考的名额也就是只有90多万。2021就算再扩招,那院校的承载容纳学生数量是有限的,研究生导师也是有限的,预测招生人数应该跟2020年差不多,所以21年考研更难了!如何增加自己考研上研究生的几率呢?除了努力学习,提高成绩之外,避开报考人数太多的专业院校也能减少一部分的竞争压力!快来看看有哪些院校成为2020年考研报考“重灾区”?除表中的院校,还有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上海大学等也都是报考人数非常多的院校,基本都在2万以上;四川大学的报考人数预计有4万以上,华中科技大学、山东大学的报考人数预计也在3万/4万。这类学校基本是国内一批最热门院校,无论是专业性还是知名度,大都是一流的。因此,人满为患也不足为怪。不要以为只有985/211院校才这么火爆,还有很多双非院校报考人数也是超1万。1. 深圳大学2020年考研报考人数高达29465人。2. 广东工业大学 2020年报名人数再度激增,已达13256人!3. 南京邮电大学 2020年考研共有11263名考生报考。4. 安徽师范大学 2020年一志愿报考人数达10247人。5.上海师范大学 2020年报考人数共计14981人。6.山西财经大学 2020年考研报考人数首次破万,共有10773名考生报考!7.青岛大学2020年考研报考人数达16749人。8.宁波大学2020年网报人数达到13716人,现场确认人数达12927人。9.西北师范大学2020年考研报考人数达12159人。10.山东师范大学2020年考研报考人数来到了11923的高位。以上这些都是地理位置好,实力不输211院校,其实还有一类院校也是非常受欢迎,就是师范类高校!比如:南京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27452人;华南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考总人数25603人;上海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达14981人;西北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达12159人;安徽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一志愿报考人数达10247人;江西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9639人;杭州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一志愿报考人数共计7936人。考研除了是一场艰难的长途旅行,还是一场信息战,以上这些信息21考研人一定要参考哦!
眼下考研报名已经结束,距离2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仅仅剩下最后不到50天的时间了。完成考研报名的小伙伴们一定都清楚,考研和高考填报志愿存在很大的区别。在高考中,大家需要根据自己的成绩排名来挑选心仪的院校,而且一次可以选择6~12个平行志愿。而到了考研,大家只能报考一个志愿。虽然20年考研的报名总人数还没有正式发布,但是很多机构都预测今年将会突破330万,达到报名人数历史之最。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大家只能报考一所学校,那么假如我们没有被目标院校录取,反而被心仪院校拒绝了,应该怎么办?今天我们一起来聊一聊这个话题。即便没有被心仪院校录取,我们仍然有机会通过考研调剂,成为一名研究生在考研报考时,不少同学都将目光聚焦在了名校上,认为考研就要冲击名校,以圆了自己的名校梦想。但毕竟名校的招生名额有限,而且有一半左右的名额都已经留给了推免生,大部分报考名校的小伙伴,最后都有可能面临着被心仪院校拒绝的风险。不过大家没有必要过度焦虑,只要我们能够在最后的冲刺期稳住状态,调整心态,按部就班复习,是有很大的希望可以考上名校研究生的。即便是到了最后,大家的成绩没有达到名校的自划线,或者在复试中被刷掉,仍然可以通过参加调剂的方式,成为一名研究生。一般来说,考研调剂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校内调剂,第二种是校外调剂。校内调剂的要求比较严格,如果我们达到了标准,可以调剂到名校的其他专业就读研究生。相比之下,校外调剂的选择面就很广了,我们可以选择的学校也很多。考研并不是我们唯一的出路,省考、事业编考试都是不错的机会如果大家的成绩没有过国家线,不能参加考研调剂成为一名研究生,并不意味着我们的人生就“完蛋了”。其实考研只是人生中众多道路中的一条,并不是人生的全部。即便是考研失利,被心仪院校拒绝,我们仍然有很多路可以走。虽然大家因为考研,错过了国考,但是这并不影响大家参加省考和事业编考试。如果你因为错过了太阳而流泪,你也会错过满天的繁星。过完年后,很多省份都会发布省考公告,以及事业编招考公告,这些都是值得把握的好机遇。有时候考研的目标是为了就业,那么我们完全可以先找到一份好工作嘛。抓住春招的“小尾巴”,先找一份心仪的工作实现经济独立,未来再去尝试考研考研的复试工作,一般是在每年的3~4月份举行,这一时期如果大家已经明确得知,自己没有被心仪的院校录取,并且也没有很好的调剂机会,不妨就先去选择就业吧。大学毕业后,即便是父母愿意给我们提供经济支持,但是我们作为一个成年人,应该要自己工作,实现经济独立养活自己了。这一时期恰逢春季招聘的末期,我们可以趁着这一机会,去找一份不错的实习,争取留在一家大企业。至于考研的梦想,当然还是要坚持的,不过等大家经济独立后再去参加考研,压力就小了很多,心态也可以放得更轻松了。人生道路千万条,考研只是其中之一。考上研究生,并不代表着我们就一定能走上人生巅峰,只意味着我们要去一个新的城市,开启新的求学旅程。即便是没有被心仪院校录取,也仍然有很多机会可以选择的。考研最后冲刺期,大家打起精神来,祝愿每一个考研的小伙伴都能够取得理想的成绩!
可能现在高校中的考研学生已经忙疯了,在职这距离20考研初试仅剩三个多月的时间里,要完成自己所有的考研复习规划,要完成自己的中期复习和冲刺复习,作为一个考研过来人能够理解所有的考研学生,现在的压力一定是在不断地增加,这其实是一种常态,或者说这是所有考研人必须经历的。而接下来便是考研学生的报名了,一般是在10月分左右开始这一项工作,而这也意味着考研学生距离战场真正的越来越近了,毕竟报名工作一结束似乎意味着考研也就真正意义上的而进入了决胜期,但是在考研报名还有一些问题可能要和考研学生交代一下。所有的考研学生只能填写自己的一个志愿,也就是说我们的考研志愿志愿一个,在2006年之前是可以填写两个目标志愿高校,但是2007年开始只能填写一个志愿,所以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所有的考研学生都很慎重的选择自己的第一志愿高校,既不能选择档次太低的,又不能选择档次太高的,只能是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大程度地保证自己能够顺利的一战成硕,才能够顺利的考研成功。同时,一旦自己对待第一志愿没有被录取,也就是说自己的初试成绩达到了国家线,但是没有达到第一志愿高校的复试线,那么只能是参加考研调剂,一般来说是在每年的4月份左右,研招网的考研调剂系统正式开始,与此同时很多有缺额的大学会公布自己所接受的校外调剂的专业,考生便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自己的理想调剂院校。当然,考研调剂这项工作时间会比较长,而且可以一次性填写的志愿是三个目标高校,只要你想调剂的高校给你发送了复试通知,那么也就意味着你顺利的调剂了,更大可能地成为一名硕士研究生了。总之,考研学生只能填写一个志愿,所以在选择目标院校时,一定认真地思考自己的复习效果究竟在哪一个程度上,然后核定自己的考研目标院校,同时一旦需要调剂时也要随时关注研招网的信息,并且积极的调剂,及时的掌握所有高校的调剂信息,这样才能够顺利的一战成硕,顺利拿到高校的硕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
今天,有个2019年高考学生的妈妈问小西一个问题:考研热度如此高,未来孩子肯定得读研究生,有没有哪些大学接收推免研究生容易些?毕竟,提前选择这样的大学,将来孩子推免的机会更大,比考研要竞争小不少。研究生小西的观点是考研持续走热后,近几年仅有本科院校层次好(如985/211大学)、科研成果丰富的学生,推免去平台稍差院校才能说"容易",否则推免本校的竞争都会非常大。和小西当年的推免难度相比,2015年以后有想法读研的学生数量太大,且名校对于优质生源的争夺更加激烈。对于如今的大三学生来说,六月非常关键。第6学期考试是推免绩点排名抬升的最后一次机会,小西在读时就有2个同学错失推免指标。同时,对于有希望获得校内推免指标的同学,国内不少985、211大学已发布"暑期夏令营"综合选拔公告,作为保研的捷径,小西建议时间不冲突的前提下,争取参与2所大学的暑期夏令营。暑期夏令营时隔6年后,2017年5月教育部批准新增54所硕士研究生推免高校后,如湖南的吉首大学、湖南科技大学,目前已有366所高校具有推免资格。高校内推免生比例持续增高,在校内指标灵活协调分配后,不得超过招生计划50%的"红线"已没有限制,部分专业甚至高于80%。结果就是越好名校的好专业,竞争非常大,而遭淘汰的生源也成为其他院校争抢的优质调剂生源。独立设置研究生院的56所高校但是,独立设置研究生院的56所高校的应届毕业生的占比15%以上,211院校是5%左右,具有推免资格的双非院校是2%。反过来一样适用,具有较高推免指标的高校同样可以接受数量较多的学生,不过选择的学生同样增加,想推免进这些院校的难度事实上是增加的。以北京大学2019年推免生本科毕业院校数据来看,除北京大学外,排名前20的高校除"两财一贸"的中央财经大学外,剩余18所高校均为985大学,如排名前5的山东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类似的事情在大学推免生选拔中较为普遍,本科院校层次和专业知名度是推免中非常关键的因素。攻读硕士学位和"考研难不难"一样,"366所高校哪所接收推免生容易些"的提法其实意义不大,如学校层次相同院校间保送成功几率较高、高层次到层次更加容易,如985院校学生保研双非院校较为容易。但是,"高去低"的情况往往很少发生(如清华本科去其他院校同样不被社会认可),保研最常见的2个选择是:1)本校保研。2)更高层次院校。在推免制度改革后,只要学生能获得外校接受即可,不再限制校内、校外推免比例。综上,在小西看来根据个人成果,如文章、获奖、专利、绩点等因素,较容易接受的不会被学生选择的低层次高校,其次是本校或同层次院校,最后才是高层次院校。往年,未能保研进自己理想的985大学,直接放弃推免参加统考的学生数量不少,有如此决断和毅力的学生大部分已成功。想要走推免的路,平台层次、专业知名度比学校地域更为关键。你觉得呢▼小西文中肯定有些许不到之处,敬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期待您的关注与点赞,这将是我最大的收获!再次感谢您的阅读,有问题欢迎评论交流。
最简单、最全面的高考志愿填报攻略!话不多说,直接上干货,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志愿填报前的准备;第二部分为志愿填报实践;第三部分为入学后的注意事项。一、志愿填报准备志愿填报前的准备事项上图即使志愿填报准备工作的梗概,下面的内容是对图中内容的详解,中间会穿插一些生动的案例,大部分是过来人的血泪教训。志愿填报的内容其实只有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报学校,一个部分是选专业。(一)报学校志愿填报首先需要了解的就是学校,我国有近三千所各类院校,把每个学校都了解一遍显然是不可能的也是没必要的,我们知道志愿是分批次填报的,也就是说你的分数属于哪个批次就只看这一次批次的高校就行,不过经过批次筛选之后估计还有可能面临几百个选项无所适从,这时候就要看学校地域、看个人喜好等其他因素了,经过层层筛选,估计到最后供你选择的高校也就寥寥无几了。1.学校招生批次大致上我国高考志愿填报可以分为四个批次,分别是我们常说的一本、二本、三本、专科,不过这里面的一本还可以细分为重点大学与非重点大学两类。以前的重点大学是指“985工程”、“211工程”建设高校,不过目前“双一流”已经成为是否重点大学的最新依据,“双一流”高校可以分为“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又被细分为“A类”和“B类”,上述类型的高校之间的关系大致为:“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一流大学建设高校B”>“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排名并不是绝对的,有可能会出现某些A类高校不如B类高校实力、B类高校不如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情况,但这种情况极少,在国家战略层面A类高校的地位整体上高于其他层次高校。说完重点大学,下面就是非重点的一本院校、二本院校、三本院校、专科等,各个层次高校的实力大致也可以划分为“非重点一本院校”>“二本院校”>“三本院校”>“专科”,而且也会出现一本院校在某些地区实行二本招生,二本学校在某些省份一本招生的情况,所以上上面的顺序也是从整体上说的,并不是绝对顺序,这些批次的学校数量最多、构成也最为复杂,选报这些学校主要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一是在这些学校中,专业其实更重要,特别是在二本、三本、专科批次中尽量以专业来定学校;二是,能上本科,不上专科,本科最起码能够给你毕业后更多的选择,不会成为你就业与升学的羁绊;三是,三本基本上为民办高校,收费较高,但是我的建议是家庭条件允许的话 ,尽量舍弃专科上三本。2.学校地域其次选学校就是看地域。地域其实大致分为省内与省外、东中西、一线二线城市等。省内、省外如何选,这个因人而异,比如有些同学向离家近一些,有些同学则想去外省增长见识,不过具体选择省内、省外还是跟今后发展联系到一起,如果今后想留在省内发展,那么在省内有合适的高校的话就尽量选择省内,如果今后想去外省发展那就可以去外省,这会帮助你提前融入当地的社会环境,特别是对于非重点大学的选报来讲更是如此。东中西、东北地区如何选,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在就业机会、薪资待遇方面整体上高于其他地区,不过东部地区同批次的高校其分数线也高于其他地区,甚至会出现一些东部地区的普通高校分数线高于其他地区高校的情况,原则上东北、西部特别是西北地区的高校的分数线会相对较低,如果特别在意学校层次的话,可以选择报考西部、东北地区的层次较高的高校。再一个就是看学校所处的城市,一线城市北上广深的高校分数线远高于其他城市的学校、一般来讲,位于省会城市的高校其分数也高于位于非省会城市的高校,此外,还应看城市等级越高、生活成本也随之提高等因素以及毕业后发展的问题;需要特别注意,一些高校的多校区布局、异地办学问题,比如兰州大学的本科生校区并不在兰州市区,而是在夏官营镇等,山东大学虽然主校区在济南,也有部分专业在威海校区等,哈尔滨工业大学在威海也有校区。学校命名也存在很大学问,这里面存在很多误解,一是以省份开头命名的高校大多位于省会,但也可能位于非省会城市,以河南省为例,河南大学不在郑州在开封,河南师范大学在新乡、河南理工大学在焦作,河南农业大学则在省会郑州,报考志愿时一定要看清;其次还有以方位命名的高校,比如以“西北”开头的高校大多位于西安,比如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大学等,不过西北师范大学却在兰州,同理西南政法、西南大学在重庆、西南交通大学则在四川;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独立学院、中外合办高校等可能与主体学校并不在同一城市,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就有郑州与新乡两个校区,西交利物浦大学并不在西安,而在苏州。3.其他除了学校方面的客观层面的影响因素,个体喜好、职业规划 等也是影响院校选择的重要因素。个人喜好这个因素因人而异,比如北方人想去南方,也有死活不离开本省的等等。职业规划等也很重要,比如毕业后就业区域选择,留在当地还是回老家就业或者只想去北上广,这些都对选择学校有重要影响。还有一种情况则是选择继续深造,那么一般来讲学校层次越高,考研越具有优势,这种优势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层次越高的学校,保研率越高;二是考研特别是调剂时本科院校层次很重要,很多高校只接收985或者211高校的学生调剂,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中西部的211高校或985高校或许比东部双非高校更有优势。(二)挑专业相对于学校,专业挑选则更为复杂多样,各种眼花缭乱、各种高大上,里面的坑比挑选学校更多。但是总结起来,专业选择只要能把握住两个方面的因素就能够选择出心仪的专业:一是就业;二是升学。就业,就业的影响因素还可以细化为家庭、个人与专业自身三个层面。家庭,比如家财万贯的家庭不需要担心挣钱养活自己的问题,那么随心意来就行,喜欢什么就报什么,不过大部分普通家庭的我们还是需要考虑专业选择与今后生存的,如果家庭里面有家庭或者亲戚等在相关行业吃的开的,还是尽量选择该行业,比如医生、公务员等,这样有人引导可以尽快入门,少走弯路,如果实在也没有靠的上的资源,那么学习计算机之类的应用型工科专业可以给你提供一个较为公平的竞争环境。升学,分为两种情况,读到硕士与读到博士。读到硕士一般还是需要去社会上就业,博士的话一般留在院校、科研院所比较多,大多数不会去社会上就业。如果从报志愿开始就奔着读博去的,那么选专业就选择自己喜欢的领域就行,无论什么样专业的博士就业不会是大问题,最重要的是持之以恒坚持下来,在不敢兴趣的领域深造是很痛苦的,也很难做出成绩;读到研究生的话,尽量还是选择就业率高,好找工作的应用型专业就读。还需要注意的是报志愿时所选专业并非一成不变,进入大学后还有两个途径可以调换专业,一种途径是报考时是大类招生的专业,在大一之后会根据一些标准进行分流,比如医学技术类下面可能有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康复医学等,一般分流标准是第一年综合评价主要是考试分数较高者先选专业,所以这种情况下,要想最终就读喜欢的专业大一绝对不能放松;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跨院系换专业,一般也是在大一结束时进行,主要依据依然是学习成绩,不同的是,这次调换专业是可以实行跨度很大的调换,比如从管理学调换到法学等,具体要求每个学校、每个院系甚至每个专业都不一样,所以需要自己进入学校之后特别留意。入校后调换专业也为报志愿时由于分数不够、了解不深等因素造成专业选择上的遗憾提供了弥补机会,毕竟只有极少数人能够在本科期间实现调换专业的愿望。除此之外,跨专业考研也是调换专业的一次机会,不过这需要在本科期间至少完成两个专业的学习内容,可以通过旁听、选修等方式提前为跨考做准备。二、志愿填报实践志愿填报实践注意事项有了上面的充足准备,志愿填报实践就很简单了,志愿填报最为重要的原则就在于把我学校以及专业的层次性。学校的层次性上面已经着重讲过,具体到学校,就需要参考每个学校历年的录取分数线,最具参考价值的是学校最低录取分数线与当年批次线的差值,最低要看三年,这个值可以保证你能够进入该校就读,还有就是录取最低位次,就是看该校往年在本省招生录取的学生最低位次,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每年的分数线变动,高考分数绝对值的参考意义并不大;除了学校的层次性还需要考虑专业的层次性,同一个学校不同专业之间的分数差距可能有几十分,所以报考志愿时一定要考虑专业的层次性,参考标准最好是专业历年的录取位次与自己全省排名进行对比。在填报志愿过程中需要注意一般要选择同意调剂,这样可以保证即使不能够选择自己想要上的专业,还可以上自己想要上的学校,上文已经说过,专业在入校后还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进行调换。三、入学后注意事项入学后需要注意事项下面简单回答几个入学后所需要注意的事项。一、还需不需要努力学习?还需要学习什么?答案肯定是需要。经过地狱般的高中阶段,很多同学进入大学后由于缺乏监督以及自律能力很快进入放纵阶段,沉迷于游戏、电视剧等等,不过学习肯定还是要学习的,特别是对今后打算考研的人来讲,在一些高校,努力学习可以取得保研资格,还可以顺带拿到各种奖励等;还有一些专业比如医学、计算机等如果不努力学习,对今后就业也有不利影响。具体学习什么,这个因专业而异,不过英语四六级肯定是要过的,很多就业单位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英语四六级,其他证书比如计算机等级证书等就因人而异了。各个专业证书也很重要,比如法学专业必考的司法证书、英语专业的专八证书、心理学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证书等都可以成为就业优势,也是从事相关职业的基本要求。除此之外,利用空闲时间还可以阅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书籍,扩宽视野等。二、考研、考公务员越早准备越好?这个说法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的,比如一些专业学习内容非常多,单靠临时突击很难掌握,那就需要尽早准备,比如医学专业考研。考公务员的话,可以提前熟悉流程或者熟悉考试内容,真正准备的话大概半年时间即可,战线拉的太长,容易疲惫,后劲不足。三、与老师搞好关系的好处?大学里面的老师一般讲完课就走,与学生很少有深入交流,不过这不代表没有机会与老师搞好关系,这里并不是教你请客送礼、走歪门邪道来搞好关系。走正路搞好关系,一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一是按时上下课,这是最基本的,不过也有很多人做不到,按时上下课是对任课老师最起码的尊重;第二,坐前排,不要上课就往后边、角落里面藏;第三,上课不要玩手机,睡觉、聊天等做与学习无关的东西;第四,积极回应老师,课上、课下主动提问。这些东西其实是对一个合格大学生最起码的要求,并不难做到,只要做好以上几点,一般情况下就会与老师搞好关系,最起码老师在打分的时候能够想起来你长什么样。从功力主义视角来看,与老师搞好关系有哪些好处呢:一、给老师留下好学的印象,考试分数不会太低,高分也是能够参与奖学金评定、保研等的基础;第二,一般任课老师都是博士毕业,如果想要继续升学,老师会在考研方面给你建议,甚至会动用相关资源为你考研助力等。此外,在职业规划甚至创业等各方面老师均能够给与一定帮助。四、怎么与室友搞好关系?寝室基本上是大学期间你待的时间最长的地方、室友则是你接触最多的人,与室友搞好关系对你的生活、学习等各个方面均具有莫大好处。一般来讲,室友之间产生矛盾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作息时间差异是导致宿舍矛盾的主要原因;二是,抽烟、喝酒等不良嗜好也是宿舍矛盾存在的重要原因;三是,个人性格、为人处事方式等存在差异也会影响室友之间的关系。宿舍关系搞不好会严重影响个人生活、学习等,比如熬夜通宵打游戏的室友会影响你正常作息进而影响到你的学习、生活等。搞好室友关系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八个字:宽以待人、严于律己,对自己严厉一点,对他人包容一些,但是这个包容并不是无底线的包容,比如喜欢抽烟的室友并不在宿舍抽烟,而是在厕所或者外边抽烟,那么就可以不管不问。五、需不需要参加社团、进行兼职?需不需要参加社团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参加社团有没有用?二是参加社团会耽误学习吗?对于第一个问题,参加社团肯定是有用的,不同的社团有不同的作用,比如参加学生会可以增加同学间的交流,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工作协调能力等,也可以成为找工作时的一项个人履历,此外,参加社团还可以在综合测评中加分有助于整体排名的提升;参加兴趣社团,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人,结交更多的有着相同兴趣爱好的朋友等。对于第二个问题,参加社团有可能会耽误学习,有时候社团活动、工作等会与课程相冲突,必须二选一的时候难免会出现逃课的情况,不过这也取决于个人选择,大的方面来讲,只要协调好社团活动与课程学习之间的关系其实对学习的负面影响并不大。做兼职其实是不被建议的,一是兼职确实浪费时间,二是兼职一般的工作与廉价劳动力无异;三是社会上存在大量的骗子公司、皮包公司等难以分辨。如果确实困难,学校一般都会有勤工助学岗位,加上助学金、奖学金等一般都能够满足日常生活所需。
我国大学的发展成了一个新阶段,开设了很多专科大学,每年都毕业于很多相同专业的毕业生,许多专业仍面临着需求饱和、行业消失等问题,这4个专业众多高校已撤销,就业质量和满意度低,赶紧来关注一下吧。衣服和衣服的设计17所学校被取消了这个专业,是大学数量最多的专业,因为时尚设计专业曾经是很受欢迎的专业,所以很多大学开设了这个课程,这导致这个专业教育质量参差不齐,教育水平也有高有低,所以取消了一部分服装设计专业,是为了解决高中同一专业的同化问题,时尚设计毕业的学生刚刚走出校园,接受了很大的挑战,要成为设计师不仅需要实力,运气也很重要。教育技术学废除这个专业的大学达到13所,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有关教育技术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资源和学习过程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评价等基础训练,掌握新技术教育应用的基本能力,但是,这个专业实用性很低,即使考了研究生也不能保证毕业后的发展,这个专业只有在教育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才产生专门研究教育技术现象和规则的科学,需要的员工没有那么多。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的专业这个专业在很多理工大学,综合类大学全部开设了,这个专业也有一段时间很受欢迎,这个专业学习了信息系统的企划、分析、设计、实施和管理,现在计算机专业的热潮还没有退却,请放松,但是,问题是信息关系和信息系统专业的产业整体不完美,很多学生毕业后找工作不是很顺利。公共事业的管理公共事业管理是很多文科大学常见的专业,这个专业需要学习的内容很多,学生接受管理学、公共行政学的系统训练,具备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知识,具备较高的管理、经营、企划、研究、交际等能力,这个专业最受谴责的是毕业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即使是公务员,由于事业单位没有特定的公共管理岗位,很多学生在本科毕业后,也会超越专业考研究生,或者直接跳槽,现在很多大学都取消了这个专业。以上就是志愿填报需注意,这4个专业众多高校已撤销,就业质量和满意度低。
“考得好不如报得好”这句话就是用来形容高考志愿填报的重要性,高考志愿填报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是在和一些人的交流过程中我发现,很多考生包括家长是不知道如何填报志愿的,说实话这一点有点儿出乎我的意料。看到有些人乱填志愿浪费成绩确实令人感到可惜,所以本文我们就举一个具体的案例来告诉你填报志愿的流程,以及填报志愿的过程中需要用到哪些数据。不管哪个省份的考生,填报志愿的流程都是一样的,考生查询到自己成绩的时候不要患得患失,高兴伤心也就那一两秒,不管成绩是好是坏,接下来都要严肃地对待志愿填报这个事情。首先要纠正大家一个认知:高考成绩本身不重要!之所以说高考成绩不重要是因为填报志愿的时候我们看的不是成绩,去年考580分能排2万名,今年考580分掉到4万名,如果还按照去年的成绩报志愿,报一个死一个。所以高考志愿填报背后的底层逻辑不是分数而是名次。今年考580排4万名,参照去年录取到4万名的学校来报考基本上不会出太大问题。那么考生在查到成绩之后,如何知道自己的名次呢?这里要提到一个名词“一分一段表”,如果考生在查成绩的时候没有附带名次,那么就需要去考试院的官网上下载一分一段表,根据一分一段表来倒推自己的名次。这里我们举个例子,比如河北考生小明理科成绩580分,通过查询一分一段表,可以发现在河北理科580排名是45021-45778,中间的758的意思是有758个同学今年和你考了一样的分,看下面每一个分数都有几百名同分的同学,一分干掉千人真不是夸张。下面这张图是全部考生的成绩分布,这是一个明显的正态分布,580分是在最高峰的右侧,也就是说580分已经超过了平均值,这个成绩还相对不错。了解到这个数据之后,我们就可以开始报志愿了,记住千万不要用580分这个数据来报志愿,要用45000名这个数据来报志愿,接下来我们就找去年录取到45000名的学校有哪些。高考填报志愿,可以采取“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的原则,河北高考一批次可以填报两个志愿,一志愿可以填报5所学校,因此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可以采取1+2+2。比如小明排名45000名,可以报一个比自己名次录取稍微好一点的学校,虽然希望不大,但是万一冲成功了就赚了,接下来再报2个和自己名次录取一致的学校,最后再选两个保底的学校。在填报志愿的同时兼顾学校和专业,在志愿顺序上虽然都是平行志愿,但是也要从高分往低分排。比如我们查到广西大学,2019年在河北理科最低录取分数排名是在44192,同时这还是一所211,但是这种填报方式的风险在于你选不了好专业,因为44192名的这个去年录取的是林业类。如果你想要填报电气类,土木工程类显然是没机会的,因为去年这两个专业录取是2万多名,而580今年排到了4.5万名。这里不是说让大家去报考广西大学,我们只是以广西大学来举个例子,如果具体到不同的省份,可以选择的学校又不同,这就要看你想到哪个省份上大学了。再选择稳一稳的学校中,我们可以看到河南工业、江西师范的录取名次是在4.6万到4.7万,这些学校就可以作为你备选的学校,事实上可供选择的学校也远远不止这两所,我们只是拿着两个学校举个例子。就以河南工业大学为例,参照2019年各个专业录取的最低名次,是不是很多专业都可以报考。同样想报考江西师范的查询方法一样,可以查询近3年的录取数据作为参考。最后我们可以再选择一到两所保底的学校,这一步必须要有!高考报志愿每年都是变动,去年某所学校无人问津,今年可能就大火,你也不知道今年哪所可能会火,如果前面三个学校都没有录取,保底的学校就是你最后的机会。580分今年的排名是4.5万名,我们可以选一个去年录取到6万名或者8万名的学校作为保底,具体选择几万名的学校作为保底看你对风险的接受程度,这个过程中选专业同样要考虑个人的兴趣爱好。比如保底的这两所学校我们可以选成天津师范大学和山西财经大学,这里我们同样仅仅作为举例,实际上可以选择的学校有几十上百所,如果你有选择困难中可以限定专业或者限定省份来缩小范围。我们这么理下来,上面这5所学校只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初步筛选,因为我们以最低分排名为主并没有考虑具体的专业,实际报考志愿的过程中还要考虑到你喜欢的专业和这个专业录取的名次,包括学校所在的省份,学校层次。填志愿本身不复杂,知道方法之后就是反复的查找数据,这一步的工作量很大,能上一个自己满意的学校,花一到两天查数据都是值得的。所以不管你是哪个省份的学生,也不管你考了多少分,报考志愿的方法都可以按照上面这个流程来,区别就在于每个人的兴趣爱好不一样、想要去的省份不一样、分数不一样可供选择的学校也不一样。
前段时间收到了一个很有深度的问题,他问说如果读了研究生,是不是就能对这个学校产生归属感了?听完感觉挺唐突的,怎么就非得是去研究生学校才能有归属感?他是这样来描述自己的经历的:他说他因为高考志愿填报失误,来到了一所不喜欢的大学(在很多人眼里,那所学校已经遥不可及了)。他一开始知道的时候就非常的后悔,感觉自己挺失败的。但是他痛定思痛,决心通过考研来考入自己理想的顶尖学校。这么一来,他去了心仪的学校也许就能开心起来了。但是他却有些担心,担心有人会说本科学校才算是母校。他不知道自己读了研究生之后,能不能对新的顶尖学校产生母校一般的归属感?其实对学校的归属感很多时候是来自自身对它的认同。虽然心里有落差,但是通过努力考研来考入理想院校是值得鼓励的。首先,他对学校的不认同,很多都来自于自身高考填报志愿出现的误差。回想一下他在高考报志愿的时候,可能像很多身边的同学一样没有引起重视。也许是当时把更多精力放在了考试本身上,也许是突然一下让自己清晰的说出自己的专业方向有点懵,也许是其他什么原因。无论是哪种原因,在志愿录取后都把这些问题一一暴露了出来。可能有的同学是报的志愿过高而不得不服从分配。可能有的同学是随意报了一些专业,但最终录取后发现并不是自己想学的。可能有的同学像这个男生一样,因为各种失误而错过了心仪的学校。这么多可能出现的报志愿失误,都归到自己对学校的不认同上是欠妥的。如果当时能抽些时间,去多了解填报志愿的规则和要点,也许就多了一个进入自己预期学校的机会。其次,虽然不喜欢现在的学校,但是他并没有一味地抱怨学校,是很好的做法。从学校的角度来看,其实愿意接收他是值得感激的。可以试想一下,如果他目前的院校没有接收他,他很可能又要从志愿表上继续下滑到更不想去的学校。按他的想法来看,他的归属感很可能就更没有了。其实一时间不喜欢自己的学校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没有考入自己心仪的学校会有遗憾。但是还是建议慢慢发现自己本校好的方面,慢慢地对它产生更多的认同感。这本身对自己和自己的母校都是一件好事情。另外,能决心通过考研来考入理想学校是值得鼓励的。通过考研,可以一定程度上弥补自己高考时的遗憾。另一方面,也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认可。但是再次填报志愿时,一定要更加的谨慎才好。建议在开始准备考研时,一定多花点时间了解自己的分数与目标院校和专业的匹配度。尤其是想清楚自己是更重视学校、更重视专业、还是更重视有机会读研。因为目前国内研究生报志愿并不像本科那么多,如果这次报志愿再失误,就很可能会错失读研的机会。谁都不希望自己学习成绩优秀,但是却又在报志愿时失误。最后,希望无论大家在哪里读书,无论是本科还是研究生,都能随时随地找到属于自己的归属感。加油加油~作者:海归暖青年国内及国外大学、从理科到文学硕士的经历。如有任何问题,欢迎下方留言互动。有想看的内容,也可留言或私信我。要是看得开心,点赞分享加关注呦~往期精彩:大学挂科了怎么办?准备跨专业考研的同时,别忽视了现阶段的学习他计算机本科,如今硕士快毕业,考虑是否再去读一个人工智能博士国内考研还是出国留学?按照过来人的2个步骤,找到属于自己的路法学专业考前读了一遍书,又把知识点过了一遍,成绩却为何不理想身边同学都已找到心仪专业,想从事环境保护的你有哪些专业可选?#大学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