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考研正式报名,据说报名网站又瘫痪了,大家一定要耐住性子谨慎报考,截止日期到31号呢。考研报名与高考有着很大的不同,我们知道高考分为好几个批次,况且同时可以报考好几所大学N多的专业,但是这一切在考研中统统不存在,考研只能报1所大学的1个专业,假如报的这个专业初试不过先或者复试被刷,那么只能参加调剂。在考研报名之中,一些同学比较盲目追求名校,当然学霸还是以名校为主,对于普通大学学生来说,适合自己的才是最正确的。在考研报考之中,这5类大学一定要谨慎报考,这也是报考院校信息中需要着重深挖的:1、单科线过高的院校每年考研失败者之中,超过一半的考生是被拦在了单科线之外。考研国家线并不是全国范围都一样,是分一区二区的,另外34所高校是自主划线(一般都超出国家线不少)。在单科被卡最多的就是英语,以2019年考研为例,英语(单科满分100)国家线最高的是51分,而最低的只有31分(照顾考生除外),你没看错,单科线最低31就能进入考研复试。考研英语难度虽然不算太难,但是要想获得51分还是不容易的,况且这仅仅是门槛。不要以为过国家线或者34所的学校线就能进复试,各个院系还有自己的单独复试线呢,比如2019年天津某985院校计算机学院的单科线外语65,政治60,业务课95,英语能考这么高的六级成绩肯定不会太差。2、推免生太多,统考生名额屈指可数大家都想考名校,但是名校都瞅准了名校推免生,况且坚决不收非第一志愿考生,调剂没门。那么推免生究竟能有多少?某计算机名校,2020考研计划招生学硕30人,专硕21人,是不是看起来人数挺多的,你要是真报了就准备来年再战吧,因为其中学硕29人专硕21人都是推免生,也就是学硕专硕都仅有1个名额,为什么不全部推免呢?因为教育部规定了只要是招生的专业就不能全部是推免生。这种推免比例过高的院校基本上都是名校,起码这些过高比例的专业在业内有一定影响力。3、过线生源足够还疯狂调剂说实话这种学校确实有点不像话,按照规定是复试人数不低于120%,但是坏就坏在这个文字游戏上了,教育部只规定了下限,某些学校就开始膨胀了,招生计划就10个人,安排30个人来复试。2019年考研北京某高校金融专硕招生计划为20人(其中4个推免,6个第一志愿考生),也就是说考研缺额10个人,但是调剂复试名单之中公布了121个人,也就是戏耍了111名考生,这些考生只能是交了复试费用准备当炮灰了。4、学费昂贵,还不提供宿舍记住,最便宜的是学术型硕士,专硕一定要看学费,比如2020年北京大学专硕学费最贵的是72.8万,一般的法硕、金融硕士都在10万上下,非全日制的学费直接翻几番,还不提供宿舍。在寸土寸金的北京,一个全日制专硕要想读下去着实需要雄厚的经济后盾。以前还只是非全日制专硕没宿舍,现在全日制的也不给了,看来目前能保证宿舍的只有学硕了。当然这种现象除了北大之外,清华,北师大,复旦等高校也有这种不给宿舍的情况,基本上都是京沪高校为主。没宿舍住,3年硕士读下来肯定要多花二十万以上。5、复试一票否决且透明度不够为什么大家都认为高考公平,因为高考可以人为操作的空间几乎没有,大家各凭本事考的多考得少都只与自己有关。虽然考研复试的透明度越来越高,但是复试在考生的心中始终是一个不愿过多提及的过程。在2019年的考研之中,华中地区某985院校的445分高分初试第一名被刷了,曾一度在网上引起不小的争议。考研350分以上的学生一般平时学习就差不了,能上400分的基本上都是学霸,而445分意味着什么?总分只有500分!这难度跟高考700分以上没什么差别,每年也见不到多少。以上5类大学在报考时一定要谨慎,量力而行,考研复习的过程无疑是一种考验,在同学们都毕业工作走上工作岗位,而自己还要继续求学,为了科研之心也罢为了提高就业竞争力也罢,又或许是无奈之举考一考试试,我们都不能还没考就输在了报名上,多查点报考院校资料,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很多打算明年考研,或者已经高考结束早早有了考研打算的学生对于考研大多都还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不少学生虽然知道考研的大致流程和考试科目,但对于考研的一些具体信息并不太清楚。这里就给大家普及一下关乎考研的其中一个小知识——报考学校数目和调剂问题。在查看学生询问的考研相关问题时,我发现,同学们点赞数量最多、提出次数最多的问题,居然是“考研可以报考几个大学?是不是真的只有两个?”这里可以给大家确切的答案:考研只能报考一个学校,绝对不是两个,至少今年不是,只要教育部或者学校官方没有发布关于报考学校个数的改革具体情况,那么在未来,考研也是继续秉承只能报考一个学校的规则。私以为,不清楚考研到底可以报考几个学校的同学,对于考研的具体流程估计也不是特别清晰,这里再给大家简单的说一说考研流程:1、先确定目标院校和专业→2、进行预报名和报名→3、现场确认考点(今年因特殊情况,该步骤将去掉或改变)→4、初试→5、初试成绩公布→6、国家线公布、如果是985院校,还要等待985院校的自划线公布→7、复试→8、调剂(复试)→9、正式录取名单公布→10、发放录取通知书。通过以上流程的介绍,大家应该也能够理解为何考研只能报考一个学校了,因为不同学校的相同专业,研究方向也不一定相同。如果学生可以选择两个院校,就会让学生无法专一、稳定地往同一方向复习,而是得两手抓,这样的复习没有任何意义。但是,既然考研只能选择一个学校,为何有那么多人、那么多文章说考研其实可以选择两个学校呢?难道这是“暗箱操作”?当然不是,要提及为何考研可以选择两所大学,就得说到考研的改革历程。在2006年前,考研其实就是采用可报考两所大学的制度。但这个制度并未有多大用处,很多人为了能够安心、稳定地复习自己的心仪院校,即便可以报考两所大学,也只会复习一个大学的考试内容和专业研究方向。所以,从2007年开始,考研报考学校的数量就变成了1个。所以,部分在2006年前就考研完毕,但后来又没有过多关注考研信息的前辈,就有可能会以为现在的考研还是能报考2所大学。建议同学们在考研备考之前先搞清楚考研各个方面的详细信息,信息来源最好是上一届上岸的学长学姐、目标学校的官方通告或者目标学校的老师。说完报考学校数量的问题,我们再来说说考研未被录取后的调剂问题。考研不像高考可以通过分数一次性解决,而是分有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如果学生没有被目标学校录取,有三种情况:第一、初试就没过国家线,包括单科线。在考研的时候,国家会划出单科线和国家线,但这往往是考研的第一道门槛,如果学生连第一道门槛都没有过,就意味着彻底落榜、考研失败,没有调剂机会,只能选择放弃或者明年再战。第二、过了国家线但没有过学校复试线。我国一共有34所985高校,这些高校都可以自己决定自己的复试分数线。另外,部分地理位置极为优越,但不是985/211的高校也可能会有大量学生报考,而这些学校也可以有自划线。学校的自划线往往会比国家线高出很多,如果学生过了国家线但没有过这些学校划出的自划线,就没有资格参加目标学校的复试,此时,学生就可以进行调剂。第三、过了初试,未过复试。大部分学校的复试录取比例都不是1:1,这就会导致部分学生的初试成绩虽然过了国家线和学校自划线,但依旧有可能会在复试中因表现不佳而被刷下。如果学生复试被刷,也可以进行调剂。寄语:从以上介绍中大家也可以感觉得出来,考研无论是考试流程还是备战阶段都会比高考复杂许多,因为考研不再是单纯地考核考生学习能力,而是考核学生搜索信息能力、主动学习能力、毅力等多方面能力。所以,大家在考研的过程中一定不能将自己闭塞在复习的封闭环境中,而是得在闲暇之余多看外界信息、多和“研友”分享信息、多了解各个学校的动向。好啦,你是否还有关于考研方面的问题呢?欢迎提出你的问题。
考研调剂对于学校数量没有限制,但是对志愿有限制,调剂一次最多只能填报三个志愿,这三个志愿本身没有先后,都是平行的。当你被拒绝之后可以修改志愿换学校,理论上你能调剂的学校是无限,但是受限于时间和学生的精力,你没有办法做到所有学校都申请一遍。这么说没有经历过的学生可能还是难以理解,我再举一个例子。小和尚去山下取水,一共有三只桶,左手一只,右手一只,头上顶了一只。这三只桶就相当于三个志愿,取完水之后倒到寺庙里的大缸里。山下的水是无限的,你想取多少取多少,但是桶是有限的,只有3个。如果你想取更多的水,只有把桶内水倒掉,才能继续去取水。一定要牢记桶是有限的,平行志愿只有三个,所以填报学校时千万不要乱填,一会儿我会说为什么。当你填完志愿之后,就会被系统锁定24到36个小时,这个时间由招生单位设定,最长不超过36个小时, 这24到36个小时主要是招生学校查看你志愿的时间,除非招生学校明确的同意或者拒绝你,否则在这个期间你的志愿一直是锁定状态,没有办法修改。哪怕在这个期间,你又发现一个好的学校想要调剂过去,也改不了。而事实的情况是大多数人的志愿即不会被同意也不会被拒绝,会被系统一直锁定36个小时,然后自动解锁。解锁之后你就可以换下一所学校了,但是这个时间不是也浪费了吗?因为考研调剂有一个“黄金48小时”,在调剂系统开通后的48个小时内,如果有学校给你发复试通知,调剂成功的可能性就很大。如果48个小时都没有一个学校理你,你今年调剂成功的可能性就不大了。这就提醒考生调剂系统开通之后,前三个志愿不是要填你最喜欢去的,而是要填你最有可能去的,也就是符合你自身实力最有可能被调剂成功录取的学校。还有一点就是我在前几天的文章中提到的,许多学校在调剂系统开通之前,就已经完成了调剂复试,此时只是单纯地走一个流程,如果你不知道去填报,不管你多么优秀也不会被录取。不知道这一点乱填就是耽误时间!最后一点调剂期间需要密切关注研招网,有学校给你发复试通知时,要及时的点确认,这个是有时间限制的,超过时间没有点击确认,调剂复试通知无效!
虽然现在考研人数越来越多,但是对考研各类常识不清楚的人还是很多。比如,本科生大几就可以考?有人说大三就可以考了,有人说大四才行?考研可以报几个学校,有人说至少定两个目标学校?等等问题,今天我们就来解答下部分问题,希望对各位想考研的小伙伴有所帮助!一、本科生大几可以考研大四考研,因为大四的学生才能报名。有人说大三可以考,实际意思是大三就能开始复习备考了,因为考研不是说你报了名就万事大吉,这是一个非常考验你学习能力,自控能力和坚持能力的事情,缺一不可。如果基础较差,就拉长战线备考,大三上学期就可以开始准备复习,大四上学期报名考试。二、考研能报几个学校考研时不可以多报,只能选择一个学校。因为在考研的笔试科目中,专业课每一个学校都是不同的,但是考试时间是相同的,所以每个考生只能选择参加一个学校的考试。至于别人的经验说多定几个目标学校,是择校时可以选择条件稍微好点的学校和能考上的学校,这样到了报名的时候,根据自己的复习情况和能力,最终选择更保险的那个,尽量避免热门高校考不上,双非院校又心不甘情不愿的情况。当然为了增大被录取的几率,可以在报考时选择同意调剂。这样如果考生没能进入复试但是分数达到了国家线,就可以申请调剂,调剂学校自行选报,选择接受调剂生的学校报名,想报几个报几个,学校要是同意考生去复试就会联系考生的。三、大专可以考研吗大专可以考研,但是不能在校的时候考,必须在毕业后经两年或两年以上(从大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9月1日满2年),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才可报考研究生。还想知道哪些关于考研的问题,可以留言哦,小on帮你解答~
考研难,考研竞争激烈,这样的观念几乎是所有关心考研的人都认可的观念,但是对于考研人自身来说,如果你仅仅只是想考一所高校的硕士研究生,不考虑目标高校的档次,不考虑专业是冷门还是热门,不考虑院校的所在地等等这些因素时,那么你考研就相对的要容易一些了,或者说是没有问题了。一般大学的研究生好考:虽然说每年考研的报考人数在不断的增加,尤其是19考研报考人数已经达到290万人,而在诸多的考研报考学生中绝大多数的学生都将自己的第一志愿高校放在了985高校、211高校、以及专业强势的普通高校,这样以来最终的结果只能是感叹考研太难了。在我考研的那一年我们班一个女生考研的第一志愿就是西华师范大学,一所极为普通的高校,而当时我们都是报考华中师范或者是华东师范或者是东北师范时,她说自己只是想考一个硕士研究生,目的只有一个即考上,没有其他方面的要求。最后她很顺利的被录取了,拿着高校给予的一等奖学金8000元。而我们当时报其他好学校的有一部只能是调剂,有的甚至是无奈的只能是二战考研。道理是相同的,因为在我国很多的普通高校在每年的硕士研究生招生中,一方面是没有足够多的生源报考,导师学校每年都有大量的调剂名额,另一方面因为没有优质的生源报告,所以这些高校的考研复试线就是国家线,没有再单独设立国家线,也就是说只要你过了国家线那么你就进入了复试,而且一般在复试中也能够顺利的通过,最终顺利的拿到硕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但是,仍然需要做到这些事情:有的考研学生将自己的目标院校定位到普通的一所高校,由于相对的简单,竞争力不是很强,所以便给自己放松警惕,放低对自己的要求,最终也没有顺利的考上。所以,不管我们是要怎样一个档次高校的硕士研究生,最基础的事情必须做到。一定要从考研复习开始的那一刻坚持到考研结束,一定要将自己的专业课和公共课的复习安排的比较合理,和所有的考研学生保持同一种复习状态即可。因为国家线并不是那么随随便便就能够轻松跨越的,每年没有过国家线的考研学生大有人在,所以不可掉以轻心。总之,每一个考研学生如果仅仅只是希望自己能够攻读硕士研究生的话,那么考研成功、一战成功的机率非常的高,同时也相对来说更容易一些。
如今大学生的数量每年都在呈一个直线上升的趋势,所以作为普通本科大学的毕业生,在就业找工作时已经不具有任何优势。如果想要能够拥有明显的竞争力,那么就必须通过提高自己的学历来实现。如果学历足够高,又是重点名校毕业,那么自身的学历光环自然而明显。所以许多同学为了能够让自己顺利找到好工作,就会选择读研。一些重点名校的大学生会分配诸多保研名额给本校的学生,所以对于重点名校的大学生来说,考研占有很多优势。而有些同学大学就读的普通本科,本身毕业之后找工作就不具备任何名校光环,所以想要通过考研来改变自己所面对的就业问题。不过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如果选择考研也会面临很尴尬的经历。如果想报考重点名校的研究生,那么自身的实力无法与那些本科就是重点名校的学生相抗衡,而且导师一般来说不会青睐于普通大学的学生。如果以自己的能力只能考上一所普通学校的研究生,那么是否有就读的必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有些人认为之所以选择考研,就是为了增加自己的学历优势,如果考上的是一所普通院校的研究生,那么本身学历的含金量就大打折扣。因为读研本身就要投入几年的时间成本,未来社会如何变化发展是我们无法预料到了的,与其去赌一个不确定的未来,还不如把时间花费在工作经验上。在大学毕业之后就直接找一个不错的公司就职,三年的工作时间也足以让我们成长很多。还有的同学却认为无论是普通本科院校还是重点名校的研究生都值得去读。毕竟读研的学习环境、对专业的学习程度以及各个方面都与我们本科期间完全不同。而且毕业之后的就业空间面也更广,还是选择考研更值得。今天我们就这个问题分析,如果考上的是一所普通院校的研究生,那么我们到底有没有必要去读?1、读研与不读研有哪些区别?研究生与本科生之间的区别有很多,不单单只停留在学历的高与低。本科教育主要是基础教育,培养的更多的是学生的技能型方面的知识。而研究生教育是本科生教育的深入与延续,更多的是对于知识的深层次的钻研。所谓术业有专攻,就是研究生最好的体现。不在于你学习的面有多广,而在于你要学精。这也是当今社会对于就职从业者的要求。如果你在各个方面的领域都涉及到一些你的体会,但是却并不精通。那么对于找工作也没有任何帮助。如果我们在某个领域内能够建立自己的成就,有所建树,成为这个行业的佼佼者,那么无论是对于自身的发展还是对于未来的前景都很好。2、读研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若是我们就读研究生,哪怕是普通院校的研究生,也能够让我们接触更多的精英与人才。周围的朋友圈子,同学圈子都是知识型人才。他们也都是你未来发展过程中会有帮助的人脉资源,而且你会接触到越来越多的优秀的人,受这种环境的影响,你也会潜移默化的当中逼自己去成长,去变得足够优秀。当你自身足够优秀之后,你面对的就业机会与平台就会更多更广。3、普通院校与名校研究生之间有哪些区别?普通院校与名校研究生在硬件设施,学校实力,师资力量等多个方面都有区别。当然是考入名校的研究生对于自己未来的发展前途会更好。不过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考出高成绩,进入重点名校。如果竭尽了自己的所能,已经很努力的去学习了,结果研究生还是只能考上一所普通院校。那么也没有必要悲观,在研究生期间做到比他人更努力,未来的发展前途也会更好。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同学们在考研时肯定是既想要好地区也想要好院校,但有些时候两者不可兼得,在考研过程中发现自己的分数距离目标院校太遥远,只能在好的地区和好的院校之间二选一,这时候大家要如何进行选择呢?近几年考生扎堆报考的城市有政治文化中心—北京,北京市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约为42.5万人,比2019年增幅达10.9%,还有东方巴黎—上海、九省总汇之通衢—武汉、天下文枢—南京、千年古都-西安等等。考研是继高考后人生的第二大选择机会,这次考生可以弥补高考时的遗憾,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小编今天给大家一些建议,希望可以帮助考生顺利备考!一、为什么考生在择校时会优先选择地区?1.根据教育部的数据统计发现70%的研究生就业是选择本地就业,因此你选择的地区可能就是毕业后就业的地区,大城市相比小城市就业的职位选择、薪资、福利等方面都是有优势的;2.如果考生毕业后想在大城市就业,在当地读研的考生会比外地读研的考生有优势,当地的企业可能会对本地读研的考生有天然的好感;导师在当地有认识的朋友,可以帮忙引荐;大城市的资源不同,你在这里读研三年,会不知不觉的接收到大城市带给你的好处。二、考生选择地区时要注意什么?1.个人意愿。研究生毕业打算就业的考生,在选择院校时尽可能选择大城市,但选择大城市不一定要到北上广,因为有同学会觉得北上广压力太大,自己不适合,那就选择比自己现在所处地区发达的地区去考,毕竟就业和实习的机会更多;如果想要继续深造,那就找好院校,学科实力是最重要的,地区次之。2.评估实力。考研是为了考上,努力一年大家都不想陪跑。但是每年都有高分落榜的考生出现,这就是错误评估了自己实力,一味追求大城市好院校,考研择校错误。考生分数是很高了,但是同专业高分特别多,复试还晚,错过了调剂,最后二战。大家在考研报考前,最后评估一次自己的实力,仔细查看院校信息,给自己定一个努努力可以够得到的院校。三、考生选择院校时要注意什么?1.在确定地区后,院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来进行选择,查看地区院校排名,对想报考的院校分类列出,并逐一查看院校相关信息,例如报考信息,复试分数线,拟录取分数线,复试时间等等,从而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院校。2.选院校要果断,不能把大量时间浪费在这里,抓紧时间投入到考研备考中,考研上岸=考得好+选的好,两者缺一不可。
不少考研的小伙伴心里都有一个名校梦,一心想报985名校,甚至全然不顾专业、自身基础、地区等等因素。但是,你不得不承认,在考研这件事上人和人之间还是有差距的。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考上名校,盲目地追求学校而放弃专业追求和自身的真正需求是极不可取的。一、为什么都想考名校首先,名校自身的软硬件条件都很优秀,师资队伍、科研条件、就业前景等因素都吸引着大批学生报考。其次,高校研究生扩招导致普通研究生毕业就业竞争力降低。再加上社会对名校的优先认可等各种原因,使得如今许多大学生对考研有种很强烈的“名校情结”,名校考研甚至已经成为考研的一种趋势。于是,考研就出现了现在扎堆儿考名校的现象。1.教育资源无论在软件方面还是硬件方面,名校的资源都是一些普通高校无法企及的。比如清华、北大、人大每隔两三天就会举办一场学术讲座,最多的时候会出现一天多场讲座的情况。除此之外,名校还会提供给学生更多学术交流、科研实践的机会,相对而言普通院校这种机会较少。2.学术资源和人脉资源不少人认为,如果在名校读研期间,能师从一位学术界的“大牛”导师,那么今后的学术研究,甚至毕业后的工作都可能会一帆风顺。即使是自己找工作,也可以选择较高的发展平台,如有些名企招聘人才时会明确提出只招985和211院校毕业生,那么我们就可以轻松越过这一关卡。二、学长学姐的看法@AE86作为一个过来人我特别想跟后面的学弟学妹们说一下,名校真的不是谁都能考的。没错,我承认我也有考名校的执念,但是你不得不承认名校也不是谁都能上的,特别是顶尖名校(清北复交浙)我经历过三次考研,两战复旦,一战中科院。当然我是金融专业,复旦的实力是要比中科院强两个档次的。为什么名校不是谁都能考的?难度太大了。这不是努力就能够弥补的,也是我第三次选择中科院的原因。如果你自认为是大牛,并且你的同学也认为你是大牛,那可以考顶尖名校,一般人就算了,只能是炮灰,稍微降一两个档次。@哈士奇考研,是第二次高考。我从高中起就想去人大读书,高考没有发挥好,只能读个省内普通二本,大学四年我都很努力的学习,为的就是能考上人大的研究生。@你怕不是傻子吧周围同学都考研,而且都选很好的学校,最差也是211。我如果只考个普通院校就会显得逊色很多,感觉很没面子,低人一等,都不好意思和他们一起复习,有压力。结果考完能进复试的没几个人,想考研还是好好自己定一下目标吧,这不是攀比的东西。@尛苯豬毕业的时候,投了两个月简历最终决定考一个名校研究生。这个社会太现实了,特别是大厂,如果有985、211的学生来应聘,就绝对不会要我这种普通院校的毕业生,甚至简历都不看。考研真的是很无奈的选择,不知道今年能上岸不。@我要匿名感觉考研没必要非要考名校,举个栗子,我亲姐,本科普通二本,硕士一本院校,博士是北大。当然她的硕导是个大牛而且专业是学校的王牌,不比名校差。三、你所不知道的名校1.名校也有弱势学科并不是名牌大学的所有专业都是最好的。在一些综合性的知名大学中,有些非传统、非强势的专业是随着学校的发展和招生规模的扩大而增设的。这些新增设的专业在师资力量、课程设置等方面不一定强过普通院校,不少普通院校的某些专业是优势学科,在该学科领域中占有很高位置。2.名校同样存在就业竞争压力就业,应该是学生最为关注的,而名校的就业率并非100%。知名企业在招聘人才时,虽然设置了985和211院校的招聘关卡,但他们更加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事实上,并不是每个名牌院校毕业的学生都具备充分的知识储备和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学生自身的能力也很重要。3.名校并非所有人都适合在选择专业和院校之前,考生一定要对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做客观地分析,理性评判自己的学习能力,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切忌不切实际地高估自己,也不要因为贪图名校带来的“荣耀”而盲目“追热”。认识名校,客观评价自己,同学们会发现提升自身内在的含金量,远远高于名校赋予的光环!名校固然是每个人的梦想,考研虽是第二次的转折,但更是一次现实的选拔,你总要做一些抉择,选择最佳的那条路。小编祝福每一个有梦的人,努力都会被看到,收获成功!
我们在考研的时候,除了可以考大学的研究生,还可以考中科院各个研究所的研究生。中科院下面一共有一百多个研究所,其中有60多个在北京,其余则分布在全国各地,这些研究所每年都招收研究生。在国科大成立以前,各个研究所的研究生毕业后,都会颁发该研究所的毕业证;而国科大成立以后,中科院将不同研究所的研究生学籍统一进行归口。绝大部分归口到国科大,颁发国科大的毕业证;另外有少部分研究所归口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后颁发中科大的毕业证。也就是说,当你毕业以后,要么就领国科大的毕业证,要么就领中科大的毕业证。研究生第一年(有的是上半学期),一般在国科大或中科大上基础课,之后再回到自己的研究所,进行研究工作。相比于大学的研究生,在研究所念研究生,确实要枯燥一些。因为一个研究所的体量是没法和大学相比的,甚至比不上一个大学的学院。研究所念研究生,更像是在上班,不少所实行打卡上班制。当然,这样也是为了更好地进行学术研究。同时,科学院不少研究所为了吸引优秀学生报考,每月给的补助比大学更高一些。研究所的优势在于重视科研,在该领域的研究水平,比大多数985强,大概在C9水平,很适合有志在学术圈发展的同学报考。不过,由于研究所体量较小,一般招聘会也比较少,而大学的话,因为它有各种各样的专业,也更受企业企业的青睐,如果研究生毕业要去企业工作,最好还是去大学念研究生。总之,科学院的研究所的研究生适合那种对学术比较感兴趣,有志在学术界发展的同学。如果不是很确定将来自己的发展方向,或者有去企业工作的打算,最好还是报考大学的研究生。
考研的人千千万,考研的目的万万千。有的人是从大一就有一个考研梦,为了完成这个梦想,加入考研大部队;有的人是高考失利,没有能进入到梦寐以求的大学读书,想通过考研完成这个梦想;有的人是想要通过考研,在专业领域进行深入的学习研究;有的人是想通过考研进入到中国的名校读书,感受哪里的氛围,当然,还有很多人有很多考研的理由,为了爱情考研,为了工作考研,为了父母的期望考研等等。不论是什么理由考研,都离不开中国知名度最高的两类学习985高校和211高校。那么什么是985,什么是211呢?985大学也叫985工程是国家在1998年5月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工程,目前985大学一共39所。211大学是面向二十一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大学,目前共115所。现在统称为双一流大学。不能否认的是很多考研的学生报考的首选是我们常说的985、211高校。在学生或者在学生的父母眼中,只有985,、211大学的研究生才能算得上是研究生,其它院校的研究生只能是混日子,这样的言论和相反非常的偏激,不可取。那么,只选择985、211大学读研究生的人是怎么认为的呢?我们不能否认985、211这样的名校有他特有的优势,有人会说名校的整体实力比较强,学校的整体排名在国内的大学排名中靠前,再这样的大学读书就会有一个高平台,能够在这样的大学读书到了社会上也是一种身份的认证,能够有更多的机会。也有人说,在名校读书能够有一个好的读书环境,能够有舒适的宿舍和现代化的教学楼,更或者有藏书更多的图书馆。在这样的学校读书是能够有好的科研环境,更容易出成果与那些普通院校的环境形成鲜明的对比。还有人说名校的学习氛围好,在这样的氛围下读书,能让自己被感染,被熏陶,自然自己也能成为读书好学,上进求知的好学生。更有人说,名校毕业的学生社会地点高,能够在毕业找工作的时候成为自己的一块敲门砖,因为有名校读书的经历优势,从而进入大企业工作。是的,以上这样的优势是存在的,不能否认,但是不全面,对于读研究生要全面的分析。要读考研究生,读研究生的意义进行深刻的分析,就会得出其实普通院校的研究生也是大有可为的,并非由985、211大学的研究生才是必须。大学好是大学本身的好,学生好靠的是学生自己985、211大学本身的设备好,资源多是不可否认的,但是这些都是大学本身能提供的,能够接收多少,能够利用多少全靠自己。在名校读研,没有利用好这些资源,荒废学业的研究生大有人在。再普通院校读研,利用有限的设备和资源获得成绩的研究生也是比比皆是。大学是一个平台,这个平台的好坏能从一小部分影响学生,但是研究生的学习能力、科研能力靠的还是自己。不论是在哪里读研,只要你目标明确,每天按照计划完成任务,认真研读文献,认真分析数据,研究理论,在研究生期间你会获得的全面的知识增长、飞速的技能提升以及超级强的科研能力。最终的你并不会因为在普通院校读研而比985、211院校的研究生差。在找工作也会因为你自己的能力突出而成为所有应聘者中最耀眼的星。正所谓:大学本身好是好,学生自己强才强。普通院校的专业也有国内领先的,考生要心明眼亮大学是一个综合的名词,学生只能选择一个专业,一个领域一个研究方向。985、211院校并不是所有的专业都能名类前茅,普通院校很多专业领域在国内是数一数二的,考生可选择这样的院校读研,就是选择了一个高平台,这个平台是受到社会各界认可的。不能一味地追求名校,忽视了专业本身,立志于在专业领域做出成绩的考生,可以考虑考虑,是在一个211或者985的末流专业读研,还是在一个普通院校的一流专业读研呢。显而易见,选择后者会获得专业领域更多的资源,那么在专业上就能够飞得更高,看得更远,更有机会成为专业领域的佼佼者。正所谓:普通院校专业猛,研究生毕业受欢迎。学校只是一个学习的场所,不是区分人的标签学校的意义是让学生获得知识,能够提升自己,将来在自己的领域为社会创造社会价值,从而实现自身的价值。有些人带着有色眼镜来看不同院校毕业的研究生,甚至歧视普通院校毕业的研究生,这样的行为是应该被制止,应该被谴责的。他没有看到普通院校研究生的努力,没有看到普通院校所有老师的付出。他这样的行为是对所有师生的不尊重。普通院校的研究生跟985、211院校的研究生并无差别,区别就是在不同的地方接受了研究生的教育。是的,学校只是一个场所,不是区分研究生的标签。要真正地看到不是985、211毕业的研究生的成绩,要看到他们的付出,摘到有色眼镜,让社会更加公平。正所谓:不同场所的研究生,相同的机会来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