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在职研究生毕业能算是应届生吗?费穆版

在职研究生毕业能算是应届生吗?

对于在职研究生,随着人们对其的不断了解,报考人员也是越来越多。不过对于这些学习方式,还是有不少同学提出了在职研究生毕业后是否算应届生的疑问。下面就这个问题由招生老师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目前,在职研究生有同等学力申硕和非全日制研究生两种报考方式。其中同等学力申硕属于学位教育,在毕业后只能获得硕士学位,并不能算作应届生。而非全日制研究生则不同,同学们在毕业后可获得硕士学位和学历,属于学历教育,可算作应届生。同等学力申硕虽然不属于应届生,但是报考的条件低,大专学历就能参加学习。学习时间灵活,有周末班、假期班和网络班三种学习方式。考试通过率高,不仅考试难度与同等层次考试相比较低,只要成绩达到60分就能及格,关键是报考高校会保留多年的考试成绩,只要在规定时间内通过考试即可。而非全日制研究生虽然算作应届生,也能获得学历证书。但是在入学时需要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和报考高校的复试。因为采取和统招硕士相同的考试招生政策,所以考试的难度较高,入学竞争也十分激烈。同学们要想太通过这种方式报考,最好提前进行考试准备。

臣以神遇

考研人注意:这些专业应届和往届生都不能报考!

应届生暂时不能报考专业1.专业学位硕士报名参加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体育硕士中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1)符合普通报考条件中第(一)、(二)、(三)各项的要求。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或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相关考试招生政策同时按照《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意见》(教研〔2016〕2号)有关规定执行。2.单独考试报名参加单独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1)符合普通报考条件中第(一)、(二)、(三)各项的要求。2)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学历后连续工作4年以上,业务优秀,已经发表过研究论文(技术报告)或者已经成为业务骨干,经考生所在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定向就业本单位的在职人员;或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工作2年以上,业务优秀,经考生所在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定向就业本单位的在职人员。招生单位不得按单位、行业、地域等限定单独考试生源范围,也不得设置其他歧视性报考条件。02“停招”与“将要停招”专业除了以上专业,这些学校的“停招”与“将要停招”,应届和往届都不能报考3.复旦大学复旦大学的软件学院自2021年起不再接收学术型硕士。当然公告中也明确表明,“软件工程(专业代码083500)”专业的相关研究方向和部分招生计划调整到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代码081202)”等专业招生。从公告中显示的情况来看,软件学院的软件工程学硕妥妥的就是停止招生了,就算是其研究方向调整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相关专业招生,本质上专业代码就已经发生了更改,这已经不能算作仅仅是换了一个学院进行招生的情况。这里专业代码的更换,大多数时候都会涉及到专业课的更改。尽管今年最新的招生专业目录还没有出来,官网显示会在9月份才发布,但是参考20年的专业目录,这两个学院的相关专业初试专业课考试科目确实有所差别。软件学院之前开设的软件工程学硕专业,专业课考试科目为961软件工程专业基础综合,且公共课中的数学是考数学二。而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的相关专业初试专业课考试科目为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且数学是考数学一。在最新的招生专业和招生计划没有出来之前,我们都是参考往年专业目录提供的信息去做相应的备考工作。所以这里选择报考软件学院软件工程学硕的小伙伴,目前就面临着数学和专业课考试科目很大概率会双重更换问题。4.山东理工大学还有一些学校,尽管没有发布公告明确表示要停招某些专业,但人家也措辞及其委婉地表示,某些专业可能会被停招,并有让大家做好心理准备的意思。山东理工大学在关于“修订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的通知”公告中指出“原则上报考人数连续2年少于10人的考试科目不再列入招生专业目录”。各位大朋友请注意,这里的“少于10人”针对的是报考人数而不是录取人数,大家不要引起不必要的恐慌和焦虑,毕竟各大院校录取人数少于10人的学硕类专业还是挺多的。“报考人数少于10人”基本上针对的也是学校的一些非常冷门的专业或者边缘化的专业了,这也提醒我们想避开爆热的雷区专业是没错,但也要适度,一不小心选了一个极其冷门又相对目标院校的定位来说比较边缘的专业,很有可能就遇上突然停招。5.郑州大学不过郑州大学20年确实明确表示“生源缺乏、录取人数少于10人的专业原则上不再招生”,尽管今年最新的通知还没有出来,那大家也要注意了,毕竟学校近几年每届招生公告里面都出现了这段文字,不出意外21届应该也是如此。6.福州大学下面是福州大学20届的相关招生公告,公告中明确表示仅招收3人以内的全日制专业各学院要慎重考虑是否加入专业目录,但如果加入专业目录,第二年的计划招生数必须在4人及以上。提醒一句,公告中提到的“明年”就是21届哦!对历年招生人数“长个心眼儿”还有一些学校的某些专业,可能近两年不会再招生,但以后或许还会再次启动招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因为这些专业被要求“限期整改”去了。今年4月份教育部下发了一份名为授权点合格评估结果及处置意见的通知,下面是部分“限期整改”的高校及专业名单。既然可能会变动,那我们从往年的招生人数中应该留哪些必要的“心眼”?首先,招生人数常年保持在5个以下、甚至仅有1-2人还含推免的专业,一定要慎重慎重再慎重的报考。一是考试难度太大,二是一不小心就容易停招。其次,推免比例过重的专业,慎重报考。看计划招生人数的时候一定要看统考的计划招生数,不能只看含推免的招生总数,毕竟现在计划招生比较多,但实际上统考录取也就两三人的专业并不少。后面各大院校最新的专业目录就要陆续公布,比如南京农业大学2021年的招生计划就已经挂在官网上了,这里也想提醒大家,仔细看看招生人数和考试科目!

好时候

应届生有哪些考研专业不能选?

对于应届生而言,在考研专业选择上是可以放心大胆的选择的,毕竟绝大多数的专业都招应届生,但是,也要注意啦!应届生也有部分专业有门槛,不可选择,那么今天环球青藤小编就来给大家说一说应届生有哪些考研专业不能选?希望能给各位考生带来帮助。一、专业学位硕士:报名参加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硕士中的工程管理[代码为125601]和项目管理[代码为125602]、旅游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考研报名条件:1.符合第十五条中第(一)、(二)、(三)各项的要求。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后,符合招生单位相关学业要求,达到大学本科毕业同等学力并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相关考试招生政策同时按照《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意见》(教研〔2016〕2号)有关规定执行。二、单独考试人员:报名参加考研单独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一)符合第十五条中第(一)、(二)、(三)各项的要求。(二)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学历后连续工作4年以上,业务优秀,已经发表过研究论文(技术报告)或者已经成为业务骨干,经考生所在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定向就业本单位的在职人员;或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工作2年以上,业务优秀,经考生所在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定向就业本单位的在职人员。招生单位不得按单位、行业、地域等限定单独考试生源范围,也不得设置其他歧视性报考条件。三、已经获得推免资格的考生具有推荐免试资格的考生,不得再报名参加当年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否则取消其推免录取资格。应届生有哪些考研专业不能选?小编就说到这里了,更多关于考研报名入口,报名时间,考研成绩查询,报名费用,考研准考证打印入口及时间等问题,小编会及时更新。希望各位考生都能进入自己的理想院校。大家一定要坚持备考。

蒙古王

应届生身份如此便利?21考研应往届生初试地点有何区别?

20考研复试和调剂已经接近尾声,面对新一轮备战,21考生准备好了吗?报考点的选择是一个问题,特别是对往届生来说,所以大家有必要提前了解一下,早做准备。报考点?报考单位?傻傻分不清楚!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问号?那么我们先来科普一下!报考单位就是你的目标院校。报考点就是报名、现场确认和参加考试的地点。注意啦,当你心仪的报考点已经满额,你就只能选择其他报考点,当然如果有新增考点也是可以选择的,需要自己及时关注。所以提醒大家,选择报考点要趁早。选择报考点的时候还需要注意一个原则:要选择离你最近,最方便到达的考点。《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中对报考点的规定:1.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2.单独考试考生应选择招生单位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3.其他考生(含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等专业学位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对于21考生来说,应届本科毕业生就是21年6-7月份可以拿到毕业证的同学。20年及之前毕业的,对于21考研来说,都属于往届生,如果不是单独考试考生,往届生都属于其他考生。单独考试考生,一般限于用人单位推荐为本单位定向培养或委托培养的在职人员。二、应届生的报考点如何选择?通常来说,如果本科学校是考点,多在本科学校考,如果本科学校不是考点,多会在本市其他学校考,当然也可能在其他邻近的市或者县。以上情况是常规操作。个别省份、学校或专业对报考点的选择也有一些特定要求,比如有些艺术类的院校要求考生初试必须到学校来考,有些省份也可能会把本省个别专业统筹到指定的学校进行考试。大家可以直接去研招网的网报公告栏目内去查询省市招办、招生单位以及报考点的相应公告。图片来源:研招网总结三点:目标院校要求、所在省教育考试院规定、生源地所在省教育考试院规定。三、往届生如何选择报考点呢?一般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之一:报考点是户口所在地;报考点是工作所在地。如果不能回到户口所在地,就需要提供工作证明,去年很多省份对工作证明做了进一步完善,一般需要提供在职证明,还有部分需要3或6个月的社保证明。所以,在职人员就需要提前研究准备好。同学们可以先提前去研招网上了解下有哪些报考点可供选择。大家一定要去省考试院官网仔细阅读网报须知。如果选择了不属于接收范围的报考点,报考点将不予确认。综上所述!同学们在选择报考点前一定要先阅读当地教育部门及学校的报考点公告,以确保选择最合适的报考点!

蛋黄酱

应届生和往届生对比,谁的考研成功率更高?两者各有各的优势

文/教育一角随着大学应届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的“加剧”不少本科学历的大学生在毕业之后,也很难找到适合自己并且自己满意的工作。而大学生们为了能够改变这种“就业难”的情况,一部分大学生也会决定继续考研提升自己的学历,来增加自己未来就业的竞争力。毕竟在目前的社会上,研究生学历已经是高学历了,在于他人进行应聘竞争的时候,自然也是高学历占据一定的优势。考研人数逐年增加在2020年时,报名研究生考试的人数为341万人,而到了今年选择报名研究生考试的人数就已经达到了377万人。在去年的研究生考试当中,个别热门专业的竞争率已经达到了300:1的情况,这也说明了在考研这一方面考生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竞争压力。在2020年考研结束之后,不少院校也相继宣布在2021年将进行硕士研究生扩招,这对于不少考生来说也是一个好消息,毕竟竞争压力变小了很多。针对于这一情况,也有人预测在2022年的报名研究生考试的人数可能会突破400万人,这也说明了考研人数是呈现了一种上升的趋势。当然了,在报名研究生考试的众多人数当中,除了应届毕业生之外,还有一些往届毕业生选择报名,有些考生甚至已经三战、四战甚至更多了。应届生和往届生进行对比,谁更容易考研上岸?既然我们说到了研究生报名有应届生,也有往届生的这件事情,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说一说应届生和往届生报名都有哪些优势吧?应届生的优势:年龄上的优势:应届生大多都是21、22岁左右的大学生,在年龄上面也比应届生更有优势。研究生毕业后年龄相对比较小,就业也更容易。掌握知识的优势:应届生刚刚毕业,对于专业的知识掌握还是比较好的。而且年纪比较小,记忆力也比较好,自然在学习新知识上也存在着一定的优势。答题思路的优势:应届生在进行备考阶段,整体的思维都是发散的,对于一件事情的认知可能有很多种方式。特别是在解题思路上,思考的会多一些。往届生的优势:心态的优势:往届生作为已经考过试的学生,自然在研究生考试方面会有一定的经验。而且自己已经“失败”过一次了,在心态方面也很容易调整。积累的优势:往届生在考试时有一定的积累经验,特别是对于研究生考试当中所涉及到的科目,也已经有了很多的经验,这也是往届生的一个很大优势。渠道的优势:另外往届生是经历过一次考试的,自然在信息渠道上也会比应届生要多一些,在获取消息的时候也会更加及时。终上所述,其实不管是应届生还是往届生,两者都各有优势但也有一定的劣势。至于谁更容易上岸,这个问题可能还是要看考生本身了。2021年的研究生考试初试已经结束了,接下来考生们将要面对的就是复试环节了。希望每一位考生都能够及时调整自己,考出自己最理想的成绩。在复试准备阶段,考生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考研复试主要是由招考单位进行考核的,就多数高校来说,研究生考试的总成绩基本上都是复试和初试成绩各占一半。这也说明了复试环节对于考生的重要性,而且在复试当中是招考院校对于考生的一个整体评估,所以同学们一定要重视起来。提前了解报考院校及专业虽然说各高校的研究生招生情况都大同小异,但是不同的院校不同专业也会有不同的规定。特别是在复试当中,可能同一院校不同的专业考核内容都有所不同。所以这也就要求了考生们在考试之前,一定要对于报考院校有一个了解,多去关注一下考试院校的官方网站以及各种渠道的消息。做好考试的准备工作在了解过报考院校及专业之后,同学们就要做好相应的考试,准备工作了。提醒各位考生在进行准备时,一定要多准备一些与专业相关的知识。毕竟在复试当中还会有面试,在面试的过程中肯定会有导师会问及专业知识,这个时候考生也一定要有所准备。准备好个人简历对于很多考生来说,面试可能是最难的环节,在面试过程中会接触到很多导师,心里难免也会有一些紧张。而在所有院校的面试当中,都有一个最重要的环节——自我介绍。在这里也要提醒各位考生一定要准备好自己的个人简历,在介绍时也要有繁有简。今日话题:你觉得应届生和往届生考研,谁更有优势呢?

三表

2020考研预报名最后一天,应届生与往届生报名不一样,别填错了!

时光荏苒,一转眼时间已经来到了9月底,一年一度的研究生预报名时间已经进入了倒计时阶段。今年预报名系统开放的时间只有4天,今天已经是最后一天了,各位正在报名的同学们,对于应届生以及往届生需要注意的几个关键点,大家都填对了吗?若是有错误的地方现在还能修改,逾期后可就没有机会了哦。2020考研时间节点安排那么,应届生和往届生在填报的时候,需要注意哪些不同的地方呢?一、填写要求几乎一样,但有几点要格外注意在填报的时候,其实应届生和往届生基本上是没什么不同的,按照要求一项项填写就行了,但若你是应届生的话,下面这几个地方要格外注意:1、学历学籍:如果你是往届毕业生,那你就要选择在职人员,若是没有工作的话,那就选择其他人员。2、学历学位证书编号:应届生在填写的时候,这一项可以直接略过,但若你是往届生,那就一定要准确地填写清楚,这点很重要。3、学号:很多人在填写的时候可能会疑惑,怎么会出现显示空白的情况呢,其实作为往届生这一项是不用填写的。二、考研报考点的选择应届生和往届生在考研报考点的选择上也是有所区别的。一般而言,如果你是应届生,那按照按照规定,原则上,我们应该选择本科就读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按要求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而往届生一般来说,都应该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当然了,这也不是绝对的,实际上是否能够在异地填报,最终还是取决于各个报考点的政策。每年都有很多省市地区,并没有限制考生的户籍,凭借身份证和学历证书就能成功确认,但也有很多地区的报考点会限制考生的户籍,必须是在限定户籍范围内才能报考,所以为了谨慎起见,在填报的时候,建议大家可以先查看一下招生信息网中各报考点的公告,若是没有明确的信息,建议大家一定要电话咨询清楚各报考点的报考政策,防止填报失败。好了,以上就是应届生和往届生在填报的时候需要注意的两大关键信息了,大家有没有填报正确呢?当然了若是出现错误了大家也不用着急,只要系统还没关闭,我们都是可以进行更改的。所以在这最后一天时间里,希望大家能仔细得到检查一下自己填写的信息,是否都准确无误,若是有问题那在这最后一天里,一定要及时修改过来,一面填报失败,影响后期的考试。更多大学相关文章阅读推荐:中国近代闻名世界的大学,第6所位居亚洲第一,实力远超清华北大成绩一般也能获得“保研”的三种途径,辅导员:适合大部分同学!大一开学没几天,生活费就花光了?学姐学长:很多都是冤枉钱!更多教育相关精彩内容,敬请关注我:高分学习分享学习君每天都和大家一起分享、交流一些学习方法、提分技巧,学习故事。

表演者

应届生错过招聘旺季,又考研失利后,接下来该如何选择?

应届生错过招聘旺季,又考研失利后的,接下来该如何选择?相信有这个疑问的不止一两个朋友。作为毕业生,一旦你决定考研,必然会错过一些较好的就业机会。因为2020年的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初试时间是在12月21日—22日两天,这就意味着最关键的考研冲刺阶段和“黄金就业期”的秋季校园招聘时间你只能二选一突破了。之所以要写今天这篇文章是因为2020年考研报名人数340万人左右。也就意味着今年还是会有数百万考生只能止步于考研了。虽然还没有开考,网上还是有很多帖子在吐槽:如果错过了秋招,又没考研成功的话,那我们这些应届生该怎么办呢?作为职场导读的作者,自然要为你们做好职业规划,让你们不要沉迷于迷茫之中,教你如何做好下一步的准备!考研结束后我们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坚持学习继续深造,要么就直接找工作。针对这两个想法,给大家四种建议,为你尽快找好发展方向,看有没有适合你的:想办法“捡漏”这里的“捡漏”是什么意思呢?我们知道大部分考研的学生都是有专门攻破的院校的,不是说随便哪个学校考上就行的。所以对于还是想要继续深造的同学们,如果你的目标院校和专业没考上,但是又有符合调剂标准的话,建议你还是尝试申请一下调剂,毕竟这些你捡漏的学校,也不是说实力不行,选择还是很重要的对吧!直接准备下一轮如果家庭条件允许,你本身条件也算优秀的话,这个时候就要马上做好决定直接准备明年的考试。重点是不能犹豫,坚定你的深造目标。毕竟你有了今年的学习基础,只要你内心够强大,你后年可能就是名校学子了。但是如果心态不好,总是纠结要是明年再考不上又耽误一年工作经验的话,这一年的坚持也很难有结果的。毕竟明年还会有更多意志坚定的应届生跟你抢名额。准备“铁饭碗”考试如果你有看过我前上周发的文章的话,就会知道大部分“铁饭碗”就是公务员、国企、事业单位的报名时间都是从今年12月份到明年3月份之间。如果你考研没考上准备找工作的话,公务员、事业单位这些方向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也是大部分应届毕业生会选择的方向,不管是从福利待遇还是职业发展来看都是比较有保障的。正好也与考研的时间错开了,可以把考研的学习状态直接转移到各大单位的考试中去,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等待下一个招聘旺季虽然说很对让人向往的好企业都是在秋季校园招聘会上主招应届毕业生,其实年后的春季校招也同样有好企业招聘的,主要看你是否够优秀,个人能力表现是否能得到企业的青睐。记得在考研结束后,先给自己做一份拿得出手的高质量的简历,提前做好职业规划,对应聘企业、应聘岗位提前做好了解准备。调整好心态,去接受社会的洗礼,因为职场生活会让你真正的脱胎换骨。好了,以上四点就是我对应届生错过招聘旺季,又考研失利后,接下来的规划?虽然没有详细的指导规划,但是通过文章希望各位应届生们一定要先确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是什么?是坚持深造?还是接受职场的洗礼?毕竟只有你的犹豫才会让你陷入无尽的后悔之中。当然,我还是希望各位同学能考上心仪的学校。就是没考上也不要懊恼悔恨,调整心态找准方向就好!每一个选择都不容易,每年几百万高校毕业生,谁都有纠结的时候,不可能轻松就成功的。很多的方式都可以让自己经常,祝你好运!同样的,关注我“职场导读”为你带来更多职场干货。

刘立武

应届生和往届生对比,谁的考研“上岸”率更高?考生要了解

文/娟娟lu教育国家越来越重视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近些年和提升学历有关的考试参加人数越来越多。拿研究生考试举例,2019年高校毕业生有834万人,其中报名研究生考试足足有290万人,是过去5年中报名考研的最高纪录,也就是说每3个大学生中就有1人考研。2020年报名研究生考试的人更是突破了300万大关,专业人士预计2022年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将有望突破400万。考研人数在猛增的同时我们还看到三、四线城市学生考研的人数越来越多,说明提升学历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普及,随着考研人数的增多,高校的招生计划也在调整,虽然没有减少,但是面对几百万的考研大军,竞争和压力还是越来越大。为何考研人数越来越多?学历高机会就多在考研大军中一定有不情愿考研的,但是现实社会是,好的企业要求应聘者的学历最低是研究生,不考研就可能找不到好的工作,就算有的企业对学历没有要求,但是相同条件下,研究生比本科生被录用的机会更大。所以大多数人考研就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社会竞争力,能在找工作时凭借研究生学历取得优势,当然也有人认为研究生只是学历高,但不能代表工作能力。其实对于企业而言,研究生的学历并不是最大的亮点,首先研究生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学习,所获得的知识更多一些,另外现在的研究生不仅仅停留在书面知识,很多研究生都会跟导师一起做项目。从项目中既能锻炼学生的能力,也使学生有机会扩大自己的社交范围,结识行业精英对于将来都可以在企业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领导者看重研究生学历的同时还看到了研究生身上的资源。社会竞争引起的效应社会出现某一种现象,势必会出现与现象相关的效应,考研人数猛增就是社会竞争引起的一种恐慌,这种恐慌其实是负面的。社会竞争激烈,有人想要通过考研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反之也有人因为不想承担就业压力,选择继续考研逃避找工作的现实问题。这并不是个别现象,很多人考研都是为了逃避找工作或者盲目跟风,实际上自己完全没有考研的打算,也不会认真备考,反正结果不重要,逃避现实问题最重要。这也就是为什么考研成功率始终上不去的原因,因为有些人就是想报名但内心并没有通过考试的准备。对知识的重视国家之所以提出科技兴国战略就是意识到了知识的重要性,而在各阶段的教育中也在不断强调知识的重要性。人才是现今社会中最值钱的宝藏,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都明白,知识能改变命运,所以也有人考研是为了不断获取知识,向更深的领域研究。应届生和往届生进行对比,谁的考研“上岸”率更高?在考研大军中,除了有即将毕业的应届生,也有已经毕业工作的往届生,那么二者在考研上都有哪些优势呢?应届生有哪些优势:应届生最大的优势就是刚毕业,大学所学的专业知识还没有完全忘记,这时候趁热打铁备战考研,对于知识点的掌握一定更牢固。而且应届生考研也有学校方面的支持,提供场地、学习资料,相关资讯咨询,而且很多学校允许备战考研的学生不上课,应届生就更能专注的为考研复习准备了。往届生有哪些优势?往届生和应届生相比,可能没有这么好的资源和环境,知识点也忘得差不多了,但是往届生经历过一次考验,积攒了一定的经验,不管是复习时还是考试时都能比应届生更快进入状态。尤其很多应届生在考场上都会紧张,影响考试发挥,但是经历一次考验的往届生早就已经习惯了,所以心理准备比应届生更加充分。如何备战考研?了解院校和专业研究生考试说起来简单,是其中有很多内容需要了解,比如学生是跨专业考试还是考本专业的研究生;想考专硕还是硕博连读,哪些院校的专业比较优秀,复试时候院校有哪些特殊的要求和标准,达到什么样的条件才能申请保研名额……在正式决定考研之前,这些事情都是需要学生亲自了解并且选择的,因为不同的问题可能影响着最后的结果,很多考生前期准备不充分,复习时手忙脚乱,考试结果也不太理想。有取舍的复习政治可能是考研考试中比较简单的科目,英语相对而讲是有一定难度的,建议大学生最好在大一大二就把英语6级考下,有了一定的英语基础。考研时不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学习,多做题就能保证稳定发挥,一般能考下英语六级的学生应对考研英语也不在话下。另外综合和专业课的要求可能会高一点,尤其是专业课,学生应该多下功夫,所以复习也不要避重就轻,对于自己比较薄弱的科目还是要多下功夫,如果时间允许最好在大三开始就着手复习,时间多一些对知识的掌握也就能更牢固。做好规划报名考研和考研成功是两回事,并不是所有参加考研的人都能考研成功,所以在结果出来之前学生应该做好两手准备。考研成功就开开心心读研,如果不幸落榜了还要不要再战一年,还是马上就找工作,同届学生都已经工作了,自己该如何调整心态面对,对未来的规划和准备都要有。考研也是大浪淘沙,被淘汰的人一定心中留有遗憾,不管是应届生首次考研还是往届生的“二战”,难度都是一样的,不要被身份束缚,做充足的准备才能赢得漂亮的胜利。今日话题:你有哪些备战考研的方法或建议?

作于

2020年应届毕业生就业形势到底有多严峻?我们看几组数据就知道了

近年来随着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中国的在校大学生、研究生保有量及年毕业大学生、研究生数量不断攀升;同时,由于国家目前正处于供给侧改革和经济转型的重要阶段,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在以上二者的综合作用下,我国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不断加重,高校毕业生就业已经成为当前全民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如何不仅直接关系到毕业生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远发展,因而解决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意义重大,每年国家相关部门都会出台大量政策、采取有力措施做好应届毕业生的保就业、稳就业工作。而2020年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尤为严峻,2020年高校应届毕业生堪称“就业最难的高校毕业生”。为什么如此说?我们看以下几组数据就知道。1.874万应届毕业生我们统计了1978年以来中国历届高校毕业生的数量,发现:中国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迅猛增加始于2000年,这主要得益于国家制定的高校扩招政策;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从2000年的94.98万直线上升至2020年的874万,在20年的时间内,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增加了8倍之多。特别是2020年,高校应届毕业生达到了史无前例的874万,比2019年整整多出40万,当为2008年以后高校应届毕业生增加人数的峰值。2.一季度GDP增速或低于6%,甚至会低于5%在疫情的严重影响之下,中国各行各业都受到沉重打击,据各大机构研报预测,一季度,中国GDP增速或低于6%,甚至有些机构认为会低于5%。在时代周报最新发布的23份中国第一季度经济发展调研报告中,有7家机构预测一季度GDP增速在5%左右,另外还有14家机构则预计一季度GDP增速将低于5%。虽然仅是预测数据,但足以说明疫情影响之下,中国第一一季度的经济发展处于低迷期,这会直接影响到2020年应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3.应届毕业生新增岗位降幅达49%受中国经济发展低迷的影响,BOSS直聘等其他招聘平台发布数据显示:2020年高校应届毕业生新增岗位同比降幅达49%,而100人以下的小微企业对应届毕业生的需求同比降幅更达到了60%以上。企业对应届生需求的降低对2020年高校应届生就业产生了”致命“影响,成为2020年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的直接原因。4.五个大礼包面对2020年高校应届毕业生严峻形势,国家有关部门接连出台有利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及分流的相关政策:第一、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研究生扩招18.9万人;第二、扩大中小学教师招聘规模,落实应届毕业师范生全部入编入岗的工作;第三、增加专升本招生人数;第四、鼓励、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第五、推行高校毕业生户口托管,全力促进毕业生考编及考公务员。这五项政策被大家称为”国家送给2020年高校应届毕业生的五个大礼包“。这五个大礼包足以说明了国家对2020年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及分流问题的重视,且其重视程度创下实力记录;而这五个大礼包反映了了国家有关部门对2020年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的担忧,折射出了2020年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所面临的严峻形势。由以上四组数据观之,2020年必将是高校应届生就业”最难年“,但我们也要相信:在国家各项稳就业、保就业、促就业的政策下,2020年高校应届毕业生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

变种人

应届读“非全”研究生,面临求学与求职双重尴尬

近期,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遭歧视话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9月4日,南京某高校非全日制研究生向江宁区人社局申请高校毕业生住房租赁补贴,以不符合申请标准而被驳回,同样引发网友热议。2016年12月1日,高校研究生从培养方式上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形式区分,去年开始,第一批“非全”研究生陆续毕业,却在求职过程中遭遇重重阻碍。新江苏走近两位“非全”研究生,了解了他们的求职故事。▲毕业季因“名校情结”接受调剂,“求学焦虑”下工作学习“两头忙”张莉是2017届中部某985高校统招非全日制会计学硕士研究生,原本报考全日制的她在面试后被调剂至非全日制:“我们是第一批非全研究生,之前叫‘在职研究生’,面向在职人员,以不脱产状态继续教育。”张莉说,改成非全日制研究生后,考核标准也同步提升了,“我们和全日制学生招生考试的内容是完全一样的,但统招录取名额太少,一些同学在进入复试后为了求稳,会接受非全调剂,应届生居多。”▲学生在图书馆备战考研张莉在仔细研究该校非全研究生培养方案后,决定接受调剂:“我是奔着这所学校来的,辛苦准备了一年好不容易上了岸,不想考虑其他院校。教学方案里的课程设置、导师安排和全日制班没有区别,也能选择周一到周五正常上课。”但张莉也意识到非全日制可能不会有和全日制教育完全一致的就业机会,所以自入学以来,她从未间断过专业实习,想用更多实践经历补充学历“短板”。“第一年寒假,我找了一份事务所的审计实习,到了年底,审核底稿、财务咨询密集,一直忙到了第二年的5月。”开学后,张莉常常是刚下了课就赶去事务所,每天都要忙到晚上10点之后。“这份实习含金量高,我不想放弃,但学校的课也不想落下,每次小组课题汇报我都能完成我负责的那部分。”工作实习两头跑的张莉失去了正常的休息时间,除此之外,为减轻父母压力,她还经常做些兼职:“非全的学费比全日制高,没有日常的奖学金补贴,也没有分配宿舍,所以得在学校附近租房住,生活压力挺大的。”张莉说,第二份实习轻松不少,可支配的时间也变多了,所以常在学校工管兼职群里找兼职,基本接的都是银行函证任务。去年9月,张莉加入了秋招大军,一轮“海投”之后,回应寥寥。“其实我也做好了心理准备,会计就业本来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即使是985211本硕学生,也得卡一卡。”如今,张莉入职了一家小型事务所,从事审计工作,“就我的了解,会计行业里的大平台或大企业会卡非全日制学历,但普通公司也会综合考虑就业者的专业实践能力,正向反馈也不少。”了解实际就业需求,不要谈“非”色变一刀切就读于南京某211高校传媒学院的罗浩正在准备今年秋招,学习广播电视专业的他想要从事互联网产品相关工作。“目前处于一边实习一边投简历同时还要兼顾毕业设计的状态,做了一些笔试,但暂时没有回音。”在招聘官网填写个人资料时,罗浩偶尔能遇到“培养方式-非全日制”选项:“看到区分其实还挺高兴的,说明企业了解部分脱产学习的非全硕士有秋招需求。”罗浩说,有位学长曾在一家房地产公司实习,对方承诺表现优异即可拿到秋招绿色通道,但在了解他的非全身份后即取消了“转正”资格。“在填写信息时就有区分,说明非全也可以参加校招,并能通过校招拿到offer,但也会担心因非全学历导致简历过不了初筛。”▲招聘官网中的培养方式选项和张莉一样,选择非全日制也不是罗浩本意:“备考期间遇到学院改制,报考的专业全部调整为非全。考取门槛不像大家想的那么低,也有同学考了400多分,日常学习跟全日制做相同的作业,毕业论文也需要送审。”2019年8月,教育部发文通知,原则上招生单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罗浩成了特殊的一届非全应届生:“新文件意味着2020届及以后的非全毕业生不再算应届生了,不能办理就业派遣,不能参加选调,也享受不了包括住房补贴在内的应届生福利。”▲《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第七十八条针对南京取消非全日制应届研究生住房补贴一事,罗浩感觉被“一刀切”了:“目前还有很多跟我一样非全在读但还是应届生身份的学生,在进行脱产学习,想让基本权益得到保障。”罗浩也希望就业市场可以了解非全硕士的就业需求,不要谈”非“色变,“如果用读书的三年时间工作,现在也有比较丰富的工作经历了,不想到最后变成‘读书无用’。”人力资源择人体系相对固定,需推动人才下沉趋势某第三方招聘平台工作人员说,规模较大的企业有相对完善的人力资源组织架构体系,“它们通常有类似规定,非特殊情况不予录用非全日制本科生或研究生,内部择人体系的基础条件就是全日制毕业。”他说,如果录取非全日制学生,一是对之前未达到其基础条件而被筛选的人员不公平;二是对企业本有员工不公平。▲招聘面试“在大部分社会招聘中,‘非全研究生’和‘就读专业’同属特定标签,企业需要你时,更看中的是求职者的经验或技能。但校园招聘需要培养企业内部基础性人才,虽不以学历择人,但全日制教育或名校出身的毕业生,总体学习能力相对较强,能在没有经验的前提下胜任工作,是大概率事件。”企业需要人才推动进步,但目前人才界定没有统一标准,不如直接提高“门槛”,在既定范围内择人,减轻企业的用人压力。工作人员表示,每年高学历的名校毕业生都是所有企业的追寻对象,但他们只占总毕业人数的极小部分,常常出现“企业招不到人,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怪象。“招聘平台会建议企业根据自身情况,考虑进入二三本院校招聘,或者选择‘非全’。放开择人标准,推动人才下沉,形成良好的人力良性循环市场,让求职者不再为找工作难,企业不再为找人难。”(文中受访者姓名均为化名)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记者 柏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