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今年两会期间,南京邮电大学校长杨震建议提高硕士研究生的奖助标准:默默期待代表的提议能早日成为现实···论待遇,研究生满意度如何?日前,一项来自全国各地的1663名研究生参与调查的研究生问卷结果显示,223人每月补贴在0-500元区间,占比13.42%;359人每月补贴在500-1000元区间,占比21.66%;450人每月补贴在1000-2000元区间,占比27.14%;452人每月补贴在2000-3000元区间,占比27.26%;148人每月补贴在3000-4000元区间,占比8.97%;每月补贴在4000-5000元区间以上的学生人数占比较低。上图来源于《知识分子》仅有11.13%的学生表示补贴金额能够满足日常使用,88.87%的学生表示补贴并不能满足日常开销。上图来源于《知识分子》研究生的收支选项,都有啥?先说支出,一般包含学费、住宿、生活费,给大家粗略的算一笔账:学费:学硕学费一般为8000/年,专硕学费大多数为1-2W/年(有的联合培养的专硕学费甚一年至好几万,更有MBA研究生20W+的学费),具体看学校;住宿费:一般在800-1200元/年之间,按均值1000元/年来计算。生活费:①伙食费:读研期间经常要写论文做实验什么的,除去吃饭,咖啡饮料少不了,太累了要吃顿好的安慰下自己,当然还要养生吃点水果什么的,伙食费不下1000块;②日常购物:洗化用品,女生化妆品,衣服等等这些花费,根据大家不同的消费标准,平均下来怎么也得500;③社交费:跟大学差不多,日常跟导师吃个饭,同门师兄师姐们请客吃饭,如果还有男女朋友的话,花费可能再多一些,平均下来,一个月得500往上吧;当然还可能会有其他比如旅游、学习、考驾照等等各种各样的费用。这样算下来,读研一个月的生活费至少要2000,一年下来最少最少的花费也要:8000+800+(1000+500+500)*12=32800!三万两千八,对于脱产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来说,可不是一个小数目,真的还要问家里要钱吗?再来看收入:随着国家取消了公费读研这一政策,相应也增加了奖助政策。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金用于资助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所有全日制研究生(有固定工资收入的除外)的基本生活支出。硕士研究生资助标准不低于每生每年6000元,博士研究生资助标准不低于每生每年10000元。一般学校的奖助学金6000或者8000。这一部分钱是国家给的,任何人不能截留。(注意:在职研究生不享受研究生国家助学金。)奖学金:奖学金分两种,一是国家奖学金,另一种是学校的学业奖学金。国家奖学金是由国家财政发放的,学业奖学金是学校发放的。评选规则也是不一样的,国家奖学金覆盖面儿比较少,金额为两万元,主要是看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国家奖学金,对于大部分同学来无缘。学业奖学金在不同大学校里有不同的规定,一般情况下覆盖面较大,学业奖学金的评选需要考虑各种因素的综合。综合测评比较复杂。不同的学校学业奖学金的金额也是不同的。研究生补助:一种是学校发的,另一种是导师发的。学校补助通常各校有统一规定;但是导师补助差别就比较大了,也存在不给补助的老师。“三助”岗位津贴:高等学校利用教育拨款、科研经费、学费收入、社会捐助等资金,设置研究生“三助”(助研、助教、助管)岗位,并提供“三助”津贴。研究生“三助”津贴标准由高校依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当地物价水平等因素合理确定。国家助学贷款“原则上,研究生助学贷款以校园国家助学贷款为主,每学年贷款金额不超过12000元。基层就业学费补偿贷款代偿:应届毕业研究生赴基层就业申请学费补偿贷款代偿的条件、程序及相关规定,与本专科毕业生基本相同。研究生补偿代偿金额每生每年不高于12000元。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学费补偿贷款代偿及学费减免:研究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申请学费补偿贷款代偿及学费减免的条件、程序及相关规定,与本专科生基本相同。研究生补偿代偿或学费减免金额每生每年不高于12000元。来自研究生的声音:@兔小仙:穷穷的研究生 飘过 支持研究生助学金涨到1w把学费住宿费冲抵了就好@science:别说勤工俭学,老板什么活动都不让你参加,除了实验,其他都不给你做!而且每个月想办法扣钱@L+Z:请问科研补助在哪里,表示没有看到。还有一年6000简直不能再少啊,尤其是做科研的,哪里来时间勤工俭学,研一课都没上完,课题就开始了,大田+盆栽+实验室,还要上课,请问时间在哪里?@JOY:辽宁师范大学!新生奖学金只覆盖60%,还只有2000。学业奖学金,就那么几个人,完全看导师心情,导师评价标准又不同!导师补助没见过!每个月600的补助还经常拖欠!(网友个人评论,仅供参考)@李团长:每月600,无心科研,每日带家教,有时候送外卖,双手拿起科研,便无力生活,父母年事已高,家住农村,实在不愿意向父母伸手。最怕听到同学朋友结婚,份子钱就是半个月的补贴。从14年到18年,什么都在涨价,唯有补助很稳定。@魏:甘肃农业大学,,我们每个月100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不同学校的研究生待遇差别巨大。或者更直接点表达:学校的层次不同,研究生待遇会有明显区别,有人“捉襟见肘”,有人“富得流油”:@墨客文香:到研究生补助,中科院系统是全国最高的,不服来辩!中科院学费全免,住宿费有的所也会报销。每月补助不低于1500元~@Stacey:南方科技大学了解下!硕士5w/yr;博士10w/yr,不算各种奖金,助学金@同济大学:硕士大多数人学业奖学金8000,正好抵学费,助学金学硕研一800每月,研二研三每月1000,专硕始终为每月600。@z:我西南石油学硕专硕1200,博士3500,欢迎报考@大葱:南京理工大学,学硕助学金6000,助研费2000,共8000抵学费。奖学金新生100%覆盖,分8000,6000和2000。二,三年级80%覆盖。二年级分10000,8000和6000三等,三年级分5000,4000,3000三等。@魂淡:火锅省双一流A类,国奖是部分学生的,不多说。一等、二等学业奖学金等额学费,最高限额12000,学费超过12000部分自理,三等学业奖学金半额学费,无学业奖学金学费自理。同学业奖学金,一等奖学金包含国家助学金(600/月)每月1300,二等每月800,三等每月700,无奖学金的每月600。助教这些都是极少数学生能够拿到。@JSLiu:苏州大学,学硕助学金6000,助研费2000,共8000抵学费。奖学金100%覆盖,分四个等级,特等12000,一等8000,二等5000和三等3000,只是特等一等的比例比较小~大多数二等三等@冯:华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硕,专硕),国家助学金6000/年;学业奖学金:一等12000/年(20%),二等10000/年(30%),三等80000/年(50%)@百目明白:重庆邮电大学 ,硕士研究生:每个月六百,发十个月。奖学金70%覆盖,12000一等,8000二等,4000三等,三助岗位300一个月,发十个月。实验室团队另算,有的有有的没有助学金没了解过,不知道。博士听说原则上一年至少有十万收入(学校有补贴)历来,对于研究生补贴多少这件事就争论不断,有人说:当前研究生待遇(生活补助或津贴),确实是非常低,这是客观事实。钱,物质,待遇,对于年轻人当然重要。他们看重这些是应该的、自然的,可以理解的。而且做研究,本身就是很辛苦、乏味的事情,如果得不到应有的物质保障,怎么能要求每个人都安于现状呢?另一拨人说:待遇真的很重要吗?导师们希望的是真正喜欢科研、有追求、有理想、有奉献精神、有头脑的学生。要是看看老一辈科学家的科研条件,是不是会觉得汗颜呢?那么大家对此又是怎么看呢?事实上,我国高校和科研机构研究生待遇普遍较低,与国际知名院校等相比有非常大的差距。从14年政策执行至今,已经几年过去了,但是硕士研究生补助一直没有上涨,对于现在消费水平来说,确实太低了,希望南邮校长在两会的提议能尽早成为现实。但从另一方面说,考研读研这个过程本就是一个机会投资的过程,我们投资的是我们最宝贵的三年光阴,以及相应的精力、学费等等,我们的回报是,有一个更高的平台,更深入的专业知识,有机会进入更好的公司,获得更高的薪资或者获得到更好的发展前途等等。既然选择读研,那么最重要的还是学习知识的过程,学好专业知识是首位。只要你学习够努力、表现够出众,“挣钱”的机会还是非常多的实现在研究生期间实现“自给自足”基本上不成问题。小编最后想要跟正在备考的19考研er们说:很多学校的奖助体系跟你一志愿成绩挂钩,所以当你学习没动力的时候,想想现在努力的每一分,都是将来读研期间实实在在的money,也许瞬间就能量满满了呢!
随着考研人数年年激增,很多学生甚至是家长都在为了考研奔波劳累。这引发了芝麻寄宿考研学校的一些随想,如果想要理性的去考虑某些问题,就应该避免个人喜好的影响,因为喜好可以用来当作做一切事情的理由,比如某件事情想不明白,但就是想去做,你就可以甩出一句“我喜欢”,那么这样一来就没有任何讨论的意义了。接下来我们就考研探讨几个问题:一、考研和不考研据相关调查统计可知:每个大学平均每年能够考上研的人数约为总数的20%—30%,而每年决定花费大量时间参加考研的人数在70%左右,也就是说只有30%的人决定不考研。这30%的人中,还有一部分人是被迫的,说白了,他们年年挂科,基本失去阅读并记忆书本知识的能力。但是在这70%人中又有多少是主动考研的,还有多少是被动或者盲目考研的,他们或许迫于就业压力;或许迫于家庭压力;或许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反正别人都考了,我也考考吧,万一考上了呢;或许就是不想离开学校这个乐园。这一部分人将大大增加应届考研人的比例。因而个人认为,至少30%的考研人是盲目的考研。二、为什么考研?明确考研的人各有各的理由,有的为了兴趣,有的为了理想,有的为了提高专业水平,有的为了谋个更好的平台,扩大交际。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人各有志,也可以说每个人有自己的想法。但是那些随大流考研的人的理由,却是大同小异:他们自己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考研,或许迫于家庭压力,或许迫于周边的人都选择了考研,或许就是不想参加工作,或许留恋校园生活不想走出。综合各方面因素,选择考研,既规避了当时的就业压力,也对父母有了一个说得过去的交代,当然还可以更自己大学的朋友们一起再度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万一幸运的天平偏向了自己呢。这些人有一个很致命的共同点:因为没有充足的理由,心里考研就业模棱两可,导致准备考研时动力不足,动力不足导致结果也不会太好。三、考什么研?每次考研结束等成绩出来,大多数人都会感觉成绩不理想,当然这个成绩不单单只考试成绩,而是相对于报考学校及其相关专业的距离。是不是很疑惑,怎么这么多人都不理想呢(当然,不排除有些考得好的)?怎么回事呢?为啥我身边的人都考的不好,考的好的人都哪去了?仔细想想后发现,其中是有原因的。每年能考上自己报名的学校的人可能还不如调剂的多。为什么?因为很多人设立的目标有问题。考研人都知道,考研跟高考不同,高考是先出成绩然后在报名,但考研需要先报名,然后才参加考试,因而在报名之前各位研友们就需要慎重考虑了,根据自己的基础及其学习能力及其上升空间来合理的选择报考学校。打个比方来说如果某考生能力等级为B,报考了A等学校,可想而知,除非运气逆天能够逆袭成功,那么就要等着B、C类学校开放调剂系统,但你对于本来就报考了B类学校的考生来说,有同等竞争力吗?当然还有C类学校可选。当然也有跟风报名的情况出现。因而,在选择学校的时候,各位考研人一定要慎重选择、量力而行!芝麻寄宿考研学校认为其实归根结底是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重点是计划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听起来虽然是很俗很俗的话,但陈词滥调往往是正确的道理。从长远看来,有错误的计划也比没有强,起码深思熟虑过了。
本文转自【中国青年报】;硕士研究生大幅扩招,高校能否承载? 12月3日,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洪大用回应称,将采取供给精准、硬件扩容等措施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2020年在学研究生总规模将超300万人发布会上,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洪大用表示,教育部全面完成研究生教育“十三五”规划指标。 洪大用表示,2019年我国共有研究生导师46万多人,比2015年增加近10万人,其中,45岁以下导师增加约4.5万人。洪大用指出,教育部全面深化学位授权审核改革。“十三五”期间组织开展了第12批学位授权审核工作,新增了28个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9个硕士学位授予单位,697个博士学位授权点,213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启动学位授权自主审核改革,目前已批准32所高校自主审核增列学位点。加强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2015年以来,全国共有332所高校自主撤销1663个博士硕士点,增列了1046个博士硕士点。此外,洪大用表示,教育部完成首轮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全国12877个学位授权点完成自评,抽评普通高校和科研机构现有学位授权点2292个,8个学位授权点抽评结果为“不合格”并被作出撤销学位授权处理,33个学位授权点抽评结果为“限期整改”并被作出暂停招生、限期整改处理。 研究生规模扩大,要确保培养质量今年以来,受国内外特殊形势的影响,硕士研究生大幅扩招。今年2月28日,教育部宣布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较去年增加18.9万;9月再次提出“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稳步扩大。” 在扩招情况下,如何加强研究生教育和培养?发布会上,洪大用对上述问题作出回应。“扩招一方面为广大学生提供了更多深造机会,同时,少数高校也确实出现了研究生教学生活资源比较紧张的情况,对培养质量提升带来了一些挑战。”洪大用表示,教育部将采取更加有力的举措,确保扩招后的培养质量。 首先要结合今年正在开展的学位授权工作,在确保质量的条件下,向中西部地区、向专业学位、向关键学科进一步倾斜,增加学位授权点。同时,扩容硬件设施。据悉,教育部正在会同相关部委,争取多方支持,筹措资源,强化教室、宿舍、食堂、图书馆等基础设施建设,为研究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生活条件。 另外,教育部将落实加强导师岗位管理、导师指导行为准则等文件,全方位地提升导师指导水平和能力;明确导师、学生的权利和义务,完善研究生资格考试、中期考核和年度考核制度,加大分流力度,加强学风建设,落实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洪大用透露,教育部在推进国家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工作,重点依托产教融合型企业和产教融合型城市,着力建设一批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提升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 “在研究生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要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不下降、持续有提升,实现研究生教育的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是我们努力的目标。”洪大用表示。 中国青年报(ID:zqbcyol 整理:张小松)综合自中国青年报客户端(中青报·中青网 记者 叶雨婷)、新京报(记者 冯琪)、@人民日报等。
大家好,这里是考研刺客联盟!考研越来越难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实,20届考研报名人数达到341万人,而且已经连续数年几十万的增长人数。今年由于疫情,将有大量的失业人员以及找不到工作的应届毕业生,以及留学未果的学生加入到考研大军中,有专家预测21届考研人数可能达到450万人左右!所以很多人就问“什么院校专业比较好考?”直白点说就是:①985/211>普通重点>普通本科②热门专业>冷门专业③外校考研>本校考研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是第④点,新增专业比较好考,竞争压力相对较小,甚至有的都招不满,很多新增专业,只要你过国家线就能考上。新增专业还没有打响名声,教学模式、管理方式等都还不成熟,未来就业怎么样也未可知,未来企业是否认可也不确定,所以很多人是不认可,不愿意报的。这就造成了新增专业报名人数少,竞争压力小的局面,所以很多对院校专业没有什么执念,只想有个研究生学历的同学们可以考虑哦!下面给大家介绍几所名牌大学的新增专业,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中国人民大学从2021招生年度起,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将在原有的MSW社会工作专业方向之外,新增“社会政策”研究方向,招收社会政策专业方向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简称MSP项目)。浙江理工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理学院新增085400电子信息(光电信息工程)专业学位招生专业,0805Z2纳米材料与器件专业自2021年起停止招生。生命科学与医药学院新增086000生物与医药专业学位招生专业。国际教育学院新增082100纺织科学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学术型硕士生招生专业。武汉科技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在预发布的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的通知中,新增了建筑学专业招生,名额8人。长江大学外国语学院长江大学外国语学院今年有两个新招生专业翻译硕士(笔译)和教育硕士(学科英语)。西南交通大学在西南交通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公告中可以看出今年新增了化学、体育专业。苏州科技大学苏州科技大学在关于做好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预编制工作的通知中表示将恢复增加音乐学院专业学位艺术硕士音乐领域招生。南京邮电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今年新增一个专业078401教育技术学,全日制学硕。大学生贬值,考研已经成为了增加自己就业竞争力最简单直接,且深受青睐的方式。未来你会发现与你同台竞争的研究生会越来越来,所以考研也只是拉平水准,不考研你就注定输了!我是考研吧主,欢迎评论留言~说说你的观点~
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生杨宝德自杀引起社会关注,最近,西安交通大学学校给出了处理意见,停止杨宝德导师周筠的博士生招生资格。小编曾在上海某高校读研究生,工科门类,同一年级的同学,有两名同学换导师。这两个同学的经历告诉你,研究生期间想要换导师有两个难点:第一个难点是心理关;第二个难点是找到肯接收你的研究生导师。心理关是指你已经全面的认识到你的导师了。你已经明白这个导师的真实水平,比如科研、教育、学术。你心里已经明白跟着这个导师只能打打杂,学不到真东西。你想换导师,但不想和原导师撕破脸,而且换导师的手续很比较复杂,难度比较大。很可惜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生杨宝德没有过这一关。如果你过了心理这一关,那就坚定的执行换导师的行动。接下来的你会明白,最关键的问题是找到一个肯接受你的研究生导师。小编只介绍其中A同学的的经历,有代表性。隔壁宿舍的A同学是在研究生一年级的上学期末提出换导师的要求;A同学的导师是日本东京某顶尖大学毕业的博士生Z教授,是个海归,年纪轻轻就是个副教授,现在可能是正教授了。Z教授是学院的某一学科的学术带头人,手底下研究生较多。Z教授对学生比较严格,周末时间有有明确的要求,不能做某些有报酬的活动。A同学是从杭州的某大学考过来的,一年级结束后就没有课了。A同学在实验室没有具体的研究项目,每天都要呆在实验室,平常就是自己看看书,然后帮导师跑腿,主要是去学校的财务处报销能一些列杂事。上海是个科研机构、企业研发中心很多的城市。学校的某些年轻导师由于手头没有适合研究生做的项目,从研究生一年级后的暑假开始就把自己研究生推荐到某些科研研究、企业的研发中心去做项目。因为小编学的这个学科,要求实践性比较高,还需要掌握编程方法。A同学看到周围的同学早早的出去做项目,晚上回来就看书学习。心里很是焦急,就开始考虑换导师了。终于,在一次去财务处报销的过程中,因为一些原因没能报销出来,被Z教授严肃的批评。A同学寒了心,于是坚定决心换导师。A同学终于和Z教授摊牌,A同学给Z教授说了很多,最后一句是:“Z老师,我跟了你这么久,跑前跑后的,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希望您高抬贵手,同意我换个导师”。Z教授很不屑的说了一句:“没有苦劳,更没有功劳。换导师,我没有意见;你只要找到一个接受你的导师,拿着他的书面材料找我,我就同意你换导师”。A同学接下来的2星期时间里,开始了密集的拜访学院里有资格接受研究生的导师,从年轻的导师到学院的学术主管领导,没有一个痛快答应的,都说需要考虑一下。Z同学那段时间明显的很焦虑,很迷茫,没有再去敲其他导师办公室门的勇气。我们就给A同学出出主意,让他去找C教授。C教授是学院的老教授,学术也很好,曾经在Nature上发表论文。C教授是很有特点的老教授,上课时让研究生去黑板上做专业课题目,小编的这门学科需要很多数学、物理知识,如果你做不对或者学不会,C教授就会讽刺你连小学生也不如,“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C教授是60年代毕业于清华大学,他们的本科是读五年,数理基础非常好。只可惜,还有两年就退休了。A同学就去找了C教授,C教授就问了他几个问题,主要是关于学术研究方向和毕业论文的题目。问完之后,C教授爽快地答应了他,接受A同学做他的导师。A同学把学院的一些相关手续完成之后,总共花了四周时间。A同学跟着C教授做了一段,C教授感觉A同学基础可以了,不会给他丢脸,就把A同学推荐到某科研机构的下属研发中心,做项目了,自此毕业论文也有了方向,开始忙碌起来,不用无所事事了。多希望杨宝德能过心理这一关,他这样努力的学生,肯定会有教授愿意接收他。
我读二本研究生怎么了?遇见即是最好的安排今天想讲的东西,你说是心灵鸡汤也好,你说是无病呻吟也罢,你高兴就好,如果你不想看,也可以点叉关了它。提到二本研究生,大部分考研人士的心理,那都是敬而远之,小部分人甚至是在唾弃。同时还有一些人,困惑于其中,像个如鲠在喉的刺儿,想拔却拔不出来,难受。有些人告诉他们,二本研究生根本没有读的必要,直接调剂到二区或非211就去二战吧!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针对二本研究生也有不同看法。比如:放低标准,没必要累自己不同的地方对学历要求不同追求不同,方向不同人性大于学历爱秀罢了合理的选择合适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存在即有理由大家各有各的说法,各有各的观点。而广东中公考研君想说的是,名校也好,学历也好,困于其中的人,究竟在纠结什么呢?所以你身边的人本科都是中国Top10的学生吗?都是Top10高校的研究生硕博吗?所以没考上所谓985、211的,就应该直接去工作或者无休止的继续考这些学校的硕博?所以中国的央企,国企,牛逼的私企都是非985、211毕业不要了吗?所以你身边的硕博都是985、211在读或毕业的学霸?所以中国每年的毕业生主力都是985、211的吗?所以从小到大,教过你的老师都是985、211毕业的吗?所以读普通二本高校的研究生都是在混日子了?所以他们每天在自我催眠吗?所以他们硕士毕业和本科毕业的就业情况就没区别了?所以他们就比那些认为读一所普通高校研究生无用的人傻吗?所以他们就没有光明的未来了?一份儿要求硕士学历的工作,光看分数和关系,歧视985研究生和二本研究生,没有啥实质区别。For example,领导的亲戚本科网络教育学历研究生二本VS农民孩子本硕985,excuse me,你选择哪个孩子?人这一辈子,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算算21915天,你实际读研也就1000来天,而你将会用接近10倍的时间去工作、上班。所以,你读研到底是为了什么?学校烂,就能拦得住你的努力?知识和心态以及其他附加值的挖掘与提升,是看自己而不是看学校。大部分人,口口声声你读个二本研究生,就是在浪费。好吧,那些读二本研究生的人,究竟浪费了什么?他们浪费的又可以用来做什么?做了又有什么用?又为什么要这样做?甚至说,与其你每天纠结其中,不如现在去看看书跑跑步。动图谁不想上好大学,谁不想毕业了找个好工作?这不是废话吗!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冲刺952、211的实力和运气。君只见谁家的小谁专业第一,却不见可怜的无数炮灰垫底出局。你要相信,你看的正能量,是踩着无数负能量爬上来的。有多少成功,必定会有N+X+Y+Z倍的失败,只不过你只看见了冰山的一角,却未意识到水下的暗流汹涌。固然,985、211资源更多,导师更牛。But,这和大部分的你们,有啥关系?有啥关系?有啥关系?调剂到二本你就不读书了吗?拜托,你不是未成年无知少女少男花样年华的小孩子,你是一个成年人。你还不明白吗,所谓读书的这种事,说到底还不是看人。家庭条件不允许,第一年栽了,又真的想读书,请你大胆的去够得着的学校。我们不需要一个电影海报的标准人生,我赞成做梦,也赞成为梦发疯,但是请你梦过,疯过后,回到现实。你在读研,你的同学早早出去工作了,你更早的同学当了爸妈了,他们都没考研呢。普通的大学和985、211,至少都站在了同一个起跑线上,你已经超越了很多人。现在站在这的你,本就是层层筛选出来的优秀者。读研,就认认真真的读,无惧前途幽暗,正视自身水平,看清弱点局限,尽全力读完。请你读完以后,再出来说,读个二本研究生有没有用。没考上的人里面,有的是你不知道的大神大咖大拿大佬,根本不缺你一个人的眼泪。动图说那么多。我不是鄙视谁的,也不是要被谁鄙视的。社会本就是现实的,早就不是一个靠学历靠一纸文凭就可以决定生死和未来的地方。有关系有背景有后台的,网络教育+野鸡大学也照样比我们混的好,可对于这些所谓有关系有后台有背景但是不姓赵的?30年后呢?所以对于我们这些芸芸众生来说,既然不能改变,为何不转换心态,学会接受。为什么不去相信,你遇到的就是最好的安排?动图谨以此文字送给那些困惑于二本研究生的宝宝们,说多了心疼,说少了心塞,不多不少刚刚好。
来源:中国研究生、中国研究生杂志写在前面的话近年来,研究生就业难问题屡见不鲜,甚至出现了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境地。研究生是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高级人才,学历高反而就业率低,这未免有些讽刺意味。然而,研究生就业难到底根源何在?笔者认为,除了当前的某些教育制度存在缺陷、当前的某些高校的专业设置和教育模式没有根据社会需要进行适当调整等客观因素外, “自身定位不准,好高骛远”也是造成研究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影响研究生就业的因素很多,但是在整个就业过程中只要抓住了重点,把握我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和岗位要求什么这三大就业核心要素,就能更好地实现就业目标。研究生必须围绕这些核心要素来进行分析,尽早定位、及早准备、提早了解人才市场需求,才能在就业中争取主动,找到理想的工作岗位。我想干什么?对于研究生而言,不仅系统学习了专业知识,而且还接受了专业技能训练,对未来自己可能从事的工作已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在找工作前,就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专业特长以及家庭等因素来进行基本的定位,即确定自己想干什么。也许有的同学觉得找到什么工作算什么,事先没必要想那么细,其实你也可以这么做试一下,但是在找工作过程中你还会不可避免地遇到这个问题。比如有两个单位让你面试的时间相同,这时如何取舍就又回到了要想清楚我想干什么的问题上来了。所以,在找工作前同学们还是要仔细想一下这个问题,以便找工作时更有针对性地投简历,提高效率。我院有一位M同学,他专业知识扎实,学习科研认真踏实,为人比较单纯。我院每年在应届毕业生离院前会邀请毕业的研究生为下一届学生介绍找工作经验,当时研二的M同学与毕业生交流时说出自己的定位,他想做管理方面工作。M同学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研究生,而且我个人觉得M同学在管理方面的特长和能力并不突出,管理工作的竞争也相当激烈,所以就业辅导时我建议他同时也找一下与专业相关的科研设计等工作。虽然在找工作时M同学也听取了我的建议,但是他找工作的重点一直在管理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同一届的同学逐渐找到了工作,M同学还没有得到OFFER。我很为他担心,忽然有一天M同学说他接到了北京市公务员的面试通知,虽然有些进展但我并不看好,果然他面试没有通过,但是M同学又申请了调剂,经过他锲而不舍的努力,他被录用了。作为中国石化下属的研究院 ,我院毕业的研究生一开始就直接走上管理岗位的学生少之又少,但是,我很佩服M同学坚持不懈坚持自己定位的信心和耐力,并最终找到了自己喜欢的工作。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定位很重要,其实在你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就应该想清楚自己未来究竟想干什么,这样在你读研期间就可以有所准备,充实自己的能力,机会来了绝不放过。M同学至少是在研究生二年级时就想好了这个问题,并且为此而努力。如果我们读研期间一直带着这个问题,那对我们的学习和科研也会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因此,无论是即将毕业正在找工作的同学还是正在读研期间的同学都应该认真想一下这个问题:毕业了我想干什么,想清楚这个问题有助于我们少走弯路,尽快实现自己的就业目标。我能干什么?这个问题通常会被大家有意无意地忽略,而真正能够认真思考的时候恐怕也是找工作碰壁的时候。想干什么这个问题大家很容易想到,毕竟这是找工作的第一步。其实能干什么这件事如果是在入学时就多想想并一直陪伴你整个研究生生活,那你找到理想工作的机会一定很多。同学们在简历上习惯于写明专业、主修课程、实习经历以及论文课题等,这些在用人单位初步筛选时很有用,但是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你面试时所体现出来的能力,这里所说的能干什么指的是能力,而不仅仅是你的专业。我院毕业生N同学,找工作时不积极主动,找他谈话时,他说想留院工作,他的理想工作就是留院,当时报考我院时就有这个想法,他的导师是一个部门主任,我问他你和导师交流了吗?他说没有。我与他导师交流了这个情况,导师说N同学课题做得一般,与周围同事没有交流沟通,有点闷,没有留的理由啊!这里就是能干什么的重要性,N同学虽然从入学起就想好了干什么,但是并没有想到自己能干什么,并为此而努力,课题做得不突出,与导师课题组同事没有交流,自己不能干,怎么留下来?相反我院毕业留院的研究生通常都是部门主任主动说某某同学很好、很能干,一定要留下来。同样是N同学的导师,有一年专门找人力资源部说他指导的毕业生实验做得太好了,比职工干得都好,而且课题还要继续做,这个学生一定要留下来。H同学是一位能力很强的理工男,除论文课题做得好以外,他还在业余时间帮助一家公司老板建模炒股,他还对模拟计算软件非常熟悉,所以在就业时他可选择的范围很大,因为他各方面的能力都很强。首先他选择了我们石化系统内的工程设计公司应聘,因为竞争太激烈应聘没能成功,于是他又以模拟计算软件能力非常强的优势得到了一家外资公司上海总部的OFFER。事实上,他在这家公司也没干多久,因为,一年后,他又成为深圳一家科技公司的技术合伙人。所以同学们一定要注意,在你想明白想干什么后,一定要提高自己的能力,为你想干的事业而努力,只有你能力具备了,才能达到你想干的目标,当然,如果你各方面的能力都非常强,那么你就业选择的范围就会很大,创业其实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岗位要求什么?同学们投简历时一定会看用人单位的岗位要求,只有我们想干的事业、我们具备的能力与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吻合时,我们的就业目标才能达成。我院毕业的Z同学在毕业前介绍找工作经历时,特别分享了她找工作的体会。Z同学多才多艺,学习成绩好,爱好广泛,擅长交流沟通,大方漂亮,英语优秀。开始找工作时,她主要找一些相关的外资公司的销售岗位,发挥她爱交往的特长,但她发现这些岗位要求的英语水平非常高,而且对市场营销及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要求也非常高。她觉得自己专业知识上有欠缺,所以及时调整定位,开始寻找化工设计方面的工作,这是她的课题研究方向,由于她的研究方向与用人单位的岗位要求一致,很快她得到一家设计单位的OFFER。作为一家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我每年都参加本单位的面试招聘工作,所以对用人单位岗位要求这一点深有体会。我单位是参加中石化统一校园招聘的,每年我院都会根据用人需求列出岗位要求,而且在对毕业生进行面试时,岗位匹配度是主要考核要素之一。每年的面试中总会有同学因为不符合岗位要求而被淘汰,也有的同学在面试时没有展示出自己的能力,而且对应聘的岗位要求不明确,这些都是最先被淘汰的因素。而且我院部门领导在挑选毕业生时也是首先考虑岗位要求,因为每一个部门的名额有限,所以肯定优先考虑符合岗位要求的毕业生。所以,同学们一定要深入了解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通过网站招聘公告、用人单位网站介绍以及老师、同学、学长等多种渠道,全方位把握岗位要求的详细内容,提高应聘的针对性,提升就业目标达成效率。总之,准确定位、制定规划、脚踏实地、刻苦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核心竞争力,努力提升自身实力才是研究生实现就业的“王道”。三大就业核心要素中能干什么是最重要的,能力是你实现就业目标的决定因素,事实上,只要你各方面的能力都很强,那么你一定是职场上那个最抢手的毕业生。作者:刘荣梅(中国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编辑:马亚男责编:雅琨
导读2020年研究生考试时间公布了!刚刚,教育部官网公布了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时间!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时间为2019年12月21日至12月22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在12月23日进行(起始时间8:30,截止时间由招生单位确定,不超过14:30)。初试方式均为笔试。具体如下:12月21日上午 思想政治理论、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12月21日下午 外国语12月22日上午 业务课一12月22日下午 业务课二12月23日 考试时间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每科考试时间一般为3小时;建筑设计等特殊科目考试时间最长不超过6小时。详细考试时间、考试科目及有关要求等请见《准考证》及考点和招生单位公告。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不在规定日期举行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国家一律不予承认。此外,网上报名时间为2019年10月10日至10月31日,每天9:00-22:00。预报名时间为2019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考生应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教育网址http://yz.chsi.cn,以下简称“研招网”)进行报名。报名前,请务必提前浏览报考须知,并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网友刷屏:预祝大家考研成功!逃避式考研上热搜据教育部公开信息显示,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人数为290万人。此前一则#逃避式考研#话题,引发很多网友关注。和走入社会比起来,在大学里的生活总是轻松很多,不用为了生计而奔波,不用承受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评判和压力。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大学生并不需要过早地承担“养家糊口”的重担,再当几年学生,显得非常顺理成章。在@中国青年报 微博发起的投票中,将近七成网友觉得考研是为了提升学历,进而好找工作;不想进入社会而考研的网友占18.8%;只有一成不到的网友认为考研是为了继续深造做研究……“逃避式考研”成新风向近年来,考研的人数越来越多,其背后的原因多种多样。“考研”,为何成为不少大学生的“执念”?在考研动机上,“就业”二字是永远的主题。在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19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中,考生在报考研究生时,首要动机为提高就业竞争力,占比为36%。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18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称,“改变学校背景出身,提高就业竞争力”是考研的主要动机,比例超过70%。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显示,考研动机为比较茫然、还没有做好就业准备以及为就业“备胎”,分别达到30%、21%。而《2016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则显示,暂时不想就业、逃避步入社会而选择考研的人占13%。你为啥考研?中国青年报(ID:zqbcyol 编辑:陈垠杉)综合中国青年报此前报道、教育部官网、网友评论等
又是一起研究生因导师而自杀的事件,从去年到今年,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由于论文达不到导师的要求担心毕不了业,或者是导师丧失师德,对所带研究生做出一些过分的事情,导致研究生自杀事件层出不穷。南京邮电大学的这位研究生正是因为不堪忍受导师长期的侮辱和折磨,担心不能顺利毕业,才会走上绝路,以极端的方式自断前程。我想起今年来发生的几期研究生自杀事件,西安某高校的博士研究生因长期被导师要求帮其干各种私事,还卡他的毕业论文,几次修改依然不能通过,最终绝望自杀,导师被取消资格。从曝光的几起研究生自杀事件来看,导火索均和毕业论文无法通过,担心毕不了业有关系。这固然和导师要求过高有关,或者是导师没能及时给予相关的指导,导致论文成了一道过不去的坎儿。这样说的话,研究生自杀导师固然有一定的责任,但更多的是本人精神脆弱,经不起任何风吹雨打,抗压能力差,面对挫折不是积极进取迎难而上,反尔选择了做逃兵,用结束生命的方式来抗争,来控诉。一个家庭供出一个大学生尚属不易,更何况又考取了研究生,不出事之前,研究生应该是全家人的骄傲,全家人的希望,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一个优秀的学子最终在导师手里栽了,着实可惜。如果仅仅是因为导师要求太高,出题难度过大,完不成任务达不到导师的意愿而选择轻生,那这种学习该是多么可悲,多么功利,多么机械化。导师的问题自然由相关部门来处理,可是逝去的生命却再也回不来了。即便是论文达不到导师的要求,可以抹开面子向导师求助,也可以锲而不舍,不轻易认输多次修改总有通过的一天。退一万步讲,即便是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达到导师的要求,也没必要付出生命的代价啊,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人活着,什么问题都有解决的方案。而人没了,还如何去争取?这些由于导师问题而选择轻生的人太傻了,傻到分不清轻重主次。研究生毕业固然重要,而更重要的是人的生命。当一个人身心健康时,追求上进追求学业没有错,但是当学业前程和生命发生冲突时,第一选择一定是保护自己的生命。即便研究生毕不了业又如何?这个社会中研究生毕竟也只是一少部分人,那么多没有读过研究生的人不是一样可以找到工作,一样活得幸福健康?所以,奉劝那些在学业上遇到问题的学子们,追求上进没有错,但要适度,如果自己已经努力了,但仍然有达不到的高度,那么不妨退一步,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遇到困难的时候,退到原点又何妨?不钻牛角尖,顺其自然明哲保身,这才是正确的选择。否则年纪轻轻选择结束生命,对父母对家庭是多么的不负责任!
大连理工25岁研究生自杀之后:终于明白学生们为何热衷出国留学了#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自杀#坐落于大连,985重点高校,大连理工大学传来了令人悲伤的消息,一名25岁的研三学生在实验室自杀了。他离开这个人世前,写下下辈子的愿望,希望来生能做一只“猫”,快快乐乐的生活,即使仅能活10个年头。遗书撰稿时间是半夜12:52分,发到网上的时间是凌晨2:00,他有过留恋和眷恋,但最后还是选择了离开,3年的研究生生活太苦了,人间不值得。遗书中,记录当研究生写毕业论文与其做实验的心酸,以及心态一点点碎掉的过程,让人忍不住吐槽大连理工的教学质量和教学设备,这就是全国重点985大学。第一:Z导师废话连篇,空谈行业背景,不切实际。研究生讲课的老师授课质量就如“丢在垃圾桶一周的酸奶”,已经发臭了。第二:论文评审老师敷衍了事,没有具体的指导意见,一句“多去看文献、看看别人怎么做”,便算是对学生论文的指导。第三:学校的设备质量不行,要和其他人共用设备做实验。相同实验,结果却不相同。导师一句“数据无意义”,又打回重做,依然没有指导。此外,Z导师想让学生通过构思专利获得毕业,H导师却给否定了,得让他们发论文。“发个专利就毕业了,太水了”。985院校的研究生并不容易考,但看到大连理工研究生的经历,终于明白学生们为什么热衷出国留学了。首先,学术氛围不强,导师得过且过,对学生指导不认真,能不能毕业,学没学到专业知识,都是靠自己。老师更注重对自己有利的一面,要求学生发论文,增加自己的知名度和专业度。其次,教学设备、实验设备老旧,浪费太多不必要的时间,以及做无用的“重复实验”。而国外的高校完全没有这样的约束,只要有研究价值,设备是最新的。老师热衷和学生探讨专业知识,一起进步。更重要的是,国外没有论资排辈的风气,只要有能力,25岁也可以担任教授,学术氛围很强。据统计,在2019年清华大学本科毕业出国留学率高达24.6%,大部分人选择去美国工作或者深造。清华大学是国内顶尖高校代表,人才流失率如此之高,也间接说明了国内的环境确实有待改善。同样的专业,大学的毕业论文,做实验都做到我吐了。仪器不行,每天起早贪黑地做实验等数据,还要和别人抢仪器。结果都快做完了,导师和我说一开始就给错了。当时,人差点崩了。每天就是修仪器,缺仪器,等仪器,等排实验,特别是做老师第一个研究生,没设备,没实验室,都是在别人的组下,苟且偷生。研究生生涯最快乐的时候,大概是保研(考研)成功的那一天吧,愿你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