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在研究生院与各学部(学院)及教师们的共同努力下,我校新学期原定研究生培养计划以线上工作模式全面启动。◆◆“停课不停学,在家一样学!”◆◆在吉林延边,作为全国各地15300余名大工研究生中的一员,建工2019级硕士生卢波通过全校研究生统一在线教学平台,开始了他人生中第一在线课程。“今天是在家里开学的第一天,也是最特别的一次开学,我们进行线上学习,遇到不懂的问题和老师、同学一起讨论。停课不停学,在家一样学!希望疫情快点结束,希望我们能早日回到校园!中国加油,武汉加油!”卢波同学在线听课学习新学期第一天,全校共有4044名研究生同卢波同学一样参加在线课程的学习,共有73门课程开课,涉及20个学部(学院)。我校各地研究生参与在线教学◆◆“停课不停教,确保效果和质量”◆◆24日上午10时,贾振元副校长来到研教楼研究生教学监控中心,查看研究生课程线上教学情况,详细了解教师课程视频、研究生选课及教学过程监管等情况。贾振元强调,线上教学对广大教师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为研究生院和学部、学院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研究生院和各培养单位要对招生复试、论文送审、预答辩、学生毕业和学生返校等做好流程规划并落实到位,保证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把疫情对研究生培养的影响降到最低。贾振元副校长(右一)在研究生教学监控中心指导工作◆◆精心准备 迅速行动◆◆2020年春季学期研究生课程总数为919门,其中,前8周开设638门课(其中线上教学课程268门),涉及任课教师584人,教学班次812个,选课研究生6553人,选课人次达26567人次。为方便师生,保证在线教学质量,研究生院制定了《研究生线上教学课程质量督导保障手册》,为全体师生预先设定登录账号,建立网络课程并关联选课学生账号,快速搭建在线课程平台,制定详尽线上教学指南,建立在线交流群实时指导,预先制定备选应急方案供任课老师参照执行;研究生教学督导老师和各学部(学院)负责老师可通过线上教学大数据监控平台对线上教学课程进行定期检查和随机抽查,严把线上教学过程质量关。全校教师迅速行动,积极探索在线教学模式,在短时间内保质保量构建了前期在线课程。如化工学院张志超教授讲授的《化学生物学》课程,在线上课程第一讲,便将当前的全国新冠肺炎疫情和研究生教学内容有机结合,为同学们讲解新型冠状病毒PCR核酸检测原理。人文学部宋悦华老师、能动学院尹洪超与赵亮老师,自备视频录像设备录制教学视频,确保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导师关怀 线上指导不停步◆◆导师线上指导学生撰写学术论文导师线上指导公派留学生并审核工作进展疫情发生以来,导师积极响应教育部和学校号召,认真进行在线指导,在学术研究和身心安抚等方面发挥第一责任人作用。有的通过企业微信建立组群,引导撰写工作文档、汇报工作进展;有的通过微信群开语音或视频会,或单独微信私聊谈话指导。对于不同年级的研究生,导师结合年级学术需求开展针对性指导。导师使用视频手段指导学术活动◆◆周到服务 线上答辩有保障◆◆研究生院持续更新博士学位论文意见返回结果,共计更新外审意见62篇,并通过电话、邮箱等方式解答学生疑惑。为避免出现学生提前聚集、返校送审的情况,允许学生将所有送审的纸质材料制作成扫描电子版,提交至学部、学院教务员处进行网络审核,保障学位论文送审不受疫情影响。自24日开始,学生可以采用线上视频方式展开开题、中期、预答辩和答辩等学位论文工作,截至目前,已有部分学生申请线上答辩。◆◆统筹安排 研究生教育培养各项工作稳步进行◆◆研究生院于1月底启动研究生教育的各项准备工作,召开研究生疫情防控工作会议,形成《研究生院应对疫情工作方案》《研究生院应对疫情应急预案》《2020年春季学期研究生在线教学与学位管理组织实施方案》,第一时间通过学校新闻网、官微,研究生院网站、电子邮件、微信公众号与手机短信等多途径发布通知和信息,对开学注册、学籍管理、教学安排、公派留学、学术指导和学位论文等进行温馨提醒。各学部(学院)认真做好研究生课程教学计划调整统计、线上教学技术培训、线上课程内容检查、课程过程质量监督等工作的落实和实施,确保研究生课堂教学顺利开展。研究生院制定相关工作方案、工作安排与保障手册文件大工研究生公众号信息发布研究生院工作安排短信发布新学期已经开始,研究生院将继续贯彻落实教育部要求,按照学校党委工作部署,从实际出发,多为师生考虑,做好全校研究生培养和教育工作。内容来源:大连理工大学官方微信平台 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院通讯员:刘旭编辑:白书彬校对:徐一丹责任编辑:周学飞
5月24日,学校统一组织的5200余名考生“云”复试圆满结束。13天400场次硕士研究生网上复试、600余名评委老师、26个研究生招生单位,一连串数字背后,是满满的责任和担当。5月1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联络组来校,对硕士研究生网络远程复试工作调研走访。5月12日,校党委书记黄晓玫,副校长赖旭龙、王华,校党委副书记王林清一行对我校远程网络复试工作进行巡视指导。图片来自网络为做好疫情之年的研究生复试工作,确保公平、科学、安全,学校根据教育部的会议文件精神,统筹兼顾、周密安排、多措并举、精准施策。优化顶层设计,坚持“生命至上,公平第一”。4月21日,学校召开研究生招生暨推免生遴选工作领导小组会议,集中对研究生复试工作方案进行论证,明确采用网络远程方式开展复试工作,将保障考生和考务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将确保复试工作安全性、公平性和科学性作为工作前提。为统筹疫情防控和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应对网络远程复试突发状况,学校先后出台硕士研究生复试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硕士研究生网络远程复试应急工作预案等。图片来自网络畅通新媒体之桥,与考生“云”交流、零距离。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克服线下工作无法正常开展的困难,研究生院加强线上宣传引导,2月2日,发出《致2020年考生的一封信》。学校与考生隔离不隔爱,共同携手,共克时艰。各类政策信息及时通过官网、官微发布公开,及时解决考生疑虑,缓解考生焦虑,稳步推进硕士研究生初试成绩公布、成绩复核等一系列工作。2月9日学校发布硕士研究生初试成绩延迟发布的公告2月21日学校公布硕士研究生考试初试成绩2月26日学校发布研究生招生常见问题及咨询方式2月22日至26日学校完成初试成绩复核工作4月26日起学校各招生单位复试分数线陆续发布全校上下一盘棋,层层推进,层层落实。4月24日,学校召开硕士研究生网络复试工作布置会,传达教育部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视频会议有关精神并做工作部署,要求坚持“一岗多控,多岗监督机制”,严把研究生招生入口关。4月29日,学校召开硕士研究生网络复试工作部门协调会。副校长赖旭龙、王华就分管工作提要求,明确职责分工,压实责任。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与会给予政策指导,各部门围绕疫情防控和网络远程复试平台建设协同联动。“五一”小长假期间各部门不停工,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深入一线,协调指挥、亲自督查。积极储备防疫物资;对考场桌椅地面等进行全面消杀;网络中心工作人员连续7天加班至深夜,搭建有线、WIFI、4G无线网络三保险网络安全环境,为考生保驾“云”护航。5月6日,学校召开26个研究生招生单位网络复试工作汇报会。各招生单位分管研究生工作的负责人分别围绕本单位网络复试工作方案、实施细则、组织安排、应急工作预案等进展情况作了汇报,并表示一定紧密配合学校工作,落实落细各项要求,高质量完成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5月7日,学校完成网络远程复试平台操作系统的调试、所有网络远程复试考场硬件设备的安装、远程复试工作所有流程相关文档和操作手册的编印、考场内外各类宣传标语及防疫物资的部署和摆放。图片来自网络图片来自网络以“生”为本,为“稳”而练,确保考生互联互通。5月9日,研究生院组织全校招生单位为2000余考生进行网络远程复试真实演练。副校长赖旭龙赴模拟演练现场对组织工作进行检查指导。通过本次演练,一方面,对参与招录的工作人员就网络复试场地、网络系统使用、故障应急处置等进行线上模拟指导;另一方面,就考生端的网络环境进行正确指导,规范考生主机位、辅机位摆放角度,避免考生误操作,为考生从容应考树立信心。我校是湖北省首所为考生建立全覆盖互联互通演练的高校。图片来自网络图片来自网络严格组织管理,建章建制,务求工作实效。面对疫情,学校对研究生网络远程复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是对我校治理能力、治理体系的一次大考。在学校研究生招生暨推免生遴选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学校成立稽查巡视工作专班,监控复试录取各环节、全流程;设置线上巡视组和线下巡视组,线上巡视组通过网络远程复试系统开展线上巡视,线下协调组分楼层全天候在楼道待命处理应急突发状况,第一时间解决各考场提出的网络、设备技术问题。复试期间,各招生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深入复试一线,全程参与,工作中层层传导压力,压紧压实责任,确保复试过程公平、公正。图片来自网络学校制定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方案,明确规定复试各环节实施细则,对各招生单位复试工作安排做出明确要求;编制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考生须知,对考生网络远程复试的网络条件、设备硬件、复试环境、资格审核材料、复试流程、注意事项等做了详细、严谨、周密的安排;统一下发《招生单位复试录取工作公告》模板和《面试打分记录表及汇总表》模板,做到统一规范;要求所有复试小组成员签订复试录取工作责任书;印发《致复试小组成员的一封信》等等。严格资格审查,严肃复试流程,确保公平公正。复试工作人员全部佩戴工作牌经专用通道入场,进入考场前全部测温并详细登记、佩戴口罩和手套,考官按规定存放手机,严肃复试工作流程。图片来自网络学校严格落实教育部关于复试工作“一平台、两识别、三随机、四比对”的要求,网络复试开始前,考生通过“人脸识别”“人证核验”双查验登陆考试系统,严格资格审查,所有考生须签订网络远程复试考生诚信承诺书,并与身份证照片一起上传系统;各招生单位在复试前逐一审核考生上传材料,加强对考生身份的核验,严格审核考生的复试资格,严把入口关;登录考试系统时,“系统随机确定考生复试次序”“随机确定导师组组成人员”“随机抽取复试试题”,确保复试录取工作的公平公正;复试过程中,通过大屏幕投影,复试组考官与考生进行面试,考生端自设正面和侧后方“双机位”,严防舞弊或替考,复试全过程录音录像,严肃考风考纪。图片来自网络新挑战,新模式,亦是新机遇。校党委书记黄晓玫指出,学校反复研究、主动应对,积极探索研究生远程网络复试工作模式,这不仅是工作方式的创新之举,也必将成为未来研究生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的新探索,希望抓住新契机,将好的做法发扬光大,进一步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数字化建设,进一步提升研究生教育教学管理水平。
“疫情中,全国各地共青团组织和广大青年面对疫情主动’出列’,积极行动,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有青年突击队和生力军。”3月2日,华南师大正式“线上开学”,4000余名全日制研究生齐聚云端,同上战“疫”思政第一课。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与当代青年使命担当》专题讲座中,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胡国胜变身“主播”,通过云平台进行话题发起、随机提问、开放式问答等,与学生进行空中互动。今天,华南师范大学举行了一场特殊的“云升旗”仪式。深入挖掘疫情防控中生动、鲜活的育人元素“新冠肺炎疫情终将会结束,青年人的使命继续前行。”胡国胜的话语引发华南师大心理学院研究生王冬深深的思考,让他更加深入了解和认识此次疫情的情况,以及疫情中当代青年的责任担当。为了“烹饪”思政第一课这道正能量“大餐”,该校研究生院和马院强强联合,周密准备,悉心布置,发挥学校网络思政优势传统,着力提升思政课教学亲和力和参与度,让思政课“有味道”“有营养”。“虽然现在不能去学校,但是在家里就能享受学校提供的线上思政课程。”华南师大历史文化学院研究生胡梦蝶现在湖北十堰家里,“不仅老师讲得精彩,同学们也很活跃,纷纷在评论区发表湖北加油等言论,让我特别感动”。开学延期,如何保证思政教学不延期、思政育人不打折?“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学校高度重视新学期思政第一课。”华南师大党委书记朱孔军介绍说,该校研究生院以网络育人平台为抓手,努力实现集体网络教研、理论教学不断线等,把疫情防控等作为思政课教学内容新的增长点,深入挖掘疫情防控中生动、鲜活的育人元素,着力提高线上教学的针对性,加强教学内容创新,发挥好思政课立德树人、铸魂育人关键课程作用。据介绍,华南师大研究生院计划从开学日到战“疫”胜利日,通过分专题解读、在线互动、读书笔记等方式,引导研究生不间断学习,让他们充分认识到疫情防控中的家国情怀、生命安全、职责使命、规则法治、志愿服务等对国家社会发展的意义所在,领悟作为当代青年的使命担当。2020年3月2日,华南师范大学网络开学第一课。所有课都上出“思政味”在当日的线上研究生英语课,华南师大外国语言文化学院陈璧云老师选用联合国经济与社会理事会顾问萨古鲁的讲座视频,传递“隔离病毒不隔离爱”“要同情心不要歧视心”的情怀。华南师大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联动共振。该校不仅通过马院专门对研究生开展思政教育,研究生院还与外文学院合作,让研究生借助学习强国等平台,进行英文的思政学习。英语学科等其他学科共挑思政担,所有课都上出“思政味”,演奏好课程育人“交响乐”,让研究生这种“高才”在寓教于乐中,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华南师大研究生院还联合学校计算机学院,借助“学者网”平台开设思政专题进行交流学习,全面做到疫情影响下的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停课。该平台原来作为导师线上进行科研指导平台,由于目前师生时空距离比较远,为了更好发挥导师作为专业思政领路人的作用,该校着力用好这个平台,除了线上教学外,还在线下生活中对学生进行不断线连续指导,努力实现全方位全时空思政教育。在科研创新中涵养爱国情 研究生团队创建100多门在线课华南师大还切实践行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的要求,发挥好导师作为专业思政带路人作用,让所有教师都挑起“思政担”,引领学生专业成才、精神成人。为保证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有效推行,学者网创建人、计算机学院院长汤庸带领研究生团队发挥专业优势,打造“学者网课程平台+在线会议系统”模式,让研究生在品德熏陶中练就真功夫,在科研创新中涵养爱国情。该团队已为中山大学等多所省内外高校新创建100多门在线课程,课程日均登录量达到2000人次以上。在引路人带领下,学生们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疫情防控的战场变为了思政课教育的课堂。“当下处在这样的特殊时期,华师和学院需要我们,我们当然义不容辞。”华南师大2019级传播学专业硕士生袁颖琳主动请缨,加入学校高校在线教学支持服务志愿者团队,负责在线教学平台应用、教学视频摄制、微课制作等方面的技术咨询与辅导工作。近段时间,华南师大教育信息技术学院率先组建170余人的高校在线教学支持服务志愿者团队。团队成员以在读研究生为主力军,他们担任了对口各学院和高校的志愿服务小组中的19个小组长。他们还作为7个技术服务群的核心骨干成员,带领团队编制了面向师生的各技术平台培训指南和微课,在知行合一中,践行初心使命,实践能力和家国情怀同生共长。据介绍,为了保证在线教学的有序进行、效果良好,华南师大网络中心不仅专门提供网络平台资源支持,进行在线教学压力测试等。该中心还帮助教师开展线上教学“实战演练”,助力教师提升线上教学能力。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林霞虹 通讯员杨柳青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高鹤涛 通讯员杨柳青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 张影
从明天(4月26日)至4月30日,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和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将联合主办“2020年研考招生复试网上咨询”,各相关招生单位将在线为广大考研一族提供“云咨询”。按照教育部要求,今年考研复试不早于4月30日,“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将于5月20日左右开通,供考生查询招调剂工作办法、计划余额并填报调剂志愿。4月14日,教育部公布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国家分数线,并印发通知,就做好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进行部署。教育部要求,各招生单位要因地因校制宜,自主确定复试办法。复试启动时间原则上不早于4月30日。为方便考生及时、准确了解各招生单位复试办法和要求,4月26日至30日,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教育网网址:http://yz.chsi.cn)将组织举办“2020年研考招生复试网上咨询”活动,届时相关招生单位将在线解答考生咨询。“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将于5月20日左右开通,有调剂意愿的考生,可及时登录调剂系统和招生单位网站,查询招生单位调剂工作办法、计划余额等相关信息,按要求填报调剂志愿。教育部2019年8月《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提到,考生可通过“研招网”调剂服务系统了解招生单位的调剂办法、计划余额等信息,并按相关规定自主多次平行填报多个调剂志愿。招生单位应当按教育部有关政策制定本单位(含所属院、系、所)调剂工作办法,详细说明接收考生调剂的时间、基本要求、工作程序、调剂复试办法、联系咨询电话等信息,并提前在“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和本单位网站公布。《规定》明确,考生调剂须满足诸多基本条件:包括符合调入专业的报考条件;初试成绩符合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在调入地区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调入专业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统考科目原则上应当相同等其中,第一志愿报考照顾专业(指体育学及体育硕士,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及中医硕士,工学照顾专业,下同)的考生若调剂出本类照顾专业,其初试成绩必须达到调入地区该照顾专业所在学科门类(类别)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第一志愿报考非照顾专业的考生若调入照顾专业,其初试成绩必须符合调入地区对应的非照顾专业学科门类(类别)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体育学与体育硕士,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与中医硕士,工学照顾专业之间调剂按照顾专业内部调剂政策执行。第一志愿报考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会计、图书情报、审计专业学位硕士的考生,在满足调入专业报考条件的基础上,可申请相互调剂,但不得调入其他专业;其他专业考生也不得调入以上专业。第一志愿报考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的考生不得调入其他专业,其他专业的考生也不得调入该专业。招生单位接收所有调剂考生(既包括接收外单位调剂考生,也包括接收本单位内部调剂考生)必须通过教育部指定的“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进行(各加分项目考生、享受少数民族政策考生可除外)。招生单位每次开放调剂系统持续时间不得低于12个小时。对申请同一招生单位同一专业、初试科目完全相同的调剂考生,招生单位应当按考生初试成绩择优遴选进入复试的考生名单。不得简单以考生提交调剂志愿的时间先后顺序等非学业水平标准作为遴选依据。考生调剂志愿锁定时间由招生单位自主设定,最长不超过36小时。锁定时间到达后,如招生单位未明确受理意见,锁定解除,考生可继续填报其他志愿。招生单位应根据本单位实际复试录取情况,通过“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及时、准确发布计划余额信息及接收考生调剂申请的初试成绩等基本要求,并积极利用调剂系统在线留言功能、咨询电话等渠道为考生调剂提供良好服务。
检索学术资源受限手提电脑运算很慢在线指导科研攻关难…….看航工大的研究生们如何攻坚克难?云服务器提高电脑运行速度“学友”群里互帮互助协力攻关更有云端 “学术沙龙”“打包”解决问题困难拓宽学术视野,启迪创新思维“云会议”助力学子的别样战“疫”互助群讨论通过近段时间的努力他们取得了不少成果有的积极参与教材编写有的开发通用互联程序还有的一边撰写毕业论文一边发表5篇期刊文章居家准备“航天杯”科技创新竞赛参赛作品跟进课题组线上实验任务……..学子在家进行网课学习、科研攻关尽管这个春季学期研究生学员未能如期返校但他们都各显神通把家里的“方寸书桌”变成无限精彩的“实验场”2018级兵器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研究生陶雪峰:“在家学习时间完全由自己掌控,但也面临更多的‘诱惑’。对我们来说,疫情是对自我管理能力的挑战,更是一次自我成长的机遇。”目前,陶雪峰正在导师的指导下有序开展论文研究的基础部分工作,调研文献、编写程序、撰写文章,他已经顺利完成毕业论文的部分内容。此外,陶雪峰积极参加教研室相关工作,参与编写STK软件教材,开发Matlab-STK互联程序,继续跟进课题组部分建设和实验任务。2018级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楚威:“这次疫情虽然让我毕业的压力变得更大,但是也磨练了我的意志。深入的学习也使我对研究方向的兴趣与日俱增。”在导师和学员队干部的鼓励和支持下,楚威摆脱了对于能否顺利毕业的焦虑,通过近段时间广泛阅读相关文献,整理数值模拟算例和数据。所在实验室每周六都要召开例会,在老师们的帮助下,他牵头负责的大学第二届“航天杯”科技创新竞赛参赛作品——“多用途光电火焰传感器设计与实现”正在积极推进。2019级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博士研究生王琛:“我不仅从网课中收获了本专业的相关知识,还从课题组的讨论中加深对自己研究方向的理解。虽然在家隔离,但是每天都很充实。”王琛所在课题组对于研究中的基础部分,每晚都会通过网络会议的方式,一起研究讨论。2018级航天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田睿:“疫情防控期间,虽然不能在校学习,但人际交往减少了,读书的时间多了,思考的时间多了,在缺少学习资料和实验条件的环境下开展研究,强化了自己坚韧不拔、迎难而上的品质,取得了不少收获。”居家期间,学员田睿克服了家中电脑老旧、缺乏实验数据等诸多困难,在导师的指导下,基于开源的rtklib项目,通过编程软件模拟,完成了一系列实验。2018级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沈力:“与其他在家隔离的同学相比,能够在实验室开展工作特别幸运,我一定倍加珍惜此次联合培养的机会,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积极向项目组的前辈们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为大学和研究生院争得荣誉。”按照联合培养单位复工复产的要求,沈力目前正在中科院软件所天基综合信息系统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开展学位论文的撰写和科研攻关工作。在学校导师和联合培养单位导师的共同指导下,通过参与多项科研项目,找到了学位论文与工程实践的结合点。还未返校、分散在祖国各地的研究生学员,人人以“不负韶华、只争朝夕”的拼搏精神,奋斗在自己的学业科研岗位上,努力增强本领,为军队和国家建设增添力量。来源 | 我们的太空(ID:ourspace0424)作者 | 葛轩编辑 | 王艳梅
想要拥有属于自己的云主机,可24小时在线使用,居家学习、办公也能顺利搞科研?希望科研相关事务能线上办理,流程效率再升级,为科研“再松绑”释放新活力?期待最大限度利用资源,实现线上线下联动,构建共建共享的科研生态?……这一切,我们努力为你实现!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为了保证学校科研工作有序运行,保障“科研不下线”“创新不停止”,浙江大学信息技术中心联合科学技术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院、研究生院、图书馆启动了“研在浙大”学术科研平台。▲3月7日,见未来——“网上浙大”系列发布会之“研在浙大”发布会在浙大召开“研在浙大”首先立足推动创新范式转型,强化大数据、云计算等方式在科研创新中的运用,推进线上线下科研相结合;其次变革科研组织形态,整合在线科研服务工具和科研创新大数据,推动项目在线策划、凝练、团队组建,实现项目全周期的网上运作与管理,从而减轻、松绑科研创新活动对场地、时间的依赖性,让网上科研成为新常态。关于“研在浙大”,你是不是充满了好奇?它要如何访问?主要有哪些功能板块?哪些信息化工具、资源已可使用,哪些即将完善?更多精彩内容,一起继续往下看!“研在浙大”十问01什么是研在浙大?“研在浙大”是“网上浙大”的组成之一,对应“学在浙大”课程教学平台,打通科研管理系统,提供科研团队线上协同工具,整合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化科研手段,构建一站式全流程的线上科研空间。网址:research.zju.e.cn(需通过内网访问,近期将不断迭代更新,敬请期待)02发起单位是?信息技术中心联合科学技术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院、研究生院、图书馆共同发起。03建设目的是什么?整合线上线下资源,从各方面为师生科研提供战略协同和保障,释放科研活力,用信息化手段为科研守好创新创造本心。04面向什么群体?浙大师生、科研团队05如何进行保障?在现有“网上浙大”布局基础上,以云计算、大数据、云安全、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手段做好保障。06打通了哪些平台壁垒?打通了科研办公网、科研服务网、校务服务网三大网站,汇集项目申报、经费管理、人事管理等多个系统。07会有什么获得感?1.松绑的流程整合了多个管理系统,打通了多个科研服务网站,线上走流程也不用跨站“跑路”。2.集合的工具将现有“网上浙大”科研的网络环境和科研工具建设集合。3.无限的协作打破空间的限制,科研团队在线上进行随时的沟通和研讨与资源分享。4.共享的资源结合团队线下实验室设备资源和线上学校内数据资源、平台资源、云资源,最大限度提升资源共享利用率。08五大看板是什么?1.项目看板——开启项目伊始主要涉及项目申报、团队整合等内容2.人才看板——团队管理与联动主要涉及个人主页、通讯录等内容3.经费看板——经费管理与使用主要涉及科研经费、合同、电子报销等内容4.成果看板——成果展示与转化主要涉及专利、论文、浙大学术图谱等内容5.资源看板——资源共享与利用主要涉及浙大云计算、图书馆资源等内容09已经可以使用的信息化工具、资源1.登月计划、朝阳计划:我校科研团队、学生均可免费申请云主机,可用于进行数据交换以及科学计算等服务。2.MATLAB、微软和Adobe正版化软件平台3.混合云模式的浙江大学云计算平台4.论文助手、专利助手和填表助手等数据学术科研工具5.通讯录系统6.浙大钉远程协同平台10即将完善开放的信息化工具、资源浙大学术图谱、科研沙龙、虚拟仿真、校外专家库等。内容来源:信息技术中心、科学技术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院、研究生院、图书馆文案:赵文婷丨金云云摄影:周伊晨今日编辑:浙江大学微讯社 施亨妮责任编辑:叶鑫
没有学位授予仪式,没有与校长合影,没有拨穗正冠,但不变的是庄重的典礼、盛大的阵容与诚挚的祝福……今天,清华大学迎来史上首次“云毕业典礼”,6000多名研究生完成学业,开启人生新篇章。清华在校内大礼堂前、东大操场、北院草坪等处设置17个观看点,典礼面向全球进行中英文双语直播,海内外清华学子通过网络相聚云端,共同见证青春的难忘时刻。据悉,经清华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四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决定授予博士学位2138人、硕士学位4461人。清华大学校长、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邱勇发表讲话。清华2001级校友、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北京协和医院国家援鄂医疗队第二批队员、医疗组长丁欣作为校友代表发言。清华电子系2015级博士生孙跃,医学院2019级硕士生、来自波黑的伊瓦娜作为毕业生代表发言。本次典礼在线上线下同步举行,清华园内的大礼堂、荷塘临漪榭、生物技术馆东门外广场、西大操场、人文楼西侧广场、新清华学堂天大广场、艺术博物馆前广场等设置17处观看点,校内师生分散于上述地点参加。同时,典礼通过人民日报客户端、央视新闻客户端、新华网客户端、北京日报客户端等多家媒体及平台进行中英文双语视频直播,由于疫情,不能返校的毕业生和不能到学校参加典礼的毕业生和亲友们可收看网络直播。【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未来网高校频道6月11日讯(记者 杨子健 通讯员 褚晓岑 张婧)5月15日起,河海大学统一组织的4000余名考生2020年硕士研究生“云复试”圆满结束。此次“云复试”工作历时15天、涉及22个院系、350余场次网上复试,一连串数字背后,是满满的责任和担当。高度重视,提早谋划,精准提出举措。面对今年复试工作的特殊情况,学校更加严明纪律要求,进一步严格规范流程,完善内外部监督制约,强化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切实保障考生利益,确保选拔过程公开、公平、公正。多次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讨相关工作方案,分析研判各种方案利弊。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先后深入一线在网络远程复试期间亲临复试现场进行督查指导。研究生院制定《河海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络远程复试工作手册》,内容包括组织架构、监督巡查、网络保障等20余份文件,全方位指导师生开展复试工作,确保2020年硕士研究生网络远程复试工作秩序井然,平稳有序。部门联动,全员参与,强化责任担当。学校网络远程复试采取了双机位、双平台、三随机、全录像、多比对等机制,不降低标准,严把选拔质量。学校成立校院两级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复试考务工作组、复试巡视工作组,全员参与、强化责任、层层监督、全面保障。研究生院制定《河海大学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人员工作基本规范》等,指导各学院(部、系)积极开展工作,严格按照要求选拔、培训复试专家和工作人员,落实保密责任,每个复试专家组均配置线下秘书,主系统技术秘书和备用系统技术秘书。研究生院协同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办公室等职能部门,对网络复试平台进行全面测试评估,对3个校区、22个院系所有网络远程考场的网络环境进行检查摸排扩容,复试期间在所有考场安排技术人员驻点,全程提供网络技术支持。同时加强培训,先后组织召开院(部、系)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分管领导、研究生教学秘书工作布置会,两次进行网络技术人员全面培训,多次进行专题答疑,既明确分工,又压实责任。全校1500余名教职员工参与复试工作,复试全程平稳顺利,未发生重大突发情况。考生为本,服务至上,体现人文关怀。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克服线下工作无法正常开展的困难,学校加强线上宣传引导,先后四次发布《致考生的一封信》,对考生关心的问题及时准确发声,提前发布了《河海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须知》、《河海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网络远程复试指南》、《河海大学网络远程复试平台考生操作说明》等一系列通知公告,精准解读复试录取政策、复试平台操作方法,确保复试录取公平公正。为了让考生能提前熟悉复试平台和设备调试,研究生院面向全体考生开通模拟测试,与考生一对一连线,对学校、院系以及考生端的网络与设备进行了全面检测与预演,排查问题,制定应急预案,确保考生端设备正常运行,网络情况符合在线复试平台要求。各院(部、系)也安排专人接受考生咨询,确保每一位考生联系咨询通道畅通,细致、周到、迅速地做好考生的答疑,化解了考生的焦虑情绪。目前,该校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已圆满完成,此次硕士研究生网络远程复试形式新、时间紧、任务重,学校迎难而上、主动应对,积极探索研究生远程网络复试工作模式。学校还将以此为契机,不断推动研究生招生改革,进一步提升人才选拔质量,促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5月13日起,安徽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网络远程复试工作正式启动。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根据教育部、安徽省教育厅相关规定及会议精神,在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在确保安全性、公平性和科学性的基础上,我校积极部署了此次硕士研究生网络远程复试工作。我校一志愿考生复试主要使用移动“云考场”平台,部分联合培养(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一志愿考生使用ZOOM系统进行网络远程复试。此次安徽大学“云复试”筹备细致,准备充分。复试期间,我校纪委办公室、党委宣传部、教务处、人事处、后勤管理处、基建处、保卫处、网络信息中心、校医院、后勤服务中心、后勤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等相关单位,分工明确、尽职尽责,为此次“云复试”保驾护航。各培养单位也高度重视此次“云复试”,积极准备软、硬件设备,多次对参与复试的工作人员进行深入培训,耐心测试“安徽大学云考场”平台,仔细梳理各环节的注意事项。考前,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及时发布有关网络复试的通知与温馨提示,在重要节点对考生进行短信提醒,组织各培养单位对所有考生进行“云考场”模拟演练,对模拟不成功的考生进行指导,多次演练。考中,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全天候电话解答考生疑问,要求各培养单位及时与出现突发状况的考生进行充分沟通。通过以上方式缓解了考生压力和焦虑情绪,体现了安徽大学对考生的责任心与悉心关怀。5月15日上午,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副院长张连富一行来我校进行巡考指导,副校长钱家盛陪同参观了网络信息中心中控,介绍了我校研究生招生网络复试工作的组织实施情况,并前往商学院巡视了网络复试现场,对商学院现场流程规范和分工细致表示赞赏。5月16日上午,安徽省教育厅巡考员参观了我校整体网络复试情况,同时前往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面试现场,对其候考官集中、调度到位、井然有序的复试工作表示肯定。我校此次复试中,同等学力加试和管理类联考《政治理论》实行开卷笔试。加试由各培养单位线上组织并监考,在规定时间将笔试试题电子版通过屏幕共享给考生,考生在“双机位”环境下开卷考试(不可查看电子设备)。管理类联考各专业的复试科目《政治理论》实行开卷考试,考生需在接收考题后,使用A4纸手写作答,并在考试时间内上传至指定微信小程序的考试平台。此次安徽大学“云复试”涉及26个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共3814名一志愿考生参加。目前全校网络复试工作平稳有序,一志愿复试将持续到5月19日结束。来源:安徽大学 安徽大学研究生招生
复试前要演练,现场面试改为“视频通话”,提前技术沟通准备“双机位”……如演大片的流程,其实是为了参加研究生复试。日前,记者从各驻烟高校了解到,为防疫需要,今年研究生复试采用“全程线上复试”的方式进行,部分高校从今天起提交材料进行“复试演练”。烟台大学——今天起复试演练,双机位线上面试此前,烟台大学已先后发布《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方案》和《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第一志愿考生复试通知》,确定采用“全程线上复试”开展研究生招录,并且对第一志愿报考烟台大学的考生制定了相关政策。按照招录流程,烟台大学正式远程线上复试的时间定在5月17日至19日。记者发现,远程线上复试对软硬件也有一定要求,烟台大学方面表示,复试将使用学信中心招生远程面试系统、腾讯QQ软件,具体平台的操作规范已于早前发布。远程线上复试软硬件需要考生使用双平台、双机位模式参加复试。需要能够支持面试软件的设备2台,手机或电脑均可。如何设置双机位模式?如何确保远程面试的质量?这是诸多考生的问题。对此,烟台大学针对考生初次参加“线上复试”提供了演练的机会。学校介绍,各学院复试演练于今日(13日)正式启动,至15日结束。对此,烟台大学提醒考生,在此期间所有一志愿考生均需参加,如有面试系统相关软硬件等技术疑问,可在演练期间与面试助理老师沟通解决。“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的考生成绩须符合所报专业(领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方可参加复试;我校同一招生学院同一专业的“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专业学位,执行相同的分数线。”学校老师再次介绍了复试条件,并称昨日下午,学校已将各专业具体演练、复试时间、考生随机分组情况通过短信向考生发出通知。山东工商学院——虚拟候考室备考,考前要360度旋转摄像头山东工商学院公共管理专业一志愿考生复试时间预计于2020年5月20日左右进行,会计硕士一志愿考生复试时间预计在6月初进行,其他学科、专业类别的复试(含调剂复试)时间在5月20日-6月中旬进行。针对网络远程复试,学校也同样提出了双机位的要求。在复试要求中,精确到了浏览器的使用以及手机APP软件的安装。不仅如此,线上复试可能产生的弊端,也在前期规则的制定中有了“明细”:考生复试前需向考官360度旋转摄像头,展示周围环境,考官认可后方可开始面试。进入视频复试系统后,手持身份证向面试专家展示正面,再次确认本人身份。复试过程中考生确保全程音频视频开启,只允许考生个人在现场,需将五官清楚显露,正面朝向摄像头,不得戴耳机、戴帽子、墨镜、口罩等,以保证身份确认及复试全程实时监控。并且,考生要提前将无关电脑程序全部关闭,特别是微信、QQ等易弹出窗口的软件。面对“云复试”方式,不仅考生有诸多顾虑,学校也为此做了大量准备。就山东工商学院而言,各招生学院均准备了复试系统备用方案,学校曾向考生发出提醒,“可随时关注专业复试细则,有问题及时与招生学院联系”,听从各报考学院安排,提前进行网络测试、登录复试系统和虚拟候考室备考。对于那些有特殊情况,无法按时参加复试或不具备远程复试条件的考生,学校开通联系渠道,提醒考生提前联系报考学院。鲁东大学——禁止截屏,设备有故障或可重新开始同样采用网络远程复试的鲁东大学今天起提交材料,5月15日至16日开考。5月7日学校发布《鲁东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网络远程复试考场规则》,其中就有明确条文要求考生“严格遵从考试工作人员关于网络远程考场入场、离场、打开视频的指令;应选择独立安静房间独自参加网络远程复试。整个复试期间,房间必须保持安静明亮,房间内不得有其他人,也不允许出现其他声音。不得由他人替考,也不得接受他人或机构以任何方式助考”。一名即将参加网络远程复试的考生告诉记者,“生怕技术渣卡住画面,降低了复试的成绩”。对此,记者采访发现,虽然网络远程复试对硬件设备的要求较高,但也具有一定的包容性。就鲁东大学而言,复试需要两个网络视频设备,一台笔记本加上一个手机或两个手机。一个用于近距离视频面试,一个用于监控复试场所。学校曾表示,考生在面试过程中若出现视频卡顿现象,可以尝试刷新界面。网络复试开始后,因网络或设备故障中断的可及时与工作人员联系,由现场复试小组确定继续、重新或者终止复试。由此可以看出,复试过程中,并不是卡住、设备故障了就一定会导致复试失利。但考生仍需根据学校的规定做好“万全准备”,鲁东大学在复试时就要求考生,必须将音频视频全程开启,全程正面免冠朝向摄像头,保证头肩部及双手出现在视频画面正中间。保证面部清晰可见,头发不可遮挡耳朵。复试期间视频背景必须是真实环境,不允许使用虚拟背景、更换视频背景,不允许采用任何方式变声、更改人像。并严令禁止对网络复试过程进行拍照、录像、录屏、截屏等,要求考生不得将复试相关的文字、图像、音频、视频资料向第三方传播。滨州医学院——不得用饰品遮挡耳部,工作人员要提前培训如何看待“云复试”,记者从考试方案中得到了答案。驻烟高校滨州医学院在“云复试”的要求中曾提到,要统一使用“学信网招生远程面试系统”平台。学校各个院(系)要还要备选平台,对软件平台的适用性、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等功能进行充分评估,对涉考工作人员进行远程面试系统培训。目前,一志愿报考滨医的考生复试时间为5月15日至17日;调剂考生复试时间为5月20日至6月30日,将分批次进行。在“云复试”的过程中,学校要求考生使用独立的复试房间,“灯光明亮、安静、不逆光”都写进了复试注意事项。考生在复试过程中,可视范围内不得有与复试相关参考资料和可视电子屏幕。复试过程中不得戴耳机,不得用头发或其他饰品遮挡耳部。学校在安排中,首选学信网招生远程面试系统为平台,预计将钉钉软件作为虚拟候考室平台,并提醒考生提前熟悉平台功能,熟练平台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