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考研拟录取后,如何有效沟通联系自己的导师?教之

考研拟录取后,如何有效沟通联系自己的导师?

考研拟录取后,大部分院校会要求考生填报《导师意向选择表》,列出第一志愿导师、第二志愿导师,然后根据导师的意向选择进行研究生挑选。各个学校的分配流程会有不小差异,学术大牛都有优先选择权,肯定是之前就优先选择10月份就确定的推免生。在这个过程中,各个研究生导师分配完成后,大部分会主动联系学生,如主动告知"未来3年我就是你的导师,研究方向主要是XX,暑期可以提前来团队熟悉研究工作。同时,注意关注某些学者发表的文章,找找感觉等。"。也有部分研究生的导师是随机分配的,即没有导师主动挑选,学院最终分配给有招生缺额的导师。导师如何主动联系导师,提前搭建良好的沟通渠道呢?首先,看团队氛围和导师性格。如小西和我所在的团队,每年都会主动联系确定进入课题组的研究生,将其拉入我们团队的大群。对于本校学生会安排其提前参加每周的组会,提前熟悉研究内容和团队成员;同城其他院校的学生,会要求其参加课题组每月的户外活动,如10公里跑步、爬山、骑行、羽毛球赛等。出发点是便于他们和其他团队学生沟通,便于9月份入学后更好的融入团队。遇到部分性格较冷的导师,也许一个电话都没有,在9月开学后才会联系你。甚至是整个研一有课程的阶段都不主动联系你,在研一暑假才会安排你进入团队开始实验或课题。导师见面会其次,之前复试时应该会有组建考生自己的群,在群内询问下其他考生的具体导师情况。若是就自己没有导师联系,可电话询问之前负责复试工作的研究生秘书,核实清楚自己的最终分配导师,不一定是你《导师意向选择表》中填报的。记得和秘书要下导师的号码,已经是他的学生,电话沟通更方便和直接。和导师电话沟通下自己的安排,如往届生可主动要求提前进入团队开展工作,应届生也可选择暑期提前过去。前提是导师能够安排是住宿,部分团队会安排暑期提前来校的学生住宿,报销住宿和车票/机票。同时,希望导师推荐一个师姐、师兄的联系方式,方便拉你进群或沟通一些具体的课题组安排呢。主动找导师汇报自己的科研进展在研究生拟录取后,除准备好调档函和政审表后,后期还主动核实档案是否已经送达录取院校。同时,2019年的本科、硕士、博士学位论文评审要求都有明显提升,前天评审的4本硕士学位论文(外校送过来盲审),有1个"不同意答辩"、1个"修改后答辩"、2个"同意答辩"。研究生已拟录取的关键时刻,一定不要对自己本科生毕业论文放松,配合自己的指导老师提升质量非常有必要!最后,近些年导师和研究生之间信任感较低,往往问题就是出在缺乏沟通交流。在导师比较忙的情况下,研究生可以更为主动些呢!加油!

大审判

研究生导师怎么选?

事件/讨论2018年,武汉理工大学研三学生陶崇园在宿舍楼坠楼身亡,此后陶崇园姐姐在微博发文称,陶崇园系因导师王攀“精神压迫致死”。陶崇园家人提供的陶崇园和导师王攀的聊天记录显示,王攀曾长期让陶崇园送饭、买车票、叫醒起床、找眼镜以及私人工作等,并干预其出国读博、找工作等。两人的聊天记录还显示,王攀曾要求陶崇园叫他“爸爸”。2019年12月,南京邮电大学某研三学生在临近毕业之际用一把火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据调查发现该生三年来面对其导师长期的谩骂压迫、人格侮辱,以及被逼迫在承诺书签字延期毕业、被要求赔偿不合理的试验费用等,该学生患重度抑郁症三年,最终不堪重负,在实验室用一把火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上述报道节选自澎拜新闻、腾讯网我们在为一条又一条年轻生命的逝去而深深惋惜的同时,这一“与导师密切相关”的事件也警醒我们:选择导师,一定要慎重!临近九月,也快到了需要提前联系导师的时候了,一些保研er以为拿到保研名额,过了复试就万事大吉,但其实忽略了另一件大事,那就是:研究生导师的选择!很重要!非常重要!十分地重要!因为,研究生导师就是你研究生三年学业生活中的“大老板”:从你的入学指导、科研指导、论文发表到你的暑期寒假、实习就业、能否毕业……导师,可谓是渗透进你研究生三年的方方面面,你研究生三年学业生活的质量高低,导师会发挥非常大的作用。而依据导师与学生的交往,我们分为“PUSH程度”和“成果获取程度”,“Push程度”,也可理解为导师要求你的付出投入程度以及任务强度;而相对应的“成果获取程度”就是研究生阶段导师的帮助带给我们收获和可见成果。按照此类划分方法,以“高强度的有”和“几乎没有的无”简单地分为以下四类:01类型一:有PUSH有成果此类型简言之就是“带你飞”的导师,导师自身很有干劲和学术热情,带你做项目,带你发文章,带你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帮你引荐行业大佬,认真指导,指点迷津,甚至还会关心你的个人生活和实习就业,未来规划与学术困惑等等....这类“神仙”导师往往会高标准、高效率、高要求,PUSH强度比较大,需要个人做好抗压准备,但个人收获也会非常大。如果有计划从事科研、读博深造的同学,此类导师一定且行且珍惜。02类型二:无PUSH有成果这类型一般导师不怎么管也不怎么带,发文科研都主要靠自己。什么事情都需要学生自己来做,但不太会让你做私事。面对这种情况就只能是你自己努力成为“超神大佬”,不靠导师推动带领来获得较好的成果和收获。但如果个人有科研学术的发展规划,选择此类导师就很不利了。03类型三:无PUSH无成果这类型主要是佛系导师,对学生主要实行放养。一般这类导师虽然学术上不会带你飞,但人品也不会太差。可能三年见不到太多次,但毕业论文会管管你,如果碰到比较好的导师,会在最后实习找工作的时候可能会帮忙。这类就比较适合没有继续学术科研计划、打算毕业就业的学生,大概就是“佛系导师、佛系学生”。04类型四:有PUSH无成果此类型是各位在选择导师的时候一定!一定!一定要竭力避免的!该类导师会把学生作为廉价劳动力,让你各种打杂,甚至做一些老师的私人事务。而或许有些项目你参与了,其中一些行政事务、申报撰写等繁琐事务都是你来办,实验、模型也是你自己废寝忘食一步步做出来的,但最后成果发表却与你无关。尤其是很多院校研究生毕业条件包括文章发表,并且有一定文章等级要求,很多情况下如果没有导师的带领研究生阶段发表高级别的期刊的难度非常之大,成功可能性也偏低。所以很有可能研三的时候你就会面临毕业论文写完但发表成果不足的延毕问题,最终你付出了很多,但却没有成果,致郁程度极高。除此之外,这类型导师的“高强度Push”,往往还伴随着强控制欲,很少鼓励,而是更多地对你进行打击与打压,上述“王攀事件”的案例便是其中一例典型。这类导师往往以自己手头的项目为优先,如果你研究生毕业就想就业,此类导师很有可能也会禁止你出去实习。这一类导师手下的学生的延毕情况有很大可能会远远高于其他老师,一定要慎重再慎重!通过以上简单的分类相信保研er们对不同导师类型有了一定了解,以下的金字塔图可为同学们提供选择上的优先级(仅作参考):那在了解各个导师类型的基础上,我们又该如何选到你的“one pick”导师?明确自身能力以及自身需求导师与学生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只有在了解自己适合什么样的导师的情况下,才能选到和自己意向高匹配度的导师,我们需要考量:简单来说,如果你更倾向于尽早就业,可以选择一位学生风评好的、人品好的佛系老师,哪怕在专业科研上帮助不大,但至少符合你的预期,研究生学习生活也不会十分致郁。反之,如果你想读博深造,那你就需要尽量选择行业大牛且会带你飞的导师。关于选择“大牛”导师的小tips——部分导师由于过于“大牛”会没有时间带学生,完全让你自力更生,但一般会有较好的资源和平台,这个就要看你自身是不是一个自主能动性强的人了,这个一定要提前做好功课!尽可能地搜集导师相关信息关于导师信息的搜集,话不多说,直接上干货:学院官网学院官网是获取导师个人信息最直观的地方,包括导师的研究领域、级别、职务、所获成就等个人信息。一般学院官网会提供相关信息,也有部分院系因种种原因发布的相关信息较少,甚至有的只有照片和姓名,那这就需要保研er们善用各类搜索引擎了。中国知网以“作者”进行检索,看导师近几年的研究方向、发文量、期刊级别以及是否带学生发文章等等,是导师学术成果的一个重要展示。外文期刊数据库此类数据库数量过多,如Web of Science, Scopus等。部分专业会更侧重外文期刊的发表,那就一般需要以导师中文名的姓氏拼音进行检索,关注角度同上。导师评价网导师评价网为一个由各高校学生匿名发表对导师评价的平台,其中会有针对导师比较真实的评价,可以通过“学校”“专业”来进行检索。与此同时,会有部分导师无法检索到,各位同学酌情使用。师兄师姐&其他学生们以上都是线上的数据信息,而师兄师姐是最为直接接触到导师的人,可以通过师兄师姐来对导师有一个侧面的了解。与此同时,还可以咨询上过课的学生或者同院系的其他导师门下的学生,可以了解一下有意向的导师的风评如何。这些都可以帮助我们提前了解导师是否适合自己。相信同学们对如何选择导师都有了一定了解,但归根结底,导师选择的根本原则是: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最后,祝各位同学都可以匹配到适合自己的那个one pick导师!

研究生和导师之间是什么关系?为何会出现偏差?该如何处理?

文|冷丝栏目|研究生教育《2019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中国教育在线)显示,我国研究生招生人数在逐年上升,在1978年,研究生招生10708人,到2017和2018年,招生数量突破80万(包含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也就是说,40年间,我国研究生招生数量增加了74倍。增长的具体情况为,2007年以来,硕士、博士研究生招生每年的增长率大多维持在4%左右,而在2017年,硕士研究生增幅扩大至22%,博士研究生增幅扩大至8.5%。到2020年,在学研究生总规模达290万人,当然这个数据包括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近几年,研究生与导师之间因关系处理不恰当而造成众多案例,这再次提醒我们,理性认识研究生和导师之间的关系,并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那么,研究生和导师之间往往会产生哪些不良行为呢?其一,较为明显的行为失范。比如,导师克扣学生补助津贴,性骚扰学生,侵占学生学术成果,利用手中的职权直接或者变相地差使学生或威胁学生满足自己的不合理要求等。这一类研究生导师失格行为已经突破了道德的底线,同时也触及到了法律的边界,具有非常明显的失范特征。其二,显得较为隐性的关系异化。与非常明显的行为失范不同,隐性的关系异化因隐蔽性不易被察觉,但内在已萌生导生关系畸形发展的种子,终将导致显性失格行为的产生。比如,导师对学生关心不足,之间情感沟通较少,关系淡漠化。再如,受利益驱动,视彼此为谋取个人利益的工具,师生关系功利化。在冷丝看来,在教育的范畴里,师生关系永远是教师和学生之间最基础的关系。不管培养模式如何变化,研究生教育中最本质且永恒的社会关系即是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师生关系。这一重关系,是教师的职业身份和受教育者的权利与义务共同决定的。维持这一关系,教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育人,使学生成长成才。而学生的出发点是获得知识、技能以满足个体全面发展的各类需要。为规范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教育部相继出台过包括《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在内的多项部门规章。其中,2014年出台的《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指出学术造假、收受财物、性骚扰学生或与学生发生不正当关系等违规行为,被称为“红七条”。但从近年来媒体曝光的师生关系案例来看,这些规章制度所实施的效果并未达到预期目标。规范研究生师生关系的前提是有法可依,部门规章的法律效力有限,而现有的法律法规显然还未能聚焦师生关系领域,致使导师与研究生之间发生纠纷或冲突时找不到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标准。2017年,教育部最新颁布实施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明确提出“对学校、教职员工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行为,提出申诉”的条款,但是高校是否建立了学生申诉机制,申诉渠道是否畅通,信息是否传递到位等实践环节的缺位使得条款止步于一纸文书,没有发挥真正的效用。研究生作为导师指导活动中的相对人,也是导师出现不当行为时的被侵害者。由于在师生关系中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研究生对导师不当行为通常选择放弃抗争,以忍让方式解决问题。而这种忍让和纵容,一定程度上反而加剧了不当行为的发生。为规范导师指导行为,所以,高校应充分发挥研究生对导师不当行为的监督作用。研究生对导师指导行为有更直观、更深刻的体认,监督效果将更为明显。为此,高校或者培养单位有必要进一步完善学生权益保障制度,畅通投诉和举报渠道,完善保护举措,为研究生发挥监督作用提供便利。

访落

研究生期间导师不管我,让我自己安排,该如何是好?

近日,有同学提了这样两个问题:第一,研究生导师导师根本不管你,要你自己安排,这种时候你应该怎么办?第二,研究生期间,处长、助理之类的学生岗位有必要做吗?题主主要问了两个问题,一个是研究生期间导师不管你,自己不知道如何是好,另外一个问题是在研究生期间,当处长、助理等职务有什么用?接下来我们一一分析。首先第一个问题,我想告诉很多正在备考或者即将复习考研的同学,其实当大家考上研究生的时候就会发现,很多导师并不是对自己学生的生活和科研生涯过多的关注,往往是自己的二导甚至完全由自己来安排自己的研究生生活。对于这一点,也许有很多人会觉得不适应,但是当你经历过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发现,其实,导师不管你的研究生生活,并不代表自己在研究生期间学不到知识,相反,可能会让你成长很多。笔者给大家分享一个自身的经历,相信也是很多研究生都有过的经历。对于理工类专业的同学们来说,本科的时候比较依赖实验老师的安排,即使是最简单的试剂,往往都是老师配制好了,在我们做实验的时候拿出来用即可。而且,所谓的实验方案,往往也是老师们安排好的,有着固定的流程,连最终会得到什么的样的结果,我们在做实验之前就已经得知。但是,等到上了研究生之后,就会发现,老师根本不会关注你怎样安排实验计划,如果进行实验,导师只关注你最终得出的什么结论,是否科学合理。所以对于刚刚读研的同学来说,可能会有很大的不适应,自己刚开始做实验的时候,完全是懵的状态,即使最简单常用的仪器和试剂,自己也不知道如何着手。在我们整个研究生生涯中,没有被人“安排好”的时间,却是我们成长最快的时候,等到你求助无门的时候就会知道,有些事情,必须要我们自己去完成,不可能永远让老师为你安排好。到你研三的时候就会发现,如果自己被安排一个科研项目,自己很轻松就能够拿下。所以笔者认为,研究生期间,如果导师过多的“安排”你,对你整个人的成长和进步反而不利,虽然和导师、老师同学之间的交流学习必不可少,但是,一定不要让老师为你安排好所有的一切,我们要学会自己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立足社会。再来看另外一个问题,等大家读了研究生就会发现,学校会有很多助研、助教以及助管的勤工俭学岗位,处长和助理就属于此类范畴,做这些工作有一定的好处,一方面是锻炼大家的个人能力,与学校、学院的老师们打好关系,另一方面,这些岗位往往都有一定的补贴,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各位同学的经济压力,对于一直待在学校,需要经常和老师打交道的同学们来说,可以选择。但是对于导师在校外,或者自己的课题在校外,需要一直在校外工作的同学们来说,就没有必要做这些工作了。

森子

读研期间研究生导师会从哪些方面给予指导

首先,研究生导师通常需要具备副教授以上职称,同时要承担一定的科研课题,能够为培养研究生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由于研究生教育主要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所以培养单位(高校或科研院所)对于研究生导师的要求要相对严格一些,会从个人科研能力、课题级别、行业资源等多个方面进行评定。研究生通常在研二开始进驻导师的课题组,根据所选择的不同方向来开展具体的科研任务。导师通常需要在不同的时间节点完成对于学生的指导,其一是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特点以及个人意愿来安排具体的科研方向,围绕相关方向给出具体的科研路线,设定阶段性的目标;其二是根据课题的开展情况,给出具体的方案和建议,通常要结合目前最新的领域研究成果;其三是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予相应的解决方案,以保证科研任务的正常进行。导师通常会承担各种级别的科研课题,不同的科研课题往往有相应的成果验收和落地要求,所以不少研究生在读研的过程中也会参与到一些实际项目的研发,课题级别越高则科研任务的压力也会越大,参与的人数往往也会比较多。如果研究生读研期间能够参与到一些大型的科研项目,那么会积累更多的科研经验,同时也会积累大量的行业经验,这会为以后的科研或者工作奠定一个扎实的基础,所以读研期间应该尽量选择级别更高的课题项目,虽然会比较辛苦,但是收获也会比较多。有的同学在读研时会选择小型的科研课题,这样的课题虽然会相对比较轻松,有时候一个人就可以完成,但是在经验积累方面与大型课题会有一些区别。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如果有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问题,或者是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大耳窿

研究生导师选择攻略

1,在哪里找到所有老师的信息,研究方向,资历呢?这就需要我们进入报考学校的研究生招生网进行查询,例如报考的是上海大学,则进入上海大学研究生招生网进行查询,了解导师的研究方向,在做项目个人资历,毕业生去向,更重要的是他所招生的方向,这一点决定了你是否能报考他;2,在研究生招生网初步了解了导师的方向以后,我们可以去知乎,贴吧等各个论坛去了解一下感兴趣的老师的人品怎么样,之前好像还有个导师评价网可以直接免费查询,有比较多直接得评价,但是随着用户量的增加,这个网站开始收费了,大家自行取舍要不要去用这个网页。之所以让大家去了解这个方面的信息,是因为近几年各种关于高校导师人品引发的惨案曝光率越来越高,大家一定小心为上,谨慎避雷,保护好自己;3,最后这一步,大家如果有师兄师姐这方面资源,还是鼓励大家不要害羞,大胆去问。就是如果有认识的师兄师姐是该导师的学生,或者有同学在同一个学院,一定要去问问清楚。因为可能这个老师他所写的研究方向只是他带的课的方向或者是曾经做过的方向,他自己可能现在并不研究这方面内容,所以说,大家一定要去问一下,减少查询内容与实际内容之间的信息差,免得入学之后有比较大的心理落差;4,就是要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导师。日后想读博深造,就选择做科研比较多或者一些研究方向更偏理论的老师,与之相对应的,如果没有继续深造的打算,想毕业以后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那么就去选择一些平时接项目比较多的导师,让自己在跟老师的学习过程中,实践能力也得到锻炼,即使日后没有时间出去实习,老师手里的这些项目也会对你找工作有正向的加成。另外,还要考虑一下导师对学生的态度,这就需要结合自身性格开选择了,如果你自学能力比较强,比较自律,不喜欢受约束天天按时打卡,可以选择放养型导师,如果自认为不怎么自律,需要导师要求相对严格一些的,可以选择一些比较严格的导师,以便更好地督促自己,做出比较好的成果。最后,祝各位正在岸边的准研究生们复试顺利,能跟到自己心仪的导师,成功上岸!

周辉

研究生和导师关系如何处理

研究生和导师的关系其实是一种博弈,博弈的关键在于是否强势,是否有对方的弱点。在中国高校的导师制度下,研究生天然处于弱势的地位,因为他们的弱点(希望毕业)被牢牢握在导师手中。如果他们未能与导师好好沟通,或是在与导师的博弈中表现的顺从,那么就会被一直欺压。因为人一旦掌握了控制别人的权利,往往会肆无忌惮,以至于给他人带来无尽的痛苦。在这个制度下,为了避免痛苦和灾难的发生,我们一定要学会为自己争取应得的权利,学会为自己争取权利的人,才能在未来为身边的人,乃至整个国家争取应得的权利。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一味的顺从只会带来无尽的压榨,手有利刃并且心怀慈悲者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争取权利的核心就是沟通,与导师大胆沟通,与教务处大胆沟通,实在无法沟通即便是退学也不要强行容忍,因为忍让只会让导师和教务以后更加肆无忌惮,权利永远是斗争出来的。其次,放平心态,不要把研究生学历看得太重,只有你在导师面前表现的对研究生学历毫不在乎,他才不会拿毕业当作要挟你的筹码,他反而会担心你无法毕业而影响他来年的招生,如此一来便将自己的劣势转化为谈判的优势了。针对研究生导师制,在此提出几点建议,供大家探讨:1. 取消导师决定学生能否毕业的权利,一来能够让有能力的学生自主毕业且不被压榨,二来也可以防止一些不学无术的人混文凭;2. 导师招生无名额限制,但在课题组内部设立淘汰机制,淘汰的目的是为了筛选真正适合相关方向研究的学生。此外,导师的经费与招生数量成正比。这样一来,导师就会有意识地经营自己的口碑,导师内部优胜劣汰,常年招不到学生的导师自然会进入业界为实业的发展做贡献,而不是自己不学无术,只会逼学生发灌水论文;3. 学生每学期有换导师的权利,如果学生发现与导师无法相处,可以申请换导师,这样可以防止师生之间因为性格不合而产生矛盾。当然无论多么完善的制度都会有漏洞,心怀鬼胎的人总会想方设法利用制度漏洞为自己谋利。所以希望大家学会保护自己,大胆为自己争取应得的权利。

进于知矣

导师选不对,读研也“痛苦”,学长给你3点建议!

文|学个习原创文章,欢迎转发分享!研究生导师,到底有多重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读研期间,所有与你读研相关的事情,可能都需要经过你的导师同意。比如,你的研究生开题、中期考核、更换课题、要去实习、发表论文、毕业答辩等等,都需要导师的参与以及导师的签字确认。这还只是在学术研究上对你的影响,除此之外,导师可能还会在你的生活、心理等方面带来影响。有一位已经退学的研究生同学说:“短短两年的读研生活,让他从一个自信、乐观、开朗的人变成了一个严重怀疑自己,内心极度不自信的人,对他内心造成了很大的伤害”。所以说,选择导师真的很重要,也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对待这件事,不要太过于随意,你如果很随意,那估计导师对你也就会很随意。下面,就针对研究生选择导师的一些注意事项,给大家3点建议,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够快乐读研,快乐生活。1、选导师前,先想清楚两个问题在选择导师之前,建议大家先想清楚以下这两个问题。① 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被动还是主动的人?喜欢被Push才能行动,还是喜欢自由自在,不喜欢被束缚?在行动上,你是一个主动的人还是被动的人?你的自制力怎么样?能不能主动管理好自己的事情。② 对于未来有什么设想?将来会不会考虑读博?对于未来,有什么设想,有什么规划,最重要的是将来要不要读博?针对以上这两种情况,我们选择的导师需要考虑的因素也会不一样。因为,这两个问题直接关系着你选择什么样的导师。2、选择的导师与自己的预期最好符合根据前面两个问题,我们在选择导师时最好选择跟自己预期一样的导师。比如,你是一个比较松散的人,需要有人Push你才能行动,那么,最好选择一个年轻又科研动力十足的导师。这些导师,多半还是硕导,只是个副教授,有升职称需要,同时,在学术上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所以,这些导师可能会对自己的学生比较严格,要求也比较高,我们的时间可能会被发论文、做科研给安排得满满当当的。所以说,如果有同学对科研满怀热情,并且,抗压能力也不错,喜欢被Push,那么,选择这种类型的导师就挺好的。至少能学点东西。而有些同学,喜欢自由自在,对于学术研究也没有太大的兴趣,只想“混”毕业拿证走人。那么,就不要选择以上这种类型的导师,你可以选择“佛系”一些的导师,俗称“放羊型”导师。什么优青、万人领军、长江学者、千人、杰青、院士、等等。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因为,这些导师已经属于“大牛”,在所研究的领域也是佼佼者,他们可能会很忙,谈项目、谈合作、经常出差见不到人,并且,带的学生又多。可能压根都顾不上指导学生,基本上都是靠学生自己在“野蛮生长”。所以,这就需要学生自己有很强的自制力,能够安排好自己的所有时间。不过,这类导师也有一定的好处,那就是影响力很大,项目、资源可能也会比较多,手下的学生不缺项目,这一点也是小导师无法比的。而如果有同学想读博,那么,在选择导师时最好选择一个“博士生导师”,这样可以直接转博,免去很多麻烦,导师也更愿意带。3、选择导师,人品好要排在第一位关于导师的人品到底有多重要,我想不用再或多强调了。看看最近两年不断传出的一些研究生“悲剧”事件就知道了。一个人品有问题的导师,不光会影响学生顺利毕业,可能还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轻则让学生抑郁,重则让学生严重怀疑自己,然后给心理造成创伤乃至于走向极端。所以说,在选择导师时,我觉得应该将人品放在第一位,人品可能要比学术能力、行政级别重要得多。但是,人品又不容易被看出来,不像学术能力(看导师是一作的论文和科研经历),行政级别(看头衔,比如院长、系主任等等)那么容易看出来。所以,想要知道导师的人品,你可能需要动一些脑筋。下面教大家一些方法。① 向同课题组师兄师姐打听这是一个比较直接的方法,大家可以向他们问两个问题。导师会不会对学生进行人身攻击?以前的学生,都能不能顺利毕业?当然,这个方法可能不一定能够听到真话,所以还得需要自己判断。毕竟,在他们没有毕业之前,是与导师存在利益关系的,所以,也怕“得罪”导师。然后,可能会告诉你一些比较“模棱两可”的话,你就得聪明点,学会从话里听话。比如,他们可能会告诉你,“导师还行,就是要求比较严格了点”,那你最好别选。相反的是,如果能够从其他课题组的学生口中去了解你的导师,可能效果会更好。因为,同学们私下讨论都会说真话。比如,之前帮同学打听过一个导师,得到的反馈如下。② 通过自己的直观感受去判断在决定选导师前,最好与导师接触一下,可以见面,也可以通一次电话。然后,根据自己的交流情况进行判断,看看导师是不是一个比较纯粹,有啥说啥的人,比如,对你的要求,你所面临的压力等等,都能提前讲出来。如果,导师说话有点不着调,一直都在给你“画大饼”,还超级热情,那你可能就需要留个心眼了。有些人,真的很善变,前后完全就是两副面孔。比如,某邮电大学宣称“快乐科研”的那位姓张的女导师。所以,大家不要被“骗了”,选择导师还是要擦亮眼睛。最后,在大家选择导师时,一定要尽早,不要等着学校分配,否则就会被动。以上,关于研究生选择导师的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快乐读研,快乐生活。感谢您的阅读,喜欢文章就点赞转发一下吧!

小倩

研究生选导师很重要!好导师助你起飞,选错导师那就很痛苦了

一位好的导师决定你研究生生活。不仅决定你的研究方向,还确定你的科研状态。比如有的学子刚入学的时候并没有打算读博,进入课题组后发现氛围很好,从而走上了科研的道路,读博继续深造;有的学子刚入学打算读博,进入课题组后发现放养式的培养模式,自己很难适应,所以就痛苦地熬过了三年生活。那么如何去去挑选导师呢?图片来自网络1.去学校官网,学校官网一般都有老师的简介,里面包含了近几年发文章的情况和申请课题的情况。一般院士,杰青,长江学者,万人领军等这些牛人教授很忙,往往指导比较空虚,听到后不知从何下手。如果要找这样的导师,一定要有很强的自制力以及科研决心,因为这样的课题组导师会把你往博士方向培养。2. 普通青年副教授或讲师,这样的导师正处于事业发展时期,会更加细致的指导学生做实验,发论文。但是这类导师的招生名额并不多。图片来自网络3. 实业型教授,不知道在学校你是否听到过某某老师特别有钱,有自己的公司。一般这样的的导师已经积累够了论文或者职称,不需要特别着急的发文章来评职称,所以进入这样的导师课题组打工的性质很明显。图片来自网络小编认为还是选择大牛导师比较好,不仅组织制度建设完善,而且资源更加丰富。当然各类导师各有侧重点,最最重要的还是忠于人品!

文偃

硕士研究生怎么去认识和选择适合自己的导师?

硕士研究生复试之前关键的步骤之导师的选择和认识各位考研的学子们,你们应该都陆续收到自己的考研分数了吧!千人欢喜,千人愁,是愁还是甜,都看自己当时做出的选择了。最近学生们反应:不知道该如何去认识自己的导师,更不知道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生导师。这次课程我们就来讲一下怎么认识自己的导师,并且了解自己的导师,到最后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导师。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认识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导师网络和人脉关系就是最好的了解导师的过程,所以,一定要好好利用这些个途径,去了解这个老师到底是干啥的。这个研究方向,有没有什么实际的项目。你要知道,如果研究生期间没有什么项目,毕业的时候,找工作将是一个比较尴尬的问题。除了清楚导师的项目外,还要了解道士的课题的热度,找到一个相对前景比较好的课题,进行学习,才能成就自己美好的研究生岁月生活!结合自身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导师一定要结合自己的特点,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导师。如果你通过很多途径,了解到了自己的导师的相关的爱好,发现与自己就是不太符合,那一定不要去将就,因为三年或者说是两年都是一个小漫长的时间的。你进去了再去换老师,那就有点浪费时间和精力了!比如,你知道这个导师比较势利,而你就恰好是那种贫穷酸楚的学生,请不要选择这个导师,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你进入这个团队也会格格不入的,未来的三年时间或者两年的岁月,你都要承受老师的冷嘲热讽的!所以一定要结合自身特点,进行导师的选择。注重专业,找个专业强大的老师很多学生在选择导师的时候,喜欢凑热闹,今天大家都选这个导师了,那么这个导师一定很厉害。导师厉害不厉害,从某种程度上不是看报名的人数,更多的是看导师的学术贡献,和其相关的专业能力和知名度。有的人,更倾向选择副院长或者院长级别的老师,作为自己的导师,但是,这样的老师,其自身的行政业务也比较多,真正在知识上带你的时间就相对少一些。如果天天在学校都见不到自己的导师,那还有什么好的学习途径吗?记住:选择导师,硬知识才是第一选择,其次就是导师的团队了,如果导师有一个很强大的团队,你才能跟着团队收获到很多的知识和内容,才能使自己的专业知识更加强大起来!好了,这次课程我们就先到此结束了!如您有相关的疑问,请在下方留言,我们将第一时间给以您满意的答复!咱们下次课再见吧!声明:本文为尖子生数理化教育的原创文章,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进行相关的转载和复制,翻版必究!请务必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谢谢您的尊重!若有侵权,将第一时间给以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