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2010年研究生读的公费,还有一年4000生活,1000书本费补助。跟导师做项目还挣了不少钱。研究生三年下来一分钱没花,大概挣了六七万。我研一第一学期, 学校补助 、奖学金、 加上做份兼职辅导员,一分钱没要家里的,一学期过去了还存了点钱,就当下年的学费吧,没办法,读研了,父母年纪大了,实在不敢找父母伸手要钱。我是某211在读研究生。个人的经历告诉我,学校不同,奖学金的比例也不同,很多学校只能保证一半多点的人能拿到,还有要看导师,如果遇到好导师发一个月发四五百的劳务费,有的导师不会发钱。对于什么兼职挣钱什么的,别想了,工科类的实验室,老师催的紧,哪还有什么时间做兼职。这也逼的我不得不向家里拿钱。读的农科院,奖学金全覆盖,最低8000一年,刚好抵学费,研一每月发2100元的生活费。一年按12个月发放,基本上不用家里钱。我女儿今年研究生毕业,花不了什么钱,学费8000,奖学金是10000,每月补贴600。双非学校研究生奖学金都不能全覆盖,更没有实验室补助一说,仅有国家一个月600的补助。
现在查分日期已经基本确定,分数是多少也已经确定,在出分前的等待确实是很痛苦的,但是出分前的准备也一定要做好!查分之前需要做的事情是什么?需要知道几点出分,一般有这几种时间段。凌晨也就是0点,9或者10点或者下午14点20。这几个点是最集中的,当然官方公布的时间,但是一般会提早那么半个小时左右,那个时候查分系统会崩溃。每年都是这样,所以应该多种方法多种措施去查分。有如下几种查分方法。请君记好要考的。研招网,登录研招网去查,当然这个系统肯定是最忙的。目标院校开放入口,每个学校不一样,也不是每个学校都有。电话查询,准考证上貌似有查询电话,需要付费的。当然也是比较方便的。那么查分数需要什么呢?准考证是必须的,如果丢了的去研招网找找。身份证查分一定需要身份证号码的。注意:如果对于分数有疑问,大家可以按要求提出异议。希望大家看到分数那一刻都能喜极而泣,祝好。
今年考研人数又创新高,全国报考研究生的人数达到290万人,淘汰率升至75%,报收比例再次刷新了全国纪录。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考研呢?其实这与社会就业压力有很大关系。考研人数是逐年增加,但是招收研究生的学校却是固定的,这样研究生就越来越难考。我国第一所研究生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成立于1977年9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科学院大学在1984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原教育部正式发出了《关于在北京大学等二十二所高等院校试办研究生院的通知》,同时印发了《关于在部分全国重点高等院校试办研究生院的几点意见》,一共批准了22所研究生院,这22所研究生院是我国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高等学校研究生院。在此后的19年间,全国先后有五批高等学校研究生院经教育部批准试办。第一批为1984年8月批准,共22所;第二批与1986年4月批准,共10所;第三批 于2000年6月批准,共22所,第四批于2002年5月批准,共2所;第五批于2003年8月批准,共1所。共57所以下名单为教育部批准的学校名单!研究生院通过上表我们可以看出北京大学有本部和深圳两所,清华大学也是有本部和深圳两所,中国石油大学有华东和北京两所,中国地质大学有武汉和北京两所,所以在上表中出现61所。其实是真正上的57所。2011年,我国研究生院设置制度实施大幅改革,由原来的“报批”改为“报备”,高等学校研究生院成立不再需要经由教育部批准,使得我国的研究生院迅速超过了100所,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同学们经常看到中国的大学排名,很少见到研究生院的排名,这是因为研究生院因为自身的专业度不同,考核比较复杂,排名比较有争议,所以很少人对研究生院进行排名。不过最近教育部公布了一份2018年中国研究生院前20名排名榜单,希望给考研的学生们有点帮助。研究生院排名通过上面我们可以看出,教育部公布了这个研究生院排名榜中第一的并不是我们想象的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而是中国科学院大学的研究生院。中国科学学院大学研究生院是我国第一所研究生院,这所大学以研究教育为主,具有独特的教学风格,不论是教师水平还是设备先进以及实验费用都在全国排第一,它能够成为第一名至所归。科技在飞速发展,同时时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高科学人才对社会的发展有的重大推动作用,希望研究生院为国家培养更多的高层次人才。
招摇一共有56集,现在更新到38集了,每个星期的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晚上更新。招摇大概的剧情是招摇因为救下了自己认为该救的人魔王之子墨青,也就是厉尘澜,然后被所谓的正派伤害。后来招摇就跟宗门势不两立,建立了自己的门派万路门。后来在取万钧剑的时候墨青为了救招摇,无意就取了剑,然后招摇就因为剑的威慑力被震死了。但是尸体被琴千弦带到冰窖了,后来被琴芷嫣的血复活了,然后回到万路门,发现自己的门派跟之前有了很大的不同。然后一直想要报复墨青,后来却发现墨青对自己是真的好,爱她,当然啦,招摇也爱墨青。中间还有好多事情呢,让人捧腹大笑,而且还有好多感人的地方。现在已经更新了一半了,感情戏慢慢清晰,不过后面肯定还有很虐的故事发生。我已经准备好啦。说到这里,我有点想吐槽一下,因为招摇里面的配角戏真的好多,有时候一集主演就出现两分钟,气死我了,我希望在接下来的剧情里面,多多出现招摇这一对,还有路十七这一对。
为了响应“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很多高校都开始了网上教学模式,苏州大学在2月24号开始就在各个软件上开启上学模式,山西大多数高校在3月份开始开启网上教学模式。而就在近日,一个山西财经大学的研一朋友告诉我他们也是在3月2号开始网上上课,但是查完课表的他们瞬间傻眼了,由于是专硕的缘故要在一年内修完所有的课程,课程也比较多,而下半学期都是选修课,但是从课表的情况来看,该校将大多数的选修课集中到了9—16周,甚至于星期六都有课,在1—8周的课也就只有一两节,这让该校学子们开始议论纷纷。大多数观点认为,学校这样做不利于自己的培养和计划,专硕的培养方式与学硕最为不同的就是专硕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要以实践为主,所以研一的暑假是很好的一个实习机会。就实习而言,实习期越长越能够找到靠谱的实习,大多数专硕同学都计划的是1—8周修完课程,然后投入到实习当中,而如今课程都集中在9—16周对于大多数的学子来说,打乱了其计划。除此之外,有部分同学认为学校这样的安排也是有一定的道理,如今开学不确定,课程集中在后面也可以让学子们学到更多的知识,毕竟在家里的学习效率不高。其实高校忽略了学子们已经是研一了,都有对自己负责的态度,在家里除了看文献也没有别的事情可干,完全可以将课程安排在前面,这样可以进一步充实学子们的生活,不至于浪费时间,而且也可以为学子们的实习生活留够充足的时间。现阶段确实比较重要,而研究生的学习又不同于小学生,初高中生,他们已经有了对自己负责的意识,即使是在网上开展教学,研究生们也可以本着对自己负责的态度去完成学业。而这所高校的操作确实让很多学子们不解,确实家里的学习效果不同于学校,效率低下是常有的事情,但是如果不安排学习,那么时间真的就浪费了。有不少学子认为,学校应该对于学硕和专硕采取不一样的方式,学硕需要的理论性更强一些,他们的课程完全可以集中在后面上,而专硕实践性更强一些,应该为他们留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进行实践,最终还是要走向工作的。或许学校的初衷也是好的,为的就是让学子们多学习一些知识,毕竟知识也是实践的基础,但是大多数学生在家里的情况除了看文献,确实没事可干,有的同学报考的证书课本也没有带,在家里真的就相当于在浪费时间。所以很多学子认为学校响应这个号召,可以把课稍微集中在现阶段进行,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事情,高中生们都开始上课了,研究生们其实也可以尽早开始,利用好这一段时间,需要高校和学子们共同的努力。课都集中在9—16周,意味着学子们的相关实习计划也会发生改变,意味着有可能在家里的这段时间会被完全浪费。相信很多高校在制定他的计划的时候,都有自己的理由,有自己思考的方式,但是广大学子仍然希望能利用好这段时间,在网上开始上课,多留一些时间用到实习工作当中。如今,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很多学子都处于迷茫之中,多感受一些社会,感受一些工作有利于孩子们做好人生规划,最终都会离开学校这个象牙塔,早早做准备对于学子们来说也是不错的。关于这个情况不知道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一起讨论。
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我国教育已经成为世界在校生最多的国家,中国的高等教育也成为世界排名第二的教育大国,尤其是研究生教育,研究生数量和教育质量,仅次于美国。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在第四轮研究生专业评估检查中,对我国研究生教育做出来科学的评价。指出:经过近十年来的发展,我国研究生教育已经驶入发展的快车道,跃上一个新的台阶,高层次自主培养能力大大增强,有力支撑了国家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为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了大批具备先进理论知识的科技人才,用人单位对研究生的工作,整体满意度达到98%以上。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像全民教育的发展,本科毕业生每年达到380万以上。也就是说,目前在高校就读的全国本科学生有1500万以上,每年在招聘现场,有很多的本科毕业生,硕士研究生甚至博士研究生。都在激烈的竞争有限的岗位。有人比较详细形象地说:招聘现场是本科生一操场,硕士生一礼堂,博士生一会场。有人感觉我国研究生已经饱和,用人单位消化不了那么多的研究生,研究生学历越来越贬值,未来必将会和本科生一样达到烂大街的境地。那么我国目前一共有多少硕士研究生?那么到底我国这些年来一共培养了多少硕士研究生呢?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对这个问题的分析。根据教育部学位中心统计。自1995年以来。我国共招收研究生人数。771万人。就是说目前我国有600万左右拥有研究生学历的高素质人才,另有170万人在读研究生,这些人员分布在科研、教育、卫生各行业。2018年我国考研报考人数达到238万元,录取人数超过了60万。今年报考人数更是创纪录达到290万人,今年的录取人数也将在70万左右。2018年全国研究生培养单位有835个,学科11562个。在读研究生人数238.21万人,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共60.28万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排名第二的研究生教育大国。为我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国这771万名研究生看起来数量特别庞大,但具体到占我国人口的比例来看,只占全国总人口的0.5%左右。也就说200人里边只有一名拥有高学历的研究生,比例是非常低的。从这组数据来看,研究生在我国还属于稀有人才,含金量是毋庸置疑的,他们在这个招聘竞争中,还是很有优势的,就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报考研究生的原因?在企业招聘中从工资待遇,就可以看出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差距。硕士研究生的平均为6000元左右,本科生的平均起薪仅有4000元左右,而且就职后层级岗位差别也非常明显,研究生基本上都安排在层次比较高的岗位,本科毕业生大多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即便是进入国有单位,甚至是机关和事业单位,工资待遇差距也很明显。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同学,一般都安排在比较重要的岗位,更容易得到职务上的升迁。总体上看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人群,在我国还属于凤毛麟角,是各个单位的抢手货,在求职中,基本上处于主动地位。可能个别研究生在求职中遇到困难,这主要是研究生对自己的期望值很高,对工作岗位的要求也很高,甚至于在他面前有好几个工作岗位,只是因为没有达到他的预期,又不想降低求职标准,也就暂时放弃了这些工作机会,再到求职市场寻找自己更理想的工作岗位,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人最后大多都能获得一个比较理想的岗位。总之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高学历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会越来越大。所以奉劝那些已经在读的研究生,要好好把握这个机会,认真钻研专业知识,努力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加强能力的培养,这样的人才再就业市场才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对于正在考研的同学,要积极备考,为了自己的目标努力,提升自己的境界,争取一战成功。在自己喜欢的领域,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为顺利进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上一篇,关于考研的基础知识,我们已经了解考研“34所”,就是指一共有34所高校可以自主划定分数线,以及实行自主招生计划。即招生分数线由学校自己划定,而不是国家的标准作为参考来划定。“34所”自划线主要依据是报考本校人数,以及本校自己招生的人数来调整分数线的,且在时间上一般比国家线早出来。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34所高校的分数线比国家线高,但部分高校的单科分数线可能会低于国家线。那么,如果你没有过“34所”的自主线,但是过了国家线,可以走国家线吗?什么情况下可以走国家线?如果可以,又是怎么进行调剂的呢?01一、什么情况下可以走国家线?首先,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国家?大家都知道,初试考试完毕,“34所”自主划线最先公布分数线,除了“34所”可以自主划定复试分数线,剩下的所有高校都必须以国家线为依据。34所,不论是单科,还是总分,都是自划线,考生必须要全部过线才行,也就是说单科不过,不可以!总分不 过,也不可以!以下两种情况可以通过国家线进行调剂:①初次考试之后,没过自主划线,但过了国家线。这也就是表明 如果你选考的就是34所,那么你就可以早一些知道自己是不是过了线,假如没过线,就可以等国家线公布。在过了国家线的情况之下,你是可以通过调剂 去其他学校的;但是,如果你没过国家线,那就不可以走国家线进行调剂,只能再考或者直接去找工作。②在复试阶段没有过,也可以通过国家线进行调剂。当然了,过了“34所”复试线最好了,但也并不是高枕无忧,因为有一部分学校有学校院线和专业线,以及按分数从高到低择优进入复试。只有真正到复试完毕,才算是成功上线。这个时候,有一部分考生在复试阶段会落选,那么也可以等到国家线公布之后,再积极地进行调剂就可以了。最后。大概的程序如下:初次考试/34所公布分数线/34所组织复试/国家线公布/根据情况进行调剂/其他所有学校组织进行复试。02二、如何通过国家线进行考研调剂?嗯,必须提醒大家的是,能不进入调剂就不要进入调剂这个环节。因为进入考研调剂,一般能够调剂的学校,要么是学校不太好,或者专业比较冷门,报考的人很少,有一些甚至没人报考,然后有一部分的考研学生过了国家线,却被刷了下来,才考虑进入调剂,调剂成功也会到那些生源比较缺的学校。可以进入调剂系统的2大条件:一是考生单科和总分一起过了国家线;二是学校特别缺生源,且愿意接受考生去复试。最后,即便你顺利进入了调剂环节,到底能不能录取,主要还是看复试之后,考生的加权总分排名靠不靠前。03三、写在最后。如果你报考的是“34所”。没有过“34所”自主线,有两种情况是可以进行调剂的:一是初试的时候,没过线啊,但过了国家线。二是设过“34所”复试自主线。但是,是建议大家能不调剂,最好不要走调剂的路线。因为调剂的学校。要么是学校不好,要么是专业不好。而且,目前由于非全扩招的关系,更多的学生能够复试。这就导致了竞争的激烈。原本或许还有一些比较不错的学校在调剂中,现在更困难了。另外,复试都集中在某一天,这也就导致了考生只能参加一个学校的复试,错过了其他的机会。有一个好消息,由于34所提前公布了分数线,所以也会提前组织复试。在这衷心希望大家都可以考上自己理想的高校,不走调剂系统。讲完这一篇关于考研调剂的文章,加上前面的5篇,我想大家都对读研、考研都有了一定程度的的了解,后面的文章,大家希望我讲什么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小晓样儿会一直给朋友们以最大的支持!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小晓样儿!
2021年报考研究生考试人数,比2020年多了近100万人。每年考研的热度一直居高不下,随着报考专业的不同,考研的难度和结果也各不相同。文/天意妈妈谈教育近几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环境,竞争越来越激烈,导致很多大学生在毕业后无法找到心仪的工作,最后只能将目光放回到研究生身上。这些学生希望能在毕业的时候,能凭借着自身“研究生”的学历,获得一份自己心仪的工作。但是,研究生考试可不是那么容易,去年研究生的弃考率更是达到了10%以上。这不,马上就就要迎来2021研究生考试了,关于研究生的“考试难度”也一度成为了大家热议的话题。那么今天我就整理了相关数据,2021年考研难度等级表,一共分5个等级,等级从容易到困难,快来看看你在哪个等级吧!考研难度等级表出炉(本次的难度从容易到困难,等级一表示难度最低。)等级一、考研难度最低这一等级是研究生考试中最容易的一个级别了,因为在本地考试的学生,一是熟悉本地相关情况,在选择研究生导师上也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以在考试的人脉、资源、经验上,都要比外地考生更加的具有优势。等级二、考研难度略低这一等级的难度略低,虽然是选择了不同的学校,但是同为一个城市,在环境上依旧是熟悉的。而且城市中大学和大学之间相隔并不太远,经常参加学校活动的同学,很容易就认识其他不同学校的学生,总体来说只比上一等级少认识一些人罢了。等级三、考研难度中等这一等级的难度中等,虽然跨了城市和学校,但是在专业上还是自己熟悉的,所以在考试难度上不会有太多问题。唯一要担心的就是地理位置不熟悉,人脉和资源方面会存在一些难度,其他的只要努努力就没什么问题。等级四、考研难度偏上这个虽然是在本地,但是因为跨了学校和专业,毕竟在复习的难度上增加,学校的环境也是自己不熟悉的。好在没有跨地区,所以在地域上还是有很大优势的,经常去目标学校走一走,很容易就能认识很多“过来人”的帮助呢! 等级五、考研难度最难这个应该是考研难度中“地狱级”的存在了,虽然难度很大,但是每年选择这种方式报考的学生一点都不少。大部分选择这种难度的学生,都是因为对自己的学校、专业都不满意,想要通过研究生考试逆袭。不管是选择哪种考研难度,只要能成功“上岸”其实都是不容易的。不过,如果一意孤行要选择最难的考研模式,自己又没有什么自信的话,我个人觉得还是慎重考虑吧!考研确实能够帮助我们在毕业时,更好地找到心仪的工作,但是可不是每个学生,都适合“研究生考试”的!有些学生与其辛辛苦苦的复习,不如直接进入工作,具体都是哪些学生?不适合考研的学生有哪些?1、逃避压力每年都有很多学生,为了“逃避”就业问题,而选择继续进修。要知道“逃避”就业问题和“提升”自身能力,完全是两种意思。“逃避”就业问题的学生,仅仅是因为不想找工作而已,用考研来拖延时间罢了。2、没有目标除了逃避工作的学生之外,还有很大一部分学生不知道自己要干嘛,看着身边的人考研自己也“稀里糊涂”的报了名,这类学生我觉得还是别考研了吧。毕竟自己没有明确目标,报考的专业大都也都是“随波逐流”,这类学生在考试时经常是“陪跑”,浪费时间还浪费精力,得不偿失。3、自制力差报考研究生考试的学生中,还有一部分学生本身的成绩不好,本科都是堪堪过关。这类学生学习没有自主性,学习自制力差,我建议还是直接工作吧!不然报考研究生之后,因为学习自主性差,到头来很是很难顺利毕业,浪费的时间和金钱真的得不偿失。写在最后:考研的难度各不相同,每个等级中都存在成功和失败的学生,所以考研的难度等级并不能成为考研失败的借口,考研能不能成功最终都是看学生自身的本事而已。希望各位考生们,不要有任何心理压力,相信自己安心考试就好啦!#考研#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内容,你觉得哪个考研难度最大呢?请在下方评论区写下来,我们大家一起互动探讨!专注分享教育那些大事小情!如果这篇文章对你有用的话,不妨点击、关注、分享!你的支持就是我的动力,我们下期再见,拜拜~(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大家好,这里是考研刺客联盟!20届考研人数达到341万,专家预测21届考研人可能达到450万左右,那你了解现在在学研究生有多少吗?目前为止,中国共计培养了多少研究生?教育部最新消息:截至2020年,我国研究生在学人数将突破300万,已累计为国家培养输送1000多万高层次人才。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研究生人数会剧增?这会不会导致研究生“贬值”?未来研究生还能值钱吗?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是什么导致研究生人数剧增的?1、大学生贬值,企业对于人员招聘的要求越来越高,导致很大一部分人选择考研,来增加自己的就业竞争力。2、逃避就业,为了能够延缓就业,而选择继续求学。3、名校情怀或者国家情怀。部分同学高考没有发挥好,所以就通过考研的方式上名校;还有部分同学从小就有为国家建设而奋斗的情怀,所以求学深造,更好地建设祖国。4、国家扶持力度大,近几年研究生扩招力度大,研究生的奖助学金也很多,读研期间可以申请各种奖助学金,读研3年基本不需要花家里太多钱。那么研究生人数的剧增,会不会导致研究生贬值?未来研究生会不会就不值钱了呢?我可以很肯定地说“不会”。1、研究生再怎么扩招,招生数量也有限,毕竟学校的容纳数量就那么多,研究生导师也就那么多。2、近几年研究生扩招的方向也都是国家正稀缺的人才,所以这部分研究生毕业国家肯定也是抢着要的。3、社会发展有一个“二八定律”,百分二十的高精尖人才带领指挥百分之八十的基础建设者,构建更美好的国家,走向更富强的生活。不会全民都是高精尖人才,因为基础建设者也是国家重要组成部分。综上,研究生还是很值得考的,而且未来带领国家、企业发展的主流将越来越倾向研究生群体,所以为了更好的生活,考研也是值得选择的。如果觉得对你有帮助,欢迎转发评论~想要了解更多考研干货请关注我!我是考研刺客盟主,考研专业咨询,私信1或2有惊喜。
考研国家分数线公布时间!目前,教育部正在会同相关部门认真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关于扩大今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的决定,已向各地各部门下达计划总额,并指导各招生单位在确保培养条件和质量基础上,抓紧安排确定分专业招生计划。招生单位分专业招生计划上报汇总完毕后,教育部将尽快划定2020年国家分数线,预计4月中旬左右公布,相关复试工作安排将视疫情和高校开学情况另行通知。2020考研国家线网址首先2020考研国家线一般都在中国研招网(http://yz.chsi.com.cn/)上发布考研国家线信息。2020年考研国家线暂未发布,各位考生可以参考往年的国家线进行测算自己是否能够过国家线,也多看看近期高校的调剂信息,有备无患。随着考研国家线的逐步确定,复试也要逐步确定了,今年受疫情的影响,所有高校都无法如期开学,考研复试自然也无法举办。结合过去的经验,今年的复试可能有两种发展倾向:一是网络复试,二是延迟复试。硕士研究生扩招18.9万,学历会贬值吗?近日,教育部相关负责人明确,将扩大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较去年同比或增加18.9万人。面对招生规模扩围,“考研族”们既欣喜也担忧。他们欣喜:“上岸”的机会或许更大了;他们担忧:未来的就业市场上,学历是否会贬值?对考研一族来说,扩招到底意味着什么?2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扩大今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和专升本规模。三天之后,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透露,今年研究生招生规模同比去年增加18.9万。按照教育部的介绍,全国现有44万左右的研究生导师、1.2万个硕士研究生学位授予点,尤其是近年来新增了2000多个硕士点的培养能力和承载能力。按照翁铁慧的说法,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874万人,就业工作原本压力就不小,加之突发疫情影响,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教育部将与有关部门一起尽最大努力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升学机会、开展精准指导服务。对于今年研招扩大规模,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分析,扩招原因基于两点考虑:一是以往报考人数连年递增,相比之下录取人数不足,报录竞争过大;二是就业问题,尤其是今年受疫情影响,毕业生就业环境不容乐观。按照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9年全年研究生教育招生91.7万人。就此推算,扩招之后,今年的研究生招生规模或将达110万人。扩招有侧重,国家急需这些专业的人才当然,扩招也有所侧重。按照教育部的介绍,扩招必须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同时重点向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高校倾斜。据介绍,研究生计划增量,将重点投向临床医学、公共卫生、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专业,而且以专业学位培养为主,以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专业学位为主。翁铁慧此前解释,投放到什么专业为主,要看社会需求,主要投放在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民生急需的领域,现在这些领域非常缺人才。对于这些扩招政策,储朝晖也认为,扩招没有采用大水漫灌,而是精准投放,招生在一些重点领域,特别是公共卫生领域增加了名额,这跟此次疫情有直接相关性。“扩招的倾向反映了当前国家经济发展在医疗健康、基础科研、人工智能方面的人才需求偏向。”海天教育考试研究中心专家吴睿解释,经济稳步发展和结构转型,对高层次人才培养提出了迫切需求,同时也对考生提升自我竞争力提出高要求。扩招,让考研变得更容易吗?近期,一些地区纷纷将今年的考研笔试成绩放榜,拿到初试成绩的考生,正等待国家线的出炉。对于“考研族”来说,突如其来的扩招政策,让今年的竞争变得更小了吗?“扩招意味着总体报录比提高,在报考人数固定的情况下,今年会有更多考生因扩招‘上岸’成功。如压线第一志愿复试线的考生,可能会因此进入复试。”吴睿分析。但这并不意味着考生竞争就更小了。吴睿解释,当更多人进入复试,且满足调剂资格的人越来越多,调剂就会异常激烈。此外,扩招具有地区及专业类别的倾向,并非所有考生都受益。储朝晖也表示:“今年扩招,在一定程度上会缓解考研的录取竞争压力,但这并不意味着考研难度就大幅度降低。”他分析,尽管录取比例有所提高,但从340多万的报考人数来看,扩招不到20万,报录比仍然较低。事实的确如此,近年来,考研报名人数持续走高,近两年更是增幅较大。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数据,今年硕士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高达341万人,这一数字较上一年度的290万人增加了51万人,刷新了历史新高。在专家看来,在近年来大幅提升的报名规模面前,此次扩招无法让考研竞争明显降低。“对考生来说,扩招虽是好消息,但在最终结果还没有出来之前,眼下要做的就是全力准备复试。”吴睿说。2020考研复试怎么准备?1、考研复试,一般都会有这样几门课,专业英语、面试、笔试、理科学科可能还有实验。2.先介绍专业英语,一般的英语会考察一些专业方面文献的翻译,或者是一些专业词汇的考察,可能涉及的面比较广。3.笔试,笔试一般都会考专业课,专业课都是你初试没考的专业课,也没有想象中难,只要你在成绩出来之后,好好复习,加上上课时候的基础就OK了。4.最重要的是面试,面试一般都是一些老师问你几个问题,有一部分学校会是英语回答,还有直接切换中文的,如果你是英文的,老师还会问你一些专业方面的问题。至于复试之前应不应该提前去联系导师,这个问题还是要看你自己的想法。如果有能力的情况下联系一下总是不会出错的。毕竟若是复试成功,未来考研的时候需要和导师之间有很多时间接触,如果能和导师打好关系,对于我们在研究生期间的发展也会有很大的帮助。所以选择一个优秀的导师也十分重要,最后,预祝参加复试环节的考生们都能够取得一个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