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研究生学历真的越来越水吗?三大因素可以得出结论内省

研究生学历真的越来越水吗?三大因素可以得出结论

最近关于“研究生学历越来越水,还值得考吗?”引发人们的热议。真的是研究生学历越来越水吗?#2020年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曾经麒鉴主持过多次员工招聘面试,从招聘面试的现场效果看,确实对硕士研究生非常不利的结果:从学识和专业深度看,硕士研究生明显不如博士;而从就业求职的准备和对自我的认识能力以及面试表达的流利情况看,硕士研究生明显不如本科生。从现实工作实际上情况看,也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是否据此就可以说研究生的学历越来越水呢?实际上也不能这么说。我们可以从以下三大方面进行分析:第一,目前的研究群体确实比较大,但并不能说硕士研究生的学历就越来越水,而只能说我国的教育能力在提高有的人可能会说,现在的研究生越来越多,随便一个单位就有好多研究生,甚至发生过有的单位招聘门卫都要求硕士学历的状况,以此来说明硕士研究生学历的贬值。最新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377万人,录取率约为30%,以此进行推算,明年研究生的录取人数将达百万之巨。而在1985年麒鉴考研时,当年的招生录取人数只有3万人。根据教育部最新官方数据,预测明年也就是2021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909万人,首次突破900万人!到2022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超过1000万人!目前我国14亿多人口中,只有1.7亿名大学生,再过10年左右时间,随着各高校毕业生进入社会的各行各业,我国总人口中就会有3亿多名大学生!2001年高校毕业生只有114万人,20年的时间扩大了将近10倍。有数据显示,60后高等教育的比例只有9%,因为当时包括中专的考录比为9%。而1995年后出生人口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占比高达95%。硕士研究生是如此,本科生是如此,博士研究生也是如此。1983年5月首批18名博士从几千名学子中脱颖而出,到如今每年7万多的博士招生人数,6万左右的博士毕业人数,粗略估计我国目前具有博士学位的人有70-80万之间。各种研究生的大量增加导致研究生不再神秘,同时由于研究生数量的扩大,个别研究生存在水平下降的情况也在所难免。但整体上来看,汉有得出研究生学历越来越水的结论。第二,说目前“研究生学历越来越水”还因为研究生就业越来越难,但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未来必然的的趋势一些人考研是为了提高自己,另一些人考研是为了回避就业的矛盾和困难,从而对考研以后的就业充满了不切实际的希望。据教育部数据统计,2018年考研报考人数达到238万,比2017年增加37万人,增长18.4%。其中,应届考生131万人,比去年增加18万人,往届考生107万人,比去年增加19万人,考研增加人数和增长率均为近年来最高。而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377万人,近几年考研人数再创新高!为什么一方面感叹研究生学历越来越水,另一方面研究生报考人数不断升高呢?当然是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和研究生毕业求职仍然困难的矛盾。近年来,随着经济增长放缓,针对应届生的岗位有效供给减少;而同时本科毕业生人数却年年增多,导致大学生就业难度加大,甚至出现了诸如“毕业即失业”的说法。一些人为了增强自身的职场竞争力,选择考研也是一条非常好的路径选择;另一些人为了推迟就业和更好的就业,则不得不选择考研。这本来是一个正常的现象。但研究生毕业以后,却突然发现自己辛辛苦苦学习了几年获得了硕士学位以后,就业形势并没有像曾经想象的那样容易,甚至还要与本科生共同竞争就业岗位,这时才发现自己学识和专业程度不如博士、对社会的适应度不如本科生,将自己生生地熬成了一个职场的夹层。从而发出了研究生学历越来越水的感叹。实际上,这个社会是看学历,但学历只是一个职场的敲门砖,真正能否在职场立足的仍然是能力、业绩。而我们的很多硕士研究生们却没有真正地认清自己,没有找到自身的定位,自以为学历比本科生高就应该受到重视,现实却不是这样的。另外一个更重要的因素是硕士研究生的专业非常重要。这个社会上并不是所有的研究生学历都是热门,只有热门的专业才是社会需要的人才。从2018年的情况看,MBA、会计、法律硕士等依然是报考的热门专业。以2018年北京为例:工商管理、会计专业、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的报考人数位列前三位,报考人数居第四至十位的专业依次为金融、公共管理、计算机技术、法律硕士(法学)、广播电视、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因此,考研时不能为了考研而考研,更不能只要考研录取即可,选择什么样的专业对就业和职场未来都十分重要。有热门专业就有冷门专业,冷门专业虽然好考,录取率高,但是就业难就成为必然。所以说,并不是所有的研究生学历都越来越水,而是那些没有真才实学的、学习能力差的、业务能力低的、冷门专业的研究生就业越来越难、职场发展越来越难。第三,你相信吗?整体而言,研究生的工作能力要强于本科生。考研还是不考研取决于你自身的判断在整体学历教育体系中,硕士研究生的学术能力、分析问题的深度、解决问题的高度肯定难以与博士相比,而业务直接操作能力和熟练程度肯定难以与本科生相比,如果单位重视学历那肯定落实到博士身上,而如果单位重视实际业务操作能力,那么肯定是落实到本科生身上,而硕士研究生则就显得不伦不类、不高不低了。这也是很多人质疑硕士研究生的原因。现实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在银行工作的一些研究生,在面对柜台业务操作、柜台基础业务处理、特别是在点钞等技能时,研究生的熟练程度要比本科生甚至专科生要差。这也是正常的。从银行的基层工作角度看,研究生肯定在点钞、翻传票、存款、取款、记账等方面明显要弱于本科生,有些人以此认为研究生的业务能力差,研究生的学历越来越水,这是有偏差的。因为银行的这些基础工作毕竟不是研究生的强项,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也并不能代表研究生的工作能力差,而是说研究生可能更适合一些管理岗位。虽然现实中大家可能会举出很多的例子来说明研究生的能力不一定比本科生高,这是正常的现象。研究生作为一个群体有高有低很正常,我们不能苛求研究生就一定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才,而只能说,研究生比本科生具有了更好的学习能力。整体而言,研究生的工作能力比本科生要高确实是应该肯定的。研究生毕竟比本科生多系统地学习了两年到三年的专业知识,而且在研究生学习期间比本科生学习的专业性更强,学习的知识更系统,对专业的理解也更好一些,所以在实际工作中遇到专业的问题处理会更专业、更系统一些,分析问题也更深入一些,解决问题的大局观和视野也会更好一些。现实中,大量的研究生整体发展得要比本科生更好一些,这也是社会的现实。当然,由于培养方向和培养能力的出发点不同,研究生的能力可能更多地体现在分析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业务的基本操作能力可能要弱于本科生甚至专科生,这是必然的,这也是学历教育中分层教育的必然结果。考研值不值得?未来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关键是你要明白考研是为了什么?不要被眼前的苟且迷茫了考研的初心。(麒鉴)图片来自网络

散戏

研究生学历变“水”了,还有必要花时间考吗?了解这四点很重要

这两年研究生考试报名热度越来越高,有越来越多本科毕业生投入到备战公务员考试的队伍中。与此同时,研究生招生名额也在扩张中。在这样的情况下,不断有人发出质疑,研究生的学历是不是也越来越水了呢?研究生学历越来越水了,还值得考生报考吗?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目前有本科院校1272所,其中大部分院校都具备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资格。不过在研究生培养方面,这些高校水平参差不齐。一些二本院校虽然也能培养研究生,但是和名校差距还是比较大。普通高校毕业的研究生含金量减少,学历也变得越来越水。这些研究生在激烈的竞争中,很有可能处于劣势的状态。从二本院校毕业的研究生,竞争力可能还不如一些重点高校毕业的本科生,找工作并不占什么明显的优势。名校研究生的报考依然竞争激烈,只有学霸中的学霸可以成功上岸顺利读研。近几年来名校研究生招考名额也有所扩张,但是完全不能满足学生的报考需求。所以必须要这样说,名校依然还是名校,含金量还是比较高的。随着研究生毕业人数的增加,找工作难度越来越大,用人单位的要求也在提高。这样一来,普通高校毕业的研究生同样没有优势,极有可能会输给985、211高校毕业的研究生。这种竞争的增加,无疑是让学生觉得很迷茫。说到这里一些学生也开始认真考虑了,自己是不是真的适合考研呢?其实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同,有的人适合考研,有的人不适合考研。在斟酌这个问题时,建议大家想清楚下面这四点,接着就会有明确的答案了。如何判断自己适不适合考研,从这几个方面来考虑:是否对科研工作感兴趣,有兴趣才能认真对待很多学生都是为了好就业才选择读研,在实际的读研过程中,大家却发现研究生阶段和本科阶段有很大不同。如果对科研工作不感兴趣,很有可能读不下去,或者读不出来什么成果,最终自己也会觉得非常痛苦。是否做好了花费时间的准备,是不是花得起这样的时间成本读研需要2-3年的时间,学生在研究生毕业时已经27岁左右了。在考研之前,大家必须要做好这个准备,自己是不是花得起这样的时间成本。这2-3年的时间,是读书重要,还是积累工作经验重要?大家自己都有判断。经济能力能否承受,读研期间没有稳定的收入虽然现在读研期间会有补助,还能拿到奖学金,但是和已经工作了的人相比,读研的人还是要承受一定的压力,经济上并不独立,没有稳定的收入。所以在读研前,大家还是应该先想好这个问题,尽量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专业有必要读研吗,是比必须要通过读研才能找到好工作吗有的专业有必要读研,有的专业没有必要读研。如果大家所学的专业,在本科毕业后就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就没有必要读研了。有的专业则要求学生必须读研,比如一些医学类专业,学生大多需要读研,不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如果决定了考研,需要注意哪些方面?注意学校的选择,选择名校时看自己的能力是否够对很多学生来说,考研专业的选择像是重新“投胎”。为什么这么说?很多学生在高考的时候都有遗憾,因为种种原因没能进入到自己心仪的院校中。还有的学生觉得特别不甘心,因为自己的本科院校并非985和211。在学校选择上,建议大家在充分评估自己能力的基础上,做出理性的选择。报考211、985名校,当然更符合大家的预期,这些高校竞争非常激烈。在报考这些名校之前,大家还是要做好面对竞争的准备。注意专业的选择,认真分析自己的实际情况现在跨专业考研学生非常多,在专业选择上,大家都有些迷茫。一方面觉得自己本科的专业不满意,另一方面又不知道该选择什么专业。这里建议大家认真分析自己的实际情况,再结合自己感兴趣的方向进行报考。这里还是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跨专业考研难度很大,如果不是特别有把握、有能力,还是不要轻易尝试。本专业学生已经学习了这个专业四年的时间,其它专业的学生再来报考,专业课肯定不占优势。注意地域的选择,想想自己希望去哪个城市定居对考生来说,地域的选择也是非常重要。在报考时,考生需要弄明白所报考院校的地理位置。之前有学生报考中国海洋大学,以为这所大学在北京,实际上这所大学位于青岛。之后再感到后悔,肯定已经来不及了。和本科阶段的学生相比较,研究生更应该考虑学校的地理位置问题。一般来说,研究生毕业之后,都会留在当地工作和生活。学生应该考虑到学校的地理位置因素,想想自己希望去哪个城市定居。做好充分的考试准备,才能提高成功的几率研究生考试难度在增加,学生在考试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备考,才能提高成功的几率。既然已经决定了要考研,就必须要把这件事重视起来。如果只是敷衍了事,那么最后结果可想而知,只能是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虽然研究生学历越来越“水”了,但是对很多学生来说,提升学历依然是个“刚性需求”。有部分专业的学生必须要读研,如果不读研,肯定找不到对口的工作。这部分学生还是应该早点做好准备,应对考研的历练。结语:现在研究生的毕业人数越来越多,但是名校研究生含金量依然高,“贬值”的只是普通高校的研究生。这样来看,未来名校研究生会越来越难考。准备考研的学生,还是应该提前做好准备,提高上岸几率。今日话题:大家认为哪些人群是不适合考研的?#1月新年启航计划#

乳间股脚

读研期间发现自己导师学术水平很“水”,是怎样的体验?你知道吗

相信很多本科生现在还对一些教授、研究生导师、博士导师很是崇拜,认为他们一般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因此在选择研究生导师的时候没什么辨别是非的能力,一部分学生在跟随自己的导师读研后,当自己要写论文或者需要课题研究作为支撑时,却发现自己导师的学术水平很“水”,影响了自己在学术道路上的前进,自己心里又是五味杂陈,你知道这是怎样的体验吗?小编特地介绍几位同学的经历,大家细细品味。研究生和导师介绍的第一位同学是某普通财经大学的学生,当年考研成绩优秀,但是这位同学本科是三本大学,再加上考研时候又该跨专业考研,所以当年考研时候没有敢去报考211大学。考上这所财经大学以后,选择导师他选择的是该学校的研究生副院长做导师,满怀着对学术的研究兴趣和对未来的期望,但是过几个月后发现,自己一个月才能去见导师一次,而且发现导师已经快九年没有发表论文,也没有申请过课题,每次和导师学术交流越深,越发现自己导师学术水平有限,对前沿的知识理论不懂,还妄加指责学生,这位同学很是受伤。而且当他写研究生毕业论文的时候,导师都是瞎指挥,每次都要修改论文,但是修改了以后又修改了回来,就这样因为学术和毕业论文和导师之间有了矛盾,导师在同学周围散发对这位同学不利的言论,最后这位同学研究过毕业也没有和导师吃散伙饭。可以说整个研究生三年对这位同学而言,因为导师的学术水平很“水”,让这位同学研究生期间求学道路上备受挫折,是非常煎熬的体验,对学术没有了兴趣,也不想再读博士。研究生毕业介绍的另一位同学,则是某985大学自动化专业的研究生,这位同学本科就是该学校的,本科期间学习成绩优秀,最后获得保研资格,跟随了一位博导作为自己研究生导师,但是学习了一段时间以后大学自己的导师申请课题的工作,都是学生自己做的,导师一般什么也不做,而且导师基本上每天不认真做学术,每天都是处理一些行政工作,当博士学姐和学长发表论文时候,把导师的名字挂为第一作者,所以看上去近些年导师论文发表数量有所增长,其实这都是博士学姐和学长的功劳。这位同学研究生期间没有受到导师认真的学术指点,也没有给他怎样的学术指导,导师的知识体系还是好多年前的知识体系,自己毕业论文也是瞎指挥,没有什么真材实料,说一些假大空的话,当毕业论文需要外出盲审时,导师居然还说毕业论文过不了不关他的事,让这位同学心“凉凉”,可以说这位同学因为导师学术水平“水”,让他研究生期间过得并不好,自己的学术水平提升不了,也没有核心期刊和CSSCI期刊论文发表,影响了自己博士的申请。研究生毕业从这两位同学经历可以看出,读研期间若发现自己的导师学术水平有限,学术水平很“水”,影响了学生已经的学术水平的提升,也影响了导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甚至让导师和学生之间矛盾升级,让学生在研究生三年期间的生活苦不堪言,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城之大者

研究生学历越来越“水”还值得考吗?孩子的未来何去何从,谁决定

#研究生学历越来越水还值得考吗#越来越多的人从事的工作与学历无关,是我们辜负文凭还是文凭辜负我们?或者是这些高学历越来越水了呢?这周末就是一年一度的研究生考试了,今年约有377万人将走上考场,我先预祝他们凯旋归来。有人说,现在研究生每年招收的人很多,没有之前那么稀罕了,所谓研究生学历有越来越“水”的倾向。那么,还有没有必要考研究生?我认为有几点可以参考:1.现在很多工作都要求高学历。现在很多人参加考研不仅仅是为了学历的提升,更多的是这是一个看文凭的社会,甚至前段时间一位保姆的学历是硕士。正由于他有着高文凭才可以服务于两户人家,因为人家的能力特别强,不仅仅是局限于以前的做家务带孩子那么简单,更多的是辅导孩子的作业,向现在大多数父母也不可能有那么高的水平去辅导孩子的作业。像华为,阿里巴巴等大型企业对学历的要求更是严格,你若拥有着高学历高能力,那么毕业之后就是年薪签约某些公司,而不是像有些低学历的人拿着月薪。现在社会就是这样的,我们很多人参加国考,司法考试等等就是因为我们清楚地知道很多公司要求最多的就是“本科以及以上学历”的那项最基本的要求。2.应该通过实际情况来考察扩招是否“水”。1)研究生扩招,除了为国家培养精英人才,更多的是提高个人的能力水平以及价值升值的空间。能够通过研究生考试的,也证明他是个非常优秀的人,所以我们要正确的积极地看待这个问题。2)研究生的教育不仅仅是提高他的专业水平的考察,更多的是对他的个人素质以及能力的一种考察。只要我们认真地对待这件事,而不是因为应付敷衍了事,那么他不是一种缩水的体现。3)教育部肯定也会严格管控,各大高校也会做好自己的本分事,想要顺利通过考核,也不是三言两语的事,不存在放水。很多的国企以及优秀的企业都要求高文凭高学历,这就是一个基础点,如果你不想落后挨打,那么就要努力去实现这个文凭。3.考研与否,不要在乎别人怎么认为“水”,怎么去评价,而要看我们的内心是怎么看待的。现在社会的高等教育是不是和精英教育一样的呢?高等教育不是大众普惠教育,因为等到扩招的时候或者有非全日制一类的,就会被认为是放水。我们的教育现在是应试教育跟国外的国情不一样,而且现在很多人是因为考试而考试,甚至很多人把高考,考研作为一个考试目标,而不是因为抱着学习的态度去考试。不管有没有意愿考研,通过看到身边的人都一窝蜂地考研,自己也会随着大众的变化而变化。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去考研,到底是为了服从大众,还是为了那份工作的要求?很多人读完大学之后就非常迷茫,毕业之后究竟是考研还是找工作?考研又要花费两三年的时间去学习充电,浪费了积累工作经验的光阴。几年下来,忙着去考研。考上了还好,没考上浪费了大好光阴,就会认为考研很“水”,我也经历过迷茫,我们要有一个详细的规划。我们要用why和what去执行。我为什么要考研?我考研之后干什么?这都是要在自己的计划之类的,这样子才会真正让你的考研有价值而不“水”!4.不要急功近利地看待研究生学历。其实这个社会上有很多人没有高文凭高学历,但是他个人的能力水平相当优秀,当然也有企业破格录取。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发亮,我们不要过于心急地去看待一纸文凭。有的人认为我有高学历肯定能找份好的工作,但是到头来却发现能力不够。就造成一种逆向思维,认为高学历比较“水”。现在有很多人都是本科以上学历,甚至有的本科生研究生在送外卖当保姆,但是这些都值得我们去尊重,也不会认为他的学历比较“水”,因为他是通过他的双手去获得的劳动果实。我们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心态去看待高学历文凭是否缩水?你认为研究生学历越来越水还值得考吗?欢迎大家在下方讨论和留言。

弟子问曰

英国研究生学历很“水”?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去

一直以来,英国的研究生学历就备受国内艺术留学生的青睐。仅斯芬克2020季,截至12月底的研究生offer中,英国offer的占比就高达88%。相对于其他国家的研究生课程来说,英国研究生最吸引人以及最大特点就在于其一年的学制。但一年的学制在极大节约时间成本的同时,也让很多相关的质疑随之而来。相信很多同学都曾听到过一些诸如:英国研究生学习时间短所以很“水”,去英国读研究生只是混文凭之类的说法。那么英国研究生到底水不水?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选择去英国读研?一年的课程设置真的很水吗?01鲁迅说,解决问题抓源头,英国的研究生学位之所以被扣上了“水”的嫌疑其实很大程度上是源于一年的学制。相对于其他国家少说也要两年才能完成的研究生课程,在英国一年就可以完成,这难免会给人留下“速成”的印象。在大众的认知中速成则等于不精致、不精细、不深入,学习到的内容也一定大打折扣。但真的是这样吗?实际上“短平快”的特性并不会影响英国研究生的学历含金量会降低。虽然英国研究生的学制短,但是课程内容安排十分密集。院校通过减少学生在校实习或其他活动的一些时间来对课程进行了高密度的压缩(而这些活动学生在毕业后也可以以毕业生的身份来进行),也就是说用一年的时间把两至三年的课程内容学完。所以说同国内的研究生比起来英国的研究生虽然学习时间短,但是课程内容却没有“偷工减料”。判断一个院校的课程水不水 可以从两个维度去判断,其一是上面提到的课程安排,其二就是我们下面要说的师资与资源。这些英国top级艺术院校的师资力量可以说是都是“真金实料”。教授们多拥有名校背景,本身就是业界的大咖,教学的时候能够给学生传授第一手的实践经验,教给学生的课程内容与商业实践结合也十分紧密。伦敦艺术大学部分教职工资料背景,老师们多毕业于皇家艺术学院、伦敦大学学院等高校,个人的执教经历也都十分丰富。皇家艺术学院教职工资料背景,教授们在拥有高学历背景的同时,也拥有众多行业内的项目指导经验。另外,这些学校的资源也非常广泛,跟许多外界的企业都有合作关系(像圣马丁和伦时每年都会从伦敦时装周为学生获得大量实践资源,学校同LV、香奈儿、迪奥等众多奢侈品牌也有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学生有机会参与到各种各样的合作项目当中去,这样一个环境对有志于成为艺术家和设计师的同学们来说是相当得天独厚的。这样看下来你还会觉得英国的研究生课程水吗?紧张的课程安排对于学生来说所要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但换来的却是个人的高速成长。有些想艺术留学的同学在申请英国研究生前会抱有做兼职,减轻家庭经济负担的想法,但对于每一个想学有所成、想顺利毕业的同学来说这是非常不现实的,繁忙的课业已占据大部分的生活,再分精力去做其他事情难免会得不偿失,这同时也是斯芬克的留学指导老师对于很多想申请英国院校研究生同学们的建议。为什么大家都爱英国留学?02留学综合成本低关于这个答案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前文提到的留学成本问题。这个成本不单单是时间成本,一年的学习时间同时也极大的节省了留学各方面的开支,从经济角度来说这对艺术留学的家庭也是一笔划算账。考核严格,学历含金量高英国的艺术院校大多教学严谨,考核也十分严格,可谓"严进严出"。不仅看重课程成绩也重视学生的日常表现。而且英国的艺术院校注重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研究和自我思考的能力,与国内的“保姆式”教育不同,在开展每一个新的项目或课程时,学生需要快速找到感兴趣并且有把握的方向,然后定期跟导师做交流和探讨。经过这样教育方式培育出来的学生在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等方面也有着突出的优势。大浪淘沙后能顺利毕业的学生学历含金量自然毋庸置疑。多方向学位设置更具针对性英国的硕实并不全都是一年制的,实际上英国硕士大致可以分为授课型(包括MSC、MA等)和研究型(包括MPhil、MRes)两种。大家经常提到的一年制硕士多是指授课型硕士,主要针对以就业为导向的学生,希望在本科学习之后获得更多的行业知识、社会企业资源。研究型硕士则多为两年制,对学术的要求很高,主要为读PhD做准备。皇艺部分MPhil、MRes学位专业设置这样的分类也有利于让申请人根据未来的规划做出针对性的选择。国内升学压力增大在刚刚过去的考研热潮中,报考研究生的总人数首次超过了300万,达到了341万,其中艺术类专业报考人数(包含美术、音乐、播音等)超过了总人数的10%。国内艺术考研升学压力的增大,也是让更多学艺术的学生将目光转向海外艺术高校的原因。这样的客观环境下,综合比较之后,英国顺理成章的成为了众多艺术留学研究生申请人意向留学国家。总的来说,国内对于英国研究生“水”的认知多是来自于一种误解,其实时间的长短并不能决定学习效率的高低,学习效率最主要还是要依靠课程设置和自我督促,至于个人是适合去英国读研,也可以从这两个维度进行思考希望,切忌盲目跟风。

使耳不聪

研究生学历越来越水,还值得考吗?

01又是一年考研季。最新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377万人,录取率约为30%,也就是说,研究生的录取人数将达百万之巨。记得自己当年考大学,中专以上的招生人数加在一起才60多万人,而现在每年的研究生招生量居然已经超过了这个数。一方面,研究生的数量越来越多,占人口的比例越来越大,说明学历教育越搞越好,我们的人口素质在不断提高。另一方面,研究生的不断扩招也确确实实地让我们感受到,现在学历是越来越水,越来越贬值了。02那么,研究生学历越来越水,越来越贬值,还值得去考吗?这个问题,其实不算一个真正的问题。因为答案显而易见,众多学子也已经用脚投票。这个问题,就像通货膨胀,货币贬值,钱越来越不值钱了,我们还要不要努力挣钱一样。只要钱这东西还有用,那么钱多永远要比钱少好。所以,钱越贬值越应该挣钱,只有挣更多的钱,才能应付日常的生活。同样,只要学历有用,那么高学历就永远比低学历有优势。学历越贬值,我们越要考研。03就拿笔者身边的例子说吧。这两年,本地招聘了不少教师。我们知道,现在有正式编制的中小学教师也算是香饽饽,有很多大学毕业生报名。但在具体的招聘过程中,不同学历的区别非常明显。研究生可以直接参加面试,合格即可入编,算是人才引进;重点师范院校的毕业生,用人单位可以去学校和学生签约;而那些普通学校的毕业生,则需要一板一眼参加笔试、面试,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而根据现行的职称政策,硕士研究生毕业第二年就可以直接认定为中级职称。在评职难的当下,很可能造成这样的情况:师范大学里的同班同学,一个考研另一个直接就业,前者毕业就认定为中级职称,而后者很可能刚够评审资格,还要论资排辈很多年才能评上。你看看每年国考时的岗位,要求研究生学历的和要求本科甚至专科学历的,岗位待遇的差异非常明显。前者多是直属机关的重要岗位,后者则多是基层或艰苦边远地区的岗位。04当然,不是人人都必须考研。前两天一位读者留言,谈到他的孩子,中学就泡在学校的机器人实验室,本科还没有毕业的时候就开始参与商业项目,大四就和某著名人工智能企业签约并转正,而且还是某创业公司的合伙人。这样的孩子,业务水平高,工作好,钱多,前途一片光明,当然就没有必要考研。所以,我回复那位读者:“您儿子的故事我看过了,让我想到比尔盖茨的退学,天分和机遇到了,学历并不重要。但不是人人都有您家儿子那样的天分和机遇,所以按部就班还是大多数人的选择。而中国目前最大的问题在于资源不足,在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内卷不可避免。请相信,能跳出去的只是少数。”05说实话,我们目前的学历教育有些有违初衷,本来研究生是为了培养科研人才的,而现在却更多的是为了就业。中国教育在线曾经做过一个考研动机调查,结果显示,排在第一位的是“提升就业和从业的核心竞争力”。也就是说,大多数人考研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对就业有帮助。大环境如此,我们也不必回避。说白了,你是不是考研,要看在就业市场上,是你选人,还是被人选。像上面那位读者的孩子,多家公司追着抢,人家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合适自己职业发展的就好,根本不用想学历的事情。但你如果要和许多人一起去竞争不多的就业岗位,要等待着用人单位去挑选,那么,提高学历可以为你增加筹码。如果你现在对就业还心里没底,那么,考个研究生,不是坏事。明珠絮语(ID:tsliuchanghai),以教师和家长的双重视角看教育,解答青少年和家长的教育困惑。

淡而无为

大学老师吐槽考研复试,大部分学生太水了,简单的问题都答不上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研究生复试时节,这也是决定考研学子命运的关键一环,成败在此一举,复试就如同面试一样,表现好坏很可能影响最终的录取结果。有些学子虽然考试成绩很高甚至排第一名,但因为复试表现糟糕而遗憾出局。大学老师吐槽研究生复试太水一名参加了研究生复试的大学老师在论坛吐槽,写下了这样一段话:绝大部分学生都太水了,知道他们水,没想到他们竟然这么水,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大部分学生都答不对。这名大学老师随后表示,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问了一个简单的函数公式问题,10个学生中只有1个写出来了,其余学生都没回答上来,自己所在的还是985高校,感到非常失望,甚至表示难道真的是一届不如一届?另一名大学老师提供的案例则是这样的复试场景,令人有些忍俊不禁。参加考研复试的本科生除了成绩单和奖学金参考价值高,其他很难评判,简历上的科研经历普遍经不住细问。比如看到简历上某个学生做过的实验,想问文实验的机制和原理,有三分之一的直接承认是师兄师姐做的,自己只是看看或者只做了其中一两步;三分之一的学生胡乱说一堆存在明显错误的内容,还有六分之一的学生答非所问,只剩下六分之一可以正确回答。复试要求包括考察英语水平,但除了英文自我介绍背诵还凑合,没有一个人能够英文回答问题,有三分之二的学生英文问题都听不懂。题目太难还是学生太水?面对这名大学老师的吐槽,有复试经历的考研学子表达了不同意见,认为并非学生太水,而是老师出的题目太难,不切实际。为何这样说?举个例子,一个题目正常10分钟左右可以做出来,但现场不可能给那么久,给学生的思考时间最多只有两三分钟,光看图就得一分钟,看图这一分钟同时听老师读题,题目要求是算出具体的数值,但是剩下的时间连列公式的时间都不够,还要口头答题。10分钟都不一定能做出来的题让两三分钟做,是逼到极限了,可谁都做不出来。考试就是为了考察大家的水平,这样大家都一塌糊涂,怎么比?学生的知识背景不同,受教育的模块不同,还有可能就回答不上一些问题。面试官容易有代入感,觉得问题简单,但是对本科生来说,可能背景不同,回答不上。复试应该是去了解学生的背景如何,潜力如何,态度如何。如果只是一个问题回答不上就判定学生太水,过于片面。如何选出好的研究生苗子研究生复试,本就带着一定的主观性。老师出题的目的更多的是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兼顾专业素养。如果只是一味地将学生“考倒”,则失去了初衷。一个比较好的方法,是考察学生的本科毕业设计,毕竟都是学生自己研究半年的小方向,不存在运气不好抽到不熟悉方向题目的弊端。面试老师可以针对学生课题里的内容问相关的专业问题,基本上几分钟就可以问出个所以然来,看看学生是做些表面功夫还是真去用心学习了。大部分老师们都会比较宽容。很多问题本就没有答案,其实也不需要学生能当场做出来,老师也不需要答案,能用缜密的、多层次的论证,支撑自己观点,自圆其说,能体现智商和逻辑。老师主要通过面试谈话,家长里短,观察学生的反应、专注度 ,交流是否顺畅,从而判断学生的综合素质。

朝阳门

研究生三年都在学什么?

高校专业那些事为您分析、分享、解惑2019各地高考二批本科尚未完全结束,这个考研问题都推送过来了。很多人知道大学在干啥,对研究生充满了憧憬,研究生到底在研究啥?是不是天天研究,都研究生啥?我作为一个毕业十几年的研究生也给大家讲一讲,到底研究生在研究啥。研究生来源研究生来源基本就是考研和免推两个来源,一般情况下免推大概占到30%,其实都是统考过来的。免推是全部公费,然后统考的50%是公费,剩余50%是自费。考研分高就公费,分低就自费,有时候公费和自费就差一分。因为是卡比例,可能351是公费,350就是自费。公费研究生就是不用掏学费,而且每个月有国家给几百块生活费。自费研究生是要自掏学费,一年一万,生活费没有。研一学什么研一一般情况下主要精力是学专业课程,实验室忙的时候也有提前进入实验室开始提前进入科研状态的。我学的是电子,公共基础课包括研究生英语,科学社会主义,数学(数理方程,矩阵理论,随机过程,高等代数等,根据专业不同选择我不一样)。英语包括研究生英语,研究生英语读写,专业英语,一般英语老师都得外教洋鬼子,我记得我的英语老师长的像足球明星巴蒂,特别酷。研究生阶段必须通过研究生学位考试,否则没有学位证,最好是研一就把这个英语考过了,就是研一期末考试及格就ok了,每年总有几个考试不及格的。然后研二时候再去复习考试,非常麻烦,因为研二已经没有课程。研一上学期学英语,政/治(科学社会主义)外,数学外,学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很多和本科时候深一点,名字差不多。我电子学的有随机过程,矩阵理论,激光物理,半导体物理,光网络,信息光电子,高等电磁场,计算电磁学,数字信号处理等。研究生课程没有强制,根据导师安排学习相关课程,你是电子的可以修计算机的,也可以修数学系的,物理系的,都可以。反正是必修课必须修,选修随便修。这些专业课都比较难,混及格就差不多了,很多是开卷考试,越是开卷考试越不容易考高分。研二研二就要进实验室了,开始真正的研究生涯。到底研究啥啊。首先我的给大家说明一个情况,研究生导师分两种,一种很认真,对学生很严格,规定上下班时间,定时打卡,定时汇报,开讨论会。有的导师完全放羊,啥也不管,不给你研究题目,不给你研究项目,甚至连个电脑都没有,很多研究生就是在这个状态下浑浑噩噩,比不了业,然后退学,或者啥也没搞而论文不过关。如果是比较负责的导师,会给你提供很多思路,给你提供很好的实验设备,甚至每月几千块的工资。考研一定要好好打听一下导师研二,比如给你一个方面,你就要大量的去看文章,尤其是英文文章,构建自己的思路,然后就靠自己了。比如要仿真,那你自学matlab,需要编软件,自学c++,电路,你自己画板子调电路,自己玩示波器等,有的可以问师兄,很多时候全靠自己,这就是所谓的科研,就是从啥都不知道,你自己全部搞定这些东西。很多博士毕业了,啥都会,很多物理系的博士玩计算机编程比计算机系的换熟练,就是课题涉及大量的仿真计算。举一个简例子,比如研究宇宙大爆炸中的某一个小问题,你就要基本把宇宙大爆炸的所有学术论文看一遍,有用的细看,没用的粗看。然后细化某个具体领域,继续大量看,理解,然后有自己思路,别人的理论有用了就理解,没用了就留个印象,最后形成自己不一样的学术观点,发表论文。研三研三前半年继续科研,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发表论文,很多专业要求核心期刊,英文期刊等。没有论文发表基本一票否决,没有资格参加答辩。论文周期见刊很长,一般8个月,所以研二就得发,有的学校要录用通知,有的必须要见刊,这个每个学校不一样。发表论文和最后的学术论文一样,要不停的修改,反复的修改,有时候基本上推翻重来。结论,研究生本科生的最大区别就是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个过程很重要,经历过的人才知道。另外是写论文水平比本科生强多了。

创时代

研究生三年学什么?如何才能学好?过来人是这么说的

随着大学毕业生的逐年增加,考研一年比一年热,考研人数屡创新高,考研难度也越来越大。对于一心考研的同学来讲,你们知道研究生三年到底学哪些内容?是怎么学的吗?或许大部分同学,只是简单地认为读研就是对所选专业进行学习和研究,但具体要学哪些课程,如何学习,却一知半解。下来我们看一下过来人是怎么说的,以便同学们对研究生三年学习的内容,以及如何学有个全面的把握。研一研究生一年级主要是学习理论课程,开学不久就要选择研一学习的课程。在选择课程时,首先要征求导师的意见,选择那些对将来科研有用的课程;其次要虚心向学长学姐请教,注意选择的课程难易程度搭配合理,因为学期末是要考试的;最后一定要好好学习,扎实学好各门课程,尽量在考试中取得一个比较好的成绩。因为考试的成绩是作为评奖评优的重要依据,研究生期间的奖学金是很丰厚的。研究生一年级要把精力放在上课考试上,因为到了研究生二年级和三年级基本上没有什么课程,重点转入到实践活动和学术交流上。所以同学们一定要在研究生一年级把应该学习的文化课全部拿下。这样在研二、研三才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实践活动中去。如果学有余力的话,研一要大量阅读专业领域内的文献,对专业领域内比较前沿的发展动态做全面了解。还可以通过导师的指导,尝试发表一两篇论文。该考的证这段时间也一定要全部拿下,比如英语六级、驾驶证、专业证书等,千万不要虚度这一年,研一是最忙碌的新年,也是决定你读研能否活得丰厚回报关键一年。研二研究生二年级属于半实习半学习状态,主要任务就是做实践活动和学术交流,帮导师打下手。通过实践活动和学术交流,对于专业学习进行阶段总结。相对于研一来说,研二是最累的一年,虽然没有考试,但是需要写多篇科研论文。研究生要想拿到学位证,必须在核心期刊发表一篇有分量的论文。为了这篇论文,需要同学们多大量实验工作,采集多种数据,有时为了得到一个数据需要在研究室里泡上好几天。加班、熬夜成为家常便饭,吃饭都没有准确的点,很多同学研二出现了脱发、失眠现象。另外还要帮助老师整理教案、相关科研资料、陪同老师参加学术交流等活动,留给自己的时间是很少的。这一年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年,是从学校接触社会的转变最关键的一年。研三研三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找工作、写毕业论文。对于找工作导师和毕业的学长一般会帮你牵线,给你联系。对于研究生找工作不是很难,如果想找到一个高薪有前景的工作,那就要看你的论文水平和实践成果能不能进入HR的法眼?研究生的论文需要有正确的论点、充足的论据、严密的论证过程。通过论文可以看出你对这个专业了解到了什么程度?这是用人单位重点关注的内容。论文其实在研一导师已经给你拟定了论文题目,只要代研二留心搜集资料、积累素材,有效利用时间,基本上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就能写完。然后导师会帮你修改、校正。没有特殊情况是会让你顺利毕业了,至此三年的研究生学习就结束了。以上对研究生三年学习的内容以及如何学好,做了具体分析。对于读研的同学来讲,要想在读研期间取得一定的成绩,还需自身加倍努力,需要付出比读大学还有多的精力,切实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才能提升在工作中的竞争优势,有一个良好的发展前景。

其食不甘

教育部新规给研究生学位“挤水”,让不合格的学生分流淘汰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原标题:教育部新规给研究生学位“挤水”,让不合格的学生分流淘汰近年来,中国的研究生招生规模近年来持续扩张,从2016年的约80万人增加到2020年的110万人左右,在学研究生更是达到了300万人。中国已成为世界研究生教育大国,如何严把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关,建设研究生教育强国?9月28日,教育部官网发布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严格规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表示,质量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此次印发《若干意见》就是要落实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从进一步规范管理入手,强化底线意识和质量意识,加强制度建设和制度执行,严格执行研究生培养全过程质量控制,促进研究生教育质量提高。敢于让不合格的学生毕不了业一直以来,研究生教育被认为是“严进宽出”,这对培养质量提出了挑战。上述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在答记者问中表示,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归根结底要体现在每一个研究生严格自律和自我提升上,要靠每一个学位授予单位严格把关。现在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制度执行不严格、不到位。为此,《若干意见》以学位授予单位为责任主体,要求根据情况的新变化、新要求,对有关制度进行补齐补强,加强招生、培养、学位授予的全过程质量管理,落实各环节主体责任,特别是要前移质量关口,完善和落实研究生分流退出机制,对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的研究生要及早按照培养方案进行分流退出。具体措施包括坚持质量检查关口前移,切实发挥资格考试、学位论文开题和中期考核等关键节点的考核筛查作用;加强学位论文和学位授予管理;做好学生分流退出服务工作,严格规范各类研究生学籍年限管理等。从最近一两年的趋势来看,一些高校已经在执行分流淘汰机制。8月3日,南方医科大学拟对16名研究生作退学处理。四川大学在不久前一次性清退了200多名研究生,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等也都曾发布硕博研究生的退学名单。江苏省曾介绍,研究生分流淘汰的主要原因有3个,一是无法完成学业,二是中期考核不合格,三是极少部分学术不端。对于学术不端的情况,此次《若干意见》也专门提到“健全处置学术不端有效机制”,其中,对有学术不端行为的当事人以及相关责任人,根据情节轻重,依法依规给予党纪政纪校纪处分和学术惩戒;违反法律法规的,应及时移送有关部门查处。对学术不端查处不力的单位予以问责。上述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负责人表示,广大导师要切实履行立德树人职责,管理部门要把抓督查、抓执行贯穿管理全过程,坚决给学位“挤水”,防止“走过场”“做虚功”。强化导师质量管控责任在研究生教育中,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除了教书育人之外,导师还需要严格把关学位论文研究工作、写作发表、学术水平和学术规范性等。《若干意见》也专门提出“强化指导教师质量管控责任”。具体而言,研究生导师不安排研究生从事与学业、科研、社会服务无关的事务。关注研究生个体成长和思想状况,与研究生思政工作和管理人员密切协作,共同促进研究生身心健康。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导师要综合开题、中期考核等关键节点考核情况,提出学生分流退出建议。《若干意见》还专门强调了师德师风,提出学位授予单位建立科学公正的师德师风评议机制,把良好师德师风作为导师选聘的首要要求和第一标准。在提高导师的指导能力方面,《若干意见》提出,完善导师培训制度,各学位授予单位对不同类型研究生的导师实行常态化分类培训,切实提高导师指导研究生和严格学术管理的能力。首次上岗的导师实行全面培训,连续上岗的导师实行定期培训,确保政策、制度和措施及时在指导环节中落地见效。在导师的考核和激励约束机制方面,《若干意见》提出,将研究生在学期间及毕业后反馈评价、同行评价、管理人员评价、培养和学位授予环节职责考核情况科学合理地纳入导师评价体系,综合评价结果作为招生指标分配、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奖评优等的重要依据。对师德失范、履行职责不力的导师,视情况给予约谈、限招、停招、取消导师资格等处理;情节较重的,依法依规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此外,《若干意见》还提出,完善导师和研究生申辩申诉处理机制与规则,畅通救济渠道,维护正当权益。当事人对处理或处分决定不服的,可以向学位授予单位提起申诉。(作者:王帆 编辑:李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