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新闻传播学研究生培养中的问题及突破欢乐树

新闻传播学研究生培养中的问题及突破

来源:《青年记者》2019年6月上改革开放以来,新闻传播学科的研究生培养取得了历史性突破。这种突破既体现在研究生人才培养的规模增长上,也体现在培养层次和类型的多样化、专业方向的拓展等多方面。以规模为例,1961年,复旦大学新闻系招收了两名硕士研究生,这是新中国首次培养新闻学专业的研究生。①1980年代初,我国仅有3个新闻传播学类研究生学位授权点,接下来的近20年,新闻传播学的研究生培养规模稳步增长;1998年开始,呈现出超常规发展局面。到2017年,我国大陆已有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点2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26个,专业学位授权点119个。由此可见我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发展速度之快。与此同时,当前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生的培养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有些问题在人文社科类相关专业中具有共性,它们与研究生培养的规模扩张、专业细分、师资队伍结构调整、管理体制变革等有关;另一些问题,则与新闻传播类专业的自身特点,尤其是新闻传播行业的急遽变迁有关。特别是,技术的变革、社会的转型、全球化的发展,对新闻传播类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提出了全新要求。因此,出现了需要教育界不断加以思考、应对和解决的新问题。在我看来,这些问题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涉及研究生培养体系的许多环节,既包括师资队伍、课程结构,也包括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储备、逻辑和方法训练,还包括培养机构的管理规则和规范等方面。做出这些判断,主要是基于笔者的经验观察,以及与一些同行的交流。或许这些问题在不同的研究生培养单位,存在的程度和表现方式有所区别,但就根本来说,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由于没有系统采集数据,因此本文的表述限于观点的表达和一般性展开。这里所说的四个方面问题,主要关乎操作性层面,至于更为宏观层面的问题,包括培养目标和宗旨、培养体系和制度等,则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内。师资与课程亟待优化更新师资与课程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托。拥有高品质的师资和高质量的课程,才能培养出能力强、水平高的学生。实事求是地说,由于技术、行业和环境的飞速发展,今天新闻传播学科的研究生师资相对于人才培养的要求来说,无疑有些滞后。这种滞后不仅体现在教师和导师个体的知识素养、创新能力、国际视野、专业水准等方面,也体现在作为教师和导师的集合体,即学院师资的结构性层面。就结构性层面来看,师资的同质化程度比较高,知识更新不够,视野宽度受限,多学科观照不足。对于应用性要求较高的专业(如新闻学、广播电视与数字媒体专业),尤其是对专业型研究生(如新闻与传播专业、出版专业)的培养要求来说,有些师资在思维、观念、知识和技能等方面缺乏前沿性和实践性,与业界要求产生了较大差距,不利于研究生的教学和培养。师资结构性滞后容易带来的直接后果之一,是课程内容和体系的陈旧。首先,有些研究生课程的内容,反映的是十年甚至更早前的思维观念和实践案例。更严重的是,许多面向研究生的课程与面向本科生的课程在内容上大量雷同,没有拉开逻辑和知识的差距。如果一名研究生从本科开始就在这个院系学习,那么其在研究生阶段,很可能将再上一次同样的课程、学习几乎同样的内容。另外,课程结构性老化现象也很突出。学生能够选修的课程有限,如果培养单位还存在因人设课的话,课程体系就更加惨不忍睹。课程设计观念和结构的滞后,使得学生难以接触到多样化的内容,知识视野自然会受到很大局限。在这种情形下,有必要根据学校或院系的自身定位与既有资源,突出自身特色,建设面向未来、面向前沿的师资队伍,优化结构,调整课程。课程体系的调整,则有赖于两种办法。其一,充分用好现有师资队伍存量,盘活资源,向内充分挖掘潜力,将现有师资的活力和潜力激发出来,鼓励教师们根据业界转型和社会发展趋势,更新课程内容,开设新课程,以跟上时代步伐。其二,充分利用学校政策,通过引入新的血液来改善当前师资结构,达到激活整个队伍生态的目的。如要新引进师资,就应根据专业建设需要,有规划性和目的性地引进来自学界的人才;也要打破常规,有重点地引进业界精英人士,实现本专业和相关专业、学界与业界的交叉融合,互相激发,更新生态。在课程设计方面,专业型硕士的课程,在聚焦优势专业方向的前提下,应以实践和应用能力养成为主;学术型硕士的课程,则应理论修炼和应用能力培养并重;博士课程的结构,需以“熟悉理论、精通方法和深知前沿”为原则,课程设计须以拓展理论深度、加强方法修炼、明确前沿态势为核心。学生的阅读与写作不够阅读与写作是大学生应有的、重要的基础性能力。但在今天,即使在研究生中,也存在着许多学生的阅读远远不够、写作水平较低的现象。一些观察家指出,阅读量过少是当前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培养中的常见问题。很明显,这在新闻传播学类研究生中也表现得很突出。新闻传播专业的研究生培养中,学生在校期间最主要的学习活动,是对经典书目的深入阅读。阅读的目的是扩展知识结构、深化思想深度、涵养人文情怀,但这种拓展、深化和涵养,并非出于短期的功利目的,不是为了在当下掌握某种实践操作技能,不是为了服务于找工作所用,而是通过一种“润物细无声”的熏陶,于无形中增长智慧,提升品位。如果学生仅仅满足于拿到毕业证书,找一份合适的工作,与此同时,若培养单位和导师也不注重要求和规定学生阅读的话,那么,阅读这种至为珍贵的学习活动——尤其是对于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来说,很可能就成为读研期间可有可无的点缀。退一步讲,不少研究生不仅在经典书目阅读上大有欠缺,甚至在专业领域基本的甚至是必要的阅读上也不尽如人意。有的学生甚至不知道在哪里查找所需的学术资料,不清楚本领域的重要文献是哪些,不明白本方向的权威学者、主流阵地和前沿话题为何。如果和他们交流,他们可能会说,自己读研的目标是实践和应用,是要准备去业界工作的,并没有攻读博士学位的打算,所以阅读那么多枯燥的经典,价值不是很大,并不是很重要。当然,这部分学生,也并非完全不读书,他们甚至也保持着经常阅读的习惯,但主要是关注那种“短平快”的业务书籍,以及“宝典”“指南”“进阶”类书籍。这实在是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生阶段学术阅读的一种误解,甚至是一种反讽。研究生必须在课内和课外进行大规模的、持之以恒的、卓有成效的阅读。他们必须通过大量的阅读,包括精读、细读、粗读等各种形式,拓宽知识视野、提高理论深度。阅读首先是要读经典,这是人文社会学科存在的基础,马克思将其称为“更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思想领域”。阅读更要长期坚持,常抓不懈,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对于学术阅读的坚持,无疑是需要定力的,有时候甚至需要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如同辛弃疾在《青玉案·元夕》中所写:“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种于长久困顿和苦苦之后拨云见日般的豁然开朗、通达明亮,表现的正是经过长期不懈坚持的阅读,最终必定有所感、有所获、有所成。当然,阅读并不是自娱自乐的个人活动,它是一个深入思考和激发潜力的过程,是一个与其他研究者对话的过程,是一个需要充分实现自我学术表达的过程。如果说对于有些研究生来说,授课教师和导师规定的阅读任务都难以按照规定不打折扣地完成的话;那么,至于更进一步的学术写作,就更不用说能完成了。无疑,写作与阅读一样是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中最关键的内容,是人的表达能力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就效果来看,如果只有阅读而没有写作的话,则相当于只有学习而没有结果。正如胡适先生所言:“自己重新组织过、申叙过、用自己的语言记述过——那种智识思想方才可算是你自己的了。”②对于新闻传播学专业的研究生培养来说,写作能力的养成和提升,其意义自然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实际情况如何呢?每年的春夏之交,正是研究生论文的评审时节,此时往往被称为“黑五月”。为何?许多研究生提交的论文,思维不清,逻辑不通,文字不顺,自然令人无法卒读,导师和评阅老师们叫苦不迭、捶胸不已。实际上,这反映了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阅读和写作能力不够的现实状况。必须改变这种局面,要让学生养成多阅读、多思考、多写作的习惯。新闻传播院系需要营造强化阅读的氛围,人文社会科学院系之间可以跨学科、跨专业多交流,共同营造这种氛围。同时,导师也可以在其中加强作为,通过引导和督促,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布置阅读任务,不断督促和检查。与学生一起阅读,长期坚持不懈地召开读书会、交流会、报告会、研讨会等各种学术阅读和思考活动,都是很好的办法。导师也可以给学生布置学术写作的任务,定期检查和交流。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孙秋云教授等以社会学和人类学专业为例,就文科研究生阅读和写作的七个方面,包括培养阅读兴趣、选择阅读方式、理解阅读与学位论文的关系、树立正确阅读心态、做读书笔记的方法、阅读时间安排、如何撰写阅读报告,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述③,值得新闻传播学科的老师和学生们借鉴。逻辑思维与方法训练不够当前,社会各行各业的学历高消费是普遍现象,在新闻传播业界也不例外。在这种形势下,有些研究生只关注学分,关注证书,关注学历,读书讲究速食,学任何东西都首先发问这对找工作有什么用处,追求短期功利效果。如此,在攻读硕士甚至博士学位时,就很容易出现不关注逻辑思维和方法、不关注学术能力和研究训练、不关注培养持续学习能力的现象,这就与研究生以学术创新为根本宗旨的追求背道而驰。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在硕士阶段,应重视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在博士阶段,应重视分析问题的缜密性和理论创新。罗以澄教授曾说,许多博士生的研究方法训练是严重不足的。④我觉得这个判断也适用于所有类型和层次的研究生。在研究生的课程论文批阅和毕业论文评审中,导师们常会看到,研究生们在论文中天马行空、无边无际,提出很多新见解、新观点、新解释,但往往都是空中楼阁,虽有自己的想法,却不能和既有的知识体系与理论思想对话;在写作中没有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没有研究设计,没有对数据和资料采集、分析方法的说明,没有证据的组织和论证过程。借用高等教育专家李润洲教授的观点,就是没有分析和事理洞见,没有对话和辩证思考,没有言说逻辑,结果就表现为“证而不论”的事理分离、“论而不辩”的独白专断、“论证而无逻辑”的观点堆积。⑤这涉及学术和方法训练的议题。学术训练的根本是逻辑思维的问题,逻辑思维的关键是深入地理解抽象的概念,很好地厘清概念和概念之间的关系(包括此概念与彼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以及此概念与彼概念之间的相关、因果等各种关系)。面对要研究的具体问题,通过阅读理论著作,回顾学术文献,深入地掌握概念,厘清概念和概念之间的关系,只是第一步。在此基础上,还需要通过缜密的研究设计,搜集和分析资料,透过现象看本质,然后提出自己独到的观点,建立自己的解释框架,并通过严谨的学术表达,和已有的学术文献进行理论层面的对话。如此,才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学术训练过程,在其中,逻辑思维的缜密性、系统性是决定性的因素。然而遗憾的是,导师们很可能会有着这样的经验:研究生们在论文中根本没有界定最核心的概念的基本内涵为何,没有思考这个概念和相近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为何,也没有思考如何围绕这个概念建立自己独到的解释框架。这样完全不注重逻辑思辨的论文,何来思维品质和学术含量可言呢?那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开设相应的逻辑思辨、理论建构、研究设计和研究方法方面的课程。同时,也必须要求并大力鼓励学生的研究实践。具体的方法是,要大力改革研究生的课程体系,淘汰陈旧的、不利于研究生培养的课程,特别是要淘汰与本科阶段雷同的课程,大幅度增加前述逻辑思维和方法训练的课程。比如,研究方法类的课程,就至少需要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分析等课程;具体到数据分析课程,可以包括量化和质化数据分析课程;具体到量化数据分析课程,可包括初级、中级和高级量化数据分析课程。课程体系问题解决后,就需要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加以贯彻和落实,不轻易降低课程考核标准。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们接受较好的逻辑思维和方法训练。培养质量过程管理须加强研究生是国家高等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人才强国战略的重中之重。因此,必须加强和确保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但事实上,研究生培养质量下滑,是近些年来社会各界有目共睹的事实,在新闻传播学科的人才培养中,也存在这方面的问题。现代组织管理学中的过程管理理论,为我们思考和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方向和措施。过程管理理论认为,不合格的产品不是检查出来的,而是生产出来的,不能盯着目标看结果要质量,而是要关注产品生产的每个具体环节,正是大量的生产环节构成了整个生产过程。在这样的意义上,每个环节都是需要管理的基本单元,只有通过对每个环节的控制和优化,才能最终确保质量的提高。⑥为了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就必须从培养的关键环节入手,在每个环节注意加强和改善。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主要包括了入学考试、课程学习、中期考核、专业实践、开题报告、论文写作、毕业答辩等。为确保培养质量,就必须从上述环节着手加强跟踪、管理和优化。这里只选择对其中的课程学习、中期考核、开题报告和毕业答辩四个环节展开分析。就目前情况看,部分新闻传播学专业和课程的教学管理是需要改善的。以课程讲授和考核为例,有些课程的教学以学生演示为主,虽然授课教师在学生演示后做了点评,但其作为学习引导者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许多课程的考核以结课论文为基本形式,不论学生课堂学习情况好坏,最终都是提交一篇课程论文,教师则针对该论文进行评价,如无特殊情况,学生都可以通过课程考核。如此一来,如学生本人自觉性不强,课程学习的效果很可能就打了折扣。再说中期考核。有些培养单位或专业可能没有设置这个环节。中期考核的目的,在于检查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研究生是否已达到可继续学习、进入项目做毕业论文的条件。如已达到,则应继续学习,开始毕业论文的选题和准备;如未达到条件,则应进行分流,以避免培养和学习成本的浪费。就现实来看,新闻传播学科至少在硕士生培养中,中期考核还未得到有效执行,这应引起关注。开题报告和毕业答辩是对研究生的学习效果、科研能力的全面检验。就目前比较普遍的情况来看,开题报告未能发挥应有的功能。首先,并非所有的研究生都可按时进入开题环节。比如,课程学习未达标者、学分不够规定要求者、中期考核不合格者,都不应进入开题环节。其次,开题报告环节中,对开题的选题本身未设置任何准入门槛。具体来说,研究生选择某个题目来开题,他或她应提交此方向的学术论文等相关材料,作为一个能说服评委的准入条件。再次,开题报告会也常常成为形式,导师们相互之间拉不下面子,让所有参加开题的学生都通过,使得严肃的学术考评成了走过场。至于毕业答辩,情况则有过之而无不及。不论是毕业论文的双盲评阅,还是答辩专家组的构成、答辩要求和环节设置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制度化和严格要求,以确保学生培养质量。注释:①邓绍根:《动态增长:2017年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的新态势》,《教育传媒研究》,2018年第5期②胡适:《读书与治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7页③孙秋云 黄健:《文科研究生专业阅读的七个问题》,《高等教育管理》,2014年第3期④罗以澄:《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问题与对策》,《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第1期⑤李润洲:《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的论证意识——一种教育学的视角》,《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8年第3期⑥Edward Sallis.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in Ecation(3rd Edition).London:Routledge,2002(作者为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院长、教授)

一次别开生面的研究生入学教育

9月8日,“构建医患命运共同体 共享美好医患关系”系列作品征集活动总结表彰大会在西安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主编、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卫生发展与改革研究中心主任王明旭教授主持召开。王明旭教授的六位研究生参与了此前的“构建医患命运共同体 共享美好医患关系”系列作品征集活动以及颁奖与学术论坛的筹备与会务工作。并在王明旭教授的指导下,参与了《患者文明就医倡议(西安宣言)》的起草及修改工作,并设计了“构建医患命运共同体 共享美好医患关系”会议的logo及卡通形象。在此次总结大会上,王明旭教授、马乐教授向优秀学生志愿者颁发证书,并把有题写激励话语的《做有人文情怀的医者》一书作为入学礼物并赠送给了几位新入学的研究生。王明旭教授此举改变了传统的庆祝教师节的方式:即在教师节,一般为学生给老师送礼物。而在今年,王明旭教授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表达老师对研究生的爱护之情,这也是尊师重教的一个体现,也通过这样一个创新的方式欢迎1名博士研究生、3名硕士研究生新生入学。同时,本次活动内容丰富,参与专家学者及获奖人员80余人,内容包括大会主席致答谢辞、活动总结、宣读表彰决定、颁奖及赠书、西安市癌症康复协会交流推进文明就医倡议宣传工作的实施方案、来宾致辞、发表获奖感言等环节,王明旭教授的研究生先后发言交流自己的收获体会,其中今年入学的我校七年制学生夹婉茹、吕嘉欣分别代表大会组委会做志愿者工作情况汇报、“构建医患命运共同体 共享美好医患关系”颁奖暨学术论坛满意度调查情况汇报。从而使研究生在实践中学习、体会、感悟与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王明旭教授一直鼓励研究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深入学习人文知识,并积极参与人文实中,成为充满人文情怀的医者。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年,也是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开元之年。经过不长时间的学习、交流,在王明旭教授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学生们表示,将弘扬西迁精神,爱国奋斗,学好专业知识并将人文情怀贯穿于学习工作的方方面面,同时将个人使命、担当与国家命运、未来紧密结合在一起,为中国梦的实现加砖添瓦。(记者 刘居星)

其合昏昏

清华新闻学院:大幅扩大硕士生规模 主要培养研究生

原标题:清华新闻学院:大幅度扩大硕士生规模,今后主要培养研究生据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团委官方微信公众号消息:5月14日,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通过现场加网络远程在线的方式召开全体教职工会议。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柳斌杰、常务副院长陈昌凤、党委书记胡钰及全院40余名教职工参加。会议由胡钰主持。彭刚首先对近期学校的一系列改革措施进行了传达。彭刚指出,新闻传播既是学校战略性布局的学科,又要为国家发展进一步提供战略支撑。新闻学院这些年来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和不断扩大的国内外影响力,为深化改革、全面提升学科实力和服务国家能力提供了良好基础。学校反复研究、慎重决策,决定大幅度扩大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规模,今后学院的人才培养主要在研究生层次进行。这是符合学校办学目标、提升学院办学水平、进一步夯实学院“素质为本,实践为用,面向主流,培养高手”教育理念的重要举措。要培养好基础更加厚重、发展空间更加广阔的高层次新闻传播学人才,学院要充分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对学术型和专业型的博士、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课程设计和培养环节,进行系统深入的调研和重构,切实保障和提升培养质量。彭刚要求,学院要扎实深入地推进工作,落实邱勇校长5月6日调研新闻学院时,代表学校提出的改革发展要求,加强基础理论建设、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重视和支持青年教师发展、不断提高师资队伍水平,继续推进国际化办学,提高国际传播能力。柳斌杰指出,学校对新闻传播学科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战略性调整,是清华大学建设世界顶尖大学的内在要求。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客观上促使学校加快了对战略性学科的调整步伐。回顾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近二十年的发展过程,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国际合作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新形势、新阶段下,要进一步服务国家发展战略需要,直面学科发展的紧要问题,积极引领变革。第一,要认真研究国际形势和国际舆论斗争,继续针对新闻传播学科、新闻舆论工作、新闻传媒行业发展变化,发挥学科专业专长,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第二,要持续加强对新闻学基本原理、基础理论的研究,扎实打牢基本功,扎实推进中国特色新闻学研究,做出过硬的有引领性的高端学术成果;第三,要在保持教学秩序稳定的基础上,对学院人才培养的方向和定位进行全面研讨,以培养国家需要的高层次、复合型的新闻人才为目标,抓住此次研究生规模扩大的契机,切实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第四,要重构教学科研体系,面向全校学生、面向新闻行业、面向社会各界,重新设计一个符合清华未来发展、符合新闻传播学科未来格局的高水平新闻传播教学科研体系。会上,学院党政联席会成员还通报了学院近期各项工作进展情况,讨论了疫情期间招生和答辩安排、培养体系调整目标、十四五科研规划方向、国际线上教学和论坛等内容。责任编辑:杨杰

青花运

教育部:2020年研究生在学人数将破300万

据教育部,我国2020年研究生在学人数将突破300万。从1949年研究生在学人数仅629人,到2020年这一数字将突破300万人,我国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提升了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能力。

虽问道者

2021考研即将到来,新闻学专业学生应当了解的几个基本问题

2020考研初试笔试已经结束,随着年关将至,成绩也即将揭晓,又不知是几家欢乐几家愁。而2021考研也马上需要提上日程,今天小编就和大家一起了解一下考研国家线最高分新闻学在备考期间应当了解的几个基本问题。第一,关于新闻学的几条线。新闻学的国家线一直是考研所有科目里面最高的,2018年345分,2019年355分,可以看到是越来越高。除国家线以外,还需要注意的便是英语分数线。新闻学英语国家线也是最高,具体可看下图。而除了这两条线以外还需要了解的一条便是院校线,过了国家线和科目线意味着你有了考上的可能,有了调剂的可能,但你是否考上还需要看你是否能够通过所报考的院校线,当然,毋庸置疑,院校线一般高于国家线。第二,关于新闻学的择校。新闻学考研可选择的院校比较多,而且每年都有新增院校,目前大概150多所。本篇不提供具体院校参考,只提供大概思路。首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自己要报考的院校层次,985、211或者普通一本;然后确定自己想要去的城市地区。在这个基础上基本可以排除大部分院校,而在剩下的院校中你需要做的是第三步,翻各大学校官网以及各大公众号,查学校的报录比以及历年真题,看看自己是否适应这种出题风格。将这三步全部做完,你基本就会有一个大致的方向。第三,关于新闻学备考。这个问题涉及的比较多,将在之后的文章中具体阐述。本篇只说几个大问题。首先,要不要报班,这个问题因人而异,跨考或者基础不太好的同学可以选择报班。其次,要不要购买真题和资料,三个字,必须买,通过真题你可以了解课本的重点和出题套路,所以这个是重中之重。最后,关于准备时间,如果有人说不急,等九月份开始,那他在骗你,越早越好,但要注意劳逸结合,否则到后期容易疲惫,出现一些抵触心理。好了,关于新闻学的几个大问题就说到这里,接下来小编将会陆续向大家推出关于考研的相关资讯,欢迎大家持续关注。

李丹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大幅度扩大硕士生规模 今后主要培养研究生

据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团委官方微信公众号清华清小新消息:5月14日,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通过现场加网络远程在线的方式召开全体教职工会议。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柳斌杰、常务副院长陈昌凤、党委书记胡钰及全院40余名教职工参加。彭刚对近期学校的一系列改革措施进行了传达。彭刚指出,新闻传播既是学校战略性布局的学科,又要为国家发展进一步提供战略支撑。新闻学院这些年来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和不断扩大的国内外影响力,为深化改革、全面提升学科实力和服务国家能力提供了良好基础。学校反复研究、慎重决策,决定大幅度扩大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规模,今后学院的人才培养主要在研究生层次进行。这是符合学校办学目标、提升学院办学水平、进一步夯实学院“素质为本,实践为用,面向主流,培养高手”教育理念的重要举措。要培养好基础更加厚重、发展空间更加广阔的高层次新闻传播学人才,学院要充分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对学术型和专业型的博士、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课程设计和培养环节,进行系统深入的调研和重构,切实保障和提升培养质量。彭刚要求,学院要扎实深入地推进工作,落实邱勇校长5月6日调研新闻学院时,代表学校提出的改革发展要求,加强基础理论建设、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重视和支持青年教师发展、不断提高师资队伍水平,继续推进国际化办学,提高国际传播能力。柳斌杰指出,学校对新闻传播学科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战略性调整,是清华大学建设世界顶尖大学的内在要求。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客观上促使学校加快了对战略性学科的调整步伐。回顾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近二十年的发展过程,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国际合作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新形势、新阶段下,要进一步服务国家发展战略需要,直面学科发展的紧要问题,积极引领变革。第一,要认真研究国际形势和国际舆论斗争,继续针对新闻传播学科、新闻舆论工作、新闻传媒行业发展变化,发挥学科专业专长,作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第二,要持续加强对新闻学基本原理、基础理论的研究,扎实打牢基本功,扎实推进中国特色新闻学研究,做出过硬的有引领性的高端学术成果。第三,要在保持教学秩序稳定的基础上,对学院人才培养的方向和定位进行全面研讨,以培养国家需要的高层次、复合型的新闻人才为目标,抓住此次研究生规模扩大的契机,切实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第四,要重构教学科研体系,面向全校学生、面向新闻行业、面向社会各界,重新设计一个符合清华未来发展、符合新闻传播学科未来格局的高水平新闻传播教学科研体系。(总台央视记者 潘虹旭)

哥俩好

准备考研到中国人民大学的新闻与传播专业,难不难?

想要报考中国人民大学的新闻与传播专业,就要先了解中国人民大学这所高校以及本校新闻与传播学这个专业。中国人民大学虽然是一所综合性985工程院校,但是在我国人文社科类专业方面的实力出类拔萃,可以说,中国人民大学在我国人文社科相关学科方面有着非常深厚的底蕴,在相关学科领域内独树一帜(在新闻与传播学领域内也是如此)。新闻与传播专业属于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类专业,顾名思义,新闻与传播学是研究当下新闻活动、传播活动以及以及各类新闻信息的一类专业。可能有很多人认为新闻与传播专业的毕业生大多从事记者工作,但其实此类专业毕业生从事的工作可能更多,比如传统媒体行业、新兴媒体行业以及公告业等等。当前,中国人民大学和复旦大学的新闻传播学专业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在全国高校第四次学科评估中,中国人民大学的新闻传播学专业获得本学科领域内的最好成绩(A+),与之获得同一学科评估结果的大学为中国传媒大学,可以看得出,中国人民大学在新闻传播学领域内有着非常顶尖的实力。说到这里,相信有很大一部分同学会有这样的疑问,想考上中国人民大学的新闻与传播学专业,到底有多难呢?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对比,2019年北京大学的新闻与传播专硕的复试线为345分,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传播专硕的复试线为390分,相比之下,难不难考可想而知。对于考研的同学们来说,如果想要报考中国人民大学的新闻与传播专业,就需要提前了解相关专业往年的招录情况、了解中国人民大学在本专业领域内的招生简章。大家都知道,很多高校会在每年考研报名之前将本校各个专业的考研目录和招生要求等考研信息进行公布,这些信息对于我们考研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人民大学是考研自主划线高校之一,每年考研初试之后,公布的复试线可能会随着当年报考人数、试题难度等的变化而产生较大差距,但无论如何,自身实力足够强、复习备考足够扎实的同学,一定会在考研中拿到非常理想的成绩。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就给大家对考研备考的一些策略进行过分享,在此不再赘述。大家除了要了解报考院校的相关招研信息之外,还需要努力的复习备考,能考上中国人民大学这所在人文社科领域内有着顶尖实力的大学并非易事,但如果能考上,未来的发展潜力和前景也是非常巨大。我是大学视野,如上就是对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传播学专业的一些见解,如果大家有更多的看法,可以在下方留言与我一起交流学习。

夏丽

重磅!清华大学取消“新闻学本科”只招研究生,学姐:值得推广

清华大学,中国最牛的大学,和北京大学并称TOP2,可以说清华大学的一举一动都是吸引着全国老百姓的目光,清华大学虽然自称是综合性大学,其实本质是一所工科大学,因为清华大学的文科机会为0,医学几乎为0(协和医学院不是清华大学的,已经分家,清华大学自己有医学院),理科马马虎虎,可以说历届清华大学领导都行吧清华大学建成综合性大学,不过这两天出了大新闻。那就是清华大学取消了“新闻学”本科专业。5月14日,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通过现场加网络远程在线的方式召开全体教职工会议,出席会议的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宣布,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从2020年起,将取消本科招生。清华大学取消新闻学本科招生,以后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只招研究生,这可是一个重磅消息,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历史还是很悠久的,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成立于2002年4月21日。前身是1985年在中文系设立的编辑学方向和1998年10月成立的传播系。2003年获传播学博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被批准设立博士后流动站。学院的新闻学专业入选2007年度第一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清华大学新闻专业实力也很不错。比北京大学都牛,第四次学科评估获得A-,这个成绩是很不错的,这次取消新闻学本科,对各个校友影响很大。其实对于对大学和专业比较了解的我来说,对于清华大学这个行为表示赞同,而且是强烈赞同。首先很多专业,比如绝大部分文科专业,其实没必要开设本科专业,比如哲学,汉语言,外国语,新闻学,各类管理学,法学,教育部,民族学,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等,几乎都不需要开设本科,因为这些专业毕业后也基本啥都不会,典型的假大空专业,尤其是各类管理学,包括经济管理,行政管理,公共管理,工商管理,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等,这些专业其实都可以只开设研究生课程,不需要开设本科专业。对于文科生本科生培养,应该才有“大文科”,就是上面的专业综合培养,反正课程难度都很小,有兴趣了可以读研究生,或者是其他理工科专业的学校来考这些文科专业的研究生。比如美国,人家新闻学,法学,管理学都是没有本科生的,只有研究生,甚至医学都没有本科生,医学专业只有本科毕业后才能报考,也基本相当于起点就是研究生。浙江大学2028年取消了护理学本科招生,以后只招护理学研究生,这个是因为护理学这个专业,浙江大学学生都不想学,都是被调剂过去的,所以直接取消了。对于绝大多数文科专业,我一直在呼吁:直接取消并入研究生招生,另外我也在呼吁,普通人家孩子不要学文科,学完基本就失业。文科专业主要是替代性太强,大学本科学的基本没啥用,随便找一个识字的人就能替代你。所以很多文科岗位其实都是非本专业的人在干。最后我建议:全国都取消一下本科生招生:各类管理学(不包括财务管理),哲学,历史学,文学,政治学,历史学,考古学,法学,新闻学,民族学等。这些全部并入研究生招生。老铁们,你们怎么看?

废一于堂

2020年研究生在学人数将破300万 向研究生教育强国迈进

核心阅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人才与科技支撑。从1949年研究生在学人数仅629人,到2020年这一数字预计突破300万;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凤毛麟角”,到发展成为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研究生教育大国,我国研究生教育事业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程,实现历史性跨越。研究生教育是国民教育的最高层次,承担着高端人才供给和科学技术创新的双重使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基石。1949年我国研究生在学人数仅629人,2020年这一数字预计突破300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力争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的重大突破。广大教育工作者正扎根中国大地,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国际影响的研究生教育,推动我国研究生教育由大变强。从“凤毛麟角”到“百万大军”向研究生教育强国迈进70余年来,从最初的“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到“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再到“人才竞争、科技竞争的重要支柱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要素”,研究生教育始终坚持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与国家和民族发展同频共振。“氢弹之父”于敏、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中国天眼”首席科学家南仁东、研发新冠病毒疫苗的陈薇……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还有一个共同身份——我国自主培养的研究生。他们的成长经历,反映了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初期,国际国内形势错综复杂,党和人民面临着考验。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党中央高度重视研究生教育,将培养高等学校师资和科学研究人才作为研究生教育的主要目标。1949年,招收研究生242人;1978年,招生数达1.07万人;2020年,招生数突破110万人……我国研究生教育实现了从“凤毛麟角”到“百万大军”的跨越。较为完善的学科专业体系和人才培养制度逐步建立,新中国成立以来累计培养超过1000万毕业生,为经济社会发展、国际交流合作提供人才支撑。站在新起点上的研究生教育事业,必须答好时代考题——从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看,如何在规模增长的同时保证教育质量、走好内涵式发展道路?从国家创新发展需要看,如何为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提供更扎实的人才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事业,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提出了内涵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要求。研究生教育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向研究生教育强国迈进的新征程:2013年,《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等系列文件发布,突出了服务需求、提高质量的共识;2014年,“五位一体”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建立,研究生教育质量监管不断强化;2015年,《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印发,吹响了迈向研究生教育强国的冲锋号;2017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强调指出,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和释放人才红利的主要途径,是国家人才竞争和科技竞争的重要支柱,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要素。2020年,新一轮研究生教育改革即将启动……特别是在一些长期困扰研究生教育发展难题的破解上,我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人才培养结构日趋优化;通过推进“放管服”改革,发展动力向更加注重自下而上、内在追求转变;通过重点学科建设、“211工程”建设、“985工程”建设、“双一流”建设等,加快中国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的进程。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实现了自主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战略目标,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显著提高。从嫦娥飞天到蛟龙入海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嫦娥飞天、航母下水、蛟龙入海……一系列国家重大工程背后,都有研究生教育的重要贡献。7月23日,伴随着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天际划出一道金色曲线,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将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送入预定轨道。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李东,正是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总设计师。他带领团队突破了大直径箭体结构、全新无毒无污染低温动力等12类247项关键技术,完成我国火箭箭体结构的设计、材料、工艺、制造装备和试验能力从3.35米到5米的全面升级换代。与李东一样,一大批具有研究生学历的高精尖人才,成为各行各业的中流砥柱。港珠澳大桥建设中,在人工岛筑成核心技术、隧道抗震方案、三个大跨度通航桥孔抗风方案等技术难点攻克的背后凝结了“同济智慧”。北京大学首次从单细胞层面刻画肝细胞癌的免疫微环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参与完成世界首个六倍体小麦基因组图谱,清华大学和中科院物理所实验团队首次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中科院西安光机所飞秒激光加工设备解决了医用口罩核心材料熔喷布的超精细微小孔高品质加工难题……每一个重大科研突破,背后都凝结了一大批研究生人才的智慧与心血。疫情防控中,1万余名临床医学博士、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坚守临床工作岗位;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福建医科大学等学校60%以上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留守医院工作;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湖北医药学院等湖北高校在岗医学研究生,坚守一线,有效缓解了医护人员的紧缺状况……他们用实际行动彰显了我国研究生培养的成果和高水平研究生人才的精神风貌。一组数字熠熠生辉:作为研究生培养主体的中国高校,承担了全国60%以上的基础研究工作和“973项目”等国家重大科研任务,产出了全国80%以上的高水平论文和社科重大成果。近年来,高校获得国家科技三大奖稳定在2/3以上,承担着超过80%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组数据令人振奋:2019年,全国139名新晋院士中,90%以上在我国境内接受过研究生教育,近80%由我国境内高校和科研院所授予最终博士或硕士学位;2018年国家科技三大奖224项通用项目中,第一完成人中2/3是我国自主培养的博士。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的人员组成中,在学研究生占比超过50%,研究生已成为我国科研创新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和贡献者。坚持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事业构筑起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高地,累计为国家培养输送了超过1000万高层次人才。党的十八大以来,研究生教育在原始创新、基础研究、技术变革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愈加显著,成为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力量。“研究生教育承担着培养高层次人才、推动科研创新的重要使命,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经过70余年的发展,我国研究生教育已经成为‘中国速度’的强大智慧引擎。”教育部研究生司相关负责人谈道。从中国特色到国际认可坚持立德树人的同时提升国际影响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有祖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是对我国科技人员第一位的要求。”作为科技事业的生力军和后备力量,研究生“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心中有信仰,肩上有担当,脚下有力量。中国石油大学油气井工程专业2020届硕士研究生王财忠,毕业后将奔赴西部基层就业。“对边疆的坚守,不一定是每天都轰轰烈烈,更多是在平常之中的坚持。不放弃、不动摇、不懈怠,就是对志向的最好坚守。”清华大学硕士毕业生赵江涛已成长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呼图壁县的一名基层干部,扎根边疆,建功立业。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积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将思政工作融入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同时,导师队伍立德树人的意识和能力不断加强,在研究生思想品德、科学伦理、学术诚信等方面发挥了示范引导作用,涌现出了黄大年、钟扬等一大批优秀导师。与祖国同行,在完成从小到大、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也显著提升,国际交流日益广泛,影响力不断扩大。截至2019年,包括英、法、德等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在内的52个国家和地区,与我国签署了相互承认学位学历协议。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留学生生源国、亚洲最大留学目的国和亚太区域研究生教育中心,来自全球203个国家和地区的9.1万名研究生在中国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我国研究生教育在国际舞台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党的十九大描绘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呼唤着更高质量的研究生教育。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国内经济转型升级加速,新时代的中国研究生教育,将再踏新征程,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本报记者 赵婀娜 张烁 吴月

复通为一

想考新闻传播学硕士研究生?先看看这份大数据解析

2020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网上报名于 10 月 10日正式启动。刚迈入大四的本科生小 G 感觉自己“太难了”!自己心仪的新闻传播学赫然位于“十大考研热门专业”榜单内,考哪所学校?具体哪个专业?如何和科班生、“二战”生竞争?如何在考官眼中成为全场最靓的仔?喜提硕士学位,驰骋传媒界,走上人生巅峰? 小编呕心沥血研读11年考研大数据,纵览 56 所新传院校,包含专业评估上至 A+下至 C+,助你找到最适合你的那一所! 报录比:历年“战况”大盘点报录比是指报考人数和实际录取人数的比例,报录比越高,竞争越激烈。但专业排名与报录比并非总是正相关,关注心仪院校历年报录比,让“上岸”更稳。我们选取了报考热度较高 18 所新传院校,呈现了 11 年来的报录比,让你一眼看见是谁太”难”了?又是谁”难上加难”? 2019 年 2018 年 2017 年 2016 年 2015 年 2014 年 2013 年 2012 年 2011 年 2010 年 2009 年 (注:因报录比数据的官方公布程度有差异,部分年份数据缺失) 值得注意的是,湖大、武大、中大、郑大近年来招收新传专业学生的人数最多,这也意味着给考生留出了更大的竞争名额和空间。 (注:2013 年前专硕报录比数据缺失) 近年来,选择报考学硕还是专硕常让考生们举棋不定,但从数据上来看,近年大多数高校招收的专硕人数更多,浙大、东大尤为明显。 推免:通向华山的另一条路除了考,推免也是迈入心仪学府的另一种途径。 2019 年北京大学和南开大学新传学硕推免率均为50%,即推免录取数与统考录取人数相等。上图几所学校学硕推免率除四川大学(43.18%)外,均在一半以上。 其中重庆大学新传学硕推免率高达 83.33%,位居榜首。南开大学专硕没有推免,都是统考录取生。重庆大学和厦门大学专硕推免率较高,分别为 68.63%和 65%。其余学校都在 50%以上。 总体来看,学硕推免率差异显著。安徽大学、郑州大学、云南大学学硕推免率低于 10%,而其它学校均在40%以上,武汉大学、上海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比率较高。2018 年南开大学依旧没有推免,推免率为 0%。华东师范大学专硕推免率高达 90.3%,比同年学硕略高。 专业:前言动态一览 get要想在新传考研大军中突破重围,除了关注报录比、推免占比,找到自己合适的专业也很重要!经统计,学科排名前 50 的新闻院校基本会开设新闻学学硕、传播学学硕,新闻与传播专硕,极个别学校如重庆大学无新闻学、传播学学硕,北京师范大学无新闻学学硕。 (注:为统计方便,此处“艺术学”包括戏剧与影视艺术、设计艺术;“媒介经济学”包括媒介管理、广告与媒介经营) 除了上述 10 种常规专业设置之外,部分院校还有开设一些特色专业。这些专业开设院校极少,招录的人数较少,部分特色专业与学校自身的性质或其强势学科相关。如南京政治学院的军事新闻与传播、西南政法大学的法治新闻等等。 近年来,大数据的兴起与广泛应用辐射到了新闻领域,2017 年,中山大学首开大数据传播专业,今年清华大学联合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设立“数据传播”双硕士学位项目。与此同时,因政策或学校自身学科发展,部分院校的新传类专业也有增减。 (注明:中山大学专硕中的数字媒体方向只招收非全日制考生 30 人) 值得注意的是,2019 年中国传媒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都增设了与体育相关的专业(体育新闻与奥运传播),未来体育方面的新闻专业人才或成香饽饽。 中外合作:这个配方你知道吗不少大学的硕士项目还有一些“隐藏技能”,那就是中外联合培养项目。除了上面提及的清华大学外,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深圳大学等也多设有联培项目,这些学校多位于沿海城市,合作的学校则涉及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多个地区,给予了同学们更多的选择。 中外合作项目日益增多,体现国际人才的需求在提高。联合培养采用双语教学模式,聘请来自世界一流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知名学者,授课内容直接使用国外主流教材和国际先进的前沿理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 联合培养模式亦注重学科的融合。在上海交大-南加州大学文化创意产业项目中,南加州部分偏向于管理类于工程类学科方向,而南开大学与英国拉夫堡大学的项目中英国拉夫堡大学所提供的方向有国际政治传播 方向。 同时,这些项目也强调实践出真知。在重庆大学与科廷大学项目中,网络传播硕士具有支持各种媒体实践项目的实验室和实习基地。 选择考研学校并非易事 希望以上的数据分析可以帮你定好靶心找到心仪的“它”, 无论是考研 er 还是保研 er都要始终坚信,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 注:数据来源: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发展中心、各学校研究生官网、考研帮、微信公总号等 [责编:胡泽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