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研究生论文评审意见怎么写日月出矣

研究生论文评审意见怎么写

近期毕业季的到来,学生准备撰写论文,而指导老师也要准备写论文评审意见。那么,研究生论文评审意见怎么写?接下来小编就贴心地为大家整理了有关“研究生论文评审意见写作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请继续往下阅读吧。1.综合论文分析学生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提出的问题以及研究的现状是否具有应用价值;2.分析学生论文写作时间安排是否合理;3.分析学生论文写作时对专业知识掌握的程度;4.分析学生论文写作时思路是否清晰,逻辑是否严谨;5.指出论文中存在的不足之处;6.是否同意通过论文。下面再看看研究生论文评审意见的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该论文在概述……发展趋势上,通过对……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具有一定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论文根据……实际需求,写作过程能综合运用基本知识,对……研究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论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但是论文中尚存在不足……,总体依然符合毕业要求,建议……。至此便是关于《研究生论文评审意见怎么写》的全部内容了,大家还有什么问题都可以通过上方图标进入主页私信给我,也可以去官网查询相关解答信息。

妖魔

研究生毕业生采取分级评价,老师:不错,学生:“头疼”

硕士学位近日,重庆医科大学校长黄爱龙表示,当前我国研究生学位认定的相关制度尚不健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其中较为突出的有:考评方式异化,“唯论文”倾向严重;认定标准“宽严不齐”,培养质量难保一致;缺乏细化的划分标准,毕业生质量“良莠不分”;认定程序不健全,极易导致“法律纠纷”。#研究生毕业生进行分级评价#黄爱龙黄爱龙认为:“英国一直使用等级制对研究生毕业生进行分级评价,同样的硕士文凭会依据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不同,颁发不同等级的硕士学位。大部分分为通过、优和卓越3个等级。”他建议,参照英国分级评价的方法,尽快出台研究生毕业生等级划分细则及评价办法。对研究生毕业生进行等级评定,明确是几等学位,使国内的研究生毕业评价更加公平全面,为毕业学生以及企业提供更加合理的选择参考。老规矩看看大家怎么看这个问题。支持者:双非的硕士天天说自己能力强,有了这个级别,大家再也不用拘泥于学校出身什么的了。好像是这么回事,但是招聘时HR难道会不看学校吗?反对者:博士学姐:博士学姐这种做法实际上无异于给老师增加权柄,你总不能大家抽签决定谁是A级吧?还不是得老师说了算。现阶段已经出现部分老师嫌贫爱富,欺软怕硬,一个毕业签字就已经快压死部分学生了,你再递几把刀给老师,怕是要逼死部分弱势学生。什么时候出个毕业研究生给导师分级的政策,倒是挺有意思。研一学长:压榨严重的导师某大学一长期受压迫且苦大仇深的硕士民工表示,当前我国研究生导师人品认定:考评方式缺失,"一手遮天”倾向严重;认定标准“形同虚设”;缺乏细化的划分标准;奖惩机制不健全,极易导致“法律纠纷” (纠纷也没什么人管)。建议对导师进行分级评价,明确是几等导师,使国内的导师评价更加公平全面,为广大研究生提供更加有效的身心健康保障。#同济研究生遭导师压榨跳楼#某大学教授:教授“对研究生毕业进行分级评价”能否有效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是不一定的。但是它一定会导致研究生之间内部分化出三六九等。这对于研究生来说,并不见得是一件好事。这反而会导致HR们更多关注可供量化的硬性指标,也就是你是什么等级的研究生毕业生。说句难听的,北大的通过等级的研究生和普通学校卓越等级的研究生,谁更加优秀呢?因此,个人并不认可他的建议。将研究生毕业生划分等级绝对会带来更多的问题,而且,划分等级对于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好处在哪?难道给每个人贴上标签,教育质量就会提高吗?如果要分级,现在也可以分级,按照3: 3: 4的标准划分不就行了。但是,这样做教育质量真的会提高吗?英国硕士:英国硕士乍一看去,这么分挺好的,有等级分类,区别开了优秀和不优秀的研究生。可我们还必须想到两件事情。1.无论在哪里读硕士,别人都只关心你在哪个学校毕业,圈子小的可能还会问你的导师是谁!就算从英国毕业回来的硕士其学位等级也不重要,重要的还是你在哪读硕士。简单来说就是:将要模仿的英国硕士学位等级(相对成熟)尚且对硕士本身没什么作用,硬着头皮启动中国硕士学位分级是否欠妥?2.是否有强有力的第三方介入到考核分级中显得尤为重要!毕竟导师权力过大,不对,我太委婉了,是拥有绝对权力。现在如果没有强有力的第三方介入考核,那将是进一步加强导师权力,学生的处境会不会更加水深火热不清楚,没以前好倒是真的!最后,大家基本是反对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例如:北大的通过等级的研究生和普通学校卓越等级的研究生,谁更加优秀呢?2、现阶段已经出现部分老师嫌贫爱富,欺软怕硬,一个毕业签字就已经快压死部分学生了,这样划分只会给导师更大的权力。3、国内教师队伍的水平有待提高,现在都跳楼事件频发,要是实行分级会更加严重。4、存在利益交换,寒门再难出贵子。天天都在想着给学校分等级,现在又给学生分等级。敢问谁给为校长和各位导师分等级啊,你们里面有多少是不合格呢?大家怎么看呢?你认为你的导师合格吗?

静力场

研究生教育质量自评,建议从这3方面入手

2020年,新一轮研究生教育改革启动,“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成为新时代研究生教育的主线。在研究生教育改革背景下,加强质量自我评估、促进内涵式发展成为高校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任务。文章重点我们给您划出来了~开展研究生教育质量自我评估是高校构建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主要抓手,又能够作为外部评估的基本依据。结合政策要求,高校可从以下方面开展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自我评估工作:1.聚焦人才培养成效,构建分类多维评价体系2.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诊断式评估3.开展毕业研究生职业发展调查以下为正文——首次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召开,标志着新一轮研究生教育改革正式启动。随后,研究生教育改革及质量管理相关文件密集下发,第五轮学科评估也在积极筹备;同时,随着以专业学位培养为主的研究生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保障举措备受关注。为促进研究生教育向内涵式发展,质量保障必须要突出强调高校的内部质量保障,注重对研究生教育的自我评估与改进。本文结合政策背景,分析新时代高校构建研究生教育质量自我评估体系的迫切性,探讨高校开展研究生教育质量自我评估工作的新思路。亟待开展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自我评估2020年9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严格规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的若干意见》,文件强调“强化研究生教育质量自我评估和专项检查,对本单位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予质量进行诊断,及时发现问题,立查立改”。事实上,早在 2013 年出台的《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中,就曾明确指出“要强化培养单位质量保证的主体作用,定期开展自我评估,建立自我评估制度”。一年后发布的《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加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建设的意见》,也提到“学位授予单位要建立研究生教育质量自我评估制度,组织专家定期对本单位学位授权点和研究生培养质量进行诊断式评估,发现问题”。可见,开展研究生教育质量自我评估一直是建设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的重要方式,对改进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从国家相关部门开展的研究生教育评估工作来看,学科评估、专业学位水平评估和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具有广泛的示范性、推动性和引领性。其中,学科评估是面向全国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进行的整体水平评估,专业学位水平评估是按专业学位类别进行的研究生教育水平评估。学位点合格评估则是对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学位授予资格进行的评估,分为学位授予单位自我评估和教育行政部门随机抽评两个阶段,着眼于强化自律建设和内涵建设。在以学位点合格评估为基准,学科评估、专业学位水平评估、社会排名等外部评估方式并存的环境下,构建以自我评估为主线的研究生教育内部评估体系是决定高校质量提升和持续发展的关键。当前,我国高校内部一般没有设立专门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机构,质量保障的职能被分散在不同部门,而各部门关于质量保障的制度和措施零星分散,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培养单位应作为核心评估主体,发挥主观能动性,形成质量保障意识,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积极采取措施进行修正和改善。开展研究生教育质量自我评估是高校构建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主要抓手,又能够作为外部评估的基本依据。研究生教育质量自我评估新思路2020年9月,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的《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指出“善质量评价机制,破除‘五唯’评价方式”;强调“聚焦人才培养成效、科研创新质量、社会服务贡献等核心要素,健全多维分类的质量评价体系”,并“鼓励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诊断式评估,加强研究生教育质量监测,探索开展毕业研究生职业发展调查”。结合政策要求,高校可从以下方面开展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自我评估工作。1.聚焦人才培养成效,构建分类多维评价体系高校研究生质量自我评估应关注人才培养成效,突出在学成果、就业发展质量、科研贡献、能力素养达成,从研究生在学期间、毕业后、职业发展中期等多维度,对不同学位层次(硕士、博士),不同学位类型(学术学位、硕士学位),以及不同学科、专业进行分类评价,反馈学科专业建设、高层次人才培养与服务社会需求的情况。以研究生能力达成为例,根据《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专业学位类别(领域)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高校分类构建研究生能力评价体系,关注学术硕士知识创新能力、专业硕士实践创新能力和博士生原始创新能力的培养成效。学术硕士、专业硕士和博士分别从不同维度进行能力自评,同时结合科研成果、职业资格证书获取情况等数据,综合反映研究生学术能力和职业能力的达成。2.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诊断式评估高校构建研究生质量自我评估体系可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诊断式评估,对研究生培养质量进行全面检查,着眼于发现问题,结果更加客观中立,参考性强。以A校引入的第三方质量监测体系为例,该校从“双导师”指导质量、案例式教学质量、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等维度对本校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质量进行诊断式评估,定位出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问题,同时也体现了学校产教融合育人的效果。例如,通过调研发现,A校在专业硕士培养“双导师”指导方面,校内导师需加强对学生实习、就业与择业方面的指导,校外教师需更多地参与学位论文写作指导工作,并关注实践教学与理论知识的结合;在专业硕士培养案例式教学方面,可通过提升校外导师或专家参与教学的比例来改善师资条件,案例教学类课程设置及教学质量可持续关注;在行业企业联合共建的实践基地育人效果方面,实践基地需加强工作环境与生活保障条件建设,并关注实践过程中学生的获得感。3.开展毕业研究生职业发展调查学科评估、专业学位水平评估和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均强调和关注毕业生职业发展质量,旨在促进高校更加关注人才培养反馈机制。高校可通过开展毕业研究生职业发展调查完善自我评估体系。开展毕业研究生职业发展调研,以毕业5年左右的校友为调查对象,通过了解其职称获取、月收入涨幅、晋升比例、科研成果、服务领域等情况,反映毕业研究生中长期职业发展水平与科研贡献;同时从毕业5年后的校友视角获取培养阶段的反馈信息,如培养环节设置的合理性、在校培养对个人发展的影响、行业前沿与职业发展中的能力素养需求等;综合体现学校及学科建设成效、发展潜力与服务贡献,为学科专业调整与人才培养改进提供参考。结语新一轮研究生教育改革进一步推动研究生教育由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发展转变,建立以自我评估为主线的内部质量评价体系是高校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工作的关键。高校需不断健全研究生教育质量自我评估制度,加强人才培养质量监测,强化自我评估对外部评估的支撑,从而有效应对外部评估工作;在此基础上,实现内部与外部、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质量保障体系构建,全方位保障学科发展建设和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主要参考文献:[1] 柴媛媛,翟小蒙,巩丽萍 . 研究生教育自我评估指标体系权重研究 [J]. 大学教育,2018(8).[2] 陈玥,翟月 . 拓展中国研究生教育的新样态 [EB/OL]. 中国社会科学网,2020-09-14.[3]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

姜饼人

浙工大64岁研究生毕业 老师评价:论文写得最好

“如果能重选一次,我依旧会选择读研。”谈及自己以64岁高龄毕业的经历,浙江工业大学(下称“浙工大”)法学专业研究生朱宏伸说,每个人除了生活的基本需求,更有精神和思想上的需求。于他而言,学习是莫大的享受。穿硕士服的照片。 校方提供2020年,朱宏伸迎来了毕业。浙工大《刑法前沿理论课》教师杨艳霞在朋友圈上传了一张与朱宏伸的合影,并评价:他上课时最认真,毕业论文也写得最好。朱宏伸是江苏扬州人,1956年出生的他在扬州市卫生监督局工作。2015年,常年与法律打交道的他便隐隐有了再深造的想法。次年退休后,一心求学的朱宏伸甚至没有知会家人便投入到了浩浩荡荡的报考大军。2017年,朱宏伸以初试324分(英语65分)、复试83.43分的成绩成为浙工大法学院53名研究生新生中的一员。新生中,年龄最小的出生于1995年,和朱宏伸相差39岁。在他看来,退休后的自己便是一个自由“战士”,在思想和行动上都有了更多的选择,“从心所欲不逾矩”。入学照片。 校方提供刚进入学校,朱宏伸每天面对满满当当的课表,很不适应,但后来就慢慢习惯了。虽然课程任务繁重且少有空闲,但课余时间,他也会参加班级活动、学习制作PPT并和同学老师探讨相关问题。在大家的印象中,法学是个对记忆力要求严苛的专业,而在朱宏伸看来,记忆力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掌握法学学习规律。同时,攻读法学的朱宏伸在其他方面的造诣也极深。他经常阅读经典著作,涉猎颇广,哲学、历史、文学等方面的书他都要读、都要品。也正是对学识汲汲求索的态度造就了朱宏伸思想上的深度和学习上的魄力。读研路上,老师们对他的评价极高。聊起朱宏伸,杨艳霞有两点印象深刻:学习特别认真和对老师特别尊敬。朱宏伸在她的课上学习态度非常端正,做的学习笔记是全班最多的。杨艳霞回忆说,有一次上课,自己提到一本多年前出版的专著,上课的内容就来自这本书。朱宏伸第二天就把买到的专著带了过来,同时他也是班里唯一一个带了专著的人。这种学习精神令杨艳霞动容。法学院研究生毕业合影。 校方提供朱宏伸的导师张翅对他的评价极高:“待人真诚,谦和友善,认真勤勉”。朱宏伸抱着一本厚厚的《罗马法》认真研读的场景令导师张翅至今印象深刻。他说,这“完全不像是一位老先生,当时我看到的分明是青春的背影”。进校后,张翅衡量两人年龄,提议之间直接以名字称呼。但朱宏伸却仍坚持称呼老师,给导师发重要消息时,以“敬上”落款。“遇到宏伸真是我的幸运,我在他身上学到了很多,三年来我们相互学习、相互尊重、愉快地合作,只是感叹时光飞逝。”毕业之际,分别在即,张翅以“做几件可传之事消磨岁月,会几个有识之人论说古今”与朱宏伸共勉。回望读研岁月,朱宏伸说,最重要的收获是学到了法学学习的方法,分析问题要比以前更加深入、系统,思想也得到了极大升华。于他而言,学习这件事是莫大的享受。谈到未来,朱宏伸表示还没有什么计划。也许新的追求将在未来的某天悄悄绽放,这位老先生的精彩人生也将继续上演。

吐槽

摒弃“期刊崇拜”,让教师评价回归“本真”

来源:光明日报摒弃“期刊崇拜”,让教师评价回归“本真”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高校教师队伍的数量增加、素质不断提升、结构得到优化,通过人才保障的方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但同时也应看到,在大发展与大变革的同时,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在新时期也同样面临着大学组织环境变化、人才竞争激烈、体制与学术制度变革等方面的挑战。把握机遇,迎接挑战,需要我们在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推进过程中抓住改革推进的关键性要素,对改革过程中的核心问题进行理性判断与充分预估。直面“堵点”,久久为功,筑牢师德高地师德师风是评价高校教师队伍素质的首要标准,决定了高校教师对教育实践的态度、情感与价值观。近年来,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得到了推进与落实。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诸多不可回避的制约因素。高校虽能够将师德师风作为教师考核评价的首要标准,但无论是在优选评价还是履约评价过程中,师德师风主要还是以底线为主导,缺乏分类分级评价标准,对师德履行的引导性与激励性仍不足。在当前高校师德师风建设过程中我们要突破传统思维定式,要以整体、系统思维进行推进,将其置于历史性发展进程之中。师德困境不能单独以规制和道德惩戒来解决,要将传统与现实、规则与境界相结合,一方面要厚植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尊师重教”“良知良能”“见贤思齐”等德性精神,另一方面,高校师德建设要积极引导教师在道德观念、情操与品质方面的自觉构建,推动外在道德规范向内在信仰的转化,使教师葆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在高校具体考评中也要对师德评价机制进行进一步细化、差异化与水平化,对在师德师风方面表现杰出的能够得到真正认可与激励,同时发挥政策与舆论的积极导向效应。解决“难点”,持续发力,激发专业活力教师的专业素质能力是高校教师综合素质能力的核心。在高校的改革发展过程中教师的业务能力与育人水平是一项重要工作。随着新时期的一系列改革的推动,我国高校教师在专业水平以及立德树人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与挑战。由于高校教师在早期的专业化训练时期较为倾向于学者而非教学者,加之高校的薪酬、晋升等政策倾向,教师以科研为本的行动偏好尤为明显,尤其在部分高校非升即走的制度压力下,科研与教学之间形成了一种零和游戏的状态。部分教师在教育理念及方法提升方面积极性不高,立德树人的能力与水平亟须提升。与此同时,由于受到现有高校招聘中“学者是良师”的价值预设影响,在招聘考核中较为重视学位与科研成果,对本身在教育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较为缺乏的新教师来说未来教学困难重重。对于高校教师专业素质能力问题的审视,需要理性平和的心态,要通过制度来构建“教”与“研”的相容机制。对青年教师在注重其学术发展的同时也要对教学进行强化训练,初期适当减轻教学工作量,开设少而精的课程,建立教师与学者的双重认同。要在专业素质结构方面下大功夫,在研究生教育中融入教育类课程内容,在职业初期强化教育实践训练,缩短教师专业成长周期。在高校教师发展支持方面,要将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建实、建强,通过教学共同体组建、多样化课堂教学活动等多种形式,在高校教师专业发展领域发挥领头羊作用。抓住“痛点”,标本兼治,回归评价本真高校教师评价对于学校管理、人力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其成效也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以评价推动高校教师发展已成为提升大学质量与效益的重要手段。评价已从简单的管理工具逐渐上升为一种文化,深深地影响着高校教师的学术方式、生存与发展。项目与论文的多寡与层级成为考核及职称晋升的重要标准,呈现出几家欢喜几家愁的样态。现今高校教师评价的合法性基础,主要由可量化、可观测及主观判断中的指标化与要素化构成。这种客观的学术评价从原有的计数方式日益转向了引用频次,期刊的影响因子、分区及排名,进而形成精致化的计数模型。从本质看,评价是否客观,除了量化模型构建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学术研究深层次的学术品质。如果忽视学术品质,就会使学术人员“依标而术”,甚至“投机取巧”,其直接后果不仅体现在周期长、风险高、创新性研究会日益减少,同时也容易使技术理性冲淡大学对真理的追求与坚守。当前我国教育评价领域进行了深入改革,新的部署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未来的改革要基于学术研究价值本身,始终恪守求善求真的内在价值与社会发展的外在价值,摒弃“期刊崇拜”,破除学术成果的物化导向,使高校教师能够持之以恒、平心静气地做好学术研究,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作者:张媛媛、于洪波,分别系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教授)

才难

破“五唯”之后,研究生评价当如何

【来源:中国科学报】同行评价须重视细节创新成果究竟谁说了算?其实,很多人心中已有答案——同行评审。然而,就过往的经历来看,即便是同行评审,也存在大量放水的现象。导师之间相互打招呼,学生论文多交于关系网中的熟人评审,所谓同行评审形同“走过场”。“重视学位论文的创新性,同行评审须在细节上做到位。”周光礼说。评审专家为什么放水,有时候与各高校下发的评审标准太过笼统有关。周光礼也曾参加论文评审,拿到手的评审标准一般是一张表格上罗列5条,第一问这篇论文有没有研究价值,第二问作者阅读的文献充不充分,第三问文章是否有学术性……“评审标准本身缺乏区分度,导致评审出来的结果也缺少区分度。”即便严格执行匿名评审,也有新的问题。喻海良指出,如今的匿名评审多是这样操作——把论文发到另一所大学研究生办公室,委托对方进行匿名评审。“有时候为了维护绝对公平,一旦匿名评审,论文反而到了非同行手中。”对此,他建议,成立全国层面的专业委员会,把国内外与该专业相关的专家、学者,纳入统一的数据库。评审专家从专业委员会中随机抽取,从而避免“外行评价内行”的现象。退一步说,最后并不是所有的高校都取消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的要求。那么,假如论文尚在投稿状态,是否就意味着学生不符合毕业要求?必须等论文发表了,才允许博士毕业?在喻海良看来,真正的同行评审,应允许把投稿状态的论文一同交给评审专家。只要是评审专家认为有创新性、质量能过关的论文,就应当视作创新成果,而不一定非得要求见刊发表。“一些论文本可以发在很好的期刊上,但因为这类期刊投稿周期长、退稿率高,学生为了毕业前发表,就随便找期刊发表。这样的做法并不利于学科的正常发展。”预印本,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科研成果讲究先发表为王。考虑到期刊的发表周期,一些作者出于同行交流的目的,会在正式出版物发表之前,将成果公布在预印本上,再陆续寻找合适的期刊发表。然而,预印本只是公开了成果,尚未进入同行评审环节。“学生可将预印本寄给评委,进行同行评审。论文若有意义,评委认为值得发表,就可以视作‘等同发表’;论文若水平较差,评委认为缺少发表的价值,该文便不算数。”喻海良建议。这样的评审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评委的诚信与学术眼光。如果评委被公关,是否这套机制就失效了?喻海良认为,实际上并不容易操作。“将来,高校要建立专业诚信库。评委认定为有发表价值的论文,最后没有期刊愿意刊登,评委要承担一定的风险,会被列入失信评价库中。”同理,专利的授权、转化周期比论文更长。也有教育人士在网上建言,当下,教育部、国家知识产权局、科技部鼓励高校建立专利申请前评估制度。未来,通过高校知识产权管理部门评估的学生专利,是否也可以认定其为创新成果?如最后没有实现转化或被同行认定为没有价值,也应该追究相关的评估责任。类似的新探索,或许是一条更艰难的路。

崧高

建议对研究生毕业生进行分级评价

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医科大学黄爱龙表示,当前我国研究生学位认定的相关制度尚不健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其中较为突出的有:考评方式异化,“唯论文”倾向严重;认定标准“宽严不齐”,培养质量难保一致;缺乏细化的划分标准,毕业生质量“良莠不分”;认定程序不健全 ,极易导致“法律纠纷”。“英国一直使用等级制对研究生毕业生进行分级评价,同样的硕士文凭会依据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不同,颁发不同等级的硕士学位。大部分分为通过、优和卓越3个等级。”他建议,尽快出台研究生毕业生等级划分细则及评价办法。对研究生毕业生进行等级评定,明确是几等学位,使国内的研究生毕业评价更加公平全面,为毕业学生以及企业提供更加合理的选择参考。他建议,分学科制定不同的考核方式及标准。根据不同学科的课业要求与工作中相应岗位的实际需求,制定合理的研究生毕业考核方式及标准,如:是毕业设计还是毕业论文?是实践能力考核还是发表论文?即使以发表论文为主,也应当避免唯SCI、唯核心论文的倾向,避免将研究生当成学术机器的倾向。更应该严格按照培养目标,按照科学方案,按照规定程序授予研究生相应等级学位。此外,设置全国统一的研究生学位等级备案平台,供相关社会机构查阅和认定。来源:中国青年报留言爆料欢迎广大网友爆料,无论是校园新鲜事、突发事、烦心事,还是好人好事、暖心事,欢迎文末留言,并附上您的联系方式。我们会保护您的隐私,如有需要将化名采访。反映学生呼声,回应青年诉求,报道校园故事,传播教育好声音,中青网教育在行动!合作电话:010-64098582

灵蛇爱

河海大学研究生教育工作综合评价获评A等

未来网高校频道7月17日讯(记者 杨子健 通讯员 张婧)近日,江苏省首次开展研究生教育工作的综合评价,河海大学获评A等。全省36所高校参与综合评价,其中获得A等的部属博士高校4个、省属博士高校7个、省属硕士高校4个。近年来,该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研究生为中心,服务于新时代国家治水需求,围绕质量提升的关键核心要素,坚持问题导向,改革驱动,多管齐下,多措并举,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深化招生改革,提升生源质量。强化科学研究对研究生培养的支撑作用,改革健全了以学校投入为主、学生合理分担培养成本、导师给予必要配套的研究生培养经费投入关联机制,鼓励优秀导师招生更多优质学生。招生资源大力向国家一流学科及学校特色优势学科倾斜,同时重点支持国家级人才计划和科研创新团队、国家级重点重大项目、重大创新平台等。改革创新研究生招生宣传方式,主动适应防疫新常态,研究生院利用“直播”等互联网平台,加大招生宣传力度,吸引优质生源,优质生源率位于全省前列。深化思政教育改革,提升立德树人成效。坚持典型引路,以三峡工程、港珠澳大桥等世纪工程中的杰出校友为榜样感染研究生。坚持实践育人,组织“博士团”到乌东德、白鹤滩等在建的国家重大水利工程服务,以学科专长服务社会发展、专业智慧对接国家战略锻炼研究生。坚持组织育人,实施党支部“提质增效”计划,打造研究生特色支部、优质支部、样板支部。坚持文化育人,举办研究生科技文化节,彰显河海精神、传承河海文化、展现河海魅力。以评促建,激发活力,将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文化知识、社会实践等各教育环节,形成较为完备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和长效机制。深化导师队伍建设改革,提升过程指导成效。强化对导师招生资格的审核,对无项目、无经费、无成果的“三无”导师坚决不予招生。实施责任追究,对研究生培养出现问题的导师,视情况分别采取约谈、限招、停招等方式予以处理。坚持“导师第一责任人”职责,育人先正己,大力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比照导师“十不准”认真查摆。上岗先培训,形成了学校、学院、学科(基地)、个人四级培训机制,导师履职能力明显增强。深化培养模式改革,提升人才契合新时代需求的能力。在水利一流优势学科基础上,结合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加强智慧水利和人工智能方向的人才培养。在环境一流优势学科基础上,结合生态学和水文水资源,培养环境生态水利方向的人才;结合法学和管理学,培养水污染控制政策制定及管理方面的人才。积极探索“知识构建+专业实践+价值塑造”全过程育人、“校内培养+基地培养+社会实践”全方位育人、“校内导师+基地导师+管理人员”全员育人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培养新模式。加大与国外高水平大学联合培养人才的力度,公派研究生数量位于全国同类型高校前列。主导“一带一路”水战略联盟,设立教育科技基金,结合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培养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的具有国际视野的高水平人才。今年是江苏省首次开展研究生教育工作综合评价,目的在于进一步优化省域研究生教育治理体系,引导高校更好地落实人才培养根本任务,实现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为江苏高质量发展提供高水平人才支撑。此次综合评价主要考察立德树人、导师队伍建设、质量保障机制、综合改革等,主要采用省外专家评阅材料和省内高校现场互评的方式。

结婚吧

教育部:研究生要开设这门必修课,学生表示终于不再焦头烂额了!

最近,教育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严格规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的若干意见》,这则意见与研究生和导师息息相关,其中有很多实际性方面的要求,因此这则意见发布出来之后,在高校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有人说:“读研究生更难了”,也有人说:“这才是真正的培养研究生!”而我认为,我国作为研究生教育的大国,很多教育体系方面的问题都需要不断的去改进和升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则通知中的意见意见,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确定是否符合我国对研究生的教育。在这则消息中有很多需要引起研究生及导师的注意,比如说研究生的录取要坚持择优录取;正在攻读研究生的学生,如果不再适合继续读,会被分流出去;学位论文作假,会纳入全国信用的平台,影响终生;有违师德失范的导师,将会取消导师的资格;导师不能安排学生从事与学业无关的事情等等。其中还有一条意见,虽然很不起眼,但我确认为对研究生的毕业能起到实质性的帮助,这则意见就是要开论文写作的必修课。很多网友听后纷纷表示毕业时终于不再焦头烂额了。论文写作课的必要性研究生毕业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就是写论文,一些学校只要求写一篇大论文,但是大部分学校是要求写大论文,还需要发表一篇小论文,往往这一篇小论文是英文的。研究生大论文的字数一般是在3万到5万之间,而研究生三年,从来没有对论文的写作有过任何的训练或指导,但是在毕业的时候就要求我们在短短的数月完成并保证质量。对于将要毕业的学生来说,刚开始在写论文的时候经常毫无头绪,根本不知道从何下笔。由此可见开设论文写作课的必要性。论文写作课的重要性对于研究生来说,尤其是博士,主要的任务就是搞科研,做出成果,并且展示成果,而论文的写作就是科研能力的一种呈现,因此论文的写作也是我们学习内容的一部分,特别是小论文英语文章的写作。如果你的科研能力很强,学术做得很好,科研成果也做的不错,但是论文写不好,那么别人就不知道你的科研能力到底强不强,学术成果到底做的好不好。论文其实也是体现自己能力最直接的方式,只有把论文写好,才能够更好的呈现科研的意义和价值的,才能真正的体现你的能力和价值。因此开设论文写作课是非常重要的。

不为社者

研究生毕业将分级评价:300万学生苦读三年,有多少人跪着毕业?

有个笑话是这样,一块砖头砸死十个人,九个都是本科生,还有一个研究生。现实当然没有这么夸张,但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数量每年都在增加,尤其研究生,近5年,研究生报考人数从2015年的165万人增加到2019年的290万人,预计2020年将突破300万人。俗话说林子一大,就什么鸟都会出来。随着研究生群体逐步走入社会,他们的素质良莠不齐往往会让招聘单位很头疼。日前,全国政协委员黄爱龙表示,建议对研究生毕业生进行分级评价,明确是几等学位,让国内的研究生毕业评价更加公平全面,为毕业学生以及企业提供更加合理的选择参考。看起来这个建议不错,但这话一被发到网上,不管是研究生,还是准备考研的本科生都炸了:给点活路行不行?!这个提案的合理之处在于,参考英国的研究生分级制度,同样的硕士文凭要依据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不同,颁发不同等级的硕士学位,分为普通、良和优。出发点固然是好的,但落到实际操作上,稍微对国内研究生群体有一些了解的人都知道不对劲。近些年,全国各地研究生自杀事件频发。调查数据显示,中国高校有20%左右的研究生存在心理问题,极易引发自杀的抑郁症占了很大都比重。从武汉理工大学陶崇园到同济大学陆经纬,不同的悲剧,有着相同的原因——来自导师的压力。在英国,研究生和导师之间是"契约式"的关系,师生可以双向选择,很多学校在制度上也允许学生中途更换导师。而在国内,师生之间更像是一种"父子"关系,考上研究生的时候是啥样,研究生毕业就是啥样。研究生群体里有个说法,能不能毕业,全看运气好不好,碰不碰得到一位好导师。优秀的导师当然是大多数,但仍有很多导师借职务之便,让学生从擦车到做饭,从陪聊到应酬,全部包干。更有甚者,连找对象的任务都让学生帮忙承包了。2017年便有一位硕士研究生是因陪导师饭局饮酒应酬而死。也难怪很多研究生私下把导师叫做"老板"。你可能会奇怪,学生为什么不反抗?如前所言,我国研究生实行的是导师责任制,一个学生一个导师,导师对你负责,能够决定你能否毕业,有一票否决权,不仅如此,学生的生活补贴、课题基金、有没有课余时间去做兼职,都得看导师的脸色。手握学生的命脉,自然可以为所欲为。在陆经纬父亲的声明中可以看到,陆经纬被导师威胁如不帮她完成论文则不能顺利毕业。权力下游无自愿,学生要想逃脱导师的掌控势必要付出沉重的代价,这个代价不是每一个寒窗苦读十多年的普通学生都能承受得起的。正如西安交大因被导师压榨自杀的杨德宝的同学曾对杨德宝说的那句话"你这么好用,导师怎么会舍得放你走呢"。在师生关系变异、导师权力过大的当下,学生所能改变的,实在是微乎甚微。当权力不对等时,弱势方受到的限制越多,强势方就有越多的机会施加控制。一个决定研究生是否能毕业的权利已经催生出如此多的问题,一旦加上毕业分级的权力,又没有进一步的措施,天然弱势的学生面对导师刁难,岂不是压力更大。试想一下,当研究生分级制度落到实处之后,会不会有下一个陶崇园、陆经纬,在导师"不帮我做事就不给你优等级"的威胁下忍气吞声,为导师卖命,直至悲剧酿成呢?所以相比研究生分级,当下更要紧的事或许是重新定义研究生和导师的关系,对导师的权力使用进行有效的监督,同时制定惩治措施。如有必要,还应设立独立于学生和导师之外的第三方机构,以保障学生的维权和申诉权利。如果导师能给学生分级,谁又来给导师分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