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盘点2020年七大学术不端事件,四所双一流卷入,中科院未能幸免得五六人

盘点2020年七大学术不端事件,四所双一流卷入,中科院未能幸免

今年的高等教育圈特别“热闹”,各种学术不端行为频频被揭出。从学术造假到论文抄袭,从买卖论文到歌颂导师,让人不禁惊叹: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这七大事件分别是:退学研究生致命一击、十三篇论文一朝被撤、大学老师抄豆瓣网友、小学生水平赶超硕士、两硕士购买同一论文、偌大教授勇抄本科生、三十五页论文颂导师。以下缪老师来一一介绍。事件一:退学研究生致命一击11月,天津大学退学研究生吕翔用123页“教科书级别”的举报材料把自己曾经的导师张裕卿教授送上头条,举报张裕卿和其女儿张丝萌学术造假。此后,天津大学解除张裕卿合同,该事件至今没有调查完成。吕翔的论文被众多网友称为“史上最牛举报材料”,整篇材料的结构、用词、论证、篇幅都相当于一篇硕士论文。怪不得有网友提议:天津大学应该凭借这篇材料给吕翔授予硕士学位。事件二:十三篇论文一朝被撤11月,青岛大学贵日军副教授4篇论文同时被撤稿,加上两年前被撤的9篇文章,桂教授胡出了一手“十三不靠”。除此之外,他还有14篇论文被质疑,不愧是“勇于挑战极限的人”。桂日军也是一位别人眼中的“杰出青年”,曾荣获2014年华东理工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14年上海交通大学优秀博士后一等奖、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等等。事件三:大学老师抄豆瓣网友8月,杭州师范大学教师郭彦努被爆抄袭豆瓣网友的文章做自己的论文,还曾经与丈夫一起跑到对方工作单位想要私了。目前其博士学位已经被撤销,“高层次引进人才”的头衔自然也被取消。郭曾经要求被抄袭者签署一份“声明”,证明自己是与对方一起做的研究,“误会”在于自己发文章没有提前跟对方打招呼。读到博士,入职大学相当不易,把智商都耗在这种事情上,怎不让人叹息?事件四:小学生水平赶超硕士7月,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院陈勇彬之子以在校小学生的身份,参与科创大赛获奖,成果堪比研究生水平被曝光。事后还牵连出了不少“学二代”参加科创比赛获奖的丑闻。首当其冲的是前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李红良,李的两个女儿还在上小学,已经能研究“茶多酚抗肿瘤”。西南大学教务处副处长,曾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重庆赛区组委会副主任的段书凯,其子曾连获三年青创奖。这两件事,目前还没有得到官方的调查处理结果。事件五:两硕士购买同一论文7月,天津大学和厦门大学两位硕士生的论文被爆题目完全一致,内容多处一字不差。事后查实,此二人的论文购买自同一家“论文贩子”。原来售卖论文者,也可以做学术圈“纪委”。上大学不是为了耗时间,能考上天津大学和厦门大学这样的985、双一流高校,学习能力应该不差。硕士三年的时间都用来做了什么?非得用买论文的方式去给自己的三年“画个句号”?这不就是花钱去买人生污点吗?事件六:偌大教授勇抄本科生4月,江苏大学戴美凤教授为一作的一篇论文,被爆抄袭自匈牙利某本科学生的毕业论文。江苏大学严肃查处,给予戴美凤严重警告处分,三年不准评奖评优和晋升。此举获得科技部的肯定。这件事可以说是2020年高等教育反学术不端的高潮,有科技部的实名鼓励,后期的学术不端事件才被不断地揭开盖子。话说回来,不管戴美凤本人是否涉嫌抄袭,只要挂了一作,你就必须负责任。事件七:三十五页论文颂导师1月,中国科学院主管的中文核心期刊《冰川冻土》上曾经刊发的一篇论文引发争议,作者占用35页的篇幅歌颂自己的导师和师娘这一对“神仙眷侣”。令人感叹:马屁拍到了期刊上!以上这7件学术不端事件,涉及天津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西南大学三所双一流大学,和青岛大学、江苏大学、杭州师范大学三所省属大学,连中国科学院也被卷入。“精彩”的2020年即将过去,如果你细心看,上图的“2020”中,打头的是一只老鼠。你认为我为什么要配这么一张图呢?以上七件事你对哪一件印象最为深刻?你认为还有多少没被发现的学术不端呢?来评论区聊聊吧。长按点赞,一键三连,鼓励我多多创作教育内容。

苏秦

湖南大学硕士毕业生论文涉学术不端 被撤硕士学位

原标题:湖南大学研究生抄袭云南财经教师论文被撤硕士学位3月27日,云南财经大学一教师发帖称,湖南大学硕士毕业生刘梦洁的学位论文涉嫌抄袭她的博士论文选题,该选题同时也是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月2日,湖南大学官微发布关于刘梦洁硕士学位论文涉嫌学术不端问题的调查及处理说明,称决定撒销涉事的刘梦洁硕士学位,给予其导师洪源警告处分,取消其导师资格,调离教学岗位。说明称,2019年3月21日,湖南大学成立专门工作组,对学校专业学位硕士毕业生刘梦洁的学位论文涉嫌学术不端问题认真开展调查。经查,刘梦洁的硕士学位论文《腐败对我国企业逃税的影响研究》存在抄袭现象,构成学术不端行为。刘梦洁的导师洪源在评审完云南某高校教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项目之后,未及时销毁评审材料,违反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行为规范》。刘梦洁私自摘抄了该基金申报书鄧分内容用于自己的学位论文。洪源对刘梦洁的硕士学位论文未能认真履行审查把关职责。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湖南大学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实施细则》等相关规定,学校决定撒销刘梦洁硕士学位,给予洪源警告处分,取消其导师资格,调离教学岗位。学校将深刻反思,加强管理,坚持对学术不端行为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此前,云南财经大学某教师发帖称,2017年3月,她以“腐败对企业逃税的影响效应研究”为题,申请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同时,该项目也是她的博士论文选题。发帖教师贴出刘梦洁与其论文的查重结果,显示总重复字数为15626字,单篇最大重复字数为7293字。对此,发帖教师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湖南大学反映情况,表示3月25号是其博士论文提交查重评审的最后日期,希望他们在该日期前尽快处理此事。发帖教师指出,刘梦洁的硕士生导师洪源副教授正是其2017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的评审专家。而刘梦洁“剽窃的是有保密规定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由于她的剽窃行为,严重影响了我博士论文的重复率及学术声誉。”目前,发帖教师的博士论文已通过查重,进入盲审阶段。“即使我与她重复那么多,我全文的重复率依然在上海财经大学规定之下。只是此事不解决,我就要顶着剽窃刘同学的帽子。”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李涛 张夕

痴汉男

教育部:对研究生学位论文作假学术不端行为零容忍

来源:中国新闻网中新网2月27日电据教育部网站消息,近日,教育部印发通知,分别就研究生考试招生和培养管理工作提出一系列更加严格的规范性要求。通知明确,加大对学术不端、学位论文作假行为的查处力度,露头即查、一查到底、有责必究、绝不姑息,实现“零容忍”。通知指出,经过四十年的发展,我国已经迈入研究生教育大国行列。但是个别招生单位和人员招生违规、学术不端、论文作假等现象仍有出现,反映出一些招生单位存在政策规定不落实、制度机制不健全、组织管理不到位、监督管理透明度不够等问题。通知强调,要强化自命题规范管理。对标国家教育考试标准,重点加强命题审核和试卷命制全过程的监督检查,切实加强命题人员培训,落实安全保密责任制,防止出现命题制卷错误和失泄密情况。试卷评阅要严格执行考生个人信息密封、多人分题评阅、评卷场所集中封闭管理等要求,确保客观准确。招生单位作为自命题工作的组织管理主体,要在学校层面对自命题工作进行统筹和推进,坚决杜绝简单下放、层层转交。通知要求,要切实规范招生工作。招生单位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对院系招生工作的统一领导,层层压实责任,要统一制定复试小组工作基本规范,复试全程要录音录像,复试小组成员须现场独立评分,任何人不得改动。要严格执行国家政策规定,择优录取,不得按单位、行业、地域、学校层次类别等限定生源范围,也不得设置其他歧视性条件。要提供考生咨询及申诉渠道,并按有关规定对相关申诉和举报及时调查处理。对考试招生工作中的违规违纪行为,一律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通知明确,各培养单位要珍惜用好办学自主权,加强自律,科学合理设置培养要求和学位授予条件,狠抓学位论文和学位授予管理,重点要抓住学位论文开题、中期考核、评阅、答辩、学位评定等关键环节,严格执行学位授予全方位全流程管理,对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的研究生要及早分流,加大分流力度。要健全完善预防和处置学术不端的机制,加大对学术不端、学位论文作假行为的查处力度,露头即查、一查到底、有责必究、绝不姑息,实现“零容忍”。探索建立学术论文、学位论文馆际和校际学术共享公开制度,主动接受社会监督。通知指出,导师是培养质量第一责任人,要把培养人放到第一位,既要做学术训导人,指导和激发研究生的科学精神和原始创新能力,更要做人生领路人,言传身教引导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恪守学术道德规范,增强社会责任感。要加强导师队伍的师德师风建设,对违反师德、行为失范的导师,实行一票否决,并依法依规坚决给予相应处理。对于未能切实履行职责的导师,培养单位视情况采取约谈、限招、停招、取消导师资格等处理措施。通知明确,要完善督查督导机制。培养单位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第一责任主体,省级学位委员会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承担本地区研究生教育质量监管与保障责任,要加大专项检查、抽查、盲评等质量监督手段使用力度。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对本地区研究生考试招生和培养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对违规违纪和师德失范行为,一律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造成严重后果和恶劣影响的,要按规定对有关责任人员进行追责问责,构成违法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教育部近期将组织重点督查,各地各单位要坚决落实主体责任,分层分级开展专项检查督查,营造良好研究生教育生态,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高质量发展服务。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将进一步优化学术型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结构,委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等专家组织及时修订不同学位不同类型研究生的学位基本要求,进一步完善优化研究生培养指导性方案,深化研究生培养制度改革。

热带鱼

继翟天临后,又一名因学术不端问题被撤销硕士学位的她

日前,又出现了一件因学术不端被撤销硕士学位的事情,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一位云南财经大学老师最近完成了博士论文的写作,在复制博士论文的过程中意外地发现他的博士论文和湖南大学刘梦洁的硕士论文重复了一万五千多字。经仔细比较,发现刘梦洁硕士论文抄袭了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申请。老师说这个同学的表现不同于一般的学术剽窃,他以保密规定抄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这位老师还透露了一个消息,即湖南大学刘梦洁的研究生导师只是当年审查申请专家之一。由于3月25日是他提交论文进行审查的最后日期,没有收到处理回复。因此他发表了批评意见。随后,湖南大学立即成立专门工作组进行核查,调查后,随后将刘梦洁的硕士论文从hownet 上撤回。今天,湖南大学也就此事发表了最后声明:撤销刘梦洁硕士学位,警告其研究生导师,取消其导师资格,并调任其教学职位。湖南大学的这一做法可谓大快人心,后果就是这么严重,虽然比较残酷,但也是应该的,不然对于那些努力的人不公平。最后我也想要说的是,在学术上绝对禁止作假!不要以为时间可以冲淡一切。相反,时间可以证明一切,享受了眼前不正当渠道的果实,必将自食其果。附:刘梦洁2011年正式出道,在湖南卫视《快乐女声》节目上获得西安赛区冠军,全国排名20。

精灵使

人民大学回应硕士学位论文抄袭事件:如查实学术不端将严处

5月8日,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宣传部就该校劳动人事学院一硕士涉嫌全文抄袭他人硕士学位论文一事回复澎湃新闻称:学校对学术不端行为态度明确,已经启动审查和认定工作,如认定确实存在学术不端行为,将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5月7日,澎湃新闻报道了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2006届研究生章胜玉的硕士学位论文《培训投资回报评估理论研究》,涉嫌全文抄袭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2005届研究生李洁的硕士学位论文《培训投资回报评估理论及其应用》一事。澎湃新闻记者经过比对发现,两篇论文从摘要、正文到参考文献,内容均高度一致。李洁的论文完成于2005年4月,章胜玉的论文2006年5月完成。

伟哉

翟天临被列入学术不端案例!中国读博士毕业到底有多难?

翟天临被列入学术不端案例!中国读博士毕业到底有多难?近期,翟天临事件被炒得沸沸扬扬,他一直以来都是学霸人设,但在直播中因为不知道《知网》而被网友扒皮,被发现他在博士期间发的一篇论文重复率高达40%,而且他所在的那一届博士答辩名单,除翟天临外19人知网都能搜到论文。目前,四川大学官网已经将翟天临列入了学术不端案例。有网友分析,在读博期间,翟天临仍然大量接拍电视剧和综艺节目,不像真正想搞学术的喻恩泰,在事业鼎峰推掉的所有片约,跑到中戏念了四年博士。要知道读博不是上课下课放学作业拿学分考试这么简单了,读博是正儿八经的搞学术研究。中国读博士毕业到底有多难?毕业延期纯属常态,见怪不怪,毕业难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要求高,博士需要发表SCI论文,尤其是理科博士,3年博士要求发表2-3篇论文,硕博连读要求发表3-5篇。而SCI论文不是说你在本科期间随便东拼西凑就可以的,它有很多的要求。总得来说,3年时间能够写出两三篇文章是非常不错的成果了。博士毕业论文的撰写也是一道难关。网友【@莫问梨花期】说:博士发的论文,几乎是书的程度…,甚至出书。博士论文一是考虑重复率,二是通过教育部门平台各个学校随机分配盲审名单的,只要有一个C基本就不能参加答辩了,有些学校要求的是全A,这个要求难度是很大的,非常考验人。如果你还不知道读博毕业有多难,不妨听听网友的吐槽:@若凌天:我本科毕业那年,我们学校博士就有8个因为超过最后期限,没有发表C刊没有研究成果直接劝退了…八年啥都没做出来,出来还是研究生学历,还有十几个研究生也因为时间太长没出成果被劝退了,我寻思这读研咋这么难…就老老实实出来工作了!@凉快_yyz:实验室师兄毕业论文,保底200多页,全英文。来的第一天我就感觉这毕业好难。@伊殇藤:作为一名工科学生,现在研究生都已经不是简单的上课交作业,而是研究为主了,不发表核心期刊(我们导师要求)根本毕不了业。@鬼角老七:博士论文就是一本厚重的学术著作。所以,一般人真别把读研读博挂在嘴边,没有一颗搞学术的心,不能耐得住寂寞,还是早点毕业出来工作吧。

所谓

导师学术不端列入负面清单!我省 “六大工程”推动研究生教育改革

半岛全媒体记者 刘金震日前,我省发布《关于推动新时代山东省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实施方案》,实施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六大工程”,推动新时代我省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到2025年,全省在校研究生规模达到20万人,初步建成布局优化、质量过硬、支撑能力强的研究生教育体系。到2035年,基本建成研究生教育强省。新增授权点以专业学位为主从方案来看,我省将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强基固本工程。按照不低于1:200比例配齐建强专职研究生辅导员队伍。依托导师、科研团队配备兼职辅导员。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纳入高校年度绩效考核和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作为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学科建设(“双高”建设)、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重要内容。实施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优先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医养健康等“十强”产业领域,建设一批学位授权点,培育一批新兴交叉学位授权领域。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新增硕士学位授权点以专业学位为主,在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占比不低于60%。扩大学位授权规模,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新增3所博士学位授予单位、3所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新增50个左右博士学位授权点。创新急需紧缺领域博士招生选拔机制,加强科研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考查,完善直博、申请—考核、硕博连读等选拔办法,招生计划向重大科研平台、重大科技任务、重大工程项目、关键学科领域、科教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和“双高”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单位倾斜。实施开放融合协同育人工程。推动行业企业全方位参与人才培养,围绕产业关键技术、核心工艺和共性问题开展实践研究,建立产业(行业)导师制度,探索定制化人才培养,分类建立产教融合育人联盟,建设省级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扩大研究生教育对外开放,积极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加强中外合作办学,鼓励与国际高水平大学开展联合培养、合作科研、实验室共建、学位互授联授。探索“专业教育+国际教育”模式。实行学术不端负面清单制度我省将实施研究生素养能力提升工程。紧密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建立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等多方参与的课程建设机制,打造一批优质课程(案例库),推动优质资源共享共用。加强体育美育和劳动实践教育,探索将相关课程纳入培养方案。探索将专业实践、产品研发、创意创作、职业技能等作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业评价的重要内容。建设一批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示范校,每两年评选一次优秀研究生教育教学成果,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实施导师队伍领航能力提升工程。支持导师海外访学研修,参与双一流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协同攻关,到行业企业实践。建立省级重点引导、培养单位全覆盖的导师培训体系。健全评价和激励机制,将学生、同行、管理人员评价,培养和学位授予环节职责落实情况等纳入导师评价体系,评价结果作为招生指标分配、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奖评优等的重要依据。完善导师动态调整机制,实行师德失范、学术不端等负面清单制度,不能胜任的要及时退出导师岗位。实施质量监控体系优化工程。重点抓住课程学习、实习实践、学位论文开题、中期考核、学术成果评价、论文评阅和答辩、学位评定等关键环节,落实全过程管理责任,健全研究生分流退出机制。推动培养单位探索建立学位论文评阅意见公开制度,扩大学位论文抽检比例。建立研究生教育综合评价制度,评价结果作为经费拨付、招生指标分配以及其他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对培养质量低,管理环节问题多,师德师风、校风学风问题突出,连续或多次出现“存在问题学位论文”的,视情况给予通报、约谈、核减招生计划直至撤销学位授权等处理。

天津大学研究生发123页文档举报教授“学术不端”,校方回应

针对“教授张裕卿被实名举报学术不端”一事,11月19日,天津大学在其官网发布通报称,收到有关张裕卿的实名举报后,学院立即成立专门调查组,依规开展调查。经调查组初步查证,认定张裕卿学术不端行为属实。张裕卿承认其本人有学术不端行为,并愿意承担全部责任。目前,天津大学已解除与张裕卿的聘用合同。其他相关问题正在进一步调查。天大通报澎湃新闻获得的一份实名举报材料显示,原天津大学化工专业一名硕士研究生实名举报该校化工学院教授张裕卿,举报后者在2011年到2020年间,所做的实验、发表的论文多次造假,并多次帮助其女儿发表论文等。在举报材料中,举报人举例称,在天津市某项科研项目的中期考核时,张裕卿“不仅使用造假的实验记录,造假的实验数据,还用和这个项目无关的文章来骗考核人”“张裕卿当着我们学生的面拿出一大瓶购买的二氧化硅粒子说是我们自己合成的多功能新型粒子,指着我们实验室十几年前的大的不锈钢装置说就是用这个给他们做的铸膜液。”举报材料此外,举报材料中还列举了张裕卿多次把其研究生的实验成果、论文内容,稍作修改,署上其女儿的名字发表出来,甚至在其女儿还上高中时,以“女儿参与修改了论文”为由,在其研究生的论文中署上其女儿的名字。来源:澎湃新闻

正道的光!苦等六年,天津大学原硕士研究生 123 页 PDF 实名举报学术不端教授,现已被天大火速解聘

这是一件讽刺的事。11 月 19 日,一篇题为《实名举报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张裕卿教授和其女张丝萌学术造假》的文章在网络热传,原天津大学化工学院一硕士研究生以一篇长达 123 页的举报信实名举报其原导师张裕卿学术造假。文中清楚的列出了该教授的“罪名”,网友也纷纷表示实锤无疑。随后,迅速登顶知乎热榜第一,天津大学也立即进行了处理。11 月 19 日晚,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就张裕卿教授被实名举报学术不端发布情况说明。经调查认定其学术不端行为属实,张裕卿承认本人有学术不端行为,并愿意承担全部责任,天津大学已解除与张裕卿的聘用合同。令人不解的是,19 日,张裕卿却表示,承认确有学术不端的事实,但举报材料中有很多事实被歪曲,他也未进一步进行说明。这个操作搞得吃瓜群众也懵了:既然承认事实,又说很多事实被歪曲,也不作进一步说明,难道事情有反转?张裕卿其人我们先来看一下这位教授的背景。根据百度百科的解释,张裕卿曾是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化学工程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招生化学工程、生物化工、 膜科学专业学生。发表论文 42 篇,授权和申请的中国发明专利 21 个,还获得过 2004 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这履历确实很亮眼。而根据吕翔的爆料,这位研究生导师的造假行为是出了名的。根据往届学哥学姐的描述,这位导师在学生眼中的形象也是一言难尽。这个实验室的氛围就是这样,认真做试验被骂,造假被夸。what ??敢情这还是造假集中营啊。而在过往履历中的各种出访不过是这位教授借公款旅游。更离谱的是,从 2011 年到 2020 年平均每年张裕卿教授最少有 4 篇 sci 论文发表,而且每篇 SCi 论文成本不足 500 元。也正因为这些假论文,张裕卿在 2013 年从一个副教授摇身一变成了一位正教授。等待六年,123 页 PDF 详述其造假罪行再往后,吕翔发现了更多令人不耻的真相:其一,2014 年,吕翔在实验记录时我发现存在可多弄虚作假的行为,不是实事求是地记录实验数据,而是人为地调整。其二,将上上届的硕士毕业大论文写成自己的期刊小论文,而他们自己的毕业大论文到时候让下下届的来写小论文,周而复始。这也太会省事了吧?其三,吕翔所在的实验室从 2011 年到 2016 年基本不做表征,也几乎没有预约过表征。所有的实验数据居然都是自己造的。更可恶的是,他还要求学生毕业时签一份声明,声明这些实验数据都是真的,要不签就不让你顺利毕业。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对物质进行化学性质的分析、测试或鉴定,并阐明物质的化学特性。这也太流氓了.......但被他带过的学生尽管知道这些事实,却依旧没人敢告发他。最终忍无可忍的吕翔 2016 年选择了退学。退学后吕翔依旧没有举报他,甚至 2017 年吕翔还找到导师试图沟通,但这位教授却说吕翔在歪曲事实,并威胁其已经在公安局报案。其四,这位张教授还带着自己的女儿造假。据吕翔介绍,张裕卿给自己 2011 年- 2015 年期间还在读本科的女儿张丝萌造假文章。一共 7 篇,其中一作 4 篇,三作 3 篇。2015年,张丝萌被保送为天津大学 2015 级硕士研究生;2016 年张丝萌被保送到天津大学化工专业直博生,2017 年夏张丝萌被保送到澳大利亚 Monash 大学直博生。这可真是货真价实的“拼爹”,佩服佩服。再看这位教授的造假手段究竟有多 low。以吕翔自己的论文为例。其一,数据造假。据吕翔介绍,在其发表的小论文中,酸度值(H0)表 1 到表 4 全部造假。根据论文中酸度的计算公式,无论大论文还是小论文这些酸度值都得不到。其中表中的吸光值也得不到。更可笑的是这些表是写这篇论文最基础的根据。而小论文和对应大论文的酸度值却不一样,后来审稿人发现有异样,张教授又让学生自己编。更离谱的是,在计算实验数据这一环节也是假的。根据吕翔的介绍,pKa 不仅不是定值,而且在表 1 里有三个地方根本就不存在。根据计算公式(??a=14.7lg(0.40))lg 指数居然出现了负数指数(-0.4 和-0.18),这简直要让人笑掉大牙。(lg(x)中的x必须大于 0,否则就没有意义。)其二,图片造假。根据吕翔公布的实验数据图片,我们可以看到上述几张图片几乎没有什么差别。也就是说这些图片很可能是网页截图,借用别人的数据或者自己 P 过的。其三,一稿多投。什么意思呢?简单理解就是将造假的文章再次利用。举个例子,假如一篇文章有 ABCD 四个章节:用 ABC 组成第一篇文章;用 BCD 组成第二篇文章;用 ACD 组成第三篇文章。试问,这样的论文,真实性究竟有多少呢?究竟又是如何通过审核的?更为吓人的是,根据吕翔的描述,在过去的十年里,张裕卿至少造假了 30 篇到 40 篇硕士论文,50 篇学术期刊论文。如今六年过去,吕翔觉得是时候让这位“假教授”公之于众了。在举报信的最后,吕翔只提出了自己的四点诉求:开除张裕卿。妥善处理张裕卿过去和现在的学生。希望张裕卿的受害者能被尽力安置。赔偿。吕翔的 4 年助学贷款不仅没得到,还反受其害。健全教师监管制度。希望学校能在研二给学生一个换导师的机会。天津大学化工学院也在第一时间做出了表态:立即解聘张裕卿。网友:这才是正道的光虽然,结果似乎不是那么大快人心,但这位同学为了不影响自己所认识的学哥学姐,选择隐忍六年后举报的行为让网友们都为其点赞。知乎网友@D.Han 就盛赞:正是他这样的勇士,让我们所属的环境变得更加干净,更加公平,更加是我们所愿意见到的样子。也有网友呼吁希望学校和法律都能加大惩处力度,不要让此类事件再次发生。这样一个对科研充满热情、逻辑清晰、有学术能力的人,被不在乎实事求是,只在乎自己利益的老师,磨掉了对科研的希望。悲哀。不是学生非要知乎治校,而是从来都没人能真正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说话。希望这件事能有个结果。不奢求类似事件不再发生,但求它露出马脚的时候,不再被藏起来。从武汉大学教授为其儿子造假,再到诺贝尔获得者长达 17 年的造假,今年我们已经“见证”过太多的学术不端现象了,希望能给科研工作者敲响警钟,为学子们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相关事件的后续,雷锋网也将持续关注。雷锋网雷锋网雷锋网参考来源:【1】https://pan..com/s/178hWzNuahwiGRHBXFFSH96hFcXT6FDbwdWRm==?errmsg=Auth+Login+Sucess&errno=0&linksource=hu&ssnerror=0&【2】https://www.hu.com/question/431011462【3】http://chemeng.tju.e.cn/cn/news?type=detail&id=3473

缓急相摩

教育部:对学术不端、论文作假露头即查绝不姑息

近日,教育部印发通知,分别就研究生考试招生和培养管理工作提出一系列更加严格的规范性要求。通知指出,经过四十年的发展,我国已经迈入研究生教育大国行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严格监管的研究生考试招生制度体系不断完善,研究生培养机制、质量监督保障制度建设取得很大进展,形成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省级学位委员会、学位授予单位三级质量管理保障体制,构建了研究生培养单位质量保证为基础,教育行政部门监管为引导,学术组织、行业部门和社会机构积极参与的内部质量保证和外部质量监督体系。形成了学术型与应用型人才并重的培养格局,培养了大批服务于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文化传承创新的优秀人才。但是个别招生单位和人员招生违规、学术不端、论文作假等现象仍有出现,反映出一些招生单位存在政策规定不落实、制度机制不健全、组织管理不到位、监督管理透明度不够等问题。通知强调,要强化自命题规范管理。对标国家教育考试标准,重点加强命题审核和试卷命制全过程的监督检查,切实加强命题人员培训,落实安全保密责任制,防止出现命题制卷错误和失泄密情况。试卷评阅要严格执行考生个人信息密封、多人分题评阅、评卷场所集中封闭管理等要求,确保客观准确。招生单位作为自命题工作的组织管理主体,要在学校层面对自命题工作进行统筹和推进,坚决杜绝简单下放、层层转交。通知要求,要切实规范招生工作。招生单位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对院系招生工作的统一领导,层层压实责任,要统一制定复试小组工作基本规范,复试全程要录音录像,复试小组成员须现场独立评分,任何人不得改动。要严格执行国家政策规定,择优录取,不得按单位、行业、地域、学校层次类别等限定生源范围,也不得设置其他歧视性条件。要提供考生咨询及申诉渠道,并按有关规定对相关申诉和举报及时调查处理。对考试招生工作中的违规违纪行为,一律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通知明确,各培养单位要珍惜用好办学自主权,加强自律,科学合理设置培养要求和学位授予条件,狠抓学位论文和学位授予管理,重点要抓住学位论文开题、中期考核、评阅、答辩、学位评定等关键环节,严格执行学位授予全方位全流程管理,对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的研究生要及早分流,加大分流力度。要健全完善预防和处置学术不端的机制,加大对学术不端、学位论文作假行为的查处力度,露头即查、一查到底、有责必究、绝不姑息,实现“零容忍”。探索建立学术论文、学位论文馆际和校际学术共享公开制度,主动接受社会监督。通知指出,导师是培养质量第一责任人,要把培养人放到第一位,既要做学术训导人,指导和激发研究生的科学精神和原始创新能力,更要做人生领路人,言传身教引导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恪守学术道德规范,增强社会责任感。要加强导师队伍的师德师风建设,对违反师德、行为失范的导师,实行一票否决,并依法依规坚决给予相应处理。对于未能切实履行职责的导师,培养单位视情况采取约谈、限招、停招、取消导师资格等处理措施。通知明确,要完善督查督导机制。培养单位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第一责任主体,省级学位委员会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承担本地区研究生教育质量监管与保障责任,要加大专项检查、抽查、盲评等质量监督手段使用力度。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对本地区研究生考试招生和培养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对违规违纪和师德失范行为,一律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造成严重后果和恶劣影响的,要按规定对有关责任人员进行追责问责,构成违法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教育部近期将组织重点督查,各地各单位要坚决落实主体责任,分层分级开展专项检查督查,营造良好研究生教育生态,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高质量发展服务。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将进一步优化学术型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结构,委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等专家组织及时修订不同学位不同类型研究生的学位基本要求,进一步完善优化研究生培养指导性方案,深化研究生培养制度改革。(来源:教育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