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上,我国将决定新增交叉学科作为新的学科门类,交叉学科将成为我国第14个学科门类,并将集成电路专业拟设于新设的交叉学科门类下,设集成电路专业为一级学科。由此可以看出,随着我国企业发展以及科技需求不断变化的背景下,高层次人才所涉及的领域更加广泛,这直接导致交叉学科建设势在必行。因此,我国许多重点高校都开始对多个不同方向的学科交叉平台进行建设。今天,胖猫老师就为大家总结一下将重点布局交叉学科的学校情况,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复旦大学2020年7月8日,复旦大学组织召开了“十四五”规划科研专题调研会。桂永浩常务副校长总结时指出,要加强医学与文理工科的交叉融合发展,特别是在临床领域的医理、医工合作;鼓励理工科教授与临床医生进行思想碰撞,加强理工科对临床应用的合作和支持。同时,加强生物医药、新药研发、转化医学等领域的重大战略问题研究,并以此为导向组织团队。同济大学2020年6月22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校长陈杰接受人民网记者专访时表示,作为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的实践者之一,同济大学立足智能技术,通过同济大学电子信息、物理、数学、土木、城规、测绘、交通、汽车、机械、材料、医学等多学科交叉优势,在智能感知、智能计算、分布式控制、自主决策、智能农业、智能制造等领域或方向开展研究,特别是近期在城市智能化建设与管理、智能医疗等方向取得了突破,并形成了相应的示范效应。上海交通大学2020年6月16日为上海交通大学“云开放日”,上海交大面向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以特色、强势学科交叉融合,拟推出7个双学士学位试点项目,涵盖工理交叉、经理交叉、法经交叉、医管交叉等领域,培养创新型交叉复合人才。修读双学士学位试点项目的学生在本科毕业时,将拿到双学士学位证书。还有比如:华东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南开大学、陕西科技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江汉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都在进行新兴交叉学科的建设,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
未来网高校频道3月6日讯(记者 杨子健 通讯员 祁华)3月4日,山西大学召开了研究生教育和学科建设工作会议,安排部署2020年春季学期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第五轮学科评估等工作。该校副校长张天才、各培养单位相关负责人、教学秘书共85人参加了会议,此次会议利用企业微信网络会议形式进行,由该校研究生院院长肖连团主持。肖连团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对该校研究生教育相关工作的影响,根据教育部、山西省教育厅和学校的文件进行了整体工作部署。他强调,在疫情防控期间开展线上教育教学,是研究生混合式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而不仅仅是疫情期间的应急措施;各培养单位要尽快完善工作预案,充分做好研究生招生、培养、学位申请工作全过程使用信息化手段的准备工作;导师要加强对研究生学习及心理方面的网络指导,特别是对于身处疫情严重地区的研究生,应重点给予关怀;同时各培养单位要加强研究生教学督导体系建设,开展在线教学检查并加强与校级督导形成联动,保障培养质量。研究生院三位副院长分别就研究生教学与培养过程管理、研究生招生工作、研究生学位工作做了具体安排。会议通报了研究生线上教学前期准备工作、第一周线上教学实施情况,后续研究生教学与培养过程管理工作;对2020年度的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涉及到的工作管理、计划扩招、复试工作,调剂录取等进行了详细说明,介绍了本学期各类博士招生考试(考核)工作方案;通报了学校对于研究生学位相关文件修订情况,包括研究生毕业要求和导师遴选办法,并对近期学位工作进行了安排,特别地对保障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各项举措提出了具体要求。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办公室吕宏伟副主任通报了校、院两级就第五轮学科评估开展相关工作的进展情况,传达了学校疫情防控领导组“关于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学校教育改革发展,扎实推进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的有关精神,就进一步强化院系组织领导、加强与职能部门沟通、广泛发动学科力量,按既定方案扎实推进评估工作等内容进行了安排部署。张天才要求各培养单位加强组织领导,积极主动作为,全面保障本学期的教学计划按时完成;细化预案,完善环节,查补漏洞,确保教学质量不滑坡;精心谋划,分工协作,创新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加强质量监督与保障工作,完善相关的管理机制;切实做好毕业生工作,确保学位授予工作顺利进行。强调各单位要切实加强第五轮学科评估组织工作,抢抓机遇、全力以赴,积极推进各方面工作的落实,全力以赴服务于学校双一流建设。
3月26日,由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学位委员会主办,西安财经大学承办的“陕西省研究生教育与学科建设大讲堂(第十二讲)”在该校举办。省教育厅研究生处处长、省学位办主任张和平主持并讲话,西安财经大学校长方明致辞,副校长任保平作主题报告。陕西省政府学位委员会秘书长袁宁、各高校主管校领导,全省研究生培养单位分管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的部门负责人及相关工作人员,部分研究生导师、研究生代表等共260余人参加会议。方明在致辞中对各位领导和同仁的到来表示了热烈欢迎,对长期以来大力支持学校建设发展的省教育厅、省学位办和各兄弟院校表示了诚挚谢意。同时方明表示,学校将紧抓机遇,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内涵式发展,推进创新驱动、人才强校战略,不断提升研究生教育和学科建设水平,加快特色鲜明高水平财经大学建设步伐,努力为陕西高等教育发展贡献西财大力量。任保平作了题为“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推动学科建设的内涵式发展”的报告,提出了教学决定生存、科研决定水平、服务决定地位、质量决定兴衰及制度决定成败等高等教育和学科建设的新发展理念,并对高校学科建设发展路径提出建议。张和平通报了2020年研究生教育工作进展和2021年工作安排,并表示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时期的新形势下,研究生教育工作要重在落实。他希望各研究生培养单位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工作主线,进一步凝聚发展共识,总结经验,谋划未来改革,优化研究生教育布局,提升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陕西省研究生教育与学科建设大讲堂的举办为促进全省高校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搭建了学习交流平台,对陕西省研究生教育和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通讯员:西安财经大学吴婉婷 耿戈)
刚刚结束的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释放出重磅信息,我国决定新增交叉学科作为新的学科门类。也就是说,交叉学科将成为我国第14个学科门类,这距离上一次学科重大调整已过去8年。据报道,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结束后第二天,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会议投票通过设集成电路专业为一级学科,并将其从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中独立出来的提案。集成电路专业拟设于新设的交叉学科门类下,待国务院批准后,将与交叉学科门类一起公布。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是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一次重要会议,首次肯定了研究生教育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的重要作用,明确研究生教育要“加快培养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在当下的产业、科技背景下,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大多数分布在交叉学科领域。尤其是中美贸易摩擦下,中国高科技公司、高科技学科留学生受到限制的信号明显。加快培养交叉学科人才,是国家治理、应对国际复杂形势的需要,也将推动研究生教育格局性、深层次的变革。值得注意的是,将交叉学科设立为新的学科门类,正是吸收美国经验的做法。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提出的另一项重要举措,则是加强国际合作。这些都意味着,在国家急需的学科领域可能遭遇“卡脖子”的国际形势下,研究生教育改革并不盲目,而是始终保持开放的视野。实际上,国内高校的交叉学科及平台建设已大面积“开花”,为何还需要将交叉学科设为新的门类?这是因为在现有体制下,交叉学科发展要想摆脱高校单兵作战的不足,需要更多资源投入,而学科设置直接决定资源投入的多寡和方向。第14个学科门类我国高等教育的学科设置已有几十年历史。1980年2月12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3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确定了我国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制度。值得一提的是,《学位条例》是新中国制定的第一部教育领域的法律。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正在制定过程之中,出台后或将代替《学位条例》。1981年5月20日,国务院批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该办法第一次规定了我国的学科门类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此后,高等教育学科按照本科和博士硕士研究生分别设置。1997年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规定了12个门类,比暂行实施办法增加了军事学、管理学。2012年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也规定了12个门类,比暂行实施办法增加了管理学、艺术学。学科目录有力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但也存在着一些弊端,比如学科设置较为僵化,没有为交叉学科、前沿学科留出足够空间。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人才需求,自2002年起,国家允许具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的学位授予单位,可以在该学科下自主设置二级学科。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发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则只规定了学科门类和一级学科,二级学科由各高校和科研院校所自行确定。这意味着,我国在二级学科层次上出现了众多交叉学科。有学者统计,仅2011-2014年,全国有147所高校设置了480个交叉学科(军事学除外)。这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一级学科内的交叉学科设置困难,但超越一级学科的大跨度交叉领域,仍找不到自己的学科专业位置。美国CIP-2000经验相比之下,美国的学科目录设置更为灵活。美国的学科专业目录(Classification of Instructional Programs,简称CIP)已经历了三个版本,最近的版本发布于2000年4月,由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发布,目前被广泛用于各种教育、科技信息调查和数据库,是美国学科分类的指导性标准。据统计,CIP-2000共分三大类,分别是学术型学位教育类(13个)、应用型和专业学位教育类(13个)、职业技术教育类(12个),共有38个学科群(相当于我国的学科门类),下设362个学科(相当于我国的一级学科)。具体而言,CIP-2000设置了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并列的交叉学科。其中包括和平与对抗、会计学与计算机科学、营养科学、国际/全球研究、重大灾难与相关研究等交叉学科。此外,CIP-2000还考虑了一级学科内部和二级学科内部的新学科和交叉学科问题,在一个学科群(一级学科或二级学科)内的开始处预留“综合”位置,容纳综合性、一般性研究;在末尾处预留“其他”位置,随时容纳其他新学科、新领域。这样,当新兴学科或专业发展成熟后就可以获得独立的新代码而不至于徘徊在学科体制门外,从制度上保证和促进了交叉科学的发展,也为名正言顺地培养交叉学科人才创造了前提条件。在此带动下,美国交叉学科蓬勃兴起。1998年斯坦福大学率先在美国开展大型跨学科Bio-X研究计划实施基地。开展生物学与医学、工程学、物理学、化学等跨学科研究,成功破译了人类遗传基因密码,在生物科学研究领域取得了突破性成就,成为美国以大型跨学科研究计划为核心,推动跨学科研究和协同创新的典范。为什么设立交叉学科门类我国的交叉学科建设其实并不落后于国外。2006年,北京大学成立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涉及的主要学科包括数学、化学、生物等,由研究院牵头,教育部批准北京大学先后在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自主设立了“数据科学”“纳米科技”“整合生命科学”三个全新的交叉二级学科。2007年,上海交通大学成立了Med-X研究院,主要涉及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学、影像医学、核医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四个学科,通过学科交叉研究解决了多个重大医学工程问题,并形 成了国内自主知识产权。据介绍,国内几乎各重点高校都建立了多个不同方向的学科交叉平台,其数量和规模均已赶超欧美等国家。那么,为何还要新设立一个交叉学科的门类?这是因为,学位点的设置,直接和间接地影响着交叉学科的生存与发展。因为学科专业目录是项目申报、科研经费申请、人才培养、成果鉴定、职称评定的“法定”依据,没有学科位置,就意味着处于被边缘化、业余化的不利地位。其中最主要体现在资源的分配方面。比如,当前的国家基金项目及人才项目在领域分类时参照传统学科专业设置,缺乏交叉学科及专业设置,这使得从事学科交叉研究的人员在申报项目时难以准确匹配领域类别,难以获得同行专家的认可,致使项目立项困难,这对学科交叉研究的持续开展十分不利。因此,在“名不正言不顺”的情况下,国内高校的交叉平台在体制机制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运行管理机制不完善、考核评价机制不健全、支持经费投入不足、仪器设备共享不足、资源分配机制待完善、学科交叉带头人缺乏、科研人员交叉融合意识不够等。要尽快出台举措在将交叉学科新增为学科门类的同时,一系列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举措都在进行。今年5月,教育部发布《未来技术学院建设指南(试行)》,聚焦未来革命性、颠覆性技术人才需求,推动整体实力强、专业学科综合优势明显的高校建设一批未来技术学院。在面向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关键性领域,打破传统按照学科门类划分的知识体系,凝练独具优势、基于专业交叉的未来技术特色。7月31日上午,清华大学学位委员会交叉学科学位工作委员会(简称“交叉委员会”)召开在线会议学习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委员沈沉教授指出,未来应进一步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结合实际设计好交叉学科、学科交叉项目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以及学位标准。北京大学近日组织召开了交叉学科规划编制工作系列座谈会,会议透露,北大已决定启动“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并为下一轮“双一流”建设方案做好准备,其中交叉学科规划将是学校在新时期重点部署的规划任务之一。北大校长郝平提出,要关注国家部委对交叉学科发展改革动向,制定出符合北大实际又具有引领示范效应的交叉学科规划。7月30日,教育部党组召开会议。会议要求,要尽快出台举措,从学科专业体系调整与建设等方面,加强对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指导引导督导。要适应国家需要推进学科专业建设,完善学科专业目录,建立国家急需学科专业的引导机制,调整学位授权点结构。
新华网呼和浩特2月26日电(李倩 郝文婷)25日,内蒙古自治区研究生教育会召开,新华网从会上了解到,今年起内蒙古将加强高校学科建设,鼓励支持高校特色优势学科群建设,大力培育 “高原学科”,打造 “高峰学科”,夯实研究生培养基础,全面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据悉,“十三五”期间,内蒙古用于高校“双一流”建设和研究生教育总经费达到11亿多元,比“十二五”增长近16倍。目前,全区有博士学位、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8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73个,涵盖22个学科门类,基本形成了对接服务全区产业发展的学科布局。2016年以来,自治区遴选7所高校的16个优势特色学科进行“双一流”首批重点建设,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有17个学科进入位次排名前10-40%,“双一流”建设成效初显。2016-2019年,全区高校共获得科技经费33.73亿元,比“十二五”增长了38%,获国家级科技奖励3项,获自治区科技进步奖、社会科学奖分别占全区获奖总量的1/4和3/4,通过科研项目带动高层次人才培养,为国家、自治区有关行业产业转型升级、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人才、智力、科技支撑。据悉,从2021年起,内蒙古将进一步优化高校学科专业布局,紧紧围绕国家、自治区重大战略、重大科技攻关、关键领域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势特色产业等,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对一些支撑力不强、贡献度不高、不符合经济社会转型发展需求的学科专业,将及时予以调整优化,并将建立和完善“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建设学科“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机制。内蒙古教育厅要求各高校要建立基础学科、应用学科、交叉学科分类发展和动态调整新机制,打破学校、院系、学科壁垒,创新学科组织和运行机制,打造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学科和学科集群。据悉,目前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已启动编制“十四五”学科建设规划,将针对人才培养、导师队伍、质量保障、评价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难点、堵点、痛点和薄弱点,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全面推进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发展。此外,为推动研究生教育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内蒙古将着力推动高校与地方政府的交流合作。2020年,内蒙古6所高校与呼和浩特市签署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协议,2021年内蒙古将推进落实校地实质性合作,全面提升高校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以贡献求支持,以服务促发展。
为进一步贯彻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和辽宁省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扎实推进学校研究生教育与学科建设发展,全面梳理和总结“十三五”期间工作的成绩和经验,部署“十四五”期间研究生教育与学科建设的重点工作任务,12月30日,我校在图书馆报告厅召开研究生教育暨学科建设工作会议。本次会议采用“线上线下、场内场外”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学校全体校领导、职能部门和院系负责人﹑学科梯队成员﹑全体导师﹑全体研究生共计110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会上,我校日本语学院、英语学院、俄语学院、韩国语学院、汉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6个研究生培养单位负责人作了交流发言。各培养单位分别就“十三五”期间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基本情况、工作成效、存在的问题,以及“十四五”期间各单位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总体规划与创新举措进行了汇报。研究生导师代表邓耀臣教授和柴红梅教授分别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研究生科研意识、提升学术创新能力等方面分享了指导和培养研究生的心得体会,强调导师们要在研究生培养中践行“立德树人”的信念,坚定追踪学术前沿、勇于学术创新的信心。刘宏校长代表学校做《奋楫扬帆行致远 砥砺奋进创一流 努力开创我校研究生教育与学科建设工作新局面》的工作报告。刘宏校长强调,本次会议的主题是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和辽宁省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总结“十三五”期间学校研究生教育与学科建设的成绩和经验,部署下一阶段研究生教育与学科建设的重点工作任务,以新时代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全面深化学科内涵建设和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提升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着力打造具有我校特色的学科体系和高水平应用型研究生教育体系,促进学校研究生教育和学科建设高质量发展,为新时代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刘宏校长的报告全面总结了学校“十三五”研究生教育与学科建设取得的成绩与经验。“十三五”期间,我校研究生教育与学科建设工作坚持以“双一流”建设为核心,以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为主线,在深化改革、服务需求、开放合作中加快发展,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为“十四五”学校研究生教育和学科内涵建设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为学校建设质量优良、特色鲜明高水平应用型外国语大学作出了积极贡献。同时,报告也深刻分析了新时代、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条件下,学校研究生教育与学科建设面临的机遇、挑战和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对“十四五”期间学校研究生教育与学科建设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刘宏校长强调,“十四五”期间,学校研究生教育与学科建设要贯彻落实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辽宁省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按照王明玉副省长关于研究生教育“八个狠抓”总要求,围绕一个核心、坚持一条主线、服务一个目标、完成两大任务、实施六大工程。围绕一个核心,即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核心;坚持一条主线,即以“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作为学校研究生教育与学科建设工作主线。服务一个目标,即研究生教育与学科建设要高质量发展。完成两大任务,即建设具有我校特色的高质量学科体系、学位授权体系和高水平国际化应用型研究生教育体系。实施六大工程,即学科优化提质工程、三全育人协同工程、选培质量提升工程、导师队伍建设工程、国际化协作工程、质量监督保障工程。刘宏校长号召,“十四五”期间是我国高等教育蓬勃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大外实现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进道路上,应深刻认识到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以大外人的责任与担当,攻坚克难,砥砺前行,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不断完善研究生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升学校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学科建设内涵。大外要坚持质量至上、创新引领、深化内涵,培养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高水平复合型应用型外语人才。要更加利用好、建设好外国语大学的学科专业优势,更加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努力构建具有大外优势特色的学科集群。锐始者必图其终,成功者先计于始!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大外迎来研究生教育和学科建设发展的最关键时期。无所畏惧的大外人要团结一致,与时俱进、加强学习、克服困难、发挥优势、努力创新、追求卓越!我们要以本次会议为契机,在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奋楫扬帆行致远,砥砺奋进创一流,汇集起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和学科建设的强大动力,为实现“十四五”学校研究生教育和学科建设高质量发展不断努力奋斗!来源:大连外国语大学 学科发展规划处、研究生处 编辑 | 何思诺 编审 | 孙梅轩
3月10日下午,西安财经大学在长安校区行政楼一楼会议室召开2020-2021第二学期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工作安排会,各研究生培养学院院长、副院长、学科秘书以及研究生院相关人员参会,会议由任保平副校长主持。研究生院院长宋世民首先结合学校党政工作要点,安排部署了本学期学科建设与学科评估、学位授权点周期性评估、博士授权单位建设、研究生招生、培养与学位、学生管理和制度建设等方面的重点工作。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宋敏、研究生院副院长邓戎、研究生副院长张丽达分别就本学期研究生安全稳定与学生工作、学科评估工作以及培养与学位工作进行了详细说明。任保平副校长做总结讲话,他首先回顾了过去的一年我校在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并对各学院付出的努力表示感谢。他指出,研究生教育是强校之路,博士点授权建设也是我校今年党政工作要点,无论是从办学水平与层次的提高还是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看,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工作都是我校未来建设的重点。针对本学期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工作,他强调了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把提高质量作为今年学校研究生教育工作的主题。要提高招生质量,加大招生宣传、扩大招生规模、确保招生安全;要提高课程建设质量,按照国家标准,建立不同类型、层次的课程体系,在课程建设的同时注重教材建设;要保障学位论文质量,加强方法论训练、制定学位论文规范,确保学位论文抽检合格。二是要加强研究生管理。注重对学术学位研究生的科研训练,培养学生的学术思维,提高学生博士深造率,使研究生成为导师的科研助手和学校的科研力量;加强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训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专业实践基地的建设。三是要牢牢把控学位点建设质量。对已有的学位授权点,要注重凝练学科方向、体现学科特色;对新增的学位授权点,要制定培养方案、遴选合格导师、加强条件保障,对标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的要求不断完善;对还未设置学位授权点的学院和学科,要加大培育力度,在人才引进、师资队伍等方面提前谋划。四是要加强学科建设力度。积极举办、参与各类学术活动,提高学科声誉,完成第五轮学科评估后续工作;根据本轮学科评估中发现的问题,补齐短板,注重高水平标志性成果产出、教学成果奖、教材建设、国际交流活动等方面的工作;要凝练学科建设方向,形成以学术带头人、学科队伍、学术成果和学术奖项为支撑的学科链,改变散点式学科建设做法,完善学科建设机制。(吴婉婷)
3月12日,首都师范大学召开新学期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工作布置会。该校副校长马力耕出席会议并讲话,各院系科研与研究生工作副院长(副主任)、研究生教学秘书、研究生院及研究生工作部全体工作人员参加会议。会议由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研究生工作部部长梁占军主持。梁占军对本学期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工作进行布置。在学科建设工作方面,他着重强调了开展 “双一流”及高精尖学科建设总结、加强新兴交叉学科建设等工作。在研究生教育工作方面,他重点强调了完善研究生教育“十四五”规划、筹备学校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聚焦拔尖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加强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等工作。他希望全体管理人员进一步把工作做细做实、追求卓越。研究生院副院长孟凡德从2021年硕士复试分数线公布、复试调剂原则、复试组织形式、博士招生安排、提升生源质量等方面讲解了近期招生工作的要点及变化。马力耕指出,研究生教育是学校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学科评估及学位点合格评估的核心都是评估研究生,因此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始终是重中之重。他要求,一是要高度重视研究生招生工作。各院系须严格按照学校要求,在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安全、平稳、公正的完成硕士复试、录取及博士初试、复试、录取等工作,选拔优质生源。二是要继续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做到把住“三道关”,确保“三条线”。即把住进口关,全面考察学生的培养基础及研究潜质;把住培养关,科学规划培养过程,潜心进行指导;把住毕业关,高质量完成论文撰写答辩等工作。守住底线,培养的学生要达到本学科的基本要求;抬高中线,要确保大多数学生的培养质量得到提升;冲击高线,要优中选优,积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据介绍,新学期,在各院系的积极配合下,学校将全面贯彻落实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紧密结合国家及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重点做好学科和学位点建设,以质量提升为核心,有序推进研究生招生、培养、学位授予等各项工作。(通讯员:首都师范大学张恒)
未来网高校频道5月17日讯(记者 候智 通讯员 王武习)5月16日,西安石油大学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工作会在该校雁塔校区第一会议室召开。西安石油大学校长李天太、副校长李华出席会议,各院(系)院长(主任)、主管研究生副院长(副主任)及研究生院(学科建设办公室)相关科室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李华副校长主持。 李天太校长在讲话中对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工作提了三点要求,一是要突出特色,凝练稳定的研究方向,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二是要根据学科评估指标制定细化方案,提出具体的建设目标和措施;拟申报博士学位授权点学科要对照审核条件逐项进行对标分析,加大申报材料的时间投入。三是院系党政领导要主抓学科建设,深入调研对标单位,找出短板弥补差距,进一步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 李华副校长在讲话中指出,学科建设和研究生培养事关学校内涵建设及长远发展,他要求,一是要重视学科建设工作,结合第四轮学科评估,认真分析,研讨建设举措,确定第五轮学科评估目标;二是要高度重视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共同推动该校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整体提升;三是各学科间要互通有无,争取在第五轮学科评估和博士学位授权点申报工作中取得较好成绩。 会上,该校研究生院(学科建设办公室)分管学科建设、研究生培养的负责人分别就第五轮学科评估细化方案及下一轮博士学位授权点细化方案、研究生培养方案指导意见(讨论稿)修订等工作进行了解读和说明。
未来网高校频道8月21日讯(记者 杨子健 通讯员 赵丽)8月20日,贵州财经大学召开研究生教育及学科建设碰头会。该校校长赵普、副校长肖小虹,学生处、人事处、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办公室、研究生院、科研处主要负责人以及大数据统计学院、经济学院、大数据应用与经济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由肖小虹主持。该校研究生院副院长赵丽传达了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及贵州省省委常委会主要精神,传达了省教育厅关于科研与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赵普指出,学科建设、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是融为一体的。学术影响力、学科建设、研究生教育是帮助学校争夺阳光雨露的,研究生院一定要定位明晰,充分发挥好指挥棒的作用。肖小虹表示,学校研究生教育到了发展的新阶段,将会在全校开展调研,今后会全面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全面提升研究生教育管理水平。 该校经济学院副院长傅东平、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袁开福、大数据统计学院书记鲁静芳分别对学院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困难及问题提出了建议。 会议正式启动了新一轮博士点授予权申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