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清华大学开展2020年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克之

清华大学开展2020年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

8月27日-9月4日,清华大学开展2020年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本次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线下设置蒙民伟音乐厅主会场和各院系分会场,线上分别通过“荷塘雨课堂”和“学堂在线”面向中国新生与国际新生进行中英文双语授课,覆盖全体研究生新生9000余人。副校长薛其坤院士,理学院院长、地学系主任宫鹏等20余位专家学者分别为中国新生和国际新生作系列专题报告,主题涵盖研究生学术成长与发展、学术科研资源与实务技能、清华校史及清华党组织的历史、疫情防控、校园安全、实验室安全、职业发展、心理健康、学习发展和全球胜任力等各个方面,引导研究生新生们感悟清华精神,尽快适应新的学习与科研环境。同学们在主会场和分会场认真参加入学教育薛其坤为中国新生带来题为“胸怀祖国,追求卓越,做一个学风严谨的科学工作者”的报告。薛其坤从历史视角切入,回顾了过去100多年的时间里世界和中国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分析了新时代所处的历史方位特点及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和新挑战,进一步向新生阐明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战略机遇期”的重大论断,并结合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科技发展现状,阐述了高校和科研工作者的使命与责任。薛其坤结合自身经历,深入浅出地讲解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研究过程,鼓励同学们精益求精,追求极致,敢于创新,实事求是,夯实专业基础,掌握专业技能,设立更高目标,严守学术规范,做新时代坚强的奋进者,做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实践者,在为祖国强大、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奋斗历程中谱写人生绚丽篇章。薛其坤作专题报告宫鹏为国际新生带来题为“‘Trained in China’- what will it be like?”的报告。宫鹏从自身成长经历展开,介绍了中国独特的风土人情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分析了中国社会近年来在包括城市发展、环境治理等多个方面的发展情况、主要特征及面临的主要挑战,并向国际新生提出了在中国学习生活的建议与希望。宫鹏作专题报告此外,力学/航空宇航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吴子牛、保卫部部长李志华、实验室管理处副处长艾德生、校史馆副馆长金富军、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主任孙傅、公共英语教学组组长张英、学生学习与发展指导中心主任耿睿、全球胜任力中心主任廖莹、学生职业发展指导中心主任张超、心理发展指导中心副主任刘丹、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唐啸、校医院李晶铃等为中国新生作专题报告,生物安全办公室主任江轶、保卫部黄学永、学生职业发展指导中心李龙、心理发展指导中心王旭为国际新生作专题报告。主讲嘉宾为中国研究生新生做报告主讲嘉宾为国际研究生新生做报告本次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系列报告由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院和国际学生学者中心共同主办。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长兰旻主持入学教育系列报告。新生入学教育现场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期间,各院系党委书记为研究生新生讲授党课,院长和系主任为研究生新生讲授学风道德与学术素养报告,院士和资深教授讲授新形势下的学科发展,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安排了院系历史与文化、学科发展史、实验室安全培训、校规校纪等教育活动,帮助研究生新生了解清华历史、本学科发展概况,尽快适应新的学习和科研环境。【来源:2020-09-09 10:14:00】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发明家

西安石油大学开展2020级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系列活动

未来网高校频道9月15日讯(记者 杨子健 通讯员 侯智)9月8日至9月11日,西安石油大学分别在鄠邑、雁塔两校区举办了2020级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系列活动。该校党委组织部副部长王亮、研究生院副院长袁通路、副院长高辉、心理成长指导中心主任肖琼、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孙会珠、理学院副院长折延宏等分别为新生作专题报告,2020级全体研究生新生参加了教育活动。各位主讲老师,分别围绕新时代下研究生党员的作用发挥、科学道德与校规校纪、研究生学习生涯规划、研究生阶段学习生活自我管理、信息时代的数学之用和心理健康教育等五个方面,为2020级研究生新生上好入学第一课。通过教育活动,使全体研究生新生从入学伊始,就明确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目标,制定好研究生学习阶段的人生规划。通过科学精神建设、学术道德培养、校纪校规学习等方面的指导,引导研究生新生加强科学道德修养;通过学习生涯规划指导,帮助研究生新生了解学科概况,科学合理地制定个人规划,并就研究生新生进行“导师双选”展开耐心指导,帮助研究生新生根据学科及自身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选择导师;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引导研究生新生关注自我心理健康状况,通过大量实例向同学们普及了诸多心理知识,正确看待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并科学对待,呼吁同学们关注自身心理健康和心灵成长,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在研究生新生党员的教育活动中,以“学思践悟,做时代合格党员”为主题,引导各位新生党员从定位、身份、奉献等方面认识自己,并进一步要求新生党员加强学习,主动担当,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入学教育活动期间,研究生工作部还联合校保卫处、校医院邀请专家分别为新生作了法制安全、消防安全以及“传染病预防”健康教育科普等教育专题报告。增强同学们的法治意识和“远离火灾,珍爱生命”的安全意识,使同学们了解了校园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提高研究生新生自我防范、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此外,为加强对研究生新生的石油文化教育,研究生工作部还组织研究生新生在此期间参观了校史馆和铁人纪念馆,帮助研究生新生了解校史,传承铁人精神,尽快融入学校大家庭。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活动期间,各院系还结合自身实际组织新生进行了实验室参观、安全培训等教育活动,并邀请院系负责人、学科带头人等与研究生新生进行交流,帮助研究生新生了解学院历史、本学科发展概况,尽快适应新的学习与科研环境。据悉,根据疫情防控要求,此次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活动采取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开展,严格控制现场教育活动参加的人数,现场活动举行同时通过线上直播形式扩大学习范围,实现了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全覆盖,效果良好。

千仞之高

吉首大学顺利开展2020级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

红网时刻湘西9月23日讯(通讯员 宋佳骏 李云红 方海莲)9月20日至21日,吉首大学2020级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典礼分别在吉首校区和张家界校区顺利举行。校党委委员、副校长钟海平出席并致辞,研究生院相关负责人及2020级全体研究生参加典礼。研究生院院长李长友、张家界校区教科办主任张友福分别主持吉首校区和张家界校区典礼。钟海平对全体研究生新生表示热烈祝贺和欢迎,勉励同学们克服困难、努力学习、积极面对生活,肩负起研究生的责任和使命,并提出了三点期许:一要坚定理想,做有信念的科研学者;二要砥砺奋斗,做有梦想的当代青年;三要脚踏实地,做有力量的创新人才。据悉,为使研究生新生更快更好地适应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生活,此次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还围绕学校研究生教育管理规定、研究生培养流程、研究生心理健康等主题开展讲座。

高举爱

云南大学举办2020级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系列专题讲座

未来网高校频道9月7日讯(记者 杨子健 通讯员 李哲)9月6日,云南大学举办2020级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系列专题讲座,2020级全体研究生在主、分会场共同参与。讲座邀请到生态与环境学院段昌群教授、研究生院院长王启梁教授、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何明教授三位专家学者到场做专题演讲,旨在通过名师指导,引导研究生新生从入学之初就树立远大的学术理想,启发大家掌握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规律和学习方法,努力成长为自己想要、国家需要的高层次人才。 段昌群教授以《我的研究生生活与学术启航》为题,讲述了自己的求学经历,勉励同学们面对当前全球化、信息化、高阶化的挑战和机遇,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敢于放飞思维,开拓创新, 迎接挑战。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深度调整期、百年未遇之大疫情持续影响期、“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以青春的色彩迎接新时代。王启梁教授以《如果重读研究生》为题,围绕为什么读研究生、研究生阶段的性质以及研究生学习生活中的十大关系共三个方面,勉励研究生新生要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倾力投入、全心体悟,不断地发现、挖掘自己的潜力,走好学术修炼之旅。最后对研究生新生提出了殷切期盼:“学术研究要有国家情怀和国情意识,希望大家做到心外无物、心外无事,走正道、长本事、养正气、粗神经。” 何明教授以《学术报国 志在为民——魁阁精神浅谈》为题,详细介绍了中国社会科学的丰碑——魁阁的历史沿革、主要人物与核心精神,“魁阁精神”是一种在学术上的坚持、坚定和坚守的精神,是对国家民族命运的责任与担当,具有永恒的价值。研究生新生们要胸怀学术报国、志在为民的人生目标,不断地从实求知,追求卓越,传承好魁阁学人的家国情怀。 信息学院2020级电子信息专业研究生刘燕红表示,老师们的分享切中我们新生当下的困惑和问题,也给了我很大的信心和勇气,希望未来的学术生涯自己能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做一些对国家、对社会真正有意义的事情。新闻学院2020级新闻与传播专业研究生刘云涛表示,三位教授的讲座不仅从学习、科研、生活等方面为我们做了具体的指导,也给了我们一个明确的人生指引——作为新时代的研究生,我们要更有使命感和责任感,担负起国家人民寄予的厚望。

此亦至矣

南哲新闻|哲学作为志业——记2019级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暨师生见面会

哲学作为一种志业,对于研究生而言意味着什么?面对志业的召唤,如何迅速进入“研究态”?2019级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暨师生见面会用这些,给研究生新同学们带来严肃的开学第一课。9月12日下午,新生入学教育在庄严雄浑的校歌中拉开序幕。哲学系党委书记周爱群老师致辞,向新同学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同学们即将开展的研究生生涯,周书记代表哲学系党委给出了三个嘱咐:其一,要严守法纪,不触碰红线,约束言行,理性思考;其二,要专注学业,重视学术规范、学术伦理,多与师长同学进行交流;其三,要热爱生活,在学习工作之余也要关注自己的情感生活。随后周书记为同学们讲解了南大校史与哲学系系史,以刘伯明、汤用彤、宗白华、孙叔平等南哲前贤的求真精神、朴茂学风激励新同学继往开来、探索创新。以哲学为志业,投身研究生阶段的学术探索,同样离不开南京大学研究生院的支持与保障。来自研究生院思想教育与管理办公室的周玥老师为同学们介绍了研究生院的部门与工作,为同学们新一阶段的学习生活提供了指引。哲学系副主任王恒教授以“哲学作为志业,哲学作为严格的科学、哲学作为真诚智识的探究及其与宗教的关系”为主题进行了新生教育。哲学何以成为志业?王恒老师指出,当作为主体的个体真实感受到哲学的召唤,当哲学学术成为个体发自内心的选择,而非学霸式的升学惯性或为了延长职业选择时间:当这些条件满足时,哲学将成为一种志业,你将真正沉下心开始做事情,进入到与基本问题、与前贤和同道的对话之中,进入到哲学本身的目的性之中。在这个意义上,学者投入到作为志业的哲学,就好比委身于哲学,学者身体之在场就是其志业所在之处。当我们把哲学作为一项基本的事业,当我们声称哲学与我们精神世界的耕耘、建构相关联时,我们必须:哲学何以为我们的精神世界奠基?基于这种奠基,我们需要,哲学家们(或者哲学学者们)何以能够与公共事务相联结(例如,一位鲁汶大学的现象学学者每周都会受邀在当地地方电视台做电视评论)?王老师指出,哲学要为精神世界奠基,对哲学(因而也就是对以此为志业的学者们)提出两点要求:严格与真诚。1)严格并不是一种量化上的精确,它意味着逻辑自明,定义清晰,其推理严格遵循程序;意味着对任何前提都加以研究与批评,不将任何未被反思的前提拿来当作信条。哲学反思是对前提的反思与探究,通过这种反思而将我们知识与信念所依托的平台、基底显现出来。思考总是有前提,但是哲学要求认识这些前提的范围、领域,充分领会其局限。就其自身而言,哲学就是批判的、反教条的。2)作为对前提的反思,哲学使自身成为一种真诚的智识探究。一方面如同阿伦特“平庸的恶”所揭示的,它要求超越我们不加反思、直接接受的日常性;另一方面,当我们声称信仰时,我们就必须,我们所谓的“精神世界”是否是真诚地、自由地引发出来的?我们有什么是真正属于灵魂的东西吗?所谓“信从诚出”,表明信仰源于对“真”的诚心正意的探究与领会,而不是虚无的心理寄托。由是,哲学将真正成为一种志业,它将使我们心安理得地投身于学问之途;它将使我们联结为一体,共同地、相伴地去完成一件事情,实现哲学自身的目的性,实现我们的完满。随后的师生见面会上,各专业老师们以谆谆之教诲,呼应了哲学作为志业的发问。哲学系主任唐正东教授首先致辞,以南哲学术共同体为旨归,提出两点期许:其一,要对哲学这个事业充满热情。2020年我们将迎来南哲一百周年纪念。百年历程,奠基于一代代南哲人的热忱与投入。同样,这一份热情也将引导我们开创更美好的未来,直达我们最终的目标。其二,要对我们的共同体充满感情。哲学系以情化人、以德树人,同样我们也要像爱护我们的身体一样来爱护这个哲学系,爱护我们的共同体,爱护她的声誉。我们每一个人做一件事情,都意味着学术共同体的在场。在未来的时间里,要树立起这种主体意识,把自己当作南哲大家庭的一员。唐老师说,看到在座各位坚定自信的脸庞,我坚信南京大学哲学系一定会取得更大的发展。面对志业的召唤,如何迅速进入“研究态”?逻辑学专业张建军教授提出,研究生作为学生与学者拥有双重身份,研究生就是一份工作;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就能将自身从职业选择的焦灼中纾解出来,将自身放置于“研究态”之中。伟大的哲学家,如哥德尔,他的博士论文、讲师论文就是在相当于我们研究生的阶段完成的,并取得了划时代的成就。就南哲而言,许多老师的成就也是凭借研究生时代的论文奠定的,如赖永海老师的代表作《中国佛性论》。那么“研究态”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一言以蔽之,就是要有问题意识(what, why, how)与学术史意识(when, where, who),进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达到更高阶段。研究生的双重身份要求做到学研并重乃至以研为主、以学为辅。学术研究,实际上是人类当前工作中最不受异化的工作,是最能发挥人类本质力量的工作。在这里你可以做大将军统帅千军万马、利用思想资源解决问题,可以做大律师为具体的观念进行辩护,可以做大法官来裁决争执,可以做大侦探来发现真相,还可以做考古学家、地理学家去发掘细节与线索。最后,张老师期望同学们能够实现良好的自我管理,在当前信息爆炸的时代,克服生活的碎片化,紧张有序地做好研究生工作。宗教学专业徐小跃教授强调,要名副其实地做到“研究”二字,其一需要研究兴趣的培养,聚焦研究问题,找到研究的方法。道者,一达即为道。它要求明晰的目标与正确的方法。其二,要严守期限,在规定的时限内把该完成的任务都完成,不得拖延。义者,人之正路也。“义”明确了道路的界限,该做的要做,不该做的要坚决断绝。严守期限,就是该做的;既然选择了做研究这条道,就应该遵循它的规范。出席的老师们纷纷表达了对新同学的欢迎,并从自己求学治学的经验出发提出了建议。中国哲学专业赖永海教授表示,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上哲学,喜欢上哲学系,祝愿大家在哲学系生活愉快。犹太以色列研究所宋立宏教授强调了及时写作、随时练笔的重要性。外国哲学专业张荣教授提醒同学们注重效率,抓紧时间、不拖延,是对自己的负责与珍重。东方哲学与宗教专业殷曼楟老师建议同学们养成广泛阅读的良好习惯,在信息碎片化、人工智能来袭的时代,愈发需要通过广博的阅读建立起属于自己的信息参照系、建立起自己的信息筛选与判断机制,人工智能不能替代人自身的理性与判断力。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孙乐强教授强调了道路与方向的重要性;科学哲学专业周理乾老师强调不忘学术初心,不要让学术沦为工具与手段。哲学作为志业,意味着理性以负责任的方式展开精神的探索。2019级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与师生见面会上同学们所遭遇的与叮嘱,为这条探索之途铺就了导引之径。(向右滑动查看师生见面会图集)组稿 | 刘雨轩 王振袭图片 | 伍宇昊编辑 | 刘雨轩

多食

长春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圆满完成迎新暨新生入学教育工作

9月16日,长春师范大学研究生院迎来2020级513名硕士及博士研究生入校。录取通知书式的合影展板,温馨的迎新条幅、迎新帐篷……让初入校园的研究生倍感温馨。在迎新场地,长春师范大学副校长张德利对各学院研究生迎新工作给予高度赞许。他强调,在今后的工作中,大家要一如既往地保持热忱的工作态度,让同学们在学校里感受温暖,有强烈的归属感。 17日,研究生院集中开展新生入学教育,研究生院党总支书记隋耀伟主持会议。会上,张德利寄语新生,要博爱济众、启真崇善,为天地立心;要致知穷理、学古探微,为往圣继绝学。他希望同学们可以承先贤遗产、探未知世界,争取在各自学科中做出不朽建树,同学们要凝聚家国情怀,有传道授业之心,有经世济民之志,做新时代筑梦人。 此次入学教育分三个专题,研究生院院长许适琳主讲《中国共产党的使命初心》,研究生院副院长梁四化主讲《研究生学籍、培养与学位授予》,二道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医师周长滨主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技术》。18日,学校研究生各培养单位召开研究生新生见面会暨入学教育会。各培养单位通过介绍学校发展历史、学院背景、专业培养、学科设置、导师研究方向等方面,使研究生加深了对学校及学院的理解和认知。 研究生代表张静雯同学在参加完入学教育后说:“作为新时代的研究生,我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遵守学术规范,做好学术研究,不负学校和老师的培养和期待。”据悉,为确保迎新工作高效有序进行,9月15日,研究生院在综合楼1404召开迎新工作布置会,隋耀伟在会上就迎新工作做出部署。为简化研究生入学程序,在新生入学前,研究生院已通过网上平台开展自助选寝、填报学生基本信息、学生入校申报等工作;并对各培养单位研究生秘书进行迎新培训。

普契尼

青岛大学举行2020级研究生开学典礼暨新生入学教育

青岛新闻网9月7日讯(记者 韩彤彤 通讯员 张子义)6日,青岛大学2020级研究生开学典礼在青岛大学学术交流中心博学厅举行。据了解,今年青岛大学共招收全日制博士研究生166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3371人。校领导胡金焱、夏东伟、杜方波、李军、于永明、范玉斌、刘彩云、于红波、吴世珍、徐龙飞出席典礼。各学院领导、相关党政部门负责人、研究生督学、研究生导师代表、2020级研究生新生代表、研究生院全体工作人员参加了开学典礼。党委常委、副校长于永明主持开学典礼。典礼上,校长夏东伟对各位研究生同学来到青岛大学继续深造,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祝贺。他首先表扬了在援藏、南疆教育扶贫和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作出突出贡献的研究生新同学。他指出,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已经扑面而来,人才成为科技尖端领域争夺的战略资源。他希望,各位研究生能够崇尚真理、追逐梦想,勇于突破知识边界、敢于探索未知领域,为人类的知识宝库添砖加瓦,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夏东伟寄语同学们要将学术梦想根植于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之中,将学习实践融入到新时代的改革发展之中,以拥抱世界的胸怀,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2020级硕士研究生王慧作为新生代表发言,表示新同学在未来的学习道路上,除了学好专业课程,还要有意识的培养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要脚踏实地、志存高远、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研究生老生代表王尊分享了读研以来对学习、生活的感悟和体会。研究生导师代表于海生教授发言,他表达了对同学们的殷切期盼,希望他们潜心学术,探索新知;视野宽广,担当重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敢于竞争,善于合作。开学典礼结束后,大会进行第二阶段,研究生院组织开展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党委书记胡金焱教授进行了入学教育第一讲。他代表学校祝贺同学们到青岛大学攻读研究生,同时也欢迎大家进入一个新的学习阶段。附属医院院长助理、医务部主任孔心涓教授,为全体研究生做了题为“疫情中的家国情怀”的报告。研究生院院长丛海林教授介绍了学校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现状。【来源:青岛新闻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孔子闻之

听邱勇校长讲2019级研究生新生开学第一课:做肩负使命、追求卓越的清华人

8月21日上午,清华大学2019级研究生新生在开学典礼后,迎来了校长邱勇讲授的开学第一课——“做肩负使命、追求卓越的清华人”。开学第一课现场邱勇首先向2019级研究生新生们表示欢迎,祝贺同学们成为“清华园的新主人”。他说,一个学校培养的人往往有共同的特质,“肩负使命,追求卓越”是清华人的重要特质。“使命”是对自身责任的自觉认同,“卓越”是一个不断超越的过程。“肩负使命,追求卓越”反映了清华人不断努力拼搏、不断设定更高目标的姿态。拥有百年历史的清华大学,始终如季羡林先生所说,“永葆青春,永远充满了生命活力,永远走向上的道路”。邱勇为新生讲授第一课邱勇生动地讲授了清华大学的百年发展历程,深刻阐释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行胜于言”的校风等清华文化内涵。邱勇表示,大学的立身之本在于育人,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始终是大学的首要职责和根本任务,是大学必须牢牢坚守的初心。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新时代清华的发展,邱勇详细介绍了学校正在扎实推进综合改革,加快“双一流”建设的多项举措,进一步阐释了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以及学校“更创新、更国际、更人文”的发展态势。专注听课的新生们“更创新”的清华,学术论文质量不断提升,不断推动学科交叉,在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实验发现、异构融合类脑计算芯片研究、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与暗物质探测等众多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果。“更国际”的清华,全球战略稳步推进,先后设立了苏世民书院、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深圳国际研究生院、东南亚中心、拉美中心,先后发起了一带一路达沃斯论坛、亚洲大学联盟、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等论坛和组织,推动全球化背景下的人文交流,拓展了学生的国际视野,更好地联结中国与世界。“更人文”的清华,重视人文传统,并不断加强人文基础、培养人文素质、推动文理渗透的发展格局。开启“人文清华”讲坛,建立艺术博物馆,筹建科学博物馆,成立文学创作与研究中心、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和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等一系列举措,不断展示着人文日新的清华。邱勇强调,只有在服务国家的进程中才能成就一流大学的高度。肩负使命、追求卓越的清华人,需要承担更多的使命和责任,主动为国家发展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同学们认真聆听开学第一课最后,邱勇向全体研究生同学提出了期待与希望:要做自己有兴趣而且真正有价值的事情,要重视学科交叉并敢于在陌生领域进行探索,要提高创新能力,要注重科研诚信,要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要注重身心健康和树立安全意识。“一世前程君须记,最是人生起步时”,邱勇用一句改写的诗句作为结语,寄语新生成就最好的自己、取得卓越的成绩、拥有精彩的人生!聆听完报告,同学们感触颇深。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生朱海雯表示:“在开学第一课中感受到邱勇校长对清华学子的殷切期盼,作为一名研究生新生,我们要时刻立足于以自己的学术研究,服务国家和人民的真正需要,致力于从制度层面解决真正的社会问题,在为文明发展贡献力量的过程中实现真正有价值的人生。”“听了校长的第一课,我深受鼓舞,也感到了肩上沉甸甸的责任。”电子系直博生余乐彬说,“虽然一个人力量有限,我也一定会努力学习,提升自己,在学术方面贡献出自己最大的力量,为母校、为祖国付出自己的青春与汗水。”入学教育是研究生新同学走进清华园后的第一堂课,旨在帮助研究生新生更好地了解清华的历史、文化和传统,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和科研环境,在新的起点上迈好第一步。文 | 李晨晖图 | 李派 石加东排版 | 张静

谨修而身

华中科技大学2020年研究生开学典礼暨医科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报告会举行

金秋以为期,缘聚华中大。9月4日,2020年研究生开学典礼同时在光谷体育馆和同济医学院体育馆分会场举行,9600余名新生开启追求卓越的新征程。校党委书记邵新宇为新生代表颁发入学纪念证书。校长李元元以“德才兼备、追求卓越,做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题致辞,号召同学们传承红色基因,秉持优良传统,从优秀走向卓越,谱写新的青春篇章。李元元指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扑面而来,高精尖科技领域竞争尤为激烈。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新时代的华中大研究生要以德才兼备、追求卓越为目标,做到厚植家国情怀、提升创新能力、培育人文精神、恪守学术规范。他希望同学们铭记“明德厚学、求是创新”的校训,继承“敢于竞争、善于转化”的优良传统,发扬“敢担大任、勇攀高峰”的新时代精神,珍惜青春时光,志存高远,勤学笃行,攻坚克难,努力成长为卓越创新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把华中大建设成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作出应有的贡献。副校长、同济医学院党委书记、院长陈建国在同济医学院分会场,以“全球大疫 同济贡献”为主题,给同济医学院研究生新生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政课。他指出,疫情期间,处于疫情风暴中心的同济医学院,充分发挥医科特色优势,为疫情防控贡献了“同济智慧”“同济力量”“同济经验”“同济方案”。陈建国希望同学们常怀仁爱之心、进取之心、感恩之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守护人类健康的中流砥柱,为中国梦贡献医者力量。校领导湛毅青、周建波、马建辉、许晓东、梁茜、谢正学参加了开学典礼。副校长解孝林和同济医学院党委副书记邓静萍分别主持主校区和同济校区的开学典礼。院士代表,院系党政负责人、学校职能部门负责人,院系分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等参加了活动。同济医学院研究生新生会前共同观看了医学院110年纪念宣传片,会后,并在2019级博士生谢振兴的带领下重温了医学生誓言。开学典礼结束后,医学研究生部部长董卫国在同济医学院分会场主持了医科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报告会,医学保卫处张亦灵老师开展了校园安全教育,医学学工处李春方老师进行了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同学们还观看了由校医院院长孟浦讲授的有关疫情防控知识。医学院副院长胡华成、舒晓刚,医科各院(系、所)党政负责人、医科各职能部门负责人、11所附属医院负责人、医科各院(系、所)党委副书记和全体研究生辅导员及医学院1936名研究生新生参加了同济医学院分会场活动。【来源:医学研究生处】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海猿

迎新特辑 | 记南京大学哲学系2018级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暨新生见面会

9月12日13时,南京大学哲学系2018级硕士、博士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暨见面会在哲学系薛光林楼401室举行,活动的上半场由系党委副书记孟振华主持开班典礼和系史教育,下半场师由系副主任王恒老师主持师生见面会。在全体师生“大哉一诚天下动”雄伟的校歌声中,开班典礼拉开了帷幕。孟振华老师主持并致辞。随后,系党委书记周爱群老师为大家介绍南京大学哲学系史。周书记首先提出了对新生们的一些建议,她希望同学们能够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传承严谨的学术作风,遵纪守法,在研究生生涯中能够身心兼顾,多锻炼,多学习。周书记紧接着为同学们介绍了南京大学哲学系的系史。南大有两大源头,分别是三江师范学堂和汇文书院。1952年,国立中央大学和金陵大学合并而成南京大学,各自的哲学系即是南哲的前身。新起点上的南哲继承了丰厚的学术遗产和独特的精神气质。南大校训“诚朴雄伟,励学敦行”之中的“朴”即是南哲精神的体现。南哲首任系主任刘伯明是中国首位留美哲学博士;他尤其强调处理好治学过程中自由和训练的关系问题,并倡导朴茂学风,其教育理念对学风、校风产生很大影响。周书记还介绍了“南雍”和“学衡”的来历。南雍之名源于明代国子监;清末,三江师范学堂也被称为南雍。《学衡》则是20年代中央大学的一部分教授创办的刊物,强调中正之眼光,对待古今中西文化传统做到不偏不倚。悠久的历史和中正之学术理念为南哲带来“惟真是求”的朴茂学风,奠定了南哲精神的基本品格。汤用彤、宗白华、唐君毅、牟宗三、方东美等历任南哲掌门人,皆受南哲精神影响。1978年,南哲青年教师胡福明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极大地推动了新时期的思想解放。周书记勉励大家以学者的姿态不断前行,为南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随后,王恒老师就研究生培养发表了讲话。王老师讲话围绕着“发动本心,建设主体”、“追求科学,讲求规范”两个主题展开。他指出,“发动本心,建设主体”,这意味着要找到归宿,修炼自我,在哲学的学习中唯真是求。另一方面,王恒老师提到哲学在Wissenschaft的意义上也是一门严格的科学。哲学不是玄虚,而是实在的、与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王恒老师还提到如何理解宗教的问题。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的名称中不仅仅包含哲学,还有宗教学。任何摒弃鄙视宗教的行为都是狂妄无知的。事实上,从根源看哲学与宗教亦发生着某种关联,若没有对宗教的领会,在哲学上达到的深度就还不够。王恒老师还强调了自我学习的重要性。他提到无论是硕士研究生还是博士研究生,都需要及时补上没有看的书;博士生更应该成为自学成才的典范,在学术的道路上进行自我认知和反思,在摸索中不断砥砺前行。他鼓励学生与老师进行交流,打开思路,多多参与学术讲座。最后,王老师寄语每位同学,当下即是最美的时光,希望同学们把握好这三年,走出自己的道路。随后,研究生院教务员敖永胜老师发表讲话。他希望研究生的学习能够做到“问题导向、创新自我”,要学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敖老师还给大家提供了三点建议:第一,同学们要把导师当作家人去亲近;第二,要安下心来读经典,“折腾”自己,别让自己过得太安逸;第三,争取精通一门外语,外语对于哲学学习也非常地重要。敖老师表示,当大家在研究生阶段遇到问题时欢迎前来咨询。在下半场的师生见面会中,来自各个学科的老师向来到南京大学哲学系的新生们表达了最真挚的欢迎和祝福。唐正东主任代表南哲大家庭欢迎研究生同学的到来。他首先回顾了南哲双一流学科建设的成果,并表示现如今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代;他殷切希望新一代学子能为南哲学科发展作出贡献。接着,他与大家分享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对于南京大学哲学系的认同感与荣誉感将会成为每一个学子前行的力量;同学们也要以高标准要求自己,不断向师长学习,传承南哲的良好学风。唐老师建议同学们在学术的道路上要客观、冷静地评估自己的学术发展空间,规划好自己的未来。宗教学学科带头人徐小跃老师表示,在这个神圣的时刻,自己有责任与情感需求来与大家进行交流;他独有见地的“调动器官论”引发了阵阵掌声。徐老师指出,做学问第一是要调动眼睛。作为学生要多看多读,要成为通识博览的专家;一个学术大家必然是对学科的各个领域都有涉猎的。第二是要发挥耳朵,多听;既要听老师们讲解经典著作,又要积极参与高水平的讲座与学术报告。第三是要发挥嘴,去“辩”;与自己的老师交流,与同学切磋琢磨。第四是要发挥手,切忌眼高手低,要养成用文字记录所学的习惯。第五是要发展头脑;在哲学学习中多去思考,培植科学精神。第六是要迈开双腿。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要始终有勇气去走访学术名家,参加学术会议。第七是要发挥心:这个心指的是为人者至善良心,是终极的人文关怀。同学们要肩负起知识分子的时代责任,传递人文精神的火炬。徐老师还鼓励大家创新,这个创新是温故而知新,也是无中生有而创新。最后,徐老师将最为真挚的祝福送给新入学的研究生们: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祝大家一切都好,有好工作、好朋友、好家庭。到场的老师们也都纷纷表达了对新同学之到来的欢迎和祝福,以及对学子之学问德行的教诲。中国哲学学科带头人赖永海老师祝愿同学们在南大学习和生活愉快,希望南大时光能够成为同学们人生中最美好的回忆。伦理学学科带头人杨明老师给大家提供了三个关键词:责任、感恩、希望;他鼓励大家承担责任,学会感恩,并永远对未来抱有热忱之希望。杨明老师的教诲引起大家深思。伦理学学科的张晓东老师为大家即兴演唱了诗经的选段。张老师用诗经开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来比喻同学们新学期伊始之象;又以一段《葛覃》寄予了对大家学有所得的美好祝福。张老师歌声里传达出来的殷殷期盼令在场的每一个人动容。南哲以最热忱的情与至诚的心迎接着每一个学子的到来。你将走进属于自己的那个密涅瓦的黄昏,在思的静默里振翅高飞去;你将徒步穿越学术的原野,跬步之间关联起你的存在与宇宙的每一息;你将在此安放数年的青春岁月,在这段穿过南哲的时光小径上,始终都会回响着你的跫音。撰稿、编辑 / 杨铭燕审阅 / 刘雨轩校对 / 肖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