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读研后的研究生们,你还保持着以前的业余爱好吗?习行

读研后的研究生们,你还保持着以前的业余爱好吗?

本文为募格学术原创,转载自募格学术(ID:mugexueshu),如需转载请在募格学术原文下留言作者:晨星这个学期有一次上完课,我在课下与学生们闲聊了几句。一位很多次地咨询过我考研的本科生问我:“你当年读博感觉怎么样?除了科研,平时业余时间还做些什么?”我听了,回忆了良久,只记得读博时的时候点灯熬油写论文了,很少记得平时业余时候在干嘛,只好回答:“啊,读博没有业余时间,基本就是寝室与实验室二点一线。”这个孩子听了,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后来,我又仔细地想了一下,发现事实并不是这样子的。我记得我在读博时好像很多事情都经历过了,应该在空闲时间还是做了很多事情的。我想起了那些读博日子,突然有些汗颜,我想如果我告诉那个问我的孩子真实的读博的状态,他是不是反问我:“如果你喜欢科研之余还保持一点以前的业余爱好,那么你会感到内疚吗?”我将仔细地思考后,在回答他。比如说,你是一个新的博士生,在实验室待了一个月以后,突然意识到你讨厌在空闲时间做研究,你更愿意在早上或者下午或者晚上集中精力花几个小时做研究。你是否决定成为博士生?我这么问是因为会有人建议博士生:“你必须一直对研究工作充满激情和好奇。”(当然不限于研究工作,也包括毕业后上级也会你对你这么说。)如果你既想在工作中保持好奇,在手头有空闲时间的时候又想放松一下,做一些与科研不相关的事情,享受一下生活快乐,那该怎么办?其实,在当年就有同学说我对科研不是很有激情,但是“对博士充满激情”的门槛是什么?这些诘问真的让我对我当初申请博士学位的决定有些困惑,因为考博时,我确实对读博,对本专业领域内的问题充满了激情。不可否认的是,到现在我对本专业同样仍然有热情,但这还是改变不了我喜欢在其他的时候搞些非科研的事情,例如写写公众号的小文章,听听音乐会,去家附近爬爬山以及陪外出旅游等等。在我当年博一参加某个科研项目已经几个星期后,就开始在网上阅读了很多关于博士学位是否适合你的问题的文章,只是为了证明我已经开始的质疑,质疑我的决定了。当然,本性难移,后来读博时我还是喜欢空出点非科研的时间,去干些非科研的事情,虽然据他们说既然是一个博士生,爱好就应该是“学习”、“思考”、“实践”。搞科研是否就应该不能有自己的业余时间,非把自己逼得发际线不断退化才行?虽然我不是科学家,但是我知道很多干得很不错的科学家业余时间还是干得不错的。三巨头爱因斯坦、普朗克、哈恩有机会凑在一起时,完全可以搞场卖门票的音乐会:爱因斯坦拉小提琴,普朗克弹钢琴,哈恩进行伴唱。而其他有些名气的科学家也多少有些业余的小爱好:伽利略是天文学家,也是小有名气的诗人与文学批评家。开普勒是在天文学上很有名,但他同时也是音乐家和诗人。冒死研制出狂犬疫苗的巴斯德是生物学家和画家。每年给地球上的顶尖科学家发奖初始的设立者诺贝尔是化学家、诗人、小说家。达·芬奇是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科学家和画家,一个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俄国的罗蒙诺索夫是个横跨物理、化学和语言学的科学家,同时也是个诗人。发明莫尔斯电报码的莫尔斯原是一个职业风景画家。生理学家、1913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获得者里谢在发现了机体对某种抗原物质的特异反应之余,写过诗歌、剧本、小说,他写的情诗艳丽动人,创作的剧本经常在欧洲各地上演,写的小说由于借用了自己对心理学的研究也无不扣人心弦。美国科学家罗斯虽然因揭示了疟疾的奥秘而荣获1902年诺贝尔医学奖,但他并不是被科研埋没的文学青年,他的爱情小说《奥莎雷的狂欢》是当时美国十大畅销小说之一。美国科学家、口服避孕药发明人杰拉西共发表过1200篇学术论文,出版学术专著七部,研究领域涉及天然物质(如类固醇、生物碱、抗生素、萜类化合物等)化学、物理测量(旋光色散、质谱分析等)的化学应用以及从电脑人工智能技术到有机化学的各种问题,但他也写过诗歌、小说和戏剧,他的小说曾在BBC向世界广播,最后因为他的文学成就,作为美国斯坦福大学化学系教授的他又被德国多特蒙德大学(后改名多特蒙德工业大学)聘任为文学教授。1981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霍夫曼因通过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来解释化学反应的发生而奖,但他出版过3本诗集等非科研的事情而获得了业余诗人的称号,后来他与同样不安分的大牛杰拉西合作写了文学剧本。我想如何这些科学家们如果在一心只扑在科研上,也不会有这么多也干得这么好的业余爱好。《礼记·杂记下》是说“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继续或者培养业余时间的兴趣爱好不仅能丰富科研工作之外的生活,还是缓解科研压力、追求精神寄托(读博本身就是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的途径。当然我们作为普通博士生而言,不会像那些大牛们有那么高上大的爱好,但像散闲步、读闲书、写小作、听音乐、看电影和陪逛街等都是典型的、有益身心健康的在实验室科研工作以外的兴趣爱好。在读博时,所谓在努力科研终于解决萦绕在你脑海日久的难题后的兴奋能带给你最真实难忘的满足与欣慰。但读博做科研是个漫长的过程。如何应对读博生活中普通而枯燥的每一天?又如何在需要日积月累艰苦地工作才能取得进展的各种无形压力之下坚持前行,顺利毕业?学会劳逸结合张弛有度不仅可以使自己科研工作时事半功倍,还能让我们合理分配时间,提高读博时的生活品质(虽然受现实的限制,但自己主观上也应该努力改善自己博士生涯的生活品质。)心理学早就证明,工作时间过长,人的注意力肯定就会涣散,过长的时间并不能保证科研质量。劳逸结合的本质就是在大脑活动的区域进行切换,让不同大脑区域得到轮换工作,让大脑得到休息,以免因其过度疲劳导致效率低下,甚至影响身心健康(比如过劳死和因抑郁症结束自己的生命)。因此劳逸结合的方式是博士生们保持科研激情的利器,比如将科研工作分解,在不同工作非强关联的任务之间切换。例如上午阅读文献、下午调试程序、晚上撰写论文的安排有助于缓解审美疲劳,维持良好的科研工作状态。当然除了在工作中注意轮换,抛开工作让自己空闲一点,干点科研之外的事情也是很有必要。所谓“搞科研很忙,很忙!”似乎成为博士生们的口头禅,也似乎成为一个博士生是否努力的标志。所以特别感叹我们祖先的智慧,“忙”=“心”+“亡”,如果心都死了,忙又有什么意义呢?科研是本来是一项富有创造力的令人快乐的活动,被反讽成这样又是为什么?使人痛苦的事情,是不会让人保持多久热情的。真如绿茵场上那些优秀的足球运动员一样,他们并不是整个90分钟里都在球场上狂奔,而是激烈的对抗过程中不断的暂停休息,以补充体力,从而保证持续的爆发力一样,即使在加时赛时仍然保持进球的能力。因此,保持科研热情,提高专注力和工作效率,有效减轻时间焦虑感,增强决策意识和能力等,重视业余时间放松自己也是必不可少的。我记得当年我们实验室大环境就很好:虽然大家都会努力去阅读文献、编写程序、做实验以及攒论文等,但是大家多少会借鉴一下意大利人弗朗西斯科·西里洛(Francesco Cirillo)番茄工作法的思路。例如每工作一段时间就允许自己看看网页消息或者闲聊几句,更有甚者,我们曾经在实验室不约而同地一起以破音合唱小曲,这让我们在心情上也很受用。当然,回寝室听听歌或者周末跟同学出去游玩也是很好的劳逸结合方式。我记得我们实验室最好的一个规矩是大师兄(副导师)制订的,或者说带出来的潜移默化的习惯:固定在每周五下午4点开始,除了处理紧急事情,无论硕博生都停止手头的事情,男生们去学校的操场上踢足球,痛快淋漓地出一身汗,女生们去户外散步、打羽毛球或者打排球(我是那时候学会的如何打排球)。当然追剧、灌水聊天或刷微信公众号到凌晨两三点肯定是放松过度了,只会适得其反。重视科研的业余时间,在博士生生涯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也许这是当年我读博时保持考博前热情的原因之一吧。毕竟只有让心情愉悦地做事情,才能真正对科研产生热情,而兴趣是热情的源泉,张弛有度同样是保持长久热情的源泉。总之,在科研时间之外的放松的过程中,博士生们应遵从自己的兴趣爱好,毕竟科学研究的目标之一,便是尝试提高人类生活的质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放松休闲也是在搞科研。是的,读博时,博士生需要保持业余爱好来提高科研效率

尽馆爱

研究生到底是学什么的?

首先介绍一下研究生的概念研究生是我国学历教育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最高阶段,分为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两种类型。本科毕业可以进一步就读硕士研究生或者直接攻读博士学位。一般我们会看到以下两种情况:1.学历:研究生,学位:硕士2.学历:研究生,学位,博士原因就在于此,研究生是学历的称呼,硕士、博士是学位的称呼。其次,研究生主要的任务是做课题,搞研究,探索科学世界的奥秘,其角色定位可以定位于导师的助手,具体的研究方向和专业,根据所报考时填报的志愿来定,主要取决于个人兴趣爱好等。比如,我本科阶段是水利水电工程专业(高考时什么都不清楚,就凭这专业名称来报考的,以为与“电”有关),硕士阶段报考了流体力学专业(本科毕业时,思维相对成熟,选择了与航天工程相关的流体力学,这个专业比较难,我喜欢挑战),博士阶段又学习了农业工程(我国是世界第一大农业国,无农不稳,无粮则乱,还是俯下身来种点地吧),每次选择也经历了一番思考,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来定的,现在从事农业工程的科研教学工作。总的来说,在我国现阶段,就读研究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必须过程,因为一般的本科毕业很难会有机会从事科研工作。最后,老话说得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无论什么专业,只要自己做得好,人生就能出彩!

绑架课

研究生拥有4大特征,导师将重点“偏爱”!第3点最加分!

考研人经过艰难的初试过后,上线的幸运儿便有机会参加研究生复试,复试是一场导师和研究生双向选择的过程,可以保证导师可以招到自己最满意的学生,导师对自己的研究生也经过了充分的评估。那么研究生的哪些特征是导师偏爱的呢?1、值得信任的人品首先是研究生的人品问题,做人是做事的前提,人品是导师非常重视的,导师是见多识广的,人品低劣的研究生导师见得太多了,所以就怕自己招到那样的研究生,比如科研诚信问题,人品好的研究生是坚决不会篡改数据的,而道德底线很低的研究生就会铤而走险,为了数据的完美和试验的顺利完成就会做出篡改数据的事情,即使现在很多导师都三令五申了,一旦发现研究生科研道德败坏直接劝退,依然会有很多研究生会做那种低劣的事,因为绝对保密的话其他人很难发现问题,这就放纵了这类学生,这样的数据发表在国内外期刊上对学术生态是一种巨大的伤害,试想我们看的文章都是不可信的,那是多么可怕的事情!2、强大的内驱力和行动力内驱力是一个人驱动自己做事的能力,内驱力强的人可以积极主动的获取知识和完成科研任务,研究生阶段不同于本科生阶段,本科阶段大多数时候是灌输式的知识教育过程,研究生阶段是主动探索的过程,需要自己不断的思考和总结,去推进自己的科研项目,这种转变需要在研究生阶段快速的适应的,不过大多数人都能过这个阶段,但是随着时间流逝,研究生在行动力和内驱力上就出现了分化,有内驱力非常强的研究生,他们可以把报告PPT做的非常完美,做试验也是严谨认真,文章改了一遍又一遍才发给导师看,这样的研究生可以获得很快的成长,相反的是,也有极其拖拉的研究生,摸鱼和混日子是他们的常态,导师催一下动一下,最后把做事的进度拖得非常的缓慢,让导师火冒三丈,这样的研究生在拖延症蔓延的今天也是不在少数的,除了这两类,大多数的研究生就是按部就班了,完成自己的科研任务,不多干也不少干,这也就是平凡的大多数了。3、卓越的科研能力科研能力是一个研究生的核心能力,读了研究生才知道有时候人和人的差距比人和狗的差距还要大,优秀的研究生可以手握多篇高分文章,拿奖学金拿到手软,做报告绘声绘色,和各路大佬谈笑风生,然后我等普通人再看看自己,无奈的看着自己被拒了几次的文章,流下了伤心的泪水。所以科研能力真的很重要,科研能力主要来自于一个人的学习能力、逻辑思考能力、英文能力、沟通能力和归纳能力等,一个科研能力极强的研究生是非常受导师青睐的,因为研究生的产出高了,导师的脸上也有光,心情也会非常的好。4、难能可贵的科研兴趣科研兴趣是非常珍贵的,大多数人对自己所从事的科研工作都没有太多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科研兴趣的研究生会非常的有激情,可以不断的探索下去,而其他很多研究生就只能浅尝辄止,我见过很多对科研极度热爱的人,他们的眼里是有光的,思考占据了他们大多数的时间,无论什么样的数据在他们眼里都是非常有意义的,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科研是有趣的。

毛亨

兴趣方向=学好专业?醒醒吧,你就是馋研究生的学历

兴趣方向=学好专业?醒醒吧,你就是馋研究生的学历我们有很多学生在作出专业选择的重大决定时,将感兴趣的专业=学好该专业,两者区分不开认为是一回事。醒醒吧,你感兴趣的事只是这个事情比较好玩,你的重点是玩,但是专业知识的侧重点是学习,学和玩压根就不是一回事。考研也一样,无论是跨考还是其他,就是一次选择的机会。如果你目标很简单,只是馋研究生的学历,那么必尚建议你,怎么简单怎么来,怎么省事怎么做;如果你只是圆梦,在某一个领域的某一个方向弄出学术成果,那还是从你自己本专业出发,那样会更加有基础。不过对于我们大部分的学生而言,专业真的不重要,学历是硬道理。说句简单的话,你说喜欢的东西不过只是想从中获取快乐,如果你不快乐,你一定不喜欢。举个例子,很多人在B站上听罗翔老师讲刑法听得津津有味,张三的各种违法行为被编成段子给大家听,误认为这就是法学。这只是法学的一部分而已,刑法这是法学的一个分支,还有诸如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等等,这些都是法学。而且这些段子所映射出的案例,只是部分,还有更详细的比如法条阐述、论述题、法条与法条之间的对比,比如解释下什么是盗窃罪,什么是侵占罪,两者之间的区别。这一点意思都没有,很枯燥,很乏味。目的很简单,你只是为了学历,那就OK,我们朝着学历方向去努力,分数够=上学校。只要结果能上学校就OK,又要追求知名院校、又要追求学费适中、又要追求是当下热门专业,醒醒吧,你的精力有限,你的时间有限,以及你的年龄。必尚之所以给了这样的建议,希望大家报考农业硕士,是因为在当下的竞争中,该专业还不算所谓的“爆款”一说。相比起这几年的法硕热门、金融硕士热门、会计硕士而言,农业硕士因为其刚出生没多久,分数低的缘故对于广大学生而言还是利好的。必尚不想从很功利的角度去分析你为啥要报考农硕,但是必尚想告诉你,选择农业硕士以外的不代表你考不出好的成绩,只是农硕相对好考。首先,分数线低的缘故,不到300分就可以考上院校。在整个考研大环境中,凭借区区低于三百分就能上学校的还有一个专业,那就是哲学。同学,你觉得马原讲的知识点你搞懂了吗?做做政治题还行,真让自己分析,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其次你考研图啥?去从事相关行业的我们另当别论,如果只是学历,为何要去考那种听着响亮、感觉有知名度而且难度系数特别大,这种所谓“高”、“大”而“上不了”的专业?名字响亮不代表你考上你就很厉害,更何况那是一种接近炮灰的考试,初试刷掉很多人是一定的。就和你当年高考拿到录取通知书一样,没人会问你关心你考上的是什么专业,所有人都会问你考上了哪个大学。同理,研究生招生考试也一样。除非你以后一定要从事这个专业,比如金融、法律、会计这种专业性质很强的,那没办法,其他的嘛尝试农业硕士考试也未尝不可。况且,当下农业硕士考试的门槛相比较法律硕士而言,农硕真的很简单。法律硕士之所以难,是因为18年司法考试的改革,让法硕成为了那些非法学的本科生、专科生以后从事法律职业的最后一次的选择机会,这就间接导致了法律硕士考试的困难性——人才辈出。如果有一天,农硕也进行了改革,想必农硕也异常困难了!最后,必尚所能做的,就是为了能让你有学校上,告诉你捷径。我们都是成年人了,已经不是当年那个18岁的孩子在选择上什么大学、选择什么专业。学历只是你进入社会前两年的一个凭证,后期还是要看个人能力,个人所接到的项目。如果你为了以后从事事业单位、公务员这种体制类的工作,农硕就可以了。不要给自己增添不必要的负担,我们都知道法律好、金融好、会计好,但是你用个三五年终于考上了这类的研究生,意义呢?你的目的就是读书,你可以尝试;但是你的目的是赚钱,那必尚已经给你分析的很清楚,怎么简单怎么来。瞻前顾后的代价就是一事无成。21备考全日制/非全日制双证硕士私信:考研

戚顾

学姐告诉你真实的研究生生活是这样的肯定有很多是你没有想到的

每个考研的同学都憧憬着研究生生活的美好,前几天我们更新了研究生生活中那些不太如意的经历今天我们重新来伴随一位南京的学姐带我们走进真实的研究生校园生活吧。下面是学姐的自我表述。9月14号开学那一天,拖着行李来到我已经待了四年的南京继续读研,没有了本科开学时的欣喜,报道那天人是真的多,25层的宿舍楼等电梯真的拿命再拼,拿了宿舍钥匙先去了宿舍,发现只有一个室友在,热情的打了声招呼,才发现自己是去的最晚的那一个,不过很高兴的是终于只上了上床下桌呀。宿舍环境还是蛮好哒,独卫,空调加阳台。眺望远方是玄武湖和紫金山,毕竟是住21楼的孩纸呀。宿舍另外三个个妹纸,一个山西,两个江苏,庆幸的是妹纸们性格特别好,相处的十分愉快呀!开学的第二天,就先是开了研究生的新生欢迎会,有个很牛的学长发了言,感觉自己心潮澎拜呀!这个迎新会从八点开到了11点半,差点没饿死我,学校有新老两个食堂都是三层,有各色好吃的,炸鸡饭呀,米线呀,水煮肉片呀,铁板饭,砂锅等等,太多啦!校里的会开完,就是院里的会。看到了代表发言的老师,就是我选的那个没要我的导师,瞬间有点好气哦!校里得会开完好像就没啥事了,但是心里一直挂念着15号注会的考试,于是果断的去了图书馆。别人都说我们这届幸运,因为学校见得新的图书馆刚刚可以用了,进去一看果然设施很好呀,所以我可以多学一点了!18号正式上课了,第一节课是下午连上四节,还是那个之前不要我的导师上的课,所以我还是有点气的呀,我不要面子的嘛!话说好久没上课,连上四节课,简直要命。而且上的是CPA会计,而我看CPA已经两个多月了,不想听她说说。这就是第一年有会计专硕的劣势吧,因为没经验,这也让我产生了一丝丝的失落,因为和我的期待完全不一样。更不能理解的是每门课都要分小组,进行讨论,在我看来那些讨论真的很没意义,还浪费时间,所以每节课我果断选择了看CPA,准备安心考试,感觉自己有点小傲娇呀!不过啊,我最喜欢的一门课就是外教课,之前一直没体验过这样的课,所以特别感兴趣,外教老师上课的风格我也很喜欢呀,哈哈!说说我的导师吧!暑假里我一直没联系导师,因为被自己心仪的导师拒绝了,所以对这个随机分配的导师实在不想提前联系,所以呢在开学第三天,我发了封邮件给我导师,导师让我加他企鹅号。被这突然的邮件吓到的我赶忙加了呀,然后导师就和我吧啦吧啦开始说了,意思是让我快看文献,赶快确定论文题目。我当然对导师的话放心上啦,可是我15号还要考CPA,所以对看文献的事没咋放心上,打算考试结束在看的,过了一周,在周六下午,导师突然企鹅号找我,问我看的怎么样了,让我给他汇报一下!我哪里看了,瞬间很尴尬,只能实话实话说,我准备下周在看。导师一听我这话就炸毛了,立刻就说,下周还有下周这周一定要看还说两年很快就过去了,让我不要浪费时间。感觉被打脸了,有点难受于是乎我就和导师说我15号要考注会,可不可以之后在看,到时竟然答应了说可以。不过我感觉我导师好奇葩,我问他要不要见一下,我导师说不用了,有事企鹅号找他。所以开学20天没见过我导师。说实话,这考研的生活和我想的太一样。生活上我感觉比以往更加丰富,学业上感觉差距很大。因为南林是去年第一年招的会计,课程基本上都是注会的内容,其我本科就是CPA方向的,所以那课总不想听,不过上课至今也没听过我的学费是一万一年,终于知道咋这便宜了,因为没有校外导师,哎,感觉以后实习有点难耶。再说说我们宿舍楼吧,是男生女生混住的,女生可以去男生宿舍,男生也可以去女生宿舍,是不是很好呀,我本科宿舍一共六个人,两个国庆回家,就我和另外三个聚的,其中两个还带了男票,她们男票我也都认识。其中有一个是我们室长,室长和请我吃饭的那个室友关系比较好,平时也经常聚,所以在饭桌上两人聊的不亦乐乎吧!另一个室友现在南京一事务所工作,和她关系也就一般般。所以我觉得这饭吃的真是很尴尬,可能是我觉得聊的话题我都插不上嘴,她们现在都是工作的事,说实话我也就兼职过,正儿八经的工作也没咋做过。她们说的那些我又不能太多说,毕竟我也不咋懂,那种尴尬的感觉实在不想经历第二次。当初考研的时候,宿舍就我一个考研,当时的氛围就稍显有点格格不入,可是毕竟大家想法不一样,我不能为了别人的想法,而放弃自己所追求的。可是每当我和她们聚完餐我就有点怀疑自己的决定是否正确,我也不能确定几年之后自己能否有别人更好。可能我自己也有点小心眼了,也许我室友她们觉得很正常,不唠叨了,感觉自己像个老太太。外教老师是真的可爱,和我们探讨了食物危机的问题,最后来了一句,他没啥可说的了 ,然后就提前20分钟下课咯。星期日的CPA考试不准备去了,感觉有点刺激到我了,因为完全没准备感觉自己最近太颓废,活的太没目标,准备要改变一下,准备好好看文献,好好准备注册税务师的考试,还要重拾之前的五公里跑步。看了这位学姐的研究生真实经历你有什么想法呢?不管咋样全力以赴做好现在的事情,我们是知了网伴随,大学生成长的趣味、高效在线学习平台,欢迎关注我们每天的原创文章,更多的考研、四六级等内容请关注我,点关注不迷路,也欢迎大家私下交流,如若认同请帮忙分享转发。

灵台

想只谈兴趣就从事科研,说明你研究生阶段的教育是不合格的

前几天一位同学找我谈心,说到他现在对自己的研究课题不感兴趣,从而对自己的整个科研生涯都不抱有任何的信心。相信有这种心态的同学不在少数,因为从本科生跨越到研究生,甚至从硕士生跨越到博士生,都有可能会出现这种研究课题不是自己兴趣所在的情况。不过我想说的是,兴趣虽然是最好的老师,但是作为一个成年人,还把兴趣挂在嘴上,放在心里,就是不成熟的表现。尤其是一些经历过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博士研究生,如果还保持着这种心态,那么可以说明你经历的硕士研究生教育是不合格的成年人的世界,哪有那么多随心所欲?拿我自己来说,我高中时曾经拿过化学竞赛二等奖(省级赛区)、全国中学生生物联赛三等奖,由此可见我的兴趣完全集中在生物、化学方向。我小时候的梦想,是做一个医学领域的科学家,争取在有生之年搞个大新闻,比如拿个诺贝尔奖什么的(当然这些属于年幼时的白日梦)。我比较感兴趣的是动手实践,对于物理、数学之类的依靠公式推导的学科,我是完全不感兴趣的。不过高考时能完全按照自己兴趣选专业的大佬又有多少?我当时如果学医,只能上比较差的医学院。虽然我家是民主集中制,但是老爹老娘两个反对意见,我没能报考医学院。至于化学,也是两个反对意见,他们的理由是担心实验爆炸、有机中毒之类的。所以最终,我只能跟老爹老娘妥协,选了一个自己勉强能接受的专业——车辆工程。这是个传统工科专业,所学的内容既有公式推导,又有动手实践。在东北大学读本科时,我的分数反映了自己的兴趣,机械制图、工程训练之类公式推导较少、动手实践较多的学科,我都拿了比较高的分数,而自动控制原理、高等数学之类公式推导较多、动手实践较少的学科,我的分数都很一般,也就保证了没有挂科。不过我在本科时还是找到了新的兴趣点,计算机编程。这玩意儿编译了就能运行,虽然也需要搞一些公式推导,但是毕竟能做出来看得见的东西。兴趣确实是最好的老师,我的C语言当时考了99分,差一分可能是老师怕我骄傲。在最后做毕业设计时,我自己用C写了几个计算行星齿轮参数的小程序,大幅度地提高了完成毕业设计的效率。所以我在保研到一个偏理论的研究方向时,放弃了保研资格。这个选择当时遭到了老爹老娘的激烈反对,所幸我当时离家颇远,才没有受到影响。放弃保研之后,我就想着选择一个可以搞计算机编程的方向考研。直接跨考计算机,我有点怵那些计算机原理,所以决定还是选一个既能利用本科知识,又能满足我兴趣的课题组。考虑到北京科技大学在大学生智能车大赛中的出色表现,我报考了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的研究生,导师的研究方向就是无人驾驶,这是计算机技术在车辆工程中最为前沿的应用。读研之后,我很快发现自己还是没有逃出如来佛的手掌心。导师觉得我自动控制方面的基础颇为扎实,安排我做路径跟踪控制。说实话我当时完全是懵的,而且至今也不知道导师为什么会觉得我在自动控制方面有天赋。更令人沮丧的是导师觉得我代码能力水的一批,这点我倒是不难理解,毕竟我导师的本、硕、博都是计算机出身,代码能力不甩我几条街都说不过去。所以我很凄惨地进入了自己完全不感兴趣的理论研究工作中。刚一开始,我对研究理论还是很抵触的。而且课题组在我之前理论研究较为薄弱,控制方法的研究基本上停留在PID、纯跟踪这种水平,我算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所以参考资料也十分缺乏,只能直接硬吃国外的SCI论文,过程相当痛苦,以至于我也产生过放弃的念头。不过我这人还是比较坚强,不太甘心放弃。在啃纯理论被崩了几颗大牙之后,我决定转换一下思路。既然我对纯粹的理论研究不感兴趣,我就开始从我感兴趣的方向入手。搞不懂控制方法原理,我可以先一个仿真环境不是。搭仿真环境当然也有很多困难,不过这种困难多数还是能够通过求助互联网解决。依靠这个渠道,我还摸索到了我们这行的神书——《无人驾驶车辆模型预测控制》,这本书的很多内容至今都很经典。后面的故事就很简单了,搭好环境之后,通过这儿改改那儿看看,我居然搞懂了模型预测控制的理论。然后通过不断地折腾仿真系统,又搞出了不少幺蛾子。随着这些幺蛾子被一一解决,我既获得了游戏通关一样的快乐,又获得了一些虽然水平不高,但是数量还算不少的科研成果。而时间走到现在,我发现折腾仿真系统,搞出幺蛾子,再解决幺蛾子,居然成了我的兴趣,几天不折腾折腾,还会觉得心里空落落的。所以一路走来,我最终没有逃脱自己原来并不感兴趣的研究方向,但是我在自己原来并不感兴趣的研究方向中,找到了新的兴趣。结合我的经验,我认为既然选择了科研这条路,就不应该奢望自己的研究方向完全符合自己的兴趣。如果研究方向和兴趣完全符合,那是幸运儿,是天选之子。但是对于大多数研究人员,研究方向最初只是工作,他们本身最初的兴趣,可能和这些研究方向风马牛不相及。只是对于一个合格的研究人员,工作最终应该成为他们的兴趣。在义务教育阶段,我们可以等着老师帮忙培养兴趣,但是当我们攻读硕士学位甚至博士学位的时候,还要求导师帮我们培养兴趣,或者要求研究课题必须符合兴趣,也有点太过巨婴了吧。来源:募格课堂 作者:白国星

命题

211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为了兴趣再读一个自考文凭,值得吗?

211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为了兴趣再读一个自考文凭,值得吗?我的看法是:没有什么值不值得,只要有兴趣,去上就好了。自考我了解不是很多,现在参加自考的人不是很多了,很多人想拿学历学位证书,一般会选择网络本科。我就谈谈网络本科,给题主一个参考。我爱人在学校远程教育学院工作,负责函授、网络学生的管理。初次遇到本科毕业生、硕士毕业生来报考网络本科的时候她们也觉得很奇怪,后来慢慢发现这样的人真不少,除了本科硕士毕业来读网络本科的,还有读完一个网络本科接着又报一个的,一连读了三个的。前不久,她们的网络学生毕业,正好就有几个这样的学生来参加毕业典礼,学校也特意去采访了一下他们,问他们已经有了更高学历学位了,为什么还要报考成人教育?原因大概有这么几种:一是跨行就业。有些人毕业后去了另外的行业,从事一般工作还行,但涉及到专业就不行了,所以急需构建新专业的知识体系。虽然自学也可以,但上成人教学效率更高,而且可以拿一个学历证书。二是考证需要。很多人想考注册会计师、注册建筑师、注册电气工程师等等,但之前学的不是这个专业,没有资格参加考试,或者需要更长的工作年限才能报名。而读成人教育,两年就能拿到相关专业的学历证书,还可以补习一下专业课,何乐不为呢。三是证明自己。有些人报考成人教育纯粹是为了证明一下自己有这个能力,比如原来学文科的,现在想学学计算机专业。如果考研的话难度太大,基础也不够,上个网络本科正好。还有一个学生,为了激励自己的孩子,也报了一个成人教育,然后每天和孩子一起学习。当然还有其他一些原因。总的来说,报网络本科成本不高,跟报个培训班差不多,还可以拿一个证书,这个证书求职的用处不大,但对职业提升还是有一些帮助的。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自己提升知识水平和培养学习习惯。所以,建议题主考虑一下网络本科,而且有想法了就赶紧付诸行动吧。

大秧歌

研究生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基于最近考研热,小编来给大家描绘一下研究生以后的生活,希望大家考上研究生以后做一个参考。第一种学渣型。其实考上研究生的学生不一定都是学霸,也有像本科生一样天天混日子的。这种学生多半本科就是这样过来的,然后考研辛苦一年接着又是混三年,然后匆匆混一个研究生的学历。他们的生活就是打游戏蹲宿舍同学聚会出去玩,毕业以后拿着文凭找工作或者家里有点关系这样。第二种学霸型。每个学校都有学霸学渣的学生,只不过越好的学校学霸越多而已,这类学生啥研究生就是为了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所以他们从研究生一年级开始就是每天读书看书,然后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就这样三年下来他们多半会选择考博士,继续做学术研究。第三种是一般的学生。一般的孩子一般是学术和玩术结合,研究生一年级可能就是上课加学校的集体活动为主;研究生二年级多为实践就是找工作,他们会积极地找各种实习以为了毕业以后可以有一个不错的工作,有可能准备银行公务员等各类考试;研究生三年级就是论文等带毕业然后就业。综上所诉,无论是哪个领域都有各种各样的人存在,至于要做什么样的人最终取决于你,所以考研的孩子们加油!已经上研究生的孩子们加油!为的是做你们想做的人,完成你们心中的梦想,不要对不起自己辛苦考来的学校,也不要对不起自己的青春。

恩仇劫

这里有四种类型的研究生,你想做哪一种?

  成为一名研究生,每个人都开始了自己新的人生阶段,对于不同的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规划和学习生活节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心态,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目标,这就决定了每个人都不一样。下面四种类型的研究生,你看你想做哪一种?    01第一种:  学术达人型  这类研究生是最符合研究生的身份的,他们从最开始决定考研的时候,就立志于投身学术,创造出科研成果。他们一般都早起晚睡,除了吃饭、睡觉和必要的社交活动,基本都泡在实验室做实验,出数据。别看这些人平时沉默寡言,平平淡淡,一到评奖学金算综合测评的时候,期刊论文专利无数,综测分数能甩出大部分同学几条街。他们乐于谈论的是行业内的前沿动态。和他们聊些明星八卦,别闹了,说了两句你就没话说了。想和他们讨论,肚子里没点墨水那是肯定不行的。这种研究生,深得导师器重,导师有什么事都愿意找他来办,出差开会基本都带着。他们以后基本以就是去科研院所或者读博,要在学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02第二种:  预备蓝领型  这一类研究生大部分的研究生时间都在出差,他们的导师有很多的校企合作项目,一年四季在学校基本见不到他们,他们辗转于全国各地,偶尔在学校看到他们也是项目刚刚结束休息一下,亦或是学校有事不得不回,第二天又打点行囊准备奔赴新的战场。这类研究生有两个好处:第一是亲临一线,对专业岗位的运作有了很深的了解,对以后的工作奠定了基础,属于真正的应用型人才;第二就是可以获得一笔不小的收入,外派每天都有津贴,我有一个学长被外派了一年,做机场的道面检测。这一年下来赚了2万多,对于一名研究生来说,这的确是一笔不小的收入,而且在业务方面很熟练,为以后的工作打好了基础。    03第三种:  自我主导型  这一类研究生所跟导师没有太多的项目,自己本身对科研学术也没有太大兴趣,但是又不甘虚度光阴,便开始按照自己内心的想法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类人除了正常的学业外,都有自己的规划比如创业、攻读第二学位、做自己感兴趣的事例如摄影和登山等等,或者自己找个单位去实习。他们对自己的生活感到非常满意,幸福指数很高。他们对读研的态度是能顺利拿到学位,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就好。这类人的优点是发展自己的兴趣特长,提高自己的能力。  04第四种:  安逸享受型  这一类人和第三种有些相似,都是本身没有太多的项目,但是不同在于自己也没有太多的想法,他们就是想平淡无奇、波澜不惊的度过这研究生的阶段,基本上就是毕业后回家找到一份工作即可。除了必要学习任务、论文撰写,其余时间就是看剧、逛淘宝、吃饭睡觉打豆豆。虽然在研究生期间没有什么学术成果,但是他们并不在意。和这种人交朋友,肯定会觉得自己活得好累。    以上四种研究生,基本就是整个研究生群体的缩写了。每一种研究生,都有各自的特点与长处,本身并没有什么优劣之分。想做哪种,要根据自己的各方面因素来决定。  就拿笔者来说,我天生就不喜欢闲着,要是突然闲下来就开始犯嘀咕:“是不是啥事还没做?”然后开始给自己找一堆事来做,这事有用没用我也要做,不能让自己无所事事。和我同系的一个研究生,人家观点很明确,就是要去杭州萧山机场(他老家杭州的),每天除了必要的学习以外,就是看小说,打游戏,他的小生活那是相当滋润啊。  研究生的生活怎么过,全看你自己的目标与心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是每天都搞科研就是很好,也不能说每天不务正业就是有多差。我们不能要求别人和自己一样,但是我们要想好自己的人生目标,规划好自己的研究生阶段。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希望每名研究生都能顺利拿到学位,实现自己的目标!

夫君

研究生选导师,实力重要还是兴趣重要?

研究生选导师,实力重要还是兴趣重要?对于刚刚上岸的准研究生来说,这实在是一个棘手的两难问题。理想的状况是导师实力很强,他的研究方向和自己的研究兴趣一致,然而这种现象非常少见。遇到两难,该如何选导师?我觉得有必要简略分析一下。第一,一般来说,一个有责任心且有实力的导师是研究生的最爱,但这样的导师可遇而不可求。大部分导师的现状是,有的导师责任心很强但学术能力一般,有的导师实力很强但因为忙于工作会疏忽对研究生的指导,有的导师同时兼任博导,他的主要精力只能放在博士生身上,硕士生只能放养,或者让团队的青椒或博士生来带。第二,大部分研究生其实对自己的专业方向是懵懂的,因为考虑不多。这种情况下,选择一个实力较强的导师,跟着他一起做项目,沿着他开辟的学术道路拓进,不失为一个事半功倍的选择。这样选择,会让你更快迈上学术之路,有可能比别人更容易出成果,也更便利申请读博。第三,如果在考研前就有明确的研究方向,最好在选择导师时,选择研究方向跟自己的研究兴趣相近的导师。这样,会让未来两年或三年的学习充满乐趣,师生之间的关系容易相处,也更容易在心情愉悦的状态下顺利完成学业。第四,如果选择的导师跟自己的研究兴趣不一致怎么办?通常情况下,可以从理工科和文科两个层面来分析。如果是理工科,如果不能更换导师,建议调整自己的研究兴趣。因为每个导师的团队或实验室,主要的研究方向都是确定的,如果你想做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很可能处处受限,难以正常进行实验,也很难获得团队成员的帮助。如果是文科,由于文科研究生的自由度更大,不一定非要跟着导师的研究方向走,完全可以选择感兴趣的研究方向,一般导师也不会责难。根据我的读研经历,人文学科研究生,导师主要在研究方法上予以指点,更主要的还是根据自己的兴趣来。包括硕士论文选题,文科导师通常都比较尊重研究生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