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直接就是一条物理方向的博士研究生,每天早上八点半到晚上十一点吧,这个时间段要么在办公室要么在实验室。在办公室一般都是看文献或者写ppt,或者改paper,在实验室要么在拆设备,要么在装设备,要么在调试设备……平常焦虑烦躁的时候会刷下抖音或者看点沙雕剧开心一下,然后恢复到工作中来。目前发了一篇SCI,二三篇正在整理修改,实验室就剩下我一个,需要干的活还有很多,emmmm,熬吧。培养了一点小爱好-木艺,偶尔闲暇一点会去打磨我的木头,小印章,戒指,发簪、无事牌、滴胶作品什么的,这样的时候可以静下心来什么也不想,挺好的。最近看什么时候有空了,做几个木书签吧。看看其他研究生们都是什么样的1. 学习英语,打算出国,到放弃出国。2. 出数据,重复数据,写论文,改论文,循环往复3. 非常简洁,打球打游戏,做实验写论文,谈恋爱。为什么别人有女朋友,我的小仙女在哪呢?4. 科研搞不出来的时候,怎么解决,这个小伙伴给了我一些启发。逼自己一下吧,会有发展进步的吧。平平凡凡,普普通通,没有什么特殊的呢。都在煎熬。
文章简介 1、研究生阶段主要忙些什么?2、读研真实生活是什么样的?3、读研给自己带来了什么改变?4、读研期间特别优秀的人是什么样的?5、对于刚考上研究生的迷茫学子,有哪些小建议?双非二本考上985本是一件令人羡慕的事,但最近一位逆袭的小小白却并不开心,她说:「虽然考上了,但是不知道研究生生活怎么样,不知道是否要读博,不知道毕业后该做什么,突然对未来很迷茫……」小白相信有这种感觉的人不在少数。考研的时候,我们有一个清晰的目标,可等一切尘埃落定,就失去了目标、失去了动力。面对新的研究生生活,我们的确需要提前了解下,有个心理预期。今天周五,照例要和大家分享一些故事啦。如果你很好奇“研究生生活咋样”,小白特地采访了小白团队的研究生们,带大家揭开研究僧生活的面纱,给准研究生打个预防针,也激励一下正在备考的广大考研er!Q研究生阶段主要忙什么?1、理工科专业,目前研一,主要忙导师分配的任务、自己的实验,大部分时间在上课,其余时间不是在写论文就是在改论文,也有同学做一些兼职赚钱补贴自己的肥肉,比如我。2、我还是研一,主要是上课。至于课余时间,会去看一些看导师论文,或者自己学软件或编程。我们没有实验和老师的课题项目做,作为研一学生主要是参与者,不是主力军。3、我们艺体类可能参加比赛比较多,所以除了写论文,就是参加各种比赛。还有,觉得自己花费在人际交往上的时间也挺多的,包括和同学和老师等等。4、上了研究生之后,才发现科研氛围也没那么强,大家平时都比较松散,很多人都只是为了毕业。发了论文达到毕业条件就可以到处high,无忧无虑或者准备找工作了。如果没有自己的安排,就很容易变成咸鱼。我平时主要忙着自己的事情,生活还算充实,现在也在忙着论文……5、前期:按照导师的指导和要求来查找相关文献资料学习并做好总结;中期:根据导师的安排结合自身科研进展开展相关的科研活动;后期:依据导师的建议要求,整理科研数据资料,编撰相关论文。Q读研真实生活是什么样的?1、读研的真实生活就是,导师不找我的时候,我就是一匹脱缰的野马;一但接到任务(包括取快递),整个人就像是泄了气的气球,准备干活。不过所有的事情都是自己安排,导师只在学术上指导一下。反正我的时间安排相当自由。2、研究生生活两极分化,忙的人起早贪黑朝6晚10,闲的人游戏追剧悠然自得。3、说实话研究生真实的生活和自己预期设想的是有很大不相同的。我所在的学校是一个有着浓厚学习氛围和雄厚学术实力的重点院校,老师会给予你很多你需要的知识,前提是你自己主动去探求。否则,每天的生活除了必要的课程之外是很悠闲的,睡觉、打球、旅游、聚会就是日常生活的大部分。而真正的学术研究、出差调研,需要你自己去努力去主动才有可能获得。4、研究生的生活其实和大学差不多,本科阶段的侧重点是上课,期末考。而研究生阶段侧重在看文献发论文。因为研二就没有课程了,而且导师也很少会约束你,更多靠自觉,如果没有自己的安排,可能给研究生比大学本科还要无聊……每天差不多都是宿舍、实验室两点一线。研究生阶段不像大家想的那样,一个劲的写论文写论文,哪怕是读博,大家平时放松休闲的时间也是很多的。Q读研带来怎样的改变?1、因为经历了考研将近一整年的磨练,觉得整个人都变得更沉稳,更踏实,随着学历的提升,会更加注重精神生活是否充实,也慢慢的开始觉得“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书中自有颜如玉”等这些朴实的大道理都是真的。读研让我从内心开始真正的认同自己,也让我明白了,多读书真的很有用。2、读研之前以为自己特别厉害,读研之后经常被秒成渣渣。你永远不知道身边的人都在干什么,等你知道的时候,别人核心已经见刊了(感觉自己好大的怨念hhhhh)。读研给我带来的:眼界、情商、知识、人脉(排名分先后),眼界尤其重要,这确实是本科学校(普通二本)没法给我的。4、其实,考取研究生之后,对自己的改变是潜移默化的,并不是那么明显,但又真实存在。在你身边很多人都在学习、考证、做学术研究,哪怕你自己很懒散,你也会有紧迫感。5、读研对我最大的改变不是考上研,而是考研的这段经历。其实我每天花在论文科研上的并不多,偶尔也就几个小时,其他时间用于自我学习,成长(当然偶尔也要看剧,出去玩放松下)。读研给了我更宽阔的视野,给了自己一段能够变得更好的时光。6、本科时候年轻气盛,觉得每个人都是傻*,研究生时候慢慢静心,自己好像也不过如此,接着立马感受到,卧槽,大家都好聪明,一种被碾压的快感…… Q优秀的人是什么样的?1、特别优秀的人,其实真的不是那些书呆子。各个方面都会有一枝独秀或者与他人不同的人,包括学术研究、体育运动、思维创新、言谈举止等等各个方面。所以,真正优秀的人一定是情商很高并且有很深厚的文化底蕴的,他会让你觉得很好相处,有给人一种安全感,让你觉得,他办事很放心。2、优秀的人,上知天文 下知地理,发得了核心,跑的得了马拉松,还能赚得了人民币,拿得了奖学金。3、目前研三的一个学姐特别优秀,本科是一个民办三本院校,研究生也是一个普通二本,读研期间发了十几篇论文,其中有一篇核心。一直准备考博,有望进军南京师范学前教育学专业(据说南京师范是学前教育的最高殿堂喔~),她读研这三年,会做一些兼职,还会找课余时间练瑜伽,学舞蹈,练钢琴,但更多的时间还是徜徉在论文的海洋里无法自拔,简直是学弟学妹学习的榜样了。4、其实优秀这个东西不能一概而论,毕竟生活有很多面,我们也不可能在每个方面都能活得精彩。这点无论是研究生,还是大学本科都差不多。在学业这方面,研究生更多偏向论文,学霸论文发好多,而且都是高档次的会议和期刊;也能够申请学校的科研项目,自己当一个项目负责人;或者参加一些研究生的竞赛等等。其实这个也不算太难,只要能够做到像本科学习那样把时间花在论文上就好。Q一些小建议?1、趁早达到学校硬性毕业要求,同时要兼顾和老板关系的平衡。2、不要把研究生生活想的太美好,也不要把研究生生活想的太恐怖,平常心,做好心理准备,认真对待即将来临的研究生生活。3、刚考上的话,感觉一下子放松了,没什么事做,可以去找个公司实习了解下。就是咱们说你现在本科毕业找工作,你看别人各方面对你的态度是什么,你就可以感觉到本科出来是个什么样子。第二个可以提前找到你的师兄和导师,跟他们联系一下,就是说要研究生阶段做什么,提前有个了解和准备吧,做一些准备工作。4、研究生阶段并不是全部科研论文,每个人都还有大量自己的时间。利用这个时间,好好读点书,学点技能是很好(比如英语口语)。因为这可能是我们人生能够安逸待在校园里的最后几年啦。出去工作了,就可能不会再有这么多的时间留给我们好好学习,好好成长了。5、研究生三年过得很快,很多人在审视自己研究生生活时,要不就是吐槽自己被迫勤恳的搬砖生涯和进阶之路,要么感叹自己的颓废和惋惜当初没有好好过。珍惜研究生的时间,虽然有点难,但请不要虚度每一天。虽说上面的学长学姐地域、学校、专业等都有差异,但她们的经历都可以总结为一句话:研究生阶段生活怎么过,过成什么样,都是基于自己的选择。研究生阶段的改变更多源于自身,需要自己主动去改变。如果没能安排好生活,可能研究生也不过就是混毕业。小白当年就是邂逅了“小白考研”,重新找到了奋斗的意义。所以,大家在放松的同时,记得找一些新的目标。一定要有一个规划,保持上进,充实起来。打了鸡血一样的拼命考上研,相信你肯定不是为了换个地方再做几年咸鱼。
用人单位缺乏判断力,不会深究海外的中国留学生学得到底如何。只用学习时间判断一个应聘者,是一种简单的判断,可以说是偏见。学位含金量与制度无关,最关键的问题还在于培养过程,就是我们怎么去安排课程,怎么挑学生,以及质量把握等方面。“和你一起面试的国内研究生都读了两三年,而你这个硕士实际只读了大概九个月,你能学到什么呢?”这是王可找工作面试时最令她尴尬的问题。香港某高校新闻学硕士王可于去年夏天结束课程,返回内地找工作。“当时听到这个问题的时候第一反应是觉得很尴尬,毕竟是被质疑的感觉。也没想到会被问到这个问题。”接受采访时王可这样向记者解释。其实,不仅是香港地区的留学生,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英联邦国家也有大量的“一年制硕士”,美国也有少量时长为一年的硕士课程,如法律硕士(LLM)。当他们回来的时候,也常常遭到用人单位一定程度上的质疑。从未停止的争论“读MSc忠告:香港MSc(注:科学硕士,master ofscience)甚至可能成为你简历上的污点!”王可如往常一样随意地浏览网页,QQ系统忽然弹出了这么一条群消息。该消息来自一个在香港读书的内地生交流群,王可正准备打开链接看一下。群里紧接着有人发言:“老帖了。没意思。”“说得好恐怖,虽然估计部分真的被夸张了,但的确值得反思反思再反思。”出于好奇,王可搜到了原帖。帖子的出处是寄托家园论坛,发表时间为2010年1月19日,参与讨论的跟帖多达19页。“事实上,关于读授课式这种一年制硕士究竟值不值得的讨论,一直没有停过。已经是‘月经贴(讨论话题出现频次很高的帖子)’了。”王可有些无奈地笑着说。此“忠告帖”的作者叫做“hatehkust”,2009年赴港就读于香港科技大学,读经济学硕士课程。在帖子中,他历数了自己在香港以及内地找工作所遭遇的种种不愉快乃至“噩梦”,内地用人单位在学习时间上对他的质疑,某银行简历筛选系统排斥港校等等。他认为,这一切都是读了这个硕士造成的。而写这个帖子是为了告知后人:“这种一年制的培训班绝对对你日后的工作之路害远大于利,来香港读MSc不仅不能给你镀上哪怕一层再假的金,甚至绝对可能成为你简历上的污点。”“对于授课式硕士含金量的讨论几乎是每一个新人都会问的问题。”王可说。在hatehkust的帖子下面留言的同学很多,有的对他MSc比国内硕士清闲的说法不以为然,也有人对于他这种“泼冷水”的行为表示肯定。香港和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这些地区和国家的研究生课程分两大类,一类叫做研究式课程(注:Research PostgraateProgrammes,RPG),一类叫做授课式课程(注:Taught PostgraateProgrammes,TPG),二者的区别简单讲就是一个以日后从事学术研究为导向,招生人数很少,一个以就业为导向,招生名额比较多,课程也偏实际;研究式的要两三年,授课式的一般一年到一年半。王可向记者介绍道:“研究型硕士叫做Masterof Philosophy,哲学硕士一般略写作‘mphil’,而其他的文学硕士(Master of Arts,MA)、科学硕士(Master ofScience,MSc)等等,都是授课式。”“各种声音都有,每一种选择都有得有失,关键看你想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王可说,当时她也是查阅了很多资料才决定到香港读授课式硕士的。“我希望在香港可以开阔眼界,同时学习偏实用的课程,方便就业。”时间与质量的关系在简历上最一目了然的就是学习时间的长短,也是“一年制硕士”最容易被质疑的地方。因为即使按照入学时间到毕业典礼来计算,也最多一年半。这还是因为毕业典礼与课程结束时间相隔约半年。那么,姑且被统称为就读“一年制硕士”的学生们,他们的学习生活究竟是什么样的呢?hatehkust称,他所认识的一些内地“985工程”学校的研究生,“起早贪黑地像头牛一样,上课、作业、考证、论文、项目、实习”,而读MSc的同学“每天打游戏到凌晨4点,中午才起床”。“其实无论在什么学校什么课程,都有认真学习的学生,也都有混日子的学生。”王可介绍道,因为香港与英美等地的高校时间安排相同,所以都没有内地的学期时间长。每学期只有13周左右的课程,而内地高校普遍都有18周或者以上。“如此一来,课程就很紧凑,节奏很快。每门课的老师都会在第一堂课就把整学期的课程安排发下来,具体包括每节课的预备阅读书目,每一次作业、什么时候作课堂报告,有个人的,也有小组为单位的。一学期上三四门课觉得比在内地时上七八门课还累。”也正因为如此,人人网上有一条被广泛转发的状态,是香港中文大学的一位同学在考试周用网上流行的“咆哮体”进行的吐槽。该同学说,自己读研究生了还考试、闭卷考试,还要作报告、写论文,还不止一门课如此,“毕业之后还被人说你不就是TPG毕业的吗,不就是花钱买的吗,不就是很容易就申请到的吗,等姐拿到学位证非得供起来,那是姐拿血和汗换来的!”虽然是语气夸张的调侃,但是王可觉得这条状态还是很形象的,“尤其是最后两句,其实也是对质疑授课式课程的一种回应”。对于用人单位对学习时间的质疑,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侯定凯表示,用人单位有自己的想法,有的比较偏向海归,有的也会因一些质量问题有所渲染的报道而对某种类型的硕士“并不买账”。“他们缺乏判断力,不会深究海外的中国留学生学得到底如何。只用学习时间判断一个应聘者,是一种蛮简单的判断,可以说是偏见。”中央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教授郭英剑也向记者表示,他坚决反对用人单位在招聘时用学习时间长短去质疑或者评价一个学生,“这对学生很不公平”。如何衡量含金量关于大家通常所说的含金量,侯定凯分析道:“首先是从学习时间上衡量,其次就是从写不写论文来衡量,认为写论文的情况比不写论文的情况好像要求要高一些。”而就这两方面来说,侯定凯认为,这与一个国家本身的学术传统有很大的关系,不存在哪一个制度比哪一个制度更好的问题。“如果仅从时间与论文两方面来衡量,那么我们的研究生培养无疑应该是很好的,硕士普遍的都是三年,而且全都需要做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但事实上我们的研究生培养得并不好,批评声音很多。”侯定凯说。在招聘的时候对人才进行考量,是招聘方必然要进行的活动。但是,招聘负责人或者公司领导真的具有评价一个学位含金量的能力和资格吗?对此,侯定凯认为,评价一个学位的含金量如何,实际上最终应该是由教授、学者、专家这群人来把握的,外行实际上无法判断和评价一个学位的含金量。“因此,有关学位含金量最关键的问题还是一个培养过程的问题,就是说我们怎么去安排课程,怎么挑学生,以及质量把握等方面。”王可说,自己所读的课程没有毕业论文的硬性要求,只是作为选修。如果写论文,相当于修一门3学分的课程。“但是事实上,一些课程也会要求我们写论文、写报告。”而修读香港中文大学全球政治经济学硕士的一位同学更是向记者“诉苦”,因为学习的课程偏理论一些,除了课堂报告外,每门课都要写论文,“尤其期末快结课那一两周,写论文的压力特别大。不能因为我们没有一个所谓的毕业论文,就觉得我们很悠闲啊”。英国华威大学国际安全专业的张晨则表示,他们是需要写毕业论文的,自己当时写了一个月。“国内的想法偏传统,认为论文是控制质量的手段,喜欢从结果出发,用一次性的方式来控制整个过程,是本末倒置。”侯定凯对此分析道,据他了解的情况,国外的课程一般有系统的培养方案和考核,平时的作业、报告等形式也较为多样,“当然学校与学校的差异性也存在,也有很糟糕不负责任的教学情况存在”。“总之,学生的发展是多样性的,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写一篇四五万字的论文。有想法和写文章不是一回事。”侯定凯说。专学分开是大势所趋何青去年报考中国传媒大学学术型硕士,以一分之差被调剂为传播学的专业硕士,因为专业硕士的招生名额多于学硕。而她现在表示,“读专业硕士也不错,本来就没想要走学术路”,只是担心用人单位可能会歧视专业硕士。“国内目前的学术型硕士已经开始锐减,而是大力发展专业型即职业型硕士。研究生教育由学术型向专业型转型的指导思想是极其明确的。这一点,由于有教育部的行政命令在,大方向已定且已见成效。”郭英剑对专硕学硕之分表示肯定。侯定凯说,这种改变是教育部门针对现实作出的反思,包括考虑研究生缩短学制。“拖三年也不见得有积极作用。有的课程可以进行调整,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参加社会实践工作。”而现在研究生就业情况并不乐观,因此才要变革,“改革的方式不是从学术本身来考虑问题的,更多的是从人才市场的角度来作一些调整。包括以前的扩招,到现在对扩招人数的控制,以及学制的改变,都是如此”。王可觉得,授课式硕士对应为国内的专业硕士,都是以就业为导向的。从人才市场的角度来说,它们更需要学生掌握与岗位要求有更多对接的知识或者技能。侯定凯说:“现在的专业硕士,就是按照这样的方向在走的。”虽然关于这种国外的“专业型硕士”的一些不理解和争论存在,但是,身为一位高校教师,郭英剑还是鼓励自己的学生出去留学的。“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在国内接受了多年的基础教育以及本科阶段的高等教育,应该出去看看并接受一下比我们更好的高等教育的理念与实践,在拓展个人高等教育多元经历的同时,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考研倒计时:159天每日考研:微笑面对自己的将来,会发现世界很美好。连续好几天写的文都是给21考研党的一些建议,某些20考研上岸的同学就私聊我,表示不满:我这还只是准研究生呢,咋滴,就没我啥事了?那今天宝宝龙就准研究生们提点建议 ~~暑假不要太悠闲说完这话,有人就不开心了。我这辛辛苦苦努力了一年,好不容易考上了研究生,就一个暑假还不让我好好玩一玩?当然没那么夸张啦,都知道今年上岸的同学不容易,从初试到复试熬了近半年,该玩当然得玩,不过得有个度而已。虽然你已经是个准研究生了,但你的学生生涯依旧没有结束,不是嘛?况且暑假那么长,今年这个情况,又实在不方便外出旅行,你不能一直在家里玩吧?那么暑假要干啥呢?宝宝龙在这里提几件事,帮大家打发时间:1、不妨提前熟悉一下研究生的课程,早学晚学都是学,提前学一点,之后入学也就轻松一点。2、利用两个月学个技能也挺好,比如说画画、乐器等等。这个依据自己的爱好,强求不得。说到底,人有个一技之长或者说兴趣总是好的。而等这个暑假过后,可就真的没有这么大片的无忧无虑的时光了。3、做点兼职。既赚点小钱,让自己经济独立点,又能增长点阅历,何乐而不为呢?不过要注意诈骗,一旦要交钱,立马转头走人。考虑一下自己的未来各位上岸的同学大概都20+了吧,也是时候想清楚自己未来的发展道路,做个规划了。是继续读博,还是毕业后找个好工作?这个问题在大学期间或许不太重要,但在研究生阶段,真的非常重要!!!因为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你会选择什么样的导师,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你的未来。当然了,现在你可以只有个大致的想法,但是你应该要把这个选择题,提上你的日程了。个人感觉研一第一学期结束,你就得有决定。岔开话题说一句,别为了逃避而去读博,不然你会很痛苦!选个好导师顺承上一点,再次强调,研究生的导师真的很重要!!他不仅决定了你的研究方向,更直接决定了你之后两至三年内的研究生生活。关于如何选导师,之后两天我再出一篇文详说,这里提一个最重要的原则:导师不一定要是最牛的,但一定要是人品好的,一定要是最合适你的。另外提一点,趁着暑假赶紧联系导师。主动的人从来不吃亏,现在不找,就只能等开学被随机分配了,好的导师早就被提前联系完了。学会静心与专注大学里你可能会经历很多,也做了很多,但成了研究生之后会发生一些变化,最主要的一点就是研究生更加看重能力。而研究生期间又相对本科更加自由,如果你静不下心,不够专注,最终的结局只能是能力不足。那么,这时候无论是就业还是读博,你都将很难走。研究生从某种程度上是来弥补本科期间的一些遗憾吧,暂且用这个词。给你一次重返校园的机会,能不能把握住,这就得看自己了。建议多去图书馆坐坐,你可以不是去学习,只是随手翻翻一些闲杂的书籍,但也多去去。图书馆的环境最能让人静心与专注,这是它的特质,也是其他地方没有办法给你的。一念执着, 一念放下,不管春夏, 任它秋冬,愿各位之后的三年里,遇见最好的自己。#研究生#我是宝宝龙,愿伴大家一路向前~~
对于读书读到硕士、博士研究生的人而言,“读书读傻了”可能成了一句常常应验的谶语,这是我们面对生活时的无所适从。那么读书究竟有什么用呢?你有没有被人说过读书读傻了的情况呢?这个问题,没有对错,佛曰:“大智若愚”。大概是这样吧...... 读研读到傻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呢?看看网友们的评论吧! 01 没有几篇SCI找不到对象系列 @立冬青稞说 两个专业相近的博士相亲第一次见面后回去的第一件事情是查一下对方发了多少SCI。 @又耕田来又打渔说件真实,一博士后追求我同学,同学查了对方有3篇顶级期刊论文,还有待发的。也觉得人还不错,后来就谈起来。后来博士后32岁回国教授,她也同一个学校做了讲师。 @见习女神经 我老公的博士同学,在我老公介绍我给他们认识后,转天告诉我老公说,这个女生不错的,我上知网查过她发的文章了,是个认真的人。 @上者惟心听说过个据说是真事,俩博士相亲在一起了,女方闲的无聊去看对方的博士毕业论文,认为论文中有纰漏,遂提分手,原因是觉得对方智力水平有限,觉得会影响下一代 @匿名网友 读书的时候,去我表哥取舍玩,听见表哥的两个博士同学在聊天: 博士A:我要和她分手! 博士B:为什么? 博士A:每次约会都要逛街,她根本不能理解我们在实验室的乐趣…… 博士B:嗯,那是应该分手…… 02 “请拿出你的数据,再开始你的表演”系列 @尚書右丞元旦一大家子聚餐,某长辈在饭桌上掏出一根烟,看到我的眼神有点不对,假装闲聊的语气说“协和医院的教授研究发现吸烟跟肺癌并没有相关性”,我习惯性接话“我要看数据”(°ー°〃) @尚書右丞我的一位经管学院的博士师兄,研究量价分析和价格动量的。他基于自己的博士论文研究成果,成功的说服了我在2015年12月跟随他全仓杀入股市。中国股市! 截止2017年4月21日,他亏损70%,我亏损55%…… 他的博士论文延期了…… MD有参考博士论文买股票的么?! @夜神K2 1.按照蔗糖->异糖酐->焦糖酐->焦糖烯的反应protocol观察红烧肉炒糖过程中的几步脱水过程,直到满屋子糊味才终止了反了确定实验失败,然后为此觉得除了在厨房里需要有电子天平以外还应该买一个不锈钢温度探针。 2.某表亲口述一个什么跟种族歧视有关的观点,我随口说出『talkis cheap,show me thedata』,然后整个氛围就非常尴尬了。 3.为了给家里人提DNA买个了试剂盒回家,我妈问放哪,我说『放4度别放-20』。过了两天我妈说咱家冰箱到不了-20。 4.还是长辈们在热议一个啥养生的东西,具体是啥忘记了,还装模作样的有对比,我说『这不是单因素实验啊』『样本量多大?oddsratio多少?chisq的p-value多少?』。 5.一个很不熟的土壕投资人在一个聚会时开脑洞(嗯投过一些骗人的健康项目所以不太喜欢),误把自己的一个工程学想法当做科学问题讨论,我一不小心问了一句『那你的hypothesis是什么?』。 6.吃货。朋友遇到某种好吃的东西,有很多口味,难以抉择吃什么。遂建议,每一种都吃够至少三个replicates再说,否则吃出来的结果没有统计学意义。 7.『XX的情商太低了』『介于「情商」是一个没有明确定义的概念,我有一个假说:群体概率上,以g值表征的认知能力分布于正态分布左侧的人才特别喜欢使用来聊以自慰的一种东西。 @生命科学女博士 1.经常怀疑医生们的言论。比如医生和我说大蒜能杀幽门杆菌,我第一反应就是有没有文献支持。2.擦桌子用75%的乙醇。 @周铂今天去超市买牛奶,我跟女朋友说牛奶A比牛奶B(A、B是两个牌子)好喝。女朋友表示喝不出区别,且觉得我肯定也喝不出来,觉得A更好只是主观上的偏见。于是她提议两种都买,做个单盲测试(她两种各倒一点儿,让我说哪个更好喝)。但牛奶都是2升装,我们觉得同时打开可能变质。 这时她又突发奇想,说先把一桶喝到见底,然后打开另一桶,这样就可以同时测试了。我觉得是个好主意,然而觉得这对先打开的那桶不公平,毕竟打开几天后可能就没刚打开时好喝了。她想了想说,那不如买两桶A和一桶B。先开A,在A快喝完时开B,同时测;然后在B快喝完时开A,再测一次。这样A和B就各有一次是新打开的了。 接着她又觉得,虽然这样实验条件平衡了,可我选对(即选择A)的概率还是挺高的 --瞎蒙也能猜对一次(期望值)。于是她又提议每次测试时测量多次,这样我们可以看看正确率是不是统计上高于机遇水平(即瞎蒙的正确率)。至此我们达成一致,买了两桶A和一桶B。 这里先后使用了单盲、实验条件平衡(counterbalance)和重复实验几种手段,结果应该还是很可靠的。希望我能证实自己的牛奶品味 实验结果: 1,两种奶口感还是很相似的,五次里我判断错了两次 2,可能与温度有关,放至室温后区别更大 3,确实A的奶味更浓,测试时女朋友反复比对了几次,也这么觉得 03尴尬死我家亲戚系列: @夜神K2 1.有亲戚在朋友圈转类似于『燕窝适合什么样的人』来推销燕窝,我直接在下面回『适合又蠢又有钱的人』。 2.有长辈高谈阔论夯港问题并且驴唇不对马嘴,然后我直接拿出手机念了几条基本法。 04日常痴傻呆萌系列: @某生命科学女博士 1.是这样的,每当我认识一个科研圈以外的人的时候,在我害羞地(对,我是装出来的)介绍完自己的职业和学历后,我都要给这个人谄媚地笑几下,再拼命地扯一些民生话题,以此来证明我很正常(加粗),很活泼(加粗)很健全(加粗)而且没有傻(加粗)。嗯,这就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2. 其他 (1)有次我同学给我说:这是表象。我内心充满了疑惑,表象是什么象,是亚洲象和非洲象之外发现的新物种吗? (2)宿舍的wifi名称一直叫phylogeny,密码是Oryza sativa(水稻拉丁);某次发现我师兄宿舍的wifi叫evolution,我默默地猜测他wifi的密码会不会是camellia (这必须是师兄的研究方向啊) (3)师姐送了我一只小狗狗,我第一反应要给它起名叫paper,这样我就有paper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我拥有paper的第二天,想给它改名改为papers,想了下放弃了,我怕太贪心,菩萨会不喜欢我了…… @小寻鹿的暮暮 现在博一,舍友博五,已经住了一个学期了,到现在还互相不知道叫啥。每天作息时间超规律。他每天8点起去实验室,凌晨1点回宿舍洗漱完了直接上床睡觉。我每天10点起去实验室,下午5点回宿舍看书,凌晨3点左右睡。我俩的交流仅限于晚上他一进门看到我说:“还没睡?”我回答:“是啊”。这种交流方式已经持续快一个月了…… @ahahaha 实验室一师姐,我们去食堂会路过学校内的一个转盘,每天去吃饭的时候她都会贴着转盘走,甚至不惜把裤子弄脏,一天我终于忍住不问她为什么。。。 她说,师弟,你没学过切线最短吗? 听她说完后,我觉得非常有道理。自从每天我跟她一样一前一后贴着走后,感觉生活都变了。一天一个小同学从后面说,你看那俩读傻了,你特么才傻呢,你懂我的世界吗。 @ghostan读得我居然试图跟爸妈讲道理。 @匿名网友 发微信朋友圈时,会加参考文献。 @禾几马户、有一次朋友喝高了。我爬起来去厨房吐,吐完舒服了些,看到厨房有电热水壶,里面有电热丝的那种。我把壶接了水,通了电,想着烧点热水喝,然后回到沙发继续摊了下去。 之后,一哥们起来也是去吐,路过热水壶,发现我的水放少了,直接嗷了一嗓子,高喊“水位过低!过热!” 听了这句话,在沙发上醉的跟死猪一样的三个工程师瞬间站起来了两个。对,站起来了。 剩下的一个没能爬起来的兄弟把右手比划成电话的样子,放到耳边开始布置任务,时不时的还大叫两声high!high! 对了,那个热水壶我们最后一致认可的解决方法是往里补水,别问我为什么不断电…… @匿名网友 1. 友:“哎呀,掉地上了你还吃!亏你还是学医的。” 我:“没事儿,胃酸先杀一波,白细胞再杀一波,大不了就是拉个肚子,这都不是事儿。” 友:“.............” 2.友:“ 我不吃内脏,觉得脏。” 我: “都是蛋白质,都一样。” 友:“.............” 3. 造人一段时间还不见动静。 我:“老公会不会是你有问题?” 老公:“有可能。” 我:“实验室有显微镜,有玻片,我们自己看看吧。” 老公:“..............好吧。” 我在显微镜室一边等一边查看精液检查基本标准,15分钟后拿到载有老公精液的玻片。开开显微镜。 我:“哇,老公,你来看,你的精子好有活力,也没看到畸形的,那看来还是我的问题。” 4. 友:“外国人眼睛就是大,就是好看。” 我:“亚洲人的肿眼泡可是进化之后才有的高级货,因为较早到达北方,所以进化出了厚眼皮迎来保暖。老外眼皮薄是因为没有进化出这个功能。在唐朝时,老外还因为高鼻深目而受到唐朝人民的嘲笑” 友:“.............” @蒙哥 前几天去朋友家吃饭,主人家做了一锅茶叶蛋让我们临走的时候带着吃,因为饭盒不够大,为了充分利用空间多装我们展开了一番讨论,主角是材料硕士朋友W和材料博士我M,画风如下: W:装不下了 M:没事,我给你调整一下布局,利用一下间隙位置 W:你在平面内调整没有效果,应该考虑空间密堆 M:有道理,但是鸡蛋不是球形,没法FCC最密堆积,只能勉强排成BCC结构 W:就这样吧,差不多了 M:等一下!这个双层结构有点像我之前设计的合金表面偏析模型!我怎么从来没考虑过表面层的晶格结构和基体是不一样的呢!我设计的模型完全按照FCC计算,但实际上表面这一层应该是倾向于非紧密堆积才对,这一层的结构参数应该修改!等我回去研究一下! W:…… @静水流深我弟弟,博士读完又接着博士后研究,买任何一样东西都要做功课,包括太阳镜、口罩这类生活用品都要做一系列的技术和测试才下手……好处是,他用过的东西基本都能形成完善的使用报告,我只要拿来用就可以了。 @机器人孔博士 过年亲写了一副对联挂门上。上联:天天有数据;下联:年年发文章。横批:艾斯西艾。 @匿名网友今天在电梯里,进来了对母女,然后电梯开始超载报警,母亲说女儿咱们往边上站站,于是电梯就不响了。靠,这牵扯到结构静力学里最难的空间板理论,必须求解四阶非齐次偏微分方程加试探性结果简化才能得出此结论。这个阿姨怎么做到在瞬间求解的,果然高手在民间啊! @手铲(考古学) 有一天,一小组研究室的人搬箱子。途中为了更有序的排列出现了一个指挥的小朋友。 一个博士幽幽的说道:由于社会生活的需要,形成了临时的首领,负责社会临时的生产与再分配。 另一个说:不是血缘的继承关系,所以还是部族社会。 @o威士忌 做免疫荧光做到昏厥,连散步时天上云朵的颜色都是细胞膜染色的样子。 @匿名网友 在厦大一食堂前头有个姑娘点菜,要青菜,同时有菠菜还是什么的和小白菜,大妈问哪个,她说『对对,就是那个十字花科的』。 @xun sun 觉得吃喝拉撒睡是累赘,躯壳成了精神追求的障碍。(大兄弟,不要看得太开了……) 科研狗的世界!必将与众不同。
要分享更多的职业故事、经历和经历,请点击头像关注“言职有你”对于大多数新员工或实习生,江湖中的规则和生活规则太多了。此外,他们会不时向专业经验人士询问有关人际关系处理、沟通和协调等方面的问题和困惑,毕竟职场是个技术活给职场新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相比较来看,从风险的角度来看,大多数毕业于985和211等重点大学的学生更愿意加入一个有前途、正在崛起的平台。985大学毕业后,他到一家证券公司工作。由于最初的面试竞争激烈,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让雯雯倍加珍惜。与同龄人相比,雯雯相对更成熟和明智,当周围的同事一年内换了三四份工作时,雯雯却一直坚守着这个岗位和岗位。她工作认真负责,不推卸责任。一次与雯雯交谈的机会得知雯雯在刚开始进入工作场所时从最初的小白状态跌跌撞撞,而她却在同龄人之外有一种冷静和良好的态度,经过5年的努力,她还总结出职场十大禁忌。敷衍了事,混日子员工是在领导面前工作还是在上级面前工作是很清楚的。尤其是在企业经济发展受阻、绩效下降的情况下,工作表现敷衍了事、混日子的员工可能是裁掉的第一目标。如果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延长,工作中不负责任、敷衍了事的态度,无疑是一个短视和自我毁灭的过程。02说是非,爱流言在工作场所,有一群人喜欢八卦和八卦别人,他们通常到处找麻烦,这类人有一个显著的特点,他们认为他们可以很好地利用双方,轻松地处理好与不同同事的关系。这群人经常在公司工作了多日的职场中看到,他们已经探索了公司的规章制度和涉及的特殊人事关系。在工作场所,这种人群就像一根屎棍,对组织有很大的破坏作用。03越级上报工作职场新员工对职级制度和公司经营制度的重要性普遍认识不深。因为他们渴望在工作中取得成就,所以有时他们不直接把工作交给部门领导,而是向老板汇报,希望得到赏识或重视。汇报作为职场的一大禁忌,很容易扰乱职场工作秩序,引发成员间的冲突。不要在办公室里随意流露感情人与人相处是禁忌。特别是在工作场所,成员们聚集在组织中努力工作,个人事务,甚至是自己对组织中的人、事、事的看法和看法,都不需要表现或透露出来。这一事实也印证了这一事实,即职场中绝大多数冲突都是由人际交往引起的,因此少说话多做事是长期在职场生存的方法。喜欢找借口推卸责任职场上有一种奇怪的现象,就是团队成员在遇到无法解决或困难的问题时,特别喜欢推卸责任,找借口,以打球的方式转移和处理问题。在工作场所,很多人想通过打球或拖延来吸引管理层或领导的注意。当中多比能力更无用时,企业就不可避免地衰落了。06玻璃心与精神失衡你在工作场所遇到困难的几率是十分之九,乐观务实的态度有助于我们面对困难、面对困难。个体在工作场所的心态和心态的不平衡会阻碍其发展。结果,最后的每天只能抱怨和抱怨不公平的制度,使他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白白浪费了青春时光。不知道如何拒绝别人乐于助人是公认的高尚品质,适当地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可以有效地帮助陷入困境的人走出困境。在工作中,如果你不懂得拒绝别人的求助,你的肩上会承受越来越重的负担,使你忙于工作,没有时间提高自己,从而陷入乏味的事情中。避免卷入复杂的人际关系在工作场所,许多单位的人员之间的关系极其复杂,特别是在亲属关系过多的公司,有的单位甚至出现莫名其妙的排队现象,组织成员整天处于焦虑和恐惧的状态。作为一个普通的人,不要太纠结于此,记住,专注于提高你的技能是王道,这样你就可以成为工作场所的烫手山芋而不是老手。09喜欢打听对方的薪水虽然职场上的工作都是为了升职加薪,但也有一些人更喜欢八卦,喜欢拿别人的薪水和自己的工资作比较,由于工作性质不同,每个职位的薪水确实相差很大。因此主动打听工资的人,在相互攀比之后,难免心里有一种不平衡感,他们喜欢到处多设分支机构。永远不要恋爱或暧昧工作场所是工作和发展的场所。有些人因为在日常工作中无法避免接触和交谈,或者受到一些职场电视剧的深刻影响,会发展成办公室爱情或暧昧关系。职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一个深刻的问题,如果公司允许办公室恋爱关系的存在,无疑会增加管理难度,同时也不利于内部人员合理使用和获取资源。有些人把工作场所比作战场,一旦你进入工作场所,你会注意到各种各样的人或现象。有的人绞尽脑汁,千方百计迎合领导意图,有的热衷于与领导或同事搞好工作,也有的人以自己的责任认真做事,有的能多干些活,有的闲着无所事事。不过,无论如何,职场中的个人都应该着眼长远,切记把提升个人能力放在核心位置,毕竟所谓的常胜将军在工作场所并不存在,因为他会撞到墙壁和歪歪扭扭的树。如果您喜欢本期的内容,请记得收集,喜欢,与更多的人分享!(本文原由百家豪平台推出,图片来源已上线,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时间总是过得那么快,从恢复成人高考到现在几十年了。曾经的劳苦大众很多人都考入了大学,成为了国家有用的人才。生活水平提高了,思维见地改变了。但是很多人的思想却变得让人不敢苟同,他们总是觉得上学是没用的,就算是上了大学也找不到工作,只有早早步入社会,有了丰富的工作经验才可以,更有甚者说:“大学生不值钱,研究生满地跑”。你是知道的,说这话的人肯定是90年代的那一批下海经商的。他们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们都富裕起来了,他们并没有很高的知识和学历,但是却可以白手起家。这就是成功不需要学历最好的见证。但是他们却忽略了大环境的影响,那个时期,正是改革开放的初期,是国家的机遇时期,那个时代的人恰好赶上了,那些敢想敢拼的人,都抓住了这样的机会,让自己富裕起来了,所以才会有后来的言论。他们所说的读书无用论,扰乱了太多人的思想。很多人因此也学着下海经商,但是都失败了。因为机会没有了,因为是21世纪了,更需要的是学历和知识水平。如果只是凭借着一腔热血,最后还是会让自己头破血流。说读书无用论的人都是心虚的表现,他们很多都是自己根本没有知识,但是改变不了自己,只能用读书无用来干扰别人。如果他们手里都拿着大学毕业证书,绝对不会这样说,这就是典型的狐狸思想,吃不到葡萄说葡萄是酸的。他们只是自己欠缺的太多,不懂得读书带来的好处,才会到处说大学生不值钱,研究生满地跑。为什么会有大学生不值钱的说法呢?可能大学生太多的缘故,太多的太学生找不到工作,所以才会有了这样的闲言俗语。这些不能怪社会,更不能怪学校,只能怪自己,为什么同样的学校,同样的老师,为什么别人可以就业,你却不能,说明自己没有学好本领,大学期间除了玩,其他的没做什么。在毕业的时候,面试官问的问题一个都不会,动手做一些事情,都不知道从哪里下手,这就是为什么别人能找到好工作,自己却毕业失业,面对着这样的尴尬局面,只能怪自己。这些人嘴里喊着读书无用,却让自己的孩子拼命读书。虽然很可恶,但是好像也很有智慧。这就像是兵法里说的,迷惑别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虽然遍地是大学生,其实和全国市场比起来,大学生所占的比例依然不足20%,研究生更是少的可怜,就不要说博士和博士后等等了。所以培养大学生,还是一种趋势,也是必然的趋势,大学生不值钱?如果你是清华大学毕业,同济大学毕业,毕业就可以拿到很高的工资,可能说读书无用的人,一年赚的钱还不如人家一个月赚的多。难道这也是读书无用导致的结果吗?研究生满地跑?那你给我抓几个让我看看。虽然每年参加研究生考试的有很多,但是能考进去的并不多,而且从中国这么大的市场来看,一千万的研究生实在不是很多。沧海一粟。不管任何时代,我们都不应该夜郎自大,我们要学会客观看待问题,因为在任何时代,一个不懂的学习的人,都将会被社会淘汰。不知道客官你有何看法,可以留言评论。
很多人在读研期间也会迷茫,不知道什么东西能做,什么东西不能做,或者是不知道读研有哪些忌讳。paperfree的小编给大家总结了几点,闲来无事可以了解一下,以备不时之需。第一点,不能独立自主,在很多方面都需要导师来帮忙。创新精神这个东西不管是创业还是做研究都是应该有的精神,要经常去反思和审视自己的课题,需不需要改善、改进,怎么才能做到更进一步,更完美,而非导师来赶鸭子上架,催促了你才准备去修改、完善。第二点,Idea从什么地方来?这个问题就不是靠导师能解决的了,自己要广看文献。如果你的导师能直接告诉你一个Idea,那也未尝不可,但是更多情况是你做的那部分要完成并写出一篇论文;导师并没给你Idea,这时候如何自己寻找科学问题?你如何发现自己的科学问题?答案是多看多查阅文献,你可以粗略地看一下,只看标题、摘要和图表!一个硕士生在你做研究期间,行业里的文献你没有掌握40篇以上的话,你的研究可能存在很多问题。看了别人在这个领域做了什么,还有没做什么,你想说明什么问题。找到这个问题就找到了你的Idea。第三点,如何制作图表,以及如何写论文?要把你的研究数据写成稿件,不是去问导师,我想你其实更需要去“问”广泛的文献!需要花更多时间来看文献,对此做更加详细的研究。假如这是你第一次写论文,你可以参考别人的论文形式,但不能是内容。在写论文时可以参考别人的这些地方是怎么写的,不要等着导师去教你如何做一个图或表,也不要指望谁来帮你把论文写好!第四点,不管是在读研还是在工作,其实团队合作都是必不可少的。多交流、学习总是好的。第五点,钱财乃身外之物,在不影响生活的情况下不要去兼职、贷款什么的,浪费时间,得不偿失,而且为了没必要的东西去兼职赚钱或者贷款有意义吗?到头来害了自己。
2019年考研已经结束,考生也在惶恐中等待着成绩的公布,而对于2018级考生来说,研究生的第一学期也已经结束,对于已经经历半年研究生生活的同学来说,这半年他们做了些什么呢?有什么感慨呢?研究生一、学位论文是读书时代最需拼尽全力的事情,只有无数通宵达旦、倾其所能的努力,本科生才能彻底认识到自己不适合读硕士,硕土才能明白自己不适合读博士,博士才能痛心知晓自己本不适合读书。不经过论文的亲身炼狱,只是站在门槛外冥想,无数学子都会自以为自己是天生骨骼清奇,乃上天用来拯救人间学术的先知。研究生二、第一学期感受:作业特别多,几乎每堂课都有作业,我是专硕,这学期14门课...,外加两篇文献综述,头疼!想早点毕业了,不想读博,另外,今天照镜子发现发际线又高了,不知道能不能熬过30岁,我的发际线。研究生三、虽然调剂到这个学校,学校不是很好,但是很幸运遇到了一个好的导师,就是那种我们可以尽力麻烦他,他绝不会让我们帮他取快递、带孩子的那种,而且特别为自己的学生着想,完全是穷尽毕生所学想要把我们这些个不争气的学生给培养出来,现在唯一缺的就是男朋友了 。研究生四、上了一学期的课,做了很多ppt,看了很多文献,写了几篇文献综述,最后发现能顺利毕业就好了,不要说博士了,毕业就好。研究生五、白天愁报账,晚上愁毕业。如果报账能毕业,我的工作量够毕业两个博士了。科研为零,每天看到桌子上一堆报账单,恨不得一把火烧了。研究生六、正被导师放养中,刚过去这学期就见了两次面。综上,每个研究生都有自己不同的生活、不同的经历,可能你在羡慕别人学校研究生生活的同时,你也在被别人羡慕着,不管如何,自己选择的路,就算艰难也要走完。对于以上,你怎么看呢?与你想象的研究生生活一样吗?你又过着什么样的研究生生活呢?
申明一点,文章侧重对象为已进入社会工作的人,不存在学术上的好坏,谨此献给立志于提升自身学历、能力与专业素养,又略显局促彷徨的斗士们。阿楚,某汽车生产商技术员,昨天他问我他想读研究生,因为公司里的技术人员都高学历,自己只能打下手,甚至如打杂一般的助手,所以他想通过读研来提升业务技能,同时也可以增加薪酬与职位。但是,他很困惑自己该读全日制的还是非全日制的专业硕士,身边的同事告诉他要读全日制的,在职的只是个文凭没前途。图片源于网络听完他一长串的充满迷惑又真诚的话语,我的第一反应是,比我强,比大部分人都强!为何?在而今这个浮躁的年代,有多少人看的进书,又有多少人能在工作之余认真的考虑职业发展。他能看到自己的不足,想到自身短板需要尽快弥补。至少,我认为他在给自己做职业规划,在给前途增加砝码。图片源于网络古之圣贤好学而不分长幼,昔今芳华岁月而忘忧前途。踏出的这一步,或许很微妙,但足以超越诸人。尔后,基于阿楚的疑问,我的观点是当前你的困惑不应该在全职或在职,而是分析及深入思考,分析为何想读研,仅仅是因为他人学历高而略显自卑,还是真心想提升自己;需要分析环境、现状优劣,思考可行性与价值所在,是否值得去,是否有动力熬下去。同时,需要考量家庭、经济因素,毕竟工作后谁也没能独善其身。可我更坚信,如果爱,请深爱,既然选择有心于自身的能力不足,有志于当下职业,那就放手去拼搏。趁父母还未老去,大可不必拘泥犹豫,至少父母能力可能比当下的你更强。彼时,你需要考量的,是在未来几年内真的能熬下去吗,别人在嗨歌蹦迪,你在书山沉迷,没有喧嚣愉悦,只有清淡乃至枯燥的文字。你需要思虑,在未来几年内,完全依靠自己读完研究生。图片源于网络所以,我不建议你全职读研!研究生是学术与专业的磨练,即已无心从事科研学术,咱就干脆直奔目标,文凭。在职研究生的优势在于将课堂的理论延伸到工厂车间,融于产品工艺,实现理论的具体应用化。更直接的感官是经济来源,既然离开学校走入社会,势必自立自强,不做啃老族,哪怕撞了南墙磕破头颅也要一笑而过。图片源于网络再者,研究生不是一种荣耀,不可当成攀比炫作之用。目的必须纯粹,行动必须坚决。充分利用现有工作,拓宽人脉资源,积攒技术功底,在兼顾工作之余去拼命学习。言者无心亦简约,知者耳繁路难行。在职读研你将付出别人N倍之智慧与努力,但你不觉得很值吗?谁的人生容易过,家有亿万金矿还得懂经营。既然选择读研,就选择放弃,放弃过去的安逸,放弃曾经的犹豫,纵使前路万般难,踏上征途坚毅果敢。图片源于网络曾经我的一位老师说不要想着安逸,舒服是留给死人的。的确,多年后我日渐明白这句话背后的深意,庆幸自己还未白了头,就要选择那个价值大,难度高的去挑战,潜力都是激发出来的。读研,不难。四门科目只要过了录取线就能上,几年时光一两篇论文一晃而过即毕业。读研,很难。研究生是一次修行,是给大脑和灵魂的一次全身长时间体检。作为非学术型人员,要想取得突破,要想有所建树,势必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将专业理论与技能应用到工作中,去创新颠覆,而这个过程,很难熬。不做水军,沉得下心,耐得住寂寞,也许会实现一次蜕变。那时,你才会明白,什么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图片源于网络故而,不仅仅是花几年青春去混个文凭,当以此为人生基石,不断修行升华。如此,读研才有价值。肆意随波逐流,到头一场空。今天越来越多的企业把能力摆在首位,更加的淡化学历首位度,这不是说学历不重要,相反更突显学历的重要性。平庸之辈混个三两年得个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一到工作中问题解决不了,方案单一简陋,要你何用。企业不会养闲人,每个老板的成本账都算的比你清。那些扎实磨练,理论与能力兼备之人,才配得上这份沉甸甸的证书。学术是严谨的,不容戏谑,才对得起那些辛勤耕作,专心研究之人。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为原创作品,如有需要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