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暑期辅导班迎来报名热潮 一起学网校提供高效“充电”不能爱

暑期辅导班迎来报名热潮 一起学网校提供高效“充电”

图注:一起教育科技旗下“一起学网校”烈日炎炎,从《月薪3万撑不过孩子一个暑假》刷爆朋友圈,到#7000元暑期培训班报名靠抢#登上微博热搜,如何让孩子充实地度过暑假成了让家长们劳力伤财的“难题”。对此,相关媒体微评“人生是场长跑,起跑不必冲刺”。的确,向家长贩卖焦虑是不良机构的“套路”,但“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人生的长跑想要取得佳绩,也需要适当的未雨绸缪。而隶属于全球领先K12智能教育平台一起教育科技,践行着“让知识无界,跨越屏幕照亮每一个孩子的梦想”使命的一起学网校(https://www.17xueba.com),在这个暑期给400万家长和孩子带来了高性价比的高效“充电”。大“厂牌”推出精品课程2018年,教育部多次发文整治校外培训班辅导乱象,在“小作坊”泛滥的课外辅导行业,一个大“厂牌”会给家长在辅导效果和费用方面较高的安全感。“一起学网校”作为中小学在线学科辅导平台,和“一起小学”“一起中学”同为全球领先的K12智能教育平台“一起教育科技”旗下的亮点子品牌。一起教育科技的产品足迹遍布全国31个省市,365座城市,服务着14万所学校,7900万家长、学生用户。一起学网校共享一起教育科技多年沉淀的6000万中小学生学习数据,以“个性化学习”为本,同步课内基础知识,外延核心素养,帮助孩子更科学地获取学科知识,提升学习兴趣,养成自主学习能力。图注:一起学网校“一起学”教学理念常言道,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前两天,喜欢游泳却被家长送进“足球班”的小学生“假扮妈妈和教育专家诉苦”的新闻让大家哭笑不得,也从侧面说明在暑假给孩子报班确实要多考虑孩子的感受和体验。不同于普通培训班的“填鸭式”课程,一起学网校坚持“兴趣培养+习惯养成+精准教学”的课程设计理念,为孩子的不同学习阶段提供相应的课程。在小学阶段,一方面夯实语文、数学学科的课内基础知识,另一方面,培养孩子的文学素养,激发数学思维和兴趣,同时,通过真人绿幕直播间和连麦互动等新奇有趣的情景教学方式鼓励孩子开口说英语。这样有助于兴趣和能力培养的课程,会让孩子之后的学习事半功倍。双线教学延展到初中和高中阶段,会帮助孩子建立健全学科知识体系;同时通过海量教学数据分析,能够精准把握学生学习痛点,快速提升基础应试能力;利用辅助动画、视频、图表变抽象为具象,强化孩子学习数理化学科所需的空间、观察、分析、逻辑等思维能力。好老师提供优质服务当然,如果说优质的课程设计是为孩子提供能量的“充电宝”,那么一位称职优秀的老师就是为孩子导流的“充电线”,而这样的优秀老师,一起学网校为每个孩子配备了两位。主讲老师+辅导老师的“双师教学模式”是一起学网校的核心优势,主讲老师均从清北哈佛等全球名校毕业,平均教龄达10年,人均在线授课经验超5000小时,经由6轮选拔,受聘比例仅5%,且对学生学习效果负责,期末考核末位的老师会被淘汰,留下的都是经由企业和用户共同检验过的名师。此外,辅导老师会1对1、24小时在线伴学,课上督促孩子集中注意力、课后辅导孩子及时复习完成作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将孩子的阶段性学习情况反馈给家长,实现学生学习不孤单,孩子成长家长看得见的在线辅导效果。图注:一起学网校“双师教学模式”作为互联网时代催生的在线辅导直播课,相比传统补习班,一起学网校做到了随时随地学习,节省了家长接送孩子的时间成本,避免了学生路途中的安全风险。最重要的是,相比传统辅导班“讲完就算”的授课方式,一起学网校实现了闭环式教学:课前针对性预习、课中利用多元新颖的互动式教学抓取学生注意力、课后复习巩固、阶段性反馈学情报告,全程有专门的老师负责,提供全方位的辅导服务,给学生、家长最优质的体验。诚然,“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公知,但过度的焦虑也不是好现象,既不能揠苗助长,也要讲究未雨绸缪,陷入“暑期班选择困难症”的家长们可以不参与“7000元暑期培训班靠抢”的热闹,但不妨尝试一下仅售9.9元的7×2=14小时直播课程,亲身体验过才能知道为什么一起学网校是400万人的选择!

其声挥绰

EduSoho专访众学简快:百亿考研市场下,小赛道如何跑出大未来?

2020年,被称为考研的“寒冬年”。报考人数增加,竞争尤为激烈,对于学子们来说是“寒冬”,但对于考研的教培机构来说,却意味一场难得的机遇。「众学简快」(以下简称“简快”)是一家专注于考研线上辅导的在线教育培训机构,自创立以来,一直深耕于“心理学考研”这一细分领域上。虽然辅导的专业比较单一,但在2020这场考研大潮中,简快凭借着多年来积累下来的口碑和优质的服务,仍然吸引了大量学生报名。迄今为止,简快已经成为当地知名的心理考研类网校,并且累计服务了学员近十万人。面对这样的成绩,创始人杨博文表示,这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缘故。从研究生到辅导研究生“ 赛道虽然“小”,但只要足够“精”也一样能够被市场认可。”根据杨博文回忆,2013年,当时还是学生的他考上了湖南师范大学的应用心理硕士,备考期间的艰辛让他尤其难忘——“专硕都是各个院校自主命题,市面上很难找到针对性资料和辅导。”本着想帮助更多学弟学妹的心态,他考上之后将自己的考研经验系统性的分享给了其他考生,这对于同样想要报考心理学专业同学的来说,无疑是非常宝贵的。“学弟学妹们反馈,我的经验对他们帮助很大,也有不少人在我的帮助下考上了研究生,由此我就萌生了想开心理学考研培训的想法。“有时候,机会出现就在一瞬之间,而杨博文就在它来临时牢牢地抓住了。13年成立简快考研工作室,15年正式注册公司,众学简快就这样开始在心理学考研培训的赛道上一步一步发展壮大。从师生到朋友“ 教学相长,互相成就”简快一直以来的宗旨就是“考研人帮考研人”,说起来也许并不难,真正难得的是简快的老师们真正把这个精神印证到了每一次的教学之中。简快的张老师曾辅导过一个在职跨考学员,让她印象十分深刻“有天晚上9点,我正在商场逛街,突然接到学员的信息说:[老师,你现在方便吗?我有很多话想跟你说~]。”“我想到这个学员学习的心态和状态一直都非常好的,学习也很自律,是不是学习遇到了困难。”她马上找了商场一个安静的角落跟学员进行语音沟通,结果这次语音一打就是两个多小时。学员的声音带着一点哭腔,跟她说了很多很多她最近遇到的不顺心的事情,而张老师大多时候都在耐心的倾听,让她可以好好诉说自己的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宣泄自己的情绪,同也从她的表述中去发现困扰她的问题,并给了学员一些建议鼓励她。几天之后,这名学员主动留言说到“好在有你陪着我,感觉那次聊完以后,虽然当时很丧,但是后面几天我的心境立马不一样了,感觉很多事情都能想开,也能放下,学习的时候压力也没那么大了,学习效率也更高了,谢谢你”。张老师表示,当时看到她说的这句话,感动的心情难以言表。“虽然看上去是我们在帮助学员,但是其实学员回馈给我们的也很重要,我们做考研辅导这件事情都有了不一样的意义。”也许就是这样的一份心、一群人,才让简快受到了越来越多学员的认可,也创造了他们和其他辅导机构与众不同的温暖光芒。不忘初心,一切以学员为重“ 我们到目前为止都没有在任何竞价广告上投入大量成本,主要成本都投入在了提升教学教研和售后服务质量上”01 优质的教学体验同许多“小作坊”式的辅导班一样,简快在发展的初期并没有一套成熟的教学系统支持。“最初我们一直用非常原始的视频加密工具给学员发放课程资料,操作很复杂,学员体验感也不好”直到2016年,简快才决定通过使用Esoho网校系统搭建完整的线上平台,创建独立域名和品牌。“用了ESoho网校系统,可以说是简快发展史上比较重要的一次技术迭代,我们的服务得到了质的提升,学员的在线学习体验越来越好,对我们也是越来越认可。”02 独特的教学优势近些年的考研经济,形势虽然一片大好,但背后的竞争却也十分激烈,能在众多规模化、知名度高的考研机构中脱颖而出,杨博文表示,简快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专业性和针对性。考研是一场持久战,简快的老师们不仅需要保证教学质量,提供给学员最佳的课程,还需要协助学员进行高效的时间管理、督促学习进度以及缓解焦虑情绪,从课程与服务两方面共同帮助学员顺利上岸。“我们的教研教学团队,会研究各个院校的历年真题,总结出题规律,解析近年各大院校常考的知识点、易错点、易忽视点等,给学员提供针对性的备考资料。”“负责教学和学员督导的老师都有过心理学考研经历,并且已经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理想的院校,他们的成功经验对学员也有非常大的帮助。”优秀的团队,加上优秀的教学服务,7年来专注的努力让简快的发展有如乘上东风一般。回顾这些年,杨博文将他们的成功总结为一句话:一切以学员的需求为中心。“对我们来说,尽最大的努力帮助学员考上理想的院校才是最好的宣传策略。”顺风而上,迎接百亿考研市场“ 敢想敢做,笃信坚持”当谈到这些年的创业经验时,杨博文跟我们分享的,就是这8个字。“我18岁的时候经常翻看商业杂志,那时候就梦想自己能做一家理想的公司,十余年的时间我确实也实现了梦想。只要敢做且坚持,没有什么不可能!”的确如他所言,从最开始的默默无闻到现在的口口相传,经过这7年的深耕,简快已经成功在心理学考研的赛道上占有一席之地了。然而,当面对整个考研教培市场时,对于简快的未来,杨博文心中还规划着一片更为广袤的蓝图。“我们将在近两年继续完善团队梯队化,继续迭代教学、教研产品,力求成为考研专业课细分领域的头部品牌。”未来3~7年,简快计划要成功孵化2-4个专业课考研事业部,成为硕士考试在线教育细分领域全国排名前三;在教学质量、教研产品和技术方面产生重大突破,课程安排上辐射多种学科、多种班型,成为硕士考试在线教育全产业链企业。”从“小而精”到“规模化“,从心理学到向全国市场同类专业拓展延伸,毫无疑问,他们即将面对的是更为广阔的蓝海,同时也是更大的机遇和挑战。但是,有这样的决策者和团队驱动,有这样的技术和教学服务支撑,我们或许有理由相信,简快的未来真的“没有什么不可能”。

退而自责

心酸!考研人的一天,太有同感了……

如果没有选择考研,我的生活会不会是另外一个样子呢?有些时候,我也想过放弃然而我知道我不能谨以此文,献给那段辛苦而又难忘的考研日子!01和大多数人一样,我带着憧憬走进大学校园。刚踏入大学校园,一切于我都是如此的新奇。生物技术,乍一听起来是很抽象的名词,也很无厘头,直到现在我也不敢说完全弄清楚这个专业了。之所以填报这样一个志愿,更多的是出于一种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吧,万万没想到,这个好奇心到了毕业时反倒让我迷茫了(o(╥﹏╥)o)。坦白说,我的成绩一直不错,但是实验技能有所欠缺,老师也建议过不适合在在生物领城发展。所以,考研初期我有过挣扎,毕竟从现实来看,作为一个国家奖学金获得者,我完全可以很轻松地保送本校研究生,博士生,甚至出国访问,但是我内心一直有个声音提醒我:不能无视自己在实验技能方面的缺陷啊喂。......于是我还是纠结,要报考一个喜欢的经济学专业跨考还是继续保研。虽然自己还蛮擅长考试的,但是入门晚、基础薄弱的我要和那么多系统学习过经济学的竞争者在同一起跑线上赛跑,还是有些担心。我真的能赢吗?如果考研失败,我是否能够接受那个残酷的现实?面对新专业的领域我是否能够承受其中的学习困难?我不断地问自己。思考良久,我最终还是决定放弃保研转而跨专业考研。当时想的是:人这一辈子总要勇敢一回,跳出舒适圈,一个不热爱的职业和领域做起来也不会快乐,而选择自己喜欢的领域拼一把,不论结果如何,至少不会后悔呀。02“跨专业考研”说起来不过5个字,做起来并不简单,因为在专业课上存在很大的劣势,这就要求我比本专业的学生要更加努力,于是我果断填报了一个经济学双学位课程。事实上,生命科学院的课程并不轻松,每天几乎都是满课,而在这夹缝之中我还得抽出周末来学习经济学,说实话真的很辛苦,但是我觉得一切努力都值得。每个人的人生都有着千万种可能,只是有些人会选择最轻松的那一条走下去,那条路未必适合自己,我想通过跨考给自己的未来多一个选择的机会。这个过程在某种程度上就像“”归零“”的过程,然后义无反顾地向前走。03决定考研后,我就收拾东西在自习室“驻扎”了下来。起初大家还是比较轻松的,但是渐渐地,我们发现考研并不似我们想象中的简单,时间也不是很充裕,更不用说跨考了(心累)。考研就像一座压在我心头的大山,很沉重,却又扔不得。但是,压力不能成为不快乐的理由,生活一直都在继续。很幸运的是我们寝室四个人都喜欢打篮球,不复习时大家会用打球的汗水去释放疲惫,给枯燥无味的考研生活增添一抹色彩。(希望有考研的小伙伴看到这里也可以找一个喜欢做的事情,坚持不下去时就去做一下)嗨,哥们,生活本来就不是一件太复杂的事情,快乐单纯一些没有什么不好。04清晨六点,闹钟准时响起,我半睁开眼,窗外一片漆黑,非常纠结而痛苦地接受要起床的事实便匆匆爬起来,没有半点时间犹豫,起床,洗漱,抓紧时间去自习室。看着室友们还在呼呼大睡,我很羨慕,但是没有办法,谁让你是“考研党”呢!于是,我轻轻关上门离开寝室。晨光熹微,校园的路灯微微亮着,昏黄的灯光在雾气的折射下显得温暖柔和。我感觉手有些凉,于是呼出一口气在手心,水汽在冰凉的空气中一下子变成了白雾。食堂刚刚开门,我本想去买点早餐,但是今天起得有些晚了,决定靠书包里的那块巧克力对付一下。没过多久我便走到了图书馆,在门口时突然听见有人喊我名字,“嘿!没吃早饭吧?”小D气喘吁吁道:“刚刚在食堂楼下看见你没有进去,我猜你没有吃早饭。喏,给你带了一份。”我接过散发着热气的包子和豆浆,感觉手心的温度一直传递到了心里。其实我们两个并不是很熟,不过总在辅导班一起复习,颇有些患难兄弟的感觉。布莱克曾说:“一粒沙中见世界,一朵花中见天国。”当在学习过程中有一种独持的思考体会而找不到知己分享,当生活的节奏开始让你无所适从,当自己的思想无法被别人理解,不妨找一个“研友”吧。“谢啦,兄弟!”,我扬起嘴角,拍了拍他的肩膀。两人一起在门口快速吃完早餐后走进自习室,自习室已经聚集了很多人,大家都在埋头苦读,十分安静,于是我们蹑手蹑脚地走到自己的座位上,捧起厚厚的资料书,一个字都不敢落下地看着,写着,记着......考试临近,谁也不敢大意。05复习了一上午,我又抓紧时间趁人少的时候赶到食堂打饭,狼吞虎咽吃完餐盘里的食物,又买了一些糖,学习是一件耗费脑力的事情,所以你常常会感觉到饿。午睡对于考研党来说是一件太奢侈的事情,同学们大多是在桌子上小憩一会儿,晚饭也是跑着去食堂,一边吃一边想着英语单词。晚自习时间我一般选择看网络视频公开课,听老师们讲解知识点。自习室关门很晚,而大家总是要待到关门那一刻的才会离开,更有甚者会在外面租房学习到深夜(学霸的世界你永远想象不到有多努力~)......经历过考研后,回想起这段日子,更多的是感恩,感恩老师、朋友的支持和鼓励,亦感激没有放弃的自己。如果你也是在考研的路上或者有考研的打算,希望你务必相信自己,坚持下来,有信念感的你会如浴火重生的凤凰,燃烧所有的寂寞与彷徨,迎来更好的自己!06这是一个平凡的跨专业考研学生的生活,正是许许多多这样的学子构成了千千万万的考研大军。你们是勇敢的,你们是勤奋的,你们是进取的,无论结局如何,你们都值得热烈的掌声。

张廷秀

风口上的考研市场:在线教育能带给我们多大想象?

从1978年恢复考研算起,考研如今已经走过了40年光景。40年来,中国的经济、社会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考研还是考研,事儿没变,但构成考研这件事的人群,早已不是原来的人群。而附着在考研和人群上面的商业市场,也正变得复杂而又多样。褪去天之骄子光环:考研热下的众生相“上次没考好,准备边工作边备考,再给自己最后一次机会吧,明年再考不上,就踏实工作了。”小田刚入职上海一家创业公司,谈起自己的考研经历,有点迷茫,“压力很大,有时候有种恐惧感,但又不想轻易认输,不想一辈子留下遗憾”。2018年考研报考人数突破238万,在就业和考研间焦灼很久的小田,虽然过了国家线,但并没有进入目标院校复试名单,最终,她咬咬牙选择成为分母,准备来年再战一回。小敏则是裸考大军中的一员,毕业后没找工作,从杭州跑来上海,和几个研友躲在出租屋里,常常挑灯夜战。“和家里基本断了联系了,毕业的时候父母逼着找工作,我谎称找到了,他们现在还以为我在杭州呢。”不过,小敏坦言,现在的生活状态很焦虑,也很孤独,“不能承受再次失败。”80年代的大学生群体,有一个响亮的身份标签——天之骄子,能读研究生的更是“稀有物种”,恢复考研第一年,报考人数总共才不过63500人。那一代人,读书普遍有很强的理想主义色彩,做学问、报效祖国之余,阶层上升也相对顺利。几十年后的今天,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经超过40%(教育部2016年数据),越来越多小田、小敏这样的群体,在生存压力、竞争优势、阶层上升等多种因素冲击下,选择靠读研进行突围,考研市场也由此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前景广阔的细分行当。在笔者看来:构成考研大军的,至少有四类群体,除了上述两种已毕业的,另有两种“正规军”考生:一种是目标明确,大三左右就开始着手准备考研的“学术派”。另一种则是边找工作边准备考研、视找工作情况而定的“多选派”。并且,这里面还有国内考研和国外考研之分。前瞻研究院数据显示:2016年教育培训行业市场规模已近2万亿,经历了近10年的快速扩张,其中考研领域的教育培训市场逐渐形成了全国性机构和区域性机构广泛布局、深扎线下的格局,文都教育、海天考研等机构迅速崛起。自2010年开始,随着移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的进步,在线教育迎来爆发式增长,在考研人群日益增长的当下,考研这个赛道也正迎来越来越多在线教育品牌的争夺,新东方在线、沪江网校、考虫等等都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在考研这个个性化属性明显的赛道上,这些在线教育玩家正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与线下玩家相比,他们的优势在哪?回归用户,这些在线教育玩家能够帮助小田、小敏们实现梦想吗?强个性化市场:考研群体们的痛点在哪?事实上,考研市场的个性化不仅体现在群体的细分上,还体现在考研本身的个性化。考研之前,首先是要选定目标院校的,除了公共课英语、政治以外,不同学校不同专业所考的专业课内容几乎完全不同。并且,研究生考试还有个最大的不同,就是需要复试,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考研培训市场的分散化。在这样的维度上,传统机构存在的掣肘同样明显,覆盖面有限,获客及运营成本高,并且受地域和时间限制规模化效应也难以为继,而在考生维度,传统培训机构也越来越难以满足新时代考生的需要。“太耗费时间了,效率很低,课程资料也很老旧,我要不是冲着押题去的,可能不会报这个辅导班。”一位考生对笔者表示,听说这些传统机构往往在最后强化阶段,有押题甚至泄题的“本事”,这是吸引很多考生的“杀手锏”之一。在形式感和体验感上,随着在线直播、人工智能等的普及应用,在线教育带来了质的飞跃,并且接受度越来越高。据考研帮《2019考研备考进度调查报告》显示:在2019年研究生考试的备考考生中,55.6%的考生倾向于选择上网观看免费或低价的考研辅导视频,由此可见一斑。这样的用户习惯变化,事实上给了在线教育品牌切考研市场蛋糕的可能,这也是考虫、沪江网校甚至新东方在线这些玩家这两年才开始切入考研市场的契机所在。比如:以四六级培训起家的考虫,2016年上半年才涉足考研培训,沪江网校则是在2016年通过战略投资苏州研途拓展到考研培训这个赛道。短时间内巨头们纷纷抢滩,带来的直接影响则是对生源空前激烈的抢夺。毕竟,要构建足够冲击传统考研培训机构的口碑值和影响力,做大用户盘子是当务之急。不过,在抢夺生源的过程中,新东方在线、考虫、沪江网校三家的策略其实区别很大。新东方在线注重名师+完整产品矩阵的打法,考虫则更注重灵活的定价策略+符合当下流行的营销玩法,彼此间区别非常大。比如:考虫在2016年就以单价399元的考研英语培训课打入市场,如今也将课程推到了单价一万元以上的VIP考研班。多知网报道称:考虫网2017年考虫考研系统班已经10万人次,其业绩增长相当惊人。新东方在线依靠线下流量属性的现象非常重,强化班基本都是从线下引流到线上的玩法,在售课程也是以视频课件课为主的电商类课程。相比之下,沪江网校的玩法则更轻,基本都在线上进行,并且是与年轻群体互动最成功的教育品牌之一。近年来,沪江网校连续打了多张明星牌,从吴磊到汤唯,不同产品嵌入不同的明星营销策略,为沪江网校带来了很大的人气,也成功为沪江网校品牌贴上了亲和感和年轻感的标签。在考研这个产品上,沪江网校沿用了同样的逻辑,成功打造了“考研名师天团”,最近正值网校9周年庆,其也顺势开设了明星考研课程,这样的玩法大大提高了用户粘性,对其快速集聚大量目标用户、构建广泛的用户影响力意义重大。在线教育品牌抢滩考研市场:名师是否包治百病?其实从各家布局能看出来,名师策略其实是吸引考研群体们报班非常关键的“诱因”。对于考研群体来说,无论是传统培训机构还是在线教育品牌,名师的吸引力都是巨大的。这不仅事关课程的吸引力和可信任度,也同样事关考研内幕资料和核心资源问题。换句话说,仅仅陪用户玩起来只是第一步,能尽可能为用户带来效果上的提升,同样重要,缺一不可,这也是我们常常说的效果2.0时代。从新东方财报上来看,其2017年上半年也正式启动了“千万名师”计划,这为其业绩增长带来了很大帮助,不过在目前新东方考研课程中,名师计划体现并不明显(尤其是宣传上),在用户端的口碑也不太好。有考生曾指出,新东方的“名师”并非全程跟进,一周上个两三次课就不错了,玩的是“噱头”,不能不说是个遗憾。这说明,无论是通过价格战、营销战或者是捆绑名师,来吸引考研群体的眼球,都并非万金油。回归考研群体本身的需求,回归课程产品质量以及个性化的产品服务,恐怕才是决定考研这样长线课程产品的生命力所在。以目前在线教育品牌的考研产品来看,英语、政治、数学这样的公共课科目是大部分玩家的发力重点,原因其实很简单,公共课科目产品易于标准化,且辐射范围广,易于规模化。从企业运营角度,这当然无可厚非,但目前已经带来了一定的同质化问题,而且如前文所述,这种运营思路事实上是无法完美匹配考研群体需求的,他们想要的,实际需要的远远不止于此。对于考研这门生意而言,要超越传统机构实现更大范围的规模经济,针对考研本身的个性化进行产品和运营突破,势必将更为重要。正如笔者前文所述:考研本身的个性化导致了考研市场的分散化,在线教育依托互联网甚至人工智能的手段,是大有可能突破这一瓶颈的。例如:沪江网校目前主打的一站式考研和“全程名师”策略,算是在这个路径上前进了一步。沪江网校今年5月重推了“考研名师全程班”,以丰富的产品层次打通了个性化学习需求,从公共课单科、联报到管理联考、法硕、教育、经济和医学等专业课一网打尽。针对VIP用户,沪江网校则推出了以张雪峰等名师领衔的“蜕变计划”系列VIP全程辅导班,主打“名师陪跑+全网独家课程”概念,集公共课和专业课一对一,从网课到面授,从初试到复试的考研应试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当然,类似的打法想大范围满足考研的刚性需求,对于后端资源投入考量压力是非常大的,笔者建议甚至可以通过开源的办法,通过平台尽可能链接更多专业课、复试资源,将线下和线上资源、前端和后端资源尽可能都打通。如此,类似的网校模式能有望尽快成为考研群体的最佳选择。我想,考研行业在迎来更大的爆发之前,这恐怕也是业内玩家们必须去打磨的关键之一。不过,这样的玩法适用范围很小,对技术实力、资源整合能力都有很高要求,也需要更大的耐心和初心。毕竟,要帮小田、小敏们实现梦想,平台自己得先有梦想才行。#专栏作家#晓枫说,-talk,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知名专栏作者,关注新业态、新变化、新故事。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虽善不善

考研英语,面授课好还是视频课好?

考研辅导班的面授课程和网络课程,各有优劣,考研英语,面授课和视频课哪个好,是因人而异的,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首先我们先看下考研英语面授课和视频课各自的优势和劣势:一、 考研英语面授课优点:1.考研英语辅导老师在课堂上进行面对面的指导学习,学生遇到不懂的知识点和问题,都可以随时提问,考研英语辅导老师也会现场解答学生的疑惑,老师和学生的互动性比较强,节省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老师也能了解到学生薄弱的地方,来重点讲解;2.有班主任、学管师的监督,班主任老师在上课之前,一般都会把学生的手机统一收起来,保证学生认真听课,对于自制力很差,听一会儿课就想刷会儿手机的学生,有很强的约束力;3.考研英语面授课,学习氛围很好,最难得的是在学习生活中可以交到一些志同道合的研友,大家一起努力奋斗,互相帮助;4.有人说面授课的弊端是只能在课堂上听老师现场讲课,如果跟不上,就会步步落后,为了优化面授课程,像天任启航考研,很多面授课程都有现场全程的录制,学生如果有事没办法上课,或者课堂上没有理解清楚,课后可以观看网校的面授课程回放,进行补课。缺点:1.价格贵,是很多学生退而求其次,选择网课的原因之一,其实贵的东西自然有贵的价值,像近来流行的考研全年密训营,半年密训营等,是录取率很高的一种考研辅导方式;2.考研英语面授辅导机构良莠不齐,价格不一,对于报面授的学生一定要问清楚是否是大班教学;3.考研英语面授课,上课时间地点固定,自由度不高,不能自己选择复习时间和地点。二、 考研英语视频课优点:1. 考研英语视频课,学习时间、学习地点灵活,随报随学,在车上、在家里,任何业余时间都可以学习;2.考研英语视频课可以反复听,方式灵活;3.考研英语视频课价格透明,价格便宜,花费少;4.考研英语视频课,有在线答疑,在听课的过程中,有任何疑问都可以随时咨询答疑老师。缺点:1.考研英语视频课,一个人独立学习,没有课堂上的学习氛围;2.考研英语视频课适合自制力非常强的学生,能严格要求自己、约束自己,这样才凸显视频课的意义和价值;3.目前市面上的视频课良莠不齐,一定要选择知名机构的名师的课程,价格优惠而且课程质量比较高,比如考研英语老师刘晓艳老师的视频课,讲课生动、幽默、有趣,授课方法独特。综上,考研英语面授课和视频课,各有特色,如果有经济实力,迫切想提升考研英语成绩的学生,可以英语面授和视频课程搭配着学习,这样学习效果会更好。

那家伙

开辅导班赚了700亿!背后故事揭秘

来源:投行圈子公众号作者|华宇;编辑|廖影来源:市界(ID:ishijie2018)草根出身,如今成为中国教育界的一代枭雄。投研君带您解读背后的故事。在教育行业,俞敏洪和张邦鑫是惯常被拿来作比较的两个人。论年龄,张邦鑫比俞敏洪小了18岁,俞敏洪参加最后一次高考的时候,张邦鑫还没有出生。两人同为江苏人,又都是北大毕业生,无论是新东方(NYSE:EDU)还是好未来(NYSE:TAL,学而思前身),都是国内K12(小学到高中阶段)赛道最出类拔萃的公司。虽然他们本人可能并无攀比之心,业界却总想从二人身上分个高下。与较为高调的60后俞敏洪不同,张邦鑫这位80后身上“老干部”的气质更明显些。市面上几乎找不到关于张邦鑫的个人报道,资料也少得可怜。他极少参加社交性活动,只是偶尔才会出现在一些比较重要的场合,发言的任务几乎都交给了好未来总裁白云峰。与张邦鑫低调作风相对的,是好未来在资本市场和教育行业的名声。新东方从成立到在纳斯达克敲钟用了13年,好未来只用了7年;上市之后7年,好未来在市值上超越新东方(截至9月30日,好未来和新东方的市值分别为448.67亿美元、233.42亿美元)。而在教育行业,“新东方老了”的说法从未间断,却鲜有好未来“不行了”的新闻。2020年10月1日,张邦鑫40岁整,以13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03亿元)身家排在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30位,在教育企业家榜单中排名第二,仅次于中公教育的李永新及其母亲。谁能想到,18年前,他与“老师”结缘,不过是为了贴补家用。农村走出的北大生张邦鑫出身于江苏农村,父母是普通的农民,在当地做点小买卖。从小,父亲就告诉他,美国的孩子18岁以后就自食其力了。而张邦鑫18岁以后还在读书,花着家里的钱。这让他十分介意。为了减轻家里负担,他在2002年成为了一名兼职家庭教师。这一年,张邦鑫刚好从四川大学考上了北大硕博连读的研究生。那时候,张邦鑫给人的印象是清瘦,一身书卷气,不爱说话,但上课却十分生动有趣。这种上课风格影响了后来很多学而思的老师,在早期甚至“逼得”以严谨专业性授课风格著称的老师季云英出走学而思。学而思的第一位学生家长、杜杨的爸爸仍然记得,张邦鑫在给孩子辅导宇宙星球作文的时候,不停地问孩子飞船去哪里了,有没有遇见外星人,到了什么星球……这种对于想象力的引导,甚至影响了杜杨后来的工作。除了语文,杜杨的数学在张邦鑫的辅导下也进入了正轨,连续三次考了满分。可以说,在成为好未来创始人之前,张邦鑫先是一名出色的辅导老师。张邦鑫这似乎也是那个年代走出来的教育行业创业者共同的特质。俞敏洪在英语的教授上一骑绝尘,开创了很多新颖的教学方法;中公教育的李永新,在公考这个科目上也是无人能比,即便是现在,他的公开课仍能吸引成千上万的学生。如果张邦鑫止步于此,辅导老师只会是他一个短暂的身份,将来他或许会从事生命科学相关的工作,成为一名出色科学家也说不定。或许他会是一名年薪百万的网课老师,享受着在线教育的红利,成为很多家长口口相传的名师。但命运的神奇之处就在于它的不可预知性。当杜杨的爸爸给张邦鑫介绍了20多个孩子,并且愿意帮他联系礼堂用来集中上课的时候,这个机会让张邦鑫抓住了。2003年“非典”来袭,张邦鑫不得不关闭了自己刚有起色的辅导班,但这并未阻挡他跟家长和孩子的沟通。有传闻称,张邦鑫曾三天看完一本编程书,七天开始写代码,不到一个月建立了自己的个人网站。一直对互联网感兴趣的他,在“非典”期间自己弄了一个“奥数网”,专门提供学习方面的咨询和辅导。这些来自线上的人,“非典”过后走到线下,成为了辅导班的学生。学生越来越多,张邦鑫独木难支,正好他的北大同学曹允东也想做这门生意,两人一拍即合,东拼西凑了10万元后,在2003年8月注册了一家公司。这便是学而思的前身。令人意外的是,2006年之前,学而思都没有名字。很多人以为学而思取自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但实际上,它来自一个巧合。联合创始人刘亚超有一天给了他一本《学习改变命运》的书,张邦鑫脱口对了个下联“思考成就未来”,于是决定给公司起名“学思”,为了听上去不那么拗口,才加了个“而”字。当然,后来的“好未来”也源自这里。而彼时的学而思,蜗居在北航南门知音楼一间不到20平方米的办公室里,里面陈列着花350块钱买来的其他公司淘汰的家具:两张桌子、两把椅子、一个开洞的破沙发,还有一个不知道密码的铁皮密码柜。学而思的故事,就从这个地方开始。执拗的张邦鑫在线教育火爆之前,教育被认为是一个古老而传统的行业,其中负责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与负责招生的机构之间,有着天然的对立统一关系。而在早期那个过度依赖名师的年代,一个名师的吸引力,远超一个机构的品牌影响力。所以,老师出走,对机构是致命打击。巨人教育当年盛极一时,教学点几乎覆盖了北京所有学校周边,最后以被收购收场,与两次名师集体出走有很大关系;新东方素有业界“黄埔军校”的称号,就是因其名师不断出走创业而得名;CPA圈的东奥能异军突起,也是因为中华的三位名师转投。学而思也没能例外。2004年,张邦鑫还没来得及为学员突破1000人大关而高兴,两个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一口气带走了200多个最好的学生。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24岁的张邦鑫一个个通知手下的老师们,既是要告诉大家现状,也是做一次试探。正是这次事件,让学而思开始重视人力体系管理,成立培训老师的师资部。也幸好有了这样的先见之明,2007年夏天,当同行挖走学而思的5个核心老师后,学而思才能有新老师迅速补上。这样的事,即便学而思上市后也未能幸免。2015年10月,当学而思在上海开疆拓土之时,一家当地的教育机构重金挖走了上海分校100多名老师,带走了10000多名学员。老师集体出走,一方面让学而思不断成长,另一方面也让张邦鑫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事,机构如何避免这种事情发生?如果他当时选择跟竞争对手同样的办法,融一大笔钱,挖很多老师,虽然能解燃眉之急,但未必会有如今广为人知的标准化教研。或许知道其中之痛,过去张邦鑫亲自面试老师的时候,都会嘱咐一句:“如果你来学而思,不要带一个学生过来,也不要跟别人说你到这边了。”这似乎是张邦鑫性格执拗的一个缩影。据说,俞敏洪在学而思规模尚小的时候,曾动过收购的心思。如果当时张邦鑫只看到眼前的利益,就没有今天的好未来了。张邦鑫的执拗还体现在他对网课的态度上。刚接触互联网的时候,他经常泡在网吧里聊天、上论坛、打游戏。现实生活中,他性格内向,但网络世界是他的主场。互联网教育的真正兴起在2013年,张邦鑫倒腾网站的时间要比之早上十年。只是最初的三年,没有网编、没有技术人员,所有的工作都由他一个人完成。这个整合了奥数网、中考网、高考网、作文网的E度论坛,在2014年改名为家长帮,成为国内较具规模的家长社区。在最初成立的十多年里,每年都在亏损,多的时候一年亏几千万,但它是学而思互联网教育的起点。学而思网校成立12年,早年一直是高投入、重亏损,前后更换了6任总经理,从刻光盘到录播,再到“直播+辅导”双师模式,一直在迭代,从来没停止。学而思老师线上授课2011-2012年,张邦鑫几乎把自己的全部心力都投入到了网校中,他亲自接管网校,并放言:“你们好好做线下,我去做互联网教育了,我在那边等你们。”当时,学而思线下已达到几十亿元的营收,一个分校的收入都比网校高。一面是摆在眼前的真金白银,另一面则是每月几千万元的亏损。有人提议关闭网校,张邦鑫虽然无奈,但却坚持认为这是战略亏损,早晚有一天,网上教育能实现盈利。事实证明,张邦鑫赌对了。财报显示,学而思网校收入占比不断提高。尤其是疫情期间,好未来2021财年一季度(2020年3月1日-5月31日)财报显示,其在线业务收入在总营收的占比为25%,去年同期为15%;学而思网校的营收同比增长123%,长期正价(不打折的全价课)课程入学人数同比增长143%。“被动”战场2020财年一季度,好未来出现首次季度亏损,打破了其上市九年以来的连续盈利纪录。亏损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在线及其他业务营销费用的增加。在资本方看来,教育不性感、不圆滑、不够变通,不值得投资。直到互联网跟教育结合,投资人才看到了大饼。随着互联网教育大风过境,资金也如开闸的水,疯狂涌入当时尚处蓝海的市场。紧跟着,就是无休止的厮杀。这是一场人力、物力的比拼,也是一场决心的斗争,就看谁更有钱,谁更舍得花钱。从传统线下教育走过来的好未来,显得有点不知所措。张邦鑫在第一线冲锋陷阵的年代,教育机构招生靠的是过硬的教学质量,他接收的第一批20多个学生靠的就是口碑。早期的好未来,招生成本几乎为零。或许是这样的理念,让张邦鑫在广告营销上有些舍不得花钱。有传言说,他曾因“大几千万的广告投入”太烧钱,撤掉了学而思网校地铁广告投放负责人。但时代显然变了,线上教育是一个极度重视品牌的阵地。在现实面前,张邦鑫也不得不对激进的广告投放做出妥协。更何况,好未来还处于一个群狼环伺的局面。老师正在直播讲课与最初新东方、好未来、巨人这种先做口碑再做规模、稳扎稳打的作风不同,线上教育机构是靠烧钱堆起来的,它们更倾向于先靠硬广打品牌、引流、圈地,再做转化,所以成长速度也格外快。猿辅导、作业帮、掌门1对1、有道精品课、腾讯企鹅辅导、VIPKID……线上机构长了一茬又一茬,融资一轮紧跟一轮。这些后起之秀们特别舍得花钱。据统计,2019年头部的几家在线教育机构,广告投放达30亿-40亿元。据第三方估算,今年在线教育的头部10家机构,仅7、8月的暑期市场广告投放量,就可能超过100亿元。面对此情此景,好未来不得不以牺牲利润为代价,来守护自己的市场占有率,以免被攻占。正如一位好未来的高管所说,价格战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它是不可持续的,但市场进入到那个阶段也要做。这种改变也能从财报中看出来,好未来的营销费用不断走高。2020财年(2019年3月1日-2020年2月29日)各财季的营销费用分别为10.72亿元、18.66亿元、13.42亿元、17.04亿元,而整个财年的销售净利率为-3.9%。在那个网课录播的年代,张邦鑫和他的初始员工们,会因为网课价格比线下课低几百块钱而心疼。如今,9.9元体验课、49元体验课,几乎成了行业标配。有人反问,难道好未来凭着过硬的教研能力和教学质量,不能一战吗?正如茅台必须要在央视做广告、奢侈品店必须要开在高端商场,不是它们不行,也不是名声不够,而是不得不战。2020年,疫情袭来,在线教育本来要花3-5年才能达成的规模,因为这次突发事件意外加速。它让教育行业从业者明白,即便疫情过后,线上也不是能被随便抛弃的,可以不专注于线上,但一定要有这个业务。然而,这并非意味着所有线上教育企业的春天来临。由疫情激增的流量终会退潮,可能锐减5-10倍,自然会有机构被分去份额。从好未来最新的财报来看,它显然是受益者。其一季度营收64.94亿元,同比增长35.23%;净利润5.82亿元,同比增长605.39%。而2020财年公司净利润为负,亏损7.72亿元。疫情教育了教培机构的同时,也教育了家长和孩子,让他们能更好地分辨什么样的课程适合自己。在价格相当的情况下,有着优质的教学内容、师资力量以及口碑的大机构,自然会脱颖而出。新东方、好未来这些本就有线上基因的老牌机构,在疫情的催化下,加快了对线上教育的布局,更能经受住考验。但如何把来自其他机构的流量转化为自己的忠实流量,提高续费率,从而降低营销成本,将是接下来一段时间里,好未来要面对的问题,也是如今日益低调的张邦鑫要面临的问题。18年前,张邦鑫接手了第一个学生,开始了自己的老师生涯;17年前,他和北大的同学蜗居在一个20平方米的办公室里开辅导班,他既当老板,也做老师;如今,好未来的办公场所已扩展到几层楼,他也有了4万多员工、上百万学员。故事的开始再平常不过,一个二十几岁的大学生,为了贴补家用开始奋斗。而他恰好选择了一个正确的赛道,又刚好坚持了下来。隐忍,坚持,善用资本,敏锐的把握市场机会,让他成为中国教育界的一代枭雄。参考文献:《学而思故事》,陈曦对于此事,您怎么看? 期待您在留言区理性发布高见。

鬼神

纳思网校:课外辅导得是经济友好的

文:方小趴“看到越来越多的农村偏远地区的学生也能上到我们的网课,我很欣慰。而这也让我们更加坚定了做好网课教育的决心。”纳思教育集团网校项目负责人顾老师说。从2007年涉足个性化教育,纳思逐渐发展成为杭州乃至长三角区域起家的课外辅导机构的代表。2020年疫情发生,纳思也加快了网校事业的布局。因为决心大、推进坚决,短短时间学生规模不断上台阶,上网课学生已将近10万。在顾老师看来,网课排在第一位的当然是教学质量,“但另一方面我们同样看重,那就是网课的价格友好性。这对实现教育公平至关重要。”不得不承认,纳思介入课外辅导,1对1个性化辅导是其品牌教学产品。在杭州、宁波、苏州、无锡这些地方,因为当地经济条件好,1对1课程不少家庭可以承受。但是“考虑到1对1辅导成本高收费自然上去了,可是一般家庭或者说后发展地区的孩子,上不起1对1,会不会因此拉大本来就存在的教育水平差距呢?”纳思高层这些年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疫情让线下教学受到影响,线上教学迎来发展机遇。纳思在网校搭建上选择了“可以说是最复杂的模式”。“研发、教研、教学、软件开发集成系统化,每一堂课,都要严格按照设计好的流程进行。我们一再强调,纳思的网课,不是主讲老师自己备的课对着镜头直播。它是系统化的输出。线上对着几千名学生同时讲授,可是我们却是以大数据实现面向每个学生的个性化。”纳思网校教育教学产品经理胡宇迪说。胡宇迪为学生算了一笔账。比如丽水新建镇的一名学生,父亲在外打工,家庭经济算不上好。这名学生周末上纳思网校的数学课,一次两节,一节不过40元。一学期下来16周32节课,花费不过1000刚出头。“相比1对1个性化辅导,其支出友好性上简直无法想象。有些自觉性高、自学能力强的学生,凭着网课,能达到1对1辅导差不多的效果。这就是网课的魅力。”胡宇迪表示。5G时代到来,疫情过后学生网课适应性越来越强。公办学校重新开启了线下教学。可是越来越多学生选择了周末上网课。学生们并不认为网课增加了学业负担,毕竟不要出家门,而且纳思网课的作业量不大,就是针对课堂上答题暴露出的知识薄弱点系统再出题。“已经会的知识点课后一道也不让做。而且基本都是选择题,没什么负担。”丽水市青田县山口镇初级中学的一名学生说。“中国青年报报道过‘一块屏幕’的故事,讲述的是国内贫困地区的248所中学,通过直播与名校成都七中同步上课,升学率大为改善,其中有88人考上了清华、北大。目前我们也在通过网课,无偿给湖北宣恩的孩子们提供网课。我们也希望能改变他们的命运。”顾老师再次强调,网校对促进教育公平是个推力,让更多家庭承担得起高质量的课外辅导“是件了不起的事”。原创:纳思教育。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国衰

国家减负、补习班加码,张邦鑫们的教育掘金录

来源:锌财经你不去上,别人去了,你就赶不上。超级富豪诞生地今年4月初的2020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上,80后张邦鑫成了中国教育培训领域的第一大富豪。在其88亿美元身价前,刘强东、李彦宏、宗庆后、郭台铭都只能靠后站。让这个年轻创业者捞到巨金的,是席卷中国的课外补习班——学而思。最新一季财报显示,学而思母公司好未来拥有学生总人次(长期正价课)为295.64万人。按国内一般初中学校规模,好未来相当于在公立教育之外另外开办了:3000所补习中学。这架席卷全国的补习战车,去年总收入32.733亿美元,折合人民币226多亿元,日进6200万。而驾驶这架战车的张邦鑫,财富还在快速增长。4月福布斯发榜时,好未来的市值才不到300亿美元,至今(8月20日),其市值已超44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超3000亿,张邦鑫也继续财富暴涨,成为身价超百亿美元的超级富豪。靠课外培训成为超级富豪的,还远不止张邦鑫一人。截至目前,A股、美股、港股市场上的中国教育培训类上市公司已合计超过 70家,其中涉及K12(学前到高中)教辅业务的占比50%以上。好未来、新东方、跟谁学、学大教育、精锐教育、科斯伍德(龙门教育)等18家规模较大K12教育培训机构,2019年的营收总和已超700亿人民币,合计市值超7000亿元。它们的创始人和主要投资者,大多也都是几十几百亿的身家。与之对应的是课外培训,尤其围绕基础教育主要学科的各种补习班,正在成为加速收割城市家庭支出的超级吸金池。第二课堂十七年前,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作为成功校友衣锦还校,发表了一篇逐梦教育圈的演讲。他的学弟兼老乡、北大生物系研究生张邦鑫受到鼓舞,辞掉7份兼职,创立了海淀奥数辅导班学而思,并在30岁时让学而思在美上市,成为纽交所最年轻上市公司老总。进入新世纪后,我国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减负教育。为减轻升学和择校压力,国家还彻底废除小升初考试,实行划片就近入学。但家长们一眼看到底:最终还是要高考,还是必须好成绩,要有好成绩就要从娃娃就抓起。于是,国家千方百计减负的另一面,看准了这个巨大需求的各种培训、补习拔地而起。学校减去的课业被加倍转移到了课外“悄悄地拔尖”,期间,还曾掀起过学奥数、考竞赛的风潮,因为奥数成绩可以帮助争夺小升初考试取消后的名校自主招生名额。张邦鑫的成功,首先得益于率先做了“奥数”的火炬手:他先是上线了全国第一家“奥数网”,吸引上千万家长蜂拥而至,然后还开发出了一套“超常儿童培养体系”的课程。曾有家长透露过学而思超常班、奥数班的培训模式:开班前先考试,把成绩最好的学生选拔出来接受超前学习。学校里需要五个月学习的数学课程,学而思15次课就能完成,一年级教二年级的内容,四年级学初中知识。不理解的知识先记套路、背公式。依靠这种高强度训练出来的解题和应试技能,学而思学生不断在华杯赛等全国奥数竞赛中斩金夺银,并吸引到更多家长疯狂报班,学而思也连续多年以营收和净利润超200%的年复合增长率,快速在国内K12课外辅导领域坐稳绝对领军地位。2011年,“减负提质”被写进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教育部门为将减负真正落到实处,严抓校外培训机构“超纲教学”,奥数竞赛被明令取缔。但这非但没影响学而思的扩张,反倒激发它转型升级,加快扩张,将重心从奥数,全面推进到学生必考的各大主力学科,比如英语、语文和理科的课程,并大力开办学而思网校。在众多城市,学而思的补习班就像公办学校的外挂,也是学生们的第二课堂。学生走出公办学校的课堂,就得奔跑着去这第二课堂继续上课。2019财年,学而思拳头产品“培优课”仅在北上广深+南京五座城市就实现7.48亿美元营收,遍布着300多个教学点。在杭州某公立小学,一个班里上学而思的人数能达到80%。这所公立小学,因此被戏称为:学而思附属小学。2013年,越做越大的学而思改名为寓意吉利的好未来。此后至2020财年,好未来营收从3.14亿美元增至32.73亿美元,学生人数扩张了13倍,市值从7亿多增至超过400亿美元。不得不补2016年,学而思们的快速扩张以及一系列问题,曾引起社会高度关注。包括《人民日报》的“学校减负,课外加压”系列报道、都市快报《深度调查丨疯狂的学而思,疯狂的校外培训!》在内,多家媒体都聚焦过越来越多城里孩子和父母都被补习班“支配”的恐惧:“不管放学还是周末,除了吃饭睡觉没有娱乐时间,孩子半夜哭着做题。”“新生报名全靠抢,大家像盯着唐僧肉一样,抢了几次都没抢到。”“两岁多的孩子,每周末被爸妈带着像打仗一样来上课。”“每一期结束都有考试,老师在台上报分数,家长相互比来比去,孩子战战兢兢看着家长脸色,到了这里,分数就是一切……”国家有关部门也不断加强对课外培训行业的监管。仅2017年以来,国务院、教育部就累计下发针对校外培训乱象的治理通知/意见/指示至少23次,两会上提出的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的意见更是多达40次以上。但三令五申的背后,以主要学科成绩提升为目标的K12教育补习班并没减速,而是加速向全国蔓延。为了批量化扩张,日均进账半个多亿的学而思,曾有旗下培训教师称自己像流水线上的“教学机器”,被高强度标准化训练,连课堂上讲的笑话都有剧本。家长们,即便内心觉得这是把孩子逼成学习机器,于心于钱都不痛快,也还得定着闹铃抢课,省吃俭用也要几万几万地把钱往补习班交。因为:你不去上,别人去了,你就跟不上。要与公办平起平坐七十年前,中国在一穷二白的国情下奠定了教育基本方针:国家教育为无产阶级服务,目标是德智体全面发展。80年代,在财政与国际局势交困的情况下,中国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由政府补贴公立与民间办学,保证所有适龄儿童有学可上。2005年到2019年,国家教育经费支出从8419亿元增长到50175亿元。小学阶段生均经费投入由1327元增至13493元,初中生均经费由1498元增至19562元。有数据显示,一个学生在中国教育体制内上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国家每年要为其个人支付1.18~3.87万元不等的学费。国家的大力投入,让学生上学的支出越来越少,也让众多家庭减轻了经济负担。国家持续咬紧牙关拨款减轻人民的教育负担,但人民最终的教育负担却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急遽加重了。加重的最重要原因,正是补习班为主的各种校外培训。统计显示,2019年,中国学生校外培训人均花费6500元,校外培训市场规模达到8000亿元。这8000亿喂出了一批大富豪,也在事实上动摇了人民对国家教育减负的最终获得感:国家给学生减下来的时间、给家庭减下来的钱,都在加速被补习班吞噬,越来越多孩子正跑步成为学习机器,越来越多家长正在为交不起补习班的学费伤神。2017年,重庆一名9岁男童到派出所报案称“被家暴”,原因是父母给他报了各种补习班,放学要上,假期也要上,不上就打他;2018年,山东一名13岁小学生乐乐被家长强行送去班主任开办的补习班后跳楼身亡;2005年,中国城乡家庭人均文化教育支出分别为934.38元、235.68元,到2019年时,这些数字翻了十几倍,大多数城市的家庭人均教育支出逼近万元。这些支出,很大部分都交给了补习班。18家规模较大的上市K12教育培训机构,去年营收总和超700亿人民币,如今合计市值超7000亿元。这700亿,平摊到全国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相当于每人贡献450元。这7000亿,则超过全国所有在职小学老师去年收入总和。去年,张邦鑫曾在一个公开演讲强调,好未来坚持助力“更加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公平就需要尽量消弭地点、贫富等差异,让孩子们接受同等同质的教育机会。”他还呼吁“未来的教育应该不分体制内外,不分公办民办……”大有自己要与公办教育平起平坐的口气。事实上,在各大补习培训机构的努力下,民办教育在中小学领域相对于公办教育的发展速度甚至规模,在对学生和家长的精力支配上,俨然已在悄悄平分着秋色。截至2019年:全国共有公办及民办幼儿园、小学、中学51.82万所,相伴而生的校外培训机构已达40万~50万所,数量逼近1:1;全国中小学在校学生共计1.93亿人,而整个补习行业的学生规模在2016年已超过1.37亿人次,参培率高达40%以上,几乎达到“全国学生半数补习”之势;国家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在编教师总数1001.65万名,补习行业的教师规模早在三年前就突破了800万,越来越多公办学校教师被教培机构挖走的趋势也还在继续。在规模上,课外辅导机构俨然已成为附着在国家教育系统之外的第二教育王国。但在公平,在尽量消弭贫富差异上,学而思们想要与公办教育平起平坐,并且以此表扬和彰显自己的功劳和重要,或许还须更多一点努力,比如:不以盈利为目的。

徒子徒孙

靠做“家教”挣得730亿身家,这个80后年轻人,成了全球教育首富

3月9日,《2020胡润全球少壮派白手起家富豪榜》正式发布,该榜单统计了40岁以下(含40岁)且白手起家的十亿美金企业家。Facebook创办人马克·扎克伯格(35岁),连续第五年登顶榜首,身家高达5900亿元。拼多多黄峥(40岁)财富增长20%,以1260亿元财富排名第二。前十名中有四位来自中国的上榜者,39岁的张邦鑫财富增长速度最快,几乎翻了一番。他以730亿元排名上升五位至第六,并成为全球教育首富。截至目前,好未来的市值超过320亿美元,连续五年被评为“最具价值中国品牌100强”。资料显示:这家成立已有17年的教育机构,旗下拥有学而思、学而思网校、顺顺留学、家长帮等品牌,在全国70个城市共设有794个教学中心。2020财年前三季度,实现净收入25.01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70亿元),同比增长36.2%。上世纪80年代,张邦鑫出生于江苏扬中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再穷不能穷教育,父母省吃俭用供孩子读书。而张邦鑫的学习也非常努力,17岁时成功考入四川大学。本科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开始生命科学硕博连读。有趣的是,再加上俞敏洪(新东方)、李永新(中公教育),目前中国三家千亿市值教育公司的创始人均来自北大。由于家庭条件颇为紧张,张邦鑫实在不愿意再用父母的钱,于是决定做兼职来赚取学费。研究生第一年,他做了7份兼职。其中有三份是家教,两份带辅导班,一个做网站,一个在网校答题,几乎都跟教学有关。因为帮助一位学生在数学成绩上取得显著提升,并连续多次获得班级第一,张邦鑫在家教圈获得了良好的口碑推荐,更多的家长带着孩子找上门来。他渐渐地有点力不从心,于是只好拉来北大同学帮忙。此后辅导班规模越做越大,这让他看到了良好的商机,于是合伙创办了奥数网(好未来的前身)。随后改名为学而思,专门从事中小学课外辅导培训。当时的新东方,已成为教育培训行业的标杆,模式被竞相模仿。张邦鑫却另辟蹊径,定下“小班教学、家长旁听、不满意随时退费”的规矩。别的机构都在招聘公立学校的老师,他们则以重点大学的本科生、研究生为主,并且进行各种严格的考核。有一位老师足足进行11遍试讲,直到确定没有问题后才允许上岗。十年前,学而思成为第二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教育企业,30岁的张邦鑫可谓意气风发。彼时传统行业开始转向互联网,已经有少数在线教育创业企业出现。他敏锐地注意到这一变化,提出要向在线教育转型。13年的时候,公司正式改名为好未来,以“用科技推动教育进步”为使命。近年来,他们不断加大对技术研发的投入。年均研发经费超过10亿元,组建了超过6000人的技术研发和教学研发团队,其中AI相关技术研发人员约400人。截至目前,好未来AI开放平台,已上线50多个针对教育行业的AI能力,供十余条业务线使用,覆盖学生500多万人。不过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布局在线教育,行业获客成本不断上涨。为了抢夺下沉市场,又不得不加大营销投入。2020财年前三季度,好未来的净利润仅为647万美元,同比下滑97.6%。由此可见,教育行业的竞争仍将持续,谁胜谁负犹未可知。

果孰是邪

2021考研:为何越多越多的考生选择“三跨“?“

2020考研初试的时间越来越近了, 作为今年考研的人数非常多,2021考研的气氛也很紧张。所以大家的压力也是比较大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21考研:为何越多越多的考生选择“三跨”?”的相关信息,希望对大家的复习有所帮助。三跨具体指什么指的是在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报考的专业①不是自己本科阶段所学专业②报考的的院校不是本科就读院校③同时报考院校也不在本科就读的省份以上三个条件就决定了这类考生考研成功的难度会比其他考生都要高难度那么大,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选择这条路呢?他们是自找罪受吗?不,不是,他们有很多可以说服自己说服他人的理由!兴趣爱好很多考研的同学,都对目标专业有着浓厚的兴趣;同时,他们常常对自己本科专业十分不满,在本科期间无心上课、感到迷茫。他们把考研作为自己高考专业报考失利的跳板,希望自己凭借自己的努力改变专业选择,在心仪的领域成就一番事业。这是他们跨专业考研的理由。名校情结许多高考失利或者没有认真对待高考的同学,一直有着自己的“名校梦”。大学四年的生活落差,让他们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梦想,于是,他们决定考研,甚至是从大一开始。他们希望凭借名校的平台,让自己的梦想在研究生阶段得到实现。这是他们跨学校考研的理由。就业从跨专业考研的热门专业上来看,有着很明显的“实用”倾向。这些同学的本科专业常常是一些就业渠道窄的专业,他们选择跨专业考研,也常常是选择那些就业较好、难度低、赚钱多、被大家捧为热门的专业,希望借此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而很多人一般会选择未来打算定居的城市作为考研目标,如果不是本科学校的城市,就需要跨地区了。那么,是哪些因素增加了该类考生的考试难度呢?信息获取困难顺利通过一个考试的前提是对这个考试有足够的了解,也就是对这个考试信息的获取必须准确和到位。除了那些大家都可以通过学校官网获得的招生简章、招生人数及推免人数、录取分数线和报录比之外。在面对专业课考试试题、考试参考书目以及复习方法等不能在所有报考学校官网查到的信息时,三跨生的劣势就比较明显了。近水楼台先得月,本校考生可以求助直系学长学姐或者自己本科的老师,在联系研究生导师方面也比三跨生有明显的优势。因此,在搜集考试信息时,三跨生需要花费更多是时间、精力和金钱。专业基础薄弱、甚至几乎为零三跨生面对的一个硬伤,也是最大的一个障碍就是专业基础的问题。某些考生跨专业的专业和本科所学专业还会有一些重合的地方,这类考生在准备专业课的考试中难度会稍微小一点,但在准备本科阶段没有接触过的专业知识时,难度一点不会降低。对于跨度较大的学生,例如从工科跨到翻硕的考生,大多数同学都是不喜欢这种记忆的东西,要从零开始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后去和那些在本科阶段已经系统化学习了三年多的考生竞争难度可想而知;并且,给三跨生准备专业课的时间并不充裕,大部分考生的准备时间都只有一年左右。想要在一年左右的时间内学完人家整个本科阶段的内容,同时还要准备考研公共科目的考试,时间的紧迫性又给三跨生增加了难度。所以对于三跨生,一定要提早准备专业课。有条件的话,可通过辅导班在老师帮助下更有针对性的准备专业课,这会大大提高复习效率。经济压力对于三跨生,要想全方位的获取报考学校的信息,难免会到报考学校去获取第一手的信息材料,如考试试题,请教该院校该专业的直系学长学姐,这期间来回的车费、吃住花销对于还未参加工作的应届生来说可是一个不小的负担;对于在职考研的考生,这期间所花费的时间和金钱同样不是一个小问题。以上就是中公考研网校小编为您提供的全部内容,欢迎留言,参与讨论。责及版权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供个人研究学习,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中公考研网校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