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重磅|2020年西财研究生报考录取数据统计分析(完整数据版)马提尼

重磅|2020年西财研究生报考录取数据统计分析(完整数据版)

小编将2020年各专业的拟录取、报考、复试、实际录取等数据做了一个汇总,可以让大家一目了然的了解到各专业的详细情况,希望能对宝宝们最终的专业选择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同时也建议大家参与上面小程序的报考专业统计,后期我们会结合统计数据进行分析,为大家报考专业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各项数据的含义在表格后面有说明的呦,如果还有疑问,可以给小编留言,欢迎大家一起来探讨呢~2020年,报考西财研究生共计25059人,较2019年22785人增加2274人,增幅为10%;西财录取3285人(学硕1215人,专硕全日制1570人,非全日制500人),录取人数较2019年增长8%(2019年共录取3036人)。2020年全国研究生报考人数增幅为17%,西财报考人数增幅低于全国增幅,主要原因是报考西财研究生的基数较大,全国研究生考录比大概为4:1左右,而西财在8:1左右,另外,我们之前也提到过,最近几年财经类专业的热度有所下降。此外,值得大家关注的是:西财报考人数增加的几乎全部是全日制的专硕,学硕的报考人数较2019年还略有减少,随着近几年来报考人数的大幅增加,西财专硕的性价比逐渐降低,特别是431-436这几个专业考录比和分数线都已处于高位,竞争激烈。2020年学硕报考人数为10235人,录取人数为1215人,其中录取推免生394人,剔除推免生后统考生考录比为12:1,,较2019年13:1有所下降。专硕(全日制)报考人数12370人,录取1570人,其中录取推免生211人,剔除推免生后统考生考录比为9:1,与2019年持平。1、拟招人数:各专业的拟录取人数,是学校发布的2020招生专业目录上的计划招生人数,与之对应的是“实录人数”。很多专业的“实录人数”都会大于 “拟招人数”,原因是2020的招生计划是在2019年9月份发布的,学校给出的数据比较保守,便于后期根据教育部要求以及实际报考情况做相应的调整。对于“实录人数”大于“拟录人数”,有两种不准确的理解:一种认为是扩招;另外一种认为是没有包含推免生。这两种理解都是不准确的。2、报考人数:各专业统招生的报考人数。3、录取人数:各专业实际录取人数,包含统招生、专项计划和推免生。从表格里面的数据可以看出,除了极个别专业没有招满之外,实录人数都是大于拟录人数的。4、统招人数:各专业统招生的录取人数,不包含“援藏计划”、“退役学兵”、“少民骨干”、“单独考试”考生人数。注:本身专项计划也属于统招生,但这里为了分开列示,将统招和单独计划分成了2个部分。5、专项计划:各专业“援藏计划”、“退役学兵”、“少民骨干”、“单独考试”参考复试的考生人数。6、推免:各专业推免生的录取人数。官方这次公布的各专业推免生人数与去年公布数据略有调整,以这次公布为准:7、复试人数:各专业参加复试的考生人数,该人数包含了专项计划考生人数。推免生的复试是单独进行的,这里的复试没有包含推免生的复试人数。8、复试淘汰比:统招生复试淘汰人数/统招生复试人数。9、考录比:报考人数:统招生,报录比越高表示该专业的竞争越激烈。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请点一下“赞”和“在看”

忽乎芒乎

19考研到底有多难?看最新全国研究生报考数据分析报告!

19考研到底有多难?看最新全国研究生报考数据分析报告!一 、研究生报名人数持续增长研究生招生人数每年都创历史新高,我们都已经见怪不怪了,18考研(238万)较17考研(201万)直增37万考生,增长率达到18.4%,有人预计说19考研有可能达到270万。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考研呢?根据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针对考研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选择考研的原因有:提升就业竞争力、通过考研进入名校、通过考研更换专业、完成自己的学术理想、暂时逃避就业压力、寻找备考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等,其中占绝大多数的为以下三个方面:1. 本科就业压力大,考研可提升就业竞争力;2. 名校情结;3. 在职研究生纳入统考,往届生考研人数增加。(你考研的原因是哪一个呢?欢迎留言哦~)二 、多省市研究生考试报名持续增长1、山东:山东作为生源大省,2018年考研人数达213803人,同比增长14.54%,为历年最多。其中,2018全国报考山东大学的考生共23018人,突破两万,创下历史新高。2、四川:2018年,四川省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再度飙升,有效报名人数达到了119523人,较2017年增加了37583人,增幅为45.87%。去年四川报考点一度爆满,导致一部分考生无法在本地报名,最后增加考点才得以解决。小编也在这里提醒大家,到报名时,尽量不要往后拖,每个报考点所能容纳考生数量有限,确定了之后就尽早提交,以防带来不便。3、黑龙江: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共计报名79242人,比2017年增加了12053人,增幅为17.9%,这是该省研究生报考人数连续第三年增长。4、河北:2018年河北省共报考120580人,比2017年增加17525人,增幅为17.0%。报名人数和增幅均创历史新高。除以上地区外,安徽、湖北、江苏、内蒙古、重庆、辽宁、河南、天津等多地,报考人数均创下新高。三 、往届生报名增幅明显根据教育部公布2018年硕士研究生报考数据显示:238万考生中,应届考生131万,比17年增加18万,往届考生107万,比去年增加19万人。以湖北和河北地区为例,从图表中可以看出,往届生报考人数逐年增长。原因是因为从2016年起,在职研究生考试纳入统考,不少在职人员为提升自身竞争力或工作需要,也加入考研大军。湖北河北四、部分省市专业硕士报名人数超过学术硕士随着专硕培养规模壮大及认可度提升,瞄准专硕的考生比例逐年提升。以北京为例,北京2015年为43%,2016年为46.3%,2017则首次超过50%,达到52.2%,到了2018年,这个比例则高达54.7%。其中,多地甚至出现专硕报考人数超过学硕的现象,以湖北和河北为例:河 北湖 北2019年考研的人数将继续增加的同时,报考专业硕士的比例也会保持持续增长。在2016年全国考研报考人数中,专业学位考取概率为0.27,学术学位考取概率为0.35。从这分析来看,同学术硕士相比,专业硕士考取难度更大,且随着专硕越来越火,其考取难度有持续增长的态势。五 、女生读研占比超过半数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增长的同时,女生考取研究生的比例不断提高,女生成考研群体主流。六 、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统一招生自2016年9月起,在职研究生纳入非全日制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实行并轨统考。这对于在职考研人来说,无疑增加了考试难度。相应的,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含金量也必然提高,非全日制研究生顺利毕业后,将拥有“双证”(学历证书和研究生学位证书),和全日制研究生相同。因此,非全日制研究生成为了众多在职考生的首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统一招生两年以来,报考非全日制的考生占比逐年增多。以北京、河北为例:七 、MBA、会计、法律硕士等依然是报考的热门专业以北京为例:2018年,工商管理专业报考人数居首,为19749人,随后为会计专业的13124人和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的12957人,报考人数居第四至十位的专业依次为金融、公共管理、计算机技术、法律硕士(法学)、广播电视、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八 、热门高校各专业报录比报录比指的是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之比,报录比越大说明该专业考研难度越大。近几年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使硕士研究生报考的竞争度变小 ,录取率提高。但是,一些热门专业,如经济类、管理类等专业的报录比相对较高,考研难度依然很大。研招网给出了4所热门高校(人大、复旦、南开、浙大)报录比排名前10的专业: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浙江大学

冲霄楼

重磅!研招网最新报考数据发布,快来看考研趋势!

今天,研招网(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发布了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数据分析报告」,从报考总人数、各省报考人数、应届生往届生报考比例、学硕专硕比例、男女比例、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热门报考专业、是否选择调剂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统计。下面小白就带大家一起,通过数据看考研:报名人数持续增长2019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达到了290万人,史无前例!比2018年考研人数增加了52万人,增幅达到了21.8%,考研增加人数和增长率均为近年来最高。从上图中可以看出,近5年,考研人数逐年增长,同2015年的165万人相比增加了125万人。而2019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约834万人,相当于每10个人中就有3个选择考研,可见竞争压力之大。根据今年3月份研招调剂期间研招网针对2019年考研用户做的调查看,大家选择考研的原因如下 (本次调查共11993人参加)虽然近些年未逃避就业选择考研的考生不在少数,但从今年的调查结果看,绝大多数的考生对自己的人生规划是很明确的,考研的原因仍然是为了提升自身价值,想通过读研使自己更具竞争力。多省市报名持续增长多个省市报名人数翻番,研招网公布了江苏省,四川省、广东省、福建省的数据。江苏省一直是考研大省,从2015年的10.4万人到2019年的21.2万人,5年间,考研人数翻了一倍还多。四川省、广东省、福建省等多个省份的考研人数近几年也翻番。往届生增幅明显应届毕业生仍然是考研的主力军,但是随着在职研究生纳入统考以及当今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使大批往届生回归考研大军。据教育部统计,2017年,往届生考研人数占全国报考人数的43.8%,2018年,往届生考研人数占全国报考人数的45%,同比上升了1.2%。对于逐年上升的往届考研人数,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1. 现有的学历已经不再满足工作上的需求,需要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能力;2. 研究生学历的就业优势高于本科;3. 研究生的起薪略高于本科生。非应届考生虽然在工作与复习时间上会有一定冲突,但他们也具备一些优势,比如更熟悉考研流程,复试时更有经验,复习效率更高,有更广的人脉以及考研决心更大等。而关于如最终未录取,你如何打算?19考生的选择是这样的:从调查结果可知,有四成的考生如果此次考研失利,会选择再战,对考研相当执着的,另外,有三成的考生选择找工作。可以预见,随着本科生数量的增加,考研会越来越热门,考研的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往届生考研,也成为一种趋势。专硕报考人数持续增长随着社会认可度逐渐提高,报考专硕的考生比例超过了学硕。研招网给出了湖北省和河北省的数据: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2015年两省专硕报考人数与学硕相比略少一些,2016年基本持平,从2017年到2019年,专业学位硕士的报考人数已经超过了学术型硕士。为什么会有越来越多人选择专硕?第一,专业学位硕士越来越受到社会的认可专业学位硕士注重培养市场应用型人才,而市场对专业领域高级专门人才需求只增不减,近年来专硕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社会认可度也不断提升,比如近年来大热的会计和法硕。第二,专业学位硕士越来越受到考生的认可专业学位教育以其独有的职业性、复合性和应用性的特征已经逐渐为社会各界广泛认可。在就业压力下,考生选择考研的动机更有目的性,考生选择专硕,学历及实用性可兼得,加上近年来专硕在招生名额上有所倾斜,录取成果率也更大。男女读研比例平衡近年来女生成为考研群体的主流。18年统计数据考研男女比例为4:6。而19年统计中男女生性别比例基本平衡,且男生略高。少部分考生选择跨考因为对本科专业不满意,不少人选择跨考,但跨考人数仅是少部分。从调查结果得知,78.21%的考生在选择考研专业时会选择本专业或与本专业相近专业,仅有21.8%的考生选择跨专业考研。这也反映了跨考的难度正在增大,与本专业考生相比,跨考生不管在初试还是复试都具有一定劣势,所以想要跨考的考研er们你们感到鸭力了嘛~热门专业排名今年的统计数据中报考人数居前十位的专业依次为MBA、法律硕士(非法学)、金融、会计、公共管理、计算机技术、法律硕士(法学)、工程管理、广播电视,新闻与传播。而前三年排名位居前三的分别是MBA、法律硕士(非法学),会计。大城市备受青睐对于考研院校的选择,绝大多数考生选择报考大城市:从调查结果可知,北上广等一线大城市仍然是考生们的首选目标,只有极少人选择本科所在高校,说明绝大多数考生希望在研究生阶段换个新环境。有接近92%的考生选择去本科以外的学校读研,北上广一直是一直是年轻人追求梦想的首选地,研究生报考热度也一直居高不下,这些大城市考研竞争压力也将越来越大~全面了解考情,小小白们才能掌握更多有用的信息。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通过往年的数据,我们可以结合自身情况更好地选择专业以及目标院校,也让我们看到考研的竞争到底有多激烈,能给我们一个大致的努力方向。以上只是部分信息,大家好好看一看,后续小白也会教大家如何利用拟录取名单和报录比来帮助你报考。看了今天研招网公布的报考数据,是否给了你一些紧迫感?通过数据的分析,你觉得哪想数据是你不曾想到的,在留言区一起交流吧~

新大陆

盘点:近三年全国研究生报考数据大汇总,送给2019年考研的你!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人生的道路上,重要的事情就那么几件,如果走对了,一生也就顺利很多。其中,高考报大学算是一件,而且这件事很大程度上不是由我们做主的,毕竟当时年纪小,报大学的事情不太懂,大学和专业都是父母帮忙定下来的。其次是找工作和考研这两件事也都算是人生非常重要的事情,特别是考研,很多时候是由我们自己决定的,毕竟上了三年大学之后,我们也知道自己是否喜欢自己的专业以及对未来的打算。但是,考研是一场持久战,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所以更应该对此有个更全面的了解,下面我们就来看看2015-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的报考数据情况,2016年我国一共有176万人报名考研,2017年则突破了200万大关达到了201万人,最令我们吃惊的是2018年,全国报名考研的总人数达到了238万人,其中,应届考生131万人,比去年增加18万人,往届考生107万人,比去年增加19万人,考研增加人数和增长率均为近年来最高。从总体来看,我国考研的报录比变化并不大,基本上是按照3:1的比例进行录取的。但是,有几个变化趋势需要大家进行注意:第一,应届生的考研报名人数在平稳增长,其增长速度基本和高考招生增长同步,但是往届生读研比例增长幅度明显,很多工作两三年后的人开始报名考研。第二,大家越来越青睐于时间短且学术型要求不太高的专业硕士,不再像原来那样只对全日制学术型硕士情有独钟。第三,很多省份的女生考研占比超过了男生,特别是文学,法学,管理学等学科中,女生的读研比例更高。对于往年学生的考研动机进行了调查发现,很多学生感觉当前的就业竞争压力很大,本科学历在工作过程中的竞争优势越来越小,所以选择了读研来提升就业竞争力。此外也有一部分学生有名校或者专业情结,希望能够通过考研这条路,考到理想的大学或者想去的专业进行继续深造学习。但是,无论是哪种类型的考生,如果选择了考研,一定要学的进去,做的下来,做好自我监督,因为考研道路上,自己既是负责监督的老师也是准备考试的学生。最后,祝愿备战2019年的考生们,都能考上自己心中理想的大学!

梅丽莎

2019考研报名数据

亲爱的童鞋们,考研报名和现场确认已经结束,那么,今年报考了多少人呢?据报道,今年的考研人数是285万,再创新高!较去年增长47万!再不努力,就要被同考的人杀下去咯!为什么考研的人数越来越多呢?一、研究生教育改革2017年开始国家取消了在职硕士,将在职研究生教育并入统考,毕业后拿的是双证,无疑增加了在职硕士的含金量,一批有志青年开始加入考研队伍,或许是为了升职加薪,或许是为了改变现状,总之,在职考研的并入,也是考研人数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在职的考研人没有应届生那么多的复习时间,所以,童鞋们,你们还是很有优势的!二、“双一流高校”建设随着国家教育部取消“985和211”,我们迎来了“双一流”,而这些建设必然需要生源,因此硕士点的成立和扩招成为必然。这也是促使一部分人选择考研的原因。三、工作要求越来越多的单位设置高门槛,要求研究生学历才能参加考试,如公务员、教师等。逼着应届生不得不考研来获取更好的就业机会。但是,企业和用人单位也有一句话,童鞋们要知道,他们说“硕士生、博士生不怕招不到,高级的技师真的招不到!”所以,学历不是唯一的敲门砖,真正学好一门技术,才是最重要的。从2011年开始基本维持在3:1,而2018年的报录比已经变为3.5:1,因此不太乐观的估计,2019年考研的报录比很可能达到是4:1,也就是说每4个人里面就有三个人是炮灰。不过,这也就是估计,刚刚说了,有可能扩招呢童鞋们,马上去复习吧!

地中海

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报考数据出炉供参考!

想知道近五年全国考研人数的趋势吗?想知道专硕和学硕哪个更火吗?想知道考研大热城市的热门专业有哪些吗?这份权威的数据报告请收好。注:本报告数据结果及来源为研招网考研调查、各省级管理部门官网及各省市新闻报道。一、近五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统计近几年,在考生个人对自身发展要求提高、毕业生就业压力较大、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纳入统考以及研究生招生人数扩大等多重因素的推动下,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呈现了逐年上升的态势。2018年12月23日,又一年的考研大战开始,这一年的考研人数,再一次变成了“历史新高”。从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来看,2019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达到了史无前例的290万人,比2018年考研人数增加了52万人,增幅达到了21.8%,考研增加人数和增长率均为近年来最高。从上图中可以看出,近5年,考研人数逐年增长,同2015年的165万人相比增加了125万人,研究生报考人数的快速上涨也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据统计显示,2019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达834万人,也就是说,他们中的三成人以上都面临着考研的选择。尽管每年的招生计划并没有减少,但是对考生来说,竞争压力还是一年大似一年。二、近五年多个省市考研人数翻番江苏省一直是考研大省,从2015年的10.4万人到2019年的21.2万人,5年间,考研人数翻了一番还多。同样考研人数近几年翻番的还有四川省、广东省、福建省等多个省份。三、专业学位硕士的报考人数赶超学术型硕士由于社会各界对专业学位硕士的认可度提高,报考专业学位硕士考生的比例超过了学术型硕士。下面,以湖北省和河北省为例:从上面两张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2015年两省专业学位硕士报考人数与学术型硕士相比略少一些,2016年基本持平,从2017年到2019年,专业学位硕士的报考人数已经超过了学术型硕士。专硕报考人数超过学硕,这说明了什么?第一,专业学位硕士越来越受到社会的认可专业学位硕士是偏向应用型的学科,是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专业领域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如法律硕士、会计硕士等受到广大考生的青睐。很多用人单位对专业学位硕士含金量的质疑也随其发展而逐渐减少,社会认可度不断提升。第二,专业学位硕士越来越受到考生的认可专业学位硕士的学习和考察内容更加侧重考生多方面能力,同时学制方面与学硕相比更具有优势,课程设置上以实战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在就业压力下,考生选择考研的动机更有目的性,既照顾学历,又考虑到实用性,加上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扩招”的背景下,考生自然从传统的学硕转战到专硕。尤其近年来专业学位硕士的发展前景乐观,就业前景和就业竞争力都不输学术型硕士,因此,考生们对专业学位硕士的认可度也提升了。四、往届生读研比例逐年增加虽然应届生仍然是考研的主力军,但是随着在职研究生纳入统考后,以及往届生对于提高自身就业竞争力的需求增加,往届生的考研比例也逐年提高。据教育部统计,2017年共201万人报考,其中,应届考生113万人,往届考生88万人;2018年共238万人报考,其中,应届考生131万人,往届考生107万人。从数据可知,2017年,往届生考研人数占全国报考人数的43.8%,2018年,往届生考研人数占全国报考人数的45%,同比上升了1.2%。下面,再以湖北和河北两省的数据举例:湖北省2015年往届生所占比例为26.5%,到2019年所占比例升至39.4%:河北省2015年往届生所占比例为29.3%,到2019年这个比例升至44.2%:从研招网本次考研调查的结果也可看出,非应届生占了48.23%,接近半数,参加考研2次及以上的人群也占了35%。那么这些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几年,或者已经二战三战的考生,是什么支撑着他们回归考研的大军呢?我们分析有以下几个原因:1. 现有的学历已经不再满足工作上的需求,需要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能力;2. 研究生学历的就业优势高于本科;3. 研究生的起薪略高于本科生。虽然同应届生相比,往届生和二战三战的考生在考研方面会由于工作或生活上的干扰,复习时间不够集中,但同时也具备一定的优势:1. 更熟悉考研的流程;2. 回答问题尤其是复试时更有经验,态度更沉稳;复习时会抓住重点、省时高效;3. 具有丰富的人脉和资源;4. 目标和决心更加明确。五、研招网2019年考研调查结果2019年3月,研招调剂期间,研招网针对2019年考研的用户做了一期调查,该调查一共10道题。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结果吧。(注:本次调查共有11993人参加)1.你的性别是?(结果)男生:55.59%女生:44.41%分析: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男女生性别比例基本平衡,男生略高。2.你是应届生还是非应届生?(结果)应届生:51.77%非应届生:48.23%分析: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应届生的比例略大于非应届生,应届生仍然是考研市场的主力。3.你报考的学位类型是?(结果)专业学位:55.34%学术型学位:44.66%分析:近几年,教育部提出要积极发展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且在招生名额上有所倾斜,因此,报考专业学位硕士的规模逐渐扩大。虽然刚推出专业学位时,考生和社会对其还有一定的误解和偏见,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结构不断调整,社会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事实证明,专业学位教育以其独有的职业性、复合性和应用性的特征已经逐渐为社会各界广泛认可。4.这是你第几次考研?(结果)第一次:64.92%第二次:28.33%第三次及以上:6.75%分析:从调查结果可知,首次考研的比例占了绝大多数,同时,三次及以上考研的人数也接近7%,说明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希望能通过考研提升自己,并且有坚定的决心,“不上岸不罢休”,为了自己的梦想坚持下去。5.你为什么考研?(最多选3项)(结果)个人发展与就业前景:39.96%专业前景:21.29%热爱科研:12.17%暂时不想就业:8.82%对本科所学专业不满意,想换专业:7.9%受父母或他人的影响:6.02%其它:3.83%分析:虽然近些年很多媒体都认为就业难导致很多考生因为逃避就业选择考研,但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绝大多数的考生考研的原因仍然是为了提高自己,为了个人发展、就业前景和专业的前景,说明大部分考生对自己的人生规划是非常明确的。6.报考专业与现专业(结果)相同:51.94%相近:26.27%跨专业:21.8%分析:从调查结果得知,绝大多数的考生在选择考研专业时仍然是选择与本科相同或相近的专业。7.报考院校的所在地是哪里?(结果)北上广等一线大城市:40.59%二三线城市:32.68%家乡所在城市:18.72%本科所在高校:8.01%分析:从调查结果可知,北上广等一线大城市仍然是考生们的首选目标,只有极少人选择本科所在高校,说明绝大多数考生希望在研究生阶段换个新环境。8.选择报考院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最多选3项)(结果)学校所在地:23.24%自己喜欢的学校:21.45%师资雄厚,具有较强的专业指导:18.73%该校专业科研水平较高:14%容易考上:11.39%导师知名度:5.68%有利于读博或出国深造:5.52%分析:从调查结果可知,学校所在地和本人对报考院校的心仪程度是大部分考生选择报考选校的重要因素。同时,师资情况和学校考研水平的高低等软件条件也是考生们非常关注的因素。9.如一志愿未录取,是否考虑参加调剂?(结果)是:87.96%否:12.04%分析:调查结果显示,近九成的考生都会接受调剂,“有学上”对考生来说还是最重要的。10.如最终未录取,你如何打算?(结果)明年再考:41.03%找工作:29.14%没想好:19.81%考公务员:4.26%我已录取:4.13%出国深造:1.63%分析:从调查结果可知,有四成的考生如果此次考研失利,会选择再战,对考研还是相当执着的。另外,有三成的考生选择找工作。注:以上所有数据来源于研招网2019年考研调查。六、数说北京2019年研招北京一直是考生报考学校的热门城市之一,下面我们就以北京为例,了解一下2019年研招的部分统计数据和热门报考专业。1.全国共有38.3万人报考北京招生单位全国38.3万人报考北京招生单位(不含推免考生),较2018年增长18.7%。2.超过半数考生报考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所有考生中,16.1万人报考学术型硕士,约占42%;22.2万人报考专业学位硕士,约占58%。3.近33万人报考全日制硕士研究生32.8万人报考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约占85.6%;5.5万人报考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约占14.4%。4.应届生与非应届生各占一半应届研考生有18.9万人,约占49.3%;非应届研考生有19.4万人,约占50.7%。5.热门报考专业前十名从报考专业分布看,报考人数居前十位的专业依次为工商管理、法律硕士(非法学)、金融、会计、公共管理、计算机技术、法律硕士(法学)、工程管理、广播电视、新闻与传播。(本文由研招网综合整理)

回东之齐

刚刚,2019年研招报考数据公布!近五年多个省市考研人数翻番!

2019年研招报考数据公布,包括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整体的趋势变化等。下面跟小编一起来看看近五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统计以及部分省份的报考人数变化吧~一、近五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统计参加19考研的小伙伴切身感受到了考研竞争的激烈。近几年,由于多方面原因:考生对自身发展要求提高、应届生毕业就业压力大、就业不理想、非全日制研究生纳入统考以及研究生扩招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选择考研的人也越来越多,整体报考人数不断增加。从上面的增长图可以看出来,近五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增长近乎直线上升,刚刚结束的2019硕士研究生招生总报名人数创历史新高,达到290万,相比2018年增加了52万,增幅创新高达到21.8%。二、近五年多个省市考研人数翻番下图是全国部分省市近三年报考人数对比图,可以看出山东、河南、江苏三个省份的考研人数最多,近三年增长速度也很快。来看看江苏省近五年的报考情况,江苏省一直是考研大省,从2015年的10.4万人到2019年的21.2万人,5年间,考研人数翻了一番还多。同样考研人数近几年翻番的还有四川省、广东省、福建省等多个省份。据2019年各省公布的硕士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来看,增长人数均创下历史新高,增幅在20%以上,下图广东深圳考区,报考人数涨幅达到50%。在2019考研报名阶段,由于报考人数激增导致部分考区考位紧张,以至于报名晚的同学无法选择适合自己的报考点,于是有不少考点纷纷增设考位,放宽考点报考地区限制等多种方式来缓解考位紧张。那么在此提醒20考研的同学,在9月底进行预报名时,如果报考院校已经确定,尽快填写报名尽早提交,以免耽误报名很麻烦,后期复试时间非常紧张,希望大家能够提前了解届时做好准备。虽然整体的报考人数突增,但对于每个考生来说,竞争对手的确是多了,但其实真正的对手是你自己,在当下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希望同学们能够多一些自律、认真备考,希望每一位考研学子都能有一个圆满的结果,顺利拿到录取通知书!加油吧!

善哉

2019年研究生招生报考权威数据排行,报考人数逐年上升的态势!

*注:本报告数据结果及来源为研招网考研调查、各省级管理部门官网及各省市新闻报道。一、近五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统计近几年,在考生个人对自身发展要求提高、毕业生就业压力较大、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纳入统考以及研究生招生人数扩大等多重因素的推动下,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呈现了逐年上升的态势。2018年12月23日,又一年的考研大战开始,这一年的考研人数,再一次变成了“历史新高”。从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来看,2019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达到了史无前例的290万人,比2018年考研人数增加了52万人,增幅达到了21.8%,考研增加人数和增长率均为近年来最高。从上图中可以看出,近5年,考研人数逐年增长,同2015年的165万人相比增加了125万人,研究生报考人数的快速上涨也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据统计显示,2019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达834万人,也就是说,他们中的三成人以上都面临着考研的选择。尽管每年的招生计划并没有减少,但是对考生来说,竞争压力还是一年大似一年。二、近五年多个省市考研人数翻番江苏省一直是考研大省,从2015年的10.4万人到2019年的21.2万人,5年间,考研人数翻了一番还多。同样考研人数近几年翻番的还有四川省、广东省、福建省等多个省份。三、专业学位硕士的报考人数赶超学术型硕士由于社会各界对专业学位硕士的认可度提高,报考专业学位硕士考生的比例超过了学术型硕士。下面,以湖北省和河北省为例:从上面两张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2015年两省专业学位硕士报考人数与学术型硕士相比略少一些,2016年基本持平,从2017年到2019年,专业学位硕士的报考人数已经超过了学术型硕士。专硕报考人数超过学硕,这说明了什么?第一,专业学位硕士越来越受到社会的认可专业学位硕士是偏向应用型的学科,是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专业领域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如法律硕士、会计硕士等受到广大考生的青睐。很多用人单位对专业学位硕士含金量的质疑也随其发展而逐渐减少,社会认可度不断提升。第二,专业学位硕士越来越受到考生的认可专业学位硕士的学习和考察内容更加侧重考生多方面能力,同时学制方面与学硕相比更具有优势,课程设置上以实战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在就业压力下,考生选择考研的动机更有目的性,既照顾学历,又考虑到实用性,加上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扩招”的背景下,考生自然从传统的学硕转战到专硕。尤其近年来专业学位硕士的发展前景乐观,就业前景和就业竞争力都不输学术型硕士,因此,考生们对专业学位硕士的认可度也提升了。四、往届生读研比例逐年增加虽然应届生仍然是考研的主力军,但是随着在职研究生纳入统考后,以及往届生对于提高自身就业竞争力的需求增加,往届生的考研比例也逐年提高。据教育部统计,2017年共201万人报考,其中,应届考生113万人,往届考生88万人;2018年共238万人报考,其中,应届考生131万人,往届考生107万人。从数据可知,2017年,往届生考研人数占全国报考人数的43.8%,2018年,往届生考研人数占全国报考人数的45%,同比上升了1.2%。下面,再以湖北和河北两省的数据举例:湖北省2015年往届生所占比例为26.5%,到2019年所占比例升至39.4%:河北省2015年往届生所占比例为29.3%,到2019年这个比例升至44.2%:从研招网本次考研调查的结果也可看出,非应届生占了48.23%,接近半数,参加考研2次及以上的人群也占了35%。那么这些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几年,或者已经二战三战的考生,是什么支撑着他们回归考研的大军呢?我们分析有以下几个原因:现有的学历已经不再满足工作上的需求,需要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能力;研究生学历的就业优势高于本科;研究生的起薪略高于本科生。虽然同应届生相比,往届生和二战三战的考生在考研方面会由于工作或生活上的干扰,复习时间不够集中,但同时也具备一定的优势:更熟悉考研的流程;回答问题尤其是复试时更有经验,态度更沉稳;复习时会抓住重点、省时高效;具有丰富的人脉和资源;目标和决心更加明确。五、研招网2019年考研调查结果2019年3月,研招调剂期间,研招网针对2019年考研的用户做了一期调查,该调查一共10道题。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结果吧。(注:本次调查共有11993人参加)1.你的性别是?(结果)男生:55.59%女生:44.41%分析: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男女生性别比例基本平衡,男生略高。2.你是应届生还是非应届生?(结果)应届生:51.77%非应届生:48.23%分析: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应届生的比例略大于非应届生,应届生仍然是考研市场的主力。3.你报考的学位类型是?(结果)专业学位:55.34%学术型学位:44.66%分析:近几年,教育部提出要积极发展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且在招生名额上有所倾斜,因此,报考专业学位硕士的规模逐渐扩大。虽然刚推出专业学位时,考生和社会对其还有一定的误解和偏见,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结构不断调整,社会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事实证明,专业学位教育以其独有的职业性、复合性和应用性的特征已经逐渐为社会各界广泛认可。4.这是你第几次考研?(结果)第一次:64.92%第二次:28.33%第三次及以上:6.75%分析:从调查结果可知,首次考研的比例占了绝大多数,同时,三次及以上考研的人数也接近7%,说明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希望能通过考研提升自己,并且有坚定的决心,“不上岸不罢休”,为了自己的梦想坚持下去。5.你为什么考研?(最多选3项)(结果)个人发展与就业前景:39.96%专业前景:21.29%热爱科研:12.17%暂时不想就业:8.82%对本科所学专业不满意,想换专业:7.9%受父母或他人的影响:6.02%其它:3.83%分析:虽然近些年很多媒体都认为就业难导致很多考生因为逃避就业选择考研,但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绝大多数的考生考研的原因仍然是为了提高自己,为了个人发展、就业前景和专业的前景,说明大部分考生对自己的人生规划是非常明确的。6.报考专业与现专业(结果)相同:51.94%相近:26.27%跨专业:21.8%分析:从调查结果得知,绝大多数的考生在选择考研专业时仍然是选择与本科相同或相近的专业。7.报考院校的所在地是哪里?(结果)北上广等一线大城市:40.59%二三线城市:32.68%家乡所在城市:18.72%本科所在高校:8.01%分析:从调查结果可知,北上广等一线大城市仍然是考生们的首选目标,只有极少人选择本科所在高校,说明绝大多数考生希望在研究生阶段换个新环境。8.选择报考院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最多选3项)(结果)学校所在地:23.24%自己喜欢的学校:21.45%师资雄厚,具有较强的专业指导:18.73%该校专业科研水平较高:14%容易考上:11.39%导师知名度:5.68%有利于读博或出国深造:5.52%分析:从调查结果可知,学校所在地和本人对报考院校的心仪程度是大部分考生选择报考选校的重要因素。同时,师资情况和学校考研水平的高低等软件条件也是考生们非常关注的因素。9.如一志愿未录取,是否考虑参加调剂?(结果)是:87.96%否:12.04%分析:调查结果显示,近九成的考生都会接受调剂,“有学上”对考生来说还是最重要的。10.如最终未录取,你如何打算?(结果)明年再考:41.03%找工作:29.14%没想好:19.81%考公务员:4.26%我已录取:4.13%出国深造:1.63%分析:从调查结果可知,有四成的考生如果此次考研失利,会选择再战,对考研还是相当执着的。另外,有三成的考生选择找工作。*注:以上所有数据来源于研招网2019年考研调查。六、数说北京2019年研招北京一直是考生报考学校的热门城市之一,下面我们就以北京为例,了解一下2019年研招的部分统计数据和热门报考专业。1.全国共有38.3万人报考北京招生单位全国38.3万人报考北京招生单位(不含推免考生),较2018年增长18.7%。2.超过半数考生报考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所有考生中,16.1万人报考学术型硕士,约占42%;22.2万人报考专业学位硕士,约占58%。3.近33万人报考全日制硕士研究生32.8万人报考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约占85.6%;5.5万人报考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约占14.4%。4.应届生与非应届生各占一半应届研考生有18.9万人,约占49.3%;非应届研考生有19.4万人,约占50.7%。5.热门报考专业前十名从报考专业分布看,报考人数居前十位的专业依次为工商管理、法律硕士(非法学)、金融、会计、公共管理、计算机技术、法律硕士(法学)、工程管理、广播电视、新闻与传播。支持我们请关注或使用评论功能↓↓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大毒后

最全考研大数据!21考生想知道的全都在这里!

受疫情影响,考研热度不减,在2021年又创新高,突破400万人次。想必考生们也很想掌握考研三门公共课的平均分以及报考人数相关信息。小编总结了近5-10年内的变动与规律,在本文给出最全考研大数据,可供大家参考。一、公共课平均分相关数据1.英语全国平均分(1)英语一平均分考研英语一历年真题平均分上表为英语一真题的平均分和难度。“难度系数”概念解释:一道题只有40%的考生做对这道题,这道题的难度系数就是0.4。因此难度系数越小,代表难度越大。2020年的英语真题难度和前两年相比更简单,平均分为49.15。考研英语一各题型历年平均分(英语一翻译10分,大作文20分)上表为英语一不同题型的平均分。20考研的“完形”和“新题型”稍难,分别为4.44分和4.12分。“阅读”和“翻译”稍简单,分别为20.96分和4.22分。写作部分则相对稳定,大作文和小作文分别为10.42分和5.03分。(2)英语二平均分考研英语二历年真题平均分上表为英语二真题的平均分和难度。和2019年相比,2020年的英语真题难度更简单,平均分为55.21分。考研英语二各题型历年平均分小编提示:英语二翻译15分,大作文15分上表为英语二不同题型的平均分。20考研的“完形”和“新题型”稍难,分别为4.88分和5.67分。“阅读”和“翻译”偏简单,分别为22.64分和9.3分。写作部分则相对稳定,大作文和小作文分别为7.875分和4.85分。今年英一英二的大纲,与去年相比主要是词汇和词缀的变动,同时新增了一些疫情相关的词汇。大家只要提前对大纲变动内容做好学习,同时准备一些有关实时“疫情”的作文和词汇即可。总体来说,考研英语的试卷难度整体稳定,会有一些小波动,整体难度变动并不大!小编给出建议,英语复习应始终围绕真题。2.数学全国平均分截止到目前,官方还没发布20考研数学平均分,因此小编只给大家整理了一下往年的数学平均分。考研数学真题历年平均分数学这门学科,奇数年难度较高,偶数年难度较低。15年、17年、19年相对简单,16年、18年、20年则相对难。虽然20考研的数学平均分没有公布,但高教社大纲解析里面还是明确说了2020年三套数学试卷的得分率普遍偏低,难度较大。关于21考研数学的难度,虽然今年数学大纲变化很大,但按照大小年的套路,今年考研数学会偏简单,基础知识一定要弄懂弄通。3.政治全国平均分政治近三年的平均分都没有公布,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早些年的政治平均分数据:考研政治历年真题平均分注:以上数据来源于教育部考试中心透过往年的情况可以看出,政治每年都还是比较稳定的,平均分始终维持在57-60分之间,没有太大波动。如果考研政治目标为70+,各题型、各科目要保证如下分数:从题型上看,单选题必须拿到14分以上,多选需拿到26分以上,分析题拿到30分以上。从考试内容上看,马原拿到15分;毛中特拿到25分;史纲10分;思修法基12分;时政及当代8分以上。政治分析题30分是平均水平,因此只要选择题能够保证40+,那么政治妥妥滴70+!二、报考人数相关数据1、考研人数增长考研人数近年来增长越来越快从2016年的177万,到2020年的341万,4年时间,考研报名人数接近翻番。其中以近三年增长幅度最大,18、19、20考研增长率分别为18.4%,21.8%,17.6%。2、报考大省山东省以31.3万稳居第一,这意味着全国几乎每10人中就有1名山东考生。除了山东,江苏、河南、四川、广东、安徽、湖北也是考研大省,20考研报名人数,江苏超过20万,河南省官方虽未发布报考人数,但从往年数据来看,报考人数也不会低。四川、广东、安徽、湖北超过15万。3、各校报考人数北京大学近3万(29990余人),高居榜首;浙江大学,以2.88万报考人数居于第二;复旦大学报考人数近2.7万人,居于第三。今年这些院校报考过万:北京大学 、深圳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师范大学 、南京大学 、复旦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南昌大学 、云南大学 、天津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南开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大学 、清华大学 、青岛大学 、上海师范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宁波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 、西北师范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邮电大学 、新疆大学 、山西财经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邮电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和中国政法大学。4、推免生人数从备受关注的双一流高校的招生计划来看,推免生普遍占据较高比例,基本都接近50%的上限,部分高校学术型硕士招生人数中推免生占比近70%,部分热门专业或学院推免生的比例甚至超过80%。5、考研弃考率最近几年,考研的队伍不断壮大,前年,考研生报名238万人,去年,290万人次,今年报名人数超过341万人,近三年来竟以每年递增50多万人的迅速增长,足可见考研的竞争激烈。据说2020年考研生,今年考研的第一天就有37万人弃考,弃考率已经超过10%,所以2020年硕士研究生网报人数为341万,但事实上真正参加考试,并考完试的人并没有那么多,如果以这个比例推算,最终走进考场的考研生人数可能不到300万。以上小编从多维度总结了考研三门公共课的平均分以及报考人数相关数据,希望大家在21的考研中对自己有一个清楚的定位。通过这些数据分析,也希望大家可以赶紧行动起来,积极应战,在这次考研大军中,获得最终的胜利!

有駜

2018研究生报考数据分析,238万人报考!考研形势速览

【中国大学教育】发布教育相关专文,欢迎大家点击“关注”按钮,我们会持续更新关于中国大学的相关文章,给你带来最有用的资讯。据教育部数据统计,2018年考研报考人数达到238万,比2017年增加37万,增长了18.4%。其中,应届考生131万,比去年增加了18万,往届考生107万,比去年增加19万。从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往届考生人数的增长人数也是十分巨大的,并且有进一步赶超应届考生人数的趋势。对于应届考生来说,考研的竞争压力确实增大了不少。一.分析近些年的考研数据,考生考研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本科就业压力大,考研提升就业压力随着本科扩招,每年有越来越多的本科毕业生,本科学历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因此,用人单位提高了招聘门槛,很多需要有研究生学历。2.学生的名校情结很多考生高考发挥不好,或者高考成绩不理想,也向往去985、211工程高校去深造学习。因此在本科毕业之后面临找工作或者读研的时候选择了读研。3.对本科专业的不满意一部分考生因为当初高考填报志愿时不了解这个专业毕业后的就业去向,等录取报道之后发现自己并不喜欢这个专业。因为种种原因,也没机会转专业,自己找不到理想的工作,需要通过读研来改变自己的专业,从而选择自己向往的工作。二.报考的热门专业分析由2016、2018年两年数据来看,工商管理、会计、法律硕士(非法学)三个方向的报考人数最多。其次,计算机、软件方向也是报考的热门。这些专业的就业前景也是比较不错,当然难度伴随着热门程度,考生们也要有心理准备。以上是本期的数据分析,但也仅仅只是数据分析。考研对于任何一个考生来说,可能都是人生中仅次于高考的奋斗历程。考前,不辞辛劳得备考。考后,面对你的一定是不负你的成绩!理想的高校在向你招手!考研最后的冲击阶段,加油!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本期【中国大学教育】就要结束了,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一起交流、讨论、学习,对于大家在评论提出的问题我们会及时答复。同样希望大家可以把有用的文章转发、收藏起来,以后没准有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