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推免生和保研生其实是一个意思?考研生好还是保研生好?大家乐

推免生和保研生其实是一个意思?考研生好还是保研生好?

推免生和保研生其实是一个意思?考研生好还是保研生好?推免生和保研生其实是一个意思,这个问题的正确问法应该是考研生好还是保研生好,对于这个问题要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因为没有一个标准的话也不容易判定谁好谁坏。一、考生个人角度.从考生个人角度来说,一般人考研的话一般都希望考一所比自己本科院校更好的高校,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学生通过考研的方式,说不定能够考一所更好的高校。所以从考生角度来看的话,是考研比保研好。二、同一导师名下.如果是同一个导师名下的研究生,一个是考研的一个是保研做比较的话,一般考研的学生都是从本校层次更低的学校考的,这些学校保送研究生的一般是本学院的学生,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同一个导师名下的研究生保研的学生要比考研的学生好。三、保研类型.其实保送研究生也是分不同的类型的,主要是保本学院研究生、本校研究生、外校研究生。一般一个学院里面最顶尖的学生会被保送到外校更好的院校研究生,中等偏上水平的学生会被保送到本校其他学院的研究生,其他的学习较好的同学可能会被保送到本学院的研究生。但是往往一个学校能够保送外校和保送本校其他学院的研究生名额一般是很少的,大部分学生会被保送到本学院的研究生。具体该如何的选择,就要看学生的具体需求。

石娜

推免生比例上涨,统考还缩招,今年考研将是最难的一批?

下周一中秋节,也是2019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预报名(预报名:2018年9月24日至9月27日)开启的日子,各省市、各报考点网上报名公告及各个招生单位最新招生简章、专业目录陆续公布。据说今年推免生比例上涨,统考缩招,今年考研是最难的一批?我们一起来看看。一流大学硕士招生数普遍超5000人其中,从部分一流大学招生人数来看,硕士招生人数普遍超过5000人。部分一流大学2019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分类统计部分高校专业推免生比例超70%从上表中可以看出,部分高校专业推免生比例超70%。虽然教育部有规定,要求招生单位接收推免生数量不得超过本单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50%的规定,但是从上表有公布推免生招生人数的高校来看,推免生比例普遍较高,基本都接近50%的上限,部分高校的部分院校推免生比例达到70%,有的甚至超过80%。以南京大学为例:哲学系拟招收总人数53人,其中推免生人数34人,推免占比64%;政治经济学专业,拟招总人数16人,推免11人,留给统考5个名额;金融学拟招总人数37人,推免28人,推免占比76%。目前相当一部分推免生录取名单已经公布,推免生报名也在进行中。如果查阅高校公开的2019年硕士招生简章以及推免生招生专业目录,可以发现,除了南大外,其他重点高校基本也都存在部分院系推免生比例非常高的现象。对于推免生比例上涨这一现象,有人认为:高校需要优质生源,通过推免选拔择优没什么不好的,而且推免生需要的是三年的努力,考研参加统考大多数一年就够了,没有什么抱怨不公平的。但是也有人持相反的意见:不见得普通高校就没有优质生源,只是普通院校推免生名额少得可怜,有的几百人就只有几个名额,有的甚至都没有,只能通过参加统考到更高层次的学校深造。而且推免招生的整个过程,不是所有的学校都是公开透明的,其中的一些暗箱操作,真的很难让人信服。也有高校教师认为,一些重点高校在招录研究生过程中推免比重过高,实质上是剥夺了其他院校、社会人士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客观上造成受教育机会不平等。高校固然有自主招生权利,让招生方式多元化,不再一考定音,也是考试改革的重要举措。但问题是,作为公立学校,在享受自主招生权利的同时,不应该削弱普通高校学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2019硕士研究生招生大面积缩招是真的吗?根据《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全年研究生教育招生80.5万人,在学研究生263.9万人,毕业生57.8万人。而根据《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提到 ,到2020年在学研究生总规模达到290万人。这也意味着全国研究生招生人数仍将保持增长态势。对于普通院校考生考名校竞争似乎越来越激烈,越来越难了。在某博上搜索“缩招”,有大批人吐槽今年所报学校专业缩招,甚至突然不招了。比如华政、西政部分专业招生人数减少,复旦金融专硕缩招大半,中大软件专硕,90缩到20···对于面临缩招或者换专业课的同学,给大家几点建议:1、根据自己专业课复习情况,考虑是否需要换学校。毕竟考研一场下来我们都想要一个圆满的结果,那些只招个位数甚至只招一个的,真的要慎重考虑,做好风险把控。如果你专业课刚开始复习,进度程度并不是很深,可以考虑换个学校重新开始复习专业课。如果你已经复习很充分,有足够的信心,那接下来的时间一定要多方位的复习专业课。2、如果要换学校,最好让你的专业课备考内容变动不要太大,选择学校和专业的时候,尽量选择跟原专业有相似交叉的地方;3、招生人数减少对于你来说竞争压力大了,但是对于那些跟你报考同一所学校同一个专业的人来说也是一样的,所以,不要让自己先败下来;现在不管是招生人数减少、还是学校突然换专业课考试科目,大家纠结的地方就在于专业课的复习,但是现在还有时间啊,还有三个月,一切皆有可能!说到招生人数减少,大家一定有这样的疑问,这边缩招,那边又喊着扩招,这不矛盾吗?其实不矛盾,有缩招的也有扩招的,那些大多数缩招的专业,要么是推免生人数比例上涨,要么是该专业以往报考人数少,亦或者是像法硕、金融专硕等偏重于实践、应用型专业,更倾向于招收非全日制和推免生。而且大家通过对比近两年招生简章会发现,有些专业统考生人数下降,但是非全日制的招生人数没有变化或者小幅上涨。比如,以下几所学校部分专业仅招收非全日制:南京大学教育管理045101(专业学位)仅招非全日制,定向培养;南京大学项目管理(专业学位)仅招非全日制,定向培养;南京大学工商管理125100(专业学位)仅招非全日制,定向培养;南京邮电大学管理学院项目管理085239(专业学位)和工商管理MBA125100(专业学位)仅招非全日制;中南大学125200 公共管理(专业学位)仅招非全日制研究生。注:定向研究生又称定向培养研究生,指由国家按照计划招收,在招生时即通过合同形式明确其毕业后工作单位的研究生,其学习期间的培养费用按规定标准由国家向培养单位提供。这样看来,对于统考全日制考生来说,尤其是普通高校想考名校的考生来说,难度无疑在提升,对于今年参考统考的考生来说无疑面临这很大的挑战。看到有研友说着放弃不想考,把二战当做后路,这样想你已经在向自己投降了。“不要想着二战!人生所有开放式的经历,只要你不拼尽全力,这一页就翻不过去!”而且你要知道,考研一年比一年热,一年比一年报考人数多,一年比一年难,今年就是你成功的最好机会!在《垫底辣妹》中印象很深刻的一段对话,是女主在坚持不下去不想学的时候,老师对她说的:因为不想受伤所以就把目标降低么?还是你想要去玩、想要去睡觉呢?现在正是努力的时候啊,你把目标降低一次,就会越来越低的!千万不要灰心丧气,考研不难就不叫考研了,在这个过程中你一定会吃苦,苦到大家都想放弃,只有在这个时候,坚持下去,你已经战胜了自己!加油!

尽于酒肉

与统考生相比,推免生有多大优势?研究生导师青睐推免生吗?

文|冷丝栏目|考研录取一般而言,与统考生相比较,由推免制度选拔上来的研究生有这么几个优势:专业成绩不错,综合能力较强。不过,冷丝也有话说,研究生导师并不一定青睐推免生,他们所青睐的还是那种综合素质强、科研能力好的研究生。其实也不用质疑,我国研究生推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选拔优秀本科生的目标,绝大部分的推免生有较好的综合素质,得到了研究生导师的肯定,但也不必讳言:在人才选拔上,推免制度还有待商榷和改进,与统考生相比,推免生的创新能力优势不明显。比如,在选拔标准上对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素养的考察不够全面与具体;选拔的过程倾向于大学本科期间专业成绩优秀、排名靠前,且综合能力较佳的学生,对学生的科研兴趣、知识结构与方法、认知能力、研究能力、专业表达能力、科研管理与合作个性品质等创新素质与能力缺少关注和考量。概括来说,通过推免制度选拔出来的推免生与统考生相比,有一些优势,但是,创新素质与能力没有特别明显的优势。具体而言,与统考生相比,推免生也有自己的一些问题:推免生不如统考生的学习投入主动,推免生没有统考生学科研兴趣浓厚。推免生的学习动机多以“提升就业竞争力”为主,对科研事业缺乏一定的热情与规划。推免生与统考生的学习成果以及在知识结构与方法、认知能力、研究能力、专业表达能力、个性品质等创新素质与能力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因此,冷丝认为,研究生推免制度确实很好,但是,恐怕也至少需要在以下四个方面进一步完善:其一,关于科研兴趣方面,在选拔推免生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在科研有浓厚的兴趣,比如是否立志在高校或科研院所从事科研工作、有很强的动力从事科研工作、对科学研究有多大的兴趣,加强对责任感、使命感的考察。其二,在知识结构与方法方面,在选拔推免生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是否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与理论基础、是否具有熟练掌握并运用研究方法。比如,对专业知识与理论的理解、专业知识面程度、对本学科的知识体系的掌握、对相关学科的知识熟悉程度、对研究方法知识的理解程度、对专业领域的前沿动态的掌握程度等相关能力进行考察。其三,在认知能力方面,在选拔推免生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批判性的思维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能力、学习能力、对自身是否具有客观的认识与评价进行考察。比如:能否进行批判性阅读期刊文献、能否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弱点、能否较快地学会新的知识或技术等相关能力进行考察。其四,关于研究能力,在选拔推免生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是否具有正确的研究价值观;是否具有发现、提出问题的能力;能否熟练使用实验仪器、专业软件;是否具有很强的数据收集、分析的能力;是否具有优秀的英语能力;是否具有具有好的学术规范;是否具有具有独立研究的能力与意识等等方面进行考察。比如:推免生能否提出合理的研究假设,能否制定合理的研究设计,能否熟练操作常用的专业软件,是否具有一定的数据和信息收集、分析能力,是否可以熟练地开展专业英语阅读、写作,是否对知识产权方面的规定很熟悉等相关能力进行考察。总之,研究生推荐免试入学是我国研究生入学的重要方式,制定科学合理的选拔标准是推免制度改革的关键,唯有这样,专业成绩优秀且综合能力较佳的学生在推免生选拔中更易脱颖而出。

无拘无束

同样是研究生,保研生和考研生在导师眼里有什么区别?事实很残酷

2019年研究生入学考试结束, 今年的“考研大军”人数突破了341万,比18年的290万多了51万,考研的人数再创历史新高。考研的两天时间里,考研相关的话题一直有着相当高的热度。考研的人数每一年都在增加,而且增加的幅度也越来越大。很多考生都期望能通过研究生的学习更好地完善自己,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上更好地表现自己。那么同样是研究生,研究生导师对保研进来的学生和考研进来的学生更倾向哪一种呢?一般来说,导师更偏爱保研进来的学生,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残酷的事实。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其实导师更喜欢推免生的原因很好理解。考研分为两部分,初试和复试。很多考生初试考了一个非常不错的成绩,结果入学之后导师发现有一小部分人无论是学习能力还是研究能力都达不到导师们的标准。而保研的考察手段就比考研的要丰富得多。一般只有非常优秀的学生才能获得保研资格,至少他们的绩点是名列前茅的。那么多次考试的成绩占优和一次考试的成绩,肯定是保研进来的学生学习能力相对来说强一点。很多学校还开展了科研夏令营,除了查看考生在本科阶段的学习能力外,在科研夏令营中,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研能力等进行考察。所以保研进来的学生相对来说学习能力不弱与考研生,动手能力、科研能力也有着一定的保障。因此导师更喜欢带保研进来的学生,至少他们在实际的科研能力上会比考研进来的学生更有保障一些。所以导师偏爱保研进来的学生也就理所应当了,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保研就比考研要好呢?保研虽然更容易获得导师的青睐,但是如果考研生复试的时候给导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且在日后的相处中表现出不错的实力的话,导师自然也会重视考研生。保研虽然不用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没有什么太大的复习压力,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有保研的机会,而且要保研也并不简单,甚至可以说保研的前提是要努力三年。一般来说只有绩点分非常高的学生,并且有着很多不错的“硬件”——比如:四六级高分、有竞赛加分、有科研经历及文章,等等,这些学生才有学校珍惜的保研名额。而这些东西都需要本科前三年不断努力才能获得,因此才有保研需要努力三年的说法。保研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就是一定要努力提高绩点,绩点不达标,保研基本没戏!虽然每个学校在选择推免保研学子时计算绩点的方法可能有点差别,有些是按专业课绩点来排名,有些是按大学四年的综合绩点来排名,但不管是哪种方法,提高绩点都是要准备保研学生所需要做的事情。不过保研的学生相比考研考进来的学生也有自己薄弱的地方,最直观的地方就表现在理论基础上。由于保研的学生没有经历过考研的阶段,不会像考研的学生一样,为了备考天天泡在图书馆里,因此他们的基础知识和理论能力可能相对来说会薄弱一些。而且考研的名额有限,竞争力也比较大,因此考研对于期待一个更高平台的学生来说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途径。考研相比保研来说还有许多其他的优势。考研可以根据自己的个人喜好和能力程度来选择和报考自己心仪的院校,也让自己在大学中有一个目标,不至于因为迷茫而蹉跎岁月。考研不只是一个结果,还是一个过程,它能让我们拼搏,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充实,能让我们不甘平凡的心更加进取。虽然说导师对考研进来的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要画一个问号,但是这种“疑问”是可以因为努力而被消除的。导师偏爱保研生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科研能力比考研生更有保障,因为保研生往往在本科期间就已经跟着一些老师做了一些事情了。所以我们要消除导师的这种疑问就要从根源找到问题,对考完研的同学来说,如何在复试的时候给导师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很重要。在成功考上研究生之后,也要努力做好自己需要完成的事情,让导师对自己有一个良好的感官,让导师看到自己的综合能力并不比其他任何人要差。其实不论是保研还是考研,导师爱的都是综合能力强的学生,只是一般来说保研生各方面的能力相对来说比考研生更有保障一些。所以要消除导师的疑虑,得到导师的重视和喜爱,还是要把自身的能力提上去,这也是我们要读研的人对自己的更高要求。图片素材来源网络,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读者朋友们对保研和考研这二者有什么看法呢?

天当

保研其实叫推免,你了解哪些信息才能成为幸运儿?

冷丝自媒体原创,拒绝并谴责个人转载文|刘冷丝栏目|丝说大学校园每年暑假,其实也是很多准备考研和保研大学生最忙碌的季节。在许多大学生的学业规划里,都有读研这一项。大家都知道,想要读研主要有考研和保研两条路线,考研没有高校限制范围,学生需要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凭成绩申请不同的专业;而保研仅限于具备“推免”资格高校的学生参与,不需要参加考试,但只能升入同类专业就读。考研暑期集训动员教育部自1985年就开始实施研究生推免政策,2003年,教育部为进一步提高应届优秀本科毕业生的推免比例,以及限制一些重点高校接受本校推免名额,由此防治研究生推免的公平公正。这表明了教育部对推进我国高校研究生推免制度改革的努力,也表明了为提高研究生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高学历、高素质和强能力人才而下定决心,这当然对完善我国研究生招生政策和推动高等教育质量水平的提升发挥着重大作用。也就是说,研究生推免工作将越来越严格和公正,因此,你一定要提前了解研究生推免政策,早早做好准备。千人同上考研辅导课能保研的同学向来是令人羡慕的,因为保研意味着学生不用没日没夜的复习备考。不过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保研”这个说法其实并不准确,准确的说法应该是“推免”。那么,怎样才能被推荐,做一个免试的幸运儿呢? 不同学校或者专业的 “推免”政策往往有所差异,在一些注重综合测评的学校,会比较看重学生的平时表现。如果学生参加的校园活动太少、社会实践时间不够,哪怕成绩再好,最后也可能无法获得 “推免 ” 资格。而那种在学校各个组织中担任要务、在各种比赛中表现优异、在各种评比中屡屡获胜的学生,极有可能赢得推免名额。考研不亚于当年高考而一些学风扎实的学校对于推免的政策就完全不一样,一定学校甚至不以课业成绩作为评选标准,而是专门为大四学生组织一场“推免”考试 ,以这场考试的成绩作为 “推免” 的评选依据。学生应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政策制定对策,并努力做到最好,想得到推免资格并不简单。“推免”还分为校内推荐和校外推荐,一般校外推荐名额的竞争会特别激烈,毕竟大家都想通过这个机会到更好的学校去学习。如果你实力足够强获得了校外推荐名额,还要自行联系心仪的高校,投递申请材料,等通过审核后,再参加校外推免生考试。这场考试相当于一场小型考研,通过考试后,你才走完 “推免”的全部程序,真正得到了推免资格。虽然教育部已经明令限制本校内部推免研究生名额,但是并未限制校际之间的推免。比如,北大、清华、人大之间可能就有较多的相互推免。但是,也有很多人大本科生向北大推免研究生失败的案例,这充分说明,推免还是需要足够的准备和实力。74岁考研人邹伟敏出示准考证如果你想考研或者推免,从大一入学就可以开始准备了,不要觉得这个说法很夸张,因为不论是选择考研还是 “推免”,都有一条很长的路要走。不要到了大三大四再准备,到那时你会发现自己需要准备和补救的东西太多,及早地准备会让你更容易实现自己的目标,祝各位想考研、保研的同学能成功!敬告|本文如有错漏,作者将在跟帖中及时更正,也请各位网友批评指正,谢谢您!

大头脑

考研人数越来越多,研究生推免制度是否公平?

19考研初试结束,一大批人都在说英语太难了,但是每年都有那么一小批人,他们不用参加昨天的研究生考试就可以保送研究生,他们就是推免生。研究生“推免”是指“推荐应届优秀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研究生推免制度也是各高校选拔人才的一种方式。随着逐年推免生比例的增加,普通考生的考研难度也在增加。那么你认为研究生推免制度是否公平?先来看看下面同学的回答(图片来源于中国教育在线)认为推免制度公平的同学表示:因为这个推免名额不是给太多人,所以我觉得不涉及公平与否的问题。由于这个所涉猎的人数不多,一般是几个的名额,而且推免名额是给极其优秀的人,我相信那些人就算没有那些名额的话,他们可能也会同样考得上研究生。认为推免制度存在不公平的同学表示:我的学校是没有推免的名额的,我的同学如果想要考研究生就需要参加研究生的考试,但是我个人认为,我的学校还是有非常优秀、可以达到推免资格的学生,因为在我们学校没有推免的制度,所以他们只能选择自己去考。考研姐认为这个还是相对公平的一个制度。考研保送所参考的不只是单方面一时的成绩,学校还要根据学生平时的成绩,学习态度,是否发表论文,在学校中参与高质量的大学生挑战杯比赛的情况等,所以参加过考研的学生应该知道,获得保研资格的学生本身是非常优秀的,而且一定程度上来说,保送的学生质量是比考研的学生的质量更高一些的。保研只是在初试环节免除考试,复试环节还是免不了的。对于那些获得推免资格,复试松懈的推免生,在复试环节也是有被刷下来的。所以对于推免制度,考研姐认为是公正的,只要你努力并且优秀,一定会如愿考上研究生的!评论区的小伙伴,你认为研究生推免制度公平吗?

火擂台

对于普通院校大学生来说,考取名校研究生将越来越难?

有数据统计,拥有大学学历的人数占全国总人口的约10%;拥有大学本科及其以上学历的人数占全国总人口数不超过5%;拥有研究生学历的人数占全国总人口数不到1%。数据或有偏差,但总体上表现出学历高低与人数多少呈反比例关系,且拥有研究生学历的人极为稀缺。然而最近一段时间,由于受“学术造假”、“性别歧视”、“辱骂门”、“道歉门”等事件的影响,似乎人们对研究生教育颇有看法,一些想通过读研改变人生的人们,变得有些犹豫不决。不管大家有什么样的想法,却都不得不承认,如今考研是越来越难,特别是考名校研究生,简直是难于上青天。考研难度的增强,主观上与“名校情怀”有很大关系。如今报考“双一流”高校研究生已经成为标配。而“双一流”高校数量少,招生规模一定,没有相当的实力和运气很难进入这些高校读研。考研生蜂拥报考“双一流”及“热门”专业,使得报考学校呈现“冷热不均”的事态,部分院校部分专业招不满,部分院校部分专业热过头。有些考生,“非双一流不读”,今年考不上,明年再战。因此考研生中出现了大量二战、三战,甚至四战的考生。从客观上看,则是因为考研人数的暴增。2017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首次破200万;2018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达到了238万,较2017年增长了18.4%;2019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约290万人,在2018年的基础上又增加了21.8%。近些年硕士研究生总体招生规模确有一定程度的增长,不过与报名人数的增长幅度相比,还是远远跟不上。根据高校发布的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并非所有高校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都有增加,一些高校,尤其是名气比较大的高校,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还略有收缩。比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比2018年少了三百名;北京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与2018年相比,也少了三百名;浙江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比2018年少了四百名。更让考研生揪心的是,推免生人数占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比例持续增加,2010年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录取,推免生占比不到40%,2016年达到顶峰,推免生占比超过50%,此后维持在50%左右;2010年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录取,推免生占比不到10%,2018年这个比例已经超过了30%。如果没有相关部门要求“招收推免生数量不得超过本单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50%”,推免生占比或许会有更大幅度的增长。如果仅考虑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规模,推免生占比超过50%的情况并不少见。武汉大学2019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为4920名,其中推免生为2600名;浙江大学2019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为5000名,其中推免生为2700名;山东大学2019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为5000名,其中推免生为2640名……推免生占比越来越高,意味着留给考研生的机会越来越少,未来考研难度越来越大毫无悬念,考研或将开启“地狱模式”!名校大学生在推免录取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以北京大学为例,其2019年硕士研究生推免录取学生几乎全来自“双一流”高校,只有极少学生来自于非“双一流”高校。这种现象在其他知名高校中也普遍存在。很多普通院校大学生在推免的第一关就被卡住了,因为不少名校开展的“保研夏令营”都会对申请者的学历背景提出一定要求,985/211/“双一流”高校大学生更容易拿到入场券。所以,对于普通院校大学生来说,考取名校研究生将越来越难!考研人数的持续增加,说明大学生读研需求广泛存在,但大家又不太看好普通院校的研究生教育,有些考生连专业型硕士也看不上。为了实现读名校的愿望,大家卯足了劲,以至于多次拼杀在“考研战场”上,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升了考研难度。如果是为了提高就业竞争力,找份好工作,实现事业上的逆袭,考研这条路应该是越来越难走了。甚至可以说,大学本科毕业,考个好学校研究生比找份好工作更难。

麻妹子

“考研族”慌吗?近一半考研名额被推免生占领

日前,中国教育在线发布《2019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近几年,在相关政策的导向下,高校纷纷进行研究生扩招。但扩招对于普通考生来说,竞争压力有增无减,其中影响较大的就是高校中接收推免生比例的提高,在一流大学推免生源中,普通高校学生占比较低。推免比例在“双一流”建设高校招生中继续放大部分高校接收推免比例超过半数对于“双一流”建设高校而言,接收推免生是招生的重要招生手段之一。近年来部分高校接收推免生比例已经超过半数。浙江大学2017年、2018年推免生占比均为49.09%。 2019年接收推免生比例由于全日制招生计划人数的缩减而大幅提升,占比高达54%。数据来源:浙江大学研究生招生官网四川大学2017年接收推免生数量为2000人,2018年和2017年基本持平,2019年接收推免生数量增至2800人,占比提高到48.44%。数据来源:四川大学研究生招生官网武汉大学2017年接收推免生数量为2700人,占比49.91%,2018年推免占比50.00%,2019年推免占比超过半数,增加至52.85%。数据来源:武汉大学研究生招生官网2019年北京大学中国学(哲学与宗教)、地理学(景观设计学)、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保险硕士、统计学、高等教育学等专业只招收推免生,推免比例达到100%。数据来源:北京大学研究生招生官网2019年,复旦大学的部分专业接收推免比例达到90%以上,其中固体力学、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专业推免比例达到100%。数据来源:复旦大学研究生招生官网2019年南京大学的部分专业接收推免比例达到或超过80%,其中材料物理与化学、海洋地质、传播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达到80%,生态学、环境科学专业推免比例达到81%。数据来源:南京大学研究生招生官网“双一流”建设高校硕士招生占全国硕士招生比例约60% 2017年,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招收硕士研究生20.21万人,约占全国硕士招生比例的28%;招生博士研究生4.22万人,约占全国博士招生比例的50%。95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招收硕士研究生21.5万人,约占全国招生比例的32%;招收博士研究生2.69万人,约占全国博士招生比例的32%。数据来源:各高校研究生招生官网数据整理数据来源:各高校研究生招生官网数据整理从上数据可以看出,“双一流”建设高校研究生招生,占据了全国六成以上硕士研究生、八成以上博士研究生招生。部分名校推免生源中“双一流”建设高校占比在九成以上目前,高校在校生要考取研究生,除了统考以外,还可以选择推免。但推免不仅需要所在高校具有推荐免试资格,还需要考生在本科阶段的学习成绩和综合表现。在名校的推免生源中,学校层次也会成为录取重要因素。根据北京大学研究生招生官网公布的2019年拟接收推荐免试硕士名单的数据,北京大学2019年共接收推荐免试硕士生2174名,其中有2061人本科来自于“双一流”建设高校,占比高达94.8%。数据来源:北京大学研究生招生官网中山大学2019年共接收推荐免试硕士生1945名,其中有1770人本科来自于“双一流”建设高校,占比达到91%。数据来源:中山大学研究生招生官网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共接收推荐免试硕士生1849名,其中有1613人本科来自于“双一流”建设高校,占比达到87.24%。数据来源: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官网从上述数据中可以看出,部分名校推免生源中,本科毕业于“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学生占比较高,意味着普通高校学生通过推免进入名校的机会相对较低。随着部分高校的推免比例持续提升,普通高校及往届生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不同高校之间推免率差异明显2017年8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2017年新增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普通高等学校予以备案的通知》,新增中国科学院大学等54所高校获得备案,全国具有推免资格的高校至此增加至366所,在这366所具有推免资格的高校中推免率也有明显差别。数据来源:各高校研究生招生官网从上图可以看出,北京大学(校本部)以53.4%的推免率高居榜首,也就意味着北京大学超过半数的本科生能得到推免机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推免率34.25%,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推免率也较高,超过了25%;而宁波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推免率不足3%,差异明显。推免公平性 考生与招生单位观点对立根据中国教育在线调查显示,接近八成考生认为推免比例提升对于考生不公平,仅有两成左右的考生认为推免比例提升对考生公平。数据来源:中国教育在线数据调查与考生观点不同的是,超过九成的招生单位认为推免生的质量普遍高于统考生;超过六成招生单位认为推免政策对考生来说比较公平。数据来源:中国教育在线数据调查数据来源:中国教育在线数据调查随着具有推免资格的学校数量、招生单位接收推免生比例的增长,叠加往届生源比例增加,普通学校考生、往届生读研压力日益加大。注:本文图表均由中国教育在线制作,转载或使用请注明来源!

功夫爹

考研学硕与专硕的区别不止一点点 没搞清之前别着急选择

在分享考研学硕与专硕的区别之前,我们先来理顺一下考研以及读研的目的。从根本上来讲,无非是实现自己的事业报复,同时提高自身的学术素养以及职业素质。今天我们就以就业方向为开端,反推一下看看到底哪种形式的硕士研究生更加适合自己。一、考研学硕更适合考研群体所普遍追求的职位——高校教师根据小编在高校工作期间与考研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发现,有很大一部分考研的学生对于读研后的工作倾向非常明确——在大学当老师。高校老师的待遇以及社会地位不是我们今天讨论的重点,在此不累述。在中国现实的国情及教育体系下,高校聘任教师的条件已经很高了,在小编接触过的公办高校中,绝大部分高校对于教师的聘任条件都会有一条:博士毕业。当然个别专业除外(有些专业还没有博士学位)。因此如果你是想将来在高校任教而选择考研,那么小编建议你选择学术型研究生。选择学术型研究生在考博士时是比较受欢迎的,甚至可以在读研期间直接申请研究生毕业后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然而专业型硕士是不具备这个特点的。根据小编的观察,专业型硕士成功读博的几率很低(虽然博士招生已经是宽进严出了)。这种情况的存在并非是对专业型硕士的歧视。从根本上来讲专业型硕士与学术型硕士的培养方向就是不一样的。专业型硕士更加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也就说,他们更加重视如何更快的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或者说已有的研究成果通过自己的实践来应用到社会化的生产中。学术型硕士一般就是搞科研的,越是新鲜的,没有人研究过的越是他们的研究领域。很多情况下甚至是,在硕士研究生就读期间研究的或者实验的项目没有彻底完结。那么干脆就直接攻读博士继续研究了。这样的项目不在少数,尤其对于理工科而言更为突出。这也是为什么导师在复试时更喜欢挑选将来要读博的考研学生的重要原因。其实很多读研的学生进入实验室后就会发现,那些本校推免的研究生可能在本科阶段就已经开始跟着导师接触项目了,那么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名校的导师倾向于选择本校推免生的原因之一了。总之,如果你想将来在高校任教,那基本上是需要读博士的,学硕自然就是你的首选。二、考研学硕更加适合喜欢将来搞科研的考生在上一小节其实小编已经将学硕和专硕的教学特点以及发展方向大概说明了,那么根据这些特点,大家也不难分析出来,如果将来喜欢搞科研,那么学硕这个方向自然也是首选。三、考研专硕更适合偏重于应用层次的人才如果你更加迫切于想要将自己的或已有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那么这就是学硕的培养方向。一般情况下,专硕在研究生攻读期间会有两个导师,一个是学校的学术型导师,一个是行业内的有代表意义的校外导师。从这种导师的配置上我们也很容易理解,专硕适应社会工作的能力会比学硕有优势。并且专硕也占有这方面的资源优势。很多情况下,专硕在就读期间就直接跟着社会导师从业去了。这也是一个很顺其自然的结果。以上是从职业倾向的角度反推出来的考研学硕与专硕的区别,但是对于考研而言我们还要考虑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考得上。下面小编从学硕和专硕的考试特点上来分析一下他们的区别。四、考研学硕的公共课和统考业务课考试相对较难首先说考研英语的区别。在绝大部分研招单位的要求中,专硕是要求考英语二的,个别研招单位和个别专业的专硕要求考英语一,比如对外汉语教育专硕的公共课考试科目是要求考英语一的(这个比较容易理解)。也有一部分观点支持英语一其实与英语二没有什么差别,但是从考研设置这两个英语考试的初衷来讲,英语一是要比英语二有难度的。其次来说考研数学。这个区别就比较大了,一般情况先理科的专业,如果学硕是考数学一,那么同专业的专硕就是考数学二了,考研数学一是考研数学中,考试范围最广,难度最大的一科(这一点几乎没有争议),而考研数学二的考试内容首先就少了一科相当抽象的《概率论》。甚至有理科的同学开玩笑说,我之所以考专硕就是因为数学二不考《概率论》。那么对于经济类和管理类的考生来说,所有参加《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和《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的专硕均不用参加考研数学(这里的考研数学不包含数学基础)。最后说一下考研政治。专硕当中的管理类专业是不考政治的。其它专业的政治考试内容与学硕是一样的,但是考研科目中政治好像几乎没有考生认为他很难。在考研中大家最担心的两科考研英语和考研数学上,专硕明显要比学硕简单很多。这也是考生选择专硕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五、专硕的读研期间分花费相对较高学硕的学费一般在8000到12000之间,但是是有奖学金的,并且奖学金的覆盖率很高,因此学费几乎可以忽略了,如果跟的导师科研项目比较多,自己还能跟着得到科研补助,那读研期间几乎就没有什么花费了。专硕的学费好像就上不封顶了,名校的学费更是高不可攀,10w以上都是很常见的,并且专硕一般很难申请到奖学金。在近几年还有一个新的现象,有的学校招收的专硕是非全日制的,因此除了要承担学业的费用外,还要承担高额的生活费用。这是打算报考专硕的考生需要认真考虑的一个很现实的问题。综上所述,学硕与专硕的区别还是很大的,考生在选择之前一定要认真的综合的考虑自己的现实情况,在做出适合自己的考试方向。

天而生也

保研生和考研生之间,哪一种更让导师青睐?答案很现实

考研报名已经结束一段时间了,研究生统招报名人数超过300万,将有200多万的考生落榜,竞争压力非常大。然而,有一些大学生现在已经是准研究生了,他们获得了保研资格,无需参加统招考试。关于考研,大家讨论最热的话题就是保研生(推免生)和考研生之间,哪类学生更受到导师喜欢呢?通常来说,本校保研>外校保研>本校考研>外校考研。现在很多名牌大学研究生统招名额很少,大部分名额都给了保研生。导师偏爱保研生是有一定原因的,有一些导师对于目前的考研制度存在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保研的学生要更加优秀,更符合他们的要求。考研与高考差异不大,都属于应试教育的一种,而硕士研究生更注重科研能力。导师在带学生的过程中,会发现这样一个问题,某些学生的考研成绩不错,但是科研能力很差,根本达到导师的要求。为了减少这种情况的出现,各大高校不断加大保研比例和复试比例。目前,各大高校招收研究生总成绩的计算方式都是笔试50%、复试50%。某些考生初试成绩非常高,到了复试时,很多问题回答不上来,这种考生就有可能被刷。考生笔试成绩特别高,复试被刷之后,总会传出一些“歧视”之类的争议,对学校名声不利。保研名额的增多,从一定程度上就会避免这些现象的发生,保研学生参加夏令营后,能够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全面考察。保研生基本都是本科时期非常优秀的学生,学习成绩好,科研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考研学生的水平层次不齐,有很大一部分达不到科研标准。举个不恰当的例子,把保研生和考研生分别比作是A、B两筐苹果,A筐里面的苹果基本都没有腐烂,好苹果占90%,B筐里面的苹果腐烂的较多,好苹果仅有30%。如果只能挑10个苹果,导师肯定愿意从A筐里挑选。然而,每件事情都没有那么绝对。有部分导师一开始不会把保研生和考研生进行区别对待,他们只看重学生的能力,综合能力较强的,肯定会更让导师青睐。有些研究生平日里不听从导师的课题安排,科研成就不显著,不管你是保研生还是考研生,导师都非常讨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