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研究生考试到底有多难?天放

研究生考试到底有多难?

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简称考研)指教育主管部门和招生机构为选拔研究生而组织的相关考试的总称,由国家考试主管部门和招生单位组织的初试和复试组成。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大学数学等公共科目由全国统一命题,专业课主要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部分专业通过全国联考的方式进行命题)。硕士研究生招生方式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培养模式分为学术型和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两种。研究生分有定向、非定向、委培。还可以分为学术、专硕,在职。前一种分法:考试科目要看具体学校和招生简章里的考试科目。  后一种分法:学术和专硕还是咱们学生理解的那种,在职的考试和这两个有些不同。还有,难度是相对的,和考试的种类和学校专业全有关系。考研更具有公平性:提到高考区域的公平性,河南、山东、四川、河北、安微、江苏这些中部省份的童鞋会超级郁闷,恨不得爬回去重新投胎!考研虽然也分为一区和二区,但是考研区域的划分是根据你报考学校所在区域划分的,绝不是像高考一样根据生源所在地划分。比如无论你来自哪里,想考北京的学校,只要报考的是同一学校同一专业,要求都是一致的,根本不用担心地域的限制,批卷也是送到院校当地统一批改!但近年来考研难度加大1.考研人数增长随着考研热潮的掀起,越来越多的人觉得本科无望,已无法在这个复杂的社会安身立命,从而踏上了考研这条路。据统计2017年考研报名人数201万人,2018年考研报名人数是238万人,报名增长率是18.4%,那么2019年考研报名人数还会增长,可见录取难度会加大。2.在职研究生考试纳入统考甚至有些已经在职人员也觉得还不够发挥自己最大的能力,有些活明明有能力做,却因为学历比人家低,一直不受重用,从而选择考研,继续铸就辉煌人生。在职人员报考研究生都只需要参加每年举行的10月份全国联考,但2015年教育部已明确2016年起不再组织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全国联考,考研难度增大,显而易见。3.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从2017年起,教育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类分别编制和下达全国博士、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又有一批人要分一杯羹,考研难度不言而喻。专业硕士要求报考者有一定年限的工作经历(指在职的研究生的条件),而普通硕士则不需要。绝大多数专业硕士还要求在职人员报考需经所在单位或相应管理部门的同意,有的甚至要求所在单位推荐等。如果要想要学好信号与系统课,需要从“信号”以及“系统”两者总体把握,首先要知道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程,然后再从细节上把握。对信号进行分析和运算的目的之一是要了解和掌握信号的特性,通过对信号进行分析,人们可以获取相关信息并能更有效地传递、处理和存储含有信息的信号;而通过对系统进行分析可以让我们了解和掌握系统的类型、特性以及系统对信号的作用情况等。 考研要考多久呢?大多数是两天啊,有的专业比价特殊就三天,有的专业课考试时间很长,比如设计、建筑都需要作图,2、3小时根本不可能画完,所以就另安排一天。每科考试时间一般为3小时;建筑设计等特殊科目考试时间最长不超过6小时。

捐赠者

考研时间终于落定!教育部最新发文:研究生考试有这些改革

日前,教育部印发了《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对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工作进行了部署——考研初试时间确定《规定》明确了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时间,安排在2020年12月26日至27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超过3小时或有使用画板等特殊要求的考试科目在12月28日进行。具体流程包括考研报名时间、网上确认、初试时间预报名时间:2020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一22:00网上报名时间:2020年10月10日至10月31日每天9:00一22:00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时间: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根据国家招生工作安排和本地区报考组织情况自行确定和公布。打印准考证时间:2020年12月19日至12月28日期间,考生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初试时间:2020年12月26日至27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12月26日上午思想政治理论、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12月26日下午外国语12月27日上午业务课一12月27日下午业务课二12月28日考试时间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同时,研究生考试也有一些政策出台——经济综合科目将统一命题同时,《规定》明确,进一步加强硕士研究生命题工作规范管理,积极深化分类考试改革。2021年起,全面推进经济类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分类考试改革试点,经济类综合能力考试科目将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供金融、应用统计、税务、国际商务、保险、资产评估等6个经济类专业学位选用,招生单位要统筹考虑本单位实际情况自主选择使用。调剂专业应与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规定》强调,进一步加强调剂工作规范管理。调入专业应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在同一学科门类范围内。初试科目应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初试全国统一命题科目应与调入专业全国统一命题科目相同。7个专业学位分开划线《规定》还要求,进一步推进科学精准划线。原则上学术学位类按学科门类分别划线,专业学位类按专业学位类别分别划线。其中,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旅游管理、图书情报、工程管理、审计等7个专业学位将根据实际情况分开划线,不再统一划线。以上就是教育部发文的大致内容总结,希望能帮到大家。最后,一心送给所有考研人一句话:选择了考研便是选择了努力,这条路注定需要你坚持不懈、顽强拼搏。你所要做的就是调整好心态,专注备考!加油!

坏老板

考研党注意!上大教授郭长刚:建议取消研究生招生全国统考

近日,2019年各大高校的考研复试线陆续公布,但是,关于初试阶段的种种事件的热议,却丝毫不减。其中,最引人关注的,便是由学校错把答案当试卷发放,导致全部学生重考;还有的学校自命题部分严重偏离公布的考试大纲,使得考生几乎是交了白卷;还有学校被考生吐槽”恶意压低考研专业课分数“。对此,来自上海大学研究生院的全国政协委员郭长刚表示,上述的那些现象表明,全国统一考试的弊端越来越明显。此外,他还建议取消硕士研究生全国统一考试制度,将招生考试自主权下放高校。郭长刚教授“我国研究生招生制度到了需要进一步改革的时候。”郭长刚表示,“全国统考制度最大的弊端是不利于高校分类发展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确,在研究生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制度下,很多以某一行业为特色的学校——比如矿业、水利、冶金、艺术等为特色的高校,在研究生招生考试中,都无权优先选择具有相同行业背景的人才。考研党同时,郭长刚教授还指出,全国统考的制度还容易导致高等教育的应试化趋势,“许多高校学生成了‘考研专业户’,大学教育成了应试教育的延伸,违背了高等教育的初衷。”从2019年研究生考试初试阶段出现的事故、问题来看,全国统考的制度还容易把一些小差错无限放大。对此,郭长刚建议,应该参考博士研究生的招生考试方式,取消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全国统考制度,将招生考试的自主权下放给各大高校。考研学生此外,他还建议,除思想政治理论作为必考科目外,各高校对考试科目的设置、考试时间的安排也应具有自主权。最重要的是,对于英语,应该按照不同专业的需求进行自主选择是否考试。“有些专业领域中国文化特色比较强,设计的面也比较窄,并不需要考核外语。”但是,也有网友提出疑问,比如在取消全国研究生招生全国统考后,如何保障各大高校录取的公平性?总之,如何进行研究生考试制度的改革,在未来几年应该是一个热门的话题。最后,小编希望大家都能成功的考上自己心仪的高校,走上人生的另一个高度。

既而有生

教育部公布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时间

日前,教育部印发了《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对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工作进行了部署。《规定》明确,进一步加强硕士研究生命题工作规范管理,积极深化分类考试改革。2021年起,全面推进经济类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分类考试改革试点,经济类综合能力考试科目将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供金融、应用统计、税务、国际商务、保险、资产评估等6个经济类专业学位选用,招生单位要统筹考虑本单位实际情况自主选择使用。《规定》强调,进一步加强调剂工作规范管理。调入专业应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在同一学科门类范围内。初试科目应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初试全国统一命题科目应与调入专业全国统一命题科目相同。《规定》要求,进一步推进科学精准划线。原则上学术学位类按学科门类分别划线,专业学位类按专业学位类别分别划线。其中,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旅游管理、图书情报、工程管理、审计等7个专业学位将根据实际情况分开划线,不再统一划线。《规定》还明确了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时间,安排在2020年12月26日至27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超过3小时或有使用画板等特殊要求的考试科目在12月28日进行。教育部要求各地各招生单位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的研究生考试招生工作。鼓励有条件的省份积极推广网上报名确认工作。为帮助考生深入了解招生政策,各研究生招生单位将于9月19日至23日在“研招网”上开展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宣传咨询周活动,届时有关研究生招生单位将在线回答考生提问。

小故

想成为研究生,只有参加统考一种方式吗?

眼下,2020届考生迎来了终极“复试战”,2021届考生也紧随其后而来,择校择专业、搜集资料、报辅导班,忙得不亦乐乎,在这里,小编提醒一下大家,在准备考研的同时,一些实用的考研常识也需要了解下。接下来,单就考研方式这一知识点,小编来为大家普及一下,希望对大家的备考有帮助。全国统考全国统考,即是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简称“考研”。是指教育主管部门和招生机构为选拔研究生而组织的相关考试的总称,由国家考试主管部门和招生单位组织的初试和复试组成。考试包括专业课和公共课,专业课主要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加入全国统考的学校全国统一命题)。公共课由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大学数学科目组成。硕士研究生招生方式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培养模式分为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两种。在分数线划分上,国家线划定分为A、B类,其中一区实行A类线,二区实行B类线。联合考试联合考试,是指教育部批准招生单位在特定学科(类别)、专业(领域)的部分(或全部)考试科目联合(或统一)命题的考试。比较常见的有经济类联考、管理类联考,工程硕士联考等。这些也是全国统一命题的,与全国统考时间也是一致的。有些学校会有自主招生,或者选择自己单独命题,或者是几个院校一起命题,这也是联考的一种。单独考试参加单独考试的考生,一般应限于用人单位推荐为本单位定向培养或委托培养的在职人员。单独考试硕士生学习期间不转户口,不转人事关系,不转工资关系,医疗费由考生原工作单位负责,毕业后回原单位工作。与参加1月全国硕士研究生统考的报名手续、报名时间相同。参加单独考试的考生只能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学科专业。推荐免试推荐免试研究生,简称“推免”,是指不用参加研究生考试而直接读研的一种情形。推荐免试研究生,应按照国家教育部门就推荐少数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为硕士研究生工作的规定执行,一般有发布保研办法或保研简章、准备和寄送材料、笔试面试、预录取和报名等几个阶段。推免按时间排序是:交叉、本系直博、本系直硕、外推、工硕。推免时间为每年大四上学期9月初到9月末。申请外校,尤其是不推本系的,尽早准备是非常非常必要的。从7,8月开始准备亦不算早,大三下学期就开始联系也是可以的。以上这几种成为研究生的途径,你了解几个,你又符合几个呢?如果发现除了第一条,其他都不在你选择范围内,那还是乖乖复习,踏实备考吧!

不能出气

研究生考试,联考与统考有什么区别?

在这里首先我们要弄明白两个概念,硕士联考和研究生统考,这两个考试时间相近。但是这两种考试的专业是不同的。比如联考中的专业主要是专业学位硕士,并且是要考联考科目的专业,如MBA、MPA、MEM等专业都要考管理类联考综合。而统考也就是硕士研究生考试,一般要求参加考试者具备大专以上学历,考试科目为语数外逻辑,入学后,进行全日制学习,完成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等要求后,即可获得国家认可的学历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总之联考和统考虽然时间相似,但是所考专业是不同的,所以联考试题和统考试题肯定也是不一样的。教育部发文,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全国联考取消后,相关工作纳入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招生。因原有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即允许在职人员报考,也存在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学习方式,纳入后只须在录取时明确全日制或非全日制两种学习方式,其他不做任何变化。研究生考试,统考和联考区别具体如下:一、培养方向不同统考难度和联考难度相差大,效力也不一样。硕士统考毕业为学术型硕士,是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硕士联考和同等学力申硕毕业为专业硕士,是培养应用型和工程研究型人才。二、招生考试不同对学生来说,普通硕士的招生考试只有年初的“统考”,而统考以外的专业考试则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阅卷。专业硕士的招生考试有10月份的“联考”和年初的“统考”两次机会,考生可以自行选择,而这两大国家级别的考试的专业考试,也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阅卷。不过全日制专业硕士不同于在职硕士,两者虽然名字差不多但是实际上明显不同,而参加统考的全日制专业型硕士是将取代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的种类。三、考试科目不同全国统考科目为: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英语二、俄语、日语、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历史学基础、西医综合、中医综合。全国联考科目为:数学(农)、化学(农)、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试题由招生单位自主选择使用。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招生依据国家统一要求,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统考难度和联考的难度完全不是同一个级别,研究生统考就是我们常说的考研,就是报考290万人屡屡上热搜的研究生考试。全国统考只能报考除管理类和法律硕士外的学科(类别)和专业(领域)。而全国联考又分为管理类联考和法硕联考,管理类联考只能报考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会计硕士、图书情报硕士、审计硕士。法硕联考只能报考法律硕士(非法学)、法律硕士(法学)类别领域。

艺术家

学校只接收推免研究生,参加统一考试的考生何去何从?

关于我院新闻与传播专硕招生调整的公告我院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根据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类;2021级全日制仅招收推免生源,统考阶段仅招收非全日制定向就业生源。特此公告。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2020年8月这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近期所发公告,参加统考的学生怎么办?对考研的同学来说,这会成为一种趋势吗?是的!从2019年的各重点高校发布信息可以确定!2019年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接收的推免生名单来看,大部分推免生都是来自985名校,其他211高校。或普通高校的推免生想要进入清华和北大,难度极大!意味着普通高校考研学生需参加统考,但,参加统考又的何?进入复试阶段时要求毕业院校仍是原985或211。最终,非全或许是唯一选择,而非全毕业生在社会的认可度并不高。天哪!左右无处可躲!推免研究生质量更有保障,同一层次的学生培养起来更容易,减少招生的工作量,理由充分吧?普通高校的学生质量一定不行,培养起来困难,招生工作很是麻烦?尤为突出的是本校推免生比例越来越大,不担心近亲繁殖?有感情因素?学术需要碰撞,需要不同见解。熟人多吃二两豆腐现象易引发招生腐败。这些同样是问题。参加统考的学生何去何从?无人回答!倒推下来,从高中开始准备吧!一定要考985或211院校,到考研之时,有了推免资格,最不济参加统考后,在复试环节985或211的光环仍可杀出重围!

半生緣

硕士研究生全国统考,第一学历重要吗?网友:只有经历过才懂得!

考研比高考真的公平吗?每年全国高考结束后,由于各省市的高教资源不平衡,造成各地高校分数线出现差异,人们觉得高考应该公平竞争,特别是一些人口多却高教资源贫瘠的大省,为了平衡高考分数线的差距,把一些其他省份二本招生院校也按一本招生。当然实行全国统考并不现实,由于各省市的教育质量不同,高考采用全国统考的统一分数线,会让很多教育资源落后的省份教育质量更加的贫瘠,因此就有网友称,硕士研究生可以采用全国统考的模式,为何高考就不能,硕士研究生考试似乎比高考更加的公平!那么考研真的比高考公平吗?如果是参加过硕士研究生统考的考生们一定会有不同的看法,特别是很多普通高校的考研学子,多年的努力换来的高分直接被淘汰,高分调剂的悲剧背后大部分是教育背景的歧视!高等教育的马太效应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考,很多名校的分数线被刷爆,同时也有大量的高分考生被迫调剂,由于存在大量高分的调剂考生,以至于影响到很多第一志愿的考生,很多普通高校面对大量优秀的高分调剂考生,直接首先录取高分调剂考生,因此网络中的各种吐槽声音不断,很多考生不禁感慨,真的是高考定终身,因为很多名校的硕士研究生名额都不分都被推免生占据,优秀的导师们也被推免生们提前预定,留给全国统考学子的优秀导师并不多,即便如此,想要在名校顺利上岸也需要很多的运气,尤其是一些普通高校的考生,他们大部分都拥有了本校保研的资格,但是他们为了进入名校,直接挑战名校研究生的门槛,即便是他们非常的努力,但是他们还是会受到自己本科出生的影响,因为同样相近的考研分数线,直接在面试环节,985和211高校的考生直接会为自己增加隐藏属性,因为在各大高校似乎有着某种默契,同等条件下,985高校的学子更受高校的欢迎!中科大的本科生最受欢迎如果同样参加硕士研究生统考,只要考生中有中科大的毕业生,那么中科大的考生几乎肯定会提前预定一个席位,主要是中科大的特殊性,中科大在高校中属于特殊的存在,研究生规模比本科生规模要大,而且中科大每年本科生招生规模一直控制在1800人左右,所有的本科生几乎是按照学术研究生的标准来教育,因此中科大的本科毕业生,不是出国留学就是本校保研,参加全国统考的中科大毕业生数量有限,但是由于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学术教育模式,让中科大的本科毕业生远比其他高校的本科生更具备科研素养,也深受各大高校导师们的欢迎!考研第一学历真的很重要吗?只有亲身经历的人最有发言权,没有名校的光环并不是没有机会进入名校,只是需要付出的努力要更多!遭遇的不确定性因素也更多!最后希望每一位考生可以被公平对待,努力的考生们会步入自己理想的高校!

中壬

为啥考研成绩2个多月才有结果?阅卷很费时间吗?导师告诉你答案

文/教育一角距离2021年研究生考试初试已经结束有一段时间了,考生们除了在积极的备考复试之外,也在等待着考试成绩的公布。根据相关数据显示,近几年来大学生选择继续考研的人数逐年在增多。虽然说今年的报名人数比预期少了45万人,但是考生们之间的竞争还是存在的。毕竟很多本科学历的学生在毕业之后,想要找到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也是有很大难度的,所以不少学生也是为了能够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而选择考研。考研成绩为什么要两个多月才能公布?按照常理来说,考研的报名人数是比高考要少很多的。但是高考成绩基本上多说一个月左右就能公布了,但是研究生考试人数少,为什么还公布的这么晚呢?特别是这段时间考生在等待考试成绩公布,在内心当中肯定也是有一定的焦虑情绪的。那我们来听听导师怎么说,为什么成绩需要两个多月才能公布?阅卷老师人数相对较少确实从报名人数上来说,报名研究生考试的人数相对于高考来说是非常少的。但是大家也不要忽略了,阅卷老师人数也会相对较少的事情。那么自然阅卷的人少了,工作量就会增多,时间也会相应的延长。所以这也是为什么,考试成绩要两个多月才能公布的主要原因。需要进行全国成绩汇总另外研究生考试是全国范围内的竞争,对于考生们来说,全国的每一位考生都有可能是自己的竞争对手。而且笔试部分基本上都是全国统一试卷,自然将这些试卷进行统一处理也是需要一定时间的,而且还需要将全国考生的成绩进行一个汇总,也要花费很长时间。根据普遍成绩决定国家线除此之外,相关部门还会对于全国考生的成绩进行排名。全部统一出来之后才会制定国家线分数,这样一来也是需要花费很多时间的。毕竟院校专业等等方面的报名人数都有所不同,考生们也需要给阅卷老师以及相关部门留一些时间进行排名,也方便高校进行择优录取。研究生考试,阅卷需要进行哪些步骤?我们都知道研究生考试主要是分为:全国统一命题以及各高校招生单位的自主命题,不同的命题单位自然也有一些不同的阅卷方式。对于统一试卷阅卷主要是交给各省市的考试院进行负责,阅卷老师也需要在一个长期封闭的环境进行,主要是分为6个部门也承担着不同的工作。一般来说这些阅卷老师也是需要进行统一培训的,有些地区可能还会对于阅卷老师进行试批,再来统一的对于阅卷老师进行“分数”培训。之后才能开始正式的阅卷,而上面提到的6个部门主要就是:人工组、机阅组、复核组、调度组、纪检组、后勤组。而这些步骤以及部门也是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研究生考试的公平性以及阅卷的严谨性,这也是为什么阅卷时间会偏长的原因。考生应该如何做好复试准备?以上信息主要是为大家介绍了,为什么研究生考试成绩出来会比较慢的原因。但是初试也已经结束了,同学们还是要向前看,积极的去准备复试的相关工作。毕竟在很多院校当中,研究生能否成功上岸复试也是占了很大一部分决定因素的。那我们接下来就来说一说,在复试环节考生需要做好哪些准备吧!了解报考院校及专业对于考生们来说,想要在复试当中取得好成绩,也是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的。首先我建议各位考生在参加考试之前,要先去了解自己报考的院校以及专业。毕竟在复试环节出题大多数都是由招生单位进行的,考生可以适当地先了解一下院校的招生规则以及专业的各种知识,也方便了之后的面试。适当提前联系导师另外有条件的考生也可以事先去联系一下导师,这样也方便了自己在接下来复试当中的准备工作。或者同学们也可以去联系一些和自己填报了相同志愿的考生,做到资源共享,这样也能为接下来的复试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放平心态,积极应考研究生考试复试可以说是决定了考生能否成功上岸的关键,特别是在这其中很多院校都有面试环节。对于部分考生来说,笔试环节可能很容易自己调节情绪;但是在面试环节面对众多的导师,可能也会有一定的紧张情绪,这个时候同学们也一定要放平自己的心态。今日话题:你对于研究生考试,成绩两个多月才能公布这件事情有哪些看法呢?

大演习

备战2022年研考 这些问题要清楚!

写给备考的你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初试落下帷幕,不少研考生想要提前为2022年研究生考试做准备。作为考研新人,面对繁杂的考研信息,难免会有各式各样的问题。记者就研考生关心的问题进行梳理并采访过往研考生,希望能帮助2022年研考生厘清信息,合理规划复习安排,争取“一战成硕”。考研还是就业?对于考生而言,是选择参加研考获取更高学历,迎接汗水与毅力的双重考验,还是选择踏入职场,积累社会经验,需要针对个人发展情况综合考虑。事实上,每一种选择都不能保证未来一定是轻松无忧的。无论是考研还是就业,都可能面对种种挑战。考生既不能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做出选择,也不能因为害怕困难与挑战而不敢去接受未知挑战。考生要在决定考研前想清楚自己未来想要做的是什么。如果考生在本科学习过程中对所学专业有浓厚兴趣,觉得自己有从事学术研究的热情和能力,可以选择考研。因为科研这条道路需要厚重的学术专业基础做支撑,需要热爱和兴趣做动力。如果考生考研的目的是为了就业,那就要思考自己的就业目标是什么,读研是否有利于就业目标的实现。如果以后的就业目标侧重于实践经历要求,考生可选择就业积累工作经验。硕士研究生考试考什么?研考分为初试和复试。初试一般会在每年12月底举行,考试时间为两天,考试时间超过3小时或有使用画板等特殊要求的科目考试在第三天进行。复试会在初试成绩公布后举行。初试的考试方式均为笔试,第一天上午的考试科目为思想政治理论、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下午的考试科目为外国语;第二天上午的考试科目为业务课一,下午的考试科目为业务课二。第三天为时间超过3小时或有使用画板等特殊要求的科目考试。初试每科考试时间一般为3小时,建筑设计等特殊科目考试时间最长不超过6小时。复试内容主要包括笔试和综合面试。笔试主要考查专业课内容,部分院校也会设置英语笔试。对综合面试,不同院校不同专业有不同的考查。但总体而言,会考查考生的综合素质、专业课知识、英语口语等。硕士研究生分哪几种?硕士研究生一般分为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学位硕士。学术型硕士简称学硕。学硕按学科设立,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专业学位硕士简称专硕。专硕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专硕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学术型与职业性紧密结合,获得专业学位的人主要不是从事学术研究,而是从事具有明显职业背景的工作,如工程师、医师、教师、律师、会计师等。学硕和专硕在培养方面有所区别:一是培养目标不同。专硕是培养在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学硕主要是培养学术研究人才。简而言之,就是专硕偏向实践,学硕偏向学术。二是培养方式不同。专硕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教学内容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在具体学习过程中,要求有为期至少半年(应届本科毕业生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的实践环节。而学硕的课程设置侧重于加强基础理论的学习,重点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创新工作的能力和素质。三是培养年限不同。培养年限也就是学制。具体表现为,专硕学制一般为2至3年,学硕学制一般为3年。不同的院校学制会有所差异,具体情况以招考院校当年政策为准。四是导师制度不同。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专硕实行双导师制度,既有校内导师,也有校外(业界)导师。校内导师负责学术理论知识指导,校外(业界)导师负责学生校外实践指导。而学硕则是单导师制度,只有校内导师对其进行全程指导。五是毕业论文要求不同。学硕毕业论文要求学术性和创新性,一般为学术论文。专硕毕业论文形式多元,并强调论文的应用性,调研报告、案例分析等都可以作为毕业论文的题材形式。学硕和专硕在考试方面也有区别:一是考试难度不同。专硕考研较学硕考研难度略低。以公共课外语考试为例,专硕外语科目多考英语二,学硕外语科目考英语一。英语二的考试相较于英语一难度略低。二是调剂要求不同。在初试成绩公布后,学硕和专硕在调剂方面也有不同要求。一般来说,学硕研考生可以调剂到专硕,但专硕研考生不能调剂到学硕。考生可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参考目标院校往年的调剂要求。学硕和专硕在学费和奖学金设置方面会有所区别:一些院校不向专硕学生提供宿舍。因此,除了考虑培养方式和目标,考生报考时也要综合考虑读研的经济成本,根据自身条件做出合理选择。考生在报考研究生时选择学硕还是专硕,要根据自身发展目标进行权衡比较。如果考生未来想要在学术方面继续深造,可考虑选择学硕。因为学硕生可以硕博连读,但专硕生想要读博,不能直接申请读博,必须要考试。如果考生毕业后计划直接参加工作,注重实践培养的专硕比学硕更有优势。硕士研究生学习方式有哪些?硕士研究生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的人员全脱产学习,学习时间一般为2至3年。非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以业余时间学习为主,利用周末、节假日上课或集中授课的方式,进行不脱产或半脱产学习,学习时间一般为2至4年。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取消后,非全日制纳入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招生。由此可以看出,非全日制硕士目前入学门槛难度呈增加趋势。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毕业时,所在高等学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机构根据其修业年限、学业成绩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发放相应的、注明学习方式的毕业证书。除了学习方式外,考生报考时还要明晰定向和非定向的区别。定向是指规定硕士研究生毕业就业方向,非定向是指毕业后不规定就业方向,自主选择工作。目前大部分硕士研究生为非定向类型,一些专项计划招生会有定向要求。考生报考前要仔细阅读招考简章要求,做出合理选择。什么是跨考考研?目前跨考考研一般可分为三类,分别是跨院校、跨地区、跨专业。其中跨院校是指报考本科学校外的院校,跨地区是指报考本科学校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之外其他地区的学校,跨专业是指报考非自己本科所学专业。对于研考生而言,跨考是可以的。每年研考也不乏“三跨”考生(即跨院校、跨地区、跨专业)。对于考生而言,跨考意味着更多元的选择,有利于增强自身实力,增加自己就业时的优势。本科学习心理学专业的小牟参加2020年硕士研究生考试时就选择了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作为报考院校。作为“三跨”考生,他表示:“我选择跨考新闻传播专业,是基于本科期间在校参加了一些校内媒体宣传工作。这些实践经历让我对新闻传播产生浓厚兴趣。但在备战考研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对这个专业的认知较少。在探索专业课复习方法和调整复习心态上花费了很多精力。”一方面,跨考能让研考生在利用自己本科专业优势的同时拓宽专业研究视角,在就业求职时作为复合型人才也更有优势。另一方面,跨考也意味着更大的考试难度。全新的学校和专业,意味着考生要跳出本科的“舒适区”,鼓起重新学习的勇气。而跨地区考研会有更大的竞争压力。如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知名高校林立,往年报考这些地区高校的考生人数较多,竞争压力大。考生要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判断。如何有效获取考研信息?研考生在复习的同时还要打好“信息战”。对此,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7级国际法专业研究生申启慧分享了她在备考期间获取信息的一些渠道。“我在复习备考期间,首先从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和当地教育机构的官网获取信息。我还及时关注报考院校的研考网站。这些网站会第一时间发布学校当年报考、招生情况等信息。其次是从报考院校在读研究生师兄师姐那里获得有效信息。他们作为研考过来人,有针对性的备考建议,可以让研考生少走弯路。最后是社交媒体,如微信、微博等。网络信息虽比较多元,但也存在信息真假难辨的问题,需要合理辨别。”申启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