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12月23日教育部发布的消息,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377万人,比去年的341万人增加了36万 ,同比增长约11%,预估今年的录取率在30%左右,初试考试时间将于12月26日至28日进行。今天已经是12月24日了,还有两天2021年的研究生招生考试就要开考了,考研党们实际上早已做好了充分的复习准备,只等开考时间一到一试高低并希望自己能够如愿以偿地初试达线,进入复试,最终成功上岸!每年的考研报名人数都在递增而实际录取率却没有大幅度提高,就拿2021年的报考人数377万来说,如果按照30%的录取率,录取人数大约113万,而这113万还包括所有推免生在内,统考生录取人数就很低了。名牌高校的推免生比例不断提高,有的甚至高达50%以上,一般来说,985高校推免生占比30%以上、211高校(不含985)占比超过20%,其他非985或211高校推免生占比虽然不太高但毕竟还是有着一定的比例。据相关数据统计,每年研究生报考人数当中,80%的考生来自于非985和211院校,70%的考生都是报考这些985、211高校以便获得更好的资源和更高的学历为今后就业打下扎实根基,这也是所有考研党的心愿。报考这些名牌高校的考生众多而这些名牌高校的推免生占比又高,这是对统考生的一大冲击,推免生近些年来暴露出了不少弄虚作假的不公平问题而让推免生质量打了折扣,这是对那些优秀统考生的又一大冲击。
文|冷丝栏目|考研录取一般而言,与统考生相比较,由推免制度选拔上来的研究生有这么几个优势:专业成绩不错,综合能力较强。不过,冷丝也有话说,研究生导师并不一定青睐推免生,他们所青睐的还是那种综合素质强、科研能力好的研究生。其实也不用质疑,我国研究生推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选拔优秀本科生的目标,绝大部分的推免生有较好的综合素质,得到了研究生导师的肯定,但也不必讳言:在人才选拔上,推免制度还有待商榷和改进,与统考生相比,推免生的创新能力优势不明显。比如,在选拔标准上对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素养的考察不够全面与具体;选拔的过程倾向于大学本科期间专业成绩优秀、排名靠前,且综合能力较佳的学生,对学生的科研兴趣、知识结构与方法、认知能力、研究能力、专业表达能力、科研管理与合作个性品质等创新素质与能力缺少关注和考量。概括来说,通过推免制度选拔出来的推免生与统考生相比,有一些优势,但是,创新素质与能力没有特别明显的优势。具体而言,与统考生相比,推免生也有自己的一些问题:推免生不如统考生的学习投入主动,推免生没有统考生学科研兴趣浓厚。推免生的学习动机多以“提升就业竞争力”为主,对科研事业缺乏一定的热情与规划。推免生与统考生的学习成果以及在知识结构与方法、认知能力、研究能力、专业表达能力、个性品质等创新素质与能力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因此,冷丝认为,研究生推免制度确实很好,但是,恐怕也至少需要在以下四个方面进一步完善:其一,关于科研兴趣方面,在选拔推免生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在科研有浓厚的兴趣,比如是否立志在高校或科研院所从事科研工作、有很强的动力从事科研工作、对科学研究有多大的兴趣,加强对责任感、使命感的考察。其二,在知识结构与方法方面,在选拔推免生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是否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与理论基础、是否具有熟练掌握并运用研究方法。比如,对专业知识与理论的理解、专业知识面程度、对本学科的知识体系的掌握、对相关学科的知识熟悉程度、对研究方法知识的理解程度、对专业领域的前沿动态的掌握程度等相关能力进行考察。其三,在认知能力方面,在选拔推免生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批判性的思维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能力、学习能力、对自身是否具有客观的认识与评价进行考察。比如:能否进行批判性阅读期刊文献、能否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弱点、能否较快地学会新的知识或技术等相关能力进行考察。其四,关于研究能力,在选拔推免生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是否具有正确的研究价值观;是否具有发现、提出问题的能力;能否熟练使用实验仪器、专业软件;是否具有很强的数据收集、分析的能力;是否具有优秀的英语能力;是否具有具有好的学术规范;是否具有具有独立研究的能力与意识等等方面进行考察。比如:推免生能否提出合理的研究假设,能否制定合理的研究设计,能否熟练操作常用的专业软件,是否具有一定的数据和信息收集、分析能力,是否可以熟练地开展专业英语阅读、写作,是否对知识产权方面的规定很熟悉等相关能力进行考察。总之,研究生推荐免试入学是我国研究生入学的重要方式,制定科学合理的选拔标准是推免制度改革的关键,唯有这样,专业成绩优秀且综合能力较佳的学生在推免生选拔中更易脱颖而出。
小编将2020年各专业的拟录取、报考、复试、实际录取等数据做了一个汇总,可以让大家一目了然的了解到各专业的详细情况,希望能对宝宝们最终的专业选择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同时也建议大家参与上面小程序的报考专业统计,后期我们会结合统计数据进行分析,为大家报考专业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各项数据的含义在表格后面有说明的呦,如果还有疑问,可以给小编留言,欢迎大家一起来探讨呢~2020年,报考西财研究生共计25059人,较2019年22785人增加2274人,增幅为10%;西财录取3285人(学硕1215人,专硕全日制1570人,非全日制500人),录取人数较2019年增长8%(2019年共录取3036人)。2020年全国研究生报考人数增幅为17%,西财报考人数增幅低于全国增幅,主要原因是报考西财研究生的基数较大,全国研究生考录比大概为4:1左右,而西财在8:1左右,另外,我们之前也提到过,最近几年财经类专业的热度有所下降。此外,值得大家关注的是:西财报考人数增加的几乎全部是全日制的专硕,学硕的报考人数较2019年还略有减少,随着近几年来报考人数的大幅增加,西财专硕的性价比逐渐降低,特别是431-436这几个专业考录比和分数线都已处于高位,竞争激烈。2020年学硕报考人数为10235人,录取人数为1215人,其中录取推免生394人,剔除推免生后统考生考录比为12:1,,较2019年13:1有所下降。专硕(全日制)报考人数12370人,录取1570人,其中录取推免生211人,剔除推免生后统考生考录比为9:1,与2019年持平。1、拟招人数:各专业的拟录取人数,是学校发布的2020招生专业目录上的计划招生人数,与之对应的是“实录人数”。很多专业的“实录人数”都会大于 “拟招人数”,原因是2020的招生计划是在2019年9月份发布的,学校给出的数据比较保守,便于后期根据教育部要求以及实际报考情况做相应的调整。对于“实录人数”大于“拟录人数”,有两种不准确的理解:一种认为是扩招;另外一种认为是没有包含推免生。这两种理解都是不准确的。2、报考人数:各专业统招生的报考人数。3、录取人数:各专业实际录取人数,包含统招生、专项计划和推免生。从表格里面的数据可以看出,除了极个别专业没有招满之外,实录人数都是大于拟录人数的。4、统招人数:各专业统招生的录取人数,不包含“援藏计划”、“退役学兵”、“少民骨干”、“单独考试”考生人数。注:本身专项计划也属于统招生,但这里为了分开列示,将统招和单独计划分成了2个部分。5、专项计划:各专业“援藏计划”、“退役学兵”、“少民骨干”、“单独考试”参考复试的考生人数。6、推免:各专业推免生的录取人数。官方这次公布的各专业推免生人数与去年公布数据略有调整,以这次公布为准:7、复试人数:各专业参加复试的考生人数,该人数包含了专项计划考生人数。推免生的复试是单独进行的,这里的复试没有包含推免生的复试人数。8、复试淘汰比:统招生复试淘汰人数/统招生复试人数。9、考录比:报考人数:统招生,报录比越高表示该专业的竞争越激烈。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请点一下“赞”和“在看”
随着推免生比例的不断提高,让很多准备考研的人都表示已经不抱什么希望,不过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或许保研是一条可以实现梦想的道路。从昨天开始,推免系统就正式开启了,推免生已经可以填报志愿,这意味着考研这场战争已经正式打响了。近几年以来,不仅考研的人数越来越多,而且推免的比例也越来越高,留给考生的空间并不多了。很多考生对考研这条道路充满了迷茫,看不到一点希望,不过换个角度思考一下,或许我们也可以朝推免生这个方向努力呢?考研人数增多,压力巨大我国考研的人数正在逐年增多,今年考研的总报考人数已经达到了二百三十八万,要知道去年也才只有二百零一万,一年的时间就增加了三十七万人。要知道十九年前的1999年,我国报考研究生的人数也才仅仅只有三十一万人,人数增长之快让人瞠目结舌。而且其中应届生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多,这让考研生的压力变得更大。有人说虽然人数增多了,但是考研的难度相比以前降低了很多,录取的人数也比往年增多。确实是这样的,而且录取率也在逐年升高,但是这样一来考生的压力真的就小了吗?并没有,因为要知道在被录取的考生中,有很大一部分的保研,除开这些保研生,还有多少名额分给统考的考生们?保研已经成为大趋势让统考生压力更大的还有推免保研。推免生在录取人数里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从去年的考研统计来看,不少高校的推免比例高的吓人,很多高校保研的比例大部分都超过了70%,比如北大工学院,去年的保研比例甚至达到了百分之百。保研比例如此高,留给统考考生的机会还有多少呢?虽然说教育部出面,出台了相关的规定了约束保研的比例,但是一时间很难改变这种局面。不可否认的是,保研确实已经成为了一种主流。今天看到的一则朋友圈就是来自一位考研的统考生的自嘲,说自己为保研者点赞点到手软。毕竟教育部已经出面,不知道这种局面会持续多久。保研并不比统考轻松不少人认为被保研就成为一名研究生了,并不是这样的。其实保研也只是省去了初试的步骤,让被保研的考生直接进入到复试中。最终绝对是否能够成为研究生的重要一步还是在复试上。而且想要获得保研资格是非常难的,这需要在大学里长久不懈的努力,三年的优异成绩的累计,才可能获得保研的资格。而参加统考的大多数人只是准备一年的时间。不可否认的是获得了保研资格的考生,成功考取研究的几率确实要大得多。但是二者之间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是完全不同的。成功绝对不是偶然的。大多数人只知道眼红别人的保研资格,可是又有谁看到了在这之前三年里日以夜继的努力。保研确实拥有更好的成功率,想要拥有保研的资格,就得付出更多的努力。
过去一年你一定听到过这样一个数字:330万。没错,就是2020年研究生报考的人数。过去一年你也一定听到过这样一种事实表达:研究生统招名额缩水。没错,各种数据似乎也都表明了这样的事实。那么统招的你是否就应该为此担忧,甚至出现慌乱呢?下面我们将用4个理由告诉你,除了极个别情况,我们应该高兴,庆幸自己考研成功的几率变大了。一、研究生报考人数创新高,真正认真备考,走进考场的人多了吗?如果不了解当下的考研,我们很多人可能会简单地认为,只要报考人数增多,那么复试分数线就会提高。但是反观最近几年的数据,我们发现分数线并未有什么多大变化,国家线始终保持在那个水平,只不过部分院校由于招生人数减少、报考人数增多,涨分是很自然的事情。这从另外一个方面反映出一个基本的事实,想考高分并非易事。我们再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观察一下考研,考研的备考难度随着时间的推移是相对提高的,至少单个考生的备考时间是在逐年增多,不再像5年前认真复习3-6个月轻松通过没有多大问题。在当前随着越来越多的考生接受辅导机构的培训,整体上考研备考的难度在增加,考生投入的时间显著增加。5年前如果一个考生从进入大三就备考,我们一定会觉得这人疯了,但是当下越来越多的考生选择备考周期拉长1年多。从直观的感受来看,进入名校考研英语的分数线得到了显著提升。用更直白的话来说,更长的备考周期很大一部分用在了英语的备考上。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报名人数以及人员构成,大家会发现一个不争的事实,在职报考人数增多,二战、三战考生增多,他们普遍的面临一个难题,备考时间少或者考研英语成为拦路虎。是的,当前的报考人数增加了太多的重在参与型考生以及备考陷入瓶颈型考生,从历史经验来看,他们考研成功的概率很低。而且我们都知道缺考人数最近几年也在不断攀升。这就是我们给出的第一个理由,真正的竞争对手并没有显著增多。二、统招缩水,推免呢?直博呢?如果大家只是关注统招名额的变化,特别是那些名校的好专业,随着推免人数的增多,统招名额必然减少,如果你去进行统计分析一定会得出统招大面积缩水,难度加大的结论。但是如果你认真地思考一下,就会发现如下事实:最近几年的研究生招生人数连年增加,新兴专业以及交叉学科招生人数增多,专业学位名额显著增多。那么名额到底去哪里了呢?为啥会有这样的变化?我们都知道当一个专业的人才需求很大时,他不可能缩招,因此如果名额急剧的减少,说明人才已经饱和,就业变差,那么你还愿意报考这样的专业吗?在这样的思考过后,我们可以得出研究生招生名额并未减少,只不过统招的名额减少罢了。可能你会说,看变难了吧?不过请你从另外一个角度思考一下,统招缩水,推免增多?推免的都是什么考生?绝大多数是优秀的学子吧,很多时候如果你与他进行竞争,你是会落选的。而现在,这些优秀的学子不再与你进行竞争,整体上你的竞争对手变弱了。虽然名额减少了,但是你考出前几名成绩的几率增加了,相应的录取几率增加很多。而且,我们还必须关注到一个事实,那就是直博生的录取名额最近几年得到飞速增多。而他们在过去是要与你一起面对考研竞争的,而且实力非常强,现在他们也不再与你竞争。这就是我们给出的第二个理由,有实力的竞争对手显著减少。三、扎堆报考成常态,绝大多数院校报考人数并未增加在当下的竞争格局中,大家越来越多的报考名校,其中的一个重要理由为,在职考生、二战考生(报考人数增多的重要来源)的报考院校紧盯着名校,多次拼搏。我们为他们点赞。因为他们深知只有大城市的名校的研究生对他们当前的现状改变才有价值,非大城市、非名校的研究生对他们的影响有限。于是乎,我们看到名校的考研难度增大。但是诚如上文所言,他们的备考时间与精力投入是较少的,特别是在考研英语上频频遭遇拦路虎。因此考取名校的应届毕业生也不要被报考人数这个数字吓到。#考研倒计时#而从另外一个视角来看,在当下很多应届毕业生考生有了更清醒的认知,也明白自我的实力,不再去赌只招一个统考生的专业,报考的分布得到了极大的改观,考研成功的几率加大。四、信息不对称现象削弱,专业学位硕士人数增多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特别是考研服务市场的开拓,只要考生付出一定的时间与金钱,还是可以得到更优质的备考资源,大家备考所能获取的资源越来越趋于同一化,特别是在初试环节。那么此时大家能够比的就是自己的勤奋努力,考取本校在初试环节不再有信息不对称的优势,至少得到了极大削弱。从招生人数的分布来看,专业学位硕士的招生人数增多了,而且专业学位硕士的招生在当前基本上处于全国统考的状态,大家的备考资料、备考目标更是趋于同一化。而且由于招生人数相对较多,进入复试的几率增大,你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以上是我们给出的4个理由,希望处于考研关键期的你能够一鼓作气再努力拼搏20来天,期待你取得优异的成绩。
推免生制度受名校的欢迎每年在9月中旬,中国的各大名校纷纷开启推免生面试热潮,很多有推免生资格的学子纷纷联系自己心仪的学校和导师,然而他们能走进名校的概率非常低,毕竟名校研究生的招生名额有限,而且很多的名校把名额用在了自己学校的推免生上,因此想要通过推免生获得外校的研究生招生名额,那么必须都是非常自信,都是各大高校成绩靠前的学子,就拿2019年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接收的推免生名单来看,大部分推免生都是来自985名校,其他211高校或普通高校的推免生想要进入清华和北大,概率非常的低!名校的很多专业只招收推免生目前的数据显示,虽然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考报名人数创新高,然而部分名校的研究生规模和数量反而出现紧缩,不仅名校的招生名额被推免生所占据,在一些名校中,就连考入的资格也没有留给参加统考的考生,一份2018年北京大学院系推免生比例数据来看,其中工学院、体育教研部、分子医学研究所、燕京学堂四个院系的推免生比例达到了100%,也就是说这些院系的硕士研究生只接收推免生。虽然教育部的规定为,高校招收推免生数量不得超过本单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50%,但是这个比例可以由高校自由的制定。不过从最近几年的数据来看,已经有很多高校整体接收推免生的比例超过了教育部规定50%的比例!研究生毕业标准趋于严格随着中国高校经历大跃进式的发展,本科和研究生的教育质量出现下滑,高校毕业生达不到社会用工单位的要求,因此教育部明令禁止各大高校存在任何的清考政策,同时也要求高校提升毕业生的淘汰比例,2019年,各大高校纷纷清退一批延期多年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未来研究生的毕业标准也趋于严格,这也是为何中国部分top10的高校会出现硕士研究生名额缩减的现象,因为对比硕士研究生大的数量,top10高校更在乎的是博士研究生的名额,如果硕士教育质量差,直接会影响到未来博士研究生的招生名额,毕竟在海外高校,硕士学制很短,只是属于一个短暂的过度阶段,而且3年制的学期,除了文化专业课程和实验技能的培训为,硕士研究生们根本不可能做太深的科研项目和工作。现在已经很多高校延长了博士研究生的学制,也许未来中国的硕士研究生也会变为过度阶段,博士生研究生规模反而会出现扩招,但是毕业标准会趋于严格!
学猿课堂,只发原创,码字不易,只求关注。现在各个学校研究生招生人数里,推免的比例是越来越高了,甚至有的专业完全不接受统考生,100%的名额都给了推免生。然后就有了这么一个问题,推免生真的辣么优秀么?一个推免生跟一个统考生放在一起,导师更愿意收哪一个呢?有的人说,肯定是推免生>统考生。其实不是这么回事的,不同专业、不同研究方向的导师,偏好还真不一样。1. 学术硕士目前的现状是,学术硕士的导师,一般更喜欢推免生。这就是为什么无论哪个学校,学术硕士的推免比例一直在提高的原因。每一届学生里,导师们都会发现,推免生的综合素质要略高一些,于是把这种比较反馈给学校教务处,教务处就会提高下一年推免生的比例。这种情况持续发生了很多年,至今为止,推免比例还在逐年提高。虽然现在统考生的复试线是越来越高了,直接导致统考生的综合素质也越来越高了,但导师依然更偏好推免生。这背后的原因不难解释。学术硕士的研究生教学,很需要学生的科研能力,尤其是全方位的知识基础和严谨的学术态度。相对而言,推免生一般高考成绩好(所以进了要求较高的大学),本科综合学习成绩持续很好(一般而言,只要有一门主科挂过科就失去推免资格),夏令营表现也很好……总之,推免生至少是从高三开始,到研究生入学之前,各方面表现都很优秀,这种学生相对更稳定更“靠谱”。统考生则很难说,首先出身一般都会略低于推免生,这意味着高三表现略逊(不考虑高考发挥失常的特例),本科综合表现也略逊,他们最大的亮点是考研考分很高。不能说这个优势不重要,但是,读研过来人都知道,考研所考的知识范围,跟读研所需要的知识范围,是有很大脱节的。读研所需的基础知识,远远大于考研所考的范围。所以,统考生的综合功底是很难说的。更重要的是,统考生的素质良莠不齐,有的是凭真本事考出来的,也有的是靠二战、三战磨出来的,而导师也没有足够的火眼金睛。既然他们对自己眼睛的洞察能力信心不足,那不如多收一些推免生,图个稳定。2.专业硕士专业硕士跟学术硕士相比,更侧重于实践能力。但推免生更有优势的主要是读书、科研的领域,实践领域则很难保证。所以专业硕士领域的导师,则不一定会更偏爱哪一种学生。这在招生上也略有反应,学术硕士的推免比例要远远高于专业硕士。尤其是部分对实践要求特别高的专业或者研究方向,甚至完全没有推免名额,100%只接受统考生。3. 统考生需要培养哪些能力获得导师的青睐?从前面的解读也看得出来,学术硕士的导师更青睐稳定的科研能力和知识基础,专业硕士的导师同时还会权衡学生的实践能力。那我们就针对这些领域提前做一些练习和巩固。例如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多参与科研项目(你主动找学校的专业课老师,请求帮他/她打下手,会有机会的,导师也很缺打杂的人),多参与一些学术领域或者应用领域的竞赛(例如数学建模竞赛,等等),多参与社会实践(例如找个能锻炼自己能力的兼职,又能赚钱又能提高,一举两得)。虽然这些准备工作不能保证在你考研的时候用得上,但只要提升了你的综合能力,总是会在某个时间点发光,并且让需要的人注意到你。
关于我院新闻与传播专硕招生调整的公告我院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根据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类;2021级全日制仅招收推免生源,统考阶段仅招收非全日制定向就业生源。特此公告。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2020年8月这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近期所发公告,参加统考的学生怎么办?对考研的同学来说,这会成为一种趋势吗?是的!从2019年的各重点高校发布信息可以确定!2019年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接收的推免生名单来看,大部分推免生都是来自985名校,其他211高校。或普通高校的推免生想要进入清华和北大,难度极大!意味着普通高校考研学生需参加统考,但,参加统考又的何?进入复试阶段时要求毕业院校仍是原985或211。最终,非全或许是唯一选择,而非全毕业生在社会的认可度并不高。天哪!左右无处可躲!推免研究生质量更有保障,同一层次的学生培养起来更容易,减少招生的工作量,理由充分吧?普通高校的学生质量一定不行,培养起来困难,招生工作很是麻烦?尤为突出的是本校推免生比例越来越大,不担心近亲繁殖?有感情因素?学术需要碰撞,需要不同见解。熟人多吃二两豆腐现象易引发招生腐败。这些同样是问题。参加统考的学生何去何从?无人回答!倒推下来,从高中开始准备吧!一定要考985或211院校,到考研之时,有了推免资格,最不济参加统考后,在复试环节985或211的光环仍可杀出重围!
眼下,2020届考生迎来了终极“复试战”,2021届考生也紧随其后而来,择校择专业、搜集资料、报辅导班,忙得不亦乐乎,在这里,小编提醒一下大家,在准备考研的同时,一些实用的考研常识也需要了解下。接下来,单就考研方式这一知识点,小编来为大家普及一下,希望对大家的备考有帮助。全国统考全国统考,即是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简称“考研”。是指教育主管部门和招生机构为选拔研究生而组织的相关考试的总称,由国家考试主管部门和招生单位组织的初试和复试组成。考试包括专业课和公共课,专业课主要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加入全国统考的学校全国统一命题)。公共课由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大学数学科目组成。硕士研究生招生方式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培养模式分为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两种。在分数线划分上,国家线划定分为A、B类,其中一区实行A类线,二区实行B类线。联合考试联合考试,是指教育部批准招生单位在特定学科(类别)、专业(领域)的部分(或全部)考试科目联合(或统一)命题的考试。比较常见的有经济类联考、管理类联考,工程硕士联考等。这些也是全国统一命题的,与全国统考时间也是一致的。有些学校会有自主招生,或者选择自己单独命题,或者是几个院校一起命题,这也是联考的一种。单独考试参加单独考试的考生,一般应限于用人单位推荐为本单位定向培养或委托培养的在职人员。单独考试硕士生学习期间不转户口,不转人事关系,不转工资关系,医疗费由考生原工作单位负责,毕业后回原单位工作。与参加1月全国硕士研究生统考的报名手续、报名时间相同。参加单独考试的考生只能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学科专业。推荐免试推荐免试研究生,简称“推免”,是指不用参加研究生考试而直接读研的一种情形。推荐免试研究生,应按照国家教育部门就推荐少数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为硕士研究生工作的规定执行,一般有发布保研办法或保研简章、准备和寄送材料、笔试面试、预录取和报名等几个阶段。推免按时间排序是:交叉、本系直博、本系直硕、外推、工硕。推免时间为每年大四上学期9月初到9月末。申请外校,尤其是不推本系的,尽早准备是非常非常必要的。从7,8月开始准备亦不算早,大三下学期就开始联系也是可以的。以上这几种成为研究生的途径,你了解几个,你又符合几个呢?如果发现除了第一条,其他都不在你选择范围内,那还是乖乖复习,踏实备考吧!
2021年研究生正式报名已经开始,今年网报时间为2020年10月10日至31日,早九点到晚上十点!想要参加研究生考试的同学不要错过这个时间段,在此期间内填报考研信息并缴费成功才算有效!有考生私聊小水研招网打不开,登录不了,甚至网站卡死的情况,这种情况其实很正常。一般在网报的第一天,由于报考研究生的人增多,网站负荷大,导致网络瘫痪的情况发生。考生不要担心,网报的时间长达二十天,有的是时间,10月10日报名不了过几天报名也是可以的!研究生报名已开始,今年考研迎来四大新变化,2021考研党注意!值得注意的是,今年考研报名迎来一些新变化,这些变化和以往是没有的,考研党要注意以下四种情况,及时做好调整!01、大部分地区研究生现场确认方式改为网上确认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今年研究生现场确认和以往不同,不再采用线下拍照确认的方式,大部分地区改为线上确认,只保留部分省市线下确认。这一大变化是往年所没有的,具体确认方法各省市教育招生考试院会发布的相关通知。考生在进行网上确认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自己的报考信息,慎重对待,发现错误之处及时更改,不要事后才想起自己报名信息的错误,不然会追悔莫及!对于那些依旧是在线下现场确认的省市,考生要提前查清楚现场确认地点和时间,不要错过!值得注意的是,部分考生或者地区实行网上确认而无法确认的,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带齐审核材料去规定的地方确认!02、大部分院校考研内容改革,考生注意调整今年考研改革的力度和范围很大,包括在中国传媒大学等高校在内,考研内容以及选拔模式也做了些许调整。因此对于2021考研的同学来说,一定要看清楚自己目标院校的招生简章和专业目录,及时做好调整!对于那些往届生而言,更是要慎重,不要觉得自己考过一次,直接照搬往年备考经验,这样的话会吃大亏!报考之前,一定要好好看看考研内容改革的情况,有的考试科目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必要的话可以降档换学校。03、研究生推免和考研报名几乎同时进行今年研究生推免工作推迟了,往年十月份各大高校推免工作差不多都已经结束,今年推免和研究生报名几乎同时进行。所以,对于推免生而言,一定要注意!今年推免失败的考生,有可能无法再参加研究生统考,因为时间上有可能会来不及,所以考生在权衡利弊,尽量推免成功,这样就少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04、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网报注意区分在研究生报名的时候,考生要注意全日制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区别,不要报错了!这两种研究生虽然都是参加统一的报名和考试,但是录取的标准和读研的情况迥异,所以考生在网报的时候,一定不要弄混了!可以预见的是,今年考研人数不会少,而且研究生复试可能会延续年初线上双机位复试的模式,考生要提前做好心理准备。至于考研难度来说,今年大部分学校改革,考研内容几乎全改了,这对考生来说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很可能今年研究生录取的要求低一些,但是在明年学校改革确定下来,难度自然而然就会上去。因此,对大部分改革考研内容的同学来说,今年考研,是机遇,也是挑战!小水建议今年计划考研的同学,一定不要在临考前放弃,这样的话之前的努力就付诸东流了。因为你不知道未来考研会做何种变化,自己是不是有再考的机会,所以坚持到底就是胜利了一半,剩下的就要取决于你之前的努力了!如果你是在职备考的同学,你会偷偷瞒着领导考研吗?如果你的领导反对你考研,你会怎么办?会辞职备考吗?欢迎留言分享您的观点!为何专业基础差的人,备考两个多月就能成功读研?实用的秘籍来了保研去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选中科大好,还是东南大学好?放弃到手的读研资格,退学重考,为何很多研究生会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