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却来越多的人选择考研深造,不惜放弃自己的美好青春,去考研。现在考研对大学生的的作用很大,特别是现代社会,互联网大数据5g的到来,这样一个知识分享时代,没学历没知识肯定是没有竞争优势的。我之前在知乎等问答平台回答过很多关于考研的问题,大多数的同学都是在考研与就业之间挣扎,要不就是担心自己是否能够考上。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和大家说,如果你还能学进去,并且对某个领域很痴迷,那么请你一定要咬紧牙关坚持考上研究生,可能你现在不太理解,但是研究生毕业后的你在找工作的时候就会明白有多对得起当年那么努力的自己。为什么这么说?我给大家举个很简单的例子,研究生不如社会的优势有两点:第一点你的人脉圈子会高一个档次。第二点你的职位抬头会高一个档次,有的人可能会说,我专科毕业的,技术牛现在照样总监级别,我只能说你自己付出多少你自己清楚。但是,考研如果是为了以后好找工作,那就不一定了!在咱大中国,别说研究生了就算是博士生那也是多的很,跟八十年代知识分子的地位不可同日而语了!高学历并不一定意味着高薪,企业看中的是你为企业赚钱的能力!高学历能否快速的转变成挣钱的能力就看个人了。很多人考研都只看未来,去忽略了考验也是要花钱的呀!何况考研究生出来,还有比你好的博士生,难道又要考博士吗?这是一个富人或者富裕家庭的游戏罢了,普通农民砸锅卖铁也供不起博士啊?即使供得起也是拼了老命啊?我们大学毕业都已经是成年人了,父母为我们的付出也足够了,最好不要再去加大家里的经济负担。考研并不适合每个毕业生,因为家庭不一样,所以我建议不要人人都去考研,社会大学更能锻炼人,如果你的家庭父母是农民,没有任何关系背景,我建议不要考了,抓紧找个稳定工作是核心。如果你读完了研究生再出来找工作,却发现还是没有什么进步,才是最扎心的。适合你的才是最好的,考研并不适合所有的人,有些人真的适合搞科研的可以考虑,出于其他任何非科研目的的原因去考研的,我真的奉劝一句,千万不要害人又害己!考研需要毅力,时间,金钱以及体力等各个方面的配合才有可能成功,如果目的不端正,做出这等付出是很难坚持下去的,也就明知道没有结果的付诸东流!何苦呢?最后总结一下,考研肯定比较好,但是得看自己实际情况,或你怎么想法。首先要看自己家庭经济,因为考研要多读二年或三年以上,所以经济可以的家庭考研好,这样提升自己学历。如果家庭经济不好,一般不要考研,因为对家庭负担重。再者,觉得自己学习能力强的可以考虑一下考研,因为你可能不用花费很多力气就可以提升自己的水平。
在大学校园内一般流传着这样两种说法,如果想要提升自己的学历,让自己未来就业的时候更有竞争力,那么需要参加大学考研。如果想要谋求一份稳定并且高薪的工作,那么可以选择报考公务员。在我们看来,考研和考公务员都是大学生们比较倾向的两种选择。但是研究生和公务员到底有哪些区别呢?我们大学毕业之后,是选择考研还是考公务员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聊聊。考研其实是大学生们获得更高学历的一个升学途径。毕业之后考研,如果顺利的话成为研究生,那么就跟大学本科学历拉开了比较大的区别。毕竟硕士文凭和本科文凭还是存在较大的差距。大学有些特殊的专业和领域,只有通过大学考研后,研究生毕业之后才有可能找到高薪的工作。例如医生和教师这两个职业,如果直接大学本科毕业之后就去参加工作,基本上难找到工作的。因此,这些专业只有通过大学考研之后,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知识阅历以及文化水平,才有可能进入社会找到一个相对满意的工作。同时,研究生毕业之后,薪资待遇普遍也比本科生更高,因此很多大学生会选择大学考研。但是也有另外一部分大学生,他们也更倾向于报考公务员。其实在大学生的心目当中,考研之后,未来也需要进入社会找工作,如果在大学毕业之后就能够找到一个高薪并且稳定的工作,那么考研就显得有些“鸡肋”。研究生找工作虽然比较吃香,但是大学本科生可以报考公务员,进入公务员编制之后,福利待遇同样不错,甚至可以比研究生的福利待遇更好。因此基于这个原因,大学生往往会更加倾向于报考公务员。经过了大学几年的教育之后,临近毕业头脑里面还装着许多的理论知识,因此报考公务员的时候,能快速提取这些记忆,进一步保障公务员考试取得成功。公务员的福利待遇相对比较好,如果大学毕业之后就进入公务员编制,那么自己20多岁的时候就能够拥有一个稳定的工作,这也是大学生们所希望看到的。毕竟现在大学生就业压力比较大,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也是大势所趋,同时也更加符合大学生们的心理想法。因此,大学毕业之后,参加公务员考试或者参加研究生考试,其实都是对于他们自身的一种考虑和打算。考研的同学更多为未来考虑,而报考公务员的同学更多为现在考虑,只是他们所站的角度不一样。但不管如何,考研成功之后成为研究生,毕业之后可以找到高薪的工作,而大学报考公务员,如果成功之后,同样可以获得一份稳定高薪的工作。不知道大家是更倾向于报考公务员,还是更倾向于考研呢?请将你的想法通过留言告诉我们吧。关注大学,关注大学教育,谢谢!
以前老一辈总是说大学生是天之骄子,一家能出来一个大学生那真是光耀门楣,所以也总是教导孩子读书才能改变命运;现如今我们听得最多的却是大学生不值钱,大学生已经太多了,事情真的是这样吗?我们一起来看一份统计数据:全国1977-2017年高考人数和录取率统计,或许可以从中窥见端倪。从统计数据来看,近40年来累计毕业的大学生共有11518.2万,粗略按照本科专科各占一半,也就是说本科生有5759.1万人,看起来确实也不少,可是要知道我国人口目前是14亿(2019年数据),大学生所占总人口的比例为8.23%,而本科生只4.11%。也就是说每一百个中国人里面有4个是本科生,按照这个比例,本科生绝对算是稀缺资源,可为什么还是给人一种大学生遍地走,而且学历不值钱的感觉呢?其实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大学扩招每年的高考人数和录取人数都是不一样的,但有一个指标是最具有参考价值的,那就是录取率。录取率从刚恢复高考到现在录取率从5%直线上升到75%左右。也就是说,以前所有参加高考的人100个人里面只有5个人能考上大学,而现在随着教育的普及,每100个人中有75个有机会上大学(包括专科)。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很多人都能上到高中,年轻一代中尤其是从1999年开始,高校的录取率超过50%,上了高中就有一半的几率上大学,这样一来感觉自己的同龄人很多都上了大学和自己竞争,竞争压力太大,所以才会产生大学生很多的感觉。二、基数庞大我们所说4%的本科生,基数面向的是全体中国人,上到八十岁老人,下到不会说话的婴儿都被我们算进去了。但是谁都不会傻到去问一个9岁小孩读大学没,并且,中老年人因为时代的原因读过大学的也很少,这个比例自然就被庞大的基数冲下来了。我们来重新算另一笔账,1999年高校开始大幅扩招,1999年0-18岁的人数约为41142万人。而这些人基本是在2000年-2017年上的大学,现在是21-39岁,而这18年间录取的大学生总数是10166万,也就是说这部分人中平均每四个人就有一个是大学生。三、幸存者偏差因为你考上了大学,所以生活在你小圈子里的人,包括同学同事,每个人都是大学生,都拥有本科毕业证。而且也并不是所有人都混得很好,有的同学整天打游戏,有的同事工资并不高,有的朋友还在努力找工作。正是这个原因,才让你觉得好像满世界都是大学生,因为人们总是以自我为中心来打量这个世界。而且城市里面尤其是北上广深这些地方,本身就占据了大多数高等教育资源,而且高校毕业生毕业之后也更愿意留在这里,更重要的是这群人正是网络上最活跃的人群。写在最后大学生并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找不到薪资让他们满意,条件又舒适的工作。很多三、四、五线城市,包括县城、乡村、农村以及偏远山区都存在着大学生不足的情况,只是很多大学生都不愿意去基层工作。大学生越来越多,这本身就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我国本科以上人口为4%,对比俄罗斯的54%、日本41%、美国40%仍然算是少的。不要被“读书无用论”的毒鸡汤洗脑,社会大趋势我们无法改变,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做到无可替代才是最重要的!
时间总是过得那么快,从恢复成人高考到现在几十年了。曾经的劳苦大众很多人都考入了大学,成为了国家有用的人才。生活水平提高了,思维见地改变了。但是很多人的思想却变得让人不敢苟同,他们总是觉得上学是没用的,就算是上了大学也找不到工作,只有早早步入社会,有了丰富的工作经验才可以,更有甚者说:“大学生不值钱,研究生满地跑”。你是知道的,说这话的人肯定是90年代的那一批下海经商的。他们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们都富裕起来了,他们并没有很高的知识和学历,但是却可以白手起家。这就是成功不需要学历最好的见证。但是他们却忽略了大环境的影响,那个时期,正是改革开放的初期,是国家的机遇时期,那个时代的人恰好赶上了,那些敢想敢拼的人,都抓住了这样的机会,让自己富裕起来了,所以才会有后来的言论。他们所说的读书无用论,扰乱了太多人的思想。很多人因此也学着下海经商,但是都失败了。因为机会没有了,因为是21世纪了,更需要的是学历和知识水平。如果只是凭借着一腔热血,最后还是会让自己头破血流。说读书无用论的人都是心虚的表现,他们很多都是自己根本没有知识,但是改变不了自己,只能用读书无用来干扰别人。如果他们手里都拿着大学毕业证书,绝对不会这样说,这就是典型的狐狸思想,吃不到葡萄说葡萄是酸的。他们只是自己欠缺的太多,不懂得读书带来的好处,才会到处说大学生不值钱,研究生满地跑。为什么会有大学生不值钱的说法呢?可能大学生太多的缘故,太多的太学生找不到工作,所以才会有了这样的闲言俗语。这些不能怪社会,更不能怪学校,只能怪自己,为什么同样的学校,同样的老师,为什么别人可以就业,你却不能,说明自己没有学好本领,大学期间除了玩,其他的没做什么。在毕业的时候,面试官问的问题一个都不会,动手做一些事情,都不知道从哪里下手,这就是为什么别人能找到好工作,自己却毕业失业,面对着这样的尴尬局面,只能怪自己。这些人嘴里喊着读书无用,却让自己的孩子拼命读书。虽然很可恶,但是好像也很有智慧。这就像是兵法里说的,迷惑别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虽然遍地是大学生,其实和全国市场比起来,大学生所占的比例依然不足20%,研究生更是少的可怜,就不要说博士和博士后等等了。所以培养大学生,还是一种趋势,也是必然的趋势,大学生不值钱?如果你是清华大学毕业,同济大学毕业,毕业就可以拿到很高的工资,可能说读书无用的人,一年赚的钱还不如人家一个月赚的多。难道这也是读书无用导致的结果吗?研究生满地跑?那你给我抓几个让我看看。虽然每年参加研究生考试的有很多,但是能考进去的并不多,而且从中国这么大的市场来看,一千万的研究生实在不是很多。沧海一粟。不管任何时代,我们都不应该夜郎自大,我们要学会客观看待问题,因为在任何时代,一个不懂的学习的人,都将会被社会淘汰。不知道客官你有何看法,可以留言评论。
在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将报考大学院作为自己的就业方向,每年到了大学三年级的下学期,很多准大学生都开始考虑考研究生,毕竟,大学院考试和就业之间的选择还是要和自己结合起来,所以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从现在的现状来看,大学本科生在就业活动中市场上的竞争力已经苍白,985、211工程大学如果不是本科生,竞争力会再次下降,现在大学生的就业活动市场上的主导已经是研究生了。对于大多数大学生来说,毕业后如果选择考研究生的话,会面临很大的竞争,如果考不上有名的研究生,考研究生的意义就不大,面对这样的困惑,到底什么样的人适合考研究生呢?从近年来报考大学院的情况来看,以下四种大学生不适合报考大学院。第一种:目标不明确,未来没有规划自从大学院考试的准备开始后,大部分人只是盲目地开始准备考试,没有明确的大学院考试的目标,比如,你要报考哪个学校?除此之外,很多准备考试的大学生还没有明确自己是否真的要考研究生,对于准备研究生考试,我们应该从一开始就有明确的目标。第二种:性格稳定差,毅力明显偏弱在每年的研究生预备考试中,特别是刚开始准备考试的时候,很多人只是盲目地被迫参加了研究生考试,很多大学生看到自己的朋友在准备考研究生,自己在宿舍里闲逛也不好,所以跟着别人去考研究生,总体来说,这两个学生的性格稳定性比较差,如果有准备考试的困难的话,我想改变考研究生的想法,直接放弃考研究生,他们不会在考研究生的路上遇到困难,克服困难的能力和信心明显不足。第三种:专业基础差,知识储备不足从大学院考试的难问题来说,和大学入学考试的难度不一样,大部分是基础课程,调查的主要方向是专业知识水平,在大学院的考试中,不仅要面对计算,还要具备背诵等知识,构筑更加健全的知识体系,在大学院考试中,很多人被阻碍在英语科目中,第一次考试的时候英语比较难,另外,第二次考试的时候考察英语的口语和听力,因此,英语的要求更高,同时,政治知识也不是简单背诵就可以了,因为理解不够,所以有时政治分数没有达到标准,另外,专业科目也是很多人的“障害者”,特别是大学时经常上课的人,必须认真考虑自己是否能复习。第四种:抗压能力弱,不能面对困难在考研究生的时候,我们也有足够强的心理承受能力,有些学生在大学院的考试准备中已经足够了,但平时的模拟考试成绩也很好,但是去考场的话,因为紧张而忘记准备的知识,在考场因为紧张而迟到,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解决所有的问题,除此之外,有的学生在考试前过于紧张,考试前没有好好休息。现在报考大学院的大学生越来越多,甚至有一种流行趋势,但是,对于是否参加研究生考试的问题,还是应该慎重对待,不能盲目服从群众,不能浪费人生的宝贵时间,如果属于上面四种人,或是没有决心改正上面四个缺点,建议还是不要选择考研究生。
就目前社会的状况来看,对学历的确是有一定的约束,如果是名校毕业,在面试之前面试官一般都会对你有一个比较系统的考量和认识,不过在真正进入岗位之后,学历则只占据很小的一个方面了。事实上在现今这个社会,有时候学历并不能代表所有的问题,而个人的实战经验往往会比自己学历的多少更重要。所以针对这些问题,很多人都给出了相应的解答,而具体为什么不建议一些年轻人去读研究生,主要是因为以下这几种原因。第一个原因就是由于现在的市场上竞争其实也非常残酷,对于很多工作岗位来说都要求有过工作经验的,在读研究生的时候,国内的研究生基本上是2到3年的学制,很多学生在入学之后基本上就已经二十二三岁,而读完三年出来就二十六七岁,很多人到了这个年纪都已经成家立,而这个时候才刚走出校园的话,必然不能很好的适应目前社会上的环境,而缺乏工作经验,也会导致他们在实战中显露出不少的问题,如果在研究生期间没有好好的解决这些关于实际操作中的问题,那么很有可能在最后读完研究生毕业之后,仍然会面临不少的工作难题,而相比于其他更年轻更有冲劲的同事来说,自己的优势就不是那么明显了,毕竟在现在这个年代主要还是看个人的实战能力,而不是书本上的经验和知识。其次,虽然读研究生期间,个人的经济负担和生存压力也比较小,但这笔学费同样对家人来说也是一个负担,如果家人的条件比较拮据的话,每年要出这个学费还是比较困难的,尽管自己可以用兼职的方式来帮助自己掌握勤工俭学,但有时候收效甚微,而且会影响到自己的学业,所以说很多人即使读研究生也会给家中增加不少的负担,如果在研究生期间没有好好的知识并且学到东西的话,其实是一种浪费。尽管并不是鼓励学生们越早出去工作越好,而对于很多人的专业来说,更多的时候他们需要从实际操作中去吸取经验来找到最合适的方法,比如一些技术行业或者是一些管理类的职业在课堂上学习,在这个知识也不如去实地场地中进行训练,去接受挫折,而从中吸取经验来得更为有效。
全国在学研究生286.37万,硕士生招生81.13万人,100个大学生中仅6人是硕士!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其中总结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民办教育的各项数据,结合《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今天来为大家进行考研领域相关数据的一些分析,仅供参考,也欢迎各位读者在评论区进行讨论~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2018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833万人,本科教育在校生2831.03万人,在学硕士生234.17万人,在学博士生38.95万人。2019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4002万人,较前一年增长4.4%,本科教育在校生3031.53万人,较前一年增加8.3%,在学硕士生243.95万人。,较前一年9.78%,在学博士生42.42万人,较前一年增长8.9%。而在学硕士生在高等教育在学共规模中仅占比6%,在学博士生在高等教育在学共规模中仅占比1%。所以一些人会说“现在满大街都是研究生”,“随便抓一个大学生都是硕士”觉得研究生贬值的说法是绝对不成立的。研究生在我们国家仍然是“稀有物种”,含金量依旧很高。研究生招生规模2018年研究生招生85.80万人,其中,招收博士生9.55万人,招收硕士生76.25万人。2019年研究生招生91.65万人,较上一年增长11.9%,其中,招收博士生10.52万人,较上一年增长10.1%,招收硕士生81.13万人,较上一年增长6.4%。从数据对比来看,今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较上年仅仅增加4.93万。研究生报名规模来看看这样一组数据历年研究生报考人数2019年:341万;2018年:290万;2017年:201万;2016年:177万。2019年考研人数首次突破341万,较前一年增长17.5%。对比今年研究生招生规模增长率为11.9%也能说明今年研究生竞争异常激烈,虽说今年扩招了18.9万人,不过报考人数却更多,真的可以说今年是考研最难的一年。推测按照数据以及今年经济及社会情况推测:明年考研报名规模可能会突破400万,且推免比例会增加,而招生规模增率不及报名规模,明年或许成为新的考研最难年!通过这几组数据的对比,可以得出的结论有:研究生学历含金量依旧很高,考研成果提升自己的不二选择。研究生招生规模虽然历年增加,但报考人数比例超过招生规模增长比例,今年考研竞争堪称最难上岸的一年!
今天一条新闻闯进大家的手机新闻头条:月入过万的大学生“承包”厕所复习考研。据成都晚报报道,赖豪,是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的一名大四学生,为了考研,他把在女生厕所和男生厕所之间的闲置厕所作为自己的“战场”,每天花上至少半天的时间在这里看书背书。这位赖同学,杆伞的时候因为家里经济情况不怎么好,就怀里揣着1000块钱,跑去广州,然后路费就花了500元,兜着剩下的500块钱去找厂家谈合作,最后终于谈成了……到现在他已经是一个月收入轻松破万的大学生了,但是他却要“承包”厕所来复习考研,这就让很多网友奇怪了:说到这里就进入我们今天的主题了,大四考研,只是因为工资的原因吗?相信很多人都是这个想法,直接毕业找工作很难找到满意的高工资工作,更别说月收入破万了……确实这是实情,但是如果你只是因为这个去考研,那么只能说你在做一场赌博,一场用三年青春作为代价的豪赌,现在考研风大刮,几乎大部分本科生都曾经想过甚至付诸实际过考研,对于这种情况,所谓事出反常必有妖,以后同样作为研究生毕业的你,依旧面临着就业人数多,就业不满意的情况,因为你当初是因为嫌弃工资少去考研,当然和你一样想法的人还不少,所以,你们研究生三年后还是会遇到一样的问题!那么问题来了究竟为什么要考研呢,我觉得今天那个头条的主人公说的比较在理:在接受成都晚报记者采访时,赖豪表示“在后期创业的过程中,发现知识才是带来财富的动力,正好我对自己自己的专业还比较感兴趣,所以在大三的时候就准备考研。”赖豪对记者表示,读研时间也不长,还能多学一点知识,也是不给自己多年的专业学习留下遗憾。“因为现在重心放在了考研,生意主要让客服在管理,就看一下每天的收支情况。”赖豪说,希望能顺利考上研究生,从事相关专业,或者是继续从事自己的服装行业,又或者将这些年的经验投入到其他的领域去来发展自己。是啊,知识是带来财富的动力,带来财富的不是学历,所以为了工资不满意选择去考研的大学生们,是不是该好好考虑一下了?对于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尤其是普通本科毕业的大学生想找一个高工资的工作是很不容易的,但是刚毕业的我们,家里父母亲还有劳动力,不需要我们过多操心,去做一些别人不愿意做的工作又有何不可……当然很多过来人都说,考研的时光是最难忘的,会铭记余生……这位在厕所复习考研的同学,不管结果如何,我们先祝他在两周后能考个好成绩,他的这段厕所复习经历也一定会让他铭记余生的。(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高考为了什么?考研又是为了什么?这两个问题有着不同的答案,因为高考是每个高中生进入大学之前的必选项,高考以分数论成败,大学以分数论高低,你高考的成绩决定你能进入什么层次的大学,是“985”一流名校、“211”重点大学,还是其他普通一本、二本等高校,高考是大多数普通人改变命运唯一途径,考研则是很多大学生提升自己的一个机会,但并非所有人都适合考研。近几年考研人数持续上升,大有破三百万人数的趋势,虽然每年报考研究生的人数一浪高过一浪,但是每年临时弃考的人数也不少,学历是工作的敲门砖,对于本科院校不好的学生,考研的确是一个提升的好机会,因为大学本科毕业就业难,已经不是什么秘密新闻了,大学生再也不是曾经天之骄子的代名词了,想进入好的企业,首选你得有个好的学历,从普通高校考研进入重点高校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当然学校只能决定你的学历,专业才是重中之重,考研是提升学历与专业能力的一个平台,每年跨专业考研的人数占了很大比例,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选择跨专业考研,主要还是高考填志愿的时候对专业不了解,高考太过于关注成绩而忽略了高考志愿,其实两者一样重要,高考考个好成绩是第一步,志愿填报是第二步,这两步都是不可忽略的问题,如果你对本科专业不喜欢,你也应该学好,考研是个改变的机会,但跨专业考研风险不低。从大学专业的角度如何理性看待考研,大学的专业有很多种,对于偏于研究性、文科性的专业一般都需要考研,比如医学专业、生物专业、物理专业等这些专业本科毕业不好找工作,只有通过考研改变平台,如果你所读的专业偏于实践性的专业,其实大学期间你只要提升专业能力,像计算机这类动手能力强的专业,本科毕业后不一定就非得要考研,之所以大学生没有以前值钱,主要是很多大学生四年没学到什么有用的东西。在工作中遇到过很多研究生毕业的同事,大多数都是跨专业考研的,因为高考的时候虽然考了个好成绩,但家长与自己对专业都不是很了解,主要就是上了个大学,专业就随便选了个,这其实是我们考生与家长的一个盲区,如果在上大学之前,对自己所选的专业有足够的了解,也没必要大学毕业后通过考研去改变,因为大学四年上了个不满意的专业,导致很多人选择考研,高考其实不光是成绩重要,志愿也很重要。本科高校毕业不好找工作,特别是毕业于普通高校的大学生,毕业想找个满意的工作很难,于是考研成了一个机会,但正因为如此,考研不仅是提升学历的一次机会,专业更要慎重,很多人考研只为了一个学历,而忽略了专业的重要性,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研究生毕业一样混的不好,考研是提升学历与能力的机会,不代表考研就是万能钥匙,所以,在考研之前要想清楚这些。无论你上的是“985”一流名校、“211”重点大学还是其他的普通本科高校,大学四年专业学好绝对没有坏处,就怕你专业没学好,到时候毕业找工作四处碰壁,考研也是跟风考研,高考固然重要,志愿一样不能忽略,考研是大学四年之后的选择,你适不适合考研,考虑清楚才是最重要的,不是吗?
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确实影响了不少人的正常生活。但要论这其中相对来说是正向的影响,当属20年和21年的研究生招生规模。让时间回到2020年2月28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2020年普通高校毕业生高达874万人,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就业工作压力增大,为此将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同比前增加18.9万人。这个消息一出来,就炸锅了,那可是18.9万人啊!要知道,2019年研究生录取人数才81.13万人左右,这一扩招,比例已经超过20%,不少人都想着平均一下,稍微努力努力,说不定就能分到自己。事实上在2020年,确实有更多的人上了研究生。而早在那个时候,也就已经有人在考虑,今年扩招了,明年还会继续吗?今年的扩招真的来了……数据来源于青塔从这部分数据来看,在2020年扩招的基础上,2021年仍然有很多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在大规模扩招,郑州大学、福州大学、海南大学、暨南大学、河南大学、复旦大学、宁波大学、中山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南大学的扩招规模甚至都在1000人以上。这对于刚刚参加完考研初试,在急切等分的考研人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只是扩招了,就真的好考了吗?先来看一组数据:去年研究生报考人数是340万,最终录取人数是111.4万,按照考研进复试和最终录取的比例大致来算,最终大概是有133-144万人上了国家线,相当于有60%的人都过不了国家线。对比教育部前两周刚刚公布的2021年硕士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的377万来看,大家可以算一下今年会有多少人上不了国家线!更让人不解的是,不少人都非常迷恋名校,一个非常有趣的事实显示:今年报考研究生的人里边,每100人就有1.3人报考了清华北大。而清华北大招生人数加起来才8128人,有5万人去抢这些个名额,这意味着有80%的人都将无缘清北,沦为考验中的炮灰。这不是手动在增加自己的考研难度吗?扩招是扩招了,又一个扎心的事实出来了:扩招的人数远远不及增加的那部分考研人数,更何况还有一大部分人在考研中令人发指的努力程度,熬夜、早起对他们来说是再正常不过的家常便饭,其中还有不少是考研二战的,一来二去,考研竞争已经极为凶残。扩招了是一个事实,更加不好考了也是一个事实。如果说努力了很久考不上很扎心,考上了却不是自己想象中的那样更扎心。问起为什么要考研这个问题,相信有一部分人的回答是为了追求更高深的学术、为了教育情怀,因此不少人都会理所应当认为研究生就是要去研究学术的,就应该穿着干净的白大褂在干净整洁而又先进的实验室里追求着这个国家最高端、最科技的学术前沿。但现实就是这样,很多时候你越认为对你来说是重要的东西,就越不让你得到。一个历经两年努力,千辛万苦拿到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名额的同学阿文跟笔者分享:考上研究生的一个月内,已经被导师劝退两次,院长和辅导员也屡次找她谈话,说自己英语水平太差,要努力追赶……英语六级500+、考研英语70+的成绩根本不足以支撑她在这所学校申请外语免修,身边动辄就是用日语、德语专业级别免修外语的同学。导师跟她说过最过分的话是:你家有五个孩子,你怎么能考研呢?你不是应该去工作吗?更可笑的是,导师一边嘲笑她实力差,一边却又侵占她大量的时间让她给自己免费打工。这一刻轮到她困惑了:努力了那么长时间顶着巨大的压力,小丑竟是自己?另一边,考上了河南省唯一一所211郑州大学的小玲也好不到哪去:对专业前沿、未来非常感兴趣的她,终日被困在学院要求必须参加的各项活动中以及导师安排的各种私活里,根本没有时间、精力和心情去追求他往日心心念念的学术,明明是研究生,却比本科生活得更心累。明明是一个新闻人,却要终日陷在某些老师所宣扬的功德、佛学思想里,据她说,那位老师最过分的一件事是去年带着门下的研究生去寺庙刷墙,美其名曰积德。到底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才会让我们的研究生活得这么累!2020年11月25日,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陶崇明坠亡两年后,其导师王樊重新获得研究生招生资格。这一消息竟引得本校200多名学生和教职工联合起来实名抵制,时间已经过去两年,当这件事即将被尘封的时候,总会有一部分人忘不了王樊的失德行为,忘不了陶崇园用自己的命换来的那一丝清明。也是今年,天津大学2014级研究生吕翔用123页的举报信实名举报其导师张裕卿存在的学术造假行为,这一封举报信,足足迟到了好几年,是昔日的导师以同门的前途为要挟,直到曾经的同门今年都顺利毕业,2016年退学的吕翔才敢把这123页举报信公布。而当微博上所有人都在呐喊恢复吕翔学籍时,又没有人说话了。这是何等的凄凉与悲壮?当然,这样的例子可能只是冰山一角,我们的高等教育中还是有不少非常优秀的导师的,只是近几年这样的案例越来越多,让人不得不怀疑研究生到底还是不是一个好前途?笔者想说的是,不管考研也好,工作也罢,大学生们都要好好考虑一下自己未来的规划,不要盲目,也不要从众,路终究都是自己走出来的,别人的成功再好、再辉煌都是难以复制的。勇敢点走出去,才能不被困于当下或者未来。注:为尊重隐私,文中研究生阿文、小玲均为化名。我是教育小叔,喜欢谈大学、考研那些事,喜欢我的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