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保研、直博、硕博连读,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彩虹城

保研、直博、硕博连读,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保研、直博、硕博连读,它们之间有些什么联系和区别?所谓保研,就是推荐免试获得读研究生的资格,往往是参考平时学习绩点、竞赛成绩、各种活动成绩(比如夏令营)等,获得保研资格,然后申请并通过相应学校的复试,才最终获得在相应学校就读研究生的资格。所谓直博,就是本科生直接读博士,通常是在获得保研资格的学生里面选拔优秀学生直接攻读博士。直博是无需参与博士入学考试的,获得直博资格,就从硕士开始,一路直接读到博士毕业。所以,两者之间的差异,前者是免试获得读研的资格,后者是在免试获得读研资格的基础上,获得硕士和博士一起读完的资格。往往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进一步选拔后的结果。显然,对于打算读博的同学来说,直博更好。保研后,直接读研,完成2~3年研究生阶段的学业要求和论文答辩合格,即获得硕士学位,完成毕业;而直博生一般需要4~6年时间,一般不需要进行硕士论文答辩,也并不获得硕士学位,而是毕业时直接进行博士论文答辩,最后毕业时获得博士学位。如果博士不能在规定的有效期限内毕业(可以延期毕业,但需在规定期限内),也就只是一个本科生,所以直博生如果毕不了业,后果很严重,多年都白忙活了。当然,不同学校规定有一些差异,有少数学校的直博生也需要硕士论文答辩,博士不能毕业,也可以获得硕士学位。还有一种读博方式,硕博连读,也被不少人称为直博,其实并不是真正的直博,硕博连读就是硕博连读,是硕士生入学后,到第二年申请硕博连读,并获得通过后,硕士和博士阶段一起完成,年限和直博差不多,一般4~6年。硕博连读一般要求完成硕士论文,并进行答辩。到博士毕业时进行博士答辩,获得博士学位。如果博士不能在规定期限内毕业,一般都可以获得硕士学位。但现在也有少数学校不要求进行硕士答辩的情况,只需要完成博士答辩。比如北京大学部分专业,硕博连读就不需要进行硕士论文答辩。现在比较好的学校,比如多数985及部分211,学术型硕士阶段三年制,博士阶段往往都是四年制,而直博和硕博连读一般都在五年或者六年。这也是它们的优势,可以少花一年到两年的时间。也有部分学校博士阶段依然是三年制,直博和硕博连读四年就可以完成,但现在博士阶段向四年制是一种趋势,很多学校都在从三年增加到四年,毕竟博士越来越难毕业,三年时间往往显得太短。比如西南财经大学,最近几年多数专业的博士学制就从三年增加到了四年。其他不少学校也在增加博士学制。以上就是小编分享,有不同看法吗?欢迎评论。

铳梦

硕博连读和考外校博士哪个更好,导师:看你想要什么

随着毕业季的结束,研二学生也即将成为毕业生,这个时候有很多人开始犹豫或者纠结,因为即将到来的这一年面临着人生中的另一重大选择——要不要读博士。相信每一位研二即将进入研三的学生都会考虑过这个问题,有的很干脆的否决了,决心要找工作,而有的却决定了要读博士。可是读博士还面临着另一个选择,是选择本校硕博连读还是考外校博士?导师认为:这要看你想要什么。科研连续性,硕博连读较强硕博连读一般5年,可以选择在研二或者研三上学期跟导师商量好,向学校提出申请,通过转博答辩后即可获得读博资格。因此,如果想要硕博连读,尽快转博,可以使得学生自身的科研连续性很强,5年的时间足够一位博士生选择一个好的博士论文题目,并对此开展实验研究,获得良好的结果,顺利毕业。如果拿到硕士学位后再继续读博,这意味着要换一个课题组,重新开始实验等,可能研究方向也会有所变化,当然如果研究方向比较接近,也可以对硕士的工作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但连续性比硕博连读的要差很多。对博士生自身而言,也是有所影响的,毕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重新进入一个新的研究方向。研究时间,硕博连读充足选择硕博连读,意味着从硕士就可以开始自己的博士论文实验,因此,一般前2~3年就可以把试验完成,然后有足够的时间写小论文和学位论文,如果在此期间发现试验有缺陷,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补救。而考博的学生,一般有3~4年的时间,除了上课,还要开始重新设计实验,开展试验,3年的时间基本不够毕业,就算能够达到毕业要求,可能发的论文并不是特别好,大多数考博的人都4年以上才可以毕业,这对于很多没结婚的女生而言,有些不利的影响。上博的难易,硕博连读简单上文也已经提到过,硕博连读如果想要转博,只需要跟导师商量好,向学校提出申请,然后进行转博答辩,通过后即可获得读博资格。基本是申请了就可以读博,非常简单。而考外校博士却没有这么容易。有的单位是申请-考核制,也就是说需要提交书面申请,附上研究成果,然后通过申请后进行答辩,才可能有资格,或者有的单位还是考试制度,一般一门英语,两门专业课,之后是复试,有一个环节没通过都是不合格的。所以考外校博士确实要难得多。如果没有把握,可以选择转博。既然上述考博的劣势这么多,为什么还是有这么多人选择考博呢?硕士的学校无博士点或优秀导师有的学校某些专业只有硕士点,没有博士点。这个时候如果想要继续读博往上走,就需要去外面的学校申请读博。而有的学校没有优秀导师,也会让优秀的学生出走。优秀导师是什么?小编认为:有足够的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去培养博士生,并且有足够的科研能力指导博士生毕业,且品行素质较高的导师是优秀导师。如果选择读博士,那么一定要选择一个有足够的能力支撑你毕业的导师,因为培养一个博士真的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学生想要追求更高的科研平台有的导师虽然是博导,但科研平台较低,经费不足,做个试验不是需要什么买什么,而是要想着怎么给导师省钱怎么来。这种情况下培养出来的博士质量可能不高,且科研成果的水平也不一定高。所以,有的人为了有一个更高的科研平台,能够施展拳脚,就会主动放弃本校的硕博连读机会,转而考取中科院或985类院校的优秀导师,跟随其继续科研。其他个人原因有的可能是由于家庭、兴趣等原因,虽然也很优秀,可以硕博连读,但主动放弃,选择考外校来满足自己的需求。例如小编就是因为家庭原因放弃了本校硕博连读,在研三考上了中科院的博士。有些人因为兴趣原因,在博士阶段转专业,考外校博士,也是可以理解的。读博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选择,选择硕博连读还是考外校博士都是不错的选择,看你想要什么了。想要更好的平台就考外校,想要连续性科研就硕博连读。关于此,你怎么看呢,欢迎留言评论~

無花果

研二的我面临硕博连读的选择,为什么就不想读博了?

来源:募格课堂 作者:小旅在放寒假前,我们这些硕士(二年级)就经常聚集在一起讨论是否要读博,因为按照学校惯例研二下学期就要签订硕博连读的协议。读还是不读?在本校读还是外校读?国内读还是国外读?这些问题讨论起来可真是没完没了,让人头疼。不读?不读,十有八九就得去当中学老师,当初就是为了不当中学老师才考的研究生。古人也有云:好马不吃回头草。况且,教好中学那群小屁孩可不会比熟练操作实验仪器好实现。读?一下几年时间就提前预定好了,同龄人买车买房、结婚生子、旅游享受,而你只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宿舍 — 实验室 —食堂三点一线。本校读?平台不高(学校双非),毕业之后很难去到心仪的院校。外校读?硕士三年好不容易把一个小领域的知识搞懂,把实验系统搭好,正是要出成果的时候,走了就把几年的心血都浪费了。国内读?现在国内引进海内外人才的力度越来越大,不断地把土博往下挤,我们这种双非院校的博士就更不用说了。当然不管学校如何,都是有可能出人才的,但显然我只是一个平平无奇的硕士,自认没有那样的能力。国外读?这几年感觉国外对华人的歧视加重,一些案件让我心有余悸。科研重要,但是我的小命更重要啊。(可能是我比较胆小,想太多?)虽然已经做了不读博的决定,但现在要是细思这些问题,脑袋疼那是分分钟的事。正所谓,解决矛盾要先从主要矛盾入手,主要矛盾解决了,次要矛盾也大多迎刃而解。什么本校读还是外校读,国内读还是国外读,这些都是次要矛盾。读还是不读,这才是主要矛盾,如果不读,那也就没什么后面的事了。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关于读不读,我问自己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对科研感兴趣嘛?”脑海里浮现刚入学的时候,正是“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大言不惭,誓要攀上科研最高峰,触碰人类知识的边界,一探世界的秘密。再看看现在,组会和自己无关的内容基本不听,不懂的知识也没有了动力去学,够用就好,能支撑到自己实验完成就好。做事情,老师安排做什么,就做什么,有的地方即便明知道搞懂了应用在实验上会有好处,也不愿意去折腾了。诚然所研究的问题的确是个很有趣的领域,然而现在的我已经找不到探索的乐趣,每天得过且过,再继续在这条路上走下去,显然不会有什么成就,又何苦为难自己。反思一下为什么一年半下来,自己就变成了这个样子,可能是因为我并不快乐吧,这种不快乐更多的是来自组内氛围的影响,而不是科研本身。刚刚熬夜忙完,转头就能看到看群里对你的点名批评;辛苦实验,有地方没搞懂,得到轻飘飘的一句“进实验室这么久了,怎么这个都不知道”。回想读研以来的生活,想起来最多的是伤心的感觉。可能具体事情记不清楚了,但那个抱着朋友痛哭,走路时仍然忍不住落泪,独自在天台身影依然记忆如新。疫情以来,多少家庭突生变故,多少人挥别亲人。人生无常,在死亡到来之前,如果不能让自己快乐,岂不是白走了这一遭。经过一顿对自己心灵的拷问,我明确地知道:从主观情感上来说,我既没了兴趣,身处这样的环境中也不开心。当然,我知道从事其它工作,换个环境,也有可能会遇到同样的情况,毕竟觉得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趣,氛围让人开心的人还是占少数的。生活嘛,说到底,就是为了那一口饱饭。为了避免自己一时冲动,做了错误的选择,我决定对从物质方面进行分析。读博,我能够获得什么?目前的大多数情况,博士毕业后的职业生涯:博士 — 博士后 — 讲师 — 副教授 — 教授 (因为是基础学科,应用性不强,所以大部分是进高校工作,和其它学科相比就业面窄)。博士毕业,拿到学生生涯的最高学位,说出来感觉智商高点。紧接着,成为博士后,现在博士后的工资还是比较高的,年薪二十到三十万,也会提供其它例如住宿等各种津贴。博后出站,入职讲师,开始青椒之旅。逢年过节,亲朋好友问起:“哎,你现在在哪工作呀 ?”你可以假装不经意地说“嗯,目前在xx大学工作。”“哇,大学老师好呀,工作稳定又轻松,钱又多。”一大波夸奖和羡慕就会向你奔来。科研的时间比较自由,你大体上可以安排自己的工作时间。今天临时有事,可以先把工作停一停,等明天事情忙完了继续接着做就可以。以后结婚生子,孩子大了,父母亲老了,事情会越来越多,这种灵活有弹性的工作制度就会显现出很大的优势。这样看起来读博也不赖,但是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要光想着自己能到什么,而要看自己能够接受失去什么。因为你做的事情不一定会按照你预先设好的轨迹走,万一失败,失败的结果能否承受得住。博后的工资虽高,但相应的工作强度也会提高不少。博后出站,成为讲师。大学老师这个职业听上去十分得体面,但实际上的工资并不高,甚至还不如中学老师。大学老师的科研任务一般较重,需要不断有科研成果发表。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你需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你要是科研搞不好,就算你讲课讲的再好,在评职称方面基本处于劣势。至于自由的工作时间,那就意味着可能你工作的时间地点更广泛,在办公室工作,在家工作,在高铁上工作等等。实际上,你的工作时长可能比996还要多。博士毕业,我也快三十了。博后忙,忙着达到出站要求。讲师忙,现在很多院校都实行非升即走的政策,科研压力甚至比博后更重。这样一顿忙活下来,钱没挣多少,我也没陪到家人多少时间。再者,作为一名女性,生孩子肯定会对自己的科研进程有很大的影响,这么紧凑的科研生涯,我不清楚什么时候生孩子比较好。就我自身而言,读博的不确定性太大。如果把读博看成一项对自己人生的投资,在我付出的代价面前,读博所带来的好处远远不够吸引我。相对来说,我认为自己更注重家庭生活。所以,理智地说,读博并不适合我。啰啰嗦嗦讲这么多,粗暴地一句话总结就是:谈感情,感情没有;要钱(把物质的好处统称为钱吧),钱没有。这就是促使我做出不读博这一决定的重要原因。对一个小孩来说,给他一杯好酒远不如给他一杯可乐更能让他快乐。我依然认为科研有趣而且重要,只是对于我个人来说,我已经丧失了对科研的热情,我需要去寻找更让自己快乐的可乐了。

四毋

硕博连读是否合理,研二的我们如何判断适合做科研?

2019年10月6日,有个学生家长问了这样一个问题:小西老师,您好。硕博连读到底合理吗?刚刚入学一年多的硕士生真的可以确定他适不适合科研工作吗?作为一个曾经被"硕博连读"拒绝的老学长,小西觉得硕博连读是合理、值得选择的。在读博士生、已毕业博士,不少都会有一种感觉:要是我博士早毕业几年,哪怕是一年、半年,自己的科研之路会更好些。博士学位仅是做科研工作者的"入场门票",教授才算是刚踏入"学术圈"。在职称晋升和个人发展中,年龄是除科研成果外最大的优势。教育部印发《2014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之后,优秀推免本科应届毕业生可申请"直博"的方式攻读博士学位(5-6年内毕业)。我读研的时候,直博尚未出现,否则推免本校的我可能选直博。研二选择硕博连读,那时候还有不少限制,如1篇一级学报的文章(或sci论文)、参加校内英语考试选拔。记得我有提过我是英语不达校线,无奈研三参加统考考博。作为我硕博导师的第一个博士生,和导师关系很好,经常聊些"乱七八糟"的话题。之前,我和他说"啥好事情我都没赶上",师妹硕博连读填个表格(我得考英语)、师弟直博点个头(不占导师招生指标)、师妹读博申请-考核制(我得考英语、2门专业课)。其实,硕博连读、直博都读博形式都是为后期有心读博的同学准备的,并非是想坑部分混博士学位的学生。而读博之后,并非每个博士都是做科研,不少人同样选择进入企业工作,做的工作也不是所谓的"科研"。就算是博士毕业后想做科研的话,这个工作也没有那么复杂。比如说,读研期间经过阅读文献、设计方案、分析测试、数据分析、撰写论文等历练之后,自己应该比任何人都明白是否喜欢做这件事、能否接受一辈子做这件事。当然,还有一类情况是:自律性比较强的学生,不喜欢"做科研",逼着自己读好博士。比如,课题组有个5年毕业的女博士,生了两儿子,科研成果当年毕业生第一,有机会留校却老家二本学院任教,只因她喜欢做一个大学老师,上上课、时常陪伴孩子。其实,是否选择硕博连读关键是看学生自己那个时间点有没有读博的想法。目前,国内大部分大学没有硕博连读、直博的退出机制,不过中科院不少所的研究生可以转回硕士,参加学位论文答辩后授予硕士学位。之前的文章中,我也有提过,我们专业的一个师兄硕博连读,博士第5年还是没有什么成果,自己做的新材料性能甚至不如课题组的一个硕士师妹。之后,师兄选择退学回老家的一个环保公司上班,如今家庭幸福、发展很不错。因此,作为一个研究生导师,我来简单聊聊我认为什么样的学生适合读博:是否想明白为何要读博?这个问题非常重要。不少博士生在读博2年、3年后才想清楚这个问题,并走出自己读博期间的"困惑"。真的,博士学位并非是个人发展的必备,也不一定意味着高收入,仅仅是一个生活方式。在研二尚未想清楚自己是否要读博时,不建议选择硕博连读,给自己一年的时间缓冲。找到读博的理由和动力后,走申请-考核制读博肯定没问题,而且成果优秀的话,还可以去更好的平台(或出国)读博深造。"为何要读博"这个问题有了答案之后,就可以做出决定是否选择硕博连读。不管理由是什么,比如从事感兴趣方向的研究、当大学老师、找份好工作、挣更多钱都可以,这将是你读博最大的动力和坚持。其实,读博毕业之后,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感慨:以后谁要再说博士是混出来的,我跟他急!所以说,读博之前自己想明白很重要,没人比自己更清楚想要什么、是否想读博,你说呢?

核桃派

为什么很多学生不敢选硕博连读或直博?答案太直白

职业规划明确,不想读博很多学生考研就是想通过提高学历来提升竞争力,缓解就业压力,未来根本就不想从事科研,自己的性格也不适合做科研,硕士毕业简单,拿个学历就够了,根本不想读博。个人建议如果有机会还是要抓住,别看工作的同学收入挺好,也就多两年时间,毕业后的收入和发展空间都不在一个平台上,并且工作后想再读博选择更加难。我个人切身感受,从事技术工作,博士学历还是非常有必要,直博或硕博连读非常划算。家庭和年龄压力大到了博士期间,大部分年龄有二十五六岁以上,读博只有三四千的收入,只够维持自己的生活,这点收入匹配不上自己的年龄,想做什么都做不了,活得很憋屈。身边的人都是有车有房,老婆孩子热炕头,自己毕业都遥遥无期,压力非常大。这些都是阻碍学生选择读博的原因。一旦选择了硕博连读或者直博,则意味着接下来的5年甚至更长时间都要跟着同一个导师,一旦遇到什么问题,别说博士学位拿不到,可能连硕士学位都没有,这应该是很多学生不敢选择硕博连读或者直博的原因。畏惧科研压力外界传言中的读博压力很大,毕业难。所以对于一个刚入学的硕士,还没做几次实验,不了解科研生活,就要觉得是否直博,把自己未来五年交出去,当然会产生犹疑。硕博连读还好,在研二决定,对于科研生活有一点了解和适应,但是也会怀疑自己,害怕自己承受不了压力,毕不了业。硕博连读或直博没有硕士学位,如果中途适应不了压力,选择专硕,那多丢人。小编总结硕博连读呢,一般需要5年的时间,可能比大多数人研究生3年,博士3年,至少时间上会节俭很多。但是这个也是存在很大风险的。如果你的博士不能顺利毕业,那么你连研究生学历都拿不到,到手的只是本科学历,这样5年的付出算什么?谁都不会甘心的。因为众所周知,现在博士想顺利毕业太难了,有很多人中途会放弃或者延期毕业,当然了能毕业还是好的,毕不了业就惨了啊。很多人也没有想好我到底是不是喜欢科研,或者我要不要从事科研这条路。博士毕业呢,大部分还是走科研的,不论是去到国家部门还是企业,但是很显然,很多人在这块是没有规划或者想好的。

拜下

为什么许多高校不给硕博连读的研究生一次退出的机会呢?

今天,有朋友在百家私信小西,留下一个问题:"硕博连读的她,感觉博士无法毕业不想再继续啦,能否退出呢?"在不少高校,硕博连读是有2种录取方案,如"1+4"和"2+3"。区别是申请转为博士的时间不同,"1+4"是硕士入学之前就已确定获得博士资格,在第二年会有一次考核,对于科研潜力不足或基础课挂科的同学,会被取消博士资格,转为硕士。"2+3"是在研二阶段,申请转为博士,小西那个时候还需要参加英语笔试,如今有小论文的话,递交一份申请表即可。博士生的三点之一 实验室相比获得硕士学位之后攻读博士学位,硕博连读不延期的话仅仅只要5年即可毕业,获得博士学位。算下来,可"节约"2年时间,这个节约的时间对于年轻的科研工作者非常关键。但是,5年内需要完成别人7年的工作,需要比别的同学更努力和勤奋。尤其是在硕士周末出去玩的时候,不要羡慕喔!攻读博士学位不易,尤其是985名校博士招生大量采用"申请-考核制"后,之前的"入学易"早已不在,同时博士生导师的招生指标有明显的缩减。再加上毕业要求水涨船高,博士毕业延期率居高不下,而且4年学制之后是没有补贴的,生活的压力非常大。就小西了解的情况,中科院系统硕博连读的培养机制可以在硕博连读无法进行时,申请转回硕士,达到硕士学位毕业要求后通过答辩后,可给予学位证和毕业证。不过,大部分高校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和博士学籍注册同时进行的是注销硕士学籍,一旦在学信网中完成硕士学籍注销后,只能破釜沉舟的努力,没有回头路。不过若是在硕博连读名单公示期间,选择放弃还来得及,个人申请后完成学院、学校的相关流程后,可以被取消2018年硕博连读研究生资格。博士毕业照其实,还有个类似的是直博,也是目前不少高校博士生招生的方式之一。由于不占用博士生导师的招生指标,在9-10月推免生名单确定后,部分导师会和研究生进行沟通,询问是否有想法读博呢。和硕博连读稍有差异的是,不少学校在第2年给予学生一次"退出"的机会,可以申请推出直博,直接进行研究生阶段学习。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博士生阶段的国家补贴和硕士阶段存在不小的差异,完成退出流程后需退出中间的差额。另外,小西之前就有师兄硕博连读,在第4年选择放弃后回老家工作,仅仅是获得本科学历。相对来说,"大龄"本科生没有工作经验,就业会非常困难,因此在选择读博时就需要谨慎,一旦入了"博士"的门,就不要心存侥幸,想混个博士学位难度非常大。记得不少学校的申请-考核读博面试,或统考招生的博士即将开始面试,小西只想说一句,博士值得读,也有对得起付出的收获,但是毕业要求不低,延期率已高达2/3,无法沉下心的学生慎重!慎重!慎重!

玄一

你若打算读博,从读研阶段做好这6项准备很有必要!

来源:募格课堂,作者:张晓报,教育学博士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就学术之路而言,从一个长时间段去考虑个人学业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例如选择一个可以长期做下去的研究主题,而不是做完硕、博士论文之后就没必要再做了,于是不得已重新耗费巨大的精力再去找一个“山头”。然而,一个人有规划意识并不容易,特别是在我们年轻的时候。现在很多大学生考研。据央视网消息,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为341万人,比2019年增加了51万,再创历史新高。在这其中,又有很多人选择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但是根据2019年全国各大院校公布的博士研究生招生信息中所出示的招生人数统计,2019年全国各大院校博士招生人数仅大约在7.5人至8万人左右,可见难度之大。在这群考研、读研乃至硕士毕业的学生当中,还有很多人并非在一开始就有读博的想法,或者围绕读博的目标去做相应的准备。等到真正想读博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没有一个好的平台,或者没有足够的条件胜出。成功是送给有准备的人。凡是学业、事业成功者,都离不开很强的规划意识。那么如果打算读博,你该如何考研和读研,从而为考博打好坚实的基础呢?下面我将以自己和同学的亲身经历以及本人的研究,给大家提出以下六点建议。1.考研报考高水平院校或科研机构,最好有博士点 要想拥有一个好的平台,受到更高质量和水平的教育,就要选择一个高水平的大学或科研机构去读研。这个时候再去考其他大学或科研机构的博士生,无疑就比那些在一般大学读研的研究生更有优势。“标签效应”告诉我们,有时候不仅在于你是谁,而且在于你身上贴着怎样的“标签”。“985”、“211”大学的研究生,本身就是对你实力和水平的证明。这个时代,高校鄙视链是切切实实存在的。同样有重点大学和一般大学的研究生考博,除非后者特别优秀,不然院校和导师心中的天平自然而然倾向于前者。再者,近水楼台先得月。如果读研时本院系就有博士点,想读博完全就可以考自家的,无疑就能得“地利”、“人和”之势:命题,可能是课上老师们讲过的;面试,都是自己平时的老师;考试的地方,都是平时上课、听讲座的地方,实在再熟悉不过。再者,人心都是肉长的,除非某个学生特别差劲,否则谁不向着自己的学生呢!2.慎重选择导师,最好是博导 读研有很多目的,如果想读博并计划未来走学术之路,在考察导师的人品和责任感基础上,最好选择一个学术水平高、在学界有影响力的导师。导师水平高,一直在做科研,才有足够的能力去指导你,也能够给你提供科研锻炼的机会。学术能力就在这平时的锻炼中成长起来的!导师在学界有影响力,一方面可以间接证明你的水平,另一方面也可以在你考博时给你有分量的推荐。比如我的博导之所以招我,主要就是看我硕导的面子。导师最好是博导。一来,能评上博导的,一般学术水平、学术成就相对更高。二来,考博时还可以直接报自己的硕导,这个时候就多了一条途径。而且,如果硕导答应接收,那基本上问题就不大了,这比考其他单位保险的多。当然,有些研究生志向远大,当然可以考去更好的单位、跟随更有水平的导师。3.与导师处理好关系,表达读博意愿 不管是否读博,都应与导师处理好关系。但如果读博,更要对此引起重视,毕竟像上一部分硕导所能为你提供的有力支持,是需要建立在你们良好的师生关系以及你一定的学术实力和学术潜质基础上的。都是成年人,你要问问自己:这么好的机会,凭什么要给你?如何处理好与导师的关系?尊重无疑是首要的,见面有称呼,收到信息有回应,让你做事有反馈。其次,要拿出认真的学习态度和足够的努力。如果只知道溜须拍马,却不务正业,肯定是不受导师喜欢的。三是对于老师布置的课题研究等任务要积极参与,不要当做负担,因为这既是锻炼自己的机会,也是跟导师相处的机会。四是师门活动积极参加,主动做下服务性的工作。表达读博意愿,是指当你确定了自己的想法后要跟导师进行表达,请他指导。一般而言,志于学术的导师对门下的研究生考博都很高兴和支持。所以,当他们知道你想考博以后,往往会主动为你设计,看你还差什么条件,积极为你创造。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你要表现出你足够坚定的学术志向、努力向学的行动以及谦虚求教的态度。否则,导师们不会白白浪费实践和精力在你身上。4.读研期间安心学术,多发高水平论文 如果未来打算走学术之路,读研期间就要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学术之上,在专业上多下工夫,多读书,多实践,同时踏踏实实做些研究,多发几篇高水平论文,这就为未来的考博、读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记得我考博面试时,院里要求做一场学术报告,一同考博的一个女生在PPT上晒出了满满一页已发表的论文标题,实在令人惊讶。这个时候,有什么理由不上呢?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大学不再实行统考这种方式招博士生,而是实行申请-考核制,这个时候重点看的其实就是你的科研履历,尤其是参与过的课题、发表过的论文。这个时候是否能够胜出,直接取决于你读研期间的努力。什么东西都没有,又没有真才实学,说白了就是异想天开,太不拿考博当回事了。5.用心做好硕士论文,及时整理发表之所以强调硕士论文,一来考博时这一般是硬性提交的材料之一,报考单位和导师会查看,借此来衡量你的学术水平。二来对于硕士在读期间没有考上博士的同学来说,硕士论文是进一步发表论文的重要来源。也就是说,如果你论文比较少,或者还想再多点份量,你可以把硕士论文整理成一篇甚至拆分为多篇期刊论文去发表。硕士论文花了很多工夫,所以一般质量不错,可以发一个好点的刊物。但是要注意及时整理,因为硕士论文在毕业后很快就会被知网收录,而论文投出去之后,编辑部第一关就是查重,这个时候你投出去的期刊论文就会跟你自己的硕士论文重复,直接就会pass掉(虽然很不合理)。所以,想考博的研究生一定要抓紧时间处理硕士论文,千万不要浪费了这么好的一个资源,毕竟对很多研究生而言,重新写一篇高质量的论文是很难的。6.熟知读博路径,充分利用自身特殊性 如果确定考博,要明白读博具体有哪些路径,并且充分利用自身的特殊性,增加自身的优势和考上的几率。从学位类型来说,有学术型博士和专业博士。相对而言,学术性博士含金量更高,社会认可度也更高,一般不要求工作经历和行政级别,有奖学金(一般可免学费,同时还有补助)。专业博士与此相反,比如教育博士,厦门大学要求报考者是高校管理人员,且有5年以上高等学校管理全职工作经历(至2020年8月工作满5年),全程学费(包括课程、培养及论文指导)共计12万元。从招生方式来说,有普通招考、少数民族骨干计划、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专项计划,等等。从考试方式来说,有直博、硕博连读、申请-考核制和统考。统考科目是三门,一门外语加两门专业课。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其他方式不能说就不考试,即使是申请-考核制往往也会安排一定的专业笔试。所以,专业学习一定不能掉以轻心,觉得发了几篇论文就万事大吉了。充分利用自身的特殊性是指看自己与其他人有何不同,自己身上有的是别人没有的。比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专项计划”的报考条件是:1.报考人员须为在编在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党务工作骨干。报考人员需经所在学校思政(或党务)工作部门、人事部门推荐,所在地省级党委教育工作部门审核通过。2.截至报名之日应从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或党务工作满3年,且具有硕士学位,有2名具有相关学科的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或相当职称)的专家推荐,本科、硕士所学专业不受限制。年龄不超过45周岁(1974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报考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然而,优势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这个时候只能看自己相对而言哪方面更擅长。比如,面对更看重标签和成果的申请-考核制,如果你本硕就读的学校一般,也没有像样的成果,还是选择报考实行统考的院校为佳,至少你会有考试的机会!

支支吾吾

硕士“读博”有哪些渠道?一共4种方式,普通招考逐渐被淘汰

随着今年的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报名的结束,很多家长以及考生也逐渐开始了对于研究生的一个讨论,大家讨论的除了有硕士研究生相关的话题以外,更是牵连出来的博士研究生考试,由于博士研究生考试并不像每年都要举行的高考和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规模大,所以很多家长和考生也不知道我们该如何进入到博士研究生阶段的学习,那么为了解决大家这方面的问题也来和大家具体分享一下我们国家读博的几个重要渠道。硕士“读博”有哪些渠道?普通招考已成过去,第4种方式正兴起。一、直博所谓直博就是在经历硕士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以后直接进入到博士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经过类似于研究生推免进入到博士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与推免的研究生的要求大致相差不多,需要在硕士研究生期间成绩足够的优异,对于学生的要求还是非常的严格的,需要有一个非常好的成绩和足够多的科研成果才能够申请直博,另外从往年直博的情况来看如果自己在硕士研究生阶段的导师有带博士研究生的一个资格的话,那么自己也是有很大的机会能够直博。二、普通招考通俗的说就是类似于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的一个考试,每年在我们国家也要举行博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需要通过初试和复试两项内容,考试内容也根据专业的不同以及学校的要求不同有所改变,但是大致流程和硕士研究生普通招考类似,只有通过这两个考试才能够进入到自己心仪的院校来完成博士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与生活。三、硕博连读在我们国家有很多顶尖的高校在进行高招的时候就招收的有本硕连读专业或者是本硕博连读的专业,尤以临床医学这个专业招收的硕博连读的同学最多,但是需要高考极高的一个分值才能够进入到这些招收硕博连读的学校来进行学习,一般情况下可以花费比较短的时间完成所有的学习任务成为一个博士研究生,但是对于已经在就读大学的同学来说想再走这个渠道显然是不太可能的,想走这个渠道来进行读博需要从早开始准备。四、申请-考核所谓申请考核就是在自己的研究成果、外语水平达到一些招收博士研究生院校的报考条件之后可以申请,一般情况下如果满足条件的话学校会邀请这部分考生来校进行面试,这也是当前很多顶尖985院校招收博士研究生的一个趋势,更加注重考生在研究生就读期间的科研、综合能力的考核。以上这些就是当前我们国家进入博士研究生阶段就读的4个主要渠道,另外由于学校招生要求的不同可能一部分学校也有一些其他的渠道可以让考生进入到博士研究生阶段进行学习,但是无论我们走哪一个渠道要求都是非常严格的,需要我们努力学习相关的知识才能够进入到博士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成为一个真正的高素质人才。关于:硕士“读博”有哪些渠道?一共4种方式,普通招考逐渐被淘汰,这个话题,你怎么看?

非命

为何很多学生不敢选硕博连读或直博?

(1)硕博连读和直博,通常为5年,如果5年后,博士不能毕业,也没有中间的硕士学历,风险比较大。很多学校有规定,对于硕博连读和直博生,如果不能博士毕业,只能退学,不能申请硕士毕业,这样的规定让很多学生没有把握和信心。(2)硕博连读和直博,如果遇到不喜欢的导师或读几年发现不喜欢所读的专业,中途没有改变的机会。现在研究生导师多了,难免出现一些脾气大、性格古怪、不好相处的导师。在不了解导师的前提下,直接硕博连读或直博,很多学生觉得学到这样不喜欢的导师风险比较大。(3)博士毕业不易,入学需谨慎。现在博士毕业要求越来越高,入学容易毕业难。硕博连读或直博学制通常为5年,如果5年后不能毕业,又没有机会获得硕士,风险比较大。(4)很多人对未来没有信心,意志不坚定,不愿意硕博连读和直博,也是在为未来改变留下余地。很多人并不是真心想通过读博士来提高能力、以后从事科研工作。他们读博的目的只是为了找一个好工作,如果让他们用5年来读博士,他们是很难坚持的。(5)博士毕业不易,读博士太辛苦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不妥,联系删除,谢谢!

亚裕

研一就决定读博,该做哪些准备呢?最主要的是科研能力

作为一名研二学生,我想和你说,若想读博,选择一个好的导师很重要,我一直都相信“选择大于努力”,如果选择的方向不对,那自己将付出好几倍的努力才能达到别人轻易就可以取得的成果。以我所在的学校为例,和我一同考入学校的研究生,60%以上还没有发表期刊论文,而我研一的时候就有一篇SCI见刊了,另外还有两个发明专利在审核。我的成果并不算太华丽,但我将这成果定义为我所在课题组导师的帮助,因为我所在的团队属于“有付出就有收获”的类型。那对于研一新生打算读博,要做哪些准备呢?1.选择一个好的研究生导师选择研究生导师也有一定的讲究,很多高校的学术大牛上了年纪之后就不直接带研究生了,所以在跟着学术大牛做研究的时候往往是年轻的课题老师在带,可能导致学术能力上的瓶颈。当然,跟着学术大牛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在读博的时候导师可以为你引荐,或者在选择读博的时候因为你导师的身份可能有所加分。除了学术大牛,另一类就是学校人才引进的年轻导师了,大部分研究生会认为年轻导师学术能力不够,领域认可力不足。但跟着年轻导师做研究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发文章的速度快、数量多,这为你在选择读博士的时候有大量的论文作为基础,科研成果多,读博的时候就更有优势。所以,研一想要读博,首要的工作是选好研究生导师,学术大牛可以为你戴上光环,而年轻导师则可以为你提供更多的文章。2.培养好自己的学术潜力研究生和本科生不同,研究生的学业成绩已经显得不那么重要,最主要的是科研能力。当然,如果想要硕博连读,对研究生的学业成绩要求也比较高,硕博连读的缺点是要留在本校,这一点对很多非985/211学校的研究生来说接受不了。另外就是博士免试申请了,免试申请有一些条件需要满足,那就是要有教授推荐,另外就是要有学术成果。所以,要提前做读博的准备,对于自己学术潜力的培养非常重要,有句话说:“硕士只要努力就可以读,而博士则会发现努力远远不够”,没有学术潜力,就算读了博士也很难毕业。所以,在研究生阶段,尽量培养好自己的学术潜力,为今后博士入学、科研做好准备。结语:硕士还没有入学就做好了读博准备,这样的学生导师会很喜欢,应当提前和导师说好,导师会重点培养,有助于做读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