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中国供图 “当我找到女朋友的时候,我第一个想法就是带给我的导师看看。” 这是首都师范大学的2002届硕士毕业生温先生20年前的回忆。而当世界运转到2017年,温先生越来越不理解的就是如今研究生和导师之间从“相爱”变成“相杀”的关系。 当网络上开始充斥导师和学生之间的“狗血故事”,当媒体开始关注高校师生之间比“爱情还要复杂”的恩怨情仇,当一枚又一枚点名道姓的“自爆炸弹”进入公众视野,曾经“亦师亦父”“亲如一家”的师生关系仿佛成为老一代研究生们与90后、95后之间不可逾越的代沟。 为何那些年“和平美好”的师生关系变成了这样? 当“第二父母”变成“冷面老板” 温先生研究生毕业已经15年了,当他回忆起当年与导师的点点滴滴时,眼神充满了温暖,言语之间流露出不尽的感激。 “我们和老师带的博士生们一起,每周都要开一次主题会,先由一个学生就一个主题进行准备,讨论时为大家讲解,然后大家一起讨论。”温先生说,雷打不动的一周一次主题讨论,让他在研究生阶段进步很快。 “她真的可以说是‘亦师亦母’。”温先生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温先生在毕业找工作时,曾遇到不少麻烦,甚至已经签好合同了突然被告知不让再去上班。“那时候还是个学生,遇到这种事情第一个想到的人就是导师,第一时间给她打电话。她让我不要急,先去她家吃饭”。 温先生说,那时候到老师家吃饭属于家常便饭。 当曾经的“小鲜肉”们变成了“拿着保温瓶泡着枸杞”的中年男女后,他们对于导师和同门的真挚感情仍然延续着。 直到现在,温先生和导师依旧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这么多年有什么事情、取得什么成绩,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告诉自己的老师。”温先生认为,这种师生关系下,学生能够感受到一种亲人般的温暖和凝聚力。 而当中年人说起这些“鸡汤故事”,当下的研究生们总显得不能理解,甚至觉得“大人们太天真”了。 武汉工程大学法商学院副院长、副教授李捷枚在2015年发布的名为《研究生与导师关系调查与启示》的学术论文显示,在生活困难时,被调查研究生首先选择求助导师的仅占9%,远低于选择“父母”的51%和“朋友”的34%。 刚刚从北京市某高校生物类专业毕业的硕士生徐英曾经历和目睹了一系列师生之间的“狗血剧”。研究生的3年,徐英几乎没有歇过一个完整的周末,因为自己要“帮老板干活儿”。 “每天都是宿舍实验室两点一线,我们所有的研究生和博士生都要参加导师的课题项目,有时为了观察一个实验结果,我需要一直等到半夜。”徐英表示,因为不想再过这样的生活,毕业时她放弃了自己学习多年的专业知识,进入了一家事业单位做行政工作。 说起形同上下级的师生关系,徐英表示,“在理科类学校里,按职场作息‘打卡’帮导师干活儿是很常见的。我比较幸运,在为导师‘打工’3年后顺利毕业了,但是我周围还有同学因为没有帮导师完成项目,而影响毕业论文进度、被导师暂扣毕业证、延期毕业等情况发生,那样的师生关系可就是‘敌人’关系了。” 从“定期见面”变成“形同路人” “这种关系是会传承的,包括我和我的同门师兄弟之间,都是非常亲密的。” 1989年硕士毕业,曾经就读于中国农业科学院的尹先生已经离开北京生活了20多年。前几年,当尹先生的女儿考到北京上大学时,尹先生第一个想到的是带着妻女到导师家做客。 于是,女儿报到时,多年没见的同门师兄弟一起帮忙搬东西、安排食宿。当见到导师时,尹先生也像当年汇报研究进展一样告诉导师,如今生活怎么样,女儿在哪上大学,未来有何规划,等等。 “这些年因为工作太忙,我已经有很多年没见导师了,但是他告诉我,他和我在北京的同学们会好好照顾我的女儿。这让我特别感动。有他们在,我对女儿就放心了。”尹先生说。 然而,这种关系真的可以传承吗? 李捷枚的调查显示,在师生关系的和谐、融洽度中,74%的被调查者认为师生关系“融洽”,26%的人对师生关系的状况不够满意。在与导师的学习指导方面,仅有70%的被调查者表示可以随时联系导师,有20%的研究生“很少与导师见面”。 的确,在北京某高校就读研二的吴优已经半年多没见过他的导师了。 “她去国外做项目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师兄师姐们毕业答辩她也没有回来。”吴优现在最担心的是自己的论文,如何写才能达到发表水平?如何找杂志发表?他有很多疑问却不知道找谁指导。 “她说论文问题发邮件沟通,但是离得太远了,有时候邮件也不能及时回复,而且我在邮件中提的问题也没解答清楚,只让我去找相关文献。”用吴优的话说,现在就等着“自生自灭了”,几乎完全靠自己学习的方式他从研一就已经领教到了。 “老师项目多,很少才能见到,只有在开题之前组会是两周一次,其他时候基本一学期见一次。开组会也都是在办公室,而且每次去见她都诚惶诚恐。”吴优的师兄张康说,研究生3年,和导师只吃过一次饭,就是开学刚选导师的时候,更别提去导师家里了。 张康这样向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介绍他的导师,她是“谜一样的存在”。 来自西北某高校的2014级研究生王彬情况差不多。研究生3年来,他获得了“身心上的自由和学术上的悲哀”。几乎从来没有见过导师,因为他“太忙了,见他都要提前好久排队预约,也不一定能见到”。 从开题到最终论文答辩,王彬的论文几乎都是自己一个人完成的,“一次组会都没有开过,自己写完主动去找他或者发邮件给他,希望他能指导一下,但是也少有指导意见。”王彬说,虽然这让我很自由,但是3年下来,我真正收获到的指导和知识很少。 对此,王彬直言“选错了导师”。最初王彬选择这位导师是因为他深厚的学术背景,那时候王彬很想考博,想通过导师的指导和“关系”帮自己走学术之路。但现实是他见导师都很难,曾经对导师提起过考博想法的时候,导师只说了4个字“好好复习”,就再也没有下文了。 “组会”在淡出今天研究生的学习方式 师生关系变了,或许不能说是人都变了,而是人与人之间建立新的信赖关系的成本变得高昂了,研究生和导师之间也是一样。 华南农业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蔡茂华在今年发表的名为《大众化教育下研究生与导师关系的调查与分析》的学术论文中指出,“导师与研究生对师生关系的属性认识存在明显差异”。 文中指出,导师认为师生关系中,师徒关系和家长与子女关系是主要关系,占70%以上。但是,研究生认为师生关系中,普通师生关系和老板员工关系是主要关系,占50%以上。师徒关系、家长子女关系、朋友关系占不到50%。 邓女士一直很欣赏自己父亲和他的学生们的关系。她的父亲是北京一所高校的教授,今年年初,父亲走了,他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来了。上百名学生让告别仪式的房间都站不下。 “父亲在世时,每周都会有他的学生来家里吃饭,陪着退休的父亲聊聊天,帮我父母打扫卫生,他们有什么工作生活上的疑惑也很乐意听取父亲的意见。父亲的生日接近春节,每年年前,大家都会找个日子为父亲祝寿。”邓女士说。 如今,随着80岁父亲的逝去,邓女士发现,旧式如父如母的研究生教育模式正在走向终结。导师和研究生之间的沟通方式变了。 曾经,几乎所有导师都会定期给自己的研究生开“组会”,这种每周一次的会议从学术交流延伸到生活指导,成了那个年代远离家乡的研究生们获取信息和人生方向的唯一来源。然而对于90后研究生来说,导师已经变得不再是“导师”了。 《调查》显示,曾经遍布校园的“组会”如今只有50%的被调查研究生还在进行,其他的导师指导方式包括实验指导(30%),另外还有邮件指导、电话指导、个别交谈等。值得注意的是,师生个别交谈仅占被调查者的10%。 王彬说,曾经对研究生的生活充满憧憬,以为研究生导师是一对一的,无论学术还是生活,师生关系应该亦师亦友。但真正读了研之后,发现老师和学生的关系还不如大学老师时亲密,“我是第一次当他的学生,但他已经不是第一次当导师了,可能没有激情了。”王彬无奈地说。 不知从何时开始,导师与学生的关系变成了一种简单的“责任”与“义务”,保证学生顺利毕业就是老师的责任,学生的义务也就是按时完成论文要求,导师不再负责其他方面的教导。 邓女士感慨:“以前,导师会用亲情来辐射你,导师就像一颗恒星,永远散发着光芒,学生们会自发地围着导师。现在,导师不发光了,师生这段原本可以维系一生的感情也变成了一个为文凭而生的旅程。” “你说,是导师变了,学生变了,还是这个时代变了?”邓女士问。 (采访对象均为化名)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叶雨婷 实习生 蔡宁宁
西安交通大学博士杨宝德溺亡事件最近闹得沸沸扬扬,虽然已经排除了他杀,但其女友对杨宝德导师周某的指控却将这次事件再次推上了风口浪尖。通过杨宝德女友曝光的聊天记录来看,杨宝德生前读博期间,经常被导师周某安排一些与科研不相关的事情,包括做PPT、打扫卫生、逛超市买东西等等。这让很多人有一种错觉,这到底是导师的学生,还是导师的佣人、玩伴?杨宝德女友认为造成悲剧的原因是导师的压迫,但从当前曝光的信息来看,这种指控缺乏力度。这起悲剧的诞生可能和导师的关联可能不是很大,但却从另一方面体现了国内高校研究生与导师的师生关系存在很大的问题。研究生阶段与本科不同,本科的时候没有毕业的压力,只要不是挂科特别严中,毕业一般是没有问题的。而读研就不同了,导师将对你的未来起决定性作用,能否毕业都是一句话的事。读研时学生更加关注的是能否找到一个有项目的导师,而导师关注的是学生是否能为自己所用,干活是否听话。基于这种考虑,学生提导师干私活那就成为了理所当然的事情。一些导师甚至在校外开工厂,让自己的学生去工厂打工。当学生面临此类事务的时候,根本没有什么选择权,你不去有的是学生会去。而且现在研究生扩招情况如此严重,导师真的不缺使唤的人。国内很多读研的学生都将导师称作老板,与国外读研将导师称为“BOSS”一样,其本质上都是一种雇佣的关系。与国外导师依靠实力竞争得到项目不同,国内高校导师拿到科研项目更多的依靠的是人脉。导师通过人脉去拿课题,研究生在导师手底下做项目。导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并不像传统上的师徒关系,而更像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研究生读研的过程,更像是为导师打工的过程。跟外面的打工者一样,即使在这一过程中遇到什么委屈,也不敢向外申诉。如今国内高校导师和研究生之间,已经形成了一种非常扭曲的服从关系。甚至学生在面对导师的无理要求时,没有反抗的权利。最近爆出的北航陈小武事件,就是利用自己导师的权威对学生施行性骚扰,并且长达十几年的时间,直到学生出国才敢公布其劣行。在最近进行的一项“研究生与导师关系调查”项目结果显示,当研究生遇到问题的时候,第一选择为向导师求助的比例仅为10%,远远低于向家人的50%和朋友的30%。由此可见,大多数学生和导师之间的关系并不是那么融洽。导师的权利很大,主要体现在科研经费的使用上。国内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一直存在不透明的现象,高校贪污、套取科研经费的违规现象时有发生。研究生和导师这种雇佣关系的形成,和导师缺乏监督机制有很大的关系。针对这种权利及其不对等的畸形关系,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适当削减导师的权利?硕士研究生当前论文抄袭现象早已非常严重,是否可以考虑取消对硕士研究生毕业的论文要求?在博士培养方面也可以做出一些改变,当前的博士选拔却还遵循传统的类似高考的选拔模式,并不能考察学生的真实科研能力。最近上海交通大学出台的一项新规就博士招生做出了改革,目前想在交大读博只要三种方式:本科直博、硕博连读和申请考核。我们不再需要那么多考取的博士,而博士更需要看重的是科研成果。改变当前的现状早已刻不容缓,研究生和导师之间需要师生关系的回归,而不是当前的权利不对等的雇佣关系。
原以为只有我的研究生师生关系是这样,原来很多人跟我一样!文/岁月长河的追光者虽然小编成为了许多人梦寐以求的985高校研究生,但大家经常都能看到我在吐槽我当下的生活有多糟糕。最开始我还质疑是自己的能力问题,但在和同门师兄妹以及其他高校的同学沟通之后,才发现原来这真的不只是我一个人的问题。在确定导师之后,我变得非常的忙,这么说吧,忙得我的陈年旧疾——腰肌劳损,又发了。我花了大把的时间帮老师做着和专业似乎不大相关的课题,而且全无报酬,有老师参加的会议不论对我们的实用性有多大,老师都暗示我们要去,除了这些,社会活动广泛的老师还有特别多的事儿交给我们做。原以为这些就已经很糟糕了,但在和我的同门后交流之后,才发现我还算幸运的。有一个同学被老师要求帮忙做PPT,经常做到凌晨,还有一个同学经常被要求跟着他去出差,要陪其他的人吃饭,还要帮他拿衣服提包,连他自己都说他就像他的秘书,但最气的是连差旅费都没有。还有学姐曾经因为要做的事情太多,但是又不是自己想要发展的方向,极端地差点得了抑郁症。听说这些之后,我的心里很是害怕,于是问了我其他学校的学长学姐们,出现的情况让我惊呆了。另一所985高校的学长,是理工科的研究生,在研一的时候就发现导师要求自己做的事情并不是他曾经想象的那样,然后他就向院里院里反映要换导师,结果当然是不成功的。后来这个老师要求他每天早上八点上班,晚上九点半下班,而且每周工作六天,同样没有工资。他是学硕,第三年就完全是给老师打工,因为学硕毕业要求在期刊上发表论文,老师明里暗里拿这点为难他们。以前对研究生的生活充满了幻想,对网上那些负面新闻嗤之以鼻,但现在才发现它竟然离自己如此之近。我当年费尽心血考进来,并不只是想简单地拿个文凭,因为我真的喜欢这个专业,所以想学到一些实用的东西,但是现在却像是个打杂的,哪怕是导师不管我也好呀,至少我有时间做自己的事情,但现在真的挺难的。其实全中国有很多的研究生师生关系都跟我一样,甚至比我更糟,不知道如何才能改变这种现状,但真心希望,这个现象能引起社会的重视。
12月月底,南京邮电大学的一名研究生,在实验室中点燃化学材料,自己走上了绝路。随后,关于这个研究生的导师压榨学生的信息在网上发酵。1月初,南京邮电大学在官微发出消息,表示校方正在调查。1月10日,校方给出了对于涉事教师的最终处理办法。按照这个回应,就是撤销其导师的职称,同时,解聘。这就是给开除了,只是,换了一个说法。这个事件,到这里,应该就是告一段落了。对这名导师的处理,已经是最严重的处理了。但是,这个学生的生命是再也无法挽回了。哪个家庭把一个孩子培养到读研究生,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近两年,这类事件,其实是层出不穷。多所学校都出现了这种研究生走上绝路的严重事件。背后所引发的,是大家对研究生培养体制的争议。作为一名导师,刚刚开始带学生,对于这种培养体制有一点心得。可以说,短时间内,这种培养体制,恐怕是很难改变了。在这个基础上,才能讨论问题。第一,这是心理问题,不要歪楼出现的这些问题。这些老师们,恐怕不是师德问题,而是心理问题。这就是一个科学性问题。从这些事件中能够看出来,走上绝路的研究生,在此之前,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问题。但是,作为导师,却依然还是给学生施加压力,只能有一种可能,就是导师本身也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问题。他把自己无法承担的压力传导给了学生。作为老师,自然需要调整心理。但是,作为学生,现在也没什么太好的办法。只能是尽力调节。第二,研究生不要轻易换导师在大学里,换导师是一个小概率事件。其实,也可以理解。比如,如果有个学生说,想转换师门,和我念。我也要考虑,他原来的导师是谁,这么一换,我以后还怎么面对他的导师。至于学校的规定,一般来说,是不太鼓励换导师的。但是,真的问急了,也不会明文禁止换导师。如果真要换,在事情没成之前,也要先尽量保证消息不要走漏风声。否则,一旦没换成,导师知道了,后面的日子,就更不好过了……所以,此路基本不通。第三,选导师之前,一定多方打听选导师,不是完全的盲选。因为每名导师都会有自己的口碑。这个,打听本科生没有用,导师在面对本科生的时候,可能只是讲个课,没有太多交集。本科生评价某个老师好,最多就是课上这点基础。还是打听导师以前带的学生,比较有用。导师管不管学业,是否压榨学生,这只有带过的研究生才知道。但是,普通的本科生恐怕没有那么丰富的信息渠道去获取这些信息,可能只有考上之后才能有所体会。但是,那个时候,就晚了。轻的,学不到什么东西,重的,甚至会付出生命的代价。而且,学术水平高、品德出色的导师很抢手,估计早就被选完了,也不一定能选上。每个导师每年带的学生数量都是固定的。学科学位点,为单位招生,并不是以导师的品、学水平来招生。这么看,选导师,和投胎一样,也是个技术活。第四,导师负责制的问题所在导师负责制,初衷还是比较好的,责任到人,是比较理想的管理模式。这种导师负责制其实就是将学生完全交给导师。不仅科研,学生的方方面面,连学生的就业也由导师负责。遇到好人,可能连工作都包了,甚至还会关心学生的个人感情问题、家庭问题等。如果遇到个有问题的导师,那就真遭罪了,延期毕业,学不到东西都不算什么了,严重的,甚至会付出生命的代价。而且,导师负责制的最大问题,我认为,是缺少退出机制。导师资格,一般是靠学术成果来获得,学术成果,一旦拿到,就是积累下来了,这种绩效是不会减少的。而且,做科研,就像是滚雪球,一旦走上正确的路径,取得成果,就会越来越多。一旦评上导师,也就不会失去这个资格。至于导师在带学生的过程中,是怎么对学生进行指导的,学生又是什么样的状态,校方一般是不会干涉太多的,甚至基本情况,也不会了解太多。这还是因为“导师负责制”。也就是说,如果导师不“负责”,那么,校方几乎是没有太好的办法来解决的。导师负责制最后也就成了维系于导师个体道德的一种制度。面对这一难题,未来,还得建立起对导师的综合评估体系,特别是动态审核机制才能解决问题,避免再出现类似的悲剧。
文|冷丝栏目|研究生教育《2019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中国教育在线)显示,我国研究生招生人数在逐年上升,在1978年,研究生招生10708人,到2017和2018年,招生数量突破80万(包含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也就是说,40年间,我国研究生招生数量增加了74倍。增长的具体情况为,2007年以来,硕士、博士研究生招生每年的增长率大多维持在4%左右,而在2017年,硕士研究生增幅扩大至22%,博士研究生增幅扩大至8.5%。到2020年,在学研究生总规模达290万人,当然这个数据包括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近几年,研究生与导师之间因关系处理不恰当而造成众多案例,这再次提醒我们,理性认识研究生和导师之间的关系,并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那么,研究生和导师之间往往会产生哪些不良行为呢?其一,较为明显的行为失范。比如,导师克扣学生补助津贴,性骚扰学生,侵占学生学术成果,利用手中的职权直接或者变相地差使学生或威胁学生满足自己的不合理要求等。这一类研究生导师失格行为已经突破了道德的底线,同时也触及到了法律的边界,具有非常明显的失范特征。其二,显得较为隐性的关系异化。与非常明显的行为失范不同,隐性的关系异化因隐蔽性不易被察觉,但内在已萌生导生关系畸形发展的种子,终将导致显性失格行为的产生。比如,导师对学生关心不足,之间情感沟通较少,关系淡漠化。再如,受利益驱动,视彼此为谋取个人利益的工具,师生关系功利化。在冷丝看来,在教育的范畴里,师生关系永远是教师和学生之间最基础的关系。不管培养模式如何变化,研究生教育中最本质且永恒的社会关系即是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师生关系。这一重关系,是教师的职业身份和受教育者的权利与义务共同决定的。维持这一关系,教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育人,使学生成长成才。而学生的出发点是获得知识、技能以满足个体全面发展的各类需要。为规范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教育部相继出台过包括《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在内的多项部门规章。其中,2014年出台的《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指出学术造假、收受财物、性骚扰学生或与学生发生不正当关系等违规行为,被称为“红七条”。但从近年来媒体曝光的师生关系案例来看,这些规章制度所实施的效果并未达到预期目标。规范研究生师生关系的前提是有法可依,部门规章的法律效力有限,而现有的法律法规显然还未能聚焦师生关系领域,致使导师与研究生之间发生纠纷或冲突时找不到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标准。2017年,教育部最新颁布实施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明确提出“对学校、教职员工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行为,提出申诉”的条款,但是高校是否建立了学生申诉机制,申诉渠道是否畅通,信息是否传递到位等实践环节的缺位使得条款止步于一纸文书,没有发挥真正的效用。研究生作为导师指导活动中的相对人,也是导师出现不当行为时的被侵害者。由于在师生关系中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研究生对导师不当行为通常选择放弃抗争,以忍让方式解决问题。而这种忍让和纵容,一定程度上反而加剧了不当行为的发生。为规范导师指导行为,所以,高校应充分发挥研究生对导师不当行为的监督作用。研究生对导师指导行为有更直观、更深刻的体认,监督效果将更为明显。为此,高校或者培养单位有必要进一步完善学生权益保障制度,畅通投诉和举报渠道,完善保护举措,为研究生发挥监督作用提供便利。
师生关系一直是一个很热门的话题,不管是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还是大学生、研究生,一定会存在着我们所能够看得见的师生关系,而之所以会有这么多的人关注师生关系是因为这会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水平,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所以我们都倡导和谐、有爱、温暖的师生关系,这样才能够培养出更优秀的学生。而对于每年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的几十万的硕士研究生来说,和自己保持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更是重中之重,因为硕士导师能够影响到很多研究生的学习和生活,甚至是学生的前途,只不过现在很多的媒体或者是新闻报道,我们总是能够看到一些导师对自己学生的各种不友好的做法以及学生对导师的各种抱怨等等,但这仅仅只是研究生和导师关系的极个别体现,不可能因为一颗老鼠屎而坏了整个研究社导师的关系。因为现在的研究生和导师是一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两者之间都离不开彼此,到时需要自己的学生去做一些科研基础工作,也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给自己带来荣誉,而对于研究生来说,他们也希望自己的导师能够在科研方面给予自己更大的帮助,同时还希望自己的导师能够在自己就业时推荐更好的就业机会,所以两者之间可以是一种“命运共同体”,所以绝大多数的研究生和导师之间的关系非常的和谐。而且就像现在很多的研究生形容自己的导师为“老板”,研究生为“员工”,看似是员工在给自己的老板打工,甚至还有的会说自己是免费劳动力,可是所有的研究生在劳动的过程中也获得很多无形的收获,不管是对科研的认识,还是自己眼界的开拓,又或者获得新的感悟等等,同时还会拿到导师每月按时发放的“工资”,所以这也能体现良好的师生关系。因此作为研究生或者是研究生家长,不要轻信那些关于导师的父母新闻,也不雅无端的认为现在的研究社导师关系已经非常的紧张,这些都是没有价值的博人眼球的新闻,因为从整个研究生群体和导师群体之间的关系来看,其一定是和谐的、尊重的、共同进步的。总之,刚刚开始自己研究生生活的研一新生,和自己的硕士导师把握好关系对于我们的成长是很重要的,而且也一定要相信自己是来求学的,即使学习很累也不能因此而保研导师,因为他也是为了你能够有更好的发展。
研究生与导师原本是师生关系,可现实中关系很微妙,研究生处于被动地位,不同的人与人相处后产生了不同的关系。人都是有情感的,成为什么样的关系也是相互的。研究生与导师在相处过程中,有的相处成亲人,有的相处成仇人,有的依然是师生,有的平平淡淡,有的是明显的雇佣关系。一、亲人关系一个德高望重的导师遇到一个知恩图报的学生,这样在长期的学习、工作、研究过程中就相处成了亲人。有一个教授,他自己的孩子出国了,待学生像待他的孩子一样,学生们也都非常尊重他。一次他生病住院,一直是他的学生轮流照顾他,他和老伴的日常生活,学生们也照顾,学生们把他老两口当成父母一样对待。学生毕业还在帮学生找项目,利用自己的关系帮学生找工作,每个学生结婚时,不远千里去做证婚人。这样的师生关系真的很令人感动,也值得传承,才真正体现出中国传统的师生文化。这种关系也是大家最渴望的,但现实中又太少,真的只能是可遇不可求。二、仇人关系千辛万苦考上了研究生,本想好好学成归来大展宏图,可是偏偏遇人不淑。遇到的教授变“叫兽”,导师利用职务之便性侵女学生、侵占学生科研成果、克扣学生补助津贴等。因学生身份地位的原因,不管是采取法律措施维权还是忍气吞声熬到毕业,最终绝对是仇人关系。这种导师严重违背师德规范,触犯法律底线。每个学生都不想遇到这样的导师,导师没有真才实学,还道德败坏,误人子弟不说,还害人不浅。哎,遇导师也要讲运气,亲人式的导师都是别人家的导师。三、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导师和研究生最基本的关系,这种情况导师认真指导学生,学生也听从导师指导,导师和研究生教学相长。但导师也只管教,生活中对学生不闻不问,不谈个人感情,是一种纯师生关系。遇到这样的导师,也知足吧,虽然没有象亲人一样关爱,但导师有真才实学,也能学到真功夫。四、雇佣关系有一类导师把师生关系演变成雇佣关系,学术上对学生要求严格,象上司要求员工一样。说是雇佣关系,但学生从导师那里得到的薪资又不等价。生活上也把学生当免费劳动力使用,不管什么地方缺人手,就叫学生顶上。不管自己的工作还是生活,利用自己是导师的身份随意差使学生,跑腿的事都由学生代劳。反之对学生的生活又豪不关心,时间长了,学生心里肯定不平衡,甚至憋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你对我有情,我自然对你有义。导师是学生学术、做人处事的标杆。导师怎么做,学生也会怎么学,再说研究生也是成年人,也需要人格的尊重,不能象对待小孩一样。只要双方真诚相待,相互尊重,合理沟通,都能相处成亲人的关系。
“当我找到女朋友的时候,我第一个想法就是带给我的导师看看。”这是首都师范大学的2002届硕士毕业生温先生20年前的回忆。而当世界运转到2017年,温先生越来越不理解的就是如今研究生和导师之间从“相爱”变成“相杀”的关系。当网络上开始充斥导师和学生之间的“狗血故事”,当媒体开始关注高校师生之间比“爱情还要复杂”的恩怨情仇,当一枚又一枚点名道姓的“自爆炸弹”进入公众视野,曾经“亦师亦父”“亲如一家”的师生关系仿佛成为老一代研究生们与90后、95后之间不可逾越的代沟。为何那些年“和平美好”的师生关系变成了这样?当“第二父母”变成“冷面老板”温先生研究生毕业已经15年了,当他回忆起当年与导师的点点滴滴时,眼神充满了温暖,言语之间流露出不尽的感激。“我们和老师带的博士生们一起,每周都要开一次主题会,先由一个学生就一个主题进行准备,讨论时为大家讲解,然后大家一起讨论。”温先生说,雷打不动的一周一次主题讨论,让他在研究生阶段进步很快。“她真的可以说是‘亦师亦母’。”温先生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温先生在毕业找工作时,曾遇到不少麻烦,甚至已经签好合同了突然被告知不让再去上班。“那时候还是个学生,遇到这种事情第一个想到的人就是导师,第一时间给她打电话。她让我不要急,先去她家吃饭”。温先生说,那时候到老师家吃饭属于家常便饭。当曾经的“小鲜肉”们变成了“拿着保温瓶泡着枸杞”的中年男女后,他们对于导师和同门的真挚感情仍然延续着。直到现在,温先生和导师依旧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这么多年有什么事情、取得什么成绩,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告诉自己的老师。”温先生认为,这种师生关系下,学生能够感受到一种亲人般的温暖和凝聚力。而当中年人说起这些“鸡汤故事”,当下的研究生们总显得不能理解,甚至觉得“大人们太天真”了。武汉工程大学法商学院副院长、副教授李捷枚在2015年发布的名为《研究生与导师关系调查与启示》的学术论文显示,在生活困难时,被调查研究生首先选择求助导师的仅占9%,远低于选择“父母”的51%和“朋友”的34%。刚刚从北京市某高校生物类专业毕业的硕士生徐英曾经历和目睹了一系列师生之间的“狗血剧”。研究生的3年,徐英几乎没有歇过一个完整的周末,因为自己要“帮老板干活儿”。“每天都是宿舍实验室两点一线,我们所有的研究生和博士生都要参加导师的课题项目,有时为了观察一个实验结果,我需要一直等到半夜。”徐英表示,因为不想再过这样的生活,毕业时她放弃了自己学习多年的专业知识,进入了一家事业单位做行政工作。说起形同上下级的师生关系,徐英表示,“在理科类学校里,按职场作息‘打卡’帮导师干活儿是很常见的。我比较幸运,在为导师‘打工’3年后顺利毕业了,但是我周围还有同学因为没有帮导师完成项目,而影响毕业论文进度、被导师暂扣毕业证、延期毕业等情况发生,那样的师生关系可就是‘敌人’关系了。”从“定期见面”变成“形同路人”“这种关系是会传承的,包括我和我的同门师兄弟之间,都是非常亲密的。”1989年硕士毕业,曾经就读于中国农业科学院的尹先生已经离开北京生活了20多年。前几年,当尹先生的女儿考到北京上大学时,尹先生第一个想到的是带着妻女到导师家做客。于是,女儿报到时,多年没见的同门师兄弟一起帮忙搬东西、安排食宿。当见到导师时,尹先生也像当年汇报研究进展一样告诉导师,如今生活怎么样,女儿在哪上大学,未来有何规划,等等。“这些年因为工作太忙,我已经有很多年没见导师了,但是他告诉我,他和我在北京的同学们会好好照顾我的女儿。这让我特别感动。有他们在,我对女儿就放心了。”尹先生说。然而,这种关系真的可以传承吗?李捷枚的调查显示,在师生关系的和谐、融洽度中,74%的被调查者认为师生关系“融洽”,26%的人对师生关系的状况不够满意。在与导师的学习指导方面,仅有70%的被调查者表示可以随时联系导师,有20%的研究生“很少与导师见面”。的确,在北京某高校就读研二的吴优已经半年多没见过他的导师了。“她去国外做项目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师兄师姐们毕业答辩她也没有回来。”吴优现在最担心的是自己的论文,如何写才能达到发表水平?如何找杂志发表?他有很多疑问却不知道找谁指导。“她说论文问题发邮件沟通,但是离得太远了,有时候邮件也不能及时回复,而且我在邮件中提的问题也没解答清楚,只让我去找相关文献。”用吴优的话说,现在就等着“自生自灭了”,几乎完全靠自己学习的方式他从研一就已经领教到了。“老师项目多,很少才能见到,只有在开题之前组会是两周一次,其他时候基本一学期见一次。开组会也都是在办公室,而且每次去见她都诚惶诚恐。”吴优的师兄张康说,研究生3年,和导师只吃过一次饭,就是开学刚选导师的时候,更别提去导师家里了。张康这样向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介绍他的导师,她是“谜一样的存在”。来自西北某高校的2014级研究生王彬情况差不多。研究生3年来,他获得了“身心上的自由和学术上的悲哀”。几乎从来没有见过导师,因为他“太忙了,见他都要提前好久排队预约,也不一定能见到”。从开题到最终论文答辩,王彬的论文几乎都是自己一个人完成的,“一次组会都没有开过,自己写完主动去找他或者发邮件给他,希望他能指导一下,但是也少有指导意见。”王彬说,虽然这让我很自由,但是3年下来,我真正收获到的指导和知识很少。对此,王彬直言“选错了导师”。最初王彬选择这位导师是因为他深厚的学术背景,那时候王彬很想考博,想通过导师的指导和“关系”帮自己走学术之路。但现实是他见导师都很难,曾经对导师提起过考博想法的时候,导师只说了4个字“好好复习”,就再也没有下文了。“组会”在淡出今天研究生的学习方式师生关系变了,或许不能说是人都变了,而是人与人之间建立新的信赖关系的成本变得高昂了,研究生和导师之间也是一样。华南农业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蔡茂华在今年发表的名为《大众化教育下研究生与导师关系的调查与分析》的学术论文中指出,“导师与研究生对师生关系的属性认识存在明显差异”。文中指出,导师认为师生关系中,师徒关系和家长与子女关系是主要关系,占70%以上。但是,研究生认为师生关系中,普通师生关系和老板员工关系是主要关系,占50%以上。师徒关系、家长子女关系、朋友关系占不到50%。邓女士一直很欣赏自己父亲和他的学生们的关系。她的父亲是北京一所高校的教授,今年年初,父亲走了,他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来了。上百名学生让告别仪式的房间都站不下。“父亲在世时,每周都会有他的学生来家里吃饭,陪着退休的父亲聊聊天,帮我父母打扫卫生,他们有什么工作生活上的疑惑也很乐意听取父亲的意见。父亲的生日接近春节,每年年前,大家都会找个日子为父亲祝寿。”邓女士说。如今,随着80岁父亲的逝去,邓女士发现,旧式如父如母的研究生教育模式正在走向终结。导师和研究生之间的沟通方式变了。曾经,几乎所有导师都会定期给自己的研究生开“组会”,这种每周一次的会议从学术交流延伸到生活指导,成了那个年代远离家乡的研究生们获取信息和人生方向的唯一来源。然而对于90后研究生来说,导师已经变得不再是“导师”了。《调查》显示,曾经遍布校园的“组会”如今只有50%的被调查研究生还在进行,其他的导师指导方式包括实验指导(30%),另外还有邮件指导、电话指导、个别交谈等。值得注意的是,师生个别交谈仅占被调查者的10%。王彬说,曾经对研究生的生活充满憧憬,以为研究生导师是一对一的,无论学术还是生活,师生关系应该亦师亦友。但真正读了研之后,发现老师和学生的关系还不如大学老师时亲密,“我是第一次当他的学生,但他已经不是第一次当导师了,可能没有激情了。”王彬无奈地说。不知从何时开始,导师与学生的关系变成了一种简单的“责任”与“义务”,保证学生顺利毕业就是老师的责任,学生的义务也就是按时完成论文要求,导师不再负责其他方面的教导。邓女士感慨:“以前,导师会用亲情来辐射你,导师就像一颗恒星,永远散发着光芒,学生们会自发地围着导师。现在,导师不发光了,师生这段原本可以维系一生的感情也变成了一个为文凭而生的旅程。”“你说,是导师变了,学生变了,还是这个时代变了?”邓女士问。(采访对象均为化名)
读研期间,除了跟本科一样,有专门的任课老师之外,还有属于自己的导师,导师负责研究生的科研培育,定期检查研究生的科研工作。在中国,导师有着研究生是否有资格参加答辩,能否毕业的直接权力,所以相当于有着对手下研究生的生杀大权。那么导师与研究生之间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一、首先是师生关系大部分导师就像老师一样,给学生传授知识,带学生做课题,涨经验,指导学生阅读文献,论文写作。研一主要是上课,和导师不怎么见面,研二就开始定期开会作报告,向导师汇报这一周看了哪些论文,课题研究进度如何等。在学习期间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导师一般是第一求助人选。“师生”关系是研究生和导师最基本的关系。二、其次是雇佣关系不少研究生在读研期间私下会喊自己的导师为“老板”,原因在于除研究生补贴外,导师还会根据研究生的科研进展情况,额外补发部分助研津贴(主要来源于导师带领课题的劳务费部分,申报课题做预算时就有考虑到研究生的工作投入)。有些导师有自己的公司,一般重心都是在挣钱上,所以学生就相当于他们的新员工,公司提供免费培训,员工需要付出一点时间和精力,最后达到双赢。三、也是朋友关系除了学习科研之外,一般导师在研究生三年的生活中也是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虽不是形影不离,但也是联系密切。比如有些喜欢跑步的导师就会组织学生一起晨跑或夜跑,甚至穿上一样的运动服,在校园里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有些平易近人的导师甚至会关心到学生的心理状态,在这些导师的眼里,学生是祖国建设的后生力量,而不是获取利益的工具,他们的相处融洽得像是朋友一样。四、有些许恋人关系研究生和导师本质上是互相需要的,导师有着本专业前沿的资源和平台,学生有着不可小视的创造力和潜力,如果手下带的研究生科研方面有些成就,那导师也是名利双收(即使导师在此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可以忽略)。所以学生希望老师好好待自己,导师希望学生重视自己说的话,毕竟也是之前互相看对眼才到一起的,内心开始是肯定对方的,也都希望三年的相处“甜甜蜜蜜”的。当然了,是情侣就会有矛盾,所以恋人间的问题也是导师和研究生之间的问题。比如2018年11月份,武汉理工大学一名即将毕业的硕士研究生陶某跳楼自杀,据他姐姐事后提供的陶某与其导师的聊天记录显示,陶某长期遭受导师的精神压迫。就像是恋人之间的互相折磨一样,弱势的一方很可能遭受精神虐待。所以这段师生关系也是需要一起维护的,尤其是学生天然就处于弱势的一方,需要付出更多,投入更多。所以读研期间处理好与导师的关系至关重要,具体需要做到哪些呢?1、尽可能保持与导师的密切联系从小到大我们会发现,老师身边的红人不一定是学霸,很可能是经常帮老师做事情的人,为什么呢?这就是曝光度的原因,经常和导师联系,导师一遇到需要学生解决的问题自然脑海里最先想到的是你。2、摸清楚导师的脾气也许有些人认为这有点“心机boy"的意思,其实不然,摸清楚对方的性格可以让沟通更高效,尤其是现在大家很多时候都是通过微信等用文字传意,没有语气,没有音调,没有表情,如果互相没有默契,很容易引起误会(尤其谈过恋爱的更懂)。3、赢取导师的信任就是让导师觉得你是一个靠谱的人,这一条在处理人际关系中是通用的。把导师给你的任务一定要按时完成,能漂亮地完成就更好了。除此之外,在平时的学习中遇到的一些琐事尽可能地积极做完,处理好,时间久了,导师自然对你很相信,有一些重要的研究课题会优先考虑你。三年读研时光,导师是最重要的同行者,因此流泪也好,微笑也罢,都尽可能地转化为自己的垫脚石,即使现在的中国教育体系已是很先进了,也难免有bug,遇到问题理性坦然面对就ok,毕竟发现问题是进步的前提。最后感谢您的阅读,大学生自己的天地,关注大学风云,持续更新。
考研的学生都知道选择一个好的导师对自己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学得好不好,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导师,但是,作为导师也是很无奈的,毕竟现在的学生跟十几年前的是很不一样的,不说不行,说重了也不行。研究生导师和学生的关系大致可以分为四类:1、导师好,学生好导师和学生的心态都放得很平衡。导师本着以培养人才为目的教学,具有先进的育人理念和育人经验;学生本着自己能长才的理想和抱负,学习作风脚踏实地。这便是两相宜。再简单的说, 导师是在培养人才,而不是找几个打杂助理在身边,学生也是很有可塑性,而不是来混文凭的。还有一种师生关系也是两相宜,只不过通常是在日后才发现。那就是导师对学生要求很严格,经常批评学生,学生在跟着导师的这段时间可能因为经常挨骂心里会产生怨气,但是,毕业之后才发现多亏了导师的严格教导,日后跟导师关系也一直很好。研究生2、导师好,学生不好文章开头,小编也说过,现在的学生跟十几年前是不一样了。以前的学生吃食堂都勤俭节约,现在学生都是叫外卖的;以前的学生都是骑自行车,现在的学生都是开车了;以前的学生学好了能出国深造就是很了不起的了,现在的学生一个假期就可以走遍几个国家。很多导师都感言,现在的学生难带啊,不跟导师请假就不来的学生很普遍,还有的回家了再回头跟导师请假的。说实话,导师们对这样的学生真是拿他们没办法,在符合学校毕业要求的情况下,能过就过吧,真是带不了。研究生院3、导师不好,学生好如果遇到这样的师生关系,学生比较倒霉,导师对研究生的主动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然而,你遇到的导师水平如何,有时只有经历过才知道,同样的内容,不同的老师讲出来,完全是两种境界。4、导师不好,学生不好现在很多高校都在扩招研究生,而研究生导师水平也是相差很大,师生之间关系一度比较紧张,甚至出现了一些比较恶劣的事件。导师对学生不负责任,是学生的悲剧,学生学业不精,对导师来说是最大的失败。考研小编觉得,师生关系不是毫无感情的上下级关系,越是温情的父子关系,应该是一种相互尊重的缘分,至于缘分的深浅,那就得看各自的尊重程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