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暑期科研…暑期科研一般指的是去海外教授实验室做全职助研2-3个月,不需要交学费,只需负担自己的机票以及生活费用。Summer Research Vs. Summer School暑研:侧重增强研究背景与学术研究经历,且是很好的提前面套教授的机会;夏校:侧重丰富学习与经历,选择相关专业学分课程;两者都是提升软性背景的最佳途径。在暑期科研中能收获到…一、进入科研项目组,能接触到前沿尖端科学技术,为深造做准备。二、师从教授开展项目,能拓展高层次的人脉和校友关系,领略到世界最顶级的学术专家们的思想和气质,并拥有难得的项目经验。三、获得大牛导师的推荐信,有助于留学申请,提升竞争力。四、有机会在国际顶级学术会议或知名行业杂志上发表paper,提升专业知识和能力。五、全天候英文环境,提前熟悉海外生活,迅速提升专业英语能力。申请暑期科研的途径…01官方合作项目此途径适合GPA较高的学生申请。目前国内许多高校都与国外大学进行了合作,共同推出了海外暑期科研项目。有需要的同学可以关注学校官网,或是与学校国际交流合作处联系大厅。常见的国内院校官方合作项目:Stanford UGVR — 清华、北大、科大、台大UCLA CSST — 国内大部分985院校UC Davis Great — 国内大部分985院校ND — 国内大部分985院校02科研导师内推此途径适合科研超强的学生申请。● 通过科研导师或院系老师联系:可以通过国内导师的推荐,寻求他们的帮助,充分利用资源。● 参加讲座或学术会议:学校里经常会要求国外教授进行学术讲座,可以在结束后向教授表达暑研请求。● 与学长学姐联系沟通:如有同系的学长学姐已经在外留学,可以与他们沟通联系,请求他们向教授推荐你。03自主套磁自行查看国外院校网站,获取项目信息;自主给项目负责人发送套磁信。暑研期间注意事项…ONE:别因忙于认识新朋友、熟悉新环境而错过了在老师和师兄师姐面前建立良好第一印象的机会。TWO:见不到大牛没关系,大牛一般通过师兄师姐来管理和统筹整个Lab,只要你工作结果漂亮,认真勤奋,大牛自然会对你感兴趣。THREE:别老觉得导师给的砖太容易搬了,学会更高效更高质量地完成任务,可以帮助你尽快脱离简单工作,接触到真正有内容的工作。FOUR:有机会要学会和导师交流,不仅是关于工作进展或者学术问题,还可以向导师表达你想获得他推荐信的想法。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社科学术圈,ID:shkxquan】经微信公众号授权转载,如需转载与原文作者联系大多数研究生刚入学的时候对科研都是一头雾水,不知道文献该如何检索,不知道科研该如何开展,总有那么一段很长的时间去惆怅我究竟该做些什么?这个时候,你肯定特别希望导师能够给你一个明确的课题,自己按部就班做下去。而大多数情况下却并非如此,导师们更喜欢给你指出一个研究方向,让你自己去查找文献,开疆拓土。相比于大多数的硕士生,我算是比较幸运的,硕士还没入学,导师就给我谈了三个他一直想做的课题。为什么做?怎么做?老师也向我谈了很多。这让我之后的硕士研究简单了许多。真正的考验应该是我开始读博的时候,博导像天下大多数导师一样给了我一个大概的研究方向,让我自己琢磨该如何开展研究。有那么一段时间,我茶不思饭不想,晚上做梦都在搞研究,一直在纠结该如何确定自己的研究课题。后来经过一番摸爬滚打,总算是杀出了一条血路,现在就把自己如何确定研究课题的一点经验与师弟师妹们分享。1学会文献检索和文献管理可能大多数人感觉,我给出的第一条建议,有点太小儿科了,事实并非如此。在与诸多师弟师妹的接触中,我发现很多人并不会文献检索,更不要说文献管理了。从事科学研究不会文献检索和文献管理,差不多就是“两眼一抹黑”了。文献检索并不难,你只需要温习一下本科《文献检索》课程的课件,就能掌握这项技能。当然这些远远不够,你还需要学习如何从百度学术、谷歌学术、小木虫、丁香园、经管之家、国家图书馆及其他一些社会文献资源中下载你需要的文献。既然学会了文献检索,那么也要学会使用NoteExpress、Endnote、Notefirst 等文献管理软件去分门别类地管理这些以后可能会用到的文献,并将文献阅读的重要内容进行备份记录,以便未来的文献引用。2明确导师指定的研究方向和预期目标既然导师给你制定了一个研究方向,那就说明他心中关于此类研究是有一些想法的,你需要做的是主动找导师沟通,搞清楚导师关于这个研究的一些思路及预期目标。如果这些不搞清楚,将来你可能会面临一个大问题——在你努力两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后,制定出了一个与导师观点背离的研究计划,导师不认可你的研究计划,要你按照他的思路来。我想大多数研究生应该会经常碰到这样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因为在开始确定课题之初没有与导师进行有效、充分的沟通。3向师兄师姐咨询研究意见三人行,必有我师。师兄师姐应该说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宝贵财富。作为“过来人”,他们熟悉导师的研究风格、有一定的文献储备和丰富的实验经验。所以在确定研究课题之前,要跟师兄师姐进行咨询。大部分师兄师姐都会热心相助;对于少部分高冷的师兄师姐,你也要学会“套路”,让他们知无不言、言而不尽。还有就是新生不要因为觉得自己对课题了解得少就脸皮薄、放不下姿态,要敢于向师兄师姐请教,也许你能打开另一个不同的世界。4确定研究思路,选择关键词,初步制定研究计划“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与老师、师兄师姐的沟通,我相信你会对这个课题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这个时候你就需要选择几个关键词,查找过去发表的经典文献与近几年最新的研究成果,静下心来阅读,精读与泛读相结合,在文献管理软件中记录每篇文献研究的重要点,记录文献阅读中的重要线索。将文献阅读中发现的重要内容汇总归纳,捋清楚整个研究的过程,找到研究尚需解决的问题及当前研究的热点,最好是能够绘制出思维导图。然后根据导师制定的研究方向,结合自己查阅的文献,开始制定初步的研究计划,再根据文献中的有关报道,确定研究所使用的方法。5与师兄师姐再次探讨研究计划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在向老师提交研究课题之前,最好是同师兄师姐进行研究课题可行性的讨论。课题研究很容易眼高手低,你认为通过某种方法应该能够得到某个结果,很多时候结果却不尽如人意,这就需要有研究经验的人对你的研究课题进行整体的把脉。在与师兄师姐探讨研究课题的同时,一定要将心中关于这个课题的一些顾虑告诉他们,讨论之后,你可能就会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6与导师探讨研究方案经过一番努力后,你将制定的详细研究课题计划提交给导师。在你向导师提交的课题研究计划中,除了研究计划必备的相关内容,还要有你开展研究的时间表、所需器材以及经费预算,以便导师能够根据实验室的经费情况决定课题如何开展。导师会就你的研究课题提出很多意见建议,当然你不能全盘接收。你需要就导师的意见逐条考虑,可行就采纳,不可行也要找到相应的文献依据,这样既是对自己负责,也算是给导师的一个交代。毕竟最终确定你研究课题的是你的导师。有条件的实验室,也可以向导师提出要求——就你的研究课题召集一个小型的专家评审会,听听同行们的意见那就最好不过了。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就是你没有师兄师姐可以探讨研究的课题、导师对你的研究也不甚了解或者你的研究是开创性的,这个时候就是真的到了“求人不如求己”的时候了,自己老老实实地读文献,把问题琢磨透,做一些预试验,“摸着石头过河”。当然,研究课题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可能会随着你研究的深入或者新成果的出现而随时改变。研究生在读期间,更换几次研究课题,对于大多数研究生来说应该是家常便饭,所以也无须过度担忧。只要你的研究思路没有大的问题,相信风雨之后总能见彩虹。
日本以高水平的教育、相近的文化环境,和广阔的就业前景,吸引了准备出国留学的中国学生的眼球。根据日本入国管理局最新发布的政策,将来学生想要拿到日本的永住权也比过去简单了不少。可以说日本已经成为出国留学,在国外发展的理想去处。此外,日本开设研究生院的大学数量众多,占据了日本大学的一半。学校优质的高等教育办学水平以及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使得留学生的人数大幅度上升。本文,韩日菌想为大家介绍的是申请日本研究生如何确定研究课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A、兴趣与专业结合1.首先要对你的课题有研究兴趣。不喜欢就没有动力。2.研究课题要有专业基础。想要通过留学改换自己专业的占了申请学生的一大部分,这尤其体现在赴国外申请读研的学生。出现这种原因往往是由于:1)对自己大学所学专业不感兴趣;2)国内所学的专业不能满足自己的求知欲望。总体来说,可以跨专业申请,但必须与所学专业有关联。如果你对所要转换的专业很感兴趣并且对此专业有一定的理论基础,能够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那么,这证明你对转换专业这一决定并不是盲目的。但是兴趣的重要性是次于专业的,如果你对所要转换的专业还一无所知,或者仅凭别人介绍再或者听说学习这个专业有利将来就业等原因就转换专业,那么,这样盲目的申请赴日读研,一方面,会加大申请赴日读研的难度,导师会以你没有专业基础为由而不予接受;另一方面,即使侥幸申请成功去了日本,但由于国内所学专业跟导师的研究课题不相一致而导致上课不懂教授所云,由此给自己在国外的求知道路上布满荆棘!B、按学科—领域—课题的顺序,确定课题大学院的研究课题制定以及选择,很多同学和家长都很盲目,上面已经提到了,仅凭别人介绍再或者听说学习这个专业有利将来就业等原因就转换专业或者制定专业,是非常不理智的,因为你在大学院研究所所要制定的是一个课题,是对自己的深造。不要停留在研究领域,更不能停留在学科阶段,应深入到课题。1.学问是按[学科]来划分的,如数、理、化学、电子、建筑、工程、教育学、言语学、艺术学等等。2.这些[学科]包含各个[研究领域],如:教育学学科:教师培养、体育教育、美术教育、日本语教育;社会学学科:文化比较、国外文化理解、社会变动、传媒等;经营学学科:战略规划、品牌管理、电子商务、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等;3.这些[研究领域]包含各个[研究课题],如:文化比较研究领域:中日电影中领导人物形象的对比;信息战略:企业战略中中小企业情报战略企划研究;电子商务:电子商务对于国际贸易的影响;企业文化:在中国的日企企业文化革新与适应的研究。看到这里,同学们应该对于大学院有了深入了解了。去日本读大学院,是为了自己更好的提升,它不会比国内容易,只是更需要个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所以,日本只是提供了更多更高的受教育的环境,如何给自己镀金,如果一点准备都没有,就直接凭空想要到日本读大学院,是不可能的。今天的内容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韩日联合交流会专注日本留学高端名校申请十二年,每年帮数百名学生成功完成的赴日留学的梦想,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日本方面的资讯,关注“韩日联合交流会”,小编每天为你推送各种新鲜资讯噢
相信很多同学在考研前都对未来的研究生生活充满了期待,在一个自己喜欢的学校,一个新的环境,一位新的导师,还能有机会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在一个友爱的环境里继续奋斗,为自己的明天积累资本。但是也有很多时候,现实的情况和大家预想的不一样,比如研究生导师没有项目,这时作为学生该怎么办?又该如何抉择,下面结合自身经验谈谈看法,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示。1.自身的问题在我们决定考研的时候,信息收集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除了要调研学校、专业、就业等信息,对于导师的信息收集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这其中就包括导师承担课题的情况,如果连这些基本信息都没有掌握,盲目报考,等到读研的时候才发现导师没有项目,没有经费,研究工作无法开展,那就只能怨自己了。当然,还有另外一种情况,相对而言比较被动,那就是学生身不由己,虽然现在是导师和学生的双向选择,可现实情况是导师的选择权相对较大,如果学生拟选择的导师名额已满,但还想在某专业读研,只能安排给其他导师,又赶上该导师目前没有经费,这种情况也很常见,这种情况下作为学生要尽快做出选择,三年时间一晃就到。关于抉择问题我们在第三部分再和大家细说。2.导师的问题刚刚我们对学生自身的问题进行了说明,下面我们对导师的情况进行分析。现在很多高校都是以课题组的形式来进行考核,说白了就是一个科研团队,因此,某个导师暂时没有经费并不会影响课题的进行,也不会影响你的毕业,而且你要相信,导师的压力比你大的多,因为如果长期没有申请到项目,他的聘期考核中科研任务就很难完成。如果大家考入的985名校,估计出现没有经费的情况并不多,因为即便导师没有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经费,可以申请省部级的经费,或者可以申请校级的经费。但我们仍然要说也有很多高校科研实力并不强,学校自身能提供的科研经费有限,完全要靠导师自己去申请经费,在这种情况下,就看导师的个人能力了。如果导师做的是基础研究,那么申请的经费主要以纵向课题为主,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省科委的基金等等,导师的研究基础对课题的申报影响很大(比如已发表的论文专利情况),如果导师的学术能力强,不愁拿不到经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申请时虽然尽量避免人情因素,但还是存在这种可能。如果导师主要做应用,那么可能课题经费主要以横向课题为主,比如一些企业的合作项目,我们一位同事主要做燃料电池、锂电池等,他的课题经费都是来自企业委托项目,而且申请也很容易,但也需要人脉。3.如何选择一般情况下,高校为了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对于导师的硕导和博导资格都要进行审核,有明确的经费等要求,但如果碰到经费短缺,作为学生要考虑一下两个方面再做决定。如果导师能力强,只是你来的时候正好赶上项目结束,而且导师也在积极的申请项目,那么你不要着急,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为例,项目结题后剩余经费还可以使用两年,两年后如果还有结余,国家才会收回。两年后导师新申请的项目也该下来了。如果选择的导师已经很久没有项目,并且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申请到经费的可能性也不大,那么我们再分两种情况讨论,如果是理工科,比如材料或生物方向,没有经费对于课题的影响非常大,一瓶几十克的药品几百上千元很正常,那么没有经费来源课题研究将寸步难行,建议还是趁早提出更换导师的申请。另一种情况就是导师研究的文史类方向,相对而言经费影响的因素并不是很大,可以考虑继续读下去(请文史方向导师批评指正)。所以决定是否继续的标准一是看导师的能力和水平,二是看研究项目和经费是不是制约课题的关键因素。以上就是观察号的一些看法和建议,祝大家读研顺利!您的关注与点赞,是观察号最大的收获和感动,也是观察号进步最大的动力!
要想成功申请国外名校的研究生,除了拥有过硬的标化成绩外,提前掌握研究生导师的“喜好”也是十分重要的。慧德留学觉得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导师都喜欢热爱科研,并且努力能把科研做好的学生。那如何才能让导师感受到自己对科研的热情呢?首先一个大前提就是自身要对科研保持浓厚的兴趣,这个条件几乎是必须的。很多欧美人对于科研的百分百的投入,绝大多数都是由于对科研充满了兴趣。当然这一现象也很好理解,欧美人的生活选择比较多,很少因为迫于生活的压力而去做科研。当然,这种思路是可以通用的,你热爱钻研技术,是你能不能做好研究的基础,你是否勤奋上进,也是你做好研究的必备条件,所有专业的导师都爱拥有这两个优点的学生接下来就是考验学生自身的科研能力,要想满足导师的要求,慧德留学在这里也做出以下几点分享:1. 有创造性。科研本身是创造性工作,而大多数人的都不具备很强的创造性。如果在工作中能创造性地设计一些简单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会非常出彩。之前有个德国的学生,虽然毕业已经10多年了,毕业时候发表的文章也很少,可是之前的系主任每次说起他都赞不绝口,因为他总能把复杂的问题化繁为简,找出问题的本质所在,并且设计出新的解决方案。创造性对一个课题来说有非常高的价值,因为它往往可以带来新的思路,不仅对个人的科研有帮助,也能激发课题组其他人的灵感,很容易带来工作上的突破。由此看出他们并不喜欢“书呆子”类型的学生,他们在招生的时候最喜欢的是那种除了学习成绩过硬,还在其他方面有天赋特长的人。比如领导力(社团发起人、领袖),富有爱心(坚持参加慈善公益活动)的“精英苗子”。这是一种综合素质能力的展示,也是录取中除了硬件条件之外导师们会关注的一点。我们中国学生向来是以读书闻名的,只要和数学有关的课程,基本亚洲人成绩都很不错。但是因为教育模式,很容易让别人以为我们是书呆子。如果能在保证自己的硬实力条件下,有别的社会活动来体现出综合素质,那国外的导师就会很喜欢了。2. 做事仔细。这几乎是做好科研的必备条件。科研工作中包含大量的繁琐工作,从背景研究,实验设计和操作到数据采集和分析,都需要研究生很有耐心并且仔细地完成工作。由于马虎产生的错误,可能会导致后期的工作全部失效。因此很多导师经常要求学生每一步完成以后能double check,确保准确性,避免到头来发现错误又需要返工。而且做事情仔细的人,很容易给人留下一种靠谱信任的感觉。3. 工作努力。即使在欧洲这种极其强调 work-life balance 的地方,努力工作依然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品质。去年有个学生反馈说,在整个课题组里,他经常会在办公室待到挺晚,有的时候连老板和同事都会提醒他注意休息。每当他在组会中拿出很多成果的时候,老板们都是非常开心的,接下来在给他写工作推荐信的时候也特别强调努力工作这一点。拿USC来说,任课老师中有一位基础教育之神称谓的Gandhi Puvvada,这位老师特别喜欢那种逻辑强,喜欢研究的学生,之前在USC读研的学生说,他经常半夜一两点或者四五点给学生发邮件讲某些HW的其他方法或者是考试的tips,他本身都是一个这么勤奋的人,正所谓“臭味相投”,喜欢勤奋上进的学生也是理所当然的。4. 交流沟通能力强。不得不说,科研工作者,不论中国人和外国人,相对来说与人交流的积极性会低一些(总体而言,并不是指全部)。书面交流能力是比较基本的,因为要写文章发paper,所以文章写得好的话,会比较加分。正是考虑到这一因素,一个科研组里必会招一个写作能力特别强的人,不过也不一定全是母语为英语的学生。很多时候这位写作小能手就担负起了全组的language edit的责任,对课题组的贡献会非常大。接下来说是口头交流能力,主要体现在平时开会,做报告等方面,大部分人都中规中矩。但是如果一个学生能做到总能提出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并且能激发大家一起讨论,就会变得非常出彩。这需要扎实的专业背景,快速的反应能力,很好的口语表达能力以及强大的自信心做支撑,在中国学生里比较少见。这项能力有希望给课题组带来的另一个巨大好处就是科研合作。国外大学都是比较强调科研合作的,一起合作申请课题项目什么的往往比较容易成功。5. 还有一点值得提的是你对学习是否有很强的渴望,也就是求知欲。我在USC留学时的感悟就是,但是很多中国留学生一般不喜欢提问,要知道很多学科,例如理工科,如果开始的一个逻辑或者一个问题不理解,对后面的课堂质量是很有影响的。喜欢提问就是其实是一种鼓励思考和参与的行为,所以美国导师喜欢爱提问的学生,这也是为什么美国学生的学习更有自主性,也更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的原因。了解了导师的“喜好”后,其实慧德留学最想表达的是,在留学申请中占据最重要位置的PS创作,该如何展现你的这些优点。如果你能够通过一篇PS,让招生导师感觉到你的各项能力,那么相信理想的offer一定不会错过你的!最后附上两所学校在官网中明确给出的要求:哥伦比亚大学:喜欢聪明开朗、乐于创新、善于思考、好奇心强,并且之前在所在的社区是领导者和思考者。而且他们在寻找不但学术上优秀,而且拥有哥大特色的学生,他们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色,讲承诺,竭诚积极为改变世界而服务,同时拥有无限的求知欲。普林斯顿大学:校方评价一个学生优秀与否的指标有4项:1、头脑质量,其中包括智商、学习能力、创造力等。2、品格质量,其中包括责任感、价值观、判断力等。3、为学校做出贡献的能力。4、未来在本专业和社区中起到领导作用的潜力。普林斯顿大学招生主任是这样说的“我们招收的学生不仅仅是在教室里学习好,而且都充分证明了自己有很好的个性、技能、兴趣、艺术天赋、社区领导力、运动能力等。我很确信他们能为普林斯顿做出贡献。
大家在考研的时候,都在期待自己美好的研究生生活,自己喜欢的学校、新的环境、高大上的实验设备、明亮整洁的实验室、新的导师,还有和自己一起做科研的小伙伴。但是很多人不知道这一切都要建立在考出好成绩、顺利录取,并选择了好导师的前提之下,否则就会发现导师并没有项目、没有什么事情可做,那么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如果你还没有上研究生,正在备考,一定要在好好学习之余去搜集一些资料,包括学校、专业、就业等信息,多和学长学姐沟通,看看具体自己上了研究生会是什么样的情况,在选导师之前也要好好的把握,虽然导师和学生是双向选择的,但是大家在选择的时候还是要将主动权尽可能大的掌握在自己手里。如果已经选择了导师,导师没有经费、没有项目的话,要和导师沟通一下,导师有可能是正在申请还没有下来,985高校导师没有经费的情况不多,即便导师没有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经费, 也可以申请到省部级的经费,或者可以申请校级的经费。导师如果长期没有申请到项目,导师的聘期考核任务是很难完成的,所以在项目方面导师比学生要着急,而且高校为了保证研究生的培养素质,对于导师的硕导和博导资格都会进行审核,有明确的经费要求,所以多数时候导师的经费还是有的,大家可以多了解一下。如果真的没有,部分文科专业是不太影响的,可以继续做研究,但是如果是理工科,比如材料或生物方向,没有经费对课题的影响是很大的,没有经费就没有设备,没有设备就谈不上实验,这样没有结果,自然就出不了论文,后果很严重,如果情况严重的话多和导师沟通,看看怎么办,导师是会负责的,实在没有办法可以考虑更换导师。这个世界上没有经费的导师很多,因为每个学校是不同的,所以大家要多沟通,好好选择,多方面的考虑,尽量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
高校研究生和科研院所研究生有区别吗?1、研究所的师生比远高于高校的师生比 研究所的导师数量会接近研究生的数量,甚至会超过研究生数量(在我们单位,有五十多位硕士导师,但每年只招三十多名研究生)。在某些研究所导师可选范围非常广。高校的导师每人每年都会带学生,但研究所并不是每人每年都带学生。研究所会有几个导师持续的带学生,也有一些导师只是偶尔带带学生。研究所的教师有一部分是外聘,特别是一些公共课或基础课。2、研究所的文献资源总量小于高校,但人均占有量会比高校高得多 高校每年会花几百万元购买电子资源,各类文献数据库非常全,清华同方、万方数据、超星、期刊论文、学位论文、电子图书、外文数据库非常全,很多高校都会达到一百多个数据库。而研究所不会下这么大财力购买这些资源,研究所的资源范围更窄,更有针对性,而且会有些特色的数据库。高校的资源通用性更强,而研究所的资源专业性更强。高校的图书馆需要占座,而研究所的图书馆往往没有几个读者。3、高校有着很好的教育与科研氛围,而研究所有着很好的科研与工作氛围 研究所的学术活动往往专业性、针对性更强,而高校有着各种各样的学术报告,无论是人文还是科技。高校的导师从事科研项目与教研项目,而研究所的导师几乎没有教研项目,除了科研项目外,还有很多工作性质的项目。高校的导师科研经费多,研究所的导师事业经费多,所以总体上来讲研究所导师的钱更多。高校导师会有纯研究的项目,研究所导师的项目往往面向应用的项目。所以有些导师的项目更像是工作,这些项目往往是下达的任务,而不是需要申请的科研项目。在高校,导师拿下的项目主要靠研究生干;而在研究所,研究生在项目中并不是主力,因为研究所往往有较为稳定的团队。研究所的教师一般不为本科生上课,研究生基本没有助教的机会。4、研究所个性认知充足,高校通识认知充分 高校因为同属教育系统,尽管地域、规模等因素不同,但总体上共性比较多,兄弟院校有许多可比之处,如行政部门设置、网站栏目设置等信息大同小异。而科研院所大多数是政府部门下属的事业单位,因行业性质与管理方式的不同,使得各个院所的个性特征非常明显。而研究所的业务机构、网站栏目设置千差万别。例如,在情报学领域,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中国协和医科院信息所等差别非常大,相互之间无从比较。在研究所感受到社会的东西更多,在高校象牙气息更浓。高校各种体育设施一应俱全,而研究所一般没有这么好的条件,能有个篮球场就不错了,更不要说体育场了。所以在研究所读研究生,获得的个性化认知更加多一些。想了解更多信息,欢迎关注我,我的个人主页有更多内容哦!
首先,对于研究生导师来说,如果要带研究生,通常都会以科研项目为依托,不同级别和规模的科研项目对于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会有比较直接的影响。高校(科研机构)对于研究生导师带学生有比较严格的要求,通常情况下,没有科研项目的导师是不能带研究生的。研究生教育通常需要较多的教育资源,其中不同专业在教育资源的要求方面也不尽相同,比如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教育,通常对于导师的科研项目就有比较高的要求,往往课题级别越高则研究生培养规模也会越大,一些高级别的科研专项或者实验室往往会为研究生提供非常好的科研和学习环境。研究生教育之所以对于科研项目的要求比较高,基于多方面原因,其一是科研项目往往会为研究生提供一个较好的科研场景,一些专业的科研活动对于场景有非常高的要求,比如大数据方向的研究生在进行科研活动时,往往需要有数据中心的支撑等等。其二是科研项目本身会汇集大量的行业资源,更多的行业资源能够让研究生更容易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同时也能够让很多科研活动得到逐步深入,这对于未来研究生的就业也会有非常直接的影响。实际上,当前专硕教育非常注重学生对于行业知识的积累,这会为高端应用型人才走进产业领域奠定一个扎实的基础。其三是科研项目会汇集大量的专家,这会为学生提供一个非常好的学习交流环境,这对于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会有非常直接的帮助。研究生教育是一个大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学生能够接触到很多不同领域的专家,这能够明显提升学生的视野。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如果有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问题,或者是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或者私信我!
不管是哪一年考研的学生,在考研复习中一定会谈到关于硕士研究生的诸多问题和事情,因为他们即将成为一名硕士研究生,而在很多考研学生中谈到的问题中,一定会有硕士导师项目和课题这件事情,因为几乎所有的考研学生都认为在读研期间一定要加入导师的课题组或项目组,似乎这样才会更加的完美。于是,带着这样的想法进入了研究生生活,但是这其中势必会有很多的学生发现,自己当初所想象的那些事情并没有按照自己所想的那样,其中便包括自己打的硕士导师并没有项目,也没有课题,那么这时作为一名硕士研究生,我们该怎么办呢?首先,项目的事情不是你所着急的,你需要做的是打好基础。想加入导师的课题组,或许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只要硕士导师带上你就可以,简单的说就是写上你的名字,这便意味着你加入课题组了,但是想在课题组期间学到更多的知识以及发挥更多的作用,需要你做足够的前期工作。一般来说,硕士导师带自己的学生进入课题组,给学生分配的工作是数据收集和整理,这是最为基础的工作,但是这份工作对于很多硕士研究生来说依然是一件很难顺利完成的事情,或者说根本做不到。所以,在硕士导师没有项目时,作为一名硕士研究生你需要做的是将最为基础的学术信息搞清楚了,一些研究方法、数据整理实操、研究领域的最新动态等,这些都是你所具备的,因为有的硕士研究生虽然进入课题组了,但是连最基本的哪些期刊是核心、哪些是SCI都不清楚。而我就是在研二的时候才加入到导师的课题组,研一的时候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将自己所学习的专业以及最新动态都有了一定的了解,看了几百篇核心期刊的论文,熟悉了我所研究领域的所有核心期刊和C刊,因此在课题组中我并不是可有可无,也有自己的作用,绝对不仅仅只是“挂名”。其次,导师想申请项目很简单,你研究生毕业前一定会加入导师的项目中。很多的研究生都认为,甚至一些家长也这样认为,只有导师手上有项目才是最为厉害的,才是最好的,所以找导师时一定要选择有项目的导师,当然这毋庸置疑肯定是对的,但是忽略了很多没有项目的导师并不是难以申请,只是不想申请罢了。或许当你刚入学时,导师的项目或者是课题刚刚结题,因此硕士导师不可能立马会有新的课题或者是项目出现,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而且对于研一的学生更多的硕士导师还是希望其能够做好最为基础的工作,而不是迅速的参加到课题组的工作中。同时,硕士导师申请项目或者是课题时,国家级的或许会非常的难,但是申请省级的、市级的课题那都是非常容易的,只要导师申请那么一般都会顺利的拿到手的,只是现在很多的导师都希望做一些好的课题,档次比较高的课题,所以不要担心自己导师是否有项目这个问题。最后,不要想着换硕士导师,这是最不理智的做法。如果你因为硕士导师没有项目,便急匆匆的向院里面的领导申请换硕士导师,结果一定是失败,一定是不会顺利的换硕士导师的。因为只有当你的硕士导师有极大的教学事故或者是其他方面时,才会有换硕士导师的可能,或者说是硕士导师因为身体原因才能够将你交给其他硕士导师,因此换导师这种想法一定不能有。所以,你只需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可以了,研究生的生活并不是只有参加导师的项目或课题。总之,硕士导师没有项目这并不影响你的正常学习,也不影响你的科研,同时硕士导师在你读研期间一定会有项目,而且你一定是项目的一员,所以还是先尽快的完善自己吧!
想要申请国外留学的学生在本科毕业之前,积极寻找科研机会,增加科研经历,对于提升申请的成功率有很大的帮助。因为丰富的科研经历首先验证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积极性,其次也佐证了学生对今后学科内深入研究做好了准备。建议学生在有机会参与到本科时期的科研活动时,一定要要积极参加。理工科学生寻找如何寻找科研机会l 自己专业课的教师,可能正好是带研究生的导师。可以在课后咨询跟随导师的实验室参与科研实验的机会。通常工科的科研项目能提供一些辅助型的本科生参与机会。l 大多数国内大学已经开展标准的学生科研训练项目,例如多数大学的SRTP项目。学校支持学生寻找教授一同开题,通过一定时间(1年左右)的讨论和学习,完成一个简单的科研项目,并作出结论和报告。这个类型的研究项目常常允许一个导师加多个学生的模式。这同时又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l 寻找本专业或者相关专业的师兄师姐,或者研究生院的研究生。了解他们所在的科研小组情况和需求,寻找机会加入,或者寻找联系导师的机会。l 寻找校外公司的实习机会。有一些IT公司或者研发性质强的公司,会设有研究和发展部门。例如微软,google,facebook等。理工科学生如果学习的专业与其研究方向相关,可以尽早递送简历,寻求暑期的兼职实习机会。l 寻找学校参与的与科研公司的合作机会。很多研究性大学本身会参与一些科技型公司的研发部门的合作项目,这些部门也经常跟学校的相关院系进行广泛的合作。学生可以提早了解情况,跟院系负责人咨询进行实习或者参与研发小组工作的机会。本科学生的科研经历毕竟多数还略显稚嫩,如果有研究成果或者能够发表文章固然好,但是即使研究成果发表的机会不大,也仍然是一个很有意义的经历。建议参与科研项目的学生坚持有始有终,并且对自己在参与科研活动的过程,和其中领悟到的道理作好记录。想知道关于留学更多的内容,记得持续关注我们哦。如果你觉得有点意思,请有秩序的评论、转发、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