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北京师范大学20年MSW社会工作硕士专业考研经验分享玄通

北京师范大学20年MSW社会工作硕士专业考研经验分享

一、从一开始修炼一颗坚定不移的决心从准备考研的那一刻,就要确定好自己的院校选择,考研是一场持久战只有坚持到最后的人才能取得胜利。每年考研都有太多太多的例子,在考研复习到一半决定找工作,秋招就是一个诱人的环节。只有树立一个理想,每天晚上在脑海里想着未来能在梦想大学上课的场景心里就会产生一种涟漪,那你一定会继续坚持下去的。二、关于北师大社会工作北师大自从改革扩招,到现在每年基本上都是三四百人会报,所以基本上初试竞争力很大,每年都会适当增加分数。今年在题型增多的情况下,难度加大的情况下,分数依旧呈现10分+上升趋势但是呢,情况还是不错的,我所观察的北师大的历年分数线,不管是招收20多人或者80多人的时候,基本上只要能够达到375分左右的分数就稳了。再加上北师大老师复试不会很严格,只要对简历足够熟悉和老师对答如流基本上也是可以进入北师大的门啦。那下面我们看一下要考到375分,分数需要怎么分布呢?大概是70分、70分、115分、115(在这些分数上下浮动),纵所周知北京是属于旱区,公共课改卷都会压低分数的。所以在前期一定要好好的积累公共课,所有的课程按照5:3:2的比例来分配。三、初试复习经验英语篇:在看到很多的学长学姐介绍要看经济学人,做很多的模拟题,其实完全不需要。只要做到能够把英语一和英语二的真题给完全吃透,做到近二十年卷子中所有的英语单词都知道(不会拼写也可以),所有的长难句的句型结构和句意都知道怎么翻译,熟悉阅读的题型的逻辑套路基本上就达到了应试要求的水平。现在是五月末六月初,哪怕现在开始准备也不会太晚。按照这样的思路复习,基本上是可以达到70分+水平。在此期间不要去估算自己能够达到多少分数水平,因为真题是用来训练不是用来丢掉心态的。政治篇:在9月之前不需要花太多时间,最多是把网课给认认真真的刷1-2遍,将各个知名政治博主每天发的知识点积累一下。真题除了会考一些基础的知识点,还会结合热点来设计。比如今年就考了思想政治教育、区块链、扶贫等等。到暑假时候开始刷题,不限制肖秀荣1000题,包括徐涛、王吉等这些的市面上比较有名气题。后期到了9月份强烈推荐一个刷题软件,小白刷题集合市面上所有的模拟题和真题,以APP形式简单大方而且方便。能够认真把题目刷几遍,包括后期的模拟题认认真真的做会基本上政治也不会有很大的问题。最后说一下主观题,不用提前准备,只要在11月份左右背会肖秀荣押题、徐涛小黄书等等就可以的。政治是付出最少但是可以收获很大的一门学科了。专业课,首先是北师大的考纲内容:考纲内容:(1)原理:社会工作伦理、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行政、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福利、研究层次与研究范式、变量与概念操作化、测量与抽样、问卷设计与统计分析、量表与测验方法、实验法与文献研究、焦点小组、信度与效度、研究设计与研究报告撰写(2)实务:社会工作概述、社会工作的价值基础、社会工作的基础理论与实践理论、人的发展与社会环境、社会工作的一般过程与社工角色、社会工作本土化、社会学的对象与功能、社区,社会与社会化、社会互动与社会群体、社会组织与社会制度、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社会问题与社会控制,以上是参考书目。原理部分的考题类型是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这几类;实务部分是名词解释题、简答题、案例分析题。其中案例分析题要格外重视,除了最近几年必考的问卷设计题,还有格外注意个案、小组、社区案例分析的创新类,不能生搬硬套真题解答上案例模板。北师大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的研究方向有以下几种:儿童、青少年、家庭、养老、企业与慈善、反贫困与社区这几个方向,所以备考的重点还是要放在这几个关键词当中。比如社区养老的几种类型?贫困的类型?儿童的福利类型等等?这几年北师大的招生一直呈现缩小趋势,今年如果不是因为疫情的影响可能是在64人,因为疫情的影响比例调至到100,但是从全局来看受到珠海分校的政策影响还是会逐年所招,为其他专业的地域转移提供基础设施。所以一年比一年难考,难度难在哪里?主要是知识储备和自我创新当中,不能生搬硬套书本知识,一定要培养一种专业的敏感性。比如今年的实务部分(一直都是两科中的最难的一科)首先体现在题量的增加,其次是题型的变化,改变了以往的套用模板模式而是更加结合实际,比如为社区写一套宣传方案,设计一套李斯特量表类型的问卷等等。考生如果想和其他考生拉开差距,重点就是在我说的以上要点。我主要是听网课的(中级上面的视频为主)。在初期从书读不进去到后面的课上一步步的入门,基本上最后把课给听了3遍就可以对知识点很熟悉,知道哪个知识点会涉及哪些知识点这样的。虽然我是跨考生,但是专业课没有和同专业的同学拉开差距也是我最开心的。后期我也反思过为什么我的专业课还是会和种子选手有差距,原因有两个:没有完全按照书本的话术来达、第二个是时间毕竟是四年的知识和气氛对一个只复习了6个月左右的跨考生啦。最后说一下效率和心态的问题吧,我的研友,考211某心理学七月中旬才认真开始准备所有的科目,到最后高分400分+上岸,所以效率是最高的。她后期也有心态崩的时候,所以我们不要怕心态崩掉,崩掉之后就抓紧时间调整。关键是是否利用好每天的时间,计划是否完成到位,是否背好书。前期不要把自己逼的太紧了,每天学8h就行,到后期专业课和政治开始背书的时候就一整天待在图书馆,学满14h就行。节假日你们也可以出去,给自己放松,只要做到定期复盘定期查漏补缺就可以的,不要把考研当成一个神话,其实都是我们普通人每一人的努力。四、关于复试2020年因为新冠疫情的影响,考研的复试从线下转移到线上。从整个复试来看,考试的仪容仪态、参考书目、主要流程等来介绍。首先需要穿一件整洁的衣服,一般面试官都和父母的年纪差不多大,父母看着满意大基本面试服饰就达标啦。其次是头发,面试的时候不能挡住耳朵,最好的建议是男生剪板寸头,女生把头发炸起来编成丸子头。在复试的前几天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要太熬夜,复试前画一个淡一点的妆让自己的气色看上去更好(但是不宜太浓)北师大的社会工作不设参考书目,但是据以往的经验来看还是初试的书目。在考完初试之后不能把知识丢掉,也要时常的多看初试的书目。在疫情影响下,复试流程与以往有所不同但是本质考察的方向还是一样的。第一准备好所有的材料,包括资格审查,复试的简历,专家推荐信(专家推荐信很多同学都会忽视这个,但是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即使学校不是很好的也要找该院专家写一份这个只会加分的)等。然后开始线上的测试设备,最后就到了具体的面试。首先是自我介绍,老师开始提三个专业问题+一个英语问题,最后就结束了复试。这里面最不能忽视的听力,建议在初试结束之后开始每天听1min的六级听力并且进行内容的腹泻,最后坚持下来提升是很快的五、收获的喜悦也是一种升华的过程当录取通知书收到的时候就是考研正式结束的时候,考研的路程是孤单的,是寂寞的但不是痛苦的,我们需要享受它,要学会利用它学会热爱它,那么你的考研经历也就深化了,同学们加油,我们明年一定见!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

冬春篇

专硕和学硕到底存在哪些差距?报考时选哪一个更好?

专硕考研这几年越来越热,近几年研招网考研数据显示,专硕报考人数渐渐超过学硕。2020考研和2021考研的考生在纠结是考专硕还是学硕,今天小编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专硕的相关考研知识,大家看自己到底适合考专硕还是学硕。从2017年至2019年,专硕的报考人数已经超过学硕,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第一,专硕越来越受到社会的认可专硕主要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当代社会对于专业人才需求越来越高,比如法律硕士、会计硕士等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激烈,这些专业的研究生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亲睐。很多用人单位都专硕含金量的质疑也随其社会发展在逐渐减少。第二,专硕也越来越受到考生的认可专硕的学习和考察内容更加注重于考生多方面的能力,专硕学制通常是2年,课程上也主要是以实战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业压力大的形势下,考生选择考研的动机大部分都是为了以后好就业,一方面为了提升自己的学历,另一方面为了深造自己的专业。近些年来专业学位硕士的发展前景很乐观,无论是在就业前景和就业竞争力方面都不输于学硕,考生对于专硕的认可度也大大提升了。下面小编来介绍一下专业硕士的几大类别1、管理类专硕:会计硕士、审计硕士、图书情报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等。这些管理类专硕大类别中,如会计硕士、审计硕士初试只考英语二和管理类联考,试卷分数各为100分和200分。初试不考政治和专业课内容,大大缩小了初试复习的考试范围。2、经济类专业硕士:金融硕士、资产评估硕士、国际商务硕士、应用统计硕士、税务硕士、保险硕士等。3、其他类专业硕士:新闻传播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艺术硕士、社会工作硕士等。

秦风

什么是学硕,什么又是专硕,硕士研究生的种类有哪些?

已经大三的你是不是已经有了考研的打算呢?查阅了相关资料以后是不是发现硕士研究生还有好几种呢?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这些问题。按照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研究生可分为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两类,简单的书就是学硕和专硕。根据相关规定,学硕就是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授予学位的类型主要是学术型学位。而专业学位是相对于学术型学位而言的学位类型,其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在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专业学位和学术型学位处于同一层次,只是在培养上更侧重实务和应用。目前,我国经批准设置的专硕已经达到40类。按照学习方法不同,可分为全日制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全日制研究生是指在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进行全日制学习的研究生,而非全日制研究生是指在学习期间仍在原工作岗位承担一定的工作任务的研究生。按照学习经费渠道不同,分为国家计划研究生、委托培养研究生(简称委培生)和自费研究生。国家计划 研究生的培养经费是由国家提供,又分为定向研究生和非定向研究生。其中非定向研究生毕业时实行双向选择的自由就业制度,定向研究生则在录取时就必须签订合同,毕业后按合同规定到定向地区或单位工作。委培生的培养经费由委托单位提供,录取时要签订合同,毕业后到委托单位工作。自费研究生的培养经费由自己提供,有时候也可以从导师的科研经费中开支,或获取社会赞助。按录取类别不同,划分为定向就业和非定向就业。学术型硕士与专业学位硕士的区别,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与学术型硕士属于同一层次不同类型,二者都是采取全日制攻读方式,其区别主要有两点,一是培养目标不同,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处于同一层次,培养规格各有侧重,在培养目标上有明显差异。专业学位,是相对于学术型学位而言的学位类型,专业学位是培养在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和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学术型学位硕士研究生则主要是培养学术型研究人才。二是培养方式不同,专业学位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教学内容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教学过程中重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要求有为期之前半年(应届本科毕业生时间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的实践环节。专业学位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学术性与职业性紧密结合,获得专业学位的人,主要不是从事学术研究,而是从事具有明显的职业背景的工作,如工程师、医师、律师、会计师、教师等。而学术型学位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侧重于加强基础理论的学习,重点培养学生从事科研创新工作的能力和素质。学术型学位按学科设立,其以学术研究为导向,侧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型研究生在培养目标上各自有各自明确的定位,因此,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授予学位的标准和要求等方面均有所不同。专硕和学硕的不同点还在于学习年限不同(专硕一般2-3年,学硕3年)、导师制度不同(专硕是双导师制、学硕是单导师制)、毕业证书不同(专硕不仅发学位证和学历证,有的专业还会发从业资格证,而学硕只有学位证和学历证),除此以外,专硕不能硕博连读或者直博,必须硕士毕业后考博,如果同学们想要在硕士毕业后直接工作,那么专硕会比学硕更加有优势,专硕的培养方向就是面向就业,培养的重点就是专业技能,如果还想继续深造,建议最好是读学硕。说了这么多,你到底是要选学硕还是专硕呢?评论区留言吧。

荀卿

201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社会工作硕士考研初复试经验贴

一、院校选择我本科就读于南方一所普通二本院校,考研这个想法在高考失利后就开始萌芽。大学四年,随着不断接触一流高校的同学,逐渐发现我与他们的能力差距,平台差异巨大。因此“考研,考好学校的研”这个念头愈来愈强烈。最终确定下来主要从两方面进行了考量。首先,社科院作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类最高学府,在专业资源、师资力量等方面会比其他院校更有优势,其次,社科院位于北京,与我家距离较近,考虑到毕业后的就业问题,社科院成了不二之选。二、招生分析2018年10月社科院发布考研大纲,统招45个,推免生6个。最终统考招收59个,分数线为350分。从招收名额上来看,社科院存在一定优势,并且随着MSW逐渐被社会熟知认可,近年来统招名额呈上升趋势。目前社科院官网提供的参考书共有三本(2018年有4本),因此从考试内容、招生名额、报录比等方面来考虑,社科院是性价比很高的一所高校。三、复习经验在2018年4月份确定了报考学校之后,我便开始了备考长路。1、考研英语单词部分。我先购买了朱伟“恋词”系列丛书以及网课,第一遍在听网课的同时将知识点摘录到笔记本上,第二遍听网课的时候将重点知识(主要是指听完两遍之后仍然觉得很难记忆的要点)摘录到资料书上。由于本科四年没有培养好自主学习的习惯,在备考初期经常很难进入状态,在此给大家提两点建议。1、朱伟老师讲课幽默诙谐,经常会在讲课的同时穿插部分故事情节,通常听完两三节课就会花费半天的时间,还会觉得自己很累。所以这里建议大家在听课的时候打开倍速,或者在听课直接跳到知识点部分,用同样的时间获取更多的知识点。2、在自己很难进入状态时不要想着先去看一会儿手机或者出去溜达一下,最好拿出自己写过的笔记,一遍一遍地看,几次重复之后就会慢慢恢复到学习状态。真题部分。备考期间只购买了英语一、英语二的历年真题,这里建议大家不要购买市面上眼花缭乱的预测题,因为难度不一,会让大家做的心态很崩溃,只要将历年真题琢磨透彻,英语就没什么困难,并且还在无形中锻炼了练习翻译题型的能力。在决定考研的第一天到考前的最后一天,大家都不要停止背单词,我一直在用一个“墨墨记单词”这个app,它会记录你的记忆曲线,帮你重复前段时间记不牢固的单词并且不断重复,是个非常高效的学习工具。2、考研政治政治复习我开始的很晚,虽然没什么经验可以提供,但是可以把教训跟大家分享。我是文科考生,在政治复习中一直抱着侥幸心理,总觉得可以凭借高中学到的东西应付一下考研政治,但是我10月底开始做肖老1000题并且同篇全错的时候就慌了。那个时候身边的同学1000题多少都刷过一两遍了,我情绪一度特别崩溃。后来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开始看徐涛的网课(肖老师网课讲的有点枯燥,容易走神,不建议看),涛涛讲课特别幽默,我每天晚上抽出固定两个小时看网课,记笔记,吃饭或者休息的时候就听音频,重复知识点,做“精讲细练”的课后练习,(这个时候基本放弃1000题,但是建议大家不要冒这个险)后来做预测卷的时候选择题错误率基本控制住了。政治这门课的框架整理真的很重要,并且不要尝试直接背整理好的框架,要自己在资料书、网课中提取知识要点并且整理,这样才能记忆深刻。关于政治大题,希望大家以“肖四肖八为主线,徐涛小黄书为补充”,把这些大佬的预测题背的滚瓜烂熟,考研政治就问题不大了。3、考研专业课社科院官网提供的专业书有四本,分别为《社会工作导论》、《社会学概论》、《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行政》。由于参考书不算多,我在八月初才开始复习专业课,为了提高效率,少走些弯路,我就去知乎上提问,逛帖子。发现原来专业课报辅导班的情况还挺多的,后来通过咨询和对比选择了新祥旭考研辅导机构,专业课是一对一的辅导,有了老师的指导和规划,复习效率确实提高了不少。总体是这样进行的:在复习初期,每本书分别用半天的时间翻阅一遍,了解每本书的主要内容,在翻阅完参考书之后,将每本书的一、二、三级标题分别摘抄到纸上形成专业课大纲,使课本条理更加清晰。然后将每年的真题在课本上标志出来,同时在大纲上标志出来,这样复习的过程中会有侧重点地进行背诵,真题出现的章节都作为复习的重点。最后在背诵专业课的时候,我先讲课本背熟,然后以大纲为主,进行提示性背诵。在10月下旬,重复背诵的过程中还是有很多记忆空白的地方,所以我开始以大纲为提示进行课本默写,每天默写两章内容,记不住的地方就空着,全部默写完之后用红笔在刚才空着的地方进行补充,四本书默写完之后,再重新将之前红笔补充的地方进行默写,这种补漏式的复习让我讲每本专业书的架构以及内容牢牢记住了,以至于在备考的最后阶段,提到一个专业名词我就能够发散式的联想到四本书上所有有关这个名词的内容。这是最笨也是最有效的方法。考研时间有限,题量较大,只有将知识点熟练掌握,才能在答题的时候写全面,写丰富。四、考研复试终于讲到复试了,复试的准备中,新祥旭也提供了不少的帮助:一方面得到了社科院社工专业学长的指导,另一方面免费参加了机构举办的口语班课和模拟复试。社科院复试分为专业课笔试、英语面试、专业课面试三大部分。笔试内容与初试无异,在笔试准备时又可以用到之前所说的“专业课大纲”,能够较快的让我们回忆起之前背诵的内容。英语面试主要以自我介绍为主,老师会根据每个人的自我介绍来提问问题,所以在准备自我介绍时要将老师可能问到的点罗列出来,并且准备好答案,不要在这部分给自己挖坑。专业课面试是分组面试,每组老师随机,社科院老师都非常和蔼,面试也是以问答式聊天的方式进行,所以大家只需要将自己的简历准备好,把心态调整好,把面试当作与社工届大佬的一次专业交流就好啦。五、学姐寄语去年这个时候我还在为自己背不完的专业课崩溃大哭,今年已经坐在小院的宿舍跟大家分享备考经验了。备考那一年听了很多鸡汤,受了很多挫折,掉了很多头发,不得不说,我是万千上岸者中最普通的一个,也是万千考研者中最幸运的一个。20年备考已经接近尾声了,你可能已经经历过无数次崩溃后的自愈,可能在这段黯淡无光的日子里濒临放弃,听我说,翻过你面前的那座山,明年今日就会有人像今天的你一样,听你讲自己的故事。加油!

九十九

全日制“学硕研究生”与全日制“专硕研究生”到底有何区别?

对于应届本科毕业生来说,考研与就业必须二选一。如果是考研,以前选择学校与专业即可,现在又多了一项选项——学硕还是专项?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两者之间有何区别?为何出现这种情况?所有这些问题,事先还是应该稍微了解一下,做到心中有数,以便自己选择。以层次为标准,研究生分为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今天只谈硕士研究生。以学习方式为标准,硕士研究生又分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和非全日制(原来称为在职研究生),今天只谈全日制研究生。以初试形式为标准,全日制研究生又分为统一考试、单独考试和推荐免试三类,今天只谈统一考试研究生。总之,谈的是应届本科毕业生如何选择“学硕研究生”与“专硕研究生”的问题。1、全日制“专硕研究生”和“学硕研究生”的出现——请别与原来的“专硕”相混淆。最早的硕士研究生就一种类型,直接名称就是硕士研究生,毕业时既有硕士研究生学历,又有硕士学位。后来(大概是1991年)出现了一种不给学历、只授学位的专业硕士,但许多人并不清楚其基本含义,也称之为“研究生”。专业硕士招收对象基本为在职人员,学习方式为业余时间甚至是函授,由于最终拿到手的只有学位证书,一些人又称之为单证研究生。其实,其规范名称是“专业学位硕士”,可简称“专硕”。显然,“专硕”含金量不如全日制并取得双证的硕士研究生,多数用人单位也不当一回事。在招聘当中,如果有应聘者说自己是研究生,内行的招聘人员就会立即反问,是双证还是单证?是脱产还是在职?之所以如此敏感,原因就在于含金量的不同,也还在于公平。因为如果将“专硕”与研究生混为一谈,给予同等待遇,实际上是对研究生的不公,最终会影响员工积极性。在这里并无褒贬的意思,只是实话实说,告诉用人单位的实际做法。实际上,政策性文件的规定也是如此。2009年3月,教育部发了一个《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2009]1号),你看标题是“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表明与原来的业余型的“专硕”大有不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为了以示区别,在这里简称为“专硕研究生”,而不是“专硕”,你别搞混淆了啊,千万别省略研究生三个字。两者区别在于,“专硕”(即原来的专业学位硕士)攻读对象是具有工作经历的在职人员,不招录应届本科毕业生,只授学位,不给学历,是单证(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研究生,名称中也没有研究生三个字);“专项研究生”(即现在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攻读对象既包括在职人员,也包括应届本科毕业生,两者都可以报考,而且既授学位又给学历,是双证(是名副其实的研究生),是原来硕士研究生中分化出来的一种类型。全日制“专硕研究生”这个名称出现之后,原来的硕士研究生相对应的就称为全日制“学硕研究生”,只有一字之差——专,学。请注意,原来的单证专业学位硕士一般简称“专项”,现在的双证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简称为“专硕研究生”,既避免了互相混淆,而且通俗易懂,表达得更加清晰,差别就在于有无“研究生”三个字。阅读至此,你明白“专硕”、“专硕研究生”、“学硕研究生”三者之间的区别了吧?2、全日制“学硕研究生”因何出现,又将如何发展?我国研究生教育经过30年的发展,建立了学科门类比较齐全、结构比较合理的学位授权体系。但是,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原来的目的是培养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能力的教学科研人才,这是与当时的教育发展程度与社会整体教育水平相联系的。在大学大规模扩招、本科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的同时,硕士研究生规模和博士研究生规模也快速断扩张,有的高校研究生数量已经超过本科生数量。随着硕士研究生毕业数量急剧增加,硕士研究生已经很难再到教学科研岗位工作。高校现在招录教师基本以博士研究生为主,科研院所招聘科研人才同样如此,一些博士都开始转向中学求职,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的主要去向变成了非科研教学的业务工作部门,这与当初的培养目标并不一致,学用有些脱节。正是因为如此,就存在调整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或方向的需要。这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职业分化越来越明显,分工越来越细,职业的技术含量和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也需要比本科层次再高一些的专门人才。另外,从世界研究生教育发展趋势看,硕士研究生教育基本以面向实际应用为主,教学科研人才更多是来源于博士研究生。在这种情况之下,就出现了2009年的教育部那个《意见》(教研[2009]1号),开展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就列入议事日程,并成为一项新的制度安排,于是全日制“专硕研究生”应运而生。现在看来,这就是研究生教育的供给侧改革,是以就业为导向的结果。经过10年的探索,最近几年“专硕研究生”推进速度明显加快,数量不断增加,相对的是“学硕研究生”数量不断减少,而且原来的业余性质的“专硕”也将逐渐淡出并向全日制“专硕研究生”过渡。应该说,“专硕研究生”将成为今后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主体。3、全日制“专硕研究生”和“学硕研究生”到底有何区别?全日制“专硕研究生”的出现,目的是“逐渐将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实现研究生教育在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等方面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教研[2009]1号用语)。这项改革,实际上是将原来的硕士研究生教育和“专硕”教育进行统筹,予以规范,以适应人才市场的需要。基本做法应该是,将原来的硕士研究生教育分为“专硕研究生”和“学硕研究生”两个培养方向或是培养目标,并将原来并不规范的“专硕”教育纳入到“专硕研究生”当中,予以规范并保证培养质量,原来的“专硕”已经成为历史。“专硕研究生”招生计划将越来越多,“学硕研究生”招生计划将越来越少,学子们应该把握这个趋势。这也意味着,以后报考“学硕研究生”越来越困难,而报考“专硕研究生”可能相对容易一些。这只是一个判断,是不是这样,还得看以后的事实。“专硕研究生”和“学硕研究生”到底有何区别呢?简单归纳如下(只谈主要区别,不谈具体细节):(1)培养目标不同“学硕研究生”培养的是学术型人才,侧重于为博士研究生提供生源,兼顾补充教学科研岗位需要,学习内容侧重于科学理论,实践应用能力相对较弱。“专硕研究生”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侧重于为非教学科研单位提供高层次技术人才,既满足硕士研究生适应社会发展、增强就业竞争力的需要,又满足具有一定工作经历的在职人员在职提高、在岗学习的需要。学习内容是某个专业或某一行业的专业理论基础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2)专业设置不同“学硕研究生”专业是按学科设置的,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理学、工学、医学等13大学科及其下设的一级学科、二级学科涵盖所有的专业方向。这个没有变化,与原来一样,不用多说。“专硕研究生”专业则是另行设置,目前有40个左右。比如:金融,保险,应用统计,国际商务,资产评估,审计,法律,应用心理,翻译,新闻与传播,出版,文物与博物馆,建筑学,工程,城市规划,农业推广,风景园林,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护理,药学,中药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会计,社会工作,图书情报等。如果你足够细心的话就会发现,在名称上两者是有差别的。比如,同样是金融、保险方面,“学硕研究生”的专业是金融学、保险学,而“专硕研究生”则少了一个“学”字,这就表明,一个重理论,一个重实际。(3)招名条件不同全日制“专硕研究生”和“学硕研究生”的招录,都是分为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初试由国家统一组织,复试由招生单位自行组织,但是考试内容是有所区别的,否则就不用提前分别报名了。一般情况下,应届毕业生、往届毕业生、在职人员都可以报考“学硕研究生”与“专硕研究生”,但是少数“学硕研究生”有专业背景和工作经验的限制。以2020年为例,按照教育部《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教学函〔2019〕6号),下列“专硕研究生”有专业背景限制:报名参加法律(非法学)“专硕研究生”的,报考前所学专业为非法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不得报考)。报名参加法律(法学)“专硕研究生”的,报考前所学专业为法学专业(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可以报考)。按照教育部《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教学函〔2019〕6号),下列“专项研究生”有工作经验的限制:报名参加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硕士中的工程管理[代码为125601]和项目管理[代码为125602],旅游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专硕研究生”的,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或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后,达到大学本科毕业同等学力,并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获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请注意,这里强调的是工作经验,而不是工作经历。在招聘当中,绝大多数应届毕业生将两者混为一谈,显然没有做功课。两者之间有何差别,如果你不懂的话,建议自学一番相关概念。(4)培养方式不同“学硕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由于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所以往往需要1.5-2年左右才能修完课程。这个方面大家非常熟悉,不再赘述。“专研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2年。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教学内容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教学过程重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要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1年左右即可修完课程,接着就是实践教学环节,节奏很快。“专研研究生”是校内外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还可以吸收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实践领域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共同承担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专业实践是重要的教学环节。“专硕研究生”在学期间,如果具有工作经历,实践教学不少于半年;如果是没有工作经历,实践教学不少于1年。学位论文要求不同。“专硕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来源于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学位论文形式可采用调研报告、应用基础研究、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项目管理、文学艺术作品等形式。学位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有相关行业实践领域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5)读博途径不同“学硕研究生”可以直接读博,也就是所谓的直博或者硕博连读。“专硕研究生”不能硕博连读或直博,必须在硕士毕业之后参加统一考试和招录。4、全日制“专硕研究生”和“学硕研究生”的含金量这是大家最为关心的。“学硕研究生”和“专硕研究生”现在都是全日制,培养质量是有保证的。但是,由于两者培养目标的不同,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方式上有较大差别,是不能简单进行对比的,应该说各有优势。“专硕研究生”在应聘技术岗位方面具有优势,就业面更广。“学硕研究生”在应聘研究岗位方面具有优势,在考博方面有优势。可以说,“专硕研究生”和“学硕研究生”都是黄金制品,只是形状与用途不同而已。还需要补充说明两点。一个是,全日制“专硕研究生”虽然启动已有10年之久,但只是最近几年才有大的进展,所以许多考生并不熟悉。其实,高校自身也不熟悉,存在照搬“学硕研究生”培养模式的问题,因为培养观念、培养思路、培养机制特别是师资力量方面都处于转换与建立当中,一些高校还没有转过弯来。有些过来者说,“专硕研究生”与“学硕研究生”在课程设置方面没有差别,这就证明了高校在培养全日制“专硕研究生”方面还不完全适应。须知,无论如何,用一种模式培养不出两类不同人才。所以“专硕研究生”的“专”还有待提纯,这有待于高校进行内部改革,既需要按照教育部相关规定办事,又需要不断探索经验。第二个是,长期以来,在就业市场上,原来的“专硕”影响比较大,许多用人单位形成了思维定式,加上对“专硕研究生”又不太了解,接受有一个过程。在分不清原来的“专硕”和现在的“专硕研究生”有何区别的情况下,要使“专硕研究生”被所有用人单位所接受,就业求职者应该耐心细致向用人单位解释清楚,否则可能被误解。自1991年开展“专硕”教育以来,因为报名条件中设有工作经验的门槛,一直是在职人员在攻读。特别是管理不太规范,存在招生要求不严、学习要求不严、毕业把关不严等现象,加上又是边工作边攻读,给人们的印象就是交钱即可上、到点给学位,含金量不高。与此同时,原来“专硕”拿证人员在同事面前并未显示出能力方面的提升,还有一些工商管理硕士培养高校更是不断曝出问题,这也加重了人们对原来“专硕”的负面印象,许多用人单位在政策上是有所区别的。在用人单位并不了解“专硕研究生”的情况之下,“专硕”留下的印象有可能被套在全日制“专硕研究生”头上,对此应该有心理准备。现在的全日制“专硕研究生”虽然也有“专硕”两字,但与原来的“专硕”有着本质区别——由在职人员报考变成应届毕业生也可报考,由业余制变成全日制,由自主招生变成统一考试,由单证变成双证,而且未来“专硕研究生”还会成为研究生教育的主体。原来的“专硕”逐渐淡出,“专硕研究生”定会被用人单位所接受,供给就会决定这一点。从高校的不适应和用人单位的不适应两个方面看,“专硕研究生”走向成熟还有一段路要走,好在前景良好。一方面“专硕研究生”有了切合实际的顶层设计,质量必将逐渐向就业需求靠拢,一方面随着“专硕研究生”大量供给和在使用中显示出来的优势,用人单位终将会逐渐接受和乐意使用,陈旧的思维定式是会被改变的。此外,应届全日制“专硕研究生”毕业生与原来的在职“专硕”在就业程序上有着明显差别,用人单位也是很容易识别的。(本文为原创,首发;文中图表为本号制作;文中图片源于相关学校网页和网络,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在云端

能活83岁,36岁读硕士其实并不晚!听一个社工师谈生命与幸福

作者:周云骞,秉持后现代叙事心理治疗理念的社工师。考拉读书会发起人,我将余生献给中国的心理社工、心理治疗事业。算命的说我能活83岁,塔罗占星师也说是83岁。这算巧合,还是算统计学里说的信度。姑且就活那么多吧。比起古人平均40岁来说,83岁算是活了两辈子了!不能指望人人都像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那样,稀里糊涂就活了112岁,几辈子苦修善行的人才能活那么多。如果生命只剩下47年时间,我应该如何度过?如果以60岁为老年的临界值,把47年光阴做一个划分,前24年是中年时期,后23年是老年时期。我对自己说:中年时期是用青年的心态去度过,中心任务是汲取、关怀和奉献。老年时期用中年的心态去度过,中心任务是总结、启迪、完善。如果我能活83岁,36岁读硕士其实并不晚!唯独遗憾的是,36岁读研究生,即使获得了硕士学位,也享受不了深圳廉租房,因为年龄超了,深圳的要求是31岁。我很后悔,年轻时的自己只知道拼命闯荡,不爱读书,还对书呆子还百般嘲笑。直到自己撞得头破血流才知道自己错过了最佳的读书年龄。读研不轻松,主要是没有长假了。不能想睡就睡,想去哪就去哪,也不能像以前那样时不时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要上课,要实习,一年都回不了几次家。因为毕业后,要去医院做精神卫生社工,做老年和重症患者临终关怀。去帮助别人家的父母和孩子恢复健康,给特困的个人和家庭做心理治疗。放弃MBA读社工硕士拿5000死工资为何呢?有人问我,为什么非要找这样一个冷门的专业来报?为什么不去考MBA?以我以前在500强公司工作的经验以及在阿里巴巴做讲师的经历,完全可以找一个比社工更好的工作,抑郁康复以后,其实创业的基本功还在,完全是可以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为什么一定要拿着5000块的死工资,做一辈子社工?其实,一开始我也没有想那么多,也没有那么崇高。抑郁了就学了心理学,学了心理学就想考个硕士证明一下自己。也不知道社工是那么崇高的职业,因为以前很少听到。我不想离开深圳,这个城市有我喜欢的朋友,深圳就一所有研究生的大学,可惜没有心理学专硕,学术心理学我的英语又不好,竞争不过应届生。但是我有实践本领,以及抑郁期间的啃下的心理学知识。我只好用我的扎实的心理学基本功有点“委屈”考了一个不太费脑,但是特别消耗情感的社会工作硕士,同属心理与社会学院,相同的老师教,只是职业方向有所不同,社工更加利他主义,更无私,工作也更琐碎,工资也更低。考完以后,彻底改变了我的价值体系。我的哲学和艺术思维瞬间被激活了。我发现了我有治愈他人的能力。特别适合做一个心理社工,即使这个专业是非常冷门,我也不在乎。在中国是冷门,国外不是。我这个人就是喜欢挑冷门,以后做生意也是这样,冷门就是蓝海,蓝海里出机会。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华。这个领域好好耕耘,其实是很有发展前景的。中国的伟大复兴能否实现,缺了社工不行,社工能为国家做很多事。为什么说“没社工真不行了!"有人说:社会只有分工的不同,没有职位高低。难道其他行业就不是为国家做贡献?我认同这个说法。但是社工这个职业特殊,国外发展了近百年,我国才几年。很多耳熟能详的城市竟然一个专业社工都没有。国家到了没它真不行的程度,因为老龄化程度越来越高了。国家的养老金缺口开始出现,70后80后的养老压力逐渐增大了,还有就是精神病年轻化了。就拿今日头条里来说,88%的读者都是30岁以下的,但是有10%左右的年轻人,患上或曾经患过抑郁症、焦虑症、躁郁症等精神疾病。一旦年轻人逼疯了,老人怎么办?所以,中国需要大量社工,需要社区照顾,可是社工的基础薄弱,高级人才匮乏,上层都没有搞懂社工究竟是什么,所以也就很难给出高工资。社工不是义工,也不是拿工资的雷锋一开始我和各位一样,认为社工就是志愿者,就是帮助居委会大妈做好事,顺便领一份可以糊口的薪水。读了社工,我发现并不完全是这样!它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要运用人类学、管理学、心理学、哲学、音乐治疗、精神医学、超个人心理学等等学科,为感受困难的人士,尤其是社会边缘弱势群体提供帮助,用专业的知识为广大的人民谋福祉。我深深爱上了这个职业,因为特别吻合自己的性格。因为不想离开深圳,没更好的院校,也没别的硕士可考,委屈考考玩玩,不料考上了。而深圳社工正是走在全国前列的。歪打正着为自己选择了一个可以一辈子去做的事业。我以为读了硕士至少可以领一份糊口的薪水。后来看到学长们纷纷转行,我才知道这份薪水在深圳连糊口都很困难!留下来做社工的,很多都是本地人,不缺钱的!也有家境不富裕,省吃俭用,坚持五六年混到七八千甚至万把块的最高工资的。社工的最高工资,也不过是深圳几个普通行业的平均工资而已了。一个社工师谈生命与幸福我将要把最多的爱给别人,却可能会忽视自己的父母!父母都是60多岁的人了。我对父母有愧疚!父母的身体和我的学业、幸福,其实是一种对赌关系。我能活83岁,放在一生里看,36岁读硕士其实并不晚!但是我父母老了。侥幸的话,我顺利毕业,如果父母出现三长两短,我就只能中断学业。今天一个学医的朋友说我好几年没有带父母去做体检了,这句话,的确刺激到了我压抑的焦虑。学业、职业、在学院里遇到像自己的人并且和他们一起工作是幸福。陪伴一个人获得他的理解认可两个人能获得好的结果是幸福。三五年追逐梦想父母安然无恙是幸福。以后做慈善工作,有机会领养一个孩子是幸福。写千万字心理和社会的文章,和几十万粉丝分享喜怒哀乐是幸福。帮助被忽视的孩子和不受待见的父母重获快乐健康是幸福。老家被拆迁后失去邻里关系,能有实力把父母接到深圳安度晚年是幸福。父母,深爱的人,一份喜欢的工作,和我性格相似的同事,忠实铁杆粉丝,一个都不能少。我爱你们,你们都是我蜕变重生的意义,是我好好活的理由。就像许三多说的:有意义的事就是好好活,好好活就是做有意义的事。相关链接:为什么说未来中国30年是社会工作的30年?社会工作者是做什么的?《一个“心理学者”脑海中的未来中国30年:“爱的事业”大有可为!》心理社工严重匮乏!社工硕士毕业月薪才5000,你愿意来做社工吗?在香港,社工是起薪3万的高薪职业,在大陆做社工却养不活自己!这个新兴职业未来将影响每个中国人,它有个很俗气的名字——社工深圳社工平均工资要涨到10647元?希望很美好,现实较骨感如何成为一名社会工作者?香港、内地的社工职业资格准入制度

花姑娘

28岁,大专生,今年考上了研究生(专硕),还要不要去读?

最近,看到一位网友发帖求助,说:“自己今年28岁,单身狗一枚,无业,找不到工作所以去考研了,并且很幸运今年还考上了研究生。但是,由于学校不好,专业也不好,还是专硕,也就是混个文凭,又担心自己年龄太大,毕业都30出头了。所以,纠结到底要不要去读,希望大家给点建议”。针对这位同学所纠结的问题,下面简单进行分析,希望有类似情况(大龄考研)的同学可以参考。1、辛辛苦苦考上的研究生,为什么不读?这位同学,是一名专科生,而专科生与研究生的差距理论上来讲,中间还隔着一个“本科”呢。所以说,专科生能考上研究生,这本身已经是跨越了学历阶层。(基础考研知识科普:专科生也可以考研,只不过需要毕业满2年以上,比如你2019年9月份之前能够拿到大专毕业证。那么,你在2020年12月就可以考研了,然后,2021年9月份就可以研究生报道了。只不过考研时需要加试一些科目,具体科目可以在报考大学当年的研究生招生简章中找到)。所以说,既然能够考上研究生,岂有不读之理?2、读研,年龄是问题吗?读研,年龄真的会是问题吗?很明显不是,因为,我们不要忘了,读研与不读研,并不能阻碍我们的年龄增长,我们的年龄依旧会越来越大,而不是说,你不去读研,年龄就会停止增长,可以永葆青春。读研三年以后,你就是拥有研究生学历的31岁大学生,有更强的竞争力(不要再说什么企业只看第一学历这种话了,先考个研究生再说)。不读研,三年以后,你依旧还是一名专科生,哪个更划算一目了然。3、一直比较鼓励大家读研,学历贬值是一个大势所趋先看一份数据。这是全国自恢复高考以来到2018年的高考人数与到2017年的高考录取率统计数据。通过这份数据,我们发现了什么?那就是高考人数从2000年以后,不断上涨,在2018年时达到了975万,而到了2020年时的高考人数又突破了1000万,达到了1071万人。同时,随着高考人数的不断增长,高考录取率也在不断增长,从1997年的5%到2017年的74.76%,这也意味着每100个人里面,74个人会有大学可上。主要原因,离不开这两个字—“扩招”。扩招,将会意味着大学生会越来越多,如此多的大学生,继而导致就业竞争更加激烈,很多同学为了获得更强的竞争力,继而会选择读研深造。所以,我们再看一份数据。2014年到2020年的毕业生人数与考研人数统计。可以看到,从2016年到2020年,短短四年,大学毕业生人数从765万人增长到874万人,增长率为14.24%。而考研人数则从177万人增加到了340万人,增长率高达92.09%。当然,以上数据仅供参考,因为,每年真正的考研人数,并不只是当年的毕业生,还有一些“二战”乃至于“三战”的非应届考生。但是,数据是完全可以代表整个考研趋势的。所以说,在考研已经成为一种“刚需”的情况下,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排斥考研呢?不考研,随着学历贬值,无疑让我们的竞争力会越来越弱。4、工作看的是能力,不看学历?可能很多人会说,工作看的还是能力,不看学历。话是没错,但是,你首先要有证明你能力的机会啊,如果,没有学历这个“敲门砖”,你可能连公司的大门都敲不开,如何证明你的能力。其次,能力,也需要合适的平台与资源才能够展示出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道理相信大家都懂。所以,还是那句话,工作前五年,学历真的很重要,也会影响我们的起点。综上,给大家的建议就是,如果你已经考上了研究生(全日制),那就去读,如果你有考研的打算,就去考,不要犹豫。考研,已经成为继高考后的另外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也是弥补高考过失的一次机会。感谢您的阅读,喜欢文章就点赞转发吧!

是以叹也

考上这些专业的研究生,读研期间还得租房?多花十几万读研值吗?

读研还要租房住?考研选这些专业,读完研究生你要多花十几万!2019年考研基本结束,现在拟录取的同学大都是在等待录取通知书了。很多人以为,等研究生开学的时候,直接去学校报到就可以了。但是很多人却不知道是是,他们去读研之前还要提前租房!为何别人读研学校提供住宿,而他们却必须租房呢?考上这些专业的研究生,读研期间还得租房?多花十几万读研值吗?小水就遇到一位报考北京师范大学的同学,今年他二战终于考上了该校的专硕专业。拟录取后他才发现,北师大不提供住宿,即使他报考的是全日制专硕,也必须在读研期间租房子住!他了解了一下北京的房价,让他犯愁了,这个研究生考上了,去读也够呛。北京偏僻一些的合租房需要将近2000元每月,如果是单身公寓的话,最差的也得4000元以上。而靠近学校附近的房子更贵,不低于5000元每月。就算是就读的专硕专业,只需要两年时间,但是这两年下来光房租都得十几万,再加上学费生活费的话,这个花费简直就是天文数字,一般的家庭还真是承受不起!其实不光是北师大的专硕专业不提供住宿,南开大学的部分专硕专业也不提供住宿,北京大学的所有专硕专业和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也不提供住宿。当然,对于那些非全日制的所有专业,学校基本上都不提供住宿,需要考生自己想办法!对于农村家庭的同学来说,十几万基本上是个天文数字,这个代价有点大。很多人觉得花了将近二十万读一个专硕并不值,所以有的人考上了却想着退学不去读。即使读研之后,所有的补贴和各种奖金勉强能够抵消掉学费和生活费,但是这个两年的住宿费确实是个非常大的问题。因此,对于2020年考研的同学来说,在考研时报考专业一定要提前看清楚目标院校的招生简章,是否提供住宿,不然你就要多花十几万来读研!不过,像北师大、北大这样的985高校毕业的研究生,在就业方面,基本上不会发愁,有的同学觉得这十几万就当做是对自己的投资,以后毕业了赚回来就是!你还知道国内哪些大学的研究生专业不提供住宿吗?如果你已经被学校录取,但是学校不提供住宿,你会和学校协商住宿问题还是直接在学校附近租房呢?欢迎留言分享您的观点!

必归其天

如果想在硕士毕业后就参加工作,该选择读学硕还是专硕

首先,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专硕比较偏向于高端应用型人才,在专硕的培养过程中,高校往往会为专硕配备行业导师,目的就是为了增强学生对于行业领域的认知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在产业结构升级的大背景下,行业领域对于高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是比较大的,所以未来高校也会逐渐提升专硕的人才培养能力,从2020年研究生扩招的情况来看,专硕教育也是一个扩招的重点。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考生在读完硕士研究生之后就参加工作,可以重点考虑一下专硕教育。相对于专硕来说,学硕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偏向于研发型人才的培养,而且学硕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可以直接攻读博士研究生学位,所以如果有读博的计划,还是应该重点考虑一下学硕。当前不少高校在人才培养的要求上,学硕和专硕的区别并不明显,很多高校对于专硕的学术能力也有比较高的要求,所以选择专硕并不意味着轻松,很有可能会更辛苦,这一点一定要引起考生的重视。在选择考专硕和学硕的时候,还需要考虑到自身的专业特点和行业特点,如果未来要进入教育、科研等领域发展,还是应该重点考虑一下学硕,毕竟这些领域对于学术科研能力的要求更高一些。最后,从近些年的就业情况来看,以计算机专业为例,学硕和专硕的就业差别并不明显,不少学硕也会选择到传统行业领域发展。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如果有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问题,或者是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或者私信我!

不主故常

考研须知:学硕与专硕的区别,你都了解吗?

对于考研党来说,可能是需要选择学硕或者专硕,对于这两者的区别,可能有些学生还是比较迷惑,那么,它们到底有何区别,你是否真的了解呢?首先我们来谈谈两者学位之间的关系。专业学位是相对于学术型学位而言的这名一种学位的类型,专业学位的目的是培养有理论基础,但是有能够适应特定行业需要的应用型高级人才,简单的来说,就是需要理论和实践双层基础的人才,两方面的条件都是需要具备。而学术型的学位主要以学术研究为主要目的,也就是理论和研究为主,目的是为了培养一些专业的科研人才,注重理论,可以说两者相比,学术型学位更加偏向理论,而专业学位更加偏向实践,接下来我们再来仔细讲讲两者之间到底有哪些区别。第一点是培养的目标不同,这个在上面已经讲了,学硕主要培养理论研究方面的人才,专硕主要培养实践能力的高层人才。第二点是培养的方式不同,既然目标不一样,那么,培养的方向可能就会着重区别,学术学位的课程主要偏向理论基础研究学习,而专业学位则主要以实际应用为主要课程。第三点是学习费用的不同,不同培养方式和目标不同,那么,学习的费用肯定也是不一致的,而且不同的专业也是不一样的。第四点是调剂的机会不同,对于学硕和专硕来说,学硕可以调到专硕,但专硕基本很难有机会调剂到学硕。第五点是导师制度不同,学硕一般是单导师制,而专硕一般是双导师制,毕竟专硕不仅需要理论,还需要学习实践操作。第六点是竞争热度不同,两者之间的热度是不一样的,专硕可能近年来会比较热门,报考人数多,而学硕招生的人数一般会比较少。第七点是就业难易度不同,两者在就业难度上其实差别不大,但是要看个人在学习期间的成绩以及效果如何来区别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