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收藏!中文顶级期刊分类,多图教你不被ABCD类搞晕!为之

收藏!中文顶级期刊分类,多图教你不被ABCD类搞晕!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走向“大众化”趋势,越来越多的本科毕业生开始考研,尤其是近三年研究生报考人数,从2018年的238万暴涨到2020年的341万,录取人数也从2018年的76.25万上涨到2020年的114万。而很多人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往往还没做好学术的准备就开始被导师“夺命式的”催稿了,在这其中会遇到很多困惑,尤其毕业要求中的学术期刊分类(比如小编我读研一时很懵逼),到底哪些期刊是A类,哪些是B类,哪些又是C类,CSSCI又是什么?那么今天小编就给广大研究生的新生们详细讲讲中文期刊(人文社科类)分类那些事。期刊分类在我国,中文期刊主要分为4个层次,A类、B类、C类和D类期刊。一、A类期刊其中A类期刊是咱们国家最牛的期刊,是每个学者都梦寐以求想发表的期刊,主要有中文顶级期刊1种——中国社会科学、中文权威期刊26种和中文A类期刊126种。这些期刊都是中文的顶级期刊,在这里一般都是国内顶尖高校学者论文的发表场地,普通学校的老师和研究生想发表比登天还难,其中经济管理学类中著名的期刊包括管理世界、经济研究等。二、B类期刊(CSSCI)B类期刊也叫C刊,也就是由南京大学主办的CSSCI论文期刊,很多人困惑点可能就在这里,搞不清什么B刊,C刊的。CSSCI来源期刊一共有568种,绝大部分学术强的研究生的文章只能在发表在CSSCI期刊上了,具体期刊看下图。三、C类期刊C类期刊层次相对A刊和B刊,层次就相差比较大,主要包括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和北京大学主办的中文核心期刊。这里就包括更多,具体就不一一列举。四、D类期刊D类期刊说是中文最差的期刊一点也不为过,这些期刊主要是收录那些低质量的论文,甚至很多都可以用money来购买。总之呢,既然大家选择读研,还是要以冲击A类和B类期刊为主,平时也要养成看A类、B类期刊的习惯(最好看A类),这样写起论文来就能有的放矢!怎么样,看完文章之后你懂了吗?欢迎下方留言讨论,一起探讨!注:各大高校认可的A类、B类、C类、D类期刊可能有细微差别

独心

学术期刊有哪些种类?

在经济学领域,一般有两条轨道的参考标准:CSSCI期刊和SSCI期刊。CSSCI是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拟定的一个中文社会科学期刊目录,在上个世纪到本世纪初,国内经济学领域的学术评价几乎都以此为标准。但其中好一些的学校会在这个期刊中有所取舍,比如经济学领域内有70多个杂志,而前几名的杂志会在职称选拔中占更大的权重,因校而异。CSSCI水平参差不齐,许多杂志没有双匿名审稿制度,但最近几年有些进步,一些杂志可以发表一些半原创论文,而不是纯粹用中国数据套国外模型了。 SSCI是由Thomson选定的一个社会科学期刊目录,也是世界通行的社会科学发表目录。在2005年以后,随着海归们逐渐回国,SSCI迅速成为比较优秀大学中与CSSCI平行的一把标尺。 由于国内经济学研究长期处于自娱自乐的状态,在SSCI甫一进入国内经济学人的视野时,他们立刻发现这些文章在各个方面都远远超出了CSSCI的平均水平,因此在一些顶尖学校中,CSSCI甚至已经完全被抛弃。比如北京大学在选拔终生教授时有一个打分系统,15分可以晋升,其中最好的五大期刊(AER, QJE, Econometrica, JPE, RES)将有10分的加分,所有SSCI都有至少1分的分数,而CSSCI中除了最好的经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有1分之外,其他杂志全都不算分数。当然,SSCI也有不少烂杂志,其中一些甚至比CSSCI中的较优秀者还要更烂,所以一些学校采用引用率、杂志声誉、同行评价等综合标准定出了一个杂志列表,比如上海财经大学的列表,已经成为了不少学校的参考标准在发表时,我们一般仅仅关注期刊是不是属于某个index,但将期刊选入或者排除出一个index,也是值得研究的问题,也就是lz所问的“如何评价国内各类学术期刊的权威性和采信度?”。一般来说,是不是双匿名审稿以及影响因子是评价期刊的最重要标准,影响因子并不能完全代表权威性,采信度更是一个依赖于这本杂志有多爱惜自己的羽毛的程度的指标,没有什么确定的标准。如有发表期刊方面需要,可联系QQ:867057411

空想家

学术期刊的级别、种类、等级,这篇文章全讲清楚了!

【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只要一脚踏进了学术圈,那就真的满眼都是北核、SCI、CSSCI…… 这些让人眼花缭乱的专业名词是指什么?又是怎么评级如何分类的呢?01什么是学术期刊 学术期刊(Academic Journal)是一种经过同行评审的期刊,发表在学术期刊上的文章通常涉及特定的学科。学术期刊展示了研究领域的成果,并起到了公示的作用,其内容主要以原创研究、综述文章、书评等形式的文章为主。▲《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知网截图。可以看到期刊基本信息、被收录情况、期刊等级划分、期刊影响因子等信息。02刊物等级划分 按照注册地划分 ● CN类刊物所谓CN类刊物是指在我国境内注册、国内公开发行的刊物。该类刊物的刊号均标注有CN字母,人们习惯称之为CN类刊物。● ISSN类刊物现在许多杂志则同时具有CN和ISSN两种刊号。所谓ISSN类刊物是指在我国境地外注册,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该类刊物的刊号前标注有ISSN字母。▲《国家图书馆学刊》知网截图。可以看到 CN 和 ISSN 两种刊号。按主管部门划分 ● “国家级”期刊一般说来,“国家级”期刊,即由党中央、国务院及所属各部门,或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民主党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办的期刊及国家一级专业学会主办的会刊。另外,刊物上明确标有“全国性期刊”,“核心期刊”字样的刊物也可视为国家级刊物。● “省级”期刊即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所属部、委办、厅、局主办的期刊以及由各本、专科院校主办的学报(刊)。▲《统计与信息论坛》知网截图。该期刊主办单位是西安财经学院和中国统计教育学会高教分会,出版地是陕西省西安市,但该期刊是核心期刊,所以也可将其视为国家级期刊。按期刊质量划分 ※ 这里是你最关注的常见核心期刊 ※首先,要明确什么是核心期刊?核心期刊是某学科的主要期刊。一般是指所含专业情报信息量大,质量高,能够代表专业学科发展水平并受到本学科读者重视的专业期刊。1931年著名文献学家布拉德福首先揭示了文献集中与分散规律,发现某时期某学科1/3的论文刊登在3.2%的期刊上;196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了二次文献在期刊上的分布,发现75%的文献出现在10%的期刊中;1971年,SCI的创始人加菲尔德统计了参考文献在期刊上的分布情况,发现24%的引文出现在1.25%的期刊上,等等,这些研究都表明期刊存在“核心效应”,从而衍生了“核心期刊”的概念。目前,国内有七大核心期刊(或来源期刊)遴选体系。● 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 (又称北大核心)是根据期刊影响因子等诸多因素所划分的期刊,是北京大学图书馆联合众多学术界权威专家鉴定,目前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同。从影响力来讲,其等级属同类划分中较权威的一种。按照惯例,北大核心期刊每四年由北大图书馆评定一次,并出版《北大核心期刊目录要览》一书。▲《国家图书馆学刊》知网截图。核心期刊标识为北核标识,表明该期刊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总览》来源期刊收录。● 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又称南大核心)注:CSSCI (Chines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是由南京大学研制成功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是国家、教育部重点研究项目。是由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组织评定的,两年一评。通过对全国所有符合两月以下出版及非一刊号多版的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学术性期刊,进行他引影响因子分析,指某刊在统计当年被CSSCI来源期刊文献引用该刊前2年所登载的文章的篇次(不含该刊自引)与前2年该刊载文量之比;总被引频次指某刊被统计当年被CSSCI来源期刊文献所引用该刊创刊以来登载的文章的总篇次。▲《国家图书馆学刊》知网截图。CSSCI标识表示被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含扩展版)收录。●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经过严格的定量和定性分析选取的各个学科的重要科技期刊,学科范畴主要为自然科学领域,是目前国内比较公认的科技统计源期刊目录。受科技部委托,每年进行遴选和调整 ,权威性名列国内首位。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注:CSCD (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被誉为中国的CSI。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每两年遴选一次。每次遴选均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定量数据来自于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定性评价则通过聘请国内专家定性评估对期刊进行评审。定量与定性综合评估结果构成了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知网截图。CSCD标识表示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收录。●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社科院核心)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于2018年11月16日在“第五届全国人文社科高峰论坛暨期刊评价会”上发布《中国人文社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18年)》(简称《报告》)。《报告》基于学科与期刊特点构建了不同的期刊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1291种人文社会科学期刊(2012年及以前创刊)、164种新刊(2013-2017年创刊或更名)及68种英文期刊进行了评价。●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这种核心期刊说法目前缺乏公认性,国内运用较少,评选周期和有效期不祥,也难见其出核心期刊的目录。● 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国际上被国内普遍认可的核心期刊(或来源期刊)遴选体系。SCI(科学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是世界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是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其中以 SCI 最为重要。● SCI 美国《科学引文索引》注: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简称 SCI )于1957 年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简称 ISI)在美国费城创办,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1961 年创办出版的引文数据库。SCI创办人为尤金·加菲尔德(Eugene Garfield, September 16,1925-2017)。● SSCI 美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注:美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 , 简称 SSCI )为SCI的姊妹篇,亦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创建,是目前世界上可以用来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科学论文的数量进行统计分析的大型检索工具。▲《Progress in Materials Science》在CNKI学术搜索上的文章截图。来源是Elsevier期刊数据库。● EI 《工程索引》注:美国《工程索引》(The Engineering Index, 简称 EI )工程索引(EI)是由美国工程师学会联合会于1884年创办的历史上最悠久的一部大型综合性检索工具。EI在全球的学术界、工程界、信息界中享有盛誉,是科技界共同认可的重要检索工具。▲《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知网截图。EI标识表示被工程索引(美)收录。● ISTP 《科技会议录索引》注:美国《科技会议录索引》(Index to Scientific & Technical Proceedings, 简称 ISTP )创刊于1978年,由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编辑出版。该索引收录生命科学、物理与化学科学、农业、生物和环境科学、工程技术和应用科学等学科的会议文献,包括一般性会议、座谈会、研究会、讨论会、发表会等。其中工程技术与应用科学类文献约占35%,其他涉及学科基本与SCI相同。03其他常见刊物收录等级 日本-JST●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注: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ap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gency)是日本政府文部科学省科学技术厅下设的一个国家级的科学技术管理组织,同时也是发达国家中具有代表性和最为成功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之一。JST的建立就是为了顺应日本的“科学技术创造立国”战略目标总需求。▲《国家图书馆学刊》知网截图。JST标识表示被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收录。美国-CA● CA 《化学文摘》注:化学文摘(Chemical Abstracts)是世界最大的化学文摘库。也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最为重要的化学、化工及相关学科的检索工具。创刊于1907年,由美国化学学会化学文摘社(Chemical Abstracts Service,CAS)编辑出版,CA报道的内容几乎涉及了化学家感兴趣的所有领域,其中除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外,还包括冶金学、地球化学、药物学、毒物学、环境化学、生物学以及物理学等诸多学科领域。▲《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知网截图。CA标识表示被化学文摘(美)收录。俄罗斯-РЖ,AJ● РЖ,AJ 《文摘杂志》注:文摘杂志(Реферативный журнал)是供查阅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工业经济等方面文献资料的综合性信息检索刊物。1953年创刊,苏联全苏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现名:全俄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编辑出版,世界三大综合性文摘杂志之一。▲ РЖ,AJ标识表示被文摘杂志(俄)收录。来源 | 龙江知网免责声明本公众号部分转载的图文、视频来自网络,其专利、版权和文责属于原作者所有,若您是原作者且不希望文章被转载,请联系我们处理(TEL:0519-86998217)。信息提供:盛男 图文编辑:张聚 审 核 :王晖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工矿自动化,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大私枭

SCI,EI,CSCD,被誉为期刊“三大宝”,研究生必备基础知识

随着全国各地硕士研究生复试拉开帷幕,2020年考研大军即将走进硕士研究生的生活,硕士研究生作为我国高等人才培养中的重要环节,为我国在各行各业培养了大量的领军人物。因此,既然是培养高等人才,科研成果作为其核心的评价指标。因此,在研究生阶段,发表文章是重中之重的任务。那么,发什么样的文章?在哪里发表文章才能被得到认可呢?今天,小编带大家提前熟悉下文章的等级,提前做好发文章的准备。目前,国内发表文章,其等级主要分为3大类,即SCI,EI以及核心期刊。SCI主要以科睿唯安的数据库Web of Science收录的期刊为主,当然,国内也有很多高校创办的英文期刊被SCI所收录。提到SCI期刊,也是有等级之分的,对这个期刊等级进行评价的主要有两个机构,一个是汤森路透每年定期更新出版的期刊评级,主要分为1,2,3,4区;另外一个是中科院文献情报重心对SCI期刊进行评级,也分为1,2,3和4区。例如我们所熟知的全球顶级期刊Nature, Science, The lancet等就属于1区。 目前,国内科研机构高校主要以中科院期刊分区为标准。至于分区是如何计算的就非常复杂了,这里就不再过多赘述。另外,对于国内所创办的被SCI收录的期刊,全部是以英语为主,即发表SCI是需要以英语写作的。其次,即EI (工程索引,Engineering Index )期刊,也是一个期刊数据库,其收录了全球约3500多种期刊。当然,国内也有许多期刊被EI所收录的,能被EI所收录也衡量了一个期刊的实力。不同于SCI期刊,EI期刊所收录的国内期刊是有中文形式的,即作者可以以中文形式发表EI期刊的。核心期刊,核心期刊分很多种,有北大核心,南大核心,还有CSCD核心,对于理工科而言,最为大家所接受的便是CSCD核心,每个研究领域,仅仅有2-3本期刊能被CSCD所收录。而且,国内大部分高校对于研究生的最低毕业要求就是需要发表CSCD核心。讲到这里,大家是不是明白了许多,大家是想发表什么级别的期刊呢?欢迎大家评论留言!另外,小编在这里为大家准备了CSCD核心期刊目录,“关注并私信我,发送文字“CSCD”即可获取CSCD核心期刊目录表”。

皇女

硕士研究生有哪些种类

1)学术型硕士 根据我国的有关规定,学术型学位按学科设立,其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 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而专业学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 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普通硕士教育以培养教学和科研 人才为主,授予学位的类型主要是学术型学位。所以这类研究生又称为学术型研究生。目前,我国学术型学位按招生学科门类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 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 12 大类。普通硕士的招生考试是指年初的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简称“统考” ),被录取 后,获得研究生学籍。毕业时,若课程学习和论文答辩均符合学位条例的规定,可获毕业证书 和学位证书,课程学习通常是学分制。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的条件(2)专业学位硕士 专业学位硕士近几年来成为比较热门的词汇,说到 MBA、MPA 等更是耳熟能详。其 实,MBA、MPA 正是专业学位中的两种类别。至 2012 年,我国经批准设置的专业硕士学位 已达 39 个。2013 年专业学位硕士招生比例和招生专业都有大幅度的增加。预计到 2015 年, 专业学位硕士招生将占研究生招生总数的 50%以上,我国将形成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学位硕士 各占半壁江山的总体格局。专业学位硕士除了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工程硕士(ME)、法 律硕士(J.M)、会计硕士(MPAcc)和公共卫生硕士(MPH)外,还包括金融硕士(MF)、 应用统计硕士(MAS)等 对报名参加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工程硕士中的 项目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 员,还额外有工作经验的要求:大学本科毕业后有 3 年或 3 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 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有 5 年或 5 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 的人员;或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 2 年或 2 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具体内容可以查看。专业学位硕士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一种形式。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定位,专业学位为 具有职业背景的学位,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专业学位硕士教育的学习方式比较灵活,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种:1)在职攻读。此类学习方式为在职人员利用业余时间进行专业的学习,考取这类专业学 位的考试通常在每年的 10 月份进行,名为“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简称“联 考”,毕业之后学位为专业硕士。在这里要注意,从 2010 年开始,部分学校颁发的学历证书为 “研究生”,所以报考之前可以先打听一下该校发的是什么证书。另外,在职专业硕士与在职普 通硕士是不一样的。2)全日制。此类学习方式为脱产,进入学校进行全日制的专业学习,考取这类专业学位 的考试与每年年初举行的“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一起进行,毕业之后学历为研究 生,学位为专业硕士。总的来说,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学位硕士之间的不同之处2.其他分类方式 1)按学习方法不同,分为脱产研究生和在职研究生,即学历教育研究生(全日制)和非 学历教育研究生(在职)。前者指在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进行全日制学习的研究生;后者指在 学习期间仍在原工作岗位承担一定工作任务的研究生。2)按学习经费的来源渠道不同,分为国家计划研究生、委托培养研究生(简称“委培 生”)和自费研究生。 国家计划研究生的培养经费由国家提供,又分为非定向研究生和定向研究生(简称“定向 生”)。其中非定向研究生毕业时实行双向选择的自由就业制度;定向生则在录取时就必须签订 合同,毕业后按合同规定到定向地区或单位工作。但是从 2014 年秋季学期起,将向所有纳入国家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收取费用。现阶 段全日制学术学位研究生收费标准,原则上每年硕士研究生不超过 8000 元,全日制专业学位 研究生以及已按规定实行收费政策的研究生暂执行原收费政策。从 2014 年秋季学期起,将研究生普通奖学金调整为国家助学金,每年对硕士生的资助标 准不低于 6000 元;同时设立研究生学业奖金;加大研究生助教、助研和助管岗位津贴资助力 度;提高国家助学贷款最高限额;落实和完善鼓励捐资助学的优惠政策。委托培养研究生的培养经费由委托单位提供,录取时要签订合同,毕业后到委托单位工作。3.按考试方式分类硕士研究生的考试方式主要包括全国统考、单独考试、法律硕士、MBA 专业硕士统考、 在职攻读专业硕士联考、同等学力申硕考试等。

父在

研究生要关注主流学术期刊

作者:王德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博士生导师)给研究生上课,开口闭口不是研究,就是论文,不是理论,就是学说,有时候也会地给学生扯上几句自己对一些学界现实问题的认识,虽然不一定正确。我觉得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在思想意识方面对学生的影响,有些时候也许是很重要的,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基于这种认识,我在课堂上会有些有目的性的“胡言”。研究生的主要任务就是科研训练和科研工作,然后就是发表自己的学术成果。科研训练和科研工作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内容,就是阅读专业文献。如何选择要阅读的科学文献,是研究生在早期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等有了自己的科研成果后,在哪些学术期刊上发表自己的成果,是研究生们遇到的又一个问题。课堂胡言1:研究生要阅读自己研究领域的主流学术期刊的论文。不看Nature、Science的学术论文,会不会影响你的科研呢?我觉得不会的!不阅读NS的论文不会影响你的科研,但如果你不关注、不追踪、不阅读主流学术期刊的论文,你就很难对自己的研究领域有个较全面的认识。一般来说,一个学者的学术地位(以及声誉和威望),主要靠在本领域的主流学术期刊上发表的系列学术论文来建立,在学术界很看重这一点。NS的文章涉及的问题多是大众感兴趣的问题,所以很重要。大众感兴趣的问题,有趣而重要,这一点与专业领域的论文是不同的。所以NS发表的一些论文,有些貌似水平很一般,既没有高深的理论,也没有高精端的仪器设备,也没有像Cell期刊的论文那样有丰厚系统的数据,但论文中涉及到的问题毫无疑问是很重要的,也一定是大众感兴趣的(不只是本领域的同行认为有兴趣!)。从这一点说,如果选择的科学问题过于“高深和专业”,还要在思想上单纯去追求发表NS论文,可能就会产生一些问题。做学问,一定要重视本领域的主流学术期刊,要阅读、追踪主流学术期刊上的相关论文,更要在主流学术期刊上发表自己的学术成果。课堂胡言2:研究生作为学问人,最最重要的一个评价指标是学术论文。国家现在提倡“破四唯”,反对唯论文,但大家一定要明白,这并不是反对发表学术论文,而是反对与学术道德和学术精神相违背的行为,如造假、抄袭、投机取巧、选择性使用数据等为了论文而论文的行为。研究生期间的一个主要任务是做研究。所以,作为研究生,一定要多积累数据,做系统性的工作,做创新的工作,尽量多发表学术论文,发表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在主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当然,我们也会经常看到这种现象:有些年轻学者因为发表了NS论文而获得了很多荣誉和奖励,也容易获得各种基金的资助,而有些学者虽然也在主流学术期刊上连续发表多篇有影响的论文,却没有晋升的机会,也没有获得奖励,甚至不能获得足够的经费支持等,这是学界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果学界都不再盲目崇拜NS论文,回归学术探索的本质,学术风气就会渐渐好起来。

金钱梦

研究生迎来春天,期刊论文不再是唯一依据,学生终于熬出头了

毕业大学生人数的逐年递增,也让大学生质量“下降”得严重,现在大学生头衔含金量较低,虽然本科学历高于专科学历,但大多数本科毕业生在找工作时,已经没有学历的优势了。用人单位为了选拔出更优秀的人才,在招聘时提高了门槛,尤其是在学历上,部分企业的最低标准已经变成了研究生学历,这也让很多本科生找到了新的方向。于是考研成了潮流,学生为了提高自身竞争力纷纷加入考研大军中。以为只要研究生学历拿到手,就万事大吉了。但却忽略了一点,研究生想顺利毕业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考上研究生,毕业也有可能“被卡”不要以为只要考上研究生就行了,研究生毕业也是一大难关,每年也有不能顺利毕业的学生,也为同学们敲响警钟。1)研究成果未达到要求研究生的学习跟本科完全不同,本科是理论知识的学习,而研究生是更偏向科学研究方面,这也是研究生较为常见的任务。但如果学生对于项目研究深度不够、或能力欠缺较多,研究成果就可能与预期效果相差较大,毕业时可能会被卡,有可能出现无法毕业的情况。2)论文数量或质量不达标研究生阶段写论文是再平常不过的一件事了,一般研究生要写2种类型的论文,一种是毕业时的论文,另外一种是要公开发表在期刊上的论文。毕业论文的审查是比较严格的,而期刊上发表的论文虽然没有毕业论文那么严格,但是不同的高校有数量和质量的要求,如果达不到一定的要求就可能不给学生颁发学位证,影响毕业,这也是影响研究生顺利毕业的主要原因。研究生迎来“好消息”,期刊论文不再是唯一依据,毕业压力小了为了能顺利毕业,不少同学在论文上“做手脚”,购买期刊的版面心怀侥幸,但是这样的方式却不体现学生的真正实力,为了整改这一现象,相关部门终于出手了!部门规定:高校在授予研究生学位的时候不得以期刊发表论文作为判断学生的唯一依据,杜绝以刊评文的现象。考研党迎来了春天,这一政策说明研究生毕业不再和论文紧密相关,毕竟研究生学习考验的更多是学生的科研和综合能力,不能仅看学生发表了多少论文,这一消息降低了研究生毕业的难度,让不少学生表示自己终于熬出头了!研究生的培养和本科生的培养是有不同的,如果过分注重研究生的论文发表,那么研究生也会更加倾向学术学习,与培养研究型人才的初衷相悖。相关部门对于研究生这一规定要求在某种程度也促进了人才培养,让研究生能专心搞科研,而不是被学术论文弄得“顾此失彼”。关于考研这些事,考研党必须知道1)考研有难度,准备工作要充分每年各大高校都在扩招研究生,但尽管如此,还是会有一大半的考生遗憾淘汰,这也间接说明了考研的难度。想要一次上岸成功,需要考生充分的准备和复习。尤其是对于“双非”本科院校的同学来说,跨专业一定要记住“专业先行”,要非常深入了解专业。另外就是选择学校,在选择学校时要注意复试分数线、院校复试比例和报名录取比,这三个数据可以帮考生大概计算出自己的分数和被院校录取的可能性,三个数据都可以直接在网上搜到。2)研究生学历不是唯一,就业更看重能力研究生的学历虽然能成为学生的加分项,但绝对不是最重要的部分,企业招聘的人才都是实打实要工作的,所以最关键的还是能力。研究生已经在学历上占取了优势,那么在工作能力上也要不断锻炼和提高。研究生导师都有很多的人脉和科研项目,研究生要多跟导师学习,为工作积累经验。研究学历虽然有光环,不代表适合所有人考研成为一种潮流也不完全是一件好事,在每年的考研大军中,有真正想要通过考研提升自己学历、锻炼自己的人,但也有很多考生是跟风报考。在跟风报考中也只有极少数的人能成功上岸,大多数的跟风考生都成了“陪跑选手”。对于这样的学生,笔者想说,研究生学历的光环确实有很大的优势,但也不代表就是和所有人,如果自己没有准备也没有信心考研上岸,就不要白白浪费时间,早日投入到工作中积累经验也一样有好的发展。写在最后:无论是本科还是研究生,都不是学历的终点,想要不断提升就要不断学习,学历是很重要的,但最终进入社会能力也不容忽视。无论选择哪一种方式,关键在于学生的选择要切合实际,盲目跟风只会浪费时间,脚踏实地才能做出成绩。【今日互动】你认为研究生的“含金量”下降了吗?

多诺玛

研究生向学术期刊投稿的4个基本要点

来源:学术志 作者:浴火凤凰学术论文,是作者的科研成果以书面创作形式的一种展示方式,借此希望能够尽快刊登发表并得到同行们的认可。因此,对于科研工作者,尤其是那些若正常毕业必须发表指定级别、数量论文的研究生们来说,尽早熟悉和熟练掌握学术期刊论文投稿的相关技巧,将有助于学术论文在理想的学术刊物上得以发表,进而体现论文的学术价值和作者的学术地位。当然,更重要且更现实的目的是,满足正常毕业、评职称的条件。研究生向学术期刊投稿,应着重掌握以下4个基本要点。01、熟悉学术期刊的类型区别作者撰写学术论文的主要目的在于发表,并得到同行专家、学术界以及全社会的认可,从而促进学术交流、推动科技进步。学术论文能否在指定的学术期刊得以发表,主要在于论文本身的学术价值,但也取决于论文作者对期刊性质的了解程度。首先,要了解学术期刊的类别划分。投稿之前,必须先要搞明白“学术期刊”的定义,通常有两种解释:(1)收录学术文章的就属于学术期刊;(2)在国家公布的第一批和第二批学术期刊目录里的才是学术期刊。根据目前阶段的情况来看,大部分的高校和科研单位按照(1)执行,而要求更高的院校和单位则按照(2)执行。所以,研究生在发表论文之前,第一步就要清楚学术期刊具体包括哪些,最好是到各自学校社科处的网站上,查找学校官方认可的“期刊目录”,这样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操作。按期刊的性质,学术期刊可粗略分为理论、技术、综合类期刊;按学科的类别,学术期刊可细分为不同学科领域的专业期刊,有的在封面印有中国XX学(类)或学会(核心)期刊(会刊)字样;按出版的类型,学术期刊可分为正式和非正式期刊,正式期刊又有核心(重点)和普通、公开和内部发行期刊的区别。目前,国内受到普遍认可的核心期刊主要包括:中文核心期刊(北大核心)、CSSCI(南大核心,其中又分为来源刊和拓展版)、CSCD(中国科学引文库期刊)、SCI(科学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等。此外,还有一些统计源核心(也称科技核心,如医学或工科类期刊在对应领域中的影响力还可以)或者武大核心之类,但没有前几种有影响力。研究生在投稿时要做到有的放矢,将学术论文的研究内容、刊发目标与期刊的性质类别、地位层次保持相对一致。其次,要了解期刊的发文取向。即便是相同类别或者同一期刊,由于办刊宗旨特色、发行对象层次和报道阶段重点的不同,其栏目设置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发文取向也会随之呈现动态变化。因此,研究生在投稿前,不仅要知悉专业期刊的征稿启示和栏目设置,还要着重关注其年度发稿重点和专栏征稿主题,有针对性地及时跟进期刊的发文取向,才能提高投稿的命中率。02、贴近学术期刊的个性要求作者投寄的论文格式最好与发文的排版格式相一致。此外,不同期刊在投稿方式上有打印文稿邮寄、光盘刻录邮寄、电子邮件投稿、官网在线投稿等不同传递要求,在录用取舍上有是否回复的不同时限约定,在字数限制上有依据论文性质区分的不同上限规定,在版面幅度上有是否收费的不同等次标准。例如:在是否录用结果回复的时限上,自投往往比较慢,而采取代投方式的话,普刊基本上当天回复,学报需1~2周,北大核心需1~3个月,南大核心则需6个月左右;在版面费上的收取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CSCD核心、科技核心期刊存有差异,少的在1000~2000元,多的在5000~6000元。所以,研究生可通过期刊的征稿规定或与编辑部直接联系了解,以避免技术性失误。03、符合国外索引的收录标准根据许多教授们的多年投稿经验来看:一篇学术论文如果要想被国际三大检索系统EI、SCI和ISTP收录,其基本要求是:学术水平是核心、编排规范是条件、投稿途径是关键。由此可见,即使你的论文学术水平再高,如果出现格式编排不规范、投稿途径有偏差的情况,同样也很难被收录。在编排规范方面,主要包括英文题名、作者姓名、工作单位、英文摘要、项目来源、参考文献等内容。论文的英文题名要能够高度概括主题内容,通常不超出10个实词,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符号、代号、公式和缩略词等。作者姓名按照国家标准《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拼写,姓在前全部都大写,名在后首字母大写,双名连写中加半字线,多人姓名中间用逗号,如 ZHAO Feng,WANG Hong-sheng。工作单位采用规范稳定译文,后缀China,如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 200433, China。英文摘要的编写是重点内容,主要包括论文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四个要素;篇幅长度一般在100~150个单词之内,不出现非文字性的图表、表达式和参考文献的序号;文字表述常用第三人称方式,用过去时态描述论文涉及的工作过程,用现在时态阐述论文的结论;注意开篇首句不与题名重复,首字不用阿拉伯数字。项目来源在首页标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863”高技术等项目名称,并用括号标出批准号。参考文献遵循国家标准《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编写并译成英文,剔除著录的教科书文献,主要原因在于,EI、SCI对参考文献中教科书比重较大的论文将不予收录。在投稿途径方面,作者应积极向国内已经被EI、SCI等被列为来源期刊,特别是向已经发表过论文、并被其收录过的期刊投稿。因为,据统计,国外英文和非英文科技期刊被EI、SCI收录的比例为85:15,加之,目前中国学术期刊进入EI、SCI来源期刊的数量有限,其发表难度相对较大。研究生可以将论文(英文稿)直接投寄被EI、SCI列为来源期刊的国外英文期刊,其部分期刊在学术水准、录用标准方面,相对来说低于国内的EI、SCI来源期刊。因此,研究生要了解被EI、SCI等收录的源期刊学科分类目录、刊名目录、出版和机构地址、收录的中国科技期刊名录,这方面的信息可查阅《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最新SCI源期刊要目总览》或到图书馆咨询。另外,由于EI、SCI等还收录重要的国际会议论文,研究生可以主动向在国内或境外举行的国际会议投稿,也可增大被EI、SCI和ISTP等国际检索系统收录的几率。04、遵循科学研究的道德规范近年来,学术界“学术腐败”问题呈现愈演愈烈之趋,成为各家学术类公众号的重要新闻之一: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一硕士研究生刘某2008年7月提交的硕士学位论文,涉嫌大面积抄袭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颜某2007年5月提交的硕士论文。上海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徐某被举报抄袭,涉及硕博士论文、专著等。中国65篇论文涉嫌批量造假,分别来自44所高校,3名院长级人物牵涉其中。……对此,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很多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相继出台了科技工作者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用以规范科技人员的行为、净化学术研究的环境、防止失范现象的发生。随着各种学术期刊的线上推送,要想通过“下载+粘贴”方式来剪裁拼装一篇学术论文已经变成易如反掌的事。然而,学术论文的网上链接也是一把“双刃剑”,这又使得发现、核实和举报违规论文成为轻而易举的事。为此,研究生在撰写学术论文时,一定要坚守学术道德的底线,尊重他人既有的学术科研成果,杜绝剽窃抄袭 “无商量”、嫁接引用“不标注”,杜撰结论“厚脸皮”等一系列违规操作。研究生在学术论文投稿时,一定要充分展现自己的原创论点,遵守相关学术期刊的约定,防止没有参与“搭便车”、未经允许“挂虚名”,一稿多投“撒大网”、多稿一投“狂注水”等失范行为。单从技术角度来讲,对于“一稿多投”的现象,如果论文的质量上乘,容易造成多种期刊重复发表,不仅给刊物和读者带来损失,也给作者带来声誉危机,发文期刊还将给予作者终止一段时间在该刊发稿的制约。对于“多稿一投”的现象,如果论文内容相同或相近,编辑部必定会择优刊发,绝对不会来者不拒、照单全收。一般来说,除非论文质量特别高或编辑部特约系列论文,否则的话,期刊不会连续发表某位作者相似内容的论文。因此,多稿在手的研究生可以考虑将论文分别投寄不同的学术期刊,这样上稿的概率也会大大增加。

私名

新闻传播考研导师特荐:合格研究生必关注的十大重要期刊!

不管是对于21届考新传的崽崽还是20的崽崽期刊阅读都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对于21届的崽崽们来说,阅读期刊是你把握学界动态的最好的方式(尤其是对于跨专业的崽崽们更需要了解),对于20届的崽崽们来说,做好期刊的阅读工作可以彰显你的思考力、专业素养从而成为复试高分敲门砖。(▲ 今年考研结束后同学们关于“论文重要性”的感慨)所以具体期刊应该读哪些?怎么阅读效率更高?有哪些坑需要避开?今天叶子学姐以“影响因子”为依据不仅科学总结出了你需要关注的十大重要期刊,还手把手教你如何阅读!干货系列适合收藏起来慢慢读喔,注:影响因子是衡量期刊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也就是某刊平均每篇论文的被引用数,它实际上是某刊在某年被全部源刊物引证该刊前两年发表论文的次数,与该刊前两年所发表的全部源论文数之比。一般而言,影响因子越大,意味着期刊的影响力越大。Part 1:新传十大重要期刊NO.1 《国际新闻界》可以看到,《国际新闻界》的(2019版)复合影响因子:2.988,应该是新闻传播学领域符合影响因子最高的期刊了,它的厉害程度和重要性不必多说《国际新闻界》兼重传播学研究和新闻学研究,总体来看传播学相关内容会更多一些。除此之外,该期刊还有一个特色即每期都会设置一个话题,如11月刊的话题是“传播的空间维度”,之前还有“社会记忆研究”“健康传播研究”等,崽崽们可以关注一下每期话题下具体内容。( 期刊文章类目展示▲)NO.2《新闻记者》可以看到,《新闻记者》的(2019版)复合影响因子:2.755,非常高。与《国际新闻界》有所不同的是,《新闻记者》侧重新闻学研究,包括新闻史、新闻法规等,对于考新闻史和新闻法规的同学们来说,该期刊的相关内容可以作为很好的参考借鉴与延申。另外,《新闻记者》的一个特色栏目叫做实证研究,基本每期都有,可以看出对实证研究的重视,这说明什么?研究方法得学起来!(尤其是对于复试备考很有用!)还有很特别的一个栏目叫“书林一叶”,可以积累复试问题“你最近在读什么书”的相关知识。NO.3《新闻与传播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也不多说了,其(2019版)复合影响因子:2.743今年八月份开始,《新闻与传播研究》开设了一个专栏叫做“新中国新闻与传播研究70年”,不少新闻传播学70年发展的论文,对于了解学科体系和发展脉络是很有用的,非常建议大家读一读。NO.4 《新闻大学》《新闻大学》是由国家教育部主管,复旦大学主办,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编辑公开发行的新闻传播类期刊,1981年创刊的老牌期刊,其(2019版)复合影响因子为2.181。《新闻大学》中的论文涵盖面很广,从新闻理论、新闻史到传播学、新媒体研究,都有涉及,对了解前沿知识和理论谱系都很有帮助。NO.5 《编辑学报》《编辑学报》的论文数量非常多,虽然其(2019版)复合影响因子为1.942,但综合影响因子为1.873,且除列入核心期刊和CSSCI外,还列入了JST,是很牛的期刊了。但是《编辑学报》的部分论文对新闻传播学的同学们没有太大的帮助,所以只需要选择性得看一下理论和操作层面的相关论文即可。毕竟,“农业科技期刊影响力提升途径”这类论文,出现在面试中的概率很小。NO.6《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的(2019版)复合影响因子为1.694。《现代传播》的每期论文数量都不少,包含了新闻学、传播学、纪录片、媒介经营与管理、新媒体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而且基本都是前沿主流知识,非常非常应该仔细阅读。NO.7《当代传播》《当代传播》(2019版)复合影响因子为1.381,是很不错的。《当代传播》每期论文数量不少,但都不算长,大部分都是热点前沿研究。很有特色的栏目是“大美新疆”栏目,会有许多美术、摄影类的作品展示,这与它的主办单位有关,同学们只需了解即可。NO.8《新闻与写作》《新闻与写作》(2019版)的复合影响因子为1.254。《新闻与写作》与之前几本期刊类似,论文基本也都是涵盖面广、数量多、篇幅不长、侧重前沿热点。NO.9《编辑之友》《编辑之友》(2019版)复合影响因子为1.218,相比于之前的《编辑学报》,虽说影响因子略小一些,但其内容与新闻传播学更关联强,帮助大,如果仔细研究就会发现,其刊载的编辑学相关内容与新闻传播联系紧密。NO.10《中国出版》《中国出版》与前面几位有异曲同工之妙,参见上文分析,这里就不多说喔。看完以上学姐呕心沥血为崽崽们做的剖析,对于阅读哪些期刊崽崽们4不4心里已经已经心里有个大概了嘞!接下来学姐就教你们如何阅读这些期刊!Part 2:如何阅读期刊01粗略泛读首先是浏览式地粗略泛读(各大期刊各大话题各个大佬…)了解当今学术前沿,也就是大佬们都在研究什么,了解前沿热点知识,这一步主要就是为了,把你受到启发的观点、理论记录下来,补充进自己的知识结构。02把握重点目前大部分期刊更新到2019年11月份,都可以在知网上下载的,你要选择其中对自己有帮助的论文仔细看,当然,建议这一步最好是在粗略泛读基础之上进行,那么什么是对你有帮助的论文呢?给你几点建议参考:一是与某理论有关的,以《国际新闻界》11月刊为例,空间媒介观的理论谱系就是一篇不错的论文,可以好好读;二是与研究方法有关的,复试中许多老师会提问有关研究方法的问题(研究方法非常重要,大家一定要关注!)尤其是内容分析法、民族志等等,选择几篇优秀论文把研究方法吃透;三是与热点知识有关的,比如数据新闻、社交媒体等等,经过一年的学习,你一定对新闻传播学的相关热点有了比较深的了解,那就看看大佬们对这个话题是如何解答的。03学会整理这一步主要是强调崽崽们要把有用的内容整理进你聪明的小脑袋里。可以画思维导图、列知识框架等等来整理你的知识。尤其是对于准备复试的崽崽们,只有系统归类知识随时调用知识,才能应付考察会更加深入的考察。04寻找兴趣这一步主要是强调崽崽们要学会把你自己关注的、有兴趣的领域单独罗列出来,最好还是整理一个知识框架。这样做的目的是复试时如果被问到“研究计划”、“研究兴趣”之类的问题可以拎出来直接上。比如被问到这个问题“你怎么规划你的研究生学习”,你就可以用论文整理出来的理论来答“我对算法伦理相关的知识很感兴趣,“目前学界......balabala,希望自己在研究生学习中能更加深入学习......balabala”。05批判阅读不要丧失批判精神,对论文观点等都可以质疑,要有自己的思考,不要停留在只是简单用理论分析热点,要以批判思维看理论,这对未来的研究生学习是非常重要的。06结合课本不管是20届的崽崽们还是21届的崽崽,这一点都是呼吁同学们一定不要丢掉基础知识,要结合基础理论联系论文,阅读论文的过程时不断夯实基础、巩固提高的过程,而不是建造空中楼阁的过程。07聚焦真题根据初试时的真题、或者能从学姐学长那里拿到的复试真题,聚焦自己考研目标院校关注的方向。不同学校有不同风格,千万不要因为一味关注大佬们而忽视了自己院校特色。学姐说:看了那么多,其实从期刊中大家可以看出来,本次推荐期刊中既有篇幅长、影响大、研究深入的,比较适合作为提高篇,又有篇幅较短的,较为聚焦基础热点的期刊。但是不管是哪种类型总有一部分期刊会成为你未求学路上的老朋友,希望崽崽们看了今日推送能够学有所获,多读论文多思考、了解前沿热点、为之后的研究生学习打好基础,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有方法的阅读喔!加油!编辑|叶子学姐策划|西蒙学姐主编|西蒙学姐总编|墨墨学长【木铎考研】新闻传播学考研大本营

往矣

研究生新生从哪里浏览和下载国内外期刊?

掌桥科研是国内硕博研究生和科研人员常用必备的中外文献检索获取平台之一,该平台的中外文献资源多达2.8亿+篇(含中外专利),包括中外期刊、中外会议、中外学位、中外专利、科技报告、外文OA文献、军事报告及专题文献等,皆可获取原文。如图所示:可以说中外文献资源非常的全了,而且其外文文献资源更是首屈一指,它整合了国外众多知名学术数据库(其中包含IEEE、AIAA、Springer、Elsevier、Wiley、Taylor等数据库),实现一键跨库获取原文,而且网页还有AI机译功能,浏览更加的便捷方便,原文还可以翻译。查询地址:zhangqiaokeyan.com/LBJH-2020102301其中中文文献数据库,亦是非常的非富,涵盖了国内几大核心,如: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 、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目录(北大核心) 、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