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在硕士期间只发表了一篇C刊论文,还有机会读博吗?渑池会

在硕士期间只发表了一篇C刊论文,还有机会读博吗?

高中的时候梦想是考上一所985高校,大学的时候希望自己考研能够顺利拿到985高校的硕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但是当硕士研究生毕业时,很多的硕士研究生却并没有很积极、很主动地表示要去读博士,或者说直接便放弃了读博,而这也得到了所有人的理解,毕竟博士是真的没有那么容易读的。但是每年还是会有一部分硕士研究生选择攻读博士,而我就是其中的一员,所以为此查阅了很多的资料,咨询了很多在读博的师兄师姐,也了解到了很多的消息,一般来说更多的有读博想法的研究生都希望自己能够申请博士,而这便需要一定的条件,也就是我们每一个人在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所以,只要你在读研期间能够发表含金量比较高的论文的话,那么一定意义上就可以说你更有机会读博了,当然这里所要求的论文一般是指核心期刊的论文,当然最好是C刊论文,但是对于现在绝大多数的硕士研究生来说,想发表一篇C刊论文是真的太难了,或者说几乎没戏。同时,也有很多的在读博士告诉学弟的经验都是在读研期间最好是能够发一篇C刊论文,因为其一篇的价值相当于是三篇核心期刊论文的价值,更有的说只要你发表了C刊论文,同时第一作者是你自己的话,你便可以直接去你理想院校找你认为优秀的博导,就凭借这篇论文,很多的博导会对你感兴趣的。而且,现在不管是985高校还是211高校,虽然说很看重硕士研究生的论文发表情况,但是也不是所有的考生都必须有这样的经历,有些学校即使没有发表论文也可以攻读博士,但是需要你自己的综合素养有很优质的表现,也就是说你可以参加统考,也能够获得导师手中的名额。因此虽说只有一篇C刊论文,同时第一作者是自己的话,那么你可以去申请985高校的博士研究生,同时还不要忘记的是申请博士并不是说自己有论文就一定能够万无一失,这其中还必须充分地发挥自己的硕士导师的价值,以及在读博士的师兄师姐的价值,这样综合起来才能够更有保证的获得攻读博士的机会。总之,想读博的硕士研究生,在读研期间能够发表一篇C刊论文,在论文发表情况方面已经占有足够多的优势,剩下的便是自己的人脉和导师的综合作用下促成你顺利拿到博导手中的名额了,或者说看你自己和博导的交流了,毕竟想读博关键字在于博导对你的印象,这也很重要。

达文西

研究生期间不发论文可以毕业吗?这个问题很多人一开始就理解错了

对于很多刚刚步入研究生生活的同学来说,他们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研究生期间如果不发sci或者期刊之类的论文,可以毕业吗?为什么说这个问题是很多研究生“比较”关心的呢?因为大部分的研究生在入学的时候就是抱着学习的态度去的,所以他们研究生期间基本都可以发出来论文,所以他们根本不考虑这个问题。只有一些混学历的研究生才会关心这个问题。虽然这这只是一小部分人关心的问题,但是小编我依然愿意为这部分人解答一下。首先,大部分高校没有sci或者是期刊是可以毕业的,有一种东西叫做研究生毕业论文,只要你把这个课题做出来,写出来毕业论文,就可以毕业的。所以,如果你是混学历,就对毕业论文上上心,不要连毕业论文都毫无头绪,那就没有办法毕业了。研究生都是有修业年限的,如果五年毕不了业,那就拿不到毕业证了。其实从客观的角度来说,学生在研究生期间是绝对不应该混学历的。我们既然不用面临社会上那么大的压力,既要在学校好好做科研,不要混天撩日。研究生期间,我们人的年龄都在23-26之间,这个年龄阶段正是奋斗的好时候。很多早早踏入社会的年轻人,朝气蓬勃的开始创业,开始奋斗。有的可能会为了生活,为了房子,在努力工作。不管怎么说,上学也好,不上学也罢,这个青春时期,我们真的不能浪费!我们读了研究生,就应该去汲取更高深的知识,去探索更深奥的科学领域,去增强我们动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身为研究生,不能够以毕业为目的,我们要发sci的顶会论文,努力学习更高深的知识。另外,学校对发论文的影响大不大呢?只能说,985、211、一本、二本研究生院有区别,但主要还是看个人。好一点的学校的科研氛围相对要好很多,但也不乏读研期间在宿舍天天打游戏的人;差一点的学校,科研氛围相对来说要没那么浓厚,但是也不乏优秀的研究生。本人在读的学校是一所211高校,但是却有很多天天在宿舍打游戏的研究生;而我的一个师哥,才研二,已经发表了三篇sci的顶会,一篇期刊,他也只是在一个一本研究生院。他的优秀程度,我们学校目前还没有。这并不能说明我们学校比他们学校差,只是说明,科研能力,看个人!看个人!看个人!学校影响因素不大!所以,学校不决定学生的科研能力,研究生期间,只要你肯科研,老师给你提供你一切想要的科研环境。所以,如果只是为了混学历,真的没有太大的意思,我们应该好好科研,不辜负国家的投入和期望,家人望子成龙的心切,努力,奋进!祝大家早日发出顶级论文!

非也

发SCI论文到底有多难,硕士博士毕业一般能有几篇

这两天,一则关于某校男主送女主 SCI 论文的新闻顿时让学术界无数博士尽折夭。有人感叹自己这辈子都发表不出来那么多论文。我们姑且不讨论这则新闻的内容,塔主就和大家一起讨论一下一篇SCI对博士意味着什么?所有在读的博士都知道,SCI论文发表是一名博士毕业的硬性条件。大部分高校要求博士毕业至少有一篇SCI检索的论文,但是对于博士而言,在读博期间能发表5篇以上的话,足可以用优秀或学术精英来表征博士的优秀了。我们常说,发表一篇SCI能保证毕业,发表两篇能保证找到工作,发表三篇保证找到好工作。所以对于博士而言,如果能发表5篇以上的话,而且其中还有一篇顶级期刊,那么在就业层面基本上是任何一个高校或研究院所都抢着要的状态。所以说,如果能发表5篇以上,就足够让一名博士拿5个博士学位,同时还能找到一个非常理想的工作岗位。从科研角度上而言,如果能发表5篇以上,且其中有1篇是顶级期刊的话,一般的高校的科研奖励大概是三四区的SCI文章奖励1万块/篇,二区以上的一般在3到6万/篇,top期刊的奖励另外来算。如果有5篇的话,从科研奖励上来算,这个奖励能达到50万左右。而且从就业角度而言,如果有了五篇SCI后,在应聘工作时,就可以拿到一笔不菲的安家费和看启动费。现在大部分高校如果有五篇SCI再加有一篇顶级期刊的话,至少会给到80到100万的安家费,同时科研启动费会给的更高。除了这些科研奖励外,五篇SCI会带来更多的荣誉、奖项和科研项目带来的隐形福利,这些福利是长期的也是永久的,往往会让一名科研工作者在学术圈扬名立威,基本上能带来数百万的价值。说到这里,可能有的人会开玩笑,说我不要车不要房,我只要5篇SCI就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论文确实是稀缺资源,如果一个博士在读期期间能写出5篇,说明这个博士一定是一名在科研上非常优秀的博士了,一般而言,1篇文章大概是一个优秀的博士1-2年的全部科研心血。如果是发表5篇,那么可以说是博士中的精英群体了。但是有一点注意,塔主不提倡优秀的博士将自己的论文送给自己的对象或者导师,因为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自己的科研成果是自己劳动所得到的结晶,如果仅仅将论文作为一种资源,与别人进行交易的话,那么在某种程度山对国家科学工作的发展是一种极大的阻碍,同时也对学术界的名誉有严重的损害。在科学界容不得半年虚假。要实事求是追求真理是科学发展永远不变的真理。希望我们在读的博士要谨记这个真理,克服困难,勇敢的追求科学的高峰,不要把论文作为交换资源去换取眼前的一点蝇头小利。欢迎大家与塔主一起讨论。

精而又精

读研期间的小论文和大论文是什么区别以及是什么流程

很多准研究生不明白小论文,大论文是什么东西。小编来给大家科普一下。小论文是投给期刊的论文,一般学校或者学院有要求要投什么样的期刊才能毕业,通常是SCI、核心、C刊这些类别。只有被这样的期刊接收了小论文才能毕业,当然每个学校不一样。大论文就是毕业论文,每个学校不一样。关于SCI、核心、C刊这是一个类别,其他的我不了解,我说说SCI、这是一个英文期刊集合,只有上了一定档次的才能称为SCI,并且SCI期刊不一样的期刊质量不同,他们的评价标准是分区。一二三四区,然后就是影响因子。很多学校要求发SCI才能毕业,就是只这个。关于小论文怎么产生然后到接收呢?我还是以SCI为例,因为我只投了SCI。首先论文都需要有创新点,也就是idea,然后根据这个idea设计实验,设计实验不能有bug得严谨。然后就是把实验完成,完成了实验就需要整理数据,撰写论文。idea到完成实验,我写就几十个字,但是不一定idea能做出来。或者很难重复出来,完成了才需要写论文。小论文大概分这样的几个部分,SCI是全英文的,题目、摘要、关键字、introce、experience、讨论、结论部分。经过无数次修改终于写好了,开始投稿。寻找自己合适的期刊,按要求投稿,然后有编辑看论文怎么样,决定需不需要送给同行审议。如果觉得有必要送就会送给同行审议,这是完全免费的工作,同行也可以拒绝审稿。审稿人有权利提出意见接收,拒稿、大修小修这些意见。一般有两个审稿人。如果两个人审稿意见差不多就编辑决定什么状态,大修小修,拒稿,一般这个过程两个月左右,当然有更长的。如果多拒稿几次,小论文一年在外游荡了。很多人是不是觉得我可以同时多投几个期刊,看谁先接收,这是学术不端,学术界严厉抵制的,不怕都拒稿,就怕都接收,你就凉凉了。大论文就是学位论文,硕士一般五部分,博士一般七部分。大论文是需要一个研究体系的,不是东一下西一下就行的,也不是几篇小论文堆起来的,需要联系。准研究生们,你了解了吗,想毕业不是本科那样一两个月就能完成实验的。

变种人

研究生发表论文是怎样一个过程?

研究生经过本科的论文写作训练,对一篇文章的结构应当是了解的,不管是学位论文还是学术论文,一篇论文应该由题目、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结论、参考文献等部分构成。以学术小论文为例,研究生想要发表一篇论文必定要经过以下四个阶段:一.选题一篇论文的好坏与选题有着直接关系,如何找到一个好的选题,最简单直接的方法由导师来定,但导师确定的选题可能未必是你感兴趣的,最好的方法还是自己来选。但这里立马又面临一个问题,我也不知道自己对什么感兴趣?那该怎么办?方法只有一个,读文献,读大量的文献,读的文献多了,慢慢的你就会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找到感兴趣的课题之后呢?别着急,继续读文献,不过此时就有一定的方向,不会像刚开始那样漫无目的了。读文献也有小技巧,建议先读综述,后读硕博论文,再读期刊,读期刊的顺序是先中文,后英文。对于一些优秀的论文或者该方向重要的参考文献要精读,这些文章以后可以引用到你的论文中。二.实验通过读文献,想必你已经有了一些idea了,接下来就是通过实验来验证你的想法。但是做实验可能没你想的那么简单,第一个困难就是初来乍到你没设备,设备都牢牢把在师兄师姐手里。当然你可以买,除了涉及买仪器报帐、等实验设备外,太贵的设备申请未必会批。所以简单的方法就是找师兄师姐“借”,夸师兄帅,夸师姐美,最后能不能借到就看你嘴甜不甜以及师兄师姐的心情了。当然在做实验前先列一个清单,避免做着做着发现不是少这就是缺那,否定买仪器试剂会耽误你大量的时间。三.论文写作如果你的实验很成功,并且有那么一个个小的创新,恭喜你欢迎来到写作关。前面提到一篇论文的构成由题目、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结论、参考文献等部分。没写过不会写怎么办,方法还是读文献,看看别人怎么写的,然后仿写。这里有几点要提醒你注意:1.正常看待前人的研究成果,不要刻意贬低别人借此抬高自己,不要使用第一次,首先发现,前人未曾研究等词汇,就如今来看,不管你研究方向多偏僻,都不可能这一方向只有你一人做。2.引用参考文献要中英结合,最早研究这一方向和最近5年的论文一定要引用。3.引用你导师和课题组其他人的文献,对于组内他人的研究成果不要假装视而不见或闭口不谈,引用组内他人文献这体现了课题组的学术传承。四.投稿经过了无数次的修改,终于写出了一篇像样的稿子,下面就要投稿了。投什么期刊要从以下几个因素考虑:影响因子、期刊类型、投稿时间、版面费等。研究生在这方面基本属于小白,没关系,别忘了,你还有个导师呢。求助于你的导师,让他帮你推荐跟据你写的内容投哪个期刊中的可能性更大。由导师作为通迅作者可以省去许多麻烦。投稿之后就是漫长的等待,少则一月,多则半年,但大概率你会被拒稿,平常心对待。拒稿之后根据修致意见修改,然后投其它期刊,然后又是漫长的等待。切记不要论文造假,否则这将是你一生的污点。最后科研路漫漫,且行且珍惜。

言偃

科研达人:研究生期间,他发表SCI论文6篇,申请发明专利多项!

人生是一场不断前行的旅途,我们遇到过愁云惨雾,也经历过车水马龙。有人行路匆匆,有人不疾不徐,要用怎样的姿态,才能收获旖旎的风光?本期学术达人,让我们走近躬身笃行的学术先锋——周尚雄人物:周尚雄周尚雄,现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物化专业2018级硕士生,研究方向为薄膜晶体管功能材料的印刷成型。硕士在读期间获得国家奖学金。发表SCI论文6篇,学生第一发明人申请发明专利8项,非学生第一发明人申请发明专利9项。其中,以第一作者在一区TOP期刊Applied Surface Science上发表关于制备高性能薄膜晶体管的文章(IF=5.155)。其他奖项第八届广东材料创新大赛无机非金属赛区二等奖第十六届华南理工大学挑战杯三等奖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参展项目第一届生物医疗材料创新创业大赛优秀奖2019年材料学院研究生篮球赛季军稳重淡然:脚踏实地,躬身以行 清晰的表达、从容的谈吐、沉稳的性格,这是周尚雄给我们留下的最直观的印象,谈及原因,他说:“我从小性格就比较稳重,持续的学习过程和较早投入科研的经历也对我的性格产生了较大影响。”大二时,周尚雄有幸进入了现在的课题组。经过两年的科研训练与实验历程,在研一上学期,周尚雄完成了他研究生生涯的第一篇英文文章。面对着这篇用心浇灌而成的“处女作”,周尚雄内心满是欣喜与期待。然而,投稿历程却异常艰难曲折。“文章在2018年年底完成,研一下开学的时候投稿。”“第一篇文章真的是非常非常用心的打磨,也确实抱有了很美好的期望。”“但是投稿出去,就仿佛石沉大海,每天都会打开邮箱,看看有没有拒稿信或者返修意见。但是每一次收件箱都是空。”“当这个等待的时间被拉长到超出预期,美好的希望会渐渐被焦虑和不安取代。”终于,在漫长的6个月之后,周尚雄终于收到了审稿人的返修意见,打开邮件的瞬间,真的是难以言喻的感受。冷静下来后,周尚雄与导师进行了沟通,听取导师的建议并多次与审稿人耐心交流,最终文章被接收发表。或许是“从来好事多磨难”,抑或是“精诚所至战终胜”,处女作并不顺利的投稿经历,让周尚雄铭记心头并从中反观自己,培养出平稳心态,磨砺出坚韧意志。行事上,周尚雄同样作风稳重。在他看来,“稳重”是实验顺利及实验安全的有力保障。“稳重和负责任的态度是相联系的,对自己的实验方案和数据要负责任。在实验过程中,稳重是为自己和他人的安全着想。我是做材料类实验的,有的时候实验需要穿一些防护服,需要佩戴一些安全防护的设备,为的是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也是为了实验室中所有小伙伴的安全,这个是必须要做到的,进入实验状态和实验室的环境,还是非常需要注意个人安全的。”格物致知:且行且思,博采众长热爱思考的他,善于“见人之所未见”,从稀松平常的小事中收获想法与经验。在周尚雄看来,兴趣爱好与学习科研有共通之处,都是要通过不断尝试思考从而提升自我层次的过程。他把打篮球与做科研相联系,认为二者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掌握的程度和熟悉的程度决定了你在哪个层次。因此要不断思考尝试,才能提高自己。”周尚雄还强调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当看到优秀的决策,我会站在决策者的角度,思考做出这种决策的原因;当看到优秀的科研论文,我会以审稿人的视角来阅读,带着批判性的思维,去客观分析,这篇文章好在哪里,哪里还可以再做完善和提升。”有意识的培养自己延展性与纵深性兼顾的思维模式,也让周尚雄在专利领域,走得更远,也有自己独到的心得体会。“申请专利首先要有非常独特的、有创新的想法,这些想法平时可以从文献或者实验中进行捕捉和积累。其次,专利往往也需要团队合作与发散性思维的助攻。我常常觉得,打篮球、弹吉他的思维可以转换到专利设计上。比如篮球的战术和配合的思维可以用到发现科学研究的问题上。比如,篮球比赛很注重团队协作,在科学研究中也一样,在一个大方向中,课题组每个小伙伴的‘作战区域’不同,‘发力方式’不同,那大家的交流就很重要、思维碰撞很重要、分工与合作也很重要,这样才可以高效的打赢一场攻坚战。”家国情怀:任重道远,责任莫忘 早早地踏入实验室、已发表多篇SCI论文、已申请了十余项专利……,旁人眼里,透过这些研究生生涯的高光时刻,似乎已经可以隐约预见一条通往学术深造的平稳坦途。但在周尚雄心中,他有着自己清晰又坚定的打算。“我毕业后想先去企业工作,积累经验,再考虑自己创业。”“我觉得能下决心从事自己感兴趣的工作是十分值得尊敬的。不管是选择读博还是就业,都是如此。深层次的原因是经过研究生阶段对读博的了解,我个人对读博的兴趣不是很强,更愿意去工作、去创业。”谈及创业的初衷,周尚雄的语调透露出憧憬与笃定。他坦言,自己比较感兴趣的创业方向是“环保功能材料的生产”,在研究生期间通过参加创新创业比赛、进入公司实习等来积累经验,同时,自己也在学习相关的企业运营知识。关于创业的构象及蓝图,周尚雄在公司发展的“小我”之外,多次阐述自己对于家国这个“大我”的忧思与热爱。“我希望自己创办一个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的企业。”“我之前就一直在想,如果我创办了一个企业,我要怎么制定指导思想,怎么保证企业在做正确的事,怎么有效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历史和事实都向我们证明,如果一个企业能够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宗旨,那么它一定是值得信赖的企业,一定能够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企业要如何实现为人民服务呢?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共产党员的力量,希望可以让更多的共产党员在企业中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在研究生期间,我作为青年马克思主义培训班的一员,参加过“井冈山调研”等主题活动,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加深了自己对马克思主义、社会服务理念的认识,也更加明白责任在肩的意义。所以,我希望我的企业是一个实干、负责的企业,能够切实地满足人民、社会的需求。环保相关的产业可能不一定带来很多盈利,但这是社会、人民迫切需要的。走绿色的、可持续化的发展道路,对国家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结语 电波中传来的声音不疾不徐,屏幕上的通话提醒依旧在闪烁,访谈已经接近尾声。此刻,周尚雄本人跳脱于文字的个人形象也鲜活起来。承蒙师恩厚意,心有未竟的理想,永怀对精神价值的追求,强调家国责任感的意义,始终抱有对科学的热爱与景仰。与其称之为闪光耀眼的“学术达人”,周尚雄更像是真诚又真实的“知识分子”。一路走来,不断汲取优秀与向上的养分,锻炼自己的思维方式与科研能力,培植内心的理想主义与家国信念,“立自主自强之志,行适才适用之路”,精诚所向金石开,道阻且长终将至。访谈实录 问题1:请师兄简要介绍一下自己目前的研究领域和已经取得的研究进展。主要涉及介电薄膜相关的材料以及工艺开发。介电薄膜是薄膜晶体管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环保、快捷的方式生产高性能的介电材料将有利于制备高质量的薄膜晶体管,从而推进显示行业向环保、柔性以及轻便的方向发展。针对溶液法工艺存在的叠层混溶现象,我们独创性地引入界面缓存层,在半导体层与介电层中间引入多熵混合层,从而有效地抑制混溶现象。最终器件性能实现大幅提升,主要性能指标均提升一个数量级,相关成果发表于Applied Surface Science。此外,为进一步推进环保电子产业的发展,我们将可降解的纳米纤维素作为基础材料,利用喷墨印刷的方式制备介电材料。针对纳米纤维素墨水存在表面张力大、容易团聚堵孔等问题,开发出一种可用于喷墨打印的纳米纤维素墨水,为实现柔性电子、绿色电子打下基础。目前纳米纤维素绝缘材料已经用于制备高性能薄膜晶体管,有望后续替代不可降解的无机材料。问题2:师兄在英文写作方面有没有什么能够分享的经验?首先,突出思维重点,避免记流水账。科研文章需要讲究顺序逻辑清晰,但同时还要突出工作和思维的重点。其次,深入思考。深入性能够决定文章发表层次。举个例子,通过做材料表征,如我们常说的“声、光、电”,去解释某个现象,这是一个比较浅显,比较直观易懂的层次。但是如果从一个粒子,比如一个原子,还有原子之间的化学键的作用解释某种现象,思考层次不一样,思维的纵深度不一样,写出来的文章层次就不一样了。问题3:师兄在文献阅读方面有什么心得与体会可以和大家分享?对于文献阅读,第一,要有重点地选读。可以先看文献图片,获取直接有用的信息。图片传达出的信息是很直观丰富的,审稿人在审稿的时候,也会关注图形化的表达。看文献的时候,基本上从题目、摘要、结论这几个部分就可以大概确定文献的主要观点,然后便能判断这篇文章值不值得读,要不要精读。第二,转变思维,要从看文献变为审文献。看文献对于我们而言,是一个‘输入’的过程:这篇文章用了什么材料、用了什么检测方法、最后达到了怎样的效果等等。我们获得了这些信息,却很少思考文章中采用的种种方法是否完善、可否改进等问题。而当我们从‘审稿人’的视角来审视这篇文献时,想的就是:这篇文献的数据可信度如何?检测方法是否完善且有说服力?解决问题的思路有没有可以改进的地方?带着审视的态度和批判性的思维去阅读文献,有的时候会收获很多。问题4:在申请发明专利方面,师兄有没有什么经验与建议可以和大家分享?设计专利重点就是要发现自己独特的想法。在华工申请专利是非常方便的,华工有一个专利申请中心,为我们申请专利提供了一系列的专业指导和便捷。在华工申请专利的流程:先进行检索,看看是否已有类似想法。如果确定没人申请过后就可以写说明书介绍想法,交至专利中心,专利中心的专利员会提出专业的修改意见和建议,自己根据意见去不断完善专利内容,提高专利质量。问题5:疫情期间,研究生都无法返校,师兄对于在家云科研,有什么建议呢?第一,我会多看文献和书籍,趁此阶段打好理论基础,做好复学计划。想一想返校之后,还需要做什么实验,还需要补充哪方面的实验数据等等。第二,我会在家做仿真实验,这可以在电脑上完成。作为正式实验的预实验,而且并以此作为论文选题的方向参考。小青年愿榜样力量闪耀,愿薪火相传;愿你的故事,千人来听,万人传唱!来源:华南理工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 华工青年

大嘴巴

研究生发表论文的7个注意要点

现在一般学校都要求小论文发表或接收,作为毕业的条件。让一直在科研第一线工作的包子和大家介绍,发表期刊论文的注意要点。首先,大家一定要注意,论文就是一个故事,论文发表就是要完成一个故事,只要故事能讲完整,就可以开始准备小论文。第二,自己写完小论文后,可以放2-3天自己在读下,如果自己都读不通或不想看,编辑老师和外审老师都不会想看。第三,按照需要投稿,水平高的期刊对自己读博等是有好处的,除了SCI或C刊外,很多老牌的核心单位也认可。另外如果着急毕业,可以找校报或普刊来投稿。第四,投稿的时候要注意按照格式投稿,防止初审就被退稿。第五,投稿后,按照外审时间1-2个月,如果没有结果可以催促下编辑。尤其是强调下着自己的学生身份,学生的文章很多编辑老师都会帮忙快审的。第六,文章要求修改再审后要按时返修,不要拖时间,而且外审老师的每条信息都要仔细回答,过了这一步,您离发表就差一点了。(包子发表和接收20几篇中英文文章,遇到过2次外审过了,主编没有过)第七,要求版面费的时候,一定要及时汇款。这些都做到,您离发文章就很近啦~!

不亦外乎

研究生毕业,HR问我发的核心论文有什么实用?我没答上来……

朋友本硕毕业于北京的双一流院校,研究生期间也发表了好几篇核心期刊,犹豫着继续读博还是工作,准备先拿offer保底再考虑。其实有科研项目经历和论文研究成果,在找工作的时候还是比较轻松的,加上学校还可以,拿到了好几个offer。但找工作过程中有一次很尴尬的经历,也让他印象比较深刻,某次在面试的时候HR所问的一个问题:你发的这些论文到底有什么用?是能够转化为实际成果还是能丰富已有的理论体系。朋友确实没想到面试问题会这么尖锐,自己习惯发表论文,一方面是导师的科研项目,另一方面也是毕业要求,至于论文的实用性还真没有考虑过。但也没想从成果层面去高谈阔论跟HR说一些高屋建瓴的理论,想来想去,还是瑟瑟的摇了摇头:“我也不知道,我确实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不好意思。”虽然在面试中出个小差池,但结果还是比较满意,那个单位也给了朋友offer,但朋友一直感到不自在。还是不知道该怎样回答论文的实用性到底在哪里,我的论文是用来评奖学金?为了达到学校所要求的毕业条件?还是说只是研究课题结项需要书面性总结?说实话,科研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从每个成果或者论文,最终转化为实际应用或者理论体系需要很长的路要走,现有的每一项发明都是科研人员日积月累的积淀。发论文的初衷,也是为了让大家能够共享科研成果,在已有的研究体系下进行丰富完善和拓展。当然,不可否认的是,也有很多高校的老师为科研指标而去发表论文,带项目发成果确实也比较方便。还有论文只是简单的避免查重而灌水,这些都是需要不断改进的地方。希望未来的学弟学妹在读研之前,不管是学硕还是专硕,能够想清楚自己的目标和定位,不再为找工作的时候别人问你论文到底有没有用而发愁。你们觉得呢?

独行客

他多次专业第一,硕士期间发表6篇论文,从温州大学考博同济大学

出类拔萃,成绩优异。学业成绩多次排名专业第一、年级第一,成功获评研究生国家奖学金,顺利考上博士研究生。他刻苦勤学,在硕士期间共发表6篇学术论文,其中1篇为CSCCI核心期刊。他积极向上,曾先后主持两项科研项目,在多项比赛中获得荣誉,他就是温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7级研究生,浙江省“优秀毕业生”吴宗伟。考博之路,尝尽酸甜苦辣吴宗伟现已考取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博士研究生。顺利被世界一流建设高校录取为博士研究生,不是一朝一夕的成绩,而是三年默默努力下的厚积薄发。“我的考博之路可谓是尝尽了酸甜苦辣。”回忆起自己考博期间的经历,吴宗伟这样说道。备考的大多数时间吴宗伟都在图书馆和自习室内度过,夏季图书馆内闷热中夹杂着紧张感的气息令他记忆犹新。在备考期间,他既要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之中,又要承受论文一次次被拒稿所带来的失落情绪;既要时刻对自己充满信心,又难免会因实力超群的竞争对手而感到些许不安……他的考博之路是一条崎岖的涅槃之路。可每当回忆起奋斗路上发生的点点滴滴,吴宗伟说:“这一切的付出都值得。”考博是一场孤独的战役,但有了学校和师长的帮助,寂寞的路途上也不乏温暖与光明。“我最想感谢的是我的恩师蒯正明教授。”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吴宗伟的导师蒯正明教授不厌其烦地指导他撰写学术论文。考博期间,学院的老师主动了解吴宗伟的备考情况、几位教授亲自为他写推荐信,这让吴宗伟倍受感动。为了让学生静心备考,学院在暑假期间专门开设自习室,还拨出一笔经费供考生打印考博复习资料。在自身的不懈努力和学校、师长的帮助下,吴宗伟以昂扬的斗志勇往直前,最终攀登高峰,成功考取了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博士研究生。考博之路实属艰难,虽说尝尽了苦辣酸甜,好在也赏遍了色彩斑斓。潜心研学,懂得甘于寂寞在硕士期间,吴宗伟共发表了6篇学术论文,其中1篇为CSSCI核心期刊。在这丰硕的成果背后,是长时间默默地探索与努力。人文社科类学术论文的撰写需要阅读大量文献资料。一篇学术论文从题目的拟定,到初稿的撰写,再到反复的修改,整个流程需要花费很长时间。对此,吴宗伟说:“这无疑需要我们要有远离世俗喧嚣的心境,甘于坐冷板凳。”保持内心的平和是撰写学术论文过程中关键的要求,就像蒯正明教授在指导吴宗伟时嘱咐的那样:“做科研一定要沉下心来,严谨、认真地对待你写的每一句话。”唯有拥有平和的心态才能让人以客观冷静的态度看待自己论文中的不足之处,并加以修改和完善。在吴宗伟开始尝试撰写学术论文时,由于初入门,对文献检索以及写作的技巧没有太多了解,一切都还处于探索阶段,因此难免出现一些错误。但他总会记起导师对自己的叮嘱,使自己始终保持高度认真与严谨。后来,吴宗伟渐渐学会了一些写作技巧,他开始尝试申报科研项目。攻读硕士期间,吴宗伟先后主持两项科研项目,在团队内主要负责撰写学术论文以及组织协调工作。这一系列经历使他积累了大量经验,对之后的学术研究产生极大的帮助。不断探索带来了持续进步,尽管在昏暗的台灯下一遍又一遍修改论文已成为常态,偶尔会感到些许失落和疲惫,可吴宗伟从不觉得寂寞和枯燥,他总能迅速调整自己的状态,投入到学术研究中。甘于寂寞,潜心研学使吴宗伟能够得到优秀的学术成果,他的学术论文终于被录用、刊印在一本本学术期刊上,这种成就感与满足感是他钻研学术过程中专属的幸福。勇往直前,只为青春无悔卡莱尔说过,青春是人生最快乐的时光,这是因为它充满着希望。吴宗伟就是这样一个始终能够保持着青春希望的人。他说:“我觉得,向上攀爬的路远比站在顶峰更让人激情澎湃,人生就是在经历未知中追寻精彩。”吴宗伟对生活总是饱含激情,极具进取心,能够积极参加各类比赛和活动,并取得优异的成绩。研究生期间,吴宗伟曾荣获温州大学微党课大赛一等奖、温州大学辅导员技能大赛一等奖等一系列竞赛类荣誉。“我觉得作为学生,一定要肯学、勤学、善于总结经验。”当谈及自己在校期间所获的各类奖项,吴宗伟这样说道。荣誉于他而言是一种认可,但绝不是最终目标,唯有切实提升自身能力才是硬道理。因此,他从不为荣誉而赛——在这些比赛与活动中能够学习到什么,能够总结出什么经验,能让自己哪方面的能力得到提升——才是他参与其中的目的与初衷。在求学的道路上,吴宗伟一直有明晰的方向:他希望自己未来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思政课教师。而做好思政课教师需要发展全面的综合素质。因此,吴宗伟始终坚持努力,不止专业成绩名列前茅,在各类比赛和实践活动中也有十分出色的表现,这都是为了离自己的梦想更进一步。“上好思政课不仅关系到信仰的传承,更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个人梦想相遇国家梦想,我以为,人生胸襟,莫过于此。”吴宗伟如是说。志在山顶的人不会在乎山腰的风景。对吴宗伟来说,考博是一个新的开始。他还将继续提升自身实力,努力得出高质量的学术成果,并将始终保持着青春激情,追寻美好未来。就像他写给学弟学妹们的寄语那样:“希望大家都能在毕业时成为一个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都能大声说出:‘青春无悔!’”来源:温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资料整理:叶琳洁、杨佳伲责任编辑:魏亦萱 陆昀昀 审稿:唐子涵 伍益佳 终审:付志义

法象

研究生三年时间,到底要做哪些事?研二最辛酸,研三最痛苦

考研已经成了当代大学生绕不开的话题了,在很多比较好的高校,考研率可以达到百分之七八十甚至更多。因为目前本科生的人数在社会上太多了,有句话叫往十个人里面随便扔块砖头就可以砸到六个本科生剩下四个是研究生。目前本科生找不到工作早已经不是什么稀奇事了,很多同学四年过去只得到了一张学历证书,其他什么也没有,这样找不到工作也是正常不过的事情。因此很多同学都会在研究生的阶段努力,那么你知道研究生到底学了些什么可以让一个人好找工作吗?1、研一要做些什么研一当然是研究生阶段最基础的一年,在这一年里大家主要就是上课上课上课,因为研一是打好基础的阶段,只有把知识学好了才能够为研二研三做好准备。选课的时候大家一定要和学长学姐还有导师商量一下,问清楚哪些值得选哪些不值得选,否则如果选择了太难的课程容易挂科、选择了太简单的课程又浪费时间。而且成绩是和奖学金相关的。如果获得了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的两万块钱,基本上就不用为生活费担心了。而且,研一的时候一定要把能做的事情都做了,比如没考的驾照、或者专业证书。否则研二研三是没有时间的。2、研二作为承上启下的一年,研二是最累的一年这一年要干一些什么事情呢?基本上要干的事情是以下几项。一、实践课程:去做一些实践。二、学术课程:把考试什么的考过了。三、文献综述和开题报考:这些就是和论文有很大关系了。毕竟在研究生期间,论文写得好与坏是决定读研是否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因为要想毕业就一定得发表一篇过得去的论文。论文就不是你想象的那种一篇文章了,一般来说论文都需要相当于一本书多内容的字数。非常的辛苦。所以从研二开始就要收集数据,往期刊投论文了。3、研三最重要的两件事第一是写毕业论文。第二就是找工作。写毕业论文的时候大家会觉得很痛苦。因为毕业论文特别的复杂和严谨。尤其是理工科类的专业,需要到处收集数据和实验分析,非常考验人的头发,因为这个时候很多人都会面临脱发的问题。当然,找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把所有时间都用在写毕业论文了,没有给找工作留时间的话,之后找工作就会面临很多困难的。当然了,话说回来,你如果平时兢兢业业,完成了硕士要求并且学到了真本领,那么工作还是不会太难找的。研究生阶段会比本科阶段要求更高也更充实,对未来也更加明确,希望各位考上研究生的同学能够充实地度过自己的每一天,让自己这三年不白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