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篇吃饭之余刷到一条微博: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出现了一位校园红人,他为了考研,把生活作息精确到分钟,因为他姓车,人称“车神”。他现在已经成功跨专业保研至东南大学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车神”的日程表上满满当当安排得井然有序,每天从7点25分起床开始,到晚上23:10分睡觉。除了常规的学习规划,吃饭、休息、洗脸、刷牙、洗澡、上厕所都是被限制时间的。说起成功保研的原因,车神总结为“大学三年没有浪费时间”。这句看似简单的话其实大部分人都做不到。回想自己大学前三年里,大一还比较上进,包括兴致勃勃地参加各种活动、上课认真听课做笔记、考试认真对待,拿了个奖学金就满足于现状了,以致大二大三整天手机度日,电影综艺没少看,微博抖音没少刷,对待学习也是把拖延症体现得淋漓尽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在温床里显得一文不值。用自己亲身实验证明了“不浪费时间”弥足珍贵。第一感受就是太“不可思议了”,这种做法虽然是大多数人都不可复制的,但是学习有规划还是值得考研党学习的。说到规划,学习这么有规划,其实是很难做到的,计划容易,实行起来却是举步维艰。至少我身边真正做到科学规划并严格执行的同学大都保研或者是很优秀了。今天去自习室抢座的时候,居然看到了同班保研的同学也在队伍之中。心里顿时感慨良多,机会永远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比你成功的人一定有一些一般人不具备的品质,诸如坚持、博学等。其实最敬佩的不是那些实现理想之人,而是他们成功之后一如既往,不骄不躁,勇往直前。还有一点,就是考研可能就是让你从象牙塔中走出来,这就是16年风靡一时的鸡汤文里说到的“走出舒适区”。在这个区域里,每个人都会觉得舒服、放松、稳定、一切因素可控、很有安全感。一旦走出这个区域,人们就会感到别扭、不舒服,或者不习惯。例如,习惯了右手刷牙的人,让他用左手刷牙,他会很不舒服。如果他是使用右手吃饭的人,请他用左手吃饭,他也会不适应。也就是说,在他的心理舒适区内,他只能使用右手刷牙、右手吃饭。而考研,就是逼着自己从漫无目的,到学会规划自己的学习;从消遣时光,到争分夺秒。做不到“车神”那样上厕所都争分夺秒,那就让我们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高效利用我们的时间!
近日,山东大学完成了新一轮研究生培养方案修(制)订工作,实现了一校三地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全面协同。学校在2020年启动该项工作,此次恰逢全国研究生教育大会召开,如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指示、李克强总理批示,全面落实会议精神,完成好新时代研究生教育的主要任务,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成为全校研究生教育工作者需要共同做好的“必答题”。从年初启动、年中完稿、新学年运行到年底收尾,本轮修订共完成了4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专业硕博贯通培养方案、1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专业培养方案、8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培养方案和3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培养方案,以及900余个各学科专业、各学生类型研究生培养方案(含18个学科交叉导师创新团队提交的42个满足交叉培养要求的个性化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学校全面落实强院兴校战略,严谨科学完善修订流程。严格贯彻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战略要求,广泛调研、征求意见和反复论证,形成指导意见;召开工作推进会议,详细解读文件,周密部署时间节点、进度安排和条件保障;创新性地指定牵头单位联合相关单位成立一级学科培养方案修订联合工作小组,广泛借鉴国内外特色与经验,形成初稿;开展初稿形式审查,并指导各培养单位根据自身特点细化本单位培养方案。学校坚持立德树人、五育并举,以提升科研创新水平、培养最具创造力的研究生为学术学位教育目标,以培养社会特定职业领域领军人才和高层次应用型拔尖人才为专业学位教育目标;坚持服务需求、分类培养,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要,对接区域社会和经济发展,服务学术兴校战略实施,切实做好两种学位类型研究生特色培养模式创新;坚持一校三地、统一标准,同一学科专业或专业学位类别在不同培养单位招收培养研究生,执行同一标准培养方案,相同专业申请毕业与学位授予的研究生须达到统一的基本条件;坚持交叉融合、硕博贯通,以课程设置和培养环节为主要抓手,构建创新人才培养硕博贯通模式,依托学科交叉平台,鼓励多学科团队协同育人。学校贯彻落实《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文件精神,将中外研究生趋同培养要求写入指导意见,在科研训练、选题开题、科学研究、成果发表、学术交流、论文撰写、论文答辩等过程提出相同要求,基本建成中外研究生趋同培养体系。未来,学校将面向“人工智能”“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半导体材料”“全球健康”等国家急需学科和七个强基计划招生专业,开展“新兴学科雏鹰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和“强基计划菁英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工作,打造新兴学科和基础学科高端人才培养方案,为创新研究生成才路径、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探索全新模式。
随着2020年研究生初试的结束,相信明年又会有一大批学生加入研究生大军,开启全新的研究生生活。尽管今年有341万考生报考研究生,但是笔者相信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对于自己的研究生生活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划,也不知道该以怎样的心态度过三年时光。三年时间虽然没有本科的四年长,但是对于现在这个年纪的我们,这三年却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必须要走好每一步,才能对得起自己拿到的这份录取通知书。对于2019年成功被录取的研究生来说,他们已经经过了半年的学习,但其中还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对于研究生生活处于一个迷茫的状态,同样也没有一个自己明确的规划。本科毕业读研究生,学生的年龄一般在22岁左右,这个年纪不管是女生还是男生,其实都应该对自己的职业和人生有一个的规划,在自己的大规划下,同时也要有小规划,就是研究生期间确切的规划。想要在毕业的时候达到什么样的状态,实现什么样的目标都是自己现在需要考虑的问题。笔者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份详细的计划书,希望能够给学生们提供一定的参考。一、研一看文献、写小论文研一是我们进入研究生生活的第一个年头,很多学生都是以懵懵懂懂的状态进入研究生生活的,这个时候很少有同学会明确地知道自己自己该做什么?要做什么?能做什么?虽然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专门的导师,但是导师能够带给我们的只是一个大方向,具体如何实施还要看同学们自己。研一是我们打好基础的关键时刻,因为在这个时候如果一上来就让我们写论文的话,很多学生不知道论文其中的套路,也不知道重点所在,这个时候写出来的东西也没有丝毫价值。所以在研一期间,笔者建议要多看文献,在自己读懂的基础上,开始写一些小论文。至于文献如何选择,笔者认为有两点需要考虑的因素。首先,就是导师的课题和研究方向。不同的老师研究方向也不同,作为导师的学生,我们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导师的研究方向以及导师目前在做的课题,根据导师的课题和研究方向来选择我们要看的文献。其次,就是文献的出处。在确定好关键词之后,就是进行检索了,但是我们在网上搜索到论文,质量参差不齐、有好有坏,在这个时候我们就要看一下文章发表的期刊的权威性,多看一些业内比较有名的期刊,而对于一些层次比较低的期刊文章,最好直接摒弃。因为这些文章看了之后,可能会对我们有不好的影响,这种文章看多了,会影响我们的“品味”,进而导致我们写不出好论文。二、研二发论文、确定下一步计划研究生第二年是非常关键的一年,可以说是我们研究生生活的一个转折点。随着学术造假的事情层出不穷,很多学校对研究生的毕业要求也都进行了严格设置,有的学校会要求学生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一篇文章或者是在学报上发表相应数量的文章。而在研究生第二年,则是我们发表论文的关键时期,因为第一年我们主要是在打基础,通过研一对文献的阅读和小论文的写作,我们对学术有了一个比较确切的了解,在第二年可以写出一些高质量的论文,并将其投在相应的学术期刊上。论文的写作需要的时间并不多,但是发表论文需要的周期比较长,中间可能需要多次修改,所以笔者建议同学们早一点进行论文的投稿和发表。笔者之所以说研二是一个转折点,是因为在研二期间,我们应该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很确切的规划,是考博还是研究生毕业直接工作?在这一年基本上就要就要做好决定,然后根据自己的目标进行相应的准备。如果是选择读博的话,同学们就要在论文上多下一些功夫,除了学校的必须要求之外,自己还要多准备一些论文,并将其发表出来。因为在博士生复试中,学生研究生期间的论文成就是老师很看重的点。如果学生决定研究生毕业直接工作的话,这个时候就要选择实习了,因为研究生的课程安排,到研二上学期就结束了,从研二下学期开始学生的时间可以自己自由安排,实习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如果研究生毕业想拿到一个好的offer的话,学生必须有非常出彩的实习经历。三、研三写毕业论文、为毕业做准备正如笔者在上文中提到的那样,现在各个学校对研究生毕业的要求都非常高,研究生延迟毕业的事情也很常见,至于延迟毕业的原因,大部分都是因为毕业论文不合格。所以在研究生第三年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将自己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研究毕业论文上,从开题到定稿再到答辩,每一步我们都必须认认真真地对待,丝毫不能松懈。与本科的毕业论文相比,研究生毕业论文无论是在字数还是在质量上要求都非常高,想要顺利通过,同学们肯定要花费很多的心思和时间。还有就是在研三的时候离我们研究生毕业之后的去向又更近了一步,不管是直接就业还是读博,在这个时候我们都要认认真真地进行准备。其实,研究生对于很多学生来说都是自己学历的最后一程,无论如何都应该认真对待,能够提前做好规划是再好不过的,但是自己的规划一定要切实可行,建立在合理的基础之上。笔者今天提到的相关事项,同学们可以拿来进行参考,再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为自己制定一份专属的计划书。关于研究生生活,其实还有很多笔者没有提到的地方,如果您有什么建议,可以在留言区分享。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的教育资讯,欢迎关注笔者!
教育部刚发布破除“唯论文”不良导向的通知,华东师范大学就出台全新研究生培养方案,发布“九大行动计划”。计划内的每一项都是重大利好信息。计划中明确了以下几点重要内容:扩大直博生比例,完善科研项目博士的培养制度;打破修读年限,鼓励博士提前毕业和硕士提前攻博;增设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扶持跨类别,跨行业的专业学位;试点实施根据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毕业初始年薪确定学费的制度;严格把关博士学位论文质量,促进博士生按期毕业;严格贯彻教育部意见,不对博士生科研发表做统一要求;严格博导的监督和管理。是不是看起来都很激动人心,又是一所“别人家的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的在读研究生和准备报考的同学应该能感受到四面八方投射而来的羡慕目光吧!整个方案里,本科生的利益点是直博名额增加,硕士生的利益点是鼓励提前攻博,博士研究生是最大受益人。直博这件事我已经在文章本科学霸保送清华大学读博,网友:又帅又有才,“神仙”又下凡了里讲过,这次就跟大家掰扯掰扯硕士提前攻读博士这件事。硕士提前攻博其实是高校招揽本校优秀人才的一种做法,“肥水不流外人田”嘛,都是读博,优秀人才还是留在自己学校更好。高校之间的人才竞争也是很激烈的。一般来说,想要提前攻博的硕士研究生需要在期中考核获得“优秀”的考评成绩;同时需要以第一作者或导师第一作者,本人第二作者在相关权威刊物上发表论文。论文发表级别高,单科成绩需要在60分以上;论文发表级别低,单科成绩需要在70分以上。每所高校的要求略有不同,有的还会增加答辩环节。提前攻博考核对英语能力非常看重,会单独进行博士英语能力测试,合格者才可硕士转博士。毕竟到了博士这个层面,文献资料更深奥,学术交流更国际化,英文论文撰写就顺理成章,英文要求严格也是理所当然。硕士研究生需要在研二时提出申请,经导师和学院推荐,再由接收的博导同意,才算完成。一般情况下,提前攻博不可以换专业,学术学位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也不可互转。如果申请成功,无需再写硕士学位论文,直接注册为博士研究生,享受博士研究生待遇。其实每所高校都为有能力的学霸准备了各种优惠利好条件,直白点讲,就是高校为了招揽优秀人才也是使出了浑身解数。学霸们千万不要手软,这样的优惠政策你不要,别人也会拿走,别浪费良机呀!咨询大学生学习,考试,就业的相关问题,请关注并私信我,直接点击下方账号名。往期内容请阅读:“老师大二就教过考研面试的通关攻略,我在复试结束时才意识到”多数大学生都不知道的公务员报考“专用通道”,离校就没机会了“选调生”真的都是学霸,神仙打架?录取的大多是普通大学生今日龙门阵:提前攻博你会考虑吗?
前言“科教兴国”一直是我国坚持的战略方针之一,用教育来带动国家的发展,用教育来为国家的腾飞助力,用教育为国家的繁荣加速。教育可以分为很多板块的人才培养,其中比较核心的就是高素质人才的孕育工作,对应的学历就是研究生及以上,研究生的培养工作一直也是当下比较关注的核心话题。今年7月29日国家在北京召开了研究生相关的专题会议。相关的领导人员对研究生培训工作的开展和培养标准进行了明确,给学校了新的工作方向。1、坚持“四为”,三大能力同步培养研究生作为高素质人才是社会建设的基石,对于提升宏观管理能力有着重大的意义。在他们的培养工作中要坚持“四为”的准则,关注社会急需的人才,进行“定靶”培养。同时要保证培养出来的研究生仅仅是“理论派”,更是“实干派”,具备着一定的创新能力、服务能力和实践能力,能够真的做到学以致用。具体工作如何开展,相关领导也给出了建议,从招考制度、学科专业设置、教师队伍的培养等方面进行展开。2、各校研究生改进工作“百花齐放”2.1北京大学:在学科建设上下功夫,两大体系同时进行北京大学作为研究生孕育的重要摇篮之一,面对时局和相关教育政策的号召,大力进行了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改进。从疫情出发,大力培养医学和公共卫生人员,开设新的二级学科—“应急管理”,同时积极筹备健康和疫情防控的研究中心和平台。在学科建设方面以战略布局需求为导向,从“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两个体系进行创新,前者是根基,后者是新动力。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不再是单一的专才,而是综合性的人才。2.2清华大学:科教不分家,打造技术创造性人才清华大学作为国内一流的大学,在教学理念方面一直坚持的就是“科教融合”,完美地提升了教学质量。面对研究生教育的新要求,它要求所有的教师将培养人的工作落实到教学和科研当作,同时将科研工作作为老师的考核指标之一,推动科研和教学的结合。在研究生的培养上,清华还有一个最大的亮点就是将科研的成果转换为实际的教学课程,据统计已经有了80多个精品课程。2.3上海交通大学上交在研究生的培养上一直坚持的是“为社会孕育人”的信仰,因此在会议之后,学校相关领导也对后续的研究生工作开展进行了新的部署。核心建设工作主要集中在研究生导师队伍上,老师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会决定培养出来的学生水平。该校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渠道引进高质量老师,同时注重对导师政治思想、教学能力的培训工作。除了人员优化,还加强了对在职教师的考核和评估,动态岗位,分学科进行竞聘,保证每个导师能够明确自己的职责。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上交大力协助学生参与科研项目,让他们成为科技创新的核心力量。2020年是极具挑战的一年,各行各业都面临着绝大的挑战,作为教育行业依旧如此。高校研究生培养人才就显得更为重要了,他们可能就是后来突发重大情况的处理者和解决者。只有那些有“真实力”,并愿意服务社会,服务国家的高素质人才才能够真切投入到国家的建设和社会的发展工作中。不管是学校还是学生,都要有着担当意识,不要只为了一个“本子”,要从大局考虑。
上海交通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分专业招生计划表(校本部)1.非全日制招生计划:非全日制工程管理硕士(MEM)全校招生总规模为400名,择优录取。非全日制公共管理硕士(MPA)招生规模240名,非全日制法律硕士招生规模40名。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非全日制工商管理硕士MBA(含EMBA)招生规模700名,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非全日制工商管理硕士MBA(含EMBA)招生规模400名。其余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在招生录取阶段将根据生源及考试情况调整。非全日制硕士招生计划均不含在本表中。2.专项招生计划:(1)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招生计划剩余7名(国家下达招生计划20名,已录取推免生13名)。(2)强军计划20名。(3)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计划见教育部公布招生计划。3.本表仅供考生参考,实际招生人数根据教育部正式下达当年招生计划和生源情况确定。来源: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
央视网消息:对在读研究生毕业设年限 “紧箍咒”,有助于让整个学习氛围“严字当头”,同时有教育学者也建议在管理手段上可以更加多元,既保障整体质量也重视个体的需求。对于多所高校使用“超过学习年限”作为清退的理由,有教育学者表示,学习年限是管理的手段,在执行的同时也需要配套措施,增加对学生个体的关注。比如对于不同专业的研究生可以设计不同的毕业年限,尊重学生学习、研究的需求,同时也保障学生的权益。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程方平:我们要为每一个学生成才,走正道提供制度的保障。我们其实还有大量的细致的工作,具体的分析要做。我觉得我们的制度里关于学生申诉,老师要帮助他们申述,我觉得这是一个配套的非常重要的制度。对于各地高校接连公布清退研究生的公告,教育学者表示,高校也需要在研究生遴选上做足功课,要选择合适的学生,避免发生大规模清退。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 陆一:研究生的遴选应该高度重视学术志趣和专业认同,而不是一般性的能力,要设法增加学术性和应用型的研究生,减少只追求文凭的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对于显然不适合的学生及早地做积极引导,不要在自己不喜欢又不胜任的道路上消耗青春。
又到了拍毕业照的时候,校园里到处绽放着笑脸与鲜花,空气中荡漾着歌声笑声祝福声,博士袍硕士袍随风起舞,无论生人熟人,全都把善意写在脸上。大学校园里,没有比这更美好的时刻了。如此盛大的节日,基本上属于应届毕业生;平日里威风八面的导师们,如今只是充当配角或照相时的道具。按理说,教授也是从学生走过来的,如此风光,人人有份,可偏偏我就没有这样温馨的记忆。16年前的这个时候,我独自一人,骑脚踏车,来到未名湖边的研究生院,取走那张属于我的博士文凭。回宿舍时,顺道买了个西瓜,放在水房里冰着,准备晚上受用。给父亲挂了个电话,说“东西拿到了”;电话那头很激动,叮嘱下次回家时一定带给他看看。那时年轻,看不起“博士”、“硕士”等头衔,以为关键是有无真才实学。第二天,为完成下一个研究课题,江南读书去也。也不是我特立独行,那时北大压根儿就没有此类穿袍戴帽拨丝带的仪式。前有“破除形式主义”的正面教育,后有“早请示晚汇报”的反面文章,对于各种华丽表演,学者们大都没有好感,以为真实且深刻的个人感受,不必借助仪式,也能永远铭刻在心。只是随着教育、文化以及日常生活的逐渐西化,20世纪90年代以后,婚纱照、酒吧街、生日派对、博士典礼等方才大行其时。到了这个时候,像我这样既没拍过婚纱照,也没戴过博士帽的,一下就显得很土。话说回来,以平常心看待博士学位,也不无好处。对于国家来说,建立完整的学位制度,乃学术独立的标志,是天大的喜事;至于个人,读书做学问须持之以恒,“博士”云云,不过是取得一张从事专业研究的入场券。念及此,我辈对于博士帽的过分简慢,也不算太离谱。只是每回清点“过去的生命”,拿不出一张冠冕堂皇的博士照,还是感觉有点遗憾。什么时候“老夫聊发少年狂”,粉墨登场,补拍一张,还没想好。我之所以不是特别看重这博士头衔,其实与自己的专业方向有关。回首百年中国学术,研究文史的第一流学者,大都没有博士学位——即便曾出国留学的(如陈寅恪、钱锺书等)也不例外。这一点,与经济、法律、物理、生化等专家大不相同。哲学家、史学家完全可能自学成材,法学家、数学家则很难回避严格的学院训练。正是这一差异,使得北大最早授予的,是理学博士,而不是像我这样的文学博士。说起来,我之“读博”,纯属因缘凑合。1984年夏天,我完成硕士学业,希望到北京工作。由于王瑶先生的大力推荐,北大中文系准备破例接纳我这中山大学的毕业生。可到了学校这一关,被卡下来,理由是:既然好,何不让他考博?于是,我有幸成为北大中文系历史上第一届博士研究生。此前,北大中文系诸多名教授,虽有招收博士生的资格,或因本人谦虚(“我都不是博士,让我怎么带博士生”),或因一时找不到满意的弟子,一直悬着。那一年,北大中文系总共招收了两名博士生,除了原本就是北大教师的温儒敏,剩下的就是我了。那时候,博士生宿舍三人一屋,开始我和学国际政治、学有机化学的同住,后又改为与治中国史、治法国史的为伍。这样一来,我们的日常聊天,不能不“跨学科”。比起日后的师兄师弟师姐师妹互相提携,合作无间,我们那一届博士生,因同一领域人烟稀少,普遍养成与其他学科对话的习惯。记得1985年秋冬,我和钱理群、黄子平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系列文章发表,引起学界广泛关注,北大研究生会曾专门组织讨论,与会的包括文科各系的博士生,甚至还有理科的朋友。这种对新事物保持强烈的好奇心,除自家园地外,也关注其他学科的进展,在触类旁通中获得灵感与动力,与今日博士生教育的过于强调专业化,形成鲜明对比。以我有限的观察,那一届博士生普遍读书认真,视野开阔,但学术训练相对薄弱。这一局面的形成,与80年代的思想解放运动不无联系,也与博士学位制度刚刚建立,各项规章制度不太健全有关。举个例子,我的博士论文已经写完,正准备举行答辩,忽然下来一个新规定:必须先通过博士资格考试,而后才能正式进入论文写作。我们苦笑一声,只好便宜行事,两步并做一步走。制度不太健全,对于博士生来说,有好也有坏:学术训练不足,这是缺点;但自由活动的空间很大,则很值得怀念。那一代人的擅长独立思考,保持开阔的胸襟与视野,很大程度上是被逼出来的。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在说到“启蒙期”学术特点时,有这么一段话:“在淆乱粗糙之中,自有一种元气淋漓之象。”80年代的中国学术,包括创始期的博士教育,某种程度上可作如是观。说来有点不可思议,我读博士,从来没有正正经经地上过专业课。除了必不可少的第一外语和第二外语,我的主要任务是读书、思考,每周与导师王瑶先生进行一次学术对话,还有就是访问校内外相关专业的专家学者。1989年岁末,王先生去世,我曾撰写《为人但有真性情——怀念王瑶师》,其中有一段话广为传诵:王瑶(1914-1989),北京大学教授、文学史家先生习惯于夜里工作,我一般是下午三四点钟前往请教。很少预先规定题目,先生随手抓过一个话题,就能海阔天空侃侃而谈,得意处自己也哈哈大笑起来。像放风筝一样,话题漫天游荡,可线始终掌握在手中,随时可以收回来,似乎是离题万里的闲话,可谈锋一转又成了题中应有之义。听先生聊天无所谓学问非学问的区别,有心人随时随地皆是学问,又何必板起脸孔正襟危坐?暮色苍茫中,庭院里静悄悄的,先生讲讲停停,烟斗上的红光一闪一闪,升腾的烟雾越来越浓——几年过去了,我也就算被“熏陶”出来了。这段描写并非“写意”,而是“写实”。我的“读博”之所以如此潇洒,既取决于王先生的个人风格,也与其时博士制度刚刚建立,尚无各种硬性指标有关。制度不太严格,外在束缚很少,既稀见奖励,也难得惩罚。如此缺少竞争,是否会降低学术水准,我看不一定。并非百米短跑的你追我赶,而是跳水台上的自我发挥,这种自由自在的读书状态,更接近古人所说的含英咀华、沉潜把玩。读书做学问,需要心平气和、优游从容。记得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曾提及大学课程太多,不适合于从事高深研究。在梅先生看来,对于读书人来说,“闲暇”十分重要: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物之盛,而自审其一人之生应有之地位,非有闲暇不为也。纵探历史之悠久,文教之累积,横索人我关系之复杂,社会问题之繁变,而思对此悠久与累积者宜如何承袭节取而有所发明,对复杂繁变者宜如何应付而知所排解,非有闲暇不为也。对于志向远大并潜心于学者,“余裕”的重要性,起码不下于常被提及的“压力”。在讲求规则严格管理逐渐成为主流话语的当下,为“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读书”辩护,或许不无必要。即便在争分夺秒的“读博”阶段,也不该时时刻刻念叨着那借以获取学位的毕业论文。王瑶先生的指导博士生,有几点明显与今日潮流不合,值得提出来讨论。第一,不鼓励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理由是:不垒高坝,提不高水位;随处发泄,做不成大学问。这还不算初出道者投稿时可能揣摩风气,投其所好;或者发表后的沾沾自喜,得意忘形。第二,不给学生出任何题目,只负责首肯或否定你的选题。理由是:所有好的学术选题,都内在于研究者的趣味及能力,别人取代不了。更何况,对于学者来说,此举生死攸关,正是研究生教学的重点。第三,硕士论文不要超过三万字,博士论文不要超过十万字。理由是:学位论文必须凸显作者的眼光、训练与表达能力,不能弄成臃肿芜杂的史料长编。你可以有很多附录,但正文部分必须干净利落、严谨简洁。王先生的这一“戒律”,日后有所松动,但基本思路没变,即学位论文并非“以长为美”。王先生指导研究生的这“三大策略”——尤其是不给学生出题这一招,在我看来,实含至理。今日中国学界,不管是理工医农,还是人文社科,名气越大的博士生导师,越像运筹帷幄的“将军”或“老板”,将众多研究生编入自己的课题组,分派题目,合作攻关。这种工科教授得心应手的操作方式,用到文科,好处是学生上路快,而且旱涝保收;缺点则是可能限制学生才华的发挥,就好像是孙悟空永远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清代大学者戴震说过这么一句惊心动魄的话:“大国手门下不出大国手,二国手、三国手门下教得出大国手。”为什么?我想,最大的可能性是:“大国手”所具有的无边法力与无上威严,成了其“门下”自我表达以及突围的巨大障碍;而“二国手”、“三国手”的“门下”,精神负担小,放得开,故反而可能有大发展。对于真心希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学者来说,戴震的这句话值得仔细咀嚼。刚博士毕业那阵子,偶有争议,常被人讥笑:还博士呢,连这都不懂!其实,这是将西方追求专精的学术精神,与传统中国的博雅趣味(所谓“一物不知,儒者之耻”)相混淆。同样名为“博士”,作为学位的Ph.D.或Litt.D.,与古代中国学官不可同日而语(尽管现在的官场上,高学历成了晋升的重要条件);可也不太像博通古今之人或专精某一门特殊技艺的(如茶博士)。一定要比,只能说是后两者的综合。当然,那是指理想的状态。我所理解的“读博”,除了现实层面的获得学位外,应该还有另外两重意义,一是读书的心境,一是读书的技术。这里所说的“读书”,包括阅读、思考、探究、写作等,接近今人所理解的“治学”。晋人陶渊明自称“好读书,不求甚解”,人多以为是自嘲;其实,这是一种很高的读书境界。所谓“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更显示其读书之乐。不强作解人,不过度诠释,不为了职称而著述,这样的读书,方才能得其三昧。今人则相反,未曾耕耘,先问收获,落实到具体操作过程,便是“不读书,好求甚解”。如何兼及博雅与专精,既保留读书之乐趣,又希望对学术有所推进,我想,最佳状态是:“好读书,求甚解。”后者指向职业,前者指向志趣。在重视学历的现代社会里,读书与职业之间,确实存在某种联系。大学里,只讲修心养性固然不行,可变成单纯的职业训练,也未免可惜。理想的博士生训练,不只是习得精湛的“专业技能”,更包括养成高远的“学术志向”与醇厚的“读书趣味”——这也是我对北大格外感激的地方。
今天突然看到了中国石油大学的一则消息,其主要内容是介绍有关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体系。这让班长看到了未来高学历人才的教育方向,同时,也提醒大家,以后的学习生涯将会更加充实,严谨。如果这一套培养模式效果明显,那么其他高校是否也会套用呢?本人觉得非常有可能!那么,具体如何操作呢?1.根据行业需求进行培养我们最近看到很多的高校专业都有所变动,这可能就是一种根据市场情况做出的调整。在以后的考研过程中,专业的变动将会成为常态,当考研成功上岸后,高校会与企业进行联合培养,由高校导师带队,企业专家做辅助导师,实践操作师傅做指导,进行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的方式去培养研究生,尤其是专硕,这方面会更加的严格。只有这样才会增加研究生以后的就业竞争力。2.提升个人能力为主以后的研究生考核标准不再是以论文为主,而是会参考其他数据进行综合分级评估后,才会下发对应等级的证书。课程的安排也不会应付了事,高度自由化,而是会限定一个范围,在这个范围内自由发展,如,首先是基础理论的学习,然后,是去一些实践平台去将理论与现在的实际需求相结合,提升自己的个人综合能力,最后第三方培养基地会结合实际项目,让学生参与到其中进行实际的研发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3.引导学生进入国家急需领域国际多元化,要想不被卡脖子,就得在这些领域里有自己的专业人才,这也意味着,国际化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会得到更多高尖端企业的青睐,这类人才将会获得各种培养资源,如海外留学,国际技术交流,国际大赛等等不错的学习机会。有了人才,就会有新型企业的诞生,有了很多这类企业被创立,那么这个行业,我们就会变强。所以,不要觉得每年考研人数增加就是坏事儿,很多行业缺乏人才,很多高校也在扩大教育资源,国家也在积极引导行业风向。而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端正学习的态度,不要应付考试,要将其当成提升自己能力的磨刀石。
对在读研究生毕业设年限 “紧箍”,有助于让整个学习氛围“严”字当头,同时有教育学者也建议在管理手段上可以更加多元,既保障整体质量也重视个体的需求。对于多所高校使用“超过学习年限”作为清退的理由,有教育学者表示,学习年限是管理的手段,在执行的同时也需要配套措施,增加对学生个体的关注。比如对于不同专业的研究生可以设计不同的毕业年限,尊重学生学习、研究的需求,同时也保障学生的权益。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程方平:我们要为每一个学生成才,走正道提供制度保障。我们其实还有大量的细致的工作,具体的分析要做。我们的制度里有关于学生申诉的条款,老师要帮助他们申述,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制度。 对于各地高校接连公布清退研究生的公告,教育学者表示,高校也需要在研究生遴选上做足功课,要选择合适的学生,避免发生大规模清退事件。 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 陆一:研究生的遴选应该高度重视学术志趣和专业认同,而不是一般性的能力,要设法增加学术性和应用型的研究生数量,减少只追求文凭的研究生数量。在培养过程中,对于显然不适合的学生应及早地积极引导,不要在自己不喜欢又不胜任的道路上消耗青春。 来源 央视网编辑 吴春生 编审 胡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