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浙江大学公布2021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具体细则和报名方法点进来看神之末也

浙江大学公布2021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具体细则和报名方法点进来看

记者 胡鸿浙江大学今天发布2021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选拔一批“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基础扎实,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青年学生进行专门培养,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输送后备人才。一、招生对象及报名条件符合202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报名条件,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并有志于将来从事相关领域科学技术工作的优秀高中毕业生均可报名。申请报名考生分为以下两类:第一类:综合素质优秀、高考成绩(不含任何政策加分,下同)优异的考生;第二类:基础学科拔尖,在数学、物理和化学等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要求在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决赛)、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全国总决赛中获得二等奖及以上、且高考成绩不低于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第一批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对于合并本科批次的省份,参照该省份确定的特殊类型相应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的考生。二、招生专业及招生计划(一)招生专业及相关要求。(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专业及计划以我校强基计划报名系统公布为准。三、报名方式与选拔程序(一)报名时间和办法4月10日至30日考生可登录浙江大学强基计划报名平台(网址:https://bm.chsi.com.cn/jcxkzs/sch/10335),按要求准确、完整地完成网上报名。每位考生限报一个招生组别,最多可填报不超过3个专业。报考我校强基计划的考生不得兼报其他高校。(二)考生须参加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三)考试确认考生须于6月11日至6月20日期间在报名系统确认是否参加我校测试并签订诚信承诺书(考生签名的诚信承诺书纸质版还须在参加校测时提交),未在规定时间内确认的考生视为自动放弃强基计划入围资格及后续选拔环节。(四)入围校考办法6月27日前,对于第一类考生,依据高考成绩,按招生组别的分省招生计划数的5倍确定各省入围我校考核考生名单(同分同入围)并公示入围标准。考生高考成绩须达到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第一批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对于合并本科批次的省份,参照该省份确定的特殊类型相应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执行。对于第二类考生,达到我校破格入围的条件和相应高考成绩要求,即可入围。(五)学校考核入围考生须全程参加我校强基计划考核(含笔试、面试和体质测试)。测试将于7月2日前完成,测试具体时间、地点及要求见准考证及我校本科招生网最新公告。1.学校测试主要考察学生的思想品德、人文素养、逻辑思维、专业兴趣与天赋、创新能力和发展潜质。笔试科目:理学I类的笔试科目为数学和物理,理学II类和基础医学类的笔试科目为数学和化学,人文历史类的笔试科目为语文和历史。面试以小组面试为主,主要考察学生思想品德、诚实守信、专业素养、学科基础和综合素质。面试采取专家、考生“双随机”抽签的方式,全程录音录像。对于破格入围考生,我校将结合学科特长单独组织测试。2.结合强基计划的人才培养目标,综合素质评价重点考察以下信息: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情况、在高中期间组织活动情况、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研究型学习情况、参与文艺、体育活动等情况。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提供的考生综合素质档案作为专家面试的重要参考材料。3.体质测试项目包括身高/体重(BMI)、肺活量、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50米跑。体质测试结果将作为录取的重要参考。4.笔试成绩与面试成绩按2:1比例折算成学校测试成绩。(六)录取办法1.综合成绩折算办法综合成绩由高考成绩(占85%)、高校考核成绩(占15%)组成 。综合成绩=高考成绩/高考成绩满分*850(四舍五入取2位小数)+ 高校考核成绩(折算为满分150,四舍五入取2位小数)。2.确定录取名单全程参加学校所有项目考核的考生,方可进入学校综合成绩排序。对于第一类考生,根据考生填报志愿和在相关省份强基计划的招生名额,按考生综合成绩由高到低顺序、按“分数优先,平行志愿”投档规则确定强基计划预录取名单。同分排序规则:依次按学校测试成绩、学校测试的笔试成绩、高考成绩、高考语文成绩、高考数学成绩、高考英语成绩排序。对于第二类考生,综合成绩达到所在省份同一招生组别第一类考生最低录取分数线,我校追加计划予以录取。7月5日前,学校招生工作小组按招生计划审定强基计划预录取名单,并报各省级招办审核,办理录取手续。被正式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后续高考志愿录取;未被录取的考生可正常参加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后续各批次高考志愿录取。四、培养特色(一)“荣誉学院+本研衔接”的培养体系纳入荣誉学院培养体系:依托竺可桢学院实施“特别培养”,着力培育知识、能力、素质、人格俱佳的新时代拔尖创新人才。构建更紧密的本研衔接:单独制定本硕博衔接培养方案,大四提前对接研究生培养,保证本研有机衔接。配备更专业的导师队伍:从入学开始配备德育导师和专业导师,实施分专业的就业工作规划,实现人生和学术的全面领航。(二)“基础学科+特色方向”的专业体系培育更一流的专业品牌:强基计划招生专业均为浙江大学高峰学科及一流骨干基础学科建设专业,专业方向设置根据国家战略需求进行了系统优化设计,确保“强基计划”人才培养质量。(三)“通专跨+国际化”的课程体系强化更扎实的基础训练:推行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交叉培养的深度融合,推进“导师制、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创新培养。推进更顶尖的国际合作:与世界顶尖大学合作全面实施高质量国际化培养。开拓更畅通的成长渠道:设有竺可桢奖学金、十佳大学生等各类奖学金和荣誉称号。本科阶段在海外交流实践、基层实践计划项目等方面予以优先安排,研究生阶段加大发展性资助,在博士生学术新星计划、博士生海外联合培养等方面予以优先安排。(四)“科教协同+产教融合”的平台体系塑造更卓越的创新能力:以“基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创新”和“基于紧缺关键领域创新的创业”为导向,全链条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建设校内外创新创业实践和孵化基地,支持学生在高水平竞赛和成果转化活动中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强化更深度的科教协同:依托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前沿科学中心、集成攻关大平台、国家基金委基础科学中心、之江实验室等重大科研平台所承担的重大科研任务,支持学生参与基础研究、前沿交叉研究和颠覆性技术攻关,切实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攻关能力。对接更宽广的实践平台:引入行业导师、国家重大工程技术总师参与协同育人,支持学生在高水平竞赛和成果转化活动中提升创新创业能力。五、其他说明(一)学生综合素质档案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直接或汇总各中学报考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后上传至报名系统。(二)对于综合素质档案造假或在高校考核中舞弊的考生,将取消强基计划的报名、考试和录取资格,并将有关情况通报有关省级招生考试机构或教育行政部门,取消其当年高考报名、考试和录取资格,并视情节轻重给予3年内暂停参加各类国家教育考试的处理。已经入学的,按教育部和我校相关规定处理取消学籍,毕业后发现的取消毕业证、学位证。中学应当对所出具的材料认真核实,出现弄虚作假情形的,我校保留采取相关措施的权利。(三)强基计划录取考生入学后原则上不转专业,本科阶段转专业范围原则上限于本校强基计划招生专业之内。(四)选拔测试期间,考生的交通、食宿等费用自理。入围高校考核的家庭经济困难考生可向我校提出申请,我校可酌情提供保障性路费和住宿补贴。(五)学校考核工作方案可能将视本地疫情防控情况作出相应调整,届时将另行通知。(六)学校未委托任何个人或中介组织开展强基计划等考试招生有关工作,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营利性培训活动。六、监督保障机制(一)我校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招生工作在浙江大学招生工作小组的领导下,由浙江大学招生办公室负责具体工作的组织和实施。我校在实施本简章的过程中做到招生方案公开、选拔方法公平、录取标准公示。(二)我校将对录取的学生进行入学资格复查,对不具备入学资格的学生,按教育部相关规定处理。(三)浙江大学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接受浙江大学纪检、监察部门全程监督,并接受社会监督。七、联系方式通讯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东1A-126浙江大学本科生招生办公室邮编:310058招生咨询电话:0571-87951006传真:0571-88981979电子邮件:zsc@zju.e.cn浙江大学招生网:http://zdzsc.zju.e.cn浙江大学纪委(监察处):电话 0571-88981497,邮箱 jjjc@zju.e.cn阳光高考信息平台:gaokao.chsi.com.cn八、本简章由浙江大学本科生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浙江大学本科生招生办公室2021年4月6日编辑 杨俏颖

取境

新增1个专业,中大公布2021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

4月6日,中山大学发布2021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今年中大强基计划招生专业达10个,与去年相比,新增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网站截图 招生专业新增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为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中大2021年继续开展强基计划招生,探索多维度考核评价模式,选拔一批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以“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为成才目标、以“立报国大志,做强国大事”为人生追求的青年学生进行专门培养,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输送后备人才。今年,中大强基计划招生专业包括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历史学、哲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生态学、基础医学、理论与应用力学。招生科类和高考改革省份选考科目要求如下图:网站截图 与去年相比,今年中大强基计划新增了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该专业位于中大深圳校区,属于航空航天学院。今年是广东新高考首年实施“3+1+2”考试。中大10个强基计划招生专业显示,首选历史的考生可以报读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历史学、哲学,首选物理的考生可以报读其余7个专业。考生不能兼报其他高校中大强基计划招生省份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和宁夏。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以中大强基计划报名系统公布为准。在中山大学安排强基计划招生的省份,符合202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报名条件,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具有强烈的专业兴趣,并有志于将来从事相关领域科学技术工作,高考成绩优异的高中毕业生均可申请报名。考生不能兼报其他高校。按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数的6倍确定各省入围考核考生名单4月9日至30日,考生可登录中山大学强基计划报名平台(https://bm.chsi.com.cn/jcxkzs/sch/10558),按要求准确、完整地完成网上预报名。根据各省专业计划安排,考生可结合自己的学科特长和专业兴趣填报1个专业志愿。6月26日前,中山大学将依据确认报考考生高考成绩(不含任何政策加分),在已确认报考的学生中,按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数的6倍确定各省入围考核考生名单(同分考生按排位比较)并公示入围标准。考生高考成绩(不含任何政策加分)须达到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第一批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对于合并本科批次的省份,参照该省份确定的部分特殊类型相应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执行。6月30日,中山大学还将举行学校考核,考核方式包括笔试、面试和体质测试。中大将按照高考成绩(不含任何政策加分,折算成百分制)×85%+学校考核成绩(百分制)×15% (其中笔试成绩占30%,面试成绩占70%)的方式折算考生综合成绩,并根据考生填报专业志愿和在相关省份强基计划的招生专业和名额,按照“分数优先(综合成绩)”的原则确定强基计划预录取名单。综合成绩相同时,依次按照中大考核成绩、高考成绩(不含任何政策加分)、高考成绩排位排序。7月5日前,中大将公布录取名单并公示录取标准。被正式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生源所在省(区、市)后续高考志愿录取;未被录取的考生可正常参加生源所在省(区、市)后续各批次高考志愿录取。采用专属人才培养模式,制定本硕博有效衔接的培养方案强基计划录取考生入学后原则上不允许转专业。中大针对强基计划学生采用专属人才培养模式。专门制定强基计划本科、硕士、博士有效衔接的培养方案。在课程上,设计“科学性、完备性、竞争性”的课程体系,建设强基计划学生专属课程模块,开设面向学科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的前沿课程和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专业课程;打通课程修读的知识体系,强基计划学生在修读完本科规定课程的基础上,可在导师指导下提前修读研究生课程。在科研上,设立强基计划学生专属科研项目,推进科教协同育人,增大研究型学习项目和实践技能训练项目的比例,实现科研训练100%,强化学生科研和实践创新能力;学生将跟随导师组,定期解读国家战略需求、研读重大科研专项指南、参加学术会议,了解国际学术前沿动态,了解国家战略需求,了解关键技术难题,将个人发展与国家需求紧密结合。强基计划实行年度考核及动态进出机制。每学年结束后根据学生课程成绩、科研训练表现等方面综合考核进行动态管理,本科阶段分流与考核淘汰的学生转入普通本科专业培养。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且学业成绩优秀的普通录取本科生可选拔补入强基计划。强基计划学生单独编班,在免试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公派留学,奖学金评审等方面,学校按教育部规定支持强基计划学生。配备资深导师团队,创造浓厚学术氛围,加强对强基班学生的思想引领、价值引领和学术引领,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学校各类重点实验室、科研基地以及其他科研实验条件向强基计划学生开放。文字: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林霞虹头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陈忧子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 赵小满

闻诗

北京师范大学2021年心理学考研招生简章报名条件

腾学考研教研组为同学们提供2021年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考研招生简章内容,对北师大有意向的同学可以看一下自己是否符合报考条件。一、招生人数我校2020年拟招收硕士研究生4100人左右,招生专业目录上各学部院系、各专业所列招生人数包含拟接收推荐免试生人数(点击此处查询接收办法),招生人数仅供参考,最终招生总人数以教育部正式下达的招生计划文件为准,录取阶段可能会根据生源情况及考试成绩等进行适当调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援藏计划和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属于专项计划,详情见附件1。二、报考条件(一)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4.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录取当年入学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前)或2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的人员,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条件为①修完大学本科全部必修课程;②在所报考专业领域的学术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过两篇以上(含)论文;③报考专业与所学专业相同或相近。(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5)在境外获得的学历(学位)证书须通过(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资格审查时须提交认证报告。(二)报名参加以下专业学位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按下列规定执行。1.报名参加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1)符合“二、报考条件”第(一)条中的各项要求。(2)报考前所学专业为非法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不得报考)。2.报名参加工商管理和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1)符合“二、报考条件”第(一)条中第1、2、3各项的要求。(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三年以上(含三年)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并有五年以上(含五年)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后有两年以上(含两年)工作经验的人员。3.报名参加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1)符合“二、报考条件”第(一)条中第1、2、3各项的要求。(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三年以上(含三年)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并有五年以上(含五年)工作经验的人员,还须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①修完大学本科全部必修课程;②在所报考专业领域的学术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过两篇以上(含)论文;③报考专业与所学专业相同或相近;或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后有两年以上(含两年)工作经验的人员。4.报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我校招生专业目录和招生说明中的特殊要求。国防生及现役军人报考,还应遵守解放军有关报考要求。非应届在读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就读院校同意,并在录取时先办理原就读院校的退学手续。我校不允许研究生同时攻读两个以上(含)不同层次或相同层次的学位。三、报名【说明:考生报名前应仔细阅读我校的报考条件,确认完全符合后再进行网上报名。网上报名时必须如实、准确地填写信息。凡不符合报考条件或弄虚作假者,不予录取。报考资格审核将在录取阶段进行。】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缺一不可。考生须于2019年10月10日—31日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浏览报考须知,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并于规定时间到报考点进行现场确认。考生对报名信息要进行认真核对和确认,报名结束后考生报名信息不再允许修改,因考生信息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考生本人自行承担。四、考试考试分初试和复试两阶段。(一)初试1.初试时间:2019年12月21日至12月22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初试具体地点由报考点安排。2.初试科目详见专业目录。初试方式均为笔试。以下初试科目为全国统考或联考科目,由教育部统一命题,考试大纲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制。其他科目由我校自命题。101思想政治理论、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201英语一、202俄语、203日语、204英语二、301数学一、302数学二、303数学三、398法硕联考专业基础(非法学)、498法硕联考综合(非法学)。3.准考证请于2019年12月14日至12月23日从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下载。考生凭准考证及有效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和复试。(二)复试1.达到我校自主划定复试分数线的考生具有复试资格。复试大约安排在2020年3月中旬,具体时间届时将在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网公布。2.复试内容一般包括面试、专业笔试、外国语听力及口语测试、实验操作等,进一步考查考生的专业基础、综合分析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等。3.实行差额复试。差额复试比例,以及初试和复试成绩权重等由各学部院系根据本学科专业特点及生源情况在复试前确定。4.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考生、成人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复试时尚未取得本科毕业证书的自考和网络教育考生,复试时要进行本科主干课程和实验技能的考查,其中笔试科目不少于两门。5.复试不合格考生不予录取。五、录取与调剂1、录取工作坚持“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确保质量、宁缺毋滥”的原则,根据考生初试和复试成绩,结合其平时学习成绩/工作业绩、思想政治表现等因素确定录取名单。录取类别分为非定向就业和定向就业两种。北京校区和珠海校区的非定向就业硕士研究生的人事档案均必须转入北京师范大学(地址为北京市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户口可以自愿选择是否迁入北京师范大学(地址为北京市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毕业时按本人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办法就业。定向就业硕士研究生的人事档案、户口均不迁入北师大,毕业后必须回定向单位就业。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均须在被录取前与招生单位、用人单位分别签订定向就业协议。考生需自行处理与工作或学习单位因考试录取而产生的所有问题。如果因此造成不能复试或录取,我校不承担责任。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除单独考试外,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均为全日制。专业学位学习形式详见附件2。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在基本修业年限内全脱产在校学习。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在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内,在从事其他职业或者社会实践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安排进行非脱产学习。体检在新生入学时统一进行。体检不合格者,取消入学资格。任何时候发现弄虚作假者,我校将取消其录取资格,已入学的取消学籍,责任由考生自负。2、未被我校拟录取的考生,达到教育部规定的复试基本要求,可以联系其他招生单位进行调剂复试及录取。自2014年起,我校不再向调入单位提供自命题科目试卷等相关材料。六、学费、学制、奖助体系和培养1.所有硕士研究生均需缴纳学费。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3年,学费标准为0.8万元/生.学年,每学年第一学期开学报到时缴纳,按三学年缴纳。专业学位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学制和学费标准见附件2。2.从2014年起,我校实行新的奖助体系,具体内容见《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奖助学金设立方案》(师校发〔2014〕31号)和相关文件。全日制学习方式的非定向就业硕士研究生享受新生奖学金及助学金,非全日制学习方式的硕士研究生均不享受新生奖学金及助学金。已获硕士、博士学位人员被我校录取为硕士研究生的,不能申请以上奖助学金。3.北京校区和珠海校区研究生学籍均归属于北京师范大学。七、住宿在学制规定年限内,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生由学校安排住宿;培养地点在北京的专业学位硕士生不解决住宿;培养地点在珠海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在校学习期间由学校在珠海安排住宿;“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和“援藏计划”等专项计划硕士研究生,由学校安排住宿。定向就业的北京地区硕士研究生不解决住宿。八、出国培养和硕博连读1.我校2007年起开始实施“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在学校重点建设的学科领域每年选拔约150名研究生赴国外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或进行联合培养。在读非定向就业硕士研究生可以申请赴国外攻读博士学位。详情请登陆我校教务部网站查询。2.成绩优秀、科研能力突出的硕士研究生可以在二年级时申请硕博连读,通过我校规定的考核后即可在第三年进入博士阶段学习。九、其他1.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均在网上公开发布。推免生接收、报名、初试成绩、分数线、复试安排、拟录取名单等均可在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网(http://yz.bnu.e.cn)查询,请及时关注。2.我校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考前辅导班。招生办公室不提供往年考研试题,不出售参考书或办理邮购业务。3.若教育部在2020招生年度出台新的研究生招生政策,我校将做相应调整并予以公布。注:以上信息来源于院校官网

简单爱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热点问题回答!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网是我校指定的唯一发布研究生招生信息的网站,我校研究生招生相关事宜以我校官网通知公告为准。请不要相信任何非正规渠道所提供的信息,以免使您的权益遭受损害。我校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预计在国家复试线公布、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调剂系统开通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剂政策、复试分数线及复试方案等以学校后续通知为准,请有意申请调剂我校相关专业的考生查阅我校研究生招生网通知,并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调剂系统开通期间填报调剂我校的志愿。考生调剂必须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调剂系统,否则调剂无效,我校2021年无预调剂,不接收邮件调剂申请。往年情况仅供考生查阅了解,2021年所有与研究生复试有关内容,均以研招网及我校后续公布的通知为准。1.是否可以查询初试成绩排名?硕士研究生录取一般是按照考生综合成绩排名(含初试和复试),同时结合考生思想政治表现、身心健康状况等考核结果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我校不做考生初试成绩排名,也不提供排名查询。2. 2021年国家复试线什么时候公布?桂电各专业复试分数线是多少,何时公布?什么时候调剂和复试?按照往年情况,教育部一般在3月中下旬前后公布国家复试线,之后开通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调剂系统。2021年分数线公布时间、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调剂系统开通时间尚未确定。我校将在国家线公布后,根据上级部门的政策要求确定我校各专业复试分数线。请考生耐心等待国家线的公布,并持续注意查看我校研究生招生网及桂电研究生院微信的相关通知。3.各个专业历年复试分数线如何查询?由于每年招生计划、生源等情况均有变化,历年情况仅供参考。具体请参见学校研招官网。4.各个专业的招生名额是多少?专业历年复试分数线如何查询?由于上级部门尚未正式下达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各专业招生名额尚无法确定。考生可参考桂林电子科技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相关内容。各专业实际招生人数以教育部下达的2021年招生计划为准。5.2021年哪些专业接收调剂生?各专业有多少调剂缺额?各专业具体调剂缺额需等国家线公布后,依据我校各专业招生计划、一志愿考生上线等情况来确定。请考生注意查看我校研究生招生网以及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调剂系统。往年我校除会计硕士外,其余各专业均有调剂缺额。由于每年招生计划、生源等情况均有变化,历年情况仅供参考。6.何时进行复试?复试形式是什么?复试分数线如何查询?国家线公布后,我校将根据疫情防控情况和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结合我校情况,合理安排复试工作,请考生注意查看后续相关通知,切勿提前来校。7.各专业导师简介如何查看?如需提前了解导师信息,可进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网首页,点击“导师介绍”栏目查询,或登录相关学院网站查询导师介绍有关内容。8.我初试报考xxx专业,能否调剂到贵校参加复试?考生初试报考某个专业能否调剂到我校,要看申请调剂的专业是否有缺额,还要看报考专业与调剂专业是否满足相关调剂政策要求。9.我的初试成绩xxx分,参加调剂进入复试的几率有多大?每年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调剂系统中申请调剂考生的初试成绩、数量等情况不同,考生的对手无法确定,无法判断xxx分进入复试的几率大小。10.复试需要准备哪些材料,今年是如何安排复试的,复试内容有哪些?复试要求请考生查阅我校《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来源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校研究生招生网 编辑 | 欧阳鑫

钩住了

谁的招生名额最多?关于安徽新晋一本2021研究生招生!

注:蚌埠医学院、皖南医学院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已经四月初了,各个学校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基本上都接近尾声了,安徽省新晋一本高校有:安徽理工大学、安徽建筑大学、安徽工程大学、淮北安庆阜阳三所师范大学、合肥学院、蚌埠医学院、皖南医学院等。安徽建筑大学:809人安徽建筑2021硕士研招计划(一)安徽建筑2021硕士研招计划(二)安徽建筑大学于2014年开始在安徽省整体一本招生,该校已经在安徽省招一本7年了,作为一所冠名“大学”的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安徽建筑大学也正式申报成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了,小编也在等待最终审核结果。安建大今年拟招收809名硕士研究生,其中,有53个非全日制名额。在参与招生的学院中,主要以工科学院为主,尤其是工学类的专业硕士,招收名额是最多的,比如:安建大的土木水利(专业硕士点)有267个招生名额,分别位于土木工程学院等好几个学院。安徽理工大学:1620人为什么说安徽理工大学也是新晋一本呢?原因是该校到2016年的时候才开始在安徽省整体一本。安徽理工大学没有发布最新的招生计划,1620这个数据是去年该校招生简章提到的,如下图:安徽理工大学2021研究生招生简章从该校2021年的招生简章上可以看得出来,安徽理工大学拟招收1620名硕士研究生,一般来说,到最终录取的时候都会相应扩招一点,所以,安徽理工大学最终的录取人数应该要稍微比1620这个数据多一点,不过,一般来说也多不了多少,除非碰到大扩招的时候。安徽工程大学:690人安徽工程大学于2015年开始在安徽省整体一本招生,该校不在省会合肥,而在安徽第二大城市:芜湖市。安徽工程大学2021研究生招生计划从安徽工程大学公布的招生计划来看,安徽工程大学2021年拟招收690名硕士研究生,比安徽建筑大学的809名少了119名,相比于安徽建筑大学来说,安徽工程大学的学位点更多一点,但是,安徽建筑大学于2009年就是安徽省省级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了,安徽工程大学在2019年的时候才正式拿到这个资格,可见,安徽建筑大学的学科建设要好于安徽工程大学,在招生规模上自然要多一点。合肥学院:370人合肥学院从2012年的时候就开始招研究生了,可是,该校在2018年的时候才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该校现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和四个专业硕士学位点。合肥学院招生简章从学校的招生简章看,合肥学院2021年拟招收370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其中,材料科学与工程40人,材料与化工110人,资源与环境60,其余名额均是电子信息。合肥学院正在等待专家进校考核,这是更名“合肥大学”最后程序之一,如果考核成功,下一步就会进入公示程序,“合肥大学”正在路上!安庆师范大学:500人安庆师范大学招生简章安庆师范大学虽然没有合肥学院的招生分数高,地理位置也不在合肥,但是,该校的学科建设比合肥学院早且好,该校2021年拟招收500名硕士研究生,比合肥学院足足多了130个名额,安庆师范大学有1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好几个专业硕士学位点。安庆师范大学于2019年成为博士学位安徽省立项建设单位,目前,学校正在努力进行学科建设,为博士授权打下基础。淮北师范大学:732人淮北师范大学招生简章阜阳师范大学:308人合肥师范学院:205人合肥师范学院招生计划省会高校的名额确实相对更多!合肥师范学院仅有1个专业硕士学位点,就有205个名额,而阜阳师范大学有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和3个专业硕士授权点,一共也就只有308个名额,仅比合肥师范学院多了103个名额。合肥学院学位点也没有阜阳师范大学多,但是,合肥学院的招生名额却比阜阳师范大学足足多了62个,合肥学院本轮学位点获批下来后,招生名额会大大拉开与阜阳师范大学的距离。综上所述安徽理工大学的招生名额是最多的,其次是安徽建筑大学,接下来就是淮北师范大学、安徽工程大学、安庆师范大学、合肥学院、阜阳师范大学、合肥师范学院等。

五尾狐

江西师范大学2021年心理学考研招生简章报名条件

江西师范大学2021年心理学考研招生简章一、招生人数我校2021年拟招收攻读硕士研究生3000名左右,其中将接收300名左右的推免生(招收推免生人数以最后确认接收推免生录取人数为准),拟招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1300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1700名(均含推免生),专业学位中非全日制约300名左右,根据《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原则上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实际招生人数以国家下达数为准,各专业最终录取指标将根据国家正式下达的招生计划以及实际报考情况做相应调整。其中中国研招网填报系统及招生专业目录中的招生人数为我校2020年各学院招生人数,仅供参考。近三年各专业录取人数可见江西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站拟录取公示名单。二、奖助政策为贯彻落实国家资助政策,激励在校研究生勤奋学习、积极进取,学校构建了完善的研究生奖助学金体系制度,奖助覆盖面广、资助力度大。奖学金包括“国家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学业奖学金”、“熊智明奖学金”等;助学金包括“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临时困难补助”和三助岗位等。奖助学金的实际发放以学校有关奖助文件为准,非全日制研究生不享受各类奖助学金。三、报考条件(注:我校有部分专业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请注意报考)(一)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4.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录取当年入学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之日,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人员,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二)报名参加全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按下列规定执行。1.报名参加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1)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2)报考前所学专业为非法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不得报考)。2.报名参加法律(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1)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2)报考前所学专业为法学专业(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可以报考)。3.报名参加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1)符合(一)中第1、2、3各项的要求。(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后,符合招生单位相关学业要求,达到大学本科毕业同等学力并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相关考试招生政策同时按照《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意见》(教研〔2016〕2号)有关规定执行。4.报名参加除法律(非法学)、法律(法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外的其他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三)2020年我校“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为20人。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的考生,应为高等学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且符合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者。高等学校是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批准设立、实施高等学历教育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学校、民办普通高等学校和独立学院(以下简称高校)。高等学校学生是指高校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的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专科(高职)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四、报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两个阶段。所有参加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均须进行网上报名,并在网上或到报考点现场确认网报信息和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同时按规定缴纳报考费。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手续;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和工程管理等专业学位考生和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手续。网上报名技术服务工作由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负责。网上确认(现场确认)由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负责组织相关报考点进行。(一)网上报名1.网上报名时间2020年10月10日至10月31日,每天9:00-22:00。2.网上预报名时间2020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3.报名流程考生在规定时间内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浏览报考须知,并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考生报名时只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待考试结束,教育部公布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后,考生可通过“研招网”调剂服务系统了解招生单位的调剂办法、计划余额信息,并按相关规定自主多次平行填报多个调剂志愿。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随时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未通过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历(学籍)核验。考生应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凡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网上报名有关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详见《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及“研招网”报考须知。建议广大考生合理安排报名时间,避开报名初期、末期高峰,避免网络拥堵。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1. 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时间具体时间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根据国家招生工作安排和本地区报考组织情况自行确定和公布。请考生及时关注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发布的公告,在规定时间内在网上或到报考点指定地点现场核对并确认其网上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办。2. 网上确认(现场确认)程序(1)考生在网上或到报考点指定的地方进行现场确认。(2)考生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还应提交本人《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3)考生应按规定缴纳报考费。(4)考生应按报考点规定配合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时考生要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三)其他1.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考生要求网上报名时应按要求如实填报本人入学、入伍、退役等相关信息,现场确认时应提供本人《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2. 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考生要求(1)报考资格审批:考生下载并填写《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经考生生源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民教处(或高教处)审批同意后方可报考,并凭生源所在省审批同意的《登记表》到报考点所在省级招办领取网上报名校验码。(2)报名要求网上报名时专项计划应选择“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网上确认(现场确认)后,将省级教育厅审批签字盖章后的《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寄(或送)至江西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逾期未寄到者,视为自动放弃报考资格。具体要求以当年教育部文件为准。考生应当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考生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三)打印准考证2020年12月19日至12月28日期间,考生可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使用A4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或书写。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和复试。请考生务必妥善保管个人网报用户名、密码及《准考证》、居民身份证等证件,避免泄露丢失造成损失。五、初试时间:2020年12月26日—12月27日(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在12月28日进行)。地点:由考生报名时选择的报考点确定并通知考生。详细考试时间、考试科目及有关要求等请见《准考证》及考点及我校公告。学校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含参考书目和样卷)可在我校《专业目录、历年数据综合查询平台》下载。业务课、复试科目、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目参考书目的有关事宜,如有疑问请与我校相关学院联系(联系电话详见专业目录);所有参考书目各地书店均有销售,学校一律不办理邮购。六、复试复试时间:大约安排在4月上中旬,对符合我校复试要求的考生,学院将电话通知,并在网站上予以公布。复试相关事项:复试包括外语听说能力测试、业务课笔试、面试、同等学力加试等内容。复试采用笔试与口试相结合的办法,实行差额复试。复试成绩不合格、同等学力考生加试成绩不合格者,不予录取。录取名次将根据考生的总成绩排定,总成绩=初试成绩+复试成绩,初试成绩为考生各门初试成绩之和。我校依据教育部有关政策,自主确定并公布报考“大学生士兵计划”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要求和接受报考其他招生单位“大学生士兵计划”考生调剂的初试成绩要求。报考“大学生士兵计划”的退役大学生士兵考生,申请调剂到普通计划录取,其初试成绩须达到调入地区相关专业所在学科门类(专业学位类别)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符合条件的,可按规定享受退役大学生士兵初试加分政策。报考普通计划的退役大学生士兵考生,可申请调剂到“大学生士兵计划”录取,其初试成绩须符合我校确定的接受其他招生单位“大学生士兵计划”考生调剂的初试成绩要求。纳入“大学生士兵计划”招录的考生,不再享受退役大学生士兵加分政策。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硕士研究生的考生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实行“自愿报考、统一考试、单独划线、择优录取”等特殊政策,由教育部统一确定考生进入复试的基本成绩要求。对新疆、西藏和涉藏工作重点省的少数民族考生,各招生单位在录取时给予适当倾斜。七、录取录取工作约在5月中下旬结束。录取类别分为非定向就业和定向就业两种。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均须在被录取前与招生单位、用人单位分别签订定向就业合同。录取的所有考生均须缴纳学费。被录取“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考生需签订三方(或四方)定向培养协议书。协议先由考生与招生单位签订,再与生源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所在单位签订。被录取的在职考生入学报到时不迁转户口。注:以上信息源自院校官网(部分删减)

蝶无影

重磅!浙江大学2021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公布

天目新闻 记者 何畅4月6日,浙江大学2021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正式发布。招生专业为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工程力学、化学、生物科学、生态学、基础医学、历史学、哲学、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等。此次“强基计划”的招生对象为:符合202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报名条件,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并有志于将来从事相关领域科学技术工作的优秀高中毕业生均可报名。招生简章显示,符合条件的学生分两类。第一类是综合素质优秀、高考成绩(不含任何政策加分,下同)优异的考生。第二类是基础学科拔尖,在数学、物理和化学等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要求在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决赛)、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全国总决赛中获得二等奖及以上、且高考成绩不低于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第一批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对于合并本科批次的省份,参照该省份确定的特殊类型相应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的考生。记者了解到,“浙江大学强基计划”将选拔一批“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基础扎实,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青年学生进行专门培养,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输送后备人才。招生专业及招生计划(一)招生专业及相关要求。(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专业及计划以浙江大学强基计划报名系统公布为准。报名方式与选拔程序(一)报名时间和办法4月10日至30日考生可登录浙江大学强基计划报名平台(网址:https://bm.chsi.com.cn/jcxkzs/sch/10335),按要求准确、完整地完成网上报名。每位考生限报一个招生组别,最多可填报不超过3个专业。报考浙江大学强基计划的考生不得兼报其他高校。(二)考生须参加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三)考试确认考生须于6月11日至6月20日期间在报名系统确认是否参加测试并签订诚信承诺书(考生签名的诚信承诺书纸质版还须在参加校测时提交),未在规定时间内确认的考生视为自动放弃强基计划入围资格及后续选拔环节。(四)入围校考办法6月27日前,对于第一类考生,依据高考成绩,按招生组别的分省招生计划数的5倍确定各省入围考核考生名单(同分同入围)并公示入围标准。考生高考成绩须达到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第一批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对于合并本科批次的省份,参照该省份确定的特殊类型相应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执行。对于第二类考生,达到浙江大学破格入围的条件和相应高考成绩要求,即可入围。(五)学校考核入围考生须全程参加浙江大学强基计划考核(含笔试、面试和体质测试)。测试将于7月2日前完成,测试具体时间、地点及要求见准考证及浙江大学本科招生网最新公告。1.学校测试主要考察学生的思想品德、人文素养、逻辑思维、专业兴趣与天赋、创新能力和发展潜质。笔试科目:理学I类的笔试科目为数学和物理,理学II类和基础医学类的笔试科目为数学和化学,人文历史类的笔试科目为语文和历史。面试以小组面试为主,主要考察学生思想品德、诚实守信、专业素养、学科基础和综合素质。面试采取专家、考生“双随机”抽签的方式,全程录音录像。对于破格入围考生,浙江大学将结合学科特长单独组织测试。2.结合强基计划的人才培养目标,综合素质评价重点考察以下信息: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情况、在高中期间组织活动情况、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研究型学习情况、参与文艺、体育活动等情况。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提供的考生综合素质档案作为专家面试的重要参考材料。3.体质测试项目包括身高/体重(BMI)、肺活量、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50米跑。体质测试结果将作为录取的重要参考。4.笔试成绩与面试成绩按2:1比例折算成学校测试成绩。(六)录取办法1.综合成绩折算办法综合成绩由高考成绩(占85%)、高校考核成绩(占15%)组成 。综合成绩=高考成绩/高考成绩满分*850(四舍五入取2位小数)+ 高校考核成绩(折算为满分150,四舍五入取2位小数)。2.确定录取名单全程参加学校所有项目考核的考生,方可进入学校综合成绩排序。对于第一类考生,根据考生填报志愿和在相关省份强基计划的招生名额,按考生综合成绩由高到低顺序、按“分数优先,平行志愿”投档规则确定强基计划预录取名单。同分排序规则:依次按学校测试成绩、学校测试的笔试成绩、高考成绩、高考语文成绩、高考数学成绩、高考英语成绩排序。对于第二类考生,综合成绩达到所在省份同一招生组别第一类考生最低录取分数线,浙江大学追加计划予以录取。7月5日前,学校招生工作小组按招生计划审定强基计划预录取名单,并报各省级招办审核,办理录取手续。被正式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后续高考志愿录取;未被录取的考生可正常参加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后续各批次高考志愿录取。培养特色(一)“荣誉学院+本研衔接”的培养体系纳入荣誉学院培养体系:依托竺可桢学院实施“特别培养”,着力培育知识、能力、素质、人格俱佳的新时代拔尖创新人才。构建更紧密的本研衔接:单独制定本硕博衔接培养方案,大四提前对接研究生培养,保证本研有机衔接。配备更专业的导师队伍:从入学开始配备德育导师和专业导师,实施分专业的就业工作规划,实现人生和学术的全面领航。(二)“基础学科+特色方向”的专业体系培育更一流的专业品牌:强基计划招生专业均为浙江大学高峰学科及一流骨干基础学科建设专业,专业方向设置根据国家战略需求进行了系统优化设计,确保“强基计划”人才培养质量。(三)“通专跨+国际化”的课程体系强化更扎实的基础训练:推行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交叉培养的深度融合,推进“导师制、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创新培养。推进更顶尖的国际合作:与世界顶尖大学合作全面实施高质量国际化培养。开拓更畅通的成长渠道:设有竺可桢奖学金、十佳大学生等各类奖学金和荣誉称号。本科阶段在海外交流实践、基层实践计划项目等方面予以优先安排,研究生阶段加大发展性资助,在博士生学术新星计划、博士生海外联合培养等方面予以优先安排。(四)“科教协同+产教融合”的平台体系塑造更卓越的创新能力:以“基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创新”和“基于紧缺关键领域创新的创业”为导向,全链条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建设校内外创新创业实践和孵化基地,支持学生在高水平竞赛和成果转化活动中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强化更深度的科教协同:依托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前沿科学中心、集成攻关大平台、国家基金委基础科学中心、之江实验室等重大科研平台所承担的重大科研任务,支持学生参与基础研究、前沿交叉研究和颠覆性技术攻关,切实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攻关能力。对接更宽广的实践平台:引入行业导师、国家重大工程技术总师参与协同育人,支持学生在高水平竞赛和成果转化活动中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其他说明(一)学生综合素质档案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直接或汇总各中学报考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后上传至报名系统。(二)对于综合素质档案造假或在高校考核中舞弊的考生,将取消强基计划的报名、考试和录取资格,并将有关情况通报有关省级招生考试机构或教育行政部门,取消其当年高考报名、考试和录取资格,并视情节轻重给予3年内暂停参加各类国家教育考试的处理。已经入学的,按教育部和我校相关规定处理取消学籍,毕业后发现的取消毕业证、学位证。中学应当对所出具的材料认真核实,出现弄虚作假情形的,学校保留采取相关措施的权利。(三)强基计划录取考生入学后原则上不转专业,本科阶段转专业范围原则上限于本校强基计划招生专业之内。(四)选拔测试期间,考生的交通、食宿等费用自理。入围高校考核的家庭经济困难考生可向学校提出申请,学校可酌情提供保障性路费和住宿补贴。(五)学校考核工作方案可能将视本地疫情防控情况作出相应调整,届时将另行通知。(六)学校未委托任何个人或中介组织开展强基计划等考试招生有关工作,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营利性培训活动。“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袁崇焕

2021考研:多所招生单位明确线上复试

近日,部分招生单位已发通知称,复试方式原则上采用在线形式进行,还有部分招生单位官宣复试时间。北京大学表示:复试工作将于3月中旬启动,复试工作将采取网络远程复试方式进行(具体平台选择由院系自定)。链接:https://admission.pku.e.cn/docs/20210312212629226396.pdf?CSRFT=PQ4Z-5OEU-BDI9-TNC4-LBH1-4YNH-KJTN-X4RN清华大学发布通知称,2021年春季研究生招生复试以网络远程形式开展。网络远程复试环节可能包括网络远程面试、网络远程笔试、网络远程机考、提交附加材料等。链接:大连理工大学表示:复试采取网络远程面试方式,招生简章中规定的复试笔试内容将通过面试进行考察。学校计划3月下旬开展复试。各学部(学院)复试时间由研究生院统一协调安排,由各学部(学院)向考生公布准确复试时间。链接:东北大学通知称,复试以网络远程考核方式开展,一志愿复试工作自3月19日开始启动,具体时间查询学院复试实施细则。链接:哈尔滨工业大学通知称,学校复试拟采取网络远程考核方式,相关复试工作安排另行通知。链接:东南大学发布通知称,学校复试时间预计安排3月下旬至4月上旬,原则上采取网络远程复试方法。链接:https://yzb.seu.e.cn/2021/0314/c6676a364184/page.htm浙江大学表示:学校原则上全日制各招生专业采取网络远程复试方式,少数非全日制招生专业如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等采用现场复试方式。复试将于3月中旬正式启动。链接:华东师范大学表示:预计3月下旬学校启动复试工作,复试方式暂定采用网络远程方式进行,最终安排以实际情况为准。链接:https://yjszs.ecnu.e.cn/system/yjszsxx_detail.asp?id=202103022018018914185110889上海电机学院发布通知称:复试时间安排在3月中下旬(具体以学校研究生处及各招生学院网站发布信息为准)。复试方式采取网络远程复试方式,复试具体安排另行通知。链接:https://yjs.sdju.e.cn/2021/0226/c502a84640/page.htm上海音乐学院表示:学院2021年硕士研究生复试采取“网络复试”方式进行,具体安排与要求另行通知。链接:https://yjsb.shcmusic.e.cn/2021/0225/c120a31171/page.htm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通知称,采取网络复试方式进行复试。第一志愿考生拟于5月10日左右开始复试,各学院专业具体时间详见学院相关通知。链接:https://gs.sit.e.cn/2020/0430/c5648a184867/page.htm东北石油大学通知称,一志愿复试预计于2021年3月20日前完成,调剂复试预计于3月20日后启动,复试形式、复试时间及具体要求等另行公布。链接:河南大学通知称,复试方式原则上拟采取线上复试,待学校研究确定后由各学院(实验室、中心)结合本单位各学科特点和专业要求自定。链接:西安交通大学通知称,复试预计于3月下旬,采取现场复试为主,网络远程复试为辅的方式分批次进行。具体复试工作由招生学院(部、中心)组织、安排并通知考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通知称,复试形式为网络复试(管理学院MBA、EMBA、项目管理、物流工程、应用统计等专业学位考生暂定在滨湖中国科大国际金融研究院现场复试,复试方案另行制定,报当地疫情防控工作小组审批后公布实施)。链接:https://yz.ustc.e.cn/article_1109.htm

哭丧女

曲阜师范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方案公布

为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根据教育部和山东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一、工作原则(一)坚持防疫安全。各研究生招生单位要把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切实做好场地安排、卫生消毒等工作。(二)坚持公平公正。各研究生招生单位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组织管理。严格审查考生资格,严格复试过程规范管理,严肃考风考纪,确保复试公平公正。1.坚持公平公正。严肃招生纪律,规范程序,加强信息公开和监督,维护考生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研究生学历教育招生考试制度的公信力。2.坚持以人为本。增强服务意识,提高管理水平,利用学校和国家调剂服务系统,按照“统筹兼顾、合理调节、积极引导、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做好调剂录取工作,切实提高服务水平。3.坚持客观评价。业务课考核成绩应量化,综合素质考核应有较明确的等次结果。4.坚持回避原则。凡有亲属参加考试的人员,一律回避。(三)坚持科学有效。各研究生招生单位针对我校办学特色、本年度复试方式和各学科专业特点,精心设计复试内容,确保考核科学有效。1.坚持科学选拔。按照“按需招生、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的招生原则,着力提升学校研究生招生选拔水平。2.坚持全面考查,突出重点。在对考生德智体等各方面全面考察基础上,突出对专业素质及创新精神等方面的考核。3.坚持导师主体。强化研究生导师在复试工作中的地位,落实导师主办责任,提高其在选拔评价中的责任感,全面提高复试工作质量。二、组织领导1.学校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小组负责对全校复试录取工作的领导和统筹管理,组织和指导全校招生复试的疫情防控、调剂选拔、考生资格审查等工作,监督和检查各研究生招生单位招生复试录取工作各环节工作的实施情况。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招生复试录取工作的日常管理和联络事宜。2.各研究生招生单位成立由主要行政负责人任组长的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单位各学科(专业)的硕士生复试录取工作。负责指导本单位招生复试的疫情防控、调剂选拔、专业考试的组织、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及相关成绩上报等工作。工作小组名单报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审查备案。3.各研究生招生单位按学科(专业)成立复试小组,在研究生招生单位招生复试工作领导小组指导下具体实施专业课考试、面试及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三、复试(一)复试基本要求与名单确定1.复试基本要求考生符合我校规定的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初试成绩达到教育部规定的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我校“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管理类外语30分,管理类联考综合80分,总分为相应学科(专业)A类考生国家线线下5分;其他学科单科30分,总分为相应学科A类考生国家线线下15分。2.复试名单确定复试采取差额形式。差额比例一般不低于1:1.2,其中 040300体育学、130200音乐与舞蹈学、135107美术(美术学院)、135108艺术设计复试差额比例为1:1.5。在达到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A类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按照各学院各专业的初试成绩排名和差额比例确定复试名单,相同专业的全日制和非全日制考生按统一的专业排名确定复试名单,130400美术学、135107美术、135108艺术设计按研究方向确定复试名单。(二)复试资格审查及加分政策1.复试资格审查学校按上级文件和我校2021年招生简章中的相关要求,对进入复试的考生进行资格审查,不符合条件的考生不予复试。考生需提供的审查材料参见《曲阜师范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复试注意事项》及《曲阜师范大学复试资格审查材料清单》等。2.加分政策根据教育部《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教学函[2020]8号)的相关政策规定,我校对加分项目考生提供的相关证明材料进行核实,审核无误后将予以加分。具体参见我校《曲阜师范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成绩查询及享受加分政策考生提交证明材料公告》《曲阜师范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复试注意事项》《曲阜师范大学复试资格审查材料清单》等等通知要求。(三)复试方式和内容因疫情防控需要,我校2021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全部采取网络远程复试方式。1.专业基础能力测试、思想政治理论考试(仅图书情报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和旅游管理硕士)。满分100分。采用远程口述作答方式,各招生单位根据招生简章公布的复试科目设计合理的考试试题:增加命题数量,降低重复抽取概率;设置同一问题的不同问法或考察角度;设计考察考生专业能力的开放性试题等。试题(包括副题)和参考答案在本科目考试启用前按机密级国家秘密事项进行管理。部分专业的专业基础能力测试采取远程提交答卷、远程创作并邮寄作品或提供创作录像的方式,具体要求由各招生单位根据本学科(专业)特点自行确定,并于考前在单位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细则中予以公布。专业基础能力测试时长原则上不低于10分钟,其中采用远程提交答卷或远程创作方式进行的,时长原则上不低于90分钟;思想政治理论考试时长原则上不低于5分钟。专业基础能力测试、思想政治理论考试的及格线为60分,不及格者不予录取,考试成绩按权重计入总成绩。2.同等学力考生加试满分100分。采用远程提交答卷的笔试方式。试题(包括副题)和参考答案在本科目考试启用前按机密级国家秘密事项进行管理。同等学力考生加试每科考试时长原则上不低于90分钟;及格线为60分,不及格者不予录取。同等学力加试成绩不计入总成绩。3.综合面试综合面试包括外语听说和综合素质考查,采用远程面试方式。(1)外语听说满分100分,及格线60分,不及格者不予录取,成绩按权重计入总成绩。(2)综合素质考查包括大学阶段学习情况及成绩;全面考核考生对本学科(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掌握程度,利用所学理论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本学科发展动态的了解以及在本专业领域发展的潜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本学科(专业)以外的学习、科研、社会实践(学生工作、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等)或实际工作表现等方面的情况;事业心、责任感、纪律性(遵纪守法)、协作性和心理健康情况;人文素养;举止、表达和礼仪等。综合素质考查满分100分,及格线60分,不及格者不予录取,成绩按权重计入总成绩。(3)综合面试具体要求综合面试时长原则上不低于15分钟。每个复试小组成员原则上为5人,主要由研究生导师组成,其中外语听说测试老师不少于1人,原则上本学科(专业)导师必须参加;同一学科(专业)各复试小组的面试方式、时间、试题难度和成绩评定标准原则上应统一。各招生单位应拟定足量、多样的面试试题,并随机确定考生面试试题。试题(包括副题)和参考答案在本科目考试启用前按机密级国家秘密事项进行管理。小组成员须现场独立评分,评分记录和考生作答情况按考生答卷保存要求集中统一保管,任何人不得改动。4.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研究生招生单位结合考生提供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表》等材料,对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工作学习态度、职业道德、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心理健康情况等方面进行考核,采取与面试同步进行的方式。各招生单位党委书记是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本单位所有考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的组织实施,考核结果以合格、不合格计,不合格的不予录取。5.相关要求各研究生招生单位招生复试工作领导小组要对主持和参加复试工作的教师、工作人员应进行疫情防控、招生政策和纪律的培训,复试人员在复试中要严格执行疫情防控要求以及复试程序和复试标准,必须认真做好记录,对复试工作进行全程录音录像。复试小组成员要严谨求实、公平公正,严格遵守相关考试规定,考试中严禁测试教师和工作人员随意进出、严禁使用手机等通讯设备,杜绝一切与考试无关事项,保证复试的严肃性、公平性和有效性,提高复试质量。(四)体检体检要求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要求,按照《教育部办公厅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规定。因疫情防控需要,学校不再组织统一体检,考生需在复试前通过学校的招生复试系统签订承诺书,承诺本人身体条件符合相关文件规定的体检要求。录取考生入学时须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体检,不符合要求者取消入学资格。四、调剂调剂考生须通过 “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完成调剂,调剂我校的考生需满足以下条件:1.《教育部关于印发〈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的通知》(教学函[2020]8号)中的相关规定;2.前置学历为全日制本科;3.达到我校一志愿考生进入复试的最低分数线;4.满足我校招生简章中调入专业的相关招生要求;5.除外语类专业外我校只接收外国语统考科目为英语的调剂考生。详细调剂专业、流程及具体要求参见《曲阜师范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调剂公告》。“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调剂考生需满足我校“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各研究生招生单位招生复试工作领导小组需在学校调剂基本条件的基础上根据学科特点和生源情况制定本单位的调剂办法,在单位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细则中予以说明。在选择调剂生源时严格把关,应对考生进行综合评价,对申请同一专业、初试科目完全相同的调剂考生,应当按考生初试成绩择优遴选进入复试的考生名单;不得简单以考生提交调剂志愿的时间先后顺序等非学业水平标准作为遴选依据,确保选出优质调剂生源参加我校复试。五、录取1.总成绩核算办法初试总成绩和复试总成绩按初试总成绩70%、复试总成绩30%的权重相加,得出入学考试总成绩。即:入学考试总成绩=初试总成绩/5*70%+【专业基础能力测试成绩*30%+综合素质考查成绩*50%+外语听说成绩*20%】*30%;图书情报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和旅游管理硕士入学考试总成绩=初试总成绩/3*70%+【(专业基础能力测试成绩*50%+思想政治理论考试成绩*50%)*30%+复试综合素质考查成绩*50%+外语听说成绩*20%】*30%。2.总成绩排名方式(1)我校以下专业按方向排名录取:010100哲学、030500马克思主义理论、040100教育学、040200心理学、040300体育学、050100中国语言文学、050200外国语言文学、060200中国史(历史文化学院)、071000生物学、130200音乐与舞蹈学、130400美术学、135107美术(美术学院)、135108艺术设计,其他均按不同招生单位的专业排名录取。(2)由于非全日制计划单列,所以进入复试的同一专业考生,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分别排名的方式进行录取。(3)为维护第一志愿考生利益,凡复试合格的第一志愿考生优先录取,调剂考生按剩余计划和总成绩排名进行录取。(4)考生总成绩相同时,依次比较初试总成绩、初试第一单元考试成绩、初试第四单元考试成绩、初试第三单元考试成绩,以确定最终排名。3.其他各研究生招生单位复试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复试成绩和招生计划提出本单位的拟录取名单,并报送学校复试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六、疫情防控1.组织领导。成立疫情防控专班,明确分管领导、专门工作人员、防疫专门人员,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和各研究生招生单位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复试疫情防控工作的组织领导、协调实施、督查督办、应急处置。制定贯穿复试工作全过程的防疫措施,复试工作会议、材料审核、命题、网络远程复试、评卷及录取等各工作环节均应明确疫情防控责任人,负责特定范围及工作中的疫情防控措施的实施,细化工作职责。2.物资保障。学校和招生单位做好消毒剂、口罩、手套、洗手液等日常防疫清洁物资及护目镜、防护服等应急防疫物资的储备。3.宣传培训。学校和招生单位加强对复试工作人员的疫情防控制度和工作流程培训,通过多种形式对复试考生进行防疫教育宣传,使其熟练掌握防护知识和工作技能。4.场所消毒。复试工作会议、材料审核、命题、网络远程复试、评卷及录取等工作场所正式启用前三天,每天进行一次彻底清洁消毒,包括室内空气、地面、就餐场所、卫生间、门把手、课桌、橱柜、开关等。每天考试或其他工作结束后,再进行一次集中消毒。工作场所启用前一天,应提前开窗通风,不少于1个小时。具体操作标准参照《曲阜师范大学校园人群密集场所工作指引》执行。5.健康防护。复试期间,学校复试工作场所实行封闭管理,入口处设置检测点,核对身份,工作人员应佩戴口罩、有序排队,相互间隔,依次开展体温测量。工作场所内,减少工作人员密度,增大人均空间;工作期间开窗通风。工作人员复试期间要做到不聚餐、不聚会,实行“两点一线”上下班。工作场所设置临时留观点,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继续观察、返回恢复正常工作或启动应急处置预案。6.应急处置。若复试工作人员出现发热、乏力、干咳等可疑症状人员,立即启动突发疫情应急处置预案。具体参照《曲阜师范大学教职工突发疫情应急处置工作指引》执行。七、监督和复议1.落实研究生招生工作的主体责任。学校是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的责任主体,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分管校长是直接责任人,学校的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领导小组对全校的复试过程的公平、公正和复试结果全面负责,并负责对各研究生招生单位招生复试工作领导小组职责履行情况的监督;各研究生招生单位行政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研究生招生考试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各研究生招生单位招生复试工作领导小组对本单位复试工作全面负责。主要负责同志对本单位研究生招生考试工作要亲自把关、亲自协调、亲自督查,审慎细致地做好研究生招生考试工作,坚决杜绝草率大意、马虎行事。2.强化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对复试工作进行全面、有效监督,选派专门人员到复试现场巡视,随机对网络考场派出监察员进行现场监察。各研究生招生单位要严格落实责任追究,保证复试录取工作各环节责任到岗到人,对于失职渎职、徇私舞弊等招生违规事件,一律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切实维护复试录取公平、公正。3.复试工作细则、复试结果等信息应及时公布。4.曲阜师范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举报电话:0537-4455327(学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0537-4455663(纪委、监察专员办公室);举报邮箱qfnuyzb01@126.com。八、其他1.所有参加复试人员一定要贯彻“严格公正、评分准确”的原则。2.所有参加复试人员要遵守保密纪律,复试前不得向考生泄露复试内容,复试时不得暗示考生,违者追究责任。3.考生专业基础测试答卷(评分记录)、综合面试评分记录及《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表》由招生单位保存三年。4.按相关文件要求,复试全过程均需录音录像。复试录取工作全部结束后,各研究生招生单位需将相关音像资料刻盘并提交学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保存,具体提交时间另行通知。2021年3月20日【来源:济宁新闻客户端】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二里头

华中科技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基本分数要求

来源:新浪财经根据教育部规定,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经学校研究生招生领导小组会议研究决定我校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基本分数要求如下:1。学术学位2。专业学位未达到以上复试基本分数要求的考生不具备我校复试(含调剂复试)资格。各院系在学校复试基本分数要求的基础上,可结合生源和招生计划等情况,确定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要求。考生须达到院系划定的分数线才能进入复试。3。专项计划分数线4。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分省)分数线注:“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赴国外汉语教师志愿者”“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等项目服务考生,按照教育部当年度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的相关规定享受加分政策。符合加分条件的考生须在3月22日17:00前登录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系统http://yanzhao.hust.e.cn,在“硕士成绩查询”中“加分申请”模块上传相关材料。我校将根据教育部文件及名单核实考生加分资格并确定是否具有复试资格。本文内容来源:新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