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的考研初试已经过去,近日,复试线也早已陆续公布。不管同学们考得如何,都不应该再纠结于过去的事情了,应该积极地去面对以后发生的事。目前,我国很多研究生都是”导师制“,什么意思呢?其实也就是说,同学们在读研期间,最初录取你的导师,就是你的领导,同时,导师也要对自己的学生在校期间的研究生生活进行直接的管理。奔跑在人生路上但是,在前些年,频频曝出研究生导师因为与学生关系不和,从而故意刁难学生,甚至是辱骂学生,最后学生连毕业都不能毕业。而且,因为那时,学生是无权选择导师的,只能是导师选择学生,所以,许多学生因为不符合某些导师的”脾气“,而相当于白上了一回研究生。自己辛辛苦苦考上的研究生,却因为导师个人因素,而付诸东流,想一想实在是让人觉得非常无奈和愤怒。备考学生于是,针对上述的这种现象,教育部近日出台新规,规定从2019年开始,在研究生阶段,如果导师对自己的学生又骚扰、辱骂、压榨、刁难等行为,学生可以上报给学校,学校在彻查之后,如果情况符合学生所述,将对相关教师进行处理。备考学生在前些年,媒体上曝出了许多研究生因为不堪导师的辱骂和刁难,而选择了轻生。如果没经历过考研的同学们,可能不会明白,为什么他们不选择退学呢?因为考研对学生的精力要求很高,备考期间,每个时期都会有不同的人想过放弃或者直接放弃。所以能够坚持到最后的人,都是自己的英雄。所以,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他们不选择退学了,因为退学意味着一切又要从头开始,又要经受一遍巨大的精神和肉体上的折磨,于是很多人宁愿选择轻生,也不愿意退学。所以,教育部的这个规定可以说是大快人心。现在师德师风的考察,在高校教育考核体系中的占比越来越重,这不仅是我国教育水平提高的直接体现,同时也有利于我国学生上学上得舒心,上得放心。
相信很多读研的人和我一样经历过,或者正在经历和导师处不来,和实验室某个人合不来,研究方向不感兴趣等问题。想退学又觉得可惜,时常纠结不知道怎么办,甚至抑郁,想换导师又怕换不了,甚至不知道可以换导师。生活一度处于黑暗状态。其实研究生甚至博士期间换导师的人蛮多,成功的也很多,我本人就是研二第一学期换的,原则上不建议换,但是实在调整不了自己,要到抑郁的状态,千万不要委屈了自己。打算换导师,第一件事就是去学校官网下载换导师相关表格,按表格要求签字。换同院导师是最容易的,学校和学院不会卡,只要两个导师同意,一般修完的学分也不需要重新修,跨院相对麻烦,学院领导不会轻易签字,但是坚持去说,用实情去告诉领导,自己真的不喜欢该方向,领导不会没有半点人情味的。研究生导师的权利是特别大的,但是也大不到可以控制你全部行为的地步,不要怕。换导师前一定要慎重选择新导师,新导师为人,研究方向,和实验室氛围,避免再次踩坑。这是对于导师并没有选择性问题的换导师。如果遇到品行有问题的导师,如果有证据一定要保存多份,直接去媒体或者学校举报,争取立马换导师,保证自身安全。科研生活本身是乏味的,但是科研精神本身是精彩的,不要因为一些不应该存在的因数影响三年的美好生活。研究生期间你们遇到过怎样的导师呢?想换导师的可以在评论区咨询,换导师成功的,可以将经历分享一下,帮助一下有需要的人。
在大学工作多年,类似更换导师的情况偶有发生,原因也是不同。在研究生更换导师上,最常见的2种类型:1.导师个人跳槽。高校事业保留事业单位属性、取消编制,将给更多优秀的大学老师提供跳槽的机会。之前“编制”的限制让不少人没法往高处走。无课题组归属的"单干"导师,或整个课题组被其他单位挖走时,在读的研究生就会面临着更换导师的问题。常见的是将离职导师的研究生转为研究方向相似度高的其他导师(征求学生本人意愿或导师离职前做好安排),如研一、博一等未开题的学生会直接变更课题。高年级的学生会根据课题进度、学生个人意向来决定是否变更学位论文课题内容。2.导师不幸离世。这个真不是诅咒某些研究生导师,而是一种激烈竞争下的常态。2019年,已有几个优秀的年轻教师倒在岗位上,锻炼已是我们课题组老师们的必选项。之前,我们专业就有教授经历一个小手术一周后,都准备出院时发现腹腔感染,没几日人就离去。真的很可惜,他的学生就有分流给各个导师,其中就有进我们课题组的。不过,如今大学内大部分老师都会归属为不同的团队(课题组),在研究生培养上,类似采用导师组的模式,有大、小导师协同指导。就算有一个遇到突发情况,也会有导师继续完成指导,让学生顺利毕业。和导师相处不来,更换导师或退学的情况多吗?就我个人大学工作的经历和身边导师朋友来看,更换导师真的不常见。尽管有部分导师性格不好、不发助研津贴、安排杂事、接送小孩等,但是能鼓起勇气来"反抗"(想更换导师)的研究生非常少,偶尔有一两个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大部分研究生的想法都是“赶紧毕业离开”,更不会有继续留校读博的想法,最次都是去国内其他知名院校、国外顶尖科研机构读博继续自己的科研路。变更导师最大的难题是"换谁?"。比如,你的导师A对你颇为苛刻,你不想跟着他读研。但是,专业内的导师B、导师C等都不乐意接受你,不可能研究生自己完成课题毕业。变更导师,在校内流程上其实很简单,填一份表、几个签名(难点)即可。其他导师不愿意接受转导师学生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无法确定谁的过错,导师、学生谁出现问题;二是没有必要为一个学生而得罪其他导师。硕士三年毕业离开,导师们可能同事二三十年。一个学生能优秀成什么程度,才能让某导师不惜得罪人接受他?之前,退学的学生的确有遇到,尤其是和导师闹翻之后。比如,我的一个师兄就放弃了硕博连读第4年退学,直接回老家工作,如今也是混的挺好的。2019年,他的非全日制硕士二年级,之前硕博连读退学是没有给硕士学位的。稍有差异的是中科院部分院所、少量高校的直博、硕博连读无力博士毕业时,可申请转为硕士答辩,授予双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中途退出途径",尽量方便学生、减少他们的压力。另外,更换导师并非都是学生先提出的。我们专业就有导师“退回”招收的博士生给学院,拒绝作为她的导师,指导其博士学位论文工作。原因是这个师妹拖延症太严重,安排的事情多次不能完成,课题、论文进展太慢。最后,作为研究生导师,我想说学生和导师间很多事情其实不大、问题不严重,往往造成两人间关系紧张的原因是缺乏沟通。有机会的话,我建议多找导师汇总课题进展、论文撰写程度、生活日常遇到的问题等,多沟通才能彼此了解。有人说"高压"(严格要求)学生,让他们有想要变更导师的想法,才是好导师!你觉得呢?
大家在考研的时候,都在期待自己美好的研究生生活,自己喜欢的学校、新的环境、高大上的实验设备、明亮整洁的实验室、新的导师,还有和自己一起做科研的小伙伴。但是很多人不知道这一切都要建立在考出好成绩、顺利录取,并选择了好导师的前提之下,否则就会发现导师并没有项目、没有什么事情可做,那么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如果你还没有上研究生,正在备考,一定要在好好学习之余去搜集一些资料,包括学校、专业、就业等信息,多和学长学姐沟通,看看具体自己上了研究生会是什么样的情况,在选导师之前也要好好的把握,虽然导师和学生是双向选择的,但是大家在选择的时候还是要将主动权尽可能大的掌握在自己手里。如果已经选择了导师,导师没有经费、没有项目的话,要和导师沟通一下,导师有可能是正在申请还没有下来,985高校导师没有经费的情况不多,即便导师没有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经费, 也可以申请到省部级的经费,或者可以申请校级的经费。导师如果长期没有申请到项目,导师的聘期考核任务是很难完成的,所以在项目方面导师比学生要着急,而且高校为了保证研究生的培养素质,对于导师的硕导和博导资格都会进行审核,有明确的经费要求,所以多数时候导师的经费还是有的,大家可以多了解一下。如果真的没有,部分文科专业是不太影响的,可以继续做研究,但是如果是理工科,比如材料或生物方向,没有经费对课题的影响是很大的,没有经费就没有设备,没有设备就谈不上实验,这样没有结果,自然就出不了论文,后果很严重,如果情况严重的话多和导师沟通,看看怎么办,导师是会负责的,实在没有办法可以考虑更换导师。这个世界上没有经费的导师很多,因为每个学校是不同的,所以大家要多沟通,好好选择,多方面的考虑,尽量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
教育部最近发文指出,在博士研究生就读期间,如研究生与导师有明确矛盾的,可更换导师!新闻一出,大家也是议论纷纷,很多人觉得这能最大程度保证研究生的合法权益,避免不良事件发生;但也有人表示这个规定是好的,但真有具体操作的可能性吗?如果我更换了导师,新导师会不会觉得尴尬,原来的导师会不会利用手中的权力,对我“打击报复”?想到这里,就请同学们说说自己和导师之间的关系,以及如果可以再选择一次,你会更换导师吗?师生关系融洽@要更幸运:我在选导师之前,了解到导师平时不苟言笑,治学态度特别严谨,于是就担心自己能力不够,让老师失望,所以一直战战兢兢的,可没想到真跟导师学习的时候,才发现导师其实挺幽默的,对学生也是尽力做到因材施教,不会因为学生暂时的学习能力不足而发脾气!平时只要他有时间,我们就会聚在一起,谈谈学习、生活近况,督促我们发期刊论文;即使导师去外地开会,也会在微信上督促我们看书学习,了解我们的生活情况;在毕业期间,不仅关心我们的论文,还担心我们找工作的问题,甚至会为我们介绍一些工作机会!总之,读研期间,觉得和导师的关系非常融洽,从来没想过要换导师!师生关系一般@大海全是水:我很佩服导师的能力,他在专业领域是做到顶尖的人,他还有自己的工作室,手里头总是有好几个国家项目,从他身上,我确实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习不到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但也有让我忧愁的地方!就是老师每次都会让我们帮他们完成一些项目,虽然每次都给钱,但给的是并不多,并且项目都要的很急,我们每次都要熬夜完成,好不容易完成了,又要拼命赶回寝室,有好几次回去的时候,寝室楼都锁上了,还要好生好气地求寝室阿姨帮开门,当时就感觉特别狼狈!所以,当时读研的时候,就在想,要是能换导师,那该多好啊!师生关系恶劣@长颈鹿不说话:万万没想到碰到了一个不负责任的导师,导师很少和我们交流,有些同学主动找他请教问题,他也爱答不理,后来不少同学都宁愿向其他老师请教,也不想再去问他了!我们不去找老师请教问题,于是导师就有了大量的时间,用来忙他最关心的事情,那就是出书和评职称,无巧不成书,他忙于出书的时候,我们也在写论文,他对我们的论文,根本没有做细心的指导,等到预答辩的时候,全是靠其他老师的提示,我们才知道怎样修改论文。所以,不少同学毕业之后,都是长舒一口气,因为再也不用和他打交道了,因此不少同学想起他,就是当年如果能更换导师,一定不做她的学生。虽然大部分研究生阶段的师生关系,都挺融洽的,但是遇到一个不负责的导师,那可是真闹心呢!所以,咱们如果真遇到这种不负责任的老师,能换还是换吧;当然,我们在读研期间,也要认真对待学业,否则学习态度不端正,导师也会很生气,这样造成的师生关系不融洽,那可就不能怪导师了!
近年来,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一直备受关注,如导师让学生干私活、导师可自主决定研究生能否毕业、若导师不好能否中途更换等现象和话题,时常引发热议。对此,教育部近期接连“出手”,作出一系列规定和回应。教育部新闻发布会资料图 来自:教育部网站师生有矛盾可换导师博导须严管弟子学业9月28日,《教育部关于加强博士生导师岗位管理的若干意见》对外公布。《意见》坚定支持导师按照规章制度严格博士生学业管理,对于未能有效履行岗位职责,在博士生招生、培养、学位授予等环节出现严重问题的导师,培养单位应视情况采取约谈、限招、停招、退出导师岗位等措施;对于师生出现矛盾或其他不利于保持良好导学关系的情况,培养单位应本着保护师生双方权益的原则及时给予调解,必要时可解除指导关系,重新确定导师。本次《意见》针对加强博士生导师岗位管理提出了10条举措,其中包括“健全导师变更制度”——因博士生转学、转专业、更换研究方向,或导师健康原因、调离等情况,研究生和导师均可提出变更导师的申请。对于师生出现矛盾或其他不利于保持良好导学关系的情况,培养单位应本着保护师生双方权益的原则及时给予调解,必要时可解除指导关系,重新确定导师。(《意见》详情→教育部发文力挺博导严管博士生学业,师生有矛盾可换导师)导师自主决定研究生能否毕业?教育部回应近日,针对人大代表提出的“改革我国对博士生、硕士生毕业考核体制,给予导师决定博士生、硕士生能否毕业的自主权,释放研发能量”的建议,教育部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9546号建议的答复》中表示,该建议对完善高校研究生科研成果评价标准具有很大启发,下一步将充分采纳,今年下半年将出台《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明确规定研究生导师的指导职责。教育部透露,2020年下半年,将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名义印发《关于进一步严格规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的若干意见》,进一步规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压实学位授予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和研究生导师责任,指导学位授予单位实行研究生培养全过程评价制度,分类制订不同学科或交叉学科的学位论文规范、评阅规则和核查办法,真实体现研究生知识理论创新、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切实发挥资格考试、学位论文开题和中期考核等关键节点的考核筛查作用,完善考核组织流程,丰富考核方式,落实监督责任,提高考核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9546号建议的答复》详情→导师自主决定研究生能否毕业?教育部回应)导师让学生干私活?将建师德失范责任认定和追究机制9月22日,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洪大用透露,将要出台《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依法依规建立师德失范责任认定和追究机制。洪大用表示,目前全国共有研究生导师46万人,长期以来,广大研究生导师立德修身、严谨治学、潜心育人,为国家发展作出重大贡献,但也确有部分导师指导精力投入不足、指导方式方法不科学、质量把关不严,甚至有个别导师出现师德失范问题。洪大用介绍,下一步拟从5个方面入手,确保导师队伍质量。第一,加强导师培训,建立国家典型示范、省级重点保障,培养单位全覆盖的三级导师培训体系。第二,强化导师岗位管理,明确指导教师的岗位职责和岗位素质,健全岗位选聘制度,完善评价考核办法,将政治表现、师德师风、学术水平、指导精力投入、育人时效等纳入导师考核评价体系。第三,要规范导师指导行为,导师既是学生的学术导师也是人生导师,研究生不简单是学生的身份,也是导师的合作伙伴,我们要出台《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依法依规建立师德失范责任认定和追究机制。第四,建立健全激励示范机制,鼓励各地各培养单位评选优秀导师和优秀团队,加大宣传力度,推广导师成功的指导经验。特别是注重发挥优秀导师和优秀团队在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第五,支持导师严格学业管理,引导全社会弘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充分尊重导师在研究生招生培养指导方面的权利。来源:教育部网站、北京日报客户端此前报道北京日报微信公众号监制:童曙泉编辑:士心流程编辑:王梦莹
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生杨宝德自杀引起社会关注,最近,西安交通大学学校给出了处理意见,停止杨宝德导师周筠的博士生招生资格。小编曾在上海某高校读研究生,工科门类,同一年级的同学,有两名同学换导师。这两个同学的经历告诉你,研究生期间想要换导师有两个难点:第一个难点是心理关;第二个难点是找到肯接收你的研究生导师。心理关是指你已经全面的认识到你的导师了。你已经明白这个导师的真实水平,比如科研、教育、学术。你心里已经明白跟着这个导师只能打打杂,学不到真东西。你想换导师,但不想和原导师撕破脸,而且换导师的手续很比较复杂,难度比较大。很可惜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生杨宝德没有过这一关。如果你过了心理这一关,那就坚定的执行换导师的行动。接下来的你会明白,最关键的问题是找到一个肯接受你的研究生导师。小编只介绍其中A同学的的经历,有代表性。隔壁宿舍的A同学是在研究生一年级的上学期末提出换导师的要求;A同学的导师是日本东京某顶尖大学毕业的博士生Z教授,是个海归,年纪轻轻就是个副教授,现在可能是正教授了。Z教授是学院的某一学科的学术带头人,手底下研究生较多。Z教授对学生比较严格,周末时间有有明确的要求,不能做某些有报酬的活动。A同学是从杭州的某大学考过来的,一年级结束后就没有课了。A同学在实验室没有具体的研究项目,每天都要呆在实验室,平常就是自己看看书,然后帮导师跑腿,主要是去学校的财务处报销能一些列杂事。上海是个科研机构、企业研发中心很多的城市。学校的某些年轻导师由于手头没有适合研究生做的项目,从研究生一年级后的暑假开始就把自己研究生推荐到某些科研研究、企业的研发中心去做项目。因为小编学的这个学科,要求实践性比较高,还需要掌握编程方法。A同学看到周围的同学早早的出去做项目,晚上回来就看书学习。心里很是焦急,就开始考虑换导师了。终于,在一次去财务处报销的过程中,因为一些原因没能报销出来,被Z教授严肃的批评。A同学寒了心,于是坚定决心换导师。A同学终于和Z教授摊牌,A同学给Z教授说了很多,最后一句是:“Z老师,我跟了你这么久,跑前跑后的,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希望您高抬贵手,同意我换个导师”。Z教授很不屑的说了一句:“没有苦劳,更没有功劳。换导师,我没有意见;你只要找到一个接受你的导师,拿着他的书面材料找我,我就同意你换导师”。A同学接下来的2星期时间里,开始了密集的拜访学院里有资格接受研究生的导师,从年轻的导师到学院的学术主管领导,没有一个痛快答应的,都说需要考虑一下。Z同学那段时间明显的很焦虑,很迷茫,没有再去敲其他导师办公室门的勇气。我们就给A同学出出主意,让他去找C教授。C教授是学院的老教授,学术也很好,曾经在Nature上发表论文。C教授是很有特点的老教授,上课时让研究生去黑板上做专业课题目,小编的这门学科需要很多数学、物理知识,如果你做不对或者学不会,C教授就会讽刺你连小学生也不如,“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C教授是60年代毕业于清华大学,他们的本科是读五年,数理基础非常好。只可惜,还有两年就退休了。A同学就去找了C教授,C教授就问了他几个问题,主要是关于学术研究方向和毕业论文的题目。问完之后,C教授爽快地答应了他,接受A同学做他的导师。A同学把学院的一些相关手续完成之后,总共花了四周时间。A同学跟着C教授做了一段,C教授感觉A同学基础可以了,不会给他丢脸,就把A同学推荐到某科研机构的下属研发中心,做项目了,自此毕业论文也有了方向,开始忙碌起来,不用无所事事了。多希望杨宝德能过心理这一关,他这样努力的学生,肯定会有教授愿意接收他。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朋友的儿子在国内某211高校读研究生,看似光鲜的背后,她向我讲述了一段悲伤的故事!孩子从小比较热爱学习,上了大学后就定下了考研的决心!经过一年的奋战,以专业第一的成绩成功上岸国内某211高校!复试,一切顺利,综合分数年级第一!还算可以的成绩,应该不会出太大的问题吧!但是,出乎意料,孩子在选导师的环节上出差错了,他以前联系的导师名额出现了问题,而这位老师也没有及时通知他,他被搁置了!孩子联系了学院招生老师,老师表示本专业的其他导师名额都满了。只能看看其他专业的导师!孩子很心慌,对研究生阶段的各种事情都不懂,害怕辛辛苦苦奋斗的一年前功尽弃,无书可读!心里想着,只要有老师要我就行了!临近开学的时候,他接到了学院一位老师的电话,声称分配到了他的课题组!终于分配到导师了,孩子总算可以松一口气了!提早到学校与老师进行了沟通!沟通中孩子发现,虽然导师声称所做的研究与孩子的本专业有联系,但是联系不大!对于研究生期间导师与研究生关系,以及研究方向与专业关系这些事情懵懵懂懂的孩子,加上害怕无书可读,没有想太多,留在了实验室!开学了,一切照常运转起来!但是孩子却高兴不起来,真真给他研究方向与他的专业跨了十万八千里!而实验室的管理制度也让孩子受不了,实验室实行的是打卡制度,每天早、中、晚各两次,一天打6道卡,每周三都固定开组会!孩子越来越想不通,自己辛辛苦苦备战考研,难道不就是为了学习自己热爱的专业吗?每天在这么严格要求的管理下,做着不喜欢的事情,孩子心态出现了问题,每天郁郁不得志!这样持续了有一学期,孩子熬不住了,找老师进行了多次交流,想申请更换实验室、导师!导师表示这是不可能的事情!经过多次与导师交流无果,孩子写了退学申请书,导师在退学申请书上毅然签下了名字!但是,“为什么导师宁愿让我退学都不同意我换导师?”成了孩子一生的困惑!其实感兴趣的研究方向与导师的研究方向不同,像这种情况在当今的研究生中很常见,那么这种情况下研究生换导师可以吗?原则上是可以的,教育部的学生管理规定没有说不允许,但是比较不好办,前提是要有新的老师接纳你,原来的导师同意放你走!但是,导师与导师之间也存在着一层微妙的关系,可能新的导师碍于人情世故不敢接纳你,所以换导师不是不可能,而是不好换摆了!但是像朋友家孩子的这种情况,还比较少见,因为大多数导师不同意自己的学生换导师只是口上说着,真的到了学生都打算退学的时候,一般都是默认同意的!这里也要给准备读研的孩子几点建议:1、 选导师前,一定要对导师有充分的了解,不仅仅是导师的科研能力,还有导师的人品!2、 研究生一般都是以实验室为单位的,不仅仅要了解自己的导师情况,还有了解导师所在的实验室情况,实验室的管理制度,这关系着将来读研期间的学习环境!3、 学习重要,心理健康同样重要,有想法不要安于现状,最终落得个心理抑郁症就得不偿失了!现在很多研究生都过得浑浑噩噩,心理普遍有问题,究其原因就是安于现状,没有勇气去改变!朋友的孩子后面遇到了一位好老师,经过学院协调成功换了导师!身边有考研的朋友,就转发给他们吧!故事的教育意义非常深刻!同时,你对这位导师宁愿让学生退学也不同意更换导师有什么看法,需要你的意见!
考研我们都知道导师的选择是很重要的,但是有的同学会说专硕不用考虑导师啊。但是每个学校都会要求学生与导师签确认协议,不管是专硕还是学硕都需要有导师带自己的,那么不管咋样导师肯定是都想带好带的同学,学习好、动手能力强、一点就通,但是总是事与愿违,今天我们来看的这位同学就是被录取后导师嫌弃他,我们来看看具体是什么情况吧。这位同学:考上了研究生但是并不开心,导师嫌弃我,说我反应慢,动手和学习能力比本校的差远了,他不想要我了,让我换个导师,怎么办啊? 真后悔大专的时候玩掉了,没有好好学习,每次实验课都是混过去的,从来不自己做,然后抄别人的实验报告,考研究生就发际线上扬,读完研不知道会剩多少,劝现在天天混的同学们,苦海无涯,回头是岸。大专毕业设计还是买的,我大专3年什么都没学到,打了3年英雄联盟,太可惜了,我人生最好的三年。导师本来就不想要我,他想带本校的,我被学校分配给他的。那么针对这个情况大家都是咋帮忙分析的。一、只能更加努力了,起码要比你的研究生同学更努力。二、你直接跟他说你是班上的二十六分之一就行了,专科考研好厉害啊。三、我导师叫我做慢点,先把手头的东西发出去…四、所以现在大家歧视双非是有道理的,很多二三本,大学啥都没学就一心准备考研。五、导师说什么你就放弃,那就真的失败了,先试试学习,不试试怎么能知道呢?六、换就完了,说句实话,他嫌弃你,你自己难受,他也难受。研究生也就那样,想想找工作才是王道。过来人建议。七、换就换呗,老师不喜欢你就换,我反正研究生毕业了,哪些说自身找原因的坑苦了我,别人觉得你不好,这固定影响很难改变的。八、你这逆袭的有点大专科啥没学考上研 肚里没东西……怎么可能??要么学习能力强要么有过人之处,这被你自己说啥也没有,怎么就像个故事呢。没逻辑的那种。九、感觉你还是换个老师吧,像这种老师估计……十、自己努力学,不会多问问,跟老师表达下你想学的决心,让他能看到你的进步,自暴自弃没啥用。十一、我也不开心,选了个自己不喜欢的方向,被调剂了,老师研究的东西工作根本用不到。扎心。那么我们来说说考研如何找导师。一、正式开始联系导师是在考研结束后的一周,大概1月10号左右,首先去研究生官网调出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各个方向下边依次有院士、教授、副教授、讲师等,一个个查看,然后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研究方向,我以这个为标准,选出待联系导师名单,大概有10位左右,然后在excel表中,写清楚各位老师的个人信息(所属院系、职称),联系方式,研究方向等。 然后就是广撒网,差不多发了10多封邮件,当时也不虚,想着反正我也只是试试,回不回看天意,院士、院长、教授、副教授我都发了。 发邮件之前我首先写好了个人简介:第一段考研估分多少,报考哪个方向,专业课能考多少。第二段开始说本科成绩、获奖、竞赛科研神马的,想办法把自己包装的漂漂亮亮的,跟找工作一样一样的,第三段就是致谢和客套话,百度一搜一大把。 然后根据你发的老师,有针对性的修改,想方设法和他扯上关系,是不是老乡、校友,本科毕业设计是不是和老师的研究方向相关,好多人不重视这个,其实真的非常重要,老师也是人,也是会考虑各种人情关系的,不只是你冷冰冰的成绩。这么说吧,如果老师有2个候选人,考研成绩、本科表现都差不多的话,老师多半会优先考虑老乡或者校友。 接下来就是耐心等待老师的回复。该回你的一般1-2天内都会回复,我当时收到2位教授的回复,4-5位副教授的回复,记得当时正好在外边实习,还时不时的给身边同学吹吹牛,嘚瑟下,然后就是慎重的回复。二、先说时间 个人建议,参加研究生统考的同学完全没必要在初试成绩出来前联系导师。因为就算提前联系了,分数没出来,一切都是徒劳无用的,过不过线都没准儿,老师都不知道能不能招到你,就更不会给你任何承诺了。而且更不要想着提前联系好牛导,占上一个名额的事情。推免工作要比研究生考试早好几个月,大部分老师是不会拒绝推免生的。在这一点,推免生已经很有优势了。所以,参加研究生统考的同学在初试成绩出来后再联系导师就可以。 其次:.如何联系 个人建议:邮件>短信>电话 初次和心仪老师联系的时候,邮件一般是首选的方式,因为和一个完全陌生的人初次联系,我觉得保持一定的“距离感”还是很关键。此外,你在写邮件的时候可以整理思路,可以条理很清晰的把你要说的事情罗列个一二三,附上你的个人简历,把你本科的成果、获奖、经历等等都附上,老师看起来也比较直观。而打电话的时候,很容易进入一种“问答”的形式,会被老师“牵着鼻子走”,他问你什么你就得答什么,思路很容易变乱,体验不会太好。你要是十分优秀还好,不然一打电话两句话就露馅了。而且,你很难拿捏老师是否时间空闲,如果在老师忙碌的时候打了电话,多少会有点打扰。所以先发邮件,发了邮件过了几天没回,可以再发一次,还没回,就发短信问下。最后再选择打电话问问什么情况。当然打电话也有它的优势,就是比较直观,你能直观的通过老师的语气等把握他对你究竟什么态度,有没有兴趣。发邮件的话就可能自己要揣测良多。 关于联系什么level的老师,我觉得还是结合自己的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老师。也不要不敢联系大牛导师,牛导固然很多人联系,但是招生名额也多,所以不要害怕,大胆的去联系就可以了。你想找好的导师,导师也想招好的学生。只要你优秀,没什么不可以。另外,研究生阶段做个自己喜欢的课题还是非常重要的,不要委曲求全。希望对你有帮助,我们是百家号知了网伴随,欢迎关注我们每天的原创文章,更多的考研、四六级等内容请关注我,点关注不迷路,也欢迎大家私下交流,如若认同请帮忙分享转发。
这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经常从网络上看到一些硕士或博士因为师生关系的矛盾而选择极端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我们在慨叹这些孩子心理承受能力脆弱,不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的同时,其实也看到了更深层次的东西,那就是:他们因为无法摆脱自己的导师可怕阴影,长期生活在压抑而无助的环境中,才被迫地选择以死来抗争。这个世界,谁会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呢?看看那些行为恶劣的“老板”(导师),他们让学生变相为自己打工,帮自己做生活中的杂事,甚至性侵女学生。这一桩桩、一件件为什么就不能被及时制止,就是因为导师在学生能否毕业,能否就业上有着很大的话语权。而导师一旦选定了,基本没有了更改的可能,除非导师犯罪、调职或者退休。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除了忍气吞声,他们还能有什么选择呢?而悲剧往往就在沉默中突然爆发,让人始料不及。教育部在9月28日发布了关于《关于加强博士生导师岗位管理的若干意见》。文件中明确了到时更换的程序。对于师生出现矛盾或其他不利于保持良好导学关系的情况,培养单位应本着保护师生双方权益的原则及时给予调解,必要时可解除指导关系,重新确定导师。当下,教育部出台这个政策,自然是为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因为在师生关系中,学生是处于弱势的一方。他们在双方不对等的关系中,几乎上没有什么话语权。尽管现在政策出台,明确了学生可以换导师,但是能不能落到实处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恐怕还需要相关更明确的政策来保证。我的一个学生大壮就遭遇了这样的尴尬,他在前一段时间给我的电话中说到了自己的困境:开学他就是研二了,待在学校里等导师。导师赵某不见他,也不给他辅导论文,他感到抓狂。而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因为在他报考研究生的时候,联系的是另一个导师,但是因为这位导师第一年带研究生,他想带一个本校的,就拒绝了大壮。赵某动不动就针对他。大壮给她打电话,他几乎是不接,接了也就挂。赵某见了面,就骂他,说大壮不尊重他,还总拿毕业的事威胁他。大壮嘟囔了一句,她就说大壮顶嘴,让他写检讨。可是,写过了检讨,赵某还是不见他。就是这样反反复复地被折磨着。他想换导师,可是这样的情况,怎么换导师呢?大壮如果向学校提出换导师,那就等于把矛盾全部曝光在大庭广众之下,老师会下不了台。而且这样鸡毛蒜皮的小小的摩擦,能够算什么矛盾呢?就算你提出来,能有人相信吗?恐怕没有多少人相信吧。如果人们不相信,那么会有哪一个导师敢收你呢?谁不想自己的生活安安静静的。而就是有人相信你,他也知道赵某的品行,可是他还是大概率不会接纳你的。原因很简单,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你们学习几年就离开了,他们可是要相处很长的时间啊。谁愿意因为你而得罪一名同事呢?或许有人说,你可以选择由学校出面来解决这件事啊。这件事本来就必须学校出面,但就是学校出面,也必须要征求接受的导师意见啊。而且就是这样的磕磕碰碰的事,学校恐怕都不会看上眼吧!或许有人说,我说的这件事确实并不大,但是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有什么是大事呢?天天被逼着给导师当苦力,做课题;或者被导师猥亵、性侵……即便就是这样的事,学校恐怕也很难去界定,最后能不能成功换导师都是一个未知数。当学生和导师有矛盾的时候,可以更换导师尽管还存在着操作性的问题,但是毕竟和之前相比是一个进步——至少学生在困境之下有了一个可凭恃的选择。而在后续的落实政策制定的时候,希望面向学生的开口更宽松些。这样一来,学生就更敢于站起来挑战权威,而这项政策就更能保障学生的权益,不是吗?我是蝴蝶花雨话教育。对于教育部出台的“博士生与导师矛盾可以换导师”的政策,你怎么看呢?欢迎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