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说到专业,我总是遗憾于自己选择的专业太冷门,以至于就业时选择面被限制的厉害,个人觉得严重影响了自身发展。我的专业是民俗学,就是研究世情民俗的,属于社会学类,毕业时拿到的是法学的硕士学位,以至于每每被人误认为是学习法律的,所以每次面对别人拿法律问题来问我,都难免尴尬收场。传说项羽沐浴处民俗学专业冷门到什么程度呢?它当然算不上最冷门的专业,但却是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考的冷门专业,毕业十多年只碰到过一次招本专业的。其他企事业单位招录则更少。我当年考研时曾沾沾自喜是以兴趣为老师,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满心以为会开创自己的事业,但后来才知道,兴趣什么的最不靠谱,因为后来自己就转换了兴趣了。但专业却不能再换,其中痛苦可想而知。更何况,当年选择专业时还处在心怀理想但没有放眼现实的阶段,未曾考虑未来的就业问题,所选择的这个专业确实不是社会广泛需要的,所以毕业时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比较迷茫,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能干什么。而且这个专门还有一点不好,那就是研究的都是有一定传承性的民俗现象包括民俗心理和行为,但现在这个社会,人的流动性太强,社会又变化的太快,以至于你有时根本找不准自己研究的到底是属于哪个地方的东西。当年考研考上了这个专业时,我们这个专业当年一届就9个人,分属不同的研究方向,上课都是小班教学,最多时就9个人,部分课程因研究方向的差异则上课人数更少。当时还觉得自己专业颇为特殊,如今看来真是有点傻的可以。
先说一下我的基本情况吧,本科是个211,考研目标院校中山大学,专业是民俗学(比较小众),初试分数432分,其中思想政治理论86分、英语86分、专业课一128分、专业课二132分。下面是我的考研初试经验分享。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关于择校和定专业我选择中山大学一是因为它的信息很透明,让我感到一丝安全感,就是只要你好好学习你就能够考上的感觉,一切都是靠实力说话。它的历年报录比、考研真题、推免人数、推免学生来自哪些学校这些信息都会在官网公布,这点很多学校都没有,所以我选择了中山。二是因为这个专业的老师我都很喜欢,老师的文章我都有读过,也觉得很符合我未来的方向,这又让我更加坚定,毕竟导师在研究生阶段很重要。对于这个专业,说实话真的很小众,但是我从大二开始就很喜欢民俗学,也看了很多相关的课外书,也想过以后可能不好找工作,但是在选择的时候觉得反正还年轻,要是我现在不学以后肯定会后悔,所以希望大家在做选择的时候一定要多多结合自身情况,比如爱好、专业导师、未来职业、定居城市等等,一定要多方考虑再做决定。二、考研初试经验关于英语:首先是单词,单词是从大三上开始的,最开始用的是旧版恋恋有词,新版出来后,又买了一本,最后看到一本7000词买书可以听讲解也买了,暑假的时候把这个7000词听完了,基本是两倍速听的。我觉得记英语单词最重要的是一定不能间断,只要坚持应该就可以取得不错的效果。英语阅读是在暑假开始的,用的张剑黄皮书,从1998—2019,很大一叠。真题认真做了三遍,很多年份都做了四遍。第一二遍都先做阅读部分。后来补做了前面的完形填空和七选五部分。第三遍是在第一遍第二遍的基础上把错了的先打符号,三遍做完之后用一个新本子,分析第一遍错了什么题,那些是重复错误的,错误原因是什么,哪些是新的错误,原因是什么。这个大概要花三四天整理,而且还要有足够多的场地够你放试卷。最后一遍的时候会做通卷,就是所有的题型都会做,作文也要写。最后买了英语一的答题卡来练习,效果还不错。作文是从暑假中期开始的,先是买了王江涛的《考研作文高分写作》,里面有些东西可以借鉴,但是很多都用不上。因为作文也比较重要,所以在听了道长的课后(很快,一两天就可以听完)就开始自己写,我是从05年的大作文开始的,一天大作文,一天小作文,写了之后根据黄皮书的范文,作文书的范文自己改,改了之后再誊抄到一个新的本子上,所以在最后一遍做通卷的时候也就不会卡在作文那儿。大作文基本上是三段式,可以看看老师对于段落结构的讲解,平时也可以收集一些素材,整理分类,在写的时候可以用上。对于小作文,因为就那么几种,所以最好每一种都制定一个对应的模板,熟记于心,这样考试的时候就不会慌。最后是七选五、完型填空和翻译,这三个俗称“小三门”,最容易通过短时间练习得分的就是七选五,所以对于七选五的三种类型都要练,可以听一些名师的课整理一些技巧,再通过真题练习。要想英语分比较高,七选五最多只能错一个。完型是一时半会儿不容易练好的,考的大多是基础知识,加上有20个小题,每个0.5分,性价比不高,所以在做通卷的时候认真做就可以了,这个不用特别执着。翻译也是考能力的,在最后做通卷的时候把当年的翻译好好看看,了解一下翻译的特点就可以了,英语的大头还是在阅读、作文和性价比比较高的七选五。关于政治:政治从四月份、五月份就开始看第一遍,用的是肖秀荣的《精讲精练》,开始只是每天看一小节,大概六月底就看完一遍,当时看一节就做一千题的选择题,一个半月左右就可以完成一轮。听完强化课就把一千题重新印了一遍,只印答题册,重新做一遍,这一遍在九月份左右可以完成。先把第一遍错误的题标注,再把标注转移到新的一本上,看再做一次会不会错。九月份基本上也是在翻《精讲精练》与一千题中过去。冲刺卷用的比较多,肖四套卷,这个质量很不错,还加送电子版,最好早点预定,徐涛八套卷,个人认为没有肖八质量高,有些题有重复,王吉四套卷,质量不错,连简答题也可以,肖八,认真的把选择题做了,大题也有好好看答案,肖四,大题选择题都很认真,最后两天还在看肖四的选择题和大题。对于选择题,我觉得是要多做多总结,对于错了的单选题和多选题中的一些易错选项可以做专门的错题库,久而久之,选择题的错误率就会下降很多。对于大题,首先是马原的基本理论要背熟,然后就是毛中特、思修、史纲、时政的大题,当年的老师们都有一定的预测,可以把相关的内容背熟。考场上,大题一定不能空着,只要多写点,肯定都是有分的,实在不行,看看材料里面有什么可以借用的。关于专业课:我的专业课参考书目相对较少,主要是钟敬文版的《民俗学概论》,推荐高等教育出版社的版本;华中师范大学的刘守华的《民间文学教程》。其他参考书有: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周星主编的《民俗学的历史、理论与方法》上下两册。我的专业复习是先把专业课的书通看两遍,再用Word把每一章节的重难点总结出来,形成自己的专业复习资料,最后结合真题来查漏补缺。文科的专业课题型都差不多,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大概就是这几类。对于填空题,肯定是要求实记得。对于名词解释,我觉得最简明的经验就是,你需要让一个不是这个专业的人知道你在说些什么。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名词解释,大概包括所给名词的内容、来源、意义和影响等。对于简答题,一般是书上的某个小标题,下面可能有相应地几条论述,这个是比较直接简单的。要是是书上没有明确的答案的,就可能需要自己去查资料整理,知网、相关专业论坛都可以借助。对于论述题,这个可以通过知网上相关的文章自己整理答案,论述题一般五百字差不多。如果你要考的学校、专业老师的情况你比较了解的话,可以去看一看老师的论文,看看他们感兴趣的点,可能有些大题的论述就出自于他们近年的某篇文章。而且你论述的里面提到他们熟悉的内容会比较出彩,容易得高分,但是这个要求会略高,对于大部分同学只要自己查过资料,有所总结应该问题就不大。在最后的冲刺阶段,大家可以自己用白纸默写你的专业课的框架,一共有多少章,每一个章节下的小标题有哪些,特别是重点内容,知道框架有助于你在看到问题的时候确定答题的范围,这个帮助还是挺大的。三、考研复试经验今年复试分数线比去年高了二十分,374分才能进复试,我们专业共有三人进,统招只招两个,所以三人刷一个。中山的初试复试占比是5:5,所以复试跟初试一样重要,今年由于疫情原因在网上复试,用的腾讯会议。复试主要考英语和专业课,所以英语无论是初试还是复试都用得着,大家尽量把它学好。专业课就是老师通过几个专业问题让你回答,只要初试专业课没有问题,复试专业课问题也不大。因为复试要直接与老师交流,所以大方得体,放松的状态就显得很重要,要是有面试容易紧张的同学一定要提前演练,即使心里很慌,也要端起,表现出自信的样子。一定一定不要慌!写在最后:只有认认真真考过研的人才能理解这一过程,或许有的人天资聪颖不用长时间的学习也能有高分,或许有的人占了这样或那样的优势,但是,我想说的是,考研是你自己的选择,既然决定了,那就努力达成考上的这个目标,或许我们要花很多时间,甚至要花很多钱,还要牺牲很多很多,但无论如何都请不要抱怨,大多时候,都没有刀架在你脖子上逼你,所以请在做决定之前就好好思考,决定了就不要后悔!年轻人,这点魄力还是要有的。最后,希望大家都能考上自己理想的学校和专业!
最近,小伙伴们不仅被报名的事情搞得焦头烂额,还因为目标院校专业的临时变更,无奈改选学校专业。我们想说,小伙伴们换专业时一定要注意,有些专业虽然名字相近,但考试内容和研究方向却大相径庭。如果报错的话,一年的努力就白费了。今天就为大家盘点一下那些容易混淆的专业。01新闻学VS传播学新闻学和传播学都是新闻传播学专业下设的二级学科,但在各自研究领域各有侧重。新闻学侧重于新闻采、写、编、评等业务实践层面,具体到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的新闻采制和运作。传播学研究范围广泛,与社会学、心理学、哲学、经济学、文化研究等紧密结合,研究人类社会活动中的各种传播活动,以及研究传播活动主体与外部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对考研来说,目前大部分院校的初试科目都保持一致,主要从复试方面有所区别。但仍有一些高校在专业课上就开始进行区分。所以,想要变更此类专业的小伙伴要注意初复试科目。02法律硕士VS法学硕士两者的最大区别是,法学硕士为学术型硕士,而法律硕士是专业学位硕士,报考还有法学和非法学的区别。法学硕士按一般的研究生培养方案,分专业采用导师制,每个学生一个导师。在读期间能得到该导师的全程辅导,相对法律硕士而言,更为长久,精细。法律硕士大多不分专业,往往存在一个导师组对一批学生进行辅导。但从近些年的情况来看,部分学校也出现了在研二时对法律硕士分专业培养,也出现了分导师培养,具体情况因校而异。法学专业的考生既可以报考法学硕士也可以报考法律硕士(法学),但不能报考法律硕士(非法学)。非法学专业考生可以报考法学硕士和法律硕士(非法学),但不能报考法律硕士(法学)。法律硕士和法学硕士的初复试科目是不同的。法律硕士中,法学与非法学的初试专业课科目也是不同的,这一点需要小伙伴们注意。另外,法律硕士招生规模要多于法学硕士。03民族学VS民俗学民族学和民俗学同属法学硕士下的学科,毕业后颁发的都是法学硕士学位。但是这两者之间还是存在着很大的不同。民族学是法学的一个二级学科,而民俗学是社会学下的一个专业。民族学专业是研究民族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专业。主要通过实地调查、分析文献资料和比较研究,弄清各民族的社会经济结构、政治制度、社会生活、家庭婚姻、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语言文字、文学艺术、道德规范、思想意识等。民俗学的主要任务,是以科学的态度,对历史与当代的民俗事象,进行调查、收集、整理、描述、分析和论证,探求它的本质结构、特点与社会功能,揭示其发生、发展、传承、演变、消亡的规律,为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服务。民族学与民俗学从报考二级学科开始就有所区别,初复试专业科目完全不同。04物理学VS应用物理学物理学和应用物理学都是对物理知识的深入探究,但两者的学习内容不同。物理学比较侧重理论研究,所学内容涵盖高中物理的大部分,并有较大深化。至于研究生阶段,物理知识则会更加难,同时需要学生有较强的数学能力。应用物理学比较注重在理论基础及实验成果基础上实现向现实技术的转化,对个人的数学基础和实验能力考验较高,也要求具有科学探索的精神。05应用化学VS材料化学两个专业都是主干学科化学下的分支,虽然都是化学相关专业,但侧重点仍有不同。应用化学当然是偏向于化学的应用,将化学成果转化为现实产品,对化学实验的操作有更高要求。材料化学则重点研究化学材料及涉及的化学原理,探究微观内容,学习内容主要围绕各种化学材料。应用化学和材料化学的初复试科目和要求都是不同的,复习的内容也不同,很难互相改考。06环境科学VS环境工程两个专业都与环境相关,但环境科学属于理学,环境工程属于工学。环境科学侧重于分析问题和学术研究,科学分析环境方问题以及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环境工程侧重于解决问题,运用工程学理论与实践来解决环境卫生问题。两个专业初复试专业课设置是不相同的。但有部分学校会将两个专业都放在工学学科下,这种是可以互相调剂的。报考这类专业的小伙伴们要提前了解好目标院校中这两个专业是否同属一个学科门类。最后,我们希望想改学校和专业的小伙伴们一定要慎重考虑后再做决定。做出更改前,一定要去对比院校最新的专业目录和参考书目,免得出问题。
网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诸如“十大研究生最没出路的专业”的大盘点,对不同专业的吐槽似乎是我们一直津津乐道的事情:生物,化学,材料,环保,这几样是不读研没前途,读了研也是坑土木,造价,石油,采矿什么的,夕阳行业,能吃饱饭,但就是不提倡经济金融,一堆人考,什么行政管理法学,不是柜员就是人力打杂的村了有个读211会计的,毕业在家半年了,文科简直看不到希望管理类,工作没有对口的,学的东西太杂,没有直接对口的工作劝人学医、天打雷劈……看着这些提及的专业简直慌得不行我就是这个专业呀之前小白就发过网上的一个吐槽:社会学是一个奇坑的专业,所有文科专业中最无用的。工作没有对口的,考公只能报“不限”的。希望大家可以告诉自己身边的弟弟妹妹,珍爱生命,远离社会学、社会工作、人类学、人口学、民俗学。关于“社会学是否有用?是否白读?”,小白不是这个专业,没有太多发言权,不过小白百度了一下。知乎上有一个社会学专业的在读研究生说得挺中肯的:发家致富?哪个专业能够保证每一个读完的人都能发家致富,从此出人头地,走上人生巅峰???如果有,请告诉小白,在线等!不否认,有些专业的确要相对吃香,对找工作而言,有一些天然优势。但我们也不能以偏概全,决定一个人未来是否出人头地,是否有社会地位,是否能创造自我价值,主要决定因素不在所读专业,而在于我们自己。1学的专业有用吗?之前小白从别人那里听过一个比较优秀的人,大连理工大学的周建仁学长。他的姐姐一直在贵州支教,他大三的的时候去看望姐姐,发现村里基本都是老人和小孩,父母都出去打工了,经常不能联系。等父母过了好几年回来的时候,孩子都认不出了……他想要为当地的发展,为留守在这里的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后来一个契机,他发现了当地以种植甘蔗为生,手艺人把甘蔗制作成红糖。所以大四的时候没有准备考研,不顾家人反对,回到这个贫困小镇,拜访老师傅学习熬制红糖的手艺,最终把红糖的制作工程化。向父母借钱开厂,带动了当地的就业,离乡的父母纷纷返乡,让家人团聚。他说到「正是本科阶段的学习,培养了他的“死磕”和“专研”精神,否则他不可能成为现在的一名90后创业者」。小白是工科,大学四年+研究生三年,之前上过的课,一些知识点细节早就忘得差不多(甚至一干二净),毕业之后将要从事的工作也和这7年学习的专业知识无关,并没有去做开发,成为一名程序猿。那我这些年的书就白读了?我这个专业没用?经过这些年的学习,通过各项专业课考试、完成论文这些只是一个结果,在追求这个结果的过程中,我训练了自己的基础技能,提升了综合素质的提升,培养了更缜密的思维。从曾经什么都懵懂的小白,到现在无论遇到什么新的事物,都能游刃有余,快速上手。这些才是我通过这个专业学到的真正受益终身的东西。永远都没有白学的知识,无用的专业,只有我们自己浪费的青春。2专业和工作不对口?这算上一个问题的延伸和补充。很多人都担心,自己的专业以后毕业了,找不到工作,或者找不到相关的工作怎么办……上面的例子中提到的周建仁学长本科专业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与红糖制作以及开厂八竿子打不着;小白的专业是计算机,虽然很火,但小白也没有毕业去公司敲代码。我们都在另一个领域创造着属于自己的价值。哪有什么直接对口的工作呀!无论是大学本科,还是硕士研究生,学校的课程只能说把我们在某个方向带入门,入门之后是否要继续深入,就取决于我们自己的选择。对于研究生来说,和本科生的区别除了日常课程,还有一个很具体的「专业研究方向」。我们最后围绕这个研究方向上努力2-3年,发学位论文,完成毕业论文,然后毕业。可又有几个人毕业之后找的工作是自己的研究方向呢?因为研究生的研究方向更加具体,所以更不可能找到完全对口工作。多少人毕业之后选择了考公务员、跨专业找工作、或者投身创业……在公司里面能够用到学校所学专业知识的10%,都已经是非常非常高了。我们花这么长的时间独自专研某一领域方向,做实验、写论文、反复修改论文,不是为了毕业找相关工作,而正是提升我们的「综合学习能力」。而这一点正是除了硕士学历外,读研能带给我们的那些不一样……3从今天起,做个不一样的人我们所学的专业,对我们未来的发展,对我们有一定影响,但并不是绝对的。我们吃过饭、走过路、读过的书,都会融化到我们的身体、骨骼和灵魂上。扪心自问,在学校的期间,我们每天虚度了多少时间,每天花在睡懒觉、打游戏、刷剧、刷综艺等的时间有多少?花在专业学习、自我成长上的时间有多少?“这个专业一点用没有……”“这个研究生白读了……”真的只是专业的锅吗?!网上有人在选专业这件事上给出了很中肯的建议:无论学什么专业,都不要忘了搞好自己的计算机/数学基础/金融/外语,以后会有用……
2018年7月11日,著名民俗学家、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乌丙安于当地时间6点45分在柏林逝世,享年90岁。/在守候文化遗产的战线上,他是一名老兵在守护非遗的大厦口,他是一名守门人/乌丙安,1929年12月出生于内蒙古呼和浩特,祖籍喀喇沁,蒙古族。辽宁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辽宁省文联顾问,辽宁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辽宁省老艺术家协会副会长。辽宁大学教授,创办辽宁大学民俗研究中心并任多年主任,国际民俗学家协会(F.F.)全权会员(全世界78人中国仅2人)、中国民俗学会荣誉会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申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委员会评委、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国际民间叙事创作研究协会(ISFNR)会员、德国民族学会会员、日本口承文艺学会会员。兼任多所外国大学教授、客座教授。多次获得中国民间文艺界最高奖 “ 山花奖 ” ,全国优秀社会科学著作一等奖,1992年荣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7年获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先进工作者称号。2017年底,在光明网主办的2017 “ 中国非遗年度人物” 推选活动中,乌丙安全票获得2017 “ 中国非遗年度人物 ” 称号。在给予他的颁奖词中,这样写道:“ 一生坚守老而弥坚,在守候文化遗产的战线上他是一名老兵;严把质量不辞劳苦,在守护非遗的大厦口他是一名守门人,他用时光诠释了对祖国文化的爱,用热血抒写了对民族遗产的情。”而最年长的乌丙安教授作为第一位 “ 非遗年度人物 ”,快步登上舞台,他幽默睿智的开扬,敏捷自如的行动,让在场的后辈都不禁为乌老的乐观和健康鼓掌喝彩。他谦逊地感言: “ 荣誉应该属于大家,特别是传承人和传承人群,没有他们,就没有我的今天, 希望国家十几亿人都自觉地保护非遗,这是我一生的想法。把心思都放在非遗上,是责任和义务,更是本份,我自得其乐,非常开心,这也就是长寿的本钱。”乌老分享了非遗的心得,还顺便告诉大家长寿的 “ 秘籍 ”,言谈举止中都是对非遗的热爱。 “ 非遗不是表演,也不能游离于生活外,非遗就是生活,应该回到民间、社区与普通的老百姓息息相关。”60多年来,非遗已然成为他的生活,从 “ 小乌 ” 变为 “ 老乌 ”,再变为 “ 乌老 ”,不变的就是这份对非遗的热爱和真挚。/给自己的人生分了四个阶段/“ 从人生角度,我对自己的要求就是不给别人带来任何麻烦。”“ 我给自己的人生分了四个阶段。前25年是求学、求知阶段,就是追求人生理想的25年。1949年,我只身离家,投奔晋察冀解放区,辗转来到北平,成为新中国第一批大学生,1953年,又以新中国首批研究生的身份,进入北京师范大学民间口头文学专业,师从 钟敬文 先生研究民俗学。”“ 第二个25年是完全在坎坷中,理想全破灭了,直到第二个25年结束,我又回到辽大。回来以后,1977年开始招生,就是你们的同事、后来在沈阳日报担任领导工作的李文刚那届,我开始教他们。”“第三个25年,我的事业一下打开了。50岁,我要甩开膀子干事业。当时辽大冯玉忠校长说,乌丙安是从农村回来的老师里不知疲倦的那个教师。我3个月写了60万字论文和著作出版。”1978年,经历了重重曲折之后的乌丙安,带着300多万字的第一手民俗调查资料和妻子儿女回到沈阳。当年10月,两封邀请函让他看到了曙光——它们分别由国家教委和中国文联发来,前者是调乌丙安到北京师范大学参加全国统编教材《民间文学概论》的编写工作,后者是请他参加第四次 “ 全国文代会 ”。随后、乌丙安又被辽宁省选为筹建民间文艺家协会负责人。1979年,辽宁大学迎接乌丙安回校,并首开先河,于次年开设民俗学课程;为更好地进行调查保护他们组建了采风队,开始在全东北进行民俗文化的抢救性保护。作为教育家,他于1980年3月在辽宁大学首开 “ 民俗学 ” 系列讲座,组建辽宁大学民俗学社。1982年,高教部批准辽宁大学民俗学方向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他任研究生导师和学科带头人,同时担任柏林自由大学东亚研究所中国民俗学专业博士生导师,指导国内外研究生40多名。他还承担了教育部在辽大举办的民俗学助教进修班导师工作,培养了汉、蒙、藏、维、苗、羌、撒拉族等多民族民俗学讲师助教,现在都已经成为民族院校的学术带头人和国内外民俗学研究领域的中坚力量。乌丙安与妻子 回访40年前 “ 下放 ” 农村的故居小屋和旧时老友/我是田野派第一线的/“ 我的学生现在已经有许多是国内、国际的知名学者、博士生导师,我应邀到日本、德国等多个国家多次讲学,但是我现在走到沈阳街上就是一个普通老人,你们看到了,我经常拎着篮子上街买菜。”“ 我们培养的教授有的被百姓称为 ‘ 叫兽 ’,有的专家被说成 ‘ 砖家 ’,我为他们羞愧,我的学生里如果出了这样的,我绝对不允许。我的学生非常能吃苦,他们出成果、低调,默默无闻,一扎下去就在村子里。”“ 我是田野派,第一线的,我肯定是到第一线去考察民俗的。我的民俗事业、民俗学事业是并举的,扭秧歌、耍龙灯,我每到一个地方都到百姓中间,我能大声和他们唱、和他们交流。我到一个地方就尽可能说一个地方的方言。我除了通过资料学,就是到现场考察第一手材料中去学。”作为国家非遗领域专家,乌丙安参加了国家非遗名录 15000多申报项目的评审工作,参加了 40 多项世界级人类非遗名录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的工作,参加了 4500 多名申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评选工作。在国家住建部参加了国家级 3000 多个传统村落的评审推荐工作。在全国 29 个省的 200 多个乡镇村落做了实地调研工作。他在1980年之后陆续提出的非遗传承人和传承谱系的保护理论和实践、保护法规的制订意见、大型节日遗产整体保护的措施方案、国家级名录申报评审方案及文本格式的设计、保护工作手册的编纂方案及统稿办法等都获得采纳。目前,国家先后评定了五批国家级传承人,为此乌丙安教授付出了难以想象的心血。他说,“ 非遗 ”保护的具体实践也遇到不少困难,比如,近年来我国主要采取抢救性保护、生产性保护、整体性保护、立法性保护和数字化保护。其中,生产性保护最为复杂。/学术成果及其影响/乌丙安已出版专著有《民间文学概论》、《民俗学丛话》、《中国民俗学》、《中国民间信仰》、《民俗学原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方法》、《民俗文化新论》、《神秘的萨满世界》、《生灵叹息》、《乌丙安民俗研究文集一至八卷》等多部,发表学术论文158篇。主编《中国风俗辞典》及民俗学丛书;担任63卷本《中华民族文化大系》总主编,成为2017年全国重点丛书。以上《民间文学概论》繁体字原版大学教材1956年出版是20世纪50年代第一部高校民间文学交流教材。《民俗学丛话》1983年出版后,被国内外媒体公认为建国以来第一本民俗学研究著作;《中国民俗学》1985年出版后又被国内外媒体认定为建国以来第一部民俗学概论高校教科书,被多所大学该专业研究生班选用。他的《论民间故事传承人》1982年发表,首次在我国提出 “ 传承人 ” 概念和理论,推动了民间故事集成的传承人故事普查挖掘,他接连组织出版了《满族三老人故事集》等一大批著名的传承人故事专集,其中《朝鲜族金德顺故事集》被日本翻译出版,他为中日文本写序言再次扩大民间文化传承人理论的传播和应用。《民俗学原理—传承论》1991年出版后, “ 传承人 ” 概念及相关理论与实践更加扩大影响指导实践。应文化部邀请由他主笔编制《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书》,他提出的 “ 传承人 ” “ 传承谱系 ” 栏目的建议得到采纳,传承人概念从此得到广泛认同,进入法定文件。2014年,8卷本的《乌丙安民俗研究文集》出版。文章、 图片来源于网络End真 實 地 記 錄 傳 承 者【向祖先的智慧致敬 向堅守在文化傳承路上的人致敬】長按二維碼 關註 ·「壹脉」
过年发红包,端午吃粽子,中秋送月饼……每到这些节日,我们就会想起相应的传统习俗。在现代社会,这些民俗背后都有经济的影子。“经济社会学已经有百年历史,论文和著作也很多。经济人类学也是一样。但经济民俗学之前一直没有得到重视。”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民俗研究所教授田兆元认为,中国民俗经济在社会上非常活跃,民俗旅游、民俗食品、民俗服装、地方民俗节庆等多个门类,但这些资源由于缺乏学科支撑,发展程度不一,有的做得好,有的做得差,“我们发现,最应该做经济社会学研究的是民俗。”8月25日,“第六届海上风都市民俗学论坛·经济民俗学与都市文化创意产业学术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举办。这是国内首次举办的“经济民俗学”主题论坛。3天时间内,包括国内相关高校专家、学者及博硕士研究生等在内的50余人参与了论坛。民俗故事在旅游经济中意义重大白蛇和许仙相遇的断桥是西湖游人最多的景点之一,如果没有白蛇传的故事,很难想象西湖是否还有今天的热闹景象。民俗故事在旅游经济中的作用可见一斑。民俗旅游是民俗经济中的重要部分,民俗文化资源对地方旅游业的影响巨大。地方政府和民俗学者都渐渐注意到了这一点,如何用好民俗资源成了大家关注的话题。在主题发言环节,南京师范大学白莉教授对比了南京秦淮灯会和天妃宫庙会之间的认同与受众群体。南京曾经四季有节、月月有会,位于城北的天妃宫庙会和位于城中偏南的秦淮灯会就是其中两个著名的传统民间节庆。秦淮灯会是历史上流传于南京地区的扎灯、观灯、买灯、玩灯和闹灯的民俗文化活动,又称“金陵灯会”“夫子庙灯会”,主要集中于春节、元宵节期间。现在秦淮灯会依然存在,由政府主导办节。天妃宫庙会则是每年农历3月23妈祖诞辰纪念日,在下关静海寺、天妃宫门前的场地上因祭祀天妃娘娘、祈求平安,由广大市民自发形成的庙会。1937年天妃宫因战火被毁,这一民俗活动也逐渐销声匿迹。随着静海寺、天妃宫历史景区的重建,妈祖文化庙会于2005年恢复,还入选了江苏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经过十几年对秦淮灯会和天妃宫庙会的跟踪研究,白莉认为由于主办主体不同,两个民俗节庆的认同和受众群体已有区别。秦淮灯会由政府主导,越办越大,吸引了众多游客,但在这一过程中,灯会有了越来越多的大型灯,和秦淮灯会历史上精致的风格已经不太相同。相较而言,由民间文化公司经营的天妃宫庙会虽然草根,却也生机勃勃,有丰富的活动和讲座、培训,在民间普及拓展妈祖文化信仰。由此白莉思考了节庆开发过程中的官民关系和正统性等问题,认为民间机构合理运营,也可以给民间节庆新的活力。中山大学教授蒋明智则以龙母文化为例,探讨了学者如何参与地方民俗文化品牌建设。龙母是珠江和西江流域的重要人文始祖之一。广东德庆县悦城至今流传着龙母文化,留有龙母祖庙。上世纪90年代,当地政府认识到龙母文化既是文化认同又是文化资源,决定依托龙母祖庙,发展以龙母文化为核心的民俗旅游业。蒋明智曾应当地政府之邀参加了龙母文化品牌建设,他认为当地政府打造民俗旅游的一些做法是值得复制的,最值得关注的就是“用学术推进地方文化发展”。将明智担任学术顾问,系统梳理当地了龙母文化的资料,形成学术研究,在这些基础上,开展宣传推广、知识产权保护、旅游产品开发等工作均有理据可依,德庆县在这一基础上,把龙母文化旅游打造成当地著名的旅游品牌。“学者在地方文化中应该起到引领作用。地方政府缺乏相关文化知识,落地能力强。但怎么落地,就需要学者的研究。”蒋明智认为,在经济民俗学中,学术研究和地方产业紧密结合,就能起到引领促进经济的作用。民俗经济的发生源于认同经济民俗学学科的核心,依照田兆元的观点,是探索认同性经济的轨迹。有些民俗有了几千年的传承历史,在中华民族中形成了深厚的文化认同。民俗经济的发生,缘于这种认同感的建立。比如礼尚往来消费,婚丧嫁娶消费,节日消费等等。强大的群体认同,产生了强大的经济能量。“认同就会获得市场反响,比如端午节要吃粽子等等,有时候是有强制性在里面的。”田兆元解释。例如过年回家团圆这一习俗,就算路远、交通不便等因素造成重重困难,但受习俗影响自我强迫或者是社会强制,大多数人还是会选择踏上回家的路途,“回家就会产生节庆消费,什么时候消费、消费什么,都是有一定认同,所以民俗经济的体量是非常大的。”现在的商业也在以民俗为基础构建新的认同。中国过生日传统的食物是长寿面,寓意吉祥,但外来食品企业通过广告等宣传途径构建生日吃蛋糕的新认同,如今蛋糕作为生日上的特定食物,已经几乎取代了长寿面的地位。不少民俗都有这样由兴盛到衰败,抑或再复兴的过程。田兆元认为,民俗经济的构建过程也是民俗学者应该研究的,认同感减弱甚至消失,是很多“老字号”和非遗产品衰落的原因。找到其中的规律,就能重新构建认同感,复兴民俗经济。现代企业抓住民俗作为支点,应用得当可以产生难以想象的巨大消费力。田兆元举例,过年支付宝集五福活动举办3年,去年有上千万人集齐五福,参与者更是远远超过这个数目。微信推出的“微信红包”,2015年春节期间引发抢红包潮,一夜之间绑定大量银行卡,从已经稳居移动支付头把交椅的支付宝手中硬是抢下了一大块市场。“所以民俗经济非常重要。”论坛期间,两个校企合作项目初步确定。即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与祁东县人民政府就“萱花”文化研究的合作,打造中国传统“孝母”文化;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与上海松江文化馆就“孟姜女”研究的合作。“萱花”文化研究的合作来自于田兆元对“萱花才是中国母亲花”的研究,萱花(食用品种即俗称的黄花菜)重要产地湖南祁东县因此找到华师大寻求合作。“黄花菜全国现在不到30亿元产值,不到茶叶的十分之一。但黄花菜可以吃、可以观赏,消费量不应该只有这么点。它作为‘母亲花’,文化含量也不差。”田兆元认为,学者参与从弘扬母亲文化的角度认识黄花菜巨大的能量,可能就能得到很大的提升。“现在经济民俗学的概念已经得到很大认同。弘扬文化的同时,把经济带上,不仅仅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而是有了经济的支持文化才会更好,反过来说文化也会推进经济发展,作用是相互的。经济就是文化的载体,应该这样去看待经济民俗学。”田兆元说。
考研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选择,也会成为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对于想通过考研改变本科专业的学生来说,选对专业至关重要。考研有13大学科门类,每门学科又有很多一级学科、二级学科,各个学科针对的研究方向也有所不同,尤其是相同学科里的不同专业方向,更是容易让人混淆,在开始复习时选错资料。下面启航考研小编就针对考研专业里最容易混淆的学科类别,进行分析对比,帮助大家理解专业方向,从而选对学科和专业。1.法律硕士和法学硕士法律硕士和法学硕士的不同就在于:法学硕士属于学硕类型,法律硕士属于专硕范畴。法律硕士主要培养高层次的法律实践专门人才。在报考条件方面二者也有不同,报考法学硕士需要具有大学本科学历,不限本科专业,而法律硕士从2000年起,就不再允许法律专业本科生报考,本科学历非法律专业的毕业生可以报考;在考试试题方面,法学硕士专业课考试试题偏重理论,法律硕士专业课考试试题偏重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2.教育学硕士和教育硕士教育学硕士是学术型硕士,教育硕士是专业学位硕士。两者在培养方面有区别,前者注重理论研究,包括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的学习研究,后者注重专业的实践性。在考题方面,教育学硕士只需要考300分的教育基础综合,而专硕则需要考专业课一(教育基础综合)和专业课二。3.应用化学和材料化学两者最大的不同就在于研究方向和学习方向不同,前者注重化学成果转化为现实产品的应用过程,后者则是注重研究材料以及使用过程中涉及的化学原理和技术,要对化学材料有更深的理解。其实小编这样举出,大家还是不能很好理解,简单来说,从就业方面看,应用化学毕业生可以从事涉及化学的企事业单位,比如石油化工、环保、卫生检疫等等;材料化学专业毕业生可以从事化学材料制备、加工、利用等工作,比如:国有企业、钢铁制造企业等。4.民族学和民俗学民族学和民俗学是法学硕士下的学科,很多高校会开设民族学本科专业,但是民俗学在本科专业里开设的较少。民族学属于法学的二级学科,民俗学是二级学科社会学下的研究方向。民族学专业主要研究民族的发展和变化,研究内容比较广泛;民俗学主要针对历史和当代的民俗事象进行理论探索和阐释,帮助人们认识历史和文化。5.新闻学和传播学新闻学和传播学两者与很大的相关性,有的学校也会设立新闻传播学专业,二者的联系也是十分紧密的。新闻学侧重于新闻采、写、编、评等实践能力,传播学的研究范围比较广,与社会学、心理学、文化研究等等紧密结合,研究传播活动主题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新闻学专业毕业生多就业与传统媒体、事业单位等,传播学专业毕业生就业范围更加广泛,尤其是近几年兴起的新媒体、自媒体行业,都需要传播学人才。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记得关注考研小编哦每周持续推送考研干货
在每年的研究生考试的报名阶段有很多考生对于自己所填报的专业是傻傻分不清楚,在每年也有很多考生因为专业容易混淆的问题最终填报的专业并不是自己最初所想填报的专业,那么对于我们今年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生来说应该注意哪几个专业呢?下面我们也来一块了解一下在所有院校中8个容易混淆的专业。大学最容易混淆的专业,每年都高考生误报!考研也容易报错专业。一、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如果我们不做深究的话对于这两个专业可以说是感觉到没有什么太大的一个区别,但是如果我们做过深入了解的话却发现这两个专业还是有着比较大的一个出入的,首先在就业方向上就有所不同,行政管理是比较偏向于政府的就业方向,而公共事业管理的比较偏重于企事业单位的就业方向,另外两者在培养方向、报考要求上也是有着一定的区别的,需要我们去研招网相关部门进行详细的了解。二、数学/应用数学虽然这两个专业研究的都是数学相关知识,但是具体的方向是有所不同的,也正如他们这两个专业的名字一样,数学这一专业是偏重于理论研究,而不注重实际运用,而应用数学则注重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与那种纯理论的数学专业还是有着非常大的一个区别的,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一个是偏理论研究,一个是偏重于数学实际应用。三、民族学/民俗学在大部分人看来民族学和民俗学还是有着比较大的一个区别,但是往往每年有很多考生在进行报考相关专业的时候却是分不清楚,民族学是以民族为研究载体,是指研究我们国家各个民族的社会经济情况,而民俗学所针对的研究范围是全国各个地方的风俗习惯的研究,与民族并无直接的关系。四、新闻学/传播学这两个专业其实有着非常多的互通性,他们在研究对象以及学习的内容上也是有了非常多的相似之处的,但是在进入到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以后这两个专业往往有着比较大的一个区别,新闻学比较注重对于某个特定事件的评论,就业方向多是一些传统的媒体,比如说报社、电视台等,而传播学则比较注重于理论的研究,在就业方向上要比新闻学宽广,不仅可以去一些传统的媒体,就也可以去一些政府部门、舆情研究部门来进行就业。以上这些专业就是我们在考研中容易混淆的几个专业,同样在我们高考进行志愿填报的时候也往往对这些专业的区分感觉到非常的困扰,也需要我们努力去辨别这几组专业的具体的一个区别,这样我们在选择专业的时候才能够做到有备无患,选择到自己最初想学的那个专业,最后也在这里希望今年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生们都能够顺利考入自己理想的专业与院校,成功上岸进入到自己理想的大学进行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与生活。关于:高考和考研都容易混淆的专业,名字看似相同,毕业生差距却很大,这个话题,你怎么看?
外界的误解、就业市场的冷落……顶着这两大压力选择冷门专业的人现在都怎么样了呢?*本文内容整理自“冷门专业互助交流会 ”豆瓣小组讨论《那些学冷门专业的人后来怎么样了?》@阿拉斯加大鲸鱼周易与预测学,转行当文学史教授了。偶尔算卦,看看风水,讲座从南到北、遍地开花,参加各山门学院的道学易经研究之类的论坛。朋友圈日常晒猫和书法,顺便播报节气变化、讲座信息,以及学院动态。(不是我。)@占星Dorothy宗教学。现在成为职业占星师、算命卜卦,后期还想学习风水,正式踏入神秘玄学领域。@蘑菇酱书法专业。怎么说看起来以后也得往艺术家发展,要不就是大学老师。还是算了吧,读了研出来,大家最好的归宿就是去中小学当老师、落个户。实际上都找不到中小学老师的活,很多都是开培训班谋生...我是准备转行了。@不读书的还在唉认识的本科学油画毕业的就业方向大致分为三大类:1、一部分去画室当考前集训教师.....2、一部分转行当起了设计师.....3、接下来敲重点!!!一大部分干起了餐饮!还在大二的我该何去何从,当职业画家的寥寥无几,且大部分是自己吃饱全家饿死的状态。什么狗屁理想去踏的美术!疫情在家的我放下以前令我骄傲的画笔,捡起锅中的铲子为将来夯打基础 哭哭哭(;︵;`)@披萨心肠采矿工程。本科读的地质学,毕业后进入某国企做了半年地质师,遗憾觉得福利待遇与自己的预期相差太远,申请了澳洲的Mining Engineering。我进入的是一家刚起步的小公司,基本上每个人都必须成为多面手。像我不光要负责爆破,也要负责通风,短期规划,还有一些地质力学的问题。@呼啦啦飞我老公,985的水产养殖专业,保研读了一年发现不管是本科还是研究生,他们这个专业的大部分都去卖饲料了,就退学回家卖饲料了。经历了一堆苦难,硬转行,现在在从事财务工作。@啊嗯唉哎小能手本科植物保护研究生昆虫学。本科有同学工作了的对口专业是卖农药,还有考公务员的当老师的,大部分同学读研了。实验室的师兄师姐很多毕业当了公务员,去了房地产公司,银行或者生物公司?读研期间逐渐发现昆虫世界其实蛮美妙的,但是我一点都不适合做研究,今年直博转硕了。可能毕业以后会从事自然教育相关工作吧,目前和孩子们玩得挺开心的,但是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分类知识。@ 钱得啦理论天体物理 & 天文学。本科天文学,硕士理论天体物理。真没有那么神秘,也就是数学+物理+计算机。99%的天文学家不纠结哲学问题,一份工作而已,外行写的科幻小说吹的太玄乎其玄了…后来怎么样了?没转行的都成了天文学家了。转行的去路就多了,有进杂志社做科普编辑的,有做地产销售的,有进银行的,有做码农的,还有回家继承祖业的。听说一位天文博士杀去华尔街年薪五百万美金,一时间传为佳话。@笑浅说到心病了,我是园艺技术专业,学的内容是花卉学,化学,蔬菜学,果树学,昆虫学。大三学校安排实习都是一些农药化肥的销售,就是去农村推销。我去了一家金融公司做客服,后来做文员之类的了。@进击的曲奇饼警务指挥与战术专业。当初高考填志愿的时候仅仅是看着这个专业名字觉得“woc”然后就不假思索的填了,录取之后才知道……原来是这样……具体就不科普了,专业倾向于特警方向,学专业课的同时又得学习治安学,交管学,法医学,痕迹检验学,刑事摄影技术等等等等一系列其他公安专业的内容。痕迹检验足迹提取交通驾驶酒精检测实训冷门是真的冷门,每个年级就一个班,出去人家一问,十个里边有十个以为咱学的是110指挥中心里的接处警与警力调度,害……本专业考研难度极大,上了这条路就只能一往无前地走了,毕竟学得一身战术倘若脱了制服也没其他用武之地了。@Wang Er藏药学。12年第一批招生,五年制。只有六个学生,据学校说是宝贝专业。然鹅,毕业之后变成了混蛋专业。藏药学?蛤?汉族学藏药学,你看得懂四部医典吗?(古藏文、梵文的集合体)现在外企医药代表一名,在裁员的寒潮中瑟瑟发抖。我们班有更惨的,面馆服务员@茉莉卫生事业管理,连名字都被改了,统称公共事业管理。现在在医院里数病历。病人以为我是医生,亲戚以为我是护士。通常我都说我保管病历的,有需要复印病历可以来找我,就这样。@柯涔印第安文学,网上搜印第安文学的论文,看到的基本上都是我的同门师兄妹写的哈哈哈。我也贡献了不少废话哈哈哈… 现在在企业做HR…@海上牧云人类学专业,我那一届只有四个人,毕业后两个做老师,一个做文案,一个做运营。师兄师姐们也是做什么的都有。@沾沾蜜糖民俗学研究生,大概当时选专业的时候脑子进水了,至今没找到工作。别人问民俗是什么?我说,民俗就是生活(对不起C导我给您丢脸了……@饼饼咂家政学。。神坑。。可以说家政行业是个朝阳行业。。但丫的根本算不上是门学科。。好在大三我就立志转行。。现在在金融行业,不后悔。@似蜉蝣殡仪专业。看了一圈,没有一个回答是关于我们专业的。现在看来仍然是够冷门的吧。记得老师跟我们说这个专业刚开设的时候,没有人选。后来没有办法改成了现代殡仪技术与管理。就业单位也就是民政局,殡仪馆,殡仪服务公司,公墓陵园等等。哦对了我本来学的是殡仪服务,后来兜兜转转到了公墓做了殡葬师。@鸿涛大学专业欧美流行音乐演唱。为了找更好的老师学流行音乐,我选择了私立大学。毕业以后呢?没文凭没工作。靠做武术教练(自幼习武)和街舞教练在北京漂了十年。现在做电商兼职武术教练。@剑云本科历史,研究生考古学。从一个冷门迈入另一个冷门。当年可是满怀热情,以为自己性格恬淡,可以在田野考古中面朝黄土背朝天,与历史和星辰为伴,上下探方之间便跨越千年。最终却依旧为现实打败,毕业就一头扎进了企业搬砖,现在在一家主要业务方向为文物预防性保护的公司做小职员。不过,当年研究生时期的20多位同学,除我与另外一个女生外,全都在各个考古所从事考古工作,未来大多想必会是考古行业的翘楚吧。@走走停停茶学专业,读了没后悔。这个专业我觉得从有趣方面来说还是可以的,育种、病虫害防治、气象学、土壤学、微生物学、制茶学、各种茶叶化学、分析化学等等,跑茶园采茶,找茶虫,茶厂炒茶、审评室品茶,茶艺室泡茶,实验室分析成分等等…实习是春茶季一个月驻扎在茶山,挺有趣的,符合我爱折腾的性格。虽然没从事这个行业了,但毕业时赶上市场大热的前期,工作一段时间后趁着热潮赚了一笔……就酱,现在出去都不会说自己学茶的,因为怕给泡茶的人压力,也怕别人给我压力。@灰豆大仙食品科学与工程。报考时以为新东方学厨炒菜做糕点。然后学了四年化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微生物化学。。。最丧心病狂的还有物理化学!!然后仗着英语功底还Ok,入门了门槛并不高的跨境电商。工作第九个年头,换了几家公司,现同事都是95,96,97年的了。有点好奇,当年那些85后的同龄人都去了哪里?最后希望大家都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和事情~
通讯员 王成奇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易禹琳这个暑假,湘潭大学的研究生们有点忙。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湘潭大学研究生5月中旬才开学,7月初学校就放暑假了。如何把失去的时间补回来?5000名研究生中有3661人申请留校,利用暑期进行科研实验、读文献、写论文、备考,不负青春年华。实验室里科研忙早上8点出门,晚上10点归来。从暑期开始到现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湘潭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孙小康仍然像正常上课一样,保持着高强度的实验节奏。三伏天,高温和酷暑并未阻挡孙小康的科研热情。为了得到表征样品的表面组织产物,他每天都需要对样品进行处理,再进行xrd扫描,然后分析它的原始表面结构数据。在实验室里,他一扎就是14个小时。实验不能中途中断,午餐时间孙小康仍在做实验。他乐在其中:“这种忙碌又充实的生活,让我感受到了学术的魅力。”暑期的湘潭大学校园里,活跃着一群群像孙小康一样的研究生。各个实验楼、研究所直至深夜还灯火通明。自习室里备考忙暑假对于准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二级建造师和英语等考试的学生来说,无疑是备战的黄金期。被誉为“自习圣地”的湘潭大学第一教学楼自习室内,坐满了研究生。法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郑媛慧是备考大军的一员。每天,她面对一堆法考资料,自己检测、自己查漏补缺、自己监督自己,过上了自习室、食堂、寝室三点一线的备考生活。“选择留校,是因为学校学习氛围浓,能让我更快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习动力。”郑媛慧说。湘潭大学文科教学楼内也是人气爆棚。晚上10点,经管楼的很多房间都还亮着灯,商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彭逸凡正在整理材料。下学期开学就研三了,他想利用暑假好好查漏补缺应对秋招。图书馆里充电忙早上7点半,树上的蝉儿还没开唱,湘潭大学图书馆内已经坐满了人。许多研究生在这里开启了一天的生活。公共管理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王子健已经发表了4篇cssci来源期刊和1篇cssci拓展版来源期刊论文,仍然不肯放松学习。前段,他阅读了《公共文化服务概论》《摆脱贫困》等图书,接下来,他计划再多读一些文献,为下学期的学习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文学与新闻学院2019级民间文学硕士研究生严曼华本科期间学的是统计学,跨专业带来的短板,让她在研究生期间主动加紧了基础课程的学习。在导师的鼓励下,严曼华报名参加了由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主办的线上“2020年民俗学(民间文学)暑期学校”。7月20日到8月3日,严曼华开启了高强度的学习。预习论文、上课、总结笔记,忙碌又紧张,但每一版块结束后的学术沙龙让她收获不少。她说:“交流讨论更能激发灵感与求索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