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老师:指导毕业论文让你郁闷了吗?惠特妮

老师:指导毕业论文让你郁闷了吗?

即将进入毕业季,毕业论文即将“收网”了,指导老师们纷纷血压升高,票圈里毕业论文指导老师们的吐槽多了起来……笔者对相关老师(既有本科毕业论文,又有研究生毕业论文)进行了访问,得到以下回答:问题1:您对指导毕业论文最想吐槽的是:(必填)老师们说:1.学生不急老师急2.学生草草写完,催着老师给意见,老师给了意见又不认真修改。3.如果你恨他(她),就一定安排他(她)给那些不用功的学生去改毕业论文!这一招比什么都要狠!听说吐槽有益健康,也就顺便说一句。[捂脸]4.中文都不通,专业就更别提了5.恨不能替他们写6.学生不急,我比他们急7.指导有风险,入圈需慎重。[呲牙]8.现在的学生越来越没有社会关怀和人文情怀了,所有的论文都是缩在小数据里面打转,没有任何社会价值~刚看完一篇,感觉不知道说什么和怎么指导~因为数据没问题~9.折磨人10.大多数学生不重视,有的学生基础不好,一遍遍的修改指导,恨不得自己写了,有的学生就是应付11.双查重太晕12.查重不过老师连带责任太狠13.学生没有学术积累14.今年就业形势不好,考研结果不好,无心写论文15.大部分本科毕业论文都是代写的,实际上论文指导老师是在跟枪手打交道,抢手每千字小几十块钱,哪有认真的[呲牙]16.尽量不要指导17.学生完全不用心;不按照指导意见修改;认错态度很好,但死不悔改!18.你这样的论文容易导致高重复率[捂脸]19.本来就不怎么会写论文的我,指导完学生,就愈发不会写了[捂脸]还有一位学生的吐槽,他说:20.“写的都是啥啊???????(我是研究生,我想当一次老师并吐槽我自己)”问题2:您想匿名对被指导的学生说的一句狠话是:(非必填)老师们真的好克制,只有以下几句:1.毕业论文写这鬼样,四年大学到底怎么上的?2.别混了,大家都好过3.把句子写好,把梳理写好4.以为不关心社会和社会价值就能自欺欺人吗?5.毕业论文不合格,推迟毕业6.别拉老师下水7.会完整的说句话吗!脑子清醒吗!8.不让你过!!!对于毕业论文,大家有什么想说的?:)

落经山

研究生与导师相处的6段真实经历

师生不对等学生对导师的恐惧心理强烈讲述者:赵显 性别 :男国内某985高校工科专业硕士毕业生我当时是通过一个已经保研的同学联系的导师,我们都不了解他,见面后的第一印象还可以,感觉他比较严厉,不苟言笑。导师学术造诣还可以,但是因为本校大牛比较多,他就不那么突出了。入学后我们基本上是导师给选课,研一前半学期上课,然后进入教研室学习,基本上就是帮导师做项目、写论文等。一般的实验室是学生在一起,导师偶尔过来看一下,每周一次汇报。我们导师要求比较严,和互联网公司加班时间类似,早上9点工作,一天工作9个小时,每周工作6天。老师规定,一天中9:00-12:00,15:00-18:00,21:00-24:00,三个时间段必须在,一般夜里都会被导师留下来加班。导师是夜猫子,我一般走的时候到凌晨两三点,只有每周六晚上和每周日上午休息,偶尔还有加班。基本上休息不过来。最令人感到压抑的是,导师会一直在教研室盯着你,就像在工作时老板坐在你旁边监工一样。当然,我们导师这种情况算是比较极端的,更多的还是自己做项目,一周汇报一次。导师会让我们做两种项目,一种是研究所或者公司的项目,一种是国家的科学研究基金。第一种项目是有实物或者其他软件要交付,学生要不停地调试出差;第二种基金主要就是写论文和相关的一些实验,一直在教研室坐着不出门,不过论文有SCI或者EI的要求,压力也是比较大的。我们导师也是经常潜在研究室,他租住学校的宿舍,平时基本上是教研室-食堂-宿舍,基本不出校门。他对学生到岗的规定特别严。有一次十一假期, 我的姥姥去世了,当时没来得及和导师请假就回家奔丧了,在家待了五天,刚到学校就接到电话被骂了一顿,可是我当时还在假期啊,为了不耽误进度我八号就返校了。这件事之后,我就预感自己的研究生生活可能会很苦。导师基本上除了上课,就是在教研室盯着,我和师兄弟在教研室基本是零交流,一言不发地盯着电脑,不是看论文就是编程序,环境特别压抑。导师对同学们的态度也很差,基本上就是讽刺加吵,平时没有交流。有一次,一名同学骑自行车被摩托车撞了,找导师请病假,他很不屑地对那个女孩说,为什么那个摩托车只撞你不撞别人?因为长期压抑,有两个学生因一些小矛盾和导师爆发冲突,相继离开了实验室。图源:unsplash 文图无关教研室是一个导师独裁的空间,学生要去适应老师,我的一名本科同学因为项目延期,被迫留级半年,完全是导师决定的。我也只能平时和同学吐槽倾诉一下,但是交流也不多,因为教研室工作太忙,我回宿舍的时候别人都睡了,也想过退学或者换导师,但是所有人都劝我忍忍就毕业了,不要冲动。后来我忍不住,还是和导师爆发了冲突,当时就想干脆退学算了,之后和同学商量,找学院领导反映情况,领导说“你不是第一个离开这个导师的学生,也不是最后一个。”在同学们的支持下,我最终换了导师。我是近几年第一个成功换导师的,之后几年也有同学更换导师,然后学校反复和他谈话,听说这两年已经有所改观。导师对我的监督比较严格,学术上打下了比较好的基础。现在回头来看,最大的问题就是当时的工作环境过于压抑,而不是工作强度大。我关注了最近几起高校事件,我觉得学生自杀并不是某件事情直接引起的,而是导师和学生的地位不对等,学生对导师的恐惧心理强烈,长期以往,个别人会有一些极端的选择。高校应该多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从制度上解决学生和老师之间地位不对等的关系。毕业之后做到老死不相往来就好了姓名:喻玉性别:女 国内某高校医科专业硕士在读我2015年从外地考过来,导师是学院直接安排的,我事先对他一无所知。导师在我们这个领域很有名气,他确实有很强的学术能力。刚开始我觉得他挺好的,很喜欢他的课,会给他发微信讲我最近遇到了什么新鲜事儿,有什么问题也会去问他。他很有爱心,有的病人家庭条件特别差,他会主动减免费用、给病人捐款。过年回家时,他会给我们一些路费。入学第一个月,我的手机丢了。导师把我叫到办公室,说手机丢了,饭还是要吃的,就给了我一个信封,里面有800块钱。我推辞了好几次,他一直说没事没事,你就拿着吧。我当时觉得这属于长辈对晚辈的关心,丝毫没觉得有什么问题。有时候我会发微信提醒导师注意身体,会使用喵、啦等语音词,或许是我没表达好,让导师产生了误会。有一次下课以后,导师把我叫去他办公室,询问了我学习和生活方面的事,然后又给了我一个信封,我当即表示没干活不能要钱。导师说他喜欢我,愿意照顾我。我从小被家人疼爱,以为长辈对我的喜欢只是单纯地疼爱。况且导师都五十岁了,我怎么也没有往男女之间的喜欢那方面想。在我弯腰收拾东西准备离开时,他突然过来,亲了一下我的额头。还没等我反应过来,他就退了回去。导师以前有出国留学的经历,我以为这是他表达亲昵的方式,仍然没有多想。我和导师关系的转折点发生在2015年12月份。一天,我因事去找导师,路上很冷,手快冻僵了。他说来我给你暖暖,我说没事一会儿就好了,他就直接握住了我的手。他力气很大,我没能把手抽出来。然后他又摸了摸我的头发,我只是尴尬地笑了笑。我以为这就结束了,他却说亲一下,我没有多想就低头把额头给了他。导师吻了一下额头,然后居然亲了我的嘴,连舌头都伸进来了一半,这也太恶心了吧!我马上推开他,大喊,老师这太过了!死一般地沉默。我当时整个人都懵了,直接傻掉了。我万万没有想到,作为一个旁人眼中事业有成、疼爱妻女的模范老公,居然会对一个二十多岁的小姑娘舌吻。导师问是不是吓到我了,问有没有人喜欢我。他让我笑一笑,我僵硬地扯了一下嘴角,转身走了,没走两步忍不住眼泪就掉下来了。回去以后我给导师发了一条微信,说您今天的行为实在是超出了我所能接受的范围,我是您的学生,请您以正常的师生关系对待我。然后我把导师曾经给过我的钱都转了过去。他表示自己很内疚,说不要钱,这不是交易。图源:unsplash 文图无关自那以后,每次见他我都有所防备,如果单独见他,我就把手背在后面,站得离他很远。这段时间要修改毕业论文,需要经常去找他。你知道每次去我心里有多慌吗?我连门都不敢关,随时做好逃跑的准备。当时我想的是,如果他继续侵犯我,我就跟他拼个鱼死网破,哪怕是退学,我也不能让他把我怎么样。所幸他还没有坏透,那之后没有发生什么特别过分的事了,平时拍拍肩膀我就忍了,毕业之后我赶紧滚蛋就好。他以前从来不骂我,从那以后就开始骂我了,我犯一点错,他就说你不要来上班了,你出去吧。还有一次,我男朋友来科室接我,被他看见了,回去以后他就给我发微信,说我很讨厌,不要我了,让我休学。刚开始我还打算读博,现在我靠自己已经找好了工作。即使以后工作一段时间再去读博,我也不会读跟他相关的专业,他在我们这个领域算是大咖,我不想和他再有任何接触,毕业之后做到老死不相往来就好了。评判学生的最大权限都给了导师讲述者:李立 性别 :男国内某高校理科专业博士在读当时考上硕士后,我刚开始进行本科的毕业设计,那天老师还没到办公室,我在研究生办公室等待,旁边的师兄师姐们跟我搭话,问我考研了吗?选好导师了吗?我稀里糊涂的啥都不知道,他们就推荐我选现在的导师,说他很年轻、比较容易沟通。第一次见到导师,给我的感觉就是他很有气场,说话也比较严肃,一开始讨论的问题就是专业,然后问我对于他的了解(网上有资料),还问有没有感兴趣的课题。我觉得他给学生的选择挺多的,给人感觉很开明,于是坚定地选他了。之前我没有想过导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什么样的,大概就是带着做事学技能;现在觉得其实也差不多,导师指导做课题、提点需要注意的方向,额外也就是做项目跟偶尔跑下腿,没有其他多余的事。我的导师要求每周发报告,所以和他沟通是最少一周一次,内容都是课题方面的。有解决不了和需要确认的问题都直接找导师,他一般都在办公室。平时都是学术研究,需要合作的项目是找好了相关的学生,安排好各自的工作然后去做。频率不好说,要是外面自己接的项目一般都是合作完成,抽空做,最后大家分成,国家项目就是当课题做,这些行政上都有分配。实际情况自己分配时间,时间最久的从早9点到晚11点,有些科研任务客观要求比较高也可能需要通宵。虽然自己的时间不够了会不舒服,但是为了实验和工作也可以接受,毕竟完成项目确实是需要时间和投入的。而且如果有特殊情况可以跟老师解释。实验室的工作是比较累,但自己的课题做出成果也会很开心。工作的理由最主要还是想要毕业,当然也想学到东西和提升自己的能力。我觉得我的导师还是不错,硕士毕业的时候论文抽到盲审,我担心论文写不完于是向他求助,老师熬夜到凌晨三点多帮我改论文。如果我延期其实还能帮老师至少多做半年的事,但是老师更希望我顺利毕业。他能给指导的都给了,不能的大概率会提供一个思考方向,让自己去摸索。有时候导师比较严格,每个微小的方面都要我们去深究其原因,工作量大的时候会觉得顾及不过来,我会觉得心理压力比较大。他也让我帮他做过私人事情,比如取过工厂的样品,然后转手就让我做相关分析了;还办过个人信息,用于参加会议等。有一些学生可能会经常帮导师跑腿甚至做家务,这个情况看导师个人,如果双方平时沟通比较多,有这种信赖感,大体上是没问题的;如果没有,只是导师单方面要求的话,就很不合适了。我觉得师生之间相处首先大前提是双方都觉得OK,比如我的导师几乎只关心学生工作方面的事,学生也从导师这里学到了很多科研的思路。有的导师会与学生走得比较近,邀请学生一起吃饭,同时也互相分享各方面的信息。这些都挺好,主要就是要规避其他不健康的关系,比如处理涉及个人生活的私人问题或者是单方面的索取而另一方忍气吞声等。图源:unsplash 文图无关相比遇见过的很多正常的导师,我觉得近段时间这些高校事件中导师自身思想行为不当是主要的原因,任何人有这种不好的特质都容易引起不良事件的发生,而拥有这些特质的人群担当导师这个职位的时候会产生很大的反差,从而引起更广泛的关注和讨论,毕竟老师作为教育者的形象一直都被要求光明与正直,然而个人特质与其学历或者某方面的思想深度无关,人很复杂。我和同学有讨论过,按照现行的导师制,导师和学生的关系很密切,导师最了解学生的学术能力,因此评判学生毕业相关问题的最大权限都给了导师,但权力过于集中就会导致类似事件的发生。有人提出过释放这些权力,就我个人经历而言,硕士毕业时,学院给的各种要求也挺让人喘不过气的,我的导师也感叹毕业怎么这么麻烦。所以事情还是要专业的来做,权力需要监管。师生之间的界限需要导师和学生共同维护讲述者:张晶性别 :女国内某高校人文社科专业硕士在读我是自己选的导师。第一印象是老师很可爱又温柔,会很认真倾听每个学生的讲话,也会很兴奋的讨论他钟爱的哲学,没有一点点的架子,很有耐心。我咨询过师哥师姐的建议,觉得老师的性格和自己更合拍,个人更加偏爱这种暖心型老师。之前在准备读研前读了许多导师写得书,他擅长用最简洁的文字阐释清楚复杂的理论,觉得更适合跨专业的自己。我觉得师生之间亦师亦友,学业上传道授业解惑,生活上也会有关心和慰问。课程多的时候我和导师沟通比较频繁,特别是老师在学校时,都会和我们沟通一下最近的学习状况,及时予以指导。开始实习后我由于经常不在学校,沟通频率降低,我和导师沟通方式主要通过微信。沟通的内容主要有最近的学习状况,论文准备,生活状态,实习进度。我觉得一个好的导师首先在学业上会花大量时间和学生讨论如何读书写论文,了解学生对学术生涯的整体规划并予以指导。硕士阶段,最重要的就是帮学生找到好而且可行的题目,并逐步增加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我的导师会分阶段对我们看书论文做出不同的要求,并且耐心的传授自己读书教学的一些感悟,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可能与导师研究方向有些偏差,老师也会在和自己沟通过题目可行性后宽容地鼓励自己去探索。他是一个很温柔善良的人,对教过的每个学生都会热情的打招呼,非常认真的倾听你的问题给出反馈。印象最深的一次便是期末复习焦头烂额时,导师给每个学生准备了橙子,希望我们学习之余也要注意身体健康;他一直保持着健康的生活习惯,早起和跑步,他也会把他的生活理念传达给我们,在微信群里早起打卡,言传身教,每天看到老师的早安打卡都会觉得既温暖,又是自己的榜样。导师有什么困难,学生提出帮忙,分担自己能分担的工作,自然是皆大欢喜。作为学生,我觉得帮老师干活能施展自己的才华,锻炼自己的能力。并且,我的导师一般不会让学生去分摊琐碎的杂事,连报账这些都身体力行,把更多时间交给学生好好读书。可能工科研究生需要到实验室做实验等,师生见面机会更多,除了学习工作之外,在生活上有些接触也是很正常的。但师生之间应该有一定的边界,绝对不能把家里的琐事让学生去承担。我觉得老师关心学生的个人生活是正常的,任何事物都有量和适度的要求,中间的界限是需要导师和学生共同维护的。师生关系应当保持在正规的轨道上,尽量拒绝导师在学生职责之外的要求,不要把师生关系变成主奴式人身依附关系。导师没有决定学生是否可以毕业的垄断权讲述者:郑淑性别 :女 国内某高校人文社科专业硕导我在高校工作有17年了,当硕导有10年时间。我每年会带2名学生,是按学校统一的招生考试方式筛选的。学校研究生选择导师原则上以学生的想法为主,学生填表格申请导师,有三个志愿,原则上满足学生第一志愿,由研究生院统一调度。当然,从我个人的角度讲,是不愿意选择高分低能的学生。所谓导师,就是学生学术上的指导老师。这一角色即便不是唯一的,也是首要的,至于其他角色如生活顾问等则不是必要的。当然,这也不排除和反对导师对学生生活上的关心和爱护,但这种关心和爱护是要有度的。我带学生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面授读书和研究方法;一是修改学生的论文。我对他们没有太高和太多的要求和期待,只要求学生在毕业前能写出一篇合格的学位论文就够了。作为导师,关心和爱护学生是一回事,但师生关系还是纯粹一点好。我并不主张导师要当学生的生活顾问,更不希望老师扮演学生家长或保姆的角色。我之所以在生活上给予学生一定的关心,是觉得通过这种生活上的关心可以一定程度地缓解师生之间的严肃的“高级政治”关系,缓和其“官方”色彩。从客观上讲,正如家庭里面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学校里的师生之间是存在权力差的。但我并不认为这种客观的权力关系会必然地产生老师对学生的剥削和压迫,因为师生之间的这种权力关系不同于政治权力关系,它是自然生成的,是隐性的,它隐秘得几乎让老师与学生双方都感受不到。如果师生之间的权力差引发了灾难,那一定是老师有意地“滥用”权力了。我不会过于亲近学生,不会与学生称兄道弟,因为不希望师生关系发生变异。健康合理的师生关系就是——学问上,学生有求,导师必应。图源:unsplash 文图无关近期媒体曝光了很多起高校中师生关系的负面新闻,我关注了。我觉得导致这些极端事件的根源不完全是制度上的,主要还是人性上的,关键在于个人的修为和价值观。导师应只有学术指导上的职责,没有判定学生学术水平和决定学生是否可以毕业的垄断权。如果导师有坏心思学生容易成为牺牲品讲述者:孙彬 性别 :男 国内某高校人文社科专业博导我在2016年招了三个学生,平均每年招收两个,现在手下就是五个研究生。我会不定时和他们见面,一般都是指导学术论文。我对学生的要求是,做一篇论文,需要看大量英文文献,国外的文献确实在我们专业方面做得比较好。做一篇论文下来实际上也是一个学术的指导。他们要看书,我就让他们用我的课题经费订,因为他们的生活费本来就不多,想买什么书就用我的课题经费买,到我这里报销就行了。平时,我和学生很少聚餐,一般一个学期一次,我不会单独和任何学生吃饭。私生活方面的话,硕士生我一般没有怎么管,博士生的话有两个一年级的女生都已经成家了,她们一般时间抓得紧,大事会主动告诉我,比如要生孩子了,小事的话我就没怎么管了。我觉得不需要过多的关注,因为学生都是成年人了。学术研究之外,我唯一让学生做的事情就是报账。报账是很麻烦的,所以每年我是指定一个博士生,但也不会只让一个博士生做,会有分工,不然会让学生觉得压力太大。国内的导师制是搬国外的,学生跟老师做实验,称老师为老板。但中国的导师制还有他的独特性,有尊师重道的传统,学生对老师会更加尊重,服从,这样会加深导师的这种权力。如果导师有坏心思,那么学生确实容易成为牺牲品。各个学校可以制定一些相关政策来规范导师的行为。比如可以通过学术委员会,如果导师觉得学生的论文不行,那还有一个学术委员会,如果他们都觉得可以,导师觉得不行那肯定也没办法。此外就是学生要有一个申诉投诉的机制,让他们能够向学院、学校直接反映。尽管学校有申请换导师的政策,但是学生很怕老师的话,就不敢提出这个要求。比如我们学院就有一个教授,15年六个博士生联名告到了党委书记那里,最后他们是换了导师。那是学生比较多,但是单个人的话,我觉得学生就不敢。 高校师生之间当然是以学术为主,其他个人的事不要去掺和。过于公私不分的话,就会很容易出现问题。我觉得应该有一种明确的政策,没有特殊情况,不能让学生到自己家里去,以前老师没有自己的办公室,学生需要到老师家里去。但现在一般都有自己的办公室,学生有什么事就在办公室去谈,没必要公私夹在一起。我在美国做过教授,知道(和学生谈话)老师办公室的门都是敞开着的。说事情我也一般倾向在微信群里说,可以让其他同学都知道。因为是探讨学术方面的问题,其他同学也可以学习。2018年1月19日,我提出了《全国高校教师反性骚扰宣言》。国内高校性骚扰现象确实比较严重,受害的学生整个人生都是会受到很严重的影响。在中国这种文化环境下,女生遇到这种事可能不会说出来,但如果有老师站出来支持学生的话,实际上对于性骚扰者是一种极大的威慑。国外对性骚扰的界定很清晰,比如你经常约一个女学生出去喝酒,就已经属于性骚扰的范畴了,我在国外读书和工作时也有很多这方面的培训,而在国内,目前这块并没有培训,还存在制度性的空白。国内很多老师也都不知道性骚扰是什么,所以我觉得应该让大家警醒,知道性骚扰的范畴是什么。来源:大木虫综合整理

家长会

为何一些研究生导师学术成果丰硕,但指导的学生却毕业不了?

对于考研的同学而言,能考上研究生固然不错,但是想研究生顺利毕业,也需要经过一番辛苦努力才可以,现在国内高校一般都是一个研究生导师指导几名学生,学生能否顺利毕业还需要导师的指导。而且研究生导师一般都是有博士学位的老师,在一些高校一些研究生导师还是博士生导师,并且这些研究生导师已经发表的学术成果非常的多,还申请参加了很多课题,但是实践中发现一些研究生导师自己学术成果丰硕,但是自己指导的学生却毕业不了,那么为何会存在这些现象呢?是否真的是导师水平不行呢?我认为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第一,研究生导师虽然个人学术成果丰硕,但是平时从事行政方面工作,疏于对自己学生的论文指导,没有严格的要求学生,导致学生的研究生毕业论文没有通过外审,所以无法顺利毕业。比如某些研究生导师个人就是系主任或者学院领导,自己每天工作都是行政管理方面的事物,给予研究生论文指导的时间有限,一些研究生基本上一个月才可以见一次研究生导师,研究生和导师的关系可想而知。第二,研究生个人缺乏学术训练,没有认真钻研学术。虽然说研究生毕业论文确实需要研究生导师的指导和必要的帮助,但是其实还是要落实到学生个人才可以,一些研究生在学校上学期间每天无所事事,也没有学习写毕业论文所必须的技能,因而对如何写一篇合格的毕业论文并不清楚,导致自己研究生毕业论文没有通过外审,导致自己毕业不了,当然也与研究生导师的指导不周有一定的联系,但更多的是自己责任。第三,学生的研究生毕业论文创新要求太高,或者论文选题出了问题。比如一个学生是学产业经济学的,但是他的导师确是研究生农业农村问题的,很可能他的导师会给他指定农业方面的毕业论文,这样就与产业经济学不太相关,会导致他的研究生毕业论文外审的时候不被专家认可,导致论文没有通过评审,导致没法顺利毕业,也与导师的水平有一定的关系。以上是从老师我个人研究生期间的个人经验总结而来的三个原因,总体来讲研究生能否顺利毕业,研究生导师对论文的指导有很大的影响作用,但一些研究生导师个人学术成果丰硕,但是指导的学生却毕业不了,也是值得导师和学生反思的。

梅耶林

为何一些研究生导师喜欢给学生指定论文题目,却不考虑学生感受?

对于研究生二年级的同学,此刻正在忙碌的就是自己的研究生毕业论文,有些学生说不定此刻已经写完了毕业论文;还有一些同学连论文题目都没有,不知道写什么。但是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你的研究生毕业论文题目是你的导师强行指定让你写的,对于这些学生而言,如果题目适合自己的话,那么还算容易,但是如果导师指定的论文题目研究意义不大,数据又没有,那么你的研究毕业论文就很难写了。那么为什么一些研究生导师喜欢给自己学生指定论文题目呢?我认为有三方面原因:第一,这是由导师的研究方向导致的。由于研究生与学生之间关系属于“师徒”关系,老师自然希望学生能写自己研究方向方面的论文,这样可以扩展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方便导师对毕业论文的指导,减轻以后论文开题答辩、论文修改等方面的难题。因此一些研究生导师喜欢给学生指定论文题目。第二,这是由导师的课题内容所决定的。一些研究生导师申请了一些课题,在课题完成过程中,会有一些学术成果,一些学术问题,因此一些导师把这些问题转化为论文题目,让毕业学生来写。这样既让学生完成了毕业论文,也方便自己的课题方便结题。在实践中,这样的现象更为普遍,确实存在一些导师为了课题结题,而给学生指定论文题目的现象发生。第三,这是由一些导师的性格导致的。作为研究生而言,里应接受导师的指点和帮助。但是也存在着一些瞎指挥的现象,比如一些导师其实已经不从事学术研究了,从事行政方面的工作,但是导师性格比较强势,喜欢在指导学生论文写作过程中指定题目让学生写,学生为了能少挨骂也只能硬着头皮写。那么为什么这些导师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感受,强行指定论文题目让学生来写呢?我个人认为有两个原因:第一,这是由于导师和学生之间的地位不平等所导致的,研究生导师能决定学生能否顺利毕业,而学生仅仅是一个知识接受者的身份,只能接受管理,不然吃亏的还是学生。第二,这是由于导师权利缺乏监督导致的。一些学校还没有专门的部门对导师的师德师风进行监督和约束,当学生和导师发生纠纷和矛盾时候,学生的权益无法保障。因此很多研究生导师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感受。

幻想家

硕士导师不怎么指导论文,这是为什么呢?迷茫无助的我该怎么办?

我是一名高校教师,也是研究生导师,可以分享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希望我的对你能有所启发和帮助。答案:我个人觉得,这样的情况应该不常见,毕竟指导学生是导师的责任所在。可以向其他老师请教,和同学讨论、自己学习。1、你找导师指导论文,他是不是手头有很忙而且比较急的事情。如果这种情况下,你就提前和老师约个时间,然后再好好谈一谈论文的事情。我建议你打印一份纸质版论文,然后和老师交流的时候注意汇报逻辑,不要汇报得像一锅粥一样。同时把你近期的情况多向老师汇报一下。2、除了导师的指导,你还可以先找同学,或任课老师来交流。老师还是喜欢和同学们交流的。3、多看文献,多思考,多总结,多讨论。其实这些话说出来很容易,但落实好就不简单了。即使是像知名学者,他们也要看文献,跟进研究前沿动向。总结及建议:总之,办法总比问题多。导师指导得少,可以多向其他老师请教。另外,自学能力是研究生的基本能力之一,多自学。【我是@笔者,专注于大学生成长,如果觉得有用,记得点赞哦,也欢迎关注我,我会在今日中为大家分享更多的大助力学生成长、成才的干货!】

孙静

研究生论文送审,导师提醒这三点一定要注意

这几天,除了着急准备研究生复试的考生毕竟焦虑外,还有一波人也是非常焦虑的,那就是毕业论文已被送审的研究生们。考研的好坏无非是那张考卷答得如何,毕竟国家线的公布使得尘埃落定,而研究生的毕业论文送审过程却是让人非常焦虑的,自己辛辛苦苦做了几年实验,又花了大把的时间撰写了论文,现在把命运交给别人审理,万一遇到个不好的结果,导致无法按期毕业,那自己真是压力山大。但话又说回来,毕业论文是自己几年研究生工作的总结和体现,那么对于绝大数研究生而言,只要你认认真真的努力做好这几年的研究,阅读足够量的文献,做好每一次实验,同时认真撰写了毕业论文,完成研究生毕业论文要求中的每一点,那么基本上是不用担心论文送审不通过的,毕竟评审专家面对一篇工作量饱满,又有一定深度且撰写认真的文章,不可能无缘无故的就不给通过。虽然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是事实往往是不可能所有同学都做到上面的这几点,大部分研究生都会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缺了一到两块要求的完成,因此最终提交的论文,也就是存在某些瑕疵的,这也就是论文被送审后一直处于焦虑状态的原因。有的同学文献读的不够,科学问题的凝练度不强,有的同学实验做得少,数据量不够,还有的同学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仓促的撰写论文,没有能够打磨修改,因此文章撰写中存在很大小问题。但是不管怎么样,送审时间已经到了,很多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那半成品的文章提交,从此开始焦虑地等待。但是我们要注意,在论文送审前,有些方面还是得注意一下,不然本来能通过的结果最终没通过,让自己后悔:格式问题这个问题是首当其冲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根据塔主历年审阅研究生论文和指导研究生论文的经验来看,论文大概率会被送到大同行的手里,也就是说评审专家大学科是和你一个学科,但是并不是专项做你这个研究点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对你的具体研究并不是很懂,所以专家也不敢乱提意见,往往从论文的格式入手提意见。这个时候如果你文章基本格式修改不到位,很容易引起专家的反感,严重时就会给出不通过的意见。参考文献这个问题很多同学都忽略了,认为参考文献只要数量足够多,即可证明自己的文献阅读量。其实评审专家不会看你引用了多少篇,而是看你是否引用了新文献,是否引用了经典文献,是否对每一篇文献引用的较为规范和准确。如果仅仅是凑数量的话,专家一眼就看出来,引起厌烦感。图表制作专家在评审论文时,往往不会一个字一个字地去读,都是大概浏览文章框架,对正文结果部分主要看图和表,虽然都是同样的数据,如果图表制作的不精致,就会让专家抓住后提很多文章,包括误差线,坐标轴等,低质量的图表甚至会让专家认为你论文撰写的态度不好。总是,以上三个方面是研究生完全可以避免的,只要花点时间用心改改,就绝不会因为这些问题让自己的论文不通过。就剩临门一脚了,大家还是要认真对待哟!

二合一

4月份,研究生论文评审开始了,导师:这4个问题、3点建议要注意

研究生论文评审有感作者 | 李东风每年4月,研究生论文评审开始了。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网评的论文越来越多,纸版论文少了许多。这是提高评审效率的举措。纸版论文从提交到评阅人手中经历诸多环节(异地评),既费时又耗力。而网上电子版论文通常有评审时限,高效而快捷。从论文质量来看,良莠不齐。一些传统的高校有良好的学风,无论格式到内容,基本符合研究生论文标准。但也有个别学校提交的论文,明显看出水平较差。一是格式问题。文字写作不规范,病句错别字,这些与学术水平无关,属于语文低级错误。图表不规范,统计方法运用不得当也是常见的问题。二是科学问题不清。这类论文以数据文献堆砌为主。咋一看篇幅不短,文字量不少,数据很充实,参考文献通常过百。但仔细读过,总感觉不知在说什么,与“机制”相差甚远,只是现象,没有思考。谈不上“研究”,只是测一堆数据,有大有小有多有少变化而已。结果与讨论混淆不清。讨论与结果风马牛不相干。甚至百页论文,讨论只有1~2页,缪缪数语,字字珠玑,一带而过。明显重结果轻讨论。似乎只要有数据就能毕业。缺乏逻辑是学位论文的通病。三是看导师指导用心程度。凡是好些的论文,导师都要参与修改完善。凡是较差的论文,我第一反应就是,导师看没看?怎么把的关?四是套路性写作。如”......是重要的科学问题,对于......至关重要。“”本研究为......提供依据/靶点/思路“等。话说得越大似乎价值越高。前言背景海阔天空,方法结果事无巨细,讨论不知所云,结论简单粗暴,文献多多益善。刨除这些,干货还有几许?研究生毕业论文是研究生几年学习生涯的最后一份答卷,应充分展示学生的理论功底和实验能力、写作能力以及独立科研能力(仅对博士生要求)。如果论文内容只涉及实验数据,并不意味着研究生达到学位要求,只能算做掌握技术做出数据而已,如同完成实验报告。毕业论文应该有自己的思想,至少对某一问题的理解和看法。而不是人云亦云。有想法的论文太少见了。对于庞大的硕士生群体,既要求按时毕业又要有公开发表论文,实在是赶鸭子上架、勉为其难。硕士生要想写一篇优秀的毕业论文,若没有导师的认真指导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博士生若不能独立完成论文则属于能力不合格之列。还有查重问题。这应是科研诚信问题。查重软件就是防拷贝检测。如果研究生论文写作保证不粘贴就不应有“重复率”问题。中规中矩,跟风的论文占多数。有新意的不多见。在创新性一栏填写意见最令人头痛。要想鼓励创新,就应该摈弃八股。哪怕是标新立异,说不定是未来的突破所在。几点建议供参考:1.你的论文想解决什么科学问题?为什么要做这个?方法是否适当?2.你的论文主线是什么?逻辑是什么?针对结果的讨论是否有说服力?3.论文提交前是否与导师沟通过?文字(中英文)错误是否自检过?来源:科学网博客 李东风

研究生该如何与导师相处?6段真实经历突显选对导师的重要性

来源 | 大木虫综合整理编辑 | 学术君师生不对等学生对导师的恐惧心理强烈讲述者:赵显 性别 :男国内某985高校工科专业硕士毕业生我当时是通过一个已经保研的同学联系的导师,我们都不了解他,见面后的第一印象还可以,感觉他比较严厉,不苟言笑。导师学术造诣还可以,但是因为本校大牛比较多,他就不那么突出了。入学后我们基本上是导师给选课,研一前半学期上课,然后进入教研室学习,基本上就是帮导师做项目、写论文等。一般的实验室是学生在一起,导师偶尔过来看一下,每周一次汇报。我们导师要求比较严,和互联网公司加班时间类似,早上9点工作,一天工作9个小时,每周工作6天。老师规定,一天中9:00-12:00,15:00-18:00,21:00-24:00,三个时间段必须在,一般夜里都会被导师留下来加班。导师是夜猫子,我一般走的时候到凌晨两三点,只有每周六晚上和每周日上午休息,偶尔还有加班。基本上休息不过来。最令人感到压抑的是,导师会一直在教研室盯着你,就像在工作时老板坐在你旁边监工一样。当然,我们导师这种情况算是比较极端的,更多的还是自己做项目,一周汇报一次。导师会让我们做两种项目,一种是研究所或者公司的项目,一种是国家的科学研究基金。第一种项目是有实物或者其他软件要交付,学生要不停地调试出差;第二种基金主要就是写论文和相关的一些实验,一直在教研室坐着不出门,不过论文有SCI或者EI的要求,压力也是比较大的。我们导师也是经常潜在研究室,他租住学校的宿舍,平时基本上是教研室-食堂-宿舍,基本不出校门。他对学生到岗的规定特别严。有一次十一假期, 我的姥姥去世了,当时没来得及和导师请假就回家奔丧了,在家待了五天,刚到学校就接到电话被骂了一顿,可是我当时还在假期啊,为了不耽误进度我八号就返校了。这件事之后,我就预感自己的研究生生活可能会很苦。导师基本上除了上课,就是在教研室盯着,我和师兄弟在教研室基本是零交流,一言不发地盯着电脑,不是看论文就是编程序,环境特别压抑。导师对同学们的态度也很差,基本上就是讽刺加吵,平时没有交流。有一次,一名同学骑自行车被摩托车撞了,找导师请病假,他很不屑地对那个女孩说,为什么那个摩托车只撞你不撞别人?因为长期压抑,有两个学生因一些小矛盾和导师爆发冲突,相继离开了实验室。图源:unsplash文图无关教研室是一个导师独裁的空间,学生要去适应老师,我的一名本科同学因为项目延期,被迫留级半年,完全是导师决定的。我也只能平时和同学吐槽倾诉一下,但是交流也不多,因为教研室工作太忙,我回宿舍的时候别人都睡了,也想过退学或者换导师,但是所有人都劝我忍忍就毕业了,不要冲动。后来我忍不住,还是和导师爆发了冲突,当时就想干脆退学算了,之后和同学商量,找学院领导反映情况,领导说“你不是第一个离开这个导师的学生,也不是最后一个。”在同学们的支持下,我最终换了导师。我是近几年第一个成功换导师的,之后几年也有同学更换导师,然后学校反复和他谈话,听说这两年已经有所改观。导师对我的监督比较严格,学术上打下了比较好的基础。现在回头来看,最大的问题就是当时的工作环境过于压抑,而不是工作强度大。我关注了最近几起高校事件,我觉得学生自杀并不是某件事情直接引起的,而是导师和学生的地位不对等,学生对导师的恐惧心理强烈,长期以往,个别人会有一些极端的选择。高校应该多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从制度上解决学生和老师之间地位不对等的关系。毕业之后做到老死不相往来就好了姓名:喻玉性别:女 国内某高校医科专业硕士在读我2015年从外地考过来,导师是学院直接安排的,我事先对他一无所知。导师在我们这个领域很有名气,他确实有很强的学术能力。刚开始我觉得他挺好的,很喜欢他的课,会给他发微信讲我最近遇到了什么新鲜事儿,有什么问题也会去问他。他很有爱心,有的病人家庭条件特别差,他会主动减免费用、给病人捐款。过年回家时,他会给我们一些路费。入学第一个月,我的手机丢了。导师把我叫到办公室,说手机丢了,饭还是要吃的,就给了我一个信封,里面有800块钱。我推辞了好几次,他一直说没事没事,你就拿着吧。我当时觉得这属于长辈对晚辈的关心,丝毫没觉得有什么问题。有时候我会发微信提醒导师注意身体,会使用喵、啦等语音词,或许是我没表达好,让导师产生了误会。有一次下课以后,导师把我叫去他办公室,询问了我学习和生活方面的事,然后又给了我一个信封,我当即表示没干活不能要钱。导师说他喜欢我,愿意照顾我。我从小被家人疼爱,以为长辈对我的喜欢只是单纯地疼爱。况且导师都五十岁了,我怎么也没有往男女之间的喜欢那方面想。在我弯腰收拾东西准备离开时,他突然过来,亲了一下我的额头。还没等我反应过来,他就退了回去。导师以前有出国留学的经历,我以为这是他表达亲昵的方式,仍然没有多想。我和导师关系的转折点发生在2015年12月份。一天,我因事去找导师,路上很冷,手快冻僵了。他说来我给你暖暖,我说没事一会儿就好了,他就直接握住了我的手。他力气很大,我没能把手抽出来。然后他又摸了摸我的头发,我只是尴尬地笑了笑。我以为这就结束了,他却说亲一下,我没有多想就低头把额头给了他。导师吻了一下额头,然后居然亲了我的嘴,连舌头都伸进来了一半,这也太恶心了吧!我马上推开他,大喊,老师这太过了!死一般地沉默。我当时整个人都懵了,直接傻掉了。我万万没有想到,作为一个旁人眼中事业有成、疼爱妻女的模范老公,居然会对一个二十多岁的小姑娘舌吻。导师问是不是吓到我了,问有没有人喜欢我。他让我笑一笑,我僵硬地扯了一下嘴角,转身走了,没走两步忍不住眼泪就掉下来了。回去以后我给导师发了一条微信,说您今天的行为实在是超出了我所能接受的范围,我是您的学生,请您以正常的师生关系对待我。然后我把导师曾经给过我的钱都转了过去。他表示自己很内疚,说不要钱,这不是交易。图源:unsplash 文图无关自那以后,每次见他我都有所防备,如果单独见他,我就把手背在后面,站得离他很远。这段时间要修改毕业论文,需要经常去找他。你知道每次去我心里有多慌吗?我连门都不敢关,随时做好逃跑的准备。当时我想的是,如果他继续侵犯我,我就跟他拼个鱼死网破,哪怕是退学,我也不能让他把我怎么样。所幸他还没有坏透,那之后没有发生什么特别过分的事了,平时拍拍肩膀我就忍了,毕业之后我赶紧滚蛋就好。他以前从来不骂我,从那以后就开始骂我了,我犯一点错,他就说你不要来上班了,你出去吧。还有一次,我男朋友来科室接我,被他看见了,回去以后他就给我发微信,说我很讨厌,不要我了,让我休学。刚开始我还打算读博,现在我靠自己已经找好了工作。即使以后工作一段时间再去读博,我也不会读跟他相关的专业,他在我们这个领域算是大咖,我不想和他再有任何接触,毕业之后做到老死不相往来就好了。评判学生的最大权限都给了导师讲述者:李立 性别 :男国内某高校理科专业博士在读当时考上硕士后,我刚开始进行本科的毕业设计,那天老师还没到办公室,我在研究生办公室等待,旁边的师兄师姐们跟我搭话,问我考研了吗?选好导师了吗?我稀里糊涂的啥都不知道,他们就推荐我选现在的导师,说他很年轻、比较容易沟通。第一次见到导师,给我的感觉就是他很有气场,说话也比较严肃,一开始讨论的问题就是专业,然后问我对于他的了解(网上有资料),还问有没有感兴趣的课题。我觉得他给学生的选择挺多的,给人感觉很开明,于是坚定地选他了。之前我没有想过导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什么样的,大概就是带着做事学技能;现在觉得其实也差不多,导师指导做课题、提点需要注意的方向,额外也就是做项目跟偶尔跑下腿,没有其他多余的事。我的导师要求每周发报告,所以和他沟通是最少一周一次,内容都是课题方面的。有解决不了和需要确认的问题都直接找导师,他一般都在办公室。平时都是学术研究,需要合作的项目是找好了相关的学生,安排好各自的工作然后去做。频率不好说,要是外面自己接的项目一般都是合作完成,抽空做,最后大家分成,国家项目就是当课题做,这些行政上都有分配。实际情况自己分配时间,时间最久的从早9点到晚11点,有些科研任务客观要求比较高也可能需要通宵。虽然自己的时间不够了会不舒服,但是为了实验和工作也可以接受,毕竟完成项目确实是需要时间和投入的。而且如果有特殊情况可以跟老师解释。实验室的工作是比较累,但自己的课题做出成果也会很开心。工作的理由最主要还是想要毕业,当然也想学到东西和提升自己的能力。我觉得我的导师还是不错,硕士毕业的时候论文抽到盲审,我担心论文写不完于是向他求助,老师熬夜到凌晨三点多帮我改论文。如果我延期其实还能帮老师至少多做半年的事,但是老师更希望我顺利毕业。他能给指导的都给了,不能的大概率会提供一个思考方向,让自己去摸索。有时候导师比较严格,每个微小的方面都要我们去深究其原因,工作量大的时候会觉得顾及不过来,我会觉得心理压力比较大。他也让我帮他做过私人事情,比如取过工厂的样品,然后转手就让我做相关分析了;还办过个人信息,用于参加会议等。有一些学生可能会经常帮导师跑腿甚至做家务,这个情况看导师个人,如果双方平时沟通比较多,有这种信赖感,大体上是没问题的;如果没有,只是导师单方面要求的话,就很不合适了。我觉得师生之间相处首先大前提是双方都觉得OK,比如我的导师几乎只关心学生工作方面的事,学生也从导师这里学到了很多科研的思路。有的导师会与学生走得比较近,邀请学生一起吃饭,同时也互相分享各方面的信息。这些都挺好,主要就是要规避其他不健康的关系,比如处理涉及个人生活的私人问题或者是单方面的索取而另一方忍气吞声等。图源:unsplash文图无关相比遇见过的很多正常的导师,我觉得近段时间这些高校事件中导师自身思想行为不当是主要的原因,任何人有这种不好的特质都容易引起不良事件的发生,而拥有这些特质的人群担当导师这个职位的时候会产生很大的反差,从而引起更广泛的关注和讨论,毕竟老师作为教育者的形象一直都被要求光明与正直,然而个人特质与其学历或者某方面的思想深度无关,人很复杂。我和同学有讨论过,按照现行的导师制,导师和学生的关系很密切,导师最了解学生的学术能力,因此评判学生毕业相关问题的最大权限都给了导师,但权力过于集中就会导致类似事件的发生。有人提出过释放这些权力,就我个人经历而言,硕士毕业时,学院给的各种要求也挺让人喘不过气的,我的导师也感叹毕业怎么这么麻烦。所以事情还是要专业的来做,权力需要监管。师生之间的界限需要导师和学生共同维护讲述者:张晶性别 :女国内某高校人文社科专业硕士在读我是自己选的导师。第一印象是老师很可爱又温柔,会很认真倾听每个学生的讲话,也会很兴奋的讨论他钟爱的哲学,没有一点点的架子,很有耐心。我咨询过师哥师姐的建议,觉得老师的性格和自己更合拍,个人更加偏爱这种暖心型老师。之前在准备读研前读了许多导师写得书,他擅长用最简洁的文字阐释清楚复杂的理论,觉得更适合跨专业的自己。我觉得师生之间亦师亦友,学业上传道授业解惑,生活上也会有关心和慰问。课程多的时候我和导师沟通比较频繁,特别是老师在学校时,都会和我们沟通一下最近的学习状况,及时予以指导。开始实习后我由于经常不在学校,沟通频率降低,我和导师沟通方式主要通过微信。沟通的内容主要有最近的学习状况,论文准备,生活状态,实习进度。我觉得一个好的导师首先在学业上会花大量时间和学生讨论如何读书写论文,了解学生对学术生涯的整体规划并予以指导。硕士阶段,最重要的就是帮学生找到好而且可行的题目,并逐步增加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我的导师会分阶段对我们看书论文做出不同的要求,并且耐心的传授自己读书教学的一些感悟,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可能与导师研究方向有些偏差,老师也会在和自己沟通过题目可行性后宽容地鼓励自己去探索。他是一个很温柔善良的人,对教过的每个学生都会热情的打招呼,非常认真的倾听你的问题给出反馈。印象最深的一次便是期末复习焦头烂额时,导师给每个学生准备了橙子,希望我们学习之余也要注意身体健康;他一直保持着健康的生活习惯,早起和跑步,他也会把他的生活理念传达给我们,在微信群里早起打卡,言传身教,每天看到老师的早安打卡都会觉得既温暖,又是自己的榜样。导师有什么困难,学生提出帮忙,分担自己能分担的工作,自然是皆大欢喜。作为学生,我觉得帮老师干活能施展自己的才华,锻炼自己的能力。并且,我的导师一般不会让学生去分摊琐碎的杂事,连报账这些都身体力行,把更多时间交给学生好好读书。可能工科研究生需要到实验室做实验等,师生见面机会更多,除了学习工作之外,在生活上有些接触也是很正常的。但师生之间应该有一定的边界,绝对不能把家里的琐事让学生去承担。我觉得老师关心学生的个人生活是正常的,任何事物都有量和适度的要求,中间的界限是需要导师和学生共同维护的。师生关系应当保持在正规的轨道上,尽量拒绝导师在学生职责之外的要求,不要把师生关系变成主奴式人身依附关系。导师没有决定学生是否可以毕业的垄断权讲述者:郑淑性别 :女 国内某高校人文社科专业硕导我在高校工作有17年了,当硕导有10年时间。我每年会带2名学生,是按学校统一的招生考试方式筛选的。学校研究生选择导师原则上以学生的想法为主,学生填表格申请导师,有三个志愿,原则上满足学生第一志愿,由研究生院统一调度。当然,从我个人的角度讲,是不愿意选择高分低能的学生。所谓导师,就是学生学术上的指导老师。这一角色即便不是唯一的,也是首要的,至于其他角色如生活顾问等则不是必要的。当然,这也不排除和反对导师对学生生活上的关心和爱护,但这种关心和爱护是要有度的。我带学生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面授读书和研究方法;一是修改学生的论文。我对他们没有太高和太多的要求和期待,只要求学生在毕业前能写出一篇合格的学位论文就够了。作为导师,关心和爱护学生是一回事,但师生关系还是纯粹一点好。我并不主张导师要当学生的生活顾问,更不希望老师扮演学生家长或保姆的角色。我之所以在生活上给予学生一定的关心,是觉得通过这种生活上的关心可以一定程度地缓解师生之间的严肃的“高级政治”关系,缓和其“官方”色彩。从客观上讲,正如家庭里面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学校里的师生之间是存在权力差的。但我并不认为这种客观的权力关系会必然地产生老师对学生的剥削和压迫,因为师生之间的这种权力关系不同于政治权力关系,它是自然生成的,是隐性的,它隐秘得几乎让老师与学生双方都感受不到。如果师生之间的权力差引发了灾难,那一定是老师有意地“滥用”权力了。我不会过于亲近学生,不会与学生称兄道弟,因为不希望师生关系发生变异。健康合理的师生关系就是——学问上,学生有求,导师必应。图源:unsplash文图无关近期媒体曝光了很多起高校中师生关系的负面新闻,我关注了。我觉得导致这些极端事件的根源不完全是制度上的,主要还是人性上的,关键在于个人的修为和价值观。导师应只有学术指导上的职责,没有判定学生学术水平和决定学生是否可以毕业的垄断权。如果导师有坏心思学生容易成为牺牲品讲述者:孙彬 性别 :男 国内某高校人文社科专业博导我在2016年招了三个学生,平均每年招收两个,现在手下就是五个研究生。我会不定时和他们见面,一般都是指导学术论文。我对学生的要求是,做一篇论文,需要看大量英文文献,国外的文献确实在我们专业方面做得比较好。做一篇论文下来实际上也是一个学术的指导。他们要看书,我就让他们用我的课题经费订,因为他们的生活费本来就不多,想买什么书就用我的课题经费买,到我这里报销就行了。平时,我和学生很少聚餐,一般一个学期一次,我不会单独和任何学生吃饭。私生活方面的话,硕士生我一般没有怎么管,博士生的话有两个一年级的女生都已经成家了,她们一般时间抓得紧,大事会主动告诉我,比如要生孩子了,小事的话我就没怎么管了。我觉得不需要过多的关注,因为学生都是成年人了。学术研究之外,我唯一让学生做的事情就是报账。报账是很麻烦的,所以每年我是指定一个博士生,但也不会只让一个博士生做,会有分工,不然会让学生觉得压力太大。国内的导师制是搬国外的,学生跟老师做实验,称老师为老板。但中国的导师制还有他的独特性,有尊师重道的传统,学生对老师会更加尊重,服从,这样会加深导师的这种权力。如果导师有坏心思,那么学生确实容易成为牺牲品。各个学校可以制定一些相关政策来规范导师的行为。比如可以通过学术委员会,如果导师觉得学生的论文不行,那还有一个学术委员会,如果他们都觉得可以,导师觉得不行那肯定也没办法。此外就是学生要有一个申诉投诉的机制,让他们能够向学院、学校直接反映。尽管学校有申请换导师的政策,但是学生很怕老师的话,就不敢提出这个要求。比如我们学院就有一个教授,15年六个博士生联名告到了党委书记那里,最后他们是换了导师。那是学生比较多,但是单个人的话,我觉得学生就不敢。 高校师生之间当然是以学术为主,其他个人的事不要去掺和。过于公私不分的话,就会很容易出现问题。图源:unsplash文图无关我觉得应该有一种明确的政策,没有特殊情况,不能让学生到自己家里去,以前老师没有自己的办公室,学生需要到老师家里去。但现在一般都有自己的办公室,学生有什么事就在办公室去谈,没必要公私夹在一起。我在美国做过教授,知道(和学生谈话)老师办公室的门都是敞开着的。说事情我也一般倾向在微信群里说,可以让其他同学都知道。因为是探讨学术方面的问题,其他同学也可以学习。2018年1月19日,我提出了《全国高校教师反性骚扰宣言》。国内高校性骚扰现象确实比较严重,受害的学生整个人生都是会受到很严重的影响。在中国这种文化环境下,女生遇到这种事可能不会说出来,但如果有老师站出来支持学生的话,实际上对于性骚扰者是一种极大的威慑。国外对性骚扰的界定很清晰,比如你经常约一个女学生出去喝酒,就已经属于性骚扰的范畴了,我在国外读书和工作时也有很多这方面的培训,而在国内,目前这块并没有培训,还存在制度性的空白。国内很多老师也都不知道性骚扰是什么,所以我觉得应该让大家警醒,知道性骚扰的范畴是什么。本文来源:大木虫综合整理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源。

尸佼

两名牌大学硕士论文雷同!五大疑惑,导师怎么指导论文的?错在谁

天津大学和厦门大学7月10日晚就“两硕士论文雷同"一事,分别发出调查处理通报。通报也已清楚说明:两名学生存在由他人代写、买卖论文的学术造假行为,决定撤销两名学生的硕士学位,并收回、注销硕士学位证书。硕士之一刘宇宸经调查认定硕士论文存在由他人代写的事实,而另一位厦门大学的硕士生林鲤经调查认定其在硕士学位论文撰写中存在买卖论文的学术造假行为。两人均为软件工程专业硕士生,同年毕业,写出来论文名称相同,《基于J2EE的环保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并且在论文的摘要、关键词、正文结构、内容和图表等方面存在高度相似。此事引起了网友们的激烈讨论,不少人提出来疑惑:第一问“为什么要说两硕士论文雷同而不是抄袭呢?”因为这两人不是互相抄袭,两人都从某一渠道购买到了这一篇论文。这是论文买卖,不只是这两个硕士,如果查出商家,那么同样会被追责。但是如果是论文抄袭,那写出论文的人并不知情,所以没有过错。第二问“毕设指导教师怎么指导论文的?这样的论文也能一遍过?”网上存在不少指责导师形如虚设的言论,一方面是导师没有及时发现论文的不对经,另一方面是毕业论文一般都是需要在导师的指导下反复修改的,两个人的论文即使初稿一样,导师如果有所指点,可能也不会这么高度相似。对此,针对第一个方面,大学生联合库只收录往届毕业论文,同年学生的论文老师没有第一时间发现也是符合常理的,不应过度责备。对于第二个方面,我们无从得知,或许是导师查看学生论文符合要求,达到了硕士论文的程度,就没有过多指导让其修改,或许是导师提出来指导意见,而学生对于买回来的论文太过自信,没有修改。第三问“这两个硕士生是因为论文高度相似被查出来了,但是,看文献时候也经常看到雷同的文献,这算不算是抄袭?”对此,其实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尤其作为社科专业,比如法学论文引用个法条就很容易出现查重率过高现象,而且领域就那么多,话题也有限,关键词更是那几个,自己写的东西跟别人类似也是正常的。因此,自己写的内容都很容易重复,抄袭的论文更是显而易见,再相似的论文写作方式、思路也是有差别的,保证自己的独创性、不采取歪门邪道的方式才是王道。厦门大学第四问“在淘宝买过查重,这会不会导致自己的论文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售卖,导致重复?”不得不说,淘宝买查重也是很多学生没办法的事,知网的论文查重一次就要几百,而论文得要反复修改,这样几次,经济负担确实是重,很多学生只能购买淘宝查重。这个查重安不安全或许只有商家知道,不过论文的初稿、修改稿、老师的指导意见都是证据,大家也无需太过担心,或者可以找正规的查重软件,这样更能放心。第五问"天津大学和厦门大学可都是名牌大学,学生居然还能做出买论文的事?"其实这个和学校也没太大关系,还是学生太懒,考上名牌大学研究生就浑浑噩噩度日,以至于到这种地步。在高考表现出色进入985大学的人比比皆是,但是挂科被退学或者考试作弊拿不到毕业证的人也比比皆是,还是自己不努力,学校不是问题所在。天津大学作者有话说从这件事中我们能看出很多学术领域的问题,比如论文代写的商家,只为了钱财折腰,助长了论文抄袭的风气。但更严重的问题其实还是学生层面,错还是在学生自己,学生的需求才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果人人能摆脱不良习气,抄袭、代写这些将无利可图,自然关门大吉。对于学生的教育方面,我认为还是要更加严格,毕竟三年硕士生涯的研究,结果连五万字的论文都写不出来,不只是品质的问题,还有能力的问题。因此,对于硕士生的学习更应该加强管理,定期检查学习研究成果。同时对于毕业论文的核查同样应该加大力度,毕竟毕业论文占有相当大的分量,毕业论文不通过,就无法取得学位,毕业生很容易出现铤而走险的现象。所以我们对毕业论文要严查严打,尽量杜绝论文抄袭、造假等不良风气,通过强有力的手段以儆效尤,来维护学术界的公平公正。最后想提醒大家,硕士头衔,是对知识的认可,而不是一个轻飘飘的称号,欲戴皇冠,必承其重,没有能力得来的荣誉到头来只会竹篮打水一场空。天津大学和厦门大学的两个硕士生被撤销学位就是个例子。希望大家多点对学术的敬畏之心,对规则的遵守之意,路,才会越走越宽敞,在学术的清流中我们是贡献者也是践行者。图源网络,侵删!

荣辱

研究生学姐直言:不要对导师有太大的期望,不然剩下的只有后悔!

最近很多师妹师弟和我抱怨他们的硕士导师,因为这都已经开学两个月了,导师几乎没有给予他们任何实质性的指导 ,只是半个月开一次组会,内容也是一些很无聊的事情,流于形式,在论文写作方面,就是告诉学生自己多研究、多看文献,仅此而已,更没有谈到课题的事情,甚至有时候一个月都难以见到自己的硕士导师,完全的处于放养状态,这和他们当初读研前的想法完全不一致,很是苦恼。而之所以会有这么多的怨气,其实根本上是因为研一的新生对于自己的硕士导师寄予了太多的期望,不管是学习上、学术上、就业上还是生活上,都希望自己也能够享受到如新闻报道的那样,导师对自己所带的学生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给以更多有实质性的帮助和辅导。对于这些刚进入研究生生活的研一新生的抱怨,身为研究生学姐只能直言,不要对自己的硕导有太大的期望,不然剩下的就只有后悔了,这是我读研时期所最有感触的一件事情,当时也是觉得能够跟着一位优秀的硕士导师,必然会对自己的各方面提升有很大的帮助,然而事实却恰恰与之相反。我们期望硕士导师能够在论文写作和论文发表等事情上给予实质性的帮助,因为我们听很多的已经毕业的研究生学姐说,自己的硕士导师每次发文章都带着自己的名字,而且还会推荐杂志社的编辑给自己,这样更能够顺利发表论文,同时在论文写作方面经常性地给自己所写的论文给予最为详细的指导,不断培养自己的论文写作观念。而现实中的很多硕士导师,每当发表论文时,只是写自己的名字或者是教研组教师的名字,根本没有自己所带学生的名字,在论文写作上一般都是告诉学生自己去看文献,去总结就可以了,很难得到硕士导师的指导,甚至见一面都困难,所以这些对硕士导师的期望当你到了硕士研究生阶段时,会全部的落空。我们期望在自己硕士研究生毕业的时候,能够得到硕士导师推荐就业的机会,毕竟硕士导师推荐的一般都是比较靠谱的用人单位,也大多是自己所学专业领域的对口专业,工资待遇方面也能够有很大的保障,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很多的研究生学姐在毕业时确实是得到了这样的帮助。然而事实上当你研究生毕业的时候,你的导师问你的事情或许也仅仅只是硕士学位论文的进度和完成情况了,至于你的就业问题,硕士导师或许都不会过问,更不要说给你推荐就业的机会了,所以你只能是自己在校招中找适合自己的岗位,于是你的这一期望又一次的落空了。当然,我们硕士研究生所有的期望之所以落空,这不能怪怨我们的硕士导师,因为很多的硕士研究生很自然地认为,自己的硕士导师就应该带着自己发表论文的,自己的硕士导师就应该给自己推荐就业机会,可是这并不是硬性规定,硕士导师可以做也可以不做,或许你听到有的硕士研究生确实是享受到了这样的待遇了,但是那不代表着所有的硕士导师都会是这样的啊。总之,作为硕士研究生,对自己的硕士导师应该有一定的期望,但并不是全部的寄托,因为想在研究生期间有更多的成果时,最重要的还是靠每一个硕士研究生自己,只有你自己去钻研,去努力,你才能够真正意义上的实现哪些期望,如果你只是等着硕士导师给予你完成这些期望的话,或许你剩下的只是后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