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您的毕业大管家小毕同学。离论文提交的日子越近,童鞋们的心态越焦躁,今天小毕和大家聊聊如何“快速提升”论文的深度?最后交给导师查阅,导师说论文的深度太浅,可是已经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再次实验了。该怎么办?这时候只能从论文写作上多下下功夫了。论文审核其实不在其创新性有多大,而在于思维的深度,使论文看起来很高深莫测。(一)构建有“逼格”的结构框架。这一步,对于论文的高度至关重要。举个例子,大家就懂了。以穿衣服为题。合格的毕业论文:第一章,什么是衣服第二章,为什么人要穿衣服第三章,穿衣搭配的技巧第四章,一种新的穿衣搭配技巧良好的毕业论文:第一章,穿衣服的定义及其历史发展第二章,不同穿衣搭配技巧的比较第三章,身高、性别、性格等对穿衣搭配的影响第四章,如何科学地表征穿衣搭配的效果第五章,穿衣搭配的最优手法总结优秀的毕业论文:第一章,穿衣搭配的由来对于人类社会的价值以及其设计上的不足第二章,基于生物分子多巴胺、雄性激素的分泌对于穿衣搭配的敏感度的增加作用及其表征第三章,基于Navier-Stokes/Fourier/Fick方程的穿衣搭配过程中视敏度、热量传递模型建立第四章,高级服装搭配概念的提出和原理、制备方法、应用场景一句话,科研要微观化,落实到论文上就是框架内容要微观化。(二)增加数据表征分析,尤其是高大上的表征手法。你可以去参考优秀硕博论文。分析一下:看看对于相同的实验,前人做了哪些表征分析。对于自己没有做到的数据分析,赶紧去联系实验中心测试一下,补充到自己的论文中。注意,做实验不要怕花钱,表征要使用高大上的先进仪器。比方说,“硫掺杂的石墨烯的性能探究”这一课题。要针对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X射线衍射(XRD)等高大上的表征手段。(三)增加表征数据分析的深度这么昂贵的表征手段,做出来高质量的表征图片,整体就提高了论文的档次。一个高质量的图,没有精深的分析来映衬也是一种缺憾。比如说XRD图谱走得是很好,可是,我不会分析怎么办?这就是一个长期学习积累点的过程了。没有时间,就去只好厚着脸皮去请教硕博的师哥师姐,他们常年跟着老师做课题,已经经验丰富了。实在拉不下脸来,也是还有办法的,那就是去参考文献。对于相同的元素,在图谱上所体现的特性是一致的。因此,参考文献,也是一种简单快捷的方法。(四)论文语言这个找到窍门也很容易,那就是语言避免白话、公用、常用的语言,尽量使用冷僻的词语。打几个比方。“我做了两个实验”表达时要说“一系列实验数据表明”。“师哥师姐说”表达时要说“众所周知”。“结果错误了”表达时要说“从理论上来讲,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然而,得到的实验结果却恰恰相反。其中的误差可能源自以下几个方面。”。总而言之,“人一能之,已百之;人十能之,已千之”。论文的快速提升是建立在博览众多的参考文献的基础上修炼而来。最后,祝大家都能通过毕业之家平台,顺利毕业!如果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记得随时咨询呦!毕业之家一站式毕业生服务平台,记得关注我哦,我是你的毕业大管家小毕。
“董小姐”肯定想不到,有人专门研究她“自恋”。据中国知网显示,一篇名为《CEO自恋及其经济后果研究——以格力电器为例》的硕士论文,选取格力电器作为研究对象,用统计数据分析“董小姐”的自恋人格对格力电器业绩的影响,并总结她“自恋”的三大表现行为:渴望支配性权利;采取冒险决策;固执已见。该篇论文经短视频传播,“硕士论文研究董明珠自恋”话题备受网友关注。话题关注度截图 来源:新浪微博话题阅读量破2亿 引发网友争议11月18日晚,一条名为《浙江工商大学硕士#论文称董明珠自恋对企业弊大于利#》的短视频在网上火了,开篇文字标明“研究生论文以董明珠为例研究CEO自恋及其后果”。截至记者发稿,微博#硕士论文研究董明珠自恋#话题阅读量超2亿,视频评论累计突破6000余条。经梳理发现,网友评论中不乏点赞、澄清和疑惑。“学术派”网友大致认为,“这是在研究领导风格吧,一看就是学管理的”,“质疑派”网友则普遍认为“这个话题涉嫌营销炒作”,甚至有网友猜想“今年格力业绩下滑是否和董小姐自恋有关?”此外,也有不少网友表示支持该论文,“不懂为什么要抨击学术,既然人家毕业了说明导师、外审老师都觉得这个研究是可行的。”论文关注度不高 与话题存在反差与网上2亿的阅读量形成鲜明差别的,是该论文的原文下载阅读量。11月19日上午,天目新闻记者查询中国知网发现,《CEO自恋及其经济后果研究——以格力电器为例》论文下载量仅为331。由此可见,备受网友关注的“硕士论文研究董明珠自恋”话题,或许关注点并不在论文的原文、出处。11月19日,本篇论文在中国知网的显示图。以中国知网检索为例,输入“CEO自恋”显示182条搜索结果,研究内容涵盖CEO自恋对企业战略变革影响、CEO自恋与企业投资异化行为研究等,研究院校涵盖厦门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兰州大学等全国多所高校,这些论文的下载量在几十到上千不等,并未出现关注度高的情况。论文破圈传播 专家怎么看? 对此篇论文破圈传播事件,不少网友提出质疑,“论文研究主题,以董明珠为例是否存在不妥?”“这是媒体在夺人眼球”......这一现象也同样引起了专家学者的关注。一名资深教育界人士认为,从学术研究主题看,领导人的特质对企业的发展作用和影响是工商管理课题研究中的重要议题,学校应当鼓励、尊重学生进行相关研究。他说,学术论文的终极目标是经世致用,应该从现实中发现问题后撰写论文指导实践,“论文研究对象要找受公众关注的典型案例,要求采写客观、公正,但不能以主题观点带节奏”。传播学博士张博认为,论文原文与话题关注度存在巨大差距,正是网络言论狂欢效应的体现。“网友更喜欢关注公众人物董明珠,借此表达既有观点和态度,往往并不会在意论文原文内容。”他认为,当前网络文化中普遍存在“怼文化”,这也是话题广受网友评论的原因之一。此外,他还指出,走红视频的首屏文字“高校硕士论文研究董明珠自恋及其经济后果”与论文原标题《CEO自恋及其经济后果研究——以格力电器为例》对比,不难发现视频直接将“CEO”改成了“董明珠”。对此,他认为网友关注点应当回到媒体职业道德、行为规范上来。“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社科学术圈,ID:shkxquan】经微信公众号授权转载,如需转载与原文作者联系近几年来,笔者多次参与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开题与答辩,发现经过三年的学习,研究生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也感到不少研究生在论文写作中有着相似的困难和问题。一、开题报告中的形式主义论文开题是研究生学习与研究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情,它决定着研究的实施、方向和结果。有些研究生在开题中就存在选题、方法等问题,如果没有真正解决,就会使开题中的问题在后续研究中继续存在并导致严重的后果。目前研究生的开题报告粗看起来范式合理、头头是道,但潜伏着某些不能忽视的问题。1.研究问题中的问题研究问题的提出是整个研究过程中最重要也是最难的环节。对于某些硕士生来说,常有下列不足:(1)缺少问题性。缺少问题性是指有的选题并未能显示出研究者对某一事物的真正质疑和兴趣点,没有理论上或实践中的困惑与认知冲突。如“幼儿同伴合作策略的研究”,其缘由是“提高同伴合作能力是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内容;适宜的合作策略对幼儿合作能力的提高很有必要”。显而易见,这些正确的话语构不成研究需要,难以产生研究思路。这种研究中的“无病呻吟”并不少见,其内在的原因大抵是研究者心中没有形成个人化的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因而也会缺乏方向和激情。具有问题性的问题使研究更具意义和需要,是推动研究不断深入的内在动力。(2)问题笼统模糊。问题明确具体,应是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的重要特质。有的研究生在开题报告中所提出的问题只是一个方向、一个领域、一个主题,如“本研究拟对幼儿园大班社会退缩幼儿的同伴关系现状进行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针对性的教育对策”。这里的“同伴关系现状”是很笼统模糊的,在这种状态下研究就无从下手。当然在开始的时候,研究者头脑里的问题可能只是一个方向、一个主题,但接下来就要逐渐产生并聚焦问题,明确自己要研究的主题及主题之下的待研究子问题。也可以说,子问题的清晰和合理是研究问题是否明确、具体的重要标志,它具有指导研究进程的功能和作用。(3)缺少视角和深度。在检视某一个研究是不是有深度或有创意时,往往要看研究者能否把这一个问题与一个很重要的、很有深度的背景问题建立起有机联系,由此体现出某问题研究的意义及其独特价值。发现有的研究生开题中提交的选题孤立、表面化,没有深入思考也没有理论根基。如某研究生记录教师提问的次数、频率、候答时间,但问他为什么记录这些,他则说不清楚。此类情况显示这些研究或行动缺少灵魂和统率,缺少视角和深度。原因可能是真正的问题没有形成,对于所要研究的事物的本质意义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缺乏理解。2.冗余的概念圈核心概念是否明确、恰当、合理,影响研究的方向和成效。现在研究生的问题是绕圈子,概念显得纷繁冗余。如某研究生探究的是“绘画教育活动中教师控制性语言研究”,其中“控制”自然是核心概念。该生首先从辞源学意义上指出,控制有“驾驭和支配”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又从管理学、心理学、工程学、控制论中界定,进行相关概念的辨析。如控制与管理、控制与限制、控制与指导,“控制”是褒义词、贬义词还是中性词等繁杂辨析,到头来什么是“教师的控制性语言”则没有说明白,甚至难以形成一个较为准确的定义。这种写作是当今文风的一种不良习气,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似乎名词概念愈多越有学术气氛。然而,真正的概念明晰需要的恰恰相反,要理解深邃,回到基本,使复杂问题简约化。3.文献综述中的资料堆积文献综述表明的是研究者如何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并又开拓出了自己的研究空间。在阅读学位论文中发现,有些综述内容太繁太多,但是大部分是与研究多少沾点边但又无直接相关的历史资料或名人观点堆积,而不是当下研究者所要研究的那个问题的研究综述。另外比较突出的问题是,材料罗列多、分析概括少,很难看出研究者个人对已有研究的认识、评价和个人的观点倾向。4.理论基础的多元庞杂当今的硕士生学位论文中都有一个篇幅巨大的“理论基础”,如果我们问:“这些理论如何成为你的研究的理论基础了呢?”可能不少同学并不能给予一个明确的、自信的回答。分析诸多论文中理论基础与其研究的联系,发现有下列问题:①所罗列的理论是与许多研究都有点关系的一般理论,缺乏的是与该研究有关系的相适宜的、有针对性的理论。②堆积庞杂的甚至是相互矛盾的理论。如皮亚杰建构理论、斯金纳学习理论、符号互动理论等,文中对某些相互冲突的理论缺少分析和评价。③缺少研究者自己的理论假设。对于他人的理论似乎是借来装裱门面,没有合理的吸收与借鉴,也没有形成自己关于某一问题的基本理念和评价。这种理论上的夹生状态是研究和讨论、解释难以深刻的重要原因。5.选题意义的概念化有的选题在阐述研究意义时,总是泛泛而论,所谈及的研究意义是教科书里所说的一般意义,而不是研究生的那个具体问题研究的意义,这时作为研究者似乎消失了。究其原因,可能是研究生压根就没有搞明白关于此问题的意义。这也和问题的提出有关,如果提出的“问题”是一个自己发现的、实实在在的、具体的真问题,研究的特殊意义就会应运而生。二、研究结果的可靠性问题1.行为观察缺乏操作性定义有的学生用量化方法研究幼儿教师的批评行为,文中对批评的定义是:“幼儿教师对幼儿行为的否定性评价”。这个定义中的“否定性”很难说清,而且每个人的理解都会不同。可以说,观察的前提就不符合要求。观察方法作为一种具体的技术手段,在量的研究和质的研究方式中都可以运用。但通常需要明确所要观察的行为的操作定义,“就是把必须观察和测定的行为或活动给予详细的说明、规定,确定一个行为或现象的观察和测量记录的客观标准”。如果没有某核心概念的操作性定义,主观臆断便会大量产生,在此基础上任何“量”的描述和统计都不可信。这类研究方法上的问题属于低级错误,是学术研究所不能允许的。2.实验的低可信度与过分推论实验研究的特点在于控制和改变儿童的活动条件,以发现由此引起的心理现象的恒定变化,从而揭示特定条件与心理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如有位研究生所做的研究是“High/Scope课程模式对农村幼儿社会适应行为发展影响的实验研究”,主要做法是对教师进行阅读有关活动手册和讨论的培训。4个月后,该研究生发现:High/Scope课程与我国农村现行幼儿园课程在促进幼儿社会适应行为发展上有显著性差异。粗看起来这个过程似乎符合实验法形式上的逻辑,但种种现实中的不确定性因素极有可能造成自变量污染。即便是本研究所采用的教学模式体现了High/Scope课程模式的精神,但仅仅4个月的时间就会造成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显著差异,这是很难使人信服的。儿童发展的机制是十分复杂的。“对不同幼儿园课程或教育方案与幼儿行为和发展关系的比较研究多采用相关研究方法,这种方法对一些影响研究结论的条件难以控制,因而常使研究者难以分辨研究结果与各种变量和条件之间的真正联系。”当我们去研究某一课程模式优于或劣于另外的课程模式时,必须十分谨慎,不能只注意技术,而忽略其合理性,不能只见方法,不见思想。“研究设计”、“结论”固然重要,但设计是否合理、结论是否可靠更为重要。3.浅表性访谈近些年来质的研究兴盛起来,访谈成为常用的方法。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是访谈表面化,如有的同学觉得举个例子并加以解释就成了案例分析,甚至认为是在进行质的研究,这是一种误解。如一位研究生研究的是大班幼儿自我概念的特点。研究者:你很会荡秋千吗?幼儿(男):是的,我荡的可高啦。研究者:那你在高处时害怕吗?幼儿(男):不害怕,妈妈说我是男孩子,要勇敢。研究者据此认为:“这说明幼儿已经能够根据社会上对性别角色的要求来确认自己,即进行性别角色的认同。”这种分析有一定的道理,但仅仅根据这两句简单的对话并不能够得出幼儿已经对“自我性别角色认同”的结论。硕士研究生撰写论文的主要发展价值在于,在研究过程中经受科研训练。可以说过程重于结果,结论可重可轻,创意可大可小,但必须坚守的是科研规范与科学精神,以及对这种精神的意识和自觉。而关注方法的合理与结果的可靠正是通向这种境界的必由之路。三、语言表达问题学术论文的语言应该具有平实、准确、逻辑性强等特点,但从审阅的论文中可发现某些硕士学位论文有下列语言表达问题。1.逻辑性较差逻辑性差是一种总体感觉,可能表现在整体结构、推理、关系等各个层面,也会表现在不经意的一句话或某个概念上。有的论文标题混乱,层次不合理,有的内容表达缺少限定或不准确,对出现的抽象名词不予解释,这些都属于逻辑性差的表现。2.模糊引用研究生一进校,指导教师一般都很注意培养学生的科研规范,特别是提醒他们在论文写作中引文要有出处。但在审阅论文中仍不断发现,研究中的许多说法有失规范,如“心理学认为”,“众多研究表明”、“国内外学者指出”,这些看似有所说明,但模糊笼统的说法让人感受到学习者不负责任的态度。还有的同学在论文中大段大段地自然链接他人的观点,虽然加上了引号、注释,其实是变相抄袭,也是论文之大忌。3.雾里看花现在读某些硕士生、博士生的论文,有时会觉得很深奥,看不懂或似懂非懂,犹如雾里看花,不明不白。常见很多抽象词汇的链接和堆积,很难唤起常人经验的支持,不能理解。另外,现在很多论文都是千人一面,空、泛、虚,缺少个人的思考,没有个人的语言。我们从小没有养成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思想的习惯,乃至终生写东西都离不开“参考文献”,这种情况是要改一改了。4.轻言“研究”研究生如何定位、如何表达自己的研究及其意义,是涉及研究生自我意识及研究者涵养的问题。笔者不止一次看过类似这样口吻的表达:“作为一个教育理论的研究者”,“作为一个研究者……”,“通过我的研究……”,“众所周知”,“我认为……”等等话语,当这些话语缺乏内容支持时,使人想到的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比如有同学指出自己的研究“在理论上丰富了国内的研究内容,为……提供可靠而有价值的科学依据”,“在实践上,……提供可行性建议,促进……更适应我国农村幼儿发展的课程模式”。如此话语,如此轻松,如此超载,大抵是研究生初写论文必经的过程。经过一段时间,他们就会变得“不敢随便开口”,从某种意义上看,对学术的矜持也是一种进步。
【来源:光明日报】“毕业论文查重率要求越来越严,今年要求不能高于10%,过去都是低于20%。”即将博士毕业的蔡丽丽(化名)告诉记者,她所就读的山西大学今年对研究生论文的查重比例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国家愈发重视研究生培养质量、加强和改进教育评估督导和监测的背景下,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话题频上热搜。 3月以来,江苏、广东先后发布了2019年硕士学位论文抽检评议结果,加上2019年年底已发布抽检结果的河北,三省抽检共发现近两百篇“存在问题”或“不合格”的硕士学位论文。 2019年11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对2018年博士学位论文抽检发现问题突出的高等学校和研究院所进行集体约谈,要求“在2020年博士学位论文抽检中问题论文的篇数和比例要大幅降低。” 临近毕业季,研究生即将面临学位论文答辩。那么,历次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检结果暴露了哪些问题?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相关部门、高校、科研单位该如何改进? 创新不足,深度不够,结构松散,格式不规范——“问题论文”究竟差在哪儿“部分论文工作量有限,创新性不足;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缺乏可行性;论文结构松散,逻辑性不够,未凝练出重点研究解决的科学问题;规范性不够,文字表达与编排问题较多。”广东省学位委员会在关于2019年度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工作的通报中,如是概括抽检论文存在的共性问题。 山东大学去年12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提升博士学位论文质量的通知》,也印证了这个结论。该通知指出,综合近年来“问题论文”的专家评阅意见,发现主要问题集中在创新不足、研究深度不够、研究方法简单、工作量或实例单薄、选题不合理、书写不规范不严谨等方面。 该通知还同时指出,在职攻读学位研究生、指导学生较多的导师易成为“问题论文”高发人员,部分学科成为“问题论文”多发领域。 从公开的抽检结果中记者发现,存在问题或不合格的研究生学位论文,除存在选题、方法、结构、规范等方面的共性问题之外,还在专业学科、学位类别等方面呈现一些特点。 “自然科学类学位论文存在问题的比率要明显低于人文社科类。人文社科类中经济学、管理学和艺术学等学科的学位论文存在问题比率要明显高一些。”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高耀分析指出。 “一般而言,新增加的学位授权单位或综合性大学中学科实力较弱的单位容易出现论文抽检不合格。”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教授王传毅推断,专业性弱、门槛低的“软科学”更容易出现不合格的论文。 据记者从《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年度报告》中获知的信息,早在2015年的抽检中,存在问题的学位论文分布在各学科门类,其中经济学、教育学、艺术学门类的比例超过10%,管理学比例超过9%,法学超过7%,其他均在5%以下。 此外,从江苏今年发布的结果来看,专业学位论文的不合格率为3.59%,虽比上年有所下降,但仍显著高于学术学位论文1.57%的不合格率。 “这个结果还是符合我们的感受和判断的。”北京大学中国博士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陈洪捷教授分析,近些年来,专业学位研究生规模持续扩大,并在2017年首次超过学术学位研究生。数量增加对质量控制产生了一定影响。 高耀则认为:“不宜对学术学位论文与专业学位论文之间的不合格率进行简单比较或过度解读,因为二者评价标准不同。即使在专业学位内部,40多种不同专业学位在培养特色、培养规模、学位论文形式及内容要求等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 过程评价欠缺,分流机制不健全,朋友圈式答辩——“问题论文”是怎样产生的已通过答辩的学位论文为何还会出现上述形形色色的问题?“这反映出极个别学位授权点研究生培养的质量自律意识还需进一步强化,质量文化还需进一步培育。”高耀表示。 据王传毅介绍,论文质量最常用的保障方式是答辩前的盲审和答辩环节。盲审一般送3位以上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评阅,通过后进入答辩环节。答辩由5到7位专家对答辩人的报告和论文进行评议和打分。 然而,这一设计仍存在一定缺陷,给少部分人留下了可钻的空子。“博士答辩几乎是朋友圈的答辩。导师提建议名单,都是熟悉的朋友,很容易‘送人情’或‘放放水’。”湖北某高校的一位博士生导师透露。 与此同时,“在我国,毕业答辩之后就万事大吉,没有对博士论文进行修改后再提交的要求。专家的意见只是在答辩时指出而已,论文已经定稿,不会进行调整完善,反正已经答辩通过了。而国外的博士生答辩后,要根据答辩专家以及匿名评审的意见修改论文,然后再正式提交。”武汉大学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从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培养过程管理的角度上,过程性评价缺失,博士生的综合考试、中期分流以及开题报告等关键环节很难真正到位,没有淘汰机制。” “往往自身学术标准共识度比较低的专业,论文更容易出现问题。”陈洪捷以管理学为例进行分析,“工程管理、工商管理、信息管理,等等,虽然都是管理类,但实际上专业差异比较大,这就导致无论学生、导师还是评审专家,对论文评判的标准也呈现多样化。” 此外,陈洪捷在调查中还发现一个很“中国式”的现象,“有相当一部分论文不合格是因为评审专家认为选题与学科不相符,比如经济学博士研究的不是经济问题。这是为什么?这与我们的博士学位点制度有关。博士点申请难度很高,要求很高,有些学校的一些专业申请不到,就会采取变通的做法。比如本专业没有博士点的导师会在相近或相邻学科中有博士点的专业带博士。结果就是,导师按本学科要求来培养学生,最后却以其他学科的名义报上去。这样的论文很容易被认定不合格。” 严把“出口关”,强化导师责任,优化培养过程——提升论文质量重在全程管理“学位论文抽检制度在保障和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学位授予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倒逼学位授予单位走注重质量提升的内涵式发展道路。”高耀认为。 记者了解到,许多高校已经采取了相应举措来完善和加强研究生论文和学位授予的管理,严把“出口关”。 清华大学今年3月发布了关于学位管理和学风建设的文件,明确指出,指导教师(小组)应在研究生培养环节中加强全过程指导,对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的研究生及早提出分流建议。 山东大学在学位授予中增加了两个环节:一是“论文自审环节”,在每次授位表决前对已通过答辩的论文再次审核;二是“答辩汇报内容”,研究生在论文答辩时要对预答辩及外审专家的意见及修改情况作出说明。 中山大学加大学位论文抽查比例,2020年博士学位论文将抽查50%、硕士学位论文将抽查20%。同时,该校还提出加强对考试招生全流程监督,建立“逐年考核、逐步分流”的培养模式。 厦门大学2020年对研究生论文查重比例提出更高要求,将所有研究生学位论文“去除本人已发表文献复制比”由原先的“低于20%”调整为“低于10%”。 许多专家学者在采访中都表示,研究生论文质量的提升,“不能单靠外审论文代替内部质量控制,也不能用后置检查环节代替前置控制环节”,既要严把“出口关”,也要加强过程管理,严把“进口关”和“培养关”。 “一篇论文是可以修改的,但是博士、硕士是要花时间培养的,视角、立场、理论、方法等是要花时间培养的。”武汉体育学院教授王岗在采访中反复强调导师的重要作用,“导师是第一负责人,要树立干干净净为学术贡献的思想才能培养好研究生”。 记者注意到,教育部2017年印发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已明确“导师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第一责任人”,同时提出要保障导师在招生、培养、资助、学术评价等环节中的权力;对培养质量出现问题的导师,培养单位视情况采取质量约谈、限招、停招等处理措施。 研究生学位论文是获取博士、硕士学位的重要依据,是研究生科研能力、科研成果的集中体现,也是重要的社会文献。高校只有真正转向质量提升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才能充分发挥研究生教育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中的重要作用。
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是现代高等教育学位体系不可或缺的两大组成部分,彼此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但实践中,由于很多高校同时举办同一专业的硕士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教育,同一导师既指导本专业学术学位研究生,又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产生“分别喂是喂,混着养也是养”的思想,出现了同一专业的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论文选题不加区分的“混养”现象。事实上,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应该有自己的格局。学位论文选题的格局涉及论文选题的范围和深度两个维度。“局”是时间与空间认知范围的大小,讲究方向对路,范围明晰;“格”是对认知范围内事物认知的程度,讲究问题精准,研究精细。硕士专业学位论文选题“局”的维度,强调以选题方向和来源来界定选题范围。首先,硕士专业学位论文选题的方向不能偏离特定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专业学位教育主要面向经济社会产业部门的专业需求,培养目标是各行各业特定职业的专业人才,如工程师、医师、教师、律师等;培养内容重在知识、技术的应用能力与较高的职业认同和职业道德。据此,专业学位论文选题的方向,一则应当理论联系实际,主要反映各专业学位相应经济社会产业部门的理论和实践需求,凸显专业方向;二则应当着眼于本专业领域理论与实践中亟待解决而又尚未解决或尚未解决好的问题,可以是实践中的问题与对策,也可以是理论问题的澄清与发展,还可以是理论与实践之间矛盾的求解;三则应当具有可行性,即选题者凭自己的知识积累、专业素养、资料获取和主观努力能够完成。其次,专业学位论文选题的来源和途径具有多元性,但都应体现实践导向。专业学位论文选题的途径,可以是研究生在实习实践中发现问题,可以是通过文献资料和学术会议挖掘问题,可以是通过彼此争辩碰撞出问题,也可以是研究生直接参与导师研究课题的一部分,还可以是命题作文。很多研究生对自己发现、挖掘问题没有把握,偏爱命题作文。命题作文的选题来源,可以是指导老师根据理论与实践需求列举一些题目供研究生选择,但更提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向本专业学位相应实务部门征集更加接地气的研究或调研选题。比如法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选题,可以向法院、检察院、仲裁机构、律师事务所、专利商标事务所、司法部门、公安部门等予以征集。专业学位论文选题“格”的维度,强调以选题内容和形式来体现选题的深度。专业学位论文选题过程是一个着眼点由大到小,不断筛选、提纯、聚焦的过程。在论文选题的具体内容上,一方面应当着眼于本专业相关实际问题。具体来讲,选题应当是真问题,而非伪问题;选题是专业问题,突出专业方向特色,在理论、方法、资料、话语系统等方面都要符合专业要求,体现本专业的文脉和传承;选题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能够在梳理和归纳所涉选题研究和实践现状基础上,分析和解决问题;选题应当具有一定的研究方法意识,能够采用多种研究方法,体现研究生的“研究”层次。另一方面,专业学位论文选题要具有精准度。这要求研究对象清楚、确定,不能过于笼统,以免或无从下手,或不着边际,乃至文不聚焦,空泛无物;要求研究范围适当,提倡小题大做,深入研究。一般来讲,学位论文选题的精准度,强调要从空间、时间、理论和方法等多个维度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准确界定。空间维度是对研究客体边界的划定,时间维度是对数据资料取值跨度的把握,理论维度是对概念和原理体系的框定,方法维度是对分析解决问题路径和程序的设定。在论文选题的形式方面,专业学位教育的职业和实践能力导向,决定其学位论文选题的形式并非要囿于传统学术论文的范式,而应当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反映受教育者应用型开发性研究与设计能力。除了传统的学术论文形式以外,专业学位论文提倡采用典型案例分析、专项调查报告、专题研究报告以及相应专业特定文书制作、产品设计等形式。(刘春霖)《光明日报》( 2019年07月16日 13版)
网络配图“问题论文”话题频上热搜。2019年年底,河北发布硕士学位论文抽检结果;今年3月以来,江苏、广东也先后发布抽检结果——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检,暴露了什么“毕业论文查重率要求越来越严,今年要求不能高于10%,过去都是低于20%。”即将博士毕业的蔡丽丽(化名)告诉记者,她所就读的山西大学今年对研究生论文的查重比例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国家愈发重视研究生培养质量、加强和改进教育评估督导和监测的背景下,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话题频上热搜。3月以来,江苏、广东先后发布了2019年硕士学位论文抽检评议结果,加上2019年年底已发布抽检结果的河北,三省抽检共发现近两百篇“存在问题”或“不合格”的硕士学位论文。2019年11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对2018年博士学位论文抽检发现问题突出的高等学校和研究院所进行集体约谈,要求“在2020年博士学位论文抽检中问题论文的篇数和比例要大幅降低。”临近毕业季,研究生即将面临学位论文答辩。那么,历次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检结果暴露了哪些问题?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相关部门、高校、科研单位该如何改进?创新不足,深度不够,结构松散,格式不规范——“问题论文”究竟差在哪儿“部分论文工作量有限,创新性不足;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缺乏可行性;论文结构松散,逻辑性不够,未凝练出重点研究解决的科学问题;规范性不够,文字表达与编排问题较多。”广东省学位委员会在关于2019年度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工作的通报中,如是概括抽检论文存在的共性问题。山东大学去年12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提升博士学位论文质量的通知》,也印证了这个结论。该通知指出,综合近年来“问题论文”的专家评阅意见,发现主要问题集中在创新不足、研究深度不够、研究方法简单、工作量或实例单薄、选题不合理、书写不规范不严谨等方面。该通知还同时指出,在职攻读学位研究生、指导学生较多的导师易成为“问题论文”高发人员,部分学科成为“问题论文”多发领域。从公开的抽检结果中记者发现,存在问题或不合格的研究生学位论文,除存在选题、方法、结构、规范等方面的共性问题之外,还在专业学科、学位类别等方面呈现一些特点。“自然科学类学位论文存在问题的比率要明显低于人文社科类。人文社科类中经济学、管理学和艺术学等学科的学位论文存在问题比率要明显高一些。”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高耀分析指出。“一般而言,新增加的学位授权单位或综合性大学中学科实力较弱的单位容易出现论文抽检不合格。”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教授王传毅推断,专业性弱、门槛低的“软科学”更容易出现不合格的论文。据记者从《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年度报告》中获知的信息,早在2015年的抽检中,存在问题的学位论文分布在各学科门类,其中经济学、教育学、艺术学门类的比例超过10%,管理学比例超过9%,法学超过7%,其他均在5%以下。此外,从江苏今年发布的结果来看,专业学位论文的不合格率为3.59%,虽比上年有所下降,但仍显著高于学术学位论文1.57%的不合格率。“这个结果还是符合我们的感受和判断的。”北京大学中国博士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陈洪捷教授分析,近些年来,专业学位研究生规模持续扩大,并在2017年首次超过学术学位研究生。数量增加对质量控制产生了一定影响。高耀则认为:“不宜对学术学位论文与专业学位论文之间的不合格率进行简单比较或过度解读,因为二者评价标准不同。即使在专业学位内部,40多种不同专业学位在培养特色、培养规模、学位论文形式及内容要求等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过程评价欠缺,分流机制不健全,朋友圈式答辩——“问题论文”是怎样产生的已通过答辩的学位论文为何还会出现上述形形色色的问题?“这反映出极个别学位授权点研究生培养的质量自律意识还需进一步强化,质量文化还需进一步培育。”高耀表示。据王传毅介绍,论文质量最常用的保障方式是答辩前的盲审和答辩环节。盲审一般送3位以上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评阅,通过后进入答辩环节。答辩由5到7位专家对答辩人的报告和论文进行评议和打分。然而,这一设计仍存在一定缺陷,给少部分人留下了可钻的空子。“博士答辩几乎是朋友圈的答辩。导师提建议名单,都是熟悉的朋友,很容易‘送人情’或‘放放水’。”湖北某高校的一位博士生导师透露。与此同时,“在我国,毕业答辩之后就万事大吉,没有对博士论文进行修改后再提交的要求。专家的意见只是在答辩时指出而已,论文已经定稿,不会进行调整完善,反正已经答辩通过了。而国外的博士生答辩后,要根据答辩专家以及匿名评审的意见修改论文,然后再正式提交。”武汉大学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从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培养过程管理的角度上,过程性评价缺失,博士生的综合考试、中期分流以及开题报告等关键环节很难真正到位,没有淘汰机制。”“往往自身学术标准共识度比较低的专业,论文更容易出现问题。”陈洪捷以管理学为例进行分析,“工程管理、工商管理、信息管理,等等,虽然都是管理类,但实际上专业差异比较大,这就导致无论学生、导师还是评审专家,对论文评判的标准也呈现多样化。”此外,陈洪捷在调查中还发现一个很“中国式”的现象,“有相当一部分论文不合格是因为评审专家认为选题与学科不相符,比如经济学博士研究的不是经济问题。这是为什么?这与我们的博士学位点制度有关。博士点申请难度很高,要求很高,有些学校的一些专业申请不到,就会采取变通的做法。比如本专业没有博士点的导师会在相近或相邻学科中有博士点的专业带博士。结果就是,导师按本学科要求来培养学生,最后却以其他学科的名义报上去。这样的论文很容易被认定不合格。”严把“出口关”,强化导师责任,优化培养过程——提升论文质量重在全程管理“学位论文抽检制度在保障和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学位授予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倒逼学位授予单位走注重质量提升的内涵式发展道路。”高耀认为。记者了解到,许多高校已经采取了相应举措来完善和加强研究生论文和学位授予的管理,严把“出口关”。清华大学今年3月发布了关于学位管理和学风建设的文件,明确指出,指导教师(小组)应在研究生培养环节中加强全过程指导,对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的研究生及早提出分流建议。山东大学在学位授予中增加了两个环节:一是“论文自审环节”,在每次授位表决前对已通过答辩的论文再次审核;二是“答辩汇报内容”,研究生在论文答辩时要对预答辩及外审专家的意见及修改情况作出说明。中山大学加大学位论文抽查比例,2020年博士学位论文将抽查50%、硕士学位论文将抽查20%。同时,该校还提出加强对考试招生全流程监督,建立“逐年考核、逐步分流”的培养模式。厦门大学2020年对研究生论文查重比例提出更高要求,将所有研究生学位论文“去除本人已发表文献复制比”由原先的“低于20%”调整为“低于10%”。许多专家学者在采访中都表示,研究生论文质量的提升,“不能单靠外审论文代替内部质量控制,也不能用后置检查环节代替前置控制环节”,既要严把“出口关”,也要加强过程管理,严把“进口关”和“培养关”。“一篇论文是可以修改的,但是博士、硕士是要花时间培养的,视角、立场、理论、方法等是要花时间培养的。”武汉体育学院教授王岗在采访中反复强调导师的重要作用,“导师是第一负责人,要树立干干净净为学术贡献的思想才能培养好研究生”。记者注意到,教育部2017年印发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已明确“导师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第一责任人”,同时提出要保障导师在招生、培养、资助、学术评价等环节中的权力;对培养质量出现问题的导师,培养单位视情况采取质量约谈、限招、停招等处理措施。研究生学位论文是获取博士、硕士学位的重要依据,是研究生科研能力、科研成果的集中体现,也是重要的社会文献。高校只有真正转向质量提升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才能充分发挥研究生教育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中的重要作用。(来源:光明日报)
科研论文是根据有价值的生产实践或科研课题写作的,具有原创性和独到性的论文。对研究生而言,科研写作是他们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展现给大家最佳途径,也是他们能否顺利完成学业的基本要求。但很多研究生由于写作能力不足,以至于论文写作存在着很多问题。对此,赛恩斯编译总结发现,研究生写不好科研论文的原因主要为:一、缺乏写作锻炼和系统培养。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很多导师往往忽视对学生的科研写作能力的锻炼和系统培养。当学生拿到实验结果的时候,他们看完实验结果后直接让学生开展相关论文的撰写,而不去给学生讲解科研论文撰写的技巧、方法和注意事项等。这就导致学生在科研论文写作的初级阶段往往比较吃力,而且勉强写出来的文章也往往存在很多问题。二、缺乏指导和交流。现在很多导师都很忙,对研究生实行放羊式管理。研究生在论文写作中很多时候都是自己独立完成的,而在论文写作过程缺乏导师的指导和交流,往往会导致学生按照自己固有的思路或者已有论文模式去写作,这样往往抓不住论文写作的重点和其中的物理思想,写出来的论文跟导师的思路相去甚远。三、对论文科学问题把握不够、深度理解有限。研究生通常通过实验结果为切入点来撰写文章,然而很多研究生写出的论文缺乏深度,只是实验结果的罗列和实现现象的描述,而对于实验现象和结果背后的物理问题却讨论不够。实验报告式的论文缺乏创新性和吸引力。四、科技论文语言表达不够规范。科技论文撰写有其特定的格式和要求,不能随心所欲地去写。很多研究生在科技论文写作时候包含过多现有的或常识性的内容,使得科技论文的创新性难以凸显。并且,尤其在英文论文的撰写过程,表达不够规范描述不够清晰的问题更加突出。如何利用合适的语言来表达论文的中心思想或创新点,是需要长期培养的一项技能。五、缺乏严谨的科学态度。近些年来各种学术造假,论文抄袭等关于学术不端的问题层出不穷。有些研究生在科研论文的撰写过程中为了获得所谓好的实验结果和好看的实验曲线,私下更改部分实验数据或捏造数据来获得自己所期望的结果。这些都是违反科学道德的,也是不被容许的。因此,应当加强研究生论文写作的指导和训练,加强研究生论文写作中的修改交流,加强研究生论文写作前的准备工作,以及树立正确的学术价值观和诚信观。只有解决好这些存在的问题,才能提升研究生的科研写作能力,才能更好地将科研成果和创造性知识介绍给别人,这也是对研究生个人能力的展现和肯定。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社科学术圈,ID:shkxquan】经微信公众号授权转载,如需转载与原文作者联系根据词条的词频统计状况,按占比情况由高到低排列,不合格学位论文大致存在“作者科研能力不足”“论文规范性欠缺”“论文创新性和价值性不高”“文献综述质量较低”“作者学术态度和行为不端正”及“选题意义和严谨性不够”六大问题,占比分别为 38%、29%、13%、8%、7%和 5%。由于这六大问题下面又衍生出多个问题,受篇幅限制,本文仅从“不合格论文”存在的诸多问题中总结归纳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问题,作为不合格学术型硕士学位论文的典型特征进行讨论,并摘录部分专家评阅意见为佐证。不合格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典型特征分析(一)作者科研能力不足对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而言,科研能力是衡量硕士研究生教育成效的重要指标,而作为教育成果集中体现的学位论文,其所反映出的科研能力的强弱,可以作为判断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作者科研能力不足,是“不合格论文”中存在的最严重的问题,占比为38%。从学科门类来看,这一问题在人文社科类论文中比自然科学类论文更为严重。1.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主要包括:①文不对题。即论述不能很好地切合论题,甚至跑题、偏题。②概念界定不清晰。即对论文中的核心概念或关键词的界定不清晰,导致论述不清或研究内容不明确。③论述不严谨、不充分,推理不严密。即论文论证缺乏严密性,论述单薄,没有根据论题进行充分论述与阐释;存在逻辑上的缺陷或逻辑混乱,造成论文内容前后矛盾或有漏洞,致使读者无法准确把握作者的研究思路和研究过程,研究结论的可靠性也将受到质疑。④理论性或研究深度不足。即论文在论述过程中,没有对论题的理论基础进行必要的分析介绍,理论基础薄弱;缺乏理论框架,使论述显得凌乱;论文的研究不够深入,没有对深层次的研究问题进行探究和解答,理论深度不够和缺乏学术性。⑤研究重点不突出。即论文论述没有突出研究重点,缺乏问题意识,研究问题不明确,对论文观点缺乏提炼等。专家评语如“缺乏严密的逻辑推导。(法学)”“论证单薄,论文许多部分论证不到位,浅谈辄止。(教育学)”“论文的主要内容缺少合理的理论框架,显得较混乱。(历史学)”“文章在内容和结构上严重地偏离了自己的主题。(文学)”2.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不足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不足主要体现在:①研究方法单一或不恰当。即由于论文选用研究方法较少,实验设计不科学,未使用该论题学科领域的研究方法和分析手段等原因,没有运用正确的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客观研究,体现不出作者的专业水平和研究能力,从而影响结论的有效性和可靠性。②数据不够真实有效。即论文所运用的数据资料的可靠性和真实性不足;数据选取不科学,甚至选取错误。③样本选取的科学性不足。即论文在调查阶段选取样本的科学性和典型性不足,抽样方法不科学;样本量不足,难以代表研究对象的整体情况。专家评语如“文章研究工具缺乏,研究手段单一,除了描述性的资料或数据外,难以看到作者的一手资料和具体的研究工作。(医学)”“实验研究设计存在缺陷,且表达不准确,统计方法不明确。(理学)”3.学科基础知识的系统性和扎实性不足学科基础知识的系统性和扎实性不足即作者掌握的学科基础知识不扎实、不系统,学科基础知识薄弱,甚至出现一些常识性的错误。专家评语如“对于学科知识的掌握、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理论思维能力、论文的理论深度以及专业的理论基础有待加强。(哲学)”“对经济学理论知识,体育产业基本理论概念、原理及研究方法缺乏最基本的了解和掌握,不具备体育产业研究的理论基础和能力。(经济学)”4.论文结构不严谨论文结构是论文的脉络框架,只有建构好科学的框架体系,再充实以相应的研究内容,才能形成一篇较为规范的学术论文。论文结构的严谨性,是指论文各个章节之间存在明确的逻辑关系,论文结构安排合理。大量“不合格论文”存在结构不严谨的问题,包括论文的结构安排不合理,缺乏严谨性和科学性;章节设定逻辑性不强,论文章节拼凑痕迹明显。专家评语如“论文结构不合理,论文摘要与导论相似,而论文当中又缺少导论。(文学)”“论文的结构安排不合理,行文内容的逻辑有些混乱,让人有种‘不知所云’的感觉。(艺术学)”“文中模型和文字拼凑痕迹明显,缺少内在逻辑。(工学)”(二)论文规范性欠缺论文撰写具有规范性是论文学术规范的基本要求。在本次学位论文抽检中,论文规范性欠缺是“不合格论文”存在的第二大问题,占比为29%。这一问题在自然科学类学位论文中更为突出。1.格式不规范格式规范主要指论文的摘要、关键词、目录、正文、参考文献等格式的规范。对格式不规范,专家的意见集中在文章排版不规范、图表绘制和编制不规范、中英文符号和单位的简写不规范,以及摘要、参考文献、目录的写作或格式不规范。专家评语如“从整体版面来看,文章的完成程度较低,文字排版存在诸多问题,文字字体与格式、段落与行间距、符号公式以及图表格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错误,此处不一一列举,建议将文章从头到尾仔细排版修正。(经济学)”2.语言不规范论文语言的规范性,集中体现在论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简洁性与学术性,即需要用学术性的规范用语,将研究内容简洁清晰的进行表达。在“不合格论文”中,不少论文都存在语言表达不清晰、口语化现象严重、写作不简洁、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错别字或翻译不正确等语言表达上的疏漏。专家评语如“论文最大的问题是语言问题。语言表达还算流畅,但疏漏和错误较多,影响到作者思想和观点的清晰、准确表达。(法学)”“作者在行文中对学术语言掌握比较薄弱,语法错误比比皆是。(管理学)”3.引证不规范引证的规范性,是指在论文中引用他人的成果或话语,需要在文中明确注明其确切出处,主要包括标注注释和列出参考文献。引证不规范也是很多“不合格论文”的共性问题,包括论文数据和引用文献没有标注来源,以及参考文献的罗列不规范。专家评语如“论文大量引用了已有的研究成果或技术,缺少引用标注。另外,绝大多数文献只是罗列在参考文献列表中,并未在文中标出实际引用位置。(工学)”(三)论文创新性和价值性不高论文的创新性和价值性,是论文立论的依据与落脚点。论文的创新性体现在研究思路的创新、内容的创新、方法的创新、结论的创新等多个方面;论文的价值性体现在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和对现实问题的指导意义上。论文的创新性和价值性不高,是“不合格论文”存在的第三大问题,占比13%。“不合格论文”在此问题上,主要表现为:①论文创新性不足,难以区别出与以往研究的不同之处和创新点。②论文结论缺乏针对性和科学性,没有达到研究应该有的价值水平;或研究结论不可靠,研究成果价值很低。这一问题在自然科学类学位论文中更为明显。专家评语如“本论文未能从新的角度切入,也未能提出有价值的新的见解和得出新的结论。(工学)”“所有数据都是通过作者模拟得出的,无法佐证,使得研究结论的可靠性不足。(理学)”“文章最后提出的相关建议,针对性较差,并没有与前述的案例分析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法学)”(四)文献综述质量较低文献综述是指在对前人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搜集、整理、分析、归纳和评估的基础上,确定新的研究问题和研究路径的书面论证过程。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深入了解和评价,是引出新的研究问题和方向的重要前提,也是判断研究是否有意义的重要依据。文献综述的撰写,直接影响到论文的整体质量水平。而在文献综述的撰写上,大量“不合格论文”都存在参考文献不足和综述撰写水平较低的现象,在论文存在问题中的占比为 8%。1.参考的文献数量不足参考的文献数量不足、阅读量不够,导致很多“不合格论文”对学科或论题所涉及的学科发展状况和国内外的研究动态了解不够,无法全面评判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也无法准确把握论文研究的落脚点和创新点,致使论文存在低水平重复现象或仅停留在资料和数据的罗列上,缺乏应有的理论深度和高度。专家评语如“文章是2014年的,但是参考文献一共28篇,其中21篇中文的,而这21篇中还有6篇来自知乎之类的网站。同时引用的文献还都比较陈旧,英文文献最新的就是2011年的。这说明作者没有深入了解学术现状,没有花力气认真撰写论文。(法学)”2.文献综述撰写水平较低文献综述撰写水平低,直接表现为文献综述结构混乱,没有对相关研究问题的研究脉络、研究进展和研究不足等问题进行宏观和深入的把握,仅停留在资料的罗列和简单的分析上,文献综述所得的结论无法支撑文章后续研究的开展,也无法体现当前的研究工作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的推进。专家评语如“文献综述里没有综述对该研究有益的近年的国际前沿性成果,文献综述整体上写得混乱不堪,无法让评阅人看出其研究的落脚点和创新点。(工学)”(五)作者学术态度和行为不端正作者的学术态度和学术行为的不端正,也是此次论文抽检发现的较为严重的问题,有7%的专家评语明确提到了“学术态度不端正”或“学风不严谨”。而从“不合格论文”出现的本质原因而言,都可以归结为作者学术态度的不端正和学风的不严谨。而学术态度和学术行为,是决定研究和论文质量最根本的因素。在这一问题上,“不合格论文”的表现主要有:①工作量不足,即论文在撰写过程中,作者没有付出必要的时间和精力去完成论文的研究和撰写工作,而是仓促写成,敷衍了事。②存在抄袭现象,即抄袭他人的研究成果或直接照搬相关的文献资料。值得一提的是,在“不合格论文”中,有部分论文是被专家直接判定为“完全不符合要求”的论文,即无论是从选题还是研究方法、论文的撰写等方面,都不满足硕士论文的基本要求,这些论文无一例外都是由作者学术态度和学术行为不端正所导致的。专家评语如“论文的工作量明显不太够,没有对所提算法进行复杂性分析,更没有跟其他相关算法进行性能比较。(理学)”“论文中的2.2 节、2.3节的相关理论基本照搬网络上的内容。存在着严重的学术不端问题。(管理学)”(六)选题意义和严谨性不够选题,即选择论文所要研究的问题。论文选题,一是需要有新意,即有区别于同类研究的不同之处;二是需要有关键性,即需要在学科发展中有重要的意义,能够引起同行的关注;三是需要有可行性,即选题不能太难,要选择主客观条件基本具备,通过努力能够达到研究目标的题目。“不合格论文”存在的问题中,有5%是在选题上出现了问题,主要表现为:①选题的意义不大,没有明显的研究价值。②论文选题与所学专业无关,属于其他学科和专业的研究范畴。③论文立题不规范,论题太宽泛或所述不明,没有聚焦论点,无法成文。选题所存在的问题,人文社科类论文相较自然科学类论文更为明显。专家评语如“该类选题在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行为研究领域已毫无新意,故研究的理论价值很小。(管理学)”“该选题应该归属于应用经济学范围内,不属于理论经济学的选题。(经济学)”“选题过于宽泛,在论题表述上不规范、不严谨。(教育学)”
大家好,我是@阿芷学姐,211研三在读。今天听到一个“坏消息”,听说我们学校从我们这届开始,硕士学位论文全都需要外审了。而在此之前,只是少数会被抽取外审的。所以啥是外审?外审是将论文送到其他单位其他老师手中,进行盲审。盲审就是论文的内容和标题都不能涉及你的导师姓名和你的姓名,一般都是送到外校审阅,审稿人不会知道是谁的论文谁是这论文的指导老师,因此叫盲审。之前有的高校是送审,并不盲审,送兄弟院校,现在硕士论文应该是全部都需要盲审了。外审直接关系着论文能不能参加答辩外审不通过,是不能参加论文答辩的。有的学校会给予二次送审的机会,但现在一般的做法是直接延期。外审通过之后,一定要根据外审专家的意见,对论文进行修改。审什么呢?审内容本身。这个环节不牵扯查重问题。只要论文内容本身结构合理、方法得当、论述清晰、逻辑严密,被评审专家认可,就没问题。主要包括以下项目:1.选题: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2.内容: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的合理性、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工作难度及工作量;3.成果:研究成果的价值、研究结果的新颖性;4.写作:摘要、文字论述、参考文献。“问题论文”究竟差在哪儿?创新不足,深度不够,结构松散,格式不规范山东大学去年12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提升博士学位论文质量的通知》指出,综合近年来“问题论文”的专家评阅意见,发现主要问题集中在创新不足、研究深度不够、研究方法简单、工作量或实例单薄、选题不合理、书写不规范不严谨等方面。该通知还同时指出,在职攻读学位研究生、指导学生较多的导师易成为“问题论文”高发人员,部分学科成为“问题论文”多发领域。我是@阿芷学姐,关注我,了解更多读研那些事儿~
选自dennybritz机器之心编译参与:微胖、杜夏德学术界面临的研究瓶颈不仅来自各种技术,还包括社区文化和研究流程等问题。本文提到当下发表的大部分论文中 90% 的内容都是他人的研究成果,剩下的 10% 不过是研究者测试自己的假设,而且这种形式的论文很少会带来惊喜。就连 Andrej Karpathy 都十分赞同的文中一个观点:读论文不会太在意它的结果,只是为了获得灵感。读研时,我研究的是 NLP 和信息提取,我几乎将所有时间都花在编码研究思路上。这就是有一个不喜欢接触代码导师(这样的导师估计占所有导师的 95%)的研究生所做的事。当我对问题(problems)表示担心时,总会听到这样的话「这只是一个工程问题;继续。」后来我才意识到这句话的真实含义:「我认为,一篇论文提到了这点就通不过同行评议」。这种心态似乎在学术界普遍存在。但作为一个工程师,我不禁注意到缺乏工程实践如何会让我们停滞不前。我会拿我熟悉的深度学习社区作为一个例子,但这也可能适用于其他社区。作为研究人员的社区,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推动该领域发展。推进当前最先进的技术。有很多方法做到这一点,但是,最常见的是发表论文。绝大多数发表的论文都是渐进式的,我没有贬低的意思。我相信,研究当然是渐进的,也就是说,新成果是建立在别人过去所做的基础之上的。而且这就是它应该的样子。说得具体一点,我读过的大多数论文的内容中有 90% 都是现有的东西,包括数据集、预处理技术、评估标准、基线模型架构等等。作者们通常会再添加一些新的东西,展示一下做了哪些超越现有基线的改进。目前来看,这么做也没什么错。问题不在于这个过程本身,而是如何实施。在我看来,这里面有两个突出的问题,都可以用「工程实践(just engineering)」来解决。1、浪费研究时间;2、缺乏精确性和可重复性。逐一展开。浪费研究时间(站在他人肩膀上的不易)研究者都是经过高度训练的专业人士。很多人都花了几年到几十年的时间才拿到博士学位,成为各自领域的专家。只有那些人花大部分时间做他们擅长的事——通过提出新的技术来进行创新,才有意义。就像你不想让一个训练有素的外科医生每天花几个小时从纸质表格上输入病人的数据一样。但他们每天做的几乎就是这些事情。在一个理想状态里,一个有想法的研究者能够轻松以已有成果为基础(亦即上文提到的论文 90% 的内容),剩下 10% 的内容用于测试研究者的假设。(我发现,也有例外,如果你正在做的研究真的很新,但是大部分发表的研究都不属于这个例外)。在实践中,几乎没有什么真正新东西。研究者花上几周的时间重复做数据的预处理和后处理,一遍又一遍地部署,调试基线模型。这些工作通常包括追踪相关论文的作者,弄清楚他们用的到底是什么技巧。论文往往不会提到细节(fine print),因为这会让结果看起来没那么令人印象深刻。在这个过程中,研究者会引入数十个混杂变量(confounding variables),这基本上会让比较变得没什么意义。然而后面还有更多没意义的事情。我意识到,在他人成果基础上做研究的难易性是决定你正在做的是什么研究的主要因素。大多数研究者都是在自己的研究基础上一遍一遍做研究。当然有人可能会说,这是因为他是某个特定子领域的专家,所以,只有继续关注类似的问题才有意义。虽然不是完全没道理,但我认为,这么做没什么意义(尤其是深度学习领域,里面很多子领域之间联系非常紧密,以至于其间的知识迁移可以做的很好)。我相信,主要的原因是从实验的角度看,在自己工作的基础上做研究是最容易的。它能带来更多的论文发表,并让周转时间变得更快。基线已经用熟悉的代码部署好了,评估已经设置好了,相关工作也写好了,等等。而且这么做,竞争更少——其他人没法能接触到你的实验装置也就没法轻易和你竞争。如果这与在他人成果上做研究一样容易,我们可能会在发表的研究中看到更多的多样性。并非都是坏消息。当然,有几个趋势正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发表代码越来越普遍。像 OpenAI 的 gym(以及 Universe)那样的软件包确保了至少评估和数据集能够做到效率化(streamlined)。Tensorflow 等深度学习框通过部署低水平基元(primitives)移除了大量潜在混杂变量。有人说,我们还有很多能做的事情没做到。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有标准化的框架、标准的数据库、标准的代码库和编码风格、严格的自动评估框架和在完全相同的数据集上运行的实体,研究效率又会如何。从工程角度来看,所有这些都是简单的事情,但是可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我认为,我们低估了这一事实:我们是在和纯软件打交道。听起来似乎显而易见,但是,兹事体大。在诸如医学或心理学领域,设计牢牢加以控制的实验几乎不可能,工作量也相当庞大。而软件领域基本上是自由的。这一领域比我们绝大多数所认为的那样还要独特。但是,我们并没有这么做。我相信,这些变化(以及许多其他变化)还未发生的原因之一在于动机不对称。说实话,几乎所有研究人员更关心论文发表、引证率以及可授予终身教职的聘任制度,而不是真地推进这个领域。他们对有利于自己的现状很满意。缺乏精确性(rigor)第二问题与第一个问题密切相关。上文也暗示过了。就是缺乏精确性和可重复性。理想状态是,研究人员可以控制住所有无关变量,采用新的技术,然后展示各种基线的改善情况(在显著边际内)。貌似显而易见?好吧,如果你碰巧读了很多深度学习方面的论文,那么,你会觉得这个理想状态就像直接源自科幻电影。实践中,当每个人采用不同框架和流程再度实现技术时,比较会变得没有意义。几乎每个深度学习模型在使用过程中都会存在很多会影响结果的「隐藏变量」,包括加进代码中的不明显的模型超参数,data shuffle seeds,变量初始化器以及其他论文通常不会提及的东西,但是,很明显它们会影响最终测量结果。当你用一个不同的框架重新使用你的 LSTM,预处理数据并写下几千行代码,你创造了多少混杂变量?我猜几百甚至几千个吧。如果你可以证明较之基准模型,有 0.5% 的边际改进,你怎么证明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你咋知道这个结果就是结合某些混杂变量的结果?我本人根本不相信论文结果。我读论文更多是为了获取灵感——关注论文的想法,而不是结果。这不是个应然问题。如果所有的研究人员都发布代码,会怎么样?会解决问题?实际上,并非如此。将 1 万条代码未入文献的代码放到 Github 上,说「在这里,运行这个指令,复制我的结果。」,这和生产人们愿意阅读、理解、证实和以此为基础进行研究的代码不是一回事。这就像望月新一证明 ABC 猜想,除了他,没人看得懂。再一次,「不过是个工程问题(just engineering)」有望解决这个难题。解决方案和问题 1(标准代码、数据组、评估实体等)解决方案差不多,但问题也差不多。实际上,发表具有可读性的代码,可能并不最有利于研究人员。如果人们找到 bug 怎么办?需要收回论文吗?除了为你效劳的单位做公关,没有其他清楚的好处,发表代码是在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