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学习压力的增加,许多学生感到更加的疲惫,连假期也会被占用,参加补习班、兴趣班等等,一年又一年没有停歇的学习,连很多承受能力大的学生都倍感疲劳,更何况那些承受能力一般的。近日,大连理工大学一研究生在实验室自缢身亡了,遗书的内容简直催人泪下,让人悲痛不已。01研究生自缢身亡,遗书曝光10月13日早上7点左右,大连理工大学的一名研究生被发现在实验室自缢身亡了,经过了警方的调查,已经排除了他杀的可能。事发后,大连理工大学立即成立了工作专班,全力配合处理相关事宜。02在学习上如何缓解压力?1. 适当宣泄自己的压力,不要憋在心里很多时候当我们感到承受不住时,就是因为自己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又没有适当的发泄出来,久而久之,累计下来的压力大到压垮我们。要适当地学会发泄,比如参加一些文体活动,让自己的情绪找到一个发泄口,这样能够让我们感到舒服很多。2.劳逸结合,不要把自己逼得太紧很多人在学习上,如果遇到什么问题,就一味地解决,长时间解决不了他们会陷入一种烦躁的心理,跟钻了牛角尖似的,不达目的不罢休。其实这时候适当的放下,运动一下后再来思考会有更好的效果。3.适当放松自己,偶尔跟朋友聚会不要一直把自己锁在一个地方苦读书,常年下来人是会崩溃的,要学会放松一下自己,不要让自己的神经长时间处在一个绷紧的状态,适当放松放松,找亲朋好友出门游玩,交心的谈谈一些愉悦的话题,这样能够缓解学习上的压力。03总结虽然只有努力学习才有好的未来,但若是把自己当成机器,不顾一切的学习机器,那就打错特错了,这样紧绷的情绪常年下来,迟早会崩溃的。不要把目标定得太高,偶尔对自己放松一点,很多人一生其实注定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有上进心固然好,但即便做一个平平凡凡的人也没有什么不好,一生也可以快乐的过下去。本文纯属原创,图片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一千个读者心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此事你持有什么样的态度呢?欢迎留言评论区进行讨论,关注华乐言社会,了解更多社会热点。
13日早上7点,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的一名研究生被发现于实验室身亡。图片来自网络很快,就排除了他杀可能。他是自杀的,在此之前,他还曾在网上用诙谐的语气在网上发布了一封遗书。此后,“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自杀”的热搜久踞首页不下,引发了人们的热议。他太年轻了,才25岁啊。真可惜,明明还有大好的前途啊。可无论大家怎么感叹,一个鲜活的生命依旧凋零。那么,究竟是谁“杀死”了这个男孩?一根据网上公开的他的遗书可以看出,他并没有像很多轻生的人那样,以一种“万念俱灰”的口吻,去叙述自己的绝望与死亡。图片来自网络相反,他的语气还很幽默,提前死亡,只是轻描淡写的写了一句,他将要“一挂解千愁”。即便是后来长篇的控诉导师的不敬业与压迫时,也没有说过什么重话。平静的为自己找好了“归宿”,希望来生做一只猫,如果自己的身体有哪部分能用都可以拿走,不能就融入大地,贡献养分。比起哭天抢地,叫嚣着要死要活,这样的平静与淡然才最可怕。因为这代表着他已经做好了决定,有了足够的决心。有网友说,他在网上发布遗书的时候,如果有人及时发现他有轻生意向,然后去干预,是不是他就不会死了。有人在底下回复,没有用的,决心赴死的人留不住。我不能断言,如果当时真的有人“拉”他一把,他是否还会走上不归路,因为这个世界从来都没有“如果”。但再细读这封遗书,你会发现,在很久以前,他就过得很不开心。没有什么“头脑一热”,这从来都是“积郁已久”。二图片来自网络大连理工大学是国家985学府,能在这里读研的年轻人都是有能力的,他们前途无量,甚至还有机会成为“学术界之光”。从遗书中我们可以得知,他从一开始选择读研,并不是出于对大连理工这座学府的向往,也不是想对学术做更深层次的研究。他说他是为了逃避找工作。在考上研究生后,他与其导师Z老师在第一次见面时,感觉就不太好。为这段师生关系,埋下了不好的伏笔。研究生毕业与本科生毕业是不同的,有一定的难度,这也就注定了研究生在毕业时会面对极大心理压力。Z老师的不敬业,不尽责,傲慢与压榨,使原本就不平坦的毕业之路变得更加困难重重。作为一个旁观者,我并不清楚在整个过程中,他究竟都经历了什么。但通过遗书里的叙述,我们可以体会到那种极度压抑的紧迫感和无力感。实验室的仪器总是故障,导师不负责任,不指导,全要靠自己去参考文献来做实验。疫情导致可用时间大量缩水,可他必须毕业呀,家里还等着他今年毕业,然后去考公务员呢。没有时间了,那该怎么办?如果这个小组从来没有人不能顺利毕业,如果拼尽全力,依旧没能达到想要的结果,如果注定会成为一个失败者,那么是否就没有再生存下去的意义?三事情发生后,大部分的人都在声讨老师的不尽职尽责。不置可否,这位大连理工的老师的确不配为师,别说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他连最基本的职责都没有尽到。他也该受到应有的处分与惩罚。可“杀死”这个男孩的,真的只是这位老师吗?我想并不是这样。从大学毕业,为了逃避找工作而考研,到毕业之路不顺,可能毕业不成,也考不了公务员而自杀。每次遇到压力,他所想到的最终解决方式都是逃避。之前有一部日剧叫《逃避虽然可耻但有用》。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逃避也许不可耻,但它一定没有用。逃避型人格,遇到压力,一旦避无可避,结果必然是惨烈的。在他写下遗书之后,即便被人发现并干预,也许也避免不了悲剧的发生。但如果,在无形的重压把他压得喘不过气来之前,能够有人对他进行疏导,结局应该就会不同。我们声讨这位Z老师的种种行为,却不能否认,Z老师并不是一个个例。像他这样的大学老师,国内实在的太多了。类似的研究生自杀事件,也在逐年增加。我们呼吁改革,痛批老师,希望高校可以整学风,正师德,收效却甚微。这样的呼声不应该停止,因为它终会得到重视。图片来自网络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孩子的抗压能力。并且接受孩子的“普通”和“失败”,也教会他们该如何面对自己的失败,这是中国的教育理念中缺失的重要一环。我们常说身体的健康是“1”,财富、名誉、地位……都是后面的“0”,没有了“1”,一切就都是“0”。心理的健康也同样该得到应有的重视,因为它是人前行的力量。只有心中的力量不熄,我们才能有勇气走下去。
大家好,我是考研的冯胖胖。今天胖胖带大家了解一所位于成都市的大学。这所学校和天津工业大学还有宁波大学这些学校一样。这些学校全都是在2017年新进双一流学科的大学。然后因为他是新屏上的双一流大学嘛,而且双一流大学在最近几年考研是特别的热门的,也就是报录比,一直在蹭蹭的往上涨,报考人数也一直在蹭蹭的往上涨。胖胖所知道的在2018年我本科的学校有几个学长学姐,考上了成都理工大学的研究生,他们只是280多分就可以了。但是到了今年成都理工大学单,就它的通讯专业来说,它的复试分数线已经涨到了325分。可能一定原因是成都理工大学,通信专业招人招的少一点吧。但是这个分数和一个普通大学来相比的话,这个分数线已经挺高了!成都理工大学,如果大家想报考这所学校的话,求稳可以试试他的学硕,因为他的专硕的复试分数线已经达到了325分,这对于一所不是211,不是985大学来说确确实实有些高。所以说希望大家。掂量一下自己的实际情况。然后再去选择学校。
教育是国之重器,它不仅传承文化,更在于解惑、明智,让接受教育者更好面向未来,闯出新天地。可是,近些年来,教育领域中不良事件时常发生,特别是高层次教育中,令人惋惜的人与事深深地揪着人心。10月本是举国欢庆的时段,然则大连理工大学研三学生自杀事件却给众多人上了“浓墨重彩”的一课。可以获悉大连理工大学在教育界的分量和地位,按一般规律来说,研三学生已经走过了研究生生涯的大半,只要好好坚持完成毕业论文,该学生的前途很可期。可是,为什么他会在临门一脚时退缩回去呢,更甚至于走了极端,了却生命?那封长长的遗书交代了很多事情,其中包括因为找工作不理想而选择读研,及在校的诸多细节与心理路程。从这里我们可以窥探到一二其选择这一步的原因。导师的不作为和乱作为遗书中介绍导师时,用词很避讳,没有导师的详细情况,可以看出其对导师没有所谓的怀恨在心或是报复,只是相当客观的叙述了事情。通过此描述我们可以得出其导师对待学生或是对待自己导师身份的态度——不作为与乱作为。大体来讲,该导师或是一个喜欢长篇大论的人,或是喜欢以此来吹捧自己的人,所以,在与学生相处时喜欢“赘述”连连,对于学生的实际需求却完全漠视了,以至于学生得不到知识上的指点和行为上的指导。于是,论文与实验都靠自己摸索,导致辛辛苦苦做出来的“成绩”,被人家轻飘飘的的一句不行就能抹杀了一切。其次,该导师不关注学生的平常生活,一年见学生的次数屈指可数,如此情形下他怎么能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和心理变化?以至于连学生实验设备得不到满足、心理压力大等事情都无动于衷。从根本上没有履行好一个导师该有的责任与义务,辜负了导师二字。根据导师的界定概念,我们知道导师是教育中的一员,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帮其梳理思想、梳理思维,并教育之。总体来说对于学生的成长举足轻重,他们的职责范围也较广,不仅仅要关心学生的成长、帮忙指导学业、更好的导师还能够帮助学生规划未来。当然,以上要求是一个好导师能够做到的,大连理工大学该自杀研究生的导师却相形见绌了,对比他的行为,这些标准成了他望尘莫及及忽略的。所以,从某种意义来说,他的不作为与乱作为间接的导致了这场悲剧的发生。学校机制不够完善研究生在学校中最为直接的“领导人”是导师,除却导师,研究生院和教秘也是重要的人物,他们在督促导师工作,给学生创造学习条件方面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可是,长达三年中,大连理工大学该导师“敷衍式”教学行为和学生实验设备三分之二时间处于“罢工”状态的情形却毫无改善,不得不说他们都是吃白饭的人。学生自身问题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他的一切行为最终取决于自己,该自杀学生或是受到了莫大的委屈与压力,但是,最终选择这条极端的路,下狠手的是他自己,就尤其可悲可叹了。遗书中看得出来,他是一个较为温柔的人,文采也挺好。试想要是在进入研究生阶段最初不适应时,他能够慢慢调整自己的心态、或是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想法、或是休学及时止损,那么一切或将都可以挽回。毕竟,生命只有一次,最为可贵。他的离去辜负了自生曾经的努力及本可以拥有的未来,同时给亲人、朋友带来的伤害又何其少。世间事都有其原因且繁杂多变,我们人微言轻不能改变环境时,在坚持原则下改变自己是最好的路。最不济时,保留自身,调整方向,放下过往,重新开始,未必不是一个选择。教育有其发展规律,在此过程中的人与事不是尽善尽美的,身在其中者,可以失望,却不能绝望。如果能够贡献出力量改善之是最好不过的事,即使不能,不如“退避三尺”,活着换路而行。
米兰理工大学是意大利排名第一的院校,实力很强,教学资源丰富,其中艺术专业是它的王牌专业之一,下面就来说说米兰理工大学研究生申请条件有哪些?一、米兰理工大学专业设置:1、建筑设计这一“建筑设计”Laurea(相当于理学士)课程旨在持续分析当代居住背景中的建筑环境的复杂转型过程的条件,借此培育建筑设计的基本能力,其教学内容包括一系列科学,人文和艺术学科,旨在培养建筑师必备的知识,工具,技能和能力。其具体目标为培育具备建筑的历史,逻辑形式,审美,建设,技术和建筑设计图等知识的专业人才,身怀精湛熟练的专业技术和卓尔不凡的智慧,能够参与设计和建设工程等任务。2、时装设计学校的教育宗旨并非培养时装“造型师”,而是培养时装“设计师”。时装设计师不是完全依赖于自身天赋的艺术家,而是从行业及其约束条件中汲取灵感并与行业紧密相关的设计师。因此,理工大学时装设计学位为学生提供跨学科方法,使之能够从以下不同研究领域中挑选课程,自行安排时装专业学习过程:男装、女装、童装、珠宝和时尚配饰、针织运动服、内衣和泳装。本课程为学生传授构成时尚领域设计基础的各项文化、科学、方法和技术工具要素:从材料和技术到产品、形象和沟通、3D建模和原型设计、管理和设计方向。3、室内设计本课程培养设计技术员,能够使用一系列元素(用来确定个人与其所居住空间之间关系的定性水平),设计出永久性和临时性私人或公共室内空间,设计活动集中于室内空间,不仅涉及装置和家具系统,还涉及一整套创造宜居空间的元素(灯光、色彩、质地、环境舒适条件等)。室内设计的毕业生是掌握室内及装置系统设计领域技能的设计技术员。室内设计师的通常在以下组织中工作:除了咨询和本职业之外,还有装置公司、从事销售点和视觉营销的公司、专业工作室、从事功能性工厂、写字楼和工业结构改造活动的设计公司。 二、米兰理工大学研究生申请条件:本科:1、学生须高中或中专毕业,高考成绩在380分(满分750)以上即可2、意大利语达到B1水准。3、所有申请米兰理工本科的设计类学生,9月必须参加并通过校方一个以意大利语进行的基础入学考试。4、测试通过后,在9 -10 月正式开课。研究生:1、教育总年限至少达到15 年(包括最少 3 年的本科学习)。2、至少持有本科层次的大学学历证书,且主要科目与所申请的科学硕士课程相关。3、最低 GPA 要求:70分4、语言能力:意大利语:B1英语(以英语授课的理科硕士课程):托福IBT:78分 ,雅思:6分。希望智课选校帝为您整理的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了解更多出国留学相关信息及最新动态尽在智课选校帝,能给各位留学的学子们指点迷津是我们的动力。
签约仪式现场。(中科院深圳先进院 供图) 深圳先进院 摄中新网深圳3月31日电(记者 郑小红)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暂定名,简称中科院深理工)筹备办主任、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简称:深圳先进院)院长樊建平31日在此间透露,中科院深理工今年将启动首批研究生的招生工作,过渡性校区也预计于今年底投入使用。深圳光明区政府31日与中科院深理工、深圳先进院签约,就中科院深理工过渡性校区(光明)启用、光明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落地、中科院深理工附属实验高中共建等事宜达成一致,显示光明科学城建设在高等教育、新兴产业孵化、基础教育等方面结出硕果。深圳光明区委书记王宏彬表示,相关合作落地,对于进一步提升光明科学城集中度和显示度、吸引和集聚一流人才和创新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将推动光明科学城向世界一流科学城迈进的重要举措。此前,由中国科学院与深圳市政府合作,依托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建设的中科院深理工,确定选址光明科学城,现已进入全面筹建阶段。为满足筹建期间的教学与科研需求,保障良好的教学环境,光明区政府与中科院深理工签订协议,将光明区内滨海明珠工业园9.5万平方米用地改造为中科院深理工过渡校区。据樊建平介绍,过渡性校区(光明)主要用于中科院深理工正式校园建成之前,提前进行研究生的教育培养,同时吸引高水平人才落户。“光明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将探索性打造基础研究与产业应用一体化创新平台,健全深圳合成生物学领域的创新生态链,聚焦合成生物学相关产业孵化,重点布局生物医药、生物材料等产业方向。双方还将共建一所公办高级中学—中科院深理工附属实验高中,将为深圳市特别是光明区培养创新型、国际化科技青年人才。双方还将积极探讨在光明区共建幼儿园、小学、初中,探索全链条的科技人才培养模式,该合作被称为“起飞计划”。近年来,深圳光明区主动与国内一流科研院校在基础教育、科研创新、产业发展、人才引进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合作,先后吸引了中山大学、深圳湾实验室、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实验室(深圳)、深圳合成生物创新研究院、深港脑科学创新研究院等一批大学和高端科研平台落户光明。(完)
每个人的一生都不会是顺利的,总是会遇到一些坎坷之事,不知道大家在平常生活中的时候,有没有遇到一些烦心之事呢?现在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很多人心中也是存在了心里压力,当心理压力越来越多产生一定量的时候,肯定都会承受不住压力,这时就会选择走上一条捷径之路。当大家选择走上一条捷径之路的时候,不知道大家是选择走上违法的这条道路呢,还是说会选择自杀。最近这几年关于博士研究生这种悲剧频频发生,有很多面临毕业的学生会选择走上一条新生的道路,他们的前程明明繁花似锦,可却走上了一条看不到尽头的道路。我们都知道,由于现在的经济条件越来越好,那么大家在找工作这一方面肯定都希望让自己找一份轻松愉快而且薪水高的工作。但是这种的工作并不是那么容易的,有一些人打拼了十几年才能够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而有一些人就算是打拼了一辈子,也许还不能够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因为生活中总是会存在一些困难,这些困难大多是在压力的情况下才会产生的,有一些人根本就经受不住压力的打击,从而他们就会选择轻生。我们都知道孩子一出生下来只是一张白纸,在他们经过一个童年之后,就会被父母天天催着让他们学好习,每天在他们的耳边念叨,,如果不学习的话,将来就不会有一份好的工作,没有好的工作,就不会有高的收入,那么生活自然就不会过得非常滋润。所以有一些孩子从小就听到父母说这些话,他们的耳边早已经起了茧子,可现在的生活就是这么残酷,如果不好好学习,也许就不会看到光明之路,但是,也有一些人,他们所走的道路是不同的,凭借着自己的努力,依然能够让自己的生活走上正轨。虽然说所选择的方式不同,可是他们最终的结果都是相同的,都是想要过上最后的小滋润生活。在最近这几天又一位研究生选择轻生了,在10月13日凌晨2点左右,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自缢身亡,当网友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很多人都会感到非常的惋惜,年纪轻轻就选择用这样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难道没有考虑过父母的感受吗?想必这位研究生他应该是承受着生活中很大的压力吧,所以才会选择走上这条道路。据了解,这名同学在考上研究生之后,他的生活中就出现了很大的压力,遇到了一位不负责任的导师,导致他在研究生生涯处于颓废的状态。他不知道自己将来该干什么,又要做什么事情,一直都是处于迷茫,而且再加上生活中的压力,所以他才选择轻生。其实不管是研究生也好还是本科、博士,又或者是说专科生也好,只要是当你想好要面对工作的时候,那么就要拿出10倍的努力去工作。在没有接触社会之前,也许你根本就不会知道自己将来到底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只要是勇敢迈出第1步,可能前面的道路就会有不同的色彩。免责声明:素材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稿
#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自杀#近日,大连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自杀的新闻,一直都在热议之中。先简单还原一下事件的概况吧,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的一名硕士研究生于10月13日凌晨2点左右在实验室自杀,自杀前写了近2000字的遗书发表在了自己的新浪微博上,并将自己生前的其他微博全部删除,仅仅留下了这一条微博之后,选择了与世长辞。从字里行间看得出,这名学生对自己要求很高,是一个很认真、很仔细、很负责、很善良的人,但平时大概也是个不善社交、性格内向、少言寡语的人。在外人看来,他所遇到的事单独拿出来好像都不是个事,无非就是研究压力大、实验难做、毕业答辩不容易通过等等,微博评论上不乏嘲笑他懦夫、抗压能力差的言论,当然更多的是暖心的理解和为他而遗憾。在这儿我想说的是,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无法完完全全地对他人的生活感同身受,要学会宽容他人、理解他人,尊重他人的选择。人都是主观的,一个人的思想认知水平在某个阶段时,必定会有很多事情一时间难以想明白,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既然他选择了离开在他看来痛苦的人世,那我们只有祝他一路走好,愿天堂能让他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这里,我只想从教育的视角,谈谈此事件对我们的启发:一,国家层面,高校硕博毕业制度有待进一步合理化。从此学生的遗言中可以发现,他在校读研遇到的所有问题都是围绕一个核心——如何顺利通过论文答辩并毕业。其实很多问题都已经是老生常谈的问题,早就有人提及,诸如高校导师队伍的建设、高校毕业论文制度的僵化教条等等。时代在变迁,社会在进步,国家是否应该将一些高校制度进一步细化、合理化,培养更能适合未来社会生产的综合型人才,而不是培养只会应试、应对导师、写论文的偏才。二、社会层面,各公司、企业在招聘时应避免过分看重学历、学位。这句话并不是要一竿子打死,说学历、学位完全没用。诚然,学历高的人能力大多数高一些,这应该是大概率事件,我不反对。但是,当今这个互联网时代,难道真的只有参加体制内学校教育可以学习到知识和本领吗?那些学历不高的人,就真的都没有能力吗?学历并不能完全代表一个人的能力,而仅仅只是能表明一个人阶段性的应试学习成果而已。高校学生选择考研、读研,很大一部分程度上就是因为社会的学历就职导向,难道不是吗?三、家庭层面,为人父母,请多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不要只盯着学业。现在社会上成年人工作压力大,学校里的学生学习压力大,这已经是普遍现象。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本无可厚非,但是做父母的,不要将学业成绩的好坏作为衡量孩子的唯一标准,尽可能少地给孩子提出那些他们力所不能及的要求。成功的人永远是少数,但是平庸的人并不一定就不幸福,请接受孩子平庸、健康、幸福地度过一生。四、个人层面,做事要认真、尽力,但对于最终的结果要坦然接受,放平心态。要知道,拿到最终、最高的学历,从学校毕业,从来就不是人生的终点;顺利毕业,不意味着就是人生赢家,毕业答辩暂时无法通过,也不意味着就是不可原谅的失败者,更不意味着没有任何其他的路可走。在此学生的遗书中可以看到,他几乎将能否顺利硕士毕业看成了人生的全部,将学业的成败看得过重,这些都是导致他选择自杀的重要原因。古语有云:“尽人事,听天命。”说的就是做事时尽心尽力就好,最终结果如何,会受到多方面的因素制约,只能遵从于客观规律。谁都想自己的努力会让事情朝着自己想象的方向去发展,但事实上却事与愿违,很多事情、很多因素却不是我们一己之力就能够完全掌控的,所以对于任何结果,我们都要以一个良好的心态去勇敢面对它、接受它,如果暂时不尽人意,我们可以另谋他法,去尽力弥补解决它。最后,希望小伙伴们在遇到困难时都不要过分纠结,放平心态,勇敢地面对任何结果。而在学业、事业的成功与否面前,没有什么比好好地活着更重要,不是吗?
刚上大学的时候,老师说理工科的学生考研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以后的发展空间会很大。后来经常去实验室做实验,认识了几个研究生师哥师姐。和他们相处久了,了解了他们的日常生活,这些认识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理工科研究生的生活实在是太累了!一、看文献看文献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轻松,就是坐在椅子上喝着咖啡,静静地学习。是的,没错,就是这样。但是研究生看的文献基本上都是英文的。怕了吧,而且英文文献和大学生四六级考试的阅读理解的难度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很多专业性的单词都要重新学习,如果一开始对专业不太了解,建议还是应该看一下中文的硕士或者博士论文和综述文章。之前有一个研究生师哥,看文献一直到凌晨,后来太晚,就直接在睡在实验室了,没错,就是这么恐怖。试想,如果自己没有对研究的领域有充分的认识,又怎么能有创新的点子呢?二、做实验实验应该很好玩吧,各种颜色的溶液,奇妙的现象,想想都好玩!可是,事实不是这样子的!一个反应为了获取不同条件下的反应数据,往往要做n多次,简单的实验还好。有的实验周期持续一个周都是正常的!有时候最后一个步骤做错了,完了,之前几天的劳动白费了,现实就是这么残酷!不要以为做完实验就结束了,实验产物仅仅是做出来是不行的,还要证明产物是目标产物,你还要做各种数据表征,各种软件分析。师姐做的是凝胶方面的,要做生物实验,还要坐两个小时的车去另外一个校区做,做完再把产物邮寄到别高校去表征检测(检测费老贵了,烧钱哪!还好导师不差钱,也不抠门)。师哥做过一个烧结的实验,导师不让离人,后来师哥直接用几张凳子拼成了一个简单的床,在炉子旁边睡了两天。另一个实验室的学姐做的是兽药方面的,基本上每天都会听见狗叫,他们杀死的小白鼠更是不计其数。没办法,一切都是为了科学。做实验如果一开始是新奇的话,那么到最后就已经麻木了。三、发文章前面的看文献和发文章都是在为发文章做铺垫,毕竟文章是研究生的命,从就业到读博,没有一定的文章支撑,很难得到认可!没上研究生的时候,心想三年多努力,发个CNS应该可以吧哪怕是子刊呢!但是上了研究生就会发现,不说CNS,发表一篇SCI一区行吧,随着对自己的认识越来越深刻,最后只能发表二区三区的文章了。发文章的过程更艰难,先是写,然后就是不停地改,如果刚开始写的话,第一篇英文文章可能需要一两个月左右,难度可想而知!到最后提交的时候审稿人又是各种“刁难”,接下来又是各种修改,还有可能被拒呦!文章发表的那一刻还是很高兴的,但是高兴劲过去之后,又是一个轮回,几个轮回之后就快毕业了。最后,毕业论文又是一道坎,研究生的硕士毕业论文的知网检测重复率不得超过10%-20%,字数在3-5万字之间。对于普通的研究生来说也要准备三四个月甚至半年。基本上每个研究生都会经历上述三个过程,真的很累,但是研究生和本科生总体的差别还是很大的,社会对研究生的认可度也很高,他们的创新创造能力也是本科生无法比拟的!小编是一个热爱科研的在读理工科本科生。原创不易,喜欢请关注。
北京理工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的一所以理工科为主干,工、理、管、文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同时它也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是“中俄工科大学联盟”成员,入选“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为中管副部级高校,设有研究生院。北京理工大学是建国以来国家历批次重点建设的高校之一,是首批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北京理工大学的前身是创办于1940年的延安自然科学院,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1943年学校并入延安大学,1946年改名为晋察冀边区工业专门学校,1948年与北方大学工学院合并成立华北大学工学院。1949年迁入北京,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将华北大学工学院改名为北京工业学院,1988年更名为北京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