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考研调剂完全没信心的考生,研究生联合培养了解一下?导引

20考研调剂完全没信心的考生,研究生联合培养了解一下?

部分高校2020考研复试已经结束了,后续还有很多的高校也陆续开始复试,在这期间,还有些20考研人必须通过调剂来获得复试的机会。压线的考生这个时候怎么办呢?好的高校没有足够把握,只能选择专业排名靠前的高校进行调剂,这还是有点儿信心的。但放弃调剂的人也有,班长觉得你还是可以考虑一下具有研究生联合培养资质的高校。这个要求低一点,同时也可以获得名校或者研究所的同样培养过程,和其他研究生唯一的区别就是毕业证学位证还是报考高校的。如果你不是名校控,那么可以去尝试调剂一下。研究生联合培养联合培养条件:1.首先报考的高校与其他国外大学,国内研究所以及企业有联合培养的合作。2.联合培养一般是三年制的(各校不同)。3.你所报专业的导师愿意让你到其他地方进行培养,并申请。注意,这里只是简单介绍,具体条件要以报考高校为准,不足的大家可以评论区补充。联合培养模式:考生报考的高校是A校,与B校(国外高校或企业)有联合培养的合作。考生第一年在A校就读,做基础的学习,第二、三年带着联合培养协议书到B校进行学习实验,出论文。毕业后答辩将在A校进行。毕业证和学位证都是A校颁发(里面没有B校名字和联合培养字样),联合培养要注意些什么:1.你要先了解一下你的高校有没有资格进行联合培养。与哪些高校单位联培。2.联合培养采用的是双导师制还是单导师制。现在有些高校都是采用单导师制的,就是一个导师带几个研究生,而现在随着社会的进步,大部分高校已经开始尝试双导师制了,具体有三种方式:校内一个导师,聘请校外兼职导师做辅助;校内双导师;校内一个导师(第二导师),联合培养单位一个导师(第一导师)。双导师制可以让研究生得到更多学习资源。3.要了解清楚联培单位导师的性格品行以及研究课题与经费,可以保证你有好的学习环境。4.联合培养是有补贴的,你需要知道有哪些补贴和研究奖励等物质鼓励。5.这一条最重要,你要问清楚,你在学习期间或者毕业时发布论文的时候,报考单位和联培单位的署名先后问题。这个不弄清楚,容易引起纠纷。联合培养的意义:考生报考的不是双一流高校,有的是自身实力不够,有的是第一志愿复试失败,不敢保证能调剂到名牌高校,而选择了双非或者B区的高校就读,但又心有不甘才选择了拥有联培资格的高校。招生高校能招到很多的学生,尤其今年受到疫情影响,进行了扩招。那么招生高校的教育资源就明显不足了。再加上导师的经费和课题少,很多研究生实践的机会就更少了,也很难出成果。这个和双一流高校没法比。而联合培养单位是项目经费充足,导师经验丰富,但是,招生就比较困难,研究课题缺人手。往好处看,那就是能让考生获得很多实践经验,容易出成果。往劣势说,考生很可能成为廉价的劳动力,两边都不讨好。班长的建议是,如果你被逼无奈选择了联培,那么,就一定要调查清楚联培的各种优劣势,如,联培的单位是否经费充足,导师是否人品好,招生高校与联培单位合作是否出现过矛盾等等。最后,你要明白,联合培养是一条出路,想学本事,出成果,那需要你去努力争取。考研就代表你已经进入到社会了,出了新手村。那么你也会遇到很多好事或者不好的事,这都需要你面对它们,解决它们。马上就要调剂了,希望你们能复试顺利!

黄老

研究生出去联合培养,到底值不值得?

不少学校的研究生甚至博士都会遇到一个问题,导师征询自己意见,想要让去外单位进行联合培养,毕业的主要课题是在外单位完成,不在校内进行。对于没有经验的同学们来说,各种纠结出去到底好不好。联合培养的也分好几种情况:一种是导师虽然有名额,但课题经费有限,或者导师年龄也比较大有别的事情忙,往往提出来让学生去自己熟悉的其他单位联合培养,有时候是中科院,有时候是其他研究所,甚至药检所、质检所、企业都有可能。这种情况下如果留在本校,基本也是没有什么出路,不过也不要导师说什么就完全一口应下来,导师一般手里会有不止一个备选单位,要仔细斟酌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想毕业后直接就业还是想读博,想读博就去科学院或者研究所,想就业就去应用型的所里或者企业。还有一类是导师确实和对方有实际的合作项目,大部分都是到企业这种,说白了,这种好多都是去企业打工了,科研进行的并不深入,论文还是得导师指导下完成,以前认识的一个朋友就是被老师派去企业耽误了两年,结果毕业的东西一无所有,看着博士毕业遥遥无期,最终退学了。大部分情况下,联合培养是不错的,因为去的单位多数都比自己的原单位科研条件要好,项目经费也更充足。虽然可能会有人觉得没有归属感,或者说联合培养很累等感觉,但这相当于用一个较低的成绩到了一个更好的平台,等到毕业的时候,发现这个经历完全可以写到简历里,而且是不错的经验,何乐而不为呢,所以联合培养大部分都可以去!但请牢记自己的毕业要求,留个心眼,不能光蒙头干活。

圣人不谋

好消息!这三所大学要联合培养研究生

三所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联合开展科研攻关计划,实现资源高效开放共享利用……10月11日,记者从省教育厅了解到,我省沈阳化工大学、辽东学院和营口理工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此举旨在深入贯彻落实我省推进普通高等学校开放办学加强校际合作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精神,加强校际合作,共谋高质量发展。签约仪式上,合作三方签署了开放共享合作共建协议。具体包括建立校际合作教学联盟,推动高质量人才联合培养工作;建立优质师资互聘共享模式,提升新时代人才培养质量;建立科研合作联动机制,提升科技创新协同攻关能力;构建综合集成信息服务系统,实现资源高效开放共享利用;打造国际教育合作平台,推动区域多边合作交流;建立文化互鉴纽带,树立校园育人品牌等六方面内容。三所大学将坚持“开放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创新、融合发展”的原则,充分利用三方各自优势,按照平等互利原则,扎实开展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学科建设、队伍建设、科学研究、资源共享和学术交流为重点的多边合作,通过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互动交流活动,构建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全面合作模式,推动合作三方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创新发展。沈阳化工大学分别与辽东学院、营口理工学院签署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协议,依托沈阳化工大学完备的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三方开展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工作,进一步提高学科专业建设水平和研究生培养质量。此次合作协议的签署落地,标志着沈阳化工大学、辽东学院和营口理工学院在协同育人、协同创新、协同发展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来源:辽宁日报《北国》新闻客户端记者:葛红霞编辑:白昊责编:方亮1218.8公斤!辽宁最高记录注意!紧急提醒瞰丰收|花漾喀左【来源:辽宁日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慈悲

名校研究生联合培养工程受青睐

10月13日,东莞市2019级联合培养研究生欢迎仪式,在松山湖国际创新创业社区举办。东莞迎来了新的一批名校联合培养研究生,共计87人。东莞名校研究生联合培养工程启动4年以来,截至今年8月,累计吸引1518名研究生来莞参加培养(实践),其中博士300人,硕士1218人,年均增长达64.83%。东莞虽然没有很多名校,然而借助名校研究生联合培养工程,英国诺丁汉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澳门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名校的学子,纷纷汇聚东莞,留莞就业。全球128所名校,为何纷纷向东莞输送研究生?南方日报记者 吴擒虎产业吸引“东莞专项”研究生被“秒抢”在东莞摩米智能技术研究院实践8个月,电子科技大学光学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杜晓辉说:“过得很充实,收获很丰富!”在莞实践期间,杜晓辉主导了智能体外诊断分析仪的项目研发,研发一款面向医院检验科的全自动白带常规、粪便常规检查机器人,一键实现BV六联检、FOB和显微镜下有形成分的自动检查和结果判读,用于实现妇科白带标本的BV生化检测、人体粪便有型成分生化检查和显微镜检。杜晓辉研发的智能体外诊断分析仪,已在全国16个省(市)共132家三级医院成功应用。在此期间,他还成功发表SCI论文3篇,国内核心期刊论文1篇,国际会议论文1篇,并参会作口头报告。不仅如此,实践期间,杜晓辉还多次参与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均获得了国家级奖项。他说,不同于在学校实验室研究取样本的困难,来莞实践后,他和医院有了直接对接,并能开展临床检测,实现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的结合。“大量的临床实验,帮助我们获得实验数据,进一步指导项目研究。”像杜晓辉一样,来自全球128所名校的研究生,在东莞被多家企业“秒抢”。2019年电子科技大学“东莞专项”的64名联合培养研究生,被超过60家东莞企业230个岗位“秒抢”。2020年的45名“东莞专项”研究生受到超过30家东莞企业“秒抢”。从企业反馈来看,奥普特2018年开始参与研究生联合培养,共有20名研究生进入企业参与科研研发,迅速推进了“机器视觉开发包”“基于深度学习的工业应用软件”和“机器视觉开发包”等项目,研究生的科研成果也在企业得到成功转化。东莞正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业中心。目前参与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的企业达265家。生益科技、永强汽车等多家科技企业,正是通过研究生联合培养,有效促进企业研发人才梯队建设。研究生到莞联合培养实践参与的企业科研项目约105项,促成了一批企业与高校合作的产学研项目,包括红珊瑚药业与广东医科大学联合研发的“普拉克索透皮贴剂”、科隆威与华南理工大学联合研发的“基于机器视觉的智能手机玻璃盖板表面典型缺陷的自动光学检测设备及其关键技术”、天龙阿克达电子与电子科大联合研发的“汽车动力控制系统一体化成型技术研发”等项目。东莞还建立企业导师库,现已认定四批导师共410名;推动26家企业建设研究生工作站,引导企业建立研究生培养长效机制。培养体系把研究做在工程中回顾在东莞一年多的实践经历,广东工业大学硕士程鹏鹏说,实践打通了他与社会的联系,也让他的研究不再局限书本和实验室里的瓶瓶罐罐。“东莞有很多很好的产学研合作实践场景,这样也能让我在学校课题组中的学术成果,通过实践研究得到应用和改进。”程鹏鹏说,这是吸引他来东莞的主要原因。在东莞华南设计创新院实践期间,程鹏鹏主要从事光电功能器件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这个研究主要偏向学术方向,理论研究比较多,来莞实践后他对社会需求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也不断对项目进行优化。实践期间还参与了一些项目申请,让程鹏鹏直观了解到目前国家和社会急需解决的科学技术问题,比如电子设备趋于小型化、轻量化、结构紧凑化、运行高效化发展,普遍面临散热不充分等问题,大量积累的热量将会严重影响电子器件的正常工作及系统的稳定性。程鹏鹏参与了特种塑料的改性项目,设计了一种共混的聚酰亚胺纳米纤维材料,有特殊的纳米结构。他介绍,这个项目直接对接产业,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参与该项目为他带来2项专利。在东莞实践期间,他发表了3篇论文、申请专利3项。论文写在产品上、研究做在工程中、成果转在企业里,这是东莞名校研究生联合培养工程的一大特色。东莞以校企双导师为依托,依据高校教学与企业需求,为来莞联合培养研究生提供迅速适应东莞产业集群的课程体系。具体包括: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通识课程、项目管理通识课程、东莞产业集群课程、创新创业及商业模式课程等。另外,研究生线上学习平台涵盖思政教育、安全教育、职业教育、创新创业等6大模块、超过780门的课程。2020年的抽样调查显示,120名研究生在莞培养(实践)期间,共发表论文212篇,取得专利135个,人均发表论文1.76篇,取得专利1.12个。电子科大对2018级联合培养研究生实践企业的调查表明,企业对研究生总体表现的满意度为100%。积蓄后劲助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发表论文3篇、申请专利6项,这是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博士黄恒在东莞实践两年的收获。第一年,黄恒在东莞南博科技有限公司实践,专注基于气固二相流的尾气流动分析;第二年,他在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实践,与实践单位共同申报并获批东莞市社会科技发展(重点)项目——柴油汽车智能尾气处理装置研究与开发,并提出一种尾气颗粒物吸收的新方法,设计制作出一种柴油机颗粒物净化处理装置。“非常感谢东莞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黄恒说,不同于在学校学习,来到东莞真正让他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而他的实践研究方向也正是他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课题。从公式推导到根据研究画图、设计产品,到找厂家加工生产产品,再到将产品投入实践检验,在东莞,黄恒可以参加项目研究的全过程。柴油汽车智能尾气处理装置研究与开发项目,为他带来5项专利、2篇论文的成果。谈到未来,他直言有机会将会考虑来东莞就业。4年来,越来越多联合培养工程的研究生选择留在东莞就业。例如,武汉科技大学魏智锋、长江大学田桂来到东莞,参与企业科研研发,毕业后留莞就业,成为企业研发骨干。当前,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建设正加快推进。莞深联手,成为继张江、怀柔、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之后,全国第四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东莞以散裂中子源大科学装置、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为核心,将不同高校、不同专业的研究生导入研发团队,向中子科学中心、松山湖材料实验室输送了234名来自中国科学院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培养单位的联合培养研究生,推进了半导体材料表面界面及器件应用、多功能智能纳米涂料等研发项目。东莞还积极拓展合作高校的规模和水平。参与高校从2017年的43所,逐步增加到2018年78所、2019年103所、2020年128所(截至8月数据)。今年受疫情影响,医疗类人才受到高度重视。东莞推进医学类高校研究生联合培养,将卫健系统医学类研究生纳入名校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补助范围,从2020年6月开始,为82名医学类专业联合培养研究生提供补助,推动研究生联合培养扩大至广东医科大学等医学类高校。2019年东莞市名校研究生培育发展中心获省学位办支持,成为广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两年获下达124个全日制研究生联合培养指标。2019年国家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研讨会在东莞召开,全国工程教指委牵线东莞与北京、上海等7个省(市、区)学位办进行对接。聚天下英才为莞所用,名校研究生联合培养工程,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建设持续积蓄后劲。

被发揄袂

我院召开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交流培训会

1月28日,我院在创新大楼首次召开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交流培训会,全面推进我院与各大高校之间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交流与合作。副院长易干军出席会议。华南农业大学研究院、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广东海洋大学研究生院、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研究生处、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研究生院等联培单位领导及院属各单位、院科研管理部等有关人员和研究生代表共39人参加会议。会议由易干军副院长主持。易干军副院长对联培单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联培单位多年来为我院研究生事业做出的努力表示衷心感谢。院科研管理部全面介绍了我院联培研究生总体情况及存在的困难、未来研究生联合培养的工作思路等。随后,院属单位分别介绍了研究所概况、科研平台、导师概况、研究生招收与培养情况、管理制度等。研究生代表也分享了在我院的学习、生活、科研状况。随后,联合培养高校分别按照学科结构与建设、导师队伍建设要求、联合培养研究生要求等对参会人员进行了系统培训。院属各单位与联合培养高校也进行了充分的交流讨论,各高校联培单位对我院研究生培养工作给予高度肯定,并建议以科教融合、产学融合为途径,合力推动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最后,易干军副院长表示,我院具有仪器设备先进、生活条件优良、补贴待遇优厚、导师精心指导、科学研究接地气等五大优势,期待以研究生为桥梁纽带,通过重大科研项目联合申报和人才团队融合共建等,与各大高校加强研究生的联合培养。会后,与会人员参观了我院白云基地种质资源大楼、设施所温室大棚等。【来源: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莫逆于心

公示!福建2021年拟支持这些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

最新!福建省教育厅16日发布关于2021年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拟支持名单的公示哪些学校的培养项目入选?一起来看↓福建省教育厅关于2021年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拟支持名单的公示根据《福建省学位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研究生联合培养的通知》(闽学位〔2020〕10号),经审核,现将2021年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拟支持名单予以公示(附后)。公示时间从2021年3月16日开始,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 公示期内,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有不同意见,可以书面形式实名向我厅提出,并附相关证据材料。单位提出异议,须在异议书面材料上加盖单位公章,并写明联系人姓名和联系方式。个人提出异议的,须在异议材料上签署本人姓名、身份证号和联系方式等信息。联系电话:0591-87091268通讯地址:福州市鼓楼区鼓屏路162号高等教育处 邮政编码:350003电子信箱:jytgjc@fjsjyt.cn 福建省教育厅2021年3月16日

九条命

黄山学院深化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

2019年,安徽省正式发布文件,黄山学院、宿州学院、巢湖学院、铜陵学院、安徽新华学院等二本高校被列入安徽省省级硕士授权立项建设单位!最近,黄山学院传来新消息,该校新增与河南科技学院、安徽工程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签约仪式现场2002年,经教育部同意,黄山学院正式升格为本科,并更为现名,18年过去了,同批次升本的合肥学院已经培养研究生近10年,而且,已经是准“合肥大学”了,而黄山学院至今还没有资格独立培养硕士研究生,黄山学院也在努力!2020年12月31日,黄山学院正式与安徽工程大学、河南科技学院签署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协议!为什么要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呢?这跟获得硕士授权不无关系,联合培养研究生,有利于自身研究生培养经验的积累,有利于深化本校研究生培养机制体制改革,最终,有利于提前拿下硕士研究生授权单位的资格。在签约仪式上,黄山学院党委书记、校长均出席了大会,河南科技学院、安徽工程大学主要领导也出席了大会。揭牌仪式图一揭牌仪式图二随后,举行了隆重的揭牌仪式!

卡莲

好消息!辽宁这三所大学要联合培养研究生

三所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联合开展科研攻关计划,实现资源高效开放共享利用……10月11日,记者从省教育厅了解到,我省沈阳化工大学、辽东学院和营口理工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此举旨在深入贯彻落实我省推进普通高等学校开放办学加强校际合作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精神,加强校际合作,共谋高质量发展。签约仪式上,合作三方签署了开放共享合作共建协议。具体包括建立校际合作教学联盟,推动高质量人才联合培养工作;建立优质师资互聘共享模式,提升新时代人才培养质量;建立科研合作联动机制,提升科技创新协同攻关能力;构建综合集成信息服务系统,实现资源高效开放共享利用;打造国际教育合作平台,推动区域多边合作交流;建立文化互鉴纽带,树立校园育人品牌等六方面内容。三所大学将坚持“开放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创新、融合发展”的原则,充分利用三方各自优势,按照平等互利原则,扎实开展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学科建设、队伍建设、科学研究、资源共享和学术交流为重点的多边合作,通过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互动交流活动,构建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全面合作模式,推动合作三方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创新发展。沈阳化工大学分别与辽东学院、营口理工学院签署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协议,依托沈阳化工大学完备的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三方开展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工作,进一步提高学科专业建设水平和研究生培养质量。此次合作协议的签署落地,标志着沈阳化工大学、辽东学院和营口理工学院在协同育人、协同创新、协同发展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来源:辽宁日报《北国》新闻客户端

自卖自夸

渭南师范学院多举措深入推进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

渭南青年网(通讯员 杨春丽)为进一步加强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拓展研究生联合培养空间,增强校际之间的合作交流。近日,渭南师范学院多举措深入推进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助力学校申硕工作取得新突破。——组织联合培养研究生进站学习交流。近日,该校与陕西理工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进站学习交流,20名硕士研究生在我校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学习交流。通过课程学习,夯实了研究生的理论基础;通过论文指导和学术讲座,提升了研究生的学术研究水平;通过学术考察,深入了解了渭南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丰富了研究生的学术视野。——指导联合培养研究生论文开题、答辩。该校人文学院王晓红教授、任葆华教授、田晓荣教授赴陕西理工大学文学院指导2017级硕士研究生的论文开题工作,在研究方向、路径和方法上给予研究生诸多启示;交流期间,三位教授还分别作"《史记》中的生态智慧""沈从文的文学世界""关中方言的活化石——《李十三十大本》"的报告,三位教授的报告赢得了陕西理工大学文学院师生的一致好评,彰显了渭南师范学院教师的水平。我校人文学院王晓红教授、凌朝栋教授、曹强教授、任葆华教授赴陕西理工大学参加2019届联合培养研究生答辩工作,参与到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进一步促进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聘任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7月2日,该校举行陕西科技大学—渭南师范学院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导师聘任仪式,该校化学与材料学院7位教师被聘为陕西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陕西科技大学研究生院院长任工昌教授,化学与化工学院院长马养民教授为研究生指导教师颁发聘书。该校化学与材料学院院长焦更生表示,要严格执行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工作站建设要求,贯彻落实建设任务,切实做好两校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进一步深化两校的合作交流。——拓展研究生联合培养空间。该校与南宁师范大学共同签订了"共建教育学学科合作协议",与延安大学签署"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合作协议",进一步拓宽了学校研究生联合培养空间。为进一步落实和推进协议有关内容,副校长李海龙先后带队赴南宁师范大学、延安大学商谈共建教育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建设事宜,就南宁师范大学、延安大学支持我校学科专业和教育、电子信息硕士专业学位点建设、支持科学研究与服务地方工作以及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等内容达成共识,这标志着该校与南宁师范大学、延安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工作正式启动。未来,渭南师范学院将以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为重要抓手,不断拓展研究生培养的学科领域和专业领域,切实推动我校硕士学位点建设工作。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为该校积累了研究生教育的经验,提升了教师培养研究生的能力,为学校早日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罗宾森

好消息!辽宁这三所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了

三所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联合开展科研攻关计划,实现资源高效开放共享利用……10月11日,记者从省教育厅了解到,我省沈阳化工大学、辽东学院和营口理工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此举旨在深入贯彻落实我省推进普通高等学校开放办学加强校际合作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精神,加强校际合作,共谋高质量发展。签约仪式上,合作三方签署了开放共享合作共建协议。具体包括建立校际合作教学联盟,推动高质量人才联合培养工作;建立优质师资互聘共享模式,提升新时代人才培养质量;建立科研合作联动机制,提升科技创新协同攻关能力;构建综合集成信息服务系统,实现资源高效开放共享利用;打造国际教育合作平台,推动区域多边合作交流;建立文化互鉴纽带,树立校园育人品牌等六方面内容。三所大学将坚持“开放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创新、融合发展”的原则,充分利用三方各自优势,按照平等互利原则,扎实开展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学科建设、队伍建设、科学研究、资源共享和学术交流为重点的多边合作,通过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互动交流活动,构建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全面合作模式,推动合作三方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创新发展。沈阳化工大学分别与辽东学院、营口理工学院签署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协议,依托沈阳化工大学完备的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三方开展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工作,进一步提高学科专业建设水平和研究生培养质量。此次合作协议的签署落地,标志着沈阳化工大学、辽东学院和营口理工学院在协同育人、协同创新、协同发展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来源:辽宁日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